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推荐12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深刻地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社会建设、当代青年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1.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现代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先由一些西方政治学家们提出“工业文明”;60-70年代提出“增长极限论”,形成经济加自然的发展思想,紧接着提出“可持续发展观”;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90年代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来的,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以往发展观基础上由中国首次正式提出的。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实践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观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总的方法。从根本上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发展体系,提出并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怎么发展,发展什么”、“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发展的主体是什么”、“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问题。对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认识上有了新的飞跃。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尊重规律的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是全新的发展理念。第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思想。在社会发展诸要素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提高人和完善人,一切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发展主体和核心思想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二,“以人为本”赋予党的根本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强调,做一切事情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三,“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执政根本理念。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4.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三个基本点,提高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也就是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
5.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我国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调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是非常鲜明重要的思想,是发展思路的亮点。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要从思想上弄清为什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认识当代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目前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及精神实质的再认识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观,不是消极的。科学发展观虽然是针对一些问题提出来的,但它是顺应发展的潮流、根据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不能简单的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降速度、刹车、整顿,它还是要强调发展。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就说明科学发展观不是要否定发展、减缓发展,而是要更加重视发展,仍然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更加积极的一面体现在哪里呢?它不但强调发展,而且强调又好又快发展,要“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原来我们讲又快又好,现在讲又好又快,这不只是一个字的颠倒,我们要明确这里面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不但重视发展,而且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要讲质量,讲效益,不能只讲速度。所以科学发展观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发展观。所谓实事求是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就是科学发展观本身是从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结合国情、省情、县情、具体单位的情况,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但也不等于各行其是。第二个含义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提出来的,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什么叫科学?最大的科学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观。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要全面辩证地理解,不要片面地理解。有人就提出来,全面要不要有重点?要不要有中心?我觉得,全面不等于没有重点,不等于没有中心。所以我认为,虽然要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但说到底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我们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这是不矛盾的。我们现在之所以要重视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一定基础,不然那几个方面的建设就很难做到了。包括国防建设,现在神
五、神
六、神七不断上天,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难以做到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就说金融危机救市行动,中国的作用得到国际间的充分肯定,这与强大的经济实力分不开的。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协调是不是没有差距?协调是不是都要同步?协调是不是就要一刀切?我认为不是这个意思,协调指的是有一定比例的发展。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所以一般的发展应该是非平衡的协调发展,原有的差距解决了,会产生新的差距,这样不断协调,而不是同步。同步有时候不一定协调,比如说,走路的时候我们两条腿还得一前一后,如果两条腿一起跳肯定不协调,也走不快。所以协调是有一定比例的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指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呢?概括地说,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解决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我们要理解,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强调要为老百姓做好事,最本质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发展上,就是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真正动力和主体,我认为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3)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
