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兴奋剂(精选8篇)

兴奋剂 篇1

资料来源:①琼斯和兴奋剂|网易体育_网易体育频道 http://sports.163.com/special/q/qsxfj.html ②“琼斯事件”引起的反兴奋剂制度的思考——《民商法论丛(第38卷)》 http:///flsz/sz_view.asp?no=1478 案例起因:琼斯是格里菲斯-乔伊娜之后的又一位称雄世界田坛的女飞人,也是女子短跑项目上最耀眼的明星,三次获得国际田联最佳运动员和杰西-欧文斯奖(97年、98年和02年)。2003年与著名美国短跑名将蒙哥马利喜得贵子,儿子被媒体戏称“速度男孩”。2007年10月5日琼斯承认她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服用了类固醇类药物,2007年10月6日宣布退役。

案例争议:据《北京晚报》报道,因在使用兴奋剂问题上撒谎和提供伪证而坐牢六个月的前“女飞人”美国的琼斯,在岁末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出狱后的最大的生活目标就是:希望助人为乐。

33岁的琼斯表示自己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通过这次教训,我明白我伤害了许多人,补偿他们是我的责任。”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田坛风光无限的琼斯,其实在悉尼奥运会前就开始使用兴奋剂,并在那届奥运会上夺得五枚奖牌,其中包括三枚金牌,但她一直否认自己使用过兴奋剂。

正在琼斯准备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再现辉煌的时刻,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违禁药物案件爆发,几位美国最为出色的田径明星成为了违禁药物的牺牲品。琼斯在某些美国人的庇护下,总算没有被正式查出使用禁药,可是在悉尼奥运会辉煌4年之后,琼斯在雅典竟然无缘奖牌,人们不禁怀疑她在悉尼夺金的成色。

在2007年10月琼斯突然召开发布会,承认在联邦调查人员调查兴奋剂事件时自己作了伪证。在20081月琼斯被判入狱六个月,九月服满半年刑期后她被监狱释放。因在狱中服刑错过了儿子第一个生日的琼斯表示,自己一生有许多选择,但当年确实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诉讼请求:琼斯承认自己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服用了类固醇类药物。自己分析:

对荣誉的热烈追逐、名利双收的欲望激荡,以及国家利益、集体荣誉等意识形态幌子下的欺骗和诱使,几十年来,一批批运动员相继倒在兴奋剂检测下。

有考场的地方就有作弊者,这话套用到竞技体育中恐怕也同样适用。

美国百米女飞人马里昂·琼斯,2010年站在美国联邦地方法院的法庭上泪流满面,承认自己曾服用过类固醇药物,并宣布退役。她的律师同时证实,琼斯已经归还了她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3枚金牌和2枚铜牌。除此之外,她被追加两年的禁赛和6个月的牢狱之灾。

琼斯是在母亲的鼓励下站出来承认这一切的,母亲始终冷静地站在她身后,手放在琼斯因哽咽而颤抖的肩膀上。

“我撒谎了,所以你们完全有理由对我生气。我让我的家人失望,让我的国家失望,也让我自己失望了。”为了完整地说出这些话,琼斯不得不多次停顿下来,她的声音从来没有这样颤抖过,“站在这里,站在你们的面前,我真的感到非常地羞愧。我背叛了你们的信任。” “一句‘我非常抱歉’,根本不足以弥补我带给你们的伤害和痛苦。”

陈述完毕,琼斯的妈妈只轻声说了一句,“做得好。”她们随即坐上一辆黑色轿车离开法庭,全程没有回答任何提问。

“兴奋剂”Dope一词,来源于南非黑人方言中一种具强壮功能的酒,另一说是起源于荷兰语Dop。原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后泛指为提高竞技能力而使用的、能暂时性改变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的药物和技术。

使用兴奋剂不仅损害奥林匹克精神,破坏运动竞赛的公平原则,而且严重危害运动员身体健康。但一些药品机构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惜花重金研制可以避免被检验出的药品。1968年反兴奋剂运动刚开始时,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违禁药物只有四大类,随后为了应对药物技术的升级而逐渐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七大类:刺激剂、麻醉止痛剂、合成代谢类固醇、beta阻滞剂、利尿剂、肽激素及类似物、血液兴奋剂。有些运动员常常在教练的劝说下,不知情地服用下这些药物。

马里昂·琼斯就在给亲友的一封忏悔信中这样写道:“1999年,我的教练格拉汉姆给了我一些增补营养的食物,其中有一样被他特别称为‘亚麻籽油’的东西。他建议我将亚麻籽油滴在舌头上然后服用下去,以补充营养。谁知道,他是在毁掉我的职业生涯,而这对他自己却没有什么损害。

“2001年,我注意到我的身体有些变化,很难恢复到我先前的水平。

“2003年,联邦机构因为巴尔科实验室丑闻审讯了我。当联邦机构向我展示这种物质时,我惊呆了。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曾经服用这种物品达两年之久。我完全清醒了,自己服用过违禁药品,但我向联邦机构撒了谎。”

琼斯写这封信向亲友忏悔,其出发点是“我爱你们,你们完全有权利从我这里得到消息,而不是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或《今日美国》。她坦白说:她撒谎是出于惊慌,她想说谎以”求保护她的教练,保护她自己,此外,她更想拼命保留住那些曾经付出巨大努力后所获得的硕果。

