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音乐舞蹈类专业招生简章(共10篇)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音乐学专业硕士考研
招生介绍
音乐学专业(1302Z1)
一、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主要研究作曲技术理论,并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经典音乐作品,以及实践练习进一步深入掌握各种作曲技法。侧重学习作曲者,在全面掌握所学技法的同时还需熟练地运用各种曲式和体裁进行实际的音乐作品创作;侧重学习作曲技术理论者,应深入系统地掌握各类型音乐分析方法,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侧重视唱练耳学习者,在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本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还需要具备编创专业实例教材的能力。
导师赵方教授(作曲方向),1960年出生于湖北,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舞台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小提琴专业,获学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工会副主席。创作公演多部大型舞剧、歌曲百余首及大量舞蹈、电视剧、电影音乐。代表作大型舞剧《土里巴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山乡书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华表奖”,歌曲《百合》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著作《20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王玫副教授(视唱练耳方向)。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赴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密西根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以及国内的多所院校进行访问、讲座。曾先后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多所院校讲授视唱练耳课程,多次出席担任各种音乐赛事评委,指导学生获得奖项。主要成果有:我国第一部自主研发的多媒体一体化软件教材“考生听力冲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法国雷卡视唱系列教程(上海出版社,2011)等;主持参与多项包括“视唱练耳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应用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其中《V字图标节奏同步速记法》经过几十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上较有成效地解决了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速记问题,获得奖项有:广播电视部电教节目二等奖(电视讲座:儿童五线谱入门,1989),全国首届奥林匹克音乐能力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1992),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与乐理试题设计大赛(乐理课件和听力课件)优秀奖(2007),全国艺术高校视唱改编&创作&演唱大赛优秀奖(2008)等。
导师刘洁副教授(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方向)。自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先后在本院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现任音乐系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教授课程为: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科研成果:2012年,书著《贝里奥音乐戏剧<迷宫Ⅱ>及其相关音乐分析研究》(16万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2013年,论文《贝里奥新人声作品中多元化的文学语言》发表于《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论文《论肖斯塔科维奇对奏鸣—交响套曲的革新》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艺术歌曲《渔家傲》发表于《音乐创作》。2009年,论文《肖斯塔科维奇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发表于《音乐创作》。2007年,评论文章《十载心系民生 一曲怀颂神州》发表于《人民音乐》。2006年,评论文章《民风造绝响 自然成天籁》发表于《人民音乐》。2004年,艺术歌曲《祖国正是春天》发表于《音乐创作》。2003年,评论文章《曲中品“戏”》发表于《人民音乐》。2002年,评论文章《夏日里的南风》发表于《人民音乐》。2001年,评论文章《阳光下的祖国》发表于《人民音乐》。2001年,评论文章《巾帼不让须眉》发表于《人民音乐》。
导师张放副教授(作曲技术理论方向),旅美钢琴家,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中国音协高校联盟钢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硕士和演奏家证书、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艺术学博士(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多次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近期合作的交响乐团包括厦门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近年来在核心期刊、核心报刊发表十余篇论文,其中论文《微中见著 恒中求变——约翰·科瑞利亚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诺幻想练习曲中的音高素材与结构关系》发表于《人民音乐》、《20世纪上半叶西乐东渐历史语境下的中国新音乐文化现象》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论文《威廉•博尔科姆现代钢琴作品中点描技法的音响元素量化与对比研究》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效果历史与视域融合—伽达默尔现代诠释学视野下的音乐表演》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立德树人,文艺沉潜的力量——以当前音乐艺术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为例》发表于《光明日报》、《从音符中寻找审美教育之利器》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出版专著《当代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研究》(16万字)。受上海音乐出版社之邀,担任德国G.亨乐出版社发行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舒伯特音乐瞬间》等教材译著工作。并多次出席担任国内外钢琴赛事、音乐节、高峰论坛的评委和嘉宾。悉心指导的学生在重大钢琴赛事中屡获嘉奖,培养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
二、音乐表演:主要分为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器乐方面主要研究中西方不同时期和风格的经典曲目及理论文献,进行规范教学的理论建设,在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做出探索与研究。目前所招收乐器方向包括:钢琴、弦乐、管乐。声乐主要研究中西方美声经典传统曲目,涵盖歌剧、艺术歌曲等内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1)钢琴演奏艺术:主要研究钢琴表演的传统曲目,教学理论,流派风格,历代大师,发展趋势。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优势学科,在研究钢琴演奏艺术的基础上,根据多元音乐教学法理论,分析研究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音乐教学体系。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够熟练掌握音乐训练技能、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在具备演奏能力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实践和研究双钢琴演奏、钢琴与其他乐器、声乐合作的室内乐形式,主要针对国内音乐/艺术院校普遍缺乏系统训练的教材,规范教学的理论这一长期以来存在的状况,在合奏技巧,经典文献,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作出有建设性, 能指导教学方向的研究。
导师张放副教授,旅美钢琴家,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中国音协高校联盟钢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硕士,并成为极少数被该校授予“备受尊重”的演奏家证书的演奏家,曾担任该校钢琴系助教工作两年。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获第12届美国南密苏里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奖项;第2届美国VIARDO国际钢琴比赛奖项及拉赫马尼诺夫协会特别奖;美国JESSE KNIESEL艺术歌曲比赛艺术指导首奖。张放先生曾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音乐节中演出,近期合作的交响乐团包括厦门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曾作为特邀表演艺术家身份,受邀于纽约音乐节、纽约国际钢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琴音乐节、保加利亚阿尔贝·罗素国际钢琴音乐节,美国伊斯曼国际青年钢琴比赛、德国拜罗伊特国际艺术节等国际艺术盛会。首张个人演奏专辑收录于《钢琴艺术》唱片评价栏目(2013年1月刊)。2016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演奏专辑《变奏曲与协奏曲》。2008年起作为创始人之一先后组建北京室内乐团和洛克三重奏,演出足迹遍及中国、美国、以色列、德国、爱尔兰、比利时、芬兰、保加利亚等著名音乐厅及高等学府。悉心指导的学生在重大钢琴赛事中屡获嘉奖,培养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如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等,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先后在《人民音乐》、《黄钟》、《交响》、《郑州大学学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期刊、报刊及CSSCI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当代美国作曲家威廉•博尔科姆钢琴作品研究》(16万字)。应上海音乐出版社邀约,担任德国G.亨乐出版社发行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舒伯特音乐瞬间》等教材译著工作,并多次出席担任国内外钢琴赛事、音乐节、高峰论坛的评委和嘉宾。
