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学习资料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各种学习资料(精选8篇)

各种学习资料 篇1

从目前情况看,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2009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2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3%。

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包括新疆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包括新疆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2为什么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 答: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对外开放的地域优势,具有发展现代工业、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具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战略转移的巨大空间,具有成为西部经济强区的发展潜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在我国西部形成带动力强的经济圈、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支持新疆发展力度,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这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

3.为什么说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答: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亚欧大陆通道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要地。从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不仅是促进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加大支持新疆发展力度,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对于加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联系、为新疆和国内其他地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重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与新疆接壤的周边国家乃至欧洲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提升我国沿边开放质量、推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的必然要求。

4.为什么说加大支持新疆友展的力度,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洛久安的迫切要求? 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中华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由于历史上外国势力策动分裂破坏活动的影响和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的传播,新疆一直存在形形色色的民族分裂势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同新疆民族分裂势力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国家“三股势力”趋于活跃,新疆民族分裂活动呈现升级态势。近年来,国际敌对势力从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出发,更加注重利用民族分裂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妄图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打开缺口。境内外“三股势力”竭力在新疆策划暴力恐怖活动,妄图在新疆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肢解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去年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就是这场斗争的集中反映。大量事实表明,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新疆地区存在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因此,需要做好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大支持新疆发展的力度,就能更加坚定新疆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 心,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维护祖国统一和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5.为什么说推进新疆跨越式展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答:“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是指邓小平同志1988年指出的: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支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2000年以后,中央先后作出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发展等决策,也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新时期新阶段,中央作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央治国理政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央举全国之力开发建设新疆、确保新疆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6.为什么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和新阶段? 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兴起,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指导原则和重大措施,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揭开了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标志。我们已经进入了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的阶段,不断满足全疆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愿望的阶段,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的新阶段。

7.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因素有哪些? 答: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有利条件有: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优越的制度保证。

(2)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保障。(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尽管发生了乌鲁木齐“7•5”事件,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是深厚的、牢固的。

(5)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6)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条件。

(7)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

(8)全国援助新疆的积极性很高,工作力度很大,通过全面实施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必将有力地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困难因素有:

(1)经济发展滞后。一是不仅与东部差距拉大,而且在西部不占优势。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农牧业方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工业方面,石油石化“一业独大”;第三产业方面,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

2(2)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团场农牧民相对贫困,南疆三地州和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生存条件艰苦、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牧民生活贫困,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3)生态脆弱,结构性缺水。目前,新疆土地荒漠化面积以每年85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占到45%以上,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脆弱。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起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目前,新疆与内地和中亚国家的铁路通道只有一条,全疆只有兰新铁路、南疆铁路两条干线,国省干线中二级以上公路的比重为53%,远低于全国70%的水平,南北疆缺乏便捷连接的公路通道,交通大通道和密度都远远落后于西部地区。

(5)人才严重匮乏,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实讲,主要是人才流失严重,高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不断流失。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及偏远贫困地区人才严重不足。

(6)民族团结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唯物主义者,毋庸讳言,“7•5”事件后民族团结受到了挑战,民族之间感情的弥合、恢复兄弟感情,需要实事求是地正视,积极认真地研究,共同努力去促进。

(7)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一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方某些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和影响越来越大。二是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三是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出版物的影响不可小视。四是“7·5”事件后,社会上的部分群众的稳定感异常脆弱,极易使一些一般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案件变得复杂化。五是全国矛盾凸显期的阶段所决定。

8.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9.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0.实现新疆跨越式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战略方向和具体战略选择是什么? 答:总体战略方向: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在指导思想和总体战略方向的基点上,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11.为什么说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答: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是靠人去干出来的。人是在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行动的。没有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思想观念为引领,投资再多,也干不出现代化。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归根结底都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准、专业素养、精神境界,而这些都必须通过文化的熏陶、影响来提升,通过“以文化人”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软实力”其实是发展的“硬功 夫”。新疆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跨越,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经济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引领人的全面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提升文明素质,激发创造力,推动科学跨越。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综观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更加突出,具体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态势日益明显。随着现代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创意经济的发展,经济当中的文化因素在不断增长,文化当中的经济因素也在日益增强,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二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特别是文化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带来了文化生产力的新飞跃。三是文化软实力影响日益强大。文化与经济、科技的相互交融、共生发展,产生极大的聚变效应,使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迅速扩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四是从历史发展看,文化还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的特点。由于文化发展主要靠智力、创意和科技来推动,在经济困难时期文化还具有抚慰心灵、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特殊作用,因此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往往能蓬勃发展。为此,一定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大趋势,坚持用现代文化引领经济建设,引领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式发展,既包括物质上、经济上的跨越,也包括精神上、文化上的跨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核心,文化建设是先导。必须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建没与经济建没、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新期待和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迫切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加快文化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各族人民群众强烈的新期待。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我国的矛头重点指向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散布种种反动思想,与我争夺人心、争夺群众。这些都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威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迫切要求。

12.为什么说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技、教育为支撑? 答:新疆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更快增长,而是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增长的结合,并且要逐步达到以内涵式增长为主。而内涵式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必须以科技、教育为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教育是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事业。以教育为支撑,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3.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要着重把握好哪些原则? 答: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积极实施惠民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使各族群众现实生活有保障、未来生活有希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必须始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把维护稳定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标本兼治的措施、夯实稳定基础,使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常态化,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必须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和放大19个省市援疆的作用,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富于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

14.为什么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走科学发展道路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途径。跨越式发展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进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也正是把中央的支持、各地的支援和自治区的投人,重点用于改善民生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者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之间要相互促进、相互适应、良性互动,保证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跨越式发展模式是追求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而是可以在不同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只有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方法来推进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5.为什么说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其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改善民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方面,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只有各族群众的生活改善了,发展的质量才好、后劲才足,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巩固。

其三,新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时,新疆还存在着分裂势力以暴力恐怖手段和其他方式进行的分裂祖国的活动,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尖锐复杂。新疆稳定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是由于发展不足或者发展不均衡造成的。改善民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16.为什么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5 答:这一主题体现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体现了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抓住了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

团结和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主线,要正确处理维护民族团结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辩证关系。团结是硬任务,是第一职责,没有团结稳定,一切无从谈起。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团结和发展两手抓,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时代要求、实践要求、群众要求。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具有坚实基础。把握住两个“共同”,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时代特征,就把握住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进方向,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也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各族群众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形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

17.为什么必须始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 答:发展是目的是主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条件;稳定是发展和改革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和基本前提。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执政经验。新疆6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新疆之所以能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正是因为这60年来,新疆很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与团结稳定的关系。没有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这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顺利前行的根本要求。

18.如何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 答:一是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新疆石油化工、煤炭、矿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要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电煤化刁二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路上大通道。加快国家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建设适宜于实体进驻的园区,吸引新的工业投资。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园区。这次中央决定在喀什、霍尔果斯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使之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继续全力以赴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疆发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但是资源开发要科学有序、防止盲目圈占。要促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疆内中小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地方就业。

四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新疆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支持哈密、喀什、和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5000千瓦以上并网光伏电站,建成3至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拥有风电机组研发、设备制造、技术、运营管理服务等完整体系的风电产业基地。

五是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坚持“非禁即人”,对非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放宽市场准人,公共事业、公共设施建设都可以进入。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优势资源开发与建设,参与与大企业大集团产业配套的相关服务业、配套产业,增强中小企业的实力。同时,要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19.如何大力推进新疆农牧业现代化? 答:一是要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中之重。降低农业用水比例,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其它产业发展预留空间。要全面开展滴灌、喷灌、低压管道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和常规节水技术,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规划内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从现在的0.47提高到0.57,农业用水比重降到90%以下。结合发展高新节水灌溉,加快改革耕作制度,全面推广多熟高效种植,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发挥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优势,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加强优质畜产品、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按照“保粮、调棉、兴果、促畜”的方针,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提高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