(4)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
作为当代青年,要做到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做到:
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轻精力充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对“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图谋发展, 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的思想基础。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一切从实际出发,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而科学发展观正是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 对“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进行了新的理论诠释, 即用科学的思想, 掌握科学的规律, 按照科学的方法办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一定的时代特殊性, 过去我们用计划推动经济, 现在用市场推动经济;过去用总产值衡量经济进步, 现在用GDP衡量国家实力。以后还会用反映生活质量、非物质文化如CPI来考核社会进步。但无论哪种方式, 都不存在永恒的固化、标准和模式, 而应科学地与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落脚点是围绕科学图发展、做文章。一是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通俗地说, 就是不能把经典理论当教条, 更不能把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没有做过的事设置为军事禁区, 任何人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是要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按照科学的思想、规律和方法办事。二是借鉴任何国外的先进经验时, 不能死搬硬套, 必须要有“扬弃”的科学态度;“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全丢”, 实践中证明了的好的做法不能忘。因地制宜, 中西结合, 才是科学的学习、借鉴方法。三是要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像我们几十年前冲破层层阻力办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一样, 不怕“枪打出头鸟”, 勇于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要大胆进行改革发展的尝试, 在实践中探索, 在理论中总结, 对待新情况、新事物还需新事特办。这样才能成功地找到一条顺应历史潮流的科学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一种实践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一条我国实行了30年的国策, 它不仅成功地把我国送入了世界经济国家总量的前三名, 也使我国初步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坦率地说, 这项国策对国家经济的成长和进步是功不可没的。但从新形势下的国民经济运行来看,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国策也需要与时俱进。如果不讲科学地发展, 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甚至是按下一个葫芦浮起几个瓢。如GDP上去了, 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全都摆到了办公桌上。显然, 这不是最理想的发展目标和方式。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进行了实践创新, 创新点是: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要义提升到了一种科学的高度, 依靠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把发展进行到底。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 (1) 不能只讲速度, 不讲科学地发展。速度一直以来成为我们宣传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一种引以为豪的优势, 以至于到了今天有不少人仍沉浸于这种优势之中。对于这个问题, 科学发展观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就是仅有高速度, 而没有科学的发展速度, 就会有翻车出轨的危险。1958年大跃进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可“欲速则不达”, 造成国民经济好几年没有恢复元气;苏联的高积累使其发展速度也很快, 但却造成财富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过于低下, 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同步, 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失去了民心, 最终成为导致国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不能只讲GDP, 不讲科学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化, 的确让我国的GDP成为一种经济上看得见、生活中摸得着的进步, 但与之对应的则是让大家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实, 速度和GDP的问题只是一个表象, 其实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发展的“左”和“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说, 要注意“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警惕“右”, 更要防止“左”。再也不要搞“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的笑话了。科学发展观正是站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高度明确地指出, 既要做“短跑冠军”, 还要当“长跑健将”。必须用科学的方式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把国家经济的发展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资源型向节约型转变、一次消费型向多次循环型转变、短期型向可持续型转变, 最终使中华民族走上一条经久不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创新。从新中国成立初始到改革成功前, 我们按苏联的模式走高积累、低消费的路子, 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更多的是停留在增加一点肉蛋供应、提高一点粮食标准、调整一点工资待遇等物资方面。现在, 我们的产品丰富了、文明发达了,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并将这种新的认识作为政策依据, 对实践进行指导。例如用缩短劳动时间、提高休闲质量、鼓励人类的个性发展推动人文关怀, 使人民群众在劳动之余能够得到更多休闲、娱乐;先后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建立养老保险、完善医疗保险、开发公益岗位等惠民政策,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单位:侯光宝, 河南油田南阳社区服务中心;马瑞玲, 河南油田五一社区服务中心)