导师刘琉副教授,旅美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伊斯曼音乐学院。在美留学时间里,先后获钢琴演奏博士学位、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钢琴演奏学士学位以及Catherine Filene Shouse 艺术管理证书,刘琉博士目前是伊斯曼音乐学院史上唯一一个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获得者。2012年刘琉博士应邀回国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发展,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荣获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刘琉博士活跃在国际演奏舞台上,多次在国内外大型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MTNA国际钢琴比赛、斯坦威国际钢琴比赛、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比赛等等。其演奏足迹遍布全球,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依兹曼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2014年, 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最新CD《光阴的回响》,一经上市,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作为音乐教育家,刘琉博士受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15年, 由她和管延军教授撰写的论文《Parents’ Music Training Motivation and Children’s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收录在国际著名音乐类期刊“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学)中,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音乐心理学期刊上发表。2013-2015年间,刘琉博士三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文跃然副教授合作,撰写的三篇论文均在S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由刘琉博士译著的钢琴系列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2年在中国首次发行至今。她最新的专著《多元音乐启蒙教育浅谈》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2)弦乐演奏艺术:小提琴方向:主要研究小提琴传统曲目、教学理论、流派风格、历代大师、发展趋势。中提琴方向:主要研究中提琴经典文献,对主要作品的诠释与艺术表达进行演奏与学术探索,注重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养学生各种程度的教学法与相关教育理论,分析中提琴的不同流派风格与历代大师的艺术特点和专业发展趋势。室内乐方向:主要针对国内音乐/艺术院校普遍缺乏系统训练的教材,规范教学的理论这一长期以来存在的状况,在合奏技巧,经典文献,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合理结合等方面作出有建设性, 能指导教学方向的研究。
导师程亚威副教授(小提琴方向),国家一级演员,硕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七日生于沈阳。父母均为小提琴教授.三岁开始随父学琴,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小,中学在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林耀基教授,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大学,师从郑石生教授。曾两次获得全国小提琴比赛优秀表演奖。1996年加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多次赴欧美国家举行重奏及室内乐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曾与小提琴家梅纽因、穆特、沙哈姆,指挥家小泽征尔,钢琴大师付聪、阿格里奇,大提琴家麦斯基、王健有愉快成功的演出。2007年2月,应宁波音乐厅邀请,成功举办了独奏音乐会,演奏了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极大成功。
导师齐悦副教授(中提琴方向),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艺术学院音乐系弦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中提琴学会理事,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作为演奏家,齐悦的足迹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多个国家,活跃于国内外的表演舞台。他曾在德国贝多芬音乐节、美国斯多音乐节、国家大剧院室内乐系列音乐会、北京音乐厅国际室内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乐音乐季、中央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音乐节、青岛交响乐团音乐季等著名音乐节,以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在内的多所世界著名音乐学府举办专场音乐会或讲座。他曾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家小泽征尔等世界一流音乐家同台演出。他曾受美国驻华大使的邀请,在美国大使馆为30多位在华各国大使举行专场室内乐音乐会。他的个人独奏跨界音乐会《音乐的天堂》,获得媒体高度关注。齐悦在教学方面也颇有成就,他的学生曾考入中央歌剧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杭州爱乐乐团等国内一流职业乐团工作,曾考入美国印第安纳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外顶级学府学习。先后在《艺术评论》、《当代电影》、《交响》、《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期刊、报刊及CSSCI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齐悦还参与了文化与旅游部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写了《表演艺术团体知识产权指南》以及《中国音乐产业报告》等。齐悦曾多次担任全国各类艺术比赛评委。2010年被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中国外交学会共同推选为“美中杰出青年领袖”。2017年获得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颁发的“名师奖”。
(3)管乐演奏艺术:单簧管:从不同时期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双簧管:从不同时期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大管:从不同时期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作品的整体效果、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室内乐:主要在合奏技巧、重奏配合、个性塑造等方面有建设性研究,注重对学生协作演奏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交响乐团应试方面所涉及到的乐队片段谱例解析与演奏策划。
导师王深(双簧管方向)博士。现任艺术学院音乐系管乐教研室主任。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祝盾教授。1996以全奖考入洛杉矶爱德华艺术学院。2000年,以全奖在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师从Joseph Robinson(纽约爱乐双簧管首席),并获得纽约爱乐乐团基金会颁发的卓越人才奖。2004年至2009年,受聘于迈阿密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助教,并在佛罗里达“新世纪”艺术学院任双簧管教师。在此期间,于2006年在迈阿密大学音乐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09年12月取得博士学位,是中国首位美系双簧管演奏博士。并著论文《双簧管在乐团应试的理论指导及典型曲目分析》。2000至2009年期间,在美国印地安那、洛杉矶、迈阿密、田纳西、纽约等地成功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并两次应邀约担任IDRS(国际双簧木管联谊会)Gated Serenade曲和Gated Ballad曲的首演独奏演出。先后被聘为迈阿密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佛罗里达大歌剧院双簧管副首席、迈阿密都市芭蕾舞团双簧管首席、好莱坞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迈阿密巴赫Society双簧管首席、Greater Palm Beach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Boca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佛罗里达Naples爱乐乐团客串双簧管首席、美国新世纪交响乐团客串双簧管演奏员,纽约爱乐乐团客串双簧管演奏员。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陈光曦副教授/博士(大管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务秘书、团委书记、硕士生导师,院聘副教授,中国巴松协会常任理事。2010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巴松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0岁开始学习巴松,在德期间,担任德国科隆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巴松首席,并多次担任德国青年交响乐团巴松首席,随团在欧洲多个国家进行演出。2009年10月,受韩国著名长笛演奏家金冶亨先生邀请,参加了韩国举办的首尔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此外,他的足迹遍布科隆、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各大城市,并在哈尔滨、大连、厦门等国内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个人独奏及重奏音乐会,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成果,如《木管室内乐演奏的综合艺术特征》、《探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立体声录音技术分析及辅助音乐教学研究》等学术文章均发表在南大及北大核心期刊。还出版了国内首本巴松教学重奏教材《巴松经典重奏曲集》。此外,陈光曦积极活跃在国内重大巴松比赛及活动中,曾受邀担任第一届“岚松杯”全国巴松比赛评委、海淀区青少年木管比赛评委,深圳国际木管夏令营大师班巴松主讲教师等等。2013年7月,应国际双簧协会邀请,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双簧艺术节。2013年8月,作为艺术总监成功组织策划了首届“天淇知美——国际低音谱号艺术节”。曾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院校基层优秀团干部、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房博然(单簧管方向)博士。自幼学习钢琴, 后师从著名单簧管教育家金光日教授。2001年考入柏林Hanns Eisler高等音乐大学,先后师从著名单簧管演奏大师Karl leister教授和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教育家Diethelm Kühn教授。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考入德国魏玛“Franz Liszt”高等音乐大学,继续攻读独奏家学位(相当于博士学位),师从于单簧管演奏大师 Martin Spangenberg 教授。于2009年以“Bravo”的最高成绩毕业。在德期间,曾被众多音乐家邀请参与许多新音乐作品的演出并录制cd,2008年受到邀请与魏玛音乐学院院长Rolf-Dieter Arens合作在德国“Hundisburg”音乐节中举办独奏音乐会。赴德留学期间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在德国已成功举行了上百场音乐会。于2006年起担任Martin Spangenberg 教授的助教.2008年起于德国柏林国立“Joseph-Schmidt”音乐学校担任讲师。2008年及2009年先后两次破格以法式单簧管考入德国耶拿爱乐乐团及德国鲁多施塔特歌剧院,成为两个乐团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法式单簧管演奏家,也是第一位进入德国职业乐团的华人单簧管演奏家。2009年他的音乐会由德国广播电台进行了直播。随后于中国国家大剧院成功举行讲座及音乐会。德国Pasewalk日报对他的演奏评论道:“梦幻般富有魔力的音乐表现力”,“无以伦比的技巧和声音表现力”,“他用他的单簧管使一切变得可能!”2010年归国,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成为全球最大的乐器厂商法国布菲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及德国知名哨片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笛头厂商AW公司的中国形象代言人。现任中国音协单簧管学会副秘书长,亚洲管乐联合会中国部副主席兼秘书长。
(4)声乐演唱艺术:声乐主要研究中西方美声经典传统曲目,涵盖歌剧、艺术歌曲等内容。
