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狼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蒙古草原狼(共11篇)

蒙古草原狼 篇1

教学目标

把握内容,培养学生概述的能力。

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

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多角度、创新性阅读。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体会情味,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感知并从中获得人生感悟和启发。时安排

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同学们,请将下列成语填写完整。(多媒体显示)

狈为

心狗肺

似虎

子野心

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些成语都与狼有关,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狼的残忍等特点。的确,狼历来是贪婪、凶残的代名词。说到狼,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恐惧、憎恶。可是,在《人与自然》栏目中却

这样形容狼:“它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悬念和阴谋,但也不乏亲情

和友爱。”姜戎在他的《狼图腾》这部书定稿前则写下这样两句话:“献给卓越的草原狼和草原人,献给曾经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这不禁令人感到迷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姜戎笔端

那遥远而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去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草原人和草原狼。(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作者介绍。(多媒体显示)

946

年,姜戎出生于苏北根据地,父亲是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亲是知识分子,因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受伤致残。受父亲影响,读初中的他,就阅读了《史记》《资治通鉴》《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朵夫》《简·爱》等著作。1967

年,21岁的姜戎和120

名知青离开北京,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978

年姜戎离开草原回到北京。次年4

月,考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

年动笔写《狼图腾》。姜戎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差异和融合的一己之见写进了《狼图腾》

这部书中。

由学生展示前查阅的关于草原狼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内容。

自读文,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

皑皑

羊倌

蛮荒

嚼子

毡靴

出鞘

铮铮

脊椎

一蹴而就

钢镫

学生再读文,概述内容。(多媒体显示)

四、研读,深入理解。

(学生小组研讨,并在班上交流讨论结果。)

遇到狼群之前陈阵处在怎样的环境中?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陈阵正处在苍凉、寒冷、孤寂的草原之上。此处环境描写,既形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渲染了一

紧张的气氛,暗示将要有险情发生。

阅读,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大青马是一匹身经百战

的著名猎马?

明确:在遇到狼群之前,大青马就凭借自己与狼斗争的经验,判断出狼群的存在,并想办法提醒陈阵。看到狼群之后,它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异常镇定,保护此时不知所措的陈阵,同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抵御狼群。可见,大青马是一匹勇敢、机智、身经百战的猎马。

读完本篇后,你认为文中的蒙古草原狼和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所写的狼的形象一样吗?

明确:不一样。中的蒙古草原狼虽然生性多疑,令人感到畏惧,但它们在从出现到离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镇定自若、勇敢睿智、团结如一,后退中依然保持着血脉里的尊严与威严,都使人折服。从文中我们可感受到作者对草原狼的赞美之情。而蒲松龄笔下的狼则是凶恶贪婪、阴险狡诈的,作者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陈阵仅仅是靠个人的勇敢和机智逃离狼口的吗?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不是。陈阵能够逃离狼口,不仅是靠自己的冷静、机智,还有大青马的帮助,毕利格阿爸教他的抵御狼的办法。毕利格阿爸的御狼经验和大青马的勇敢机智,是草原人与大自然、与草原上的王者——草原狼,在无数次的斗争中得来的。

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草原、对狼、对草原人、对游牧生活的难忘和赞美之情。

本篇是如何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到紧张不安的?

明确:主要是从对陈阵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刻画中感受到的。陈阵的绝望和抵抗的交叠牵动着读者紧张的心弦。另外,从环境的渲染,对狼群的刻画上,也使读者感到紧张不安,仿佛身处其境。

五、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 的学习,我们跟随作者目睹了蒙古草原上惊心动魄的一幕,也重新审视了狼的形象。它凶残却又桀骜不驯;狡诈却又勇敢顽强;多疑却又团结如一。也许正是如此,人们恨它又膜拜它。我们也可从它的身上得到人生启迪,做生活中的强者,在磨炼中锻造成熟的生命。对于我们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板书设计

蒙古草原狼

陈阵(马)

遇见

抵御

镇静、勇敢、机智

凶狠机警、勇敢

离开

睿智、团结教学反思

蒙古草原狼 篇2

多次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中医药论坛会特邀嘉宾;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卫生部首届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全国中医院院长大会特邀嘉宾;并在人民大会堂与卫生部部长张文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王文元、张怀西等国家领导合影留念;

一、治疗颈腰腿痛原理和方法:

不打针、不吃药。可同时治疗多人。而按摩、推拿、针灸、理疗等技术当时可以缓解, 只能起到舒筋活血通络的作用;内服布络芬、去痛片、强的松等激素或非激素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久服导致血液病、胃肠、肝功能损害且复发率高等;传统的硬膏药存在贴敷时间长, 过敏等特点;注射和针刀疗法只能起到病症暂时缓解作用, 仅仅是长效麻醉;手术治疗法, 虽有治愈快的特点, 但对患者身体有一定的要求。危害往往使医生和病人都心有余悸, 引起的高位截瘫的病例使很多医院拒绝做颈椎骨质增生手术;目前最先进的西医疗法射频术又称热频凝术, 以穿刺针刺入半月神经节, 利用射频仪在组织内产生电热, 根据不同神经纤维耐受的温度不同, 有选择地破坏传导痛觉的纤维, 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其后遗症为失明、面神经麻痹、脑出血。且易复发, 复发后再采用其它方法治疗有部分患者效果较差。以上的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而我们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医学原理, 专治病根, 各位药协同作用, 可提高机体对椎间盘的供血能力, 使椎间盘有效复位。通过药物的吸收和独特方法能有效拔出黄色水、浊色水等物。和风湿患者解剖出各种阻塞坏死的炎性细胞浸润、组织肉芽肿相同。可将风、湿、寒、邪毒、炎症产物直接拔出体外。适用于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偏瘫、跌打老旧伤、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和产后风引起的各病症。一次见效, 一般10-30天治愈。患有是抬着进来, 走着出去。

