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金融中心(精选8篇)

国际金融中心 篇1

1.1项目背景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于2007年1月31日开工,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总工期1007天。主塔楼地上103层,地下4层,建成时是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现华南第一高楼为深圳京基金融中心)。整个项目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建筑依中轴线而生,临珠江而立。耗资60亿,楼高103层,身长440米,钢网交织,水晶加身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它鹤立于CBD最核心的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这座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人们更愿意唤它的昵称“西塔”。没有人怀疑它将是广州最新鲜的地标。她修长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将为广州这座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老城嵌入更多时尚的元素。她不光是这个城市里夺目的风景,她还是被寄予了整个城市金融业希望的图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她甚至还没出生,就被 幻想溢满。她安静地立在广州中轴线的旁边,以其通透而修长名动四方。

它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优化空间和充分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

1.2项目介绍

主塔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超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将为入驻客户提供豪华、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办公环境。首层挑空13.5米的写字楼大堂,超3米楼层净高实现开阔优化的空间格局及设计。高速大容量的特色双轿厢穿梭电梯及高端品牌高速电梯组合,环保的双银LOW-E中空玻璃幕墙、领先光纤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三回路供电,双冷源供冷,充足的鲜风量,将确立国际化办公的新标准。创新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和筒中筒结构体系,可确保建筑的安全。

1.3总体介绍

建筑是人们用于记忆城市的主要元素,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起来前,作为广州中央商务区的珠江新城一直缺乏焦点。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已经矗立在珠江新城 的宝瓶广场旁边,在广州城市天际线上勾勒出细长璀璨的水晶体造型。这座曾经被简称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将承托起广州顶级国际商务交流和核心城市形象展示的平台。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楼高432米,加上直升机停机坪总高度达到440米,已经跻身全球十大顶尖超高层建筑之列,建成后将取代中信大厦成为广州最高的写字楼。站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脚下向上仰望,巨大的水晶体直插云霄,多达30根钢筋混凝土圆筒环绕在塔身四周,每根圆筒直径达1.8米,向上斜交搭建,编织出楼宇整齐的筋骨。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珠江新城的核心金融商务区,处于城市新中轴线上,项目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夏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周边五星级酒店与高档写字楼林立,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构成珠江新城5大标志性建筑。其独特的区域高度及功能组合成为广州城市一个最具魅力、最具商务能量的标志性建筑,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4建设历史

2003年1月22日,规划建双子塔

2003年公布的《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将这对超高双子塔的位置从北面移至南面珠江边。据说,这样的调整是为了呈现建筑天际线的一种韵律美,从中信大厦到天河体育中心,再到双子塔超高层建筑,新中轴线将呈现出一种波浪起伏的恢弘气势。

2004年11月9日,选中“通透水晶”方案。参与双子塔竞标的 设计方案一共有12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有精彩创意。经过多轮评选和市民投票,英国威尔森•艾尔建筑师事务所的“通透水晶”方案最终胜出。

2005年9月20日,城建地产中标。2005年的一场土地出让吸引了众人目光。富力、恒大、城建、新世界、新鸿基和上海长峰六家地产巨头参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竞逐,最终越秀投资和城建地产以总价10亿元,楼面地价2856元/平方米的报价将该地收入囊中。

2007年6月6日,广州IFC地上工程正式动工

2007年6月6日,广州标志性建筑、中国内地第二“超高层地标”———珠江新城广州IFC项目地下室工程完工暨上部工程开工。由此,103层的“水晶楼体将在人们的注视中一天天成长。项目总工期预计为1007个日历天,实现了“两天一层”的世界新速度。

2008年12月31日,广州IFC顺利封顶。2008年5月29日安装第一块玻璃幕墙。为了实现通透水晶造型,1万多块隐框玻璃幕墙为主塔穿上了精致的外衣。

2008年12月31日珠江新城广州IFC顺利封顶,广州市长张广宁在这一天乘坐工程电梯历时7分半登临广州IFC楼顶,他亲自为广州IFC最后灌装的混凝土挥动铁铲。全部施工计划耗时1007天,预计将于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

2012年9月26日,广州IFC全面开业。2.建筑简介

2.1楼层介绍

·主塔楼1—65层为智能化超甲级写字楼

· 69—100层为白金五星级酒店(四季酒店),设388间客房

· 12、13、30、31、48、49、66、67、68、81层为避难层或设备层

· 101—103层为设备及观光层

· 屋顶设直升机平台

酒店式公寓分为南北两翼,设于裙楼上部7—28层,共286户,建筑高度99.4m。裙楼地上5层,北侧设超高档商场(国际名牌旗舰店),南侧为多功能会议展览厅。裙楼完成面标高25.0m,结构标高24.0m。

地下室4层,除地下一层北侧有一部分商业用房及大型餐厅外,其余为设备机房和地下停车库,停车位1747个。

2.2功能介绍

广州国金中心主塔楼三分之二的楼层(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是为全球知名企业打造的全球企业总部。首层为挑空13.5米的写字楼大堂,现代高雅,大堂的视像媒体每天同步直播国际最新动向,最新资讯即时全面接收。净高超过3米的办公楼层空间,媲美世界顶尖写字楼。在物业管理方面,广州城建地产与世邦魏理仕签订了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首席租赁代理合同。世邦魏理仕是全球最大商业地产服务公司,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的物业管理公司。

写字楼部分招租情况良好,项目超甲级。自2009年8月正式启动全球招商以来,第一期面积已被预租一空,租出面积现超过3万平方米,数十家全球知名企业包括500强企业已进驻其中,现已推出第二期单元。项目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试运营阶段以来后,前来参观咨询的企业更是络绎不绝。

楼高432米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是独具特色的世界顶尖综合商务体,包括超甲级写字楼外、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式服务公寓、超豪华五星级酒店、高档商场、高级餐厅、地下停车库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国金中心项目裙楼近5.3万平方米的商业部分已引进广州友谊百货在沿袭广州友谊商店高端百货定位的基础上提升档次,致力打造广州最高端的友谊品牌,以国际顶尖品牌为核心,国际一二线品牌为主力,着力打造一个代表广州、代表华南地区消费水平和文化品位的商场,辐射、影响珠江新城CBD高端商务需求。而香港兰桂坊集团将领衔运营珠江新城核心区中央广场及地下空间项目。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下空间立体开发项目之一,拟打造成集百货零售、文体休闲、餐饮等商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级、园林式和景区式购物中心。

花城广场成写字楼“后花园”

而站立在广州国金中心之上,让人感觉最为震撼的则是其景观。因为是独特的筒中筒建筑结构,项目的景观可谓是270度环绕无敌景观。在示范单位,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东、南两面的景观。而在项目的南面,是电视塔,紧邻项目东面的是已建成的中轴线广场——花城广场,而花城广场再往东,则是东塔地块。把视线再往外看去,珠江新城CBD的一系列景观尽收眼底,五大标志性建筑以及众多高低不同建筑物的城市景观。这里有几百亿元甚至更多的市政投入,也是广州至贵的城市景观。