三是提高棉产业的竞争力。按照国家纺织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纺纱、织布、印染及服装加工业,延伸棉产业链。着力优化棉纺产业区域布局、推进产业聚集,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大规模发展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改造、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其迅速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创出绿色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0.如何进一步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 答:树立现代城市理念,突出产业支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力争在10年内形成若干个中心城市。一是构建以乌昌经济区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下决心把乌鲁木齐打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的、辐射西亚中亚的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其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二是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使之成为一颗西部明珠。三是加快发展中等城市,强化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力,基于不同的产业、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塑造集现代气息、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四是重点支持—批成长性好的县城按照高标准的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五是立足当地转移农民,立足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好、建设好,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环境,增强承载能力,增强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六是推进兵团垦区城镇化。在垦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城市和小城镇。研究制定加快兵团垦区城镇发展与合理布局的相关措施,选择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垦区城镇,按照石河子模式增设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并纳入国家城市规划建设体系。

21.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答:以规划、政策、重大项目布局引导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特殊扶持,促进三地州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区内发展差距。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项目支付要向南疆三地州等困难地区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这些地区的要求。尤其要加快推进关系南疆三地州发展全局的水利、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南疆三地州的投资环境和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与扶贫救助并举的新机制,做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确保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三是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加快发展。规划建设若干个中心城市,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22.进一步加强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答:水利工程方面:继续抓好对新疆经济影响重大的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流域引水配套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确保2010年开工建设阿尔塔什、卡拉贝利、吉音水库工程,这3个水库建成后,控制灌溉面积分别达到630万亩、237万亩和70万亩,将有效改善南疆地区防洪、灌溉条件,极大缓解南疆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加快大石峡水利枢纽、阿克肖水库等21座山区水库的前期论证工作,促其早日开工。继续抓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坚决防范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建设方面:重点是加快建设新疆与内地和周边国家紧密联系的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加快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哈密至额济纳等9条在建铁路。抓紧开展库尔勒至格尔木、中—吉—乌等4条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到2020年,构建“四纵四横”疆内铁路主骨架,形成对外运输的四大通道、六个口岸站点,完善配套4个铁路枢纽。公路,进一步加快疆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以及通县市、团场公路、重要的㈠岸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进—步增强通达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疆内国家高速公路和连接重要经济节点的高速公路,通县市、团场和重要的国家一类口岸的公路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国防和边防公路网络。民航,继续加快乌鲁木齐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全力抓好改扩建、迁建和新建的支线机场,争取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加快油气输送管道建设,2012年完成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及国内配套工程建设;2011年,建成中亚天然气输气管道,2013年,完成双线建设。

电力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进度。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尽快建成750千伏网架,大幅度提高跨地区输电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效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缺电、少电和无电的问题。着眼于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迫切需求,抓紧规划在南疆地区建设2×30万千瓦(或2×13.5万千瓦)的热电项目和配套电网工程。先开工建设1×30万千瓦项目(或2×13.5万千瓦项目),满足近期用电需求。

通讯设施建设方面:以提高服务社会、服务民生能力为重点,加大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农村通信等网络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对南疆三地州农村通信建设、应急通信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工程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稳步推进“三网”融合和下一代网络发展,实现信息产品与工农业、金融、教育、旅游、交通、文化等各个行业的有效对接。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方面:按照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坚持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配套建设。所有城市都要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城镇要达到二级处理水平。积极推广污水再生利用,大力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逐步实现所有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

兵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加快边境团场、困难团场和新建团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垦区主干线、通营通连公路和城镇道路建设,改善“两周一线”师团信息网络基础条件。兵团分布在新疆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上与地方密不可分,要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23.中央着力加强和改善民主的主要措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住房建设。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整合已有的抗震安居、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困难地区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以及城镇、国有工矿和林区(场)、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新疆游牧民定居目标。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尽快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适当提高困难地区住房补贴标准。加强新建住房上下水、集中供热、卫生厕所、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

(2)生活设施。按照现代化和民族特色相统一的要求,规划建设新农村和新城镇,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加快连接气源地至县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城镇居民用气问题,并逐步向农村推广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或者液化天然气。同时,国家将采 取综合措施,降低新疆城乡居民用气和农民用电价格,让更多的群众在资源开发中受益,逐步使各族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3)双语教育。这也是民生民心工程。少数民族青少年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求学、求职等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关系到每个少数民族家庭、每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切身利益的大事。同时,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意义重大。这件事要坚定、执着、全力以赴。要以南疆为重点、以农村为重点。要加快解决学前幼儿和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等问题,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就业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鼓励驻疆企业吸纳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人员,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就业尤其是到困难地区的农村基层就业。要重点解决好三类群体的就业问题。第一类是零就业家庭群体,在国家和内地省市专项资金和援助资金的支持下,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办法,3个月内予以解决。第二类是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自治区政府要抓紧调研,摸清底数,提出明确可行方案。可采取先保最低线,争取国家扶持就业资金支持,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同时加强语言、技能培训,使他们早日就业。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解决这个问题。第三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通过参与疆内一些建设项目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进行转移就业。

(5)人才培养。一方面,要采取具体的、管用的、从各地各部门实际出发的措施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人才,通过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培养各方面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特殊方式培养和引进领军型高端人才。

(6)社会保障。按照中央的部署,落实好城乡低保、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2010年起在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覆盖全疆。提高医疗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7)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广泛就业、加快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根据艰苦边远程度和职业风险程度,加大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倾斜力度,适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坚持向南疆和其他困难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统筹提高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

24.如何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住房建设? 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备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大力推进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新农村示范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南疆三地州、其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边境县市等困难地区的农村安居工程,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游牧民定居目标。农村安居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着眼于长远,确保10年、20年不落伍。进一步加大城市廉租住房建设,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25.如何进一步大力发展新疆教育? 答:坚持教育优先地位,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逐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书本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的政策,继续实施中小学合校建设工程,重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民汉合校的普通高中,扩大内地高中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扩大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对困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除学费,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加大对新疆大专院校支持力度,办好特色优势专业,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急需人才,同时要扩大内地大专院校、职业院校在新疆招生规模和新疆大专院校在内地招生规模。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到2012 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双语教学,并加快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步伐,加快解决全疆特别是困难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问题,到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6.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答:巩固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其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特别是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推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适合新疆农牧区特点的流动卫生室。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人口政策,积极推行“少生快富”奖励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过高的态势,提高人口素质。

27.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 答: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在疆企业吸纳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把扩大就业特别是促进少数民族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人员。重点解决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可采取先保最低线,争取国家扶持就业资金支持,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等办法,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解决问题。支持新疆青少年到内地接受职业教育,支持在内地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专院校毕业生自愿在内地就业,鼓励新疆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就业尤其是到困难地区的农村基层就业。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群体,在国家和内地省市专项资金和援助资金的支持下,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办法,3个月内给予解决。今后,对零就业家庭做到动态清零,随时发现,随时于24小时内解决。重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参与疆内一些建设项目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进行转移就业。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语言、技能、法制培训,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实行优惠政策,组织新疆劳动力自愿到内地务工经商。同时,支持内地职业教育学校到新疆招生或合作办学。

28.如何进一步定善社会保障体系? 答: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2010年起在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覆盖全疆。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条件,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覆盖面和闭·及性,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按照现代化和民族特色相统一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套建设居住区的学校、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村庄和城镇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逐步使各族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实行更加积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加大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力度;加强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完善对守边任务边民的补助制度。大力实施“关爱工程”,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建立临时社会救助制度。

