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精选8篇)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篇1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材上安排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第二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课堂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篇2

一、课前思考:准确把握教材, 架起编者与学生间思维的桥梁

1. 领会“数学广角”的编排意图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 是向学生集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窗口。在这一板块中, 编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丰富而又生动的内容, 如“分类”“找规律”“简单的排列组合”“烙饼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抽屉原理”等, 这些内容编排的思维层次是从低到高, 从具体到抽象, 逐级递进、螺旋上升, 旨在向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领会教材, 本课的目标定位是引导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 并能利用韦恩图来呈现“集合”, 解决问题。

2. 明确“重叠问题”的编者思路

重叠问题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来, 具有浓浓的“生活味”。教材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 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 让学生感到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的结果与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 由此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为什么计算的结果比实际数量要多?由此让学生整理“重复”信息, 在解决问题中初步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 引领学生将信息整理成集合图, 再让学生理解集合图中的“交集”, 最后是应用集合图解决问题。整个教材编排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本课, 经历集合图的建构过程是教学重点, 也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

3. 选择正确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正是思维从具体形象到逻辑抽象的过渡阶段, 在此之前, 虽然学生有一定的潜在的集合知识基础, 但对于集合思想特别是“交集”思想的认识还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的目标显然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感受“交集”的含义, 并理解和运用韦恩图。根据这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我决定采用“课前渗透—感知集合, 形成冲突—探究集合, 自主建构—体验集合, 内化应用—强化集合”为主线,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思考争论, 使学生内心处于一种“平衡—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新的平衡”的构建主义学习过程, 实现有效教学。

二、课中思考:促进学习自主, 架起预设与生成间灵动的桥梁

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 而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课堂中, 我充分根据三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预设教案, 采用“活动”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习得“交集”的思想, 注重课堂生成。因此, 我安排以下四个板块:

板块一:课前渗透, 感知集合

(1) 猜一猜

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师: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 每人买一张票, 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 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是祖孙三人。

师:用我们语文中的一组关联词来说就是:……既……又……

(2) 师小结:爸爸在这里表示有两个身份, 重叠了, 所以我们算人数时只能算一次。

(3)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就是与这有关的非常有趣的重叠问题。 (板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板块二:形成冲突, 探究集合

(1) 想一想

师出示三 (1) 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表。

师:从统计表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语文小组有8人, 数学小组有9人。

师出示问题: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生:8+9=17人。

生:如果一个一个地数, 数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为14人。

(2) 引一引

师:数出来一共有14人, 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却是17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有人既参加语文小组, 又参加数学小组。

板块三:自主建构, 体验集合

课件出示两个圆圈:红圈里表示语文小组的人, 蓝圈表示数学小组的人, 请同学们按照表格中的名单对号入圈。

(1) 说一说:红色圈子里表示什么?有几人?蓝色圈子里表示什么?有几人?

(2) 画一画:两组都参加的学生怎么表示? (思考如何画圈)

(1) 自主画图

师分析同学的作品, 并请该生说明理由;选择与课件相类似的播放并说明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2) 对比图表

师:同学们把表变成这样交叉的图, 你们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很容易看出重复部分)

(3) 介绍韦恩图:同学们研究得出的图, 在数学上叫韦恩图, 是由英国逻辑学家韦恩研究发明的, 被命名为韦恩图。有些数量不仅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线段图表示, 还可以用韦恩图表示, 它更加直观、形象。

(4) 人文教育:肯定学生的科学创造过程。

(3) 算一算: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算一算, 语文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生列式1:8+9-3=14 (人)

生列式2: (8-3) + (9-3) +3=14 (人)

生列式3: (8-3) +9=14 (人)

生列式4: (9-3) +8=14 (人)

师:计算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重复部分只算一次。

板块四:内化应用, 强化集合

(1) 填一填:完成教材第110页第1题: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两个圈相交的部分表示既会游泳又会飞的动物 (天鹅) 。

(2) 做一做:完成教材第110页第2题。

编成现实情景题:学校文具店昨天进了铅笔、钢笔、练习本、文具盒和画笔, 今天又进了尺子、铅笔、钢笔、练习本和剪刀。小文具店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