二、排毒排瘀净化血液疗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鸡鸭鱼肉这些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蛋白质的食物已遍布百姓的一日三餐。相反人们的运动量却开始越来越少, 再就是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农药、化肥、激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残留物, 还有环境的污染。各种毒素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 堵塞正常排泄通道, 诱发人体各种病症, 最终导致疾病和衰老。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循环障碍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皆属血液循环障碍和血液中的毒素而导致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堆积在体内的坏血越来越多, 而人体的自身净化能力又越来越弱。中医理论指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血通则气足、气足则神怡”。说的就是血液流动不通畅变会产生疼痛。如阴雨天和大冷天会更痛, 是因为血遇凉变稠堵得更厉害, 但到医院却检查不出毛病。其实就是血液变稠, 等到西医能够查出问题时, 则已经由此产生了病灶。而我们的方法是据人体穴位对应体内器官的原理, 药物通过相关穴位吸收, 再通过人体相关穴位自然给体内供氧而形成的规律, 此时药物的“气味”经过相关穴位反应会随同氧气同时混合进入体内, 并传送到每一个供氧器官。药物会随着人体血液循环, 将很快在人体内形成了一种全身全方位的“药物熏杀”, 最终达到杀死病毒细菌, 从体内排出, 达到一脉通百络的功效。排除体内各脏腑之阴毒和血液内的毒素。如: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如气管炎、肺炎、扁桃腺、哮喘等20分钟起效, 1-3天痊愈;2.心脑血管疾病:当天见效;3.阑尾炎:30分钟见效, 3-7天愈;4.胆囊炎:30分钟见效;5.各种肿痛经临床观察证明, 本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毒, 无副作用, 能使药物迅速吸收, 对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痔疮、肾病、肝胆疾病、气管炎、哮喘、鼻炎、各种皮肤病癌症等有奇效, 有效率达90%左右。而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病毒, 一般7到15天见效。12小时后排出血液毒素。因个体差异、病情轻重还有环境的原因排出黑色、黑蓝、淡蓝等不同颜色。而且还有流清鼻涕、小便黄、大便黑、汗液多味道浓等症状。眼见为实, 效果立现。外用不内服, 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21团7连

就诊地址:巴彦淖尔市妇幼保健院分院

联系电话:1550488898913847881728QQ:1657078424

拯救最后的草原狼 篇3

羊村不久又在村子旧址附近重新屹立起来,羊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晃十年过去了,喜多已经由一头聪明的小羊,成长为羊村的村长。羊村昔日静谧闲适的生活早已被打破了,草地越来越少,人类的触角已延伸到了草原的深处,狩猎者的枪声不时从草原深处传来,因为草原没有任何东西遮拦,即使相隔数百里也听得清楚。

羊群很少再受到狼的侵扰,夜里偶尔会传来几声狼嚎,声音显得幽怨而孤寂。年老的羊们听到那声音,竟然莫名地产生一种怀念的情愫,而年轻的羊会问:狼长得什么样啊?

那些年轻的羊们终于还是在一个落日的黄昏见到了狼,而且是一群狼,足足有七八只!这群枯瘦如柴的狼仿佛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气喘吁吁地躲进了一个大羊圈里便没有出来。

喜多一看便认出了狼群里的首领,它目光阴郁而又充盈着一丝哀求。

远处传来“隆隆”的汽车声,狼王显然知道那声音眼看就要到眼前了,便压低了声音冲着喜多叫了一声,生硬地摇了摇尾巴。

喜多终于明白了狼王的处境和意图。它们正在被一群人追杀,躲在羊圈里,或许还能救它们一命。喜多冲着狼王昂头“咩”了一声,算是应允。

喜多迅速安排了一批羊回到羊圈里将狼群隐藏在其间,又让一些年幼的羊在羊圈外追逐打闹,其他羊或在一边吃草,或在闭目养神……一幅怡然自得的祥和景象。

狩猎者看到羊群平静的景象,疑惑地对视了几眼……汽车的轰鸣声渐渐地远了,狼王递给喜多一个信封,表示感谢。狼群陆续从羊圈里出来,一字排开,头一齐低下给喜多鞠了一躬,然后撒腿向着草原更深处跑去……

喜多望着渐渐走远的狼群,打开信封一看,感动的眼泪都流了出来,里面竟然是多年前,他总结出来的关于高分考场作文的秘籍。泛黄的纸张,那稚嫩而熟悉的字一个一个地映入眼帘——

考场作文阅卷均采用流水线的形式,教师批改速度快,如何在考场紧张有限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秘籍一:仔细审题。审题是写作文的第一步,我们可以从作文题干中获悉写作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只有审好题,明确了要求,才能谈下面的问题。

秘籍二:起个好题目。俗话说“文好题一半”,可见一个好的题目在一篇作文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考场作文,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逐句逐句地去推敲你的作文,更多的时候是扫几眼:扫一眼题目,扫一眼开头,扫一眼结尾。所以,题目一定要新颖,能抓人眼球。如写一个人,《我的“变色龙”妈妈》就要比《我的妈妈》更能吸引人。

秘籍三:写好开头和结尾。如第二条所说,阅卷老师往往会对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比较在意。作文开头一定要简洁明了,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结尾方式有多种,可以预留悬念,与收尾呼应,还可以升华主题。

秘籍四:关注细节。细节从两个层面来体现:一方面是文章要写得生动,写人要注意刻画人物形象,写事要详略得当,突出矛盾。写景要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另一方面是要注意卷面美观。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喜多小心翼翼地把信折好,放进了怀里。它无法知道,未来这群狼的命运,它更无法知道,人类能否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是否愿意为了地球的生态和谐作出正确的抉择?

草原的狼作文 篇4

远处,一道灰色的影子若隐若现,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这是一匹草原狼,一只威武的草原狼。灰色的油亮毛发,富有爆发力的四肢,一口白里泛青的尖利牙齿,它就是我,一只孤独的草原狼。

我犀利的目光扫过草原,仍然没有寻觅到期望中同伴的身影。我失望地低下头,脚爪不停地刨挖,奢望着可以挖到一只田鼠这种肉类充饥,最终,我连点儿田鼠味儿都没闻到,我又回想起昔日的美好生活了……

那时候的草原是绿色的,我的同伴多不胜数,我们在这片安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虽然人类偶尔会攻击我们,可彼此之间都保持着微妙的关系,从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草原上的弱肉强食也是自然淘汰,若是少了人类或狼任意一者,草原也将不复存在。

这样安宁美妙的日子被打破了。

自从那些外来人开着一个吐着乌烟瘴气的怪物进入草原后,我的朋友便日益减少。这些强盗似得外来人,利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猎杀着我的同伴,而他们吃喝玩乐的费用都来自于我同类的皮毛。

狼群消失殆尽,只有一些孤狼侥幸尚存,可是草原上的牛马没了狼群的抑制,飞快地繁殖,一大半草原被他们啃了个精光,几乎沦为了沙漠。

想到这里,我愤恨地仰天长啸一声,为自己的命运打抱不平。

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是他们,是那些外来的劫掠者循声找到我了,我想笑,却笑不出来,狼是不会笑的。

