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1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高蓬镇北高蓬村北高蓬小学 冀教版一年级(下)

定 州 市 北 高 蓬 小 学

作者:郑欢欢

邮编:073000 工作单位:定州市北高蓬小学

电话:*** 电子邮箱:1719984646@qq.com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发现、交流事物中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事物中的规律,能解决有关简单规律的问题。

3、积极参加观察交流活动,体会有规律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

性。

教学重点: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难点: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教学方法和手段: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逛过超市吗? 生:逛过。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超市的常识及购物经历。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逛一逛刚开业的沃尔玛超市,好吗? 生: 好。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新授

1、师出示超市开业情境图。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沃尔玛超市的门口,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踊跃发言。

师:你观察到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找规律)师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有规律的事物,从上往下观察,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与交流的时间。

2、学生活动。

四人一组观察并交流。

3、师生交流探讨。师指名说一说。

生1: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红黄蓝,红黄蓝......师:如果接着往右插彩旗,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黄蓝,红黄蓝......师PPT演示彩旗的排列规律。

师重点指导学生的语言描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红黄蓝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并让学生多次叙述至熟练。

生2:我发现彩带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紫蓝黄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师PPT演示彩带的排列规律。

生3:我发现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红粉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师提示灯笼还可以按形状来判断其排列是有规律的。并用PPT演示灯笼的排列规律。

生4:上台指出花篮里的花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粉红为一组重复出现的。生5:上台指出花盆里的菊花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紫白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并且花盆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是按绿橙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师表扬学生们观察仔细,并引导学生们观察高楼大厦、台阶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

4、师总结。

找规律的小窍门可以从颜色、形状来判断。(板书)有规律的排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观!

5、热身。

师:同学们真的太棒了,能发现这么多事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咱们教室里有哪些事物是按规律排列的? 生自由发言(如:桌椅的排列,窗户的排列等)。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并注意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关。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三、练习巩固

出示课本93页找规律的三个小题,让学生说一说。并在练习本上接着往后画。重点指导第三个小题,最后师总结:找规律除了从颜色、形状来判断之外,还可以从数量来判断。(板书)(如第三题:方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123为一组重复出现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事物有规律排列的理解,并总结出找规律的一些技巧,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

四、游戏

首先,找四男四女上台,根据老师的口令来排队。

1、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男生、......2、两个女生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男生、......然后,根据第2个口令,老师规定从台下可再上来四位同学,这四位同学接着往后排队,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最后,让学生们自己排队,要求排序的队伍是有规律的。学生们可能会排出:女男男、女男男、......也可能会排出:男男女、男男女、......只要学生排出的队伍是有规律的,教师就要给与肯定和表扬。

(设计意图:孩子们天生就爱玩,通过游戏的形式,不仅满足了孩子玩的需求,而且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有规律的含义。)

五、总结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都学到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并对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印象。)

六、开放性的作业

同学们回家之后仔细观察,发现家里有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看谁找的多。

教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2

一、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

1. 生动的情境式作业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 而喜欢贴近生活实际, 富有情感的作业, 因此教师可把一些枯燥的知识融于生活实际, 有趣的故事情境中, 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完成作业, 掌握知识.

2. 愉快的绘画式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设计一些绘画式的作业, 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如, 学了1, 2, 3, 4, 5, 6, 7, 8, 9, 10这些数后可以让一年级的小朋友用数字画画, 不但可以增强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 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现代数学要树立一种大学科的观念, 所以在数学作业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 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树立大教育观, 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 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 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 引向社会, 引向生活, 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

1. 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好奇心强, 遇事喜欢动手摆一摆, 画一画, 剪一剪, 拼一拼.为此, 我们应选取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的观察、测量、拼摆、制作、实验去感受、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 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 让学生测量家中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长度;认识了“人民币”之后, 让学生利用学具中的人民币与爸爸妈妈进行等值交换, 进一步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通过这些活动, 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 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启发学生把已有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综合应用.在数学实践活动中, 我根据内容多少分为当日完成的课外作业和多日完成的小课题学习.如下面是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

(1) 到华联观察一些文体用品的形状, 了解他们的价格, 并填入下表.

(2) 试读出每种文体用品的价格 (×元×角×分) .

(3) 模拟付款.

(4) 估计一下, 买这几种文体用品各一个, 大约要多少钱?计算一下, 实际用多少钱?

通过这一活动, 一方面巩固并应用了人民币的知识, 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从个体走向互动———学会合作

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 变个体型为合作型, 采用互动协作原则, 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 共同完成作业.

1. 温情的家长合作型作业

有些作业孩子不能独立完成, 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 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 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如学了“方向与位置”后我让学生找在生活中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要找资料比较困难, 这时就可以发动家里的父母一起帮忙找.

