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精选8篇)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篇1

根据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求,7月上旬,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由部领导带队,对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全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基层党建特别是农村党建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想抓好抓实,必须在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1、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初,市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制定规划和各项工作目标,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专门文件,明确要求,布置任务。市委组织部定期组织考核检查,年终总结评比,保证各级党委完成好各项任务。我们还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整套工作制度,特别是建立和健全了市、县、乡、村、党员之间的责任网络,抓好配套工作制度的完善。

2、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依靠政策来调动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市委对党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每年考评一次,对党建工作扎实、绩效突出的党组织,除命名“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外,在经济上给予重奖,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对帮促工作成效明显的市直单位和工作队通报表扬,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工作队员予以提拔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除进行通报批评外,内不得评为各类先进。

3、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我们对先进党组织不搞一评定终身,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提出一年一回访、两年一复验,对先进乡、村党组织坚持一年一考证一审定。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及时解决,对问题严重的亮黄牌,直到取消荣誉称号。特别在农村党建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正排抓典型,倒查抓整顿”活动,加强对村级组织、“双强”支部书记的动态管理,使村级组织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二)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全新的工作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我们围绕深化党建“三级联创”和城市分行业创“五好”活动这一主线,通过创新机制、丰富内涵、拓展范围,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农村党建工作上,我们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农村工作实际来开展争创工作,提出了

“育强争先树旗”活动(百面红旗竞赛活动)这一工作思路,树立乡镇党委10面红旗、村党支部50面红旗、乡镇站所20面红旗、农村基层干部10面红旗、党员10面红旗,激发了各级争创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三级联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机关党建上,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为统揽,组织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活动,推动机关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一个主题”(与时俱进强素质,建功立业当先锋)、“开展四项活动”(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活动日、党员先进性教育、下岗职工党员再创业),全面提升全市党员队伍建设总体水平的整体思路,并按照这一思路抓好落实,有效地激活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清退“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严把入口关,广泛发扬民主,扩大监督范围,推动“两推两考两公示”,确保了新党员发展质量。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我们针对外出流动党员量大、分散、不易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联、建、转、定、评”五字工作法,逐步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注重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市委先后对全市农村涌现出的乡镇党委和“双强”村党支部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广泛的宣传,有效地带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催生了北舞渡镇、召陵镇、繁城镇、孟庙镇、杜曲镇、翟庄乡和南街村、北徐庄村、龙堂村、干河陈村等一批明星乡村群体。我们在市直单位通过选树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民

政局、市交通局等一批紧紧围绕全市大局和单位业务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带动了机关党组织抓好党建促作风转变,促业务工作发展的积极性。我们通过选树双汇集团、银鸽集团、漯河卷烟厂、漯河电厂、汇通公司等一批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健全党内规章制度,开展党内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有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注重分类指导。在“三级联创”活动中,为增强争创效果,我们根据全市农村班子状况、经济基础、农民素质和治安状况等因素,划分不同的类型,努力使先进的上台阶,中间的赶先进,后进的变面貌,实现逐型升级,层层转化。在村级类别划分上,对全市有知名度,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强村,划分为“示范型”,通过提升发展标准,项目倾斜,派工作队帮扶等手段,鼓励其干大事、创大业,努力达到小康示范村标准。舞阳县吴城镇英张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经济基础较好,但由于信息、技术、资金等原因,村办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不佳。在县乡及教育厅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对原有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升级,年产值提高到150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村发展优质小麦5500多亩,农产品加工项目20多个。把支部班子坚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达到村民自治模范村标准的村划分为“建设型”,通过组织外出参观、落地培训,开阔视野,进一步增强其发展意识,使其尽快向示范型靠拢。把那些支部班子无战斗力,无集体经济收入,热点难点问题多的村划分为“软散型”,开展后进村集中整治活动,通过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实行分类施治,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使一大批软、瘫、散支部逐步强了起来。三是找准结合点。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使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我们把“三级联创”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凝聚人心、提升人气,促进漯河农村发展的牵头揽总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领头雁”工程、“强村”工程和建立农村政治工作新机制等,全市上下形成了“县、乡、村联创”、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目前,全市三县一区全部达到先进县标准,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先后被省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90%以上的乡镇党委、85%以上的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我们把农村党建工作与驻村工作相结合,从2000年4月起,我市先后派出了“包联促”工作队和三批驻村工作队1520支,入驻1027个村,占行政村总数的82%。各级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村党支部“五个好”标准,帮助村里理思路、建制度、育干部、谋发展,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4000多人次,协助乡镇党委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406个,培育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320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600多件,累计为群众协调各类资金

1.65亿元,选上各类项目3000多个。通过驻村工作的全面帮促,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机关党建工作中,我们始终牢牢地定位在服务大局促发展上,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站式办公等便民利民措施,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涉农部门,把服务“三农”作为党建活动的主题,经常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深入农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把农业科技宣传到千家万户,传播到田间地头,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深受群众好评。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岗位练兵、建言献策、评选技术标兵等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钻研技术、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四)创新工作领域,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基层组织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一是适应新经济组织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设置,消除基层组织工作“空白点”。在新经济组织中,非公有制企业是大头,也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抓好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党的工作覆盖面就相应地扩大。为此,我们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开拓工作新领域的突破口,力争做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到哪里,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通过采取“独建、联合、挂靠、选派”等方式,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全市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带动下,社会中介组织、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建立党组织也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出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拓展活动范围,积极开展社区党建。我们把社区党员的管理融入社区管理,立足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组织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变8小时“单位党员”为24小时“社区党员”,探索出了一条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加强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外考核和监督的新路子。三是把握发展趋势,党员管理注重从固定向流动区域延伸。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包括部分党员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在区域和行业间形成了特殊的流动群体,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在流动群体党员中建立党支部,加强联系和指导,并在外出的优秀分子中培养发展新党员;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动员并引导那些经过市场经济大潮锻炼、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返回本土,并将他们推选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让他们在家乡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