四面楚歌,我已无路可逃……

此刻,我正在动物园中,吃着磋来之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任凭他们肆意挑衅……

蒙古草原狼 篇5

《狼图腾》是作家姜戎草原生活经验和对中国文化思考的结晶。其中有对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狼训导蒙古铁骑和保护草原生态贡献的讴歌,更有对狼的宁可战而死,不愿病而亡的顽强不屈精神的颂扬,并由此而展开了对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优劣之比较与思考,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见,因此被为一部“旷世奇书”。落后就要挨打,似乎是中华民族百年来遭受异族侵略、欺凌、蹂躏的惨痛经验的一个总结,所以,中华民族的哲人志士一直在探究自身落后之原因,一直在寻找一条自强与复兴之路。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从公车上书到辛亥革命,从赶英超美到改革开放,无一不是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殚精竭虑的思考,在这一条道路上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思想的领域,我们思考达到的最深层次是所谓的国民性,或者说文化。

对于习惯于春种秋收、夏敛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生活的传统中国人来说,草原生活的确是一个充满蛮荒和野性的新奇世界;即使是对于当代中国人也会构成极大的冲击和诱惑。实际上,夷夏之间的分别就是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为界线的。游牧文明被视为夷,农耕文明被当作夏。千百年来,是夷变于夏而不是夏变于夷,即使四夷在军事上政治上征服了夏,但华夏还是保持了文化上的自尊与自傲,并最终实现了对征服者文化上的反征服,即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中国为华夏也。”而作者则认为,情况恰恰相反,是四夷游牧文明对华夏农耕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输血才赋予了后者以生机与活力,并使之延续存留到今天,否则,后者早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陈迹了。由于一味地扩张农耕文明,向草原要田、要粮,致使草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草原变成了荒漠,动物的乐园变成了动物的坟场;农耕文明的肆意妄为最终又在吞噬着自身,风沙越来越大,风沙线越来越向南,直逼北京城。作者所描绘的这些景象触目惊心,对我们有极大的警示作用;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去掉长期存在的傲慢与偏见。

中国病的病根在于农耕文明和农耕性格;中国人的出路在于输入狼血,适当释放狼性,走“文明狼”的道路,也就是说,要吸取强悍进取的游牧精神,加大竞争的残酷性,适度释放邪恶意志与欲望,才能使中国疆域扩大,国富民强,经济文化繁荣昌盛,这也是中国的惟一出路。

作者认为草原狼灭绝和草原生态糟破坏是由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造成的。农耕区来的人急功近利,视狼为凶狠邪恶破坏生产的动物,欲处之而后快,而以毕力格老人为代表的传统蒙古人敬狼拜狼,视狼为上天的使者,是草原的保护神,与狼始终处于一种紧张而又和谐关系之中,但最终草原狼在农耕区来的负责人的指挥下被铲除殆尽,失去生存的最后空间,随之而来的是草原生态破坏和牧场的沙化。

我认为“黑车白帐,逐水草放牧”的游牧经济生产条件下,没有人工种植牧草,只靠天然牧场自由放牧,作为第二生产资料的牲畜,对第一生产资料的天然水草,具有其自然的掠夺性。牲畜一进入草场首先就吃好的,好的不足才吃次的,次的不足就要转移牧场,游牧民必须随其畜群,按季节而游牧,逐水草而迁徙。蒙古民族的众多部落,夏则居水草丰美的高山草场,冬则居气温暖和的山麓向阳处,无论远距离还是近距离,草场都能得到轮休,而且,游牧经济投入的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少量的劳动力,因而经济效益高。牲畜采食牧草的种子和枝叶,缺草时几乎吃掉牧草全株,相比之下,农业只利用粮食作物的果实,利用率只有25%,效益低下。

此外,草原畜牧业的丰歉,不是简单地看参加生产的劳动力的多少,主要依赖宽广而丰美的草原和是否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游牧生产是一种短链生产,天然草场的质量及其变化是决定因素,一年四季的变化,决定了畜群都要经历的“春死、夏活、秋肥、冬乏”的轮回,但这种游牧生产,净生产量大,发展快,只要草原上有足够的生物量,就会出现肥壮的马、牛、羊、驼。而农业劳动生产就大不相同,一个劳动力使用简单工具种几亩地是固定的,要扩大规模就需要改进工具或增加劳动力,说明两种生产方式在规模经济弹性上有很大差异。

当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事种植业的民族,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精耕细作生产技术,使我国种植业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导致人口过度膨胀、文化闭塞;而游牧民族从草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依靠天然草原,自然繁殖,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畜牧业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其弊端则是生产方式结构简单,对自然的依赖性强,草原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差。

自古以来,华夏各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域生产特点,总结出一系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随季节的更替,农民进行着有规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储的生产活动,长期的农业生活和物产丰盈的文化氛围,使汉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比如对草的看法和行为与游牧民族就截然不同。由于野草对农作物生长具有破坏和抑制作用,农耕民族为了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决不允许其他杂草存活其中,久而久之,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排斥草、贬低草、视草为敌的观念,随之自然表现在语言词汇和行为方式之中,以汉字汉语为例,凡草字打头的词绝大部分带有贬义,诸如“草莽”、“草包”、“草率”、“草稿”、“草芥”、“草寇”、“草昧”等,对草的鄙视还波及到畜牧业上,一些含有愚蠢、讽刺之意的词汇常常与牲畜联系在一起,比如“吹牛”、“拍马”、“牛头马面”、“牛脾气”、“马虎”、“马前卒”等。由此可以见得,农耕民族传统文化中涵有轻视、蔑视畜牧业的价值观念。

各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情感趋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这种稳定性去抗拒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保护、巩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主体地位,构成自己的民族个性。在历史的舞台上正是通过其独特的“个性”来展示其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的。

游牧民族根植于相对隔绝的内陆草原,一代又一代地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因子,使游牧文化这个团体不断壮大起来。具体地说,它来源于草原文化这个大环境,诸如草场、牧群、冬夏营地、穹庐毡帐、衣裘饮酪及隆重的那达慕、敖包会、祭典、婚礼和佛事活动等等,铸造了蒙古民族粗犷、开阔、宁静的个性,猛兽、风沙的侵害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练就了他们的强悍、勇敢、豪放的作风,特别是围绕这一地域的尚武习性,形成了备受北方游牧民族喜爱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活动,这是草原牧民勇敢、坚毅、好胜性格的真实写照。

