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精选8篇)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出的,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
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将扩大内需由工作方针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凸显扩大内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带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全方位需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建设,城市投入就是产业投入。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少工业化,城镇化就没有发展动力;缺少城镇化,工业化就失去发展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别是发展小城镇的农村社区加速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支撑,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快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需要服务业跟进,这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大而不强,“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的最现实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驻马店赶超发展、加快崛起,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破解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难题;只有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才能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节点,这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
1 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芜湖市在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形成了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和模式。
1.1 准确把握发展定位
芜湖市从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出发, 以规划引领城镇布局和微观治理,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发展创造环境, 以交通服务促进人和物的有序流动。一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引导作用。坚持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主动融入南京大城市圈, 通过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城镇建设和发展, 使城镇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按照组团式发展思路, 强化全域城镇化概念, 实行交通运输差别化区域发展模式, 着力破解交通运输瓶颈制约, 有力地推动了宜居宜业宜游大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三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服务作用。按照“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 积极推进公交覆盖, 加快城市出入通道建设和改造, 建设综合客运、货运枢纽和现代物流园区, 中心城市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
1.2 选准工作突破口
从地方实际出发, 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城乡客运一体化和交通物流建设, 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是推进农村公路网化建设。明确县级政府承担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 加大规划、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推动农村公路由树型向网状发展, 实现了镇镇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目前, 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280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154.9公里/百平方公里, 走在安徽省前列。二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从2014年开始, 芜湖市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做法, 以芜湖运泰集团为主体, 开展了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 仅用一年时间就基本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同时, 对改造后的农村客运线路, 同步实施公司化改造、公交化运营。目前, 全市城乡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达到100%, 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 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5%以上。三是推进农村物流工程。制定了芜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建立“物流园—物流中心—配送节点”三级物流体系, 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引导发展农副产品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等业务, 有力推动了农村物流业快速发展。芜湖东部飞阳物流园, 总投资5亿元, 规划占地面积260亩, 已成为安徽省经营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齐全、交易环境最优质的综合性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
1.3 建立投融资支撑体系
积极推进交通投融资模式创新, 建立健全资金筹集的长效机制, 有效破解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是实施国有资产整合。安徽省整合原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和省交通投资集团, 组建省交通控股集团作为交通建设投融资主体, 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通过清产核资、资产重组、注入资本金等方式, 使两大公司净资产增值近300亿元, 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下降。同时, 每个市成立一个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亿元的交通投资公司, 作为公路建设融资平台, 负责各市交通建设资金的筹集。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30亿元地方债务资金, 对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给予补助;各市每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低于2%, 以及土地出让金毛收入的5%, 全部用于交通建设。三是实行税收返还政策。省财政将省属交通企业主营业务营业税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 全额返还企业用于交通建设和债务偿还;各市交通建设营业税地方所得部分, 全额返还交通投资公司。
2 当前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从供给保障层面看, 交通运输支撑新型城镇化的能力依然不足
经过多年建设, 目前全国公路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但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矛盾突出问题。到2014年底, 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46.4万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46.5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公路密度分别为114.7公里/百平方公里、87.5公里/百平方公里和26公里/百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路网建设明显不足。同时, 全国高速公路网还有约4000公里“断头路”, 普通公路有2800多公里“瓶颈路段”, 路网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只有12%, 中西部地区比例更低, 东中部部分地区公路拥堵现象比较突出, 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土地、环境对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的制约也越来越大。在调研中了解到, 安徽省芜湖市公路、水路资源总量依然不足, 特别是长江两岸由于过江通道较少, 现有和在建的长江大桥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江交通拥堵问题。
2.2 从规划衔接层面看, 交通运输规划与新型城镇化规划联系不紧密
根据现行规划管理体制, 城镇化规划和交通运输规划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编制和执行, 交通、产业、城镇规划编制各自独立、封闭进行, 交通运输设施与城镇空间、产业布局不匹配现象比较普遍, 统筹协调任务艰巨。一是各种运输方式协调性差。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滞后于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规划, 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效的衔接、配合与融合, 交通运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沟通协调不够, 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引导城市合理布局和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通道建设仍显不足。国省干线公路总量偏少, 高速公路网络不够完善, 农村公路网化不足, 水运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功能不完善, 不能完全满足新型城镇化需求。三是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城市总体规划对公共交通规划指导性不强, 公交、客运场站规划建设整体滞后, 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标准偏低, 更多注重公共交通方式自身的规模扩张与通行优先, 忽视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
