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琴房管理制度(共9篇)
为保证琴房正常的教学秩序,创造一个良好、文明的学习环境,实现琴房的规范管理,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所有学生必须凭校牌或其它有效证件,经上课教师查验后方可进入琴房,在使用琴房设备前,请先查验钢琴(风琴)的状况,如有损坏,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并登记。
二、使用琴房的全体师生应自觉维护琴房内秩序,爱护琴房卫生,不得在琴房内吃东西,所带水杯、饮料、雨伞等易引起潮湿的物品,不得放置在钢琴(风琴)上。
三、在琴房乱串、嬉闹,使用琴房及设备,必须爱护琴房内所有设备,严格按规程操作,如人为因素故意造成设备损坏的,学校将追究使用人的责任,加倍赔偿。
四、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移动、拆卸、调换或借出琴房内设备。
五、未经同意,与专业学习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琴房,更不得擅自动用任何设备。
六、养成良好的用琴习惯,使用时要自觉维护钢琴(风琴)及其他设备的安全和整洁,练习结束后要自觉关好电源、设备及琴房门窗,并做好清洁卫生,经上课教师查验后方可离开。
七、钢琴及设备若有损坏,应如实报告,并作好登记。凡损坏、丢失仪器设备,均应查清原因,并按照学校相关管理制度予以处理。
八、琴房内严禁烟火。指导教师每次在学生练习结束后督促学生,做好琴房内清洁卫生,保持室内整洁。经常检查琴房内的安全和消防设施、琴房设备,发现异常或隐患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关键词:机房管理,重要性,科学管理,科学使用
一、学校机房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标准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要实现有效地工作和生活, 离不开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必修课, 注重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果单凭教师的讲授和演示, 课程是枯燥的、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机房的实践课无疑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而学校机房的管理是否科学, 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其关系到计算机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说保证教学硬件设施, 才能保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也才能保证达到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学校机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机房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提高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 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机房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 但是学生的上机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 主要在机房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机房管理涉及面广, 事务杂, 工作量大;学生课堂秩序混乱, 学生随意使用U盘和手机, 玩游戏、上网;部分机房管理员责任心不强, 对机房没有做到及时的维护和管理;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有学生趁老师忙碌之际恶意损坏设备。
三、科学管理学校机房
学校机房的科学管理, 既是对学校财产安全的保护, 也是对学校教学效果、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保障。科学管理学校机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制定相应的机房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机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责任心
机房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管理员职责、机房安全防范制度、学生上机操作注意事项等, 通过制定以上相关制度, 使得机房管理员在工作中, 有章可循, 有理可依。学生第一次到机房上课, 要明确相关的规章制度, 随时提醒, 并按学生的学号固定座位, 增强其保护公共财产的责任感。实践课之前, 任课教师和机房管理人员之间应积极沟通, 明确本门课程需要准备的内容。课程结束后, 任课教师应及时填写使用记录, 机房管理员及时恢复并处理电脑故障, 若发现自己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 及时汇报。同时, 学校机房维护又是琐碎的, 包括机房卫生的打扫, 机房门窗的检查, 机房温度的控制, 电源关闭的检查等等, 这都要求机房管理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3.2学校机房电脑的日常维修和维护
机房电脑是学生公用且使用率相当高, 因此出现硬件故障, 应及时分析及处理, 随时保证机房电脑的完好率, 为计算机实践课程做好充分的保障。同时, 机房电脑的系统或软件需要根据学校所开课程进行调整, 加上开展每学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四川省英语等级考试等原因, 维护工作量相当大。为了避免学生的误操作或恶作剧, 在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上,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保护方式:
(1) 具有硬盘保护系统的联想电脑, 直接应用联想自带的硬盘保护系统。使用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界面友好, 操作简便, 而且“联想硬盘保护系统”不仅能克隆硬盘数据 (包括系统) , 还可以对“接收端”进行IP地址和计算机名的分配, 同时还可以单个数据分区进行克隆;对硬盘数据的保护也相当方便, 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设置还原、不还原、每周还原等方式。缺点就是保护系统是集成在硬件上的, 仅限于具有硬盘保护系统的电脑才能使用。
(2) 安装“i Recovery教育版”来进行“网络对拷”和“网络还原”。网络对拷可以对“接收端”电脑分配IP地址和计算机名, 也能实现单个分区的拷贝。数据的还原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还原、不还原、数据转储等方式, 此款软件适用于所有支持网络启动的电脑。
(3) 安装“噢易机房OSS系统”, 它是一套围绕计算机实验教学而设计的标准化支撑系统。除了具有普通保护系统的功能外, 还能进行断点续传和变化数据的差异拷贝;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批量修改计算机登录用户名;对于每台机器使用不同序列号及激活授权的大型软件, 可进行统一的自动注册, 此款软件也适用于所有支持网络启动的电脑。
现在机房管理软件特别多, 它能让机房管理摆脱日常琐碎而重复的工作, 降低机房管理的维护成本, 提高了机房运行的稳定性, 让机房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3科学使用学校机房
实践课之前, 任课教师需提前预约机房, 以便机房管理员作好相应的准备。教师在机房对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辅导以及收发作业, 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红蜘蛛网络教室”。它能实现教师在教师机演示时, 锁定学生的键盘、鼠标, 并在学生机上实时演示操作的每个步骤, 相对于投影仪效果好很多, 解决了在教师讲解时学生胡乱操作而不听讲或位置靠后的学生看不到投影的问题;收发作业也相当方便, 教师可以将作业要求发送到每台学生机, 学生完成后由自己电脑提交, 操作方便, 解决了以前用共享文件夹或FTP来收作业的很多问题。缺点是此款软件暂时没有禁用U盘的功能, 在提交作业或考试时, 如果想禁止学生相互拷贝, 可以制作禁用U盘批处理程序, 程序代码如下:
如果需要禁止网络共享访问, 也可以制作批处理程序, 代码如下:
在需要使用以上批处理程序的情况下, 将批处理程序发送到学生机上, 再借助“红蜘蛛网络教室”软件远程统一运行, 解决了用U盘或网络共享进行相互拷贝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在机房的实验作业除了自己亲自动手完成以外, 别无他法。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 在进行课前复习或课后小结时, 还可以通过软件中“学生示范”功能现场抽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学生在机房上课的学习态度会有很大的改进, 加上自己的反复练习, 学习取得的效果也会提高不少。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学校机房管理是一件长期而又琐碎的事情, 机房管理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也反映了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应加强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 只要认真总结和探索, 就会发现许多好的解决办法, 从而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保证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目前计算机发展十分迅速, 有关机房管理方法、技巧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成果, 我们应保持不断学习, 多总结经验, 把学校的机房管理工作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计算机机房管理》, 方刚、于晓宝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摘 要] 要破解现阶段中职学校“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首先必须构建班级民主氛围,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其次从细微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态度,消除散、懒、劣的顽疾。营造激励与竞争的学习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施严格的惩戒措施。
[关键词] 中职教育;班级管理;民主氛围;动态评价;惩戒体系
中职学校要进步发展,就必须突破“教学难”与“管理难”这两大顽疾,而班级管理就成了其中的关键。
一、营造互敬互爱的民主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理应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班主任要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集体核心群体的组建,班规班纪的建立与完善,督促与指导,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首先,核心群体——班级理事会的组建,班主任应打破现有指定任命的一贯作风,充分发挥民主,让全体成员参与其中,通过民主推荐选举的办法产生,突出服务意识,弱化所谓“干部”的特权意识。通过定期换届选举,让更多的学生员参与其中,从而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增强责任与义务意识,促使其个性的转变和综合素质——尤其是交流沟通协作能力与协作精神的增强。
其次,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成员行为的标尺,它的建立在与法律法规与校规校纪不相违背的前提下,应经全体理事成员酝酿提出方案,后经全体班级成员充分讨论,最终形成操作性与针对性以及约束力较强的行动规范。其中,应特别注意各项日常处罚措施极力避免用金钱或体罚来执行,尽可能采用批评、教育说理等疏导方法来解决,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处理问题时,应宽严结合,对于一般性质的问题,应宽容处理;对性质严重或屡教屡犯的,教师应与家长一道严肃处理甚至劝退。
再次,现有的中职学校绝大多数是封闭或半封闭管理的,班级管理涉及到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品质等各个方面。教师应以细微入手,从简单做起,指导班级成员生活的规划、个人卫生健康以及生活环境保洁,普及日常生活常识,督促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中职学生还处在人格定性、人生定向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会以教师作为标榜。故而,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外形、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教师在地位上同学生是平等的,在人格上完全应相互尊重,但在道德品质上应当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在学生面前说脏话、粗话甚至威胁的话,绝对是 “大忌”。
二、重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态度
行为习惯导致结果,态度决定一切。现阶段的中职学校是“问题”学生的聚集地,该群体普遍存在厌学逃学、迷恋网络、自由散漫、惰性较强、缺乏自信与自制力差等现象。他们作为未来产业工人的生力军,良好的行为态度是基本素质要求。教师既要促其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更要关注重塑其行为习惯与态度,这是基础,也是中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正常的作息时间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创设有效锻炼平台,提升责任与义务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阻扰“负能量群体”的形成;
4.以人防技防双手段,帮其正确认识网络平台;
5. 以体育锻炼为载体,冲破惰性的束缚。
三、“分层级”管理构建良性激励机制
中职入学是无门槛式的,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千差万别, “齐头并进,大包大揽”的模式,严重阻碍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影响班级的有效管理。
所谓“分层级”教育,就是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考核,将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能力在同一档次的学生群体,划归同一学习班级,以便最大限度地实施因材施教。为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实施时应遵从以下原则:
1.班级是个动态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从而利于形成竞争的学习环境;
2.实施“掌握学习”,从而确保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也能学有所成;
3.实行“淘汰制”,对于经过“掌握学习”仍不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进行劝导退学,或提前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接受社会工作岗位的锻炼学习;
4.允许经过社会工作锻炼学习的同学,经考核再返回相应档次的班级继续学习。
四、建构有效班级管理机制
“教学难,管理难”是中职学校的通病与顽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中职学生本身的客观因素外,一方面为政出多门、职任不清、被动应付、协调机制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管理手段犹如行政发文,层层下达,绝大多数的管理任务最终压在班主任肩上。班主任个人的精力与能力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工作方法与手段也千差万别,一旦班上的学生“摸清”了班主任的道道,或班主任的责任心和教育能力有所欠缺,那么,班级势必陷入混乱局面。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破解两大顽疾上,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层面应吸纳尽可能多的学生组建班级自治理事会;学校层面,在班级理事会的基础上,以学生会、团组织为平台,构建有效的全校性理事成员集体,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增强责任与义务意识,树立“榜样群体”;通过“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带动“中间群体”,抑制“负能量群体”;通过群众性督查网络,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与态度的重建,从而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当然,在学校这个综合有机体内,过度强调学生单方面的作用,势必陷入“内发论”的泥沼之中,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全面放手是不负责的。努力整合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以值周领导总负责,值日干部与值日班主任分层管理的有效机制,及时引导和督查学生理事会的工作,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做到“现场有人管,事后有人查,出了问题有人及时处理”,建立责任到人、人负其责的良性、健康、平稳、长久的运行管理机制。
五、实施动态评价和严格惩戒体系
