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长城》导学案(精选8篇)
丘北县温浏中心校课件高效课堂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王海燕 高彩兰 阮会诊
17. 长城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学习过程】
)
遍,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蜿蜒 盘旋 城砖 城墙 屯兵 堡垒 崇山峻岭
呼应 肩膀 凝结 奇迹 智慧 打仗 气魄雄伟
2、认真朗读课文,填空。
本文是按由( )及( )的顺序写的,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 );第二自然段是( )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 );第三自然段是展开( );第四自然段描写( )。
3、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
4、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图片等。
(一)自主合作学习,试着完成下面的问题。
1、认真读课文、观看课文插图,在文中划出表现长城“长”和“高大坚固”的词、句,并认真品读。
2、注意带点的词语,理解下列句子:
― 1 ―
A、“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
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中的三个动词及“很自然地想
起”说明了什么?
B、“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4、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提高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
(二)展示与反馈:
(同学评价: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
) (20分)
1、读拼音,写词语,我最棒。(6分)
pán xuán
dǒu qi
ào
zhì huì
( ) ( ) ( )
Bǎo lěi jiān gé qì pò
( ) ( ) ( )
2、我会辨字组词。(8分)
崇( ) 魄( ) 屯( ) 俊( )
宗( ) 魂( ) 吨( ) 峻( )
仗( ) 砖( ) 隔( ) 磊( )
杖( ) 转( ) 融( ) 垒(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高大的( ) 陡峭的( ) 雄伟的( )
坚固的( ) 蜿蜒的( )
) (50分)
9分)
朵( )( ) 宛( )( ) 鬼( )( )
( )( ) ( )( ) ( )( )
2、选词填空。(4分)
凝聚 凝结
(1)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 )成的。
― 2 ―
(2)农民的汗水( )成一粒粒粮食。
气势 气魄
(1)这样( )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座山很有( )。
3、按要求写改写句子。(8分)
(1)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缩句)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缩句)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4)天空的星星闪闪发光。(改为拟人句)
4、“自然”一词有多种意思,请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入括号里。(3分)
自然:a 自然发展;b 理所当然;c自然界
(1)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 )
(2)站在长城上,会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地劳动人民。( )
(3)既然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那就听其自然吧。 ( )
5、补充句子,并说明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
(2)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 )
(3)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6、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
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供t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
(1)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长城 的特点。(3分)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12分)
( )( )
铺应( )( )
( )( )
供行( )( )
― 3 ―
(3)“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中“不过”的意思应选择
( )。(2分)
A 不到,仅仅。说明长城离北京很近。
B 只是。说明长城离北京得有一百多里。
7、拓展练习。
(1)除长城外,请你再写3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3分)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前总统叶
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建立;人民空军的诞生; 导弹部队的组建。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
情感目标: 增强国防观念,从而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学习重点: 是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学习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理解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学习过程:预习: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成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成立了舰队。3、20世纪70年代,海军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4、人民空军是在是。
5、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造了各种型号的、6、改革开放后,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7、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8、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陆续装备了弹核武器。展示
1、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建国初期的陆军装备如何?
2、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民海军又有那些提高?
3、我国的导弹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主要担任什么任务?反馈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
①华东军区海军②北海舰队③东海舰队④南海舰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70年B.1972年C.1974年D.1976年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海军兵种的是()
A.潜艇部队 B.海军航空兵C.海军陆战队D.野战部队 4.我国第一架国产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是在()A.1954年B.1955年C.1956年D.1957年
5.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6.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B.海上巡逻C.空中侦察D.两栖作战7.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兵种是()
A.潜艇部队B.海军陆战队C.空军D.导弹部队
8.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在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A.歼5型运输机B.歼5型强击机C.歼5型歼击机D.歼5型轰炸机 9.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方向是:()
A.增加人数 B.武器强军 C.数字强军 D.科技强军 拓展
材料一 1949年,我国的炮兵部队刚刚成立不久,使用的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还有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
材料二 1999年,导弹部队被称为“第二炮兵”部队,已有相当规模。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军和海上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②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③导弹部队发展的表现和发展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1长城赞
姓名: 小组: 评级: 主备:李嘉颖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对联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从时间和空间描写长城的写作方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教材助读:
1.作者简介:
罗哲文: 中国古建筑学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 国文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现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2.《长城赞》“赞”是赞美的意思。本文以《长城赞》为题,直接点文章主题。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预习案】(相信自己!)