2.3 从体制机制层面看,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融合度不高
当前, 新型城镇化正在积极探索多种实现途径, 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也在进行试点, 交通运输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仍待突破。一是推进机制不完善。交通运输与城镇化分属不同部门负责, 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 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之间、城市与城镇之间交通运输发展各自为政, 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衔接。二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健全。按照大部制改革的要求, 交通运输部已将铁路、民航、邮政纳入行业管理, 但省级以下尚未建立起综合协调机制, 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分离、自成体系、封闭运行, 迫切需要建立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三是公路管理事权财权不匹配。现行公路管理体制事权管理责任不清晰, 管理机构分散多元, 管理模式不统一, 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财权财力, 不能适应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需要。
2.4 从政策引导层面看, 对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 各级党委、政府对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比较重视, 但支持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些政策仍不完善。一是交通投融资模式有待探索。受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 使交通投融资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颠覆了过去长期支撑行业发展的一些政策, 需要通过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 研究探索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二是现行收费政策有待完善。近年来,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有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高速公路发展需要, 特别是现行收费政策执行中的分段收费、债务风险、养护和建设资金来源等问题仍有待破解。三是国省干线公路投入和补助标准亟待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标准明显偏低, 特别是随着征地动迁成本提高和人工成本增加, 地方筹资压力越来越大, 难以再按原有建设和养护模式走下去。
3 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重大战略。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发挥先行官作用, 支撑、引导和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
3.1 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 既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 也涉及省、市以及行业、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 需要完善的机制予以保障。一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机制, 建立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 健全公示、听证制度, 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推行价值管理, 算好投入产出账, 确保交通运输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建立规划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大部门管理体制, 统筹协调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邮政行业发展, 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规划的深度融合。突破“属地化”规划体系, 整合不同区域层次的交通发展规划, 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建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交通发展协调机制, 强化规划的执行、监督和评估, 促进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建立市场驱动机制。废除地方保护性政策、措施, 建设区域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融合,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 建设市场诚信体系,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 创造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范围, 加强对建设、交通、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考评, 研究制定考评办法, 细化考评指标体系, 实施动态跟踪管理, 做到月调度、季考核、年度综合考评, 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实现绩效考评结果与年度绩效奖励挂钩, 保障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措施落到实处。
3.2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需求, 完善区际、城际和城乡交通运输网络, 加快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一是抓好通道建设工程。加快城市群之间交通一体化建设, 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 以普通国省道为基础, 与民航、水路和管道共同组成的区际交通骨干网络, 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网络, 加强城镇与外围干线的联络线建设, 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连接线建设, 完善产业园区与货运枢纽之间的通道连接, 打通域内外交通联系。二是抓好绕城公路建设工程。着眼于解决县城和重点镇过境公路影响交通和群众出行安全问题, 积极引导过境交通, 在具备用地和资金条件的城镇, 建设过境绕城公路, 有效解决城镇重要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完善外通内联的交通网络, 对有条件的过境公路实施交通优化改善工程, 统筹考虑交通标志线、信号灯、停车场、慢行道等设施设置, 提升路网交通容量和服务水平。三是抓好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围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关键节点, 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和综合货运枢纽建设, 加强与民航、水运、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 完善集疏运和配送系统, 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四是抓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维修改造步伐, 逐步实现建制村之间、建制村与自然村之间、自然村之间以及村内道路之间的便捷连通, 完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提升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 使群众走得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五是抓好公共交通配套工程。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为目标, 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政策引导、市场互动的组合作用, 加快建设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 推进跨区域互联互通。尤其要加强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班列, 努力让农民“出门有路、抬脚上车”。
3.3 建立稳定的筹资渠道
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双轮驱动的方式, 多渠道筹集资金, 保障交通建设资金需求。一是组建交通投融资机构。盘活现有高速公路、交通企业等优质资源, 成立国有控股的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通过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交通建设和偿债的良性循环。二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一方面, 根据各地交通建设资金需求, 通过科学合理测算, 把每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一定比例, 统筹用于交通建设。另一方面, 协调各级财政部门, 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对交通的支持比例, 弥补交通建设资金不足。三是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 参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运输场站等有一定收益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和运营, 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 使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 开辟交通建设资金来源。
3.4 逐步调整相关政策