(五)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我们结合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发挥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载体,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中得到加强。一是实施了“领头雁”工程。以农村“双强”党员干部选拔为突破口,实施了“四个培养”,即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为村干部、把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培养为村支部书记,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带动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双强”村支部书记889名,占现任村支部书记总数的70%;“双强”型村干部3283名,占村干部总数的48%以上;“双强”党员10662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5%。舞阳县在“领头雁”工程中,提出并实施了“三百强”计划,通过集中培训、择优帮扶、设岗培育、奖惩激励等有效措施,在全县农村筛选出100名“双强”村党支部书记,100名“双强”村主任,100名“双强”党员进行重点培育。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陈永新、杜民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村党员干部典型,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先后有100多名“双强”党员走上了村干部岗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制定了以针对性、实用性、开放式为重点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乡村干部党员培训基地。实施了“十百千”工程,每年选派10名村支部书记参加省农业高效科技知识培训,选派100名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农村落地培训;选派1000名党员参加市内培训。举办乡镇党政干部短期强化班,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几年来,我们已在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山东青岛和潍坊等地举办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党建培训班6期,培训乡镇干部300多人。三是开展“双学双带”活动。即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学习理论、学习技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活动,全市农村有80%的党员通过这一活动,学习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各县区还开展了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党员联系户、党员奉献日、先锋杯等活动;成立党员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农产品销售协会等,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企业普遍开展了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一些地方还开展了“让党旗飘起来、让党组织强起来、让党员红起来”的活动,开展“德政工程”、“堡垒工程”、“两为”(为下岗职工排忧、为贫困户解难)、“双促双带”、“好班子”等活动,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党组织立足单位实际,在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但也有一少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创新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创新工作贯彻到具体工作中。二是对创新工作落实力度不够,没有正确处理务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在创新思路和方法上做了一些工作,但重安排轻落实,虎头蛇尾,成效不是很明显。三是党建创新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的不够紧。

三、几点建议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拓创新,才能使之始终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调整基层组织设置方式。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往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村传统的以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中心村镇,农村城镇化的新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等新经济和各类社团组织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自由择业,出现了一些党的工作延伸不到,覆盖不了的空白点,“有人群无党员,有党员无党组织”的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适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拓展党组织的活动领域势在必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可以积极探索依托产业、股份公司、中介组织建立党组织和相对集中设置党组织进行管理的党建新模式。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设置方面,凡是具备条件的个体、私营、“三资”企事业以及各类学会、协会等群众团体和中介组织应抓紧建立党的组织,逐步形成以党(工)

委为主体,党支部为核心,以新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重点的党建格局,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取联合、上挂、区域统筹等多种形式组建党组织,力求做到哪里有人员活动,哪里就开展党员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不断壮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二要改进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紧紧围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新时期农村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更新用人观念,改革选人办法,采取内育、外选、下派等多种方式,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和身份界限,把那些善于谋发展、促发展、快发展的人才推选出来,并予以重用。要通过“两推一选”和深化“双强”工程,不断探索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选拔的新路子,不断把农村党员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发展经济上,引导到带民致富奔小康上。

三要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要严把入口,搞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阶段基础。要积极探索农民党员、机关党员离退休党员、企业党员等不同层次党员队伍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积极探索农村无职党员及离职退休党员的管理,促其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原则,不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通过开展“一岗双责”、设置“先锋岗”、划分“责任区”等活动,在加强机关党员、企业党员管理上取得新进展。要进一步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可以通过赴高校落地培训、外出参观、请进来施教、到沿海发达地区外派挂职锻炼等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进一步有力的人才支持。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篇2

1. 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基本情况

察雅县共有13个乡 (镇) , 村级建制整合后全县共有138个村 (居) 委会, 其中135个村委会, 3个居委会;一类村 (居) 有9个, 二类村 (居) 有20个, 三类村有109个。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基本情况有如下几点:一是团员青年分布不均, 团青比例失调;二是团干部配备情况也不理想, 13个乡 (镇) 中, 专职团干部数量为零, 大部分基层团干部由乡 (镇) 负责人兼任, 部分乡 (镇) 因团干部工作调动, 至今没有配备团干部。

2. 基层团组织现状

察雅县没有独立的团组织, 为工青妇合署办公, 共青团基本组织不健全, 基本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基层团组织基本呈现出“有组织有团员”、“有组织无团员”、“有团员无组织”等三大特点。同时, 由于客观原因, 地方党政部门对基层团组织的根本职能缺乏必要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 近80%的党政部门认为团组织对社会稳定的推动作用一般, 近60%的乡 (镇) 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成立基层团组织。

3. 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

在针对“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而进行的调研中, 通过紧密围绕“基层团工作开展难度”及其原因, 基层团工作开展频率以及主题, 基层团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领导重视程度、群众支持程度, 详细地调查了地方开展基层团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视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1. 基层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调研中, 发现察雅县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素质较好, 思想政治意识过硬, 文化知识水平较高, 基本业务能力扎实, 在当地干群中有着很好的威望, 但这部分干部所占的比例较少, 大约为15%左右 (以13个乡镇为统计单位, 下同) ;第二层次有着一定的政治觉悟,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能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较好地开展基层团工作, 这部分团干部综合素质一般, 所占的比例较大, 约为65%;第三层次的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存在很大问题, 这部分团干部政治意识淡薄, 文化知识水平较差, 对基本业务不熟悉, 缺乏自主开展团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达不到团干部的基本要求。

