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推荐15篇)

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 篇1

一、拓宽教学时空维度,培养学生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维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更能发展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例如,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材虽然提供实验的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把两个等圆通过分别剪8、16等分、再拼摆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引起很多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由于感知材料的不充分,导致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应用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随着等份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从而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实的基础。

二、深化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

知识的掌握过程中精心设计练习是必要的。以往的练习形式单一,板书写在黑板上,存在着黑板反光导致看不清,黑板不够用,需要擦黑板等诸多不方便之处。合理的利用电子白板,首先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次,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连线、选择、填充、拼图、游戏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就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

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

在教学完《圆锥的认识》后,我设计了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根据已给出的图形,把你认为是圆锥的图形涂色。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喷桶,对空白的圆柱图形涂上了喜欢的颜色,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例如:在教学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利用电子白板上写字笔功能,设计了一个连线题,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连线出相对应的问题和答案,并用放大镜的方式看到最后的结果,学生很感兴趣,纷纷抢着答题,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兴趣。

电子白板还可以把事先在文档里设计好的练习题,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直接导入到电子白板上进行练习;对于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结合投影仪,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直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讲解和批改,做到及时巩固深化,教学效果显著。

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 篇2

在数学的教学中, 由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声音的优势不是很明显, 在创设数学教学的情境中, 可以把多媒体的音频应用到数学的教学情境中, 多媒体的运用发挥了数学教学的魅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进入到学习中, 为课堂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教学条件。例如, 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 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形象、生动的动态PPT, 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刚刚升起, 露出了半边脸, 此时的位置是关系相交;然后, 让太阳才缓缓升起, 刚刚到地平线上, 此时太阳与地平线相切;太阳越升越高, 最后离开了地平线, 到了空中, 此时太阳与地平线相离。这一过程, 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而且充满了趣味性, 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教学效果很好。

2 探索几何问题, 体现数形结合

动态几何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 即动点和动图形。用运动变化的思想设置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的情境, 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 在其中得到问题的本质、方法和规律, 明确图形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体现了数型结合的思想。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 数学中的动点问题、平移和旋转得到了关注, 在数学的考试中这些问题常常受到考试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些热点和难点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几何画板, 像运动点、围绕点和平移问题都是很容易实现的问题。例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 应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探索旋转性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比学生自己动手准确、快捷, 这种教学方式还形象直观。当学生研究点动型和线动型的有关问题时, 理解往往有困难。假如, 此时借用多媒体, 将这一动态过程演示出来, 学生就能显而易见地看清其内在变化的特点, 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了, 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学习中承受的心理压力, 使教学内容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也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由此, 多媒体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学生在动态几何的探索中, 可以欣赏到几何图形的动、静之美, 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3 变化几何图形, 体现灵活教学

在数学的学习中, 学生们都喜欢在变化时学数学, 这是由数学本身的特点影响的。在数学的教学中, 都会关系到数学图形的变化, 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会体会到多媒体的价值, 尤其是几何画板的优点。例如, 有这样一个问题即ABCD是四边形, E是AB边的中点, F是BC边的中点, G是CD边的中点, H是DA边的中点, 请说明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给出的选择答案是:梯形、矩形、正方形、菱形、任意四边形、等腰梯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和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做这道试题时, 按道理是四边形的都要画一遍进行探索, 但是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能够拖动图形上的一个顶点移动的特征, 把A点作为基点, 画出一个图形就可以, 只要拖动A点就可以得到四边形的其他形状, 这样的方式不仅省时, 还省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的灵活性, 并且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变化过程。正是由于这种教学中变化的过程, 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很好地完成了有关四边形的学习。

4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情感

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有很多的优点, 如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 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使感官材料得到很大的丰富, 同时还可以分解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大脑不用经历由形象到抽象, 由抽象再到形象的转化过程, 能够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在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例如, 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学习时, 为了活跃气氛, 教师此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勾股定理”的史料, 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 学生对此定理便会产生更深的印象, 激发了学生学习直接三角形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恰当好处便是金, 数学教学中,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 也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完全吞没了其他教学手段, 让学生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这样的教学肯定不是特别乐观的。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要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让多媒体更好地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中, 才能帮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化。

