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1篇)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与对话(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要求结合原文分析)

1.刘兰芝:美丽、善良、聪明能干、知书达理、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⑴第2节:自请谴归

齐读后探讨:①“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②“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什么?--勤劳能干;③“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④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一则不堪凌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⑤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第9节:

齐读后探讨:①请用此段中的两个字概括段意。--严妆。②兰芝为何鸡鸣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③打扮时为何“事事四五通”?--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_与_,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④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目的何在?--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10节:拜母别姑

①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②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怎样的性格?--倔强。(请个别同学读)

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

(4)再来看夫妻誓别时,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仲卿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6)哥哥逼婚时,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_,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拘谨懦弱。

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他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他深爱兰芝却又不敢直接与其母抗争,只是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见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去,一面劝兰芝暂回娘家,一面约定将来再去接她。其实,他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实际行动。兰芝被逼改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兰芝死后,他以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诗中写了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这个怯弱书生的性格和面貌。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他的反抗性格还表现在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今日大风寒……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自挂东南枝”,既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争。

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绝望,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4、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他对兰芝粗暴训斥,“作计何不量!”显得盛气凌人。“先嫁……足以荣汝身。”足见他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欲往何云?”一句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二、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制度渐趋严密,在家庭生活方面,家长制成为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三、探究阅读

(1)讨论:面对一个如此聪明、勤劳、善良、美丽的儿媳,婆婆为什么不能容她?

①认为她出身卑贱,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②认为她挑战了自己的家长。

③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长期寡居,蛮横无理。妒忌儿子媳妇的恩爱和美。

⑤恋子情节。不想有人分享对儿子的爱。

(2)刘兰芝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殉情?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冷酷的现实使她放弃了最后的一丝幻想,只有死才能厮守相爱,只有死才能警醒世人,所以她选择了殉情。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3)刘兰芝为什么再嫁后后身价反高?

明确:这个情节反衬兰芝容貌出众,美名远扬,突显婆婆逼退兰芝的不合理。考察汉代历史,可以发现当时的社会对妇人的贞节并不怎么看重,妇人再嫁无人制止,也有人愿娶,史学界已得出汉代妇女有离婚和再嫁自由的共识。史实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西汉时的朱买臣妻嫌弃丈夫贫穷而力逼丈夫写下休书后便再嫁他人;东汉时蔡邕的女儿文姬初为卫仲道妻,卫死无子,归娘家,后被掠人匈奴,为左贤王妾,相处十二年,生二子;后被曹操以重金赎回,再嫁董祀,恩爱极笃,社会上也没人看不起她。卓文君由此可见当时贞操观念是相当淡薄的。

四、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奠定全诗了凄恻缠绵、哀婉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①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拓展阅读: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啊!我想和您相亲相爱,要使爱情永远不衰竭。高山失去山头,江水完全枯竭,冬天雷鸣夏天下雪,天地合在一起,才肯和您断绝!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双测》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2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人性光辉 人物对话 工具性 人文性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这条浩瀚的文化星河里,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滋养我们民族精神的“满汉全席”。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道德精神,就是由最有影响并代代传承的经典作家作品承载着的。《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扛鼎之作,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其对封建礼教和门阀观念罪恶的无情控诉,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爱情自由的热情讴歌,影响了一代代华夏子民。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却找不到它的位置,无论是深受该诗浸染熏陶的中学语文教师,还是亟需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学生,都深以为憾。

本文认为《孔雀东南飞》应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首先是因为它——

难与比肩的历史地位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叙事长诗,有“长诗之圣”的美誉,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是我国诗歌遗产中的瑰宝。其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从汉末到南朝,该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不断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被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后被收入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人郭茂倩将它收入《乐府诗集》中的《杂曲歌辞》,改题为《焦仲卿妻》。全诗357句,1785字,主要写才貌双全的平民女子刘兰芝嫁到曾为官宦的焦家,虽“昼夜勤作息”却仍不为焦母所容。兰芝自遣回娘家,兄迫其改嫁。在太守之子隆重迎娶的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仲卿闻讯,也“自挂东南枝”殉情。故事结尾与民间传说“梁祝”一样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鸳鸯),双栖双飞。

《孔雀东南飞》自传世以来,历代传唱,成为多种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五四”以来,先后被改编成黄梅戏、评剧、越剧、京剧等搬上舞台,还被改编成歌曲演唱,今人于2009年又将其改编成36集的电视连续剧。一部作品被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演绎,除了其本身的历史地位外,还因为它具有——

灼灼闪耀的人性光辉

自东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就以儒家经义中的“孝”作为推行封建礼教、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家长权威的不二法门。而《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地主阶级还是新兴阶级、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爱情悲剧,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家庭压迫的叛逆精神,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