导师刘维维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经文化部选拔派往巴西参加里约热内卢第12届国际声乐比赛,荣获娜依拉•雅伯金质奖。1987年获第五届戏剧表演梅花奖(中国最高级别戏剧表演奖)。在1988年政府津贴的评选中获得政府津贴,成为首批终身享受政府津贴的获得者。
三、音乐学:主要研究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等方向的源流与发展。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中外音乐思潮和美学观念变化的研究。
导师齐柏平教授,博士。1963年生于湖北。1989年武汉音乐学院本科毕业。1994年7月获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9年9月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于中央音乐学院攻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9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的主要课程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史》、《民族音乐》、《中外音乐鉴赏》等。曾于2000年6月6日至6月20日赴香港参加第二届全国旋律学会议。主要论文有《“拿来主义”、“危机论”与“超越派”——对当前音乐界中西之争的思考》、《中国先秦儒家音乐观的本质及特征》、《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鄂西土家族与荆楚汉族民歌旋律的比较研究》、《唐代古琴概述》、《竹枝研究》、《中国民歌的美学功能刍议》等20多篇。著作有《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音乐表演艺术与作曲技法理论文献综述》、《中国土家族民歌文化专题研究》等。
导师赵方教授,1960年出生于湖北。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小提琴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舞台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创作公演多部大型舞剧、歌曲百余首及大量舞蹈、电视剧、电影音乐。代表作大型舞剧《土里巴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山乡书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华表奖”,歌曲《百合》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著作《20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刘琉副教授,旅美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伊斯曼音乐学院。在美留学时间里,先后获钢琴演奏博士学位、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钢琴演奏学士学位以及Catherine Filene Shouse 艺术管理证书,刘琉博士目前是伊斯曼音乐学院史上唯一一个钢琴演奏和音乐教育双料硕士学位获得者。2012年刘琉博士应邀回国发展,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荣获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刘琉博士活跃在国际演奏舞台上,多次在国内外大型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MTNA国际钢琴比赛、斯坦威国际钢琴比赛、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比赛等等。其演奏足迹遍布全球,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依兹曼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2014年, 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最新CD《光阴的回响》,一经上市,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作为音乐教育家,刘琉博士受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15年, 由她和管延军教授撰写的论文《Parents’ Music Training Motivation and Children’s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收录在国际著名音乐类期刊“Psychology of Music”(音乐心理学)中,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音乐心理学期刊上发表。2013-2015年间,刘琉博士三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文跃然副教授合作,撰写的三篇论文均在S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由刘琉博士译著的钢琴系列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2年在中国首次发行至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今。她最新的专著《多元音乐启蒙教育浅谈》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一综合性大学舞蹈类专业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多所综合性大学的舞蹈类专业进行调查发现, 存在很多的教育方向, 有的高校将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舞蹈精英人才作为教学的目标, 而有的高校则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培养高水准的复合型舞蹈人才。由于教学目标不同, 导致高校的舞蹈类专业教学内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据统计, 在现有的综合性大学舞蹈类专业教学中, 通识教育在教学课程和学时中仅占25%左右, 而其他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则占据了全部课程的75%。这说明高校在进行舞蹈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上, 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类的课程中, 理论课只占据了20%, 而实践课程则占据了整体专业课程的80%。
而在教学形式上, 大部分的高校舞蹈类专业的学生通识课程是根据高校自身特点而设定的, 同高校传统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一致。对于这一类课程, 主要是对学生的个人修养和一些单独的技能进行简单的讲解, 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在最后的试卷考试中, 高校对舞蹈类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考核标准一致, 而不会对舞蹈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特殊的照顾。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所有的课程都是由舞蹈类专业学生所在院系自行安排教学内容, 且教学内容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 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够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综合性大学舞蹈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将文化软实力作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要内容。为了使这个发展战略能够深入到每一位民众心中, 高校应该在高端人才的培养上将该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我国未来的发展主要是由青年一代推动的, 青年的价值观往往能够影响未来我国整体社会的价值观取向。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发展时期, 能够很好地接受新鲜事物, 但由于青年自身的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 因此, 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为了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需要在这一时期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对于入学时年龄较小的舞蹈类学生, 其价值观的形成才刚刚开始, 价值观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高校在学生入学时可以对其进行学前教育, 将大学生应该遵守的相关行为准则告诉学生, 使其在入学时就能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然后, 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遇到问题后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国家的时事政治, 使其能够真正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另外,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和年级活动,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价值观。
2.重视法纪观念教育, 强化制度建设, 督促学生遵纪守法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法纪观念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课堂的教学将一些纪律观念传输给学生, 然后通过一些通识教育内容对其进行强化,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纪观念。而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制度的执行, 教师可以根据学院和班级以及寝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使其既能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同时还能获得学生的一致认可, 从而提高制度在学生执行中的效率。此外, 教师可以对学生周围发生的一些实际事件进行解析,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
3.以“三观”教育作为切入点, 提高学生的时间和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有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 且这一阶段学生开始和社会进行接触, 因此,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价值观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且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另外, 由于学生此时心智成长较快, 教师和院校的影响往往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规划,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规章和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使其能够正确树立人生的发展目标, 然后通过一些心理教育和时间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和情绪管理能力, 使其在大学生活中能够尽快适应, 提高生活能力。
4.立足职业发展方向教育, 以就业作为学生的培养导向
