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协议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消毒灭菌协议(精选8篇)

消毒灭菌协议 篇1

甲方:

乙方:北京卢安医院

为了使灭菌物品达到标准要求,保障医疗安全,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乙方委托甲方对乙方应灭菌物品进行灭菌,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1.甲方应具备有效的消毒供应室合格证,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2.甲方消毒供应室每周按约定为乙方消毒进行灭菌,若有更改时间可以电话通知乙方。

3.乙方需要清洗、包装灭菌的物品由乙方派专人负责送达甲方指定地点即供应室,双方当面清点物品并签字确认。在不影响双方工作的前提下,具体时间双方约定,原则上不少于两次。4.甲方保证乙方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物品达到标准要求。5.乙方派人到甲方供应室取回已消毒、灭菌合格物品,当面清点、签字确认。

二、双方责任

1.如甲方对乙方应消毒、灭菌的物品没有达到消毒、灭菌标准要求,乙方可送回甲方重新消毒灭菌。

2.如乙方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导致破损、污染、开包、过期使用等,造成感染后果的由乙方承担责任。3.其他未尽事宜在符合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前提下,双方协商解决。

三、费用结算:甲方按照供应室消耗材料成本价格和双方确认的消

毒数量每半年或年终收取消毒费用。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月**日至

****年**月**日。

以下无正文。

甲方:

(公章)

法人或委托人签字:

乙方:

(公章)

消毒灭菌协议 篇2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聚光腔内光功率密度:≥4500w/cm2;口处消毒灭菌率:≥95%;气体处理速率:≥1000m3/h (最强档) ;适用面积:≥100m2;体积:1.3×0.6×0.6m3。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处

地址: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消毒与灭菌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消毒与灭菌 指导思想 教学过程

消毒与灭菌是细菌学概述部分的重点,在细菌学基础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将来的临床课上都会涉及相关知识,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非常有必要。

授课对象是阳泉卫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学生缺点是初中各科基础及中专基础课不太扎实,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理解力较差,优点是学生爱动脑,记忆力好,好奇心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好。如果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直观性的特点,并尽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克服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惫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从而坚定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一、反思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等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师生互动,以问题带动学生学习,同时结合实物充分体现直观性,引导学生不仅要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经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证明这一指导思想是科学正确的。

二、反思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为了充分发挥情境的感染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们将课堂设在实验室里,各种消毒灭菌设备齐全,边讲边演示。

反思:这样的尝试使学生处处感觉到环境的感染性,有一种新鲜感,提高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知识的起点。

2.精讲概念,及时评价

积极采用学习法中的比较法对五个概念进行学习。先是各个击破。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无菌操作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其中前三个概念之间容易产生混淆,所以先介绍前三个概念消毒、灭菌、防腐,并注意找出概念之间的区别。随后任意举一个例子进行问答式教学反馈,如问把一个物品经过某种方法处理后其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是什么方法:防腐。如果只有病原微生物繁殖体被杀死,是什么方法:消毒。如果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全被杀死呢?灭菌。这样就使学生掌握了不同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当用灭菌法处理后物品上还有没有活的微生物了?没有了。这时物品处于什么状态?无菌状态,此时给出无菌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无菌和灭菌的关系,即无菌是灭菌的结果。这时进行操作就不会有微生物进入物体或机体内,这种操作技术叫无菌操作。

反思:学完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无菌操作,如果让你完成一个手术应该做哪些工作?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怎样做到无菌操作?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向学生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教育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有无菌观念。

3.阅读指导,概括方法

充分运用学习法中的归纳法完成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学习。物理灭菌消毒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内容很多,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概括归纳出几个表格,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整理的能力。

反思:在学生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教师可对学生归纳的结果进行点评,选出优秀的进行推荐,起到促优作用。

4.现场演示,分析用途

本段主要采用教学方法中的演示法。现场演示可由老师完成,也可由学生完成,还可由师生共同完成,主要演示物理消毒灭菌法中的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焚烧法、烧灼法和干烤法,在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演示上一定要介绍注意事项。

反思: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一边回忆学过的相关概念加深印象,并动员学生动脑筋分析,它们各自的用途是什么?之后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5.系统小结,反馈练习