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古代劳动妇女的光辉形象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自主。她善良勤劳重感情,举止得体有教养,外柔内刚有主见。既有做媳妇时“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的温驯,“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的勤劳;又有被驱遣时“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不舍,“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善良。与“失恩义”的绝情婆婆告别时不争辩,不抱怨,不卑不亢,因为她早已看清婆婆“失恩义”的绝情本质,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回家面对自己的母亲时一句“儿实无罪过”却道出了自己内心的万般委屈!母女相拥而哭,满腹委屈化作滔滔泪水。在这个场面里,人性、人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尽管在汉代女子再嫁已经不是很稀罕的事,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还被传为美谈,但被婆家无端休弃毕竟有伤颜面。难得的是她不为婆婆和兄长的威迫所屈,也不为县令太守家的荣华富贵所动,对爱情有“蒲苇纫如丝”的忠贞。在明白“渠会永无缘”后,她“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犹豫彷徨,用生命捍卫神圣的爱情。

与刘兰芝始终如一的性格不同的是,焦仲卿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求情到绝望、由软弱到抗争的发展过程。他忠于爱情,拒绝了母亲“东家有贤女”的诱惑,但他恪守孝道,开始不敢直接抗争,向母亲再三耐心地解释、求情,幻想母亲能回心转意,让兰芝“不久当还归”。但得到的是母亲“槌床便大怒”的淫威和“何敢助妇语”的训斥。他送刘兰芝到大道口,相约“誓天不相负”,表现了他对妻子的一片真情。听说兰芝要改嫁,内心无比痛苦。在听到兰芝“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后,他“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挂念,可见他的善良。在刘兰芝坚贞不屈的精神影响下,他终于以身殉情,以“自挂东南枝”的行动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兑现了他“誓不相隔卿”的承诺。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让他的形象顿时变得高大起来。

焦母本来一直是专横跋扈、说一不二的,凭自己的好恶赶走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对儿子为妻子的“跪告”无动于衷,但听到儿子“故作不良计”时,也禁不住“零泪应声落”。这样的眼泪使焦母的形象也变得丰满起来了。母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性,是人世间至真至善的美好情感。

《孔雀东南飞》把每一个人都当作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人”来描写,使全诗灼灼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诗中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一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还得益于——

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

《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全诗“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

《孔雀东南飞》大多是通过人物对话串起全篇情节的,同一个人对不同的人说话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也不一样。比如刘兰芝,对焦仲卿,她虽然诉说自己在婆家遭受的不公,是冲着对丈夫的信赖来的,并没有一味指责,反映了她的贤惠。对焦母,她既没有分辩自己的委屈,又没有低三下四的求告,更没有反正不再回来的顶撞,一句“念母劳家里”体现了她的善良。对小姑,她“泪落连珠子”,分明是一种不舍。姑嫂关系不易相处,而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谦和有礼。对市侩哥哥的逼婚,她假意答应,实则做好了殉情的准备,反映了她外柔内刚的个性。对母亲,她真情流露,“儿实无罪过”还原了一个无端被弃的女子真实的一面。再如焦仲卿,听到妻子“君家妇难为”的诉说和“及时相遣归”的请求,他为自己与妻子“相见常日稀”感到惭愧,在母亲面前说出自己的心声:“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在送妻子回家的路上“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对妻子的无限眷恋;“且暂还家去……不久当还归”则反映了他对母亲回心转意的幻想。闻知兰芝要成婚,“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既是对兰芝的误解,又是对爱情的独守。从他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既迫于母亲压力又最终“黄泉共为友”的软弱而又有发展的性格。

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一书里对《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个性对话曾作过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通观全诗,此评可谓精辟!

全诗不仅主要人物的对话个性鲜明,焦母和刘兄的语言也无不反映出封建家长的嘴脸。“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由此可见焦母的蛮横无理。但当儿子执意与妻子共赴黄泉,担忧“令母在后单”时,她又老泪纵横,并还试图用“窈窕艳城郭”的东家女挽回儿子的心。焦母当初赶兰芝出门的时候就说“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到最后也没见她有什么行动,由此也可看出她只是用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幻人物来欺骗儿子。“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由此可见刘兄的贪财势利。“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潜台词应该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再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个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

语文教材与其它教材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选文不仅要体现“文以载道”的原则,承担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还要体现其工具性,即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孔雀东南飞》应该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脱颖而出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更多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逐步关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人文话题、人文情感统领、贯穿专题始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专题内所选文本不同文体,不同写法,却具有同一主题。这种教材编排固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一片新天地。但教材的编写固然要翱翔于人文性的理想天空,更重要的却是要扎根于工具性这一现实主义的大地,只有如此,理想的天空才会有所依托,不至于成为空想。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却淡化乃至忽略了语文教材工具性的功能,这岂不是又回到了单方面强调人文性的老路?现在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一些经典名篇不见了踪影,有的被编者想当然地放进了选修教材,如《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过秦论》等。按现行体制,学生要在两个半学期里学完五本语文必修教材,已经很紧张了,哪有时间学习选修教材?编者的“如意计划”岂不落了空?

