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推荐12篇)

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 篇1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时、分的认识,间隔5分钟的读写,时间的实际应用和经过时间的合理性。在小学阶段时间的学习共分三次: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二年级的时和分;三年级的年、月、日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在时间的学习上,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1学习钟面的认识,包括钟面上的数字、大格、小格、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2学习钟面上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认读及时间的表示方法;例3学习时间的实际应用和经过时间的计算。

这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的。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因此,教学中一开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认识几时几分,在让它们操作拨时间。

在教学难点时,接近整时的时间要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生的生成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总之,认识时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时针过数字几,就几时多,分针指着数字几要乘5才几分。

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 篇2

教材简析: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是在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数概念的一次飞跃。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上, 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而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 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 我决定教学时先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认识分数, 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重点则放在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以此加深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抽象概括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并能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索数学的快乐。因而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和明白分数的意义就成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实施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在教学模糊处促进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知识有其教学的难点, 学生往往在此的理解有一些模糊之处, 或理解偏离了知识点的核心所在, 或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些知识理解的模糊之处, 巧妙地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 使数学课堂实现动态生成。如一上课, 我就从兔子兄弟分苹果的故事导入, 引入了平均分;又把故事引到平均分1个苹果, 接着课件演示1个苹果的平均分。一切是这么的顺畅, 我不禁感到一阵窃喜。这时, 我用“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个半个”这样来描述课件操作的结果。很明显, 又是“两个”又是“半个”, 学生晕了。等到我教完要巩固意义时, 我用手指一半苹果提问:“这是多少呢?”我想要的回答是一半苹果或者半个苹果。但是学生都说是1个苹果。我顿时傻眼了, 望着台下等待下文的老师, 我定了定神, 慢慢地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这次有的说是1个, 有的说是半个。我虚汗直冒:问题出在哪呢?没时间追究了, 只能来个将错就错。于是我说:“同学们, 假如这是1个苹果, 上面这一半也是1个苹果, 那兔兄弟第三天应该捡了2个苹果, 而不是1个啊。”同学们才恍然大悟, 明白了是半个苹果。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由于我自己表达的模糊, “两个半个”, 导致学生理解上混淆, 弄不清楚字面的意思而引起了冲突, 假如我当时表达为“两份半个”, 估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冲突了。可见, 教师平时语言表达的严密, 严谨和准确是多么的重要。

二、在思维超前处促进动态生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甚至有思维活跃的学生, 他们参与课堂互动, 他们的发言有时会超出教学的进程, 没有学习过的知识, 他们都会了。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各个部分所表达的意义时, 在讲到“中间的这条横线”, 至于分数各部分名称则是下节课的内容。我刚说“中间的这条横线”, “表示的是平均分”还没说出口。下面就有一个学生大声地喊:“分数线”。相信各位老师平时也经常碰到这种情况, 但是此时我正在进行一节比较严肃的公开课, 我的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将影响整节课的整体效果。课前,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我强调上课时不许说老师没讲的内容。在其他同学看来, 他这是不听话的行为, 情急中, 我决定就说分数线, 而分子与分母不去涉及。于是我说:“对, 这是分数线, 它表示的是平均分”。说完, 继续上课。

这个冲突是由于学生思维的超前或者说是学生爱出风头, 想受到表扬却弄巧成拙引起的。教学中, 教师一定不要慌, 不妨顺水推舟, 把被讲的内容讲了。

三、在拓展延伸处促进动态生成

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与课外有着各种联系。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进行拓张延伸的教学环节, 我是这样引导的:只要我一出示魔方, 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回答问题应该不成问题。于是, 我拿出了魔方, 学生十分兴奋。趁热打铁, 我提问:“看到魔方, 你想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它?”很快, 学生都回答出来了, 并且讲得非常清楚。为了提示, 我转动起了魔方, 让它呈现三层摆放, 问“其中一层是几分之一?”学生还是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又重新转动了一次, 还是没人明白。于是我慢慢地进行了解释, 等到下课铃响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一知半解。最后我不得不放弃不讲。

新课之后的拓展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掌握, 不必太深。像在这个环节中, 我为了让学生弄清, 影响了下课的时间, 因而拓展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认识几时几分》的教学设计 篇3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前面呢,我们认识了钟面,我们也会认识整时和半时。那么读出下面的钟面上的时间。(出示只有整时和半时的钟面)

学生回答。

今天呢,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认识几时几分)。

二、结合实际,学习新课

聪聪是一个会学习、爱动脑、珍惜时间的小朋友,现在我们一一看聪聪星期天和爸爸都做了些什么。

1、出示第1幅情境图。提问:聪聪和爸爸什么时候到公园入口处的?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9:10。

继续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回答: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在2处,1格是5分钟,2格是10分钟。因此聪聪和爸爸9:10到公园的、。