同时, 在察雅县基层团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对团组织认识不足, 对团工作热情不高, 认为团的工作没有硬指标、硬任务, 是空的、虚的, 干不干都无所谓, 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在开展基层工作时, 照葫芦画瓢, 缺少主见, 思路狭窄, 创新意识不足。

2. 基层青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 农牧民青年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 不懂汉文, 文盲比例较高, 不看书、不读报, 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大事不关心、不了解, 思想观念陈旧。同时, 由于信息化建设力度还不到位, 上不了网络、看不到电视、听不到新闻的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农牧区青年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和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宗教的消极影响较深。依赖心强, 进取心弱, 容易满足现状是基层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

3. 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

组织建设不到位、思想引领不显现, 成长成才服务体系不完善, 这是察雅县各级团组织所共同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察雅县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客观原因, 团区委、团地委缺乏对基层团组织的业务指导, 缺乏对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 上级部门在深入基层了解工作时, 只限于听汇报、看简报, 平时只注重安排工作, 缺乏监督指导, 无法有效地为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难题。

县、乡 (镇) 、村 (居) 团组织不健全, 基层团干部业务不熟悉, 基层团工作开展不及时, 基本活动经费不到位, 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团员青年感受不到团组织带来的温暖和福祉, 对团组织不认可、对参与活动不积极, 基层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开展的思考

1. 加大培训, 做到“一个提高, 两个正确引导”

⑴加大对基层团干部培训教育力度, 提高业务技能及为团员青年服务的能力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由于特殊的区情、县情和乡情, 在西藏, 各级团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础, 也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了解团历史, 掌握团工作理论, 学会团工作的方法, 教育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共青团工作,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前提。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向心力尤为重要, 致富带头人, 有号召力的干部更能团结和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加强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拓展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逐步增长本领,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 才能更好地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认可。

⑵加大对农牧民青年尤其是农牧民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引导他们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信教的农牧民青年占有很大的比例。做好农牧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开展反分裂斗争, 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牧区青年特别是农牧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结合西藏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切实把农牧民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 帮助他们学习时政, 认清形势, 自觉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把广大农牧民青年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增收致富, 引导到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上来, 引导农牧民青年崇尚科学、崇尚文明, 逐步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⑶加大对寺院僧尼的教育培训力度, 正确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公民

寺庙始终是我们的重要阵地, 基层团组织要配合地方政府深入做好寺庙僧尼工作, 在僧尼中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和法律的教育培训。扩大沟通渠道, 借助我们的优势, 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寺庙僧尼中, 教育、引导寺庙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西藏特点相适应, 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典范。要把宣传教育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 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察雅县, 具有宗教思想的农牧民青年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做好爱国爱教教育, 做好寺庙工作, 对具有宗教思想的青年也有很大的正面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团建和团工作延伸到各个层面的僧尼中, 将团工作战线拉长, 做到哪里有青年, 哪里就有团工作和团组织。

2. 构建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发展青年就业创业中心, 做好“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争取青年”三项工作

新时期, 团员青年有着新的特点, 新的诉求, 基层团组织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必须构建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 最大程度上地吸引和引导青年。在现阶段, 构建就业创业中心, 壮大就业创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为农牧区青年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 给予就业创业的扶持和服务。要引导农牧区青年从事服务业、旅游发展业, 培养服务业行家里手, 将农牧民青年从传统的、单一的经济形势中拉出来。

3. 强基固本, 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基层团工作开展

基层团组织是与农牧民青年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 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因此,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基层团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部分, 要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要求, 深入扎实地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巩固基层团组织体系。

村 (居) 团组织负责人进“两委”工作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 坚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及时了解基层团组织的工作, 关心基层团干部, 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要多鼓励、多支持, 增强基层团干部“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使基层团干部充满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团组织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要结合新时期团员青年的新特点和新诉求开展好基层团工作, 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引领、联系、动员、宣传、维护、服务团员青年”的作用, 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起来, 使他们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基层团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更好地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为“小康察雅、平安察雅、和谐察雅、生态察雅”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青春才智。

参考文献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篇3

1.对适用简易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共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案件7件,占受理刑事案的70%,开展诉讼监督的案件3件,提出了量刑建议书3件。从办理的案件来看,检察机关在开展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中,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在刑事诉讼监督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1诉讼监督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是诉讼监督重点有待于进一步突出。实践中,对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民利、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存在的违法问题监督还不够突出。工作中更多注重提出监督意见,但对意见的落实情况跟踪督促不够,监督的实效不够明显。二是诉讼监督的深度还待于进一步深化。部分检察人员在办案质量的把握上主要偏重于事实和证据,即保证案件捕得准、诉得出,但在发现立案监督线索和行使侦查监督职责上,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细查深挖。三是实际工作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距离,尤其是发现问题、行使监督职责的能力还不够强。有的基层检察院个别检察人员的法律监督意识薄弱,审查甄别证据、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不够高。