预习自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将帅吏卒 黎庶百工 巍峨 瀚海 长龙烽垛 隘口
( ) ( )( ) ( ) ( )
锦绣 峻岭 血汗 点缀
2.多音字组词
数 将 尽 横
奔 旋 强 垛
3. 解释词语。
黎庶:
瀚海: 点缀:
隘口:
4.形近字组词
历( ) 帅( )吏( )卒( ) 庶( )筑( )
厉( ) 师( ) 史( ) 率( ) 遮( ) 巩( )
峻( ) 隘( ) 缀( ) 壁( ) 绵( ) 勤( )
俊( ) 溢( ) 啜( ) 璧( ) 锦( ) 勒( )
【探究案】(团结起来力量大!)
探究点1.这副长联,上联和下联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城?
【训练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xiū zhù yì lì xīn qín wēi é fēnɡ bēi jùn lǐnɡ
( ) ( ) ( ) ( )( ) ( )
hàn hǎi zònɡ hénɡ fēnɡ duǒ diǎn zhuì xiónɡ ɡuān ài kǒu
( ) ( ) ( ) ( ) ( )
Jiānɡ shuài lì zú lí shù bǎi ɡōnɡ jiānɡ shān jǐn xiù
( ) ( ) ( )
qǐ fú bēn ténɡ fēi wǔ pán xuán zhuànɡ lì qí ɡuān
( ) ( )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将帅( )( ) ( )( )百工 坚强( )( ) 聪明( )( )
血汗( )( ) ( )峨( )碑 长龙( )( ) ( )关( )口
( )带( )珠 江山( )( ) 起伏( )( ) 飞舞( )( ) ( )( )奇观 ( )峻岭 ( )荒原 ( )瀚海 ( )绝壁 ( ) ( )十万里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长城赞》是一副 ,一副全面赞美 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 起笔,点明长城是 。接着指出修筑长城的过程中“ ”“ ”所付出的艰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 和 及长城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 入笔,描绘长城的 :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 ,似 ,最后指出长城的 地位。
文本链接
玉门关联 阳关长亭联岳飞墓对联
无边晴雪天山出悲欢聚散一杯酒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不断风云地极来南北东西万里程 白铁无辜铸佞臣
知识链接
长城:长城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首。(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中国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近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御匈奴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弱方修筑了长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名胜和中国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两者均为其基本要求。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重点)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难点)
3、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重点)
【知识链接】作者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1936年获哲学博士。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自主预习】我的学习我做主!
1、给下列词语注音:繁衍()囊胚期()蟾蜍()蝌蚪()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繁衍:濒临:
神通广大:拍案叫绝:
相安无事:难能可贵
3、熟读课文,找出(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
(2)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3)“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5)“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6)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学法指导】:课文内容比较长,要学会默读的技巧。学生自主批注,小组内合作探究,然后班上交流。
【我的疑惑】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在班内解决)——---------------------------【合作探究】我合作,我收获;我展示,我快乐!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盘点收获】对照“学习目标”,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拓展延伸: 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请你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几个要点。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作业:以《假如我被克隆了》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达标检测】 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
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师小结: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课文,去了解作者笔下的长城。用心去感受长城的独特魅力。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初读理层次
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长城?
(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小结:课文读了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刚才我们了解的内容都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
②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描写的顺序,层次。第一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是作者在哪儿观看长城时,所看到的景象?
第二段: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第四段:这是作者面对长城时发出的——赞叹。
过渡: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设计意图:体会奇迹和伟大的奇迹。
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和作者有相同的感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远看我们的长城。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1.远看长城
(1)课件出示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①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都带有山字旁,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设计意图:联系字的字形,让学生联想画面,了解
长城修筑的位置,体会其气魄雄伟。)带着感受读词语
②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蜿蜒盘旋,想象长城的壮美雄姿。)
③ 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 播放录像。(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城)
④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小结: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体会奇迹。)2.近看长城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1)高大坚固
①生汇报,画的相关语句。高大坚固
②理解宽:同学们,五六匹马并排有多宽?(在情景中感悟,相当于现在三辆小轿车那么宽。相比现在的马路并不太宽,当我们想到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的封顶之上,是多么的令人惊叹!)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2)感受其构思巧妙
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②汇报名称,这几个字是我们所学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③你能在图中找出它的相应位置吗?出示近景图,指出相应位置,并说作用。
④ 城台场面录像。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利用长城来作战的?)