2、出示第2幅情境图。提问:聪聪和爸爸在荡秋千是什么时候?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9:20。

: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就得再看分针走了多少格,就是走了几分钟,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3、出示剩余情境图,由学生相互说一说聪聪和爸爸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学生讨论,然后找人回答。

4、几时几分的写法。

刚刚我们认识了几时几分,那谁能写出来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前2幅情境图的时间,剩余的由学生自主完成。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题。

一:先出示钟表,然后让学生读出和写出时间。

二:先出示时间,然后让学生说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四、作业

练一练第2题。

五、课堂

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渗透时间的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渗透时间的观念。

课前准备 人民币教具和钟面。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元角分的认识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第八题。校对。

二、几时几分。

1、是师生出示钟面。

师拨生说。

生说生说。

生生互拨互说。

师说生拨。

2、揭示总复习第九题。

学生独立看着钟面填写时间。

校对。

3、补充:我们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整时、半时,那么,分针在12不到一点或12超过一点该怎么读呢?

复习大约几时。

老师拨学生说:大约8时、三时、5时等。

第五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指导列式计算

三、完成练习十八15题。第10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再试着提出另外的问题进行计算。提的好的给于鼓励。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5

分数是三年级数学的一个新知识点,学生对于分数这个知识没有印象,分数有点抽象。基于这个因素,在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准备苹果,准备长方形纸片。

分数是一个内涵复杂、形式多样的数学概念,分数的初步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认识,学生的认识难免肤浅,甚至在学生到第二学段进一步认识分数时出现认识上的断节,而如果过早的进入到抽象水平的认识,学生的理解又难以到位,因此。我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力争找准学生已有的认识框架和分数复杂意义的结合点,也就是直观模型。

一、在情境导入中学习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6

江苏省编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98~10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 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 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谈话: (出示多媒体课件, 野餐活动场面) 同学们, 你知道画面上是什么景象吗? (野餐活动。) 秋天到了, 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 学校准备组织一次野餐活动, 你想参加吗? (想参加。) 小华和小芸也参加了野餐活动, 谁来说一说他们准备了哪些食品? (学生说, 教师相机贴图:4个苹果, 2瓶矿泉水, 一个蛋糕。)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 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 (板书:平均分) 什么叫做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你们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小组长带着本组的小伙伴说一说。哪一组愿意来说一说? (学生说, 教师相机演示: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2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1瓶矿泉水;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半个蛋糕。

评析:新课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野餐活动”这一生活情境出发, 在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础上, 创设出一个新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经验体会“半个”这一结果, 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声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深化操作, 感知新知

1. 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1) 提问:我们学过表示“半个”的数吗?“半个”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半个”又叫1/2个。)

(2) 出示多媒体课件:动画指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 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写作:1/2。 (板书:1/2)

(3) 谈话:1/2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

小华拿到这个蛋糕的1/2, 那么小芸拿到这个蛋糕的多少呢? (也是1/2。)

(4) 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 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第98页, 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认识分数线、分母、分子。集体交流, 介绍读写方法。指名学生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要求每个学生写几个自己喜欢的分数, 并读一读。

评析:学生有能力自学的内容,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自己去研究, 做一回新知识的发现者。相对教师的讲解而言, 他们更乐于接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加深对1/2意义的理解。

2. 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1) 谈话:认识了1/2, 你想不想拿一张纸 (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等) 折一折, 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学生拿出纸, 先折一折, 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再在小组里交流。

(2) 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1/2的下面。指出:这几种折法不同, 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 所以每份都是这张纸的1/2。

(3)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的不是平均分的长方形纸 (其中一份写上1/2) , 让学生讨论:涂色部分用1/2表示对吗? (不对。因为没有平均分。)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 主动探索, 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1/2, 进一步认识了1/2, 丰富了1/2的表象, 为后面继续认识其他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教师预设的内容, 突出平均分这一概念, 进一步建立分数定义的表象

3. 认识几分之一。

(1) 谈话:谁来猜一猜, 分数王国除了1/2, 还有哪些分数? (学生口答, 教师相机板书:1/2、1/3、1/4……) 谁会折一折?