对于高校来说, 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相关调查发现, 我国综合性大学舞蹈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一般都会从事表演和一些艺术教学类的工作, 其他的一些工作领域则很少有学生涉及。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 也会招收一些舞蹈类的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办公室的文职工作, 在企业开展一些节日活动和庆典时可进行舞蹈表演, 提高企业的文化氛围。因此, 高校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就业问题, 适应市场的需求, 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 将传统教学中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构进行一些调整, 在保证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通识教育课程, 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 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更快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这种课程结构的改革, 既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会遗落, 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工作中的基础技能,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使学校和学生的整体发展得到有效的提高。
5.加强思政队伍建设, 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和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教育是一个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的行业, 其对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需要尽快建立专门的思政队伍, 从学生骨干和教师队伍中选择具有较高能力的人才组成专业的管理服务人员, 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局面, 提高高校的教学能力。
三总结
舞蹈类专业是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新兴专业, 其设立的时间较短, 因此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为了能够解决我国综合性大学舞蹈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 高校需要大力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 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外, 学校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合格素质的专业人才, 教师在进行舞蹈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身工作的最高标准, 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艺术类专业逐渐成为许多综合性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舞蹈类专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但由于舞蹈类的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特定的学习内容, 对综合性大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综合性大学舞蹈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本文对舞蹈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舞蹈类专业学生,综合性大学,教学现状,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代良英.综合性大学舞蹈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探析[J].艺术教育, 2014 (11) :118~119
[2]胡夏、莎日娜.中国舞蹈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艺术教育, 2011 (8) :24~26
[3]谢璠.舞蹈艺术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3) :164~165
[4]鲁霏飞.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中的学生绩效评价机制研究[J].艺术科技, 2014 (2) :393
关键词:流行音乐专业;特殊性;局限性
一、大学流行音乐专业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1.流行音乐专业类学生具有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艺术类专业学生较早的就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倾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再加上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导致考生重视专业课程,而轻视文化课和英语课,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停留在初中水平。
2.大学英语学习,流行音乐专业学生与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相比具有特殊性。流行音乐与古典、传统音乐思维方式的区别,导致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流行音乐专业学生与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相比具有特殊性。古典音乐的组织讲究音乐的逻辑性,动机的统一性,音乐发展的连贯合理性,传统音乐遵从民族独特的音乐组织和演绎方式,而流行音乐的组织逻辑比较简单,是较感性、缺乏理性思维的音乐。
二、大学流行音乐专业类学生对英语课内容选择具有局限性
1.英语水平良莠不齐,造成对教材选择有较大难度。81.62%的学生,高考成绩为90分以下,即达不到及格水平,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成绩在60分以下。过去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基础差,没有选用其他高校普遍选用的英语教材。调查中,在“大学英语上课内容不感兴趣的原因”一题中,有40%的学生选择对教材中的内容不感兴趣。
2.学生知识广度不够,感兴趣的英语内容范围相对狭窄。流行音乐专业类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渴望度不高,只喜欢自己专业、时尚和娱乐性较高的内容。调查中,只有4.32%的学生对时事政治感兴趣,7%的学生对自然科学有兴趣,这些内容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死角。有16.76%的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感兴趣,23.78%的学生对旅游英语和考级英语感兴趣,这些内容在上课中无法大量提及。
3.缺少课后巩固学习,不能选需要大量课后练习的内容。英语是一门需要不断地反复记忆,并且长期坚持的学科。调查统计,30.81%的学生想起了才看一下英语,55.68%的学生只有上英语课的时候学一下,8.11%的学生不学英语,只有4.86%的学生每天花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英语。如果选择需要课后大量练习才能掌握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没有效果,浪费了上课时间。
三、大学流行音乐专业类学生英语课内容选择
(一)以英文歌曲、MTV为主要内容,巩固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调查显示,学生对英文歌曲、MTV最感兴趣,占调查总人数的54.59%。特别是通俗演唱专业有67.61%的学生,流行歌舞专业有75%的学生对此内容感兴趣,MIDI和文学专业学生对此内容感兴趣的有57.14%,流行舞专业学生有45.45%。因此,把英文歌曲、MTV作为英语课主要内容具有可行性。
(二)针对不同专业选择部分内容
1.对流行器乐专业,适当加入专业英语内容。流行器乐大部分为电子乐器,例如电吉他、电贝斯,起源于美国并发展壮大,效果器的使用,乐器的选择,了解流行器乐最新动态等都很大程度上需要英语的辅助。因此,该专业相对其他几个专业对专业英语的要求更高。再加上他们对专业英语最感兴趣,占其专业人数的44.68%,可以在英语课上适当加入相关英语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上课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查找相关单词的课后作业,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
2.对流行歌舞和通俗演唱专业,适当加入英文发音内容。流行歌舞和通俗演唱专业的学习中,唱歌是他们的主要专业内容,流行音乐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影响,英文歌曲的学习必不可少,而发音的准确与否会直接体现在英文歌曲的演唱中,学习英文发音有必要性。英文发音内容符合他们的兴趣,调查中,流行歌舞专业第二感兴趣的内容为发音,占专业调查人数的55%,通俗演唱专业有36.61%的学生对英文发音感兴趣。因此,对流行歌舞和通俗演唱专业,可适当加入英文发音内容。
(三)英文电影欣赏,画龙点睛
40%的学生对英文电影感兴趣,排在感兴趣内容的第二位。英文电影放映会占用太多的上课时间,欣赏次数不宜太多,一学期放一到两次既能放松心情,又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记录并记忆一些简单、常用的口语句子,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例子,能引起共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19年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
考研招生介绍
设计艺术学(1305L1)
本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1、视觉传达研究:本专业旨在培养在平面设计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现代平面设计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从事研究和教学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学生在校研究涉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广泛领域。
导师吴文越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博士。2001年赴丹麦学习习近平面设计。主题“为了年青人”邮票设计成为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发行邮票。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整体设计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电子出版物提名奖,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计算机系列丛书《黑魔方》获中国之星设计大赛整体视觉形象设计金奖,2010年获得大韩产业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特别功劳奖,及其他设计类奖项。并为国内多家政府机构、企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事业单位进行相关项目案例策划、设计。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教师。主要文章《ABCD不等于东南西北》、《中国设计思维: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民族立场》发表于光明日报。著有《企业视觉形象创意设计》,《我的第一次》(有关设计经历的第一次)等。
导师郑晓红副教授,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硕士,苏州大学设计艺术学博士。曾担任日本Hishinuma设计事务所设计师、日本WATANABE TEXTILE ART STUDIO研究员、日本Hamano综合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日本Textile Design Association会员、日本色彩学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趋势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品牌策划、品牌创意设计与模式创新、色彩调和论研究、色彩数据化应用设计、城市色彩规划、室内空间色彩设计、异构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主要学术成果:《Japan The 1st Pleats Competition》展(最优秀设计奖);东京服装节Textile Design最优秀奖;《SIBORI国际扎染会议》优秀设计奖;《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版画作品入选);《郑晓红纤维艺术作品集》(黄河出版集团2006年版);《完美创意的实现》(译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色彩设计智能软件》项目负责人;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舞台灯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的色光情感偏好定量化研究》项目负责人。其设计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术设计展并获奖,并为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进行品牌策划和设计。