郑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根本上讲,应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结合,减少就诊率。
现在“看病难”这个词语出现频率很高,那么是不是看病就一定很难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理性地看待和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看病并不算难。所有的医院,包括大型的三甲医院,病人都可以直接去就诊看病。但是,现在病人对看病的时间要求很高,而且要求必须看某个名专家,这样就造成了看病难。
实际上,现在很多医院都“超负荷运转”。以龙华医院为例。门诊设计的接待人数为4000人次/日,但现在实际的门诊量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字,达到7000~8000人次/日。这种情况下,即使医院的设施再好,也会感觉人多、拥挤、“看病难”。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作为医院,要想办法增加诊疗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方面,主要是增加门诊时间,比如安排专家双休日门诊。空间方面,就是增加诊室,但这也是有限度的。
我们医院从2000年开始实施专家门诊预约制度。病人凭医保卡或医院磁卡实名制免费预约,在预约专窗打印专家门诊预约单,预约号即就诊序号,病人按预约序号分时段就诊。这种制度实施后,原来经常在门诊贩卖专家号的“黄牛”无缝可钻,病人和家属也不用再为挂号而彻夜排队了。而且,病人也能心里有底,知道自己需要在哪天就诊,可以合理安排好个人的诊疗。
那么作为病人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患的是常见病、普通的慢性病,可以直接到社区医院就诊、病情复杂、有合并症等情况下,再到大医院就诊。事实上,目前需要建立逐级专家诊治的制度,“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大医院”,并进一步提高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到医院就诊时,其实也有多种选择。如果看不到专家门诊,可以到普通门诊。普通门诊安排的也都是高年资的主治,副高等级别的医师,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样非常值得信赖。如果看不到名专家,不妨找其同一科室的其他专家看,因为他们都属于同一个团队。比如,在我们医院建立的名中医工作室,病人不仅可以选择工作室带头人名老中医,也可选择工作室里的其他医生就诊。
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了一个素质教育的定义,之后我又在网页上找到一个素质教育的定义。
老师给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素质教育。我想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的达到上述所定义的那样。素质教育需要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有侧重,首先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再是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不再是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成绩,也不是只关注文化成绩,而是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强调的教育内容更加广泛,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
我在网络中搜索到的另一个定义是: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网络中的定义更加明确的说明了素质教育应该重视的地方,同时指出他是和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是和应试教育对立的一种新教育方式。
然而现在,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仍然在继续,仍然没有达到定义中的样子,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是缓慢的,成效也是不够明显。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是不再以考试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它是多样的。它可以是有书面考试,答辩,实验考查,社会实践作业等来衡量。记得我看的一部电影,美国的一部电影,名字叫《把爱传出去》,主人公是一名初中生,他生活的家庭是个父母祖上都酗酒的家庭,然而他在上社会课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完成一个改变他人的事,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作业。但是他做到了,他想帮助一个人,然后让这个人再帮助三个人,这样就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一个人变得乐于助人。他做到了,虽然最后他被混混杀害,但是他改变了周围,温暖了世界。这个实践作业,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他可能都不能像个初中生一样完成得好。然而我们的社会发展需要这样的人。
以我自己所受的教育来说,仍然是陷于应试教育这个泥潭中的,尽管有众多优秀教师在这个十几年的教育实践里,不断的强调素质教育,或是想着办法实现素质教育。然而我还是比较适应考试这个选拔人才的方式,其关键是大部分学校还是看学习成绩,不看有没有专长。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开始了一个新的学分制——实践积分,我虽不太喜欢这个东西,我觉得实践加分的东西太少,但是这个的确是个促进我们参与实践,不拘泥与考试的好办法。也督促我在大学四年里做一些实事,真正的提升自己,而不是空泛的度过。
成功需要努力,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从小我们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可见努力的重要。比如说刚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有的对待作业那个认真劲儿就甭说了!写字一笔一画,把全身的“小劲”都使在手上,可谓“力透纸背”。写一个字,要么嫌写得太高、要么嫌写得太矮、要么嫌写得太瘦、要么嫌写得太胖。总之是不满意,写了擦,擦了再重写,很多时候会在可怜的作业本上擦出好几个小洞洞。往往是七八行生字要写上一个多小时。家长在旁边看着直犯急,“天啊!什么时候才能写完这几个字啊!”你急,孩子不急,不达到自己满意誓不罢休!你说,这样的孩子能不能“成功”呢?当然喽,她们通常都会有不错的学习成绩。
也有不努力成功的。不努力想要“成功”,靠什么?靠“社会关系”,靠“有权有势”。别人花费了很多心血才获得的,也许有“关系”的人能轻而易举的得到。但是,我想这不是真正的“成功”,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还是要靠自己。如果是“草包”一个,哪怕再能“呼风唤雨”,能得到几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呢?俗话说得好: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努力了不一定成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有一个朋友好几年前就奋战在“考研”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苦熬,最终还是差那么一点,与“研究生”失之交臂。还有一个朋友,单位效益不好,濒临破产。正好赶上招考公务员,此君“浴血奋战”,从众多考生中杀出一条“血路”,以笔试成绩第一的身份进入面试。面试的比例是2:1,还有一位男士。最终,招考单位选择了那位男士,理由是“想要一男的” !
所以,辛勤耕耘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成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阻碍你获得最后的成功。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努力,在为了理想而奋斗。就象黄家驹《海阔天空》里唱的: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多少次 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为什么呢?
