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红色精神(精选9篇)
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用洪荒之力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革命事业、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精神我称之为“红色精神”,我有膜拜他们、学习他们的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我称之为“红色梦想”。今天我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争做新时代的红色少年。
在我们大美南阳,有无数的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家乡父老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他们可歌可泣、永载史册。彭雪枫,南阳英雄,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等一个个战斗英雄等都是南阳赫赫有名的最可爱的人,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敢于同强敌作斗争,他们心中的红色血液流进了我的胸中,让我也有了努力进取、不怕困难、报效祖国的信心。
在我的家乡唐河,也有不少战斗英雄为了家乡的革命事业、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星江用自己29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正义之歌,吴寿青为扩大红军队伍做出了主要贡献,王香亭、阎普润、孟保方、张士哲、仝葆仁等一位位唐河的革命先烈英勇地同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他们忍饥挨饿、浴血奋战、誓为革命事业舍小家为大家,真的让我敬仰不止。
“唐河革命纪念馆”把我们唐河的革命事迹、革命人物进行了大整合、大汇集、大介绍,通过多次参观,很多唐河红色英雄的的名字、事迹都刻在了我的心中。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美丽富裕和谐的新唐河,没有他们我就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没有国、哪有家,正是因为有了像彭雪枫、张星江一样的南阳英烈、唐河英雄的流血牺牲,我们才有了新中国,我们每一个小家庭才能形成并日益幸福和睦。
而今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无数仁人志士特别是革命先烈的无畏斗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激励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青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精神,让凝结红色精神的党旗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
红色精神在我看来就是不屈不挠、不怕困苦、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敢于担当、公平正义的代名词。今天战争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不能通过流血牺牲、与敌斗争来报效国家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怕学习中的苦难、乐于助人、感恩一切、爱护环境、建设家乡、心怀高标等,这应该是红色精神的丰富和延伸、发展和更新。我的红色梦想就是要沿着先烈们铺就的和平之路阔步前进,继承和发扬
他们的遗志、精神,做新时代的强者。
今天我们不能为社会、国家做出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不铺张浪费、努力学习、爱国爱家、努力吸纳正能量、快速成长,这样将来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大贡献——这亦是我的红色梦想。红色精神支撑我奋进、前行;红色梦想助推我勤学、成长。我要用自己躯体内储存的洪荒之力去进取,用红色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红色梦想激发自己果敢前进的信念,我要争做优秀的红色少年。等着吧!未来的我定能成为社会主义大厦上一颗至关重要的螺丝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 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为此, 作为新世纪的一代, 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更加重大, 快餐式的网络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主动去传承红色精神的大学生少之又少。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呼吁必须加强对当代学生红色思想、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教育, 为此, 2004年10月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旨在通过高校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意识。
一、红色精神被传承下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红色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承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而红色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内涵产物, 也作为民族精神的代表, 一直被人们所传颂、歌唱。红色精神是红色时代的特有产物, 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完全有义务去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当下, 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性、历史性的时期, 多种价值观念并存, 而因此所引起的错误价值观潜滋暗长, 因此, 红色精神就更需要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功能发挥特殊作用。由此可见, 红色精神不可遗忘, 传承红色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对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的针对性建议举措
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肩负着一个家庭的期望, 更加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传承并发扬红色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对症下药”,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此, 根据此次调研结果, 对以下问题作出建议:
(一) 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重视红色精神传承问题, 合力创造一个浓厚红色氛围环境
大学生对于红色精神传承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这与其生活的环境氛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还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这三方的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浓厚红色精神的氛围, 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便习到了红色精神, 也愿意主动去了解其内涵。举措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社会可以通过多举办一些红色题材的社会公益活动, 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其中, 让社会带动人民, 人民影响学生;
2.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浓厚的红色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都是教育大学生学习红色精神的必要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课程、举办红色题材的校园活动、将红色精神与《形势与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相结合, 让学生自主体会、自我学习红色精神, 并使其正向强化, 向身边人宣传其内涵;
3.端正学生的理想信念, 强化学生自身修养。要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度并使其正向强化首先需要端正学生的理想信念, 强化学生自身修养, 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自觉地去了解红色文化, 学习红色精神, 并且向身边的同学宣传这种精神。
(二) 运用合理载体, 进一步完善整合大学生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问题
一个合理的载体, 既可以成为架起通往当代大学生走进红色精神内涵的桥梁, 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民族魅力的绝好机会。合理的载体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找到的,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追求、摸索。我国也出台了关于这方面的相关政策, 也对当前的主要任务、主要措施作了主要描述。比如根据我国《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描述, 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三是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四是创新体制机制, 增强红色旅游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五是加强红色旅游队伍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结论
作为当代大学生, 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担起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的重担!我相信, 在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让中华民族骄傲的红色精神一定能够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而当我们在传承红色精神的过程中, 我们会学到很多、也会经历很多, 这个过程也会成为我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精彩经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北京:人民日报, 2004—10—15 (03) .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日报, 2009—11—05.
