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读史王冕,读史的意思,读史赏析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史,读史王冕,读史的意思,读史赏析(精选6篇)

读史的态度 篇1

史官有秉笔直书的,也有为尊者讳的。秉笔直书者进而掉了脑袋,这样的例子不必再举。而后人也不必因为有为尊者讳的地方,便疑及整个二十五史,相反却应该从曲讳的地方探出隐情,才是正经的读史态度。

东晋秘书监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权臣桓温见之,大怒,对孙盛的儿子说:“枋头一战确实失利,但也不至于像你父亲所说的那样。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枋头,在今河南新乡东北,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北伐前燕,与慕容垂在此交战,惨败。恼羞成怒的桓温终于亮剑,这是政治家的惯用伎俩。

这时孙盛已老,在家安度晚年。可脾气依然是那个脾气,方正严厉,一丝不苟。儿子们虽然也年过半百,但孙盛对他们的管束一点都不放松。因此,当儿孙满堂跪在孙盛的面前,哭喊着求他改几个保命的字时,孙盛就是不肯,不但不肯,还将他们骂了一顿。没办法,诸子遂私改之,保住项上人头要紧。

孙盛估计也没老糊涂,见子孙们突然不吵了,不哭不闹了,而桓温的侍卫也没有破门而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孙盛也不吭声,装作不知道。原来,他事先已抄写别本,传之外国。及东晋孝武帝即位,购求异书,辽东人将别本呈上,与当时流行的删改本不同,遂两存之。

唐太宗要看《起居注》,担心有什么不良的言行被载入史册,褚遂良不肯。唐文宗要魏谟拿《记注》给他看,魏谟也不肯。吴兢写《则天实录》,语涉宰相张说不光彩事。身为宰相的张说暗地里恳求吴兢改数字,吴兢就是不肯,说:“若徇公请,则此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于后!”

史上确也曾发生过以写书做交易的事,就如现在的记者做有偿新闻。北齐中书令魏收撰《魏书》,凭自己的喜好褒贬人物,还大言不惭地对人说:“何物小子,敢与魏收作色,举之则使升天,按之则使入地。”话讲得很露骨,然而时人终是不服,谓之秽史。

即使如前四史之一的《史记》,鲁迅先生盛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王夫之也对其提出批评,认为“司马迁挟私以成史,班固讥其不忠,亦允矣”。此“忠”,不是不忠诚,而是指没能信守史官的职责。表现之一,即是司马迁对李广与卫青的不同态度。

读史,读史王冕,读史的意思,读史赏析 篇2

读史之初,必须明白三点:

第一,为什么要读史?第二,如何读史?第三,读史的价值是什么?

如果这三点不明了,读史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读史很可能成为读死。

读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现实服务。阅读时代距离越近的历史,对现实的参考作用越大。所以读民国史要比读清史,更具有现实意义。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而历史的记载却千差万别,然而也是一种常态,因此,需要在读史时务必警惕。

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政治利益的需要、意识形态的偏好、时代观念的局限、社会背景纷繁复杂、撰史者的学养与品德等,所以历史的记载就会变形,与历史真相不全然相符。

读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将弥漫在历史天空里的迷雾驱散,让历史恢复它应有的面貌。

“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是魏徵的名言,恐怕也是今人读史的准则。

要想获得历史的真相,尽可地能广泛涉猎各种版本的史藉与史料,按科学常理推导,并相互参照佐证。

不迷信权威,不迷信神话,坚持质疑与独立思考,是读史的第二条准则。因为权威和大人物也是人,他们的话并不一定可靠。

归根结底,读信史让人明智,读伪史却令人误入岐途。

读史抒情散文 篇3

晨钟敲响了落雪般的寒霜,我静静地独自坐在室内,燃起一炉沉香屑。一卷卷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典籍,轻掀着那泛黄的纸页,在梦中深吸着这馥郁了几个世纪的书香,任凭思绪不停地飘去……

回眸历史的苍茫,一切浮华皆如烟云般渐渐隐去。拂去心灵的尘土,走进历史的国度----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在这千载兴衰风雨中接受洗礼,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美文!