主要采用教学法中的评价法。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教师最后进行系统性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让学生提问题,解答问题后进行反馈练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反思:为了考察大家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可出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以下物品用何种方法消毒灭菌最好?手术器械、注射器、饮水、普通培养基、牛奶、酒类、动物尸体、接种环、培养皿、衣物、书报、病房空气、体温表、皮肤、水果蔬菜、小创口。

同时指出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牛奶的灭菌技术已经很高,既能不破坏营养成分又能起到灭菌作用,建议大家课后去查阅资料,或者在生活中观察得出结论:

你知道现在瓶装和袋装牛奶用哪种方法消毒灭菌吗?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篇4

(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

1. 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 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层流室、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

1.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应的措施。

2. 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有原始记录。

3. 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

(三)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1.制定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2.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3.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四)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达到以下要求: 1.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制度、操作常规与合格的标识目录和可使用范围(器械、穿刺包、换药碗、碘酒、酒精瓶、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由供应室统一处理。2.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3.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贴3M指示带。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品名、有效期。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超过24小时;铺无菌盘不超过4小时;无菌干罐持物钳不超过4小时。

4.对监测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有处理程序和记录。

(五)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各项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并有记录。

(六)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在班时必须穿工作衣、裤,着装整齐;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当接触血液、体液或损伤之皮肤、黏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

(七)病人安置的原则: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传染病和可疑传染病要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八)病人床单位、布类、用品、餐具、便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进行终末处理。

(九)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区域每日湿式清扫,拖布专用,标识明确,分类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医院消毒灭菌基础知识》 篇5

(一)消毒隔离概念

1、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消毒。

5、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6、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7、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8、一般污染:一般病人接触后污染的物品。

9、特殊污染:接触肝炎、结核、爱滋病等特殊病人后污染的物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的物品。

(二)消毒液的配制

含氯制剂:

1000ml水加2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

1000ml水加4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

常用的爱尔施牌消毒片,有效氯含量500mg/片

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环境、水、衣物、疫源地等消毒。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

配制:用量具安要求配置,所需溶液现用现配。

消毒剂的使用与配制注意事项

片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用于消毒餐具,应即时用清水冲洗。

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三)各类物品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1、各种物体表面的消毒

①地面消毒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

对致病性病原菌污染的表面(如:结核杆菌、肝炎病毒、HIV、禽流感病毒等),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作用30分钟。

②墙面消毒

医院墙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一般为2.0m~2.5m高即可。

③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

室内用品(桌、椅、床头桌等)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用品的表面。

当室内用品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

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擦拭物品表面。

紫外线灯照射:距离污染表面不得超过1米。

④抢救车等消毒

采血室、急诊抢救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擦拭消毒;

病房、手术室的平车、轮椅方法同上。

如果被血液、体液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min,再擦。

⑤其它表面的消毒

包括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每天用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参照病房用品表面的消毒方法进行。

2、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化验室污染区

物体表面及台面消毒

每日用500n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湿拖把拖地。

3、卫生洁具的消毒

①便器的消毒

便器用后,置于全自动便器清洗机内清洗消毒。水温控制在93℃,消毒3分钟。

传染病人的便器固定使用,定期消毒,2000n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置于全自动便器清洗机内清洗消毒。

共用坐式便器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抹坐板及盖板,便器外表面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抹布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办公室等抹布分别使用不得混用,更不能与病室的抹布混用。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化验室污染区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用后统一送洗衣房,消毒清洗。

③扫床套

采用一床一巾湿扫法

④拖把

病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分钟后,用拖把拖干净,拖把送洗衣房统一消毒清洗。

拖把严格分区使用: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办公室、病室、卫生间等不能混用。

(四)消毒操作中的自我防护

1、防止消毒剂对自身造成的损害。

2、防止病原体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END

消毒供应室中心灭菌质量监测 篇6

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包括工艺监测、仪表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工艺监测:

⑴、满足必要的灭菌参数: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达到该产品所需要的消毒剂量、蒸汽压力、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

⑵、正确的包装:包装材料透气性能好,可用脱脂棉布、专用包装纸及带通气孔的器具;灭菌包的体积不得大于30*30*25cm,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包体积不得大于30*30*50。

⑶、合理摆放,所有灭菌包应竖放,包与包之间留孔隙,灭菌物品的装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预蒸空灭菌器不得超过90%。

⑷、灭菌设备无技术障碍:进排气系统通畅,仪表温度和时间显示正常,蒸汽饱和度好。

2、仪表监测:

⑴、灭菌器所有仪表定期监测,每半年有设备科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⑵、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有院感专职监控人员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

3、化学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指示胶带、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压力蒸汽化学指示试纸、B—D实验指示图、消毒液浓度试纸等。使用灭菌包时,应先观察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领取无菌包时,应先查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⑴、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作为日常监测,每个包都必须使用。121。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32。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预真空或脉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⑵、B—D试纸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是判断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尽的一种方法,用于新灭菌柜安装调试之后,灭菌器维修之后及每日灭菌器使用之前。使用方法:备好标准实验包—用脱脂棉叠成25*25*30cm重量为4~5kg的敷料包,将B—D试纸放与包的中层,包好后放于灭菌器底部前端。灭菌后,B—D试纸色条变化均匀一致,说明另排气功能良好。

⑶、化学指示卡必须放于灭菌包中心,避免与金属和玻璃直接接触,以免被冷凝水浸湿,影响变色。

⑷、化学指示胶带贴于包外,可作为灭菌处理的标志。

4、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指用国际标准抗力的细菌芽孢制成的干燥菌片或由菌片和培养基组成的指示管即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压力蒸汽灭菌上午指示剂为嗜热芽孢杆菌)。生物监测是判断灭菌效果的直接指标。

⑴、操作方法:将菌片装于牛皮纸袋内,放于标准实验包中心处,灭菌后将菌片接种于溴甲酚紫培养液中,经56。C培养72小时(24小时查看初步结果)。生物指示剂菌管可以现场或实验室取出,挤破玻璃管让培养液浸透菌片,置于56。C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

⑵、结果判断:溴甲酚紫培养液仍为紫色为阴性,表示无菌生长,如颜色变黄则为阳性,表示有菌生长。

19、热原监测方法

1、热原检测用于注射器洗涤质量监测,以杜绝和预防热源反应。

2、鲎实验监测:方法抽取5ml无热原灭菌用水,注入预检的注射器,放于保温箱中,在500C左右的温度下保温1分钟,(期间转动注射器2次),取出注射器,抽取0.1ml,用鲎实验法检查热原。

3、无热原灭菌注射用水用量: 密闭式输液器

2.5ml 20ml注射器

2ml 10ml注射器

1ml

4、检验方法:

⑴、取0.1ml检品加0.1ml的鲎试剂,混合于管中,在370C左右的恒温水中放置1小时,取出试管,置于平稳处2~3分钟看结果。

⑵、设阴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管内加入0.1ml大肠杆菌内毒素;阴性对照管加入无热原灭菌用水0.1ml。

5、结果测定:

⑴、将试管轻轻拿起,慢慢倾斜倒转1800,观察液体是否流动,入产生凝胶则为阳性;清亮、透明或呈浑浊有絮状物,但倒转能流动均为阴性。

⑵、阳性对照出现阴性,可能为大肠杆菌毒素浓度过低或鲎试剂灵敏度下降失效。⑶、阴性对照出现阳性,说明此次实验不成立,需查找原因,重新实验。

消毒供应中心常用低温灭菌技术 篇7

1 消毒供应中心常用低温灭菌技术及灭菌原理

1.1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技术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技术的灭菌原理是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上的氨基、游离羧基、羟基和流羟基发生烷基化作用,形成带有羟乙根的化合物,从而取代不稳定的氢原子,将蛋白质上的基团烷基化,阻止了蛋白质反应基的正常活动,同时,环氧乙烷可抑制各种生物酶的活性,阻碍微生物完成基本的新陈代谢,最终将微生物杀死。环氧乙烷这种杀菌作用是不可逆的,也是目前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无法超越的[1,2]。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具有不损害灭菌物品且穿透力强等特点。适用于金属制品、内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的灭菌,各种织物、塑料制品等工业消毒灭菌,传染病疫源地物品的消毒处理[1]。

1.2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灭菌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源使气态过氧化氢被“激发”成等离子体状态,在真空腔内转变为活性基团,其中的过氧化羟基、氧基等活性物质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破坏其新陈代谢,使微生物死亡,起到消毒灭菌作用[2]。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已被国内许多医疗机构采用,广泛适用于不耐湿、不耐高温医疗器械的灭菌,如各种精密仪器、内镜等。

