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守望者的经典段落(精选11篇)
2、有些事物应该老保持着老样子。你应该把它们搁进那种大玻璃柜里,别去动它们。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不过这照样是件很糟糕的事。
3、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
4、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5、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6、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7、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8、我住在纽约,当时不知怎的竟想起中央公园靠南边的那个小湖来了。我在琢磨,到我回家时候,湖里的水大概已经结冰了,要是结了冰,那些野鸭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一个劲儿琢磨,湖水冻严以后,那些野鸭到底上哪儿去了。我在琢磨是不是会有人开了辆卡车来,捉住它们送到动物园里去。或者竟是它们自己飞走了?
9、我说的那些话老菲芘到底听懂了没有,我不敢十分肯定。我是说她毕竟还是个小孩子。不过她至少在好好听着。只要对方至少在好好听着,那就不错了。
10、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苾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菲苾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看菲苾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霍尔顿决定不出走了。
11、拿绝大多数人说吧,他们都把汽车当宝贝看待。要是车上划了道痕迹,就心疼得要命;他们老是谈一加仑汽油可以行驶多少英里;要是他们已经有了一辆崭新的汽车,就马上想到怎样去换一辆更新的。我甚至都不喜欢老汽车这玩艺儿。我是说我对汽车甚至都不感兴趣。我宁可买一匹混帐的马。马至少是动物,老天爷。
12、让我真正喜欢的书是这种,当你读完,你希望这作者是你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如果你想,你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
13、人只是在不断地出逃和回家中艰难地长大,真实的生活就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意义。
14、他就是那种人,跟你握起手来要是不把你的指头捏断那么四十根,就会以为自己是娘儿腔。天哪,我痛恨这类事儿。
15、她说在潘西,她说潘西是个非常好的学校。即便我想要纠正她的看法,我怕自己也没这力量。再说,她要是认为潘西是个非常好的学校,就让她那么认为好了。
16、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17、我很抱歉我竟跟这许多人谈起这事。我只知道我很想念我所谈到的每一个人。甚至老斯特拉德莱塔和阿克莱,比方说。我觉得我甚至也想念那个混帐毛里斯哩。说来好笑。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18、谁都不乐意把新知识灌输给那些约莫一百岁的老人。他们不爱听。
19、她躺在床上睡得挺香,她的脸侧向枕头的一边。她的嘴还张的挺大。说来好笑。那些成年人要是睡着了把嘴张得挺大,那简直难看极了,可孩子就不一样。孩子张大了嘴睡,看上去仍挺不错。他们甚至可以把口水流一枕头,可他们的样儿看上去仍挺不错。
20、通常都是这样,你越是不想说话,对方却越是有兴头,越是想跟你展开讨论。
21、我可以整天整夜地看下去。孩子的笔记本我真是百看不厌。
22、我经常要对别人说很高兴见到你,尽管我见到他们根本不高兴。
23、我觉得我要做的是,我要假装是聋哑人。这样的话我就不用跟别人进行什么破对话了。如果别人想告诉我点事,他们就得写在一张纸上给我我要赚钱建一个自己的小木屋,余生就在那度过我要定个规矩,谁都不能在这做什么虚伪的事,谁要做谁就滚。
24、我不在乎是悲伤的离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只要是离开一个地方,我总希望离开的时候自己心中有数。
美国文学中有大量成长小说的作品, 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史上, 几乎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经典的成长小说作品, 每个时代都有困扰年轻人的不同的主题。对美国成长小说的诞生有着巨大贡献的两位作家分别是霍桑和赫曼·麦尔维尔。霍桑的小说《年轻的布郎先生》和《红字》是美国最初的关注成长的小说。麦尔维尔的作品《白鲸》则开创了一种成长小说的传统模式并被后世一些作家所继承。到马克·吐温时, 美国成长小说进入它的成熟时期, 吐温的两部小说,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迷惘的一代”的出现等社会历史因素使美国成长小说进入一个不平静的时期并开始朝着多元化, 多样化发展。美国成长小说的主题大多体现出主人公的困惑。而二战后, 美国梦逐渐破灭。年轻人都现实社会和文明开始质疑, 悲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这个时期美国成长小说的代表。霍顿的成长历程与成长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模式是一致的, 即出走—考验—失去天真—认识人生和自我, 从而也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成长经历这一文学原型。成长小说朝着多元化, 多样化发展。《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的主人公霍顿所代表的是那被抛入到腐朽堕落世界中的典型青少年形象, 那敏锐的青春期感受成为许多美国青少年敏感的代名词。并且也正是这众多的同龄人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霍顿, 分担他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思绪牵动的欲罢不能, 欲哭无泪的痛苦彷徨孤单无助的思想感情。
一、霍顿的出走
从表面上看, 霍顿的生活则显得比较“幸福”。因为他生活在一个父母双亲健在的富裕的中产家庭。然而在这“幸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霍顿的父亲一心忙于事业, 他的母亲则把大多数精力投入到社会事务中, 这样根本无暇顾及霍顿空虚的情感世界。而想在远在好莱坞的哥哥身上获得一些安慰也是望尘莫及。不言可喻, 霍顿所拥有的只是个名存实亡的家庭。在这里他根本无法得到任何关爱, 感受任何温暖。在家庭成员中, 唯一与霍顿建立真正友谊的只有他可爱的小妹妹菲比。但面对如此巨大的庞杂的成人世界, 菲比童稚的爱却显得那样脆弱无力。在学校里, 霍顿同样得不到任何理解。他糟糕的学习成绩使他无法跟老师沟通;而由于简的原因又使他落在斯特拉德莱塔手中让他倍感抑郁;他试图与阿克利交谈以便从中得到安慰, 可是他却遭到拒绝。这里塞林格用霍顿无力与他人和学校建立关系来说明他与社会的格格不入。这样霍顿就被驱向越来越深的自我世界, 他把自己与社会完完全全地隔离开来。作为反应, 他戴上了那顶红色的猎人帽—一个带有十足孩子气的象征, 逃离了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
二、霍顿的考验