导师丛志强,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艺乡建创建人之
一、国家一级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生态、艺术振兴乡村、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品牌建设、包装整合设计。
《自由主义视域中的设计伦理构建》《本位脱离:消费逻辑主导下中国设计师的危机研究》《情境设定在书籍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消费主义语境下中国设计生态失衡研究——基于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的视角》《失度、异化与丧失——消费逻辑主导下的中国设计危机》等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术观察》《文艺争鸣》等CSSCI国家核心期刊。研究报告《艺术激活乡村》《浅谈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激活》被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采纳;《艺术激活乡村:一带一路传统文化村落创新性建设策略研究》被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村镇处采纳。
主持学校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传统村落中工匠文化的困境与创化策略研究——以设计生态学理论构建美丽乡村战略智库》;以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和学校面上项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目重点项目《艺术激活传统村落途径研究》。30多个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及参展,大型作品《大观天下》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先后为多个大型企业进行品牌策划与设计,如:中国装饰集团、八喜冰激凌、承德中药集团、宏力集团、首安股份、无锡高达、艾文蒙特环境科技等。合作策划实施2018中国衢州柑桔文化艺术节、2018中国衢州柑桔音乐节、2019中国衢州国际柑桔文化艺术节、九问设计展、再启蒙艺术展、2018国家艺术基金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等大型活动。
2、环境设计研究
环境设计研究包含许多潜在研究内容,各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概括地说它由以下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一是环境设计生成时所采用的媒体;二是环境设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从上述研究内容来看,恰恰反映了它与设计方法论的紧密关系。从国外大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来看,对环境设计生成时所采用的媒体的研究和开发比较多,而对环境设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的研究相对来讲比较少。在国内,在此领域有系统的研究还是相当初级的和偶发的。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研究的侧重点将锁定在环境设计的方法论意义上,对其出现的时间和顺序赋予更多的注意。这种考虑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现实情况,一是该课题研究的现状;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对环境设计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导师王英健教授,1961年生于北京市,1983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3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就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名城所,1996年6月就职于东京ILC设计公司,同时任日本东海大学建筑学专业客座教员;1997年6月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讲师;2000年1月任WALL设计集团海外项目负责人;2003年8月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日本建筑学会会员。著有:《钢构造入门》(译著)、《建筑设计课题的表现技法》(译著)等书,并在海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规划设计有:辽宁兴城保护规划、承德市保护规划、南京新都心规划方案设计、南通新都心规划方案设计等。
导师李宇宏教授,曾学习风景园林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植物学专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曾就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职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现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著有《景观生态旅游规划》(编著)、《简明场地设计》(译著)、《景观设计与施工英汉双解词典》(译著)、《景观设计基础——植物设计》《外国古典园林艺术》(著);主持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有诸多学术论文发表。主要研究领域是景观规划理论、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主持参与项目:大庆市黎明湖公园绿化设计、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山口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黑龙江省望奎庙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北京青龙湖休闲旅游区规划等。
导师陈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设计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著有《陈浩陈炯素描作品》、《房地产全程策划》、《陈炯风景素描集》、《艺术区形态研究》、《陈炯作品集》。参与项目有:主持设计中国公安部全国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统一、主持08北京重点地区重点大街—机场路段改造设计、主持修改设计中国人民法院标志、主持全国人民法庭建筑外观形象统一设计、主持设计并制作贵州高等法院浮雕、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传统村落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3、跨媒介艺术研究(视觉传达研究)
跨媒介艺术(Inter media /Mixed Media)泛指“非单一媒介”的综合艺术形式,其中媒介的感知范围涉及视觉、听觉、触觉,媒介的物理维度涉及二维、三维、时间与空间。跨媒介艺术作品可根据创作的需要将不同的媒介在不同的维度中进行有机的组合。
跨媒介艺术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由早期的综合媒介绘画一直发展到今日当代艺术中的多媒体影像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互动艺术等,其跨媒介的表现形式包括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声音艺术、现场艺术等,这其中有表演与影像的结合、声音与装置的组合、摄影与实物的组合、绘画与摄影的组合、多重影像在空间中的组合等。在数字媒介与网络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介的因素使得跨媒介艺术形式具有了更广阔的可探索空间,其中,与以往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艺术观众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媒介的一部分参与在跨媒介艺术作品之中。
媒介间的平等使得任何一种单一媒介都有可能在其自身传统的基础上与其他媒介发生横向的有机结合,并在维度上扩大单一媒介的表现空间。因此,无论是传统的绘画、雕塑或是摄影、视频以及肢体表演都有可能在一个新的维度中形成一种具有探索性的跨媒介艺术形式。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童岩副教授,1962年出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1年毕业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主要成果:
2006年11月空间互动影像作品<照相馆>入选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邀请展。
2006年7月互动影像装置作品<花开花落>,<惊动>应邀参加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主题为《艺术游戏》的展览。
2006年3月主题《漂动的影像》视频装置作品在北京艺术东区“云水天地”画廊展出。
2013年1月论文“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年1月作品《更生•相续——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及杂院公共空间营造》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
2016年5月作品《安住——平民花园》入选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导师郭春宁教授动画与新媒体艺术课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世界动画研究协会成员,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芝加哥大学暑期研究项目导师及明德厚重人才计划导师。
出版专著《独立动画手册》,译著《思考沟通》,《数字媒体概论》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承担国家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出访温哥华电影学院,法国拉罗谢尔驻留艺术家,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访问研究者。
多部数字作品获得国际展览和收藏,其中与闫柏屾合作的《番茄酱》(Ketchup)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获第11届中国独立影像节评委会大奖,韩国釜山国际短片节大奖,法国丰特弗洛艺术交流。作品获选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瑞士国际动画节,巴西国际动画节,爱丁堡国际短片节和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等。
多篇中文论文发表于《当代电影》、《民族艺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多篇英文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克罗地亚电影》, 意大利《Imago》,《Cartoon and Animation Studies》及《Epistémè》。动画式纪录片、生成动画与游戏等主题论文在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新加坡、韩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以英文发言。并参与法国电影节、亚洲女性电影节、波兰动画节和英国影像节的艺术策展。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4、动画(视觉传达研究)
研究领域:动漫文化产业
研究方向:动画创作与理论。
研究的内容有:
课题1:对动画创作规律、美术设计、动作设计、制作流程、运动规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课题2:虚拟现实互动艺术——沉浸式古城堡影响博物馆系列研究