29.如何进一步发展新疆文化事业? 答:实施强基固本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媒体传播工程,充实宣传教育手段,大力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边境口岸外宣阵地建设,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等外宣工程,形成对外宣传优势。实施文化建设“春雨工程”,加强文物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设施及基本运行保障机制建设。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翻译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广播电视农牧区户户通。加强地、县和兵团师、团广播电视基础设 施建设,扩大农村大喇叭广播覆盖,逐步建立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监管体系和广播电视播出应急体系。加强中小城市及县城电影院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高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补贴标准。加强天山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建设。继续实施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扩大免费赠阅范围和数量,进一步推进农(牧)家书屋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推进“天山工程”,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管理机制。加强文艺创作和演出。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译制能力建设,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

30.如何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答:继续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打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界限,整合各类资源,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对农村低收人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提高各族群众科技致富能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加大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力度;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维稳戍边、以场带县等机制的有效结合;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并注意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社会救助制度。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31.如何从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答: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设一批边境口岸,加快健全口岸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适当提高边民互市免税额度,允许以边贸方式进口的鼓励类资源性产品享受进口贴息政策等。发展加工贸易,允许在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原则下,对具有出口优势的地产产品,有条件地适当放宽出口限制。建设国际商贸流通中心,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博览会在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影响力。二是建设一批对外开放经济区。在喀什、霍尔果斯各设一个经济开发区,赋予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继续做大做强各类国家级产业聚集园区,在有条件的园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升格、、增设国家级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州)和县(市)以及师团行政中心所在地建设工业园区。对进入上述产业聚集园区的企业,分别给予土地、税收、进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惠政策。三是鼓励外资投向新疆。尽快修订适合新疆特点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再生产等投资项目。四是引导新疆企业“走出去”。放宽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对周边国家投资的审批权限,鼓励新疆企业到境外从事能源资源开发、农林业合作。“走出去”的企业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良好形象。五是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主动吸引和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将新疆本地的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相结合,开展多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鼓励内地企业到新疆参与建设高水平的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园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对口支援新疆产业聚集园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疆转移。

32.民族团结当前第一位的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当前第一位的是要真正地相信各民族干部,真正地依靠各族人民,搞好民族团结,恢复兄弟感情。“7·5”事件后民族团结受到了挑战,民族之间感情的弥合、恢复兄弟感情,需要实事求是地正视,积极认真地研究,共同努力去促进。

33.如何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答:一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责任感。二是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坚持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统一,坚持享有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与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统一,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依法惩处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三是坚持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导向,从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出发,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依法保护各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权利,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谐相处。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防 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问题。四是坚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及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五是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加强军政军民联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34.如何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训,扩大宗教界人士赴内地参观考察规模,维护宗教界人士合法权益,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代表人士和骨干力量。积极引导宗教界做好解经和讲经工作,规范宗教界人士讲经内容和形式,把伊斯兰教教义中含有和平、团结、爱国的思想贯穿到解经、讲经、学经之中,抵制和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制定和完善宗教事务管理地方性法规。坚持共产党员不能信教,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依法加强对清真寺数量、规模和活动的管理,推进“平安清真寺”建设。准确界定、严格区分合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的界限,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加强对朝觐活动的管理,取缔地下讲经、学经活动。

35.为什么说双语教育也是民生民心工程? 答:开展双语教育,对于少数民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公平竞争、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是关系到每个少数民族家庭、每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利民之举。

36.为什么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答: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文化的力量,提高软实力。

37.为什么必须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的认同? 答:强化对祖国的认同,可以将各民族人民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的祖宗之国,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命脉所在,更是当代每个中国人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维护国家的利益,就是维护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根本利益。强化对祖国的认同,教育和引导各族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个人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以将各民族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民族的权利、各民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要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

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根植于当代伟大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必然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可以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我国民族问题只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得到正确解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各民族、发展各民族。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可以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38.为什么必须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

答: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中华民族意识,指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成员在长期的、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接触中逐渐熔铸和孕育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同。中华民族意识,包括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以及对中华民族存在、发展、安危、利益等的认同和关切,它是中华民族存在的反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特质。它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的精神纽带。

增强国家意识,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国家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和高度认同的情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使之在各国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增强公民意识,有利于强化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强化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法制意识,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有序。法制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和法制社会。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法治而非人治。在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里,公民在乎等意识的支配下,其权利的实现和维护,必须有一套规则来保障,这个规则即体现为法律。公民的法制意识与遵守法律的行为是现代社会有秩序发展的保障。

39.为什么必须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答: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增强中化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指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实体,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56个民族已经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统一是自治的前提,首先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一体”。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又是从各民族、各区域的特殊情况出发,依据特殊情况处理特殊问题,照顾民族地区在经济上、文化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交通、通信,加强全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体”。国家在不同时期实行的鼓励扶持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优惠政策,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不论民族大小,都有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的主要表现。然而各民族在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又跨越了低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界限,普遍认同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而反过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又强化了对国家的情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0.为什么必须自觉抵制各种狭隘民族意识? 答:狭隘民族意识是指一个民族一些成员无限夸大本民族,强调本民族特殊利益到不适当地步的意识。一些有狭隘民族意识的人宣扬“民族至上”的思想,夸大本民族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否定各民族的共同利益;鼓吹排外思想,排斥其他民族;倾向保守和封闭,抵制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拒绝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科学技术。显然,这些思想情绪是同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健康发展背道而驰的,是同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相冲突的,不仅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进步,而且容易被民族分裂势力所利用。这些狭隘民族意识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果不加以遏制而任其发展,就会步人民族分裂主义的深渊。

41.如何进一步全面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答:一是坚决全面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干扰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二是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加强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是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及时分析、掌握社情民意,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引导舆情,有效化解苗头隐患。

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治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42.为什么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 答:新疆地区存在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当前,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的战略没有改变。他们视中国的崛起为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最大威胁,凡是中国政府打击的各种极端势力,他都积极扶持,对内积极反恐,对外却培植恐怖势力,唯恐新疆不乱,唯恐中国不乱,他们是境外“三股势力”的直接后台和靠山,是推动新疆分裂破坏活动不断升级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威胁将长期存在。新疆周边国家的局势动荡起伏形势没有改变。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在一些地区依然活跃,他们运用文、武两手进行渗透、破坏,妄图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没有改变。因此,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

43.为什么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在党、在各级领导干部?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由此决定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能够跟着自己的先锋队一同战斗的,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把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需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努力奋斗。在领导和推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以造福各族群众为己任,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显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昂扬向上的斗志、求真务实的作风、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成绩和贡献,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表率和模范。

44.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答:中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动员和组织东中部地区全方位加大援疆力度。一是加大对新疆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增加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项目和资金,在不改变分配渠道、不改变使用方向的前提下,可按照对口支援规划与支援省市的援助资金统筹使用。二是各有关地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全面开展新疆调查研究,制定对口支援专项规划,明确对口支援的目标和任务,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组织实施。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建立直接对口到县市(兵团师团场)的援助机制,建立对口支援新疆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四是在疆中央企业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注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造福

各族群众。

45.如何协调配合好各省市对口援疆工作? 答:一是同援疆省市一起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地方制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专项规划,确保对口支援规划科学、协调、可行,确保对口援疆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是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援疆省市的资金用在解决各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上,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让群众看到好处、得到实惠。

三是各地要不断创新对口支援的工作方式,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与对口支援省市产业特色结合起来,形成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新局面,增强新疆长远发展的后劲。四是在改善民生、建设农村安居工程时,要特别注意高起点,特别是城镇村落及房屋建设既要先进又要实用,既有民族特色又具备现代文明生活条件,不仅有相应的居住面积,还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适应将来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

46.当前自治区各级、各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答:(1)全区上下要形成合力。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精力集中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落实上来,要更多地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把中央的精神变成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共同加快新疆发展的强大合力。

(2)在解放思想中推动工作落实。首先,要突出实践特色,针对问题解放思想;其次,要提倡“变化、变革”的意识;再次,解放思想不拘泥于形式,关键是要取得实效。

(3)要创造四个环境。一是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三是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四是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要大兴务实之风,力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多深入基层,多思考、多研究问题,少应酬、简接待。

