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共8篇)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篇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研究报告之中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并认为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报告也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面将中国列为倒数第四位。这两份报告使中国的医改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从那以后,关于医疗改革的争论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应该坚持由政府来主导,还有人认为,应该坚持市场的走向。那么中国内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到底何去何从?

建国初期的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

翻开编年史可以看到:新中国非常重视人民的医疗卫生工作。1949年10月,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革命战争时代打下的基础上正式开始起步。一系列会议召开了,卫生工作的原则和计划确立和制定出来;一系列机构建立起来,周恩来甚至担任了全国爱卫会的第一任主任;毛泽东的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传遍全国,一系列措施实行起来,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展开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短短时间内,中国的卫生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东西方冷战的国际背景决定了中国必然是以苏联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为蓝本,设计中国自己的制度框架。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建立了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医药卫生体制首次成功实现重大制度性革命与结构性变迁,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国家医疗卫生体制。

为了改变瘟疫肆虐、疾病流行和缺医少药的状况,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中华民族,政府接管、改造、重建了原有的医药体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工作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制度。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事业单位的干部、在乡伤残军人和部分在岗城市居民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预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均由政府负担,个人基本无须付费。国营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则实行劳动保险的医疗制度,各项劳动保险费用全部由企业或资方负担,因工负伤、残疾、疾病、非因工负伤致残、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养老、生育时享受相关保险待遇,企业还有责任为其职工兴办集体劳动保险和职工生活福利救助事业。亿万农民则普遍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人民公社所属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资金,各地的合作医疗采取农民之间合医合药、合住院合门诊、合预防合保健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广覆盖、低水平、综合性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国民身心健康状况。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非常成功的、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地建立了适合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健康照顾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在相对封闭和有限的国际空间背景下,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工人阶级当家做主、集体主义福利文化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特点,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一、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基本上将所有国民都纳入某种形式的健康保障体制之中,用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解决了世界总人口22%的基本医疗问题,极大改善了国民的健康状态。

二、创造性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方针。

三、创造了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三大法宝”的(县、乡、村)三级网络、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

四、深入广泛、积极主动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疾病、移风易俗,显著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最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是,全国人民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建立了完整的医药卫生体系,大大降低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等。

总体来看,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中指出的,当时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对患者约束不足,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拍张X 光要自己去“跑”片子,想住院没“后门”不行„„而享受公费医疗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钻制度的漏洞,开回大量的药存在家里,直至发霉变坏。所有这些,是当时人们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支持态度的背景。

没有受益者的卫生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卫生改革与发展成为公共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保制度创新同步进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创新相互交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始于医院内部的经济核算、经济管理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经过改革,初步改变了我国医疗机构不计成本和核算的状况。1980年代中期,现有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急剧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问题突出。因此如何扩大、发展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和提供医疗服务成为卫生改革的中心议题。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向越来越明显。

1990年代早期,如何解决滥办医和办医滥的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成为医药卫生改革实践的重点。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改革超越“卫生系统内部”范围。2000年,国务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标志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前所未有的综合性、系统性、结构性和制度化改革发展建设时期。2002年,国务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极大丰富了卫生体制改革的内涵。这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国初步建立了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制度框架。

综观20多年来的改革,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这些变化表现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药品生产与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但是总体来说,20多年的改革基本是失败的,效果越来越差,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格外尖锐突出,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险已成为制度性不平等的根源。同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越来越小,医疗资源浪费闲置问题突出,城乡居民两

周患病率不降反升,应就诊、应住院而未就诊、未住院比例不断提高,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远超过百姓承受能力,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别扩大,健康不平等与不公平的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出现“上不满意、下不满意,卫生部门自己也不满意”的改革结果,卫生体制改革成为没有“受益者”的改革。

世界各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说明,衡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是:是否有效地改善全体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否以国家、企业、家庭、个人可以负担的费用来提供优质、低价、适宜的健康照顾服务,健康照顾服务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否协调,国家、企业、个人是否从卫生改革中获益,等等。当然我们在否定20多年来卫生改革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其中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性质不明确,卫生改革目标和国家福利责任含糊不清,卫生改革措施市场化取向明显和卫生改革理论政策研究严重滞后等问题是改革失败的重要结构性、制度化成因。

改革暴露出的问题及失败原因

我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非常低,只有有钱的人才能享受服务。农村人口中,有医疗需求,但因为钱的问题而无法就医的占40%,而城镇人口中类似情况也占到了36%。

二、医疗费用上涨。如果不改变现状,我担心中国的医疗费用还会进一步上涨。

三、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平等性。医疗费用的昂贵自然限制了一部分人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没钱看不起病。

四、国民总体健康水平的改善速度放缓。目前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1岁,而我认为,这并不是改革后的成果,而是医疗改革之前的成绩让中国人受益至今。

五、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独特性在于多部委参与医疗卫生方面的决策和管理,资料显示竟达11个部门之多。能否协调好各部门的职能关系到下一步改革能否成功。

回顾中国医改的全过程,失败的原因之一直指政府。中国政府的职能逐渐弱化,政府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减少,其直接后果,形象地说,就是医生们每天早晨醒来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挣足够的钱养家糊口。医务人员工资的构成比例很能说明问题,5%~20%是国家提供和保证的,而其余的80%~95%要靠医务人员从病人那里挣出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方面医疗费用不可遏制地上涨,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临床治疗,而同等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疾病预防工作就相应地受到忽视和弱化。在过去的20年~25年间,中国改变了改革前注重预防为主的做法,转向发展昂贵的专科治疗性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2002年部分国家医疗支出资金来源统计表明,中国政府的公共投入为16%,而私有化程度很高的美国达44%,澳大利亚为66%,德国为82%,日本为85%,丹麦则高达87%。而从纵向比较,1980年中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占40%。这一数字的下滑程度显然是惊人的。看到这组数字我们就不难理解,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公平性排名中,中国为何排在第188位,名列191个成员国的倒数第四。

然而即便是已经很少的投入,花得也不是地方。原因之一,政府投入的2/

3花在了只占全部人口1/3的城镇人群身上,而大部分农村人口享受不到这部分投入。原因之二,政府投入的68%花在专科医院的临床治疗方面,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预防性等不适宜市场化的机构和部门。

对策:重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范围广泛,内容繁多,目前正处于政策模式选择与健康照顾制度框架设计的战略机遇期,卫生改革现状不容乐观。勇于承认失败并正视这一现实是改善和变革现有体制的基础。20多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为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设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卫生改革实践证明,疾病不仅仅是个人的麻烦和不幸,而是典型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题,这意味着国家应在健康照顾服务领域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确保所有公民身心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公认性质是“社会福利”,而非“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这意味公民有权从国家、社会那里获得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基本做法。

卫生改革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平等、社会公正,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正,只有那些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健康照顾领域中不平等、不公正的卫生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与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范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更多公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进而改善生活状况,提高公民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