此处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总规划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的“花城广场”,可被视为广州国金中心的“后花园”。花城广场位于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节点,此前也被称为新中轴线广场,被誉为广州的“城市 客厅”,是广州一次性建成规模至大的综合性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相当于10个人民公园大小。

有出入口直接通往地铁三、五号线

除了建筑方面的先进性,广州国金中心的交通充分体现了其地标性集聚效应,入驻企业尽享交通之便利。

广州国金中心位于珠江新城西南部核心金融商务区,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厦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处于新城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得天独厚地坐享珠江新城核心区的立体交通优势:地铁三、五号线唯一交汇站、城市轻轨、多个公交车站、的士站及地下旅客捷运系统等汇聚,快速贯通广州三大核心经济商务圈,直达体育中心及广州火车东站,实现快捷商务办公,成为立体交通华南枢纽。西塔将是珠江新城交通枢纽,不仅地铁三号线、五号线、从广州火车东站到电视塔捷运系统接驳,地下空间还与珠江新城CBD写字楼以及少年宫等标志性建筑连接。在广州国金中心友谊百货门口处,有出入口直接与地铁三、五号线相连。可以说,广州国金中心是一座交通便利的地铁上盖物业。

此外,广州国金中心拥有充裕的地下空间,在东、西双塔的地下空间连通后,不但规模更为庞大,而且是未来广州轨道交通网络中最大的枢纽站之一,将地铁网络与轻轨交通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在资金流、人流和物流等各方面均具备空前卓越的经营空间。依托这一枢纽地位,广州国金中心地下空间的功能主要包括:商业功能、商务服务功能、金融服务等功能。广州国金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理念为“通透水晶”,其目标就是使之成为一座造型优美体量雅致的建筑,从而发挥其在勾勒城市空中轮廓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今,这个建筑物屹立在广州中轴线上。站在广州国金中心下面抬头仰望,整个项目身形巨大,巍峨磅礴,连通身旁的附楼,共同成为中轴线上至雄伟的建筑群,并和珠江对岸被广州市民亲切称为“小蛮腰”的广州塔形成了互相辉映之势。

广州国金中心配备有完善的消防报警设施,包括先进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分布光纤感温报警系统、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智能应急广播系统。这个国内领先的火灾报警系统,不仅可以光纤感温,电气主干电缆的运行温度还可对电气设备进行漏电火灾报警。光纤测温以往只用于电厂等工厂,此次考虑到高层建筑火灾多是电气线路和设备引起,所以安装了这一系统。

值得一提的还有如烟气控制,通过计算机模拟重点部位火灾发生后烟气产生的速率及楼层空间2米以上烟气能见度,合理确定排烟口的分布,延长可利用疏散时间;使用低烟无卤材料的电气线材外套,减少火灾发生时有害烟气的产生。在自救系统中还引入了具有早期预警语音疏散功能的应急广播系统。

同时,广州国金中心一旦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还有两项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硬件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位于楼顶的直升机停机坪,人员可快速疏散;一是所需的全部600吨消防用水(相当 于60辆10吨消防车储水量)都置于楼顶,水系统基本覆盖为常高压系统,需要使用时只需用重力流灭火即可,这确保了供电供水中断时也可及时有水灭火。

广州国金中心楼高432米,可以说有三分之一都是在云层中的,防雷安全也十分重要。广州国金中心的防雷安全,通过雷击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建筑物防雷等级及措施,对建筑物防雷设计、信息系统防雷及施工过程防雷安全措施均已全面考虑。还有三回路供电(即双子站供电、中轴站供电及自备9000KW发电机组供电),可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双冷源供冷(即区域集中供冷冷源及自备供冷冷源),可确保供冷系统安全。

为此,广州国金中心的设计人员详细调查了解了广州国金中心周边5公里、10公里、20公里的雷电分布情况,参照国家制定的适用于爆炸危险品建筑的防雷标准、根据掌握的此地区雷电资料设计了广州国金中心的防雷方案。设计人员告诉笔者,将广州国金中心的钢管混凝土柱设置防雷引下线,每层梁架、玻璃都成了避雷设施,同时,为电气设备设置了浪涌保护器避雷器避免雷电冲击。

除了安全上智能系统给予的保障,它还能带给人们诸多便利。比如人们今后进入拥有1700多个车位的广州国金中心停车场时将会看到清晰的停车指引,停车区位指引字幕将一路指引司机将车停放到指定区域,并且地下空间空气监测系统可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实时更新空气。

其电梯系统局部采用的是双层穿梭电梯,即电梯有两个轿厢,可 同时停靠于两层,提高了运行效率。理想状态下1分钟30秒就可从底层到达顶层。电梯的转换层特别方便。在底层乘坐处有清晰的标识说明,先乘坐到相应的转换层,然后再进行换乘。在各楼层上班人员在不同的转换层得到有效的疏散,节约了大家的上下班时间。另外,西塔的会议系统采用全数字技术,可以自动跟踪摄像;一卡通系统则让使用者用一张卡就可以进出门、停车、考勤、就餐、消费、用水电气、乘电梯等。

在科技环保上,广州国金中心集中世界先进建设和管理技术,建筑、结构、电气、节水等多方面作了创新和优化设计,实现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全封闭的103层的广州国金中心设备运行系统极为庞大,要节能,其霓裳首当其冲。所以,它的外衣都是玻璃幕墙,采用的材料是中空双层LOW-E玻璃。纳米镀膜玻璃可以有选择性的透光,该材料遮阳系数低,能抵挡70%的太阳光,有效的隔绝太阳能辐射。该玻璃传热系数也很低,比普通玻璃低50%,从而,相比普通玻璃外墙建筑,这身外衣可以减少40%的热量进入室内,降低运营能耗。此外,半钢化夹胶中空Low—E玻璃可大幅度降低自爆率,夹胶保证玻璃不会脱落,人们不用担心走在广州国金中心下面的安全了。

变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西塔的空调、水泵和空气系统中。不仅水泵变频调控,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而且所有的空气系统变频变风量,空调也采用变频技术节电,并且秋冬季等气温较低的季节,大楼的空气系统采用全新风起到少用空调多通风、节能的效果。同时 冷源部分是一个由冷水机组、高频泵等智能设备及末端组合空调机组合成的多变量系统,通过建立动态控制模型,通过预测控制,超前调节等控制技术,解决集中供冷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垃圾等污物排放上,全部实施管道或集中回收系统,无异味、无污染,广州国金中心内设有真空密闭的垃圾传输管道,每个楼层有垃圾投放站,人们只要将密封好的垃圾投入垃圾箱中,按下按钮,垃圾就被真空输送到中央垃圾收集箱内,并可自动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此外,广州国金中心采用大量LED光源、庭园灯,公共区照明采用智能控制,部分扶梯也变频控制.未来125部电梯穿梭往来与新电视塔内部只有五个功能区不同的是,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内部103个楼层将负担起高密度的人员往来。为此2010年投入运营后,将有125台电梯穿梭在这座巨型建筑物中。其中有的电梯可以直达70层酒店,有的电梯负责在小范围楼层间中转。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内部结构在70层以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贯穿30层楼宇的中空结构为即将进驻的超五星级酒店带来更直接的阳光体验。