的确,特别的性格来自特别的环境,正如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写道:“来自大自然的民族是纯朴的、粗犷的。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单纯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空,给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大自然赐予游牧民族草原般的胸怀,他们饱经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对外来文化从不排斥,任何时候能够与自身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够恰到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使游牧文化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的特征。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希拉穆仁草原 篇6

仁河畔有座历史久远的席力图召,故又名“召河”。在希拉穆仁草原,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草原那达慕活动,其中的赛马、摔跤和射箭三项竞技是蒙古族“男儿三艺”。在这里,游客既可

以看到勇敢骠悍的草原健儿的精湛表演,也可以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一抒豪情。[1]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又名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边有处清代喇嘛召庙“普会寺”而得名。寺院原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公元1769年),寺内三重殿阁,雕梁画栋、颇为壮观。它是草原上众多庙宇殿堂古迹之一。普会寺座北朝南,长方形院落,院中排列着三重殿阁,为汉藏混合结构。两层楼阁,造型优美,庄严宏伟。在草原腹地能见此殿宇,足以使人惊叹200多年前蒙汉能工巧匠的技艺。普会寺背后环绕着希拉穆仁河,跨过河上大桥可达阿勒宾敖包山上观赏草原风光,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如痴如醉。欣赏完了那古朴的建筑,再去那广阔的草原上感受一下美丽的大自然所给我们的天然避暑山庄的风采吧!这里7--8月平均气温18℃--21℃,早晚十分凉爽。旅游活动项目有:骑马、骑骆驼、赛马、赛骆驼、摔跤表演、登敖包山、游喇嘛庙等。

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部的希拉穆仁镇,距呼和浩特73公里。希拉穆仁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希拉穆仁草原俗称“召河”。草场面积约714平方公里。因在希拉穆仁河边有清代喇嘛庙“普会寺”而得名。

“普会寺”原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 世**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公元1769年),寺内三重殿阁,雕梁画栋,非常壮观。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场,早晚昼夜温差较大,盛夏之夜,也凉爽似秋。可以体会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感受。每当夏秋时节绿草如茵,鲜花遍地,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如痴如醉。希拉穆仁接待设施完善,有现代化星级标准的蒙古包供游客下榻,更有别具风味的民族食品供您去品尝。既能欣赏古朴的寺庙建筑,又能感受美丽的草原风光,真是一举两得,您何不去感受一下呢?当您来这儿旅游,热情好客的草原人会手捧洁白的哈达,端上醇香的美酒,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来招待你。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好客的蒙古族主人将会捧出鲜洁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待客,草原食品那特有的风味将透入您的心田„„

蒙古草原狼 篇7

我从草原来·草原精品汇京城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北临俄蒙、毗邻八省,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地域辽阔,草原面积13亿亩,人均土地资源面积是全国人均的6.5倍,气候多样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内蒙古绝大多数地区的空气、水质、土壤仍保持着良好的洁净水平。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些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和优势为企业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其他生产部门生产特色产品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最早开始全面实施“开发绿色食品生产”战略的省区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草原兴发、伊利、蒙牛、小肥羊等一批独具草原特色的绿色龙头企业,其绿色品牌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截止2010年,全区绿色生产企业达90多家,产品数量接近200种,生产总量50多万吨,绿色食品年产值达到24亿元,位居全国前列,绿色食品产业年均增速25%,发展势头强劲。

内蒙古大集主要特色商品介绍:

生鲜牛羊肉系列产品,内蒙古大草原的牛羊食用优良天然牧草,饮用清澈泉水,按现代化生产工艺加工生产,保证产品的绿色品味。牛肉口感鲜嫩、美味多汁、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羊肉多以著名的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为原料,肉质细嫩、味美多汁、无膻味,水份低,高蛋白、低脂肪。

粮油制品系列,内蒙古是燕麦的第一主产区,盛产于阴山山脉周围地区。燕麦具有降低血脂、调节血糖、通便、预防结肠癌、美容护肤、减肥、改善睡眠等七大保健功效。时下燕麦作为人类“第三大主粮”的全新理念备受推崇。“塞宝速食莜面”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奶食品系列主要包括:奶豆腐、奶皮子、奶油、奶茶、酸奶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称为“百食之长”,无论是居家餐饮、宴会待客,都是不可缺少的。

风干肉系列,风干肉按制作工艺可分为传统型、烤制型和卤制型三大类数十个品种。一般四斤肉才能做成一斤肉干、可谓肉之精华,目前国内旅游市场上以通辽市生产的风干牛肉最著名。

食用菌类系列,内蒙古地大物博,全区境内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600多种,仅蘑菇就有数十种,其中产量较大的是生长在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林区的黑木耳和猴头蘑。黑木耳是冶金、采矿等职业工人的保健食品。有盖气强身、活血止痛之效。猴头蘑有海味燕窝之说,也是一种名贵药材。

羊绒精品系列主要有:羊绒衫、羊绒披肩、羊绒纱、羊绒围巾、羊绒被、羊绒褥、羊绒裤等,具有色泽漂亮、柔软、弹性好、保暖性强、穿着舒适合体的特点,此次就有11家羊绒加工企业参展。

民族工艺品系列,巴林石是与以石雕闻名于世的福建寿山石、洲江青田石、昌化石齐名。巴林石呈块状,细腻润滑,晶莹如玉,自然色彩柔和协调,是名贵的石雕材料。巴林石刻出的鸡血图章,被行家们称作是各类印章中的珍品,是馈赠之佳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手工地毯、挂毯,采用优质原料丝线精雕细琢而成,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产品风格鲜明,手工织做精湛、色泽柔和、毯面光泽明亮、弹性极强,有“东方艺术珍品”之称。

开启京蒙两地商务合作新篇章

2011年5月4日,2011北京“内蒙古商品大集”新闻发布会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宝笑平、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许康、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李薇薇等出席。

5月6日,北京“内蒙古商品大集”在金源新燕莎MALL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程红、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李万忠、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德生、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李薇薇、北京新燕莎集团总经理祖国丹等领导参加启动仪式。

创亲民举措,百姓点商品参展

北京市商务委大集办从3月中旬开始,通过北京文艺广播《吃喝玩乐大搜索》栏目和北京体育广播《饭点儿说吃》栏目与听众进行互动,在电台相关栏目短信平台征集市民期待在“内蒙古商品大集”购买到的商品,得到了北京市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先后共征集了市民期待的奶制品、羊肉制品、风干牛肉、民族服饰、马奶酒等近20个品类的商品,随后北京市商务委将相关商品目录提供给内蒙古商务厅相关部门,协调组织优秀企业的相关商品参展,满足首都市民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从170多家踊跃报名的企业中精选出81家企业参展,主要包括食品、肉制品、奶食品、食用菌系列、特色农畜产品、精品羊绒制品、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5大类近600种名优农畜产品及特色产品。许多企业的产品曾多次获得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地理标志证明的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内蒙古著名商标”等多种荣誉。其中由北京市民点名参展商品悉数亮相大集现场。