(5)抓好重大项目、当前的经济运行和农牧业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要抓紧重大项目的建设,促进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尽早开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农牧业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 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名词解释

1.“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指邓小平同志1988年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支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2000年以后,中央先后作出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发展等决策,也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开展对、p支援,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伟大创举,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伟大工程。”

2.“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指一整套中央关于支持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措施。2004年4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专题研究新疆工作,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新疆发展与稳定工作的战略方针是:认真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增强民族团结,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新疆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进一步绘制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美好蓝图。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具体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3.跨越式发展

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与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时期的“赶超型”战略不同,它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追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可持续发展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5.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贯彻科学发展观点的“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的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既是从全国大局出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包含了推动新疆区内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特殊扶持,缩小区内发展差距;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6.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指在经济发展中,以开发利用本地富集资源作为经济发展基本思路以及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近些年来,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取得重要成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拓展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并提出了重点方向和一系列措施。

7.新型工业化

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中央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区于2005年7月召开第一次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

8.农牧业现代化

指农牧业日益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的过程。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一是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申之重工作抓紧抓好,降低农业用水比例,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其他产业发展预留空间;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三是按照国家纺织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纺纱、织布、印染及服装加工业,延伸棉产业链,提高棉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9.新型城镇化

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树立现代城市理念,突出产业支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力争在10年内形成若干个中心城市。”

10.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地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生产这种产品所消耗的资源可以产出的其它产品数量)低于在其它国家或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后发优势是指落后地区通过观察、模仿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措施等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降低发展成本的优势。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新疆在土地、光热、能源矿产、人文风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力于增强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

11.后发赶超

指在经济发展中,通过依靠先进理念、科学技术、借助外力等方式,实行科学的超常规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从落后到领先,实现后来居上的状态和行动。“后发赶超”是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工作要求之一。

12.区域经济增长极

指一定区域内的某些地方,由于条件相对优越,在政策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在那里高度聚集,实现率先发展,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支撑整个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并非均等地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3.生态文明

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作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14.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示范工程”。

15.低碳能源、低碳经济

低碳能源是指含碳分子量少或没有碳分子结构的能源,广义的说是一种既节能又减排的能源,一般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等。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要“利用新疆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支持哈密、喀什、和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5000千瓦以上并网光伏电站,建成3至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拥有风电机组研发、设备制造、技术、运营管理服务等完整体系的风电产业基地。”

16.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指在经济发展中,根据地区经济资源的特点,采取重点扶持科技先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开发利用重点优势资源以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的战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要“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大企业大集团资金技术力量雄厚,非常适 合搞资源性产业的投入。要继续全力以赴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疆发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但是资源开发要科学有序、防止盲目圈占。要促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疆内中小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地方就业,让当地群众更多地享受到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实惠,正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7.战略性新兴产业

指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结合的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立足我区产业基础、比较优势以及未来前景,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8.现代服务业

指相对于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19.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量计征与从价计征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量计征,是指以原油、天然气的重量、容量等为计税依据,按照固定税额标准计征的税收。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是指以原油、天然气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按这种方法计征的税收。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20.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2010年至2020年,对在新疆困难地区新办的属于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范围内的企业,给予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

21.农业综合生产力

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

22.新农保

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2010年起在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覆盖全疆。”

23.结构性缺水

指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过度消耗淡水资源和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等因素造成的缺水。根据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供的情况分析:“全区水资源径流量为884亿立方米,已经使用500多亿立方米。目前全区农业用水量占到了总用水量的96%,而对GDP贡献率只有17.1%,农业每立方水产出量仅为1.2元,远低于全国7.6元的平均水平。天山北坡一带缺水率超过10%,南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已接近承载能力。”

24.节水型农业 指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和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

25.节水型社会

指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26.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

27.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按照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生产和加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机食品的标准高于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准又高于一般的无公害食品。

2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指使城市生活垃圾的有害成分达到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系列过程。主要通过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堆肥处理等三种方式进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新疆城市供水率和燃气普及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广污水再生利用,大力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逐步实现所有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

29.廉租房补助

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适当提高新疆困难地区廉租房补助标准,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按计划完成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继续支持廉租住房建设,适当提高困难地区廉租住房的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实施租赁补贴。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城镇、工矿、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

30.双语教育

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汉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双语教学,并加快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文的双语教育步伐,加快解决新疆特别是困难地区中小学校双语教学师资短缺问题,到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以南疆为重点、以农村为重点,加快解决学前幼儿和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等问题,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31.“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西新工程”是对西藏、新疆等边远省区广播电视的覆盖工程,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自2000年9月起正式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1998年由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的,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继续推进‘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并逐步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32.“两个共同”

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它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共同团结奋斗是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共同繁荣发展是共同团结奋斗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贯彻落实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33.国家意识

指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和高度认同的情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使之在各国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

34.公民意识

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35.法律意识

指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36.狭隘民族意识

各种学习资料 篇2

一、拓展文本资源, 相互交流

文本———教材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我们脱离文本去改, 那是“荒了自己的田, 去耕别人的地”。然而, “教材无非是例子”, 除了教材, 我们还应努力拓展文本资源。拓展文本资源, 指的是教师、学生收集、整理与教材文本、教学相关的其他文本资料。这些资源是浩大的、无边的, 学生可以在收集与整理文本资料的过程中, 获取相关的文本信息, 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提高语文素养。同时, 结合教学实际, 引导学生进行扩充阅读, 在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 为达成学习目标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开拓视野,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深化学生的认识, 陶冶他们的情操。

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利用文本资源进行拓展训练, 如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进行理解性拓展、迁移性拓展、积累性拓展或运用性拓展;抓住比喻句、反问句等特色进行拓展;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拓展训练;抓住文章的情感拓展训练;调动知识底蕴联系旧知迁移拓展训练;利用文本的空白点进行想象小练笔等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既充实了文本的内容, 又使拓展训练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个兴致盎然的生长点、发展点, 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更多生成的精彩。

二、开发自然资源, 相互协作

人的精神世界源于物质的世界, 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中。开发自然资源, 就是要加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文本教材的联系。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开发与教材有关的自然资源, 配合教材组织教学。如《夕阳》一文, 上课伊始, 教师可让学生带上笔记, 分成几个小组, 带领学生在教学楼的平台观察夕阳西下的景色变化, 并根据景色的不断变化, 引导学生感受、想象, 领略自然之美。学习这一课时, 让每小组的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进行交流, 并以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合作完成的夕阳图;编成的一首小诗歌。通过这一番体验, 感情朗读、背诵水到渠成, 对文本的理解也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同时, 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在教材、文本与自然景观的相互作用下, 自然而高效地得到了深化和提高。

三、挖掘生活资源, 相互体验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学生生活在社会中, 学生的个体生活, 校园生活, 社区生活, 民族、国家、世界与历史的现状与生活, 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生活资源, 提高学生认识生活, 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可让学生自由组合, 可以当小记者、可以当记录员、……走入社会, 看一看、查一查周围的环境, 访一访有关的人物, 并以环境污染实例谈自己对“地球是容易破碎的”这一观点的理解与认识。通过教师有效组织的合作学习, 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而且在个人理解、小组碰撞、全班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存真去伪, 取精去粗, 牢固掌握新知, 学习能力从中得到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更丰富了, 情感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四、利用艺术资源, 相互促进

在阅读教学中, 还可以利用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化、审美化的资源, 促进教学和艺术的发展, 使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审美情趣得到有机统一。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体验青蛙、小鸟的心情与它们的个性, 可让学生把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出来。还可在学习课文语言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适当地增加一些细节展开创造性的表演:先让学生凭想象创作一幅青蛙跳出井口后所见到的图画, 然后创造性地表演劝说在井底的其它青蛙的过程。这种表演对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又如, 在教学古诗《咏柳》时, 在学生读懂诗意的基础上, 可让学生小组合作, 或画一画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提高审美能力, 或把这首诗唱一唱, 从而得到相关的艺术效果。还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资源, 相互查找, 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和自己的兴趣, 把关键的信息资料整合成有序、合理、美观的文字材料———手抄报等。