[3]张英伟.论民族精神.光明日报, 2003—07—31.
[4]吴志忠, 张杰.革命历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正能量.光明日报, 2013—10—05日 (06) .
[5]梁洁.论弘扬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意义.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报) , 2011年12月9卷12期.
[6]张文, 蒋纯.红色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2010年3月第31卷第2期.
它承载的是中国人“义”与“正义必胜”的传统价值观;
它是京剧最著名的剧作之一,倾注了几代京剧名家的心血;
它曾经是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四大名家联手合作的经典剧目;
将它的京剧形式用电影的艺术手段记载下来是马连良先生的遗愿……
它就是传统京剧《赵氏孤儿》。
它的电影拍摄从策划到杀青,历时一年之久。全体演职人员以传承发展京剧艺术为己任,与电影艺术家们彼此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精诚合作。最终圆了四大名家之梦,使四位大师的艺术生命得到延伸。它的圆满成功更让这经典的传统剧目焕发了新的艺术魅力,将京剧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继承与延展。
京剧《赵氏孤儿》列入2011年启动的京剧传统经典大戏电影拍摄工程项目之一,是国家扶持戏曲传承发展,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战略性工程中备受瞩目的剧目。对于承办方的北京京剧院来说,既是幸事也是重任。北京京剧院上下以精诚合作、众志成城的态度,以“一棵菜”的精神来面对这项重大历史使命,在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对该项目的资助下,圆满完成了电影拍摄任务。
保持大师的创作原貌,原汁原味地呈现
“赵氏孤儿”的这段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赵世家》。春秋时期,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抄斩赵氏满门。赵媳庄姬公主避回宫中,产下一子。赵家门客程婴为保赵氏血脉,进宫救出赵氏孤儿。屠岸贾欲斩草除根,下令如无人献出孤儿,就将国中同庚婴儿全部杀绝。程婴于是与老友公孙杵臼定计,程婴舍子,公孙舍命,保存了孤儿性命。程婴也因此获得屠岸贾信任,从此带着赵氏孤儿,寄居屠岸贾府中,忍辱负重,苦心抚育。15年后,孤儿赵武长大成人,程婴将当年情形说破,赵武联合戍边回朝的大将军魏绛,诛杀屠岸贾,终报前仇。
传统京剧本有《八义图》,因故事中有程婴、提弥明、公孙杵臼、韩厥、卜凤、、灵彻、周坚等八名义士为救赵氏孤儿而献出生命所命名。京剧《赵氏孤儿》与《八义图》不同,只表现了程婴等六名义士的救孤情节。传统京剧常演的《搜孤救孤》是《八义图》中的一段。京剧《赵氏孤儿》创演于1959年,是“马派”创始人、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的代表作。由王雁改编,郑亦秋任导演。马连良为第一主演,他协同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大师及马富禄、张洪祥、谭元寿、马长礼、刘雪涛、小王玉蓉等一批艺术家合作,成功创演于建国十周年之际。在北京演出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京剧《赵氏孤儿》脱胎于元曲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和传统戏曲本《八义图》,保留了传统京剧《搜孤救孤》的主要情节。根据当时时代的形势,削弱了单纯的复仇思想,强化了故事本身的人民性和正义性,成为又一出马派经典代表剧目,是一部符合时代编演新戏的典范。同时也填补了京剧剧目没有全本《赵氏孤儿》的空白。
众所周知,北京京剧团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前身,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五大头牌”为代表的前辈艺术家,为剧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赵氏孤儿》是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四位京剧流派创始人通力合作、共同演绎的剧目,更是马连良先生倾注了毕生心血所打磨的最后一部力作。
京剧电影《赵氏孤儿》的舞台版导演常保全说:“京剧《赵氏孤儿》是马连良创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全剧在保留了传统京剧《搜孤救孤》‘献孤’(白虎堂)的主要情节基础上,前面加上了‘打弹’‘触槐’‘扑犬’‘报信’‘盗孤’‘盘门’‘定计’,后面增加了‘班师’‘打婴’‘遇母’‘说破’‘锄奸’等情节,全剧共分13场,情节复杂,故事完整。京剧《赵氏孤儿》是以马连良为主,马、谭、张、裘四派合流的经典大戏,流传久远,极富生命力,是一出几近完美的艺术臻品。”
《赵氏孤儿》一剧在艺术大师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创演后,马长礼、张学津、李崇善等名家继演,又有杜镇杰、朱强等当红名家和优秀青年马派传人穆宇等演出此剧,可以说是四代传承,久演不衰。在庆祝北京京剧院建院30周年的展演中,张学津、朱强、高彤、宋昊宇、穆宇三代同堂演出《赵氏孤儿》一时传为佳话。京剧《赵氏孤儿》不仅在全国各地演出,还远赴香港、台湾地区和欧洲,是北京京剧院享誉海内外的传承看家大戏,艺术品质达标的品牌剧目。几十年来,北京京剧院的演出,始终保持着艺术大师的创作原貌,原汁原味地呈现。
精益求精、团结合作的电影拍摄
接到经典大戏领导小组拍摄电影《赵氏孤儿》的任务后,北京京剧院即邀请迟金声、马崇仁、吴江为该剧的艺术顾问。演员阵容由当红名家强强联手组成:马派传人朱强饰演程婴,谭派传人谭孝曾饰演赵盾,张派传人王蓉蓉饰演庄姬公主,裘派传人孟广禄饰演魏绛,舒桐饰演屠岸贾,黄世骧饰演公孙杵臼,叶金援饰演韩厥,杨少彭饰演赵武(孤儿),黄柏雪饰演晋灵公,王怡饰演卜凤,包飞饰演赵朔,担任乐队鼓师的是金慧武、封千,琴师是燕守平、赵旭、左旭,他们都是多年担任《赵氏孤儿》音乐的演奏者。从这样一个演出阵容中不难看出,马、谭、张、裘四派传人聚集,其他各大名家汇聚,阵容之强大令人瞩目。
拍摄初期,首先遇到的难题是进行剧本的删减,由于该剧经过多年的演出,已经相对比较精练,因此,删改哪一句、哪一段,都难以取舍。为此,舞台版导演常保全携朱强数次前往迟金声和马崇仁家中拜访,征求剧本修改意见。同时请对镜头语言有丰富经验的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和该剧电影导演马崇杰共同参与剧本的修订,以确保该剧在不失原貌的基础上,加以精练,缩短电影时长。在分歧中,寻找共识,最终达成创作思路的一致,为进棚拍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担任电影导演的是马连良艺术大师的亲侄子,马连贵先生之子著名导演马崇杰,而作为电影拍摄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必须把舞台版的演出在保留剧院的精华和流派的艺术特色的同时,又要在舞台的呈现上具有时代感,贴近今天观众的审美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在舞台的转换上,为电影提供参考的依据。因此要对原来的演出样式作一些相应的调整,经与经典大戏领导小组的专家们多次研究,最终确定了大体不变、原汁原味的排演原则。
nlc202309082351
对此,常保全说:“京剧《赵氏孤儿》作为一部经典大戏,调整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李恩杰院长十分重视《赵氏孤儿》舞台演出和电影拍摄工作,对舞台版演出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他从艺术和市场双赢的理念出发,要求《赵氏孤儿》的复排演出,既要保持艺术上的精品标准,又要满足市场和观众的需求,改变老戏老演,创造新的舞台演出风貌。李恩杰院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多次会议,并分别聘请了吴江、刘连群、赵景勃、张关正、周传家、崔伟等多位专家到剧院,与创作人员和主演共同座谈,对《赵氏孤儿》的剧本和舞美进行了细微的研讨。最终确定的导演思路是: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在剧情大体不变,场次不变,唱腔不变,表演不变的前提下,对场与场转换的时间和空间处理上,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改变传统老戏的演出样式,使剧情发展更流畅,戏更动人、更好看。”