2.3形体分析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运用巨型斜交网柱筒中筒结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理念为“通透水晶”,其目标就是使之成为一座造型 优美体量雅致的建筑,从而发挥其在勾勒城市空中轮廓方面的重要作用。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塔楼建筑平面是由六段圆弧组成的圆弧三角形,以独特的曲线形状及透明的光滑建筑立面为主要思路设计,通过渐变宽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显露出建筑物优美独特的纺锤外型。建筑的结构采用独特创新的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呈现出清晰可见的流动几何图案,并和楼板的分割及幕墙体系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钻石形状斜网格”结构随着塔的高度,逐步进行尺寸缩减。这种延伸性的设计将使得地面的游客感受到楼体“直入云霄”的视觉震撼。

广州国金中心的主塔楼建筑平面是由六段圆弧组成的圆弧三角形,以独特的曲线形状及透明的光滑建筑立面为主要思路设计,通过渐变宽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显露出建筑物优美独特的纺锤外型。建筑的结构采用独特创新的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呈现出清晰可见的流动几何图案,并和楼板的分割及幕墙体系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钻石形状斜网格”结构随着塔的高度,逐步进行尺寸缩减。这种延伸性的设计将使得地面的游客感受到楼体“直入云霄”的视觉震撼。

建筑体的外衣是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其内部体态则是钢筋混凝土内筒,连接内外筒的则是钢组合楼盖。这种独特创新的筒中筒结构体系在的世界超高层建筑中尚且是罕有的一个。整个建筑外立面精美流畅,典雅现代,极为晶莹剔透而又瑰丽多彩,全面区隔并超越过往的传统高层建筑。3.结构分析

中央核心简用作办公室,采用带爬模平台系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电梯配置以及灵活进出多租户办公区的要求确定了核心筒形状。整个建筑供设置71部电梯,其中52部用于办公层、15部用于酒店、4部用于停车场。中央三角形核心筒布局包括9部双层高速电梯,服务于主要避难层,该处部分电梯可换乘至中间楼层。提供两个逃生通道,各避难层设置大厅。利用局部电梯井之间的闲置空间(电梯井在此处变小,可供服务立管提供足够空间)提供各办公层的卫生间。

整个建筑外立面简洁典雅,以复杂的曲面造型为基础,三个外立面各垂直半径5.1KM、平面半径71m、转角半10M。为了得到精美典雅的建筑效果,设计深化采用快速成型实体模型及计算机建模,打造新的城市名片。光滑玻璃幕墙更加突出了建筑造型,玻璃幕墙重复使用1.5米宽、落地玻璃板(半径较小的转角处宽度小)。

为了节能考虑,幕墙原本设计为通风双层透光百叶栅格,但由于使用成本高而放弃使用。考虑采用高性能单元式玻璃幕墙确保可见 斜网结构的足够通透性。变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西塔的空调、水泵和空气系统中。垃圾等污物排放上,全部实施管道或集中回收系统。采用大量LED光源、庭院灯,公共区照明采用智能控制,部分扶梯也变频控制。

与平滑曲面的玻璃幕墙造型相比,菱形斜交网格结构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骨架式结构的刚度可抵御水平风力,取代常规伸臂桁架的重质结构。广州西塔是采用该结构的最高建筑,该结构目的主要优势是提供刚性和灵活性。无需使用阻尼器减小水平位移,结构的灵活性无需更多主要支撑结构即可满足大中庭的设计要求。

在塔顶,玻璃幕墙超越顶部继续向上,让塔顶渐渐消失于天空中。由于消防疏散要求设置了直升机停机坪,而没有突出塔尖。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令人惊叹的附属结构,直升机停机坪构成了悬出于塔顶的玻璃幕墙的具有雕塑感的设计元素。斜交网格结构

斜交网格结构结合中央核心筒可抵抗重力和侧向受力,抗震能力强。钢筋混凝土的斜交网格外筒结构使得大部分受力通过轴向荷载转移,该结构比抗弯框架更加高效。考虑到节能和视觉效果,设计了 巨大钻石型结构,高54米,横跨12层办公和16层酒店区。屋顶与中庭

从建筑上来说,多达30根钢筋混凝土圆筒环绕在塔身周围,每根圆筒直径达1.8米,向上斜交搭建,编制出楼宇整齐的筋骨。简介明快的建筑形态、功能表达以及建筑材料成就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西塔可抗八级地震、百年一遇大风,这种独特创新的筒中筒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和优异的抗震性能,遭遇撞击和爆炸等突发事件,只会局部破坏,不致引起连锁反应而倒塌,结构整体安全度高。

超高层建筑受到地震、大风的影响远甚于普通建筑。而广州国金中心平面类似三角形的体形不仅本身能明显减少侧移,并且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抗侧抗扭刚度好,加上整个筒中筒的结构也使得建筑物自重轻,单位面积的重度比一般混凝土结构减少了近30%,从而地震反应减弱。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表明,即使在八级罕遇地震(广 州抗震设防烈度为七级)作用下,广州国金中心仍然屹立不倒,并且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分别进行的微粒混凝土模型、有机玻璃模型振动台试验表明,广州国金中心可抵御八度罕遇地震(广州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同时,美国CPP公司和汕头大学分别进行的风洞试验结果都显示,在百年一遇的大风作用下,位于塔楼内的人都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作为超高层建筑,除了防风、防震之外,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如果广州国金中心遇到一个局部的火灾或者爆炸事件,只会局部被破坏,而不会发生连续倒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也离不开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原来,钢本身难耐高温,但是外筒在钢管中注入了混凝土,混凝土本身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加上钢管对混凝土有约束性,所以,钢管混凝土的外筒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防火性能,而内筒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更为重要的是,斜交网格结构遇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只会从钢管混凝土斜交的节点处断裂,从而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而钢管混凝土相交的节点成为斜交网格结构的重点和难点。在两根同样受力的钢管混凝土柱相交时,为了外形优美,相交的节点截面积只能相当于一根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积,却要承受两根钢管混凝土柱所能承受的强度,而且每个节点处高约10米,如果不够坚固,将功亏一篑。为此,在华南理工大学承担的节点试验研究中,设计人员们创新性地对节点采取了特殊的构造,不仅采用更高标号混凝土,而且 增加了钢管壁厚度。

国内超高层建筑中具领先地位的智能安全系统,如果说结构是建筑的骨骼,那么,智能系统可以说是建筑的神经。而智能集成度相当高的广州国金中心就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包括了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应急广播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及车行导向系统、设备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信息系统、会议系统、通信网络、可视对讲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等19个智能系统和各弱电子系统的集成等。而如此全面的智能系统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具有领先地位。

结构类型与布置,西塔采用采用巨型钢管混凝土柱菱形斜交网格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的筒中筒体系。69层以上,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取消了核心筒的内墙,仅保留部分核心筒外墙并向内倾斜,电梯井道移至核心筒外,形成巨型钢管混凝土柱斜交网格外筒+剪力墙结构体系。