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很早便被选入全国通用的高中语文课本,并成为精讲篇目之一。在现今通行的几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能找到它的踪影。这首长诗除了如前所述的人文内涵外,还涵盖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具体来说,如民歌中常见的铺陈手法的运用就独具匠心,先纵向铺陈兰芝的生活经历,让读者获得对兰芝的经历、教养和才干的总体印象;后横向铺陈兰芝的梳妆打扮以及太守家隆重的迎亲场面,既突出兰芝的身价之高,受人敬爱,又反衬出兰芝忠于爱情、不为富贵荣华所动的可贵品质。又如比兴手法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是“比”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孔雀的忠于伴侣兴起焦刘二人相互眷恋之情。再如最后一段象征手法的运用,在焦刘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这既象征了焦刘夫妇不朽的爱情,又象征了他们悲情的诉告,还是焦刘形象浪漫主义的发展,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

除了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全诗的文言知识点也比较丰富。从一词多义的角度看,出现频率较高的“相”、“见”、“谢”、“为”、“自”等词均有三个以上的义项。从通假字的角度看,“终老不复取”中“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蒲苇纫如丝”中“纫”通“韧”,“府吏见丁宁”中“丁宁”通“叮咛”,“合葬华山傍”中“傍”通“旁”等。从古今异义的角度看,有“感君区区怀”、“可怜体无比”、“渠会永无缘”、“本自无教训”、“叶叶相交通”“蹑履相逢迎”等。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以此下心意”、“交广市鲑珍”、“足以荣汝身”、“逆以煎我怀”、“便利此月内”等均有活用的词。此外还有许多偏义复词(“作息”“公姥”)、各种文言句式的例句等。以上这些都是中学生学习、积累古汉语知识的绝好材料。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3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适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

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

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

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

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2.谢

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

3.令

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

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

4.举

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

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为

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

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

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

6.相

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

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

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

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

②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

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

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

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7.自

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

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

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

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

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

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

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

⑧不图子自归(自己)

自誓不嫁

举动自专由

进止敢自专

哪得自任专

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

8.见

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

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

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

9.且

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10.何

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

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11.若

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12.区区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

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

一、诚挚)

13.遣

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

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

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14.意

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

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15.迎

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

16.结

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

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

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

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

17.会

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

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

18.故

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

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

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

19.望

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

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

20.幸

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

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

21.复

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

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

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

24.作

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

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

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

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

29.因

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

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

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

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

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

5.明日来迎汝(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官网:

(四)形容词作动词

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

(五)使动用法

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

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

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

(六)意动用法

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

五、偏义复词

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偏指“姥”,婆婆)

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哥哥)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偏指“兄”,哥哥)

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辛苦(“作息”偏指“作”,工作)

5.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指“马”)

六、特殊句式

1.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

3.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

4.渠会永无缘(宾语前置)

5.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6.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动句)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

7.今日被驱谴/仍更被驱遣/同是被逼迫(被动句)

8.蒲苇纫如丝(状语后置)

9.性情暴如雷(状语后置)

七、互文见义

1.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八、文学文化常识

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除小序外)共357句,1785字,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选自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三年级数学东南西北教案 篇4

“东南西北”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识别平面图上的不同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东南西北的辨别与相互关系。

三、教法和学法

了解了教材,确定了目标,该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呢?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让学生体验建构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探究、合作等方式,去发现、“再创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课前准备:老师带领学生熟悉校园、每个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

五、教学程序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介绍完自己后,再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也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次介绍,从而引出“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一会在你的左边,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让学生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引出新课,用东南西北来描述。

教师板书:东南西北

【课始师生的谈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辨别方向的方法,如:看太阳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这两种方法在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等等。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现在的东南西北吗?