指名板演, 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允许学生算法多样化。 (算式:5+5-3=7 (种) )

(3) 议一议:举例说出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叠现象的数学问题。

三、课后思考:促进专业发展, 架起行动与反思间和谐的桥梁

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 目前主要是在“数”中感知集合、理解“交集”。课堂中, 我注重抓住矛盾冲突, 引领学生去体会“交集”, 理解重复现象, 学生参与意识浓, 学习效果好。体现出两个特点:

1. 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本课, 我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在教学中, 当学生发现统计表上名单和总人数不符时, 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 然后再合作画一画, 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知识冲突, 从而进行韦恩图的教学,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并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使之“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等能力得以促进和提升。

2.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方法是学习之根本。本课, 我通过一系列活动:“猜一猜” (感知“集合”) 、“想一想” (形成冲突) ——“画一画” (建构“交集”) ——“说一说” (分析“交集”) ——“算一算” (概括“交集”) ——“填一填” (模仿习得) ——“做一做” (自觉应用) , 使学生对集合的认识逐步从“感知”阶段, 过渡到“探究”阶段, 再提升到“建构”阶段, 并进一步走向“应用”阶段, 从而经历了由“感知——体验——建构——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全过程。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性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产生矛盾冲突,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3.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已知棵数和间距求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学习间隔的含义。

师:请伸出你们的右手,并拢、张开,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间隔。

继续观察,几根手指?几个间隔?(指名回答)3是表示间隔的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间隔数。现在是几根手指?间隔数是?

3.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揭示课题。

“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呢?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二、探究交流、合作解疑

1.出示例题,理解信息。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同学们准备种些树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出示例题)

(2)理解信息——植树可是有要求的,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师: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间距)

2.结合题意,形成猜想。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反馈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的猜想好像都挺有道理的,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什么方法?

3.化繁为简,验证猜想。

(1)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

师:请看,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两端要栽”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种一棵,再隔5米又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米?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你有什么感想?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反馈答案。

师:好办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这种比较的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化繁为简,从简单的例子入手,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把100米变成20米、25米或者30米、35米,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看有什么规律。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规律。

师:小组合作动手种一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快、种得好。还要完成表格哦。

师: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间隔数与总长和间距有什么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用算式概括)

师追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求一共需要种几棵时,应该先求出什么?

(3)应用规律,解决例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前面的例题?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接下来还要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1.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刘翔一共要跨过10个栏,栏间距离是9米,你们知道刘翔从第一个栏到最后一个栏跑了多少米吗?

四、小结归纳、质疑铺垫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吧!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植树问题中的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要栽的情况,还有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等植树问题,植树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这些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节课的学习吧。

评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周老师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讲授新知时,利用猜谜语“手”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其次,重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根拐杖。在突破本课重点部分,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棵一棵地种”,使学生认识到: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程,动手画线段图、完成表格,寻找规律。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全过程,很快地找到了“间隔数”与“全长和间距”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最后,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植树问题的模型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周老师出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植树问题。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性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产生矛盾冲突,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3.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已知棵数和间距求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学习间隔的含义。

师:请伸出你们的右手,并拢、张开,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间隔。

继续观察,几根手指?几个间隔?(指名回答)3是表示间隔的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间隔数。现在是几根手指?间隔数是?

3.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揭示课题。

“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呢?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二、探究交流、合作解疑

1.出示例题,理解信息。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同学们准备种些树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出示例题)

(2)理解信息——植树可是有要求的,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师: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间距)

2.结合题意,形成猜想。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反馈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的猜想好像都挺有道理的,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什么方法?

3.化繁为简,验证猜想。

(1)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

师:请看,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两端要栽”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种一棵,再隔5米又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米?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你有什么感想?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反馈答案。

师:好办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这种比较的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化繁为简,从简单的例子入手,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把100米变成20米、25米或者30米、35米,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看有什么规律。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规律。

师:小组合作动手种一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快、种得好。还要完成表格哦。

师: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间隔数与总长和间距有什么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用算式概括)

师追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求一共需要种几棵时,应该先求出什么?