在纽约迷失更能反映出小说所要表现的深刻内涵。纽约是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说它是熟悉的是因为这里有霍尔登的家。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 每一条街道, 每一栋楼房, 就如同熟悉他自己一样。他有十足的把握自己一定不会在这里迷失方向的。但同时纽约又是陌生的。因为霍顿所熟悉的只不过是纽约的外貌, 而并不了解纽约这个工业高度发展的城市所浓缩的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这里汇聚的是世间的丑恶, 它给一个充满幻想的朦胧少年霍顿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巨大震撼是可想而知的。试想一个在自己家里被击得体无完肤的他又能去何处去找到理解和爱?而没有这种理解和爱作为强大的基础, 坚实的后盾, 又让霍顿如何能满怀自信地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满怀激情地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呢?纵观霍顿的全部航程, 我们看到他在纽约的生活不仅是孤单的, 而且他的内心也是极为孤独的。他在那儿所经历的一切让他感到的是极度的沮丧。他想与人交流, 被人理解;他想告诉人们他的所思所想以及他感到痛苦和困惑的真正原因。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他的话。霍顿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完全是社会冷漠、人性的自私。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 他所珍视的却是人性中的高尚和人间美好的情感。因此他既不能接受学校里的“虚模假式”, 又无法面对和忍受纽约生活中的腐化堕落。这种美好与丑恶,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冲突最终击垮了霍顿, 使他的精神全面崩溃。
三、认识人生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的是发生在二战后的故事。战后的美国曾出现的一时的繁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乐观主义情绪。但这种情绪没持续多久就被冷战的阴影所笼罩, 这使得美国社会危机四伏, 处在十分混乱的状态中。虽然战后美国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 但群众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空虚。霍尔登就是那个时代青少年的真实写照。“精神上是叛逆, 行动上是小丑”孤独、寂寞、冷漠、自私、无情, 作者着意描写这些社会弊端是为了烘托一个主题, 那便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极度渴望和追逐。阅读全文我们看到, 虽然霍顿尽最大努力去和人接触, 但他最终却没有真正接触到一个人, 没有达到他寻交流的目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是霍顿出了毛病还是整个社会出了毛病?在我们试图探究人们内心世界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决不容忽视, 那就是百年以来一直萦绕于美国人心中的“美国梦”。在霍顿的时代, 存在主义十分盛行。“存在主义哲学关心的是在整个人文环境中, 每个存在的个体的个性承诺。人应该是完全自由的并只对如何塑造自我负责”。这就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忙于赚钱, 忙于实现自我, 他们根本无暇顾及霍顿的烦恼;每个人都努力想让自己过得更好, 谁又愿意去关心霍顿的死活。因此, 虽然霍顿竭尽全力, 但他却依然无法摆脱孤独。人们的这种对物质财富的极度迷恋, 则是导致霍顿无法与人交流的真正原因。霍顿迷失在他的成长过程里, 没有任何精神寄托。青少年的成长也摆脱不了这种时代病的影响, 形成了所谓“垮掉的一代”。他们怀有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起了一场抗争, 《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这种抗争的代表。霍顿的理想幻灭。开始, 他天真认为自己可以充当保护者的角色。当梦想破碎时, 他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霍顿是这个时代青少年的典型代表。
由上可以看到, 霍顿发现自我, 认识自我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充满了迷惘, 矛盾和冲突。他的成长过程体现了人类成长的共性, 但是也有他自身的特点。他的成长是在不断地冲突中思想、心理的成熟和对社会对人性不断认识的过程。事实上, 这篇小说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的幸福与悲伤、困惑与迷惘, 更主要的是要向我们讲述处在那两个时代的年轻人的心灵的呼声, 从而引起强烈的时代共鸣。而作为读者, 我们在把握不同社会特点的同时, 又能深切地感受和理解这代人的所思所想, 使小说更具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武能.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逃避庸俗[J].文学研究, 1999, (2) :125-130.
[2]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我是一位文学麦田的守望者,紧握着文学的犁铧,像农民一样,虔诚地在太阳底下默默辛苦地劳作,任凭风吹日晒,汗湿衣背,也不放弃最初的梦想。
我是一位文学麦田的守望者,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也做着文学的梦,梦想得到缪斯女神的青睐,为我插上一双文學的翅膀,飞向那神圣的文学殿堂。
我是一位文学麦田的守望者,我走过播种的春天,走过耕耘的夏天,我在秋天里守望着,守望我整日劳作的那片麦田,能够长出金灿灿的庄稼。
然而,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收获,不是所有的守望都能梦想成真。我也曾多少次跌倒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也曾在寻梦的过程中折断过翅膀,我也曾有过失意、苦闷和彷徨,不单是为了一次次的退稿,还有来自世俗对我的误解、偏见、冷漠和嘲弄。
其实,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虽然具备本科学历,但仍在一家钢铁企业里做着卑微的工作。只因为我热爱文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周围的人对我投来异样的目光,视我为另类,他们还说,现在这社会都讲究“务实”,琢磨怎么赚钱,你一个工人还想搞文学,那不是痴心妄想吗?再不就是大脑进水了,精神不正常……
世俗的言论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为此我苦恼极了。我问我自己,“你为什么要选择文学?这条路布满了荆棘,异常难走,你准备好了吗?是坚持还是放弃?”我常常一个人思考着这些问题。
那么,我为什么要选择文学呢?那是因为文学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凡是有志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都可以走进这扇门;文学又是平等的,无论你身份高低,还是贫穷富贵,它都一视同仁;更主要的是,文学让我加深了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探寻生命真谛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同时,文学还在现实生活中为我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文学创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十多年过去了,文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我选择文学,并且决不放弃。