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对现行交通运输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完善, 为交通运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明确政府投资方向。交通作为公共产品可分为两类:对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产品, 主要通过财政安排,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对收费公路等有一定收益的准公益性产品, 在政府调控下, 主要依靠市场化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二是提高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增加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由中央确定方向, 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和使用, 重点向普通公路建设和养护倾斜。三是科学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按照“国道国养、省道省养、县道县养”的原则, 逐步提高中央、省资金补助标准, 缓解地方资金配套压力。同时, 逐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补助标准, 对经营困难的县乡客运站和农村客运车辆给予适当补贴。
摘要:以安徽省芜湖市为样本, 总结了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经验, 分析了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交通运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兴国县城镇化基本情况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全县辖25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304个行政村,全县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万;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近年来,兴国县紧紧围绕赣州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的总体规划,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以龙口镇、高兴镇、良村镇、古龙岗镇、梅窖镇和江背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2007年,兴国县被评为赣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先进县。
城区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初,兴国县城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仅为3万余人。进入新世纪,兴国县按照“加快建设新城区、有序改造老城区”的总体思路,先后建成了红军桥、潋江大桥、将军大桥三座跨江大桥;五福广场、将军广场、潋江之春广场和火车站广场等四大广场;贸易广场、客家市场、建材市场、摩托车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以及兴国大道、将军大道、滨江东、西大道、平川大道、迎宾大道等四通八达的城区交通主干道。2009年,兴国县又投资5个多亿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城市供水工程、模范大道和模范大桥、文化艺术中心、一江两岸等14个城市重点工程项目;2010年,兴国县计划再投资15亿元进行319城区段改造以及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毛泽东农村调查纪念园、名人公园、烈士陵园、将军园等“五园”建设。目前,兴国县城基本形成了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一城三区”的基本结构,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7.9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7.54万人,城市化率34%,兴国县城被评为江西十佳魅力新城。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兴国时,曾风趣地说道,兴国县城比东南亚一些小国的首都还要漂亮。
村镇建设方面,近年来,兴国县在15个乡镇开展了以“六建设”和“六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圩镇整治建设工作,推动了小城镇的建设,全县25个乡镇基本完成了乡镇总体规划,建制镇和圩镇整治重点乡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街景设计工作,形成了龙口镇、高兴镇、良村镇、古龙岗镇、梅窖镇和江背镇等一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共配套服务比较全面,带动辐射力较强的小城镇。高兴镇被评为江西省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兴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先后16次走进中央党校及浦东、延安、井冈山三所干部学院的课堂,被称为“兴国经验”。
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兴国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差、财政收入少,能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城镇建设点多面广,显得僧多粥少,城镇建设投入压力越来越重。
二是城镇配套功能仍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明显。
三是城镇品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受“一条路、两张皮”传统建设模式的影响,兴国县城镇建设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仍然不高,对城镇的文化底蕴发掘不够,城镇建设的品味有待提升。
四是县城老城区改造难度较大。由于老城区建设时间早,存在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但因人口密度大、居民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造成改造难度较大。
五是城乡规划执法有待加强。由于群众的规划意识淡薄等原因,城乡违规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时有发生,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点多面广,城乡规划执法工作有待加强。
三、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要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城镇化建设投入。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融资力度,全方位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优化软环境,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港口、停车场、客运站、货运场等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外资和民资在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比重。二是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混合型的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可以通过推行特许经营制度,由社会私人资本投资或由政府出资与社会私人资本合作投资经营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环卫、收费道路和桥梁等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三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非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向银行贷款,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非收费道路和桥梁、排水、路灯、公共绿地、环境监测与治理、防洪设施等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兴国县在2009年通过土地一级开发BT模式,筹集城市建设资金1.2亿元。
二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基础设施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镇的集聚力、吸引力和承载力。要高度重视城市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改善城市人居条件。如近十年来,兴国县县城新建、改造、拓宽兴国大道和将军大道等城市道路20余条,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30万平方米;组团开发了平川北大道、将军南大道和“一江两岸”三大精品住宅片区,新增城市住宅面积260万平方米;新建城市公园2座,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430公顷。
三要打造城镇特色亮点,提升城镇建设品味。1,要坚持科学规划。要牢固树立科学规划就是财富、就是先进生产力的理念,以科学的态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城镇规划要体现前瞻性和系统性,要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合理规划城镇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布局。2,要科学定位城镇功能。要充分考虑城镇独特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文化底蕴和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合作关系,尊重普遍性、提倡多样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经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兴国县城总规将兴国县城定位为以资源型加工业、商贸旅游业为主的赣州市北部山水生态城市。3,要坚持个性特色。要充分依托城镇的自然条件、山形水态、环境空间、历史文脉和特有的建筑风格,挖掘城镇内蕴,放大比较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态特色,彰显城镇个性,提升城镇品味。
四要坚持统筹协调,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中心城区要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关键要在规划开发新城区的同时,加快老城区的规划改造。要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消除隐患、美化街景、体现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着重考虑土地使用功能的组合,合理确定老城区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要按照重点解决好老城区“路不平、水不通、灯不明”等问题的目标,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项目。在老城区的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做到留住古人的历史遗迹,留下现代人的岁月流痕,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要注意将当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民俗风情与城市改造设计相结合,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