(3)应用规律,解决例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前面的例题?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接下来还要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1.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刘翔一共要跨过10个栏,栏间距离是9米,你们知道刘翔从第一个栏到最后一个栏跑了多少米吗?

四、小结归纳、质疑铺垫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吧!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植树问题中的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要栽的情况,还有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等植树问题,植树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这些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节课的学习吧。

评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周老师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讲授新知时,利用猜谜语“手”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其次,重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根拐杖。在突破本课重点部分,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棵一棵地种”,使学生认识到: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程,动手画线段图、完成表格,寻找规律。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全过程,很快地找到了“间隔数”与“全长和间距”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最后,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植树问题的模型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周老师出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植树问题。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性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大胆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产生矛盾冲突,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3.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已知棵数和间距求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学习间隔的含义。

师:请伸出你们的右手,并拢、张开,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间隔。

继续观察,几根手指?几个间隔?(指名回答)3是表示间隔的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间隔数。现在是几根手指?间隔数是?

3.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揭示课题。

“间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呢?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二、探究交流、合作解疑

1.出示例题,理解信息。

(1)出示题目,齐读题目。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同学们准备种些树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出示例题)

(2)理解信息——植树可是有要求的,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

师: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间距)

2.结合题意,形成猜想。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反馈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们的猜想好像都挺有道理的,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什么方法?

3.化繁为简,验证猜想。

(1)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

师:请看,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两端要栽”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种一棵,再隔5米又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米?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你有什么感想?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学生反馈答案。

师:好办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这种比较的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化繁为简,从简单的例子入手,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把100米变成20米、25米或者30米、35米,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看有什么规律。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规律。

师:小组合作动手种一种。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快、种得好。还要完成表格哦。

师: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间隔数与总长和间距有什么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用算式概括)

师追问:也就是说我们要求一共需要种几棵时,应该先求出什么?

(3)应用规律,解决例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前面的例题?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接下来还要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1.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刘翔一共要跨过10个栏,栏间距离是9米,你们知道刘翔从第一个栏到最后一个栏跑了多少米吗?

四、小结归纳、质疑铺垫

1.师:同学们表现真棒,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吧!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植树问题中的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要栽的情况,还有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等植树问题,植树中的学问可多了。在这些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节课的学习吧。

评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页内容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周老师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重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讲授新知时,利用猜谜语“手”导入,学生很感兴趣。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引入“间隔”“间隔数”;感知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本质,从而提炼出“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洋溢数学信息。

其次,重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根拐杖。在突破本课重点部分,周老师用课件演示“一棵一棵地种”,使学生认识到:一棵一棵地种,一直种到100米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程,动手画线段图、完成表格,寻找规律。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全过程,很快地找到了“间隔数”与“全长和间距”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实践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最后,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植树问题的模型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周老师出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植树问题。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篇4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互相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感。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难点:组合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教具、学具。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同学们,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要干什么?(穿衣服)然后洗漱完毕吃好早饭,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那么,穿衣服,吃饭,走路,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需要我们研究的数学问题呢?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了,那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数学,研究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板书课题:搭配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数学乐园的小博士聪聪。可是今天,聪聪却有点发愁,到底是什么事呢?(课件出示)你能帮帮她吗?刚才上课前聪聪还告诉老师,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两名同学会被特聘为数学乐园的小博士。

1.(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谁能来介绍一下聪聪都有哪些衣服呢? 你会建议聪聪穿哪套衣服呢?(请学生说)

2.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回答)

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来验证一下,都有那些的搭配方法?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纸上。谁说说要怎么记录又快又清楚呢? 同时思考: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如果用算式表示,你会吗?(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

5、展示记录结果(学生展示记录结果)

同学们真棒,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后,再课件演示有顺序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动手操作 巩固新知。

1、看,聪聪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把学具拿出来,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动手操作。

3、汇报,师生评价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早餐问题

最近聪聪发现,好多同学在外面吃早餐,到校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她建议大家在家吃早餐。看她给大家推荐了几种食品。谁说说都有什么?