医药卫生服务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政策范畴属社会政策与社会市场,而非经济政策与经济市场,这就意味着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应从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健康促进和协调发展角度看待健康问题。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卫生改革不能照搬、模仿企业改革模式,健康照顾是“去商品化服务”,只有按照社会市场的运作逻辑,特别是依据公民权利和人类健康需要理论才能发展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医学。

从以上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我们不难总结归纳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的基本原则,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

根据世界各国成功经验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我认为应按照“一个制度,多个标准” 原则,改革现有医疗保险制度框架,重新建构现代的、覆盖全民和具有社会平等取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谓“一个制度”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个标准”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确定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这样就可以将所有国民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之中,从而确保所有公民在患病之时得到国家应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因此中国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在上述11个部门之上的更高级的领导机构,制定一个10年~1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政府的责任,协调各部委相关部门的职责权利,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不适于市场因素发挥作用的领域,保证老百姓能够公平地获得医疗卫生服务。

其次,政府应该为医疗卫生的非营利部门提供足够的资金,特别是保证公共

卫生领域工作人员的收入。

第三,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特别是针对广大的农村人口。

第四,建立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价格及安全性的监督和调控的机制,这也是医疗卫生机构成功引入市场化因素的关键前提之一。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篇2

1.1 公平性的比较——印度高于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7年对其191个成员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评估, 中国和印度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表现分别排名第144位和第112位。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方面, 中国排名第139位, 印度排名第133位。而在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的排名中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中位列倒数第四, 印度则排在第44位左右。可见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对比中, 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公平性远远不如印度。

1.2 效率的比较——印度的整体效率高于中国

数据来源: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ystem[OL].

由表1可见, 中国的医疗投入并不少于印度, 但是由于中国昂贵的药品价格和治疗检查费用, 以及大处方等原因, 浪费了中国大量的医疗投入;而印度以低廉的价格和高水平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医疗投入的利用效率。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效率低于印度。

2 中印医疗卫生体系分析

2.1 印度的医疗卫生体系

2.1.1 医疗保障项目

印度的医疗保障主要由免费的医疗政策、贫困救助基金、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少量的医疗保险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的免费医疗政策。印度宪法规定, 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资金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

2.1.2 医疗服务体系

印度的医疗服务体系主要特点是“公立医疗机构”和“私人医疗机构”互为补充的医疗体系。各级政府医院数量远远没有私立医院多, 但是所有的政府医院对人们都是免费的, 包括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住院病人的伙食费等。光顾印度政府医院的基本都是低收入人群, 政府医院起到了社会公平和救助贫弱的“稳定剂”作用。印度的私人医疗机构是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主要场所, 其中尤以门诊为主。大部分私人医疗部门都是营利性机构, 政府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为贫穷患者适度减免医疗费用。

2.1.3 印度的医疗卫生体系分析

印度的医疗保障项目中, 免费医疗政策大大加强了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 让占人口比例29% 的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公立医疗机构与私人医疗机构互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 使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都能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2 市场化改革后的中国医疗卫生体系

2.2.1 医疗保障项目

我国的医疗保障包括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建立不久还不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其中以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历史最久, 发展最为完善。尽管我国致力于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我国40%的城镇居民、72%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 看病吃药都需要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人群是农民, 政府、集体、农民三方缴费, 主要保大病, 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医疗救助制度在2005年以后逐步建立, 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2.2.2 医疗服务体系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公立医疗机构占有绝对优势。私人医疗机构发展缓慢, 且水平不高、规模较小。虽然公立医疗机构是政府办的, 但是其经营又具有私人医疗机构的性质, 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营所得, 而不是政府财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中国卫生统计年鉴[OL].[2007-12-10].

由表2可见, 政府办和卫生部门所属的卫生机构有136301个, 而企业办的只有28147个, 其余的卫生机构大多不能称为“医院”, 只能称为“诊所”。因此, 可见, 国家办和卫生部门办的卫生机构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2.2.3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分析

中国的医疗保障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医疗保险, 但是医疗保险在整个社会的覆盖率很低, 这导致医疗保障制度缺乏公平性;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疗机构占主导, 但其收入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营所得, 因此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是具有垄断性质的营利机构, 既有营利的本质又有垄断的优势。私人医疗机构因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发展缓慢。尽管个体卫生机构的经营效率不低, 但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效率却因缺乏公平性和高额的医疗费用而降低了, 整个社会的医疗投入被大大浪费了。

3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畸形市场化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公费医疗的改革:将公费医疗改革为医疗保险, 实行“三方缴费”, 同时提高自付比例。这一改革, 使能够留在医疗保险体制内的为富人, 穷人没有经济能力参与;②医疗机构的改革:这一改革并没有改变医疗机构的所有权性质, 而单纯是医疗机构“自负盈亏”的改革。因而并没有建立医疗机构健康的竞争环境, 医疗机构更像是一种垄断的营利机构。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政府没有与医疗机构完全切割。这一点可以从公立医疗机构与私立医疗机构的比例看出来。印度各级政府医院数量远远没有私立医院多, 私人医疗机构是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主要场所, 其中尤以门诊为主。而在我国, 公立的医疗机构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2) 政府大幅减少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 公立医疗机构转变为营利性机构。1992年9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 卫生部贯彻文件提出的“建设靠国家, 吃饭靠自己”的精神, 卫生部门工作会议中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这一政策刺激了医院通过创收来弥补收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成为了营利性机构, 但整个医疗体系并没有充分竞争的环境——市场化的重要要件。由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性质, 私人医疗机构的缓慢发展, 为药品、器械等的黑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 政府减少了自身在医疗保障领域中的责任。市场化改革中, 政府减少了自身在医疗保障领域中的责任, 对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责任尤为缺失。医疗保险取代公费医疗, 贫困者被制度排斥在医疗保险体制外, 缺少医疗保障。

4 小结

笔者认为,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的方向并没有错, 失败的原因在于改革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化, 而是一个畸形的市场化。

“公费医疗”改革与医疗机构的“自负盈亏”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化, 改革后的市场化是畸形的, 健康的市场化应当具有合理、有效的竞争。因此, 政府应当理顺责任关系, 完善医疗领域的竞争规则, 推动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及相关医疗领域的开放;同时应当准确定位医疗保障的目标人群, 在市场化的医疗领域中承担对贫困者、弱势群体的保障责任。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否在于“过度市场化”。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了印度和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公费医疗”改革和公立医疗机构的“自负盈亏”, 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两个主要表现, 但这些改革并不是真正健康的市场化。本文认为,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是可取的, 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化过度, 而在于市场化畸形。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市场化,印度,中国

参考文献

[1]胡苏云, 滕文.印度医疗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 2007 (11) :83-89.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3

摘 要 为对当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者分别检索国内国外知名学术期刊和杂志,对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和综述。综述的问题有: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医保制度改革不成功的原因,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探索新农合的最佳补偿模式等。

关键词 医疗保险制度 效率 公平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2010年3月21日,美国众议院以219票赞成、212票反对艰难通过去年参议院通过的医疗改革案版本。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经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相关文献非常丰富,作者主要对前人的研究作出梳理,以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作出积极的启示。