五要依法行政,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1,领导干部要带头。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规划、带头执行规划、严格落实规划,当好城乡规划的执行员、宣传员、监督员,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维护城乡规划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严肃性。2,规划管理要加强。要坚持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进行建设审批,从严把好规划选址、用地和工程审批关,保证规划得到有效实施。要建立严格的规划责任追究机制,对越权审批、违法审批、未批乱建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对严重违反城乡规划,又不自行拆除的,要进行强制拆除,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3,规划决策要科学。要切实发挥城乡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对重大规划调整、重大项目选址、重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议,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对城乡规划制定实施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实现城乡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促进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均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合理布局指明了方向。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是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平台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常住人口已有7.3亿。过去30多年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从地理空间看,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一头沉”的不平衡状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相对滞后,城市发育明显不足。从城镇化率上看,东部地区已经超过60%,而中部尚不足50%、西部只有45%左右,中西部平均比东部地区低14~17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中西部地区发展整体加速,连续几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然而从总体上看,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是任重道远。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城镇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形成后又会加速这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发展新的城市群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由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梯次推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提升中西部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平台。《报告》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二、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总的方向是通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现在,中西部不少地区城市发展有一定基础,有的已形成了城市群,但总体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城市群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中小城市潜力难以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应当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硬件”、“软件”上增强这些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纳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铸造新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那些区位优势明显、有较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地方,如哈长地区、江淮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滇中地区、黔中地区、呼包鄂榆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宁夏沿黄地区、藏中南地区等,要在这些地方培育发展若干个城市相对密集的城市群。
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变成市民,是改善我国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它不但可以降低人口转移成本、优化生产力布局,还可以减轻大城市压力、缓解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聚集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人口和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同时结合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建设一批边境口岸城镇。
三、推进中西部发展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关键
中西部地区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往往是因为交通闭塞、水利失修、信息不灵,被欠缺的基础设施扼住了咽喉。基础设施欠账一旦弥补上,就能打破束缚发展的枷锁,拉近这些地区与东部沿海乃至整个世界的距离,发挥出资源优势,激发出要素活力,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也将获得勃勃生机。
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为例,由于前两年启动了淠河综合治理工程,流经市区的这条河流从垃圾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风景区,不但改变了市容市貌,也提升了当地发展环境。加上合九、宁西、沪汉蓉、阜六4条铁路相继开通、6条高速公路已建在建,多年落后封闭的六安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最近几年,六安市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速,工业增加值3年实现翻番,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6%提升到2013年的40%以上。这块土地的发展轨迹再次证明,中西部地区抓住重大项目、走基础设施先行的路子,就有可能不断创造出腾飞超越的新亮点。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多向中西部倾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多年来,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达4万多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累计投入达8900亿元。2013年中央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其投资额占全国铁路建设投资总额的70%以上。下一步,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会摆到突出位置,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线、输电通道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发挥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产业是城镇化的“火车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要承接好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
产业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没有充分产业支撑的城市,犹如缺乏水和营养的小苗,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即使有暂时繁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尤其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呈加快向外转移之势,这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升的重大机遇,不可错失。利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转移的目的地既可能是中西部地区,也可能是东南亚一些国家。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利用好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带来的机遇,创造条件、筑巢引凤,努力促成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承接转移中发挥本地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经济。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产业的兴盛,才能催生充足的人财物集聚,为当地群众带来就近就业、创业机会,开辟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新通道,为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固本培元。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定南”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发展中心城区,全面推进圩镇建设,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五型”定南目标,围绕打造“边际明珠,宜居山城”和“小县大县城”战略的总体要求,把县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人口聚集、市场繁荣的新型县城。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精品建筑,优化发展环境。同时,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镇。