内蒙古大集展品以内蒙人特有的朴实、纯洁,为首都的广大消费者献上了“阳光般的热情”,也以其独具“纯正、真实、清澈、质朴”的魅力,唱响内蒙古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而首都的消费者也对大集报以巨大热情,“短短两个小时内,我们带来的几百斤草原绿鸟鸡已销售一空。”草原绿鸟鸡的销售人员开心地说。

京蒙合作,共赢发展

2011北京“内蒙古商品大集”活动于5月15日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圆满闭幕,十天累计现场零售额达689.9万元,风干肉、鱼罐头、生鲜牛羊肉、有机大米、荞麦食品、奶食品等草原风味食品销售业绩居前,各类绿色、有机食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大集现场还吸引了多达315家次的采购商前来洽谈采购,累计洽谈意向金额达3706万元。近20家内蒙古参展企业落户金源新燕莎MALL四层。另外在大集售卖期间备受市民喜爱的味噌、酱油的生产企业——内蒙古万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也在紫竹桥北侧开设销售专店。

蒙古草原狼 篇8

4年前,韩磊与蒙古族姑娘其其格在呼和浩特举行了婚礼。婚后韩磊如一匹草原的苍狼,四处奔走演出,远在草原的妻子要扛起整个家。但2009年底,韩磊除了一些全国重大的演出外,他留守在那爱的草原上,陪着妻子看日出日落。是什么让这位影视剧歌王回归了生活的平淡?

草原公主为爱伴飞,都市生活郁闷无奈

“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我愿与你策马同行,远去在草原的深处。我愿与你展翅飞翔,遨游在蓝天的穹庐……”2007年3月9日,著名歌星韩磊与其其格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国际大酒店举行隆重的婚礼,韩磊为其其格演唱了这首情歌。

韩磊的童年在水草肥美、辽阔苍茫的内蒙古大草原度过。1982年,13岁的韩磊来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学,主攻长号专业。毕业后,回到呼和浩特,进入内蒙古交响乐团担任长号演奏员。1991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新人新声”大型演唱会上,韩磊一首《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以自己独特的嗓音踏上了歌唱寻梦之旅。 此后,韩磊凭借《走四方》,《向天再借五百年》等经典歌曲,奠定了他在中国乐坛高音歌王的地位,他先后为五百余部影视剧演唱主题曲,成了歌坛公认的影视剧歌王。

2004年国庆节,韩磊在内蒙古电视台的国庆晚会上,认识了漂亮女孩其其格,她当时是市文化局晋剧团的主持人,被人称为“蒙古族之花”。经过半年的交往,其其格终于答应做他女朋友时,他抱起其其格旋转了一圈又一圈,美丽的草原爱情拉开了帷幕……很快,其其格辞去了主持人的工作,告别了家人,这朵草原上的“蒙古族之花”为了韩磊选择了北漂。

但是,其其格对于北京的气候和氛围十分不适应。渐渐地,其其格变得不爱出门,她不习惯一出门就被放在车流中间。其其格那双大大的眼睛失去了光亮,眼睛里剩下的都是忧伤和落寞……不久,忙完演唱的韩磊回家发现了女友的异常,他心痛极了,抱着其其格说:“对不起,我太‘专横’,我不应该自私的把你绑在我身边,爱一个人,应该给她一片自由飞翔的天!” 韩磊诚挚地向其其格道歉,望着韩磊那深情的眼睛,其其格哭了:“我依然会在我们相爱的草原上等你!”

远方的蒙古包在召唤,“北方的狼”这儿有个家

2006年夏天,韩磊在呼和浩特买了一套大房子,作为自己的新房。2007年3月9日,韩磊用蒙古人特有的方式迎娶了美丽的草原公主其其格。

韩磊依然把事业的重心放在北京,新婚不久,韩磊又回到了北京。而妻子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在韩磊歌声背后,他的母亲是最坚定的粉丝,曾做过幼儿教师的韩母,在韩磊事业高歌猛进的时候,她正好到了退休的年纪。退休后的她变得寡言少语,而家里贤惠的儿媳成了韩母平时聊天倾诉的主要对象。

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日子, 每天早上,婆婆都会播放韩磊的歌曲,其中有一首蒙古歌曲《心灵睡过的地方》,婆婆非常喜欢。这首歌写的是她家乡的蒙古河,优美的歌词触动了母亲那深埋的记忆,她听了一遍又一遍,泪水悄然滑落。一旁的其其格忍不住说:“妈,你既然这么喜欢这首歌,那我叫韩磊回来当着你的面唱给你听。”婆婆忙拦住儿媳说:“儿忙,他在外面闯事业,我一个老太婆不能让他牵挂太多,我能这样听到他的歌声就足够了。”婆婆的一番话让其其格心中一阵痛楚。

当晚,其其格在电话中告诉了韩磊,听着母亲对自己的思念,远在北京录歌的韩磊当即哽咽起来,第二天他不顾一切地坐飞机回到了老家,他深情地为母亲唱起了这首歌。

2007年8月,刚刚录完歌的韩磊在北京接到电话:“老公,你要做爸爸了!”听到这个消息,韩磊高兴得像个孩子,在电话里说到:“我过几天就回来,回来看我们的儿子!老婆你是家里最大的功臣!”笑声在电话的两端回荡……韩磊长年在外演出,其其格常年独守空房,小生命的到来让其其格更加思恋韩磊。

韩磊回来住了三天,正好赶上妻子其其格牙根上火,由于妻子有了身孕,不能吃药打针,韩磊为妻子煮了鸡蛋,鸡蛋剥了壳,敷在她的脸颊旁。知道妻子牙痛不能吃硬食,韩磊无师自通地下厨做起了糊面,里面放了香菜,“我做的面肯定比饭店好吃。”其其格惊讶地望着韩磊,看着高大的韩磊系着围裙,在厨房下厨,那一瞬间,其其格觉得自己无比的幸福。多年在外打拼,让韩磊深感亏欠妻子太多,他从没听到其其格抱怨半句。2007年11月份的一天,婆婆心脏病突发,呼吸困难,而此时家中只剩下大肚子的其其格,当时韩磊正在北京为一大型的电视剧录制主题曲。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其其格挺着大肚子,打120,跑前跑后。当婆婆被送到医院脱离危险后,其其格才坐下来,医生这时才注意到刚刚跑进跑出的竟是一个大肚子,连忙提醒她说:“你是孕妇,肚子的胎儿与老人一样重要,这样的事应该由家里的男人来处理。”