(1)下面同学们打开书115页,把第一题连一连。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3)增加一种饮料你还会吗?

2、道路问题

聪聪想带大家参观数学乐园,你想去吗?

谁说说从猴山经过百鸟园到数学乐园一共有几条路线?

指名道前面走一走。

怎样列算式?

3、合影留念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都很好,谁表现最棒?这两名同学就被特聘为数学乐园的小博士。让我们祝贺他们。让我们再推选4名表现好的同学分别和他们合影留念,一共要照几张呢? 怎么照?

(照相活动)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归纳;搭配事物的时候,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采连线法、文字表述法和算式计算等方法。)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数学广角”第1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猜谜语吗 ?

2. 请大家看大屏幕。

3.导入新课(过渡语略)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

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主题图)

2.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 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 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 现在,请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7. 小组合作:

(1)学生动手设计方案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预设:

A.把做每件事的时间相加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 同时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对于这三种方案,那个更好呢?

请同学们点评。

8.B种更好,因为C种方案是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三,交流评议

1,如果要合理安排做一件事情,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小结。(小结内容见课件)

四、学已至用,巩固提升 1.基本练习(见课件)2.变式练习(见课件)

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

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案设计 篇6

——搭配问题

逸夫小学

赖敏莲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3页,练习十五第1、2、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具卡片、小红帽角色服。课前准备:

播放《小红帽》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是星期天,天气非常晴朗。同学来看看小红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妈妈叫小红起床的情境。

妈妈:“小红起床了„„”“嗯——好,可我穿什么衣服好呢?”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搭配的问题。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帮小红搭配一下,看看最多有几种搭配方法。”(课件出示例1)板书:搭配

二、创设情境 情境一:搭配衣服 1.思考讨论:

(1)我们的衣服是怎么搭配的?

(2)用上衣和裤子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摆一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2、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

师:哪一组来展示?你们是怎么想的?怎样记录的? 生1:(将学具放在展示台上,先放一件上衣,三条裤子,边说边移动。)

我们找到六种搭配方法,这件上衣和这条裤子,还可和两条搭配。(再放一件上衣)这件上衣也可以有三种。3+3=6种。

生2:我们这组也是这样的,不过我们是这样记的:2*3=6种。师: 除了从上衣出发,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呢?

有的学生会想还可以从裤子出发。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4、观察比较

(1)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两种想法,一种是从上衣出发,另一种是从裤子出发考虑。请看大屏幕(媒体演示两种思考过程)。大家还发现了哪几种记录的方法? 根据同学回答用媒体演示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可以用画图表示、也可以编号连线、文字说明、算式等不同形式来记录。(2)小结:你认为哪一种记录方法能既快速又方便地表示出来?

师: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线或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

5、早餐搭配

(1)师:小红非常高兴同学们帮她找到了这么多的搭配方法。穿好衣后她看到了妈妈准备的早餐。(课件出示)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请你帮小红算一算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并记录下来。

(2)学生拿出学具独立完成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3)个人展示、汇报。

教师都学生进及时的鼓励的表扬,特别表扬有序地、全面地进行汇报的学生。

6、小结:同学们真是厉害,看来我们在搭配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思考这些问题。

情境二:猜电话号码

1.师:小红早餐吃的非常开心,她非常感谢同学们告诉她的早餐还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搭配。(出示课件)高兴地吃完早餐,小红决定约小明出去儿童东园玩。可是小红遇到一个小麻烦,她把小明家的电话号码忘了。只记得他家的号码是由2、5、6组成的,请同学们帮小红想一想小明家的号码可能是多少?

师要提醒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这些问题。

2.小组讨论、记录。3.小组汇报,集体评论。

对有序地思考的学生进行表扬。(课件有序地出示组成的数字)并引导学生找出组合这些数字的办法:先固定百位上的数不动,把另外两个数的位置交换。4.课件出示:

小红:“哦,我想起来了,是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数。”

由学生找出,并用课件动态显示出652并出现拨号的声音及对话。情境三:儿童乐园

1.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2题的画面

(1)引导观察:小红和小明来到了儿童乐园,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去玩,有几条不同线路?

