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信息化方案(精选9篇)
一、概述
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直接或间接导致出现了诸如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脱节、未按规定流程办理资产处置手续、盘点效率低下、过程管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信息化平台,改变管理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
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通过集团公司清产核资工作、与同行业先进企业资产管理对比发现现代企业资产管理普遍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发展,以资产、设备台账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核、执行为主线,能够实现对资产的全过程跟踪、管理。而我公司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仍以手工记账为主,管理分散、手段落后,难以形成高效管理的合力和效力。
2、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脱节。
目前集团公司缺乏一个公开透明的资产管理平台,造成参与资产管理的各单位、各部门容易在管理衔接工作中掌握信息不对称或不全面,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相符。例如,同一台设备财务账与实物账登记名称不符;再如,固定资产发生更换、报废或转移等变化,财务账上无法实现实时的账务处理。由于缺乏有效衔接和整体协调性,造成账实不符。
3、资产处置未按规定管理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存在因办理审批手续错综复杂,造成经办人在资产处置时未按规定管理流程办理相关手续,例如审批流程顺序颠倒或者手续不健全,导致资产处置环节与企业管理思路会存在偏差,失去管理流程既定的制约效用。
4、资产盘点效率低下,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
通常企业资产盘点周期为半年或一年,但目前我公司资产盘点仍旧是手工盘点,效率低下且易出差错,难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整体盘点。另外,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监管手段,管理者无法对资产盘点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5、固定资产过程管理缺失。
固定资产过程管理目前是按专业进行,管理分散且难形成合力。尤其是当人员变动、机构调整时很容易造成过程管理中断或管理资料遗失。另外,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难以逐项对固定资产的费用或投资进行量化分析,过程管理无法实现系统化且效率低下。
三、资产信息化建设预期目标
通过资产信息化建设,预期实现从资产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到转让、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产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维护与维修成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实现企业依法经营。
1、账实相符,实现资源共享:所有资产按统一的规则进行资产编码,每项资产有且仅有一个“身份代码”,可有效保证每项资
产在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连续性,确保帐实相符。固定资产信息将在集团内部按权限共享,资产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2、固化工作流程,资产处置简捷高效:以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将工作流程固化到平台中,相关部室按权限依步骤提交审批意见,资产处置过程变得简捷高效,资产处置手续健全完整。
3、实现有效管理,时效性增强:通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使固定资产管理动态透明化,管理人员可进行实时工作任务的监督与催办。资产实物动态实时更新,账务信息随之联动,资产管理时效性增强。
4、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资产管理审批流程的自动化,避免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地被处理。大大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提高设备盘点效率:届时将对固定资产统一编码、粘贴条形码,可用扫码机对固定资产进行快速盘点。管理层可通过查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资产盘点质量及盘点范围进行有效监管。
四、资产信息化建设计划
出于对集团公司资产管理现状、投资费用、建设工作量三方面考虑,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拟分两阶段实施:
1、基础建设阶段(计划9月底前达到试运行条件)
于2015年9月底前建设完成主城区直属生产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搭建工作。初步估计此阶段投资金额为50-80
万元(不含配套硬件建设)。
(1)前期考察:对国内一流软件公司、同行业或性质类似先进企业进行考察并形成进一步建设方案。(2)制定编码规则并完成编码工作。
(3)完成资产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修编工作(前三项同步实施,拟于7月底前完成)。
(4)完成固定资产信息录入工作。(5)对应用管理软件的人员进行培训。
2、全面建设阶段(计划2015年底前达到试运行条件)
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计划于2015年年底前逐步完善主城区信息化管理模块,重点增加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两大模块,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初步估计此阶段投资金额为100万元(不含各控股子公司信息化建设费用)。
(1)增加运行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运行记录、故障记录、完好率统计等运行信息。
(2)增加检修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维修计划、工作申请、工单管理、备件更换统计、维修计划执行情况统计等信息。(3)完成全员培训工作。
(4)各控股子公司比照主城区生产单位完成资产信息化建设。
1、教材的订购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教材的订购计划是从属于招生计划而存在的, 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考生选择学校的范围也变得非常的宽广, 而且很多学校都存在着考生被录取而没有去报道的情形, 这就直接导致实际的学生人数和计划相去甚远, 并且很多学校对学生另选专业的事没有严格限制, 以及一些退学、转学的特殊情况的存在。这些因素就使得高校对教材预定数量的把握变得相当的困难, 给教材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
2、教材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很多高校教材管理采取的仍然是最原始的手工登记方式, 而教材的种类繁多, 在教材的发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其次, 教材管理部门的岗位设置主要是根据教学的要求从事教材的预定计划的制定、对采购教材进行协助等工作, 埋没了教材管理的实际价值, 与传统的教材管理方式相比, 教材信息化管理方式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
3、教材信息系统严重滞后。
目前, 很多高校的领导依然处在一个错误的认知中, 认为教材管理工作就是对教材的采购与发放, 因此, 教材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目前一些高校开始在教材管理中应用信息化, 但是信息化的程度依然很低。而有些高校为了自身的需求, 选择购买或研发信息管理系统, 缺乏互相的交流与了解, 导致数据的兼容性出现问题, 并且由于网络平台的缺少, 使得资源共享变得极为困难, 其次, 一些高校信息化教材管理系统设计者对教材管理缺乏必要的认知, 这就为信息化教材管理的顺利进行埋下了隐患。
4、教材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缺乏。
信息化教材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它在要求教材管理人员具备教材管理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而且, 现在的很多高校因为对教材管理工作的轻视, 使得教材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素养。
二、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信息化管理是时代的产物。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 信息化在教材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 而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进行教材管理, 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2、信息化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对市场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材管理的信息化应运而生。教材出版单位以市场化为原则, 形成了一整套教材发行模式, 导致教材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 教材的多样性的增加, 使得教材管理变得非常困难, 而教材管理的信息化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教材管理只有以市场化的方式, 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才能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信息化管理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教材的选用直接关系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所以教材信息化管理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和以前统一订购教材的模式不同, 教材信息化管理是教师和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使得学生可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教材, 教师更加积极的投身于教育事业, 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加强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1、结合实际, 积极开发教材管理系统。