动态的评价体系是以过程为导向的,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注重过程是否规范与合理。中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是少理论多实践,尤其重视基本技能的操作锻炼,课程体系设计也多是项目或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典型案例”法,“做中学”“做中教”是应遵从的基本准则,抓住“职”字是关键,从模仿、整合到熟练,进而升华为“内化”的各个层次阶段,有标准,有要求,更有教育总结与评价。
好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处罚机制的有效运行。“惩戒”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惩戒”在教育学原理中也明确为一种教育手段。中华传统教育文化非常重视惩戒的作用,家喻户晓的“严师出高徒” “棍棒出孝子”等谚语就是最好的佐证。现代文明程度较高的美国、英国、韩国及新加坡等众多国家,教师及学校均有使用“戒器”(英国的鞭子与皮带、新加坡的滕条等)对犯错学生进行体罚的法定权利,只是限制使用的方法方式与场合。
现阶段国内的学生与父母是溺爱与缺爱的两代,加之拿来主义的断章取义,一些媒体不负责地大肆渲染,使国内的教育完全陷入“褒奖”教育的旋涡之中。
由于中职学生为一特殊的群体,要减少或消除其身上的恶习,笔者认为应效仿韩国,在与家长沟通的前提下,设立专门的“惩戒室”,对“褒奖”教育失效的同学,予以戒谈,勒令退学、开除,甚至采用有尺度的体罚及器械惩处。
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中职学校突破“教学难”与“管理难”这两大顽疾,达成国家期望与要求的关键。面对家庭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到位的群体,重“褒奖”的教育方式以及“整体推进”与“大包大揽”的模式,已在实践中充分证明其失败性、无效性。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外的实践经验明确指明,实施动态的评价,是保证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顺利实施以及教育健康平稳发展的前提,对于中职学校这一点更为急迫和重要。
责任编辑 范宏芳
[作者简介] 童俊华(1978—),男,江西余江人,鹰潭应用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和计算机教学;徐林娟(1982—),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他们既有自身特有的长处, 又有某些特定的不足, 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关怀。班集体不仅是教师实施教育管理的场所, 也是师生追求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共同体, 更应是学生获得精神激励和赏识、满足和愉悦的“精神家园”。班主任应从更高层次去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 学会精神关怀, 学会建设班集体, 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学会引导学生选择班干部, 使广大学生在自己的家园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一关爱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精神关怀的内容是很广泛的, 关心和理解人, 尊重和信任人是情感关怀的基本表现。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 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 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班主任要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对学生一生成长负责的爱, 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要用爱心、诚心、细心和耐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和家长的放心。如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笔者会把他请到办公室, 不是把他训斥一通, 而是耐心地帮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 消除其抵触心理, 接受老师的开导。班主任动情, 学生才会动心。反之, 如果老师劈头盖脸地把学生训斥得一无是处, 那么他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所以班主任要充满爱心, 在情感上尊重和关心学生, 在行动上激励和引导学生。教育不是在学生头脑中打下一个痛苦的烙印, 而应是在学生心灵上点燃一盏闪亮的明灯, 使学生由自卑变得自信, 从迷茫走向成熟。
班主任关爱学生是全面出色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应像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疼爱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要经常询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 及时评价。即使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赞许, 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作用。所以, 班主任要讲究管理艺术。
二重视培养班干部, 实现班集体自主管理
班干队伍建设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建立良好班风学风的基础。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发现担任班干部的人才。如在让班上学生讨论和制订本班的发展目标和班级管理制度时, 我就鼓励学生自愿报名来负责相关工作, 然后让所有报名的学生自主分配和协调各自的工作, 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 学生干部工作积极主动, 学会了如何团结协作,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此外, 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还启用一些所谓“差生”当学生干部, 这部分学生号召力强, 如果我们能善用这些“差生”, 给他们一个“官衔”用来约束自己, 会使这些“后进生”重新找到自尊和自信, 良好的班风形成也就“水到渠成”。学生干部毕竟还只是学生, 他们在管理的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我经常利用班干部会议, 设计工作方案和组织活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 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对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展示自我, 发展个性。
三加强班集体建设, 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 班主任必须立足全班, 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班级气氛。围绕“班级目标”, 推进“班级团队建设”, 深入开展班级活动, 优化提升班级文化, 改进班级管理, 完善班级评价, 从而不断推进班级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要给予学生更多、更全面的关心。笔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来正确地引导班级舆论, 活跃班级气氛, 强化班风、学风。如开展特定的主题班会。每一次班会, 笔者都会要求班长就我们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统一要求来确定班会主题, 利用各种机会在全班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定性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表现不好的给予批评和教育, 在全班形成了扶正压邪、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把学校的各项要求转化成学生的需要。如学校的卫生和纪律评比, 本来是学校通过评比促进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 但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却可以把它变成学生的自我需要。
笔者曾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是愿意在一个处处落后的班级, 还是在一个事事争先的班级?学生纷纷回答要事事争先。既然这样同学们就要在活动中拿出行动来, 贡献自己的力量, 维护班级荣誉。通过刺激形成学生“争先”的心理需求。另外, 笔者还给学生这样的心理暗示, 学校的每一项评比都是我们本来就应做好的, 做不好就是自己出了问题, 从而把学校的要求, 逐渐变成学生的需要, 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转变呢?笔者觉得, 研究、分析学生的特点, 把教育的内容转化成学生的需要是最好的方法。