我想是因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在为成功而努力的过程中,总会有所得,也许你的视野开阔了,也许你的经验丰富了,也许你对生活的感悟更透彻了,也许你承受“风吹雨打”的能力更强了,这就是另外意义上的一种成功。
“新优质学校”不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更充分满足,这是对人作为生命个体的重新打量和深度审视。人的发展理应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起点和终点,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通过课程的浸润使其内心世界而有追求,这是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依据。
回归本原。这就是办学目标而言。不追求分数排名,而要追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差异,让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甚至更注重“德育”,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信念。新优质教育的信念要面向全体。如果学校能真正对不同起点的孩子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其不同起点的孩子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其不同的发展路径起到推动作用,能够促进其内心世界的发展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当他走出学校面对社会的时候,能够充满自信,这就是一所优质学校。
学校文化。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这一理念是需要转化到学校整个管理中的,要成为师生们的共同行为,最终需要形成学校每一个成员所认同的校园文化。
聚焦课改。只有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成为让每个学生发展。以校为本,追求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教与学为中心,进行变革,新优质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教学优势。
家校互动。以家长为本,更加注重家长们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中来,让家长真正参与到评价管理中。
师资力量。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新优质学校建设核心地位之一。要根据现有条件不断充实师资配备资源,老师们都要学习,学新优质的理念,学课标,改变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自我成长,才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课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古迹名胜、工厂新貌、乡村变迁、文化动态乃至时事要闻,无不是语文学习的丰富宝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时地向学生注入新的内容:课余阅读教材之外的中外名著,就报刊上的热点问题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以及同龄人的习作,只要是有一定价值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将它们作为我们学习的内容,语文教育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是理性的,也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
二、语文教育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的教育
艺术的教育要有情,教师首先要对语言文字先知先觉,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情感,所表达的思想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声音语言、情感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在这种多维的学习情境里,感悟语言,理解语言,感受情感,理解思想。在老师的语言艺术教学里驰骋徜徉,不亦乐乎。语文老师把对语文的感悟、对语文的爱,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文化素养也是通过语文教学或文学教育为载体展现出来。当前,语文教育不断改革,每一轮改革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此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也在不断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改革的步伐太快,也让基层的教师有些不知所措,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方向?老师们经常说:“不会教了,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好啊?”其实,我看来,不管怎么改革,语文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他们会说、会写、会表达、会欣赏。
三、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基础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育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初中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要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只有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才能正确认识教学过程发展的规律,推动教学过程的顺利发展。当代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其中包括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和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两大类。语文教学过程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整体及其各部分,教师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应该是引路人,教会学生“学”,重在教方法,把时间还给学生。“读书是一种学习”,教师要“俯下身子”鼓励学生创新,做学生的朋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效的45分钟内,轻松愉快地学会知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在学校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成效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切实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多与学生沟通,多与学生交往,使师生关系融洽,这样,师生间的感情才是“理解、和谐、团结、友好”的。
五、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开始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进行语文学法指导时,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实实在在的语文教材的文本入手,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对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学习方法,课后思考题是课文内容和思路的线索,根据这些思考进行诱导,使学生对知识有个全面了解。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使学法指导走向科学性。在引导学生根据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读懂这一段话的方式、写作顺序、写作方法、所用的修饰方法等,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可以使学法转化为智能,更能有效地促进学习。
教育者是教师最突出的身份,体现出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特征。教师把精心加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不断革新的、更符合当代学生发展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精华,启发学生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成功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教师必须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地学习,使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观点,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通过构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情感渗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学生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