1.2刑事诉讼监督的方式方法还需不断探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是在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的方式比较单一。立案监督仅限于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案件,对侦查机关立案后撤销及立案活动过程的监督未能有效掌握。在强制措施方面监督,侦查机关除逮捕犯罪嫌疑人须经检察机关批准外,其他强制性侦查手段,如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及刑事拘留等,均自行决定执行,缺乏有效监督。二是在审判监督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审判监督主要以抗诉方式。对于一些程序性违法的情形也未能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检察机关一般不派员出庭支持公诉;刑事自诉案件,法院无需通知检察机关,因而对这两类案件还缺乏有效监督。还有二审法院书面审理的案件由于不开庭,目前仍缺乏有效监督。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上、下级之间有些案件请示过密,影响了检察机关对有些案件提出(提请)抗诉积极性,不利于抗诉工作的开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工作和加强监督。

1.3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法律缺乏明确的操作规定,使法律监督不能到位或监督不力。一是法律对侦查监督仅作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监督程序和方法,导致在实践中监督难、难监督的状况。同时侦查活动监督一般是事后监督,只能运用现行法律规定的口头纠正和发《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而法律没有明确对侦查机关不执行检察机关的决定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使侦查活动监督显得无力。二是现行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较大,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也比较大,而法律规定的抗诉条件过于原则,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导致在抗诉问题上,将法院会不会改判作为抗诉的依据来考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督权的行使。

2.通过调研需要提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2.1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加大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神圣使命。因此,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强化法律监督职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加大对刑事诉讼活动各个环节的法律监督力度。要加强对刑事立案监督,重点监督纠正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动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加强对侦查活动的监督,重点监督纠正违法采取强制性侦查措施和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超期羁押等违法行为,以及错捕漏捕、错诉漏诉等问题。加强对刑事审判的监督,重点加强对定罪错误、量刑畸轻畸重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等问题的监督。并加强对法院自行决定再审案件的监督。加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重点监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违规留所服刑、不文明监管等问题。加强对监管场所的法律监督,防范监管场所重大事故,深挖监管事故背后违法犯罪。加强对死刑执行临场监督,保障死刑执行依法进行。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保障刑罚正确执行和严肃性。要通过加强刑事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2侦查、审判、刑罚执行机关要自觉接受检察法律监督,保障法律正确贯彻实施

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刑罚执行机关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自觉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制度。侦查机关要对立案、破案、撤案、提请批捕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和整个侦查活动,应当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审判机关要重视检察机关依法提出的抗诉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对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要依法予以纠正。并要对自行提起再审和其他应当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应自觉接受监督。刑罚执行机关要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刑罚变更执行活动和监管活动的监督,进一步促进监管工作。社区矫正工作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刑罚执行机关要通过自觉接受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进一步强化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确保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保障法律法规正确贯彻实施。

2.3健全和完善自身制约监督机制,积极探索法律监督方式,着力促进法律监督工作

检察机关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进一步强化自身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自身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要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立案、審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活动的内部监督,健全和完善检察自身制约监督机制。要严格执行自侦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认真落实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办案质量。要深化检务公开,推进“阳光执法”,提高执法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要积极探索刑事诉讼监督方式,加强与侦查、审判、刑罚执行机关等的沟通与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进一步推进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推动建立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要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监督方式,不断促进刑事诉讼监督工作。要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信息平台建设,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

2.4进一步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正确的执法观念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篇4

的调研报告

结合建立健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探索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县?“党员中心户+协会”牧区基层组织工作模式的实践,就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谈几点拙见。

一、关于**县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主要做法

(一)寓党建于社会治理,明确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抓什么”的问题,全面布局牧区社会治理格局。

一是强化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用系统化思维,全面构建以“1+4+*”联系服务制度为总揽的服务体系。强化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党务工作者队伍为主要内容的组织体系建设;强化以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两代表一委员”、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专毕业生为服务主体的骨干队伍建设;强化以**活动阵地、党员中心户“四个中心”、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为主要平台的基础保障措施。

二是强化城乡“三到位”服务载体建设。用网格化布局,重点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构建务实有效的服务载体。构建“肩并肩”联系服务群众载体,解决群众办事 “走弯路”问题,完善党员干部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指标,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结对帮扶**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员干部结对联系牧户居民“双包四联”制度,重点做好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干部职工、**(社区)“两委”以及党员中心户、社区网格管理员、民生协理员、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党员志愿者等 5 个层面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实行“一对一” 全员服务到人。

构建“心贴心” 联系服务群众载体,解决群众办事 “跑空趟”问题,整合民生事务集中办理、窗口授权服务措施,完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镇(场)便民服务大厅和县直机关服务窗口、**(社区)服务大厅“三级互动”,党员中心户和社区网格代办点“双延伸”服务平台功能,重点提高民生事务办理单位入驻率和当场办结率,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到位。构建“面对面” 联系服务群众载体,解决群众办事 “出远门”问题,完善县级综合便民服务队、**镇便民服务队、县直机关专业服务队、**(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和现场一日办公“队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方式,重点加强流动性服务队伍建设,实行预约上门服务到户。

三是强化城乡“零距离”服务机制建设。用法治理念,健全制度化约束、契约化服务措施。完善制度措施,系统编制基层公共服务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市场服务项目和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机制,明确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具体权限和责任主体,以“服务承诺书”的方式向群众公开承诺。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学习借鉴热线电话服务、巡回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信息化服务等方式,明确“服务主菜单”。严明服务纪律,采取向群众立下“服务军令状”、“承诺书”的办法,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效能考评制等制度规定。

(二)寓引领于行动自觉,明确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怎么抓”的问题,全面夯实牧区社会治理基石。