2. 友情的学生互动型作业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孩子的合作, 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在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后我让孩子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 小组里有负责找资料的, 负责绘画的, 负责抄写的, 负责版面设计的, 大家分工明确.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出谋划策, 彼此信任, 互相帮助, 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总之, 作业形式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 面向全体学生, 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 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灵活设计多样性作业,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实施新课改, 要求不断变革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 我们不妨从作业设计上入手.长期以来, 由于认识的褊狭、“应试”的导向, 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久而久之, 作业也成了学生的包袱, 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活动, 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细思量巧设计, 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 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内容的趣味性, 让学生一方面巩固知识, 另一方面发展情感, 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上面思想进行了改革, 探索出几种作业布置的形式.一、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二、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三、从个体走向互动——学会合作总之, 作业形式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 面向全体学生, 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 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灵活设计多样性作业,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教学探索 篇3

[关键词]:一年级 数学作业 教学探索

前言

数学历来便有“百科之父”的称号,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学会说话的阶段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了。数学学习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大脑,培养他们的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从一年级起,数学就已经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因此,对于处于教学启蒙和兴趣培养阶段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业,历来是我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一份好的作业方案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它能监督学生课后学习,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作业环节同样非常重要。一年级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1、提前认字,读懂题意

孩子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后,学习模式与以游戏和活動为主的幼儿园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必须要考虑这些低年龄学生的适用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科学合理地给他们安排教学任务。通常情况下,一年级学生在学前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语文识字方面,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教育或者家长的知识启蒙教育中已经认识了成百上千个字,但有些孩子的启蒙教学比较薄弱,仅能认识几个比较简单的汉子,对于那些汉字比较复杂的题目,学生根本就看不懂它的意思,就更别谈将题目做对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学生认识数学题中的常用汉字,使学生能够读懂题意。为达成这一目的,一方面可以与语文教学展开配合,加快语文老师对学生文字教学的进度;另一方面,数学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指导学生读懂题意,比如说将一年级题目中常见到的“看一看”、“数一数”、“一共有”、“最短”、“最长”等汉字集中起来,在课堂上进行统一教导和辨认,或者做成生词卡片,在早自习或者午休时间让学生认读,使学生尽快掌握和理解这些汉字,读懂数学题意,顺利做题。

2、形式多样,指导解题

对年龄较小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耐性差、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但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也是他们的优点,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一方面,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和自制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师在作业布置的时候基本都以书面作业为主,而学生也已经能够自觉地、且有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要给一年级的学生布置作业,就不能向对待高年级同学一样,全部以比较枯燥的书面作业为主,而要采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游戏性的、实践性的作业内容,可以让学生在与家长的配合互动中完成作业,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娱乐中将知识更轻松更深刻的掌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给一年级学生的作业中,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清楚弄懂题意,学会解题方法,由于小学一年级生刚刚接触数学习题,在接触作业的时候,很多题型他们都没有见过,他们没有系统的数学思维方法解题方法,仅能凭借对数学模糊的认知来进行答题,这样就违背了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带领学生用系统的数学思维法去解题,在回家后的作业中,布置相同类型的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解题方法,使数学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3、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开展低年龄学生数学教学的目标。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习中一些细节点的关注程度,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教师对于学习中比较细微的知识点,要进行重点关注,通过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这些比较容易忽视的知识点的印象,较少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漏洞;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因为小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鼓励和奖励性指导的,在对他们的作业教学中,可以采用奖励表扬的方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一方面,对作业完成情况好,正确率搞得同学,可以课堂上当堂表扬,还能通过奖励小红花或者糖果等小礼物的方式鼓励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对字迹端正工整的作业,可以采用展示表扬等方式,给学生树立带头模范,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能有更认真的态度,减少字迹潦草,错误率高的情况,此外,还要优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指导模式;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用认真而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每天的作业,久而久之,让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以成型,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仅是数学学科,其它学科的学习也能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习成绩稳定提升。

结语

如何更科学、更合理的给小学生安排家庭作业,是小学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无论是增强作业的实践性,还是采用作业分层的方法布置作业,都必须经过实践才能知道最终效果如何。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而言,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布置家庭作业。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学方法,包括作业教学方法的探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提出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方案,让家庭作业在数学教学中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让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封士燕.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教学探索[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3)

[2]顾晓霞.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黑河教育,2012,(10)

[3]余伟.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评价初探[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2)

[4]刘璐.精心设计课前作业,培养良好预习习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前作业设计与运用研究探微[J].考试周刊,2013,(68)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明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进一步明确“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及“共有几人”这类问题及计算的方法。

3、在整堂的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能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生:想。

(板书题:数学乐园)

师: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哪个小组在做游戏时获得胜利,老师就给这个小组加一颗五星,游戏结束时,哪个小组的五星最多,哪个小组就是冠军队,老师为冠军队的每个人准备了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可一定要加油呀!哪个小朋友听最认真、发言最积极,老师还会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

二、组织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1:对山歌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对山歌的游戏: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组成8。

师:我出。生:我出3,3加等于8。

师:我出2。生:我出6。6加2等于8„„

(1组和2组、3组和4组各派一名代表对9的山歌,然后1组和3组、2组和4组派一名代表对10的山歌)

游戏2:小小邮递员

师:刚才4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很精彩,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名小小的邮递员,谁知道邮递员是做什么的?

生:送信的。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信箱,信箱上标有数字(3、6、7、9),请各组小组长发给每名同学一封“信”(口算卡片),先在“信”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信”上的题目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它投到标有这个数字的信箱里去。(学生在音乐声中依次上台,读出题目,说出得数,然后投到相应的信箱里。)

注意:可适当安排投不出去的“信”,对于没有送出去的信,先让学生在一边等候,等其他学生投完后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送不出去。

师:信都送完了,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是合格的邮递员呢?