我的勤奋终于赢得缪斯女神的青睐,我为之守望的文学麦田也喜获丰收。我最新创作的散文、随笔等上百篇文学作品已发表在全国20多个省、50多个市的正规报刊上。我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伊春市电视台还为我摄制了一期题为《文学麦田的守望者》的电视专题片。我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后我会依然劳作在我热爱的文学麦田里,争取收获更多的果实以飨读者。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太多的敏感、偏执、荒唐、颓废、甜蜜与欢乐,使日子变得寂寞又温暖。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色麦田中,我想起了一个曾经的坏孩子——霍尔顿。
我有段时间总是那么烦躁,会因父母一句话而暴跳如雷,会因朋友的一个动作而伤心欲绝。后来我才明白,那段时光,叫做青春。霍尔顿是《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
霍尔顿读书的地方叫潘西,一个私立的贵族学校。在这之前他还上过艾尔敦·希尔斯学校。那儿有一个非常势力的校长名叫哈斯先生。到了星期天,哈斯先生见到开了汽车来接孩子的家长就跑来跑去和他们握手,要是学生的父母穿的粗俗又朴素,那老哈斯就只和他们握一下手,然后假惺惺一笑,接着就和别的父母去讲话。青春的日子里,快乐和痛苦很容易被放大,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总是会因为这点或那点而不满或愤怒。霍尔顿受不了这样的环境,于是选择了逃避,戴着自己的猎人帽拎着行李想要去往西部。
在临走前,他想要再见见自己的妹妹菲苾。于是托人送去一张便条,约在博物馆旁边。过了好一会儿,菲苾终于来了,她拖着霍尔顿在胡敦读书时用的旧箱子装满了行李决心与哥哥一同离开。霍尔顿没办法,只好放弃了去西部。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叛逆一心想要离开,最后在种种的牵绊下放弃了目的。
文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诶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我们可能很难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老师之口,但的的确确是这样,霍尔顿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认为为了苟延残喘地活着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为了某种精神或理想的人是可笑的。霍尔顿曾经同妹妹说,他想要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一群小孩子。相信也有很多人拥有过类似的理想,只是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长大。长大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成为所谓“成熟的人”,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是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但绝大多数人会为了生活背叛心灵。
最后霍尔顿生了场大病进了医院,至于后来的事,无人知晓。于是留在书中的霍尔顿再也没有长大,我想他依然是那个天真的,单纯的“坏”孩子。
成长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时候,懵懂的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不满和内心的小叛逆藏匿于心中;有时候,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恭维,学会了欺骗,学会了送给别人一个个假笑;有时候,为了追逐名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内心,封锁住心中真实的想法,用一份份赤裸裸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尽全力不让真实的内心显露于外。我们越是这样做,越是会发现——其实别人都在这么做。
这本书所讲诉的故事引人深思,在成长的道路有许多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正确的道路,我们要为自己理想的未来而努力。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作者:李克奇
刚读这本书时,很不适应书中的文字风格:语言粗俗,脏乱连篇,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文中到处充斥着“他妈的”、“混账”、“杂种”等词。我暗想,看完这本书,我会不会也学会了脏话,在日常生活中拿来就用呢。还有,小说的名字《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对什么都不惯甚至憎恨的少年,一个游荡在大都市里的孩子,与麦田有什么关系?直到最后他被妹妹问及将来想当什么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
故事从主人公十六岁少年霍尔顿第四次被学校开除起笔,讲述了他游荡纽约街头的经过以及其复杂的心路历程。
这位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少年因为厌恶学习,除了英文外没有一门及格的中学生,终于被一所优秀的学校潘西中学开除了。这已是他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在学校把通知寄到他父母那之前,他并不打算提前回家,所以,他决定在星期三之前不回家。于是,他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抽烟,酗酒„„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他所看不惯的“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他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胡搞。
但是他对两个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一个是琴,她曾经的邻居。她很想知道琴有没有放假回家,却又怕听到琴的妈妈接电话后的盘问。而为了看看最他疼爱的妹妹菲苾,他终于做出了最大胆的行动——冒着被父母发现的危险潜入家中。在作者的描述中,你可以发现所有的人都那么“假模假样”,但菲苾除外。这个漂亮可爱聪明的小女孩令读者眼前一亮:真挚、善良、勇敢这些词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的喜欢。霍尔顿深夜潜入家中探望妹妹时,父母突然回来了,她的担心和机智令人感动;当接到霍尔顿的纸条,得知哥哥要只身“去西部”时,她收拾好衣服拉着笨拙的手提箱要与哥哥一起走······看到这,我的眼睛都濡湿了!多么好的妹妹!多么纯洁的心灵!她还是个孩子啊!菲苾不喜欢哥哥满嘴的脏话,批评他“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叫他“不要咒骂了”,问他将来当什么,是和爸爸一样当律师,还是想当科学家。在他的执着面前,霍尔顿一边心烦意乱,一边不得不逼迫自己想清楚他究竟喜欢什么,他长大后想做什么。这时,他提到了一首诗,名叫《假如我在麦田里遇到你》。他说“不管怎样,我老是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着,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位表面上对一切都无所谓甚至嫌恶憎恨的少年,内心充满了孤独,在彷徨无助中竟能有如此美好的心愿,不得不令人重新审视他了!他自己所经历的不正是这样一场游戏吗?他在狂奔,他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他其实就快要到悬崖边了,而此时,她的妹妹——老菲苾就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她捉住他了!因为,我们从下文得知:霍尔顿答应她妹妹他一定回家,他不会一个人去遥远的西部,而且真的回家了!