琼斯的第一任丈夫是美国男子铅球冠军亨特,两人在最初相识以后,亨特很快成为了她的男朋友兼教练。不久,亨特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人们很自然地把怀疑的目光也投向琼斯,不过琼斯予以了坚决的否认,美国一些媒体也为琼斯大声疾呼辩解。美国民众对这位有着甜美兔牙笑容的女飞人一向抱有好感,这使得琼斯得以保存下了雅典奥运会的奖牌和荣誉。

进入琼斯生活的第二个男人是美国短跑明星、世界男子百米冠军蒙哥马利,这对美国跑得最快的男女曾经育有一子,被美国老百姓戏称为“速度宝宝(Speed Boy)。”可是好景不长,蒙哥马利也曝出了兴奋剂丑闻,但这一次琼斯仍然坚持,她没有涉入其中。

在她的“谎言录音带”中,她的谎言听起来始终坚定诚恳、掷地有声。2004年2月,琼斯接受英国《每日镜报》采访时说:“我没做任何错事,我没什么可感到紧张的,我知道我是清白的。”同年4月,她又对美国NBC电视台说:“我去雅典是要拿五块金牌的。我从未服用过兴奋剂,将来也绝对不会。我有天赋,我不需要服药。”

琼斯在她的自传里,用整整一页的加大号的红色大写字母写道:“我一直相当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我反对兴奋剂。过去我从未使用过兴奋剂,将来也不会。”人们常常用“白纸黑字”来表明写下的话无从更改,如今这血淋淋的白纸套红大字,仿佛耻辱的疮疤,不知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黑人女子情何以堪?

在西方国度,个体的一切选择都与信用度挂钩起来,人们对作弊的人只有一个统一的头衔——“撒谎者”。在信用社会里,“撒谎者”三个字就代表一种终极的否定,信用的破产往往会伴随着收入的破产。在琼斯的谎言浮出水面之后,她马上失去了每年100万美元以上的赞助合约,禁赛期间缺席了5次大奖赛,损失大约30万美元。在被判支付前教练24万美元的训练费及律师费后,这位美国第一个田径百万富婆的账户上仅剩2000美元,她在北卡罗来纳的一栋价值250万美元的豪宅因欠款被银行收回,她的两项不动产,其中包括她母亲的住宅,也被迫出售……美国法院最终认定并宣告:琼斯破产。

对于已经32岁、被迫宣布退役的琼斯来说,想要东山再起非常困难。她在法院陈述后黯然离去,连一向苛刻的美国媒体也不免为她痛洒了一轮同情之泪。

没人愿意伤害自己的健康,赌博自己的所有,但在兴奋剂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视功名如粪土”?逃脱成就光荣,落网蒙受耻辱,在这条不成功则成仁的钢丝上,不知有多少人战战兢兢地走过。但问题是,竞技体育中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天才运动员相继落马,难道真只是出于个体的贪婪与软弱?他们的背后,似乎总有一些影影绰绰推波助澜的机构,总有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制度。

首先,滥用兴奋剂对运动员身体的摧残是非常巨大的。轻的使运动员改变性别特征,罹患终生难以治愈的疾病,重则可以致人于死地,这在体育比赛中已屡见不鲜:1886年在法国600公里自行车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而死亡,到20世纪60年代法国死于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达三十多人;前苏联因服用兴奋剂而死亡的59名运动员中19名是金牌获得者;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现代五项射击比赛中前17名运动员有13人服用兴奋剂;1987年一位前苏联大夫查出了200名年青的退役运动员患有前列腺癌,几乎可以肯定都是因服用过量激素所致。其次,滥用兴奋剂,对运动员心理的危害也是毋庸置疑的,轻的加大运动员的心理压力,重的使他们一生难以摆脱负罪感。与此同时,滥用兴奋剂也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是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躏。国际体育竞技以发展体育运动、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为目标,它必须遵循公正和诚实的游戏规则。古奥运会举行时,要在宙斯像前举行宣誓仪式,竞技者及其父兄和教师在宙斯像前保证不以非法手段谋取胜利。而兴奋剂的滥用,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违逆了体育文化的精神,败坏了竞技体育的名声。

总而言之,兴奋剂的滥用,对社会是一种愚昧、虚伪、谎言、欺诈,它带给人们的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言:“服用兴奋剂……首先是生理上的死亡……其次是肉体上的死亡……最后是道德上的死亡。”

2003年3月5日,由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主持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反兴奋剂大会通过了最新的《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是世界上第一份统一所有运动项目和所有国家的反兴奋剂规章的文件,它为各体育组织和公共当局提供了制定反兴奋剂政策、规则及规章的框架。

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里规定的处罚措施有取消该运动员在该赛事中获得的所有个人成绩、一段时间的禁赛等。《条例》第9条和第10条规定,在某次赛内检查中违反反兴奋剂规则的,将导致运动员在该项比赛中所获得的个人成绩包括取得的奖牌、积分和奖金等所有的比赛结果被自动取消。除此之外,还将自动取消采集到呈阳性样品的比赛中产生的成绩,还应取消从采集到呈阳性样品(无论赛内检查还是赛外检查)或发生其他兴奋剂违规当日起,直至任何临时停赛或禁赛罚期开始期间运动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比赛成绩,包括收回已获得的任何奖牌、积分和奖金,但为公平起见需另作决定的情况除外。在赛事期间发生的或与赛事有关的兴奋剂违规事件,按照赛事领导机构的决定,可导致取消该运动员在该赛事中获得的所有个人成绩,包括收回所有奖牌、积分和奖金。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统一了处罚标准,它规定,因使用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而被禁赛,禁赛期为:第一次违规将禁赛2年;第二次违规则会终身禁赛。但如果因为药品中某些常用的物质,特别容易引起非故意违反反兴奋剂规则,或是不大可能作为兴奋剂被有效地滥用,他们已在禁用清单中做了标明,若运动员能证实使用那些特定物质不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则禁赛期处罚将改为:第一次违规,最轻的处罚为警告和训诫,但不失去参加未来赛事的资格,最长的处罚期为禁赛1年:第二次违规,禁赛两年;第三次违规,终身禁赛。对未能提供行踪信息或错过检查的情况,按照实施该行踪信息提供制度或兴奋剂检查的反兴奋剂组织制定的规定,禁赛期最少3个月,最多2年。如果连续违反第2.4条款,禁赛期将按照实施该行踪信息提供制度或兴奋剂检查的反兴奋剂组织的规定执行。