楼盖结构体系:首层以下及核心筒内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板厚130~200mm。内外筒之间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梁跨度约8~15m,工字钢梁高一般为450mm,跨度较大处加高至600mm;办公楼层板厚一般为110mm,酒店楼层板厚一般为130mm,板跨度较大处局部加厚。结构特点

广州西塔修长挺拔,高宽比达6.5,平面呈圆弧三角形。外周边由六段曲率不同的圆弧构成;立面由首层至31层外凸,31层至103层内收,在剖面上,外立面曲线从底层至约三分之一楼高处形成最大外 围,然后向上尺寸逐步缩减,形成直入云霄的纺锤外形。整个建筑外立面简洁典雅,以复杂的曲面造型为基础,三个外立面各垂直半径5.1KM、平面半径71m、转角半径10m。西塔外周边共30根钢管混凝土斜柱于空间相贯,节点层间距离27m;73层以下每节点层间分6层,层高4.5m;其余分8层,层高3.375m。基础模式及特点

4抗震

4.1抗震结构分析

主塔楼位置基础底板已到达中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层。考虑到部分柱位下岩石裂隙较发育,采用人工挖孔桩(墩)基础,持力层均为微风化粉砂岩或砾岩,设计要求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13MPa。桩径3200~4800mm,桩长约6—13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10000kN~247000kN。部分桩有抗拔要求,单桩抗拔承 载力特征值为5000kN~15000kN。

主塔楼位置基础底板厚2.5m,基础底板面标高-19.1m 由于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 ,广州西塔结构的构件截面承载力及侧向刚度需求由风荷载所控制。计算表明,风荷载引起的结地震作用构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约分别为《抗规 》7度小震作用下的 2.10、2.65 倍 ,对于地震作用而言,结构的超强系数较大,使得不增加或少增加结构用料而达到更高的抗震性能目标成为可能 , 即预期达到大震弹性,巨震(超设防烈度地震)可修。

广州某国际金融中心(图1)位于广州市珠江新 城,由A,B两 座塔楼组成。两座塔楼地上38层,高度170.3m,属B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建 筑面积13.7万m2 ;地下3层,底板面标高-14.2m,建筑面积为3.0万m2。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混 凝土筒体结构体系,利用电梯井、楼梯间、卫生间和设备间布置落地核心筒,核心筒承受大部分的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优良。楼盖为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整体性良好,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采用环梁节点[1]。整个结构体系传力路线 明确直接。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因A,B两座塔楼结构类型和平面相似,文中仅对A塔楼进行介绍,图2为A塔楼各层结构平面图。钢管混凝土柱最大直径1400mm,壁厚25mm,层6开始壁厚减为20mm,材质为Q345B,从层12开始每隔5层直径缩减50mm,层36及以上直径,为1100mm。钢管混凝土柱核心混凝土强度等级:层3及以下为C70,层4~15为C60,层16~21为C55,层22~33为C50,层34及以上为C45。核心筒剪力墙在轴②、轴?处为700mm厚,其他地方基本为400mm厚。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层3及以下为C70,层4~9为 C65,层10~15为C60,层16~21为C55,层22~26为C50,层27~33为C45,层34及以上为C40。

4.2抗震加强措施

工程属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超限的主要内容为平面凹凸不规则和扭转不规则。工程于2008年通过了广州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 专项审查。中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目标确定为: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不屈服,剪力墙连梁抗剪不屈服且保证强剪弱弯。经分析,对结构构件进行合理配筋后,可实现上述中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目标。为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除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外,采取以下加强措施: 1.加强落地剪力墙,适当提高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配筋率。控制落地剪力墙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剪应力水平不大于0.2fck(fck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罕遇地震的水平剪力取Pushover分析结果和6.25倍小震弹性计算值的较大者。经计算,工程A塔楼为0.093fckAc(X向)和0.047fckAc(Y向),Ac为落地剪力墙的面积。适当提高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配筋率至0.6%,以确保核心筒在罕遇地震时不出现剪切破坏。

2.加厚首层楼盖板厚,适当提高配筋率,保证水平力传递可靠。3.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每层设置一道配筋加强带(暗梁),以提高剪力墙的延性。

4.根据弹性楼板模型的整体分析结果进行构件配筋。适当加大混凝土筒体周边楼板的配筋率,并加强与筒体之间的锚固;加厚结构平面楼板外伸段内凹角处的板厚,提高该处楼板配筋率且板筋双层双向拉通;适当加大楼板外伸段处楼板边梁的腰筋布置等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

5.采用弹性楼板模型对跃层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由于所有跃层柱(钢管混凝土柱)的长细比均不大,经验算,所有跃层柱的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时,跃层柱抗震等级提高一级。PUSH&EPDA分 析也表明,在大震下所有钢管混凝土柱一直保持不屈服状态,表明框架能形成第二道抗震防线,很好地保证了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整体延性。

5总结

一个地标建筑的价值,不只是仅靠高度,还有它优美的外观,出色的结构、完善的功能、节能和环保的要素以及人文精神的承载。或者说地标建筑带来的利好是新技术的喷涌,土地资源的高度利用,城市实力的陈列,甚至一个城市高级偶像的诞生。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新的城市名片,全球国际化大都市中的耀眼明珠,将把广州的国际形象全面提升到新的高度。

广州国际中心集合了世界当代工程结构和施工的最新技术,通过越秀集团和施工总包单位中国建筑总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联合体通力合作,在业内专家多个世界级的设计和顾问单位的配合下,攻克了诸多世界级施工难题,实现了多项技术新突破,并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

一是该项目在超高层建筑中首次应用创新的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筒中筒结构体系,该结构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和优异的抗震性能,能有效抵御强风、地震的侵袭。

二是该项目是世界上最高的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系统的建筑,主塔楼8.5万平方米的玻璃幕墙面积也是目前超高层单体建筑之最。

三是施工单位自主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整体提模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创造了主体结构施工两天一层的世界新速度。

四是施工单位自主研发了C100超高性能免振自密实混凝土,并将其一次成功泵送到411米的高度,创造了同类混凝土超高泵送的世界新高度。

五是该项目是世界上第一座自施工阶段开始就进行系统性结构健康监测的超高层建筑。

建筑完工后的外形毫无意外的与当初竞标阶段的计算机效果图几乎完全一致。

国际金融中心 篇2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变化,传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尤其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日渐加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全球金融环境的动荡一直未能完全平复。一方面,在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发达经济体一向推崇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受到质疑,国际金融发展呈现出相应的新趋势;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相对变化,尤其全球经济战略布局向亚太地区的转移,使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展现出相应的新变化。尽管来自新兴国际金融中心的挑战日渐增大,无论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还是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Index)”均表明,伦敦、纽约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位尚无可能被撼动,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赶超。