我给学生出示了三个活动内容:

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你是怎么根据这一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

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学生依据个人的不同经验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有的先找到了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西方,那是太阳落下

去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北方,那是北极星的方向。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听口令做动作等,感知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此时,教师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的方向排列的。这里教师不对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尊

重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墙上都有些什么?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认识了东南西北,接着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东南西北分别坐着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方向的认识。接着我让讲台前的学生进行介绍,同时变换方向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会受前后左右相对性的影响,认为方向也会因为转个方向,而使自己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白,方向是固定的,不会因观察者的朝向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区别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随后安排一个开火车找方向的小游戏,让学生闭眼想象,睁眼判断,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一说校园中的建筑物在学校的大体位置。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好方格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设计,反馈。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让学生亲身经历画平面图,统一平面图方向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明确了统一方向的必要性。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小峰和小娟上学可以怎样走?(练习一第3题)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5

件 授课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5课“快乐的舞蹈”《金孔雀轻轻跳》

课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试。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配以“XX

XX

X

”为主的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孩子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

2、知识目标:

A、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B、认识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会数歌曲中有多少小节。

3、能力目标

A、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B、通过编创一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启发学生运用打击乐曲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创

造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体验情绪;

2、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会数歌曲小节;

3、学习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从音乐中感受小孔雀优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

1、最后两句音准的把握。

612

2—

3161

2、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理念: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的基本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属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具有较强的音乐情感体验,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也比较积极,善于表现自己;但他们注意力时间较短,在情感表达与创造方面也有所欠缺。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启发诱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新课。、课前复习《我的家在日喀则》《美丽草原就是我的家》2首歌曲。

2、师生问好。

5—

同学

5.5.54

您好

您好

老师

3、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复习了两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优美的旋律,这首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还真不少,关于傣族,你们有哪些了解呢?

生:回答。

用音乐主体元素,进行师生问好。体现音乐课堂魅力。

课前的民族歌曲直接导入本课学习的傣族歌曲。

二、新课教学

(一)了解傣族文化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呀!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傣族,了解傣族文化。

师简单介绍傣族:

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讲“傣语。”

傣族女子的服装颜色艳丽,上衣窄、短,下身筒裙;男子的服装是无领对襟小袖衫,下身长管裤,用布包头。这是傣族人民居住的竹楼,因为他们那里盛产竹材,所以楼使用竹子搭建的。一层架空,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二楼是卧室、厨房、客厅。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葫芦丝、象脚鼓都是他们常用的乐器。他们最喜欢的鸟是孔雀,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孔雀舞也是傣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孔雀舞,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也可以跟着模仿几个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等会来比比,看谁模仿的最像。

生:了解傣族文化,模仿傣族舞蹈动作。

(二)整体感知,学习歌曲。

师:同学们,傣族不仅舞美,歌也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再来听听歌舞,用手拍出歌曲的拍子。

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

QQ图片XX0329090126.gif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有2拍。

3、学习小节。

①师:老师刚才提到小节,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小节?

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的歌谱就像竹子一样,用一条竖线把它分成一个小节一个小节,这就是小节。这条把每个小节分开的竖线我们把它叫小节线,小节线的作用就是作为强拍的标记卸载强拍的前面,也就是说,凡是在小节线后面的就一定是强拍。

一细一粗的两条竖线叫做终止线,表示乐曲的结束。

②同学们数一数《金孔雀轻轻跳》有多少个小节?

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3、学习歌词。

①理解歌词。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歌曲的拍子,数了歌曲的小节,下面,我们一起听听歌曲的歌词,有哪句歌词你不太明白它的意思?

师讲解“小卜少

小卜冒”是傣语,意思是小姑娘,小男孩们,他们在干什么呢?

他们围着竹楼跳孔雀舞,美不美?

②有节奏不同形式朗读歌词。

和老师一起把歌词美美地读出来。

4、学唱歌曲。

读好了歌词,我们就能更好的唱好歌曲,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唱。

5、难点解决。

歌曲后两句的学习,注意音准。

6、加入简谱学习,初步建立学生音高概念。

612

2—

3161

7、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三)探究拓展,表现歌曲。

、学习傣族舞蹈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傣族不仅歌美,舞蹈也美。同学们刚才学习了几个傣族的动作,下面,我们就一起跳一跳傣族舞可以吗?

①跟老师学习舞蹈动作。

②展示

2、用打击乐器“碰钟、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3、分组,乐器组,舞蹈组,歌唱组共同表现歌曲。

了解傣族文化,激发孩子学习傣族歌曲欲望。

感受歌曲情绪、速度。

感受歌曲拍子

学习乐理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会数歌曲中的小节。

关注歌词,理解歌词。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及音乐表现力。

学唱歌曲,不同形式演唱歌曲,通过师生间的共同讨论,合作探究,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而不是单纯的停留在简单的学唱层面上,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染力、表现力以及音乐审美技能。

在唱熟歌曲的基础上,更丰富的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学习傣族舞蹈动作,多元化的表现歌曲。