一、对当前医疗保险制度的评价

顾昕(2005)指出,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这集中体现为医疗费用的超长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等。

左学金、胡苏云(2001)首先肯定了新医保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为:属地范围的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单个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新的医疗保险制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市场化进程。

封进、宋铮(2007)通过构建异质性个体的消费——医疗支出决策模型,计算了现行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参与率、费用功夫比例以及福利效应等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的制度设计和缴费水平下,参与率可以再75%以上,最高可以达到92%,健康状态较差的穷人是这个保障体系最大的受益者。

二、我国医疗体制应选择什么样的制度

顾昕(2005)在参阅有关文献对医疗体制进行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维度——医疗筹资和服务递送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了一个二维类型学,把筹资这一维度分为5种亚类型,把服务提供这一维度分为3种亚类型;由此,共构造出15种理想类型(参见表1)。

左学金、胡苏云(2001)认为,在理论上,医疗保险筹资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按其公立或私立的性质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组合:1.公立保险机构筹集资金,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2.公立保险机构筹集资金,私营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3.私营保险机构筹集资金,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4.私营保险机构筹集资金,私营医疗机构提供服务。他们研究认为,中国目前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采取的是第一种模式,也是市场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模式。

三、我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顾昕(2005)通过梳理世界各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各国的改革存在诸多差异,但两大共同趋势依然可辨,(1)医疗保障体系走向普遍覆盖;(2)医疗服务递送体系走向“管理型市场化”。他进一步指出,对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讲,走向普遍覆盖这一公平性已经不成问题;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来说,它依然是艰巨的任务。

高春亮、毛丰付、余晖(2009)得出如下结论:财政约束、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是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的限制因素,他们主张通过矫正激励机制、引入竞争降低成本、统筹社会保障体制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来推进下一步的医疗体制改革。

封进、宋铮(2007)则认为,原有的文献往往在收入可观测或同质个体的假设基础上寻找最优的医疗保障制度,而他们提出在收入不可观测的异质性个体模型中寻找“最优”的保险费、费用分担规则和政府补贴政策,并认为这是最优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如前所说,医患双方契约失灵在医疗服务的供给方诱导出新的制度安排: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提供者是一种选择,而国家直接接管医疗服务提供则是另一种选择。在讨论如何对中国的医疗机构进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左学金、胡苏云(2001)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应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第二,鼓励不同组织形式的医疗机构的竞争,尤其是鼓励能有效地提供医疗服务、节约成本的医疗机构的发展。第三,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第四,可以通过由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签订合约实现业务合作的方式,或组建医保一体化的医疗保险集团的方式,来形成我国的管理型医疗服务组织,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封進,李珍珍.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偿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9(4).

[2]封进,宋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一项基于异质性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3).

[3]封进,余央央.补贴需方还是补贴供方:医疗改革中的政府作用.中国改革.2008(3).

[4]顾昕.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5(6).

[5]高春亮,毛丰付,余晖.激励机制、财政负担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演变:基于建国后医疗制度相关文件的解读.管理世界.2009(4).

中国公共政策-农村医疗改革 篇4

袁露瑶 公管091 2009012340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导向型卫生政策在显现了它的短期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而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就使得我国卫生政策的制定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局面,面临着许多问题。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的医疗政策体制的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地蔓延,养老保障和医疗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话题。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更顺畅,农村的医疗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是我国奔小康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医疗体制、政策选择、农村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增进农村居民健康,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进行医疗改革试点,1998年医疗改革进入组织实施阶段。2000年7月,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以全面展开。但从总体上看,改革成效甚微,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

第一,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第二,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第三,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四,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第五,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困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问题

1、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医疗保障制度落后、农村医疗保健条件急剧下降 有资料表明,在我国仅占总人口20%的城市人口消费了95%的医疗商品,拥有全国80%的卫生资源;而我国人口总数近80%的农村人口却只拥有20%的卫生

资源,卫生资源配置的失衡非常明显。

随着我国最广泛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的打破,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开始重新构建,但这一制度成功地取得却是建立在将广大农民排除在外的基础上,而且医保起付线规定也不合理,一般按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10%设置,而不是根据不同收入段设置不同起付线,对于低保人群而言起付线就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50%,负担沉重。

在广大的农村,由于集体经济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的过渡,导致了原有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解体,而基本医保又将他们排除在外,广大农民只能完全自费去“购买”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农村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急剧下降。

2、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主要由于人员经费增长拉动,公务费和业务费几乎没有增长甚至下降。农村公共卫生的公务费和业务费中,政府支出逐渐走低,公务费和业务费从1991年的2.58亿元下降到2000年的1.84亿元,剔除价格影响因素,年均增长速度为-10.7%;致使公共卫生机构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来解决业务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基层预防保健服务经费严重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削弱,某些已经消灭或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时有回升,而且新发生的病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3、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人才匮乏。

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卫生人员素质低。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举步维艰。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但经过试点工作发现很多问题,首先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识不足,疑虑重重。这里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卫生政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信心不足,可预期性的利益渺茫。其次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不堪负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了,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看病难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5、药品价格虚高,个人支付能力有限。

目前,我国的农村销售的药品大多数是一些很普通的常规药品,这类药品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显得有些力不存心,但是,稍好一点的药品一盒相当于有些贫困地区农民一年的收入,国家对农民每年30元的补贴还买不来一盒药,这样的药品农民只能望而却步。“城里人都死在医院,农村人都死在家里。”是当前

反映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最流行的一句话。

6、农村三级医疗救助体系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中,县级卫生机构凭借其人才、设备和中心地位的优势;而直接承担9亿农民的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却各自为阵,发展苦乐不均。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因农民小病留村大病进城而经营很不景气,大多面临着生存的难题。可以说,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入不足,设备落后,人才缺乏,管理无方,服务错位。

三、农村医疗改革的政策选择

第一,以公共投入为主,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包括政府的支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领域和导向作用,是其它卫生费用来源(包括社区筹资、社会筹资、服务收费等)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应给予补助。落实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对口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要提高投入的有效性,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和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上来。

第二,规范农村用药价格体系,加强对农村药品价格的监督和管理。药检、物价部门应该联合起来确保农村用药价格的规范性、合理性,防止某些药品、某些制药企业在农村用药方面的垄断地位,两部门应该在农民就医看病相对集中的医院、药店、卫生所等场所公示药品的价格,不间断的查处一些虚高价格的制药企业、药店、医院及卫生所,同时,药检、物价等部门应不定期的印发一些农村用药的价格目录,正规的购药渠道等常识,从根本上杜绝要价虚高对农村医疗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适当调整政策,尝试地方低价制药企业介入农村合作医疗。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政策,尝试让地方制药企业的闲散资源介入农

村合作医疗,从农民用药的普及性、安全性出发,让一些有实力的制药企业降低药价,提供安全用药知识,同时,联合一些大的制药企业在自愿、互助、公开和服务的原则下,在农村建立一些有规模、有档次、价位低的医药超市,避免新农合再次出现小范围的垄断,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正确指导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正体现新农合便民、利民、为民、惠民的宗旨,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更减轻了农民用药的压力。

