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历史背景喝意义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的历史背景喝意义(通用7篇)

建筑的历史背景喝意义 篇1

腊八对中国人来说,不止是一碗粥而矣,意义重大。

首先它是一个佛教节日。据说腊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释迦牟尼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所以这一天是佛教的重大节日。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等意义。

建筑的历史背景喝意义 篇2

1 建筑学教育存在的优势

当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建筑学教育体制具有很大的优势, 该体制是“巴黎美术学院”体制, 在西方国家的建筑名校中, 一直都是用这种体制,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体制越来越完善, 它与从业人员的执业和管理成为了一种规范。从实际的教学中来看, 建筑学教育非常重视设计, 在整个教学设置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利用知识设计作品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因此不仅课程结构围绕设计开展, 而且时间安排也是围绕设计开展[1]。比如学校在第一年的学习中, 主要是学习构成、色彩以及制图等相关的设计内容, 这些设计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学校在后两年的学习中, 主要是强调设计课,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的基本原则, 逐步地进行设计训练, 在此期间, 还可以安排相关的理论课, 比如建筑史等, 在最后一年的学习中, 主要重视设计训练, 根据自身的实力以及实习设计作品。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 使学生能够接触社会, 从而在毕业后较快地适应工作, 尽快的单独完成设计任务, 成长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这样的建筑学教育体制重视学生的设计实践, 在课程的设置中围绕设计开展, 所有的课程都是为设计服务, 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建筑学知识,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2 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西方国家中, 室内设计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整个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善, 而我国的室内设计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发展经验以及我国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室内教育框架。

2.1 国外的发展情况

从美国的室内设计教育发展史来看, 它已经存在了100 年历史, 在50 年代末的时候, 室内设计教育学校在美国和加拿大国家, 已经发展到70 多所学校, 直至今天, 室内设计教育学校已达130 多所。同时欧洲国家也很早就设立室内设计学科, 在上世纪初的时候就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 涌现了许多不同的教育理念以及设计发展道路, 到目前为止,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2]。从整体上来看, 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策略的制订, 这种理念不仅可以培养专业的设计师, 而且还可以培养管理者、科学家等。第二种强调学术研究与职业培训的融合, 将实践作为学习中最主要的一部分。而在日本, 室内设计教育体系也发展得相对比较完善, 从发展是来看在上世纪50 年代的时候就成立室内设计教育学校, 借鉴西方国家优秀理念的同时, 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摸索出了一条发展道理。日本的室内设计教育理念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理念是注重自然, 要求简约, 另一种理念是要求形成一种标准化的模数体系, 不仅要求小型以及标准化, 而且还要求多功能化, 在世界市场比较流行[3]。

2.2 国内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对来说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发展得还不够成熟, 还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体系, 有关于设计的相关知识, 主要包含在其他专业的课程中, 比如建筑学等。室内设计与某些专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学校为了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通常都将室内设计学科设立在相关专业的院校中。每一个院校通常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在课程结构分有侧重点, 当然在课程中基本上都包含建筑学的内容, 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建筑制图以及建筑材料, 而且还要求学生学习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此外还需要学习室内设计、配饰等知识, 总之在学习室内设计的过程中, 基本上都涉及建筑学的内容, 这主要是因为室内设计与建筑学存在诸多相似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涉及建造工程的技术[4]。

从以上分析的室内设计课程来看, 我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 吸取西方国家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经验, 开设特色的室内设计专业, 比如在环境艺术专业中, 为了突出室内设计的发展优势, 可以开设环境雕塑、壁画等课程;又比如在风景园林专业中, 可开设园艺花卉等相关课程[5]。此外, 由于室内设计与建筑学存在许多的共同之处, 在发展室内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建筑学的教育体制, 吸取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理念, 将一年级的室内设计教学内容分为构成、制图等几大内容, 进而围绕设计实践开展教学活动, 然后遵循由简入繁的基本原则, 对单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毕业的时候, 要求学生对某一项目进行毕业设计,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指导实践, 在学习室内设计知识的时候, 同样也要安排一些其他相关的知识, 因为室内设计涵盖的学科知识非常广泛, 只有具备多领域的知识, 才能做好室内设计。