教材信息化管理是改进教材管理水平, 提高教材管理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教材管理部门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开发以互动性和联动性为特点的教材管理系统,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学校选择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材。
2、加强教材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的建立。
教材管理人员应立足现实, 积极的向师生提供最新最好最全的教材信息, 让他们能有更好的选择, 首先, 要注重收集国内国外优秀的教材成果, 并整理出来, 便于师生接触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其次, 利用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教材的一些基本信息和高校之间教材的选用情况进行公布, 以便知识和资源能够更好的交流。
3、实现教材订购和选择的对接。
教材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一个学校与供应商交流的平台, 使得学校的需求与供应商的供给达到一个平衡, 高校教材可以通过融汇广大师生的观点, 然后把这些观点反馈给教材编写者以及出版社, 使得教材编写者能够编写出更加适合大众的教材, 同时也使得教材的订购变得更加的精确。
4、提高教材管理者的素质。
教材信息化管理需要一些有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崇高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管理知识等的综合性人才, 所以, 高校应致力于教材管理人员的培养, 加强教材管理人员的考核, 使得教材的管理更加的向信息化、科学化靠拢。
总之, 加强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 加快高校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 是当前高校教材管理的核心问题,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的加强和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而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给高校教材管理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契机, 现在, 信息化道路已经成为高校教材管理不可避免的趋势, 高校教材的信息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利用信息管理技术, 在发挥教材传播信息作用的同时达到教材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教材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庆红:《关于高校教材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 (11) 。
【关键词】供电公司;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方案
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然而电力资源紧张的问题依然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并且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如何有效对供电公司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是现阶段我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下文便将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将业务壁垒冲破,更加标准以及统一的进行营销系统管理。
一、简析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含义
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含义主要是将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导入到电力营销的业务中,从而有效的使供电公司的营销手段得以提高,并将营销管理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使企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将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的过程中,其内容是将管理模式变得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以提高管理效率,信息技术在当代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将各部门或者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并将各种信息作为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依据,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阻碍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在供电公司中,如何有效的对电力营销管理进行创新是现阶段的首要目的,然而创新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具体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其一,未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现代的供电公司而言,传统的管理方式早已经根深蒂固,并且管理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使得在资源和数据管理上无法进行创新,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管理工作效率。例如:现阶段有很多的供电公司在建立信息化平台的时候会存在业务员专业技能较弱,运行管理的系统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等,使得营销数据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发展。
其二,管理资源安全性不足。信息是每个公司立足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因素,若是信息、数据等管理不善轻则会降低公司的竞争力,重则会使供电公司陷入瘫痪,无法运行。然而在现实中这类事项层出不穷,例如:在建设网络平台的过程中没有从网络的各个层面进行防病毒等工作,降低了数据管理的安全系数,另外供电公司的内部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整体的安全工作做的不到位。
其三,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现阶段由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处于初始阶段,并未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对相关数据和资源进行整合,使供电公司不了解用户的用电需求,导致电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降低了服务效率,阻碍了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的速度。
三、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方案及应用
第一,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多数的供电公司均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其目的是划清边界并将传统营销业务中存在的障碍加以打破,从而有效的利用现代科技将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和共享,并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除此之外,将信息技术与电力营销的数据二者的结合可以紧跟市场的发展,因此需要对电力营销以及基础建设的相关系统建立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而且还要创建安全性高的安全系统,同时供电公司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和维护,进一步确定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
第二,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系数。在电力营销数据化平台的构建和完善中,其最重要的环节是提高系统和数据管理的安全系数,具体即从网络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的安全建设过程中提高防病毒和防攻击的作用。除此之外,供电公司应该对相关操作工作人员实施安全培训工作,进一步的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电力营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从而保障管理数据的安全性。
第三,建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在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下,供电企业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即需要建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公司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进而达到优化营销模式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具体的方案是:首先,营销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将用电和数据和用电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一个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更好的为广大用电人民服务。其次,建立以及完善电力信息化管理模式,达到市场、客户、信息三位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而实现职责明确,规范管理,一站式服务的管理系统。最后,应该实行银行代收和电费储存的业务,尤其是预付费业务,以降低缴费困难问题发生的几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营系统之中,打破了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并且对电力营销业务的流程也在不断完善,使信息化的营销系统平台更加完整。除此之外,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需要其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不断的创新和
改革过程中,促进电力事业的长远发展,以进一步节约运营成本,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使管理工作更加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于涵.电力营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6(1):72.