兴奋剂 篇2

我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有着一贯鲜明的态度, 坚决反对和禁止任何人在竞技体育中使用兴奋剂, 并于2003年发布了《反兴奋剂条例》, 对出现问题严格依法查处。然而在近些年, 这个问题又呈现出新的动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书刊国内的很多学者和专家对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研究发现, 现阶段兴奋剂有大举渗透校园的趋势。本研究深入调查高中生对兴奋的认识情况及使用兴奋剂的心理因素分析, 探索由各级主管单位及学校联合抵制兴奋剂入侵校园的对策。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2年, 2013年常德市参加湖南体育高考的部分学生和常德市体校及部分高中学校体育训练的学生进行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整理大量青少年兴奋剂问题和校园兴奋剂现象的相关资料, 查阅“兴奋剂”相关书籍及集料为研究本课题寻找可靠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引用无结构式访谈法, 就中学生体育竞赛及体育高考使用兴奋剂的相关问题对相关管理层领导, 学校教练及教师进行访谈。

2.2.3 问卷调查法

调查的内容包括:与兴奋剂相关的知识的认识, 对使用兴奋剂的危害的认知以及使用过兴奋剂的考生的动机等。2012年和2013年体育考试期间, 对常德市部分参加湖南体育高考的学生随机向考生发放调查问卷80份, 回收80份。同年5—6月常德市体育学校及部分高中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总的回收率为100%。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学生体育竞赛及高考兴奋剂使用的现状

3.1.1 高中生对兴奋剂知识的认识

在掌握必要的反兴奋剂知识的情况下, 才能加深对使用兴奋剂危害认识的教育, 增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意识。通过对受访学生调查, 发现整体上多数高中生 (77.5%) 对使用奋剂知识有所了解, 但比较肤浅, 表现为半数 (51.3%) 的高中选择“知道一些”。同时选择主要知识点以判断题的形式对调对象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 高中生对使用兴奋剂知识的了解够全面和深入, 见表1。

3.1.2 体育竞赛及高考主管部门对兴奋剂的态度

现阶段各级主管部门都已认识到在体育高考中兴奋剂的使用情况已近泛滥成灾的地步, 相对应的也在加强反兴奋剂的宣传。然而在“考高分”这一对考生来说致命诱惑的驱使下, 还是有很多考生铤而走险, 但要将兴奋剂检测纳入体育高考则面临产生大量的检测经费。高分的诱惑与监管的困难导致反兴奋剂的各法律、条例在体育高考中被架空, 兴奋剂的使用还在连年的蔓延中。

3.1.2 中学生所在学校领导及教练员对兴奋剂的认识态度

校园兴奋剂现象是学校体育体制弊端的一种表现, 转型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包括社会人群的道德困惑、家庭教育的缺陷等都是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种种原因。学校在面对兴奋剂现象时表现出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而有的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唆使学生使用甚至主动为学生提供兴奋剂。

3.1.4 中小学生对兴奋剂产生危害的认识及兴奋剂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小学生对兴奋剂的认识非常有限, 不少学生纷纷在网上咨询、寻求各种关于依靠功能性饮料或药物达到在考前短时间内提高身体素质的旁门左道, 询问够买兴奋剂的方式, 他们虽然对于兴奋剂是被禁止的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兴奋剂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却远远不够。在对常德市体育高考生对 (使用) 兴奋剂认知情况的调查中, 绝大多数考生具备基本的兴奋剂辨别能力, 但近10%的考生认为兴奋剂只是普通药物或普通方法而已, 但是对于在反对使用兴奋剂方面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是有肯定态度的。

3.1.5 中学生使用兴奋剂的原因

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调研, 认为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可能原因是: (1) 为了达到分数线; (2) 克服伤病的影响; (3) 提高自信心; (4) 对兴奋剂的副作用缺乏认识; (5) 强烈的上大学的愿望; (6) 不用吃亏; (7) 迫于别人的压力; (8) 查到的几率小; (9) 惩罚力度小; (10) 满足虚荣心。

通过调查发现, 关于使用兴奋剂的原因, 除了一小部分被试未能给出答案外, 几乎所有的人都将在“强烈的上大学的愿望”的驱动下, “为了数线”解释为使用兴奋剂的首要动机 (表2) , 显然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出于功利目的。考生认为目前有关反兴奋剂的举措并没有在体育院中真正开展起来, 这使考生缺少了相关威慑力的制约