摘要: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标的推行,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在很多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像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教学思想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谈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的数学教学 篇3

將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收获,也有失败。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我对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丰富理论教材的同时杜绝哗众取宠

引入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书本理论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现在可用各种相关资源来充实封闭、孤立的课堂数学,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知识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向学生展现,力图做到全面、形象、科学地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另外,通过网络,每个学生不仅能够及时、详细的了解相关内容,可达到足不出户就能尽览大量数学知识,学生利用课余或信息技术课等时间积极上网,为方便、快捷地进行高效学习提供极大方便。但多媒体教学要注意节奏,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不要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

二、灵活教学手段突出重点利于学生理解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大多采用"口传身受"的教学形式,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老师做到哪里学生就跟到哪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这一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主体却处于被动的地位.陈旧乏味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个性发展,养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用多媒体教学要有效突破重点、难点,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信息集成,易于控制,在教学中运用普遍。传统教学,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比如对于有些信息量大、内容较多的章节,可利用多媒体的"电子黑板"功能。这样不仅省去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和有效。

四、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拓展了教学时空,有效提高学生素质

将课件放在校园网上,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上网进行查阅,为预习,复习课上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还可以进行查阅教材,上网浏览,收集有关信息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技术的理解和体验,另外通过校园网,教师可以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就缓解了过去数学实数有限教师不足的问题,还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方便,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课余学习,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极大地推进了数学教学一体化进程,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极大地扩展,为摆脱传统教学中封闭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性和谐的新型数学教学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五、模拟数学实验,体验数学发现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的探究,可以模拟数学实验:教师提出问题和思路、学生上机实验仿真和模拟、教师小结和讲评等步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动手选择方法、借助数学软件、计算结果、检验结果、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等环节,来体会数学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模拟数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来学习数学,以学生动手为主,使学生以更直观、更真切的方式感受课堂上听起来枯燥玄妙的数学理论和数学原理,对实验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是加强实践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就是为大众服务的技术,它是人们按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的手段。多媒体特有的交互方式不但为学习提供了方便,而且使人们接受和运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而且要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及时掌握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起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持续性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树立信息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适应未来的要求,更要让他们的思想和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合理使用媒体,不仅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更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

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好处 篇4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 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入了诸多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健康成长。情境教学法正是通过“情境”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在情境化的故事中得以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魄,情境的设置是让其掌握运动技能的一种教学载体。它的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② 符合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注意力,再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授低年级立定跳远中,设计小兔子秋游的情境,让小兔子(学生)在秋游中学习各种跳跃本领,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③ 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法是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主角,学生在角色中要完成各种学习内容,以达到教师在课前为此预设的目标。它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位子,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④ 符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建议,改变以往呆板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体验学习的乐趣。

2、有利于中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

中低年级学生在意识水平发展上还不够成熟,对“造境”造出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区分不清。他们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作用,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渐进入角色,使学生沉浸在欢乐中,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同时完成各个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3、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它的目的就是要让其为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服务。如:在教授立定跳远时,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先让学生模仿青蛙跳:双脚用力登地,向上跃起(重点);后在观察中注意落地的感觉:轻巧落地(难点)。以此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目的的进行练习。

4、能寓教于乐,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

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 篇5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对动画、声音,颜色和传播速度的控制,使得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数学学习情境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果没有电化教学设备,教师需要用语言去说明一个数学问题所在的生活背景,学生通过教师的叙述或文字领会学习的问题情境。有了电化教学设备教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直观的演示来精彩的呈现数学学习的情境。特别是flash课件的发展使用,它能够使表面看来相对孤立的问题之间的数学联系清晰化。

二、运用多媒体,概念教学形象化。

在概念教学中,提供概念本质性的课件,为学生提供便于抽象概括的感知材料,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建立新概念,并能深刻理解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用在概念的引入、建立、巩固和运用多个环节,并且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将抽象的概念教学用多媒体形象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三、运用多媒体,运动问题直观化。