(2)在学生思考之前,师生共同找出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的线路(3条),再找出百鸟园到到猴山的线路(2条)。

2.学生独立思索,指名回答,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说大家听得不太明白,有什么办法使别人一听就明白?(编号)。在媒体上出示编号①②③④⑤。并引导帮助学生画线路图。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线路。

4.小结:通过编号后列举、或用乘法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有序地思考能帮助我们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情境四:演一演

1.(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5题)。

师:小红他们在干什么?(演小红帽)说的非常好,昨天我们也看了《小红帽》。小红想请同学们来演一演,请小组先讨论角色可以怎么变并试试?

2.小组讨论交流。(轻轻播放小红帽的伴奏曲)

3.小组上台表演。师拿出角色服,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4、小结。

三、总结拓展

1.师:今天我们参加了数学广角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用到搭配中的学问?

3.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

课后反思: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小红星期天一天活动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篇7

一、舍之有理

1. 教学 “一个饼、两张饼的烙法”

学生对一个饼的面数、 两个饼的时间推算有多大的困难? 在教学中是否真的有必要讨论“一个饼要烙几面? 需要几分钟? 怎么烙? 两个饼怎么烙? 需要几分钟? ”而且用手势来演示烙两个饼的过程, 学生需要这样的帮助吗?

【我的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烙饼要求:每次最多只能烙两个饼, 两面都要烙, 每面3 分钟.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一次最多只能烙两个饼, 而且两面都要烙, 每个面都要烙3 分钟.

师:一次可以烙3个饼吗?可以烙一个饼吗?

生:每次只能烙一个或者两个饼.

师:那么烙一个饼需要几分钟? 烙两个饼又需要几分钟呢?

学生口答

生:烙一个饼需要6分钟, 烙两个饼也需要6分钟.

师:为什么饼的个数不一样, 所用的时间却一样呢?

生:因为两个饼可以一起烙, 所以所用的时间一样.

教师小结:因为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个饼.

这个环节通过对烙一个饼、两个饼的处理, 使学生对“怎样烙饼最省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个认识不是教师告知学生, 而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通过观察深入思考逐步获得, 这样能用更多的时间来探究3 个饼烙法.

2. 教学 “6 个饼的烙法”

许多老师在教学6 个饼烙法时, 都会让学生对比6 个饼分成2 个2 个2 个烙好, 还是分成3 个3 个烙好.通过两种不同分法的对比, 确实让学生感悟到: (1) 烙的次数和所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选择哪种烙法更加好. (2) 从“优化”角度出发, 学生在“省时”的前提下还考虑了“省事”.但本课难点应在3个饼最优烙法上, 所以6 个饼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的比较.

【我的教学片断】

师: 除了4 个饼, 你认为还有几个饼也能像这样分成2个2 个的同时烙?

生:6个、8个、10个……

(双数的饼)

师:那么烙6个饼需要几次?要用多少时间?

学生口答.

生:需要烙6 次, 一共需要18 分钟.

如果学生在这里回答了6 个饼可以分成3 个3 个烙, 那么就快速对比下, 如果学生没有说, 那么可以快速带过, 毕竟学生已经很好掌握了4 个饼的烙法, 而6 个饼只是套用4 个饼的烙法, 对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3. 教学 “烙饼的规律”

对于 “要不要发现烙饼张数与最少时间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 是不是没有总结出来烙饼的规律就是一个遗憾? 烙饼规律的总结是否有助于学生提升思想方法? 而只有“烙饼的最少时间= 烙的饼数 × 每面需要的时间” 这个规律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建构, 课堂才会更具深度和完整性. 如果学生在这里能顺利得出烙饼规律更加好, 如果不能很顺利的出来,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非要让学生发现不可.因为烙饼问题的核心思想是:理解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关键是“每次总烙2 个饼, 不让锅里有空余”.只要在探究的过程中, 把饼分为奇数个饼和偶数个饼进行分析, 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 又能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认知规律, 还可以将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 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思考.而且这个规律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一个锅能烙3 个饼呢?所以学生只要知道怎么烙最省时就可以了.

