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书及约束力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仲裁协议书及约束力(通用13篇)

仲裁协议书及约束力 篇1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所以,它首先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具体表现为:1、当事人就协议仲裁事项的诉权受到限制。诉权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本可以在产生民、商事争议时自由行使。但是,如果该争议属于生效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事项,则当事人只能就该争议提交仲裁,而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更不能请求行政机关或其他团体、组织处理该争议。仲裁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由此可以推断出,对协议仲裁的争议,当事人既然不能向法院起诉,当然也不能请求其他机关或组织处理其争议。2、当事人可提请仲裁的范围受到限制。仲裁这一民间解决纠纷的方式,系民商法意思自治的产物,即以仲裁途径解决纠纷须双方当事人自愿。因此,他们必须在仲裁协议中确定仲裁事项。在此范围外的争议事项,除非另有新的仲裁协议,否则,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出于一厢情愿将争议事项提交仲裁解决。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可向受理申请的仲裁地提出异议。3、对当事人课以附随义务。仲裁协议对当事人还课以基于前两项效力之上的附随义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履行裁决的义务,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目的是对其争议由仲裁人进行处理,而仲裁机构作出处理的方式是作出仲裁裁决,因此,履行裁决既是当事人实现自己目的的途径,也是仲裁协议对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约束。除此以外,仲裁协议对当事人产生的附随义务还有: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任意变更、解除已发生效力的仲裁协议;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应与仲裁机构积极配合,如实陈述案件事实,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证据等。

二、仲裁协议对仲裁机构的约束力

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前提和依据是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对仲裁机构也产生拘束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授权效力。即有效的仲裁协议授予了约定仲裁机构对仲裁事项的管辖权。仲裁管辖权是仲裁机构审理仲裁案件的基础,而仲裁机构的管辖权完全依赖于当事人双方所签订的仲裁协议来履行。如果当事人之间没有仲裁协议,则仲裁机构无从取得管辖权,也就无权对他们之间的争议进行受理、审理。反之,如有当事人通过有效的仲裁协议赋予了特定仲裁机构仲裁管辖权,则除该仲裁机构外,其他司法机关及仲裁机构对该争议均无管辖权。可见,使仲裁机构获得管辖权是仲裁协议对仲裁机构的效力之一。2、对行使仲裁权范围的限制效力。仲裁机构只能对有效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事项享有仲裁权,而对于超出约定仲裁事项范围的争议,根据仲裁自愿的原则,仲裁机构无权管辖,从而不得受理和裁决。否则,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要求对该仲裁裁决予以撤销或不予执行。3、对仲裁裁决内容实现的保证力。仲裁协议的签订是出自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表明他们愿意由选定的仲裁人处理其争议,所以,他们就必须尊重该仲裁人作出的处理结果。即对合法有效的仲裁裁决必须执行,否则,通过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会招致法院的强制执行。

三、仲裁协议对人民法院的约束力

仲裁协议对人民法院的效力表现为两个方面:1、排除人民法院对有仲裁协议的争议案件的管辖权。我国仲裁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第26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这样规定的原因在于,当事人既然协议选择了仲裁这一解决纠纷的方式,就意味着自愿放弃了诉权。他们都必须对自己的理性选择负责,任何一方不得再就同一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另一方可依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予以抗辩,请求撤销立案,或驳回起诉。从另一个侧面看出问题,就会发现仲裁协议实际上排除了法院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从而保证了“有仲裁协议即不得诉讼”这一原则。2、对仲裁机构基于有效仲裁协议所作出的有效裁决,法院负有执行职责。如前文所述,当事人既然选择了仲裁人处理其争议,就必须执行处理的结果,即执行仲裁裁决,如其不自觉执行裁决内容,则权利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强制执行。强制执行不能由仲裁机构来执行,而只能由人民法院来执行。而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内容强制执行的依据仍在于当事人之间有有效的仲裁协议。故而对法院的该职责,仍应认为是仲裁协议的效力之一。