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通过对长城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⑥小结: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构造巧妙来体会长城是一个奇迹。)
过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方砖,扶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凝结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觉得哪一种更合适?①由气体变成液体②集中,聚集。(设计意图:通过体会凝结的含义,从而深刻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3)就是说长城不仅聚集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集中了古代劳动
人民的血汗。
(4)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5)幻灯片第三段2句,单看……陡峭的山岭。
(6)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人民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来修筑长城呢? 大屏幕出示:①没有火车、汽车,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远处运到长城脚下,它们会用————。
教师适时补充:据老师了解,他们还发明了滚木、手推小车、马车牛车来运条石。冬天在地面泼水成冰,利用冰将条石滑送到长城脚下。②但山太高,路太陡,没有起重机,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山脚下运到山顶,他们会用————。
当时,劳动人民还想到了在山顶安装木质滑轮将巨石拉到山顶,在两山之间架起绳索,将条石从山的这一端,滑送到山的另一端,省时省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适时补充,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小结:从你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是啊!他们想出了一个个巧妙的办法,依山势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并且设计的如此巧妙,易守难攻。
(7)但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①
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第一层)
②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他们每天承受着难以负担的重量,他们的肩膀和手会是社么么样子的?第二层
③这数不清的条石就靠肩扛、手抬,一天天,一年年,旧伤未好,又添新疤。疾病随时会夺走他们的生命啊!第三层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层层感悟劳动人民为修筑长城所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吧!
过渡: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老师用古文为大家朗诵。(8)补充孟姜女寻夫
听了这个故事,当你再次面对长城,你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血汗。(9)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设计意图: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长城的印象。(10)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
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作业: 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到小练笔上。设计理念:
1、凸显语文的“人文性”,把《长城》上成“文化的课堂”。
2、契合语文的“工具性”,扎扎实实训练语言能力。
3、践行“想象阅读”思想,声像言再现文字背后的真切场景。
4、贯彻“拓展阅读”理念,多角度把文章读厚、读广、读深。《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
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来理解长城是一个奇迹。从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理解感悟长城因劳动人民的付出而伟大。
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抓住崇山峻岭的字形来想象画面,了解长城修建的位置,理解蜿蜒盘旋来想象长城的形态,结
合录像资料的介绍(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想象与现实相结合,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体会它是一个建筑史的奇迹。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着重体会长城的宽,让学生想象并不算宽的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之上,体会这一奇迹。结合近景图,让学生找出相应位置,图文结合结合,学生在读课文时,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裂解了长城的构造,再读作用体会其构造巧妙,为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做好铺垫。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感悟设计巧妙并不深刻,如让学生想象敌人入侵时,应该怎样利用长城来作战?可能体会更深刻。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画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凝结这个词语,来体会劳动人民的付出。在体验智慧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劳动人民搬运巨大的条石想到的办法。老师适时补充,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象较为单一,因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想象。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的感受。在体会血汗时,抓住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层层体验来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代价,教案设计完美,但我在引导深层次的体验时引导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学生的体验较浅,老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应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提升,发挥想象,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虽然学生的情感有了,但总感觉读和悟没有深入,没有层次性,感悟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学生情感的高潮没有迸发。
同学们,大家能猜一猜这是中国军队的什么现代军事装备吗?