1.方案综述
森林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生态资源,森林病虫害及森林火灾一旦大规模发生,会将多年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
森林火灾的许多不良后果还没法用数字严格计算。
比如,土壤侵蚀、燃烧物质造成的大气、水污染。
火灾产生的烟雾对全球大气系统有明显的负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糖类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破坏。
如何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森林火灾、林业病虫害等灾害对森林生态进行更好的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近年来,在森林病虫害及森林火灾防护方面,林业局及相关部门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和少数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下,建设智慧林业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更是迫在眉睫。
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保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需从体制上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防病虫害长效机制,更需运用技术手段切实提高依法治林、科学管林、预警响应、应急
处置和基础保障等森林智慧管理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积极扑救发生的森林灾害,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方案组成
本方案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遥感观测、通讯技术、林政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定位技术等众多学科、理论、前沿科技于一体,旨在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对林业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系统构架图
本方案由前端采集设备——GAKES 工业级北斗智能手持终端、捷可视车辆位置管理智能终端、捷可视双波段远距离热成像摄像机、捷可视 ZigBee 温湿度传感器和监控中心的应用软件平台——捷可视自主研发的监控管理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组成。
3.方案宗旨
智慧林业信息化应用管理解决方案旨在实现:
1)
当护林人员巡检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潜在病虫害或森林火灾现象发生时,可即时通过 GAKES 卫星定位手持智能终端对潜在病虫害局部进行拍照、描述并实时上传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收到信息后,系统能够在监控大屏自动弹出该条信息内容,并实现声光报警提,同时通过上传的经纬度信息自动识别林场位置。
2)
当视频监控画面中出现烟雾、明火或其它火灾隐患现象时,系统自动识别林场位置等相关信息,监控中心大屏自动弹出该画面,实现声光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做出判断后进行处理。
3)
当布放于森林中的智能自动探测设备监测到有温度、湿度、烟感等参数有较大变化时,系统可按预先设定的参数数值实现黄色、红色预警提醒,出现预警提醒时,监控中心大屏自动弹出相应位置林区的相关资料,并提醒值班人员进行指挥调度处理。
4)
当指挥中心收到国家林业局、上级主管部门或护林员、周围群众等监测或观察到的火灾警情通报时,系统能根据通报人员提供的经纬度信息或其它位置信息讯速检索到火灾警情的具体位置,并通过调度管理子系统进行指挥调度。
5)
系统可实现省、市、县、站、人五位一体的联动分级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可越级调看下属各级辖属部门的视频监控状态,人员工作状态等。
上下级指挥中心间可实现远程电视电话会议、指挥、调度。
4.方案功能介绍
智慧林业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功能全景图
1)
视频联网联控、分级指挥调度
本方案能实现全省范围内所有林业站点资源和视频的统一监控,并与省林业厅其它系统互联,同时可根据需要将所辖视频资源共享给地区或国家林业部门。
并根据林业实际管理工作需要,系统设计为省、市、县三层平台,采取自下而上逐层汇接的方式构成树形网络分层智慧管理架构。
2)
林业病虫害预警、生物多样性检测
本方案中的 GAKES 森林病虫害预警管理系统以巡查、巡防为主要切入点,建立了一套即时发现即时上报,即时上报即时预警,即时预警即时处理的信息化电子管理平台,旨在及时进行调查采样并实时监控,把森林病虫害消灭于萌芽状态。
3)
烟火自动探测识别、监控室声光报警
当画面中有烟、火等森林火灾迹像发生时,烟感测温智能摄像机会自动捕捉火灾迹像画面,并通过后台软件自动将该画面自动在监控大屏上弹出,同时引发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值班人员做出判断后进行处理。
4)
火点精确定位、林地查询分析
警情发生,通过卫星遥感观测的经纬度数据进行搜索定位,借助模糊查询及视频监控来进行火点准确定位,可自动探测出远距离火焰、车辆、人员等林地热源目标,及时分析,实时告警。
5)
森林档案录入、实现动态管理
本方案将森林档案管理纳入预警管理平台,提供了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统一的森林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便于有针对性预防和警情发生,自动形成历史记录,便于实时管理。
6)
巡检及作业车辆定位调度管理
为巡检防火和作业车辆安装捷可视车辆位置服务智能终端,随时掌握车辆的实际位置和运动趋势,可以做到及时调度、合理部署。
.7)
护林人员定位管理,定位考勤
我们采用公司产品 GAKES 工业级卫星定位手持智能终端进行考勤。
位置信息会实时上传到中心,系统可以计算出护林人员是否在指定时间出现在预设位置。
监控中心可以设定考勤指定时间点段,地理坐标范围。
8)
消防设施管理,定期维修保养
系统采用先进的 RFID 技术,有效、准确、快速的对进出物资进行信息自动识别、采集、记录、上传、查询、统计,从而建立起森林防火消防设施管理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9)
综合治安管理、案件事件管理
本方案实现了“五位一体”的森林预警综合管理体系,形成呼叫、巡查、调度、监督、处理、统计及考核等条块结合的案件管理模式。
10)
灾后评估、统计分析报表
本系统可以阶段性地按地市、按林区、按单位、按车辆、按人员等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植树造林工作统计、育林工作统计、森林火灾警情统计、森林病虫害记录统计、警情处置统计等进行报表统计。
