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量计划或检验计划是指用于特定系列产品或合同项目,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转以及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内容包括检验内容、检验时机、检验比例、主要依据、参考的程序文件、记录 (表号) 、检验各方的质控类别等,对产品生产准备到产品最终验收的质量活动均进行了规定。质量计划的编制应明确质量计划所涉及的质量活动,并对检验各方的权限进行分配。编制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或检验负责人主持,相关部门参与制订,编制应充分考虑文件的可操作性。当产品结构简单、品种单一或形成系列产品时,可用一个质量计划包容,不必针对每个产品制定质量计划。若现行产品技术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质量计划。
2 质量计划与工艺流转卡的差异
国际上通用做法是采用质量计划或检验计划来控制产品工序。而国内通行做法是通过产品流转卡来控制生产工序。目前,产品流转卡通常有二种形式:工艺型流转卡和记录型流转卡,其中工艺流转卡与ITP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
质量计划与工艺型流转卡规定的检验内容均按工序的顺序进行排列、均对检验项目划分了质控类别。部分工厂认为可以将这类产品流转卡视作质量计划。但笔者认为两者有很多不同,以下是对两者不同之处的比较分析。
1)编制时机不同:质量计划在合同签订后或者在合同签订前,根据产品特性进行编制,而产品流转卡一般在图纸批准后才开始编制。新产品图纸批准后,由于工艺流转卡的编制还需一定周期,会影响正常的制作和交货。质量计划的发布比产品流转卡一般要早1-2个月,不会影响正常的投料、生产。2)编制及批准部门以及质控类别划分的区别:工艺流转卡的编制一般由工艺部门制订,由工艺员负责编写,经工艺责任人批准就可正式形成文件。其中检验点的设置及质控类别的划分均由工艺部门确定,一般不听取其他部门的意见。而质量计划一般由多个相关部门参与制订,并经技术负责人或检验责任人批准,检验点的设置还需业主、监检人员等各方确认,可以避免后期的争议,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比流转卡强。3)控制范围区别:ITP对产品生产准备阶段开始到产品出厂放行的每个质量活动均进行了规定,而工艺流转卡一般只对下料以后的质量活动进行规定(不包括发货阶段)。可见,ITP工序控制范围较流转卡广。4)检验参考标准、参考文件:质量计划在检验内容后会注明参考标准和参考文件(包括工艺文件),如用户有特殊要求也可以另外注明。由于不同标准的规定值会有差别,质量计划通过注明参考标准、文件,可以避免检验各方在检验过程中对标准引用的争议。产品流转卡一般会将合格的规定值直接写进检验要求中,不注明合格规定值的出处———所执行的标准及文件。5)工艺控制及质量控制方式的区别:质量计划控制产品制作的方式是,质量计划批准后复印多份分发到各部门的相关人员手中,制作图纸、工艺文件及原始记录等也同时发放至车间办公室、检验部门等,生产与检验同时持有质量计划,大家能及时了解产品工艺流程及检验要求。相关人员可根据质量计划的规定和要求熟悉图纸等文件为制作做准备。6)记录方式:某一工序完成、检验工作实施后填写相应的记录。质量计划方式是在ITP上明确使用何种记录表式来记录某次质量活动。填写后的检验记录由总检汇总后并在检验计划相应栏目上填写“已实施”或填写各个检验人员、检验代表的姓名及日期。所有质量活动结束后,记录完整的质量计划就可作为产品出厂资料交给用户。以一台容器为例进行分析,若采用质量计划控制,产品的生产、检验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记录:材料按排料图下料并在相应排料图上进行记录或者在材料标记记录图上记录落料及标记移植情况;冷作检验可填写冷作检验记录;焊接工作则通过施焊记录来记录,产品焊接试板的制备也能在施焊记录中体现;理化试验也有相应的试验记录;最终耐压试验在耐压控制流程前,监检员确认耐压试验前的工序均已结束并检验合格,可在质量计划相应位置签上同意试验。7)对标准件预先生产的控制:标准件进行批量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质量控制。在产品中尽可能使用标准件,是很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
工艺部门编写流转卡时,必须有明确对应的产品,而预制标准件,一般没有对应的产品,工艺部门无法为无对应产品的标准件编写工艺流转卡,工厂只按制作图进行加工,无相应工艺文件支撑,无相应记录可填。无工艺流转卡就进行生产,一直被视作质量失控的行为。
质量计划在使用预先生产的标准件时,只需提供标准件通用工艺和生产、检验记录,允许标准件生产日期早于图纸批准日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工艺型流转卡完全不能等同于质量计划,目前规范过渡期间或可以将工艺型流转卡代替质量计划当作出厂资料提供给客户,但今后还需按规范要求提供真正的ITP。
3 质量计划与记录型流转卡
1嫁接苗生产需要的设施设备
1.1育苗设施
1.1.1育苗场地与环境调控设施除了海南等非常温暖的地区外,冬季和早春西瓜嫁接育苗必须在保温性和透光性好、空间较大、便于操作的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并且应配备必要的加温设备和保温设施,如电热线、热风炉或用锅炉进行循环热水管道加温,保温设施包括保温被等温室外覆盖保温材料、温室内多层帘幕系统、多层塑料薄膜覆盖等。电热线加温建设成本低,近年来部分地区采用空气加温线取代苗床底部加温。从而避免了基质上燥下湿,并可降低棚内湿度。燃油热风加温升温快,但耗油量大,运行成本高,采用燃煤热风炉加温可降低成本。采用锅炉进行循环热水管道加温,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加温均匀,能够在整个嫁接育苗过程中动态控制,但建设成本高,适合面积较大的集约化育苗场。如果在育苗季节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可考虑在育苗场地内增挂补光灯补充光照。
1.1.2苗床可在固定苗床和移动苗床上育苗,为了增加育苗面积,大型温室提倡采用移动式苗床育苗。苗床建设应有配套的排水设施,在塑料大棚内可以做高畦作为苗床用。由于嫁接用砧木、接穗和嫁接苗育苗过程中对环境要求不同,因此苗床管理宜采用分区育苗,即将砧木育苗、接穗育苗、嫁接苗分别放在不同苗床区域管理,以便更好调节温度,有条件的育苗场应设置单独炼苗用的苗床。
1.2育苗容器
砧木育苗可选用50孔硬塑料穴盘、60孔一次性穴盘或直径8~10cm营养钵,大孔径穴盘和营养钵有利于培育大苗、壮苗。但进行断根嫁接苗培育时,因营养钵空间和基质利用率较低。不推荐使用其培育砧木苗。接穗育苗可选用72孔穴盘、塑料方形平底盘,或直接在棚内利用基质或营养土做畦,用以播种接穗。穴盘或营养钵重复使用应进行消毒处理,用2%漂白粉充分浸泡30min(分),清水漂净备用。
1.3基质的选择与消毒
对刚起步进行嫁接苗生产的育苗工厂和育苗大户,推荐购买商品育苗基质进行育苗,从而避免自行配制基质进行育苗的风险。大型集约化育苗工厂可自行生产和混配育苗基质,可用草炭与蛭石以体积比2:1配制。每m3基质加入多·福·锌5g或30%恶霉灵水剂100g消毒,以防止苗期病害,同时混入0.8kg氮、磷、钾含量为20:10:20的育苗专用肥或1.2kg的15:15:15三元复合肥,肥药一定要混合均匀。也可根据不同地区育苗实际自行配制育苗基质,如武汉市洪北种苗有限公司所采用的配方是草炭7份,珍珠岩2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1份,充分混匀后即可。
1.4嫁接过程中用到的器具
刀片:用双面刀片,将其纵向折成2片即可,刀刃变钝时要及时更换。嫁接签:多以竹片制成,一端削成弧形渐尖,径粗与西瓜下胚轴粗细相同,约3mm,以不撑破接穗下胚轴为宜。嫁接夹:有些地方为了使砧木与接穗切面紧密贴合,在嫁接部位用塑料嫁接夹固定。
1.5育苗设施的杀菌消毒
育苗场地、拱棚、棚膜、保温被(或草帘)及整个生产环节所用到的器具,都要用40%甲醛50倍液喷雾消毒,用药剂量为30mL·m-2,然后封闭48h(小时),再通风5d(天)待甲醛完全挥发后即可开展育苗工作。
2砧木、接穗品种的选择
砧木选择的原则为亲和力好、抗逆性强、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宜于做西瓜嫁接砧木的作物有葫芦、南瓜、野生西瓜。生产上常用的葫芦砧有京欣砧1号、京欣砧冠、京欣砧优、甬砧1号、甬砧3号、FR-将军、拿比砧等;常用的南瓜砧有京欣砧4号等;野生西瓜砧有勇士等。西瓜接穗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如早春红玉、早佳(84-24)、京欣系列等。
甜瓜嫁接易发生不亲和现象,对砧木要求很严格。目前甜瓜嫁接生产中所采用的砧木主要是南瓜砧和甜瓜本砧,如京欣砧3号、甬砧2号、新土佐、科鸿砧1号(甜瓜本砧)等。接穗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栽培实际选择适宜品种。
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枯萎病生理小种可能具有差异,宜选择抗病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如海南省西瓜嫁接生产过程中近年来发现葫芦砧木对枯萎病抗性下降,因此生产中葫芦砧木嫁接比例逐年下降,而采用南瓜砧木进行嫁接的比例逐年增加。
3砧木、接穗的浸种催芽及播种管理
3.1砧木和接穗播期的确定
根据幼苗出圃日期确定砧木播种日期,以湖北武汉为例,如嫁接苗在1~2月出圃,则提前45~50d播种,如在3月出圃,提前35d左右播种,4月出圃提前25d左右播种。具体播期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采用顶插接和断根嫁接,葫芦砧以第l片真叶展开时嫁接为宜:南瓜砧以第1片真叶露心为宜,即接穗出苗后2d,在子叶将展未展之际嫁接。以此推算,葫芦砧木应较接穗提前5~6d播种,南瓜砧木应提前3-4d。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可增加砧木与接穗播种的间隔时间。以确保嫁接时砧木大小合适。