二、教师是榜样
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家长之外接触最多的成年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社会责任感、人格魅力和价值观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在课堂内外的道德表现对学生都有教育作用,教育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人格特征和言谈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青少年学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个体,他们通过对教师模仿、学习和借鉴,不断发展自己,可塑性很强。所以,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品格,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模范品行,以教材和自身的言行为导向,传递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好恶,明辨是非,更好地认识自己。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调整自身的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去熏陶和影响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行动上给学生当表率,既要言教又要身教。
三、教师是心理医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学生正处在心理不成熟和身体成长的特殊阶段,在这个时候,学生经常会产生畏惧、紧张、烦躁、焦急等心理,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于高考的恐惧,以及对以后就业的迷茫,对考试分数的错误看法等,都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些问题,耐心地进行疏导和劝慰,减轻他们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精神焦虑,营造谅解和宽容的气氛,使学生有安全感,从畏惧、紧张、缺乏自尊心等心理问题中解脱出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督促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四、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学生往往希望教师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希望教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给学生以指导,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以信赖的朋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应信任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努力营造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倾注爱心,尊重和赞赏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形成和谐的情感基调;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指责或当众训斥,应少一点责备,多一些鼓励,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
五、教师是研究者
教育活动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育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因此,开展教育研究是现代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成为一名研究者是对现代教师角色的重要补充。曾有教育家论证并说明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并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们研究的问题与教学有关,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教师的研究者角色既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保证各个角色扮演成功的关键条件。教师的研究者角色能通过教师不断反思和研究自身的各种角色表现与其效果之间的关系,使教师的各个角色不断改进和发展。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研究者身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学会思考、研究和反思。
范景润 10级3班
党的十八大已经圆满闭幕,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我认真的学习了此次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并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新《党章》,我深感我有责任自觉履行党章规程。通过此次学习贯彻党章活动,我觉得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把握好四点。
一、拥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只有对党章进行认真学习,才能全面把握党章的各项内容和规定,增强党章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章上来。一要有真学真用的精神状态。在学习党章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怀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真心学,志在学好党章用以指导实践。二要反复阅读,真知真记。党章内容丰富,字字句句含义深刻,只有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反复地学,深入地记,才能读懂记牢,做到学懂弄通。三要用心揣摩,理解真意真谛。党章虽然通俗易懂,但思想深邃,自成体系。只有结合实际反复思考,把学习党章同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笃行的效果,并进一步转化为促进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二、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党章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总有一些党员学习及工作态度不端正,批评与自我批评做的不到位,对自己要求越来越低,作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远不如入党
时突出的,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自觉遵守党章。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首先应该从自省、自警、自励的角度出发,自觉遵守党章。自省,作为党员,应经常反思、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看有没有与党章要求不一致的地方,有没有违背党章的地方,开展自我批评,自我解剖,找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完善自己。自律,应做到时时刻刻以党章的要求严以律己,防止沉湎于个人得失。自励,就是要经常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不断激发履行党章所赋予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真正把精力用在学习上,用在工作上,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在学业上争创优先,在工作上争做一流。
三、切实贯彻党章,从自身做起。学习贯彻党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归根到底,作为学生党员,应该在班级,学院甚至全校中,在思想和行动上带头展示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为其他党员以及其他同学作出表率。胡锦涛同志指出:督促检查工作十分必要,开展督促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此事切不可放松。因此,党章的贯彻落实同样离不开督查,党章学了没有,学的深入不深入,贯彻落实思路对不对,应通过督查,召开座谈会,看平时表现,听工作进展,很快就能见分晓。通过督查把学习贯彻党章的情况弄清了,把贯彻中存在的问题找准了,对党章的学习贯彻活动才会更有针对性,学习贯彻活动才会更有成效。
四、坚决维护党章。党章是我们党全部活动的总章程,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在党的生活中具有最高效力。我们党员要把
雷鸣般的响声将我从思量中拉了回来,子弹在身边穿梭,地上的路牌告诉我,这里是叙利亚。又是一阵枪声,我只得把自己躲进一幢崩塌房屋的空隙间,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可还是不断有人涌进来,恐怖,悲伤浮此刻他们脸上。突然听到几声啜泣声,一位老妇紧急抱着她的儿子,两人身上都有伤。老妇说“我可是几乎跑了整个市区,才找到你,我的儿子……”旁边的人也被母子亲情所感动,这是幸福吧,我想。
一声爆炸声将我带到另一个国度。
这里几乎寸草不生,孩子骨瘦如柴,眼里流露的是空洞无助的目光。在一阵呻吟声中,一只小手抓住我的脚,贪欲地望着我手里的食物,我赶紧给了他,一阵狼吞虎咽后,他的神情恢复了些,对我说“谢谢”,那如同星星般纯净的眼神,令我难忘,助人为乐带来的满足感,这也是幸福吧,我想。