韩磊回到家后,母亲已经康复出院,母亲对韩磊说:“我有事不要紧的,但我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可比我的命金贵,你再忙也要照顾好我的媳妇。”望着挺着大肚子一直照顾母亲,几天都没休息好的其其格,韩磊心里无比愧疚……

爱你就生死相依,喝一碗青稞酒幸福满怀

考虑到妻子的預产期快到了,韩磊推掉所有的工作,陪着老婆待产。2008年2月20日,其其格在呼和浩特市产下一名男婴,当看到母子平安的时候,韩磊高兴地捏紧拳头,向空中挥舞着。

韩母抱着粉嫩可爱的孙子高兴地说:“我孙儿的眼睛、耳朵、额头长得很像韩磊,深深的小酒窝特别像其其格。”看着母亲挨着孩子的脸亲了又亲,韩磊仿佛看到了自己出生的时候,母亲也是这么抱着自己舍不得放下……儿子的到来,使韩磊的心又多了一份牵挂,他决定慢慢把事业转到呼和浩特。

当儿子会走路的那天晚上,韩磊失眠了,是的,远方的妻儿在草原上等他,也许每天都在路口遥望着他的身影,韩磊决定,放弃北京的一切,回归草原!

仅仅三个月,韩磊将自己的事业转移到了呼和浩特。为了给妻儿带来稳定的生活来源,韩磊着手在呼市投资了一些产业。2009年6月6日,韩磊在呼和浩特玉泉区大召广场投资的澳门豆捞餐饮店开业,开业当日除了老板韩磊现身外,与韩磊穿着同样白衬衣、黑裤子情侣装的妻子牵着1岁多的儿子前来为老公助阵。

和妻子相爱四年,韩磊说,这四年让他得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生活,不一定要足够的富裕,真正的财富是一家人每天可以同坐一张桌,夫妻二人每天可以同睡一张床。很多人认为,他回到了草原,失去了很多歌唱的机会。韩磊笑笑说,草原,就是我们爱的天堂,我会不顾一切跟她飞翔,我愿在这草原上陪着我的妻子地老天荒……

面对韩磊一路走来,其其格感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就是我需要的爱情和婚姻。韩磊在这几年的婚姻中,也从一个好男人蜕变成了一个好丈夫。”

内蒙古大草原作文 篇9

车一路驰骋,风呼啸而过,近了,近了!梦中的草原,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一望无际。满目的绿色,心情也好了起来。蓝蓝的天映着绿绿的草,形成了一副流光溢彩的画面。远处的羊群在高高的草坡上吃的鲜嫩的草,一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观景象。牛群在贪婪的吃着,发出“哞—哞”的声音,像是在说:“我要吃饱,这样才能让人们喝到更好的牛奶。”马儿在草原上飞奔,沙土飞扬,后面的马,穿越沙土,追了上来……

在这新天地里,我们不禁自由地奔跑,直到跑累了为止。大人们也在草原上跳跃。天地间的欢愉和谐自然,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

辽阔的草原,让人不禁想策马奔腾,那只在电视剧里才出现的画面,如今近在我眼前,令我兴奋不已,忍不住跃跃欲试。这趟旅行我一共起了两次马,第一次,让人牵着马走了一圈,一点意思都没有,太不爽了,于是就有了第二次骑马。

这次是内蒙古的骑师坐在我后面,我们骑着马一路在草原上小跑。马背上很颠,我抓紧马鞍,生怕掉下去。骑师告诉我,他们这的小孩八岁就开始学骑马了,马儿最快的速度能达到80码!他还叫我留下来学骑马,学会了就送我一匹马。我居然有点心动了……我们在草原上飞奔着,一瞬间我仿佛与马儿融为一体,心也随着飞奔起来。直到停下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紧握缰绳的手都出汗了,那紧张刺激的感觉,还历历在目呢!

内蒙古大草原游记作文 篇10

在路上,导游曾向我们介绍:烤全羊是将羊的内脏、器官取出来,然后再在羊的胸腔里填上各种香料烤制而成的。这制作的方法就够稀奇的,更别说它的味道了。再说,每只烤全羊都要花四、五个小时才能考好,可以说是来之不易啊!我们每个小记者都早已迫不及待了。

不一会儿,四个服务员抬着装着烤全羊的大盘子上来了。只见这些羊儿的身体已经被考成了浅浅的褐色,还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它们颈上戴着红花,做出“仰天长啸”的姿势,在四周还有许多蔬菜作点缀,来了个盛大的开场,让我们眼前一亮。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那味道久久不能在我的心头散去,每时每刻都环绕在我的齿间。有羊肉的鲜美,孜然粉的香辣和我对这“内蒙一绝”的不停赞叹。蒙古族人是马背上的英雄,更是大自然的美食家。他们靠勤劳勇敢打下天下,更用那双苍劲的大手烹饪出了浑然天成的美食。烤全羊考出了羊肉的鲜美,也烤出了像历史那样悠久的回味,着实不愧对它“一绝”的美名。

蒙古少年的草原牧歌 篇11

辽阔的草原是孤清冷寂的,这孤寂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自然之子,如何与草原中的万物生灵交谈;辽阔的草原又是热火奔腾的,这喧闹教会他们如何能歌善舞,如何豪爽不羁地在五色彩带飞舞的帐篷中演奏马头琴一曲。他们都是脱缰的野马,又有着自己的理智。他们都是初生的牛犊,却又聪明灵秀,对世界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们如此特殊,从不畏惧,从不私心,勇敢而不鲁莽,豪放而不粗鲁。草原将最甘美的乳汁注入他们的灵魂。

所以,铭记着,草原的孩子永远不会褪去那欣欣向荣的颜色。

蒙古少年的马头琴

蒙古少年档案:鲍尔吉·一凡,14岁。就读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旗中学,初三。是个肩膀壮阔的蒙古孩子,皮肤黝黑,爱笑,总露出一口白牙。胸前时时佩戴团员徽章。他生活在内蒙古陈旗的草原,家里饲养着几百头羊、牛和马。他是七岁就会策马飞奔,十岁就会演奏马头琴的天才少年。