2、 那是十二月,天气冷得象巫婆的奶头,尤其是在这混帐的小山顶上。 ——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3、 我由于自己愚蠢,一直以为她十分聪明。 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对戏剧文学之类的玩意儿懂得很多。要是一个人对这类玩意儿懂得很多,那你就要花很大功夫才能发现这人是不是真正的愚蠢。 《麦田守望者》
4、 只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够对这个世界做出伟大的贡献,这样的说法当然不对。不过我的确要说,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如果有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更清楚,他们通常还有热情吧自己的思想贯彻到底。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十有九个要比那种没有学问的思想家谦恭的多。 《麦田的守望者》
5、 嘿,只要你一死去,他们倒是真把你安顿得好好的。我自己万一真的死了,倒真他妈的希望有那么个聪明人干脆把我的尸体扔在河里什么的。怎么办都成,就是别把我送进混帐公墓里,人们在星期天来看你,把一束花搁在你肚皮上,以及诸如此类的混帐玩意儿。人死后谁还要花?谁也不会要。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6、 我问她是不是愿意跟我一块儿去喝杯热巧克力什么的,可她说不,谢谢你。她说她得去找她的朋友。孩子们老是要去找他们的朋友。真让我笑疼肚皮。 ——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7、 他就是那种人,跟你握起手来要是不把你的指头捏断那么四十根,就会以为自己是娘儿腔。天哪,我痛恨这类事儿。 ——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8、 其中的一门知识就是,你将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倒是一点也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兴奋,一定会受到鼓励。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象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这是诗。 ——塞林格 《麦田守望者》
9、 别跟任何人说任何事。要是你说了,你就会开始想念所有人。 ——塞林格 《麦田守望者》
一、第一人称“我”
(一) 第一人称与“内聚焦”
在《守望者》中, 塞林格运用了内聚焦的人物视点。“内聚焦”, 又称为“人物视点”。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进行叙事, 主人公霍尔顿肩负起叙述者的责任, 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 容易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读者也能产生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成长主人公自带的的亲历性、自叙传等特性, 使得霍尔顿无疑具有绝对的言说权利。通篇都是霍尔顿以“我”的口吻自述他在纽约城的三天冒险历程。霍尔顿不像《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青年维特那般成熟与自制, 塞林格完全解放了他的个性, 甚至放任他的言行举止, 形成了所谓的“霍尔顿式语体”, 是青少年典型的话语方式——全称判断和夸张——反讽、戏谑、调侃——语言粗鄙化。青涩的语言充分体现了这个处在成长迷茫期的少年的思想不成熟、爱冲动、易走极端的特点。
(二) 第一人称与隐含作者、叙述者
一部小说是由表层的叙述者与深层的叙事主体 (隐含作者) 合二为一的, 在最终意义上, 是由隐含作者所创造的。区分《守望者》的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可以划清叙事双层框架。叙事主体作为现实世界的人, 遵循事实法则, 亦即作家遵循写作法则对作品进行叙事的架构。塞林格依据成长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 为读者呈现了变异化的“幼稚-受挫-不能释怀-成长夭折 (拒绝成长) ”这一小说表层框架。其下隐含的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我” (霍尔顿) 告诉“你”“我要给你讲故事”, 第二部分呈现的是“我”怎样给“你”讲故事以及故事本身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我”告诉“你”“我的故事讲完了”。隐含作者讲的是这三个部分 (叙述时间) , 而叙述者霍尔顿讲的是“我的故事” (故事时间)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 由他自言他的游荡冒险是“荒唐”之举即可以理解为是叙述自我的视角, 而中间的整个冒险故事则是追忆的经验自我的视角。
(三) 第一人称与不可靠叙述
霍尔顿在“我的故事”中声称自己是最会撒谎的人, 又是个色情狂。这明显是一种“不可靠叙述”。叙述者是小说家创造作品的第二自我, 是人物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意志取向之类。这种叙述带有不可靠性。一方面, 在涉及故事事实的状况下, 有前后叙述不一致或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霍尔顿虽然言语上封自己为最大色情狂和最会撒谎的人, 但任何可以进行独立价值判断的读者都明白, 小考尔菲德的这一发言是不可靠的。霍尔顿语体是手无缚鸡之力而又重感情的他只得借助青少年仅有的语言张扬和行为叛逆来对付这个虚假的社会的“武器”。另一方面, 在涉及价值判断的情况下, 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和评价也容易产生“不可靠叙述”。通晓事理的读者一定认识到霍尔顿对安多里尼先生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一点在他冷静下来之后似乎也有所反思。
二、第二人称的“你”
(一) 第二人称的“你”是谁
小说开篇就由霍尔顿说明, “我”是在给“你”讲述“我”的故事, 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在文中的叙事地位并不次于“我”。
“你”在小说中的首要作用是在聆听霍尔顿详细讲述他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遭遇、感受。主人公之所以愿意给“你”讲他的故事, 可以猜想这个“你”并不是霍尔顿厌恶之极的“假模假式”的人, “你”是一个霍尔顿愿意倾诉衷肠的人, 因此, “你”这一叙述接受者应该解释为一个可以站在霍尔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理解敏感的考尔菲德的每一次细微的神经颤动, 并不像社会上其他“混账”一样谴责他、远离他, 将他视为神经不正常的问题少年的有耐心和爱心的倾听者。
“你”的次要作用表现在霍尔顿借用了“你”来表现“我”的感受, 相较运用第一人称“我”可以缩短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 第二人称“你”的辅助添加, 使得受叙者和叙述者的距离缩短至零, “你”就是“我”, “我”即是“你”, “我”虽然是在给“你”讲“我”的故事, 其实暗中将“你”带入到“我”的生存情境, “你”无法逃脱其中, 因为已经变成了“你”的故事, 是“你”在纽约城里荒唐了三天, 塞林格借此让受叙者真实体验了霍尔顿的境遇, 观霍尔顿之观, 思霍尔顿之思, 言霍尔顿之言, 行霍尔顿之行, 这一精巧的手法将作品有关批判社会浮躁、虚伪的主题贯彻至深。
(二) 第二人称与隐含读者
进一步理解“你”这一叙述接受者, 就要将叙述接受者和隐含读者进行区分。伊瑟尔指出:隐含读者不是实际读者, 而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预期设计和希望的读者, 即隐含的接受者。它存在于作品之中, 是艺术家凭借经验或者爱好, 进行构想和预先设定的某种品格。并且, 这一隐含读者业已介入创作活动, 被预先设计在文艺作品中, 成为隐含在作品结构中的重要成分。显然, “隐含读者”更符合作者的“理想”, 是第二个作者, 即作者自言自语时的聆听对象。在《守望者》中, 第二人称“你”和接受美学所指的隐含读者并不完全相同。“你”这一角色是叙述者霍尔顿创造出来的, 而隐含读者是塞林格所设想的理想读者, 是作家希望的能够读懂这个双层文字游戏的人。
(三) 第二人称与真实的读者
再深入理解“你”, 又必须将叙述接受者和真实的读者进行辨别。真实的读者是你我他,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可能并不像霍尔顿所言的“你知道我的意思”一样能切身体会和主人公感同身受, 同时也不真的像隐含读者一样能完美承载作家的写作意愿, 真实的读者只是现实世界的你我他, 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状况, 是无法与叙述接受者和隐含读者所持衡的。
结语
霍尔顿是个内心充满爱的好孩子, 这位负责任的叙述者讲述他冒险故事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他对孩子的喜爱、对纯真的崇拜、以及渴望守护社会的污泥中难得的珍贵的奢望。通过塞林格设计的了双层结构, 霍尔顿不仅明确了“我”的存在, 也表述了“你”的难得, 这一层次分明的艺术空间的架构, 为小说艺术提供了经典的示例, 也为作品深刻主题的表达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世剑.小说叙事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洛阳大学学报, 2004 (3) .