(老师把四个信箱分发到四个小组里,由组长带领组员检查信箱里的“信”是否送对了,由组长向老师汇报结果,对于送错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错了)

游戏3:比多少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组男女生的人数,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提出比谁多几,比谁少几的问题。

游戏4:接力赛跑

师:小朋友喜欢赛跑吗?我们来做一个接力赛跑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出示4块小黑板,每块黑板上写出相同的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并用纸蒙上,学生做题时撕去蒙住的纸,做完后拍下一个同学的手,然后下一个同学接着做。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检查正误。

游戏:贴一贴,说一说

1、教师:草地上,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3只小鸡。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鸡?(4+3=7)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3+4=7)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4-3=1)

2、教师:荷叶上,左边贴6只青蛙,右边贴2只青蛙。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青蛙?(6+2=8)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2+6=8)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6-2=4)

三、宣布比赛成绩,颁发小奖品。

四、小结。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5

1、指导活动

练习笔算减法

师:同学们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如13。

师:13的个位上的数3和十位上的数1调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31,现在就有两个两位数(13和31)了。用较大数减较小数又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18,再把18的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字调换位置又得到一个新的数81。现在又用较大数81减去较小数18又得一个新的数63,又调换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得36,用63减去36得27,再调换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得72,以此类推直到得到差是一位数为此。这个数你们算一算是几?

生(齐答):9

2、集体活动

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两位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它两位数按上面的步骤做,他们也能走进9的乐园吗?请大家任选一个两位数试一试。

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探索中。

生1:我举的数是23,算式32-23=9  一步就算出来了。

生2:我举的数是57,算式75-57=18   81-18=63   63-36=27   72-27=45   54-45=9   要五步才能算出来。

生3:我举的数是37,算式73-37=36   63-36=27   72-27=45   54-45=9  我用四步算出来的。

生4:我举的数是25,算式52-25=27   72-27=45   54-45=9  我用了三步就算出来了。

生5:我举的数是49,算式94-49=45   54-45=9  我用两步就算出来了。

生6:我发现了一条规律,任何一个两位数,只要调换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后再用两个数相减,以此类推减得的差是一个一位数,这个数一定是9。

师:同学们真聪明,举的例子真多,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规律。真棒!

3、分组活动

师:你们举出的两位数经过你们的调换数位上的数字相减,直到差是一位数时都进入了9的乐园。

下面看看这些两位数行吗?

(1)22   33   44   55

(2)23   45   67

(3)57   24   68

(4)25   69   14

(5)15   48   18

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每组做一组题目,做完后交流。看看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   差都是0,不能进入9的乐园。

第二组   差都是9,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数个位数和十位数字相差1,只需要一步就能进入9的乐园。

第三组   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两位数数位上的数字相差2,要五步才能进入9的乐园。

第四组   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两位数数位上的数字相差3,要三步才能进入9的乐园。

第五组   能进入9的乐园,这些两位数数位上的数字相差4或者相差7,要经过四步变形才能进入9的乐园。

师:回答得真棒!那我们抬头看看生六总结的规律完整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4、延伸思考

师生共同小结上面的发现,一致认为:(1)任何一个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经过调换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再相减,最后都能进入9的乐园。(2)个位和十位的数字相同的调换后相减得0。(3)、不同的两位数进入9的乐园的步骤有多有少。

一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篇6

一、作为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观念,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要体现出有趣、有经验、有思考、有创新等特点. 比如, 学习“认识平面图形”, 这节课的活动设计, 首先要创设学生好奇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上下功夫. 如导入新课时教师创设情境, 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 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 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 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巩固拓展时, 创造有趣的游戏活动, 使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 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二、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本质特点, 是数学的本质特征.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 自主思考.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 在思考中探索, 获取新知, 尤其是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 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 或是“探索创新”, 或是“巩固深化”, 或是“联系实际”, 都是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 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 因而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有话能说,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 激励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 比如, 在学习“认识平面图形”这节课内容时, 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 设计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创造欲望. 教师可以这样设问:“这些图形的家安在哪里? ”“你能利用桌上的学具想办法帮它们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 单独画在纸上吗? ”学生经过积极、主动、自主地思考, 创造了不少方法, 如“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 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可以沾一些印泥, 再扣在纸上印出来”“可以把纸包在盒子周围用手使劲折, 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可以把盒子放在纸下面, 用铅笔描”……真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也让教师真切感受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多么的巨大. 第二, 提供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再创造. 比如, 在“认识平面图形”这个教学活动之前, 教师为每个组学生准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印章,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 以及印泥、纸张、剪刀等学习材料. 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字”, 在做中“创新”, 在做中“再创造”. 第三, 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空间, 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 实现真正的数学学习.