四、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是指仲裁条款虽然作为主合同的一部分,但其在性质上、效力上均独立于主合同,其效力有独立的确定性,不受主合同变更、解除、终止、无效等情形的影响。在此必须注意,仲裁条款的独立性仅适用于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因为该仲裁条款是仲裁协议的形式之一,其本身就是一个合同,所以才有相对于主合同是否独立问题。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性质上的独立性。尽管仲裁条款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但其性质与主合同其他条款的性质截然不同。具体说,主合同是规定当事人双方实体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实体性质的;而仲裁协议是关于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其争议的协议,是程序性质的。所以,它和主合同是平行的,二者可以分离。2、效力上的独立性。即仲裁条款虽然载于合同之中,但其效力并不因合同其他条款效力的终止而终止。仲裁条款本身有独立的有效要件。仲裁条款的效力具有独立性的原因在于,仲裁协议是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协议,是作为救济手段出现的,其目的在于解决因主合同其他条款而产生的争议,也就是说,仲裁协议是一种关于主合同的结果事项的条款,它在约定的仲裁事项出现时才可能发挥作用。所以,它不因主合同失效而失效,反而因满足了其所附的停止条件而得以实施,发挥作为救济手段和解决纠纷的程序的作用。

论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的效力 篇2

关键词:仲裁协议;债务承担;债权让与

中图分类号:D99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03-02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将其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但如果合同是含有仲裁协议条款,当合同转让给第三人时,该仲裁条款是否也应同时转让给第三人,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先行的国际商事仲裁立法和国际公约均未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也不尽相同。

一、仲裁协议转让的理论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当事人订立合同之后将其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理论上也没有太大争议。但是如果合同中含有仲裁条款,合同的当事人将其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方时,该仲裁条款是否同时转让给第三人?换言之,第三人是否应受该仲裁条款的约束?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尚存争议,各国的做法也各不相同。下面就理论上的分歧作一归纳。

1、支持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理论

仲裁协议同合同一样,其效力仅及于合同当事方,而合同的效力只有在当事人合意之下才能及于第三人。因此,仲裁协议作为合同的一种,是否应当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仲裁协议是否可以因当事人的合意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的问题。仲裁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契约,且是一种实体法上的契约。从契约的相对性原则来讲,仲裁协议仅仅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效力。但随着仲裁实践和仲裁理论的发展,当前的主流做法则认定,在特定情况下仲裁协议对未签署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也产生约束力。

实践中,有许多国家采取仲裁协议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做法。在美国法中,涉及仲裁条款转让的多数案件均是在整个合同转让时讨论的。在转让整个合同的情况下,美国法院认为,仲裁条款随主合同一同转让,主合同中关于仲裁条款的规定均可以用来抗辩受让人。法国对仲裁条款的转让无专门规定,法院一般判定在主合同转让时,仲裁协议自动转让。在瑞士,除非某些特殊情况,仲裁协议也应当与其他的权利一同转让。

2、反对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理论

反对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从仲裁条款独立性来看,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与合同不同的单独协议,仲裁条款独立于合同的其他条款而存在,不因合同其他条款无效而无效,也不因合同本身的存在与否受到任何影响。因此,当主合同转让时,仲裁条款不随主合同转让而转让,除非双方当事人同意此项转让。

但是,依据仲裁条款提起仲裁的权利应当与其他从权利一样随着主债权的转让而转让。如果争议一方能够在争议出现后,随便以合同无效或不成立对抗仲裁管辖权,那么仲裁条款也就事实上失去其约束力。因此,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顺利开始,而仲裁条款的转让则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顺利完结,以仲裁条款自治性反对仲裁条款随合同转让自动转让是不合理的。

(2)缺乏书面仲裁协议

仲裁是基于双方的合意而产生的协议。各国仲裁法与国际上有关的公约均要求仲裁协议是书面的方为有效。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在书面的仲裁协议上签字,就不受仲裁协议的约束。但是随着商业实践的发展,这一要求已逐渐放宽,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确认或者正逐步接受一些没有签字的仲裁协议的效力。所以以需要书面仲裁协议来反对仲裁协议的自动转让的说服力不强,也不符合放松仲裁协议形式要求的国际趋势。

二、不同情形下仲裁协议的效力

合同的转让,准确地说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指在不改变合同关系内容的前提下,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合同转让分为合同承受、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三种情形,若合同出让人与合同相对方之间在原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那么对该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应区别对待。

1、合同承受时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

合同的承受又称合同概括转让,即合同的整体权利义务全部转让给受让人。在合同承受中,合同的转让人经合同另一方或者其他方当事人的同意,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概括移转给受让人,如果原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该仲裁条款对合同的受让人与合同的其他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除非在合同的转让过程中,受让人或合同的其他方当事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即在合同承受的情况下,适用的是仲裁条款“自动移转规则”(Antomatic Assignment Rule)。这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2、债务承担时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