3.2种子消毒处理
集约化育苗场应在播种前对种子所带病菌进行检测,最好选用不带病原菌的健康种子。对可能带有病毒病和细菌性果斑病的种子应在播种前及时进行种子处理。对带有病毒病的种子,将干种子置于72℃恒温干热条件下处理72h(不含在处理前将种子逐步升温处理降低含水量的时间),可有效钝化病毒。对可能带有细菌性果斑病的种子,可用100倍福尔马林浸泡种子30min,或用300~400倍春雷霉素浸泡种子30min,或用1%盐酸浸种15min,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浸泡30min,或苏纳米1:80(与水的体积比)浸泡种子15min,再用清水将种子彻底冲洗干净后催芽,
3.3浸种催芽
用清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冲洗干净后在室温下浸种,南瓜砧2h,葫芦砧8-24h,西瓜、甜瓜6-8h。浸种后捞出,搓洗去种皮表面黏液并沥干水后,于恒温箱内(28-30℃)催芽,没有恒温箱的可用“控温仪+电热毯+棉被+棚膜”进行保温催芽。无籽西瓜的发芽适温为30-32℃。
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挑选种芽播种,未发芽的继续催芽,以确保嫁接时砧木大小一致。催芽时注意
nlc202309020825
8~12h通风1次。南瓜砧木约需要催芽20h,葫芦砧木约36h,西、甜瓜约需20h,不同砧木和接穗品种发芽时间具有较大差异,应根据不同品种出芽情况灵活掌握。对于发芽率低的无籽西瓜和砧木可采取种子促萌技术,以提高种子发芽整齐度。
也有的地方在浸种过程中不消毒,浸种完毕后将种子捞出摊在水泥地上。待种子种皮发白后,用咯菌腈拌种消毒,再进行沙床催芽。沙床催芽是将种子装入网袋平铺在沙床上,种子厚度不超过2cm,上盖2cm厚的消毒黄沙,拱膜盖平保温保湿。用控温仪控温,白天控制在28~30℃。晚上20-22℃,注意观察沙床温度和湿度。沙床湿度控制在70%左右(手捏沙土时指尖出水但不聚成滴)。
3.4砧木播种育苗
露白的种子直接播种于50孔穴盘或营养钵中,播种深度1cm左右,注意将种子平放。胚根朝下,以减少“戴帽苗”。采用顶插接法砧木1穴播种1粒,断根嫁接法砧木1穴播种2粒,断根嫁接苗生产不推荐使用营养钵培育砧木苗。播种后用蛭石等轻基质覆盖,播种覆盖作业完毕后,用95%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洒苗床,并均匀浇水,水量不宜过多,约为饱和持水量的80%,然后搭建小拱棚,覆膜保温。
播种后采用变温管理,以白天28℃、夜间18℃为宜。应尽量降低夜间温度,以防幼苗徒长,连阴天管理以降低育苗区域温度和控制苗床湿度为主。当70%的种子出苗时,用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加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倍液喷洒1次,并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此期温度过高易造成小苗徒长,温度过低时会造成子叶下垂,根系腐烂或猝倒。齐苗后再喷洒1次。预防苗期病害。要特别注意连阴天温度管理不要出现昼低夜高逆温差。幼苗出土后容易“戴帽”,应及时人工摘除,一般在早上湿度较高时进行较为容易。使用葫芦砧木时,可在嫁接前3-5d去除真叶生长点,使下胚轴增粗。
3.5接穗播种育苗
接穗种子推荐撒播于塑料平底盘之中,塑料盘底部均匀铺1层厚4cm左右的基质,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密度以种子不重叠为宜,然后覆盖1cm厚蛭石。也可采用72孔穴盘。每孔播种5-7粒,覆盖基质后浇透底水,用95%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洒苗床,覆膜保温,以白天28℃、夜间18℃为宜。出土后注意及时脱帽。
4嫁接
4.1嫁接前的准备
采用顶插接和断根嫁接,葫芦砧以第1片真叶展开时嫁接为宜,南瓜砧以第1片真叶露心为宜。接穗出苗后2d,在子叶将展未展之际嫁接。嫁接要在温室或棚内进行、并适当遮光,温度控制在20~25℃为宜。嫁接前要搭建嫁接棚,规格可根据苗床大小和穴盘宽度而定,棚宽应尽可能充分利用苗床空间,棚高一般在0.9m。棚架上依次覆盖棚膜和遮阳网。嫁接签、刀片、嫁接夹等工具都要用75%医用酒精消毒。嫁接操作应在操作台(桌凳皆可)上进行。高度以嫁接时方便省力为好。
嫁接前1d用72.2%霜霉威盐酸盐700倍液+医用硫酸链霉素400万-500万单位(稀释至15kg水)的混合液喷洒砧木和接穗,直到叶片滴水为止。为预防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嫁接前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加春雷霉素600倍液喷淋。采用断根嫁接时。要准备好盛有消毒基质的50孔育苗穴盘,浇透底水,并在每穴中心打1孔,深度1cm左右,以备断根嫁接后将嫁接苗回栽入穴盘。
4.2嫁接操作
4.2.1顶插接
(1)剪去南瓜砧木子叶。以南瓜为砧木时由于南瓜子叶较大,为避免对嫁接成活率产生影响,可在嫁接前1d将砧木2片子叶各剪去一半。葫芦砧木子叶较小,无需采用此工序。(2)去除砧木生长点。(3)插入嫁接签。将嫁接签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叶柄基部成45°左右斜插5-8mm,嫁接签稍穿透砧木表皮,露出嫁接签尖。(4)削接穗。用刀片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1-2mm处开始斜削1刀,切面长5-7mm。海南文昌等地是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5mm左右开始斜削1刀,此时接穗子叶尚未展平:浙江温岭等地是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1cm左右削2刀,即将接穗削成楔形。(5)将接穗插入砧木中。取出嫁接签,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入砧木插孔内,同时使砧木与接穗子叶交叉成“十”字形。温岭等地在嫁接后用嫁接夹固定砧木与接穗,使切面紧密贴合。武汉和文昌等地嫁接后不使用嫁接夹。(6)移入嫁接棚。将嫁接后的穴盘苗迅速移入嫁接棚进行嫁接后的管理,嫁接棚需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嫁接可以单人操作,完成所有嫁接工序,也可分组完成,分组时可采取3人1组,2人嫁接,1人削接穗。嫁接时力求达到“3个一致”,即嫁接签粗细与接穗下胚轴一致,嫁接签插入角度与接穗切口角度一致,接穗切削速度与嫁接手速度一致(分组操作情况下)。
4.2.2断根嫁接
断根嫁接是在顶插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嫁接方法,这种方法去掉了砧木原有的根系,在砧穗愈合的同时诱导新根产生。
4.2.2.1断根嫁接法的优点
(1)发出的须根根系面积大,水分养分吸收能力强。嫁接苗定植后生长快。(2)嫁接速度快,可将育苗程序进行分解,特别适合集约化育苗生产。(3)断根嫁接可有效解决由于砧木徒长而导致的嫁接苗徒长问题,生产的嫁接苗整齐、商品性好。断根嫁接方法与顶插接法基本一致,只是在嫁接时将砧木根在距子叶下方5~7cm处切断,嫁接完成后再将嫁接苗回栽到穴盘基质中。(4)断根嫁接苗对低温的适应性更强,早春定植后缓苗快。(5)采用断根嫁接技术,砧木用50孔穴盘播种时每穴2粒,可有效节约育苗空间,提高单位面积苗床的生产率。以1hm2育苗温室为例(按照有效育苗空间75%计算)。采用断根嫁接每茬可生产136万株嫁接苗,而采用顶插接只能生产94万株。
4.2.2.2断根嫁接主要工序(1)砧木断根。在砧木子叶节以下5-7cm处用刀片将砧木胚轴切断。(2)去除砧木生长点。(3)将嫁接签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叶柄基部成45°左右斜插5-8mm,嫁接签稍穿透砧木表皮,露出嫁接签尖。(4)削接穗。用刀片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1-2mm处斜削1刀,切面长5-7mm。(5)将接穗插入砧木中。取出嫁接签,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
入砧木插孔内,同时使砧木与接穗子叶交叉成“十”字形。(6)剪去南瓜砧木子叶。要将砧木子叶剪去一半,嫁接前后皆可,以免相互遮光,也可采用先削去砧木1片子叶后再进行断根插接。葫芦砧木子叶较小,无需采用此工序。(7)断根嫁接苗回栽。将嫁接苗插入到装满基质的50孔硬塑料穴盘或70孔一次性塑料穴盘中,移入嫁接棚内进行嫁接后的管理。嫁接棚需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4.3嫁接后的管理
4.3.1温度、湿度、光照管理嫁接后1-3d昼温保
nlc202309020825
持28-30℃。夜温23-25℃。春季育苗如温度过高可采取遮阳降温或膜上喷水降温,保持温度在32℃以下。光照管理上,白天覆盖遮阳网遮光,清晨傍晚可适当见光,时间要短。保证嫁接苗不萎蔫。嫁接后4-6d温度适当降低,昼温26-28℃,夜温20-22℃。应适当通风透光,并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加大光照强度。嫁接1周后伤口愈合,逐渐加大通风量,温度管理逐渐恢复正常。其后温度管理随着嫁接苗生长逐渐降低。昼温控制在22-25℃,夜温18-20℃。当西瓜苗长至1叶1心时,夜温可保持在16-18℃,这样有利于雌花分化。早春育苗时,如遇低温雨雪天气或连阴天气,应及时加温保暖、适当补光。
4.3.2除萌蘖嫁接时砧木虽已抹除真叶和生长点,但仍会萌发新的萌蘖,影响接穗生长发育。嫁接后应尽早、反复多次去除萌蘖。