1、在几何知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提供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图象能促进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并培养空间想象力。初中几何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在获得空间观念的过程中,视觉、触觉、听觉及其相互结合起着重要作用。空间想象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是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感性材料,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以促进学生这一能力的提高。突出例子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变化、灵活的特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和多向观察的思维方法,从而既为学生提供了空间想象的基础,又促进了他们了解图形组合分解规律,逐步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效果十分突出。

多媒体的使用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但是决不能使它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肯定它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我认为课件的使用必须是合理的,对于可用可不用的地方就坚决不用;课件本身不可太花俏,以免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知识之外;数学引入部分可以采用flash形式以增强数学学习的情境,而新课部分课件尽量简单化,幻灯片就很好吗!

浅析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6

何福康鹰潭市第五小学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电教媒体,浓缩时空,超越时空,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 键 字:多媒体、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来完成。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介入学校教育后,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使教师、多个学生主体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成为可能,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促进了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效果大为提高。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处于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一切跟着教师走”的模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是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下面就谈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1: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教学效率提高了。

借助电教媒体,浓缩时空,超越时空,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即电脑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投影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长方体体积计算,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⑴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利用电脑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⑵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利用电脑依次显示:①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②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③把这样的正方体4排摆成一层;④同样的共摆3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⑶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以4人为一组,用6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对照本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⑷归纳体积公式。⑸验证公式。以上教学进程,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多媒体的运用,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放录象看商场里商品的标价,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很自然地明白这节课要研究的目标和范围。导入新课后,教师提出:“怎样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以及0.30、0.3的大小?”并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学具。小组通过集体讨论、操作后,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各组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用电脑演示出来,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猜想”什么样的小数大小相等,试着写几个这样的小数,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再次验证“猜想”,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这一规律。这样的教学进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培养了探索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可扬长避短、省时高效。

现代媒体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映等功能上,表现出良好的特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如果动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不利于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如果用幻灯片抽拉演示,虽然可以获得“慢镜头”的效果,但由于操作中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很难使学生对“同时出发”、“相遇”等术语的获得非常准确的感知形象,而在CAI课件中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运动过程,将各单位间内所行的路程依次准确地显示出来,这样“分镜头”的模拟既能准确显示相遇问题的特点,又便于教师应到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省时,有利于提高效率。

传统教学,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致于教学时间过多,课堂40分钟,讲课30分钟,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10分钟。10分钟内要消化30分钟讲述的知识,其困难可想而知。课堂上掌握不了,无疑就是增加学生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被束缚在书本上,限制了个性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今,使用多媒体教学,新授时间只须20分钟,学生用15分钟巩固,还有5分钟机动时间,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小学数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7

1. 在新授课中运用多媒体,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欲望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理.如在教时间单位年、月、日时,问一名同学:“你今年几岁了?”“同学们说说,他过了几个生日?”接着放小明过生日的大屏幕,问:“小明今年12岁了,这是他在过第三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知道.”“不知道没关系,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会明白的.”接着讲授新知识,同学带着这个迫切想知道的愿望也就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传授新知识时,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第六册《年、月、日》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设计屏幕上出现色彩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再配以教师亲切的解说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了解年、月、日这些概念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等.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圆的面积》一课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 而化圆为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而借助多媒体电脑展示一切难点都简单了!首先, 把圆16等分, 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再闪烁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上边, 突出弯曲感, 强调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其次, 把圆32等分, 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 得出变直了一点.第三, 把圆64等分, 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 得出越来越直, 拼成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演示, 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 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 让学生通过媒体动画演示拼成的过程, 发现分的份数越多, 每份则越细, 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操作中实施转化, 既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 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策略;运用

与其他教学技术或者设备相比,多媒体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形象生动的图像或声音,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背景下,饶有兴趣地展开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开发自身的数学思维,而且在感性知识的带动下培养了数学思维,启迪了数学智慧。

一、多媒体营造情境,形象引导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性学科,学生在抽象的数字与图形的世界里面徘徊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图像与声音共同呈现的性质,为学生创设情景,进行科学引导。