舞台版《赵氏孤儿》的加工提高,在舞美上作了新的尝试,如取消了“二道幕”。在表现的京剧舞台装饰性的功能中,融入了时代的文化元素,并强调要保留传统的自由表演空间。舞台设计以古代西周末文化的“散氏盘铭文”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兽纹铜镜为主体,并将铜镜的外圆与内镜分开,产生景观的变化多样,设计了新的舞台美术。“以铭文载史,以铜镜为鉴”的文化内涵,符合《赵氏孤儿》的时代和主题,在灯光的配合下,又具有时尚色彩,提升了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
除此之外,在舞台版的加工提高方面,剧院作了详尽的策划——演员排练、乐队练乐、坐唱、舞美设计制作、服装翻新、拍摄定妆照等等,每一项工作都作了细致的分工和部署。
电影拍摄方面,前期的策划、与电影导演的衔接、前期录音、分镜头剧本的论证、电影舞美方案的论证……分工不分家,北京京剧院与中影集团,为传承经典尽心尽力、密切配合。
继承大师的艺术、揣摩电影艺术的不同
京剧电影《赵氏孤儿》的拍摄是传承京剧《赵氏孤儿》的新起点,是对京剧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新形式。它给观众带来的是京剧艺术与电影艺术巧妙结合下的视觉冲击,更是将戏剧艺术完好保存下来的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京剧电影不同于普通电影对剧情的强调,更多强调的是京剧的艺术之美。马派传人、饰演程婴的朱强说:“马连良先生为《赵氏孤儿》精心设计了唱、念、做,整场戏浑然天成,应该说观众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欣赏京剧的表现之美,这是京剧一种特殊的魅力,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拍摄京剧电影正是要通过现代的影像技术手段传承经典名作,在保留传统经典的同时,探索京剧未来的创作之路,让更多的艺术新品成为传世之作。”
演绎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对于每一位演职人员来说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越是家喻户晓的艺术题材,越需要对人物刻画深刻、精准,这就对演员在艺术表现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面对前辈艺术大师所树立的艺术高峰,如何继承?这对参与电影拍摄的每一位演员都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课题。谭派传人谭孝增说:“此次电影拍摄,我扮演当年祖父谭富英饰演的赵盾这一角色,是荣耀更是压力,作为谭门第六代传人,传承谭派艺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一段时期的排练,对人物的把握,我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舞台上也已经渐入佳境。我在刻画赵盾这个人物时,既充满了激情,又比较夸张地在镜头前大胆表演,尽管谁也不敢说超越了当年前辈艺术家们创造的经典,但正是源于对人物性格细腻、准确的把握,使我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个角色的拍摄任务。”
传统京剧在传承的基础上如何发扬光大,一直是当代京剧人的追求与目标。在电影《赵氏孤儿》的拍摄过程中,这一点更为突出。对此,张派传人、饰演庄姬公主的王蓉蓉说:“我的老师张君秋先生所创造的‘庄姬公主’这一角色,通过其华丽的声腔和大气的表演,用他高超的艺术手段,使庄姬公主这个角色深入人心,被后世演员广泛遵循,奉为经典。前辈大师的艺术创作给我树立了标杆,作为后学者,首先要虔心继承,最初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还顾不上对人物的把握,随着自己实践的增多,对老师的教导体会得也越来越深。在电影的前期录音过程中,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唱腔的打磨上,在将音符唱准确的同时,更要将人物的内心通过唱腔表达准确。回想我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完成拍摄任务,一方面得益于张君秋老师的精心传授和自己近40年的舞台实践;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同张学津大哥的多次合作,使我迸发出了艺术的火花。”
将戏曲剧目由舞台搬到银幕是一个艰难而严肃的过程。然而,电影的拍摄和舞台的表演千差万别。习惯于舞台表演的京剧演员,骤然投身到电影拍摄中,会有各种不适应,这对主演们是一次艺术表演的挑战。拍摄电影不同于舞台演出,为了电影效果,拍摄过程中的演唱几乎是两句一停,这使习惯于舞台演出的戏曲演员很难适应。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舞台调度与剧场演出的舞台调度完全不同。电影镜头中的人物间交流要彼此面对,唱念、表情、动作就都要面向着交流方,这就挑战了戏曲演员习惯的表演模式——从三面台、镜框式的表演,向全方位立体的表演空间进行转换。
无论是电影艺术还是舞台艺术,仍需要每一位演员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和创造。这些经验丰富的演员在舞台表演过无数次《赵氏孤儿》,但通过京剧电影的拍摄,加深了对于京剧表演的认识,再一次丰富了他们舞台和电影艺术上的表演经验,为他们今后对京剧艺术的发扬光大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裘派传人孟广禄说:“舞台艺术、戏剧表演,强调的是即时性,而电影艺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手段的发展而产生的。作为裘派传人,我有幸在《赵氏孤儿》中饰演魏绛,无论是舞台演出还是进棚拍摄,对于我自己的艺术成长又是一次锤炼的过程,我也从舞台和电影两种不同形式的表现中,加深了对于京剧表演的认识。”
尽管这些主演都是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对唱腔、身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但是,面对电影拍摄,他们重新分析了舞台与电影的不同。为了适应电影中将人物的镜头放大、声效比舞台更高清的变化,他们重新打磨唱腔,精益求精,在将音符唱准确的同时,更将人物的内心通过唱腔准确地表达了出来。他们纷纷表示,之所以能够只用了20天,就将拍摄部分高效地完成,正是因为在表演过程中所运用的表演、身段等处理方法,无不来源于前辈留下的艺术表现方式。传承这一宝贵的艺术财富是每个演员的责任。著名京剧演员、饰演屠岸贾的舒桐无比感慨地说:“大师们留下的经典艺术表现手法,无论何时用,只要恰到好处,都是新鲜的、有观赏性的,都有其独特的、生生不息的活力。”
nlc202309082351
多方合作、跨界合作的成果
1964年国家准备将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大师合作版的《赵氏孤儿》拍成电影,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成行,造成了很大的遗憾。时隔半个世纪,北京京剧院与多方联手,汇集“马、谭、张、裘”四派传人,终于将京剧《赵氏孤儿》搬上了银幕。这不能不感谢国家对戏曲的重视。
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的启动,旨在促使耳熟能详的京剧经典剧目和久负盛名的京剧艺术家,在内容和技艺两方面进行有机结合,拍摄高水准的影片并全球发行,以此推动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树立、培养、造就一批中国京剧各流派的传承人才,不断扩大京剧文化的普及、提升与传播。该项目由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委宣传部,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以及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海京剧院及中国戏曲学院等单位共同参与实施拍摄,可谓阵容强大、名家集结。同时,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的资助和鼎力支持,为顺利完成该项目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