5.关键技术
1)
火点精确定位
利用基于 GIS 定位技术,在收到上级通报的灾情经纬度信息后,输入系统即可查询到灾情详细地理位置和受灾林业档案,并查看该地区监控视频; 另外,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或自动探测设备探测到火灾隐情后能精确测算火点的经纬度和海拨高度,并在地图上予以标注。
2)
烟火智能识别并自动报警
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和双波段远距离热成像摄像机等先进设备,不漏掉任何一处火灾隐患,彻底将火灾消除在“萌芽”状态; 前端设备自动探测到火灾隐患后,监控室将自动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尽快采取措施。
3)
人员定位考勤管理
智慧林业重在将先进技术与人的力量进行有机结合。
林业管理中,护林员的角色仍然是重中之重,本方案运用卫星定位技术、GIS、物联网、3G 无线传输等前沿技术结合科学的管理思想设计的对人的管理是本方案的亮点。
6.核心产品
1)
捷可视北斗智能手持终端
该设备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集智能手机、手持定位机、移动单兵、对讲机功能、RFID 读写器等设备于一身的移动物联网智能手持终端。
该设备可用于案件拍照、录音、文字警情上报; 语音通话、群组对讲、多方通讯、短信调度; 精准定位; 一键呼救; RFID 射频识别等功能。)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利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捷可视温湿度传感器和 ZigBee 无线传输网络,不会影响森林内部的正常运转,不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息,是一种有效又无害的检测方式。
3)
双波段远距离热成像摄像机
长焦高清镜头+可见光高清彩转黑摄像机+大口径非制冷热成像摄像机+重载 360 度全方位耐低温特种云台可自动探测出远距离火焰、车辆、人员等热源目标,实时告警。
实现 2km—10km 以上昼夜全天时视频监控。
4)
捷可视车辆位置管理智能终端
*
位置信息采集;
*
接打电话;
*
收发短信;
*
短报文;
*
TTS 语音转换;
*
一键报警;
*
群组对讲;
*
为了更好地加强和完善学院对篮球队,足球队和羽毛球队的管理,不断壮大各体育团队的实力,提高我院体育成绩,在此,对球队做出了如下管理方案:
第一条 球队组织和工作流程
球队的日常管理由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委员会由体育部相关负责人员及各球队正、副部长组成,球队正、副部长每年选举产生(由各球队队员和体育部部长及相关负责人员一起选举,票数前两名为队长),其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队长负责球队训练组织、场上指挥、队员组织、日常管理外联工作以及球队其他相关工作。
2.副队长应在队长不能到场时担任起队长责任,另外负责球队的出勤统计并及时上交给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对无故缺勤的队员和队长商量后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训练。
3.管理委员会每月至少考勤球队训练2次,每月的具体训练时间各球队队长和副队制定后要交到体育部。
4.各队队长需经常与体育部联系沟通,确保相关信息的流通与传达。若球队有相关活动策划(未经体育部),需把相关活动复印件交至体育部备份,以便体育部和学院及时了解各球队动态。第二条 入队方式
1. 凡是信息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爱好该项目球类活动,有一定该球类的基础,严格遵守体育部和球队的安排和管理,都可以申请加入学院球队。2. 申请人员可以在球队统一招新时向球队提出申请,填写《球队队员申请表》,得到队长许可后即可参加球类活动。经过一定时间的试用表现良好者便可成为正式队员(试用期一般为一个月)。第三条 球队经费管理
球队活动的必要费用分两相:小部分费用由各队队员均摊(如饮水,球队自我联谊等)。大部分费用(如球衣,器材等)由各队队长做好报表(包括项目,件数,单价,总价等)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上交给体育部,最后由部长向学院申请经费。
(注:平时球队小部分费用由队长自行发起,费用的管理和记录由队长和副队共同管理,一旦出现费用不明确情况,由队长和副队共同承担责任.)第四条 球队活动
1.球队每星期至少一次内部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调整需及时上报),由副队通知到每位队员。
2.每次正式比赛前,需进行人员选拔,出勤率高的队员优先考虑,由正、副队长确定上场人员名单(包括替补)。
3.球队可以组织其他集体活动,如集体观看比赛,座谈会,郊游,聚餐等,费用属于球队小部分费用,由参加人员均摊。第五条 球队所有成员享有以下权力 1.有选举队长权和被选举权。
2.有权对球队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监督球队的管理组织是否公正合理。3.有权要求了解与公开球队费用情况。
4.根据各队员表现情况,经管理委员会讨论确定后可以给予相应的素质拓展学分或一定志愿者时间的奖励。第六条 惩罚条例
1.球队组织的相关训练无故缺席者,由队长和副队商讨给予一定程度的体能惩罚训练。2.正式比赛开始前,不能出席且未提前提交申请或提交申请未经球队队长及管理委员会同意者,第一次给予警告处理,第二次给予开除球队处分,另外本年度的素质拓展学分为零。情况严重者将上报学院并且给予通报批评处分(注:无缘本年度奖学金)。第七条 球队纪律
1.队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则,服从管理委员会的领导。2.一旦通知参加比赛或者训练,不得无故缺席。
3.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或不能准时参加球队活动时,须提前通过电话或短信向队长请假,否则做缺席处理记入考勤。
4.队员每月至少保证出勤训练3次,每名球员每学期最多请假3次。
5.训练及比赛中,队员应服从队长的安排,发扬良好的赛场作风,服从裁判,尊重对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作风。
信息技术学院体育部
一、办公、写字楼信息化背景:
大型写字楼办公机构集中,商务繁忙,为客户提供各种商务服务项目。
当今的写字楼宇除了少部分自用外,大部分都用于出售和出租(主要是出租)。写字楼的整体形象设计塑造、宣传推广,办公空间的分割布局与提升改造,市场分析调研,与买、租客户的联络、谈判、签约,客户投诉与要求的受理与处理,客户与经营管理者、客户与客户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组织客户参加目的在于联络感情的各种联谊活动等均属于写字楼的营销推广工作范畴。专门的营销人员在写字楼前台工作或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办公,进行市场行情调研,主动寻找目标客户,征求已有客户对物业的使用意见,尽力满足各方面客户的要求,保证物业保持较高的租售率,业务千头万绪,信息化进程势在必行。