一、国际金融发展的新趋势

金融的过度创新和对虚拟经济的放松监管,被视为引爆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不断推出各种救市措施的同时,发达经济体对自由市场的态度有所改变。为规避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稳定和安全,不但对金融市场进行积极的干预,而且着手对既有金融监管制度施以改革,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展开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推动金融监管体制的一体化。无论被称为“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格的金融改革法案”的美国2010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还是英国的《2009年银行法案》、《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抑或欧盟2010年一致通过的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2012年“折中”通过的有关对银行业进行统一监管的协议,其目的均在于此。G20、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在努力构建国际金融监管的新框架。前者于2009年伦敦峰会明确,加强金融监管,创立更强有力、更具全球一致性的跨国合作及高标准监管框架;发表《加强金融系统》宣言,同意以崭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替代金融稳定论坛,并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不但将信用评级机构纳入其中,而且首次覆盖对冲基金,要求今后监管措施必须能够阻止过度杠杆,采取行动反对“避税港”等不合作行为。后者于2010年形成《巴塞尔协议Ⅲ》,上调资本充足率下限标准,要求设立“资本留存缓冲”,并在信贷增长过快时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将更加强调相互之间的超主权合作。

而改进和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降低对不适当风险融资的依赖,阻止过度冒险与投机,无疑在其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2014年G20峰会将加强风险防范作为3大目标之一,明确其所承诺的金融监管改革包括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督。尽管金融创新是国际金融快速发展的关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虚拟经济毕竟源于实体经济,即使相对独立也还需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服务。经受过度创新、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洗礼的国际金融市场,在监管之下逐渐调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立足于传统基本业务,既能防止经济过度虚拟化又可促进实体经济切实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与实体经济更为紧密结合的新趋势。2011年7月,纽约市长在“未来的纽约”发布会上指出,太过依赖华尔街经济是纽约发展的桎梏之一;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纽约5个行政区多元化战略还包括生物科技、现代制造业和小型企业。

二、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以及地位变化,在极大程度上以自身及其隶属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并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实力此消彼长,尤其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全球经济战略布局向亚太地区转移,均在国际金融中心多元化、多层次格局的变化中有所体现。

伦敦金融城自2007年起每年3月、9月发布GFCI,已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尽管局限性在所难免,其还是通过相对全面的连续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的变化。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前4位排名相对稳定,伦敦、纽约地位牢固,是国际金融中心格局毋庸置疑的核心。在2009年9月也就是危机爆发后一年的排名中,中国的深圳、上海均进入前10,分别以695分、655分位列第5和第10,深圳更是首次入围即登前10榜单;上海还在2010年9月和2011年3月、9月连创新高,以693分和694分、724分达到第6位和第5位,2012年3月以687分排名第8;此后二者均未能再出现在前10榜单之中。从2013年9月、2014年9月、2015年3月的排名可以看出,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不但使纽约首次超越伦敦拔得头筹,而且前10之中还占有3席,旧金山、波士顿相对稳定,芝加哥、华盛顿在第10位上下稍有波动;欧洲经济仍未能走出泥潭,前10中仅有伦敦和苏黎世入围;亚洲经济尤其东亚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占有4席,除传统的香港、新加坡、东京以外,首尔自2012年进入前10榜单以来一直名列其中,并在2012年9月以685分上升到最高的第6位,2013年、2014年、2015年得分均在700分以上。这显然与2007年9月的排名已有很大不同(见表1),来自亚洲尤其东亚的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逐步提升、地位日益巩固,在国际金融中心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欧洲除伦敦继续领先、苏黎世相对稳定外削弱之势较为明显。

表1 伦敦金融城GFCI排名

注:根据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1-17)整理而成。

新华-道琼斯IFCDIndex报告自2010年开始发布,以其对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性的首次关注而受瞩目。2014年报告中,名列“成长发展”要素前茅的是上海、东京、新加坡、纽约、伦敦、香港、北京、深圳、巴黎、迪拜,欧洲2个、美国1个、亚洲7个(见表2)。在总共发布的5期报告中,前10位尤其前6位相对最为稳定,在地域分布上已呈现相对均衡的态势;与GFCI一样,纽约、伦敦无可争议居于前两位,只是二者的座次刚好相反;东京的位置比GFCI靠前,位居全球第3;香港在2013年才刚刚超越东京来到全球第3,2014年就不仅被东京反超,还首次排在新加坡之后仅列第5;而上海始终位于前10之列,已由2010年的第8、2011年到2013年的第6再进一步,与香港并列第5。尤其需要强调的,与GFCI相似,国际金融中心的位次变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欧洲整体下降,亚太及北美均有所提升。除“成长发展”要素评价一直稳居第一外,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金融服务业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为基本目标的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不无关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水平”要素、由“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子要素构成的“国家环境”要素评价均大幅提升8位,“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前5之列。香港则在“环境”要素评价排名中座次下滑8位,首次跌出前10之列;“成长发展”要素评价,与新加坡提升2位不同,下滑4位列第6。而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2014年全球竞争力排名,香港也自2005年以来首次跌出三甲之列,同样被新加坡超越、下降1位至第4。

表2 2014年新华—道琼斯IFCDIndex排名

注:根据《新华-道琼斯全球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2014年11月)整理而成,括号内数字为相对于2013年的排名变化,“+”、“-”分别代表“前移”和“后退”。

三、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创新和功能演变:关键要素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最初同样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缓慢而长期的自然结果。但随着其对国家/地区经济推动作用的日渐增强和在国际战略中重要地位的日益显现,政府逐步介入自身金融业的发展,开始通过规划有意识地鼓励和推动本国/地区有条件的城市超越一定的发展阶段快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也因此转化为一种自觉的人为结果。即,与反映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关系的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理论相对应,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包括自然形成型和政府推动型。前者由强大的经济实力所推动,资金需求拉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然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最初的国际金融中心通常产生于发达经济体,伦敦、纽约传统国际金融中心通常集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于一身。后者由政府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所推动,资金供给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在经济和金融尚未发展到相应水平、由政府抓住机遇创造并改善其必要条件跨越式前行的人为结果;这也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离岸金融业务的兴起,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中美洲岛屿国家产生了包括新加坡、巴哈马在内的各具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国际金融中心,并逐步促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由此可见,正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创新,由自发转向自觉,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完成了自身的创新演变:不但于既有自然形成型之外增添了政府推动型这一创新模式,而且在国际金融中心随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这一人为因素的作用还在增强;即使自然形成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其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扶持和监管引导的力度。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推动型最终要以经济和金融自身的快速发展为根本基础,市场和政府相协调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所实践。

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国际金融资源的聚集和辐射,主要包括金融信息集散和价格发现、资源优化配置及风险管理,分为金融市场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管控中心;同样是在发展中为适应新的需要而逐步提升和拓展,即,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不断演进。最初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提供货币兑换、贸易货款结算和金融中介;国际金融中心所聚集的金融资源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投融资功能显现并日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对美元的需求,推动欧洲美元市场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跨国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分散日渐增加的由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险管理功能不断发展与完善。

无论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创新还是功能演进,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和创新、制度的适宜供给都是其极为关键的要素。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实力和腹地经济,即经济规模的深度和广度,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并葆有竞争力的关键依托和动力源泉。金融自由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功能演进的根本途径。制度的适宜供给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创新最终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其功能演进市场作用得以强化的外部推动力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尤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兴未艾,经济腹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大伦敦、大纽约金融中心圈已现雏形。