在合同债务承担的情况下,与合同承受的情形类似,债务人转让债务同样需要得到合同的另外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因此,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权人应当具有约束力,除非受让人或者债权人双方或者一方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对于合同债务承担,各国一般都规定:债权人的同意是使债务承担有效的最主要条件。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债权人若愿意继续采取仲裁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明示同意债务转移时就视为同意仲裁条款一并转移给受让人。若债权人未明示同意,同时在合理期限内未作出有相反意思表示的特别声明或保留,也视为债权人同意原债务人将仲裁条款中的权利义务随合同债务一并转移给受让人。因此,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权人应当具有约束力,除非受让人或债权人双方或者一方有相反的意思表示。

3、债权让与时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

这种情形在国际上争议较多,各国做法不一。在合同权利转让的情况下,各国大多规定转让不需债务人同意,而只要对债务人通知即可对其生效。所以,大多数国家否定了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务人的效力。但是,近来也有国家承认在债权让与时,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务人即合同的另外一方当事人同样有效。法院和仲裁庭对此种情况下仲裁条款自动转让原则的论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将仲裁条款视为基础合同的从属权利。仲裁协议作为主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唯一的目的是保障合同权利的实现,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属于合同的附属权利,应当与合同其他条款项下的权利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受附属权利转让规则的支配。因此在主合同转让时应该自动转让。(2)对各方公平合理的期待进行分析。合同权利的转让仲裁条款自动转让并不损害相关当事人对合同的公平合理预期。从债务人的角度分析,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合意达成仲裁就意味着仲裁不仅是其应当承担的义务,也是其享有的权利。债务人的义务在原合同权利转让后一般并没有实质地改变。如果仲裁条款不能自动转让,那么只要原合同当事人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他就可以逃避仲裁的义务,这样仲裁条款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从债务人权利的角度而言,原合同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有理由认为债务人本来是希望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履行合同产生的争议的。如果仲裁条款不能自动转让,债务人就必须通过诉讼解决争议,其仲裁解决争议的合理期待就要落空。从受让人权利角度看,只要转让合同有效,他所受让的合同权利就应该得到保护,没有理由认为受让人就其受让的权利所受到的保护要比转让人少,故在一项转让中,仅仅让与合同权利而不转让对该权利的保护是难以想象的。从受让人义务分析,受让人不应当被置于比转让人更优越的地位,如果原合同对债权所附加的条件之一是以仲裁方式解决有关争议,那么受让人无权摆脱仲裁的约束。

三、结论

无论从仲裁的产生来看,还是从世界各国的普遍实践来看,仲裁制度的最根本属性在于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意志,实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当事人在选择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方式上拥有一定的意思自治,这种意思自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尊重,而且当事人自己也要受到自己选择的制约。在国际国内民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中,仲裁所具有的合同因素就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原则。“无合意则无仲裁”是由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决定的,根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是一个合意的过程,前提是当事人一致认可以其选定的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从表面上看,对仲裁合意的要求形成了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强有力的阻碍,因为原仲裁条款中没有也不可能表现出非转让方当事人与受让人之间的仲裁合意,如果仲裁条款签字方在未经受让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仲裁义务强加给他,那么受让人的权利就会受到侵害,使其不能享有通过公正和公开的法院审判维护自己权利的自由,也就否定了他应得的法律援助。但实际上,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并没有否定“无合意则无仲裁”这一基本定律,恰恰相反,确定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必须以当事人意图为基础,因为在国际商事合同发生转让的情况下,通常在转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仲裁条款中根本没有提及该仲裁条款对受让人的效力,在合同转让后,就必须借助对当事人合意的推定来实现仲裁对当事人合意的要求。在国际商事合同转让中,不论从常理还是法律的观点看,合同当事人都可以在授予受让人权利时加以一定限制。合同转让,其中的仲裁条款是否一同转让,是转让协议的解释问题,归根结底,这一解释要服从当事人的意愿。在合同转让时,如果转让人、受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明确改变或排除了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原仲裁条款对受让人不具有拘束力,反之,则对受让人有拘束力。

对受让人而言,当债务人与转让人之间的合同载有仲裁条款时,受让人有合理的机会考虑在其受让了合同权利,取得债权人的地位时,通过仲裁解决他和债务人之间的争议对他是否有利。如果他不愿接受仲裁条款,他就应当在合同转让时向转让人表示反对继续适用仲裁条款;否则,他就应当受仲裁条款的约束。

参考文献:

[1]谭兵.中国仲裁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2]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乔欣.比较商事仲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于喜富.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兼论中国的立法 与司法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6]张圣翠.国际商事仲裁强行规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顾华宁.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问题研究——基于国际商事合同转让[D].西南政法大学,2003.