在文化课学习方面, 由于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 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要学”,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其次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会学”, 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勤学好问。此外, 还提醒学生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在立足全班的基础上, 班主任还要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个体的工作, 尤其是少数“问题学生”。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笔者还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并了解学生的过去, 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班主任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获得人格的升华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当学生的脸上绽放笑颜, 当心灵与心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当从班主任工作中体验到乐趣时, 我总是倍感欣慰。
参考文献
[1]匡瑛等主编.今天, 我们怎样做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关键词:中职 管理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224-01
我国中职学校管理是伴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并日渐完善的。这种管理与其他行业的管理具有某些共同的因素和职能,但又有其独特性,它是以育人和培养技术人才为根本目的,以提高人才素质,培养技术人才,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同时,中职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活动内容和方式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方针、教育思想观念所制约,也受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21世纪的中职学校管理自然要体现时代精神,要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致力于管理改革,把握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根本目的。因此,发挥中职学校管理的功能,推动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1 中职学校管理的概念
日本学者久下荣志郎认为:“学校管理的概念,是包括着为达到学校本来目的的一切行为,一般可分为物的管理、人的管理和经营管理。”所谓物的管理,就是指对设施设备的维持、保全作用;人的管理是指对教职员的任免、服务、惩戒、监督等;经营管理包括班级编制、教育课程、院务分担、儿童和学生的管理等。我国学者认为:“中职学校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中职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中职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2 中职学校管理的功能
中职学校管理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多方面的作用。具體地说,教育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1)中职学校管理具有决策功能。
管理的决策功能即是指中职学校管理系统根据内外环境的情况,按照学校教育目标和任务,确定学校管理决策目标,制定学校管理目标和方案,并作出抉择和决定。科学、正确的决策是提高教育质量,造就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的前提,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中职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具体环节都是围绕贯彻落实决策而进行的。中职学校要有效地作出管理决策,必须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反复比较,选择符合学校实际的决策方法,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中职学校管理具有计划功能。
中职学校管理的计划功能是指为达成中职学校管理决策目标,对学校管理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对管理方案和措施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具体布置、拟定实施步骤、方法,并确定相应策略,制定规章制度和行为标准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职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一个相应统一而又周密合理的计划,才能使学校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否则,学校管理决策、管理目标都将成为一纸空文。制定学校管理计划是一项前瞻性的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导向性极强的工作,因此,要确保管理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法规,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同时,还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德育首位的原则,寓管理于教育教学、服务之中。
(3)中职学校管理具有调控功能。
中职学校的管理的调控功能,即是指为了实现中职学校管理决策目标和完成管理工作任务,而开展的收集校内外有关管理信息,并以管理目标和任务以及质量标准,对中职学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调节,纠正偏差,保证有效运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调控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中职学校管理与管理活动以及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同预定的管理目标、任务、标准相统一。因此,中职学校管理者和管理系统要切实加强事前控制和现场控制,以有效地发挥学校管理的调控作用,把学校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4)中职学校管理具有传播功能。
传播功能即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播通道将中职学校管理的信息、思想、观念、原则与要求,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传递,双向交流,形成共识,发挥其转变观念,矫正行为,协调一致,多方互动的效能。中职学校管理过程中,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对于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沟通上下之间、人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学校管理,必须借助于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以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素质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3 发挥中职学校管理功能的意义
中职学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教育组织,中职学校教育是中职广大师生按一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共同进行的活动。我国现时代的中职学校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时代需要设计培养中等职业人才的场所。为了保证中职学校的的发展方向,为了贯彻中职学校的教学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发挥中职学校的管理功能,加强中职学校的管理。中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中等职业人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职学校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教育教学工作,即中职学校干部,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培养工作,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并掌握专业技术。二是管理工作,发挥中职学校的管理功能,促进中职学校职业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的管理工作,即中职学校学校的领导管理人员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所做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检查与监督工作,中职学校办的好不好,教育质量高不高,与学校的管理功能发挥的好不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量的事实证明,即中职使学校的基本条件相同,由于学校管理功能发挥的不同,中职学校的面貌也就不同,教育质量也就不一样。可见,发挥中职学校的管理功能,办好中职学校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参考文献