例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将两个小动物——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拉开距离,放置在同一平面中,再用线段将两者连接起来,告诉学生两个小家伙之间的距离是最短的距离。学生在小猫与小狗可爱的形象下,定会产生喜爱之心。在兴奋之余,达到了对这一知识点的形象深刻的掌握。

二、动态模拟,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具有动态演示的功能,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深刻地认识事物,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解“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在一个空白的屏幕上画出两条平行线,两个三角形的底边分别固定在其中的一条平行线上,顶点在另一条平行线上,将三角形的顶点来回移动,更加形象的方式是将三角形着上不同的颜色,在鲜明的色彩与直观的动态作用下,学生会更加形象地理解这一原理。

三、形象展示,引人入胜

多媒体具有形象展示的功能,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时刻对学习保持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新颖别致的图画,让学生视觉冲击下,对知识产生学习的渴望。

例如,在讲到“黄金分割”原理时,教师首先不要将这一原理的定义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找一些应用到这一数学原理的图画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然后让学生猜想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国旗设计成这样的形状,这一特殊的矩形形状有什么特殊含义,学生在视觉冲击下,会自觉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当中,认认真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对学生的学习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技术方法,改善自身多媒体应用水平,积极利用这一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万军.例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0(9).

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 篇9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参加课题研究以来的一些经验扼要地介绍了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的同时,提出了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

数学教学

运用

一、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是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结合的结果。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教育家卢梭就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开始就要保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又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动、形象的情 景。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有一张矩形桌面,现在工人师傅把它锯掉一个角(运用多媒体演示锯的过程),会得到哪些图形?

2、运用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绘画图形、解题板书、演示操作等教学过程,使用到较多的小黑板、模型、投影仪等,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有些简易图形、演示操作并不直观明显,对学生学习帮助不大。计算机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源整合、操作简易、交互性强,可使这些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可以通过作多边形的对角线或在多边形的边上任取一点,再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在多边形内部任意取一点,再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把这一点取在多边形的外部等)让学生与我们一起感受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达到理解记忆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使得当堂的知识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 巩固与拓展、延伸,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多媒体,巧妙地掌握辨析概念,突破难点。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概念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不易掌握,而且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往往更难辨析清楚、记忆深刻。如果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以先在屏幕上闪现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一端射出一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后通过这一端的伸缩使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又出现一个亮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来一水平线,再通过两端水平线的伸缩不仅使学生了解直线的形成,还能引导学生想象出来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段把这两个亮点连接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伸 缩,有长度、可度量。最后,出现一幅综合图(集射线、直线、线段于一图),让学生进行辨析并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数出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多少条。这样不仅辨析了三种线的不同特性,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利于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只能是似懂非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经验,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课件演示: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的前进,…这样学生在一片笑声中领悟到车轮只能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再让学生用圆的特点这一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那就简单多了。

4、运用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即电脑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平台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从反比例函数y=k的图像上任一点分别作坐标

x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的问题教学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矩形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矩形的长和宽与双曲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结论的得出就顺理成章了。

比如:二次函数y=a(x-h)2+k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y=ax2向左或向右沿x轴方向平移︱h︱个单位长(h>0时,向右平移;h<0时,向左平移),再向上或向下沿y轴方向平移︱k︱个单位长(k>0时,向上平移,k<0时,向下平移)5 便可得到y=a(x-h)2+k的图像,由此,再得到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也就不困难了。

5、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感的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来源单一,主要途径是统一的教材、实物教具。教材中的信息量较为有限,一个知识点只能提供一个例题或几个图形,且几年不变,信息容易过时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的实物教具制作麻烦,时间花费较多,数量必然有限,精确性也较低。此传统教学环境下对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所需要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提供都是远远不够的。而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个世界性的知识信息库,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这些信息是可以及时更新,即学生可以通过上传新的信息和有创意的作品而丰富信息库。