各种学习资料 篇3

关键词:评价工具;特点;有效性

评价工具是指对评价对象测定时所采取的方式或手段,主要用来收集有关评价对象的信息,为实施评价提供依据。我们教师需要恰当运用评价工具,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获得中肯的评价。研究者已经开发了多种英语学习评价工具,这为我们收集信息提供了一系列可以选择的方法。常用的英语评价工具包括:标准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问卷法、观察法、作品分析法、成长记录袋等。

一、了解评价工具的特点,避免使用单一的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有多样,每一种评价工具各有优点,但也各有所短,惟有综合运用才能发挥评价工具的作用。据观察,在评价实践中,孤立地、单独地、形而上地运用评价工具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纸笔测试的运用。就目前而言,纸笔测试是最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评价工具之一。但是,许多教师不管评价的内容、目标、对象,都只是使用纸笔测试等单一的评价工具,影响了关于学生英语学习信息的收集,也影响了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学习评价的效果。

案例:初三阅读训练计划

上述评价工具仅限于纸笔测试,评价工具单一,评价工具除了纸笔测试还有面谈评价、行动评价、课堂观察、课堂评议等等。老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观察能力,不断提升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还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鼓励、引导他们参与课堂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在测试方式上提倡以纸笔为主,配合以多种评价工具,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参与测试的积极性,促进主动思考、放开思路,从不同角度阐述对问题的理解。在实际应用时,最好多种评价工具结合起来使用,避免使用单一的方法,这样可以相互弥补,更全面地对学生做出评价。

以上的阅读训练计划可以这样开始:______.

一种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工具,一种工具也可以用于不同的评价。实际评价时,应该根据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情况以及评价当时的情境选用合适的评价工具。在没有现成的适用评价工具时,评价者还可以遵循评价工具的制作原则和步骤,自主开发合适的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张问卷如果不是用于调查法之中,几乎就没有什么用,也就不能成为“评价工具”。调查法离开了问卷,也许还可以用其他工具,但总是要使用某一种或几种工具,否则就什么也调查不出来。评价的工具常见的有十几种,主要集中在考试、测验、问卷、观察记录、谈话、作品分析、典型事例和个案研究等方面,各种评价工具各有优势和特点。

二、科学使用各种评价工具,提高評价的有效性

评价工具有很多,老师该如何选择?首先要了解各种工具的优势和局限。每一种评价工具都有其适用的特定范围或领域,纸笔测试比较适合于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对情感态度的评价贡献较少。其次,在选择具体的评价工具时,老师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工具的作用在于解决问题,无论是你选择的工具还是自己开发的工具都要考虑其是否实用。有些工具很好,但是,作为老师而非专业的研究者来说,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有时甚至超出了解决问题本身的代价。评价的工具要稳定或可靠。一个好的测验,就像一把好的量尺,对同一对象反复多次测量的结果应该始终保持一致。另外,评价的工具有效程度要高,它反映了测量到的与所要测量的两者之间的吻合程度。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践意义的交际任务,如以下建立班级英文报的

案例。

操作方法:(可以中英文兼用,图文并茂)

1.每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周出版一期英语班报,其中有“热点新闻”“表扬栏”“真我风采园地”等版面。

2.依照时间顺序,在“热点新闻”栏目中作一周热点新闻综述(把《21世纪英文报》上刊载的新闻罗列出来)。

3.在“表扬栏”中定期公布班级好人好事和学生在学科学习、体育锻炼、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进步表现,或者在任何教育行政部门或民间团体组织的竞赛或竞技方面所取得的荣誉和奖励。

4.根据各科老师的建议和推荐,定期公布表扬、展示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作品。

5.在“真我风采园地”进行英语漫画、手工、英语作文等创作活动,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展示才艺的空间。

6.全班同学对每一期班报进行评价。家长会时集中展览所有的班报,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才能和进步,并对所有的班报作文字评价。

上述案例中的“建立班级英文报(热点新闻、表扬栏和真我风采园地)”采用的就是才艺展示评定法。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英语才能和其他特长的机会和空间,通过显示风采,宣告自己存在于集体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自己办手抄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铸就学生的成就感。班报上记录了学生的好人好事,荣誉和奖励、思考和创作,记录了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通过展示班报,一方面,学生参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并对同学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才艺展示评定的方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也能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一种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工具,一种工具也可以用于不同的评价。实际评价时,应根据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情况以及评价当时的情境选用合适的评价工具。在没有现成的适用的评价工具时,评价者还可以遵循评价工具的制作原则和步骤,自主开发合适的评价工具。总之,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进步。

不管选择哪种评价工具,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相关理念,掌握各种评价工具内涵、特点和价值,科学使用各种评价工具,切实发挥评价工具的作用,提高学习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各种公式定理资料总结 篇4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概念

(一)整数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 3.25、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 41.7、25.3、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三)分数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二)小数四则运算

1.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 3 × 3 =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1.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五)运算法则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六)运算顺序

1.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6.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应用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d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3)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4)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5)解答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6)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7)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千米)

(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例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693 0 ÷(477 4 ÷ 31)=45(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80 0 × 6 ÷ 4=1200(米)

(4)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例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 12,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9 4 - 12)÷ 2=41(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人),甲班为 9 4 - 87=7(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5+1)倍对应,总车辆数应(115-7)辆。

列式为(115-7)÷(5+1)=18(辆),18 × 5+7=97(辆)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 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乙绳长 29 米,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 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3-1)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列式(63-29)÷(3-1)=17(米)„乙绳剩下的长度,17 × 3=51(米)„甲绳剩下的长度,29-17=12(米)„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 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乙每小时行 9 千米,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16-9)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16-9)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追击路程),28 千米 里包含着几个(16-9)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列式 2 8 ÷(16-9)=4(小时)

(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例 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 28 千米,到乙地后,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行 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 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 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 284 × 2=20(千米)2 0 × 2 =40(千米)40 ÷(4 × 2)=5(小时)28 × 5=140(千米)。

(9)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例 某小学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如果四班调 3 人到三班,三班调 6 人到二班,二班调 6 人到一班,一班调 2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当四个班人数相等时,应为 168 ÷ 4,以四班为例,它调给三班 3 人,又从一班调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数减去 3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2+3=43(人)

一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2=38(人);二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6=42(人)三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3+6=45(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301-1)÷(201-1)=75(米)

(11)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关键: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点是先求两次分配中分配者没份所得物品数量的差,再求两次分配中各次共分物品的差(也称总差额),用前一个差去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数,进而再求得物品数。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总差额的求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例 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每个人分的相同的支数的色笔,如果小组 10 人,则多 25 支,如果小组有 12 人,色笔多余 5 支。求每人 分得几支?共有多少支色铅笔?

