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囚绿记教案(共7篇)

囚绿记教案 篇1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一走进咱们云阳中学,满眼都是绿色,这种郁郁葱葱的颜色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同学们能背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啦,非常好,咱们中国古诗词中描写绿的句子还有很多,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背几句啊?(备注)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绿色,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机。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绿的散文——《囚绿记》。

二、品囚绿之味

(一)解题

1、本文题为“囚绿记”,这里的“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

明确:绿是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小结:从这里可以看出,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是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但是,要想对文章理解得深刻,光凭题目行吗?还是要回到文章中,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思路

1、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如能像“囚绿”那样用动宾结构的两个字概括更好。

【我们的方法】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1)寻(遇、得)绿(1—4段)。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

(2)观(赏)绿(5—7段)。

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焦”字理解。)(3)囚绿(8—12段)。

这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引绿入室——发现生的欢喜——绿条执意向外——绿条渐瘦渐弱——打算放绿出“牢”。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4)放(释)绿(13段)。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

(5)怀(念、忆)绿(14段)。

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板书:文章思路: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2、小结: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三、赏囚绿之韵

1、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在作者眼中,所囚之绿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1)美

“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2)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

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意思理解);

(3)它是柔弱的

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

(4)它是倔强的、坚贞的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

2、小结: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它是美的,柔弱的,倔强的、坚贞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

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四、悟囚绿之魂:

难道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

1、提示: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屡遭酷刑,年仅34岁的他吐血而亡。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主题一:个人境遇的隐喻,民族命运的象征。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使读者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落,体味到被囚系的而枯萎、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便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2、提示:难道这仅仅是文章的主旨吗?作者说:“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怎样一种魔念?你有过吗?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

主题二:爱的误区

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爱绿,爱长春藤,爱我喜欢的事物,这没有错。爱是人类的天性,可是,《囚绿记》却形象而理性的警示我们:在一定的情况下,爱是自私的,爱是魔念,爱是毒药,爱是囚笼,爱是死亡。

爱有误区。

你看,那株被我的爱牵进窗口、引向书案的长春藤,不是“渐渐失却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吗?爱,使它奄奄一息了!

为什么?

爱不是占有,爱是放手。爱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这是《囚绿记》对人性误区的深刻揭示。

3、提示:难道这又仅仅是文章的主旨吗?作者说——“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你受到什么启示?

主题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人往往无视自然界的规律,最终却难免品尝自酿的苦酒。在这些饮酒者当中,有的人执迷不悟,有的人迷途知返后感悟哲理,而陆蠡当属后者。

如果没有外界的触发,“我”与“绿”之间的僵持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正如文中所谈到的——“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小结:立足文本,深入开掘,触及灵魂深处。这才是我们的语文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让我们的情感丰富、思想醒悟、生命得到升华。

4、提示:“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和“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主题四:发现美的历程

《囚绿记》还揭示出一个哲理:美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角度、心境下才能完美呈现。作者是孤独而陌生的,“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孤独是美的伴侣,一个人静观时,最有可能发现、感受美。发现美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必须是一个内心安静敏感的人。“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种禅的境界,在人生中是难得而值得珍惜的。我羡慕作者是这样一个有慧根的人,而命运又给他一段悠闲寂寞的时光,在他的窗前又放下那棵绿色的常春藤。

由此,我想到,同样一位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写《花未眠》,他在北海的旅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凌晨四点,一个安静的时间,发现了海棠花的美,并由一朵花引发了那么多人生感叹;普希金因为流放,才从大海中看见了自由的光芒,写出了《致大海》。艾青在牢中,孤独无望,对着漫天的雪花,想起了自己的乳母大堰河,写出了感人的诗章。人总有诗意、温柔的时候,总有最有缘分发现美的时候,捕捉住那个特定的时刻,就会让它成为人生中精彩的篇章。

5、小结:

《囚绿记》在主题上的贡献,不是《荷塘月色》是对人生的探求,在苦苦寻找生命的出口;不是《故都的秋》是对人情的开掘,在努力开掘人情的高雅趣味;《囚绿记》是对人生的顿悟,在形象地揭示个人境遇与民族的命运,人性中爱欲的误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发现美的历程。

当然,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很多新的想法,这也许正是优秀作品恒久的艺术生命力吧。最后让我把这段话送给大家——

“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禁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我们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去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五、听囚绿之音: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例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六、课堂总结

欣赏美妙的散文,我们就应该怀着一颗审美的心,去感受作者的情思,去领略优美的语言带给我们的美感,学会从字里行间感受出生活的美和诗意来。

七、作业布置

八、文章推荐:

给爱一对翅膀

——给《囚绿记》的作者陆蠡

新居的窗口拥上一团绿,这生命的活力深深地将你吸引住,因此你爱上了它。

可是爱使你失去了理智,与普通人一样,你的占有欲也随爱而生。你爱它柔软的卷须,舒开的嫩叶,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你把绿牵引进你的屋子里,你让它伸长到你的书案上。你拿它装饰你的房间,你拿它装饰你的心情。渐渐地你的爱几乎将绿囚禁到死亡。

很庆幸的是你最终醒悟了,你痛下决心,放绿,放开曾是绿友的绿囚,给被爱者一对翅膀,让被爱者自由地飞翔。

陆蠡先生,爱是人心底最真切最朴实最美好的情感。寂寞时,爱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伤心时,爱是寒风中一团热火;高兴时,爱是清晨的漫天朝霞;愉悦时,爱是夏夜的一轮银月。