3.1.6 中学生对兴奋剂危害的认知

使用兴奋剂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多数中学生认知相对全面, 但还需提高对心理健康危害的认识。在身体危害方面 (表3) , 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已充分认识使用兴奋剂可能产生运动碎死, 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这种严重的后果。不过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考生认识到用兴奋剂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这种认识的不足不利于预防使用兴奋剂行为的产生。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使用兴剂不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任何危害。这可能与传播媒介偏重于对身体健康的危而忽视对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有关。

3.2 中学生竞技体育及体育高考中反兴奋剂对策

兴奋剂现象在高考体育加试及体育竞赛中多次发生, 而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有关部门必须要有足够重视, 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

3.2.1 加强兴奋剂的宣传度及相关知识普及

中学生在体育高考中使用兴奋剂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制定具体的对应中学体育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在解决兴奋剂使用者的思想根源问题这一关键点上, 应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方针, 联合报刊媒体普及兴奋剂知识, 加强反兴奋剂宣传、报刊媒体、学校课堂、新闻广播、广告、影视、会展全面开展针对性的拒绝使用兴奋剂的教育活动, 强化教练员、运动员、队医的思想教育。

3.2.2 完善比赛及考试过程中的检察制度

鉴于兴奋剂的检测在考试中难以大量、有效地执行, 主管部门可通过举报和抽查的方法来监察体育高考的兴奋剂事件。这将有效地使各项反兴奋剂条例落到实处, 体现运动员的重视, 也可以使教练员能看清楚这里面的轻重性。

3.2.3 完善保护青少年反兴奋剂的法律法规

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对量刑的标准。教唆、提供、指使、劝诱、蒙骗运动员或未成年人使用兴奋剂者情节严重者在欧美国家要动用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 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现阶段, 要遵照条例制定可细化的刑法的罪名、量刑原则、民法中的民事赔偿标准, 并加强监察力度, 使法律落到实处, 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兴奋剂在校园的蔓延。

3.2.4 加强多部门紧密配合, 进行对兴奋剂的综合治理

发挥多部门联合监管的优势, 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与综合治理, 来解决在校园反兴奋剂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据我国现状, 组织由国家体育总局与下级各省体育局、卫生、医药监管部门协调配合, 使用行政、教育、法律等手段综合治理。在反校园兴奋剂问题上, 中国体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 身负反校园兴奋剂的伟大使命,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与体育事业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兴奋剂因诱惑大、监管难等有利因素大举入侵校园已成不争的事实。虽然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反兴奋剂教育但是因为兴奋剂检测在体育考试中难以实行使得反兴奋剂的教育与法律被“高分诱惑”架空。 (2) 体育高考生对使用兴奋剂将产生的严重后果认识片面, 对生理、心理的双重危害认识不足, 孤注一掷地希望在考试中取得超常的成绩。 (3) 考高分的心态与兴奋剂检测的缺失造就了现阶段兴奋剂在学校蔓延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有利条件。 (4) 高考体育兴奋剂现象严重违反了考试的公平原则和体育道德原则, 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4.2 建议

(1) 反兴奋剂工作应本着区别对待的原则, 从提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改善考生对使用兴奋剂的态度入手, 加大对使用兴奋剂行为的查禁、惩罚力度, 加强社会监督, 净化社会环境, 从而最大程度的防止中学生使用兴奋剂行为的发生。 (2) 建议完善我国高考体育加试的监察制度, 教育部门应增加投入, 重视对青少年兴奋剂问题的查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进行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青少年中普及相关知识, 提高教练员和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制定一套针对体育考试的反兴奋剂的法规, 对唆使、提供贩卖、劝诱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人, 依法打击、从严查处。

参考文献

[1]陈思思.兴奋剂发展现状及危害研究[J].内江科技, 2009, 1.

波普兴奋剂 篇3

做着梦都能画出威士忌瓶子

F-111的作者詹姆斯·罗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1933年出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市,之后多年随父母迁移,直到在明尼阿波利斯定居。他的母亲是一位业余画家。受她影响,罗森奎斯特逐渐对绘画发生了兴趣。在多年迁徙过程中,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但画画这一爱好延续了下来,并成为他应对变化的“法器”。作为独子,父母在外工作时,他只能独自留在旅馆或家中。感到孤独时,画笔是他最好的朋友。

初中时,罗森奎斯特的绘画天赋就崭露头角——他先是获得了在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Minneapolis School of Art)进行短期学习的奖学金,而后又考入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主修油画。学习之余,他通过绘制广告牌来赚取零花钱。这是他和广告牌美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955年,时年21岁的罗森奎斯特怀揣350美元,只身一人前往纽约发展。虽然纽约著名的独立艺术学校艺术学生联盟(Arts Students League)为他提供了一学年的奖学金,但他在纽约的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怎么办呢?他又重操旧业,揽上了绘制广告牌的活计。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布鲁克林每家糖果店上方的广告牌都是我画的。……我做着梦都能画出辛雷威士忌瓶子来。”

回忆起在纽约打拼的日子,罗森奎斯特并不觉得有多苦。他告诉《纽约时报》:“那时我们手头拮据,却生活得像国王一样。”和很多住在格林威治村附近的艺术家、诗人一样,他也是雪松酒馆(Cedar Tavern)的常客。每周五,雪松酒馆都举办艺术活动,由当时在地下艺术圈子里出名的艺术家主讲,入场券只需50美分。在这个艺术创意不断碰撞、迸发的环境中,罗森奎斯特也积极思索着自己究竟想要创作何种作品。没想到,1960年的一桩悲剧成了他艺术生涯正式开始的契机——两位和他一起绘制广告牌的同事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不治身亡。这仿佛给他敲响了一记警钟:是时候结束商业美术工作了。他搬到市中心,开始尝试确立自己的风格。