[3]高扬.《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的不确定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2 (3) .
仍旧矗立在田间地头,守护着她一株株绿油油的禾苗。那样,她才觉得踏实。
最坦率的大学生老师
李鸣琴1991年6月从烟台师范学院(现为鲁东大学)历史系大专毕业后,进入家乡山东烟台栖霞市翠屏中学任历史老师。执教于所学专业,又勤奋敬业,头一年,她所带班级的成绩就走在了前列。出师奏捷,理想的风帆涨得鼓鼓的。
转折出现在教思想品德课后。有一天,教务主任找到李鸣琴:“学校思想品德课师资短缺,你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从下学期开始给八年级带思想品德课吧!”李鸣琴欣然答应。虽然是自己未涉足的领域,但一样是教孩子嘛,只要努力肯定就能做好。
可事实并不像想象的丰满。尽管整个假期李鸣琴都在备课,但开始上课后,本来口齿伶俐的她还是经常“短路”,面对学生的提问也常显得手足无措。渐渐地,课堂上带有不信任表情的脸蛋越来越多,有的学生甚至在她出错时幸灾乐祸。
李鸣琴有些慌了!她茶饭不思日夜不寐,心心念念想着怎样把问题解决。不到一个月,她翻了近十本教研辅导书。白天默讲,晚上对着爸妈试讲,一段时间后,课讲得总算顺溜了。
一天下课前,她鼓起全部的勇气,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老师以前学的是历史,今年刚转科,很多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都掌握得不够好,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确实也不知道,但老师一直在努力,希望大家谅解老师,多帮助老师。虽然老师水平有限,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大家一定要问,老师一定想办法解决!”
从没见过哪位老师说话这么直白,望着这位年轻的老师,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正在李鸣琴感到尴尬之际,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从最“末”到最“初”
李鸣琴沉浸在师生一心的感动里。师生同心,其利断金,还有什么难题克服不了呢?
转眼间,期中考试到了,李鸣琴带的三个班,总评列年级倒数第一名!李鸣琴如同吃了一闷棍,懵、委屈,当然还有不甘心!
李鸣琴又一次过起了白天在学校上大课、晚上在自家讲小课的生活。她一节课要讲半个多小时,中间不允许被打断。每次讲完,她都会询问自己的不足,哪怕有一点小瑕疵,她也要再讲一遍。有时候,一堂课她要讲上三四遍,把自己的“老学生”——父母折腾得够呛。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终考试成绩出来,李鸣琴所带的班级不仅甩掉了倒数的帽子,而且站到了冠军的位置。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此后的二十多年,李鸣琴一直站在第一名的位置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2004年,李鸣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07年被推荐为全国优秀教师。2008年,李鸣琴当选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1月,当选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她提出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
学校里的“妈妈”
“她有一颗慈母心!”学生家长这样评价李鸣琴。
有一回,有个叫刘爱洁的学生因重感冒昏倒了,李鸣琴立刻找同事凑了300元钱,冒着大雪把学生背到医院。大雪封路,学生家长离校太远赶不过来,李鸣琴就在学生身边守护了一天一夜。当刘爱洁从昏迷中醒来,看到老师熬得通红的眼睛,泪刷一下就流了出来,激动地说:“老师,您就是我的好妈妈!”