(2) 现在老师提供了许多材料, 有长短不同的线段, 有形状不一样的图形 (可操作) , 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把你喜欢的分数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 告诉他们你是怎么找到的。 (教师参与小组的活动。)

(3) 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指定几个小组的代表把找到的分数给大家介绍一下, 说说找的过程, 同时把它贴在黑板上。让各组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 并让学生联系操作活动, 说一说得到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4) 完成“想想做做”第1、2、3题。

第1题和第3题让学生直接填写, 集体讲评订正。第2题学生先判断再指名说出理由。

评析: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练习, 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又拓宽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 为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做好准备。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逐步积累独立探索的策略, 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通过交流可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线段, 可以折可以量, 只要平均分就行。

4. 初步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

(1)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请大家猜一猜:1/2和1/4比, 哪个大哪个小?用同样大小的纸片 (长方形、正方形、圆) 分别折出它的1/2、1/4, 先涂一涂色、比一比, 再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小组讨论交流, 在班内指名发言。

(2) 谈话:再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片, 折出它的1/8, 和上面的分数比一比, 会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言。

评析: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 去研究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让他们在一个具体的直观情境中自由地探索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获得对两个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的体验, 发展了数学思考。

三、自主探索, 深化认知

1. 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上面是两个同样的图形, 下面有两个分数, 先请学生判断填“>”还是“<”, 然后通过点击, 让图形涂上颜色, 直观显示出大小, 验证学生的判断。游戏继续进行, 不断出现新的两个图形及两个分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发现: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 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2.“想想做做”第5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6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

(1)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 (变色显示“科学天地”部分。)

(2) “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 (变色显示“艺术园地”部分。)

(3) 哪一部分大一些?

分别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评析:用猜一猜来引起学生的思考, 通过大小比较, 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和同伴交流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方法, 可以从图形上的涂色部分直观看出它们的大小, 也可以从平均分的份数上理解其中一份的大小。游戏活动的设计,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良好的情感状态有利于数学问题的顺利解决。

四、拓宽延伸,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分数, 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 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2.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平均分。) 学生自由发言, 相互补充。

3.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子都是1。) 你还想学习什么样的分数呢?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 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归纳本课内容, 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了什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的提问, 起到拓宽延伸的作用。

总评: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课一开始用多媒体动画呈现小朋友的秋游场景,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学生兴趣盎然, 积极参与探索。

2.力求做到师为主导, 生为主体, 疑为主轴, 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3.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氛围,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时刻注意尊重学生, 倾听学生的意见、观点, 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篇7

首先在备课上,我没有做到充分的备课,对教材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在授课之前我们应该吃透教材,尤其是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说,一节课要经过多次的试讲和磨课,才能面向学生去进行授课,所以今后我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要围绕着学生去开展整堂课,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想象、去发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来进行施教。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的课程。要想让学生做的规范、学得明白,我们教师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太过随意性,不得有一丝的粗心大意,要给学生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多说多做,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身的能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去学习。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想学习爱学习。而数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比较枯燥、乏味,容易让孩子们厌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与他们适时地鼓励与奖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快乐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 篇8

北桥中心小学 王 怡

《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食品出发,让学生在平均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分数。通过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活动,“分蛋糕”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从折一折、涂一涂等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通过多次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较大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我从创设“两个小朋友秋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再提问:“你能帮他们公平的分一分吗?”,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接着出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小男孩吃多少?”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折纸,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畅述,来帮助学生巩固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从教师的教来看,应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从学生的学来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学生由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

2、对于分数的意义,应该让学生多说一说,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分数的读写和各部分名称的意义应该放到新授完12之后,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完整地认识分数。本节课后的练习比较多,所以在做练习的时候看起来有点赶时间,其实可以做一些练习的整合和改编,使练习的目的更加突出。

几时几分评课稿 篇9

一、 设计有新意, 引入部分通过观察转动规律体会进率,让学生观察分钟有一小格、一大格、乃至分针转动一圈是多少分钟,体会到时分之间的进率。在几时几分的读写中,关注细节,把9时零5分,8时55分等易错点点拨清楚。

二、巩固部分和练习部分围绕位置和变化展开,本节课, 围绕时针、分钟的`位置关系,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感悟位置的变换,时间的确定。 逐步让孩子们从看两针到只看时针到拨种认识几时几分,从想到说到拨层层深入。

三、时间观念的体验,同样的1分钟设置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作用,进而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四、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这节课的多媒体使用非常得当,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了转动规律和联动情况,特别是对时针位置的猜测,更是让学生在猜测、修正中感受时针的位置。

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 篇10

师:同学们知道《西游记》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段《西游记》里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一片桃园,停下来休息。这时孙悟空大喊说:“哇!好大的桃子啊!”猪八戒看着又大又红的桃子馋的直流口水,问师傅:“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师傅说:“吃桃子可以,不过得先考考你!”悟空和八戒不假思索的说:“没问题!”师傅问:“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师傅接着问:“要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师傅不紧不慢的说:“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

师:同学们,你们会吗?我们把这个桃这样分成2份,他们愿意吗?为什么?我们把1个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桃的“一半”。那一半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没关系,今天老师请来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二分之一

师:我们把1个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桃的“一半”。这里的一半在数学上用分数(1/2)来表示。你们想认识这个新朋友吗?