我给了波普艺术一针兴奋剂

上世纪60年代正是抽象表现主义盛行的时期。罗森奎斯特并不想追随潮流,而是希望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既然是从绘制广告牌开始发家的,为何不试着把这种商业美术提升到精致艺术的高度呢?很快,罗森奎斯特将广告牌上巨型的罐头、酒瓶移植到了画布上,开始以此为基础创作巨幅油画。

罗森奎斯特在巨幅油画中实验了一项理论:当我们观察事物时,即使我们的目光仅仅停留在物体的一点上,我们对该物体的感知也会受到整个视野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却对我们的思维有很深的触动。

作为罗森奎斯特的代表作,创作于1964-1965年的F-111是他第一件承载这一理论的作品。这件作品长达26米,包括23幅画面。除F-111轰炸机外,画面还包括一个正在做头发的小女孩、原子弹蘑菇云、意大利面等等。此次展览还原了该作品1965年在卡斯特里画廊(Castelli Gallery)首展时的布置:环绕四面墙体。当观众站在展厅中欣赏作品时,会感受到整幅作品带来的冲击。

F-111是60年代最先进的轰炸机。当时美国正处于越战时期,政府将F-111轰炸机的研发列入了一项耗资达7500万美元的军事提案中。作为越战反对者,罗森奎斯特认为这来源于税收的7500万美元取之于民,却用于荒谬的战争。他希望这件作品像轰炸机飞过高射炮一样,在商品社会中探索越战、消费主义、媒体和广告之间的碰撞,同时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越战的抗议。

从F-111开始,罗森奎斯特的风格走向成熟。由于他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伊·里奇特斯坦(Roy Lichtenstein)是同时代艺术家,且作品内容都是具象,评论家往往将罗森奎斯特也归入“波普艺术家”的行列。他并不喜欢这一标签,正相反,他认为自己是“反波普艺术家”,是“给了波普艺术一针兴奋剂的那个人”。他称自己的创作目的“不像安迪,我从没着迷于图标、商标、或是影星;不像罗伊,对于讽刺流行媒体我没有兴趣。我只想创作神秘的图画。”美国著名博物馆馆长沃尔特·霍普斯(Walter Hopps)评价罗森奎斯特“是一位重要且优秀的想象家。他就像是一位视觉诗人。有时候他的画作像史诗一般;有时候它们的内容或尺寸十分庞大,但它们仍是诗歌。他的油画不像小说那般具有叙事性;它们丰富而复杂,但你在短时间内就能阅读完毕。”

从幼年时的居无定所,到青年时独闯纽约,生活中的巨变似乎总是亦步亦趋地跟随着罗森奎斯特。1971年,他的儿子和第一任妻子遭遇车祸并身受重伤。2009年4月,一场森林大火席卷了佛罗里达州赫尔南多县。当时罗森奎斯特已在那里居住了30年。他的房屋、工作室、仓库以及珍藏的艺术作品全部付之一炬。面对这些不幸,罗森奎斯特并没有太过于悲痛,而是泰然处之。小时候那件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器”依旧发挥着用处。在回忆录中他写道:“当事情变得特别、令人沮丧、或是奇怪时,我想那就是拿起画笔的好时机了。”

兴奋剂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 篇4

含兴奋剂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反兴奋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我部为此专门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贯彻实施〈反兴奋剂条例〉有关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4〕35号),对医疗机构加强含兴奋剂药品管理提出了相关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做好奥运期间医疗保障工作,现就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使用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反兴奋剂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做好含兴奋剂药品使用管理工作。要确定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含兴奋剂药品管理,并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含兴奋剂药品使用的指导作用。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使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特别是奥运赛区城市的省市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大对承担奥运医疗保障任务的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奥运期间运动员的用药安全。

三、医师在开具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药品(见附件)处方时,应当首先询问患者是否为运动员身份。为运动员开具处方,应当首选不含兴奋剂药品;确需使用的,应当充分告知药品性质和使用后果,在运动员按照国务院体育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取得同意使用的证明后,方可为其开具含兴奋剂药品的处方。急诊情况使用含兴奋剂药品前,要取得运动员签字的知情同意书。

四、承担奥运医疗保障任务医疗机构的医师在开具含兴奋剂药品处方前,要充分核实患者是否为奥运会运动员身份。在为奥运会运动员开具的处方右上角要用红色字体注明“奥运会运动员”,如所开具的药品中含有兴奋剂药品时,还要用红色字体注明“含兴奋剂药品”。为奥运会运动员开具的处方要单独保存备查,在奥运会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销毁。

五、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特别是承担奥运医疗保障任务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在调剂处方药品时要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发现含兴奋剂药品处方且患者为运动员,特别是奥运会运动员时,应当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进一步核对,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调剂含兴奋剂药品,并向运动员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

附件:关于公布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药品名单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85号)

兴奋剂 篇5

兴奋剂 篇6

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局局长、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鹏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同志们:

前不久,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后总局党组及时进行了传达学习,并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和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刚才,世杰同志代表总局党组和赛风赛纪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2011年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作出了部署,我完全同意。中央纪委、监察部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迟耀云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讲得客观全面,也很深刻,对大家是警醒、启示和教育,对深入推进全国体育系统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从促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强调了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国体育系统开展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就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权益的迫切需要,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弘扬阳光体育、维护和发展中国体育良好形象、铸就中国体育辉煌的重要保障,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体育是公平、正义、和谐、进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阳光事业,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经济推动力、文化传播力和社会亲和力,对塑造大众人生观、价值观,对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际交流具有特殊价值和积极影响。体育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中国体育人几十年艰苦拼搏,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铸就了中国体育的辉煌。体育事业越是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体育工作者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越是在大步跨越的时候,越要注重行业作风建设。总局去年决定在全国体育系统开展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就是要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切实加强体育行风建设,认真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努力解决社会关切的突出问题。一年来,全国体育系统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效的措施,使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体育健儿在温哥华冬奥会、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赛事中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圆满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以及各省(区、市)运动会做出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和贡献。事实证明,只要以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责任感和大局意识,上下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国体育系统是能够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这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的,是完全能够在体育行业作风建设上有大作为、大进步的。

二、深入分析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增强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是体育行业不正之风的集中体现,是影响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毒瘤。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的急功近利、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风气和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现象必然会对体育领域产生影响。二是一些体育队伍没有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利益观、胜负观和政绩观,甚至不择手段企图追逐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丧失诚信道德,产生腐败行为。少数人在利益和诱惑面前,无视党纪国法,铤而走险使用兴奋剂,败坏体育形象,损害国家利益。三是一些单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四是一些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少数人不讲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自律意识不强,荣辱不辨,是非不分。我们要从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入手,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不懈地加强综合整治,加快构建体育系统的惩防体系,使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整治不良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锲而不舍、常抓不懈,是始终与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而相伴相随的经常性任务。专项治理工作必须以足球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为鉴,着力排查体育从业人员在思想、斗志、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排查产生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的风险点,着力排查制度规定存在的缺陷,着力排查监管机制中的薄弱环节,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源头治理和防范。全国体育系统要认真总结去年抓专项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广先进典型,使之发扬光大。要研究新情况,完善新措施,在新的一年里,不断推出专项治理新举措、抓出新成效。要统筹规划,使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果转化为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处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

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多次对总局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作出指示,肯定了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8月,刘延东同志在总局开展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报告上批示:“总局旗臶鲜明,态度坚决。望抓好落实,坚决阻止金牌至上、丧失诚信的造假行为,把赛风赛纪的专项工作抓到底。”刚才,迟耀云同志传达了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馼同志的批示,批示对体育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指出了我们下一步努力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坚决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要求,紧密结合体育工作实际,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认清形势任务,把握辩证关系,加强整体谋划,抓紧突破重点,强化监督问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以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坚强保证。今年,我们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一步把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特别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年龄虚假身份、违规使用兴奋剂、职业联赛监管等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第二,完善制度,抓好执行。针对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完善议事规则,明确民主决策程序,加大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力度。建立重要制度执行责任制,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第三,多措并举,强化监督。加大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力度。继续做好对直属单位巡视工作,增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体育行风评议,继续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方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参与、支持体育事务。面向社会聘请体育行风监督员,拓宽监督渠道,积极构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长效机制。

第四,查纠结合,加强整顿。今年在总局系统开展的以“反腐倡廉、奋发敬业”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汲取足球腐败案件教训,集中开展“四查四纠”教育整顿,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六个严禁”规定,一旦出现违反“六个严禁”的行为,不论涉及到谁,坚决处理,绝不姑息。

第五,严格问责,惩防并举。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熟视无睹、不认真解决、造成恶劣影响,以及发生严重赛风赛纪和兴奋剂问题不及时应对、不果断处理的,要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决对直接责任人实施问责,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充分汲取足球领域发生严重腐败问题的教训,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强化监督制约,切实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从源头上加大防治力度。

童话游戏:体育课堂的“兴奋剂” 篇7

我校是童话教育特色学校, 我们将童话理念与体育游戏融为一体, 通过对原有的体育游戏项目的翻新、拓展、创造, 以独有的童话游戏, 激发孩子们在体育课堂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欲望。

一、童话翻新, 让学生在游戏中 投入热情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体育课, 经过正常的热身活动后, 我把学生分组后开始了“拔萝卜”游戏。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很吸引人的游戏, 特别是当我拿出萝卜头饰时, 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戴上头饰, 不仅给学生营造了进入角色的情绪与氛围, 更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这就是童话游戏的趣味所在。

把童话游戏有机地融入了教学内容, 能使学生通过游戏不知不觉地对本堂课或者对本次训练内容进行预热性的学习。待游戏结束, 教师教学新授内容时还可以将相关的动作、方法、要领等借鉴过来, 这样就能很轻松地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内容。

童话游戏不但能让学生初步掌握要点, 还可以消除体育活动中的敷衍心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如果总是用相同的童话游戏形式, 带给学生的激情会越磨越少, 因此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翻新, 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体验。

如“拔萝卜”这个童话游戏, 除了戴头饰外, 我还将形式翻新: (1) 一个萝卜两组分别向不同方向拔; (2) 两个萝卜同时拔。前者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散力量, 后者通过分工瓦解拔萝卜的合力, 这样一来, 就增加了拔萝卜的难度。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 也进一步达到了体育热身的效果, 还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含义。

童话翻新游戏, 对于一些文静胆小的女学生也是一种运动促进。她们平时不愿参与集体活动, 但在这样的游戏中却表现了极高的热情, 勇敢地参与活动, 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信心, 并在多变的游戏中变消极为主动, 变乏味为兴趣, 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童话拓展, 让学生在游戏中 锻炼机智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合理科学地运用童话教育游戏, 以独特的形式和方法, 培养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能使课堂活跃、高效, 让学生真正体味到寓教于乐的体育游戏的妙处。