[1]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17.
[2]韩大伟.建立普及式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4,12.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126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近些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使得学生管理的难度不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笔者分析了中职生的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这一基础上针对提高班主任管理质量提出了若干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班主任的实际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对于中职院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中职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比如,虽然大多数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实施了绩效考核等管理机制,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缺乏相应的力度,考核目标有待明确,绩效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完善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2.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普遍存在工作涣散、对待工作认识不够深入的现象,尤其是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能够承担一名班主任应有的责任。如对学生的管理存在机械化管理现象,重在“管”,忽视学生的思想工作,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据了解,在中职学校,部分学生一学期都很难和班主任说上几句话。这种管理水平难以适应新时期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求,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亟待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
3.日常管理以琐事为主
班主任的管理对象是学生,主要侧重对学生进行管理,辅导学生,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观、价值观。而目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多少精力投入到学生管理中去,被日常的繁琐杂事缠身,难以抽身来对学生进行管理。
二、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使学生尽早与中职生活相适应
中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与繁忙的初中生活相比,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及时适应中职生活,出现很多问题。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把握他们的内心动向,从而制定切实合理的管理措施,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生活。
2.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刚刚步入中职院校大门的学生对一切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朝着哪一个方向努力,班主任最好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到学习中,不至于浪费时间。班主任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随时记录下班级学生的最新动态,还要了解班级什么时间上什么课,上课的具体地点在哪,等等。只有从这些细微之处入手,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杜绝学生旷课的现象。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使他们努力学习,力争考取专门的技能证书。
3.提供更多的活动渠道,增强中职生的就业信心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互助和团队精神;学习上主动性不强;生活上高度依赖父母;精神上无所寄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 易走极端;行为习惯差、意志力差、厌学等成了他们的“通病”。
二、成因分析
一是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 家长以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低为主要特点;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学生中的弱势, 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有着与普高学生相差极大的心态, 不少中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常常感到前途无望;四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者;五是单亲家庭子女。
三、管理模式探讨
(1) 树立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理念。针对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能力、生活环境等特点制定相适宜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 其一切教育和管理工作应该设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发掘学生个性中深层次的动力因素来感化激发和引导学生。采用非强制方式, 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学校、社会意志变为学生自觉行为。
(2) 优化教学与管理模式, 激发中职学生的成就感。中职学生对成就感的渴求比普高学生更加强烈。中职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采用以激励为主的教学形式, 以褒扬为主体的学生管理办法。变“扣分制度”为“奖分制度”, 变“罚短教育”为“扬长教育”, 用量化的方式记录学生的进步, 让学生有发展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 不断激发中职学生的成就感, 达到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3) 建立活动小组,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把情趣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 在合作学习中, 能有效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在学习中起着非主要作用。小组学习形式能满足他们“翻身做主人”的愿望, 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自我、让人了解”的平台和窗口, 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证明自我”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 提升学生的自信。
(4) 弹性灵活的教学与考核。教学要以服务专业为核心, 以浅显实用为原则;学生考核按平时出勤占10%、课堂作业占10%、课堂发言占10%、试卷30%、实验课的技能训练40%的比例评定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
一、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管理的意义