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一课教学中,教材只提供了南京中山陵的外形图。如果只依靠教材,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教材中的例图并不是 学生生活中所能常见的,缺乏真实感,难以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下载了近百张图片,其中有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而对称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图片范围有航空、航海、植物、人体、动物、装饰材料、建筑物、图案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从而完整、全面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二、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的运用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在数学课堂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与新课标中的“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整合”相吻合。但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它虽然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因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方面有显著作用,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 它毕竟是一种新事物,我们对它的理解难免有偏差,在教学活动中容易使用不当,要恰当地运用好它,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把握上课的进度

由于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我们在运用时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而把课上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让师生在“手忙脚乱”中过完45分钟,然后听到“这节课过得真快,就是不知道讲了些什么?”作为一名教师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是不是应该感到难过,需进行反思。其时,我们在课上要适时地“停一停,顿一顿”,让学生“想一想,思一思”,不能让多媒体替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的脱离实际的多媒体还会有生命力吗?

2、注意运用适度

多媒体固然有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一些代数方面的教学内容,多媒体仅起到板书的作用时,就不必运用多媒体。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最需要的地方适量、适度地用活媒体。如果我 们教师一味追求电教媒体的作用,不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处处让多媒体唱“主角”或瞄准多媒体出图迅速,画面富有色彩及其化静为动的功能,对多媒体“情有独钟”,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做在电脑中,动静态画面泛滥成灾,这样过分强调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抽象思维的训练,也达不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合理推理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不到同步发展。

3、注意不能本末倒置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越来越精致,使多媒体课件在声音,文字,图画,动画方面更加出色。如果我们教师不注意把握的话,学生就会被一些冲淡主题的内容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所有注意力就会停留在此,而对所学习的重点内容反而不感兴趣,这样教学目的就无法达到。

4、注意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稳站三尺讲台,就必须跟上时代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果我们教师把多媒体运用当作 傻瓜照相机的使用,上课只是鼠标的使用,只是把别人的课件演示一遍,那学生就像观看了一场“哑巴”电影的同时,旁边还站着一位没有进入角色的讲解员。这样的教学会达到教学目的吗?当然,并不是别人的课件不能用,只是要结合多媒体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合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加以整合才能用。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刻苦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潜心于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提高驾驭教材,驾驭媒体,驾驭学生的能力。

总的来说,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的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好处 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已经走进了社会的各个 领域,语文教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领域,当然也不例外的享受着这一成果带来的喜悦。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 的信息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完善课堂结构。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应用 学科特点

“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为我们每一个人所熟知的,它条理清楚,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可否认,它为我们培 养学生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种单调的教 学方式也有它的弊端,如: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学生易感到枯燥乏味,不感兴趣。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它集声、文、图、形于一体,具有直观形象、活 泼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确切地说,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 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可以说,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教学,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 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全靠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有时难免显得有 些单调乏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 兴趣,学生们才会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 教学手段新颖,创设情景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息,多媒体利用现代科技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灵活的组合在 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提供给学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的学习环境,使原本可能枯燥的课堂环境变得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积 极性。

我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教学 时,学生从屏幕上见到“家乡的杨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舞出了“婀娜的舞姿 ”;见到“家乡的小溪”是那样的“清澈见底”;“水鸟婉转的叫声与哗哗的流水声 相唱和着”。很自然地学生不仅如同身临其境,沉浸于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中,而且能 从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2、可以启发学生的现象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十分强调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预期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一般是: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词语意思,概括段意,把握主旨,领会作者意图,辨别文体和做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学生的想象力很 难发挥出来。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在进行作文时,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想象力,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教学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时,学生对于二十年后的故乡很难把握,于是我就 利用多媒体播放《回乡偶书》的生活情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 镜湖水,春风不识旧时波。”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画面中了解到:诗人在数十年后回到 家乡,家乡已经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了,当他在家乡住下了之后,发现因为离家这么多 年,家乡的一切都变了,已经找不到儿时的那一切了,唯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多大的变 化。然后我对孩子们说,也许二十年后,你们都已身在他乡,功成名就了,但有一个 地方也许永远会珍藏在你心中的某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家乡。今天我们就把你们想象 的翅膀张开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习作。由于有了前面的情形做铺 垫,孩子们好快就写出了这篇作文,并且有好多同学的作文写得不错。