事实上, 体育课中运用童话游戏的作用不止于此。童话游戏还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产生兴奋感, 这对于学生训练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 人在兴奋状态下更容易促进智慧能力的提高, 童话拓展游戏这种运动形式还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产生更强的自信心。

所谓童话拓展游戏, 就是指在普通童话游戏的基础上, 加以延伸和拓展, 让学生在常规训练的情况下重振雄风, 继续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 从而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 “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会很快消磨他们的积极性, 我于是进行了如下拓展, 让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学生眼前一亮, 兴趣马上提高。

首先进行场地的改变, 画两个同心圆, 内圆半径为1.5米, 外圆半径为3米。其次进行角色改变, 原本只有一只“老鹰”, 其余学生都为“小鸡”, 现在设定两只“老鹰”站在外圆线外, 其他担任“小鸡”角色的学生站在内圆之中。再次进行玩法改变, 变原先只是老鹰抓小鸡为互动, 老鹰可以进入外圆中抓小鸡, 小鸡也可以用沙包反击老鹰 (沙包只有两个) , 被击中的老鹰不准进入外圆直接抓小鸡, 但可以用手中的沙包掷小鸡。

活动开始后, 由于是全新的游戏形式, 加上一定的头饰或服饰做道具, 学生很快地进入了情境。

童话拓展游戏通过活动机体克服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惰性, 提高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能够集中注意力, 使机体很快投入到工作状态, 并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敏捷的反应能力和机智的应变技能, 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三、童话创造, 让学生在游戏中 体验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从测试与选拔转向了健康与锻炼, 着眼学生心理、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育活动, 已经成为体育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创造童话游戏,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 则更显得迫切与关键。

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体育课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创新型的童话游戏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创新童话游戏,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情节, 让学生体验过程, 随着游戏情节的展开而主动地思考与投入;二是注重合作竞争, 在游戏中创设难度, 拨动学生不屈服、不服输的琴弦。

例如“采蘑菇”游戏, 小兔子步行采蘑菇, 必须经过一条河, 而河里只有几块露出水面的石头 (用垒球或铅球来代替) , 小兔子必须踩着这些石头过河, 否则就算失败。这个游戏重在情节的展开, 因为球是圆的, 会滚动, 因此为过一块小石头, 大家会想办法, 比如赤脚过河、拄杖过河等, 大家集思广益, 创新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再如踢足球, 平时只有几个男生喜欢这项剧烈运动, 我创造性地将它改编成“喜羊羊 (女生) 与灰太郎 (男生) 的游戏”, 男生一组5人, 女生一组5人 , 男生按平常的足球规则 , 而女生则可以用手参与, 但除守门员外, 持球时不得移动, 且时间不得超过2秒钟, 这样组内相互合作, 组间互不服输, 活动场面精彩, 运动效果特别显著。

兴奋剂 飞人毒药 篇8

有考场的地方就有作弊者,这话套用到竞技体育中恐怕也同样适用。

美国百米女飞人马里昂·琼斯,上月站在美国联邦地方法院的法庭上泪流满面,承认自己曾服用过类固醇药物,并宣布退役。她的律师同时证实,琼斯已经归还了她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3枚金牌和2枚铜牌。除此之外,她或许还将面临追加两年的禁赛和6个月的牢狱之灾,最终的审判结果要到明年1月方见分晓。

琼斯是在母亲的鼓励下站出来承认这一切的,母亲始终冷静地站在她身后,手放在琼斯因哽咽而颤抖的肩膀上。

“我撒谎了,所以你们完全有理由对我生气。我让我的家人失望,让我的国家失望,也让我自己失望了。”为了完整地说出这些话,琼斯不得不多次停顿下来,她的声音从来没有这样颤抖过,“站在这里,站在你们的面前,我真的感到非常地羞愧。我背叛了你们的信任。” “一句‘我非常抱歉’,根本不足以弥补我带给你们的伤害和痛苦。”

陈述完毕,琼斯的妈妈只轻声说了一句,“做得好。”她们随即坐上一辆黑色轿车离开法庭,全程没有回答任何提问。

金牌缴给谁?

实际上,琼斯交出金牌让国际奥委会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按照规定,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100米的金牌将转而授予当时获得银牌的选手——希腊女子短跑选手塔努,而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塔努曾经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逃避检查,并且变相导演了车祸避开三次尿检,从而被禁赛两年。因此很快有媒体建议:重新搜集塔努涉嫌禁药的证据。否则,一个证实了的“药罐子”被剥夺的金牌,转而授予另一个具重大嫌疑的“药罐子”,这是正义还是滑稽?