4.3.3病虫害防治嫁接苗对土传病害有抗性,但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潜叶蝇、菜青虫等,除挂设黏虫黄板和蓝板进行物理防治外,可选用10%吡虫啉1000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3000-4000倍液等进行药剂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疫病和炭疽病等。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或用72.2%霜霉威盐酸盐400-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细菌性果斑病可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5嫁接苗的出圃与运输
5.1出圃标准
达到出圃要求的壮苗标准为:子叶完整。茎秆粗壮,嫁接处愈合良好,接穗真叶2-3片,叶色浓绿。根系完好,不带病虫。即嫁接苗达到2叶1心或3叶1心时可以出圃。
5.2运输计划
运输前要做好计划,买方要做好定植前准备,买卖双方注意天气预报,选择天气状况较好时运输,减少运输环节对嫁接苗质量和活力的影响。
5.3嫁接苗锻炼
嫁接苗出圃前1周逐渐降温锻炼,以白天22-24℃、夜晚13-15℃为宜,并适当控制灌水量。嫁接苗通过降温控水进行锻炼,可提高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锻炼不可过度,更不可控水过度。以免降低嫁接苗培育质量。另外,育苗期就应当将炼苗时间计划在内,保证嫁接苗有足够的苗龄。
5.4嫁接苗的包装与运输
嫁接苗育成后,应及时包装运输。运输嫁接苗的容器有纸箱、木箱、木条箱、塑料箱等,应依据运输距离选用不同包装容器。包装容器应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长途运输中的颠簸。远距离运输时,每箱装苗不宜太满,装车时既要充分利用运输空间,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隙。防止嫁接苗呼吸热伤害。在装箱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破坏嫁接苗根系,以免影响其定植后的缓苗生长。
塔吊拆装作业规程
一、起重司机作业规程
1.吊车使用前,应检查吊臂、吊钩、钢丝绳、操纵与传动机构、液压系统等各部位状态,确认完好后才准 使用。
2.司机应根据吊车摆放位置的地质情况,垫好吊车各伸缩支腿,防止吊车倾翻,同时禁止超载作业。
3.起重司机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当指挥信号不明时,司机应发出“重复”信号询问,明确意图后,方可开 车。
4.司机必须熟练掌握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指挥信号,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
5.司机在开车前必须鸣铃示警,必要时,在吊运过程中也要鸣铃,通知吊物威胁到的地面人员撤离。
6.指挥人员所发出信号不符合国家标准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吊运过程中,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 止”信号都应服从。
7.要注意吊装现场有足够的照明的畅通的吊运通道,并与架空线路保持规定距离。8.吊运作业中不准扳动支撑脚操作柄,如要调整,须先将吊物放下。
9.吊车在最大负荷情况下,左右旋转角度不能超过45度,一般情况不准横吊,以防翻车。10.不得在起重特性曲线规定的范围之外变幅。回转时动作应缓慢,防止重物摇摆造成翻车。11.起吊重物要先作试吊,即离地10cm处试验制动器是否可靠,支撑脚是否牢靠。12.有下列任意情况之一均不准吊:
①捆绑不牢不稳;
②工作物上站人或吊物下站人;
③超载、质量不明、斜拉重物;
④信号不明或无统一指挥;
⑤易燃易爆物品;
⑥工作场所不安全,可能危及电线、建筑物等。
二、起重工作业规程
1.起重作业前,按照设备构件的重量和起吊要求合理选择各种起重机具和索具,要保证使用的工具索具完好无损。安全可靠。
2.按照现场环境情况和机械构件的特点,制定相应捆绑吊装办法和必要的防护 措施。
3.要熟悉各类土壤的承载力,提出地基加固措施,防止起重机械沉陷倒塌。4.要熟悉使用吊车的技术参数,在吊装过程中,根据起吊物的重量,确定起吊
时扒杆长度和回转半径,排除各种高空障碍。5.在吊装运输中,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①要合理选择各种异型构件的吊点位置,以确保平稳起吊重物;
②吊物下或吊物上站人不准吊,无信号工在场指挥不准吊;
③超载物体不准吊,指挥信号不清、光线不明不准吊;
④吊索、附件捆绑不牢或有棱角切口的物件未加保护衬垫不准吊;
⑤装车后各物体着力点应用枕木垫牢,重心位置用绳索捆绑好之后方可起步。
塔吊司机操作规程
1. 使用前,应检查各金属结构部件和外观情况完好,空载运转时声音正常,重载试验制动可靠,各安全限位
和保护装置齐全完好,动作灵敏可靠,方可作业。
2. 操作各控制器时,应依次逐步操作,严禁越挡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操作手柄归零,待电机停
止转动后再换向操作,力求平稳,严禁急开急停。3. 设备在运行中,如发现机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进行运行。4. 严格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严禁以行程开关代替停车操作,严禁违章作业和擅离工作岗位或把机器 交给他人驾驶。
5. 装运重物时,应先离开地面一定距离,检查制动可靠后方可继续进行。6. 坚持“十”不吊。
作业完毕,应断电锁箱,搞好机械的“十字”作业工作。
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作业前,应将轨钳提起,清除轨道上障碍物,拧好夹板螺丝。
2、作业时,应将驾驶室窗子打开,注意指挥信号。冬季驾驶室内取暖,应有防火、防触电措施。
3、多机作业,应注意保持各机操作距离。各机吊钩上所悬挂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
4、起重机行走到接近轨道限位开关时,应提前减速停车。没有限位开关的吊钩,其上止点距离
臂杆顶端必须大于1米。
5、作业完毕后,塔吊应停放在轨道中部,臂杆不应过高,应顺向风源,卡紧轨钳,切断电源。
6、自升塔式起重机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吊运物件时,平衡重必须移动至规定位置。2).专用电梯每次限乘3人,当臂杆回转或起重作业时严禁开动电梯。3).在顶升中,必须有专人指挥、看管电源,操纵液压系统和坚固螺栓。顶升时必须放松电缆,放松长度应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固定好电缆卷筒。4).顶升时,应把起重小车和平衡重移近塔帽,并将旋转部分刹住,严禁塔帽旋转。
7、履带塔式起重机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地面必须平坦、坚实,操作前左右履带板应全部伸出。
2).竖立塔身应缓慢,履带前面要加铁楔垫实。当塔身竖到90度时,防后倾装置应松动,塔身
不得与防后倾装置相碰。
3).严禁有负荷时行走,空车行走时塔身应稍向前倾,行驶中不得转弯及旋转上体。4).作业结束后,应将塔身放下,并将旋转机构锁住。
塔吊安全管理制度
1.大型机械设备的拆装作业,必须由具备安装资质的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承担,一般人员不得参与。
2.安拆作业前,承接单位要召集工程技术、安全部门人员一同勘察现场情况,协商制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3.大型机械的拆除安装,对参加拆装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遵守拆装程序,拆装时要有安全监管员
和技术负责人在场指挥。
4.大型机械的安装拆作业,应遵守电气、机械、高空作业安全规程,防止触电、坠落、挤伤等事故。
5.安装完毕的设备,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之要求,并通过公司
或劳动部门验收后方准予使用。塔吊、电梯拆装前零部件检查制度
1.大型施工机械在安拆之前,要先检查机械的金属结构部件应无严重腐蚀、弯曲变形、焊缝不开裂。工作
爬梯、防护栏杆安全可靠。
2.要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完好无损,各联接螺栓、销轴、配线、钢丝绳、塔吊压重配重的数量或长度完整齐 全,无损坏。
3.检查齿轮、滑轮、连轴器、减速器、制动器等机械零部件外观完好,固定牢靠,没有裂纹损伤。
4.检查各电气线路、电缆、集电器、电阻器、开关、接触器等电气部件符合使用要求,电机绕组以及线路
绝缘电阻≥0.5MΩ。
5.检查随机工具以及使用的麻绳、吊索、吊环、卸甲、手拉葫芦等工具齐全牢固,完好无损,确保安全可 靠。
6.拆卸完毕,要清理、保养好机械设备的各种零部件,并保管堆放整齐。
塔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拆、装塔吊时,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行业标准和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要求进行。
2.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拆、装工艺和方案,并严格按工艺和方案要求组织交底、实施。
3.参加起重设备拆、装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拆、装工艺方案,掌握本岗位、工位作业要求。
4.在起重设备拆、装过程中,应由拆、装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并做好安全监护工作(作业区应悬挂警示标 牌)。