班上一位叫赵念昊的学生迷上了游戏机。一天,他竟然偷偷从家里拿了钱离家出走了。从傍晚到深夜,李鸣琴把镇上的每个网吧都找了一遍,仍不见孩子的踪影。她顾不得脸面,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高声喊叫学生的名字。数不清走了多少条街巷,李鸣琴终于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找到了赵念昊。他蜷缩在墙角,不停地抽噎着。李鸣琴一把将他揽入怀中,泪如雨下。几乎没用李鸣琴多说什么,从此这个贪玩的孩子变得勤奋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在李鸣琴看来,学生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加长一寸丈量的标尺,就会多一个优秀学生。
班上有个住宿的孩子上课时胃不舒服,李鸣琴急忙拿出办公桌内给学生常备的药让他吃上。想到晚上孩子在学校没什么可吃的,一下班她就赶回家给孩子熬了小米粥。粥熬好后,李鸣琴才发现家里既没有保温桶也没有饭盒,最后找了个断了把手的水舀,盖上锅盖,给学生送了过去。
本来没什么胃口的学生看到周围同学艳羡的眼神,得意地一口气把稀饭喝下去一半。正想歇一会儿继续喝的时候,其他同学早已把剩下的抢了去。同学们争来抢去,你一口,我一口,将稀饭喝了个精光,一粒米都没剩下。
全心全意爱学生的同时,李鸣琴难免对儿子有所亏欠。有一次,李鸣琴忙于给学生补课,竟然忘了丈夫加班该由她回家给儿子做饭,等到补完课踩着深一脚浅一脚的雪回到家时,儿子已歪在沙发上睡着了,旁边茶几上是已经凉透了的方便面残渣。儿子才几岁呀,他什么时候学会了泡方便面?李鸣琴心疼得泪花闪烁。
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身羽毛,或者靠它来展示美丽,或者靠它来遮掩不足,或者靠它来获取温暖,又或者,靠它来飞翔。李鸣琴特别爱惜自己的羽毛,领导与同事的每一份敬重,家长与学生的每一句赞美,对她而言都特别重要。她觉着,口口相传的敬重与赞美,才是最应该珍惜的荣誉。
2004年后,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始实行开卷考试。同样的课本,一样的学生,临近考试,同事们开玩笑说:“这次咱们的‘不倒红旗’应该降半旗啦!”可成绩一出来,李鸣琴带的班级又是第一名。
学生的考试成绩跟教师的先进评选、职称评比直接挂钩。为了照顾其他老师,李鸣琴每次都把自己准备的资料跟同事一起分享。每一个题目,从哪里下手,从何讲起,联系什么,注意哪些,她能想到的都会跟同事们分享。而李鸣琴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级,也是在她的带领下,翠屏中学的思想品德中考成绩已连续七年名列全市第一。
有民办中学高薪聘请她任教研组长,李鸣琴谢辞了;有辅导机构托关系拜托她辅导学生,李鸣琴婉拒了。她要好好地守护着她的三尺讲台,安安心心地带好她的学科,认认真真地教好她的学生,就像一个头戴斗笠的农者,哪怕风吹日晒、衣衫破旧,仍旧矗立在田间地头,守护着她一株株绿油油的禾苗,看着它们一茬一茬地长高、拔节、结籽。她说,这样才觉着踏实,这,就是幸福。(文中学生姓名做了处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充满叛逆的青春小说,下面请看看相关的读书笔记了解一下吧。
篇一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霍尔顿,他是一个四门功课都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的15岁少年。他倒扣鸭舌帽,穿大号风衣,抽烟、醺酒,满嘴“他妈的、混帐”。因被开除而又不感回家而开始了他维时几日的流浪生活。他厌恶这个世界,他认为大人叫他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讨厌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自己却挥霍无度,说自己“不是把钱花了就是扔了,是个十足的败家子。讨厌别人谈论酒和女人,自己却醺酒、恋美色,并且在流浪的几天里糊里糊涂地找来了妓女。自己想的和做的无法统一使他痛苦万分。他所唯一敬爱的老师也竟是个异性恋。就在这重重矛盾中,他无法自拔,最终躺在了精神病院中。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备景下,过着混混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外表上霍尔顿是个玩世不恭的坏孩子,但实际上他却有颗污浊、善良的心。他爱自己的妹妹,见她的那晚,霍尔顿说出了:”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说,他想像着在一大片麦田里,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旁守望着,看哪个孩子朝悬崖奔过来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这是他的一个美好幻想,也是他美好心灵的见证,他希望那些快乐的孩子不要跌入悬崖,而是永远快乐的奔跑,而那麦田似乎象征着物质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满物质主义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悬崖。相对于他那两个糊涂的室友,霍尔顿更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他厌恶这一切,因为厌恶,处于青春期的他就越发的那样做,似乎是一种反抗。
很多时候,我们将自己的不满与叛逆小心地匿藏于心中,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欺骗。为了追名逐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心,那些真实的想法渐渐被封存于心底,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毕竟将自己完全袒露于这个陌生的世界中是不安全的。“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老师,那位有异性恋之嫌的安多里尼的经验之谈。这就是理智与成熟吗,我不敢苟同。但仔细想想,安多里尼的认识倒也无可非议,在这样一个理想主义早已远去的年代,我们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带着面具生活,不得不让自己屈服于种种压力,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丢掉儿时的纯真和对生活的理想,在忍耐、克制甚至卑贱中生活,这听上去有些残忍,但是却又无奈。谁的愿望会是去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呢?或许因为霍尔顿身为富家子弟才使他表达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愿望。然而现实总是现实,霍尔顿最终回到了现实世界中,外表上是因为妹妹的挽留,但事实上霍尔顿也无法离开自己所处之地,或许他自己也明白。流浪的结束也预示着青春期的他锐变的结束。“人只是在不断地出逃和回家中艰难地长大,真实的生活就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意义。”我们是否也体会到了呢?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的确有些相象。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