[8]赵健.长臂的仲裁协议——论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效力[J]. 仲裁与法律,2000,(1).

仲裁条款与仲裁协议书的区别 篇3

仲裁条款和仲裁协议书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a)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只能签订于双方当事人争议发生之 前,而仲裁协议书既可以签订于争议发生之前,也可以签订于争议发生之后。

b) 仲裁条款是主合同中的一个争议处理的条款,附属于主 合同,以主合同条款的形式存在,而仲裁协议书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不受主合同的约束。

c) 仲裁条款所约定的仲裁事项范围仅限于主合同内的合 同纠纷,而仲裁协议书的内容,不限于合同纠纷,也包括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d) 仲裁条款由于仅仅属于主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往往 规定的比较简单,且双方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更关注交易条款,对争议解决的仲裁条款不太重视,因而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而仲裁协议是专门为解决争议订立的,内容更加详尽,且部分仲裁协议订立在争议发生后,双方不太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e) 有些时候,仲裁协议是仲裁条款的补充。

什么是仲裁条款

仲裁协议书 篇4

地址:___省___市___路___号

法定代理人:田_____,董事长

被申请人:___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___省___市_____路___号

法定代表人:周___,总经理

申请人___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______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被申请人),

————————

———————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自愿达成如下和解协议:

————————

———————

五、本协议书自双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由被申请人送仲裁庭一份。

申请人在本协议书生效后的三日内撤回仲裁申请。

申请人:_____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理人:田_______________

被申请人:_______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_______________

合同仲裁协议书 篇5

同年5月6日,zz公司与被告yy公司签订了CC960506号销售合同,约定由yy公司销售普通旧机电5000吨给zz公司,每吨348.9美元。

上述两份合同第8条均明确约定:“凡因执行本合约所发生的或与本合约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货物到港后,经商检查明:货物总重量为9586.323吨,“本批货物主要为各类废结构件、废钢管、废齿轮箱、废元钢等”。

zz公司遂以xx公司和yy公司侵权给其造成损失为由提起诉讼。

仲裁协议书及约束力 篇6

摘 要:根据我国现行《仲裁法》对仲裁裁决被撤销后纠纷解决方式的规定,当事人无法依据原仲裁协议再次申请仲裁,原仲裁协议效力无效。从仲裁裁决被撤销的事由、仲裁协议的本质及其效力终止的情形、司法监督的限度认为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原仲裁协议依然有效。

关键词:撤销仲裁裁决;仲裁协议;协议效力

撤销仲裁裁决是指在仲裁裁决存在法律规定的撤销事由时,经当事人提出申请,管辖法院在审查核实后裁定撤销仲裁裁决的行为。[1]法院撤销仲裁裁决,意味着对仲裁裁决效力的否定,但仲裁裁决的撤销,是否必然导致仲裁协议的无效或失效,各国的立法实践的规定纷纷不一。仲裁裁决撤销后,当事人是否需要达成新的仲裁协议才可再申请仲裁,原仲裁协议是否有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域外的立法规定

其一,裁决撤销后原仲裁协议效力丧失。在实行严格仲裁制的部分国家和地区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规定,一旦仲裁裁决被法院裁定撤销,法院即重新获得相关争议纠纷的管辖权。如,1986年《荷兰民事诉讼法典》、1981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其二,裁决撤销后原仲裁协议仍有效。实行积极仲裁制部分国家规定,裁决被撤销后仲裁协议仍然有效,当事人可以依原协议提起仲裁。如奥地利《仲裁法》第611条第5款及1998年《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059条第5款规定,在仲裁裁决撤销后要求当事人重新开始仲裁程序。其三,原仲裁协议的效力由法院决定。《美国联邦仲裁法》及美国《统一仲裁法》规定,由法院决定由于不同情形下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协议的效力。

二、中国的仲裁实践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9条第2款规定,仲裁裁决被法院裁定撤销后,若双方当事人欲再次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项下的争议,必须重新订立一份新的仲裁协议,原仲裁协议自始无效。如果当事人无法重新达成新的仲裁协议,或者并无意愿再次通过仲裁解决争议,仲裁协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我国的立法实践的做法是以保证仲裁的公正与合法为目标,最大限度实现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却以牺牲仲裁的独立性和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充分尊重为代价。[2]基于对仲裁价值的考虑,笔者认为,裁决被撤销后仲裁协议仍然有效,当事人可以基于原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