(上图为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下图为中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歼8战斗机)
你想知道人民解放军有哪些武器装备吗?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有哪些变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一定会对人民军队有所了解。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你知道我国的“建军节”是哪一天吗?请介绍一下它的由来。
2.结合教材,列举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3.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打出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军队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xx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多少周年?( )
a.61周年 b.71周年 c.81周年 d.91周年
二、连线题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20世纪70年代
我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 20世纪60年代
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20世纪50年代
【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1949年4月23日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独立地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等兵种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编有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现已成为一支兵种齐全、常规和尖端武器兼备、具有立体攻防能力、能有效保卫国家领海的战斗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陆地作战的主力,也是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一支部队。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人民解放军陆军编有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强大火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多兵种合成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其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简称二炮,组建于1966年7月1日,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其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限而有效的自卫反击。第二炮兵部队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在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维拓展】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宣布中国政府裁军一百万。在扩大会议上,邓小平说:“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消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即使国际形势恶化,这个裁减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加必要。”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年之多,但课堂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依然存在,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校高中部尝试了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打造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积极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高效;导学案;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年之多,但课堂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依然存在,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校高中部尝试了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打造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积极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导学案的含义
所谓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已有的学习基础,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生依据导学案的目标要求,独立自学、思考问题,教师根据导学案的执行情况,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交流讨论和讲解引导,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
从教学实践的过程来看,导学案是教师在钻研了教材之后,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的自学提纲式的课堂学习步骤,并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引导学生遵循着老师所指引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有效地参与学习,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克服了政治课堂中老师“以讲为主”的满堂灌模式,倡导的是”以学为主”的的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的意义
首先,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唤醒和鼓舞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解决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导学案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最后,从实践角度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在知情行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导学案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其实施过程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对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是一种既不重教也不重学的“夹心族”。其教学流程图式是: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第一阶段,自学教材。它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构建知识框架。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通常自学教材安排在课前或课外,但这既占用了学生作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安排在课堂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是较好的,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中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有利于讲课中有针对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这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其一,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时,教师不作正面回答,将分歧点或疑点交给学生讨论。如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课中,关于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如在必修1《经济生活》中,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提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是否还要坚持艰苦奋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消费情况,谈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可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形成学生之间互相争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为讨论寻找论据,必然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巩固。
第三阶段,启发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有自已的精神世界,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他们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渴望别人耐心地倾听和肯定,不愿接受一般化的说教,要求自我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同时理解力、概括力、辩证思维也有初步发展。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知识等现状,把师生关系确定为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讨论,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他们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耐心地说服教育,使课堂讨论达到和谐而有成效的境界。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动力,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讨论进程加以调控,并不时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思辨力,风趣的体态把讨论气氛引向和谐、激烈,避免讨论走入死胡同,或因缺乏气氛而停止。
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一些讨论的问题,为了寻找充分的论据,离不开事先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更有说服力的,还是从实践中找真理。如在讲《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时,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讨论题:“究竟是价格围绕价值,还是价值围绕价格转?”,然后让学生回家到农贸市场或超市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情况作调查,再到课堂进行汇报,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依据自己在农贸市场的观察心得,很快能得出正确的观点,从而使学生信服。
最后,重视归纳、整理,总结评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小结,对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综合。得出正确的观点、结论,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乃至完全接受,并对讨论作一个评价,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鼓励表扬在讨论中有上佳表现的学生,为下次的讨论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练习总结,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在每节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达不到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政治作业必须注意多样化,既有口头、书面,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平时的作业中,我尝试:
1、加强阅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杂志,把上面刊登的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通过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论一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2、运用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热点,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指导小论文写作。当今社会,学生接触的媒体越来越多,因而视野也广,他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在教学中布置这样的作业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论文集
[2]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吴立岗主编1997年3日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3] 《思想政治课“热点问题研讨”教学模式及其运用》一文 上海交大附中蒋敏然撰写发表于《思想政治课研究》2000年第三期
知识点一:音调
一、实验探究
实验一:仔细阅读演示实验,参照课本图,做课本演示实验,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先后两次实验,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
(2)用手拨动钢尺时,偏离中心的程度相同(振动幅度相同)
(3)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振动发出的音调。
你的发现:尺子伸出长,尺子振动(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高、低)尺子伸出短,尺子振动(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高、低),由此可知,音调高低受物体振动影响,我们把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那么,当振动频率高时,音调,频率低时,音调。
实验二:将家中相同的玻璃瓶(类似啤酒瓶)中装入深度不同的水,向瓶中吹气。
(1)听声音,瓶中水多时音调(高、低)。
(2)声音是由于振动动产生的。
(3)向瓶中倒水,听声音,水越多,音调越
你的思考:在此实验中声音是由的振动产生。
常见例子总结:在生活中管乐器很多,有笛子,葫芦丝等,他们都是靠振动发生,他们不同的音调是通过改变实现的。弦乐器也有很多,二胡、古筝等,他们的声音是靠振动发生,他们不同的音调是通过改变实现的(弦的粗细 长短 松紧程度)
二、超声与次声
看课本21页想想议议,带着问题看课本20页。并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2)通过看课本我们可知自然界的许多活动能产生次声波如、、、等。这些次声波多数对人类有害。
(3)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_______。知识点二:响度
我们有时需要低声细语,有时需要高声呼喊,那么声音的强弱,也就是响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实验一:把尺子伸出桌面一定长度,使尺子发声,想办法改变尺子发声的大小(也就是响度)。
你的发现:当用力大时,尺子偏离中心的程度(大、小),发出声音响度(大、小),我们把尺子偏离中心的程度称为振动的幅度,那么,声音响度大时,振幅,反之
振幅小时,声音的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响度与有关。
练习(1)蚊子的叫声和牛的叫声相比,的响度大,音调高。
(2)春节文艺晚会上,男低音在放声歌唱,女高音在轻声伴唱,歌唱时的响度大,这里的男低音和女高音中的“高”“低”指。
知识点三:音色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没见这人,听声音就知道是谁,类似这种现象还有很多,听到声音我们就可以判断是葫芦丝还是钢琴,是敲击桌子还是钢管,思考声音的这种特性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达标测试
1.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2.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以上说法都不对
3.频率为60 Hz的声音,每分钟振动次数是
A.60次B.1800次C.3600次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4.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
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6、我们能听到蜜蜂飞来了,却不能听到蝴蝶飞来了,原因是基础巩固
一.填空题
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决定的。
2.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在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______,音调越高。
3.钢琴、吉他、笛子等,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我们仍然可以区别出来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4.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说:“不开,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它妈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狼和兔妈妈声音的____________不同。
5.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 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6.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7.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
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8.超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 的声音;大象是靠________ 进行交流的.9、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
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10.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1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13、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相同。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大.14、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相同速度不等的力滑过,可以用来研究发声体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都可以
15、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16、元旦晚会上,舞台上音箱里正播着器乐合奏,我们根据不同乐器的不同来区别是小提琴还是笛子。如图,小明和小丽在茶杯里装不同深度的水,根据不同杯子发声的不同敲出一首动听的歌。
二.选择题
1.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
A.蝙蝠发声响度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C.蝙蝠不会发声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小
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
B.声源离人耳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的现象表明()
A.狗能发出与地震波频率相同的次声波
B.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它是次声波
C.狗的耳朵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
D.地震波人耳感觉不出,因为没有次声波产生
5.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幅度增大,是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是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
7.码头上轮船的汽笛能传得很远,是因为().
A.汽笛声音调高B.汽笛声音色好C.汽笛声响度大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快
8.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设空气是均匀的)
A.声波的波速不断减小B.声波的频率不断减小C.声波的振幅不断减小D.以上都正确
9.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10.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1.声音的音调决定于
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发声物体不同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 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
12.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 Hz~20000 HzB.60Hz~65000HzC.15 Hz~50000 HzD.10 Hz~150000 Hz
13.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B.改变弦的长短C.改变弦的松紧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14.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15、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16、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17、夏天,挑选西瓜时,有经验的人会拍拍西瓜,判断它的好坏,这做法的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频率C.声音的音色D.音乐的节奏
18、欣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是用二胡还是小提琴演奏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
19、如左下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波形的关系D.声音传播的条件
20、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在演唱时,观众能分辨出三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歌声的什么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1、弦乐队在演奏前,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
22、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23、下面的几项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靠近声源
24、在正拉二胡的一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25、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6.声音的音调决定于
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发声物体不同
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
27.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20 Hz~20000 HzB.60Hz~65000Hz C.15 Hz~50000 Hz D.10 Hz~150000 Hz
28.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17.《长城》导学案】推荐阅读:
14课_钢铁长城导学案07-15
长城习题答案07-09
长城投资协议07-27
长城手抄报11-22
长城教案设计11-27
长城和运河12-18
长城课件12-18
描述长城的作文05-31
爬长城有感作文06-04
【精华】北京长城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