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如果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纵然生活有时也会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久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
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确让人感到了莫名的悲哀,进而象霍尔顿一样,竟对生活充满了绝望的痛苦,就象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这本小说“明显地过于引人伤感”,具有一种“内在的死的欲念”。当然,我们对生活的过程是充满着热爱的,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痛苦和烦恼,还有许多值得去追求和奋斗的东西,甚至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说起来读这本书,读的过程中心情是挺沉重的,这是一本让人不太愉快的作品,有着阴郁、灰暗的格调,但是书中主人公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还是给了人些许慰藉。
篇二
作者为塞林格,中英文两种语言所写,就看了中文的。
书本讲述了霍尔顿,一个中学生被学校退学(已多次被不同学校退学)后,到回家之间3天游荡时间内的见闻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
霍尔顿是一个比较叛逆的小孩,也许因为自己从小就属于比较听话的那种,对于“坏小孩”的心理思想了解的还不是那么多,这本书中让我了解到叛逆的思维的中学生的想法,包括对待同学,亲人,社会,以及对于自身未来的不是很成熟的理解。在这个时候正确的引导是很关键的,但是往往由于叛逆的思维会对师长的劝说置之不理,所幸的是一般会有一个对小孩有影响的人物,就如小说中的菲比,霍尔顿的妹妹这些人必须对叛逆的小孩进行准确的劝说才能回归正途中……
看到此书中的人物,复杂的心理,就想到我亲爱的妹妹可惜我没能很好的指引她,当初的自己并没有那么强的内心和魄力……
篇三
很早就开始觊觎此书了,但是碍于想要看的太多,所以久久未能一睹芳容。今天终于看完了。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塞林格这家伙真够味儿,结局居然来了个悬而未决。好吧,我想说的是,小说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么?如果这样说的话,塞林格这家伙就真他妈的成功了(引用了作者著作里面的惯用词语,算是对作者的肯定吧,毕竟我是不爱说脏话的)。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述说,让人身临其境。出色的心理描写使人很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以至于不会感觉生涩难懂,相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小说浅显易懂多了。当然,这两部著作是不能拿来作比较的,毕竟都不是同一类型的著作。不过因为我是同时看这两本书的,所以尽管他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因为考虑到理解层次上的话,它们对于我来说就必然有共通性了。
根据小说的情节,我料想,主人公霍尔顿会挂掉的,毕竟他的思想在一步步堕落(照理说应该不算是堕落,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能自拔,不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鄙夷一切媚俗虚伪的东西罢了),一步步走向无可救药的境况,他的脑子也因酒精的麻醉和厌世的情绪而导致思维的混乱。骨子里的反叛特性在他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但是却因为世俗的眼光而不得不压制自己心灵最深处的呐喊。他向往东方哲学,他的愿望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没有喧嚣,没有斗争,没有鄙夷,没有媚俗,没有压迫,没有强制的美好愿望,有的只是一群单纯天真的玩耍的小孩。多么纯粹的想法哟,不过也仅仅只是愿望、梦想罢了。能实现的梦想不叫梦想,只有那些实现不了的梦想才叫梦想。霍尔顿知道这样的梦想是不能实现的。所以退而求其次,做不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就选择隐居山林,一样可以逃出这个纷繁的世界。就在要付诸行动的时候,小妹妹菲比及时拯救了他。怎么说呢?与其说是拯救还不如说是让他摒弃了出世的想法罢了。有一种说法叫做“委曲求全”,霍尔顿的最终妥协也算是一种博大的求全方式吧。我觉得这样理解能够稍微舒坦一点,这样比较对得起我的内心,因为有时候我也有霍尔顿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实却总是把我拉回来了。(菲比的能耐是我所料不及的,这也是导致我没能准确预测结局的原因。但是,毕竟霍尔顿太爱菲比了,我也爱菲比。看菲比的那一段,我总是想到的是我的妹妹,呵呵,以至于感觉特别亲切。所以这样的结局也是情理之中的。)
小说中这么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的活下去!”把“委屈求全”这个成语诠释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人懂得怎么去委屈求全。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细细想来,多么让人纠结矛盾的两句话哦。给你一个选择题,你是要成熟还是要自由?到此为止,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一个关于智者和圣人的问题。大凡智者不一定能成为圣人,而圣人在我看来应该都是智者,就算他们没在某个学科领域内有所建树,但是他们的心境已经能够折射出他们就是一个智者,因为他们能够在成熟与自由之间游刃有余地做出选择,或者他们根本不用选择,因为他们两者兼有,这是你我此等凡夫俗子所不能企及的。很悲戚地承认,我不是一个成熟的人,更不是一个自由的人。如此种种,我还是一个存在很大提升空间的人。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早就听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叛逆之作,标榜前卫的人都不该错过,但我对这样自我标榜的书总有些排斥—直到我看过这本书。一直认为小说,真正的小说,不在于文采和修饰手法,而应当是来自作家内心的对外部世界的真诚体会。如果装模作样的模仿,以让他人不解为乐,只不过是把作者自己的浅薄快乐建筑在读者的痛苦之上的不义之行,它们少了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多的常常是居高临下型的自视清高。没有谁可以对我们这个浩瀚深渺的世界下任何定论—至少我这么认为—而一旦小说家试图这样做时,他们的身份就演变成了小丑。所以我比较偏爱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质朴小说,有一种浸没深沉之美洋溢其中,只能形容为“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这本书中,你看不到什么圣贤来教训,只有一个再真实不过的“我”,讨厌一切“假模假式”的“我”。你可以说这个“我”是反叛社会的。的确,但如果仅因如此就盖棺定论却不尽然。他的厌倦与空虚,来自于一种真正的无奈,而不是做作。更重要的是,他还始终很可贵的保留着一分对社会的真诚和他所羞于出口的“爱”。以及,尤其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的那个理想:“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无限追求。如果说他颓唐,那是一种为残酷的社会所难容的无奈而善良的颓唐。这是发自于真情,是模仿不出的。所以,我不得不承认,在这本书面前,我体会到了久违的感动,因为它的真诚。