3、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知识容量大的课程,尤其是在语文复习课上,大容量的知识体系很 难让那些成绩处于中低层面的学生把握得住,有时他们会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一 节课下来,他们除了晕就是糊涂,这样严重影响学习效果。而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 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能把一些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可以视自己的不同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在复习课上,利用多媒体可以化整 为零,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4、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完善课堂结构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有大量的小说、戏曲,若靠教师 一人在台上讲解,有时即使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教师毕 竟不是演员,很难完全将情感表达出来,因而影响学习效果。而现在由于多媒体的介 入,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的直观性,图文并茂,兼有声音的感染,瞬间就能吸引 住孩子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接受知识。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 完美和补充。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数学内容十分丰富,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因而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想要学会数学,就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同时也十分困难。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多媒体是一个比较适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能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更好地将多媒体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分析多媒体的运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和应用价值的时候,必须实际观察课程教学的变化和效果,分析哪些部分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的,哪些部分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从而不断改进多媒体的运用方式和内容,提高多媒体运用的实用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多媒体具有十分丰富的应用形式与方法,能够从多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自制力比较弱,而好奇心很强,因而十分容易受到多媒体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对小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要做到充分利用,实现多媒体运用的高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一定要整个课堂都通过多媒体来开展,而是在重难点的部分通过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来进行,从而提高多媒体应用的科学性,体现多媒体的实用性。

(二)媒体结合运用原则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当前的多媒体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媒体技术,在表现方式、展现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由于其丰富的内容与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多媒体在科技含量方面更胜一筹,但是在情感方面略有不足。因此,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媒体优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媒体结合运用的原则,既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又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从而不断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策略分析

(一)通过多媒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多媒体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等,通过图像、影音、文本等方式进行内容的保存与传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些特点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演示和讲解。通过多媒体的生动展示和教师的详细讲解,可以引导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障碍,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数学题的讲解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将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面上全部染成黄色,接着将其切割成等体积的正方体,切割后的每一块正方体体积都是1cm3。问题是按照这样的切法可以切割成多少块正方体?只有一面是红色的正方体个数是多少?两面或者三面呢?有多少块正方体没有红色?这样的题目既具有吸引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实现正方体切割的全过程演示,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明白整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以及结果是怎样的。

(二)通过多媒体营造教学环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实现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使内容表现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所以,多媒体技术特别适合应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比如,在乘法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个相关视频内容在课堂上播放,简单解释它的由来和大概内容,然后通过直观的图像来展示九九乘法表的主要规律。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慢慢集中课堂注意力,并进入知识的学习氛围中,主动进行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通过多媒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篇12

一、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将数学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 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 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 让他们兴奋起来, 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软件: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 太阳开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景象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舒缓、优美的音乐伴奏下, 一首“一轮红日, 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 景、情、境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很快“悟”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展示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 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象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 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 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 归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 并且这样探索的兴趣也会持续下去。实验发现, 学生在电教媒体的作用下, 产生强烈的探奇觅胜的心理。因此, 教师在多媒体的设计和使用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要求, 设置问题情境, 并注意“五度” (程度、难度、跨度、梯度和密度) 。学生探索兴趣的持续, 保持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这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二、运用多媒体, 指导学生学习探索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的矛盾。太简单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 生动有趣的实例又因表达的困难而不易讲清, 于是造成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因此, 在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首先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 而这些目标的达成, 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 特别是CAI, 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 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提供学生探索的情境, 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三、运用多媒体, 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现代数学教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 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教学技术手段的限制, 在这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必须借助各种电教媒体, 将感觉器官、思维触角延伸到浩淼深邃的多维空间, 从而达到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虚为实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的时空领域,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展示的奇妙绚丽的声、光、形、色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 并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作为教师, 在使用电教媒体的同时, 还应把数学与各种教学艺术的协调作为现代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来追求。另外, 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度、适当”, 当用则用, 要用在“精彩”之处, 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 用在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处。而不当用则尽量不用, 切不可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 篇13