5.拆、装进场前,查看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道路、安全措施等以及现场配合准备工人情况,具备拆、装条 件方可组织人员进场。
6.参加拆、装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由拆、装指挥作施工过程工艺、方案交
底;机电工长作拆、装过程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7.拆、装只允许在四级风以下进行作业,如在作业过程中,突然遇到风力加大,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紧 固连接螺栓。
塔吊拆装检测验收制度
(一)、检测
1.安装完毕的起重机械必须符合GB6067《起重机械安装规程》之要求,检测验收的标准依据劳动部93.10.15颁发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大纲》来实施。
2.大型施工机械拆卸之前,必须按照检验大纲之要求进行检查,不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不得进行拆卸作业。
3.检验用仪器、量具和工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要设专人保管使用,并定期进行计量校验,保持检验工具 的准确性。
4.检测环境条件要符合国家要求。
5.检验工作必须由持省级检验员证的人员来完成,《企业自检报告单》必须签有检验员章方算符合要求。
(二)、验收
1.新安装的施工电梯、塔吊、快速井架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科必须汇同公司质安部、施工项目三方人员
进行安全检查和验收,验收人员必须依据《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来进行。
2.安装验收必须准备基础施工资料、垂直度水平度测量记录、机身接地电阻、安装方案、安全交底等资料,填写安装验收记录表。
塔吊拆装档案管理制度
1.由内业员负责,对每一台大型施工机械的合格证、说明书、各种机械电气图纸、维修保养记录、检查检
测试验记录、各台次安拆验收资料进行收集、编目、分类、保管、归存至单机档案。2.拆装资料的填写应保证真实可靠,对拆装过程中建立的各类安全、技术以及施工资料,统一交由基地机 管员收存保管。
3.机管员对大型设备的拆装资料的管理,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按单机收集、整理、保管每次安拆的各种资料; ②做好拆装档案的编目工作,需要时及时提供各种安拆资料,切实对大型设备的拆装作业提供帮助;
③规定拆装资料的复制、翻阅和借阅办法,以保证资料完好不遗失;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法可以分为综合性法与单行法,是从__来划分的。
A.法的不同层级上
B.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
C.法的内容
D.法的形式上
2、__适用于挖掘湿度小的黏性土及挖土深度小于3m的基坑支护。
A.间断式水平支撑
B.断续式水平支撑
C.锚拉支撑
D.地下连续墙支护
3、吊篮脚手架属于()。
A.工具式脚手架
B.外脚手架
C.内脚手架
D.满堂架
4、__是一部调整安全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专门法律。
A.《宪法》
B.《安全生产法》
C.《工会法》
D.《劳动法》
5、煤气站应具有__电源供电。
A.单相
B.二相
C.双路
D.单路
6、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__管理。
A.分级
B.分类
C.行业
D.职业
7、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总计5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__。
A.限期改正,予以处罚
B.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C.限期清退,不予处罚
D.限期改正,适当处罚
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重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至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9、()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保证。
A.管理层培训
B.内审员培训
C.主要负责人培训
D.全体员工培训
1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和准备是__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A.文件审核
B.现场审核
C.纠正错误
D.监督审核
11、正常工况下,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和进行主要参数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数据自动判断是否__。
A.转入应急控制程序
B.处于事故临界状况
C.处于事故初始阶段
D.事故已被控制
12、有关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__。
A.推荐性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一般性标准
D.行业性标准
13、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设备的__是设名异常或故障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设备故障诊断的客观依据。
A.状态向量
B.系统特性
C.寿命
D.性能
14、__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设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危险度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1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费用由__承担。
A.从业人员本人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16、石油天然气井下深未超过__m时,不应检测井内的枪身或爆炸筒。
A.100 B.200 C.300 D.500
17、耐压试验主要用于检验压力容器承受__的能力。
A.静压强度
B.动压强度
C.液压强度
D.气压强度
18、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烟花爆竹工厂必须设置消火栓系统、固定式灭火装置、手抬机动泵等消防设施,并且消防用水量应不少于__m3。
A.27 B.54 C.108 D.216
19、甲是某公司起重机司机,1年前通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因工作调整离岗8个月,现又调回起重机司机岗位,则甲必须经__,确认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
A.全面健康体检
B.起重机操作技能培训
C.起重机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D.起重机安全理论考试
20、__是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A.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
B.具备犯罪构成的证据
C.具备犯罪构成的现场
D.具备犯罪构成的条件
21、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A.2 B.3 C.4 D.5
22、《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实施查封、扣押,应当当场下达查封、扣押决定书和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清单。在交通不便地区,或者不及时查封、扣押可能影响案件查处,或者存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可以先行实施查封、扣押,并在__小时内补办查封、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A.12 B.24 C.30 D.48
23、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估工作的是__。
A.生产经营单位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中介机构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4、依法处以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是3种法律中__。
A.最不严厉的一种
B.最严厉的一种
C.中等
D.很轻的一种
25、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__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
A.评价
B.控制
C.辨识
D.规划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__。
A.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D.患职业病的