但是,不得不承认,爱有时可以让人失去理智,不择手段地以求获得与占有,可与此同时爱成为了被爱者的恨与恼。

也许拥有自由的爱真的很难,给予自由以爱更难!似乎爱所引发的占有欲已完全限制了那奔向自由的理智。没有理智的人是什么?是“疯子”,豪不夸张地说,在爱面前,10个人中会有8个人是疯子。

正如水池的金鱼,当人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它,第一反应就是将它由广阔的海洋中迁移到比海小万万倍的鱼缸中。这不是爱,这是一种谋杀!终有一天,鱼会翻过肚皮,睁着眼睛在水中漂荡!

当你将所谓美好的爱强加于被爱者,无疑将其套上无法摆脱的枷锁,而这时你将一步一步走向失控直到彻底失去理智,不断地伤害被爱者,从而爱演化成了无法容忍的罪恶,一去不回头!因为爱,所以要坦然的给予自由,给予爱以自由飞翔的翅膀。

囚在笼子里的爱终将死亡!

陆蠡先生,怎样爱,读你的文章,今天的父母、老师、亲人、战友、同学、朋友、情侣,真得好好想一想。

囚绿记教案 篇2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囚绿记》是陆蠡笔下的一篇美丽多情且韵致无限的绝妙小品。作品中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量很多,研究者们深入文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作品的主题,全方位分析了陆蠡的写作意图。

人教版教学用书对其主题作了如下解释:“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于是,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篇伟大的爱国散文诗,且主要体现在常春藤的象征意义上。陈鸿光以为“常春藤所表现出来的‘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忠贞不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作者忠于伟大的祖国,忠于伟大的中国人民。”陆蠡在文章中通过惆怅、缠绵而又深沉的语言将内心的爱国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他看来,这是在为民族和国家的自由呐喊。

对于上述的“爱国”主题,焦锐男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怀着“《囚绿记》到底是个人情怀的‘爱与占有’, 还是抒发宏大主题的‘民族气节’”的疑问,进一步比较了各路教师教学用书对于《囚绿记》主题的解读。同时,他还研读了陆蠡散文集中的《囚绿记·序》,最终他得出结论:“陆蠡在序言中所说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正是解读本文的钥匙,纵观此序言, 丝毫没有大时代的影子。”他认为作者要表达的正是一种“情感” 与“理智”的冲突:“囚绿是情感,释绿是理智……而‘我’正挣扎于‘爱的占有’与‘理智的释放’之间,难以抉择。”对于这份矛盾的心理研究,张斗和从文本中找到了答案。首先,“它的尖端 ……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的确感动了“我”,但是“我”还说“植物是多么固执”,因此,“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要继续 “囚系住它”;其次,它“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但是“我仍旧不放走它”。于是,张斗和认为:“最后被囚的常春藤病态的样子触动了‘我’的同情心,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让‘我’产生了敬畏之心,于是我释放了它。” 这样便有了文章描述“我”与“常春藤”之间的交往和纠葛,揭示了爱和占有的关系——爱不一定要占有,要爱的尊重,爱的自由。 傅芳则运用“错位理论”[2]分析了作者巧用“我”的表达效果,让读者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对自我情感需求的极度重视,并指出“自私的爱一旦膨胀,占为己有也就在所难免”的主题思想。

一些研究者认为,陆蠡与“常春藤”的交往的确是在反思自己的自私与忏悔。然而,在吴晓湖看来,《囚绿记》一文不止是作者在忏悔。他抓住文章中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常春藤”和“我”, 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整合。他认为陆蠡饱含深情地描写绿的美好形象, 歌赞绿的精神品质,实际上赋予了绿以生机、活力、向往光明的象征意义。因此他说:“《囚绿记》是一篇赞美绿的文章,也是一篇自我忏悔的文章,同时还是在绿的歌赞与‘我’的忏悔二重奏的基础上奏出的关于爱的艺术的哲理性散文。”[3]显然,这样的解读为陆蠡笔下的“绿”增添了一股生命的味道。

笔者则以为不仅仅绿色具有生命的味道,“我”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生命的体现。王清从生命的维度出发,在《囚绿记》中找到了两个生命个体:“常春藤”和“我”,并联系作者写作时所处的“孤岛”环境,重点分析了“我”的生命质态:“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因此,王清赋予了“我”一个“孤独”的生命底色,进一步揭示了“我”因为孤独, 所以选择了“绿”的房间,又从“绿”的房间里,渐渐读懂了孤独的“我”的生命主题。如此看来,《囚绿记》是作者在不断探寻自我的生命历程中,把自己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思考生命哲学的著作。如同宋如郊所言:“(《囚绿记》)形象揭示了从属于社会的‘人性’与从属于自然界的‘物性’所具有的和呈现出的特定的关系和状态,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表现了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二、关于《囚绿记》的语言表现艺术