北京京剧院承接京剧《赵氏孤儿》的电影拍摄工程并顺利圆满完成,是多方合作、跨界合作的成果。这一部《赵氏孤儿》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又有时代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正如李恩杰院长所说:“当年的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等大师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今天排演《赵氏孤儿》,不仅要学习和继承前辈大师精湛的艺术,更要学习和继承大师们合作的‘一棵菜’精神。拍摄前期,大戏领导小组组织艺术指导委员会专家对剧本进行反复论证。拍摄期间,刘晓晨主任亲自前往怀柔探班,对后期制作样片多次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确保了拍摄的顺利进行。剧院聘请的艺术顾问吴江亲临片场指导拍摄,表现出对经典的珍视。感谢上级领导、主管部门、艺术指导委员会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保障了该剧的顺利拍摄。《赵氏孤儿》作为一出义字当先、弘扬正义的悲剧,体现的是炎黄子孙几千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前辈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一方面需要我们忠实继承该剧的表演艺术风范,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入体会京剧大师的艺术精神、创造精神和人格精神,这也是经典大戏电影拍摄工程希望达到的目的。”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12月9日下午,我校举办了红色经典朗读比赛。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精心选派了24名选手参加比赛。参赛选手仪态大方,表达自然流畅,以不同形式的朗诵风格,或慷慨激昂,或亲切明快,或低沉浑厚,深情演绎了《青春中国》、《祖国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弘扬长征精神》、《清明情思》等多首红色经典作品,热情讴歌了党的丰功伟绩,真挚表达了对党与伟大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对革命先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特别是张子晴同学的配乐朗诵《弘扬井冈精神,共筑少年中国梦》,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加深了对红色经典的了解,提高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认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我校不但组织了朗读比赛,还在各班举行了红色经典知识抢答赛。通过知识竞赛,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党史,重温了红色经典。增强了少先队和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励广大少先队员和团员的理想信念,激发了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
各班还利用主题班会课,讲英雄故事,唱红色歌曲。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同学们了解到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和烈士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同时,同学们还集体传唱红歌,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宜春五中团委
助力民族复兴
(下水)唐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经历风雨而不倒,历尽劫难而不亡;终能浴火重生,以崭新的形象笑对世界。在无尽的岁月中,唐山精神历久弥新,闪耀着熠熠光彩。它值得我们去传承发扬。
发扬唐山精神,是唐山人民的需要。有着“尚义勇”“刚健自强”精神传统的燕赵大地孕育了唐山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唐山人民发扬并丰富着唐山精神,进而推动着唐山的崛起和发展。滦州起义的无畏、“大钊精神”的无私、“三条驴腿合作社”和 “万里千担一亩田”的奋斗、自立与自强——这些是唐山发展地不竭动力。也正因这些精神的存在,当地震来临之时,唐山人民才能从容且坚定地面对灾难,延伸出抗震精神。这些精神是不同时代的烙印,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新的时代,唐山精神也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唐山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这些精神不仅是唐山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生动凝练和鲜明彰显,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这些精神以其强大的力量感染着一代代人,激励着无数的人们为国、为世界倾尽智慧与力量,甚至献出生命。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黄旭华,倾尽一生、为国探寻的南仁东以及用几代人的坚守换得生命绿洲的塞罕坝建设者,无一不是深受着这些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他们是唐山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发扬者,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今天,发扬唐山精神依然是祖国建设的内在动力。我国的经济发
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一带一路”的深入、“天下大同”观念的认可与传播,使中国亟需从民族精神、从唐山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启示,丰富自己的内涵,让中国建设者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撑。
唐山精神更是我们提升自身素养、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我们熔铸了几代人的信仰,感染着无数英雄的伟大情怀;站在巨人的肩上怎能驻足不前?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强大需要我们每一个青年人传承百折不挠、自立自强的精神;铁肩担道义,忠诚铸中华。青年有精神,民族有希望!让我们树爱国之志,行爱国之事,为中国梦的实现,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倾尽才智。
要发扬斗争精神2017年05月15日 09:00:00
■总书记强调发扬斗争精神,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如何在应对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中发扬斗争精神,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紧迫时代课题。
■敢于斗争的精神,既是我们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内核和最直观的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我们提倡发扬的斗争精神中的“斗争”二字,绝非庸俗哲学意义上的不同人或不同群体、组织之间为了争夺利益而进行的争斗或争夺,更不是再去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指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征程上,不能丢失那种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尽责尽力、敢于善作善成的精神状态,那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