分析:每个同学分到的色笔相等。这个活动小组有 12 人,比 10 人多 2 人,而色笔多出了(25-5)=20 支,2 个人多出 20 支,一个人分得 10 支。列式为(25-5)÷(12-10)=10(支)10 × 12+5=125(支)。

(12)年龄问题: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差不变的特点。

例 父亲 48 岁,儿子 21 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

分析:父子的年龄差为 48-21=27(岁)。由于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可知父子年龄的倍数差是(4-1)倍。这样可以算出几年前父子的年龄,从而可以求出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列式为: 21(48-21)÷(4-1)=12(年)

(13)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 鸡兔同笼共 50 个头,170 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数(170-2 × 50)÷ 2 =35(只)

鸡的只数 50-35=15(只)

第三章 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²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b)h/2 s=mh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d=2∏r s=∏ r²

扇形的半径用r表示,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表示。

s=∏ nr²/360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

s=2(ab+ah+bh)v=abh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s=6a²

v=a³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s侧=ch

s表=s侧+2s底

v=sh

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v=sh/3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4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 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二、简易方程

(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解方程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 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 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 列方程,解方程;

* 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 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 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 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a一般应用题;

b和倍、差倍问题;

c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d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e 比和比例应用题。

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第四章 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 线和角

(1)线

*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

c=4a s=a²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

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计算公式

s=ah 5 梯形

(1)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2)公式

s=(a+b)h/2=mh 6 圆

(1)圆的认识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4)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5)计算公式

d=2r r=d/2 c=∏d c=2∏r

s=∏r²

7扇形

(1)

扇形的认识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s=n∏r²/360 8环形

(1)特征

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s=∏(R²-r²)

9轴对称图形

(1)特征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菱形有4条对称轴,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三 立体图形

(一)长方体

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s=2(ab+ah+bh)V=sh V=abh

(二)正方体

特征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12条棱,棱长都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计算公式

S表=6a²

v=a³

(三)圆柱

1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2计算公式

s侧=ch

s表=s侧+s底×2 v=sh/3

(四)圆锥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2计算公式

v= sh/3

(五)球

认识

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计算公式

-第五章 简单的统计

统计表

(一)意义

*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搜集到关于平等的历史等各种资料 篇5

平等(Equality),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也泛指地位平等

1、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

2、泛指地位平等:平等互利 | 男女平等 |师生平等 | 官兵平等

平等

[equality;democracy] 政治、社会或经济地位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或否认世袭的阶级差别或专断的特权。

1.[equal]

2.在程度、价值、质量、性质、能力或状况上与他人或他物相同的或相等的

3.特指在享受待遇或特权方面与他人等同的 4.[common]∶平常;一般

5.<经>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

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

世界范围内各国奴隶制度的消亡就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人是天生的奴隶,生来就低他人一等,没有人任由他人指使却生来没有自己的思想。这一思想已被普遍承认。人类只有更好的理解‚平等‛才能更好的实践‚平等‛。

人们在社会主义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平等观念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和阶级内容.如公元前一世纪小亚细亚的奴隶起义,提出过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没有奴隶也没有主人的“太阳国”的平等理想.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提出过“均贫富,等贵贱”等主张.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针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提出“平等”的口号,宣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思想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是资产阶级所宣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平等,是形式上的平等,实际存在的只能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主张在私有制基础上实现财产人身的平等权利.在实行分配上生活上的平均主义,这是一种脱离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经济上有各尽所能的平等义务和按照劳动取得报酬的平等权利.但是,由于劳

动者的体力和智力不同,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各人的家庭负担也不同,生活水平必然存在差别,这个缺陷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克服.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只有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才能实现真正的实际上的平等.杰弗逊曾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神圣和不可否认;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和独立……‛。自然科学家以其作为科学家的立场,面对这样的陈述不是斥之为无意义,便是以其经验上错误而拒绝之。equality这个字对数学家而言,是表示某种(例如)与恒等关系或相关性有关的稍微复杂的概念,却不具有道德意涵。对比之下,社会科学家则是辩论平等问题的后进者,这个问题之所以未能解决是因为对于社会科学来说,equality这个概念除了数学家所指涉的复杂性之外,又增添了道德论证的纷扰。平等是指涉:人类社会所应该,而且可能立基之原则描述。社会科学所尝试的就是探索这些宣言的经验上的有效性。问题在于,社会、政治、以及经济之平等是否可能,以及在何种意义之下才可能。而获得的答案是试验性的,它必须判定不平等的根源、不平等所显示的意味(significance)、以及试图以行动达成平等之可行性。这三个层面的问题都广获争论。平等权利

3.1平等权就是人权平等

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平等是人权的本质属性。由于在同属人类这一点上人与人之间无别,换言之,在信息量上完全一致,故人人享有的权利也是平等的、一样的。‚人权是平等的权利,否则它们就不存在‛.人权意味着严格的平等权利。人权运动的历史,不仅是人权内容的扩张史,而且也是追求权利平等的历史.人权平等意味着政治自由权利与经济社会权利的绝对平等,但并不意味着社会财富再分配以及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绝对平等。换言之,人权平等并不排斥社会公正。公正(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核心理念与行为准则。古往今来,公正理念在人们的诠释与解读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与面貌——从报复公正到平等分配,从遵循法律到恪守契约。而社会公正则是人们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中坚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核心的价值诉求是每一个人都应得到他(她)所应得的那个份额。

国家应保障人人享有的平等人权,同时也应保障每个人基于其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与尊重。正如德沃金所言:‚所有的人都应作为平等者来对待,而不是讲所有的人都应同等地对待。‛ 3.2 人权平等的概念

1、生命健康权

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人都有生存健康不受剥夺和侵犯的权利,《刑法》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人格权

中国是礼仪之帮,国人是最要面子的,孟子曾提出‚民贵官贱‛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说明社会在进化状态中人民的伟大作用不可忽视。我国法律也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如《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劳动权

美国法律规定:平等就具体表现为机会均等、始点均等、集团均等、结果均等。因而美国总统的女儿照样失业,总统的儿子照样去排队申请失业救济金。目前我国公民的就业机会还存在一些不平等,拥有权势人的子女总可以通过一个合法的方式安排就业,而失业人群中一般都是普通老百姓。3.3 法律平等的原则

法律平等原则,主要指适用法律平等。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比较理想的生存状态,也是区别人治与法治社会的标志之一,更是当今社会人们经常议论的焦点问题。我国法律规定了平等保护人权,是人权平等保证书。平等保护人权业已成为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各种学习资料 篇6

心得总结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二期课改的历史课程新标准,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网络进行历史学习,就是新世纪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甚至终身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

书本是学习的唯一源泉,学校和课堂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这种情况在如今网络时代已被彻底颠覆。学生新知识的获得越来越多的依靠网络。网络可以成为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新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调查和研究,讨论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建立自己的历史网站。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生主要尝试了下面几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专门网站学习

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专门的历史网站,蕴藏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知识平台。比如网上有许多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名胜古迹的网站或网页,而且大多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在七年级历史的序言课上,我就引导学生到网上浏览这些网站,借助网络进行“现场”参观和考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观察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产生好奇心(这个东西怎么造出来的呢?在这个著名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方法二:利用网页课件学习

在具体教学某一课内容时,网上可能没有这方面内容的专门网站,或者内容分布比较分散。老师利用网络资源自己制作网页课件,来让学生学习。在网页课件中。除了教材相关内容外,还可以包括大量的相关史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动画、录像、课堂练习等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互联网上一些相关网站的链接。学生通过自己浏览网页课件,完全自主查阅资料、完成练习,根据自身的能力差异可以选择循序渐进学习,也可以选择跳跃式学习,来达到学习目的。

如在设计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一课的过程中,我将课件分为首页、课前提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屈辱的辛丑条约、课后练习六大部分,在课前提示中,列出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框架,使学生在自学之前先对本课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屈辱的辛丑条约就是教材三个目的标题,因而这三部分也是课件的主体,每一部分又分成课文、图片、地图、史料、影片等小栏目。课文是教材内容,以便于学生学习;图片、地图栏目共使用了近100张历史图片,且大多带有文字说明,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以培养学生利用有关地图资料直观形象地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识图能力;史料则补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文章,使课件内容更为丰富,扩大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分析史料的能力;影片是有关义和团、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的记录片,使学生能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形象生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练习则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评估,采用做练习题和数据统计的方式,使老师能够迅速了解学生自学程度,并及时进行纠正。

方法三:利用搜索引擎学习

在具体教授某一课的难点或重点时,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关键词、网上搜索引擎,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相关内容来学习。学生可以把即时检索到的相关材料保存在收藏夹里,老师则可利用电子教室之类的课堂教学软件,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展示或直接投放在大屏幕上,对材料进行解读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难点重点的认识和理解。