第四,推行免费的预防性服务。

目前各级医院竟相从事能增加收入的治疗性服务,忽视了没有收入的预防性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的预防服务功能日益萎缩。这种“重利轻义”的服务倾向,加上缺乏规范化的公众监督和管理,导致群众的满意度极低。防疫是“纯福利事业”,“全国医疗改革会议”已明确规定这一块的经费由政府全包。防疫分为“计划内免疫”和“计划外免疫”两种,“计划外免疫”是根据当地流行病特点所进行的免疫,包括注射乙脑、流脑疫苗等;而“计划内”的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乙脑疫苗及糖丸的注射或分发都是免费的,相应的装备(针头、针管、消毒锅等)也是免费配备的。必须完成政府规定的7岁以下儿童的基础免疫,而且费用全免。因此,在增加国家免疫资金的同时,要取消一些卫生防疫部门的各种变相收费项目,禁止各级卫生部门提取折扣或把医务人员的工资摊到接种对象身上。应当要求防疫人员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疫情和宣传卫生知识。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强化社会监督。此外,要加强对诸如结核病、乙肝、性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应该向传染病专门治疗机构(如结核病医院、性病诊所)发放专项补贴。据统计,目前中国的肺结核患者达6百万,每年死于肺结核病的人数为25万,是世界上第二大肺结核患者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肺结核等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视。

第五,实行大病或重病保险。

在美国曾就如何实施国民健康保险计划有过很大的争论,涉及到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实施、如何利用融资体制推行医疗机构和服务体系的改革等。相当多的健康经济学家,包括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在内,都认为对大灾和重病进行医疗保险是合适的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保险降低了医疗服务的实际价格,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比由他们自己承担全部费时更多的服务”,但承担范围只限于“大灾”或“重病”。费尔德斯坦指出,承保范围越大,全社会“过度消耗”的医疗服务所造成的“福利损失”也就越大,因为医疗服务的过度消耗会减少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而后者的边际效用远胜于前者。目前,中国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开始大病医疗保险试点。我认为,推行农民大病医疗保险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设置最低起投线,但要求实行普遍性的、强制性的推行,阻止任何个人的“搭

便车”行为;二是根据地区和个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的差异以及不同人的服务需求设置若干险种和赔付上限;三是在设定起保线与限定额的同时确定大病的类型与范围。

第六,筹建慈善基金并启动非盈利部门。

非盈利部门发端于美国,是美国社会中那些既非政府也非商业性的机构与组织的总称,它也是被称为第三套系统、独立系统、慈善事业、志愿者系统或社会系统等。其他国家把这种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不少美国人认为,假如没有政府,他们照样活得好,但如果没有非盈利机构,美国就完了。他们把非盈利体系和宪法看成是支撑美国的两个车轮。非盈利体系的角色是多重的,如推动和平、绿色环保、自然灾害救助、公益事业等,但它们的主要功能首先是保护弱势群体,非盈利机构每年花在穷人身上的资金高达十几亿。

中国应该借鉴美国非盈利体系的经验和做法,应该由社会而不是政府筹集公共基金,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增开融资渠道。避免象“希望工程”那样出现管理失责和监督虚设的问题,能真正做到善款善用,保证让善款“装在玻璃做的口袋里”,实现善款运行全过程公开,以便全社会共同监督。

第七,建立农村急救反应系统。

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公共设施建设一直停滞不前,公路、交通用车、通讯等设施较为缺乏。因此,国家应该适当考虑拨付专款给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医疗机构,用于购买救护用车,并建立农村的“流动120体系”。救护用车农忙时奔赴田间地头,以防止农民劳动时发生急病,解决农民就地看病的问题。从湖南省来看,不少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一些村基本上有几台程控电话,通讯线路已架设到相当多的地方,但邮电部门应安装公用IC电话,这也是通讯服务的社会公平性的要求。只有村旁路边有了公用电话,“急救120系统”才有用武之地。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份,急救工作,尤其是院外急救,应该体现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从满足民众和社会需要出发,将急救医疗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重点支持。急救医疗机构作为事业单位,其经费应由政府财政保证,满足其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以解除急救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结论

我觉得,以上的观点似乎还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就必须从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理论,需要国家、社会、城乡多方面人员现实中的通力合作。如何在实践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这些建议得以实现,并使得农村医疗体制、机构、人员的配置真正体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

更大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红漫 《大国卫生之难——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制度改革探讨》 2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李长明《中国农村卫生发展现状与策略》。北京:中国卫生发展论坛──中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2000年11月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篇5

摘要:始于80年代初、由中国政府推动的医疗改革被国务院研究机构宣告为“基本不成功”。在考察历史方面,横向以西方发达国家、前苏联或成功或失败的医疗改革经验为轴,纵向以70年代民间的诱致性变迁、80-90年代政府的强制性变迁为轴。在理论分析方面,从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变迁过程中委托人及各级代理人的成本和收益,解释了改革失败的制度原因,并对新的政策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强制性制度变迁,委托—代理关系,一致同意原则,制度选择

一、道路的选择:意识与经验

医疗保障从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起就存在了,伴随着“福利经济学”和“福利国家”理论的兴起,它逐渐从疾病、医药保险扩展到保障健康的所有物质和服务;实践上,经济危机和战争创伤使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公共财政承担了医疗保险的大部分费用。1942年的贝弗里奇计划覆盖了英国全民生活各个方面,并为大多数西欧发达国家效仿,包括战后的日本。与此同时,在两极世界的另一端,以“苏联”为首的经合组织也配合计划经济建立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国家负责劳动者全部的保障,保障水平非常高,但却缺乏活力,难以监控。苏联的社保体制直接影响了中国,从1932年苏区的《劳动法》已经得到体现,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覆盖了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和养老各方面,覆盖了各国有、私营、公司合营企业94%的职工。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理想国”的美好时光,同在20世纪70年代末,两个互相隔离的世界都面临了制度危机。西方直接表现为经济危机。当时欧共体各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上升到 40%,北欧达50%以上;当时经合组织国家外债占GDP比重则从79年的23%攀升到1992年的44%,瑞典高达80%,欧洲九国人均社保支出占GDP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

然而作为整体经济制度的一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以致改革反过来受到了制约。从现代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从道德和伦理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是否公平,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化;但是,诺斯指出,在个人发展新的意识形态以适应变化了的经验之前,必须有一个经验和意识形态不一致的积累过程。西欧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当时主导各国政治的社会民主党的支持,“全民福利”不仅成为政治目标,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事实,1965年-1975年间,英、法和联邦德国不仅医疗保险开支达到GDP的10%,而且平均每年增长幅度达15%左右。经济危机、失业、人口老龄化,都使社会保障支出飞速增长。然而,深谙意识形态作用的执政党只能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对保障水平进行些微的修改。例如要求病人、退休人员和雇主负担部分保障金,延长领取疾病补助的等候期(丹麦,荷兰)。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后,进行了更多制度性的改革,例如取消双份的社会保障、加收疾病补助金的所得税,似乎更换了政党的政府更有改革的勇气。