二、办公、写字楼信息化目标:
以下为办公写字楼信息化主要目标
1.招商营销
2.合同管理
3.工程设备
4.事务计划
5.商务中心
6.前台业务处理
7.大楼内各智能子系统集成三、办公、写字楼信息化方案:写字楼营销推广的信息化
由于写字楼宇收益性物业(商业物业)的特性,决定了营销推广是其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内容,尊蓝物业系统专门针对写字楼的营销推广设立营销招商模块。商务中心的服务与管理的信息化
a.对商务中心的设备的管理
商务中心须配备的主要设备及用品有中英文处理机、打印机、传真机、打字机、电脑、装订机、塑封机、口述录音机、电视、电话、影视设备、投影仪及屏幕、摄像机以及其他的办公用品等,商务中心设备的配备在系统中可根据服务项目的增设而自行添置,为各类设备的使用、结算提供支持。
b.对商务中心的工作程序的管理
商务中心的服务是小区域、多项目的直接服务。客人对商务中心服务质量的评价是以服务的周到与快捷为出发点的。要做到服务周到、快捷,必须依靠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一套健全的工作程序,系统管理员可根据公司业务流程自行设定工作流顺序,并自行修正。
c.对商务中心的服务项目的管理
写字楼客户业务类型不同,自身办公条件不同,对商务中心的服务范围要求不同,尊蓝物业管理系统在以下业务中辅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业务处理,写字楼商务中心服务项目一般包括:
翻译服务,包括文件、合同等;
秘书服务,包括各类文件处理;
办公系统自动化服务;
整套办公设备和人员配备服务;
临时办公室租用服务;
长话、传真、电信服务;
商务会谈、会议安排服务;
商务咨询、商务信息查询服务;
客户外出期间保管、代转传真、信件等;
3.前台客户服务的信息化
小型写字楼的前台仅提供基本的问讯解答、引导服务,大型写字楼的前台服务项目较多,需要信息系统对业务的支撑,提高客户满意度,一般前台办理业务包括:
问讯服务和留言服务,钥匙分发服务;
信件报刊收发、分拣、递送服务;
个人行李搬运、寄存服务;
出租汽车预约服务;
提供旅游活动安排服务;
航空机票订购、确认;
全国及世界各地酒店预定服务;
餐饮、文化体育节目票务安排;
4.设施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尊蓝物业管理系统在写字楼的设施设备管理业务中协助管理人员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a.设备管理
(1)建立设备档案,做好写字楼各项设备验收文件资料的存档,建立设备登记卡。
(2)完善工程部架构。
(3)建立各部门、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
(4)抓好物料采购、供应和消耗的环节的计划与控制,开源节流。
(5)制定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制度。
(6)建立监管制度,监督检查专项维修保养责任公司和个人的工作。
b.维修与保养
(1)报修(两类报修:自检报修、客户报修)与维修程序。
(2)设备的保养:
一般可建立三级保养制度:
日常保养(又称作例行保养);
一级保养;文娱活动安排及组织服务;外币兑换,代售磁卡,代售餐券;花卉代购、递送服务;洗衣、送衣服务;代购清洁物品服务;其他各种委托代办服务; 邮件、邮包、快递等邮政服务;电脑、电视、录像、摄像、幻灯、BP机、手机租赁服务等;报刊、杂志订阅服务;客户电信设备代办、代装服务;文件、名片等印制服务;成批发放商业信函服务;报刊剪报服务;秘书培训服务等;
二级保养;
c.工作计划:
对于设备的维修控制,关键是抓好维修计划的制定和维修制度的完善。
对于编制维修计划时应尊蓝物业系统支持:
1)强制维修法:即不管设备技术状况如何,均按计划定期维修。
2)定期检修法:即根据设备技术性能和要求,制订维修周期,定期检修。
3)诊断维修法:即根据使用部门的报告和提供的技术资料,对设备进行检查诊断,确定要维修的项目或部件,然后进行维修。
4)全面维修:即当设备出现严重磨损、损坏或故障时,对主体和部件全面修理(大修)。
d.设备的更新改造:
把握好更新改造的时机,制订切实可行的更新改造方案。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 (以下简称EAM) 是面向资产密集型企业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它以提高资产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为目标, 以优化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 通过信息化手段, 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得以增加收益, 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 设备维护已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 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 EAM系列产品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EAM是以企业资产及其维修管理为核心的商品化应用软件, 它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工单管理、预防性维护管理、资产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报表管理、检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 以及工作流管理、决策分析等可选模块。EAM以资产模型、设备台帐为基础, 强化成本核算的管理思想, 以工单的创建、审批、执行、关闭为主线, 合理、优化地安排相关的人、财、物资源, 将传统的被动检修转变为积极主动的预防性维修, 与实时的数据采集系统集成, 可以实现预防性维护。通过跟踪记录企业全过程的维护历史活动, 将维修人员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范围的智力资本。集成的工业流程与业务流程配置功能, 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的授权管理和应用的客户化改造工作。
1.1 地铁资产管理建设目标
1.1.1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统一标准的车辆及其它设备、设施基础数据台帐, 在建设期实现全面管理大批的车辆及其它设备数据;在运营期, 逐渐扩展到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大修、技术改造、国产化, 直到设备退役、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
1.1.2 现代化维护管理体系
建立车辆及其它设备、设施的科学的、动态的维护管理体系, 优化维护流程、实现修程标准化和施工作业的标准化, 建立精细化的维修项目管理体系, 实现控制成本, 保障安全生产的经营目标。
1.1.3 科学的故障诊断分析