如在教学七年级历史教材的《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一课时,课本中用到了《清明上河图》,由于原画很长,教材只是选取了局部,显然学生对此画的了解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在课上,我先给了学生一个关键词“清明上河图”,让他们自己利用搜索引擎去找《清明上河图》的全图,使他们对这幅名画产生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在讲到宋代市民生活时,考虑到学生对1000年前宋人的生活风俗很感兴趣,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讨论概括出宋代衣食住行、娱乐活动的特点,然后分别给四个组提供四个关键词“宋代服饰、宋代斗茶、宋代家具、宋代蹴鞠”,让他们分组上网搜索,以解决四个问题:宋代男女服饰有何共同特点?宋代的斗茶是怎么回事?宋代为什么流行高足家具?宋代蹴鞠和现代足球有何区别?第一组学生找到了大量宋代服饰的图片,并尝试从中概括宋代男子、妇女服饰的不同特点;第二组学生通过搜索了解了一种他们从未听说过的饮茶方式――斗茶;第三组学生找了不少宋代家具的图片,了解了古人坐姿的不同带来的家具变化;第四组学生了解了宋代蹴鞠的规则,还找到了一张《宋代蹴鞠沙盘图》,对这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有了感性认识。通过网上搜索,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对宋代市民生活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方法四:利用BBS论坛学习

在开展讨论或研究性学习时,可以把网络的交流功能引入学习讨论,利用BBS论坛,组织学生围绕学习主题,以师生共同在论坛上发贴和跟贴的方式开展网上讨论。这种方式的一大好处是,在虚拟的网络论坛平台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使不善言辞表达的学生也加入到讨论中。

如在设计一节历史探究课《评说历史人物》时,我做了一个“评说历史人物”的网上BBS论坛作为教学平台。该论坛的置顶贴是“投票:你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里面的选项有秦始皇、项羽、刘邦等许多学生学过的历史人物。我给学生的任务是:登陆论坛后,先投票,然后根据你对哪个历史人物最感兴趣,利用网上搜索引擎去查找他的相关资料及评价,然后根据别人对他的评价,得出一个自己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观点,以发贴的形式发到论坛上,让大家共享。在完成后,可以浏览其他同学发的贴子,并以回贴的形式与同学讨论。由于BBS论坛开放式的特点,老师可以马上知道投票的结果,也可以同步获得学生的反馈,并加入与学生共同讨论,甚至一对一的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老师对学生发的贴子进行点评,并在点评中穿插介绍一些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在评价历史人物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各种学习资料 篇7

练习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由于教学时数有限,如果一味的只靠盲目的重复练习,将事倍功半。所以,体育教师就有必要对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使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中,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分析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对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的运用进行综述,为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提供有意的参考作用。

1 体育教学中不同练习的差別与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凭借教师讲解的多么详尽,示范动作多么卖力。如果没有让学生实际的从事身体练习,学生们是绝对不会掌握各项动作技术的。如何切合实际的、合理地安排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练习应该是可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提取答案。在动作学习方面学生的运动技能认知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动作学习不应只是单纯的练习而已,还应该需要心智活动的参与及配合。因此,教师安排学生练习时,必须认真考虑练习与休息的时间比例、每次练习的总时间、不同教材间如何安排、使用意象练习、完整与分解练习等等动作技能练习方法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不同形态的练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2 体育教学中各种练习方法的比较

2.1 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的含义是指在练习的总时间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每次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越短就越集中,休息越长就越分散。根据比例的大小,常把较长的练习加上较短的休息称为集中练习,而练习间若有较长的休息,则称为分散练习。研究中通常以练习与休息时间比为1:1作为判断的标准,若休息时间短于练习时间为集中练习,休息时间等于或长于练习时间则为分散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曾开展过两种练习方法的对比研究,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训练而引起的疲劳对学习的影响。训练间的休息时间缩小,减少了疲劳消除的可能,从而使下一次训练的成绩下降,也阻碍了训练的进程。研究表明,对于如投篮、跳远或掷棒球等不连续任务,由于动作持续时间很短,多采用分散练习,而对于如游泳或自行车等连续性任务,一次练习很容易产生疲劳状态,所以集中训练对疲劳的恢复和随后的练习绩效影响很大。无论是集中练习或是分散练习,影响的只是练习效应而对学习绩效影响不大。在教学中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的选择时机,见表1所示。

关于集中练习分散练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有学者的研究认为,必须依据练习时所消耗的身体能量得多少来选择。对于一个连续性的操作任务而言,分散练习的效果优于集中练习,如:跑、跳和体操运动等;而对于不连续的技术动作而言,集中练习的效果优于分散练习,如学习广播体操等。还有学者认为,必须依据练习时所耗费能量的多少来选择集中或分散练习。这些要与具体练习的实际考虑。

2.2 固定练习和变异练习

固定练习就是让学生重复练习单一动作,例如,网球发球练习,只是一味的练习抛球动作。如果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类动作的基础上体验多种动作方式,这种练习就叫做变异练习。而变异练习是指对许多可能产生变化的技能种类加以演练,以便建立全方位的能力。

以篮球肩上投篮动作为例,如学生在三分线外投篮距离约为6米以上,而不同距离的投掷,均要求运用相同的类化动作程式。不同组的参数必须详细的调整投掷的力量、方向和速度,来投球到特定的距离。如篮下投球,他必须选择较低范围的参数,投3分球,则需很高范围的参数,如果选择的参数错误,则所投出的球将会离篮筐太远或太近,一流的投篮高手将会选择最佳的参数来符合特殊的情境。学习者一再的反覆试投,投篮的基模就会累积补充最新的模式,经过千百次的投篮练习之后,他的投篮距离和参数的基模,应该就会稳定和一致。

变异练习优于固定练习的研究结果支持“基模”理论。因为变异练习组的学生练习不同远近的距离,所以建立的“基模”应该比只建立单一距离的固定组好。根据这一观点,教师在安排练习时,应该增加练习动作的变异性,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运动技能的练习安排和结果应该尽量的接近真实动作情境,也就是说,在练习中应该让学生体验多样化的动作,这样有助于他们提高完成那些从未经历过的新颖动作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将练习局限在某些特定的动作中。例如,在足球守门员的训练中,就应该让它们练习任何类型射门技术动作。

2.3 随机练习与段落(组块)练习

随机练习与段落(也有称为组块)练习的最大差别只是在于练习时,实施动作的顺序不同而已。在随机练习中,学生练习时不再对前一次动作进行重复,而是在段落练习中,学生需要对一个动作任务重复练习许多次,才开始练习下一个动作。

为了比较两种练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劣,有学者曾将大学生棒球运动员分为3组,一组为控制组,在做完起初的测试后只参加日常练习,然后6周后再度测验。另外两组为实验组,在起初的测验后进行为其6周、每周2次的额外训练。实验组中又一组接受段落式练习,投手会连续15个直球、15个曲球和15个变化球,总共练习挥击45个球。另一组随机练习组,也是每次练习挥拍45个球,但投手投出的顺序采取随即方式。结果发现,实验组在测试时的表现比控制组为佳,显示额外练习对于已经相当熟练的选手仍然有利。而无论是实验室中的简单动作或是运动场上复杂的而原本是已经熟练的动作,随机练习比段落练习的学习效果好。

随机练习是获得不同的知觉痕迹,并非对同一知觉痕迹进行修正。学习者需要在练习中体验调节情境和非调节情境的特征变化,变换练习有利于技能的获得。虽然随机练习的学习效果比较好,但是有的时候在执行上也会相当的不方便。例如在上羽球课时,有时候要练习杀球,有时候要练习步法,有的时候却要练习网前搓球,实在是相当麻烦且不易记住,到底是否每一个动作都练过了?因此,有的研究者就提出了另一种练习顺序的安排,就是把需要练习的动作以同一个动作不连续做两次的原则,将所要练习的所有动作都做完一趟后,才开始练习第二趟的所有动作,用这种串联的方式来练习。例如要练习ABC这3个动作,每个动作想要练习3次,则整节课的练习顺序可以安排为ABCABCABC,这样就是序列练习。序列练习不仅易于记住练习的顺序,也可以事先做合理的安排练习场地及顺序,以减少转换场地或准备器材方面的困扰。