永远怀念的蒙古狗

鲍尔吉·一凡提着马头琴走出帐篷门,名叫“吉雅奇(牲畜守护神)”的母羊温存地看着他,咩咩叫了两声动了动它小小的尾巴,她可爱的小羊正在她的脚边钻来钻去。

一凡绕过挡在栅栏门口的十几头牛,走向草原的更深处。当他的家变成一个小白点的时候,少年坐了下来,调弦,用跳弓试验了一下音调。然后他深吸一口气——闻到草原特有的充满着活力的气息——宽阔的肩膀上起下伏,把背脊挺得更直了一些。

他没有立刻开始演奏曲目。而是手握琴弓细细听着草原的声音,嗅着草原的气味。他手中心爱的马头琴曲线优雅的“马头”上系着彩带与三个铃铛,在微风中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草叶生长时发出的那样。偶尔能听到从远处的家里传来的犬吠声,那是古乐腾,与一凡朝夕相处两年的蒙古细犬。而马头琴上的三个铃铛则是用来祭奠一凡的前三只好伙伴的,它们都与他有过美好的时光,最后的结局也都令他感到深沉的痛苦和自责。一凡想着,慢慢抚摸三个铃铛。他还记得阿日斯兰(雄狮)和赛因吉亚(幸福安康)在暴风雪夜消失时自己的难过与无措,也记得巴日死去时自己的眼泪。风卷起铃铛,应和着远处古乐腾生机勃勃的叫声。

“蒙古狗死去,代表着它代替主人承担了祸患。要记住,我们蒙古人的狗永远是照顾主人的那一种。”

一个粗悍的嗓音突然在心底响起。一凡怔愣了。

一直崇拜的人

远处的蒙古包里,阿妈正用昨天待客剩下的奶茶煮米粥吃,阿爸在用剩羊排逗弄古乐腾,他房间里的劣质音箱里飘出《圣母阿拉豁额》的曲调。而坐在草原中心的蒙古少年一凡,开始怀念那粗悍的嗓音,怀念有着那嗓音的男人。

帖木儿巴根大爷是他一直崇拜着的人。一凡对马头琴的兴趣是从大爷那里得来,他永远记得幼年时,夜晚坐在篝火边,铁架上的烤肉发出“滋滋”声响,每个人的脸都被火焰烤得通红。帖木儿巴根大爷捧着马头琴低头拉得如醉如痴。他自来卷的凌乱头发贴着头皮,显出刚毅直率的线条来……

帖木儿巴根大爷不仅仅是马头琴高手,他更是雄壮的蒙古汉子。是自治区常年散打冠军,更是一名老警察,总是穿着警服皱着他的大鹰钩鼻子带着警员执勤,倒剪双手的样子仿佛随时打算跟扰乱治安的家伙摔上几跤。一凡手里运弓如飞,想着大爷皱着深邃的眉宇用鹰一样的眼神打量四处的样子,不由得微笑起来。

一凡的骑术也是大爷教会的。一凡犹记得七岁时,大爷第一次把他扶上了马背,一凡在大爷的指点下学习着与马交流,怎样驾驭他的坐骑,怎样抓紧缰绳,怎样迎风飞驰。他是如此痴迷于在草原上策马狂奔的感受,以至于有两次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都毫不在意。

那时大爷在痛快地笑着,在一凡扶着腰硬气地回答他:“我没事”的时候,他拍着一凡的头说这样才是真正的蒙古孩子!

在草原上策马奔腾

草原深处突然传来一声长长的马嘶,然后是有力的马蹄声。一凡抬头,看到一匹毛色油亮的棕马用雄健有力的四蹄飞奔而来,又从他身边飞奔而去。马蹄声似乎能震裂大地,鬃毛在大风下飞舞起来,纯黑色的眼眸只望着远方的一片绿色。这匹孤独而骄傲的马如同从神话之中狂奔而来,马蹄上不带凡尘的泥土,似乎随时能就这样一跃入天。

一凡如同受到感染。他手中的马头琴突然也嘶鸣了起来,琴弓如飞,手指上下快速地滑动着,演奏着万马奔腾。他披着藏蓝色蒙古袍的肩膀上下耸动着,头颅也激动地左右摇摆,这一瞬间,他,鲍尔吉·一凡,整个人都投入万马浩荡的感受之中。他的手指下是奔腾的骏马,他的身下是最古老的原野,他的头上是无限的天空。手中马头琴的声音似乎已被草原嘈杂的万物之声所笼盖,似乎又是仅有的独一无二响彻在这片天地里的乐章。

“愿您英灵永存,帖木儿巴根大爷。”他喃喃着。

天空上的云,慢慢地飞远了。

踮足舞蹈的蒙古少女

蒙古少年档案:萨仁,14岁,就读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旗中学,初三。一个清纯可爱的蒙古姑娘,为了方便干活总是干净利落地笼着头发。开朗活泼,有一点小笨拙,非常体贴他人。和最爱的父亲母亲以及小自己两岁的妹妹生活在一起,不上学的时候喜欢牧羊,家门口有一条清澈的河。

来自草原的信

阿拉塔姐姐:

其赛白努(你好)!好久不见了,你在城市里生活得还好吗?我和白丽格玛(自然的女儿)都很想念你,她偷偷给你留了四季节的马奶,作为姐姐的我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嘻嘻,千万别告诉我阿妈哦,别看她见了你一口一个“红格尔迷你(宝贝)”那么热乎,对我俩可严厉了。

说到演唱,斯琴姑姑还在好来宝社团做业余演员吗?昨天我阿布(爸爸)还给我看了她表演时的照片,姑始穿着那身红色的蒙古袍真的太美了,在灯光下衬得她的脸庞特别红润有光泽,跳顶碗舞的姿势也那么优雅,真让我羡慕不已。什么时候我顶着碗原地转圈的时候不会歪身子呢?现在我天天都抽时间练习舞蹈。我的天赋不如白丽格玛,她已经能跳“筷子舞”了,我却还停留在“安代舞”与初级“顶碗舞”的阶段,不过我不会灰心,能有一天像姑姑那样站在舞台上,向更多的人展现蒙古族特有的魅力。那真的很棒!