四、紧密联系实际, 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通过数学学习,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身边. 比如, 学习“数一数”这节数学课, 从知识和技能要求方面看, 几乎无数学要求, 但教师必须注重这节课. 首先要把数数有意识地引向学生身边.如: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 “数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 家里的、路上看到的一些事物, 并把这些发现讲出来. 教学中, 学生从数画面上的事物到数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 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 数学就在身边.由此,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并在数数活动中使学生从数学学习活动走出书本, 走出课堂, 走进了生活, 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同时不断促使学生产生爱学校, 爱老师和同学, 爱家人, 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要关注学习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重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之, 一年级数学教学是学生学数学的开端, 是学数学的基础. 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实在太丰富, 我们要把这样丰富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必须认真研究数学, 研究所任教的每一门学科, 不断更新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行列中, 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世纪需要的合格公民.

摘要: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编排的内容有:认识数、数数, 到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还有紧贴学习实际生活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立体图形的认识, 以及钟的整时的认识.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面向全体性.这些数学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创造性.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些探索 篇7

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的识字分为两大类: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如何把握这两类字的关系,引导学生快乐地走进“生字宝宝天地”呢?在一年级的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我做了如下探索:

一、重视多认

一谈起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现在提得最响亮的四个字是“多认少写”。顾名思义,“多认少写”就是多认字少写字。之所以多“认”,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尽早、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地进入汉字阅读阶段。我想,“多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要求会认的字。《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在课文中认识,放在其它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要求抄写、默写。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该认的字能认得牢固,该写的字能写得正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让这些字和学生们能够多次见面接触。学生当堂认识的字,过几天就忘了,这很正常,因此,在当堂认识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地复现。比如:把学生刚认识的字编入句子、儿歌、谜语、短文中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环境、从书报、标签上及时找出自己刚认识的字进行认读。总之,对于那些要求认识的字,我把功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这样,就能使要求认识的字得到巩固。

另外,我还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比如从同学的名字中识字,通过各种标牌、食品包装袋识字,从电视和其它课本及课外书上识字。我在班里给学生做了生活识字袋,给学生创造课外识字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在全班同学面前将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字定期进行展示汇报。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识字量越来越多,有部分学生已能自己阅读一些儿童画报之类的书刊,为高年级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适应过程。为了避免识字教学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如《菜园里》一课,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创设一种卡车开进菜园的情境,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卡,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认一认词卡。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2.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增强学生识字过程的趣味性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是否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识字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应绞尽脑汁,不遗余力。

(1)游戏识字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

(2)猜字谜

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如“一口咬断牛尾巴(告)”、“1+1不等于2(王)”等。

(3)编字诀或儿歌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编一些字诀或儿歌帮助学生识记,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编一编。如“一撇一捺要分家,两笔写成八八八”,“一点一横卡,口字在中间,下面一个秃宝盖,几字一加亮”。

(4)形体动作识字

好多时候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识字。如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就是一个“十”字;再打开双腿就是一个“大”字;站直了打开右臂就是一个“卜”字等。

(5)想象识字

一年级的儿童擅长形象识字,他们联系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有助于识记字形。

3.交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写字都有差异。但汉字作为音行义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教学实践表明,我们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教学时,通过和学生共同探索,总结积累了如下几种常用的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加一加)

(2)熟字减偏旁(减一减)

(3)熟字换偏旁(换一换)

(4)熟字合起来(合一合)

(5)熟字比一比(比一比)

(6)编字谜儿歌(编一编)

(7)同部部首归类(归一归)

三、重视写字训练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技能,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是一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字,不光要求写对,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要我们随时提醒,严格要求。在写字指导时步步到位,每个笔画的起笔、止笔,每一笔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边讲解还要边板书示范。而后,让学生先描后写,发现问题再做指导。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使学生的书写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

总之,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取长补短,努力搞好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教学重点:

1、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2、学会比较1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正确表示1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三角形和正方形各5个、0~10的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三角形5个、正方形7个、0~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在动物园看到过什么动物?你们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生1:我喜欢大象,大象鼻子长长的,可以举起很重的东西。

生2:我喜欢小猴子,小猴子聪明、爱动脑。

生3:我喜欢孔雀,孔雀开屏很美丽。

师:你们还想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吗?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去帮忙了。可热闹了!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数一数

课件出示动物乐园情境图。

师:你从图中都看到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先在自己心里数一数,一会儿再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并出示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

生1:我用手指着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先数跟前的小熊,再数远处的小熊。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教育。2.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3.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会用“>、<、=”表示谁多,谁少。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难点:

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动物乐园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们的心真善良,那你们希望小动物生活的怎么样?大家说得对。为了让小动物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人类不仅制定了动物保护法,还在世界各地为小动物修建了动物乐园。听说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我们去看看谁来了。(出示动物乐园挂图一)

(二)出示主题图

活动二:数一数,摆一摆

(一)数一数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谁来了?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我看见图中有4只小鹿,有5只小白兔,有4只小熊,2只小鸭还有 3只小猴子。)2.你们数得这么快,是怎么数的?

3.集体交流:我是用铅笔点着一个一个数小兔子的。我数的也是小兔子,我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用铅笔在数过的小兔子旁做个记号,这样就不会重复了。我用手点着小鹿一个一个地数。远处有1只小熊,近处有 3只小熊,一共有4只小熊。天上还飞着2只小鸟。

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小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这样,要善于思考。

(二)摆一摆

1. 请同学们用袋子里的圆代替小熊,三角代替小鹿摆一摆,并看一看发现了什么? 2.通过摆一摆,大家都发现了熊和鹿的只数是同样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表示熊和鹿的只数同样多吗?