E.因承受不住工作压力而自杀的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事故树分析法
3、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__。
A.警告
B.罚款
C.没收个人财产
D.拘留
E.关闭
4、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__。
A.事态发展趋势
B.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
C.影响范围
D.控制事态能力 E.事故性质
5、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的形式有__。
A.责令停产整顿
B.责令停止建设
C.没收违法所得
D.撤销行政职务
E.行政拘留
6、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中对监控总系统及子系统分别提出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
A.各子系统要求采集城市所辖的重大危险源信息
B.监控总系统要求上国际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络主页,以便子系统和其他授权用户可以在网上访问总系统的主页
C.子系统将危险源信息和监察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通过电话及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
D.各子系统应在各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上进行危险源信息的统计、报表以及多媒体信息显示
E.各子系统应将危险源信息和监察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及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
7、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如下__材料。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身份证或户口簿
C.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D.家庭成员和家庭收入情况
E.医院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
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中的文件审核的目的是__。
A.确定是否进行现场审核
B.对现场审核的补充
C.为现场审核做准备
D.收集充分的信息
E.提出体系存在的问题
9、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__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B.有关部门
C.用人单位
D.公安部门
E.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当地劳动部门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
10、劳动防护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__。
A.防触电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尘用品
D.防毒用品
E.防振动用品
11、安全评价报告书的格式中涉有国家核准资质的证书有__。A.评价机构卫生资质证书
B.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
C.安全验收评价资质证书
D.安全专项评价资质证书
E.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1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__。
A.认定事故的性质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E.执行事故责任追究
13、安全生产管理包括__。
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B.行政管理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E.设备设施管理
14、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包括__。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
B.文字应简洁、准确
C.提出的资料清楚可靠
D.论点鲜明
E.利于阅读和审查
15、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__。
A.防触电用品
B.耐酸碱用品
C.防寒用品
D.防机械外伤用品
E.防噪声用品
16、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__。
A.隔开
B.封闭
C.缓冲
D.救援
E.避难
17、安全生产标准有__。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E.特殊行业的标准
18、当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__等。A.容器内的介质应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质或阻塞物质
B.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C.当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存在背压时,安全阀仍能在开启压力下准确开启
D.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大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E.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累积
19、《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规定了生产性粉尘按危害程度分级,分级指标为粉尘中__。
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接尘时肺的总通气量
C.游离的石棉尘含量
D.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E.粉尘分散度的标准
20、以下属于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是__。
A.使用前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B.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C.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
D.不得超时限使用
E.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2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基本特征是__。
A.权威性
B.自愿性
C.强制性
D.创新性
E.普遍约束性
22、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__。
A.透水
B.淹溺
C.放炮
D.交通伤害
E.冒顶片帮
23、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及其他机械等12类。下列机械产品中,属于基础机械类的有__。
A.轴承
B.齿轮
C.电料装备
D.模具
E.蓄电池
24、电离辐射“外防护三原则”是指______。
A.吸收防护
B.距离防护
C.屏蔽防护 D.时间防护
E.剂量防护
25、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法律层次的包括__。
A.《安全生产法》
B.《劳动法》
C.《产品质量法》
D.《商品检验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和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防止电梯运行时发生伤害事故,确保人身安全,根据省府《电梯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并依据GB7588-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其它有关电梯的国家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凡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实施安全检测:
1.新装或更新的电梯在交付使用前。
2.在用电梯每年一次。
3.重大改造或事故后。
第二章
电梯安全检测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三条
电梯安全检测时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1.制造厂或供应商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其中1~8项验收后移交使用单位)。