课题3:对动画片创作艺术方面的理论及相关的电影理论、美学原理、视听理论、剧本创作等相关理论进行广泛的研究。
课题4:动画导演的空间处理研究
课题5:传统技术与新技术探索研究
导师赵前副教授,1959年出生于广州市,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1980——2002年任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动画部,担任动画片导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演,1987年至1991年赴日本留学专攻动画制片,在动画片创作一线从事主流动画片创作、制作工作20多年,曾担任多部电视动画系列片导演、美术设计、原画设计等工作。
2002年任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动画专业学科带头人;影像/新媒体导师工作室学术主持人;成都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评委;中国学院奖评委;美国俄亥俄大学中商国际视觉艺术大赛组委会中方评委;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动漫设计大赛评委。
主要作品:中央电视台26集系列动画片《音乐船》,第11集导演、美术设计、第1集、2集、3集、4集、5集的原画设计;中央电视台十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小贝流浪记》,第四集导演、美术设计;大型影院动画片《猫咪小贝》,执行导演。
获奖:中央电视台十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小贝流浪记》第四集导演、美术设计;1999年8月获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00年12月获第五届全国电视节目“金童奖”。大型影院动画片《猫咪小贝》执行导演;2000年5月获1999中国电影华表奖(政府奖)和优秀美术片奖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主要著作:《没有围墙的课堂——动画艺术的人文关怀》(专著);《动画基础》(译著);《赵前作品集》;主编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动画片场景设计与镜头运用》(编著)(国家级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精品动画影片分析》(主编);《动画影片视听语言》(编著)《动画短片创作基础》(编著)《原动画设计》(编著)等。
导师郭春宁教授动画与新媒体艺术课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世界动画研究协会成员,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芝加哥大学暑期研究项目导师及明德厚重人才计划导师。
出版专著《独立动画手册》,译著《思考沟通》,《数字媒体概论》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承担国家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出访温哥华电影学院,法国拉罗谢尔驻留艺术家,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访问研究者。
多部数字作品获得国际展览和收藏,其中与闫柏屾合作的《番茄酱》(Ketchup)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获第11届中国独立影像节评委会大奖,韩国釜山国际短片节大奖,法国丰特弗洛艺术交流。作品获选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瑞士国际动画节,巴西国际动画节,爱丁堡国际短片节和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ID:rendakylm)
多篇中文论文发表于《当代电影》、《民族艺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多篇英文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克罗地亚电影》, 意大利《Imago》,《Cartoon and Animation Studies》及《Epistémè》。动画式纪录片、生成动画与游戏等主题论文在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新加坡、韩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以英文发言。并参与法国电影节、亚洲女性电影节、波兰动画节和英国影像节的艺术策展。
考试项目和要求
学校将对考试过程全程录像
1、音乐类专业:
项目分值:主专业70分、视唱练耳30分,总分100分。
考试要求:考生选择声乐、器乐中一项为主专业,以声乐为主专业的考生,须演唱中国或外国艺术歌曲一首;以器乐为主专业的考生,演奏乐曲一首(乐器自备),钢琴考生须加奏练习曲一首。
视唱练耳:含视唱、模唱、听辨单音、音程、和弦等。
2、舞蹈类专业:
项目分值:形体素质及基本功40分、舞蹈表演(自选)40分、即兴表演20分,总分100分。
考试要求:
形体素质及基本功:⑴基本软开度。⑵技巧组合(跳、转、翻)。
舞蹈表演(自选):芭蕾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任选一种。
即兴表演:(指定一分半钟音乐,听三遍)。
成绩统计及合格证发放
我校按分省招生计划数1∶4的比例发放艺术专业考试合格证。考试成绩、专业成绩合格线经学校招生考试领导小组审定后,由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在校园网上统一向社会公布并上报相关省市高招办。公布时间:204月1日,公布网址:www.hnist.cn。合格考生通过我校校园网打印本人艺术校考合格证。
录取规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录取原则,在思想政治审查、体检、专业和文化成绩合格的条件下,按考生的文化与专业考试综合成绩排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综合成绩高则优先专业志愿;
(2)考试综合成绩计算:综合成绩=校考专业成绩×6+文化;
(3)各类专业仅招收艺术文科考生;
(4)对于专业成绩特别优秀,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经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可以优先录取;
(5)同等条件下,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注意事项:
1、考生持报考我校的准考证与当地招办提供的艺术专业考试准考证及身份证进入考场,考生应严守考场纪律,发现有替考等作弊行为者,立即取消其考试资格;
2、考生考试过程中使用的乐器(钢琴除外)、伴奏等用具自备;
3、录取新生入学时,我校将组织专业水平复查,如发现复查考试成绩与原测试成绩有较大出入,经核实确属作假舞弊者,我校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消该生的.入学资格。
其他:
1、其余事项参照生源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是中国较早成立、规模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1-3]
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
。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9月,原各校区迁至现址实现集中办学。2014年1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634人,其中专任教师1578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30人,副高职人员93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3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03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1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68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教师1人,河北省级教学名师13人,河北省级教学团队6个
1、报名时间:即日起到8月底截止 早报考早学习送课程
2、学习形式:
“业余”学习形式:利用周六、周日到校上课、考试;
“函授”学习形式:利用寒、暑假上课、考试。
最近几年都是电子书 网上学习
3、报名优惠:
凡报名学生邮寄复习资料 前100名免费赠送价值300元入学考试视频课程
4、报名咨询威信:1329。2883。003李老师
5、证书颁发:
一、招生专业
“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自主选拔计划”主要选拔学科特长突出,有创新意识、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不限应届、往届),文理兼收,外语语种仅限英语。2018年自主招生总录取计划不超过100人,入选人数控制在200人以内,择优选拔,宁缺毋滥。
“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自主选拔计划”分为两个测试选拔项目:“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选拔项目”(以下简称“应用型卓越项目”)与“涉外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选拔项目”(以下简称“涉外型卓越项目”)。两个测试选拔项目的录取计划和专业见下表:
(一)报名条件
考生报名均采取自荐申请报名的形式,我校不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考生在与法学专业等相关的学科有突出特长、取得突出成绩、展示出较大潜力且品学兼优的,可以向我校提出报名申请。考生在申请材料中要提供能够反映学生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写实性自荐材料,包括自荐信(包括个人经历及体会、曾获奖项、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高校后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需要考生亲笔书写)、考生所在中学提供的《中学综合素质评价》、高中阶段课程修习情况和相关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社会公益活动、获奖证书复印件等其他能够证明考生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材料。考生可以提供中学、社会团体和专家个人的实名推荐意见作为考生个人自荐的补充材料(非必须提供)。推荐人(单位)应对所提供推荐意见的真实性负责,推荐信形式、内容自定。
考生在报名材料中提供的专利、发明和论文等材料,要求由考生本人原创,并对材料真实性负责。考生本人在材料上签名,非本人签名的视同弄虚作假处理。对上述材料我校将在资格审查中进行原创性检查与质量评估,并在测试环节组织提供专利、发明和论文的考生进行深度考核,考核成绩不计入测试成绩。未通过考核的考生,我校将取消其测试资格;发现材料造假的,取消其测试资格;已经取得测试成绩的,取消其测试成绩。
(二)报名分组
考生在“应用型卓越项目”“涉外型卓越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报名,两个项目不得兼报,报名后不得更改报名组别。
二、考核方法
1.“涉外型卓越项目”按照不超过计划数200%的比例单独划定入选线,入选线内考生获得入选法学(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资格。2.“应用型卓越项目” 按照不超过计划数200%的比例单独划定入选线,入选线内排名前20名的考生获得入选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资格,在入选线内的其他考生获得入选 “应用型卓越项目”其他专业资格。获得入选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资格的考生,可以放弃本类入选资格,选择入选“应用型卓越项目”其他专业资格;获得入选“应用型卓越项目”其他专业资格的考生可以选择放弃入选资格,但不能递补入选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专业资格。
三、优惠政策
我校对入选考生按照排名,执行A、B两种录取政策,根据入选考生自主招生志愿、高考成绩总分、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入选专业和我校模拟投档线决定录取与否。
1.录取政策A 入选考生测试成绩在“应用型卓越项目”与“涉外型卓越项目”中排名前50%的,执行政策A,即考生参加2018年统一高考,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生源地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分别按照该市(省)确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执行,此类入选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