三、裁决撤销后原仲裁协议有效的理由

(一)仲裁裁决的撤销事由

我国《仲裁法》设立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制度,在第58条第1款中规定了六种当事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定事由,分别是: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庭无权或越权仲裁、仲裁违反正当程序、裁决的证据伪造、当事人隐瞒证据及仲裁员存在枉法行为的。撤销事由中,前三项撤销事由属于程序审查范畴,后三项属于影响仲裁实体公正的问题。显然,我国的法院撤销仲裁裁决时,既审查仲裁程序,也审查仲裁的实体性内容,审查范围广泛,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只审查程序的做法相悖。

在仲裁裁决撤销事由中,首先,除了第一项“没有仲裁协议”的规定外,其他项的规定均不属于仲裁协议效力的瑕疵,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经法院裁定,将使仲裁裁决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并无对仲裁协议的效力的裁决。其次,有效的仲裁协议作为申请仲裁的必备条件之一,在仲裁立案过程中,当事人没有仲裁协议的,可以根据《仲裁法》第21条的规定,由于无仲裁协议而不予受理,在此后就不存在仲裁案件因为没有仲裁协议而被法院裁定撤销的情形。针对撤销仲裁裁决事项其他法定事由,仲裁裁决被撤销是由于仲裁的程序及当事人或者仲裁员的过错,并非仲裁协议本身的错误或瑕疵,因此不必然造成仲裁协议的失效。最后,法院作出撤销仲裁裁决,是对仲裁裁决所依据的实体或程序上瑕疵的确认,并非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否定。仲裁裁决撤销后,当事人的纠纷回到仲裁申请前的状态,此时仲裁协议已经订立,因此仲裁协议效力依然有效。

(二)仲裁协议效力终止的情形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民商事争议交付某仲裁机构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3]仲裁协议从本质而言是一种合同。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合同终止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使得合同设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使得合同的效力随之消灭。《合同法》第91条规定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因债权得到履行或履行不能而消灭;二是因其他法定原因,如抵消、混同等方式而终止。仲裁协议的失效是指原本有效的仲裁协议因为特定仲裁事项的结束、当事人的放弃或其他原因而失去其法律效力的情况,[4]属于合同效力终止的方式之一。仲裁裁决被撤销后,仲裁协议约定的争议事项并未解决。因此,仲裁裁决的撤销并不导致仲裁协议因履行或履行不能而消灭,仲裁协议的效力也不当然终止。

(三)司法监督的限度

法院对于仲裁的司法监督在内容上包括程序和实体问题的监督。法院对仲裁程序上的监督,即对仲裁裁决过程中出现的程序性问题的审查,如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组成、仲裁庭越权裁决等问题。而实体上的监督,指法院审查裁决所认定的事实是否确凿、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仲裁法的基本原则,仲裁协议作为当事人对纠纷合意解决方式的意思表示,是启动仲裁活动的必要条件。国家司法权对仲裁的介入,应以尊重当事人之间意思自治为限,确保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法院的裁决导致当事人原本协商一致的有效的仲裁协议的效力丧失,且仲裁裁决被撤销的原因并不因为仲裁协议本身的效力瑕疵,其行为实际上是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实体的效力裁判,超越了程序和实体监督的范围。因此,基于对仲裁独立性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撤销仲裁裁决作出后,原仲裁协议依然有效。

参考文献:

[1]黄进,宋连斌,徐前权.仲裁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46.

[2]蔣莉.撤销仲裁裁决与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4): 143-143.

[3]谢石松.商事仲裁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0.

[4]黄进.仲裁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97.