研究者们通过对文中语言的分析得出以上主题,因此,作者语言表现的艺术手法也成为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本文凸显的艺术手法与语言表达方式紧密相连,所以,笔者将本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进行了整合,并不分开赘述。总体而言,本文淳朴而深刻的语言魅力是在运用托物言志和炼字等艺术化手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是通过陆蠡记录自己与常春藤相处过程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陆蠡并没有采用华丽的语言,而是通过对生命的反省将自我的追求寄予在单纯的常春藤上。这样,常春藤便不只是象征着生命和自由,更多的是象征着“我”的生存状态。 如同张怡春认为的那样:“它没有直接托物言志,而是转了一点弯, 最终是通过‘我’的忏悔实现的。”[4]

另一方面,炼字的艺术化加工使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富含深刻哲思。陆蠡对常春藤的称谓由一开始的“影”,到中途的“囚”, 最后至“友”的表达,深刻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具体来说,绿影,是因爱而生的欢喜之情的流露;绿囚,是因异爱而产生抱怨与冷静后愧疚的交集体现;绿友,是真爱背后的祝福与敬重。 可谓一字值千金,三个字的表达效果便不言而喻了。周政昌又将这种称谓上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夸张的放大,他认为“作者一方面放大对绿的真挚、诚恳、执着的爱,另一方面又放大了由于爱的方式的错误而导致的伤害,这样矛盾就强烈地呈现出来了。”[5]显然,作者将内心矛盾的情感通过这种夸张的放大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

正是在这样的矛盾中,陆蠡在写作《囚绿记》的时候,采用了个性化的语言。尽管如此,季钦认为《囚绿记》在语言上存在八大语言瑕疵。最终他说:“《囚绿记》的语言瑕疵如此之多,希望再版时编者加以修改,或是干脆将其从教材中删去。”在笔者看来, 散文是一种个性化的文体,其语言的优美正是体现在自由灵活,接近口语表达的风格上。陆蠡在写作的时候,有些标点的运用和词语的用法,甚至是句子结构的调整,应该有他特殊的含义。例如:季钦指出“我迁徙小台子到圆窗下”一句中的迁徙应该替换为“我搬移或移动小台子到圆窗下”。这里“迁徙”有小心翼翼搬动的感觉, 有期待之意,更能表达陆蠡当时见到常春藤那种喜悦和珍惜之感。 类似于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此仅举例说明。正是因为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让读者对《囚绿记》的理解和感受更为真实。

三、关于《囚绿记》的教学处理

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对于《囚绿记》这篇课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然而,绝大部分教师在对《囚绿记》这一课的设计上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解读这篇文章的多元主题。同时, 教师们把主题解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其语言的本质,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刘小书的设计中,他以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为导入,引出 “绿”的话题,紧接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 “绿”的含义,得出主题: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性格。随后,带着学生进一步理解“囚绿”的含义,得出两个主题。一方面,爱不是占有,忽视规律的爱是害;另一方面,讴歌生命的尊严,并运用泰戈尔的诗歌《流萤集》作为补充说明。最后他以呼应导入的方式, 完成了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大部分教师也是如此。

笔者分析了大部分教师这样设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本文在教材中是略读课文,相较于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而言,地位较低;二是当代背景下,“多元解读”的学习方式让教师过分关注文章主题而忽视语言的学习;三是教师受到教学用书的影响,没有深入地剖析文章的语言。

李晓霞有意识地将“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体验”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仔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中逐步探究出文章的内涵与写作意图。她采用破题导入的方法将三个问题抛给学生:标题中的绿是什么意思?囚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囚绿?这样, 同学们在解答这三个问题的同时就理清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二个环节是李晓霞的教学重点:语言品析。她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对 “绿”的称呼,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一见钟情(绿影)——日久生情(绿色)——情不自禁(绿囚)——一往情深(绿友)。分析了关键词之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点自己喜欢的语言。最后在这些言语的评点中,带领学生一起感受陆蠡笔下“绿”的形象以及交流讨论《囚绿记》的写作意图。在她最后的教学反思中她如是说:“这篇设计在我校同课异构大赛中获一等奖!主要原因是独立刻苦钻研教材,散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品位,使得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

在笔者看来,“语文味”不仅仅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学以致用。在这方面,姜琳的设计思路是将精美短文《遍地黄金》与《囚绿记》做比较,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和讨论探究法拓展学习散文的个性化语言,并布置了两百字左右的“陆蠡心理描写”的课后随笔。这样的设计既有口头的交流,又有书面的表达,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收获。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在不断说和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我的教学建议

综上所述,针对《囚绿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方便广大教师以作参考。

首先,就文章的主题而言,“表现民族气节”“爱不是占有” 以及对“绿”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教师们都无需过多讲解。针对高一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他们体会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对生命的思考。

其次,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散文个性化的语言品析上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7]因此,具备良好的学科意识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同学们学习完文章主题之后,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思考传递给读者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依据。”随后,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在同学发言后作补充说明,针对不同的学情安排合适的教学环节, 这也正是学生意识的具体体现,更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多得的亮点。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将语言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传递给读者无限的生命思考”。然后作具体阐释——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 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 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8]