2.录取政策B 入选考生测试成绩在“应用型卓越项目”与“涉外型卓越项目”中排名后50%的,执行政策B,即考生参加2018年统一高考,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我校在生源地省份模拟投档线下20分内且超过当地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第一批次本科招生所有高校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上海市的此类入选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上海市确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20分及以上的,我校将予以录取;浙江省的此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浙江省确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40分及以上的,我校将予以录取。
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入选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
一、考试科目、内容及分值
1.素描
a.考试内容:人像
b.考察目的:着重考察考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形体的结构、体积、质感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艺术感染的表现能力。
c.考试时间: 2小时
d.科目分值: 100分
e.纸张要求: 8开
2.色彩
a.考试内容:静物(使用水粉或水彩)
b.考察目的:着重考察考生对事物的色彩感知能力,对形体的色调、体积、质感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艺术感染的塑造能力。
c.考试时间: 2小时
d.科目分值: 100分
e.纸张要求: 8开
3.创意基础
a.考试内容:给定主题创作
b.考察目的:着重考察考生对事物的观察、理解、想象和主题创意表现能力。c.考试时间: 2小时
d.科目分值: 100分
e.纸张要求: 8开
二、注意事项:
1.考试前15分钟入场,按要求张贴条形码并检查与准考证号是否相符;考生迟到15分钟按自动放弃处理。
法
一、考生凭《艺考考场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考场,若准考证损坏、污涂,则禁止进入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只能携带必需的文具(画板、画架、铅笔、橡皮、水粉、马扎、图钉、小水桶等),不准将任何参考资料和具有记忆功能的电子产品带入考场。
二、考生在考前15分钟由监考人员带入考场,将准考证固定在画板右上角以便查对。
三、考生迟到15分钟不准入场,考试90分钟后方准交卷出场,不交卷不许离开考场。
四、答卷不得留边框,不得用胶带纸固定,一律用4个图钉固定四角(图钉自备)。
五、答卷信息栏之外的地方不得署名或加盖名章,不准在答卷上作任何标记。
六、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得从事与考试无关的其他活动,交卷后立即退出考场。
七、考生不得使用定影液及同类产品喷涂答卷或画面。
八、不得损坏、揭换信息条,不得污染考生信息条上的任何信息。
考试需要技巧,有的人会考,有的人不会考。两个人平时学习差不多,但每次考试其中一个总比另一个高几分,究其原因,其实这跟考试经验有关。国外把这种非常会考试的人叫作考试油子。下面石家庄强化老师介绍几种具体的考试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首先,从考场上说起,坐在考场上,监考老师一进来都很严肃,宣布考试纪律,开封发卷,这时有的同学就开始慌了,心咚咚跳起来,手也开始抖起来。或者是在答题过程中遇到难题,脑子很乱,再加上周围的干扰--如别人翻卷子的声音,写字的沙沙声都会使你心烦意乱。这时就需要马上进行心理调整。调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深呼吸法,深呼吸的要领是吸的时候要满,要深,吐的时候要慢,要吐长气。第二种方法是紧张肌肉法,通过紧张肌肉的方法达到全身放松。要让全身所有可以控制的肌肉都紧张起来,可以和深呼吸结合起来,憋一口气,全身用力,皱眉,用力闭眼睛,咬牙,脖子用力地动,肩膀用力地压,胸部绷紧,大腿.小腿.腰部.臀部.胳膊.手指全身用力,至到这口气憋不住了,然后你慢慢吐气,一边默念“放松.放松”,特别是头部要多念几遍,“额头放松”,“头皮放松”,“面部放松”,“颈部放松”。全身从头到脚,经过充分紧张,最后达到全身放松。这样的练习近平时要多做,经常做就可以掌握要领,到用的时候就可马上起到效果。当然要真正解决过度的心理紧张,主要靠你的自信心。你要看到你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实力,自己的长处。应看到你自己的基础很好,很扎实。
还要看到自己学校的优势,我们的老师教学水平很高,因此考试一定没问题。即便真正遇到难题也不要慌,要想到这个题我虽然不会作,别的同学也可能都不会做。
另外还要想到,大学和高中都在扩招,去年增加了几十万,今年又增加了几十万,上大学并不难。这样一想你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在别的科目没有考完之前不要对答案,否则会影响以后科目的考试。同学要问你可以说忘了,家长要问你可以说:还行,还可以吧。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上午第一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请认真观看《中国故事——樊建川》,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1.本片讲述了樊建川哪些人生经历?在这些经历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25分)2.本片采用了怎样的叙事手法?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20分)3.本片的配乐中有两段吟唱,请简要描述其所对应的画面内容,分析吟唱在片中的作用。(20分)4.结合本片谈谈你对“给自己一个机会”的理解。(200字,15分)
二、文学常识(6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作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敏而好学,”的学习态度,强调“,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
2.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关于汉字的构造,古人有“六法”之说,即、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3.陶渊明自号 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诗人,“,桃李罗堂前”描写了淳朴、幽美的田园风光。
4.古往今来,编写亲情的作品很多,“,除劫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表达了夫妻之情,“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是抒发
之情的,“遥知兄弟登高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抒发兄弟之情的。
5.“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出自 的《 》。
6.塞万提斯是(国名)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 》被评论家称之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
7.挪威作家易卜生的《 》尖锐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的虚伪,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
8.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有唐初歌颂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以及盛唐时期唐玄宗参与编创的《 》。9.《最后的晚宴》是 的代表作,他和、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坛三杰”。10.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作为节目定位的电视栏目是《 》。11. 导演的电影《红高梁》是根据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该电影荣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 奖。
12.齐白石的、徐悲鸿的、李可染的牛和黄冑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诗经·氓》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提供海量试题及答案解析,为艺考生保驾护航()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所要表达的寓意是什么?(8分)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谈谈你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8分)
3.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分别表达了几个不同层次的什么感情?(8分)4.“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8分)
三、编写故事(不少于800字,40分)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到了车站,冯龙下车前,扫了一眼偷偷瞄他一路的齐刘海女孩,心想为了妹妹的重生,这次一定要成功„„
四、论述题(20分)重庆大学学生杨帆用自己的信用卡分期付款了一部苹果手机,首付667元,然后每月付款419元,每月当钱不够时,他就到当地搬砖。他感觉这样太累了,手都要磨出泡了,早知道这样,当初何必呢?请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下午第二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请认真看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
1.请简要描述陈哲创作《黄土高坡》这首歌曲时的经过,并分析这首歌在本片中的作用。(25分)2.本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陈哲一行人走在山路上的镜头,请分析作者的用意。(20分)3.在本片的配乐中有一段反复出现的音乐旋律,请分别说明作者是在叙述什么样的内容时使用的,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如此使用该旋律。(20分)4.结合本片内容谈一谈你对“陈哲坚守着梦想„„他就像孤独的标杆一样立在山谷中”这段解说词的理解。(200字15分)
二、文学常识(6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文章作者属于诸子百家中的,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的主张。
2.“,形影相吊”出自李密的,后来形容作者的孤单无依。
3.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指他的《石壕吏》、、和、、《垂老别》。
4.李白诗歌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如“举杯邀明月,”“,影入平羌江水流”。5.《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被押赴刑场,她怒斥天地鬼神,与婆婆诀别诉说冤情,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提供海量试题及答案解析,为艺考生保驾护航()
是、、。
6. 的《边城》以 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7.《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也译作,其中代表作品有、。8.唐代的 被后世誉为“画圣”,《送子天王图》是其作品之一,他笔下的人物神情生动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们称之为“ ”。
9.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民族音乐兴起,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是名誉世界的杰作。
10.年,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放《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影片,这标志着电影时代的诞生!11.在中国四大石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是两大杰出的石窟艺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短歌行》里“忧”字反复出现,写出两句带“忧”字的诗句,作者“忧”的是什么? 2.《赤壁赋》中作者借“江上明月、海上清风”表达了什么感情?体现了什么哲理?