3 总结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建筑学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善, 而室内设计体系还不够成熟, 由于室内设计与建筑学存在诸多的相似之处, 因此, 在发展室内设计教育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借鉴建筑学教育体制, 根据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情况, 寻求符合实际情况的室内设计教育发展道路, 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室内设计教育体系, 尽快的完善, 从而培养更多的设计专业人才。

摘要:室内设计不仅要求过硬的技术, 而且还要求艺术的融合, 建筑学同样要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即使两者的设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是实际工作中依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因此可以借鉴建筑学中优良的地方, 探索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是具体分析了建筑学教育发展的优势, 从而根据当前的情况总结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育,建筑学背景,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仁伟.错也精彩——论对比在室内设计中的视错觉应用[J].美术大观.2013, 06 (10) :105-110.

[2]葛莉.室内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协调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2, 15 (11) :92-95.

[3]史瑞英, 袁利国.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个性表达的手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4, 08 (10) :254-260.

[4]任皎.室内设计生态化问题刍探[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2013, 09 (07) :45-50.

建筑的历史背景喝意义 篇3

关键词:大数据 作用途径 转型升级 建筑业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和国民经济的密切结合,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和巨大影响逐渐显露并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大数据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虽然目前我国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各项技术日臻成熟,大数据对于各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面对大数据时代,建筑业必须积极作为,主动投身到大数据应用的潮流中去。

一、建筑业利用大数据的意义

(一)大数据有助于建筑业科学决策

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具有丰富的发展历史,也为建筑人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在数据分析的方法尚未普遍应用时,建筑企业负责人所做的决策基本都是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决策的有效性仅依赖于决策人经验的多少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而大数据的出现,将逐渐改变这样一种决策习惯,它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为决策人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依据。比如,决策人可通过分析以前项目施工条件、项目施工进度、项目施工影响因素等制订未来同类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而制定相应的预算。

(二)大数据有利于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2015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723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增速自2013年以来持续下滑,为国家公布建筑业总产值数据24年来最低增幅。中国建筑业呈现个位数增长,行业发展进入低谷期,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新常态,建筑业应真正的把“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升级”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大数据,逐渐完成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节约资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二、扩大建筑业利用大数据的途径

目前,大数据在建筑行业项目管理质与量的提升、实现项目成本的量化管理方面的作用已经初现端倪,对建筑企业全面掌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企业利润的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大数据思维

虽然建筑业是拥有大数据的行业,但是多数建筑企业并不具备大数据思维,很难意识到大数据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常一个建筑项目完成后,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也被废弃或遗忘,不能再发挥其利用价值。因此,建筑业也被认为是最没有数据的行业。建筑业生产的复杂性、管理的粗放性,致使互联网应用、大数据成为生产力的技术难度十分巨大,也减少了新兴技术对于行业变革的冲击。然而,大数据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资产,这些数据不仅记载了已完成项目的可借鉴之处,也记录了项目需要改善的方面。通过对以往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未来的项目策划、投资预算等提供参考,使决策不再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和直觉,进而节约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而且,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大数据尚处于不透明状态,对于掌握数据能力强的企业而言,早一步布局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也就更容易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建筑企业首先应建立起大数据思维,意识到

数据的重要性,并在数据的收集与储存方面下一番功夫,为后续探索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奠定基础。

(二)与大数据技术公司合作

维克托认为大数据的价值链有三大构成因素,根据价值来源的差异可以分为三种大数据

公司。第一种是基于数据本身的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大量数据或者至少可以收集到大量数据,却不一定有从数据中提取价值或者用数据催生创新思想的技能。第二种是基于数据技能的公司,这类公司掌握了大数据处理的专业技能但并不一定拥有数据。第三种是基于数据思维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员工通常具有创新的思维,具有关于挖掘数据新价值的独特想法。从这三大构成因素来看,从事建筑业相关的企业是基于数据本身的公司,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能够获得海量的数据,但是这些企业基本不具备大数据思维更不具备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的技能。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选择与大数据技术公司合作,一方面利用专业技术公司帮助企业构建起大数据平台;另一方面借助与技术公司合作的机会培养一批属于自己公司的技术人才,

为以后数据的收集、管理、挖掘等提供人才保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强BIM技术的应用。