一声秃鹫声将我带到另一个地方。
这是个医院,洁白干净。一位患者躺在床上,神情忧郁。位医生走了过来,告诉他,病已经基本治愈,可以出院了。他立马欣喜若狂。这是幸福吧,我想。
一缕阳光射进来,我醒了……
我醒了?哦。我刚在梦中游啊。
所谓知识与技能,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诵读习惯的养成和诵读能力的提升……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点拨他们的心灵感悟,从而掌握阅读与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要求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分享中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从而达到塑造他们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维”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决定了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行为中,必须努力实现“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转变;学生要由传统的“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型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在实现了上述“两大转变”的基础上,老师还必须明确“三维”目标不是机械的、对立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三一三余一”地平均使用力量,甚至本末倒置,而应做到既“水乳交融”,又各有侧重。一般说来,语文教学要充满“语文味”,就必须偏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老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和把握没有完全到位,往往会出现比例失调甚至走入误区的现象。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田忌赛马》时,重点讲解田忌两次“选马布阵”的方法与技巧,重在分析孙膑的人物形象,而对课文中的“疑惑、轻蔑、讥讽、夸耀、扫兴、得意洋洋、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转败为胜”等词语却没有引导学生去理解、体验和运用。又如:有的老师在讲《小巷深处》时,重在情感教育,重在对“母爱”的分析,而对于文中体现“母爱”的词语和突出“盲母”形象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等等语文知识与技能,却搁置一边,不闻不问,把一堂语文课变成了思想政治课,真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园”。
当然,也有的语文课仅注重知识与技能而遗忘了情感教育,这也是一个误区。
要防止上述“两个极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目标,一是要把握主次,突出重点,紧紧咬住语文课程标准不放松;二是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生活实际,找准拓展延伸的切入点;三是要多听课,包括听其他学科的课,汲取他们处理和落实“三维”的经验,借鉴他们的思路和作法。例如两堂理科的课,对我的启发和教益很深,一堂是物理课,老师讲“杠杆原理”。在讲清杠杆原理及其运用的同时,老师列举了不法商贩利用杠杆原理短斤少两的伎俩,因势利导地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另一堂是小学数学课,老师讲“秒的认识”,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及其进率有个完整的了解,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花一二分钟讲“争分夺秒、珍惜时间”的谚语故事和在红绿灯下“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道理,情感教育花的时间虽然不多,但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珍惜时间”和“安全教育”同样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将终身受益。这两堂课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三维”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和处理“三维”关系,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小学教育的理解与思考。我是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5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的感情,对学校的感情,对学生的感情都是非常深厚的。实际上,正是因为我这种对教育深深的情感,我把一生都投入于教育事业中。我做过学科教师,当过班主任,担任过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校长,也曾经担任过一个小学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尽管现在已经70岁了,但是我对于教育的关注,对教育的发展走势,对教育的热点、难点的思考,始终萦绕在脑海。这是我深入到内心且流淌在血液中的,对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一、理清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理清教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办教育绕不开的核心话题,也是永恒的主题。我对此有以下几点想法。
1. 我们办教育,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导向,遵守法律、法规是我们办好教育的基础,从而坚定不移地把握社会主义办学大方向
教育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成千上万家庭的幸福。因此,我们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导向。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大政方向,特别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是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它指导我们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来思考教育,思考如何去办好学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每一个公民的层面,来规范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从教育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把学生培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公民。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大方向。
2. 教育还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的本体功能出发,发挥育人的优势,把握好每个学生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成长过程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公益事业,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态势,遵循人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育人的功能。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可以做好培养和发展人的基础工作。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标志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他的社会属性标志着我们必须生活、生存在社会的范畴中,所以我们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道德,具有良好品质、实践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有用人才。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可能已经印有家族血统、生活环境的某些属性,但是他仍然属于自然人,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逐步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去过渡、发展,变成一个能融入到社会中的成员,而且是积极融入的一员,这便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3. 教育也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经济是基础,虽然教育属于上层意识形态这一领域,但是意识的产生、形态的生成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办教育必须要认清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教育要与经济基础相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本土的规律和基本的形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作为教育工作的立足点。所以我刚才所提的三点,主要理清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关系。