■斗争精神是“赶考”必要的精神状态,是解决精神懈怠问题的对症良药,是自我净化的重要方法,是化解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强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运用好这个法宝。
■发扬斗争精神,就要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就要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就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就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拿原则做交易,决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是对每个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准则。共产党员要敢于坚持原则、不做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要不怕困难、敢于担当,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要遵法纪、讲原则、持正义、守底线,无论内事外事,都不能拿原则做交易。
2016年底,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总书记强调发扬斗争精神,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如何在应对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中发扬斗争精神,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紧迫时代课题。
敢于斗争的精神,既是我们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内核和最直观的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正是有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时期,还是在激情燃烧的建设和改革时期,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顽强拼搏、勇敢战斗,历经磨难探索寻找到今日阔步前行的民族复兴之路。我们党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前进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必须始终以一种砥砺奋进、积极进取的斗争精神去推动各种矛盾问题的解决。当然,我们提倡发扬的斗争精神中的“斗争”二字,绝非庸俗哲学意义上的不同人或不同群体、组织之间为了争夺利益而进行的争斗或争夺,更不是再去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指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征程上,不能丢失那种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尽责尽力、敢于善作善成的精神状态,那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没有了这些,我们就难以取得应对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的新胜利。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承载着中国崛起的历史重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但也意味着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什么时候都不要梦想可以敲锣打鼓、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惟有发扬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认真冷静分析、主动大胆作为、有力有效斗争,才能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的问题。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挑战不期而至。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格局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的崛起与发展已经获得世界的公认,但也迎来了更多“成长中的烦恼”。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我国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在一定方向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从国内层面来看,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繁重: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压力集聚并存,社会领域的民生建设与利益调整任务复杂繁重,国防和军队改革与军事斗争准备十分紧迫,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尖锐复杂,管党治党工作出现新老问题交织等多重情况。这些问题叠加交织,成为我们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只有聚焦于病灶,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命中要害、祛除疾患。如果仅是虚晃一枪,甚至讳疾忌医,就会终致积重难返。就党自身来讲,新形势下也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也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特别是腐败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这些考验与危险,都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时代大考”,斗争精神是“赶考”必要的精神状态,是解决精神懈怠问题的对症良药,是自我净化的重要方法,是化解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强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运用好这个法宝。
发扬斗争精神,就要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大是大非问题,是事关民族、国家、政党、社会发展根本方向和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决不能含含糊糊,必须旗帜鲜明。面对当代中国存在的一些是非问题,诸如割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性与人民性、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改什么与不改什么、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党与法、全面从严治党中的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发扬党内民主等辩证关系的噪音杂音,不加分析地宣扬“普世价值”“公民社会”“三权分立”以及西方“宪政民主”“多党竞争”等,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还必须斗争到底直至胜利。