3.请同学们用圆和三角分别代替小兔和小猴,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还能用等于号表示吗?谁知道用什么符号表示?大于号怎么写?5大于3怎么写?

4.教师介绍大于号的名称及读法,写法。

5.如果3和5调换位置,怎么表示?你试着写一写。

6.请同学们看图比较小鸟和小猴的只数,和同伴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大家真聪明。通过摆一摆,我们发现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然后用数字和符号把比的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三:写一写

(一)指导看书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2页,仔细观察等于号、大于号、还有小于号在田格里的位置,然后把观察的结果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2.学生交流:我发现这些符号都写在田格的最中间。大于号开口朝左,小于号开口朝右,尖儿都在中线上。我给他们补充一点,我发现等于号的两横平平的,而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两横是斜的。

(二)指导书写

活动四:解决问题、喝甜水

1.同学们,你们在动物乐园了解到了什么知识?你们想不想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出示图片:练习一)

2.动物乐园的庆典大会就要结束了,因为小动物们都来帮忙,大会开得很成功,负责管理工作的叔叔要奖励小动物们喝糖水。小动物们都知道小熊最喜欢吃甜食,就谦让地说:“小熊,你先挑一杯最甜的吧。”可是小熊挑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你能帮它挑一杯吗?出示图片:练习四。

活动五:找一找

一年级数学教学三要素 篇10

游戏,让孩子喜欢数学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就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这一单元时,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时已经对数字的分与合有了一定的基础,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对数的分与合很熟练了。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同时也为了能吸引所有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在新授内容结束后,笔者组织孩子们进行手指游戏。这个游戏其实也只是教科书上的一道“想想做做”的改编。书上只要求孩子们能同桌两人说一说数的合成与分解,非常简单。笔者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要求,让他们把嘴里说的数字配上手势,在前面“认识10以内的数”这个单元数字1—9的手势表示方法孩子们都已经学过了,这样一来,难度大了,要求孩子能手、脑、口多重配合,并达成一致。有的孩子数字说对了,手势做错了;有的孩子心里想对了,手势也对了,但嘴里说错了,对于同伴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孩子们会觉得很好玩,一下子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来。其实,能及时发现同伴的错误也说明这个孩子把今天的知识点都学会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边玩边把数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吸收并消化,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儿歌,让孩子学会数学

根据小学儿童感知不精确,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的心理特点,通过编排一些简短的、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则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儿歌又不同于幼儿园学习的儿歌,教学中的儿歌或许缺少了旋律,但其中蕴藏着数学的规律和要求,这一特殊性,让儿歌和数学教学又结合在了一起,并能及时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例如,在“认识=、>和<”这节课上,学生对于“=”不陌生,也不难理解,难点就在于正确区分“>”和“<”,这是两个很抽象的数学符号,虽然有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做到正确区分的不多。因此,利用书上小松鼠和小熊的只数比较出多少后,笔者板书了“5>3和3<5”这两个结论,接着让孩子们观察这两个符号,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能说到一边尖尖的,一边张开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笔者继续追问,他们也能发现开口方向不一样。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孩子们自己编出了几句话,笔者再适当地加以完善,最后得出“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样的儿歌浅显易懂,孩子们朗朗上口,又是他们参与编出来的,他们倍感亲切,并且一下子就全记住了,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他们能很快又非常准确地识别这两个符号,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榜样引领,让孩子爱上数学

我们经常在说这样的一句话,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一位有着丰富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上,亲身体会到了榜样所发挥出来的那种震撼的力量。那孩子的榜样又是谁呢?父母和老师固然是孩子最有影响的榜样,除了两者以外,孩子最容易受同辈的影响。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在学生中,有四种同辈人最易被模仿,一是学习好的同学,二是运动场中有较高技能的同学,三是被教师表扬的同学,四是小团体中公认的首领。同学之间由于年龄、性格、经历上的接近与相似,就更容易引起相互接受与模仿。因此,笔者也试着在课堂上发挥同伴的作用,树立“小老师”这个榜样角色。

例如,某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到位,笔者会说:“刚才某某小老师的回答很精彩,谁听见了,再来把他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的评价能让回答问题的孩子倍感自豪,也能提醒孩子们要认真听同伴发言,同时也激励着其他孩子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后能当上让人羡慕的“小老师”。再如,教学“分与合”的时候,笔者尝试着让“小老师”们上台领读,他们个个争先恐后,表现欲非常强。有的“小老师”还能一边领读,一边指出哪位同学读得认真,哪位同学在开小差,这样一来我惊喜地发现,“小老师们”领读时,孩子们更专心了,因为只有认真地跟读,才有机会当上下一任“小老师”。数学课上正是有了“小老师”这个榜样的引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倍添生机,孩子们的身上个个散播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只要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有效,让孩子们从喜欢数学慢慢到爱上数学。不管它是游戏教学,还是儿歌教学,或者是其他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课堂教学的“要素”。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学习过程,体验式学习,具体情境