BIM的重点数据,其对数据的应用呈现典型的大数据特征”,包括超大的数据量,信息的空间分割与分层特性等。BIM能把海量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理,提取信息,并最终形成资料。企业加强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对项目所涉及的数据进行梳理,终形成条理清晰的数据集,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大数据库奠定基础。与 “云计算”结合。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大数据的体量之大和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之高是传统的单机模式无法满足的,而其价值密度低的特点也要求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其潜在的价值。因此,与云计算结合是数据价值挖掘的必然要求。大数据与云计算就如硬币的两个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数据是企业的资产,是基础资源,需要云计算平台为其提供存储、访问和计算的支撑;云计算是一种应用模式,核心是数据处理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为国家、企业及个人服务,这是大数据的核心,也是云计算的最终方向。

大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建筑行业必须摒弃固有的思想观念,积极地投入到大数据使用的潮流中来,通过充分挖掘和应用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提升自身能力和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鹰.浅析我国电商企业的大数据应用现状[J]. 商业时代,2014(25)

[2]池莲.谈大数据产业形成路径及其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7)

论“四战四平”的历史意义 篇4

关键词:四战四平,解放战争,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而四平战役就在这种艰难的谈判中打响的,从而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其历史意义可想而知。

一、“四战四平”的前夜

我们知道,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向战后时期转变的关键时刻,背景是复杂的和多层次的。谈判涉及的重要问题,都是在抗战期间提出的或出现的。谈判围绕着三个基本问题,即:中共军队问题、敌后解放区政权问题和两党关系问题。谈判双方的分歧是:我党方面要求国民政府承认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地位,根据抗战需要、抗战成绩及现有军队实数加以整编;要求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为地方政府,承认中共及一切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国民党方面则以军令政令必须统一为由,试图尽量缩减中共军队的数量,拒绝承认解放区政权,并表示只有在中共交出武装和解放区政权的条件下才能给予中共合法地位,逐渐暴露出蒋介石内心“吃掉中共”的真实想法。

在这种斗争的态势下,国共两党各自采取的方针政策,可以说是合乎生存本能的选择的。共产党力争和平,国民党则倾向于使用武力,尽管从力量对比上看,国民党比较强大,共产党相对弱小,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国民党的颓势已相当明显,因此急于要压住共产党势头,必然选择了战事。中国共产党为了生死存亡的利益,在谈中有着自己的地位,就有了一战四平的“四平解放战”,为自我的生存现实争得了筹码。

二、“四平保卫战”的战略意义

做为政治谈判的筹码,四平的得失,关系到国共双方今后在东北的地位与发展,为阻止国民党军队长驱北进,配合国共两党就东北问题进行的谈判,中共中央决定,力争控制北满地区及中东路全线,要求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主力保卫战略要地四平, 扼住敌人进入北满的门户。由此可以看出,四平保卫战是中共中央从全国战略出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决定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城市防御作战,四平的得失,关系到我党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全局战略的得失,所以说,它的作战价值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防御战。虽然最后东北民主联军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主动撤出四平,并在一个时期内陷入了被动作战的不利局面,但我军在四平保卫战中成功地实现了长远的战略利益,控制了北满地区,为日后的立足和发展,补充兵力,战略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四平保卫战结束后,中共中央指出: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三、“攻坚战”与“收复战”

1947年的三战四平,既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战场绝无仅有的一次最为残酷的作战,战况之惨烈,举国震惊。它发生于东北民主联军的战略反攻阶段,为了扩大夏季攻势战果,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守敌,我军决定夺取四平这一国民党军中长路上的重要战略要点,以求东北战局发生更有利于我军的根本性改变。经过半个月的血战,民主联军以伤亡14000人的代价歼敌3万,捣毁了国民党守军数千个号称固若金汤的坚固工事,攻城大半座。因国民党援军逼近四平,为避免不利条件决战,我军再次撤出四平。

四平攻坚战是一次以惨烈战役,双方伤亡应在5万人左右。这次作战虽然失利了,但是对我军的全盘局势并未产生大的影响。而这次攻坚战最大的价值,就是积累了宝贵的城市攻坚战术经验,锻炼了部队的攻坚作战能力,在以后的四平收复战、锦州及天津攻坚战中,我军熟练运用这些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迅速取得了作战胜利。