苏联的社会保险制度选择建立在纯粹的意识形态基础上,以解放无产者为目标,按劳分配,故1917年11月诞生的“国家保险”覆盖全、内容齐、水平高,如退休金在原有水平的70%以上,(孙光德,董克用,2000)并以劳动贡献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并未考虑经济承受力,而是作为对革命支持者承诺的兑现,即更多基于政治理性而非经济理性。

可见80年代前,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政策,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经过一、二十年的运作,又强化了原制度的意识形态。在70年代末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到来之际,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承受财政赤字和生活水平下降的同时,也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反思,以形成一套能适应新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制度解释。制度供给充足、或制度均衡的国家,如两党制的英国和政策设计合理的瑞典顺利实现了过渡。而制度供给不足的国家,如苏联和东欧,以全面崩溃的代价,为改革提供空间。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为社保改革提供配套的经济政策,在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改革彻底失败。各国的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实力是完善医疗体系的必要条件,对贫困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广泛有效的利用是最重要的,即公平性问题;而“意识形态刚性”又阻碍了一些国家,尤其是制度稳定的发达国家为改进效率而做出的努力。

中国医疗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医改”)的失败,在越过了最初的经济实力障碍之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增长了10倍),也面临着意识形态刚性问题。改革初期中国农村从集体制向家庭农作制的顺利变迁,使“市场”一词受到了近似神化的膜拜,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改革者来说,将局部有效的意识形态扩大到改革的困难领域,是短期成本最小的。问题在于,如果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社会科学知识不足,改革初期的盲目还情有可原;那么当政府亲手培育的既得利益集团膨胀到影响社会安定(如药品市场腐败等),当政府手中的再分配权减弱到不足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程度,当权者的权威也将受到威胁。此时,为追求“权威最大化”,政治制度现代化、决策民主化是成本最小的选择。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市场规则的误用

根据制度变迁的形式分,有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但由习惯取代规则的操作成本相对于政治家主导的“突破式”规则变化而言,操作成本低,所以规则的边际上总有习惯在起协调分工的作用,而且,制度的执行成本越高,边际越大。“正是制度在边际上的连续演变造成了制度中正式的也是可见的规则的变化”。

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表面上看是政府在开放后面临国际压力下采取的主动式改革,包括医疗改革。但从一些官方资料看,在正规制度无法满足民间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时,首先起到补充作用的是民间自发的供给。由于医疗设施分布的不平衡,农村大多数基本医疗服务是由“赤脚医生”提供的。1980年9月,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把个体开业行医并纳人政府管理体系,报告说,“随着城乡经济放宽政策,兴旺发展,各地广开门路安排闲散人员就业,许多地方又陆续出现了个体开业行医人员”,“同时,各地反映和群众来访中要求个体开业的也日渐增多”。事实上,农业经济制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相应的也提高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但政府却“减少了对合作医疗体系的财政支持”。“赤脚医生”数量减少,间接享受医疗保障的农民下降了50%。许多“赤脚医生”要么继续接受教育,要么开设了私人营业,农民不得不承担几乎所有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据四川省1979年底不完全统计,各种开业人员有六千九百多人,比1978年底增加了 3100人。当时,政府出台措施“允许和保护”实际上已成为重要非政府医疗供给来源的“个体开业医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0),源自竞争性非正式制度的压力,也是对制度“边际演变”的认可和利用。但这一内生制度演变在80年代的整个制度改革浪潮中没有被吸收到正式制度构建过程中,相反,雄心勃勃的改革者把市场经济原则,包括竞争、优胜劣汰和货币交换法则,放任法制意识和环境非常不成熟的自由市场提供本应届于非市场的公共产品。

强制性制度变迁既由政府主导,其变迁模式和方向有赖于统治者对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计边际收益与预计边际费用的衡量,他“想做的一切都是在他看来足以使他自己效用最大化的事情”。他会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进行投资,以使选民确信他的权威合法性,降低统治系统的费用。另一方面,统治者偏好函数会随国民财富增加而变化,从国民财富最大化,转为威望最大化。1978年后的中国首先重新建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借助强大的国家宣传机器,渗透到社会组织的各个层面,1979年出台的、被看作最早的医疗改革政策:《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的强制性变迁路径。此后20年,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在城镇中建立起统筹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在农村中试行合作医疗模式,启动了机构民营化改革。

因此,首先是规则层面的制度改革。即重新界定医疗保障中政府、个人、企业三方的责任。经历了 10年探索,1988年《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医改”正式明确了市场化方向,规定了:

第一,关于激励的规则:

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权只限于合同内。下放医疗机构合同职责外的业务收入分配权。鼓励医疗机构差异定价。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医疗服务企业减免税。

第二,关于惩罚的规则

由卫生管理部门(为讨论问题方便,视为中央代理人)实施监督。但作为急于取得改革成效的一方,也是提供制度激励的一方,很难成为称职的监督者。更明确地说,在实行类似于“财政包干”的医疗服务放开后,中央代理人通过向医疗服务机构(下游代理人)索取固定剩余额,向其出让剩余索取权后,便没有意愿监督他。另一方面,对于改革推动者来说,获取最接近中央权力的各利益集团支持是成功的关键。正如舒尔茨指出的那样:“处于统治地位的个人在政治上依赖于特定群体集团的支持,这些集团使政体生存下去。经济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维持政治支持的手段”。因此,尽管改革者在文本上表达了“为民(最终代理人)谋利”的愿望,尽管在制度模仿上有众多选择,最终胜出者却是首先能为医疗部门带来“财富最大化”的改革路径。

再者,即使统治者基于“权威最大化”的目标,设计出改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政策,由于官僚机构本身是理性个体,而“它的利益从来就没有与统治者完全吻合过”,结果是设计成统治者偏好最大化的政策却扭曲为使官僚机构本身受惠。

三.新医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医改意见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医改意见的“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部分明确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成为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违背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精神实质和“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医改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部分明确规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推进改革。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医改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始终,整个制度体系的建立都围绕着这条主线来展开。

四.新医改反映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新医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重要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医改意见明确提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以公平正义为重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强调“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保持人

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医改意见提出“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医疗卫生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病有所医”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医改本身就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实践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一些障碍,大都与制度、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有关。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建立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改革的精神,用改革的办法,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吸取人类文明积极成果,为我所用。医改针对过去医疗卫生领域制度缺失、不健全和不合理的情况,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采用“开门”制定政策的办法,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贯穿始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吸纳社会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科学的体制机制,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参考文献:

樊小刚.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业经济问题.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孙华君.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及改革启示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

制度经济学论文

姓名:

班级:

浅谈医疗体制改革 篇6

要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改革,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必须统一思想,必须逐渐出台一些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些条例,适当提供医疗体制改革所需要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些人必设阻力,甚至搞一些违法行为,对这样的人该撤职的撤职、该开除的开除,对于违法者要依法制裁。医疗体制改革有可能打破传统习惯和观念,有许多改动的地方不能立即适应广大医患的要求,因此,大家要有耐心,逐渐完善体制改革、逐渐学会在新的制度下从事医疗行业的工作和就医。媒体宣传要引导全民充分理解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真正使政府、医院及市民意识到医疗体制改革是全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是全民的医疗体制改革。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协调进行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要先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必须由主管副市长和卫生局局长亲自担任,由主管副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由卫生局长担任。同时由各县、区政府选拔人员加入医疗体制改革小组,形成全市统一步调,市属、区属、乡属及私人医院均一起参加医疗体制改革,也可从医疗系统外选拔人才加入进来,与相关行业和部门同步进行,否则,医疗体制改革不彻底、互相扯皮、互相牵制。医疗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特别是城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订不同的方案,要先试行,后普及。医疗体制改革首先要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的细则

医疗体制改革小组设有各医院专有账号,各医院的收入进入各自的专有账户,并附有明细,医疗体制改革财务组详细审核收费是否合理,医疗保险公司更应该严格审核;医院在支出费用时,也要先报费用明细,医疗体制改革财务组要严格审核所支出费用的情况,发现违法、违规及不合理的支出,要坚决查处,杜绝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收费挂钩现象。通过对医院资金的监管,就能清晰地知道医院资金的所有流动情况,对医疗改革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资源共享

全市医疗行业的医疗技术及设备资源要网络化,共同享用。凡现存的医疗行业,必须安装网络电脑,各院需有电脑输入员,将患者的信息先输入电脑,信息条码以患者的身份证号码为准,记有患者症状、化验检测项目、诊断结果、用药数量及处理方式等。智能网络化,在医治过程中如有偏差,均可得到电脑提示。对于多余的检测项目、多余的用药及过高的医药费,患者有权提出退赔,对违规者,医疗监察部门视情节有权处罚。全市医疗资源可以共享,便于动态观察,提高服务质量。对大型医疗设备和非常见昂贵的检验项目,全市集中成立检验中心,需要这些项目检查的患者到中心来,一方面可降低单价,另一方面便于收回设备投资成本,同时也降低各院的费用支出。网络经费全部先由政府出,后核销在医疗设备账目里。统一采购,按需领取

全市医疗设备及耗材要由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各院根据需求领取。以省或市为范围成立一个医疗采购中心,今后所有生产厂家必须先到采购中心登记备案,将自己产品目录及价格上报,采购中心专门有价格分析师,他们必须搞清每个产品的价格组成,清除不合理的组成部分,制定出所购产品的起拍价,从高向低起拍,从中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国外有许多产品均采用这种方式拍卖,这种采购方式的引进,将会对医疗采购市场产生重大的震动,厂家会根据市场的这一需求进行改变经营理念,过高投入到流通领域的费用将会明显降低。医院成本降低了,患者也会受益。加强宣传,推行技术人才流动

技术人才要全市流动,患者到任何一家医院治病均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患者想花钱少,又想到大医院看病,大医院的人才费用和设备费用相对高,这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是市场体制下的必然产物,要完全解决这个矛盾是不可能的。要改还得从人事体制上改,全市医疗行业就是一个大医院,所有技术人员均可在这个大医院流动,有的是一年一流动,有的是半年一流动,有的是一月一流动,也有的是按需流动。医生已不是哪一个医院的医生,而是全市这个大医院的医生,患者也用不着到哪个大医院看病才是最好的,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实现的,需要医、患及社会的理念逐渐转变。社区医疗是方便患者看病的重中之重

社区医疗应该是最方便广大患者就医的场所,但为什么患者舍近求远、舍廉求贵呢。在患者眼里,社区医疗水平低下,怕耽误了自己的治病时机。摒弃这一观念,除前边已讲到技术资源网络化、人才资源统一流动外,还要加大社会宣传。有条件的家庭可与社区医院联网,实行非急诊患者首先到社区医院电脑录记病情信息,初步诊疗,降低小病大医率;社区患者也可根据著名教授流动会诊的日程,预约就医。总之,发展社区医疗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它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药品采购要品种归类、优胜劣汰、分批拍卖

药厂营销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药价高不能单纯责怪药厂,它是一个市场经济链。比如医院100元进药,医院加价15%,患者115元买,这对医院没有违规。医药公司卖给医院100元药的价格组成是这样的:医药招标费用18元(主管药的副院长、申报药的病房主任、药房主任),医生开药得回扣27元(含药单统计每单1元),医药代表得劳务费13元,医药公司加价13元,药厂纳税14元(营业税加支付现金所交的所得税),药厂占15元(含技术成本、原料成本、包装成本、销售成本,厂家利润应该是7元)。通过价格组成可看出许多项目明显不合理,甚至违法。一般说来,医院进该药的合理价格组成是:药厂占12元(成本加税为8元,纯利为4元),流通环节的医药公司应加价7元,共计19元;医院按国家规定加价15%后,患者买药的价格是21.85元,比原来的115元降低81%。虽然,药费降下来了,但医院收入也极大地降低了,因医院收入70%来自于药源,从市场角度讲,这个降低是合理的,是价格回归,政府也无需为此而提供资金补助,但有时药价合理了,医院经费就紧张了,医院的发展又成了问题。这时市场需要医院加价增高,这样就打破国家制订的医院加价不超过15%的加价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假如医院加价的绝对值不变,加价15元,患者买药的价格为34元,比原来的115元低81元,也就是比原来的药价降低70%,而降这70%的药价,完全在不影响医院利润和药厂利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而降低,这样医院保证了利润,市民看病医药费用也降低70%,两全其美。通过以上分析,药品降价,是医疗费降低的关键,这也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药品采购必须实行拍卖,首先将药品归类,同类药竞拍,从高向低竞价,选择物美价廉、简易包装的药。让药厂知道,今后必须适应这种采购药的市场形式,重新制定营销方案,将精力投入到药效和廉价上。医院加价应按照改革前的比例计算出绝对加价值,作为改革后医药加价参考依据。限价与定价医疗要逐渐推广

目前全国已有几个城市实行限价与定价医疗,他们已取得相当丰富的经验,应当尽快推广,各市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而试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范,积累更多的经验。医疗体制的改革方向

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不仅只是为了降低医疗价格,更重要的是研究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医疗体制。医疗行业运营,有市场经济的属性,又有社会福利的属性,对于固定资产、大型设备、网络设备经费和特困患者的医疗费由政府承担,其他全部由市场决定,政府制定严格的行业管理条例,长期监督管理,不但要合理降低一些收费,同时也应调高过低的医生诊疗费和技术操作费。改革方案要集群众的智慧

医疗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多争取医务人员和市民的意见,让他们写出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妙计,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集大家的智慧,制定出最佳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结论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篇7

1.1 医疗费用高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 农民无力承受

近几年, 医药市场一直处于混沌状态, 医院和患者的矛盾也相当突出, 一方面, 医药不分、以药养医、医药价格一直高居不下, 虽经多次下调, 但医疗费用仍使很多农民患者望而却步;几年来医疗费用的快速上升 (高于同期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一倍以上) , 成为农民沉重的经济负担。农民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但其经济风险却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7-30倍。农民住院一次, 意味着承担20倍于未住院就医者的经济压力。在缺医少药的短缺时代过后, 中国农民出现了新的“看病贵、住院贵”问题。70%的农民认为目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20%明确表示已看不起病。无钱看病买药、无钱住院治疗的病人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受日益增长医疗费用, 成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突出矛盾。