(三)工作目标
力争到2009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8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8.84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7.2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1.72%。
力争到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8.3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9.38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7.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
力争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13.38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13.53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1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各中心镇为基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格局。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规划体系,发挥城乡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大对规划的投入力度,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拓展规划视野,对外开放规划市场,提高规划技术水准,增强规划科学性、民主性、操作性。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修编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东部工业园、老城工业走廊、城西北片区、老城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管网敷设、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力争2010年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地段控规覆盖率达100%。完成鹅公、老城、天
九、龙塘、岭北、岿美山6个镇中心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对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以及涉及城市整体形象和重要标志物,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二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评审、领导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评审制度,建立城乡规划专家决策的咨询机构,县域内重大项目建设规划、综合性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大型项目规划选址、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总体规划项目都须经城乡规划专家决策咨询机构论证,报经县规划委员会审查后,按程序上报审批。
三是加强城乡规划的实施。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城乡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预,更不能随意变更,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在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城乡规划的科学合理。重点推进产业布局、重要项目、重大设施、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划对接,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按照共享共建、协作分工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和推进实施县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探索县域基础设施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切实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严格执行城镇规划“五线”管制制度,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引导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强化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创建优美人居环境
一是着力打造山水景观城。按照“边际明珠,宜居山城”、“小县大县城”发展战略和“拉框架、显亮点、抓完善”的城市建设基本思路,着力打造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县城。纵深推进工业园区和城西新区开发,抓紧实施老城区配套设施的改造;大力实施一批环保生态工程、框架拉动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合理布局行政办公区、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住宅小区、物流园区和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块,以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双重力量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城市建设,按照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突出特色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各类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扩大资金投入,创新大城建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和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有序启动城区景观节点建设,促使人与山水和谐相处、人与文化和谐相依、人与城市和谐相融。
二是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策划与城市形象设计工作,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思路,对城市整体形象及工程项目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建立完善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咨询审查制度,做好方案选优,切实加强建筑风貌管理,结合人文自然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建筑语言和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城市建筑群体和谐统一,塑造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个性的城市景观。大力开展城市综合节能,重点加强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广新型墙体等新材料,强化建筑色调管理。
三是集约发展宜居小城镇。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积极建设、规范管理”的思路,以先易后难为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城镇各项公共设施建设,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集约宜居小城镇。突出“一镇一特、一街一景、一路一树”,着力规划整治岭北镇、天九镇等重点圩镇,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圩镇功能,打造建筑精品,培育壮大产业。
(三)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城市经营水平
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培植和壮大城市建设投融资主体,将由政府出面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融资公司作为企业向社会融资为主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二是完善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政府储备土地开发整理,将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产,建立对城市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收回、收购)、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的制度,确保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把好城市土地储备、供应和开发三个闸门,实行非饱和适度供应,运用市场机制有效调控地价。发挥土地资源价值,盘活土地存量,实行连片集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出让收益,做活土地经营文章。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坚决杜绝“炒地皮”现象,依法确保土地交易市场活跃有序。三是放开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开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培育有序竞争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体系,走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经营的路子。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城市公共场所保洁等逐步推向市场,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面向社会选择作业单位、承包单位或个人,建立和实施道路养护、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的承包制度,增强市场透明度,将户外广告的设置经营权推向市场运作。
(四)加强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按照“相对集中、重心下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县、镇、村(社区)三级关系,明确城市管理职责。完善行政执法部门职能,突出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和基础作用,强化城区街道、镇对辖区公共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城镇社区管理,建立“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按照“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化城区街道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救助、卫生保健、治安调解、权益保障、信息咨询、慈善捐助、老年福利、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全面开展科普、文化、卫生、体育、法律进社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保护历市河”行动,大力开展城乡卫生、农贸市场、广告市场、建筑市场、文化市场、圩镇改造、交通秩序、食品卫生和生态卫生环境整治,不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城乡环境,提升城镇形象。