我虔诚地翻阅着那些泛黄的书页,去触摸他们精神的脉搏,聆听那遥远的吟唱,嗅那缕缕灵魂的芳香,循着渐行渐远的脚步,抚摸那千年的寂寞……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望那西北塞外,几多苍凉横世,看那金戈铁马,虚叹英雄谁在?燕草碧丝,嫩桑绿枝,掩映多少流水人家,待话桑麻,饮酒相赠。雨打芭蕉,玉阶白露,云霞海曙,竹露荷风,营造几多唯美意象;几杵疏钟,江枫渔火,白鹭飞雁,寄寓多少孤独寂寞……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一方薄薄宣纸上的几点墨香,折射出那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

徜徉的思绪飘扬过海,回过神来,已是暮云四合,落日熔金,细细地咀嚼,耳际仿佛依旧回荡着历史的声音……

读史读经典活动总结 篇4

读史读经典活动总结

罗冠迪

“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气华。”“读史读经典”活动是我们大学结合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而创立的品牌活动,实施一年半以来,对于拓宽本科生的阅读面,提升同学的人文素养起到了很大帮助,收到了来自校园内外的好评。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法学院13级本科2班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包括“读书会”、“观影会”、“纪念馆参观”、“话剧表演”“春游秋游”“知识竞赛”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回顾两个学期走过的历程,总结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开展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专题班会确保活动启动

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的顺利启动,离不开专题班会的召开。“读史读经典”活动开展两学期以来,班级在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分别召开“读史读经典”主题班会,每次班会均邀请班主任和读史读经典辅导员参加。期初班会集体讨论并决定本学期开展读史读经典活动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时间;期中班会就已开展的活动进行点评,听取同学意见对后续活动进行调整;期末班会对班级本学期内开展的读史读经典活动进行总结并对本学期参与活动积极、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彰,同时评选出优秀的读书报告。

虽然三次班会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均旨在通过民主讨论和定期总结,构建和完善本班“读史读经典”活动框架,使同学“自己活动自己设计、自己设计自己参与”,从而达成激发同学热情和使班级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目标,确保每一阶段活动的顺利启动。

2.专门组织保证活动开展

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门组织的保证。为了保证班会确立的读史读经典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班级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立专门的读史读经典委员会。读史读经典委员会以保证活动落实,便利广大同学为宗旨,由辅导员和部分班委成员及其他班内同学组成,专门负责相关活动的具体实施。例如,读书会活动中采购书籍、借用教室、邀请嘉宾;观影会活动中下载影片、调试设备;实践拓展活动中联系景区、安排车辆、采买物资等。

读史读经典委员会成立以来,起到了保证活动顺利实施、减轻同学负担的良好作用,对于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组织建设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受到了班内同学的一致好评。

3.专项资金支持活动运行

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专项资金的支持。为了解决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在运行中遇到的资金问题,班级专门成立“读史读经典”活动专项资金。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专项资金来源由两部分构成:学院划拨经费和班级班费。学院尤其是学院团委不但对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予以关注,而且对于班级开展“读史读经典”活动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另外,班级为了拓展资金来源,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也从已有班费中划拨资金充实到“读史读经典“活动专项资金中。”

“读史读经典”活动专项资金的用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购书。书籍是“读史读经典”活动最重要的组成,为班内同学购买相关书籍既能方便同学阅读,也是对班级开展“读史读经典”活动很好的纪念;(2)复印。对于一些目前在市面上尚未出版或者不方便购买的书籍和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纸质材料,班级采取复印的方式加以解决;(3)景区门票、车费、餐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班级秉承“走出课程、走向实践”的精神,积极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因此景区门票、车费、餐费等是资金的主要去向。

在“读史读经典”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班级坚持“节俭、透明”的原则。对于能不花的钱,坚决不花。例如对于有些价格比较昂贵的书籍提倡同学电子阅读;在户外拓展活动中,积极同经营者协商价格等;对于资金的去向,则坚持“花一笔钱、记一笔账”,力求透明,使同学清楚地了解相关开销。