1.3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的灭菌原理是利用负压下甲醛气体与蒸汽穿透灭菌包对物品进行灭菌,甲醛分子中的醛基可与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的氨基、羟基、羧基、巯基等发生反应,从而破坏生物分子的活性,杀死微生物[3]。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是在全自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利用负压下甲醛气体与蒸汽能穿透灭菌包的特性对物品进行灭菌,具有对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灭菌,易穿透、速度快、灭菌效果可靠等特点。适用于不耐热、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管腔器械、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合成材料物品及软式内镜的灭菌等[4]。

2 灭菌温湿度与时间、灭菌效果及影响因素比较

2.1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技术

2.1.1 灭菌温度、湿度与时间

环氧乙烷灭菌的温度为35~60 ℃, 相对湿度为45%~75%,最常用的环氧乙烷浓度为450~1200 mg/L,灭菌时间为105~300 min[1],通常循环周期为15~32 h,多适用于物品的终末灭菌[5]。

2.1.2 灭菌效果

有研究者进行了72 锅次、4835 份灭菌包的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处理,物理监测和生物监测结果显示均合格,灭菌包包内、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均符合灭菌合格的要求,并在每月随机抽检5 件经灭菌物品,做生物学监测均为无菌生长,从而得出灭菌合格率100%[6]。丁惠莹[7]的研究表明环氧乙烷灭菌合格率达100%。

2.1.3 影响因素

一方面,环氧乙烷浓度、灭菌温度、相对湿度、灭菌时间4 个关健因素达到平衡方能保证灭菌的质量;另一方面,影响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清洗质量、适当预湿、包装材料、装载方式等,如包装材料必须保证能够被环氧乙烷气体穿透,使包装内容物达到灭菌要求,目前常用的有纸塑材料、聚乙烯、无纺布,但不能使用尼龙、聚酯膜、密封的玻璃及玻璃纸作包装材料,装载方式时,平放物品不能上下堆积、竖放包裹应有间隙,避免物品碰触门箱壁[1]。

2.2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

2.2.1 灭菌温度、湿度与时间

有研究表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过程温度应保持在45~55 ℃,如果灭菌物品中存在一定的水份,既会降低灭菌舱的温度影响协同消毒效果,也会在抽真空过程中形成器械表面冰片,致灭菌失败。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一般设置单循环和双循环2 个程序。单循环程序即快速程序,灭菌效果难以保证;双循环程序即标准程序,连续进行2 次单循环的灭菌程序,全程需60~75 min[8]。故更适合用于紧急情况和连台手术器械的灭菌,能提高器械的使用和周转率[5]。

2.2.2 灭菌效果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后无残留物,灭菌物品可即时使用。有研究者对50 批次物品灭菌,生物监测试验显示:灭菌前菌落总数(7394±110.5),灭菌后菌落总数(48.6±2.5),灭菌率为99.2%[9];董薪等[10]对手术室1507锅次物品进行灭菌,1385 锅次合格,122 锅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1.9%。

2.2.3 影响因素

人为因素、技术操作因素、检查问题都是影响灭菌效果的原因[10]。具体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清洗干燥、包装材料、装载方式、过氧化氢浓度、作用温度、设备原器件功能。在清洗干燥环节,任何微小的有机物及其他化学制剂的残留物将使灭菌效果下降70% 以上,而水份残留将使灭菌效果下降80% 以上,即为灭菌失败;在包装装载环节,必须使用专用低温包装无纺布、特卫强灭菌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专用灭菌袋、盒,装载量以60%~70% 为宜,最大不超过80% ;在过氧化氢浓度控制环节,用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过氧化氢浓度不得低于600 g/L;在温控环节,温度应保持在45~55 ℃之间;在设备原器件功能控制环节,在灭菌前必须正确调试好过氧化氢注入量、过氧化氢气化效能、抽真空方式与效能、产生等离子体的高压电场、高频或低频电磁场的作用效能等[8]。

2.3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

2.3.1 灭菌温度、湿度与时间

温度对甲醛气体的灭菌作用有明显影响,随着温度升高,灭菌作用加强。目前认为甲醛气体灭菌的温度为55~85 ℃[4],相对湿度应在80%~90%[11]。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是在全自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利用负压下甲酫气体与蒸汽能穿透灭菌包的特性进行灭菌,灭菌过程在负压条件下全自动完成。气体甲醛作用浓度3~11 mg/L,灭菌维持时间为30~60 min,整个灭菌过程(包括对甲酫残气的处理时间)约需3~6 h[4]。