能准确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伴奏!不同形似表现歌曲,更丰富对音乐的体验和表现。

五、结束教学,情感生华。、亲爱的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丰富的音乐课,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我们的生活充满着阳光与未知,老师希望大家,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去好好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乐趣。

3、结束新课。

5—

同学

们再见

5.5.54

再见

再见

老师

总结本课所学,丰富音乐知识。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

首尾呼应,结束教学

板书设计:

金孔雀轻轻跳

情绪:优美抒情

拍子:四二拍

音乐知识:小节

小节线

终止线

意图:围绕音乐要素,凸显学科特征。课

浅谈高一语文如何教 篇6

【关键词】 语文;兴趣;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新学期,又一批初中毕业生迈入高中大门。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大部分新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往往成为他们在新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障碍,成为初中、高中衔接过程中的断点,若不能给予及时调整,将影响其身心健康,阻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我通过调查,发现有较多学生表示对高中生活不适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主要表现为:

1、想家恋旧心理难以排遣

我校的假日,学生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寄宿生特别是初次住校的寄宿生普遍想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想家和有点想家的人数分别占55.38%和21.54%;怀恋初中旧友的心情强烈,面对新环境中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感到不知所措,有67.69%的学生认为高中里的同学关系没有初中时融洽,甚至是关系冷淡。

2、难以很快完成由初中生向高中生学习角色的转变

一方面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知识结构的教学安排。高中的学习量大,开设课程多,共12科,自学课少,不能很好的完成老师的作业,没有时间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片。另一方面难以适应新的任课老师新的授课方式、方法,主要是各科的学习要求与过去不同。据同学反映,初中时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轻松应付考试;但是高中就不同了,不仅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更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复习,很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当然,刚入高中同学们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你也许不再是老师最关注的人物,你也许不再是班级里的最优秀的人物,你开始遇到了不会的题,你感觉好似别人都比你强,其实,你完全没必要和其他人比,做最好的自己,想一想今天我有没有虚度,明天我要做得更好,这已足够,相信这样很快就会适应高中生活。

要学好高中语文,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重要的意向性心理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兴趣的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兴趣是求知的一种动力,学生如对某种学科有浓厚兴趣,常常就会推动他孜孜不倦地进行钻研,从而使兴趣成为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语文教师只有做到新《大纲》要求的那样,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学习语文”放到教法问题的首位,才有可能改变语文教学令人生厌的现状,并使语文成为备受欢迎的学科,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该学科的成绩。而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在兴趣中理解、领会所学知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健全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俯首称臣”,服贴在你在教鞭之下,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谩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

二、语言要顿挫,情感要投入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感受。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三、充分利用好电教媒体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电化教学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展示。电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电化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电化教学,使得语文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利用電化教学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认为只要依据学生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充分把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功能,一定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低耗、高效、优质的目标。

四、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在于教师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这方面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设计教法,据此,我改变那种以教师串讲课文为主的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以诵读为核心的文言文教学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语言感知能力。实践证明,根据教材特点,不断更换教法,容易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我们能坚持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总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科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十则有关谈学习态度的章节

2、《掌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7

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二、课型:综合课

三、教学内容:

1.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说音乐情绪并熟悉歌曲旋律。2.解决难点:歌曲最后两个乐句音准走向。3.创编舞蹈

四、教学目的1:通过歌曲的学习,体会傣族的音乐风格,学会并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舞蹈教学环节,间接感受傣族音乐传递的意境美。3:懂得团结友爱,爱护小动物。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傣族相关知识;能正确地演唱歌曲。

2、难点:歌曲最后两个乐句的教唱;舞蹈教学环节。

六、教具:钢琴、多媒体、葫芦丝

七、教学方法:引导法、旋律模唱法、模仿法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兴趣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去过动物园没呢? 生:去过。

师:那动物园里小朋友们都见过哪些小动物呢? 生:熊猫、猴子……

师:那同学们见过这种小动物没呢?听老师给大家描述,大家猜一猜:“说它象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象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 生:是孔雀。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你们了解孔雀吗?下面杨老师就带大家去孔雀的家乡——云南傣族去游一游。(PPT课件展示)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师: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里唱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呢?

(愉快的,高兴的,赞美的)

2、复听歌曲(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接下来啊,请小朋友们再听一遍,不过这一遍请你们当一个双簧演员,听音乐,对着口型,你们会吗?)