4.专类奖励提高活动参与

班级“读史读经典”活动的较高参与,离不开专类奖励的激励。为了吸引班内同学积极地参与“读史读经典”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度,班级除了实行严格的签到制外,还设置“读史读经典”专类奖励机制,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读史读经典”专类奖励机制在奖励标准注重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考核同学,在奖励手段由学分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三个部分构成。奖励标准中的“量”是指班级同学参与班级活动的数量;奖励标准中的`“质”是指班级同学在每次活动的具体表现情况;奖励手段中的学分奖励是指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由“读史读经典”委员会上报指导老师,予以成绩上加分的奖励;奖励手段中的物质奖励是指对于参与活动表现优异的同学或读书报告撰写出色的同学在期末班会上颁发奖品;奖励手段中的”精神奖励”是指授予前述两种同学“读书读经典优秀个人”称号并颁发班级制作的证书。

在先进分子的评选方式上,班级采取由“读史读经典”委员会提名推荐、班内同学投票表决的方式,坚持程序正义,做到“民主与集中”相结合,使真正优秀的同学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读史读经典”专类奖励机制实施以来,对于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参与度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班级开展“读史读经典”活动中的又一大亮点。

《读史有智慧》读后感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波涛激流之中流逝了多少英雄故事,其中有成功的,抑或失败的;有欢乐的,亦或者悲伤地。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带给我们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然而经过千百年的酝酿,他给我们沉淀出最本质、最重要、最原始的东西:关于成功的经验,关于失败的教训。我们为成功者高唱赞歌,为失败者扼腕叹息;我们为敬佩名垂千古的英雄,我们唾骂遗臭万年的小人,观历史,沉浮起落之中,我们别有一番豁然开朗的感触,知道了如何去追求成功,如何去避免失败;敬仰唾骂之间,我们汲取了历史深刻的教训,充实了自己的精神,洗涤了自己的灵魂。历史之中,包含着华夏先哲无穷的智慧,博大精深;字里行间,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源远流长。我们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体会到了越王勾践坚持不懈;我们从“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了解到了霸王项羽的豪气凌云。晏子使楚、完璧归赵,历史,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笔丰厚的遗产;纸上谈兵、霸王别姬、历史,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一条条鲜明的教训。

一书在手,阅尽历史长廊之风云变化;全文在心,尽览人物性格之千姿百态。这就是我推荐你读的书:《读史有智慧》。

读史,读史王冕,读史的意思,读史赏析 篇6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他曾对斯诺回忆说:“我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我这样度过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饭。我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着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引自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第120页)

毛主席有关读书的佳话及故事很多,有关他到底在读什么书已成为当时各级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极欲了解并仿效的头等大事情。我就曾在70年代末期,在广州一名高级干部家里目睹过这样的情形。他书房里的藏书几乎全是历史书,所读之书都是毛主席喜欢的书。而他的儿子,也是我的朋友,却偏爱读西洋文学。

上阕起笔就是“人猿相揖别”,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但表面写来却是那么轻松,好像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这个“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但“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两个词汇一搭配,诗意立刻就产生了,读者的心也一下被震荡起来了。

接着是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几百万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磨过的几个石头,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嘛。时光在飞逝,时光在诗人的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并不足道,仿佛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正如诗人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是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结局呢?那自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诗人在此喟叹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岂能笑得出声来。

下阕第一句非常富有诗意,用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就艺术性地浓缩了诗人自己一生读历史书的情形。诗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直潜心读史,不知不觉一下就满头青丝变白雪了。这句诗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那么对于中国浩瀚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让人记得些什么呢?诗人仍从一贯的大象着眼,举重若轻,一笔带过。诗人道:只记得些斑斑点点,那也不过是几行陈年旧事而已,什么“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那不过是些骗人的东西,却还骗过了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其中到底有几个真风流人物呢?诗人虽用的问句,但意思却是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人物。

在诗人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后二句,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当诗人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了。这“东方白”一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二是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丈。

★ 诗词鉴赏范文

★ 《九日无酒》诗歌鉴赏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阅读答案以及赏析

★ 《九日道中》诗词全文欣赏

★ 如何鉴赏古代诗词

★ 诗词古韵鉴赏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鉴赏

【读史,读史王冕,读史的意思,读史赏析】推荐阅读:

咏史,咏史李华,咏史的意思,咏史赏析07-04

少年王冕教案07-02

001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06-16

上一篇:评价手册家长写的话下一篇:手术室满意度调查制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