1948年的四平收复战,发生于东北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阶段,在冬季攻势中,国民党军屡战屡败,被迫集中兵力退守在中长铁路沿线的十几个大中城市中,我军发起四平收复战的战略目的是为了彻底切断固守在中长线长春与沈阳两大城市的国民党军的战略联系。

四平的解放,使我军获得了沈阳以北地区的战场主动权,北满解放区几乎连成一片,为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可靠的保证。

四、“四战四平”的史诗篇章

四次作战的总体规模而言,四战四平国共双方共投入兵力93万余人,其中东北民主联军方面在城区作战中投入兵力32万6千人,外围阻敌打援作战投入兵力36万;国民党方面城区作战投入近16万,外围增援作战投入兵力9万。作战时间共达80多天,其中城区作战48天,外围作战38天。双方伤亡约在10万人左右,其中东北民主联军伤亡约为4万余人。城区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关于外围作战歼敌数字,由于各部队军史资料记载不完全,尚未统计出来。总之,就四战四平的总体综合投入来看,其作战规模在东北战场上仅次于辽沈战役。

也谈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 篇5

1. 历史教学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撑

自古以来, 历史便承担了彰善瘅恶、革故鼎新、察古鉴今、警醒世人的任务。可以说, 史学是一部挖不完的道德教育教材, 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评骘, 使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流芳千古, 而使独夫民贼、宵小奸宄之徒遗臭万年。历史教学的道德教育, 正是通过饱满的人物刻画、发人深省的事迹描述、振聋发聩的道德评判, 使得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陋如一面镜子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我们要发挥历史教学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支撑。

2. 历史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祖国”, 历史教学可使学生了解祖国辉煌的历程, 了解国情,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文明,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只有对祖国历史深刻了解, 才能谈得上爱国之情。其次, 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历史上一些仁人志士忧国忧民, 心系天下, 甚至为了国家、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爱国之举, 无一不是历史大书特书的对象。通过历史教学, 可以让学生感受先贤的奉献精神,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教学,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有力的途径。整个一部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史, 是列强的侵略史, 也是中国人民的反抗史、探索史。通过历史教学, 可以激起学生对外来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可使学生自然升腾起振兴中华、奋发向上、勤奋读书、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3. 历史教学是培养民族意识的重要依据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关系到各民族的融洽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民族意识内容十分广泛, 主要包括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平等意识。 (1) 民族认同感。所谓民族认同感即每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个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 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种民族认同感可以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心理上、文化上的内聚力。 (2) 民族平等意识。正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平等的主体, 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极其重要的一员, 所以各民族应该平等相处, 相互尊重。我们每一位公民, 必须正视民族关系, 增强民族意识, 做维护民族统一的坚定支持者, 做促进民族友好的积极参与者。我们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获得正确民族意识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从小牢固树立平等、尊重和团结的民族意识。

4. 历史教学是培养中学生优秀人格的重要载体

《终结的意义》历史观探析 篇6

本文旨在通过对记忆真实性, 以及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对巴恩斯《终结的意义》中的历史观做一个梳理。

《终结的意义》中, 巴恩斯主要对记忆真实性, 以及时间概念进行了诠释。

“叙述的对象并不是原生事件, 而是意识事件。也就是说, 叙述者面对的并不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而是经过意识和记忆反应之后的往往不在场的事件”。 (记忆的空间性及其对虚构叙事的影响, 龙迪勇)

原生事件即真实发生的事件, 然而它只在理论上存在。它在发生的同时也在消亡。而原生事件之所以能由人继续叙述, 则是因为它以不同形式被人记录下来。这个进入人的意识的过程中, 原生事件也转化成为了意识事件。正是这个过程, 提供了不真实存在的温床,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制造了不真实。

阿德里安关于历史的言论“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 “历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个主观阐释与客观阐释的问题”, 也就是导致历史不真实的两个元凶, 即“材料不足”与“主观误导, 自欺欺人”。维罗妮卡背叛托尼后, 他给她写的信, 是这两个“元凶”很好的注解。