对于可能影响车辆安全的重点部位, 例如轮对, 逐步推行专业化点检制度和实时状态检测, 并实现基于状态数据的诊断与分析, 重点监控轮缘、轮径值和轮径差值等对轮对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的指标, 以保障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 排除隐患、避免车辆故障。
1.1.4 多线网络化运营
地铁的发展日新月异, 迈入多线网络化运营也是必然的趋势。在多线网络化运营模式下, 为了实现检修资源的共享, 提高车辆检修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车辆的检修成本, 车辆检修宜采用部件互换修方式, 车辆部件宜采用专业化集中修理方式, 并且在车辆使用、维护保养和检修实现合理分工, 最终实现车辆段多线共用。
1.2 地铁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
1.2.1 全面的资产管理
跟踪一段时间内的资产详情, 包括地理位置、工作与成本历史纪录, 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建立位置与资产的分级结构, 汇总所有系统、子系统与各个位置的成本, 以全面地了解各组资产的成本;监控资产与位置条件, 实现前瞻性的而不是应急反应性的维护, 帮助缩短计划外的停机时间。
1.2.2 工作管理
同时管理计划内与计划外的维护活动, 从最初的工作请求和工单的生成, 直到实际工作的完成与记录。工作计划安排人员可以将工作任务与可用资源进行匹配, 估计出各种费用并获得费用的审批, 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确定维护活动的优先级并启动各种维护工作。
1.2.3 服务管理
设计服务级别协议SLA, 帮助改进公司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 并且实现服务级别与业务目标的统一。
根据衡量标准前瞻性地监控服务的提交级别, 避免不能完成对服务级别的承诺。
实施逐级上报步骤, 适当地管理各种资源。
1.2.4 合同管理
通过集成的合同管理系统, 增强对供应商合同的管理。对购买合同、租赁合同、租金合同、保修合同、劳务费合同、主合同、总括性合同以及用户定义的合同, 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支持。
1.2.5 物资管理
掌握资产相关的物资及其使用情况———包括物资名称、时间、位置、数量以及相应的价值。物资管理功能会记录所有的物资移动与变化情况, 实现实时的物资跟踪、汇报与审计。
1.2.6 采购管理
支持整个企业采购的所有阶段, 包括直接购买与库存补充。可以为买方提供各种请购单、报价、供应商、订购单与合同等功能, 从而制定各种工作规划。
2 广州地铁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简介
广州地铁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可分为基础实施和优化实施两个阶段。
2.1 基础实施
基础实施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收集、状态监测、预防性维护、工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 系统流程如下。
2.2 优化实施
优化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维修的实物管理应从侧重设备中后期管理的现状中逐步加强与移交、财务资产管理等上下游环节的数据集成和系统衔接。
促进架大修各环节的系统应用, 形成维修项目的闭环管理;加强实物位置追踪与价值管理;完善维修系统与外部的集成, 提高效率。
与架大修项目各业务环节密切配合, 合理划分架大修和部件修业务, 优化工单管理, 同时建立大架修项目年度计划和单车作业计划之间的直接关联。
通过资产管理平台建立大架修项目支出的过程控制机制。
3 地铁资产管理系统发展方向
结合目前地铁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及发展情况, 笔者认为其发展方向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体化资产管理和基于地理空间的资产管理。
3.1 一体化资产管理
随着各大城市地铁单线建设-单线运营-线网运营的阶段变化, 地铁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应为“资产分类的统一、资产编码的统一、信息平台的统一”, 实现从“设备运营为核心”向“资产运营为核心”的转变。
结合地铁运营特点以及企业管理需要, 通过建立统一的资产分类体系和资产编码体系, 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支撑地铁从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模式, 从而达到“保障资产安全、提高地铁资产利用率, 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目的, 并通过整合整个工作流程和合同管理, 帮助地铁改善维护流程, 监控和管理维护设备。这将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延长设备的寿命。
3.2 基于地理空间的资产管理
地铁大部分资产信息与地理信息有关, 基于地理空间的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更准确的管线资产资源管理;易于辨识不良资产状态 (空间的线性的) ;在地理图上分析故障和磨损趋势;更好的理解资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例如, 由排水阻塞引起的轨道沉陷) ;利用位置信息来显示资产;工单的冲突检测:可以通过地理图来显示将要工作的区域, 有助于减少区域的超额下单, 可以确定潜在的冲突 (例如, 不小心打断轨道的排水管) ;更有效地工程工作规划:区域内的资产可视化, 允许使用工作包来纠正区域内的所有故障。
摘要:本文介绍了地铁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发展过程, 分析了国内目前的应用现状, 并结合地铁发展需求, 阐述了地铁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深入分析地铁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所发挥的作用, 为今后地铁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资产管理,网络化运营,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地理信息
参考文献
[1]高阳, 王坚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
[2]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 (2008-2012年) 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专题研究报告[C].广州地铁, 2007.