四、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共性因素与基本条件

自2010年IFCDIndex发布以来,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在5项要素评价中有3项,即“金融市场”、“服务水平”、“国家环境”要素排名一直稳居前两位;“产业支撑”要素,纽约位列榜首,伦敦也在2012年超越东京上升到第2位;即使唯一“欠缺”的“成长发展”要素,纽约、伦敦也均在前7之列,2012年更是仅仅排在上海之后居第2、第3位。

就形成模式而言,伦敦、纽约均属自然形成型的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就类型而言,伦敦、纽约均属功能中心,是“一体化”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就发展而言,伦敦、纽约均属自由放任、开放竞争理念的积极践行者,是金融创新最为重要的策源地。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信息便利、社会政治环境稳定等通常特征外,综观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变革,经济强盛、贸易发达、实力雄厚,货币强势、金融自由、体系完备,是其得以形成的共性因素;顺应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以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取向,适宜适度的金融创新和政策支撑,自然渐进,是其强化竞争优势、创造相对优势持续前行的基本条件。

无论伦敦还是纽约,其所隶属的国家都是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崛起的那个时代最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全球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自发选择、自由发展、自然结果,市场发挥主导性作用,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注定相对较为缓慢。虽然1880年美国就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才正式确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是在这一相对漫长的时间里,美国建立起现代金融制度,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美元也被广泛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借贷,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聚集和辐射功能兼备,完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所需要的积累。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又增强并拓展了自身的金融聚集和辐射功能,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美国的全球霸权。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显然,从这一角度讲,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转换不可避免地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兴衰、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伦敦、纽约既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本币的国际化加速了国际金融资源的聚集和辐射,国际货币的强势地位毋庸置疑。直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而改变的原因同样是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使国际金融中心不必完全依赖国内资金的供给,进而得以相对摆脱对国际经济中心的依附;伦敦正是以此为契机,通过适时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国际经济中心和本币地位相对较弱之时重新崛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除颁布《2009年银行法案》、《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并于2013年成立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和审慎监管局外,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日益提升,英国再次“尽全力让伦敦位于全球金融创新的最前沿”。不仅密切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继续扮演先锋角色:2011年把打造人民币离岸市场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2012年4月启动伦敦金融城建设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2014年10月成为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西方国家,2015年3月在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正式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由中国发起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面对欧债危机困扰依然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持续的发展潜力。尽管如此,经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自然需求,依然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持久动力;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金融实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最终得以崛起的基本支撑。而国际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定的锁定效应。尤瑟夫指出,不管繁荣还是萧条,国际金融中心往往能保持很长时间,即使暂时落后也能快速赶上。

参考文献

[1]刘兰香.巴塞尔III初定一级资本充足率底线增至6%[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9-14

[2]陶君道.国际金融中心与世界经济[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李清娟,等.华尔街时代: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演变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学发展,2013(10)

[4]高长春.战略金融:国际金融中心生存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覃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及展望[J].海南金融,2014(5)

[6]尤瑟夫·凯西斯/陈晗.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1780-2009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贺瑛,等.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8]余秀荣.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篇3

经济学博士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

受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和美国参议员舒默的委托,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与纽约城市经济发展公司(NYCEDC)联合提交了《维持纽约和美国全球金融服务领先地位》的报告。该报告指出,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纽约和美国是全球金融中心,但是,由于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恰当的监管措施,伦敦正在逐渐对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形成冲击。随着科技的发展,迪拜、香港和东京也逐渐成为有力的竞争者。而且,受美国监管过于严格的限制(包括其诉讼环境、惩罚性监管机制和严格的移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未来十年里,纽约和美国可能会失去全球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不过,伦敦并没有因为美国相关报告的肯定而骄傲,而是提出了多种建议以维护和提升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指出,面对新兴经济体的竞争,进一步推动伦敦的成功取决于伦敦继续坚持其监管、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也有人对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弱点提出了担忧,因为伦敦没有强大的国内经济作为支撑,当信贷周期进入低迷阶段时,伦敦可能会面临风险。为此,英国正在大力吸引新兴市场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到伦敦金融市场中去。而且,英国具有维护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长远战略,英国财政部长戈登·布朗在2006年提出了把伦敦金融城打造成全球金融中心的全面计划。伦敦金融城在行政上属于伦敦市,但有自己的市长、法庭以及700名警察。这里聚集了500多家外国银行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每日外汇交易量达6300亿美元,是华尔街的两倍。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金融的重要支撑点,它既是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心,也是一个经济体整体实力的表现。根据IMF的数据,2004年,美国GDP占全球的28%以上,股票市值占全球的44%,债券融资占全球的38.6%,银行资产占全球的15%左右,而后三项占全球的31%,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01.6%。事实上,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纽约在美国金融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也是典型的金融发达型国家。2004年,英国GDP占全球的5.2%,其股票市值占全球的7.7%,债券融资占全球的4.23%,银行资产占全球的11%,后三者占全球的7.6%,占GDP的比重高达545%。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伦敦在发达的英国金融体系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04年,日本股票市值、债券融资和银行资产占全球的14%,占GDP的比重达467%。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后起之秀的东京在日本金融发展中也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一方面,金融本身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纽约市而言,金融服务业占全市产值的15%,仅次于房地产业。过去十年中,纽约金融业产值平均增速高达6.6%,是纽约市增长最快的产业,其增速远高于纽约市产值平均3.6%的增速。不过,伦敦对于英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远重于纽约对于美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既是其经济发展和历史决定的,也是其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政府经营的结果。虽然20世纪英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下降了,但是,英国政府充分重视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还是在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开放竞争秩序的有效维护方面,还是在对海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吸引方面,英国政府都以此为目标。纽约和美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是20世纪以来美国不断上升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决定的,也与其政府开放金融、对市场恰当的监管和对人才的吸引有关。东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实力的上升有直接关系;迪拜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油价上涨和石油美元的形成有直接关系;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其离岸金融中心的定位有直接关系。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 篇4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推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关工作的领导。

本市设立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阶段性目标和各项措施。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安排上海金融发展资金,用于对金融人才、金融创新的奖励和金融产业发展的扶持。

第七条 本市应当按照国家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分工,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在金融领域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增强本市金融业的服务功能,推动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为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金融市场建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防范、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推动在本市的金融机构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鼓励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教育研究机构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第二章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形成多功能、多层次、国际化金融市场体系的要求,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进货币、外汇、债券、股票、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保险、黄金、产权等市场的建设。

市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产、企业年金、信托计划等各类机构投资者。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融资租赁、货币经纪、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本市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第十条 本市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培育成为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

本市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推广有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符合国家金融监管要求的各种金融产品和业务;支持有关机构研究探索以股指、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推动离岸金融、股权投资、并购贷款、私人银行、券商直投、信托租赁、汽车金融等业务的发展,鼓励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

第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促进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市场交易系统互联互通,建设、完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相匹配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统一高效的现代化金融支持体系。

第十二条 本市鼓励发展金融外包服务,支持金融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电子支付等金融专业化服务产业发展,鼓励设立金融专业化服务机构。

第十三条 本市支持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与金融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行为,增强行业自律,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建设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

第十四条 本市支持金融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诚实守信、服务至上、严格规范的职业操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第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金融行业协会发挥规范、协调、服务、自律等作用。