德芬前传
听过张德芬“前传”的人,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女子,从公众视野中的台视新闻花旦转身,辞去美国知名公司的高薪,之后的4年一直以家庭主妇为生活要义。不过,张德芬仍保持着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的反思。2007年,她收获了一本直指人心灵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人们又看到了张德芬的另一面,和她平静背后的顿悟及力量。
两年里,张德芬完成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给不寂寞的畅销书市增添了一番热闹。此时,职场小说你方唱罢我登场,给了浮沉在职场的现代人极大的慰藉和一双可以洞见职场是非与黑白的慧眼。此时的张德芬却抱着墨迹未干的一册书稿,在内地苦苦寻找出版社。不过,内地市场的阻力是张德芬一开始就想到的。张德芬提出的“身心灵”概念,当时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相比纸上谈“商”的畅快淋漓,身心灵书籍侧重心灵的修炼和点醒,而非繁缛的情节和技巧,因此更像一碗有补益的鸡汤,直抵人心。因为照顾大众的喜好,她的“身心灵”小说也是几易其稿。从一开始的散文形式,到小说体式的叙述,张德芬反复摸索出一种引人入胜、愉悦感官和内心的写作方式。
对于“身心灵”,张德芬用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诠释:“身”不单是身体,还包括肉眼看到的物质世界。如果“身”被看做一座房子的框架,那么,“心”是情绪和思想,充当房子里的软装修,好比一株植物或一副桌椅,而“灵”就是衡量房子大小的空间。
在《活出全新的自己》中,台湾男子幸雄陷入金融危机笼罩下的尴尬境遇,工厂倒闭、股票套牢,老婆想离婚并要求儿子监护权;另一个主角女强人向东事业顺遂、衣食无虞,却时常质疑自己的人生。他们经历了恐惧、挣扎,在指点下得以揪出症结,慢慢学习关照自己的心灵,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他们就像是在生活压力及情感困境中喘息的现代人缩影,成为张德芬解读现代人心灵的参照。
作为曾经的职场人,张德芬的曲折经历给她另一番的职场理解。台大企管系毕业后,张德芬进入台湾电视公司做了一名新闻主播。二十多岁的她,拥有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名车和豪宅。走在街上,还不时地飞来羡慕的眼光。但她明白,这些光鲜亮丽的虚夸远不是自己想要的。她毅然选择了离开,赴美国深造。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后,张德芬开始了另一个领域的追寻。她接触了投资基金,在房地产公司做营销和销售,开过一家管理顾問培训公司,为企业提供销售市场沟通和人际关系培训,直到在一家知名公司任营销经理。当得到了足够高的职位,财富的积累足以褒奖自己的实力和才干,她却发现,物质的富足或风光也是身外之物。随后,她搬到北京的郊区做了四年的家庭主妇。这似乎是一个冥冥中的指引,2002年起,她开始了心灵之旅。
几年前的张德芬,有着职场女性的坚韧和粗粝,很不快乐也不够温和。回想起年轻时的争强好胜和坏脾气时,她已是一笑置之。在职场的历练教她从与别人徒然角力、两败俱伤到回归自身。而当在职场羽翼丰满、自成一家时,她有了更多的体悟,财富与幸福往往不构成正比。
或贫穷或富裕,对于快乐的缺失或无能已是不能言说的一大痼疾。人们习惯了将过错扔给别人,对自己的生活抱怨和不满,张德芬从他人的身上反观自己,求解不快乐的根源。
四年的主妇生活,也是她专心研修瑜伽和新时代各种心灵课程的开始。外在的光芒淡去,她作为一个世俗的女子怀着虔诚和朝圣般的心,自己放得很低,内心却在充电。
勇气的翅膀
因为内在的逐渐丰满和充盈,张德芬得到了一种真正达成自足、快乐的方式,“在内在中找到满足自己的动力时,外在的生活不可能不好。”大多数人要依赖别人的肯定去生活,开心也依赖外在。而双方冲突、矛盾一旦尖锐,却不知所措。“想要得到快乐,就得把眼光从外收回到自己身上来,觉察自己的思想,到底有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还是在奉迎社会、家庭的要求。”
张德芬始终坚信,心想事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相信而来的。你相信你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对于如何获得心灵内在的能量,张德芬第一次婚姻的失败无疑给了她一些启示。尽管有过失败的阴影,她对再婚的对象始终怀有理想,并一一列出对方条件,直到在香港机场遇到一个符合率90%以上的人,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才能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
自诩为一个勇敢的人,张德芬没有失去梦想的能力。勇气使她可以直面内心的声音,义无反顾地坚守自己。“你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达到一个喜悦的终点。”在面对沮丧和落寞的时候,她形容自己曾像剥洋葱一样一边剥一边流泪。但是,接纳那些创伤和痛苦,重新拾回以前未知的、失落的自己,也将使人更完整。“清除层层的内在的阻碍后,心所向往的东西,也会毫不费力地来到你我的生命中。”
对心灵的探视与观照已是张德芬不可或缺的生活常态。张德芬也钟爱老子,研习禅学。作为写作者的张德芬有着自由的、不受社会束缚的灵魂,写作之外的她做瑜伽,接受媒体采访,忙些家中琐事,生活从容有致、不咸不淡。她不时地与读者碰碰面、交流,传递给他们一种理念和快乐。家庭和朋友是张德芬生活的重心。她对孩子由衷微笑,见到老人心生慈悲。但一想到名利,或者物欲的纷至沓来,却马上摇摇头,从平凡的主妇角色中寻回重心,及时纠正自己。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城市都风靡起各种“身心灵”的课程。张德芬也因为出版人沈浩波的力邀,进入磨铁图书的“心灵书坊”,成为该系列的编者。早期的经历使她与国外大家的作品“相见甚欢”,相比之下,在国内的心灵类书籍却显得十分匮乏。而经济阴影下的恐慌,使心灵补品成为一种人心的温暖和必要。她陆续翻译和引进了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在每一本书里,她都企图以一种德芬式的真诚,唤醒人们对心灵的呵护。原本颇为高深和艰涩的“身心灵”学,也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一段自我成长旅程的分享,并借由她的笔触和口吻,柔软及可亲起来。
【麦田守望者的经典段落】推荐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总结06-16
文学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10-19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字作文07-04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之好句摘抄10-31
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500字11-14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读书心得1000字10-24
麦田07-03
小麦田07-07
《麦田里的守护者》读后感12-07
守望者读书笔记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