三、健全保障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一)创新投融资体制
创新政府投资方式,建立决策、管理、执行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系。做强城市投资开发公司,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融资能力。采取政府投入、金融机构信贷、争取国债资金等多种方式,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经济强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开发管理,盘活城镇存量土地,实现以地生财。
(二)增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不断增强城镇吸纳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积极开展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深入完成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决战城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生态优美、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思想,坚持主攻项目、决战城区不动摇,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建筑精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产业,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完善市政设施,改造道路和管网,搞好绿化、美化、亮化,保障居民住房。2012年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到 万人。全县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0.91%;城市绿化率达到47.3%;开发廉租房500套。
三、工作重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必然结果,是当前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推进峡江进位赶超,必须针对我县项目少、规模小、城市经济水平低、城镇化率低的短板,按照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民生需求优先、聚集人
气优先原则,加大实施“决战城区”力度。
(一)继续强化城镇规划。加大对规划的投入力度,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县城及巴邱镇总规修编,科学编制道德经文化公园、玉华路特色商业街、玉笥北路及巴邱沿江小区等城市设计,完成城市道路、绿化、消防、污水处理、地埋管网等专业规划,进一步修编完善6个建制镇和5个乡集镇总体规划编制,继续完善重点乡镇集镇商贸市场、垃圾填埋场、公厕、排污管网等公共公益设施规划编制;完善村镇规划体系,尽快完成全县新农村示范点及移民安臵点规划编制。
(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继续以中心城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一批环保生态工程、框架拉动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投入,更强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城建投资亿元。
形成“大投入”,项目建设上规模。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是当前促进我市赶超发展最重要的抓手和推力。全市务必抢抓机遇,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臵,继续保持主攻项目的强劲态势,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力争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迈上亿元大关。
1、(1)启动道德经文化广场和物流园建设。(2)美化
百花公园、玉峡大道景观工程,打造县城景观区、休闲区,提升城市品位。(3)接通碧玉路至百花路段和玉华路至群玉路段,使城区与工业园区连接互通。(4)拓宽玉笥北路、元阳路,并搞好绿化、亮化。(5)启动玉笥路和百花路“白改黑”工程。(6)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重点工程。
(三)合理开发房地产。根据市场需求,适度投放土地,对规划控制土地按需分期分批开发,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商品房地产项目:年内计划开发商品房面积㎡。重点是开发府后住宅小区和普正住宅小区,并督促已出让土地加快开发进度。
2、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年内计划开发经济适用住房8套,面积㎡;廉租住房300套,面积㎡。
(四)加强城镇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巩固“三城同创”成果,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市场化、全覆盖。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探索建立负责任、全天候城市监督管理以及数字城管,提升城管实时监测和动态控制能力,积极投入“三城”同创活动,组织开展争创“绿色机关”、“绿色小区”活动,引绿进城,组织实施“万株大树”工程,完成好省级园林城市的复查评审,并致力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完善行政执法部门职能,强化城镇街道、镇对辖区公共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注重物业管理、市场培育与监
管,健全业主委员会、楼长、栋长责任制,培育优秀物管企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和县城街景改造、绿化亮化美化,明年中心城区完成青原大道、吉州大道、韶山路街景整治,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城镇社区管理,建立“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城镇卫生、农贸市场、广告市场、建筑市场、集镇改造、交通秩序和生态卫生环境整治,不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形象。三是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城建执法监察管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全面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大力查处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解决好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着力推进物业管理。同时,抓好建设行业的规范约束,坚决打击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着力打造建筑诚信企业。
实施城镇人口倍增计划。以放活政策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聚集,力争城镇人口实现十年倍增。为此,要抓紧研究制订中心城区和县市城镇人口倍增计划,出台鼓励外来人口落户中心城区及县市城镇的激励政策。要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对外来落户人口给予就业、就学、就医同等政策,统一纳入城镇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体系,吸纳更多
农业人口和高素质人才在城镇就业落户,力争明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四、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推进新型化城镇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集中力量抓好推进新型化城市的各项工作。
2、强化集体决策。全面建立科学民主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机制,继续完善乡镇(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县人民政府三级规划评审制度,对修建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建筑单体设计方案以及村镇总体规划等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公示,修改通过后逐级报批。
3、推行县级领导挂点制。筛选一批重点项目,继续实行领导挂重点项目制度,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力加以推进。坚持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工程和重点乡镇责任制,积极实行重大事项定期会商办理制度、重点项目情况月报制度、城镇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定期督查通报。
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传统城镇化向现代新型城镇化专营的两个阶段。我国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为传统城镇化,在保障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情况下有很多弊端未能及时解决,留下很多弊病。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走向正轨,逐渐与国家发展大局相连接,很多在传统城镇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一)传统城镇化
改革开放前,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将农民世代束缚在土地上,加之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没有返城,形成了“逆城镇化”趋势。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由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为起点。伴随着当时政策下产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部分农民离开土地迈向城镇走出了关键一步。与此同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动方向,并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1980与农村改革同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提出成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使其成为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带头人。由于当时改革处于试行阶段,相应制度如户籍制度、城市就业和社会福利、粮油供应制度等的限制,都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大多数只能流入政策边缘的小城镇,城市的大门仍然没有完全对他们打开。