第三章 区域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张江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洋山保税港区以及其他区域各自的发展优势,完善本市金融业空间布局。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编制金融集聚区布局规划,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城市规划。

第十七条 市规划国土管理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和金融集聚区布局规划的要求,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保证金融集聚区的建设用地。

市房屋管理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为金融机构解决营业、办公用房提供便利。

第十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完善金融集聚区内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办公、商业等服务环境。

本市电力、通信、交通等相关企业应当做好金融集聚区的电力、通讯、交通等服务保障工作。

第四章 金融人才环境建设

第十九条 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金融服务部门制定金融人才的集聚、发展规划和培养、引进计划;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适应的金融人才使用评价机制,分类制定与金融人才相关的政策。

第二十条 市金融服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建立本市金融教育信息资源库,推动教学资源共享。

市教育管理部门和市金融服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设立金融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培养各类金融专业人才和金融管理人才。

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金融服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引进国际认可的金融职业能力考试认证机构在本市开展相关认证业务。

第二十一条 本市鼓励金融机构以及相关单位通过市场机制,从国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的金融人才。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金融人才在户籍和居住证办理、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对引进的境外金融人才,出入境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简化出入境手续。

第二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金融人才奖励办法,对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贡献的各类金融人才给予奖励。

第五章 信用环境建设

第二十三条 市经济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金融服务等部门,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建设金融业统一的征信平台,扩大信用信息采集的覆盖面和数据量,改善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市经济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金融服务等部门,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健全金融业高级管理人员执业信用记录。

第二十四条 本市工商、税务、公安、质监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机关应当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提供相关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第二十五条 本市鼓励信用服务机构开发信用产品,支持信用服务机构的合法经营活动。

信用服务机构收集、处理信用信息、提供信用产品,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

信用服务机构对征信过程中获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不得损害被征信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妨碍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第二十六条 本市支持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活动中使用信用产品,推进在企业融资、创业扶持以及典当、融资租赁等业务中使用信用产品。

第六章 金融创新环境建设

第二十七条 本市鼓励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技术、服务、管理、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第二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创造条件,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下,将各类金融创新成果率先在本市实施推广。

第二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完善金融创新保护机制,加强对金融创新成果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三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金融创新奖励办法,对优秀金融创新项目给予奖励。

第七章 金融风险防范与法治环境建设

第三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本市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完善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加强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协作。

第三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和评估机制,支持相关机构开展金融风险预测、评估、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防范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为金融机构维护重要金融信息系统安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十三条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应当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做好反洗钱、反假币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工作。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打击。

第三十四条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为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有关行业协会等提供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得干预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

第三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完善金融诉讼案件审理机制,加大对金融案件的执行力度。

第三十六条 本市金融仲裁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完善金融仲裁规则,提高金融仲裁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第三十七条 本市支持金融法律服务业发展,鼓励法律服务机构拓展金融法律服务领域,为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个人提供金融法律服务。

第三十八条 本市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当通过媒体和其他形式,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开展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第八章 附则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简介” 篇5

2010年6月,国务院同意厦门经济特区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2011年3月,建设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被分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成为国家战略。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2012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若干意见》中,赋予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多项先行先试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厦门市在本岛东北部规划了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两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载体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起点、快启动、早见效”的要求,成立市“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指挥部,思明区和湖里区同时分别成立建设指挥部,下设征地、拆迁、招商、宣传等七个工作小组。通过市区联动,探索建立开发建设、投融资、财税、招商等服务“一条龙”管理体制。市政府成立了净资产目标为100亿元的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两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运营主体、投融资的主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和产业对接的平台。在规划编制方面,由市规划局和金圆投资集团牵头,聘请美国HOK公司编制《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城市设计概念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在开发建设方面,两岸金融中心大厦、建发国际大厦、厦门国贸金融中心、台商总部大厦、思明金融大厦动工建设,片区征地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多个地块已相继挂牌出让。

截至2012年9月30日,“两岸金融中心”累计完成征地861.1亩,拆迁165.6万平方米,挂牌出让土地22.5万平方米。在招商引资方面,前来考察调研、探讨合作商机的境内外客商络绎不绝。截至2012年9月30日,“两岸金融中心”已落户项目84个,正在办理落户项目37个,在谈项目253个,总投资额预计超过440亿元。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拟在厦门设立“海峡金融资产交易所”;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中国民生银行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拟在厦门设立茶叶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拟在厦门设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此外,厦门大学拟与上海国际金融学院等合作,在厦门建设“两岸金融研究院”。厦门软件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京道联萃创业投资基金、赛富创业投资基金、海翼融资租赁公司等已相继落户“两岸金融中心”;福建农信系统资金运营厦门中心、厦门农商银行票据中心已签订《项目意向书》,拟入驻“两岸金融中心”;台湾宏泰集团、台湾永丰金控、台湾华南银行、美国飞利凯睿证券、澳大利亚麦格理投资、香港大中华金融国际投资公司、中通汇银资产管理公司等众多境内外金融机构纷纷来厦寻找商机。目前,“两岸金融中心”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势头良好,经过若干年努力,将打造成为功能齐备、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金融集聚区、试验区和示范区。据悉,继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2011年3月,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分别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底,国务院颁布《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并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再次将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作为重大建设平台之一,赋予厦门多项先行先试政策。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是中央赋予厦门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对提升厦门市金融业乃至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都是不容错过的重大

国际金融中心 篇6

2.负责对来外籍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复检。

3.负责对来自国外的人员提供的健康证明进行验证。

4.负责对出人境人员实施必要的传染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5.负责签发具有检查、检测能力项目的检查、检测报告和相关证书,并对出具的结果负责。

6.负责对出入境人员提供必要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服务。

7.协助局卫检处进行相关卫生检疫、口岸传染病预防、监测。

国际金融中心 篇7

2002年上海市金融工作会议向外界列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表, 即“五年打基础、十年建框架, 二十年基本建成”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从2002年起到2005年, 打好基础;到2010年, 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 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会期长达6个月。世博会预测参观总人次超过7000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由此可见, 世博会的举办对于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来说都是一个重要契机。同时对于金融业, “世博效应”将有助于上海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集聚, 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 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金融发展环境的优化, 从而加快上海的金融国际化进程, 最终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二、“世博效应”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积极意义

1、世博会的举办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根据国际经验, 每一届世博会, 除了能够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外, 总能给举办城市带来无法计算的后续效应, 提升主办城市的软实力。世博会的举办给上海带来的后续效应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二是增强上海的集聚辐射;三是加快上海的科技创新;四是促进上海文化理念和文明的传播。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上海可以借助2010年世博会契机, 充分利用“世博效应”, 加强金融业“软环境”建设, 努力打造金融生态环境, 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设施, 优化区域交通网络, 加快集聚与金融业相关的法律、咨询、会计、信息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 搭建金融机构交流的平台, 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的整体活力。