一是延伸党组织社会治理工作领域。综合考虑**辖区牧户分布、交通通讯条件以及力量强弱等因素,按照集中连片、就近组织、灵活设置、利于作用发挥的原则,以每个党员中心户辐射半径*公里、辐射牧户*户左右为服务区域,在每个**设置 4-5 个党员中心户,选择具备“三个合适”(地点合适、人员合适、硬件合适)、硬件条件“六有”(有单独的客厅、可供*人以上使用的桌椅、专门橱柜、供电设备、电视机、DVD 或电脑)的牧户,设立党员中心户,实行长线组织、短线管理。同时,做到“五个规范”(统一制作配备党员中心户牌匾,以及相关制度图版、活动记录簿、宣传教育材料、远程教育设施)。

二是优化党组织社会治理资源配置。围绕拓宽“双服务”向下延伸渠道,紧密联系群众需求,统筹各级各部门开展的创建牧区文明家庭户、科技示范户、典型示范户、牧区道德讲堂等活动,按照将党员中心户建设成为牧区党员群众身边的学习议事、信息服务、维护稳定、共同致富 “四个中心”的目标,集约化利用牧民党员教育管理、培养锻炼基层干部、组织宣传发动群众、“草原 110”报警点等资源,分解县直机关、**镇站所、**“两委”承担的牲畜防疫、政策宣传、咨询服务、收集社情民意、矛盾纠纷调处、防灾减灾、互助合作、网格化管理等服务项目到党员中心户,一方面由党员中心户提供力所能及的上门服务;另一方面由党员中心户与**镇、**“两委”沟通后,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供预约上门服务,明确涉牧项目资金重点向党员中心户倾斜、便民服务项目向党员中心户聚拢措施。

三是明确党组织社会治理功能定位。坚持将牧区党员中心户建设作为县、**镇、**三级党组织书记“一把手”工程,纳入 “双服务”工作体系,成立县、**镇、**党组织书记挂帅,县、**镇两级党委副书记协调,县委组织部部长、副部长、**镇组宣委员推进、涉牧部门配合工作机制。在县委层面推行科级领导干部联系**镇,县委组织员、组织部科室负责人联系**制度;在**镇层面推行**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制度,**镇党员干部联系党员中心户制度;在**层面推行**“两委”干部分片包户制度,实施“牧民素质提升工程”,把党员中心户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对象,同培训、同施教。

(三)寓管理于联系服务,明确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抓什么”的问题,不断

完善牧区社会治理思路。

一是抓管理服务。通过搭建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服务半径明显缩短,为推行上门预约服务创造了条件,既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也方便了群众办事。特别是**镇站所和**“两委”能够集中精力,将该管理服务的事情管好,该由群众自我管理服务的事情交给群众去办,既提高了牧民参与民主议事的积极性,又避免产生矛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如根据牧业生产特点,依托党员中心户活动日制度,通过组织县直涉牧部门和**镇站所开展“现场一日办公”活动,为牧民办理各种证照、解答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等,将服务工作变得更为直接主动,赢得牧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全县党员中心户组织各类小型学习座谈会、那达慕等群众性活动,及时组织牧民群众学习全会精神全文,缩短工作时间。

二是抓互助协作。通过党员中心户小型灵活方式组织牧民党员活动,实现党员教育、服务群众、民主议事的有机统一,克服涉牧部门各自为阵、自行其事,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通过**镇联系干部和**“两委”干部现场说教,组织牧民群众深入交流探讨党务村务家务,能够及时消除彼此隔阂误解。牧民群众普遍反映,通过党员中心户这个平台,党员中心户内的党员群众相互了解熟悉,互相交流探讨问题没有思想顾虑,敢讲心里话,能议共同关心的事,既方便了参加活动,又加深了感情。

三是抓示范带动。通过把党员中心户作为培养锻炼牧区基层干部的重要平台,引导**党员牧民推选**干部、党员牧民代表、“双带”能力强的牧民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把需要强化党性锻炼的入党积极分子和缺乏实践经验的**后备干部放在党员中心户这个平台上锻炼,有效解决了**“两委”班子后继乏人、基层党员干部能力不足和发展空间窄的问题。特别是通过搭建党员中心户协作平台,落实

**镇党员干部联系**党支部委员、**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牧民 “三联系”制度,拓宽社情民意来源渠道,在矛盾纠纷排查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牧区无职党员和致富带头人服务一方群众、先富带后进有了舞台,牧区群众学典型用经验也有了标杆。

二、关于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几点启示

(一)以“双轨并融”型组织模式促进社会治理。要强化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一是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职能。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基层组织依法自治,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相互配合的组织体系。二是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架构。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渗透到社区、企业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次,成为引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三是不断改善基层党员队伍结构。要把在群众中有威信,活动能力、服务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群众骨干发展为党员,特别注重把基层社会中的领导人物、**骨干发展为党员,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鼓励**和社区党组织围绕实施公益类、慈善类、服务类民生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直接参与更多的社会管理活动,以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二)以“大党建”格局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一是继续巩固和扩大社会管理人员队伍。建立健全相应的基层社会管理机构,配齐配强社会管理工作人员。二是拓展社会管理领域。在流动人口、企业、商户集中区域,及人口居住分散、社会管理薄弱区域,建立适度的社会管理队伍,提供针对性、专业化服务。三是拓展“两新”组织党建覆盖面。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邻、产业关联”等特点,实施“活力党建”工程,强化区域共建,带动其他组织党建工作。加快基层党组织职