2.3.2 灭菌效果

有研究表明灭菌器在满负载状态下,分别运行60 ℃灭菌程序和78 ℃灭菌程序的半周期,对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中生物指示物全部失活,均达到灭菌要求[12]。

2.3.3 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清洗质量、甲醛浓度、包装材料、装载方式。保证甲醛溶液注入充足;包装必须使用专用纸塑包装,其余包装材料均会影响灭菌效果,导致灭菌失败;装载时,包装好的灭菌物品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上下左右均应间隔一定距离,不得靠碰门和柜壁[13,14]。

3 优点与局限性

3.1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技术

3.1.1 优点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目前仍为低温灭菌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在我国已使用多年,目前各医院多采用国外进口设备,这些设备经多年更新换代己相当成熟,具有小型化、自动化特点,可将控温、控湿、真空排气、定量投药、灭菌、排气等步骤实现程序控制,使得操作简单化,第三代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己采用弥散理论和小气量技术设计,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可靠[1]。环氧乙烷灭菌监测体系目前是低温灭菌技术中最完善的,实现了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标准化,每次灭菌都应按规范程序进行监测,以确保操作安全及理想灭菌效果。

3.1.2 局限性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的难题主要是环氧乙烷气体泄漏及在灭菌物品上的残留,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存在严重危害。对于环氧乙烷气体泄漏问题,目前灭菌器多已采取弥散式和小气量设计,能根据待灭菌物体数量及种类选择不同容量气瓶和气袋,使注入的气体维持在最低量,在排放时经解毒后,分次小排量排放,使对环境污染保持在允许排放的标准内。第三代灭菌器已安装专利技术解毒器,保证了排放气体无毒。当前主要问题是灭菌结束打开灭菌器的瞬间环氧乙烷浓度明显增加,灭菌结束经12 h置换打开灭菌包,周围50 cm范围内环氧乙烷浓度也超标。目前处理方法:① 加长灭菌后气体置换时间,同时将排气管道通过水体反应解毒;② 安装灭菌器房间安装良好通风解毒设备,人员在上风向操作,避免和减少气体对人体危害。对于灭菌后灭菌物环氧乙烷残留量过高问题,目前较为安全的解吸方法有2 种:① 采用双循环灭菌与通气合二为一的新一代灭菌器,解吸在灭菌柜内完成,如第三代灭菌器;② 灭菌后放入专门的通风柜内继续进行通气解吸(不允许采取自然通风法),研究表明,各类灭菌物品在室温条件下,在通风柜内解吸,第三天进行残留量检测均在0.0001% 以下,符合环氧乙烷残留量应<0.001% 的规定[1]。

3.2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

3.2.1 优点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灭菌且灭菌后不产生有毒残留物或二次生成物,具有低温、广谱、高效、快速、无毒等优点,对人体和环境无有害影响,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一代低温灭菌技术。

3.2.2 局限性

在相同包装下,对干燥的硅胶、金属制品和腔镜等物品能达到完全灭菌,但对棉织品、木质品、纸张、粉剂等物品不能灭菌;对潮湿的或干燥不彻底的物品不能达到完全灭菌;对携带有机物的物品不能达到完全灭菌[3]。另外,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受各种内外灭菌条件制约较大,其灭菌剂不稳定,常用于表面灭菌,穿透性非常有限,对器械有腐蚀作用[11],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灭菌效果。

3.3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

3.3.1 优点

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影响因素较少且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基本无伤害。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技术完全区别于甲醛气体熏蒸消毒,是在灭菌腔体内的真空状态和持续的负压状态下,利用甲醛气体与蒸汽能穿透灭菌包对物品进行灭菌,整个灭菌过程全自动运行。具有易穿透、速度快,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灭菌消毒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耐湿、不耐高温及名种精密复杂工具如内窥器械、管腔类仪器的灭菌[15]。