1.2“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很普遍

当前, “看病难, 看病贵”现象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看医生”成了一件挺让人头疼的事情, 首先是去不去看病的问题, 由于农民的基本医疗没有保障且农村经济水平较低, 农民生病基本上是“小病躺, 大病挺, 挺到不行再往医院抬”, 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尤其普遍。其次是到哪里看的问题, 社区医院还是大医院?二甲医院还是三甲医院, 高昂的医药费通常使他们倾其所有, 用尽多年来的所有积蓄, 这是导致很多农民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

1.3 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在就医机构的选择上, 农民是在得大病或疑难病时不得已才选择大医院, 寻求私人诊所一般是在大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费用较高的情况下, 为找到较便宜的服务和寻求特殊治疗效果时的选择, 这种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即所谓“有病乱投医”。在农村的医疗服务中, 个体医生的确为农民的就医、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及农村的卫生服务做出很大的贡献, 他们也是农村重要的卫生资源。但是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求这些个体医生是“全能医生”, 即集各科, 如内科、外科于一身, 而在农村的大多数医生往往很难做到;另一方面, 农村个体医生缺乏竞争性, 且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行医完全靠医生的职业道德, 其中也就难免会出现道德风险;另外, 由于农村本身的条件无法和城市相提并论, 无法吸引业务素质较高的医生来农村行医, 同时, 农村现有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流失, 剩下的大多是一些能力较差、业务素质不高的医生, 在农村行医的医生大都是所谓的“赤脚医生”, 这样整个农村医疗水平肯定无法提高。而且医疗设施便极其有限, 如果应付一些常见的小病没太大问题, 而一旦出现大病便难以对付, 甚至危及生命。

1.4 医疗卫生费用投入、使用及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卫生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有13亿人口, 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但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另外, 多年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沿袭的是向城市倾斜的思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 农村的医疗服务人员待遇低, 留不住人才, 民众患病在当地医院就难以有效就诊, 到外地、到大医院看病, 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 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2 建立中国特色农村医疗保险体制应遵循的原则

2.1 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从农民的意愿出发, 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的立足点和归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客观地面对过去合作医疗解体的现实, 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理清工作思路, 以真心真情唤起农民的信心和信任, 打消疑点。以农民身边因病致贫、返贫的真人真事, 教育农民深刻认识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迫切性, 支持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因此, 在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中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 把农民的心声反映出来, 把农民的利益落到实处, 大造社会舆论声势, 广泛宣传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宣传政府施行合作医疗的目的和宗旨是为农民健康服务, 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2.2 坚持国家支持的原则

及时、足额的筹集资金是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常运行的前提。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要在资金筹集中担负起组织资金征缴的重任。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坚持“政府资金引导, 农民缴费共保”的原则。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经济收入相对较低, 要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 在财政收入较为紧张的情况下, 挤出资金对参保农民进行适当的财政投入, 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 确保农民的参保率达到90%以上。

要切实做好参保农民的基金征缴工作。参保农民缴纳部分费用, 体现了社会医疗保险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针对农村人口较多、地域分布较广、基金征缴工作面广量大的特点, 由医疗保险部门上门征缴基金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基金征缴网络, 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村工作的优势, 代为征缴农民参保基金。也可通过其他渠道, 如委托乡村医生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营业网点信贷员代收基金等等。要建立国家与农户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机制, 可以借鉴城镇职工医疗个人账户的形式, 建立农户家庭医疗保障账户, 促进农户节约资金, 提高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同时, 要强调多元投入的机制, 引导社区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外资机构及个人等方面的捐助, 充实农民医疗保障基金。

2.3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中国农村社区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它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收入来源、人际交往、寻医问药等方面, 有区别于城市的典型特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医疗保障是建立在这种乡土特色基础之上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应当允许各地区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4 坚持处理好住院保险与大额保险关系的原则

所谓住院保险主要是指参保人员患病住院发生医疗费用后, 能享受一定的经济补偿, 而门诊费用不属于补偿范围;大额保险是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达到一定数额后就能按比例得到适当的经济补偿, 这部分费用额是门诊与住院费用的相加。住院保险在缓解大病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 将一些长期患慢性病的参保人员阻挡在费用补偿范围之外;而大额保险在实现参保人员都能享受补偿待遇的同时, 可能会刺激部分人群的恶意医疗消费。这就需要在权衡两种模式利弊的同时, 根据社会人群住院治疗发生率及农民医疗消费的实际, 选择恰当的运作模式, 即建立以住院医疗统筹为主与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3 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思路与对策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

当前,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着筹资额太少、集体与政府补助严重不足的问题, 难以解决农民因病“一夜回到解放前”现象的发生。因此,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农村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应采取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主要支持的办法。集体补助部分要根据当地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而定, 一般应占筹集资金总额的20%-30%;各级政府应承担大部分的财政投入, 吸引农民为自身医疗保障踊跃投资, 因地制宜建立不同保障水平的农民医疗保险, 如果国家财政能力暂时还有困难, 那么中央和省财政也应想方设法对贫困县的农民提供贫困医疗救助基金和合作医疗扶助基金;对发达地区则应提出明确的筹资政策, 由县和乡等地方财政投入引导资金, 建立农民健康保险。当然集体与政府的投入比例都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也可以通过一些慈善机构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另外, 如果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共资金不足而私人资本又愿意投资的情况下, 不妨让私人资本进入从而缓解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 当然政府可以通过资格认定和技术标准规范等措施, 规范私人医疗机构的服务.

3.2 选择多元化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社会保险的科学机理是大数法则即大多数人群分摊少数人群的风险, 覆盖面越大, 每个保障对象在遭遇风险时得到的补偿越充分, 利益越能得到保障, 这就要求农村社会保障具有普遍性。但是, 我国农村幅员广大, 区域经济发展又不平衡, 不可能在农村实施统一的社会保障, 这就要求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项目、资金筹集、管理方式、待遇标准等方面要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和区别。同时, 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也不一样, 因而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 不可搞“一刀切”。为此, 在我国应按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分阶段地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

3.3 降低医疗费用, 平抑药价, 提高农民医药购买力

降低医疗费用, 尤其是药品和耗材的虚高定价。药费迟迟降不下来, 可能涉及到政府多层面的问题。现在, 药品耗材政府层面越招越高, 不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 老百姓确实承受不起。降低药品耗材的费用是解决当前医疗费用过高最根本的问题。针对我国近几年医药市场的混乱局面, 政府应加强对药品的销售环节及医疗机构加以严格监管, 减少药品销售环节, 畅通销售渠道, 尽量避免药品因销售环节过多、层层加价而导致药价过高的现象;同时对大宗医疗机械的购买加强临督, 降低医疗成本,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的上升, 提高患病农民的医药购买力, 减轻农民的负担。我国对农村卫生费用的投入较少, 而增加农民的医药购买力, 提高成本效率, 使有限的医药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将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奇林.关于农村医疗保障的历史思考与政策建议.卫生经济研究农村卫生经济, 2002, 11.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篇8