作者简介:

仲裁调解协议书 篇7

为促进家庭和谐,保持家庭和睦,防止家庭纠纷,为座落于袁湾24号和xx37号的两套房屋今后的分配归属问题,达成如下协议,以共同遵守:

1、袁湾24为现在居住用房,其土地使用权登记为,该房屋以后有任何变动均与夫妇及夫妇无关。

2、xx37号为现在居住用房,其土地使用登记,该房屋以后有任何变动均与夫妇及夫妇无关。

3、本协议所属房屋,经协商一致,袁湾24号房屋归使用、居住,其所有权归所有,与无关;xx37号房屋归使用、居住,其所有权归xc所有,与无关。

4,父母已无任何经济来源,也没有能力替任何一方还清债务,各自的债务由自己归还,与对方及父母无关。

5、本协议一式三份,见证方执一份,自三方共同签名之日起成立。

签字: 签字:

见证人(签字):

如何起草仲裁协议书 篇8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仲裁协议必须包含的内容要求不一样。这意味着,同一项仲裁协议,可能在香港是有效的,在内地却是无效的;某一项要求,在伦敦并不需要,在上海却是必要的。这就要求在起草仲裁协议时即应依据相关的准据法作出准确的预判,至少要考虑仲裁地法与执行地法的相关规定。

以中国仲裁法为例,仲裁条款/协议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必备内容: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l仲裁事项

选定的仲裁机构

此外,仲裁条款/协议也可以选择以下任意性内容:

仲裁地及/或开庭地点;

仲裁语言;

仲裁员人数(通常为一名或三名);

仲裁员国籍;

仲裁庭组成方式;

适用法律;

适用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

适用的仲裁规则;

仲裁协议书及约束力 篇9

关键词:民事仲裁;运行现状;完善构想

一、仲裁的概念

我国法律并未对仲裁的概念做明确的规定,学术界也未对仲裁的概念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基于对各种学说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仲裁就是指当事人发生民商事纠纷后,根据其事先或事后的协议约定,将纠纷交由双方认可的公正的第三方——仲裁机构予以裁断,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一种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是在法院诉讼外,用非官方的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本文所研究的“仲裁”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2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确定范围内的仲裁,而不包括劳动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等非民事仲裁内容。

二、我国现行仲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仲裁协议在形式上审查相对严苛

我国现行新《民事诉讼法》第271条以及《仲裁法》第16条中严格规定了仲裁协议的形式要求,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以及以其他书面方式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即在我国只承认书面形式的仲裁协议,以口头形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是没有效力的。

(二)仲裁庭不享有采取保全措施的权力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28条和第46条的规定,在我国,仲裁过程中有权采取保全措施的主体只有人民法院,法律并没有赋予仲裁庭决定和执行保全措施的权力。而人民法院并不了解争议的具体情况,如果是否采取保全措施必须由法院决定的话,法院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对争议事实再进行审查,这样就违背了仲裁的首要功能,即公正、高效地解决纠纷,拖延了争议处理的时间。

(三)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不完备

我国《仲裁法》第58条仅规定了撤销事由应由合议庭进行审理,而对于合议庭的组成、采取何种程序进行审理、是否公开审理、仲裁员是否需要参加庭审等重要问题并没有作出细化的规定。撤销程序立法上的空白极易造成司法上的混乱,这不但不能保障仲裁裁决撤销审理的公正性和统一性,而且法院的仲裁裁决撤销权因没有程序的规制而难以保证其运行的规范性。

(四)重新仲裁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

我国《仲裁法》第61条的规定太过笼统,它并没有指出进行重新仲裁的主体的原仲裁庭还是需要另行组成仲裁庭,也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重新进行仲裁的情形。另外若经过重新仲裁作出的新的仲裁裁决,对于该仲裁裁决如果当事人仍然不接受、当事人再一次要求撤销仲裁裁决,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为了让当事人得到满意的结果,法院是否应该继续受理当事人的再次撤销申请,是否应该再次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法律如果真的允许仲裁庭对于同一案件可以进行不断地审理,那么仲裁裁决一裁终局制度的设计意义何在,仲裁的权威何在。

三、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放宽对仲裁协议的审查

我国《仲裁法》規定的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的,但是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达,书面形式的仲裁协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为了鼓励仲裁的发展,除了最高人民法院在《仲裁法》司法解释中扩大了的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要求外,我们还应该将仲裁协议的形式扩大到包括协议得以记录下来的任何形式。

(二)放权仲裁机构

针对仲裁庭不享有采取保全措施的权力这一问题,笔者的建议是由仲裁机构享有保全的审查权和决定权,而保全的实施权则由法院行使。仲裁机构作为纠纷的解决机构,最了解纠纷解决的进程,如果将保全的审查权和决定权交由仲裁机构,那么仲裁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既节省了纠纷解决的时间,符合仲裁高效的功能,也可以缓解法院的审理压力。