3.3.2 局限性

甲醛为强致癌致畸高毒性物质,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均有毒性作用[4]。甲醛因其高毒性及对人体侵害及对环境的污染,应谨慎使用,只有对其他灭菌方法均无法使用的物品方可使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灭菌。使用低湿蒸汽甲醛灭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 在全自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完成全部灭菌过程,不允许使用蒸汽柜熏蒸灭菌;② 必须使用专用纸塑袋包装待灭菌物品装载灭菌,不允许使用无纺布等棉质、纤维质包装布包装灭菌。研究表明,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灭菌时易泄漏和污染的时机包括:① 灭菌后开门瞬间,空气中甲醛含量大大超标,因此必须尽可能延长静置时间,灭菌器房间必须安装通风装置;② 弥散及排入大气中的甲醛污染环境,因此在将甲醛溶液控制在最少用量的同时,严禁将甲醛气体排放至大气中,应通过机内真空泵将甲醛气体抽尽并排入下水道,废水中甲醛浓度<20 mg/L,而且被下水道中微生物分解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13]。

消毒灭菌协议 篇8

【关键词】胃镜检查;清洗消毒;灭菌;护理干预;规范化流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3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7-01胃镜检查室不仅仅是检查治疗工作,而且还要负责胃镜器械的整理、消毒、灭菌以及一些一次性的医疗用物的质量管理的临床特殊科室[1]。胃镜检查室的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发生的感染率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现今,国家卫计委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胃镜检查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将清洗流程规范化是胃镜检查室的关键之举,现笔者将胃镜检查及清洗消毒灭菌的护理干预研究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胃镜检查室的2012年度下半年为对照组,2013年度上半年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清洗消毒灭菌原则,观察组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时间段的患者一般情况、医护人员一般情况、器械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陈旧式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等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规范化清洗流程首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章程及《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对在各个诊室收回的器械进行分类装置,再次根据医疗器械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比如机器清洗及人工清洗等。清洗完毕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和合理的包装。包装时要进行检查所清洗器械的清洁程度、性能及干燥度,检查如有清洗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按要求重新清洗。

1.2.2机械清洗的流程清洗流程程序化包括如何使用清洗消毒机:开机、启动、装载、摆放器械、关机等;定期对消毒机的使用及维护进行记录,做好常规的日常保养工作。邀请清洗消毒机的厂家维修工程师来科内进行培训讲解关于机器使用的理论知识培训。然后每位护士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由培训老师严格把关进行操作练习。对新护士在理念和操作上都从基础上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对老护士要纠正不规范的操作,逐渐更新观念,使科内人员掌握机器的使用规程。

1.2.3人工清洗的流程小医疗器械均使用人工进行清洗,此种清洗要加强学习,由培训老师讲解清洗的重点并进行实际演示,使其先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进行充分的震荡,再进行人工清洗干净。清洗时操作程序应符和:充分冲洗、充分洗涤、充分漂洗、终末漂洗这四个关键的部分[3]。浸泡时间要充分,在浸泡时将所有轴节均打开;漂洗时要进行彻底漂洗。

1.2.4强化职业安全教育的培训去污是主要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的过程[4]。在胃镜检查室进行工作的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性的风险因素,防护不正确,容易增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性。因此,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熟练掌握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时间、方法、化学消毒剂的作用以及毒副反应。在进行消毒时严格进行自身防护,可以带防护口罩,穿防护衣,减少与化学消毒剂直接接触的机会。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内消毒剂的浓度。对于物理消毒的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与维修,使用时严格遵守使用的操作规程,对于高温物品取出时要佩戴面具、手套、严格禁止皮肤直接接触物品与仪器,防止烫伤发生。在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要注意保護自身的皮肤与眼睛,穿好防护服再进行操作。对于生物风险因素的防护可实行区划管理,将环境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1.3观察指标由质控小组进行胃镜检查室的感染控制工作质量包括消毒监测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再针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1.4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通过r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两个时间段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个时间段的工作效果比较

时间1护理质量1患者满意度对照组178.23±10.26176.83±11.80观察组195.06±2.23194.83±2.90P1<0.053讨论

进一步加强对医院胃镜检查室的管理及监督工作是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消毒灭菌已经是胃镜检查的重点工作之一。提高消毒灭菌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消毒灭菌质量关键是清洗流程,将清洗流程规范化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参考文献

[1]罗丽芳.消毒员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的规范化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2009,8(44).

[2]郭惠丽.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2).

[3]郭凯.加强供应室去污区管理提高灭菌质量[J].吉林医学,2011,32(4).

上一篇:孔雀东南飞教案一等奖下一篇:电影《无尽攀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