解释:从这几个前后变化的形容词来看,作者对这个小房间的喜爱是油然而生的。房间虽小、潮湿、纸糊,但是作者很细心,也可以说很乐观,总能从这样差的环境里找出很“灵巧”的纸卷帘, 而且,“南方少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看来作者对这里的喜爱,是油然而生的。这里的环境描写同时也为常春藤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改变略读课文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比《荷塘月色》《孤独的秋》和《囚绿记》的语言,将三篇课文的语言安排在一起学习,仔细品读散文语言的个性化韵味。比如: 《荷塘月色》的清新脱俗,《故都的秋》的酣畅淋漓,《囚绿记》 的含蓄深刻。继语言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归纳总结出“散文是离作者心灵最近的一种文体,是最富有个性化的”[9]的相关结论,方便学生学习和运用。

《囚绿记》公开课教案 篇3

【摘要】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关键词】公开课;教案;《囚绿记》;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对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重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教学方法:诵读感知、读写品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早自习预习、电子白板、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整体感知:检查早自习预习情况

1.文题中“绿”指什么?(常春藤)2.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用两个字概括。(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3.作者囚绿后放绿,放绿后又怀绿,这矛盾的表现流露作者的什么情感?(喜爱绿)

三、讲析课文

(一)学习囚绿(8—12段),齐读,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爱绿为什么囚绿呢?圈出相关句子来读读。2.请大家圈出描写“绿囚”的语言,读一读。看看绿枝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突出绿枝条什么特点?在“绿囚”变化过程中作者心情如何变化的?

答案: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研读重点词语:“装饰”、“葱茏”、“猗郁”。(装饰,安慰;葱茏、猗郁本指草木茂盛,这里移用,表现爱与幸福年华的丰富。)(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绿枝条由生机勃勃变得嫩黄细瘦娇弱,颜色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往光明,不屈服于黑暗)

重点句子研读:“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体味作者的用意。(生的欢喜——不快——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可怜、恼怒)

(二)学习(1—6段),自由诵读,完成三个任务

请找出相关句子读读。1.我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对这样的房子我却怀着一种喜悦,毫不犹疑的决定下来,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如此爱绿呢?3.哪些句子表现我对见到绿的急迫心理?4.这种急迫的心情暗示什么?并找出相关词句来证实。

答案: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重点句子朗读研读:“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注意重音,理解象征意义。从哪里可看出作者需要慰安?(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暗示作者境遇不佳,他的生活缺乏绿色,缺乏希望,缺乏慰安,缺乏快乐,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北平,正需要用绿色来安慰自己的眼睛,象征生命与快乐的绿成了作者唯一的朋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齐读5—6段。

(三)学习(13—14段),老师范读,完成下面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提早释放了绿纸条。(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2.在绿枝条上,作者赋予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呢?(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3.这种精神内涵与我们民族的哪种精神相同呢?(自强不息 向往自由 向往光明 不屈不挠。作者赞美绿色,就是在赞扬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抗敌精神)4.作者怀念绿,还怀念了什么?(怀念北平的人民、沦陷区的人民、日寇铁蹄下的同胞。或者说怀念和平安静的生活)

(四)总结

作者用绿的特点来象征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下的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其实这种精神也是陆蠡精神的体现。

补充:巴金赞扬他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圣贤可以当之无愧。”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文如其人,人如其文”。陆蠡,一介书生,在生死面前所体现的硬气和浩然正气,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他用自己的笔书写这样一种精神,用自己的献血来印证这种精神,令我们都深深感动。

探讨:本文通过描绘一种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事物被赋予象征意义,写作上是什么手法?我们所学哪些课文采用这种手法?学生自由讨论(托物言志)。

(五)课堂迁移

同学们,绿色到处都有,在生活中我们不是缺少绿色,而是缺少发现绿的眼睛,希望大家用眼睛去观赏,去体味,去感悟,让生命之绿、希望之绿、慰安之绿、快乐之绿充盈我们的生活。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学生自由讨论。

《囚绿记》教案 篇4

1、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艺术。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品味本文纯朴清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让学生读书动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的课题为《囚绿记》,根据事先你对课文的预习,你能解释一下课题的意思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文题是文章的眼睛。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 )——( )——囚绿——( )——( )

(教师举例:比如我从第8小节的“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中概括出“囚绿”。)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揭示主旨。

过渡:在这过程中始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爱绿)

1.“爱”在文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作者寻绿、赏绿、囚绿、放绿、怀绿都是出自于对绿的爱。文章对“爱”的描写花了相当的笔墨。请同学们再次跳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作者抒发爱绿的句子,关键词语用“·”圈出,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悟。

(1)教师举例:“爱”的句子:第8小节“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的感悟:两个“装饰”的含义不同,第一个“装饰”有点缀、装点的意思,第二个“装饰”是指排遣的意思,两个比喻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2)友情提示:你还可以从修辞、感官等角度进行赏析。

(3)教师点拨:我认为作者不爱绿,文章第10小节:“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中的“不快”表现了作者并不爱绿,对吗?