2.4 完整练习与分解练习

完整练习法是指利用一次练习,将全部的内容一次完成。如网球发球动作:握拍、站立姿势、拋球、向后引拍、向前挥拍、击球和完成动作等七个动作,全部一次完成。而分解练习法是把比较复杂技能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先分别练习这些局部动作,待有一定基础时,再把局部动作联合起来练习。

对于学者来说,有些动作技能相当复杂,如体操、撑杆跳高和掷标枪等。所以教师常把完整的动作过程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来进行练习。当学生能熟练的完成这些分解动作后,再进行整体动作技能的练习。

分解练习法在体育教学上的运用有几个策略可供参考:(1)降低动作困难度;(2)降低注意力的需求程度;(3)放慢速度的方式练习,让学生先学会整体动作所需的空间准确度以及相对时间关系;(4)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安全或简化的环境练习,也属于分解练习的一种。

然而,实际从分解练习转移到完整动作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分解练习有效与否,与分解动作之间的互动性有关。若是分解动作之间的互动性很强,例如网球发球的引拍和击球动作之间互动性就很强,分解动作的练习无益于整体动作的学习。反之,例如健身操的某些腿部动作之间的互动性就较弱,则分解动作的练习可有效的转移到整体动作的学习上。

所以,在实际应用上,教师可以依照动作的特性,决定是否采取分解动作练习。但是,不管分解动作间的互动性强或弱,实施分解动作练习之后,一定要将该动作整体练习,这是特别需注意的地方。

3 结语

练习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反复练习,更应该强调学习者自身认知能力的参与。本文介绍的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固定练习和变异练习;随机练习和段落练习以及完整练习与分解练习不同种类的练习方式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练习方式,才能够合理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名霞.作技能学习与控制[M].台湾:2009.

[2]董文梅.体育学理之探究——关于运动技能教学原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763-766.

[3]董文梅,毛振明,包莺.从体育教学的视角研究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J].体育学刊.2008,15(11):75-78.

[4]郑文平.认知心理的运用与体育教学.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2002,55(2):90-93.

[5]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6]张忠秋,等译.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5.

各种烧烤,各种风味 篇8

世界上的事很好玩,有些人富日子过腻了向往穷日子,精英要去爬山,白领要去露宿;鸡鸭鱼肉吃多了,向往吞糠咽野菜的粗茶淡饭;寻找反差大的生活变成人们外出旅游的中心思想。这不,好好坐在富丽堂皇的餐厅里了,还喊着吃烧烤吃烧烤,这不是原始社会野人赤贫阶级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吗?

话说回来,烧烤食物确实别有风味,尽管担着“致癌物质很多”的恶名,据说世卫组织还公布了烧烤食物“与吸烟同样有害”的统计数据,但爱美食的人可管不了那么多。走过那么多地方,我每到一处,都要尝尝当地的烧烤特色菜。

日式烧烤

在日本逛,到处可见挂着“烧鸟”布帘的小店,那就是烤鸡肉串的店。鸡肉串是主打,其他丸子、蔬菜、动物内脏什么的都能烤。烤鸡肉串最迷人的是外面涂的烧烤汁,浓稠蜜甜,滚烫入口,伴着一股焦香,老人孩子都喜欢。参加各种祭日活动,兴奋的人们拿着一串“烧鸟”走着吃,笑成一朵花。

烤鳗鱼是日本料理中很著名的一种,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见一间间小小的被烟火熏燎得黑糊糊的烤鳗鱼专营店。滑开木移门,撩起青底白花的布幔钻进去,便会呼吸到略带甜香的腥味,听到鳗鱼在炭火上“刺啦刺啦”被烤焦的声音。坐在原木的板凳上,看伙计在网架上将鱼片翻面、涂抹酱汁、刷蜂蜜、撒芝麻、浸汁。“噔噔噔”几刀过后,一盆浓彩重油的鳗鱼端到你的面前……半成品“鳗鱼蒲烧”在大型超市的冰柜里也有出售,加热非常简单。

传统古典的日本烧烤店我也去过,出租车开了很久到一条小河边,又走了很多路,远远地看见一家东京市内少见的破店。看样子,这家烧烤店至少开了50年,门窗桌椅历经烟熏火燎变成了核桃木的颜色。进得门内,见客人清一色城里打扮,年轻的居多,侍者却都是乡下老太太模样,大呼小叫送酒端肉,跌跌撞撞忙成一团。

盘腿坐上榻榻米,透过满屋子着了火似的烟雾,看见每张桌上的烟源就是烧烤用的炉子。炉子里装着木炭,上面搁一张铁丝网,大家都在把蘸饱了调料的牛肉、羊肉、牛舌、排骨什么的往上面放,肉“刺啦刺啦”呼啸着,酒“咕咚咕咚”灌着,桌上的粗瓷杯盘“叮当”作响。朋友介绍说,东京已经找不到几家这样的烧烤店啦,老字号的,除了肉好吃以外,最要紧的是烟火气正宗!

中国内蒙古烧烤

去内蒙古旅游,主食是牛羊肉,我们中却有很多人不吃羊肉。进第一家饭店时,桌上空荡荡的还没摆放一盘菜,每个人都已闻出羊膻味来了。大家抽着鼻子审视窗帘和桌布,有的去闻板壁,瞧天花板,断定羊膻味都吸上面了,我们被笼罩在羊体味中不得动弹。

我吃羊肉,但要吃的是没有羊骚臭的羊肉,奇了怪了,没有羊味叫什么羊肉,有人要说。每年冬天我会烧红烧羊肉,放萝卜、大蒜和各种香料,想尽办法去除膻味。上海的熟食店里有卖只有一点点羊肉味的羊羔肉,而我们去湖州、苏州玩,觅到好吃的羊肉就是不膻,众口交赞。

可是内蒙古的羊肉绝对不一样。烤羊腿上来了,皮焦肉黄,上面撒了一些孜然粉,当然要吃。我挑一块小的,刚咬一口就觉得膻味浓重,连忙喝一口茶压下去。不过后来到好饭店,那烤羊腿的味道真正是销魂,外脆里嫩,入口即化。所以我还是没弄懂,到底怎样的羊肉算是内蒙古正宗美味,也许当地人根本不屑吃没羊膻味的羊肉吧!

美国烧烤

西部牛仔是美国的形象大使,那样的国度流行烧烤一点也不奇怪,他们以BBQ的名义组织的聚会很常见。我觉得有一个原因不能忽略,那就是美国人吃东西简单,不善烹调,烧烤是比较容易的活儿,食物腌渍一会儿,有时超市买现成的,拿到火上面烤熟就可以了。

我在德州住了一段时间,那里烧烤是很有名的,大块吃肉,风格粗犷。去沃思堡牲畜市场玩,女儿眼尖,看见一家店,10元钱一人,烤牛肋骨不限量,赶紧坐进去大啃。那天我的胃不舒服,目睹一筐一筐火红色香喷喷硕大的牛仔骨端上来,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啃了4块就败下阵来。女儿和美国小伙子两个人,眼不眨心不跳,又撕又咬,冰水喝喝,一条又一条啃干净的骨头扔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有次去美国人家过圣诞节,一应食物看来都是传统规定节目,有烤火鸡、烤烟熏猪蹄肉及烤刀豆。甜品山芋泥上面放棉花糖烤,土豆泥上面覆盖奶油烤,统统是烤!还有一大碗面包粒和各种味道拌和的东西,仿佛也是烤出来的。女儿说这些料原本应该放在火鸡肚子里烤的,现在改革了,用火鸡汤拌和,单独烤。

上一篇:电信客服的自我评价下一篇:低碳生活从我做起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