二、探寻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轨迹
教育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更是关系到人的成长发展的社会事业。探索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路径成了我实现教育理想与追求的一件大事。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
1. 遵循教育本体、本原规律
教育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这是一个大前提。但就教育本身来说,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涉及各方面学术的综合性科学。教育涉及自然科学,因为人的生长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它又涉及人文科学,包括人的思想意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等。所以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科学,又是一门自有它本身发展规律的独立的科学。
在明确教育大方向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按照教育的本身规律办好每一所学校。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有很多学校在遵循着这个规律开展教育实践,在积极地研究和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但是也有一些办学者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情绪的影响,揠苗助长,违背了教育本身的规律,这些学校,这样的一种做法,在教育界不在少数。
教育具有综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属性,它涉及很多的学问。比如哲学,哲学统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教育角度来讲,它又分支为教育哲学,侧重研究在教育这个领域的哲学思想。又如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研究人的发展规律的人类学,还有研究教育本身的教育学、心理学,当然教育学又有很多分支,心理学又根据教育不同的领域,有很多细分。教育也必然涉及管理研究的教育管理学等。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不言而喻,教育是涉及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全面型的科学。所以,我们必须遵循教育本体、本原的规律去办好教育。
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身心发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儿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又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这些规律是办教育必须关注和遵循的,反之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就有很多研究。现在我们的科学不断地发展推进,我们更应该去遵循这些规律,办好教育事业。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成就人的,实现全能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四有”的新人。这个方针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我们讲的全人教育。对于全人教育,我认为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思考。从横向来讲,我们希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这是指一个人可以从各个方面全面地发展;纵向来看,它又是开始于从零到三岁的教育。也有专家提出应该起步于胎教。全人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正因为全人教育涉及面那么广,历时那么长,涵盖人的全部生命,所以我们更要透彻地研究教育,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来做好培养人、成就人的工作。
2. 教育需要教育者的理性抉择
教育是可以有所为的,但教育又不是万能的。在能为与不能为之间,教育者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把可为和能为的事情做好,用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来引领我们沿着这个轨道去发展进步。
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教育去实现理想的目标。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类自身丑恶的那一面,尽管有些发达国家自称自己的经济、教育、人权等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但在他们的国家中,也常发生一些极端的、恶性的事件。这不是说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纪律就能约束的,也不是仅靠我们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就能把所有人都引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去的。这样的例子,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都有发生,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不能够把所有的事情,全部由教育包办下来,什么事都要从娃娃抓起,都要通过小手拉大手来实现,这不是一种好的或者是正常的教育现象。我们也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到教育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是教育无能、无为的一些方面。但是,作为教育人来讲,我们又要尽我们之所能有效地做好正常的教育工作。
从学校来说,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全部圈在校园里面,而是应该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熟悉他们生长、生活、成长的环境,融入到社会当中去。所以我们的学校,包括我们的教育、教学、课程、课堂,乃至学校的管理,都应该走上有序的、有效的、可为的轨道,一些必须做、应该做、能够做的事情把它做得更好,下面我列举一个我在办学过程中的例子。
1995年,我们在上海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进行一个英语教改实验班的实践研究。当时是可以办一些实验研究班的。我们的试验计划得到了领导部门正式的批准,作为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我们按照预设的方案来进行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努力地去寻找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轨迹。针对教改实验班,我们把课程重新加以整合,一是认真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二是在许可范围内,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梳理、整合,以更好地去适应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需求。我们把课时分成了长课和短课,根据实际需要分配教学时间,如生活劳技课、美术课等学科,习惯上是把一个教学内容分成两节课来上,整体性、连续性受到影响。现在,我们把两节课连续起来上,一气呵成,效果很好。当然我们这样做不一定就非常科学,非常合理,我们进行的是一种教育的探索与实验研究。长短课中,有些短课,比如写字课、练习课,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就安排二十分钟左右,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常态。长课和短课的安排是根据学科的学习目标要求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动静交替进行排列的。
还有一项课程改革是“主题式、综合性、探究型”课程实验,根据确定的一个教育、教学主题整合相关的学科内容,开展以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导的课程学习项目。这样的“主题式、综合性、探究型”的课程,可能不是一节课就完成的,比如像“我与水”这个主题,当时我们关注到周边的水环境开始有些不良变化,那么如何研究周边的水资源环境呢?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了“我与水”这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社会调研、考察,大家分好工。学生会先问问长辈:“以前,这条小河是怎么样的?小河里面有些什么小鱼、小虾?有哪些水生植物?现在的水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作一些调查访问后,再把现在的水样本采集起来,放一点明矾,沉淀之后,看看水里面有些什么样的物质,分析水的污染状况。当然我们不可能用高级仪器来测定,仅仅是用一些可以掌握的办法,如在水里面调上一点明矾,让明矾粘住水里面的杂质逐渐沉淀下来,然后我们把沉淀物质拿出来,在放大镜下观察分析是些什么物质。学生还通过书籍查询、网上搜寻,了解现在水源状态发生的变化。师生还通过学科中与主题有关联的内容来获取知识,比如自然常识课、语文课中有关于水的内容,音乐课、美术课中也有与水相关联的内容,这些都能整合到这个主题中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学科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最后形成一个科研报告形式的课题研究科学小报,把每个小组分工研究的内容通过这个小报反映出来,并公开展示,借此对全校学生进行保护水环境的教育,这也是一种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多学科组合在一起,不是把学科之间割裂出来而是融合在一起的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一项知识内容涉及不同领域的基本规律。还有长短课的实践,与学生们那种有意注意的时间分配也比较符合认知规律。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遵循教育本身的科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来做好教育工作。