(“不快”是因为作者爱绿而剥夺了常春藤向往阳光的自由,他的“不快”和所谓的自尊心被“损害”是咎由自取,反衬出了他对绿的喜爱。)

2.作者笔下的绿究竟有何魅力让作者如此喜爱痴迷呢?请你用括号标出作者写绿的句子,并归纳一下“绿”有何品质?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达对这绿色常春藤的热爱与赞美吗?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吗?请同学们先从文下注释中去了解一下作者,并从课文中去寻找一下反映时代背景的句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然后填空。

作者通过写在孤岛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赞美了 ,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

(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4.再次强调“托物言志”,明确其含义。可以以《白杨礼赞》为例。

《囚绿记》教案3 篇5

《囚绿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绿”的象征意义的分析,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以及如何分析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于“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总结象征意义的方法分析文章。 媒体使用: 投影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课件中的一幅图“绿”,请同学设想在不同情况下观“绿”后的感受,例如夏季、冬季、欢乐时、忧烦时等,[在我的身后有幅绿,当你看到它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生自由发言)]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对物的感情,常有环境和情境的限制,从而使其明白了解作品的主旨与作者的感受,一定要关注写作的背景和情境。 2.引出课题 二、释题启疑 1.“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了起来。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 2.学生自读 要求: 自由朗读,找出“囚绿”的相关章节,并思考囚绿之前、之后又写了什么?划出关键词句,思考为什么囚绿。 三、字词梳理 1.读准字音 陆蠡(lǐ)涸辙(hé) 猗郁(yī) 蕈菌(xùn)(jùn)揠苗助长( yà) 瞥见(piē) 嫩芽(nèn) 婆娑(suō) 囚系(qiú)急不暇择( xiá) 纤细(xiān) 了截(jié)移徙(xǐ)淅沥(xī)(lī) 葱茏(cōng)(lóng) 2.辨析字形字音 暇(xiá)揠(yà)缘(yuán) 遐(xiá)偃(yǎn)椽(chuán) 瑕(xiá)堰(yàn)喙(huì) 3.理解词义 涸辙的鱼:比喻处境危险。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囚系:1.拘禁;拘押。 2.指囚犯。 4.全文结构 明确:寻绿(1-4) 观绿(5-7) 囚绿(8-12) 怀绿(14)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感受“绿”的象征意义。 教师提问:作者是这样描述北平的公寓的“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窗是朝东的”“令人感到炎热”,这并不是一间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然而作者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原因是什么? 明确:窗外长着常春藤,投射进来一片绿影。 教师提问:就是这片绿影深深吸引住了“我”,作者是怎样形容当时的心情的? 明确:喜悦而又满足 教师提问:终于和绿色朝夕相伴了,观绿成了每天必修的.功课,看着常春藤“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嫩芽”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怀念、欢喜、快活、留恋、急不暇择…… 教师提问:作者如此爱绿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教师提问:作者不满足于远远的观赏,为了和它更接近,更亲密,将柔条牵进了屋里,这时的绿在作者眼里象征着什么呢? 明确:爱、幸福、青春 教师提问:被囚后的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浆液丰富的柔条伸长、攀缘、舒放,长得更快,尖端朝着窗外。失去青苍,变成柔绿、嫩黄、细瘦、娇弱 教师提问:在这些句子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明确:引出执着、顽强、向往自由、光明的象征意义。 教师提问:常春藤的衰败,让作者内疚,用于决定在离开的那天“放绿”,他将“绿”成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结合写作背景: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明确:“绿”象征着抗日军民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教师总结“绿”的象征意义: 一般象征意义: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深层象征意义:爱、幸福、青春 更深层象征意义:执着、顽强、向往自由、光明 最高象征意义:抗日军民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二、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三、分析文章表现手法。 文章主要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联系可知,“绿”在此文中象征了生命、希望,象征了向往光明、自由,象征了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作者的释绿,象征作者最终还是善待生命的,同时也包涵着这种顽强抗争的性格和永向光明的执著必将会换来自身命运的解放。 这既是在日寇铁骑下中华民族命运和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陆蠡个人的精神写照。正可谓“文如其人”。 【阅读材料:陆蠡是19初秋走出故居的,从此他就永远没有回来。 有家不归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追求。 ……是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后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

囚绿记教案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围绕“绿”,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找出“囚绿”后“绿”的形象的句子,说出“绿”的特点,探究“绿”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陆蠡。作家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崇高的灵魂,并一起去享受一株常春藤带给我们的感动。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这篇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过渡:题目为“囚绿”,文章第几段写道“囚绿”?那在这之前、之后作者又有怎样的行为呢?

2.写出作者“囚绿”前与“囚绿”后的`行为。(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绿――绿――囚绿绿――绿

三、品读悟情

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我欣赏你,因为你。

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的深深喜爱。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的滋养下必然是茁壮成长了吧?

3.找出文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

(1)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2).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3).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了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4).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四、延伸拓展

常春藤的“永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请用凝练、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你的理解。能撷取一个事例加以佐证将更好。

同学交流,分享成果。

1.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

2.生活的磨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3.在苦难面前抬起你自信的头颅!永不言败。

4永不屈服于黑暗!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事例:

1、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2、张海迪,高位截瘫。以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及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其间克服病痛和困难进行创作,至今已出版大量的作品。

3、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顽强生活,潜心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4、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毕业于哈佛大学、

5、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

师生共勉: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五、布置作业

1、细致阅读课文,选择最能打动你的或

能给你以启示的语言进行美点赏析。

2、请以“致”为题,说一段话。

温馨提示:

(1)补充的对象可以为蓬勃的绿色、不屈的常春藤、令人敬仰的作者等。

《囚绿记》备课手记 篇7

这一幕发生在《人教社课改十年论坛》的会场上,时间:2010年8月18日,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一晃五年半过去了,我承诺的“再交流”尚无机会兑现。虽然,在大会安排的一个“与专家互动” 的特别环节中,大会特邀的首席专家,拟定《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人——巢宗祺教授在回答现场提问时对我的设计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虽然,我也在与参会者的对话中捎带说了一点设计意图,但,这毕竟不是专题的评课、说课环节,涉及的内容很有限。如果说,当时留下了一缕遗憾,那么,今天就以这篇短文,翻检一下我备这一课的前前后后,与到场的和未到场的同行们交流交流,聊作补憾之举吧。

事情还得从一次外地来电说起。2010年的5月的一天,我刚听完课回到办公室,忽听手机响了,接着就听见耳边传出人教社新晋领导王本华主任的声音,她清晰地下达了任务:新世纪启动的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了,人教社决定今年8月18日在贵阳市召开“人教社课改十年论坛”,请你在会上上一节高中示范课,最好上现代散文,会后还要与参会的老师互动,解答一些实施中的困惑问题。为了更快地明确任务,我当时就在电话中与她选定了上高中必修(2)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写景散文,前两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都是老教材就有的,只有《囚绿记》是较新的文本,我俩无争议地选定了这一篇。

选定文本后,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将课文复印成两页纸,夹在我的听课本中。大家都知道,5月、6月是教师培训最忙的时段,事前我已接了本地及外地的多个任务,无法推辞。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教社的这一作业,只好用我的这一“妙招”了。这样的“活页教材”可谓备课“神器”,没有重量,方便携带,无论是在高铁上还是飞机上,均可随机随读,乱画乱批。第二件事则是翻检我的听课评课笔记本,找出曾在本地及外地听过的这一课的记录,看看青年朋友的精彩及遗憾各在哪里。下面就是我从几节课中选的两节课例。

课例(一)

(讲课的是一位做了充分准备的青年男教师。)一开课教师用纯正的普通话讲了婆娑、猗郁、蕈菌、揠苗助长、幽囚、淅沥、葱茏、青苍等词语,其中特别讲授了“猗”的原意,与阉割狗有关;告诉了“郁”的繁体怎么写;强调了“揠”可以换偏旁,如可换成“土旁,堰”,“右双耳旁,郾”,“单人旁,偃”,“虫旁,蝘”等等,讲了这些字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念等(用时15分钟);接着念课文,抓住“葱茏的爱和幸福”“猗郁的年华”发问,接着又自答:原来是描写这种事物的,后来临时借来描写另一种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移就”,如,“寂寞的梧桐树”“苍白的日子”等,你们也能学写一个吗?学生学造了“瘦弱的爱”“可怜的自尊心”等(用时7分钟);接下来教师牵着学生顺段填空:(爱)绿、(牵)绿、(囚)绿、(更爱)绿、(仍囚)绿、(放)绿(用时9分钟);接着教师以“爱它还要囚它?身边有无此类的人和事?有无想法?把想法写下来”为任务让学生当堂完成并点了4名同学宣读短文,内容均为批判自私的爱,阐述爱是尊重等(用时9分钟),最后教师以一句“爱的情感在左右我的行动,绿是追求光明的,我又打算放它,战胜了魔念”为结束语,宣布下课。

课例(二)

(这是一位青年女教师。)上课后教师首先领导学生通读全文,帮助读准了课文注释内有的几个生词:猗郁、蕈菌等,随即发了“学案”,让大家仔细读,并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学案”中介绍了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提了对课文逐层理解的问题,尤其点明了“情感目标:学习绿枝条热爱光明、向往自由的精神。”读完“学案”后,教师引着学生逐段读讲,当然,全文不再有悬念,一切结论皆在“学案”中。最后,教师进行了情感拓展:“现实生活中有无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爱一个人或一个生命?想想身边的家长和孩子。”

做了这两件事后,我就开始了我的“备课三读”,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下面就是我的“阅读回忆录”。

一读:阅读者读——领悟文本

我从来都认为,备课的第一要务就是“阅读”,即读懂、读通、读透教材。于是,我开始了第一轮阅读。在这轮阅读中,我要求自己以一个“阅读者”的角色,独立阅读,不受干扰,读懂作品的核心诉求、情感意蕴。

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的一篇课文,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组成一个单元。这几篇散文均具有写景精美、意蕴深刻、语言优美的共性,而《囚绿记》又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两篇。本文以小见大,立意精深,全文记了“我”与两根绿枝条的故事,可谓“小”,那“大”究竟是什么呢?教参及大评论家都认为本文赞美了“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可部分读者,包括有的教师(如,课例一的执教者),却认为这是过分解读,此文“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在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呼吁爱应含有尊重。”为此,我进行了长达几天的“自我辩论”,当然,每次辩论的支撑都是“再读文”。

甲我: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记了“我”与绿枝条的一件事:从遇绿到囚绿再到放绿,如果真如“大家”们说的,有那么深的主旨,为什么要写那么详细的故事呢?

乙我:是的,的确写了波澜曲折的故事,但惟其如此,才能在各个情节中精细描写具有精神内涵的“绿枝条”呀。不然,这一景物如何能成为一个“形象”呢。

甲我:文中几次写了,“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不是很明白的反思、检讨吗?