摘 要:

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先天脑器质受损,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如下几种特征:反应迟钝,注意力极其短暂,缺乏学习动机,兴趣狭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比较差,这些都造成智力残疾儿童在数学课堂中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不少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尝试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智力残疾、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和教学紧密的集合在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先天脑器质受损,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如下几种特征:反应迟钝,注意力极其短暂,缺乏学习动机,兴趣狭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比较差,这些都造成智力残疾儿童在数学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笔者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

兴趣指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害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感兴趣。”智力残疾儿童由于思维缺陷,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静态的事物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剌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教材中尽管有色泽明丽、充满童趣的情境画、示意图,但毕竟这些都是静态的,对于智力残疾儿童来说这些静态的事物不太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不了兴趣,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笔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学生自然产生了一种学习的兴趣。

(2)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智力残疾儿童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因为其过于抽象化,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直接把比较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在把抽象知识形象化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慢慢提高,学习数学也就不感到困难了。如在教学《比较大小》一课时,学生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非常模糊。学生之所以不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因为这些数字过于抽象。为了方便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抽象的数字用学生熟悉喜欢的事物来代替。如数字“9”,就在屏幕上出示9个苹果;数字“3”就出示3根香蕉。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够分辨清楚3和9比较,3小,9大。

(3)练习方式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智力残疾儿童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差,即使学会了过一会儿又忘记了。一定量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练习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书本上练习不感兴趣,有的还产生了讨厌做练习的心理。针对学生的现状,笔者尝试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巩固所学知识。如在巩固20以内的加法计算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原来这些枯燥的算式变得不再枯燥。3+6=?首先在屏幕上出示3只青蛙,接着又来了6只,问一共有多少只?9-3=?时先出示9个苹果,后来又吃了3个,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虽然题目上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学生的兴趣就不一样了,做的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巩固了知识,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智力残疾儿童不能长时间把注意力都集中于某一对象或事物身上。如在看连环画的时候,刚开始还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外界稍有动静,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即使他们努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连环画上,时间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正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于课堂上,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具有很强的情绪色彩,他们对于一些比较直观、色彩艳丽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视觉媒体(如投影、幻灯)的优势,用形象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吸引智力残疾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兴奋起来,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笔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给他们欣赏了一些经常看见的事物,分辨一下这些事物的形状。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又配有音乐,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美丽的图片和美妙的音乐吸引过来,为学习长方形及其特征打下基础。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难以听懂,无论教师如何来讲,效果还是很不明显。教学重难点学生听不懂有很多因素构成:

1、由于知识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2、学生的思维没有集中;

3、不能完全听明白教师所讲的话。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特点,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如在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学生之前已经学会认读和写100以内的数字,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100以内整数的含义。如20里有多少个十„„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笔者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10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接着在10根小棒的旁边出示了1捆10根小棒。学生很快就知道了10根小棒就是1捆。在10根小棒的下放又出示了10 根小棒,笔者让学生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通过数小棒知道了现在有20根小棒。我们把下面的10根小棒又捆为一捆,观察一下现在有几捆10根小棒?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有2捆。最后笔者得出结论20里有2个10。用同样的方法,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了30、40、50、60 这几个数的含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记忆

智力残疾儿童的记忆力具有如下特点:记忆速度比较慢,遗忘快,再认或回忆时不准确。正是由于记忆力具有如下特点造成了他们在记忆新材料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重复之后才能记住。即使今天记住了,明天又会忘掉。在给他们看一幅简单的画,如苹果,然后把画拿走,让他们凭记忆来画苹果的形状,结果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画出苹果的形状。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记忆速度慢,遗忘比较快,所以他们学习的效率非常低。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记忆的效率非常慢有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智力残疾儿童记忆力本身就比较慢,客观因素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记忆起来更加困难。针对如此现状,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记忆。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更吸引其注意,提高了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了兴趣,也就在大脑中产生了记忆。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记忆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帮助学生记住长方形的特征,笔者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由四条不同颜色的边组成的长方形,接着把长方形的长移到其对应的另一条边上,两种颜色的边重合在一起。通过演示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对边,并记住了长方形的特征。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计算》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9+5=?笔者运用多媒体出示9辆汽车,又来了5辆汽车,问一共有多少辆汽车?小河里有9只小鸭,又游来了5只鹅,问小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适时引导学生参与,可以很大程度弥补智力残疾儿童在思维、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的缺陷。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并且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尽管摆在前方的路很远,但当看见孩子学会某一知识而感到快乐时,笔者更加对这群孩子更加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他们同样可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必读