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知规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开展教育,教师要遵循两个规律:一是教育本身的规律,二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知规律。这也正是我的教育理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知规律。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和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 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用充满师爱的宽容与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到童年成长的快乐
一个学生快乐与否、幸福与否、如何度过他的童年,这对于他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要想做到这几点,师爱的宽容与期待尤为重要。
师爱是博大的、高尚的,一个学生进入一所学校读书,进入一个班级跟着教师学习、成长,这便是和教师结下了一种缘分。即使教师之前可能与这个学生素无渊源,但是对待班里的、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是一种博大而高尚的爱。教师这种爱体现在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不断地获得进步,更加体现在教师的宽容与期待当中。期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学生的成长有个必然的过程,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些不足的地方,所以要在教师的关爱下、伴随下成长。而对于学生的不足、错误和缺点,教师更要耐心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反复,所以教师需要持续而耐心地待之以宽容。同时,将这种宽容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成就每一个学生。这便是我的教育理想。
2.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不能用成人的视角去观察不同个性的学生,请尊重学生的“磨蹭”
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既有物理层面,也有精神层面。就物理层面来说,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骨骼发育、肌肉发育状况。比如,学生在幼儿时期刚开始接触写字时,因为肌肉还没有发育好,握笔、用笔写字手劲比较小。虽然学生心里想把“横”写平,把“竖”写直,但是由于他还未发育成熟的身体状况,肌肉不发达,大脑和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不够默契,便没有办法把字写好,会出现将字写歪、写偏、不规范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宽容。又如,低年级儿童上课时,教师提问后,小朋友们总是把手高高举起,很是热情,迫切希望教师请自己发言。可是,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可能一下子把教师提的问题忘了,或者可能回答到另一个他所关注的问题上去了。这很可能是因为学生身心发育还没有成熟,学生的神经鞘还未发育完成,一瞬间,他的兴奋点转移了。此时,教师不应着急,更不要气恼,而应耐心地提醒与启发。
就精神层面来说,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个性。个性,是每个生命个体不同性格的表现。就如同血液有不同的血型,性格也是这样。而天性,则是自然性。我们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所以我们的个性、天性都是源自大自然的造物。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磨蹭”,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他们以鼓励、关爱与支持。尊重学生的个性既要面向共性的、全面的群体,也要尊重在群体中具有不同个性的差异的学生。
3. 由学生亲身去体验生活、了解自然、接触社会,这就是儿童感知世界的基本规律
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有儿童自己感知认知的规律。所以,教师还要尊重学生感知世界的基本规律,顺应儿童认知客观世界的规律,这样的以儿童为本的教育可能就是最科学的教育观了。从儿童出发的“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从儿童的视野、视角和视点出发来考虑教育教学。作为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了解、熟悉儿童,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杨浦区小班化教育工作室就开展小班化教育提出了一个主题:小班个性化教育,简称为“个教育”。“个教育”应放在小班的环境当中去研究和实践。因为在小班中,班级人数较少,教师的视野可以基本覆盖全体学生,能够关注关心不同学生的个性特色,并进行鼓励和引导。如今,杨浦区在区域中已经广泛推进了小班个性化教育的主题研究,提出了三个核心。一是自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自主进入学习、活动领域。二是合作,提倡个性教育并不是把个体和群体分隔开,把个人和他人区别开。个体是建构在群体环境中的,群体中有个体,而个体又是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组辩证关系。在小班、小组、生生、师生的合作中,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帮助、借鉴,从而不断进步。学生既要学会与个性相近的伙伴之间进行合作,也要学会和个性不一致的伙伴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长大后融入社会,在工作中与不同的人都能够相互协作。三是创新,创新的基点是个性。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创新才能发展。没有个性,也做不到创新。
关于开展小班个性化教育,杨浦小学实施了小班教育中心的建设。杨浦小学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选择,建设了六个不同的学习中心:媒体中心、阅读中心、写作中心、表演中心、发现中心、艺术中心。在开展学习时,学生首先了解学习的主题和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进入不同的中心学习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体现了自主、合作和创新。
当然,在小班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在常态教学下实行的常规教育模式,如小班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步骤、基本策略、基本方法等。我们还设立了“学习站式学习”。学习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即可进入下一个阶段,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使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并进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这是小班个性化教育经常使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小班个性化教育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的体现。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推荐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想11-14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07-1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12-07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意义07-09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12-11
安全科学的发展09-10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1-16
科学发展观在教学中的应用07-03
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的思考06-28
生物科学的发展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