(1)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2)电梯机房井道图。
(3)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
(4)电梯的电气原理图及其符号说明。
(5)电梯电气接线图。
(6)电梯部件安装图。
(7)电梯安装调试说明书。
①层门锁闭装置。
②限速器。
③安全钳。
④缓冲器。
2.电梯安装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1)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电梯生产许可证、安装许可证或省级劳动部门颁发的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认可书证书副本。
(2)电梯安装合同。
(3)按安装规范验收的自验报告。
3.变更设计时,电梯使用单位应提供经制造厂或土建设计部门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第四条
电梯正常工作应符合GB10058—8中3.2条的规定。
第五条
机房地面平整,门窗应防风雨灰尘,机房入口楼梯或爬梯应设扶手,通往机房的道路应畅通,电梯不应使用临时电源线供电,并应对电梯进行清理和加润滑油。第六条
各部件铭牌上的参数应与安装的电梯参数相符。
第七条
电梯安全检测时,安装单位或维修保养单位应派专人到现场配合。
第三章
电梯的安全检测
第八条
机房
1.机房应设固定照明和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2.应设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第九条
控制屏柜 1.控制屏柜的安装尺寸应符合GB7588—5中6.3条及GB100603中4.1.5条的规定。2.应设断相、错相保护及过载保护。
3.方向接触器、主方向继电器和开门继电器应设电气联锁保护。4.各元件应标明其名称或代号,各熔断器应符合设计要求。5.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第十条
主电源开关
1.每台电梯应设有一个切断该梯主电源的开关,其容量可切断该电梯正常使用下的最大电流,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1)轿厢照明与通风。(2)轿顶电源插座和照明。
(3)机房和滑轮间照明及电源插座。(4)电源井道照明。(5)报警装置。
2.主电源开关应设置于机房入口能方便迅速接近处,同一机房有数台电梯时,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应有易于识别的标志。第十一条
曳引轮
1.曳引轮、导向轮、飞轮、限速轮上应涂成黄色或部分黄色,并在曳引轮或飞轮上标出与电梯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2.测速发电如采用链、带传动时应设安全开关。
3.曳引钢丝绳应符合GB8903—4的规定。
4.曳引轮垂直度不大于0.5mm,曳引轮绳槽与导向轮对应绳槽导应在同一平面内,其误差≤1mm。
第十二条
限速器、选层器
1.限速器应有铭牌,表明其动作速度、制造厂、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其调节部位应有铅封,限速器上应标明与安全钳动作相应的旋转方向。2.限速器钢丝绳直径不小于6mm。
3.限速器、选层器活动部位润滑良好,开关动作可靠。
4.限速器动作应发生在速度至少等于额定速度在115%,但小于下列各值的情况下:(1)0.8m/s对于除了不可脱落滚柱式以外的瞬时式安全钳。
(2)1m/s对于不可脱落滚柱式安全钳。
(3)1.5m/s对于个别有缓冲作用的瞬时式安全钳和用于额定速度不超过1m/s的渐进式安全钳。
(4)1.25V+0.25V对于额定速度超过1m/s的渐进式安全钳。5.额定速≥1m/s时,限速器应加电气开关。第十三条
井道与底坑
1.电梯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且应符合GB7588—5中5.8条的规定。2.顶层高度与底坑深度应符合GB7588—5中5.7条中的规定。
3.底坑应设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及电源插座和固定照明。
4.底坑对重侧应设防护栏,其高度由底坑0.5m~1.7m;有通井道时,应设高度不低于2.5m的护栅隔离。
5.安全钳锲块间隙两侧均匀。
6.底坑深度大于1.8m时,应设爬梯。第十四条
导轨
1.当电梯蹲底或撞顶时,导靴不应越出导轨;并留有相应的制导行程。2.每根导轨侧工作面对安装基准线的偏差不大于0.7/5000,相应偏差在整个高度上不超过1mm。
3.两根导轨间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2mm;对重导轨为+3mm。
4.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大于2.5mm;焊接支架的焊缝应是连续的,并应双面焊牢;支架不得直接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砖墙上。
5.导轨接头台阶不大于0.05mm,不得有连接缝,局部接缝不大于0.5mm。第十五条
层门与轿厢
1.层门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为4~8mm。
2.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为5~8mm。
3.水平滑动门在开启方向从150N人力施加在最不利点上,门缝间隙不得超过30mm。
4.轿顶对重侧应设护栏,其高度不超过轿厢架上横梁,其他侧与井道壁间距大于300mm时,亦应设护栏。
5.轿顶安全窗应设安全开关。
6.轿顶对重侧护栏与对重最突出部件之间距应大于50mm。
7.轿顶轮、对重轮应设护罩及挡绳装置。
8.轿内应标出额定载荷及乘客数、制造厂名。
9.轿内操纵面板上应设能切断控制电路的电锁,并标出各开关按钮的名称。
10.设有的电梯,其轿内操纵面板上的检修开关应为电锁控制,应急按钮只有用锁匙将检修开置于检修状态才起作用。
11.双开门电梯,当不在层站时,相对的轿门不得开启。12.轿厢安全钳应设联锁开关。第十六条
对重块应有压板固定。
第十七条
限速器张紧装置,钢带张紧装置应设安全开关。
第十八条
补偿链、绳在电梯运行时不得与井道或其他部件相碰撞。第十九条
电气安全部分。1.导线两端应有编号。
2.动力和控制线路应分别敷设微信号,电子线路应按产品要求分别敷设,或采用抗干扰措施。3.底坑、轿顶照明应为安全电压。
4.机房和井道内电线敷设应用金属线管、槽、软管等保护或用阻燃型的管槽、软管保护。如用阻燃型的材料,应出具型式试验报告。
5.随行电缆不应与井道内的固定物钩拉,不应与底坑底面相碰擦。
6.轿顶检修运行开关应是双稳态的,并应设有无意操作的保护且应满足下列条件。(1)进行检修运行时应取消:
①正常运行包括任何自动门的操作。②机房的紧急电动运行。
(2)轿厢运行应为持续揿压按钮,并标明运行方向。(3)应设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4)轿厢速度不应超过0.63m/s。(5)不应超过轿厢正常的行程范围。(6)电梯运行仍然依靠安全装置。
7.金属电线槽弯角电线受压处,应垫衬加以保护,出入管槽口处应用护口或其他保护措施。第四章
电梯的安全试验
第二十条
锁闭装置
1.层门、轿门的电气机械联锁可靠,锁钩、锁臂及动接点动作灵活,其锁紧元件的啮合长度不小于7mm,侧隙2~3mm。
2.自动层门应设自动关闭装置,作用可靠,手开门应设基站机械联锁装置。
3.无司机操作的电梯应设安全触板或光电保护,动作灵活可靠。4.任何一扇门、轿门开启着,电脑应不能正常启动或继续运行。
5.符合第十五条要求的应急状态,层门、轿门开启时,电梯只能以小于0.63m/s的检修运行。
6.动力操纵的自动门,阻止关门的力应不能超过150N,这个力的测量不应在门行程开始的1/3之内进行。
7.层门手动开锁装置灵活可靠,三角钥匙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保管、使用。
第二十一条
悬挂元件及其附件
1.钢丝绳至少应有两根,且是独立的。
2.曳引轮或滑轮的节园直径与悬挂绳的公称直径之比应不小于40。
3.曳引绳头组合应安全可靠,并使每根曳引绳受力相近,其偏差不大于5%,且每个绳头均装有锁钉。
第二十二条
制动系统
1.制动器动作灵活、可靠,其维持电压为55~80V。
2.抱闸间隙≤0.7mm且均匀。
3.制动器松闸扳手应放于易接近的墙上。
第二十三条
绝缘与接地
1.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Ω/V,且其值不得小于:
(1)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0.5MΩ。
(2)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0.25MΩ。
2.所有金属设备外壳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接地线应用黄绿双色绝缘电线,电气设备:柜、屏、箱、盒、槽、管应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第二十四条
限位、极限开关
1.应设上、下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不应与极限开关连动作。
2.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3.极限开关的控制应符合GB7588—5中10.5.2条的规定。
4.极限开关的操作应符合GB7588—5中10.5.3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曳引检查
1.在相当于电梯最严重的制动情况下,停车数次,进行曳引检查,每次试验,轿厢应完全停止。试验应这样进行:
(1)行程上部范围,额定速度上行,轿厢空载。
(2)行程下部范围,额定速度下行,轿厢内载有125%额定载荷。
2.当对重支承在被压缩的缓冲器上时,空载轿厢不能向上升起。