托尼在小说前后分别提到了他给前女友与好友的信。第一部分, 托尼并没有将信件的原封不动的展示出来, 他说他“大概”写了类似于 :

“本人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 并希望借此告诉你我一切均好, 老朋友……然后我祝他好运”

在读者看来, 信件简明扼要, 用词轻松愉快, 托尼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他并没有记恨前女友和哥们的背叛, 相反, 他祝福了两位。而小说第二部分, 当维罗妮卡将托尼当年所写的信的复印件寄给他时, 我们才知道真实情况完全之前的描述大相径庭。信里充满谩骂, 污秽用词, 他称维罗妮卡 :贱女人 , 控制狂, 势利眼;他诅咒了两人“我诅咒你们诸事不利”, 最可怕的是, 他的诅咒涉及了孩子, “我隐隐希望你们有个孩子……将报复施予一代代后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巴恩斯并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历史真实在巴恩斯看来或许不可求”。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巴恩斯质疑的是历史的绝对真实, 但他并不完全否认历史的真实性。小说中虽然有史料不足, 主观叙述, 记忆不清存在, 读者还是对整个故事有一定的认识。在《十章半世界史》中, 巴恩斯也说过“我们还是必须相信, 客观真实是可以得到的;或者我们必须相信它99%可以得到……我们必须相信43%的客观真实总比41的客观真实好”。

在巴恩斯看来, 时间用来衡量历史,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时间, 那么我们将无法认识历史。

时间哲学一直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赵仲牧认为时间分标量时间, 自然时间, 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

我们生活在时间中……如果我们无法理解时间, 无法掌握其节奏与进展, 那么我们何以理解历史——哪怕是我们自己那微小、私密、基本无从记录的历史?

时间哲学的基本问题集中在:时间的本质, 时间是否可逆, 时间的计量。而巴恩斯在小说当中对时间的反思更多的是关于时间计量。为了讨论的方便, 我们还是采用二分法: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客观时间的计量依靠的是“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的有序性运动及其周而复始、循环渐进的节律或律动”, 最早人们通过“日出东方, 沉于西方”有了天的概念;“月亮的阴晴圆缺”, 有了月的概念等等, 到后来在科技的帮助下, 人们对秒定义“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由此可见, 客观时间是量化的概念, 它以匀速不断前行。

小说中, 托尼与友人在中学时期曾把手表表面朝内带, 一方面彰显了三人的特殊友谊, 另外一方面则是让时间变成个人的。托尼认为, 个人的时间, 即主观时间, 才是真实的时间。它通过与记忆的关系实现量化。由此可见, 巴恩斯在小说的当中所关注的是主观时间。那么主观时间在计量上, 是否也是匀速的呢?

“只需寥寥的愉悦或痛苦, 我们就能体会到时间的韧性。某些情感会促使其加速, 而另外一些情感又会让它放缓脚步;偶尔, 它好像不知去向——直到最后时刻, 它真的猝然失踪, 一去不复返, ”

主观时间并非匀速。它会因为情感变化而改变运动的速度。

与历史相仿, 记忆难以达到客观真实。人文时间不仅因情感有快慢, 再一定时刻还可能逆向而行。由此可以看出, 巴恩斯在小说打破了传统历史观的束缚, 提出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观点, 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10 1/2章世界史》林本椿宋东升译译林出版社2010