经济体制改革为城镇化建设带来春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之后,中国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每年有超过2 000万农民工涌进城镇。“中国制造”的主力军大部分由农民工组成,农民工的“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城镇化也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城镇化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1990年的26.41%提升至2000年的36.22%。正是由于这十年的发展,城镇化的建设,打造出“长三角”这样快速工业化、现代化、开放型的核心区域。但其中也存在弊端与问题,虽然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遭遇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公平的待遇,只要农民工的劳动力不要不能使其在城镇扎根的困境屡见不鲜。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21世纪初的十年,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一系列控制城市人口的政策出台,包括暂住证制度、流动人口管理费、计划生育管理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服务费等为农民工进城设置重重障碍。虽然相关费用在2001年被取消,但也没使城镇化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
虽然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重力轻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绊脚石,传统城镇化没有做到真正的城镇化。在此时,李克强总理提出,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事实上,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面临着重重困难,急需一系列改革突破创新,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等。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为迫切需要的,因为这两项改革,关系到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之间的障碍的打破。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镇化建设逐渐走向正轨化、国际化。2001年“十五”计划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中国化的城镇化道路”,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中七次提到新型城镇化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年的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道路;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前,税收作为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与财政政策相配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财税收入体系单一不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财税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资金收入方式单一,部分地区盲目投入
目前,城镇缺乏城镇化需要的独立税源,事权不能和财权相匹配,导致地方政府不能及时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没有资金维持其日常运营而形同虚设,并未给城镇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便利,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多数政府往往呈现为财税入不敷出的运行格局。这不但不利于城镇的发展,而且也为城镇的日常运营带来阻碍。针对这种情况,部分地方政府采用乱收费乱罚款、违规担保及操控土地价格等手段来弥补资金缺口,严重违背了财税体制改革的初衷,破坏了市场秩序,造成城镇的非健康化发展,也对新型城镇化的建立提出了挑战。一些地方政府及企业盲目投资、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金增长近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收入占据了当地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些省份土地出让金数额甚至超过当地税收收入;一些地方盲目规划土地建设用地,产生巨额负债;刻意追求城镇化率提高,不考虑自身特色;对投资依赖性强,不结合自身特点,照抄照搬,即集中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大规模拆迁、征地、建房,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造成城市个性化被破坏,自身优势的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刻意追求城镇化率,弄虚作假屡见不鲜。
(二)财税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率不高
财政资金在投入中重视基础设施中硬件设施建设,往往忽视开发建设中软件开发,形成以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格局。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政府重视本地居民,轻视外地居民,给予其不均衡的政策限制,使外来人口在医疗、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被边缘化,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财政资金投入至高回报行业或面子工程,追求地方政府的GDP和政绩,忽视生态保障建设等长期发展的问题,以牺牲环境换取眼前的经济效益。同时,财政资金投资倾向于房地产等收益高、见效快的行业,如房地产等,往往忽视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导致投资失衡。近年来,我国优化财税支出结构,加大涉农资金支持力度,但其中也有问题存在,财政资金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资金的分配难以形成聚合力,城镇化过程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金虽多,但涉及面过广,导致各方面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心,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财税收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在坚持基本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勇于创新,敢于革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物质保障。
(一)扩大财政收入来源
财政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税收收入,税收是保障政府正常运行的保障,我国目前采用分税制,这种税收体制导致地方收入降低,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产生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基层政府资金紧张,地方支出责任超出其可用财力,财政缺口越来越大,只有通过隐性举债来解决。政府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债务危机,获取土地出让金则成为相对便捷和高效的方式,并逐渐形成依赖症。这一行为犹如饮鸩止渴,虽能暂缓政府债务危机,但也流失了国有资产,并为子孙后代埋下隐患,同时也会导致“土地城镇化”愈演愈烈。若将中央给地方的转移支付及税收返还,充分考虑这一人口流动群体乃至未来的人口格局变化,及时调整地方政府的资金规模,地方政府将有更大的积极性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缩小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
(二)健全财税支出制度
关键词: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与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这一过程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它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民生、可持续和质量为内涵,推动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如果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那么没有新型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产业人口聚集,其特征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不断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
二、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一)体制落后,规划混乱。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新型城镇化:一是计划经济下的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市民化进程,农业转移人口难以在城镇落户,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让流动频繁的农民很难异地报销“新农合”、“新农保”等各种社会保险。规划混乱:一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衔接不够,难以形成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二是群众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规划实施刚性不足。三是存在以权代规现象,一个领导一种做法,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规划,城建项目不断推倒重来,造成严重的资源与资金浪费。四是不注重特色设计,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分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人口、产业聚集能力较弱。