学校文化建设是催生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的深厚土壤, 它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形式、精神形式、制度形式为外部表现, 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先进的学校文化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的各种文化因素集中一致的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可以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 发挥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真理的勇气。良好的校园文化可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他们的心灵, 使之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 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都必然影响着学生的知、情、意、行,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学生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此外,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 进而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丰富他们的审美想象, 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校园中的自然美、教室里的装饰美、教学中的创造美, 以及师生的仪表美、情感美、语言美等都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2]
2. 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教师在学校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 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建设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丰富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业务知识,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信念,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教师组织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 也是他们自身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和加强的过程。一名教师, 只有处于教育与被教育系统的时空环境中时,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师, 而不管这种教育和受教育的形式、状态如何。同时, 一名教师并不因为他离开了教室、讲台和实验室而失去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 在这些地方以外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条件下, 教师都可以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干练的才能、得当的举止、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方面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如果这个时空环境是良好而且积极向上的, 那么教师的“育人”作用可能发挥得更好。而这一切都有赖于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3]
3.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 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同样, 对于学校来说, 学校文化也是她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具有不可转移性。它具有整合、积聚、倍增其他物质资源、精神、知识及人力资源的作用, 即具有重要的“资本”作用。国外三十多年来有关学校文化与学校效能、学校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表明:学校文化有助于学校效能的提高, 特别是对办学条件差的学校, 效果尤为明显。[4]
二、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管理的内容
中职学校文化建设是指中职学校主体 (由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职工组成的有机整体) 在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和学校自身小环境的充分调查和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对原有学校文化的系统整理与总结, 以及针对当前各方面的情况与未来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学校文化的发展和创造。具体来说, 中职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构成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 属于学校文化的外显层次。校园布局设计、绿化景观、教学设施、娱乐场所、图书馆建设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文化形态, 是学校文化的“外壳”, 它奠定了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 它又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 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 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内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 一方面, 人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改造者, 使自己所处的物质环境打上种种思想观念的烙印, 另一方面, 人又是物质文化的受用者, 让自己在特定的物质环境中得以陶冶和熏染。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成员智慧、力量、集体感的象征, 并且具有“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特性, 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启发和感染, 从而实现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2. 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 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它是一所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证。制度既然成为一种文化, 那么, 它愈符合人的需求和愿望, 这种制度文化就愈先进。
3. 行为文化。
学校组织的运作方式、发展战略、工作行为, 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等, 都属于学校的行为文化。它包括学校的仪式文化, 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拜师仪式、某建筑落成仪式、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成人宣誓仪式、教师节庆祝大会、元旦联欢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 等等;学校的形象文化, 如教师的着装、举止、言谈和仪表, 学校的环境、海报、网站, 等等;学校团队行为文化, 如教育行为、管理行为、招生行为、考试行为、分配行为、合作行为, 等等。
4. 精神文化。
学校的品牌价值、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历时性文化精神、共时性团队精神及组织成员的价值观等都属于精神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是学校本身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创设的, 为其他同类学校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独特的优良品质, 彰显着此学校独有的个性。很多学校不仅有较高的办学质量, 还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人才输出, 办学成绩卓著而被社会普遍认可, 因此就形成了一种品牌。这种品牌就是一种精神文化, 就是教师传承和捍卫的文化理念。