【我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格, 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三讲三不讲”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到学情, 有些教学目标就应该舍去,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做到面面俱到, 处处关注, 反而导致教学中的目标不够明确,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不讲”更能体现教师的心中是否装有学生, 真正提高机会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

二、取之有道

1. 教学 “3 个饼的烙法”

3 个饼的烙法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9 分钟烙法和12 分钟烙法进行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优化的根源是“每次总烙2 个饼, 别让锅有空余”.如何来突破3 个饼的烙法, 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这种烙法, 明白为什么时间会少, 少在那里? 我觉得很有必要进行两次动手操作探究.

第一次操作:

师:请你猜一猜烙3个饼需要几次, 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生2:我的方法只要9分钟就够了.

师:请同学们动手来验证9分钟的烙法是否可行.

(动手验证并且记录)

学生到黑板上演示9分钟到烙法, 叙述烙饼的过程.

师:2号饼为什么要放在黑板上?

生2:拿出2 号饼, 才可以烙1 号和3 号, 这样用的时间就最少.

生3演示烙饼过程

第二次操作:

师:这种方法, 请你动手再操作一遍, 并重新记录.

生:9分钟的烙法, 因为这种方法用的时间少.

师:时间少? 少在哪里?

生:12分钟的烙法烙了4次, 9分钟的只要3次就够了.

师:为什么次数会不一样呢?

生:12 分钟的烙法第3、4 次, 锅里只烙了一个饼, 锅里有空余.

师:那你们觉得怎么烙最省时间?

生:只要每次总烙2 个饼, 这样所用的时间肯定最少.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 学生能快速说出9 分钟烙法的人数很少, 大部分学生的想法都是要烙12 分钟;2. 第一次讲解后大部分学生已掌握, 但这种掌握是模仿的, 不是学生主动探索出来的;3. 第二次操作后, 几乎全部的学生都会了.所以2 次动手操作很有必要, 进一步感悟“交叉烙”的优化性, 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只有在烙3 个饼的时候, 舍得花时间, 整个课堂才会更有深意.

2. “烙饼问题”的运用

“烙饼问题”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优化思想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学生建立模型后, 还应该让学生运用优化思想, 利用烙饼问题的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例,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教学片断 】

出示教材107 页的例2.

师:这个题目和我们学过的“烙饼问题”有联系吗?

生:可以把医生看成是“锅”, 可以把同学看成是“饼”.

师:怎么检查所用的时间肯定最少?

生:只要每个检查没有空余是节省时间的最有效策略.

检查身体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例子, 学生在理解题意以后, 一开始很难与刚刚学过的烙饼问题产生联系, 这时通过教师的提醒, 学生马上联想到了把医生和学生分别看成“锅”和“饼”, 运用优化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篇8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指出,“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因此,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应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基于此认识,本节课将以此为理论支撑,充分借助直观图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经验,有机渗透集合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8页例1。

教材与学情分析

“重叠问题”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的初始。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由此,巧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目标要求上,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基本的思想。学生学习过有关思想和方法。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从两个并列的集合图中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进而感受其神奇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或许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教学思考

⑴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学生在数数、分类、简单运算中有见过集合图,对此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则是第一次接触。

⑵教学的着陆点在哪里?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能利用借助集合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领悟数学思想是学习的重点。应当注意的是,这其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

⑶本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学生体验韦恩图的形成过程,理解其各部分的意 1

义,并能应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是本节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中了解重叠的含义,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会利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直观图,在观察、猜测、操作、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集合思想,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究、应用知识中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能利用借助集合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食物图、磁铁和磁条等。学具:学习卡和两个橡皮圈。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发冲突 1.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点击课件将课题中的问号放大,然后引出笑笑和淘气后,导入厦门海沧野生动物园春游情境。

2.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将“一共带了多少个水果”巧妙转化成“一共带了多少种水果”,预设学生会出现迟疑并回答多种答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3.观察思考,揭示重叠问题。

师:善于观察!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重复的现象叫做重叠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咱们一起来认识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春游活动,巧妙地将两个不同的问题融入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顺势引出单集合圈,为后面的新知学习穿针引线,悄然为学生打开思维通道。】