2、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

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好处 篇14

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文/黄林英

摘 要:寻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多媒体走进了数学课堂,多媒体中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悬念

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材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然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除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外,重要的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导入教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屏幕不断变化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形并茂的特有优势走进课堂,它能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演示教学的可视性,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鲍良克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获得主观的或心理上的感受――理智的情感的感受。”情绪感受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换言之,情绪感受决定学生将以什么态度对待教学活动。这就是教学对他们有吸引力还是引起反感;他们对这些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感到适当;是感到生动还是枯燥;是喜欢还是讨厌等。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公式比较抽象,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难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此时运用多媒体中的动态效果、动画演示,把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很快就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也就是二分之一底乘高。()这样的动画效果不仅引发了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还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化记忆为永恒,提高教学效率

《记忆心理学》中阐述:巩固知识主要是记忆。记忆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识与回忆。充分利用投影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识记”效果就会好,“保持”也会越长久,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再识”与“回忆”.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先出示两个半径分别为4厘米和2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公式吗?最后老师动态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也较为深刻。

三、化情境为悬念,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教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应“引而下发”“令人深思”.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在投影上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玻璃板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但我并没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让学生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我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办法,不但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四、化片面为全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生年龄小,对平时常见的事物、现象不留意观察,因此,认识也很笼统模糊。电化教学则能把生活中常见的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从中发现问题,揭示现象或规律。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数的再认识》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16朵牡丹花争奇斗艳着,8只蜜蜂正在花丛中采蜜……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学生再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但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多媒体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四个阶段及发展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使用电教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有目的性,及时、科学地使用电教媒体,注意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及各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就一定能达到和谐统一,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篇15

一、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内容的最优化, 合理运用多媒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课堂知识, 发展学生的思维, 体现高效课堂理念下的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因此, 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选择何种媒体手段才能科学高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又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 如果在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合理使用, 就能体现其优势,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需要运用多媒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对小学生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可改善传统的学习方式, 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 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圆柱的体积》一课要求圆柱的体积, 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是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关键, 但是对于“化圆为方”, 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而借助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进行展示, 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1.让学生把一个圆柱首先16等分, 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用动画表示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上边, 突出曲线感, 目的是强调“近似”的长方体。2.用同样的方法把一个圆柱32等分, 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用动画表示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 发现变得直了一些。3.再把圆柱64等分, 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用动画表示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 发现越来越直, 拼成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演示比较归纳, 采用步步逼近的方法, 再加上教师合理及时的引导, 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拼成图形过程的演示, 发现把圆柱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在操作过程中实施图形转化, 既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极限思想, 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画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科学合理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但“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比如:对长方体顶点、棱、面的认识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不如用学具和教具直观形象。因而只有在高效课堂理念下合理、有效、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三、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其主要标准是看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又常取决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奋不启, 不悱不发”,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最佳时机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明确多媒体的优势特点, 合理运用,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学的, 其优势表现在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艺术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体现出以上这些优势特点。但是大多数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只是在其直观性、趣味性上下工夫, 而忽视了其本质特性。试想:如果学生做出了错误答案, 计算机就会出现错误的语音提示, 正确了就会出现“你非常棒”等激励性的话语, 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吗?如前面提到的圆柱体与长方体的转化这一问题, 如果学生拼错了, 图形就不会粘在那个位置上, 只有拼对了才会粘在那个位置,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作用。

上一篇: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在七一入党宣誓大会上的发言下一篇:两节期间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