(三)健全仲裁撤销的程序

首先,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应当允许仲裁员的参与。为了防止法官因为仲裁经验的缺乏作出错误的结论,法院应当允许仲裁员参与审查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中。例如可以允许仲裁员参与法院的评议活动。其次审理仲裁裁决撤销案件的合议庭应全部由审判员组成。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仲裁裁决撤销案件涉及到司法对于仲裁的监督问题,这种案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难度系,而陪审员可能不具备审理这种案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

(四)完善重新仲裁制度的规定

首先笔者认为,通常的情况下重新仲裁的主体应是原仲裁庭。但是如果争议当事人丧失了对于原仲裁庭的信赖,当事人可以基于自愿原则达成一致意见,重新选择仲裁员另行组成仲裁庭作为重新仲裁的主体。再次重新仲裁的案件需要满足仲裁裁决中的瑕疵具有可弥补性的条件。最后重新仲裁次数的多少,笔者建议一个案件法院只能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一次,以确保仲裁的权威性。

四、结语

在多元化的环境下,为了实现仲裁的价值目标,最大限度的维护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面推动仲裁制度的蓬勃发展,有必要对此加强宣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的立法,健全实际操作过程,构建相对完善的仲裁制度。

参考文献:

[1]宋朝武.《中国仲裁制度:问题与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2]谭兵.《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变革与创新》,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杨玲.《仲裁法专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

[4]乔欣.《和谐文化理念视角下的中国仲裁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汪祖兴.《中国仲裁制度的境遇及改革要略》,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张猛.《完善我国现行仲裁制度的几点思考》,载于《仲裁文集》2005年第1期.

[7]徐前权.《仲裁法实施中的若干问题》,载于《仲裁与法律通讯》1997年第8期.

劳动仲裁协议书 篇10

法定代表人:某某某,董事长

住所地:江苏省某某市人民西路132号

被申请人:昆山市某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住所:江苏省某某市某某镇某某西路

法定代表人:某某某,总经理

申请事项

一、请依法撤销苏州仲裁委员会苏仲裁字第403号裁决;

二、由被申请人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申请的事实与理由

8月5日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由申请人承建被申请人厂房工程,工程款为固定总价240万元。

该工程于6月20日经竣工验收合格。

被申请人仅于208月15日向申请人支付20万元,剩余220万工程款一直未付。

为此,申请人向苏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220元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

该案经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于10月28日作出裁决,依据被申请人提交的结算凭证书复印件,认为挂靠在申请人名下的徐炳林、徐炳元已与被申请人结算完毕,该二人行为应由被挂靠的单位承担,故被申请人已与申请人结算完毕,由此驳回了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申请人认为该仲裁裁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五十八条第(三)、(四)、(六)项的规定及《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第五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规定的”,依法应予以撤销。

一、苏州仲裁委员会在被申请人未提交证据原件的情况下就认定其效力,并据此作出裁决,违反了程序规定,依法应予撤销。

作为认定被申请人是否已向申请人支付工程款及双方是否已经结算并终止合同的证据,被申请人竟然没有提交原件,而仅是从昆山市人民法院复印了另案的卷宗材料来证明其真实性,苏州仲裁委员会也仅凭这些复印件就认定了这些证据的真实合法性,并据此裁决,被申请人已与申请人结算完毕,不存在拖欠工程款一事。

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在昆山市人民法院()昆民二初字第3028号判决书中并未提及,一审法院在判决书中也仅说明被申请人作为该工程的建设方,不应承担承建方所拖欠的材料款支付责任。

被申请人在仲裁过程中提交的证据与昆山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没有关系,因此,这些证据在法院的庭审笔录及判决书中根本没有体现。

事实上,在仲裁过程中,申请人曾前往昆山市人民法院调阅上述卷宗,发现,被申请人提供给昆山市人民法院的证据均为复印件,因此,在庭审过程中,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质证时指出,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虽然加盖有昆山市人民法院档案室公章,但不能据此就认定被申请人把证据原件提供给了昆山市人民法院,仲裁庭应予核实上述材料是否复印自原件,但遗憾的是,苏州仲裁委员会没有进行核实就仅凭这些复印件就直接认定了这些证据的效力,申请人认为苏州仲裁委员会已经违反的《仲裁法》及《仲裁规则》中规定的“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的规定,违反了法定程序,依法应予撤销。