第二十六条
平衡试验平衡系数应为40%~50%。
第二十七条
超载安全装置试验
轿厢内陆续平稳地加入100%~110%的额定载荷,超载安全装置应动作,发声报警信号,信号灯亮,电梯不能起动,自动门不能关闭。
第二十八条
运行试验
轿厢分别以50%的载荷和额定载荷,并在通电持续率40%的情况下往复运行1.5小时,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起动运行和停止时,轿厢应无剧烈振动或冲击。第二十九条
超载试验
电梯在110%的额定载荷下,通电持续率在40%的情况下,运行0.5小时,电梯应能可靠地起动、运行和停止,制动可靠,曳引机工作正常。第三十条
静载试验
轿厢位于最低层,陆续平稳加入载荷,客梯和额定载荷不大于2000Kg的货梯,加入200%的额定载荷,其余各类加入150%额定载荷,历时10分钟,各承载构件无损坏,曳引绳无打滑,制动可靠。
第三十一条
限速器安全钳试验
1.新装、更新电梯。
(1)瞬时式安全钳或是有缓冲作用瞬时式安全钳,轿厢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荷,在额定速度下进行。
(2)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125%的额定载荷,在平层速度或检修速度下进行。2.年检、大修、重大事故后电梯,应在轿厢空载,以平层速度或检修速度进行。第三十二条
平层精度应符合GB10058—8中3.3.5条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
起制动、加减速度应符合GB10058—8中的3.3.2条和3.3.3条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指令、召唤、选层等装置应正确无误,动作可靠;声光、信号显示清晰、正确。第三十五条
报警装置试验
轿厢应设有使乘客需要时能有效地向外求救的紧急报警装置,无司机操纵的电梯,该装置应由紧急电源供电,提升高度大于30mm时,报警装置应能对讲。第三十六条
缓冲器 1.缓冲器应固定牢固。
2.轿厢、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距离:液压缓冲器,150~400mm,弹簧缓冲器200~350mm。
3.液压缓冲器应设安全开关,液压缓冲器动作后复位时间不大于90秒。
4.额定速度超过1m/s可使用弹簧缓冲器。5.额定速度超过1m/s,应使用液压缓冲器。第三十七条
紧急操作装置
1.手动紧急操作装置。
(1)向上移动额定载荷的轿厢所需手操作力不超过400N,曳引机应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以便借用盘车手轮将轿厢移动到一个层放入。
(2)盘车手轮如可拆卸的,应放置于机房或容易接近的地方。
(3)在机房内应容易检查轿厢是否在平层区,这种检查可借助于曳引绳或限速器绳的标志。
2.电动紧急操作装置。
向上移动额定载荷的轿厢所需手操作力超过400N时,在机房内应设符合GB7588~8714.2.1.4的紧急电动运行开关。
第三十八条
噪音应符合GB10058—8中3.3.4条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
关键词:电梯,检验,技术,安全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范围, 其检验工作主要是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负责。电梯的特性决定了电梯的检验工作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检验过程。检验人员需要对其各个部位和部件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而且检验工作往往是在电梯运行状态下进行的, 这就在客观上会对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构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电梯实施安全检验是加强电梯安全管理, 保证安全运行, 防止和减少事故的一个重要措施。
1 电梯检验的基本内容
1) 应明确规定对电梯整体或其某一部分进行检验的作业顺序, 以免因作业顺序的混乱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如进出轿顶程序、进出底坑程序等;2) 检验的作业位置、姿势和动作均应符合安全、舒适、准确、高效的要求;3) 加强安全要点提示防止发生意外;4) 电梯的检验过程除了涉及到检验员 (一般2人以上) 外, 还涉及被检设备 (电梯) 、检验环境、使用的检测设备、防护用品、电梯维保单位、管理单位等许多方面。因此电梯的检验作业从广义上讲实际上是人—机配合、人—人配合的问题。所以安全作业规程除了规范检验员的作业行为外, 还应包括以下内容:如对被检验电梯的事前了解、卫生条件检查、检测工具设备安全性检查、防护用品穿戴、与维保单位和管理单位配合等诸多方面。
2 电梯检验过程的问题类型
2.1 电气装置的有效性检验
如果仅仅查看是否安装电气装置;或用手拨动电气开关是不够的。电气装置的检验检测包括了门锁装置、相序保护、以及限速器安全钳的联动实验等等, 考虑整台电梯的安全性能, 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联动实验的有效性是整台电梯的重点要求。电气装置动作的可靠有效, 必须有立体空间思维, 从3个方向上作检查, 以判断该装置的合理性、有效性。例如检查限速器安全钳的电气装置有多种形式, 有些品牌电梯的电气开关采用的动作触点太小, 开关打板厚度不够, 致使开关打板与电气开关的动作触点接触面太小甚至错位;有些电梯检查限速器安全钳电气装置安装不合理, 维保不到位, 当限速器绳松弛或断裂、锈蚀严重等情况时, 不是限速器安全钳开关打板根本接触不到电气开关, 就是开关以及机械部位完全不能动作, 可靠有效更无从谈起。
2.2 液压缓冲器安全装置的检验
液压缓冲器的电气安全开关装置有多种形式, 有些是在柱塞上加工出沟槽, 液压缓冲器伸缩时, 沟槽上下移动, 触动电气安全开关;有些是加装触动电气安全开关的机械结构。由于材质问题、或是安装质量问题、或是维修保养水平问题, 机械结构在使用中常常会松动、变形, 致使机械动作装置与电气装置位置不当, 当液压缓冲器受压动作后, 机械结构不能使电气安全开关有效动作。如果仅仅走马观花地查看是否安装了该装置, 或者仅仅用手拨动一下电气安全开关是不够的, 必须检查判断该机械结构与电气安全开关动作触点, 是否在3个方向上都保证接触与动作, 必要时人为压缩液压缓冲器, 以验证该装置的可靠有效。
3 检验过程中事故预防的基本措施
3.1 改善检验条件, 采用本质安全型的检验方法
如目前在底坑项目检验中, 在对轿厢底部最低点与轿厢缓冲器进行测量, 需要检验人员进入底坑, 然后轿厢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到最低层的平层位置, 检验人员用钢卷尺测量出两者间的距离, 就存在着被挤压和剪切的危险。为此, 我们如果能采用遥控传感技术, 就可能做到电梯运行时检验人员不在底坑。
3.2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如电梯安装好试车时注意事项:试车前, 应清理井道, 应在各厅门口和轿厢内设置警示牌, 警示电梯试运行, 禁止进入轿厢, 在确保井道内、轿厢顶和轿厢内无人员时, 方能手动盘车, 检验是否有卡阻现象, 确认无误后, 才能带电试车运行。另在必须进行运动时才能检测的项目, 如电梯的井道检验, 在对各个门锁以及导轨架之间距离测量的测试时候, 应做好防止被运动部件剪切、挤压等措施, 做到一人检测, 一人监护, 禁止带手套进行检测等。
3.3 科学定时地检验
安装、大修或改造后拟投入使用的电梯, 应当按照规程对验收检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在用电梯应当按照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 每年进行一次检验。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电梯, 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电梯, 进行设备大修后, 应当按照验收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3.4 保证好电梯检验的条件
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
1) 对于新装电梯或者年限较小的电梯
(1) 机房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湿度应保持在电梯及检验所允许的范围内; (2) 电网输入电压应正常, 电压波动应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 (3) 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特种电梯工作环境中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不应超过该电梯额定指标; (4) 检验现场 (主要指机房、轿顶、底坑) 应清洁, 不应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 相关现场应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2) 对于超龄电梯
超龄电梯使用有一定年限, 其主要机械部件锈蚀, 电气老化等, 其在运行中时常会出现很多未知的情况, 就此情况对超龄电梯的检验条件应具备一定要求;不能满足条件的, 建议报废等。 (1) 电梯的产品质量或安装质量不能存在严重缺陷; (2) 不能由于建筑物结构损坏或电梯发生过严重事故, 导致电梯设备严重损坏; (3) 建筑物已严重倾斜或沉降, 造成电梯运行方向与垂直方向倾斜度大于15°; (4) 主要机械部件严重锈蚀、变形或电气设备严重老化、损坏等。
参考文献
[1]徐荣.电梯的节能及检验安全技术探讨.科技经济市场, 2009 (3) .