能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转型。

(三)以党员示范引领促进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必须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培育群众社会管理意识。一是注重基层党员干部骨干培训。坚持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并重,把社会治理纳入基层干部培训重要内容,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二是积极培育社会自治组织。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切实发挥社会团体、社区活动团队等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社会活动、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型服务管理体系,让人民团体回归群众属性,让更多的群众通过合法的方式、制度化的渠道有序地参与公共管理。三是充分发挥乡土人才骨干的作用。要把乡土人才、致富能手、文体骨干等力量团结到基层党组织周围,通过才艺比拼、魅力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提升基层自治和服务功能。四是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实施“和谐党建”工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积极推进基层党务、政务公开,推行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主评议等制度。

(四)以协作纽带推动社会治理。提升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水平,建立衔接配合机制是重要保障。一是提高协作联动水平。完善衔接配合机制,深入整合党政、社会、公众等资源,推动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工作全面融合。二是提高规范化水平。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充分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群众参与社会管理重大事项、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引导党组织与党员、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三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主动适应信息化大趋势,积极打造为民、便捷、高效的市场服务、志愿服务、政务服务信息平台。

(五)以长效机制保障社会治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有效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是完善民情分析研判机制。坚持完善定期召开民情分

析会制度,引导基层党组织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通报会),坚持和完善干部下基层、接地气等做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及全局性的问题。二是健全问题解决机制。推行党员干部“分片包组联户”制度,健全完善经常化的服务群众体系。三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把社会治理创新纳入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考核目标,加强考核激励经费保障。健全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用人机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对特别优秀的予以提拔任用。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篇5

(一)行政执法手段滞后。一直以来,价格监督检查仍停留在翻翻账本、查查凭证、看看报表的老方法上,过分依赖人的自然智力,而对于医疗卫生、电力、电信等实行了“智能化办公”、“财务电算化”行业和部门的价格监督检查有时还不得不求助于第三方,这样一来,调查取证难以深入细致,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在一些案子的关键环节上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存在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少数执法队员只满足于检查处罚了事,不注重经常性的价格监督,平时对被管理对象的价格行为很少过问,导致有些本可避免的`价格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二)职能交叉,相关执法部门互相扯皮。由于现行的部门法律法规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造成了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问题。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有依法行使价格监督检查和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的职权,但一些部门由于涉及自身利益不予配合甚至经常干扰办理价格违法案件工作。

(三)“三难现象”制约检查。

1、检查难。一是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的手段更加隐蔽。一些单位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复杂的收费系统,采用各种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和逃避检查。比如一些超市等都有较为完备的收费系统软件,财务处理也采取了电算化,其交易记录、收费记录有的甚至可以更改,这样一来,价格监督检查取证和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价格违法行为日趋隐蔽。随着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逐步深入和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经营者千方百计出招来对付检查,设置种种障碍,加大了检查的难度。

2、处罚难。一是抵制、拖延检查。虽然有些价格违法单位勉强接受了检查,但对检查出来的材料不予签字认定,或者采取拖延的办法来抗拒处罚,有的甚至通过寻找关系网给检查部门予以施压,以逃避处罚。二是干预价格处罚。目前价格执法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块块管理,如果被检查单位是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或是有价格行为的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涉及单位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违法设立各种收费项目来增收,给检查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往往从本单位利益考虑,对价格部门的处罚进行干预,造成价格执法不能依法行政,处罚困难。

3、收缴难。一是很多被检查单位虽然承认了价格违法的错误事实,但在执行处罚收缴违法所得的时候,这些单位或以其经营亏损无力缴纳,或以单位经费困难等理由拖欠罚没款,以求最终能不了了之。收缴问题亦普遍困难。二是按照现行的价格法律,价格执法缺乏强硬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法院执行周期长,还要支付执行费用,使得价格执法成本明显增大。

二、新形势下做好基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价格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建议要加大立法力度,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法律法规,理顺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与《价格法》相配套的各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或具体的实施意见,增加价格行政执法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在立法上赋予价格主管部门在执法上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从根本上解决价格行政执法“三难”的问题。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一是要吸收具有专业知识,学历高,富有年轻活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价格监督检查队伍。二是要经常性地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和调研,让他们开阔视野,创新思想,开拓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思路。三是加强对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的法纪和廉政教育,坚持机制保廉,保持价格执法队伍的廉洁形象,打造一支能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三)创新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方式。一是要创新价格监督检查组织方式。如实行纵向联合检查、交叉检查,在检查中可以采取由上级统一抽调下级业务骨干开展交叉检查的办法,上下结合,统一行动,有效地防止地方政府进行行政干预,保证检查的成果。二是要创新价格监督检查方式。应对价格违法形式多元化、行为复杂化、手段隐蔽化、部门利益化的严峻形势,价格监督检查要不断推陈出新,将账面检查与外围调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举报投诉与全面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力求检查深、细、透。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篇6

中共汝州市委组织部

按照平顶山市委组织部要求,为深入了解我市基层党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情况,我们采取专题座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对我市如何发挥基层党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现状

汝州市辖15个乡镇、5个街道,436个行政村,20个城市社区。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在农村设立了126个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行政村人口较多(5000人左右)的特大村,单独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0个。第二类是3—4个相邻的行政村,联合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16个。目前,我市的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成立了党总支。