二、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1.有序整理,巧设思维碰撞。

老师与学生一起整理出六种水果,紧接着让俩位学生当笑笑和淘气将水果放 2

回两个圈子里,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通过引导学生将水果放回两个圈子里,巧设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欲罢不能非探个究竟不可。】

2.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怎样摆既能看出各自带了几种水果,又能看出一共带了几种水果?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橡皮圈,在学习卡上摆一摆、画一画,也可以编编号。

学生利用橡皮圈在便用签上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效资源。【设计意图:利用两个可以活动的橡皮圈,为学生将两个单集圈巧妙交集提供便利,扫清思维障碍。】

3.展示交流,引出最佳方案。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认真操作。老师挑选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图形,我们掌声请他们上来与大家分享。(投影展示)

⑴第一种情况:学生把水果画到圈子里。

⑵第二种情况:学生把水果的名称写到圈子里。

鸭梨 猕猴桃

草莓

枇杷 苹果

香橙 桃子

⑶第三种情况:学生给水果编序号写到圈子里。

3 2 7 【设计意图:投影展示三种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板书第三种图形,体现简洁性渗透符号化思想。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探讨、补充、质疑,使学生体会集合思想,发现韦恩图并理解其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丰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总结提升,据图列式。

利用第三种图形和学生一起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最后强调无论怎样列式,重复出现的水果种类只能算1次。

5.介绍韦恩图,渗透数学文化。

(伴着音乐欣赏单集、交集、并集等各种集合圈)

【设计意图:有效总结梳理,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有效培养学生应用韦恩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韦恩图的展示,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让学生既舒缓思维情绪,又能感悟美妙的数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集合思想。】

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1.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上。(课本第110页第1题)师:接下来,咱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几道生活问题。笑笑和淘气第一站在动物园里认识了很多动物,你们瞧!

让学生回看书本学习内容,并做在书本上。2.深度辨析,渗透有限集思想。

※ 两块面积都是4平方米的正方形塑料布铺在地上它们遮盖住地面的面积一定是8平方米吗?

3.成语接龙,感受不同集合图的魅力。4.春游结束后,大家集合排队。

※ 笑笑从左数起排第8个,淘气在同一队里从右数起排第6个,他们这队有10个,问两人之间有多少人?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发现重复4个人,笑笑和淘气不算,他们之间还有2个人。【设计意图:练习是目标达成的保证,有效的练习能使课堂更高效。通过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素材,设计有趣味、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意渗透交集、并集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课堂回顾,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在快乐的春游中,学到了什么问题?在解决重叠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图形来解决呢?

设计思路

郑毓信教授曾经说过:“数学思想的学习相对于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言不仅更加重要,而且更加困难。”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要渗透数学思想相对困难。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教材的真正编写意图,如何渗透“集合思想”成了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成了设计本节课的思想导向。

一、研读创新使用教材

在解读教材时,笔者发现教材情境对学生而言虽是“熟悉的题材”,但并不符合实际。参加兴趣小组对学生来说确实是熟悉的,但在学校的每周一节兴趣课 4

中,同一个学生不可能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同时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加之新课之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除非有学过奥数的学生,因而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积累,学生难以理解“重叠人数”。因此,把知识的原点定位于两个独立的集合图,没有采用教材例1统计表的呈现方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从两个并列的集合图中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中,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在感受其神奇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二、问题意识引领课堂

学贵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本节课以“为什么求一共带了多少个苹果可以很快算出来,而求一共带了多少种水果却出现不同答案?”为起点,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引出重叠问题。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疑“怎么摆既能看出笑笑和淘气各带几种水果,又能看出一共带了几种水果?”将问题引向高潮,形成欲罢不能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练习中也以问题贯穿始终,如活动二“盖住地面的面积最小是多少?最多是多少?范围在几和几之间?”,活动三“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汉字?你是怎么想的?”等,借助直观图形悄然引出交集、并集、有限集、多集等集合知识,丰富了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形成了另一波高潮,再次有效渗透了集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上一篇:学雷锋活动、道德讲堂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编辑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