师:好,我们先来学习怎么写这个分数,大家拿出你们的手跟着老师一起写,我们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把这个桃平均分成2份,最后在横线上面写“1”,表示取其中的1份。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师:大家一起来边比划边读,好吗?

师:那现在来看看我们是怎么得到一个桃的1/2的?我们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桃子的1/2,那另一份呢?

师:你们认识了1/2,那听老师这么说对吗?“我把1个圆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

师:对,所以同学们在说分数时一定要记住是平均分

师:刚才呀,我们把桃子平均分成了两份,认识了二分之一。瞧,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怎么来表示呢?(对折)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真聪明。听好要求:拿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把它的二分之一用斜线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生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折完了吗?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可是光给老师看不行,我们的作品还得和全班同学分享,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好请到前面来,生交流,谁的折法跟他的一样?其他同学你们是怎么折的,展示其他同学不同的折法。

师:看来呀,一张长方形的纸,既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怎么对折?(斜着)多聪明的折法。

师:这三种折法各不相同,那你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谁来说说,(都是长方形,都是表示二分之一)

2、认识三分之一

师:很好,接下来大家看这个圆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绿色部分占了这个圆的几份?

师:那你们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那黑色部分和黄色部分呢? 师:(板书)那谁会写这个分数吗?再一起边比划边读。师:那现在谁能说说我们是怎么得到三分之一的? 生: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她),同学们,注意是平均分,才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其中的一份。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请从桌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任意选一种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

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老师挑选几个小组的作品来展示,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它们有没有平均分?

师:请创造这一些分数的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强调“平均分”)你能用分数来表示它吗?

师:其实呀,分数的家族可大了,像1/

2、1/

4、1/

8、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这些分数都表示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几分之一。(智慧大比拼)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1-------取其中的一份

—-------表示平均分

立冬具体时间是几月几日几时几分 篇11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19:31:39

立冬吃什么

1、饺子

北方人最爱的食物之一,立冬的传统美食,饺子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做出各种馅儿,沾着酱汁食用,满满都是幸福滋味。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就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2、羊肉火锅

羊肉是大补的肉类,羊肉火锅能有效去除身体内的寒气,补充身体内的元气,非常适合体弱多病的人群在立冬这天食用,能起到去病根的作用。

3、羊肉炖萝卜

这道美食不但可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还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的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为羊肉可以抵御风寒,而白萝卜又素有小人参之称是补气的首选。

4、凉拌藕片

冬天正是藕的盛产季节,这时候的藕又新鲜价格又便宜,将藕用热水稍微过一下,捞出来切成片,洒上白糖,美味又爽口。藕具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还可以补肺养血,另外藕所含有的膳食纤维也很多,还可以帮助预防便秘。

5、苁蓉羊肉粥

同样是羊肉,放入粥中就会变得温和的多。羊肉与大米、苁蓉一起煮,味道鲜美还有温体壮阳、补肾益精的作用。对于一些人冬天手脚冰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6、黑芝麻粥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篇12

1、生活引入:

(1)小美和小丽在学校举办的剪纸比赛中都荣获一等奖,老师想把4张红纸分给她们,(媒体出示四张红纸图)你认为应该怎样分?每人分得多少?

(2)小聪和小明是小丽的好朋友,虽然在剪纸比赛中没有获奖,但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小丽决定把其中的一张红纸分给小聪和小明,(媒体出示一张红纸图)你认为小丽应该怎样分?他们每人分得多少?

(3)激发:半张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你想用一个合适的数表示吗?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

2、认识几分之一。

(1)激发自学:你想对分数有更多的认识吗?请自学课本第95页的全部内容。仔细观察、阅读、填空,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个?。(2)组织交流: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发:1/2是怎样得到的?1/3呢?1/5呢?1/10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得到1/5?你知道一个分数怎么写吗?师示范写法。)

(3)写出下面的分数。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六分之一 二分之一 五分之一 十分之一

(4)读出下面的.分数。1/3 1/7 1/6 1/9 1/10 1/100

(5)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6)出示反例,问:阴影部分用1/2表示可以吗?为什么?

(7)练一练第1、2题。媒体出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再交流评价。

(8)引发操作:刚才同学们认识了不少分数,你能用你手中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分数吗?

(9)组织交流:你表示了哪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针对同一个分数采用的不同折法,问: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

(10)引发举例:联系我们周围的生活,你还能说出一些分数吗?

3、分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例5,问:你能在圆圈内填上大于或小于吗?为什么1/2大于1/3?为什么1/4小于1/3?

(2)出示反例,问:为什么1/2比1/3小呢?强化同样大。

(3)练一练第4题。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2>1/( ) 1/5<1/( )。

4、总结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1、4、5题。直接在课本上完成,再反馈评价。

上一篇:脱贫攻坚网络直播观后感下一篇:春节假期值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