在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的教材中, 体验性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 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体验学习空间。

一、模拟表演———在具体情境中体验

学习的过程是师生、生生、生本相互交融的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而教材内容具有封闭性、被动性;作为教师就应使教材内容活起来, 把教学内容寓于各种开放的、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中。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 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体验, 我们可设计现场表演的模拟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

1. 模拟采访。

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以活动为载体, 以发展为核心, 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 在活动中互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就应该为学生多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例如, 在教学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动手做四”时, 可创设一个“小记者现场采访”的模拟活动, 让学生通过接受采访, 向小记者介绍用七巧板拼出的图案, 学生要把图形的形状、大小等特征运用所学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进行描述。这样, 在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 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

2. 模拟购物。

课标指出,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和材料, 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在教学“买文具”这一课时, 可创设情境, 让学生模拟到超市 (可准备好柜台和相应货物) 购买东西。这样的活动, 学生个个想参与, 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理解、掌握的不仅仅是本节课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 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例如, 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厘米”之后, 可安排一个“量一量”的实践操作活动, 让学生亲手测量出文具盒、课本、课桌、教室的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抽象的概念。这样的活动, 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这样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宝贵的, 印象是深刻的, 是任何说教都不能比拟的。

三、合作参与, 在交往互动中体验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确, 合作学习既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因此, 在教学中,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想, 去倾听别人的想法, 学会交流, 分享体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实践体验, 才使得学生对物体的形状、特征的认识从片面走向全面, 从缺漏走向完整, 从肤浅走向深刻。

四、欣赏感受, 在想象中体验

体验具有直接性和直观性, 它必须在某种对象或情景的直接刺激下才能产生, 因此具体、形象、鲜明的画面是激发学生体验、感悟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美丽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对所学知识进行体验、感受。例如在教学“动手做 (三) ”时, 可让学生在动手拼图形的基础上对各种图形进行欣赏感受, 并进行合理而大胆的想像, 说说拼出的图形分别像什么?再根据所提供的图形编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 由于有了色彩鲜明、形状各异的画面刺激, 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就像开闸的水, 源源不断。他们都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去体验、想像、创造, 在拼搭图画、欣赏图画的过程中, 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丰富了内心的情感体验, 个性得到了张扬, 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鲜活灵动的新课堂。

五、激发表现, 在成功中体验

作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地给学生作出定性评价, 而应帮助他们寻找原因, 鼓励他们做好,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 当有一些孩子的作业出现错误时, 我不是急于给他们一个“×”, 而是在辅导后允许他们自己订正, 再给他们一个“优”。这样, 学生通过订正, 既弥补了知识缺陷, 又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 体验到了克服困难的骄傲。

一年级《学校是乐园》教学设计 篇12

1、指导学生认识“学、校、爱、有、老、师、习、亲、热、快”10个生字,会写“习、乐、有、同”4个字。学习新笔画“提”

2、辅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感受学校是乐园,老师、同学之间亲亲热热,大家一起做游戏快快乐乐,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照样子说说自己的学校。体会学校是乐园。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学、校、爱、有、老、师、习、亲、热、快”10个生字,会写“乐、有”两个字。

2、引导学生感受学校是乐园,老师、同学之间亲亲热热,大家一起做游戏快快乐乐,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4、教学难点:能照样子说说自己的学校。体会学校是乐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快两个月了,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说说为什么?

师:对呀,同学说得多好呀!学校就像我们的乐园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学校是乐园》(板题:学校是乐园)(提示:木作偏旁时“捺“变成”“点”)

师:读题,释题:“乐园”指什么?(快乐的地方。)

2、师:(指着“学”、“校”)这两个字有哪个同学会读?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3、师:真棒,同学们跟老师把这两个字读一读。(学生跟读生字)

4、师:多好听的声音啊,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读得真好。老师很想看看课文写些什么?同学们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你们当评委,听听老师读得怎么样?师范读。,生评价。

师:老师真高兴,同学都认为老师读得好。能不能给老师掌声鼓励(学生掌声表扬老师),你们想不想象老师一样读得那么流利呀!

师: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本课生字字音读准、读熟,读课文时注意不加字、不减字,才能像老师一样读得流利、有节奏。(像平时说话一样)

2、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8页,对照拼音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找拼音朋友帮帮你,把它读准。找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用圆圈圈出来,边圈边读。

3、同学们真能干,我发现同学们至少都读了一遍课文,而且很快就把生字宝宝找出来了。那么,你们愿不愿意读给你的同桌听呢?如果再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

师: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认读字宝宝,看谁认得的字宝宝最多。

4、下面,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瞧!拼音朋友不见了,看屏幕上的生字,你们还认识吗?看看谁会读,会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

师:刚才小老师们都真能干,把每个生字的读音读得准确无误。同学们,掌声送给他们……

5、下面老师把生字宝宝带来了,谁认识它就站起来抢读。

师:同学们可真是识字小能手,把掌声送给自己。

三、感悟、理解。

1、读课文:我们已经跟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那咱们把这些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再去读读课文,看看这次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那么,你愿不愿意读给你的同桌听呢?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红字读重音。