3.鲁迅的《祝福》中老女人们听祥林嫂遭遇的一段话,表达了老女人们的什么心理?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 提供海量试题及答案解析,为艺考生保驾护航()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参考答案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上午第一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
1.本片讲述了樊建川哪些人生经历?在这些经历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1)2008年5月17日樊建川被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以表彰他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2)2008年汶川地震,他从美国领奖回来,立刻决定筹建地震纪念馆。
(3)1976年12月十年浩劫结束,樊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内蒙古来征兵,樊热血沸腾。
(4)1977年恢复高考,樊参加高考。1979年收到了西安政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自士兵的军校大学生。
(5)1964年,也就是40年前,幼儿园的老师鼓励樊,且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了樊的浓厚兴趣。(6)1993年6月,樊辞去了常务副市长的职务,开始投奔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7)樊开始从事房地产。
(8)2008年7月7日,介绍建川博物馆的新书《国人到此,低头致敬》问世。投资2亿的博物馆开始建设。(9)获岛静夫的日记。
(10)胡锦涛肯定中国国民党的抗日战争。(11)飞虎队飞机残骸被找到。
(12)搜集了很多日本人拍摄的战俘照片。
以樊对博物馆的兴趣为线索,借助博物馆将抗战、民俗、自然灾害等融合,刻画了樊的民族情怀。在讲述樊的故事的过程中,以中国1964年至2008年期间的历史大背景为线索,通过讲述樊也展示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正所谓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本片采用了怎样的叙事手法?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
以樊本人为主线,展开故事。以樊对于博物馆的情怀为线索,在讲述中以时间为脉络,分别交代了1964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92年、1997年、2008年等时间段发生的事情。同时,也讲述了樊亲身体验到的国家的大发展、大变革。
好处:(1)时间清晰。(2)事件清晰。(3)线索清晰。(4)主题清晰。
3.本片的配乐中有两段吟唱,请简要描述其所对应的画面内容,分析吟唱在片中的作用。
(1)在讲述到汶川地震发生一个月后片中出现了吟唱。画面内容是樊举办的主题为《震撼》的展览,人们纷纷向遇难同胞默哀。上千件展品都是樊和工作人员废寝忘食的成果。
(2)日本人拍摄的战俘照片,被樊创作成了战俘纪念馆,馆内都是照片,此时片中吟唱响起。作用: 提供海量试题及答案解析,为艺考生保驾护航()
(1)汶川地震樊举办《震撼》展览时片中出现吟唱,目的是为了辅助这个特殊的场合,缅怀遇难同胞。(2)展示战俘纪念馆时出现吟唱,目的是渲染战俘纪念馆沉重的气氛,同时也是为了刻画樊复杂的心情。4.结合本片谈谈你对“给自己一个机会”的理解。(略)
二、文学常识
(一)填空题
1.不耻下问 不愤不启 2.说文解字 象形 会意 3.五柳 田园 榆柳荫后檐
4.曾经沧海难为水 谁言寸草心 母子 遍插茱萸少一人 5.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 雨巷 6.西班牙 堂吉诃德 7.玩偶之家 8.霓裳羽衣
9.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10.焦点访谈
11.张艺谋 莫言 金熊奖 12.虾 马
(二)问答题
1.《诗经·氓》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所要表达的寓意是什么?
前四句是起兴,以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与后六句的劝说形成对照。她追悔过去自己的幼稚和轻信“士”言,以致陷入情网,并以沉痛的语调劝诫姑娘们不要轻信男子的花言巧语,轻易沉湎于爱情。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谈谈你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境况凄凉)。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诉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诗中说的是作者被贬后心中苦闷,听到了琵琶女弹琵琶诉说自己的凄苦身世后有感而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是遭遇不幸的人,如今在此相逢,何必在乎我们似曾相识呢?
3.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分别表达了几个不同层次的什么感情? 提供海量试题及答案解析,为艺考生保驾护航()
七组叠词,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地表出。
4.“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本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地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河南省2014年1月5日下午第二场编导统考试卷
一、影视作品分析(略)
二、文学常识
(一)填空题
1.《孟子·梁惠王上》 儒家 君为轻 2.茕茕孑立 《陈情表》
3.《新安吏》 《潼关吏》 《新婚别》 《无家别》 4.对影成三人 峨眉山月半轮秋 5.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6.沈从文 翠翠 湘西地区
7.《天方夜谭》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阿拉丁和神灯》 8.吴道子 吴带当风 9.柴可夫斯基
10.1895 卢米埃尔兄弟
11.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二)问答题
1.《短歌行》里“忧”字反复出现,写出两句带“忧”字的诗句,作者“忧”的是什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一节中的忧: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即使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诗人内心的忧愁还是难以消除。用什么提供海量试题及答案解析,为艺考生保驾护航()
来消除胸中的忧愁呢?只有借酒浇愁。我们如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三节中的忧:由于求才不得,内心不禁产生忧愁,这种忧愁无法排解,诗人把寻求贤才生动地比作“欲上青天揽明月”,借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
2.《赤壁赋》中作者借“江上明月、海上清风”表达了什么感情?体现了什么哲理?
在《赤壁赋》中,作者充分表现了自然界的广博、造物者的万能、消极无为的心态、积极旷达的心境。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凭吊古迹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
3.鲁迅的《祝福》中老女人们听祥林嫂遭遇的一段话,表达了老女人们的什么心理?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
第二问:(1)全文的情节开展大都在祝福或祝福前后的时节,紧紧环绕着题目。
【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音乐舞蹈类专业招生简章】推荐阅读:
师范专业类学生---自荐书11-26
学前教育师范类专业2007级02-14
师范类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05-30
2024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招生简章09-17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面试题04-03
非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证考取程序11-16
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工商管理硕士MBA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