[2]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优质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的产地环境、栽培基质、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质量管理和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利用作物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安全优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749 绿色食品 食用菌
NY/T 1098 食用菌品种描述技术规范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2001年1月5日农业部令第8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 12728和NY/T 1098确立的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安全优质大球盖菇指菇体肥厚、光洁、低温生长时不易开伞,酒红至浅红褐色,菌柄粗壮、白色,大小均匀,无病斑、无虫蛀、无异味、无杂质,在生产全程中限定限量限时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将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GB 7096和NY/T 749标准范围内的大球盖菇产品。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 391的规定。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且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预湿发酵、发菌及出菇区、产品加工区、仓库区合理分区。每季栽培结束后,及时清理废菌料和废土,对菇场进行消毒。
5 生产技术
本条没有说明的栽培措施,按常规方法实施。
5.1 栽培设施
大球盖菇可在菇房(棚)中进行地床栽培、箱式栽培和床架栽培,也可在林地菌畦栽培。菇房建在地势平坦、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利于控温遮荫、便于排水的地方。菇房内每条走道两端一般设置上、中、下三层通风口(窗),规格为40 cm×45 cm;也可设置五层通风口(窗),规格为25 cm×30 cm;每条走道中间的顶棚上设置拔风筒1只,内径为25 cm左右。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及配套设备等,不对环境和大球盖菇产品造成污染。林地菌畦选择遮荫、避风环境作为栽培场地,以排灌方便、土质肥沃、偏酸性的壤土为宜,忌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播种前把土翻松晒白使之熟化疏松。
5.2 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大球盖菇,一般在气温8~30℃时均可播种,以15~26℃为最适宜。山东省8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均可进行秋、春两季播种栽培,10月上旬及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菇。以秋初播种温度最为适宜,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
5.3 品种选用、菌种培养及质量要求
5.3.1 品种选用 选用适于山东省栽培、发菌出菇及转潮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品种,从具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使用转基因技术育成的大球盖菇菌种,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5.3.2 菌种培养
大球盖菇菌种的扩繁制作按NY/T 528和NY/T 1731的要求执行。
5.3.3 菌种质量要求
大球盖菇成品菌种质量符合NY/T 1742的要求。要求菌种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无老化、退化现象。
5.4 原辅材料
5.4.1 主辅原料
主辅原料符合NY 5099的要求。大球盖菇可利用的作物秸秆类栽培原料有:玉米秸、小麦秸、稻草、玉米芯、花生茎蔓、豆秸等,要求新鲜、干燥、不发霉、不腐烂、不带虫,无有害污染物。用于栽培大球盖菇的秸秆,在收获前1个月不得施高残毒农药。栽培基质中不得随意或超量加入化学添加剂,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及病虫混入。
5.4.2 覆土材料
覆土材料符合NY/T 391的规定。使用天然的、未受污染的草炭土、林地腐殖土或农田耕作层以下的壤土。勿用砂质土和粘土。
5.4.3 生产用水
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符合GB 5749的要求。喷水中不能随意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
5.5 培养料配方和预处理
5.5.1 培养料配方
配方1:麦秸52%,玉米芯20%,棉籽壳15%,麦麸10%,石膏粉1%,石灰粉2%;
配方2:稻草65%,花生茎蔓粉15%,豆秸粉12%,麦麸6%,石灰粉2%;
配方3:玉米秸68%,棉籽壳20%,麦麸9%,轻质碳酸钙1%,石灰粉2%;
配方4:废菌糠(生产金针菇后的菌糠)50%,玉米芯30%,米糠17%,石膏粉1%,石灰粉2%。
5.5.2 培养料预处理 将选好的秸秆原料先在阳光下翻晒1~2 d,以减少病虫基数,铺料前将麦秸、稻草、玉米秸、玉米芯、花生茎蔓、豆秸等浸水2 d左右,吸足水分,使其含水量达70%~75%。在高温季节(白天气温25℃以上)秸秆原料经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处理后培养料pH 5.5~6.5为宜。
5.6 播种和发菌培养
5.6.1 播种 播种前将畦床土壤整成龟背状,背高12~15 cm,宽90~110 cm,用石灰粉或漂白粉等药物对菌床及四周进行喷洒消毒、杀虫处理。整秸秆预湿料或菌糠等发酵料均可采用菌畦铺料播种,菌糠等碎料也可进行压块栽培。先将畦床喷水淋湿,然后铺入培养料。每平方米用干料25~30 kg,料厚25~30 cm,用菌种500~800 g。播种后料面覆盖消毒湿草帘或碎秸秆保温保湿,也可在料面及周边覆1 cm厚的腐殖土保湿。高温季节用4~5 cm粗圆木棒,每隔30~40 cm打孔至底,以通风散热降温。菌畦之间留40 cm宽的操作道,低于菌畦底部地面。若采取床架栽培,床面宽60~70 cm,层距55~60 cm,高3~4层,底层离地面15~20 cm,架与架之间留走道60 cm左右。
5.6.2 发菌培养 ①发菌管理:料堆温度控制在22~28℃,超过30℃时揭膜通风,也可将料堆上半部翻开或打洞通气降温;堆温偏低,加厚覆盖物或覆膜增温保温。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播种后20 d内不宜向畦床菌料直接喷水,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即可。备好薄膜,防止菌床被雨淋,雨过后即掀去薄膜,并排除菇床周围积水。20 d后菌丝占据整个料层1/2以上,此时可根据天气情况局部适量喷水增湿,菌床四周侧面多喷,中间部位少喷或不喷,要轻喷、勤喷,以水不漏入料面为度。
②覆土管理: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30~35 d,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进行覆土。覆土选用肥沃、疏松、pH 5.5~6.5、含有腐殖质的壤土,并预先进行消毒杀虫处理,调节含水量为20%~25%。覆土厚度为3~4 cm。覆土后保持土层湿润,15~20 d后菌丝爬上土层,将覆盖物揭开,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使畦面菌丝倒伏,土层内菌丝逐渐形成菌束,扭结成白色小原基并逐渐发育成菌蕾。
5.7 出菇管理
5.7.1 保湿
出菇阶段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菌蕾时,每天早晚向畦床喷雾化水。若覆土层干燥发白,须增加喷水,保持覆土层达到湿润状态。若采用草帘覆盖,可用喷雾的方法保湿。当床面上有大量菇蕾发生时,可用竹片使覆盖物稍隆起,防止碰伤小菇蕾。喷水时轻喷勤喷、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要求菌料呈淡黄色,用手捏紧培养料,培养料既松软,又湿润,稍有水滴出现。
5.7.2 调节温度
大球盖菇出菇期间调节在12~25℃范围内。气温低于12℃时,采取增设拱棚、增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以提高料温。进入霜冻期,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喷水,使小菇蕾安全越冬。温度超过30℃时,要采取通风、喷水等降温措施,确保菇体正常生长。
5.7.3 通风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有充足的氧气。当畦面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需加大通气量,每日通风换气2~3 h,使CO2浓度低于0.15%。
5.7.4 光照
子实体生长阶段保持100~500 lx的光照强度。
5.8 采收及二潮菇管理
根据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及时采收。子实体从现蕾到成熟高温期仅5~8 d,低温期为10~14 d。以菌盖外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时采收为宜。采收时,用手指抓住菇脚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勿带动周围小菇。除去带土菇脚即可上市鲜销。第一潮菇采收后,清理料面,补足水分,覆膜养菌,经过12~20 d,又开始出第二潮菇,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整个生育期可采收3~4潮菇。
5.9 加工、包装与贮运
大球盖菇鲜菇采收后尽快整理分级,按照加工要求,将畸形、病虫危害菇剔出。预冷后进冷库保存、冷链运输销售,也可冷冻保鲜出口、盐渍、制罐加工或制成干菇。干菇采用脱水机烘干,保鲜及烘干的材料和方法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鲜菇包装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塑料箱符合NY/T 658的要求;内包装塑料膜符合GB 9687或GB 9688的规定。不得使用含有亚硫酸盐、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水液漂洗鲜菇。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以规范栽培管理技术预防为主,采取综合、安全的防控措施,确保大球盖菇产品农药残留和其它有害物质不超标。
6.2 主要防治对象
大球盖菇主要杂菌有鬼伞、木霉、毛霉、脉孢霉等;常见害虫有跳虫、菌蚊、蠼螋、蚂蚁,以及螨类、蛞蝓、老鼠等。
6.3 防控方法
6.3.1 栽培措施预防 不使用老化菌种;发菌期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0%~75%之间;高温季节播种后,当料温高于30℃时揭膜通风降温。气温低于10℃或雨天时盖膜。
6.3.2 杂菌防治
选料新鲜、干透,栽培前经日光曝晒消毒。发现鬼伞,及早拔除深埋。栽培前期控制好温度和水分,使菌丝生长健壮、旺盛,占领优势,抑制杂菌孳生。
6.3.3 虫害防治
菇床周围定期撒石灰粉,无菇时喷洒5%食盐水或高氟氯氰•甲阿维或氟虫腈药液,防控跳虫、蛞蝓、螨类、菌蚊、蚂蚁发生。对室外栽培的可采取诱杀的办法防治鼠害。
7 质量安全控制
7.1 农药安全使用原则
执行NY/T 393的规定。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化学农药及重金属制剂、杀鼠剂等;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产中规定不得使用的农药种类;有限度地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不得在大球盖菇子实体上使用农药及生长激素类物质。
7.2 药剂防治注意事项
执行GB 4285、GB/T 8321标准。大球盖菇出菇阶段于无菇期或避菇使用药剂,以喷洒地面环境或菌床覆土为主。根据病虫危害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施药方式,使用合适的施药器具,配药时使用标准称量器具。合理用药防治,不得随意、频繁、超量及盲目施药。
7.3 生物制剂使用原则
不得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和非农用抗生素制剂。采用生物药剂与化学农药合理搭配,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防止或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采取局部用药,防止发生药害。
7.4 采后质量安全管理
采收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病。防止加工产品中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推行大球盖菇产品包装标识上市,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8 生产档案
【电梯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推荐阅读: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12-21
电梯安全技术交底范本06-29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31
电梯安全守则四川07-05
电梯安全管理条例05-27
电梯使用安全监管措施05-30
学校电梯安全宣传总结06-19
安全使用电梯主题班会07-26
电梯操作安全知识培训10-06
电梯维修保养规程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