[2]《记忆的空间性及其对虚构叙事的影响》龙迪勇江西社会科学2009

语境论的魅力及其历史意义 篇7

关于语境实在论的问题, 国际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人明确提出过。80年代中期, 施拉格尔 (Richard H.Schlagel) 就在“Contextual realism:a meta-physical framework for modern science” (1986年) 一书中专门讨论了语境实在论问题, 但当时的科学哲学界并没有太多人关注。1992年,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大卫·玻姆逝世, 各地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动, 剑桥大学也召开了纪念玻姆学术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 剑桥几乎所有科学哲学家都把玻姆看做是一个实在论者。当然, 对于玻姆有过各种不同批评, 尤其是他的隐变量理论受到反实在论者的攻击。这是由于, 玻姆提出的隐变量是不可观察的;而对于不可观察的对象, 历来存在激烈论争。但玻姆认为,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确定的物理测量现象, 这个测量现象绝对不会偶然出现, 在它背后一定有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一定是我们可以用隐变量来描述的。如果我们仔细研读玻姆的文献就会发现, 玻姆在论述其隐变量理论的时候, “context”和“contextually”这样的词用得非常频繁。他总是在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声明, 他是在“contextually”的意义上进行论述的。为什么玻姆老用“语境”这个词?科学哲学界没人去注意或试图解释这个问题。这促使我们转向语言学家们的著作, 语言学家讲“context”这个词讲得很多。事实上, 语言学家的思想对科学哲学研究很有帮助, 但又无法完全解决科学哲学里面的核心问题。为此, 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法就是把自然科学家自觉地用“context”这个概念和语言学家们对“context”的理解结合起来。如果把语言学家们的思想和哲学家以及科学家们的思想结合起来, 经过凝练和提升用到科学哲学里面去, 我们就能在科学哲学的范围内建立一种语境论的思想, 这对于整个科学哲学学科的发展非常有意义。

从国际学界到国内学界, 科学哲学家们对于“语境论”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当这个问题凸显出来以后, 我们讨论语境的问题, 有两个基点非常重要:首先, 我们不是在别的意义上, 而是在科学哲学的意义上, 即在科学哲学的边界内来谈论“语境”问题。其次, 我们是在“语境论”的基础上讨论“语境”, 也就是在方法论的意义上讨论“语境”。

在这两个基点的基础上, 我们就可以谈论语境论科学哲学的问题。首先一个问题:什么是语境?对此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只有先澄清什么是语境, 才能开始讨论语境论和语境分析的方法。大量资料文献显示, 有多少不同的科学哲学家, 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语境解释。我们认为, 要透过种种纷繁复杂的解释来把握语境的本质。一言以蔽之, 语境实际上是一种横断的科学哲学方法论研究的平台。

给语境下这样一个定义与语境的本质特征密切关联。语境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首先, 语境是实在的。无论是语境的表征形式, 还是语境的存在过程, 或者是语境的要素, 都具有实在性。其次, 语境包含多重世界。也就是说, 语境是现实世界以及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表征和可能世界以及对可能世界的表征的统一。当我们讲语境的时候, 它既可以是一个静态的独立结构, 也可以是动态的多个语境的结合, 现在有人将之称为“context set”。作为一个集合, 它是不断生成、发展、演化的一个逻辑过程。我们强调它是一个逻辑过程, 指的就是语境是多重世界的。当前, 在语言学界、特别是在计算机理论研究方面, 计算语言学和计算主义的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趋向就是二维语义分析学, 它对于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及计算机语言的发展非常重要。从二维语义学的分析出发, 可以发现多重世界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二维语义学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可能世界和真值条件的关系问题, 因此, 当我们解决可能世界和可能世界相关的真值条件的关系时, 必然涉及多重世界。再次, 语境渗透了所有科学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视角。例如, 各种各样的逻辑分析、不同层面的语言分析, 包括语形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 而且还包括形形色色的背景分析, 诸如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科学进步的等等, 都包含在语境之中。最后, 语境是可以包容所有科学哲学派别的一种研究方式。例如, 实在论的和反实在论的、理性的和非理性的、计算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此外, 具体到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研究方式都可以包容入语境。

这四种特征非常鲜明。为什么反实在论和实在论都同意用语境分析的方法去开展科学哲学研究?就是因为语境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大家对它都是可以接受的。概而言之, 语境平台是一个在给定方法论边界和认识论趋向的前提下, 所有科学哲学研究的价值趋向都可以单独或共同进行讨论、交流和渗透, 并且相互促进、推动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平台。