发扬斗争精神,就要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我们今天的改革,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深水滩;我们的发展正处在过关夺隘的关键阶段,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我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是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叠加,机遇与风险都前所未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智慧,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发扬斗争精神,就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对违背党性原则的诸多现象,敢于批评制止、敢于纠正、敢于担当,不当老好人、和事佬、太平官。要激浊扬清,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领导干部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抵制、敢于碰硬、敢抓敢管。发扬斗争精神,就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核心利益事关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在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发展稳定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我们要针锋相对,坚定不移、寸步不让,决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根据历史的发展兵团工业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兵团工业成立之初的大发展阶段、十年停滞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阶段, 其中在第一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兵团的工业都有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 兵团工业开始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产业结构积极调整, 工业布局不断优化, 在此带动下, 工业总产值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兵团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发展现实程度来看, 兵团工业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但是, 兵团工业化进程缓慢, 工业化水平还很低, 已成为制约兵团工业经济提升的关键因素。伴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 兵团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 这就要求兵团工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伴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大对新疆的援助力度, 兵团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了更好的政策条件。
一、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指先行工业化国家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经济增长阶段所走的道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 新型工业化不是依靠大量的投资和过度的消耗资源来提高收益, 而是依靠信息科技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优势来提高效率效益的。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间里我国的工业一直是在走传统型工业化道路, 以至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我们党总结了国外工业发展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国情, 党的十六大提出, 我们要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二、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1. 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各个产业的明显特征, 这是新兴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以此为基础的新兴工业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 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大大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 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 将大大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从这两个方面来说, 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 新型工业化是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
3. 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从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来看, 新型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新兴工业化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 是以高科技来发展工业的, 所以就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走新型工业化是兵团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是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兵团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还存在大量问题, 如经济效益不高, 资源的大量浪费,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兵团工业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内势必会影响兵团的发展。因此兵团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走一条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兵团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人均资源量占有率很低的国家。在人均资源方面, 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具体到兵团, 人均占有资源的不足将成为兵团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 从兵团工业发展到现在, 兵团的工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但是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 兵团工业发展的资源越来越显得不足。