2、世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金融人才的竞争是金融竞争的核心。全面的金融人才发展战略和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队伍将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举办世博会将引发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上海也会面临一次人才集聚的历史性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形成一个国际化的人才流, 借助“世博效应”, 上海应紧紧抓住吸引一批、培养一批、用好一批的人才开发战略, 大力开发以金融业为先导的世博人才, 把人才开发的重点不断向人才国际化聚焦, 同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优化服务, 营造集聚和使用金融人才的良好环境, 努力提高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才国际化进程。

3、世博会的举办有助于推进上海金融领域的创新

上海目前一直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的主要场所, 这些创新产品在吸引投资、规避金融风险以及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设立是金融组织创新的代表, 它将在促进上海成为金融产品中心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从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制度等多方面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领域的创新, 从而为加快上海金融领域的创新提供新的机遇。

4、世博会的举办有助于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辐射能力, 发展构建长三角金融圈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和相互支持, 国际经验表明, 一个国际大都市的背后往往有城市群的支撑, 如纽约、巴黎、东京等都是如此。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同样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持。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 “世博效应”将辐射整个长三角城市群, 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 同时对于上海金融市场的辐射能力提升和构建长三角金融圈也是历史性机遇。

三、小结

总而言之, “世博效应”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借助举办世博会的良好契机, 大量吸引外资银行入驻上海, 并推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借力于世博会对各个产业和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 增强长三角地区的金融联合, 进一步强化上海的引领作用;总之, 2010年上海应抓住世博会举办的契机, 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世博效应”, 相信上海将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摘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1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 同时也是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之年, 这也是一个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基础构建框架的重要契机。借助重要的国际性活动或市场机遇, 实施金融创新与突破, 是国际金融中心崛起的一个成功经验, 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 必将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世博效应,国际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1]黄牧旸:《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与路径》, 《浙江金融》, 2006年, (07) :56—58。

国际金融中心:遥远有多远 篇8

在拥有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磁悬浮列车之后,上海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更宏大的目标: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谁也不会怀疑上海的雄心壮志。1949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东亚地区的金融中心。现在这座城市拥有中国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成为中国主板市场,以及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中心、期货交易所等。各类专业金融业务处理机构也大批落户上海。

“上海将来当然要发展成为纽约、伦敦这样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去年4月对当地媒体表示。目前,国际金融中心一般分为全球性和地区性两类。前者仅有伦敦和纽约,后者以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为代表。

这个目前服务于中国内陆的金融城市,10年后会成为继伦敦、纽约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吗?

受限制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很长,需长期努力。”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6月18日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候表示,在人民币还不能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的金融中心仍是以内地市场为主。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8年底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指出了国际金融中心应具备四点要素:第一要有国际通用的法律和制度的环境,第二要有一个对内、对外都十分开放的和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第三要有能够大量、实时、客观反映市场和产品变化信息的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第四要有能够聚集一流国际金融人才的能力。

刘明康认为,就此标准来看,无论上海还是其他中国城市,目前离国际金融中心尚有很大的距离。

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局限性,暴露了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的问题。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强大的本国货币做支撑。”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伦敦和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本国货币英镑和美元都是通行的国际货币,而美元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也受制于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说,人民币非自由兑换则使得外汇市场的创新受到制约,同时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对外开发速度与程度,进而影响了金融机构拓展国际业务的能力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热情。此外,利率非市场化使得货币市场发展以及以利率水平为标的的金融产品创新直接受到约束。

海外舆论一直批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缓慢。例如,上海早在2006年,就创建了金融期货交易所,但迄今仍未交易任何产品,业界翘首以盼的股指期货一直难产。此外,虽然监管人士几个月前就宣布将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但迄今毫无进展,导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缺乏做空机制的股市。

回溯到上世纪30年代,作为当时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却已经呈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和开放性——没有外汇管制,货币自由兑换,投资环境宽松,并形成了信贷、同业拆借、票据、外汇等各类与国际对接的金融市场。

当时,远东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债券、中国政府在欧洲市场发行的金币公债等都可以在上海的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机构和居民都可以进入买卖;上海黄金市场的交易量仅低于伦敦、纽约,而超过巴黎和东京;伦敦白银市场的定价经常根据上海银市的交易状况调整.

民国时期,上海是当时的中央银行所在地,这里不仅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样的大型金融企业,也有“北四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和“南三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这样的私人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这一时期的上海金融机构对于政府的财政与全国资金运转亦具有支配权,上海的银行持有一半以上的政府公债,全国工矿企业五分之一的信贷资金来自上海。

1949年后,中国的金融决策和管理中心从上海北移到北京。这也是上海当前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另一外部劣势。如今,“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金融监管机构、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三分之二的中央国有企业总部均设在北京。

在2008年5月初,北京市政府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将北京的未来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尽管国际上也有金融决策和交易中心相分离的先例,比如纽约和华盛顿之间就是如此。不过,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认为,北京的这一优势上海短期内难以替代。

服务的挑战

另一挑战来自上海政府自身的服务。

“为什么让工商局盖个章就这么难?”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激动地说。6月中旬,李振宁的一个客户做赴深交所上市前期准备工作时,需上海某区工商局在该企业的工商执照复印件上加盖公章。但跑了三趟工商局,章也没能盖下来。李振宁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行政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去除“官本位”思想。

美国经济学家黄亚生在其著作《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一书中,这样描述上海政府之前对待资本的不同态度,“上海政府对跨国公司大献殷勤,却刻意冷落本地的中小企业。”

民营企业家也多认为,上海应该提升营商环境。

在今年7月18日上海召开的“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咨询座谈会”上,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称,民企进入上海门槛较高,让它们望而却步。他呼吁上海应改变“国强民弱”的格局。德力西集团董事长胡成中则认为,上海在金融、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准入,开放得还不够。事实上,就在今年上半年,上海市低调地将该市大部分民营高速公路收归国有。

自2006年6月以来,有7000余家民营企业撤离上海。

上海市外资委2007年针对上海投资环境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有超过4成接受调查公司认为法律规章不健全、政策透明度不够,是影响上海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最大两个问题。

黄亚生认为,要想建设金融中心,上海需要回到一些基本原则上:减少政府干预,在发放执照、融资和监管待遇方面消除对企业的歧视,然后努力提高监管质量,抑制腐败并增加透明度。

舆论也普遍担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时,是否也会延续制造业的“国强民弱”的格局。

作为中国东部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发展一直离不开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支持。上海统计局统计表明,截至2008年,上海国有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占地区生产总值约四分之一,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上海国资委系统职工平均工资也略高于该市职工平均水平。

在金融领域,上海国资优势更为明显。如果不算中央级金融企业,在地方性金融国资中,上海的实力当列全国首位。截至2008年,上海金融国资总资产达2.4万亿余元,有20多家金融企业。

此前,上海市政府一直试图将国资背景的上海国际集团打造成金融巨无霸。2000年,上海市曾以行政划拨的手段,集中了全市金融国资30%的股权,造就了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目前控股浦发银行、上海证券、上海国际信托公司等,并参股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及上海证券等大批金融企业,牌照门类齐全。

中国首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日前已获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原则通过,近期即将正式对外公布。上海市国有资产规划投资委员会委员杨建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改革目标是做大做强上海金融国资。

上一篇:期中考试表彰大会致辞下一篇:雨季顶板专题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