师: 说说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我们的,理解“亲亲热热”。

师:下面我们男女生赛读,看看谁读的好。(男女生赛读)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和老师亲亲热热的学习。

3、学习第二段课文:出示第二段课文,下面我们按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开始学习。(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师:小组赛读第二自然段课文。

4、展示读:读出自己的快乐。

四、指导书写

师:前面我们动了动脑,现在我们来动动手,学写一个字“乐”。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乐字的笔画及占格。出示动画“乐”字笔顺。(生仔细观察)

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写,再次演示范写。

师:下面我们在书上再认真描一描。(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有”字的学习方法跟学习乐字一样。)

五、感情升华:

出示课件: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同学亲亲热热的学习生活和快快乐乐做游戏的场景,你认识他们吗?播放学生自己的亲亲热热的学习生活和快快乐乐做游戏的场景,让学生再次感受学校是乐园。

师: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师: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学校吗?(让我们带着喜爱、高兴的心情齐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老师 同学亲亲热热学习,快快乐乐做游戏的情景。)

六、小结:

师:同学们,十九小学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后我们要在十九小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那么,我们作为十九小学的小主人,平时应该怎么做?指名说。

师: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举手之牢我也能做。”希望你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这样做,我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

板书:

3、学校是乐园

老师 同学 亲亲热热(学习)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 3、学校是乐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学、校、爱、有、老、师、习、亲、热、快”10个字。

会写“习、乐、有、同”4个字,学习新笔画“提”。

2、辅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同学之间亲亲热热,大家一起做游戏快快乐乐,感受“学校是乐园”,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学校是乐园。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安全教育

一、复习导课

二、指导朗读

三、感悟理解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字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课《学校是乐园》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都在干什么?你喜欢这些活动吗?

2、联系自己的学校实际说说,学校里有什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

3、让我们带着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一起来读读课文。

3、指导朗读。

听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停顿和重音。

1、思考:为什么说学校是乐园?“乐园”是什么意思?

2、学习第一段,说说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我们的,理解“亲亲热热”一词。

3、学习第二段,重点引导学生体验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快乐。

4、展示读,读出自己的快乐。

1、前面我们动了动脑和嘴,现在我们来

学生认读生字。

齐读课题两遍。

1、看图说话。

2、说说自己的学校。

3、自由读课文。进行朗读体验。

4、听老师范读,标重音和停顿。

5、模仿老师的朗读,自由读、齐读、小组赛读。

说一说。

谈谈自己的老师对自己妈妈般的关怀。

谈校园生活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

1、认读“习习x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五、教师小结 动动手,学写一个字“习”。

2、这个字里有个新的笔画,你发现了吗?

3、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笔画是“提”。师范写。

4、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哪一笔呢?

5、师:对,你说得真好,那请大家看老师写,仔细观察哦!

(师范写,一边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

6、师:请大家在书上先描后写,注意写字姿势!--眼离桌面约一尺,胸离桌沿约一拳,指离笔尖约一寸。

教师巡视指导

7、师:我发现每个小组都有写得很好的小朋友,咱们就在小组交流展示一下。

8、同样的方法学习生字“乐、有、同。”

今天,大家课堂上学得很认真,读得有感情,写得端正。以后,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勤动脑,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生:是“提”。

3、生书空。

4、生:我觉得要写好“横折钩”。

5、观察,生书空

6、练习书写。生在书上写字

7、小组内互评

板书设计

3、学校是乐园

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14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改革力度较大, 它把原本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教学内容融入现实生活, 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学习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在日常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 采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认识1~20各数的时候, 有的学生就大声嚷嚷着说:“我把2~10的组成和连加连减早就学会了!”———可见,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心应该向“培养兴趣, 养成习惯”转移,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吸引力, 让他们喜欢数学, 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作业练习融入生活

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是学生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也就是说, 今后数学书上的习题将尽可能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 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将放到生活情境中去, 让学生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习数学, 解决问题,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 学习过“分类”后, 课堂练习就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家庭作业是把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 东西要分类摆放。这样的作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为生活服务。

二、结合实验教材,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 他们的思维具有简单形象等特点, 只有通过亲自操作, 获得直接经验, 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 并最终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在实验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需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内容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类、比长短、认识立体图形等内容时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分一分, 摆一摆, 画一画, 比一比, 摸一摸,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观察、分析、比较, 从中进行抽象、概括, 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丰富的动手操作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逐步形成数的概念, 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发展,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对小学生而言,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创新。

1. 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21项指标, 其中包括有好奇心、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新发现时精神异常兴奋、能发现新问题、能不断产生设想等。这些指标有的人从小就有, 需要保护和开发, 只要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 就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 并在创造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发现问题, 以旧引新, 使他们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能动参与的过程, 使之最终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由此可见, 只要他们拥有丰富的信息, 并且组合它们, 就能有所创新。