3、歌曲最后两个乐句的教唱:

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这两个乐句,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吗? 生:前面相同,后面不同。

师:对呀,它们就像两条同行的毛毛虫,爬到“2”这里就分开走了,小朋友们能带毛毛虫找到回家的路吗?(先用“哩”代唱,再加歌词)

4、学生随教师的伴奏演唱整首歌曲。

5、创编孔雀舞:

师:金孔雀刚刚偷偷的告诉杨老师,说想邀请你们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想去吗?但是,你们要带着美丽的舞姿去参加!我们赶紧来学一下吧!

6、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你们能不能边唱边跳呢?

(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跳舞。边唱边跳结束本课)

九、课堂小结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8

第4课《美丽的孔雀》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早第三节课)授课地点:阶梯教室 授课人:符红卫

授课班级:一年级89班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画出花边美丽的孔雀。

2、学会画用点、线、面组成美丽的孔雀花纹图案,3、学习油性和水性绘画材料的特性,运用的方法步骤,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孔雀,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悟能力。

4、培养学生能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教学美丽的孔雀,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创造美,并尝试美化生活。本课《美丽的孔雀》就是典型的课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孔雀羽毛的美感,并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和花边,装扮自己和周围的事物。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点、线、面元素设计绘制美丽的孔雀。

难点: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或花边。

三、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美术本、铅笔等

(教师)课件、范画、小红花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随机)

1、谜语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像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

2、谈话: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孔雀)你们见过孔雀吗?是在电视上?电脑上?还是在动物园里?

3、揭示课题:美丽的孔雀(出示课件)并板书

4、边欣赏边提问(看大屏幕):

(1)孔雀到底长着什么样,看后让大家来描绘一下它的样子。(从头、嘴、颜色说一说)(它的头部较小,有一些竖立的羽毛,嘴角坚硬,颜色有翠绿、青蓝、白色、紫褐色、带有光泽。)

(2)孔雀什么时候最美呢?(开屏时)开屏的是孔雀爸爸呢还是孔雀妈妈?它为什么要开屏呢?(自我保护)

(3)孔雀吃些什么?

(4)你们知道孔雀生活在哪里?(云南、贵州)生活在哪个民族中?(傣族),傣族最喜欢跳什么舞蹈?(傣族舞),你们知道跳孔雀舞最形象舞蹈家是谁?(杨丽萍)

(5)为什么说孔雀美呢?(教师引导说一说:孔雀的色彩和颜色。原因是:点、线、面的结合,排列方式,颜色鲜艳,绚丽)

5、教师小结:孔雀被称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鸟,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出示课件),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不同形式表现孔雀的艺术作品,(有绘画的、舞蹈的、图案的、手工的等多元化形式。)

6、相信大家对孔雀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请大家拿出手中的笔和纸,跟老师一起动手画一画美丽的孔雀。

7、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方法。

8、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出孔雀,请同学们自选喜欢的图画一画。

9、学生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美丽的金孔雀的乐曲)

高一语文先秦历史散文“巧谏”谈 篇9

1.烛之武:巧借矛盾

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这事本与秦无关,但秦想借此“捞一把”,扩张一下势力。国难当头,郑国老臣烛之武临危受命,身赴敌营,劝秦撤兵。他谏说成功的关键,是巧借了秦晋之间的矛盾。首先,晓以利害。见到秦伯(穆公)后,先言亡郑对秦有害无益,分析秦“越国以鄙远”的难处,谈亡郑实际上是扩展了晋的土地,增强了晋的势力,晋强就意味着秦弱;后说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害一利,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其次,反间秦晋。烛之武进一步分析道:“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指出晋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巧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使秦伯不得不慎思。最后面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是秦最大的威胁。由于晋当时已是中原霸主,秦伯早有戒心,烛之武的谏说可谓戳到了秦伯的痛处,使他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烛之武面对强敌,不卑不亢,巧借矛盾,从容谏说。短短百二十字,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辩士”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左传》“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的辞令之美。

2.邹忌:巧用类比

齐威王继位之初,好为长夜之饮,“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后邹忌多次借机委婉进谏,多被威王采纳,遂使齐国大振,终拜邹忌为齐相。邹忌的谏说,自出心裁,巧在以闺房小事论邦国大计。文章先从他与徐公比美的生活小事入手,通过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使邹忌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及至徐公来,邹忌深感“弗如远甚”,这才明白:妻、妾、客出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皆以我为美。由此联想到关系国家治乱的大事,委婉地劝谏威王:你身边的宫妇、朝臣,四境之内的文臣武将,不正如我的妻、妾、客一样,因为“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而整天哄骗你吗?“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巧妙点出齐国臣谄君弊的朝政弊病。邹忌谏说,虚言自己,实谏齐王,以“齐家”与“治国”相类比,使齐王如受当头棒喝,猝然猛醒,进而悬赏求谏。全篇说辞,寓庄于谐,即小见大,终使齐王纳谏除弊,成就霸业。《古文观止》赞曰:“千古臣谄君弊,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3.触龙:巧设闲语