这枚举棋不定的金牌,让我们回忆起几年之前,约翰逊与刘易斯的那场金牌之争。

约翰逊、汉城、兴奋剂,19年前,这三个词被牢牢钉在奥林匹克的“耻辱柱”上。当时的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在百米赛跑中跑出了9秒79的辉煌成绩,那始终是奥运会上跑得最快的纪录,但可惜的是,也是一个被兴奋剂玷污的纪录。这个成绩最终宣布作废,约翰逊已经到手的金牌也不得不拱手让给银牌得主刘易斯。

风水轮流转,几年以后,曾经一脸正义到处声讨约翰逊的卡尔·刘易斯,也被扯进了兴奋剂丑闻,而在此之前,这位九枚奥运金牌得主一直被看作是田径界的道德楷模。2003年4月24日,“最清白”的田坛奇才刘易斯终于承认,自己曾经服用过禁药,他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的三次检测均呈阳性,但最终还是被美国奥委会网开一面,代表美国前往汉城。消息曝光以后,已经被逐出田径界的约翰逊兴奋不已,立即发表声明,要起诉美国奥委会,并要求刘易斯交出男子百米金牌。

狗咬人不是新闻,狗咬狗却咬出了新闻。两名体坛名宿在这场恩怨中的角色都不高尚,都有那么点“狗咬狗”的意思。刘易斯不但没有心虚理亏,反而态度强硬:“真是太可笑了!我才不会理他的茬呢。我在田径赛场上跑了18年,现在已经退役5年了,他们居然还想着来抓我的小辫子,我绝不会交出金牌的。”

刘易斯认为,约翰逊如果要起诉,当时有几百名运动员“屁股上都不干净”,“难道他准备挨个起诉这几百人吗?这愚蠢透顶!” “我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围绕一件讨论不出结果的事情争论不休。每个运动员都有作弊的时候,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有什么可说的?”

约翰逊同样忿忿不平,他痛恨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被单独拿来批判,痛恨自己的名字永远与“兴奋剂”并列着被提起,“我做错了什么?我又没有杀人放火,只不过是个跑得比较快的人,而且我也为此自豪。”10多年来,约翰逊始终生活在一个矛盾中:一方面,他不承认自己服用了兴奋剂,至今仍为“9秒79”骄傲;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在那么多人服用兴奋剂时,他也只能随波逐流。这项运动从未“干净”过,只是他运气不好,别人占有了光荣,他却承受了耻辱。“他们都逃脱过,凭什么我到现在还是这种事情的靶子!”

确实,如果我们罗列那些已知或涉嫌作弊者,这将是一份长长的名单,其中包括众多体坛名人:“蒙哥马利、加特林、亨特、钱伯斯、乔伊娜、丹尼斯·米歇尔、杰罗梅·杨……”如果刘易斯和约翰逊之辈所言不虚,那竞技体育的根本意义将再次接受审视,体育人的信用和尊严都将再次面临拷问。

滴在舌头上的“营养药”

“兴奋剂”Dope一词,来源于南非黑人方言中一种具强壮功能的酒,另一说是起源于荷兰语Dop。原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后泛指为提高竞技能力而使用的、能暂时性改变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的药物和技术。

使用兴奋剂不仅损害奥林匹克精神,破坏运动竞赛的公平原则,而且严重危害运动员身体健康。但一些药品机构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惜花重金研制可以避免被检验出的药品。1968年反兴奋剂运动刚开始时,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违禁药物只有四大类,随后为了应对药物技术的升级而逐渐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七大类:刺激剂、麻醉止痛剂、合成代谢类固醇、beta阻滞剂、利尿剂、肽激素及类似物、血液兴奋剂。有些运动员常常在教练的劝说下,不知情地服用下这些药物。

马里昂·琼斯就在给亲友的一封忏悔信中这样写道:“1999年,我的教练格拉汉姆给了我一些增补营养的食物,其中有一样被他特别称为‘亚麻籽油’的东西。他建议我将亚麻籽油滴在舌头上然后服用下去,以补充营养。谁知道,他是在毁掉我的职业生涯,而这对他自己却没有什么损害。

“2001年,我注意到我的身体有些变化,很难恢复到我先前的水平。

“2003年,联邦机构因为巴尔科实验室丑闻审讯了我。当联邦机构向我展示这种物质时,我惊呆了。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曾经服用这种物品达两年之久。我完全清醒了,自己服用过违禁药品,但我向联邦机构撒了谎。”

琼斯写这封信向亲友忏悔,其出发点是“我爱你们,你们完全有权利从我这里得到消息,而不是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或《今日美国》”。她坦白说:她撒谎是出于惊慌,她想说谎以求保护她的教练,保护她自己,此外,她更想拼命保留住那些曾经付出巨大努力后所获得的硕果。

琼斯的第一任丈夫是美国男子铅球冠军亨特,两人在最初相识以后,亨特很快成为了她的男朋友兼教练。不久,亨特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人们很自然地把怀疑的目光也投向琼斯,不过琼斯予以了坚决的否认,美国一些媒体也为琼斯大声疾呼辩解。美国民众对这位有着甜美兔牙笑容的女飞人一向抱有好感,这使得琼斯得以保存下了雅典奥运会的奖牌和荣誉。

进入琼斯生活的第二个男人是美国短跑明星、世界男子百米冠军蒙哥马利,这对美国跑得最快的男女曾经育有一子,被美国老百姓戏称为“速度宝宝(Speed Boy)”。可是好景不长,蒙哥马利也曝出了兴奋剂丑闻,但这一次琼斯仍然坚持,她没有涉入其中。

在她的“谎言录音带”中,她的谎言听起来始终坚定诚恳、掷地有声。2004年2月,琼斯接受英国《每日镜报》采访时说:“我没做任何错事,我没什么可感到紧张的,我知道我是清白的。”同年4月,她又对美国NBC电视台说:“我去雅典是要拿五块金牌的。我从未服用过兴奋剂,将来也绝对不会。我有天赋,我不需要服药。”

【兴奋剂】推荐阅读:

兴奋的反义词及意思09-07

上一篇:三育人方案下一篇:黄色幽默语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