另外, 由于兵团所处的新疆自治区的生态极为脆弱, 几十年的粗放式的发展已经对生态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的回复成本相当大, 如果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生态环境必将进一步破坏, 所以说新型工业化是解决兵团资源瓶颈和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
四、兵团走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1. 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和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
科技进步和创新, 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而新疆又是农业大省, 进出口的大多都是农产品, 因此发展新疆农业产业是关键, 尤其农产品加工工业。因此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 兵团应该紧紧抓住农业资源的优势, 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2.“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兵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历时近3年, 统计结果显示, 兵团农业生产力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所以兵团要紧紧依托农业资源的优势, 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 使工业结合农业, 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 (下转第32页) (上接第24页) 时要着力培育和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 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发展名牌产品, 发挥品牌效应, 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 发挥兵团“屯垦戍边”的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
兵团历来以“屯垦戍边”的精神而著称,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 兵团几代人都在为兵团的事业兢兢业业的努力, 这种精神既包含艰苦奋斗的精神, 也包含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所以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 要把这种精神延续。同时, 要加快团场的整合, 加快团场的城镇化进程。
4. 循环经济模式, 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过程, 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因此, 新疆要发展环保生态产业,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在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 要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 立足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 实现生产过程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减少污染, 推动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同时在项目建设中, 要坚决防止将发达地区淘汰的落后工艺和污染严重的项目引进兵团。
5. 与新疆高校积极合作, 吸引高科技人才。
人才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少不了高科技人才的特殊作用。兵团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与新疆高校的合作, 尤其是与石河子大学, 塔里木大学的合作, 依托高校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优势,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不断为新型工业化提供科技上的支持, 不断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技术和人才上的支持。同时兵团要不断深化人才管理制度, 要以用好人, 会用人、留住人为人才管理理念, 吸引国内外、疆内外的高科技人才, 为兵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好人才基础。
王老今年5月刚过完97岁生日,身体康健,记忆清晰。一听说家乡要来人,前两天他就跟家人反复说起。见到我们,他更是显得非常高兴。说起参加革命,王老如数家珍。他说,从1930年8月14日参加红军起,他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然而给他影响最深的还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说,长征精神是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永远发扬光大,世世代代传下去。
参与三次反“围剿”,他曾两次负伤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时,王道金所在的游击大队,奉命赶赴200多里外的永丰县龙冈参战,参与了“活捉张辉瓒”战斗。王道金因年龄小,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斗,队长分派他的任务是护送伤员。此次战斗,共消灭敌人9000余人,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缴获了成千上万的枪支弹药。打扫战场后,王道金分得了一支汉阳造步枪、20发子弹,不少人羡慕他,他非常高兴。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王道金参加了莲塘战斗、良村战斗、黄陂战斗、老营盘战斗、高兴圩战斗和方石岭战斗。在老营盘攻打一个据点时,敌人的一颗子弹从王道金左小腿穿过,幸好没有伤到筋骨。他用布把流血处扎上,又继续参加攻打敌人的碉堡。
第五次反“围剿”时,在沙县攻坚战斗中,一颗子弹顺着王道金的有小腿飞过,王道金忍着钻心的痛楚,笑着对战友说:“白狗子咬我腿上一块瘦肉,我得割下他头上的脑盖来做夜壶尿尿。”说毕,他撕下衣服上一块破布简单包扎一下,又去追歼逃敌。王道金前后两次受傷,两条腿一左一右留下了两块伤疤,直到现在还清晰可辨。
万里长征路,他没有少走一步
长征途中,王道金先后3次负伤。他说:“这些我都挺过来了,没有拖部队的后腿。万里长征路,我没有少走一步。”长征确实很苦,这一点老人毫不避讳。“最苦的就是过草地了,8天的行程,带的干粮根本不够吃。肚子饿了,就挖草根吃。那是一种茅草,扯出来后根上有一截白色的部分,我们吃的就是那个……”
王道金说:“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斗要数湘江战役,激战7天7夜,红军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三军团四师十一团伤亡400多人,我所在的连100多人,只剩下30多人;我们排30多人,最后只剩下10来个人……”王老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红军与敌军苦战7昼夜,终于突破了国民党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保卫中央机关安全渡过了湘江。”
1935年1月,红军进驻遵义。红三军团的一个排改为警卫连,王道金任连长,驻守遵义县南白镇,负责监视贵阳、鸭溪的来犯之敌,守护红三军团没收委员会及其物资,以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战士们听说遵义是长征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大城市,都想到城里看看。期间,王道金曾带领几名战士到遵义参观,战士们都觉得这个城市真大、真繁华,街道两旁卖什么的都有。王道金随口戏说道:“等革命胜利后,我就来这里工作吧!”孰料这一戏言,却梦想成真。36年后的1971年8月,王道金接到上级调令,到遵义担任领导工作,一直到离休。“这或许就是一种缘分吧。”王老满怀深情地说。