乙我:这几句的确含有自责的成分,但就全文来看,他的自责只为更烘托另一形象。且不谈对绿枝条的描写和抒情了,单看文中对它的称呼就变了好几次,从“绿影”到“绿色”再到“绿友”“绿囚”,最后终于点赞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全文塑造的重心十分清晰。比对作者另一篇以反思为主线的散文《光阴》,就很明白了。文中虽也写了在散步时邂逅了一枚“秋叶”,但却未对秋叶进行精细的描写,而是用几大段文字检討自己“游戏阳光”“耗蚀青春”的过往,反思主旨鲜明。

甲我:有人说,绿枝条这一形象歌颂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的内心诉求。更有人用陆蠡最后在日本宪兵拘留所的表现来证明文如其人,这是否牵强?难道他写此文时就知道自己会怎么死吗?

乙我: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再读文本,没注意到“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明显的时代符号吗?让我们再次回放作者在日本宪兵拘留所中的一幕:“你爱国吗?”“我很爱国。”“你赞成南京政府(汪伪政权)吗?”“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回答多么坚决!诚然,本文写于作者牺牲前几年,并不是他有意的自我形象塑造,但我们是否可从绿枝条的形象中看到了作者所景仰、所尊崇的“精神”呢,而且这一精神又用他自己的牺牲进行了印证,所谓“人文合一”,为此意也。

经过反复阅读及自我辩论,我领悟了绿枝条的形象内涵,确认了本文的主旨。

二读:拟教者读——解析文本

读懂了文本后,我就变换角色进行了第二轮阅读。在这一轮中,我要以“拟教者”的身份对文本的价值、亮点进行逐一分析、选用。

收获如下。

确立了目标重点。如前所说,本文编在“写景单元”,它所承载的单元任务就是学习如何鉴赏意蕴精深的写景散文。就学情而言,高一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就有涉猎,学习中能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这些知识能力的储备为赏读这篇散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还比较陌生,因此,“学习解读象征性的意象”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让自己概念清晰,我再次复习了“象征性意象”的内涵及特征。象征性意象就是以某种物象去暗示一种精神内容或不可具见的事物而形成的意象。它由三个因素组成:象征体、暗示、象征义。象征体必须是客观的、可感的实体具象。象征义是一种抽象的观念、不具形的感情或不可见的事物,它是作者赋予的,它附着在象征体内,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旨。象征体与象征义之间具有相关性。暗示是由象征体引渡到象征义的桥梁,它不直接说出,只让人从具象的寄寓中,由此及彼地去领略和意会。象征性意象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理念为形象的功能,能加强作品的可感性、含蓄性,使作品更耐人寻味。再读文本,我明确了,本文的象征体就是绿枝条;象征义就是绿枝条这一形象具有的品格:“追求光明、向往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淘到了语言赏析点。此轮阅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现“暗示”桥梁,找出“暗示象征义”的语言,即淘出文本的语言赏析点。

我发现,为塑造绿枝条,作者除安排了波澜曲折的情节结构外,还对这一形象进行了有形、有态、有声、有情的描写。如,用“伸开、攀缘、舒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写出了有鲜活生命力的绿枝形象;用“总朝着窗外,甚至于一枚、一茎”写出了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绿枝条形象;用“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变成、变成、变成——”写出了永不屈服的绿枝条形象。此外,作者还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点出了“象征义”:“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等。

选定了能力提升点。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个体独立的自主学习而言,掌握学习方法显然较之于获得知识本身远为重要,“学长”(教师)应努力做一个好向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在明确了重点设定了过程后,我为本节课选定了能力提升点:概括赏析象征性意象的方法。

发现了新的“三维生长点”。阅读中我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克服因偏爱词语华丽、修辞精美的语句,而忽略了平实无华却具有深意语言的毛病,要善于发现新的语言抓手。终于,我发现了在第5段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我顿悟:抓住它,就抓住了一个新的“三维生长点”,它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虽然,我很佩服课例(一)的小同行,但我不得不说,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学会“舍得”,“猗”的原意,“郁”的繁写,“揠”的形近字,以及“移就”的修辞手法等只好服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舍去了。

三读:施教者读——妙用文本

在这一层次的阅读中,我的角色是课堂学习的策划者与组织者。虽然在前两“读”中已经解决了“是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而且我也以先学者,即“学长”的身份找出了本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及情感内涵点,但我却不能像课例(二)中的老师那样,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因此,在这一次的“三读”中,我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怎么教”,即进行智慧的教学设计,并要求这一“设计”必须遵循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价值观,启动新的学习方式,让知识的建构、能力的习得及情感的提升融为一体。

接下来,我做了如下几件工作。

1.创设了具有刺激作用的问题情境

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设置问题情境了。什么是问题情境?即是刺激丰富,能诱发好奇心理,产生问题,从而促进内动力的学习情境。心理学指出,学习情境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学习情境也指任何影响学习的因素或条件。外在环境中的刺激能直接引起个体行为反应,是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动机是行为的内驱力,它表达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或内在动力;好奇是指促使个体对新奇的事物去观察、探索、操弄、询问,从而获得对环境中诸般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的内在冲动。

我决定利用上一轮阅读中发现的“三维生长点”,设置一个“刺激包”,撩拨学习者的阅读期待。

我设计了如下细节:一上课就指着黑板上的一个“绿”字,兴致勃勃地问“认识这个字吗?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当听到七嘴八舌的绿草、绿树等答案后,我又问“你们都很喜欢绿树吧?”得到肯定回答后,我就故作神秘地问道:“你们跟绿树说过话吗?没有?吵过架吗?没有。有一个人就与绿树对过话,还吵过架呢。奇怪吗?不信?到《囚绿记》中找答案吧。”