三、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管理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而普通高中则始终围绕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所以,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与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无论在形式上, 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同一类型的中等职业学校又根据自己的实际, 让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中职学校在文化建设管理上应突出“特色、规范、模块化”, 体现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 揭示学校文化底蕴, 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形式、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开展科学的、系列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从而创建一种科学、可行的中职文化建设管理模式。
1. 以人为本,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体现人文关怀。
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为了体现中职学校的特色, 在文化建设管理中应该体现对学生和教师的关怀, 为其提供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空间。自主发展对教师来说, 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对学生来说, 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理想来定位。个性发展是要克服工业化中标准化教育的异化, 要在教学管理中为学生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发展具有持续的动力, 对学生来说, 除了追求技能的提高、就业范围的扩大之外, 还要将学习力的培养放到首位;对教师来说, 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因为学习力是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全面发展就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平衡发展, 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游刃有余。
2. 以制度为保证, 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
学校所特有的规章制度, 如作息制度、请假制度、宿舍公约、学生守则等, 不仅有力地约束着学生的言行举止, 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并且构成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因此,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以一定的校风校纪做保障是很有必要的。[5]学校制度一经形成, 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群体力量, 通过不断内化成为师生的心理尺度, 而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成了影响学生社会化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 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和与组织管理条例配套的规章制度, 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蹈, 同时采取分阶段、有侧重、逐章逐步逐条升级的方法贯彻实施, 对不同的对象, 用不同的方法和重点加以训练, 对其平时一举一动中的习惯行为, 及时加以引导和约束, 并加强规范, 让他们在自我实施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促进学生在“服从—同化—内化”的心理过程中将制度内化成其内心的特质。
3.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目前的中职校园文化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封闭办学, 脱离市场主体, 忽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既然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的”, 那么中职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应最密切。因此, 中职学校必须广泛了解企业文化, 这样才能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这样的中职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系统的、有特色的。所以, 我们要以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为平台, 以企业文化为蓝本, 重新构建一种具有中职特色、立体结构的校园文化。[6]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 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处处突出“职”的特点,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适当引进吸收企业行为规范, 在行为文化建设中突出企业工作精神,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灌输职业精神。
4. 以档案为载体, 加速学校文化的积淀。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档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加速学校文化积淀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文化的建设管理中, 学校档案能真实地再现学校发展的历史, 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起到独特的文化凭证作用。学校档案史料具有真实性、权威性的特征, 是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 通过学校档案陈列、展览, 能够发挥其陶冶师生情操、传承学校文化的作用。此外, 学校档案还在保存学校的优秀业绩、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中职学校的领导者应当增强档案意识, 拓宽思路, 把档案工作的触角伸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 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 把在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采集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档案室 (馆) 要做好学校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最后, 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管理的进程, 做好学校档案的陈列展览、校史编纂等利用工作。
摘要: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管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素质和学校效能的提高。管理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在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管理中既要体现人文关怀, 又要通过制度建设提高文化建设的实效, 通过重视就业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通过档案管理加速文化的积淀。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校文化,文化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卫国, 赵玉杰.略谈学校文化的培育与确认[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 2009, (05) .
[2]夏天平.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06) .
[3]俞国良, 王卫东, 刘黎明.学校文化新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329.
[4]高宝英, 徐爱杰, 胡定荣.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 2005, (08) .
[5]付玲.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 2007, (16) .