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史记·赵世家》)拔赵三城,赵国危在旦夕,赵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必以长安君(太后的小儿子)为质,兵乃出”。太后溺爱幼子,岂肯答应?左师触龙在太后“盛气而待”的情况下,前去谏说。触龙的谏说,妙在巧设闲语,步步深入。第一步,聊家常,缓和气氛。先从太后的饮食起居问起,大谈自己的养生之道,使太后误以为触龙是来探望、安慰她的,所以“色少解”。第二步,说幼子,托及身后。触龙从自己爱怜幼子引入,提出让小儿子舒祺在自己“未填沟壑”之前,得“补黑衣之数”。“托幼子”这招实在高明,它引起了太后强烈的情感共鸣:终于有个理解我的人了,老臣真是“与我心有慽慽焉”!至此,太后由“色少解”转为“笑曰”。第三步,谈燕后,避实就虚。按照常理,下文该说长安君了吧,触龙却故意荡开一笔,先言燕后,指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竭力夸赞太后爱燕后“为之计深远”的明智,暗衬爱长安君“为之计短”,欲擒故纵,使太后很是纳闷。前三步,看似“句句闲语”,实则步步紧逼。第四步,话今昔,单刀直入。正当太后越陷越深时,触龙感到进谏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紧紧抓住机会,剖析历史上赵及诸侯子孙没有继世为侯的深刻教训,危词警醒,然后单刀直入,指明太后的做法看似“计长”实为“计短”,倘要真爱长安君,应“令有功于国”,否则将无以“自托于赵”。谏说至此,太后心悦诚服,情不自禁说出“诺,恣君之所使之”。触龙的谏说,巧设闲语,步步深入,充分展示了纵横捭阖的游说特色。《古文观止》评曰:“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可谓中肯之论。

上述三篇先秦谏说文,辞令娴雅,谏说巧妙,充分反映出古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超的辞令技巧,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智慧。“一言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诚哉斯言。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

2、知道东南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的分布。

4、了解东南亚经济发展概况,掌握主要国家的出口商品。

5、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名胜古迹。【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的分布。

2、教学难点:东南亚经济发展和优势和劣势。【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播放东南亚热带作物的视频资料。

东南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东南亚的美丽和富饶。

2、新课讲授:展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图。学生活动:(1)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分析其纬度位置。

(2)找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回忆其特点,记忆其分布。(3)回忆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

讲授: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板书:

一、热带气候和农业

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播放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椰子,油棕等的视频资料

引导:东南亚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很多热带农作物的生长,结合课件展示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活动:(1)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2)东南亚主要的经济作物的分布国家。

总结:东南亚的主要物产我们可以通过下列表格来掌握。农作物 国家 水稻 泰国,越南 天然橡胶 泰国(最大的生产国)油棕 马来西亚(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蕉麻 菲律宾(最大的生产国)[来源:] 椰子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国)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加深对于东南亚物产的了解。过渡:我们经常听说“新马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 播放东南亚热带风光视频资料。

讲述:东南亚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因此旅游业也是各国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其中“新马泰”就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简称。

学生活动:对照课本,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总结列表: 旅游景点 国家 仰光大金塔 缅甸 海湾 泰国 下龙湾 越南 城市风光 新加坡 婆罗浮屠 印度尼西亚 吴哥窟 柬埔寨 转折:东南亚凭借其丰富的物产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主要的出口商品有:天然橡胶,棕油,锡,椰子和稻米等。其中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花园城市”。总结:东南亚位置重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尤其突出。

板书:

一、热带气候和农业

1、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2、主要物产: 农作物 国家 水稻 泰国,越南 天然橡胶 泰国(最大的生产国)油棕 马来西亚(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蕉麻 菲律宾(最大的生产国)椰子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国)

二、旅游与贸易

1、旅游业

《孔雀东南飞》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一、学习目标

1、一“自”:自主——自我设计、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2、两“真实”——真实作业(独立见解、独立完成)、真情实感

3、三“品”——品德(价值取向)、阅读的品质、阅读的品味

二、规范

1、尽可能要求同学选修语文选修课或语文组社团。

2、建议同学扩展阅读面,订阅如下杂志(报纸)

《萌芽》、《中文自修》、《新读写》(必订其一)

《语文报》(选订,如以寝室为单位)

《读者》、《青年文摘》

《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

3、本学期每个同学要确定一个语文课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任选一个角度,对作家、作品中的人物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

(不少于3000字,期末誊写稿交任课老师,电子文稿发任课老师信箱)