二、苏州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依法应予撤销。

被申请人提供的上述证据系伪造而来。

首先,仅从被申请人提交的204月2日金澄机械项目部徐炳林、徐炳元与金澄机械厂孙建忠的《结算凭证书》复印件就可以看出,该协议书徐炳林、徐炳元系一人所签,而且,在该结算书中擅自添加了“余额结清,债权债务和金澄机械厂无关”字样。

其次,被申请人提供的《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复印件上的“徐丙元”签字与前述《结算凭证书》中徐炳元签字并非同一人所签,而且,把“炳”字都写成了“丙”。

在被申请人提交的多份收条复印件中,徐炳元的签字与上述也都不一致。

再次,既然,在上述《结算凭证书》中双方余额已结清,怎么又会在5月8日由昆山公正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出具《工程结算审核报告书》呢?

综上可知,被申请人提交的证据均系伪造而来。

三、苏州仲裁委员会枉法裁判,因此所作出的裁决依法应予撤销。

在庭审过程中,申请人还提交了如下相关证据:

1、申请人在2008年5月22日进行屋面泼水、淋水、蓄水的试验记录;

2、2008年5月9日---2008年6月13日进行钢结构施工的记录;

3、2008年7月1日被申请人出具的所有工程均为申请人施工的证明;

从上述证据可以看出,双方合同并不存在所谓的终止问题,但苏州仲裁委员会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枉法裁判,从而作出错误的裁决。

综上,申请人认为,苏州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该份裁决已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据此,申请人依法向贵院申请撤销该裁决。

望贵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支持申请人的请求。

此致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

仲裁协议书怎收费 篇11

仲裁费用按照双方争议金额的大小按递减比例收取仲裁费,收费标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的规定,经物价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确定的收费标准计算。

申请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最后一日遇节假日顺延)预交仲裁费。原则上,仲裁费不能减免。确有困难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最多可以缓交一半,但须在开庭前交清。如果不预交,又不申请缓交仲裁费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申请人到财务室交纳仲裁费的,现金、支票均可,也可以通过银行转帐。

法律文书:仲裁协议书 篇12

仲裁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协议将其经济合同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居中依法评断是非,并一次性作出对各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特定争议的方法或者制度,法律文书:仲裁协议书。我国《仲裁法》第16条第:款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书。是各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以书面方式请求仲裁的协议,即当事人各方之间经过相互协商

一致达成的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居中依法评断是非,并一次性作出对各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书面的协议。

格式:

仲裁协议书

当事人:

当事人:

当事人双方愿意提请仲裁委员会按照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如下争议:

(争议的事项)

(1)……

(2)……

(3)……

当事人名称:当事人名称:

地址: 地址:

签字(盖章): 签字(盖章):

(注意:仲裁机构的名称一定要准确,范文《法律文书:仲裁协议书》。)

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我们经过协商,愿就年月日签定的合同第条约定的仲裁事项,达成如下补充协议:

凡因执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申请仲裁委员会仲裁,并适用《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当事人: 当事人:

签名(盖章): 签名(盖章):

涉外仲裁协议书内容了解 篇13

仲裁协议的内容,无论是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还是争议发生后提交仲裁的协议,其内容应包括:提请仲裁的事项、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规则以及仲裁裁决的效力,有的还包括仲裁员人数及指定方法、仲裁适用的法律、仲裁费用的承担以及仲裁使用的语言等。

仲裁事项。

即提请仲裁的争议范围。仲裁事项必须订得概括而且明确,不可遗漏。如果仲裁事项有遗漏,日后发生的争议超出了范围,则仲裁庭也无权审理。

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

一般地说,在哪个国家仲裁,往往就要适用那个国家的仲裁程序法规;如果当事人对适用的实体法未作约定的话,则仲裁庭将根据仲裁所在地国的冲突规则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这将对仲裁结果产生影响。如果约定临时仲裁庭仲裁,则应订明组成仲裁庭的人数及如何指定,亦即采用什么程序审理等;如果约定在常设仲裁机构仲裁,则应写明仲裁机构的名称。

仲裁程序。

主要是规定进行仲裁的程序和手续,包括如何提出申请、如何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如何审理、如何做出裁决,以及如何收取仲裁费用等等。

裁决的效力。

仲裁裁决的效力一般应订明是终局的,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但也有国家规定经仲裁作出裁决以后,如败诉方起诉,法院仍可以受理,前提是当事人在仲裁条款中未明确排除法院干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十六条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第十八条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第十九条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第二十条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上一篇:乡镇计生干部工作总结下一篇:敬老院做公益的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