2011年,国家设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专项建设资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也被列为国家首批示范校建设专业,国家财政加大了对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汽车实训室的建设发展如期而至。在教改、课改、思改的促动下,实训室教学课时逐渐增加。这也给实训室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一、实习实训室制度调研
我对各省市的多个中职类学校的汽修专业实习实训室管理制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如山东蓝翔技工学校、山东德州汽摩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市机械工程学校、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学院、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哈尔滨蓝领职业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等学校,很多学校汽修专业校内实习车间规模已经较大,各类实习设备车辆较全,但是有些操作区域的备品摆放、环境卫生以及学生上课位置没有很好的进行空间利用,这需要实习教师先走一步,如带着自己要学习的课题进入4S店或汽修厂进行先期参观,把实习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解决掉,把管理制度的落实标准学到手,同时从汽修厂带回时下最先进的管理制度并应用到自己的实训室中,才能跟上汽修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
二、管理制度建的编制方向
优化实训室管理体系。以及时更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为中职汽修实训室管理的学习目标,根据新环境展位布置、新车型、新理念及时更新管理内容,最好结合最具权威企业《员工手册》编写适合中职教学的校本教材《企业管理》以及效仿企业管理制度践行,弃用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只讲管理理论无实际落实的教材。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弱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管理教学要够用,实践能力必须强化,人人适应新时代企业管理,只有优化了管理体系,然后按照这一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来管理实训基地,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管理目的。如《实训室使用登记册》,《设备使用登记》,《负责人岗位职责》等。
校企管理结合,引入企业“5S”管理模式。将某实训室的管理制度与汽车4S店等汽车管理企业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先期甚至可以照搬照抄企业制度,其次再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稍加修改,研究出一套适用于本学校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加强实训现场管理,根据“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本行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范,而且在从业过程应养成严格按生产工艺加工产品,工量具摆放有序,设备及时维护保养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三、实训室负责人设置
专室专人管理。实训室既是想对独立又是相互配合的教学环境。按照实训室的面积和功能大小,可设置专人管理,进入实训室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均服从该室负责人员的管理,实训室负责教师在开学前要将本室的管理制度和各项要求宣讲到位且教学时要跟踪辅导管理,如:安全、卫生、操作位置等。
管理教师需培训学习。按照学校的发展需求,管理教师要下企业实习实践,做好实习记录,心得体会以及效仿实施计划等学习材料的后期完成工作。将最新的管理模式融入学校管理中。
四、落实相关机制
加强实训中心,规范化管理,发挥实训室的最大效能。
仅仅进行实训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不够的,还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新的实训室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建立起来后,还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新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实行实训中心主任负责制,保证实训中心的开放性和公平性。要保证实训中心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就必须实行实训中心主任负责制,采用独立的管理方式。实训中心主任要由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理论修养、有实训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较强、热爱实训室工作的人担任,这是实训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建章立制,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实训室不仅需要建设,还需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对其实施规范、科学的管理。为了完善实训室的管理制度,需制定《实训中心主任手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仪器设备借用办法》、《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学生实训守则》、《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实训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训课管理及考核方法》、《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实训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等手册、办法与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制度网,从制度上保证实训室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实训室建设的投资效益,使学校实训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实训中心管理要“以人为本”,加强实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实训技术人员是提高实训室效益、提高仪器使用率的决定因素。只有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多学科、结构合理、管理水平高的稳定的实训队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实训室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实训室工作人员辛勤工作在第一线,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的服务,其工作的重要性应得到充分的肯定。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实训教师和教师区分开来,使他们在调资、晋升和享受补贴及外出进修方面没有机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队伍的稳定和水平的提高,因此,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表彰在实训教学改革、实训室管理和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成绩的实训人员,鼓励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开展研究和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为实训人员提供进修机会,尽快提高其综合素质。实训室的工作是为学校科研活动及理论教学服务的,由于学校开设的专业较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宽。不同的专业开设的实训课不同。因此,实训人员不仅要熟悉实训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使用,还要能为参与实训的学生提供指导,这就要求实训人员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些知识的取得除了靠实训人员平时努力自学外,实训中心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训人员到外面进行培训学习,促使其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训队伍,是实训室管理的根本保障。
加强对实训人员的考核。对实训人员的严格考核,也是建设实训队伍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年来,实训人员的工作均是给教师当助手,岗位职责不明确,考核没有针对性,使考核成为一种形式。因此,要在工作中强化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以保证实训教学任务和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顺利完成。实训中心要建立实训技术人员的招聘制度和考核制度,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加强实训仪器设备管理。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加强实训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应从仪器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报废、更新等各个环节入手,整个过程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科学管理,为此必须做好下面几个环节的工作: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仪器设备的常规维护与保养管理;仪器设备的账务管理。
搞好实训室档案管理工作。实训室档案是指学院各个实训室在管理、建设和开展实训工作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实训室和学院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纸制文件、电子文件、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实训室档案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系统、全制度化、规范化。档案管理要及时、规范、有序、安全。实训室档案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实训室报批文件;实训室专职、兼职工作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任务及变动情况;实训室工作人员岗位日记、考核、记录、奖励情况;实训室固定资产、低值耐用品增减变动情况;实训室仪器设备使用、维修、借用情况;实训室工作记录;有关实训室的重要文件及大事记。
【中职学校琴房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中职学校学籍管理制度12-01
中职学校学分管理办法06-15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观07-26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有效对策研究11-01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10
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经验11-12
中职学校语文11-28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22
中职学校汇报材料09-13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