夏之湖节是前两天的事情了,阿妈弄来了些狍子肉,亲戚们又坐了一大桌热热闹闹地过这个节。有人说蒙古族是天生能歌善舞的民族,此言非虚。我和白丽格玛就端着奶茶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帮大人白酒和奶酒喝醉了一个接一个像夜莺一样唱了起来。

后来乘着酒兴我额吉和几个姑姑婶婶拉开桌子跳了几段随性的舞蹈,风韵关丽无比,我们都看得啧啧称奇。

吃的东西当然不用说了,超级棒啊!桌子上摆满了奶酪丹(奶豆腐)、奶酥,红食更是丰富多彩,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主食当然就是“崩”(炒米)喽,怎么样,都是你喜欢的吧?就算不是传统的“八珍”也够惹人口水了吧?现在是不是归心似箭了?

期待着白月节再聚呦!

你的妹妹:萨仁(星星)

舞出草原上美丽的花朵

“唔……写完啦!”

“姐姐,写完信了吗?”白丽格玛的小脑袋从门框边探出来,“额吉要教咱们跳舞啦!附近的姐姐也未了,你快点儿哦。”

“哦哦,这就来。”一直坐在桌边写信的女孩儿伸了个懒腰,一把抓起椅背上的蒙古袍边往身上穿边往外走,“额吉说了今天要教什么吗?”

“额吉说你绕臂抖手做得不好,今天练舞步和这个。”白丽格玛冲着姐姐萨仁吐吐舌头,“你要把进度调快一点儿哦,不然下次咱俩就没法同台表演了。”

“瞎操心,我能输给你吗?”萨仁没好气地戳了戳妹妹的小脑袋,白丽格玛扮了个鬼脸笑着跑开了。

“真是的……”她低笑着边喃喃边摇头,拉开帘子就看到家门口的那条河河岸已有几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舞动着,她的额吉穿着湛蓝色的衣裙耐心的教授着她们一个个动作……

“草原那草原我可爱的家乡

马背呀马背吆生命的摇篮

你用深沉的歌声为我催眠……”

她不禁唱了起来,边唱边慢慢移动起自己的脚步。手臂如风中的草浪一般柔软地上下伏动起来,脚步移动得出奇地平稳,衣角在风中慢慢舞动成羊角上扎着的彩带的飘逸。她觉得身体无比的轻,在这阳光炫目下她的灵魂感到一种温柔的力量层层包笼过来,抚慰着她的每一寸肌肤。太舒服了,舒服得让人想放声歌唱,让人想纵情舞蹈。

那达慕飘舞的战旗

蒙古少年档案:朱弈坤,13岁。就读于内蒙古满洲里初中,初二。是个活泼可爱的汉族男孩儿,个子高高的,穿起蒙古服装非常好看。作为生长在草原的汉族孩子,他对于草原文化有着非同寻常的热情。这一次学校组织集体参加那达慕大会,他热情参与并且刻苦地练习旗舞。

热爱,我的那达慕

坐在前行的大巴上,我慢慢咬了一口面包,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城市和前方无限辽阔的草原,内心禁不住有些汹涌澎湃。

那达慕。我把这个词在心里念了一遍又一遍。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正身着统一的蒙古服饰,手持彩旗奔赴那个号角嘹亮万马奔腾的地方。那里将有飞鸟群群于奶茶香气飘扬的天空中,也会有美丽的蒙古姑娘捧起一杯奶酒跳起优雅自如的顶碗舞,还有在马背上纵情放歌的陈巴尔虎汉子……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在这场盛会中扮演一个角色!这足够让我昨晚兴奋得几乎整宿睡不着觉了。

一辆辆大巴在草原上飞驰着,草原已经将我们收拢入她的怀抱。已经能看到奔跑的骏马了,它们油亮匀称的身躯在草原纯粹绿色的滋养下看上去那么灵动,还冲大巴里的我们长嘶,仿佛知道我们也将是万人那达慕里的一员,于是此刻要尽一尽地主之谊。这些热情好客的草原生灵啊。

就在我愣神的这一会儿带队老师已经在组织同学们下车整装了,我们按先前排练过的顺序进行入场准备,一些女生手捧哈达到场地的另一边去了,而手持彩旗的我们紧紧跟上马队一一扮演成吉思汗远征的大军。

“砰!”

一声巨响,庆祝的彩雾在草原上空澄澈如洗的天空弥散开来,它们像蒙古人爱扎在栅栏上的祝福彩带一样艳丽缤纷,围观的人们纷纷站立起来举起双手向天欢呼着:“他恩依/巴雅尔楞/乌格图雅!”紧接着是百鸟齐飞数与马头琴齐声演奏,骏马的长嘶与蒙古姑娘嘹亮的嗓音回荡在天地之间。只有在蒙古少男少女们歌唱的时候才能给世界的感受——那种清澈明晰,那种荡气回肠,此刻充斥了我的胸膛。我深吸一口气,嗅到草原腐烂的青草与奶香气,握紧手中的战旗跟随着马匹上雄壮的骑手走向前去。

灵动的舞步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成吉思汗西征的军队,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怀着开拓疆土的信心……”

在主持人激动的话语中,我们抬手举旗,有条不紊地做出种种动作。时而我们模仿被风吹动的茂盛牧草,时而模仿蒙古姑娘舞动的裙角,时而是战马在冲锋陷阵,时而是蒙古包在据守安宁。手中的旗仿佛是一种古老的魔力,它操控着我,而不是我操控着它。我在旋转的时候抬起头看到彩旗舞过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通透,那么广袤,似乎能包容一切。

舞旗的步伐我们早已烂熟于心,现在却才刚刚明白这些美妙的步伐有着怎样的意义。我们转腰尽力地舞动,又在下一个音符响起的时候全力向前奔跑唯恐不能再现当年蒙古勇士冲锋陷阵的激烈与勇气。我们聚成方阵,呐喊着,奔跑着,挥动着手中的战旗。我们欢腾跳跃,仿佛越过障碍的战马;我们纵声大喊,仿佛这样能震碎天壁;我们舞动双臂,仿佛摔跤场边激动的观众。

这一瞬间,我们遗忘了自己。我们是这片草原从未分割过的一部分。我们仿佛生来就在马背上腾跃,我们仿佛是喝着奶茶长大的脸庞红彤彤的蒙古孩子。

我飞快地奔腾跳跃着,心里不知为何一遍遍重复着这样的话语:给我一条腰带,我想与最强壮的战士摔跤。给我一把琴,我想为我的草原母亲演奏一首荡气回肠的乐曲……

远处有牧羊成群,近处有战旗纷飞。在这广袤的天地中,我听不见自己的心跳,因为它已是属于草原的,它与草原的万千生灵一同震颤。

上一篇:显示器促销活动的总结参考下一篇:好闺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