二、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做法

(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推进社区党组织联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党组织联建工作的意见》,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以及组织整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村联建、区域联建、城乡联建,实施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全市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党总支,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市开展了金融、技术、知识、文化、行政、司法“六下农村”活动,在126个农村社区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大学生村干部中选聘,每村3—5名,具体负责“六下农村”工作。市委成立了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指导。采用市聘、乡管、村用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1000名联防队员,在全市126个农村社区设立了警务室,大大提高了农村综合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创新帮扶机制,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去年共选派94名德才兼备的科级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能力;广泛开展了市直单位联系新型农村社区活动,每个市直单位联系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帮助完成“两个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发展社区经济;实行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一对一”互建、帮建、联建制度,实现了农村党建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市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工作机制,从市直单位、乡镇、街道选派近千名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严把关口,培养选拔,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拓宽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新型农村社区干部。市委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发扬民主扩大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意见》,对异地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外部引进,公开选拔,市、乡机关下派等形式,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结合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在全市公开选拔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8名,其中异地任职19名,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干部素质。市财政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市农村干部学校和远程教育站点等,对农村社区干部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关法律、政策、科技、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同时,我们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村社区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还聘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等单位的知名教授专家来我市作专题培训讲座。2011年,市乡两级共举办各类农村干部培训班51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624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研究出台了《汝州市村级班子及村干

部绩效考核办法》,把农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和报酬结合起来,实行绩效挂钩,建立了责权结合、激励保障机制。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先进村级班子和优秀村干部。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落实离任村级主职干部补贴的意见》,市财政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离任村主职干部的补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大大激发了农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三)重视源头,加强管理,切实抓好社区党员队伍建设

关于民生档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民生档案,婚姻档案,资源建设

为了解情况, 发现问题, 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推进延边州民生档案工作, 根据档案局的安排, 我们调研组于10月上中旬, 对延吉、汪清、安图、和龙及其7个县市直单位和延边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延边州民政局、延边州卫生局、延边州就业服务局、州社会保险局五个延边州直有关部门及其4个所属单位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采用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 对延边州民生档案工作情况有了总体的把握,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县市和延边州直有关部门的民生档案工作都有一定的基础, 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勿视的问题,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组织推进。

一、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所涉及的县市和州直部门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但总体情况较好。归纳起来, 县市和部门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 组织领导体系比较健全

多数县市和延边州直有关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比较重视, 将其纳入了工作日程, 有相应的领导分管这项工作, 落实了主管科室和管理人员, 建立健全了民生档案管理网络, 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和支持民生档案工作, 较好地解决了在民生档案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一定的业务指导工作, 帮助有关部门和单位解决一些业务问题。全州民生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是比较健全的, 业务工作人员配合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识比较强, 为更好地推进民生档案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比如, 安图县民政局一位副局长分管民生档案工作, 安排低保科及其有关人员管理城乡低保档案, 保证了民生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 收集整理情况比较好

从我们现场察看的13个单位的情况看, 这些单位对民生档案收集比较齐全, 卷内文件材料排列有序, 分类编号基本可行, 基本达到了规范化要求。比如, 安图县民政局城乡低保档案管理人员全面收集有关低保对象的审批材料, 包括低保对象基本情况登记表、享受低保待遇审批表、兑现低保待遇登记表等, 在此基础上, 抽调专人有序地排列卷内文件材料, 进行系统的整理编号, 装入档案盒, 并上柜保管。我们察看的13个单位大多如此, 没有发现收集不全、整理随意、存放散乱等不良现象, 基本保证了民生档案的齐全完整和有序安全保管。

(三) 保管和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从我们所调查的情况看, 州直和县市直部门和单位对民生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大都比较大, 大都安排符合要求的档案工作用房, 好多单位都投入10万或20万元左右, 配置了档案密集架, 大大改善了民生档案的保管条件。在调研组实地察看的13个单位中, 除3个单位外, 其他10个单位都是密集架。多数单位使用了比较规范的档案盒、档案卷皮等档案用品。延吉市房产局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资金, 为房屋产权证办理各工作流程的每1个岗位都配备了数码照相机等档案文件材料录入设备, 为实现房屋产权档案形成与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他单位也大都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四) 信息化有了较大发展

除个别单位外, 多数单位都加大投入, 积极推进了民生档案信息化, 将民生档案的目录和内容全文录入计算机, 实现了民生档案的计算机检索和提供利用。延吉市国土资源局投入40多万元, 请专业公司帮助全文录入土地管理档案, 仅用不到半年时间, 就完成了200万页土地地籍档案的全文扫描录入工作, 实现了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延吉市和汪清县的婚姻登记档案、和龙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龙井市的社会保险档案、延边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基本医疗保险档案、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病历档案, 都基本实现了档案目录和全文的数字化, 大大提高了管理和利用效率。

(五) 积极开展提供利用工作

这些单位的档案部门在积极改善民生档案保管条件和手段、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同时, 积极开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 建立专门的查阅室、编制手工检索目录和机读目录, 积极为群众查阅利用民生档案提供服务,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数单位不仅对本单位开展有关民生的业务工作搞好服务, 而且积极主动地承担对社会的查档服务, 拓展了部门和单位档案室的服务功能, 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 帮助很多群众解决大量涉及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房产、婚姻登记、社会保险等部门和单位的档案室都在这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今年年初以来, 我们所察看的4个县市档案馆共接待查阅民生档案人员2900多人次, 提供利用民生档案3200多卷次, 7个基层部门和单位档案室提供利用档案数量则比这个数字大得多。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民生档案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种类多、分布广。全州民生档案大体在50种左右, 比较常见的有近30种, 分布在全州各地及20多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纵向看, 县市直部门和单位最为集中。二是新的门类比较多。有不少档案是近年来才产生的, 如低保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生建设的不断推进, 新的民生档案还会产生。三是与业务工作联系比较紧密。民生档案都是在事关民生的日常业务工作中产生的, 在日常处理这些民生业务和办理民生事务时需要随时随地查考民生档案。四是查用量大, 利用范围广。无论是民生档案产生单位的业务人员还是广大群众, 每天都在大量地查阅利用民生档案, 而且有的民生档案可以用在很多方面, 比如婚姻档案就能用于有关办理出国手续、贷款、民事诉讼等多个方面。