(二)观念错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首先,把城镇化理解为房地产化,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加房地产开发。其次,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地区盲目追逐市场利益,以“摊大饼”的方式无限外延扩张,造成了耕地资源的过度占用。对一些破旧房屋的延迟开发也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城镇化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往往会造成城市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而对于城市土地的过度工业化开发也使得城市绿地面积减少,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最后,土地的过度资本化发展使得推高了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造就了一些二线城市的产业空洞化,同时,还给政府增加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小城镇缺乏引导,新型城镇化特色培育不足。城镇的聚集度不够,规划建设管理粗放,突出表现在:(1)沿着公路两侧无序蔓延、散乱布局,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住所也在公路沿线分散布局,形成了“马路经济带”,浪费了大量耕地,破壞了城乡自然生态环境。(2)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用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水污染严重。(3)城镇缺乏特色,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城镇特色风貌逐渐消失。(4)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设施水平差,文化站、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当前,一些地区的城镇化出现了“空城”、“鬼城”等的现象,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产业空心化”,缺乏产业的支撑,面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发展难题。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只有房子的城镇化是走不远的。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江苏时明确指出,“城镇化要有产业作支撑,实现产城结合,农民进城有就业能创业,生活就会安稳,城镇化就能走得更扎实”。产城发展的结构失衡,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居民难以就业甚至无法就业,变成“空城”、“鬼城”。没有城镇化作为基础的产业缺乏人才支撑,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将导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处于低水平,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生态污染,文化破坏。第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第二,开发建设忽视立体交通体系、污水收集管网、城市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导致交通拥堵、城市内涝、废水排放等“城市病”问题突出。建设过程中不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城镇文化破坏严重,致使大量的历史留存毁掉,文化遗迹消失,城市的历史感消失。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显示:全国11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13个名城已无历史文化街区,18个名城仅剩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一半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面目全非。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加强认识,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工作。在政府和群众中要树立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为本,实现人口城镇化,民情为基,创造就业良机,民意为魂,共享农地红利”的价值观。通过考察、培训等方式,使参与城镇化建设的人们认识什么是城镇化,如何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共同研究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因此,城镇化建设才必然能够实现“政府得发展、百姓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三方共赢的良好愿景。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规划要坚持长期不变。二是突出配套基础设施的原则。对防洪、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消除、商贸金融、科教文卫体等设施要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完善配套,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循环。三是农村城镇化设计高标准原则。设计要体现地方风格、时代风貌和可持续发展。对主要的商业区、街道、重点功能小区的建筑、园林景观等要实行规划控制,重点工程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规划要体现以自然为本的原则。
(二)遵循规律,积极稳妥,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要立足时代发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要搞行政命令,不要作为硬任务,不要揠苗助长一哄而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要提升质量。新型城镇化是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发展过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的“无形之手”用够,政府的“有形之手”用好。处理好城乡关系,绝不能非法剥夺农村土地,损害农民利益。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三)完善相关政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四)强化产业支撑,增强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手抓城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助推器,只有不断强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支撑作用,才能创造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基础和内在动力。要充分发展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吸引和留住人才,使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形成相互发展。改善经营环境,消除发展瓶颈,迅速本地区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产业和当地特色产业。突出就业导向,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全市统一,牢牢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城镇集聚的产业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来决定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體系,要把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带动人口向城镇集中。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和生活环境。
(五)走城市土地集约化发展道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走城市土地集约化发展道路,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地方政府应做好对基本农田以及城市土地的规划保护工作,遏制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以及对基本农田的过度占用。注重城市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生态建设,提高城市整体的社会效益,遏制当前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势头。构建多元投资体系,首先,发挥财政、银行、信托、民间资本等各方面的融资力量,构建多元投资体系。其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应转变自身职能,尽量减少直接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各地应发挥自己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新型经济,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吸引多方融资,推动地方新型城镇化发展。
(六)生态宜居,文化中心。第一,构建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体系、自然生态体系和人居环境体系,建设生态城镇、花园城镇和低碳城镇。第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落、街区,规划专业博物馆、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第三,突出文化培育,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一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15
[2]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3]李爱民.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3(07)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推荐阅读: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07-02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19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07-07
新型城镇化考核11-15
我国新型城镇化论文07-01
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07-03
新型城镇化年度总结11-07
新型城镇化与财政改革09-23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09-10
集体土地流转新型城镇化试点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