语境作为一种横断的科学哲学研究方法论平台, 其出现具有必然性。从直接的意义上讲, 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必然结果。如果将其置于科学哲学近百年发展的大背景中看待, 它又是“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三大转向的必然结果。“语言学转向”和逻辑经验主义相关, “解释学转向”和历史主义相关, “修辞学转向”和后历史主义相关。这三大转向共同推动了科学哲学的百年发展。在这一发展历程中, 科学哲学本身出现了不容回避的三大问题:首先, 科学哲学的本质特征被不断弱化, 并且在弱化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泛文化主义的盛行。事实上, 在历史主义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后历史主义批判历史主义当中, 都在批判科学主义的同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泛文化主义倾向。其次, 各种科学哲学流派和科学哲学研究视角在相互渗透和融合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方法论上的限制, 彼此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交流。即使存在一些交流, 也只是在泛文化倾向的边缘的意义上, 而不是在本质特征上。不同学派和视角的研究由于处于不同的平台, 从而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再次, 科学哲学在走过了百年的历程之后越来越缺乏方法论研究的旗帜。方法论旗帜的丧失直接导致了科学哲学研究方法的非中心化。对于科学哲学学科而言, 这是致命的问题。如果研究方法非中心化了, 那么这个学科的存在就岌岌可危了。逻辑经验主义语义分析的旗帜非常鲜明, 后来证伪主义、范式主义、纲领分析等等也都很明显。不管这种趋向是否合理, 或存在什么问题, 起码其主张的纲领很明显。显然, 当前科学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旗帜是不鲜明的。

当然, 科学哲学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但也存在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反过来看这些问题时, 我们要认识到:科学哲学研究的多元化, 不等于不要主流, 也不等于不要旗帜。试想, 如果一个学科没有了主流、核心、旗帜, 那么这个学科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 多元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在有主流、有旗帜、有核心的情况下, 才有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核心旗帜的缺失反映出后历史主义时期全世界科学哲学研究整体意识的迷失。这种迷失既受到科学家的批评也受到正统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严重批评, 而科学哲学本身也受到科学社会学、历史文化学等很多方面衍生出去的观点的批评。这在世纪之交非常明显。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怀疑和质问, 尤其表现在世纪之交美国几个重要学术会议上对科学哲学的批评。这对于科学哲学学科而言是很不幸的。这个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因此, 科学哲学发展隐含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科学哲学要谋求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有一个主流的、具有主导性的方法论平台。我们要构建这样的平台, 并利用这个平台去解决问题。因此, 我们说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方法论平台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这一平台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科学哲学遇到的这些问题。事实上, 它也确确实实在科学哲学家们求解难题的过程中出现了。

从20世纪近百年来科学哲学发展的历程看, 语境论的方法论要全力求解的核心难题到底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 需要回顾历史。有谚语曰“历史你能看多远, 未来你就能走多远。”总结历史, 就是为了解决未来的问题。回顾科学哲学发展历程中的“语言学转向”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从“语言学转向”最开始要求解的难题, 即其最初始的源点上去进行新的层面上的思考, 可以看到科学哲学近百年来螺旋上升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那么, “语言学转向”当时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并综合一些科学哲学家们的意见和看法, 可以将“语言学转向”的目的归纳为以下三个:首先, 一方面我们要对概念系统的结构和表征进行理解, 这个目的是伴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而出现的。也就是说, 是与科学越来越远离经验世界的特征相伴而生的;另一方面, 在对哲学难题进行求解的过程中, 不可回避地涉及语词使用的模糊性和错误性, 包括对表征语法内部的错误使用等等方面。我们需要对理解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这是伴随着分析哲学逻辑演算的要求出现的。我们对一个命题进行演算, 对一个结果进行证明, 如果基本概念都不清晰, 都是模糊含混的, 你怎么演算呢?没法演算。因此, 伴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形式体系越来越远离经验, 伴随着哲学论证逻辑演算的计算化的必然要求这两方面, “语言学转向”应运而生了。其次, 科学哲学家们意识到, 哲学最基本的方法是要对语词使用进行检验, 从而厘清概念的混乱性。这是第二个目的。这是当时排斥形而上学的要求, 即要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彻底清除形而上学, 这也是当时逻辑经验主义要做的基本工作。再次, 从人类认识的意义上来讲, 人们认识到哲学并不是人类关于实在的认识“贡献”。哲学的贡献不是人类对实在的认识, 或者说哲学的认识不是优越于或等同于科学的认识。哲学是一种富有特色的理解的形式。哲学的贡献就在于, 它是对一种富有特色的理解形式的贡献。这是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上提出的一个要求。