我觉得,当我引领学生翻检出常态的生活体验,而这一常态又与文本內不可思议的生活场景或人物奇怪行为产生了碰撞,思维平衡就会被打破,好奇也就会产生!概言之,这短短的一分多钟可产生如下效益:激发阅读的期待,诱生悬疑问题,开启探究的过程,迈入情感渐染的过程之道。

2.揣摩了学生在好奇心支配下的探寻路径

我将自己设想为一个学生,在好奇心被撩拨后会有哪些疑问?人与绿树怎么认识的?他们还会说话?说了什么话?怎么又吵架了?绿枝条到底是个什么朋友?为什么要写这些,值得吗?这刚好就是教师组织学习的问题链,既然他们好奇,为什么不启开他们的发问之口呢?

我决定在通读一遍课文后,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发问。我预估除了以上问题外,可能还会问“为何要以‘囚绿记为题?”“为何要写七七事变?”“作者感情有哪些变化?”等等。我决定在学生发问后,将问题整合分层,其中也含着自己设计的问题,将“专利”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后;如重要问题未提出,则将原设计的问题以“建议”的方式提出。对于非重点或纯知识性问题,则当时就用一句话解决。如,“‘移徙是什么意思?”“‘徙迁徙,移动,移徙在本句中当然是移动、搬动呀。”“为何还要写乡下的绿?”“更表明了‘我从来都是爱绿的呀。”

3.启动了新的学习方式,动态达成三维目标

为回答“‘我与绿枝条是如何认识的?后来又有什么故事?‘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的问题,我引领学生梳理了文本内容,生成了板书:

遇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

满足——欣喜——恼怒——珍重——感念

接下来,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设计引用学生提的问题“这个绿枝条是个什么形象?”组织如下学习环节:

(1)合作学习,并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出示ppt)

①找出并朗读你们组最喜欢的一个描写句;

②品味句中的关键词语;

③凭借此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绿友”?

(2)自主发现,文中还有哪些直接对绿友的抒情议论句?

(3)人、绿对对碰;(同桌模拟人、绿,回放“绿”与“我”在“恼怒”对峙中进行的心理对话。)在设计时,我模拟学生进行了想象预估。人:你为什么老是望着窗外呢?绿:因为窗外有我需要的阳光、空气。人:你为什么一天一天瘦下去呢?绿:因为我得不到自由,我的生命就要终结了。你很自私,你阻断了我生命的源泉。人:我是善意的,我很想与你为伴,让你陪着我呀。绿:你以为把我关起来,我就能装饰你的房子,为你一人服务吗?我告诉你,我不会领你的情,不会屈服,因为我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人:真是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要智慧地启动新的学习方式,展现探究张力。新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引发了中小学课堂生机勃勃的改革实践。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种只有形式的技术,而是在形式背后隐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教育哲学。因此,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这一环节规避了扔下一个大学习包,随口吩咐“合作”的形式现象,而是对能力进行了分解,既有操作性强的任务单引领合作学习,又有静静发现的独立探究,还有体验性的想象空间,可谓既彰显了探究张力,又营造了动静搭配、冷热交替的学习现场。

(2)要做到三维目标融汇推进。本环节的知能目标十分明确:赏析文本语言,解析绿叶这一形象,在品味了描写语、借助了抒情句、揣摩了心理话后,形象的内涵悟出了,成果生成了;情感目标也明白无误:感悟绿叶追求光明永不屈服的精神,提升情感及生命价值观。环节中三维并行,融合交汇,没有一句“情感”输入语,学生的情感却在探究中受到渐染,进而提升了。

(3)要努力凸显方法生成的过程美

过程之美,美在目标的动态达成。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凸显“学长式教学”的价值诉求:教会学生学。“学长式教学”认为,教材是例子,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借用教材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习得学习能力。显然,本环节中还有一条目标:生成解读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的方法。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更凸显了动态美,过程美。整段学习,教师不能灌输“方法”,而是要引领学生摸爬滚打,在习得中领悟。当学生领悟梳理出绿枝条的形象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回望自己跌跌撞撞的过程,概括收获“解析象征性意象的方法”。

解析具有象征性的景物形象时,我可以:

巧抓描写思品质,妙借抒情悟内涵。

揣摩心理靠想象,梳理概括形象展。

4.设计了跨越时空的人文对话,进一步提升情感

为进一步提升情感,我回放了1942年上海宪兵队拘留所的一段对话,并让学生进行对话重现。在学生再次感动时,我相机介绍了作者的情况,出示了巴金回忆作者时说的一段话:“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最后,又特别隆重地宣布,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此时,学生心中的话已在喷涌了,我不失时机地设计了隔空对话环节:设想你现在就站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陆蠡的展台前,你会对他说什么?

5.设计了让学生趁着余兴带出课堂的问题。

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以后,我忍不住收手远望,窗外已见一片阳光。我不由又对自己说:“把理论转变成行为,把思想转变成方法,把知识转变成智慧,把技术转变成艺术”,将是我们永远努力的目标。

此刻,我们还在路上。

上一篇:新护士转正总结下一篇:庄园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