浅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 篇15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兴趣;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口、动脑、动手,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要从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数数,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使他们产生学习數学的兴趣,让学生数一数自己身边个数在10以内的人或物体,或者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人和或物体的数量。教会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例如,10只鸟,5只鸡,6把刀,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要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一年级的数学教材,要让学生用图形,圆柱、圆圈、三角形、正方形分一分、数一数,理一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分类整理数据及填写统计的方法,学会简单的统计。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我在教学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时,让学生主动探索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分别根据和是8、8减几、和是9、9减几的要求选卡片、写算式。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再把学生说出的算式适当加以整理,以使学生对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并让学生看教材的主题图用小棒进行演算,通过动口、动脑、动手,他们很快就计算出来了,这样一导入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要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制作一些教具,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是其学习新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手段。例如,我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画图形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的概念;在教5的分解时,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先左手拿3根,右手拿2根,合起来共5根,让学生看手说:“5可以分成3和2。”再让学生想一想,5还可以怎样分?“5可以分成1和4。”左手拿1根,右手拿4根,让学生看手说:“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1和4”,利用5根小棒,让学生边拿边说,学生很快掌握了5的组成分解和5的加减法。7可以分成4和3,7可以分成5和2……用类式的方法分别写出其余各数的组成,还要熟记1~10各数的组成,熟记后学生就能够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学会后,2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就会计算了。另外,一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尤其需要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会识别几何形体。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让学生从家里找来药盒、手电筒、罐头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把这些物体混合在一起,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有哪些,让学生带这些学具进入课堂,在堂课上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的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圆柱和球,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就高了。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运用于实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通过实践操作,调动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一年级学生很好动,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听不进、记不住,打瞌睡,教学效果就不好。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教学效果就好了。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圆片、三角形,正方形。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人人动手实践的机会,我让学生把在家里玩的计数器带来摆在课桌上。老师在大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自己的小计数器上拨珠,并回答以下问题:“计数器上原来有几个珠子?又添上几个珠子?一共有几个珠子?几添上几是几?”,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9添上1是10,10添上1是11,10添上2是12,依次类推,10添上几,就是10几,明确了各数的来源。横着摆一根小棒,小棒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1的卡片;摆两根,小棒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2的卡片,摆3根小棒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3的卡片……学生边摆老师边板书:“1的前边摆数字几?为什么?”教学0的认识,引出“0”的认识,使学生知道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使学生明确0是起点,在第一根小棒的左边摆数字0。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排列顺序,1在0的后面,2在1的后面,3在2的后面,4在3的后面……9在8的后面,学习了数序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篇16

语文乐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示“借代”的修辞形式并积累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

2、让学生认识由祈使句和感叹句组成的句子的结构特点,体会感叹号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

3、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读书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留心观察,运用在书本中学到的写人方法,练习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

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典故 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理解下列每组词语的意思。

1、让学生讲搜集到的“桃李满天下“的典故。听完故事后学生畅谈感受。

2、让学生结合刚刚听过的故事,理解“桃李”与“学生”的关系。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后面几组。

4、全班交流故事,交流感受,小结关系.。

5、你还知道哪些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巾帼—女子、须眉—男子)

二、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

1、自由读句子

2、说说这两组句子的特点?

3、出示意思相同的两个句子:“你看一只小纸船能漂得又久又远。”“你看,后花园有丰富的色彩。”

4、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书中的两组句子表达的效果。

5、学生模仿着写一两句,教师相机加以引导。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

2、指名读古诗文名句。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4、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读一读

xiaoxue.xuekeedu.com

1、自由读短文,思考读书的作用是什么?自己是不是属于会读书的人?

2、把文中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交流。

3、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弄懂词意,。

4、引导学生再读,讨论交流: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题目的理解是怎样的?

5、默读思考: 读了本文后受到什么启发?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

6、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给他出主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促进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养成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的习惯。教学过程:

1、了解口语交际的话题,板书:我们给他出主意。

2、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在交流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要诚恳。

(2)表达的时候要吐词清楚,语速、声调要适当,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板书:观点明确、态度真诚、内容具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选用录音、图片或表演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小帆想在寒假里参加田径训练队,父母希望他回老家陪奶奶,他爱奶奶又不想错过训练的机会,他很矛盾。.4、进入口语交际情境。

(1)学生自选交流伙伴组成两人小组,在两人间进行口语交际。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去建议他人,如何让他人脱离困境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地加以指导。

(2)邀请几个小组到班上交流,指导评议。.5、拓展延伸,小结激励.(1)说说自己面临的实际矛盾。

(2)鼓励同学们热心出好主意,明晰地交流自己的观点。

(3)师生评议,小结。

第四、五课时习作:我眼中的同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留心周围的人,注意观察,抓住人物个特点。

xiaoxue.xuekeedu.com

2、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真实、生动、具体地抓住人物特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第四课时

一、启发谈话,确定对象。

1、同学们,在你们五年多的校园生活中,与同学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不妨用的笔写写你眼中的同学。

2、想想:在这么多同学中,我最想写的是谁呢?是什么原因让我最先想到他(她)?

3、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对象。

二、读中学写,领悟要点。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

三、分组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拉反映人物的特点。

第五课时

一、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xiaoxue.xuekeedu.com

(1)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自己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2)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指导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二、交流评价,赏识激励。

1、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2、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快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都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段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

3、创造发表条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张贴在教室里。

(2)将班级中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发表。

上一篇:乡镇关于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第一阶段总结下一篇: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