可见, “语言学转向”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出一种富有特色的、合理的关于理解的形式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论的应用, 人类语词的使用和表征能够获得正确的、清晰的、一致的理解。因此, “语言学转向”的目的既不是想把逻辑的形式化和价值推向极端, 也不是想把语言的意义推到极致, 而是要给出一种理解的方法, 一种正确的、科学的理解方法。

由此出发, 纵观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后历史主义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 实际上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的那种极端化走偏了, 应该重新回归到“语言学转向”的本质意义上去。这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我们说, 科学哲学走了近百年的历程, 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走。这就是说, 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后历史主义都在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扭曲了“语言学转向”的初衷,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真正地回到它的初衷上去, 通过把握哲学发展的真正逻辑内核, 构建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 维特根斯坦事实上已经给出过很好的回答。他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典表述:“哲学的研究不在逻辑之中, 而且也不在我们的语言之中, 而是存在于对语言、逻辑的错误的理解之中。”这是对逻辑经验主义的一个很强的批评, 其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21世纪的科学哲学到底怎么走?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我们回顾100年前的文献, 就会觉得我们背离了当时的初衷。我们今天强调逻辑分析, 强调语言分析, 并不是对哲学的一种偏离, 因为只有对语言和逻辑的合理使用, 才能使科学哲学的难题获得求解。因此, 语境论的研究就是要在重新拷问“语言学转向”最初始意义的基础上, 去构建一个科学哲学的理解方式或理解形式, 来求解当下科学哲学的一些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语境论科学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必然性要求和意义所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科学哲学研究应重新回到逻辑经验主义。因此, 纵观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 就不难发现语境论的凸显是一种具有历史必然性的趋向。

那么, 在语境论分析方法的使用中, 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我认为, 最根本的东西就在于我们要搞清楚语境的边界以及语境的方法论意义。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

语境有三方面问题有待澄清。首先是语境的表现形态, 即语形洞察与结构洞察的统一。这使得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明确的语形边界, 把自然主义的和科学主义的东西都融合进去。这个边界非常重要。语境离不开语形结构, 语形结构表现了语境意义;所以, 语境的语形边界恰恰是这种统一的结果。语形边界就是语境边界的表现形态。语境边界的确定, 首先就在于语形边界的确定。一切语境都有着人类认识的局限所给定的形式边界, 并且在这个界限内去发挥语义和语用的功能, 这是思考一切科学理论解释的前提。其次就是语境的意义规定, 即语义洞察和价值洞察的统一。在任何理论表征的科学解释中, 在确定了语形边界的前提下, 相关语境的内在的系统价值趋势就必然规定了特定表征的语义边界。因为, 只要超越了这一已规定的语义边界, 也就超越了该相关语境本身, 就会导致语境的更迭或再语境化, 这使得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明确的语义边界。最后是语境的使用范围, 即语用洞察和背景洞察的统一, 它构建语用的边界。语境并不是不证自明的, 它需要解释;而解释也不是任意的, 它需要语境的约束。这就是语境的语用边界所发挥的功能。任何一个语境都是在相关的时间、空间和确定形式范围内被动态地分析的;同时, 也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分析的模型被建构的。所以, 对语用边界的确定, 是语境分析模型的方法论要求。这三个边界确定以后, 我们就能够确定语境的表现形态、意义规定和使用范围, 从而确定语境的结构及其价值边界。这样一来, 对语境问题的研究就都能够具体化了, 也避免了任何可能的歧义的产生, 方便对语境的构建和使用。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首先, 语境的边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但并不是相对主义的。它内涵着一种绝对性和必然性。语境论最容易受到的质疑是:语境的相对性是否和库恩的范式相类似, 是相对主义的?我们认为, 二者是有区别的。其次, 语境的边界是可变化的, 但这种变化不是任意的, 也不是纯偶然的, 而是存在客观的历史必然性。这既适用于宏观的语境, 也适用于具体的、微观的语境。这里蕴涵着深刻的辩证法:语境是相对的, 但不是相对主义;它的边界是可变化的, 但不是任意变化的。由此, 从最抽象的形式表征系统到具体的测量过程 (它涉及测量主体、测量客体、测量手段、测量现象等) , 都可以通过“语义上升”和“语义下降”的方法, 获得它们之间必然的逻辑关联。

上一篇:环境规划与管理理论下一篇:时光倒流商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