解放隆化,他荣立大功
1948年5月,王道金参与了著名的隆化战斗。
据王老介绍,1948年5月16日,四野十一纵进逼承德,在冀察热辽炮兵旅配合下,围攻隆化。隆化国民党守军以苔山和隆化中学为防御重点,城北构筑有40多个永久性碉堡,周围布满鹿砦、铁丝网、地雷、陷阱、梅花桩和外壕。进攻苔山的是王道金所在的三十一师,该师是十一纵的主力部队,最能打硬仗、恶仗。进攻隆化中学的是三十二师。中学北侧有条旱沟,上面有座拱桥,桥头暗堡火力特猛,成为解放军前进的“拦路虎”。为了消灭这个暗堡,19岁的董存瑞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顶着敌堡,拉响导火线,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隆化战斗打响后,王道金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他的任务,是按师长欧治富的命令亲自押送武器弹药,按时送到指定地点指定单位。当时道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双方炮火都异常猛烈,时不时有炮弹从头顶飞过。王道金他们克服困难,在支前老乡们和攻城部队的协助下,圆满完成了任务,保证了战斗部队的弹药供应。
隆化战斗结束,王道金由于在后勤供给上的出色表现,被三十一师记大功一次。
响应号召,他选择了最贫穷的贵州
1955年5月,王道金奉调中国人民解放军55军政治文化干部学校,担任第一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58年夏天,中央军委命令部队支援地方建设,到最贫穷的地方去。党委书记说:“老王,你是否愿意去贵州?”王道金爽快地答应了。
1958年9月,王道金乘火车到都匀,被一辆吉普车接到铜仁,他的身份是地委委员、专署副专员,主抓农林水和气象,兼任民兵师师长。
他在铜仁工作13年,大多数时间是在农村和建设工地度过的。修建大兴机场和湘黔铁路,他担任过副指挥长,常常在工地与工人、民兵同吃同住同劳动。
也许是缘分,1971年8月,已经56岁的王道金被调到他曾经战斗过的遵义,担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次年5月任地委副书记,主管文教卫生。他总是喜欢与农民接触,他去高坪蹲点一蹲就是两年。
他总说,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艰难环境,只要发扬长征精神,一切困难都会被战胜的。
离休后,他成为长征精神的传播者
戎马一生的王道金,离休时已68岁,但他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他说,职务退了,党员的义务应该继续,永远不能退休。就在我们采访的当天上午,王老还在准备下午开会的材料,“下午有一个纪念建党90周年的理论研讨会,中宣部的人过来了,要我去参加。”
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中小学教室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礼堂、操场,到处可见这位老人的身影。
他总是闲不住,遵义的每一个县他都转着跑,或去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或讲授革命传统。他怀着一颗真诚之心,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不少的好建议。
老人坚持每天登山锻炼。他要争取健健康康多活一些日子,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红军长征告诉更多的人。
他经常语重心长教育下一代:今天的好日子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千万不能忘本;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必须发扬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长征精神。
人物小传:
王道金,1915年生,兴国县崇贤乡东富村人。他16岁参加红军,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土地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他1958年从部队转业到贵州省铜仁工作,1971年调遵义任地委副书记,1983年离休。
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女排历经三十余载跌宕起伏的峥嵘岁月,她们在1986年到的间与世界冠军无缘,但女排精神代代传承,依然激奋人心,激励着她们从低谷走向巅峰。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重压下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卧薪尝胆,于临危时迸发潜能,于低谷处奋力雄起。而这一次,她们战胜心魔,傲视群芳,重返世界之巅,享受万众喝彩的无上荣耀,让人不免感叹“铿锵玫瑰,分外妖娆”。
以“铁榔头”之名享誉世界排坛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今年54岁了,在她辉煌璀璨的体育人生中又一次实现了对自我的巅峰超越,续写着自己在世界排坛的不朽传奇,培养出了以朱婷、袁心h、张常宁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新锐。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中国女排,创新“大国家队”的概念,每次集训都有20多名队员,每个位置总是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针对不同的比赛安排不同的阵容。此外,“郎家军”还引入了国际化的专业教练团队。
在中国女排的身上,我们感受到女排精神历经时代变迁仍然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用实力和汗水延续着“刻苦训练、不畏强手、知难而进、顶住压力、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女排精神。她们向世界宣称:中国女排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女排精神不仅是中国女排的魂,而且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精神的代名词,还成了“中华魂”的象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士气和热情。
这次里约奥运会除了群星璀璨、熠熠生辉的中国女排,很多国人更加喜闻乐见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体育“花边”。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率真可爱的作答、萌翻众人的表情,暖化网友,爆红网络,成了体育界新一代“网红”,那句“我已用了洪荒之力”更是街头巷尾的热议词汇。同样,跳水运动员秦凯在摄像机前向刚刚获得3米板银牌的女友何姿求婚,也在网上引起一股热潮。
相形之下,这次里约奥运会中国以26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三,倒没有引来国人过多关注和非议。曾几何时,中国人认为金牌数量和体育水平是国家实力的象征。而今天的中国告别“唯金牌论”时代,能以更加轻松、自信、开放、平和的大国心态去看待奥运赛场的风云变幻,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精彩纷呈,尊重每位拼搏的运动员,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不过分强调成绩,不会用一场比赛输赢来定义成败,不再需要用金牌来彰显国家强大。
【发扬红色精神】推荐阅读:
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心得感悟05-28
发扬团队精神06-30
如何发扬长征精神09-14
发扬长征精神的作文07-23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06-05
延安精神的发扬和传承07-08
发扬红旗渠精神征文11-13
学习发扬两会精神心得体会范例09-22
红色精神读书报告10-02
红色革命精神是什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