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还对县市和部门如何进一步推进民生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要求。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在延边州民生档案工作中成绩是主要的, 但也存在如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档案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民生档案主要产生于县市及其以下的部门和单位,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 重点在县市。但从调研的情况看, 目前县市档案馆只有婚姻、知青、招工等极少量的民生档案, 绝大多数民生档案还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行保存和管理, 接收进馆难度很大, 两个体系建设还受到很大的制约, 满足不了社会和群众的需要。

(二) 民生档案工作业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多数单位的民生档案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发的民生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 民生档案的归档范围、分类要求、编号方法等都没有可资遵循的规章和办法, 进行业务建设和监督检查也都缺少必要的依据, 致使一些单位民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分类不科学、编号不系统、检索工具不配套等问题, 亟待研究解决。

(三) 对民生档案的业务指导还不到位

县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偏重于对县市直部门和单位的文书档案进行业务指导, 对民生档案的业务指导明显不够, 有的县市档案部门业务指导人员对开展民生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有畏难情绪, 致使一些单位的民生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 有些业务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没有形成整体有序推进的应有态势。

三、对下一步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 起草并出台实施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建议结合延边州实际, 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对民生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有利于形成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整体态势, 更好地发挥档案和档案部门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职能作用。

(二) 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业务研究和指导

民生档案具有涉及面广、种类多、数量大、业务新等特点, 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刻不容缓。建议延边州和县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承担起这一职责, 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业务的学习和研究, 尽快解决在工作中面临的资源建设难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 加强对民生档案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建议

马小红,女,1977年1月,讲师,黄河科技学院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读书的基本现状,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困惑等问题,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的本专科在校生,涵盖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等31个专业,包括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其中大一学生71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38.56%,大二学生681人,占总数36.89%,大三学生453人,比例为24.54%。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读书情况、意见及建议的广泛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大学生读书指导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针对学生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情况、读书困惑以及学生对我校读书情况的意见等,设计了25道选择题和3道开放题。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46份,有效回收率92.3%,较好地保证了问卷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读书的认识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时,89.9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6.39%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无趣的事情;3.68%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对您有多大帮助”时,63.43%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28.76%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一般;3.74%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大;1.30%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没有帮助;3.79%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好说。

2、大学生读书的目的

在问到“您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时,27.09%的同学认为是学业需要;49.02%的同学认为是提高修养;17.17%的同学认为读书源于兴趣;6.23%的同学认为是休闲放松;2.44%的同学认为是消磨时光。

3、大学生读书情况

在问到“您每天的读书时间”时,8.94%的人表示基本不看;30.44%的学生在1小时以内;34.45%的同學在1-2小时;19.83%的同学表示每天在2-4小时;5.80%的同学每天读书在4小时以上。

在问到“您每学期大概读几本书”时,4.01%的学生回答没有读课外书;51.68%的学生表示读1-4本;22.91%的学生回答5-7本;20.31%的学生表示每学期读书超过7本。

在问到“如果您认为你的阅读量过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5.07%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12.95%的学生回答没兴趣;17.44%的学生回答不善于阅读;8.76%的学生认为书籍价格太贵;回答其他的同学占15.68%。

4、大学生的读书困惑

在问到“您在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时,31.42%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读什么书;32.94%的同学表示不知道怎么去读书;31.96%的学生表示读完书后没什么收获。

5、大学生对读书现状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一道主观题“你对我校读书现状有什么好的建议”,有328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学生建议加大读书活动宣传及推广力度,从新生入校便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引领读书风气,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每名学生的生活方式;

其次,建议为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尚没有被调动起来。许多同学建议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征文比赛、优秀图书推荐、设立每周读书日等方式为学生读书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目前的读书活动主要由学生独立进行,学生普遍存在不知道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希望通过系列读书讲座、读书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从而使读书有目标、有实效。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读书充满期待,但是尚存在读书时间少、不知读什么、如何读书等困惑。如何更有效地引导每一名学生合理规划读书时间,掌握读书方法,明确阅读目标、读书规划,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教育者的重大责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大学生热爱读书、理性读书。

(一)提供优质资源,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读书氛围很好的同学仅占33%,这说明学生尽管对读书有比较积极的认知,但学校整体的读书氛围尚需引导。这就需要学校打造读书平台,加强读书活动宣传,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应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多经过精心筛选的优质阅读资源,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网络图书数据库资源,而这种资源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文素质提升密切相关。

(二)配备阅读教师,制定学生读书规划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读书存在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缺乏规划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任课教师、辅导员担任学生阅读指导师,从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的书目选择,帮助他们制定大学三到四年比较清晰的读书规划,进行读书方面的自我探索,并定期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摆脱为了考试而被动读书或盲目读书方式,学会主动在社会化视野下读书学习,并强化实践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使读书转化为个人实实在在的能力。

(三)加强读书指导,解决学生读书困惑

当前,急功近利的阅读习惯也在不少大学生身上蔓延,学生大学四年往往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许多大学生对读书的理解仅限于青春文学、玄幻等读物,读书只为了消遣娱乐,缺乏目的性。这方面除了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外,还在于缺乏相应引导。学校要把倡导读书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读书指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松青.我国在校大学生读书表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对上海市1305名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上一篇:深圳个人缴纳社保流程下一篇: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