4、每周有练字

5、每两周写一篇随笔

三、教师推荐书单

(1)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史铁生:《我与地坛》,见《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钱钟书:《宋诗选注》,见《钱钟书集》之一,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赛林格:《麦田守望者》,译林出版社,1998年/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5)加缪:《局外人》,见《加缪文集》,译林出版社,2001年。

(6)巴恩:《剑桥插图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7)巴恩:《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山东画报社,2002年。

(8)朱启新:《说文谈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9)龚良:《中国考古大发现》(上下册),山东画报社,1999年。

(10)钱穆:《湖上闲思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三联书店,1997年。

(12)汤因比:《人类和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

(14)房龙:《宽容》,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15)林语堂:《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16)罗素:《西方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7)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其他书目:西方经典如《理想国》、《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中国古代

典籍如《论语》、《孟子》等。

(20)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

(21)《古文观止》

(22)胡平《禅机----1957苦难的历程》广东旅游出版社

(24)汪曾祺《人间草木》江苏文艺出版社-----(大家散文文存)-----系列书籍1

(25)王志刚《读史有感悟》中国华侨出版社

中学生必读书目(共40种)

一.初高中必读部分:(10种)

1.西游记/(明)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5.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6.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7.阿Q正传//鲁迅选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8.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9.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0.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初中必读部分:(15种)

初一年级:

1.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

3.童年/(俄)高尔基著;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4.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法)凡尔纳著;范希衡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5.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中国少儿出版社

初二年级

1.青春之歌/杨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4.福尔摩斯探案/(英)柯南道尔著;丁钟华译.--群众出版社

5.居里夫人传/(法)艾里.居里著;左明彻译.--商务印书馆

初三年级:

1.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牛虻/(爱尔兰)伏尼契著;李民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3.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4.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英)兰姆姐弟改写;萧乾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5.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三、高中必读部分:(15种)

高一年级:

1.矛盾论 实践论//毛泽东选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4.谈美/朱光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5.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二年级:

1.子夜/矛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著;祝擎英译.--出版社

4.圣经故事/刘小江编.--外国文学出版社

5.傅雷家书/傅敏编.--北京三联书店

高三年级:

1.共产党宣言/(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老人与海/(美)海明威著;海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培根随笔选/(英)培根著;何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5.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美)巴巴拉·沃德,雷内·杜博斯主编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1.论语孔子

2.三国演义(上)(下)罗贯中

3.红楼梦(上)(下)曹雪芹

4.呐喊鲁迅

5.女神郭沫若

6.子夜茅盾

7.家巴金

8.雷雨曹禺

9.围城钱钟书

10.谈美书简朱光潜

11.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2.堂•吉诃德(上)(下)塞万提斯

1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14.巴黎圣母院雨果

15.欧也尼•葛朗台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17.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18.普希金诗选普希金

19.老人与海海明威

20.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吉檀枷利

中学生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学:

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葛兆光《唐诗先注》(浙江文艺出版社)

葛兆光《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河北教育)

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三联)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

张友鹤《聊斋志异选》(人民文学)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

顾学颉《元人杂剧选》(人民文学)

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

《世说新语译注》(上海古籍、贵州人民)《唐宋八大家文选》

灿烂的文化:

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古讲》(清华大学)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上海书店)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春风文艺)

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

思想的天空、精神的家园: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

流沙河《庄子现代版》(上海古籍)

周绍良《百喻经今译》(中华书局)

傅雷《傅雷家书》(三联)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三联)

培根《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湖南文艺)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三联)

房龙《宽容》(三联)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译林、人民文学)

人生的足迹、人物传记: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

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上海书店)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书店)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山东画报)傅雷译《名人传》(安徽文艺、译林)《傅译传记五种》(三联)

茨威格《六大师》(漓江、人民文学)欧文·斯通《凡高传》(北京)

人类的故事:

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北京)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中华书局)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

潘旭澜《太平杂说》(百花文艺)

房龙《人类的故事》(三联、北京)

文艺美学:

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文艺)

《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

《艺境》(北京大学)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中国社科)爱克曼《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

文艺欣赏与批评: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

林东海《诗法举隅》《诗词审美》(上海文艺)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

闻一多《唐诗杂谈》(上海古籍、人民文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人民文学)王国维·腾德咸《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陈从周《说园·书带集》(三联、花城)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联)肖复兴《音乐笔记》(学林)

丰子恺《丰子恺漫画品读》(江苏教育)《护生画集选》(中华书局)

几米《地下铁》《听几米唱歌》(三联)

科学:

德博洛《发明的故事》(三联)

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听力试题下一篇:有关电子商务实习认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