【摘要】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正日益深化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也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累累硕果。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依托前沿的科技成果,已经完全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来,许多国内外高校也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物联网的优越性,并加速物联网实际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重点分析江苏大学基于物联网的校园智能管理现状,并提出其大致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校园智能管理、相关分析。
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RFID)、红外感应器、GPS、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互联网连结起来的一个巨大网络,目标是通过互联网产生万物互联的效果,从而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也正日益完善各自的信息化平台,物联网技术初步融入到校园的日常管理事务中。物联网校园管理平台在高校中的运用,既可以优化整合校园资源,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高校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因此,笔者着力调查江苏大学在物联网智能管理方面的成果及现状,拟定其发展方案。
研究江苏大学的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首先要对我校的许多功能区域分类,分别是教学活动区域(包括图书馆)、学生宿舍、生活功能区域(食堂浴室等必要的校内功能设施)三类。
先来看教室资源的使用问题,除了在每周固定的课程有安排教室以外,学生也可以去教务处申请借用教室,并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学校的管理系统对教室资源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控,通过统一调度才使每天的课程、活动都井然有序的进行。
再来看整个教学楼的供水供电问题,首先,所有教室都没有安装热敏、光敏传感器开关,仍然使用传统的开关。这就导致在晚间许多空教室亮着灯。从物联网智能管理层面来看,我校教学区域的能耗管理就存在盲点,浪费的电能不在少数。下面我们援引一个来自江南大学的例子,江南大学在2008年开始建设数字化低碳校园,之前具体到一栋教学楼一个月的电能消耗是73000度,在整个系统成型且正常运转之后,每月的电能消耗仅仅为41000度,仅仅一个月,一栋教学楼就省下了30000余度电,醒目的数字也正说明江苏大学在能源节约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与电能问题一样,用水问题也是类似,我们的教学楼用水,主要是厕所用水和饮用水供给,平常一直在教学楼学习,我们偶尔就能发现一些诸如水龙头漏水,厕所异常冲水的情况,这些情况肯定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更严重的水管漏水事故。可是学校也并没有对于日常用水的一个数字化流量监督、报修机制。一旦发生漏水事故,最快也得到下月抄水表时才能发现问题,那时巨量的浪费已经造成了,与其投入大量的人力去检修,我认为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必由之路。
另外,在教学区域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传统的失物招领方式找回效率低,许多东西都堆积在了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无人认领;比如,有些教室里存在許多严重损坏的椅子,坏了一个学期也没有修理,有时甚至影响到学生上课;再比如,投影仪,教室电脑的日常维护,以及学生热水灌水机摆放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的。
除此以外,学生宿舍与教学楼一样,同样缺乏一套有效的物联网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在此也不再赘述。不过宿舍作为学生们大学生涯的家,也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宿舍电费的查询和充值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江苏大学已经开通了一个微信企业号,它可以用于一卡通充值,电费查询等功能,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管理的雏形,然而具体分析这个企业号的功能,还仅仅只可以查询剩余的电量。充值电费,缴纳宿舍开水费等等一系列日常的宿舍生活基本功能仍未实现,只能在学校中散落的几台圈存机终端上才能完成这些业务,这些细节虽小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最后,学校的食堂浴室体育馆等功能设施的信息化管理现状也是一个盲区,与教学区域、宿舍区域相比,这些区域主要提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而且多是外包给一些企业,所以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会比较复杂,不可能完全受学校统一调度。但是,如果学校可以能整合这些区域的服务信息,实时发布在互联网上,对提高这些校园服务的质量也是有所脾益的。另外,这些设施比较容易出现拥堵状况,学校采取的分时上课分时就餐等方法,有一定效过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总结而论,江苏大学的物联网信息化管理仍然处在起步尝试的阶段,引进了许多时下普适的信息管理方式,但缺乏特色,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在物联网智能校园管理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建议和发展方案:本方案集思广益,既借鉴了其他学校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也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纳了江苏大学各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1、完善整个校园水电能耗的物联网智能管理调度系统,这个系统需要软硬件双方面的支持。首先,要完成所有硬件设施安装,即给每个可能发生浪费的环节都装上传感器,监督每一分水每一分电的流向,给所有给水管网、变电所装上传感器,实时监控这些关键位置的水电流量,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立即派人修理,以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再之,为建设绿色校园、贯彻低碳理念,我们可以在教室、走廊安装上高灵敏度红外加光敏的节能开关,实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在这样一个由数不甚数的传感器所联系的万物互联的状态下,整个校园的能源消耗细节尽收眼底。这样的管理系统在建立初期的投资会比较大,但从长远来看,既节约了资源,又可以防患于未然,使一些潜在的威胁无所遁形,有百利而无一害。
2、完善网上报修机制,让在校大学生更多地承担起公共责任,发现问题后很方便的就可以通过网络报修,不管是教室的椅子、灯、投影仪,还是水管漏水、热水灌水机故障等等都可以。学校后勤部门实时监控网络报修平台,对报修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并反馈。
3、食堂、澡堂进行流量监测,让所有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实时了解各个食堂各个浴室在每时每刻的拥挤,避免了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拥堵现象,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4、校园生活必要缴费充值查询等功能通过网络管理进一步简化,让师生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搞定这些生活中的琐碎。
5、借鉴优步、滴滴打车的资源整合经验,给所有的校园公交安装GPS定位系统,并且实时监控车载人数。目前,许多校园公交司机为了多载些学生,往往会在始发站等上很久,运行效率很低,但是有了这个软件就不同了,假设A行走在路上,离始发站都很远,却想搭乘校园公交,这时A只需要在公交线路附近打开手机上的校园公交APP,发布自己的位置和搭车需求,就可以收到校园公交的实时回应,这时A就可以以逸待劳地在路边等车了。
6、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教务网、信息系统等需要完善更新,把细节做到最好。
关键词:辽宁省 劳动就业服务 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49.27;F8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0-01