本论文首先对医疗服务贸易进行概述,介绍说明在医疗服务方面部分WTO成员国国家开放情况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承诺,展示当今世界医疗服务贸易的开放现状。其次阐述现今中国的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以及加入WTO后中国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案例分析英美两国的医疗服务贸易政策,提出政策的成功之处。再者是介绍中国医疗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法规,然后论述国家政府在转换职能的作用下如何从各方面健康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医疗服务贸易,最后依据现有的相关政策提出合理化的配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包括:调整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快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服务贸易 医疗服务贸易 政策改革

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现代社会,服务贸易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着。有人预言,21世纪将会是服务贸易的世纪。随着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完善,医疗服务贸易也成为了专业服务贸易的组成部分之一。改善和发展医疗服务贸易,既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又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加强国际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因此,医疗服务贸易受到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文主要整理了2000年到2008年中国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此期间相对应的政策措施。将中国的医疗服务贸易与欧美一些拥有先进完善的医疗服务贸易的国家进行对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使得中国的医疗服务贸易得以健康发展。并基于此对未来中国医疗服务贸易应该采取的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各国医疗服务贸易概况与中国开放承诺

2.1 部分WTO成员国医疗服务贸易的开放情况

由于缺乏目前WTO各成员国医疗服务市场开放的资料,我们现在对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约50个左右国家情况做一简单的分析,涉及的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马来西亚及墨西哥等。

①自然人流动方面,没有限制的仅1国,占2%;作部分承诺的有46国,占92%;不作承诺的有3国,占6%。

②跨境交付方面,没有限制的有17国,占34%;作部分承诺的有7国,占14%;未作承诺的有26国,占52%。目前一些国家正重视发展商业性远程医疗服务,如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及阿拉伯湾国家等。

③境外消费方面,没有限制的有44国,占88%;作部分承诺的有4国,占8%;不作承诺的有2国,占4%。一些患者到境外寻求医疗服务、境外医学教育消费等境外消费现已成为普遍现象。

④商业存在方面,没有限制的有15国,占30%;作部分承诺的有32国,占64%,不作承诺的有3国,占6%。

2.2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的开放承诺及政策

表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

資料来源:2001:引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中英文对照),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本减让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附件9中的有关医疗方面的内容。

3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中国有中外合资、合作的医疗机构约200余家,其服务内容多集中在妇婴、口腔以及眼科等一些专科服务项目上。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医疗服务贸易领域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为228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为9.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48亿美元。2006年医疗服务贸易领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为14个,全部是新批准项目,其中外商独资5项,无大型投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为30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333万美元。外资主要来源于英国、新加坡、古巴和加拿大,分别占外方出资总额的45%、16%、14%和10%。

表3.1 2006年医疗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情况浏览表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孔祥荣,2008:《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理论学刊》,第9期。

3.1.1 外国医疗服务贸易在中国

截止2006年9月,我国累计共批准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医疗机构98家,实际投资约7亿美元。其中,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的医疗机构13家,实际投资约0.9亿美元。

3.1.2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在境外

与国外医疗服务输入相比,我国医疗服务的输出发展速度不快,规模也比较小。医疗服务形式主要可划分为:自然人流动、商业存在和境外消费。

3.2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中国现有人口13亿多,年医疗消费为3500亿元,只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5%。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这一比例为14%,瑞典为9%,英国为5%,韩国、日本、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为6%~8%,而我国为5%,且个人卫生投入占60%。

表3.2 各国医疗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2007: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www.trade in services. gov.cn

从人均医疗消费看,美国为4090美元、德国为2339美元、日本1741美元,而中国仅有31美元,可见中国的医疗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表3.3 各国人均医疗消费情况(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2006: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根据所查资料整理得出表中数据)

3.3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医疗市场的监督执法没有紧跟市场发展

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与竞争,给我国医疗市场的监督执法管理带来许多新课题,导致医院产权的多元化与经营多样化,卫生部门在行政职能上亟待由以“办”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化。

3.3.2 医疗机构的分配管理不合理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以来,据统计,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营利性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4.2%,但是,其中医院数不到1%,床位数只有1.4%。民营医院和中外合资合作医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不足以与公立医院展开竞争。

4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政策改革的建议

4.1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的政策调整

4.1.1 扩大中外合资医院的数量

中国在医疗服务贸易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都还有待发展,正好需要发达国家在医疗服务贸易方面的加入,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医院的数量限制有利于中国深入切实的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医疗服务贸易发展方式,同时改善我国管理体制僵化,人事分配制度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4.1.2 延长专业外国医生在中国服务期限

在承诺表中,对持有本国专业证书的外国医生,服务期限为6个月,并可延长至1年。但前提是必须要获得卫生部的许可。对持有本国专业证书的外国医生我们应该延长他们在中国的服务期限,甚至可以设立1年至2年的考察期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留在中国继续医疗服务。

4.1.3 合资医院和诊所的医生和医务人员不做国籍限制

我们应当进一步开放合资医院和诊所的国籍限制,建立起完善的外籍医师,护师的注册制度,允许非中国国籍以外的医生和医务人员在这里工作,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医疗和护理技术。同时也扩大中国输出医务人员的数量,加强医务人员的理论和操作的学习。

4.2 中国医疗服务贸易政策改革的配套措施

4.2.1 调整政府职能: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4.2.2 清理、调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有待调整的法律法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需要修订完善的;第二类为需要废止的;第三类为需要起草和制定的,主要是为适应入世形势发展,目前尚缺乏的。

4.2.3 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实施WTO的有關协定

4.2.4 进一步加快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首先,使外籍医师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领域,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中外合资和合作医疗机构的开办。

其次,在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医疗服务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再者,建立适应改革开放形式的监管体系。

第四,加快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5 结束语

中国的医疗服务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发展,包括国内的市场好并不完善,医疗服务贸易的成绩还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一段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根据国情出发,做出符合国情的改革:一是任何关于医疗保障的改革必须以健全的法律作为坚强后盾,二是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三是坚持效率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公平。中国虽然在这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中国的医疗服务贸易之路也仍需不断努力,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再加上利用中国的各种资源优势,应该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医疗服务贸易将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魏道阳,姚占荣等.2002:《入世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卫生经济研究》,第10期.

[2]石光,侯安营等.2004:《中国医疗服务贸易与投资进展研究报告》,《卫生经济研究》,第8期.

[3]杨慧艳.2007:《国际化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第2期.

[4]于学林.2008:《WTO对中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影响及法律

对策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第3期.

[5]杨慧艳.2008:《我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中国

医药指南》,第10期.

[6]孔祥荣.2008:《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发

上一篇:踏云行,踏云行王丹桂,踏云行的意思,踏云行赏析下一篇:广东导游基础知识A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