实现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对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具有很大作用。在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对地区人才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形成依托基础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充分考虑本地区就业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采用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开发技术,重点设计出一套规范系统先进实用,功能性齐全,操作方便的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实现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能够将今后的劳动就业部门的办公业务和信息业务统一到一个信息化平台上,为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统一的数据库服务,统一的用户认证登录服务,统一的权限划分和角色配置服务。从而为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开展各种政务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在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协同办公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够开展业务开发和公共平台建设;其次,通用办公平台和内部门户平台。通用办公平台主要包含了政务管理,公文管理等功能。而利用内部门户平台能够实现劳动就业服务系统信息化集成应用;再次,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为劳动就业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完善的政务信息,和相关政务工作开展的统一的业务流程;第四,数据集成平台。内容该平台能够实现各个不同业务之间数据信息同步共享交换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各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信息孤立的现象;最后用户统一认证中心。利用该系统能够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管理体系,来解决用户访问该系统的权限问题和身份真实性和安全性问题。
二、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规划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
最近几年,随着J2EE和中间件产品的日益成熟发展,劳动就业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用于支撑信息化平台的相关技术和软件硬件更为成熟,在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基于多层框架结构和组件技术的符合J2EE技术规范的平台设计策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电子政务规范和数据设计标准,以实现劳动就业管理各个职能部门的各项业务信息化办公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全面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操作方便,灵活便捷,方便维护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效率,解决开发商率低的问题,可以引入基础平台,作为业务系统开发的技术框架,该技术框架以通用技术架构为基础,通过业务组件来实现各个功能的表达,然后再依靠应用支撑层,将各个应用组件有效组合在一起,通过界面向用户展示。最后整个平台系统接口要确保有专门开发人员根据相应的接口规范,科学设置合理的接口属性,将各个业务和各个系统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效连接,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实现提供灵活性,高效性的实现途径。
2.支撑平台框架体系设计
为了确保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更好的延展性,安全性,系统性和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率,可以采用基于SOA的中间件技术搭建应用平台。结合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网络层,主要对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交互标准和通讯协议进行有效管理。第二层是支撑层,在该层面中,主要包含了主要包含了大量数据库和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第三层是信息资源层。该层主要涉及到信息共享和信息数据相互交换传输。第四层是应用层主要有劳动就业工作与管理平台构成。第五层为拓展层主要包含了内部网信息门户,领导办公门户,内容管理及即时消息通讯等。在整个支撑体系构建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了支撑结构,信息共享结构和数据交换结构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主要是劳动作业部门内部办公,政务门户和内部管理功能,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就业管理部门的政务应用。第二个部分主要是以接口封装的形式会第一个部分所需要的数据资源,提供统一的访问服务,从而有效解决各个业务流程和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第三个部分是以信息�Y源数据资源为基础,构建了可以覆盖整个劳动就业部门所有业务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利用该部分功能能够实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所有业务的同步合并等一系列操作。同时,利用MQ的或许中间件为整个应用平台底层数据传输提供了完善的安全保障,这样能够确保核心数据和核心业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全性和可靠性。
3.建设原则
首先,一体化。一体化原则也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宏观方面讲,省、市、县三级系统之间要从全国大局出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各级系统都要满足上级系统要求,又要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延伸功能,照顾好基层地区特殊需求。从微观方面讲一体化是指各个业务之间要实现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要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各个数据要实现共享;其次,统一化标准。统一化标准是系统建设的另外一个原则。它主要是指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统一化,对技术标准和业务进行有效规范。从层次上,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要优先执行上级标准,下级标准可以在上级标准基础上进行有效扩充;最后,纵向建设横向对接。纵向建设是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形成完善的劳动保障系统内部网络,确保整个系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横向对接是指该系统实现和地税、财政、卫生、民政、银行,邮局等相关部门有效对接,实现相关信息实时共享和传输。
参考文献
[1]孔微巍,赵璐诗,张晓博.对东北三省政府创新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3(03)
[2]刘仁香.黑龙江省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2(10)
【资产管理信息化方案】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11-02
信息资产和设备管理制度09-22
资产管理公司运营方案07-28
资产管理处管理实施方案09-09
实物资产管理07-01
资产管理总结10-16
国有资产划转方案06-06
不良资产清收方案09-21
资产部管理职责07-14
资产管理集合计划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