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大地测试题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武汉大学大地测试题(精选4篇)

武汉大学大地测试题 篇1

2、了解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石器、天然火的使用、群居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3、了解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知道他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

4、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5、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6、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来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A180前B20万年前C70万年前D170万年前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使用语言D造屋定居

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①弓箭②陶器③打制石器④磨制石器

A①③B②④C③D①②③④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会直立行走B使用打制石器C会钻木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

5、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神话传说B大胆想象C历史文献D遗骨遗物

*6、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

*7、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8、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A手脚有明显分工B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C懂得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

9、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B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

C北京人会用火但不会管理火D北京人用火驱逐野兽,又增强了体质

10、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

A 石器 B 木棒 C 火把 D 弓箭

二、课堂回顾

*1.配一配

请将下列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取得这些进步的远古人类进行搭配,答案是不定向的。

A最早使用石器①元谋人

B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②北京人

C掌握磨制石器的方法③山顶洞人

D学会人工取火

E使用天然火

F缝制衣物

G会制造装饰品

*2.问答题:

有人说“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请你举例说明)

三、课堂延伸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2.北京人喝过开水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半坡聚落概貌,以及半坡人的彩陶艺术。

2、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3、了解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关于半坡氏族聚落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

B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C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D圈养猪、狗等家畜

*3、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

A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

B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C会制造精美的彩陶

D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4、我国最早会建造干栏式房屋的居民生活在:()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北京周口店D珠江流域

*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①水稻②白菜或芥菜等蔬菜③鱼④猪肉⑤粟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6、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B半坡居民C北京人D河姆渡居民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同一生活流域

B都种植原始农业,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9、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A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D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

10、下列国家中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是:()

A印度B中国C埃及D泰国

*二、课堂回顾

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

材料二:在半坡遗址中也发现有谷物的皮壳,是比较耐旱的粟的皮壳。关于粟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与埃及或印度。但许多学者认为后两种说法缺乏考古证据。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会引发原始居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三、课堂延伸

1.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准备一份精心的讲解。

2.古建筑探究:

经古建筑学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因为河姆渡当年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所以先民先是在地上打桩,在上面架设地梁,铺上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在四周排起密密的木桩作墙,然后立柱架梁盖顶。这种底层高于地面,即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至今华南有些地区仍存在。你能根据专家的介绍把河姆渡房屋画出来么?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2、通过了解尧舜的“禅让”,知道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是通过部落民主推举产生的。

3、通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认识大禹具备的品德和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的是:()

A炎帝B黄帝C尧D舜

*2、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A发明陶器B开辟集市C发明车船D发明医药

3、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尧B舜C禹D鲧

*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A尧B舜C禹D启

*6、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闽江流域

*7、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和炎帝B尧C舜D大禹

*8、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

*9.相传,炎帝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发明有:()

①教人农耕②发明医药③发明文字④开辟集市⑤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④

*10、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①黄帝②尧③舜④禹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二、课堂回顾

*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在发明文字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用的方式,叙述先辈们脱离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这些以「三皇」(三皇:)、「五帝」(五帝:)为主要脉络的古代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从走向部落、部落联盟,并逐步发展成民族和的历史轨迹。此外,中国的文明传说是起源于时代。因此人们常以「炎黄」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为害禹治水,为治理洪水「居外十三年,」。禹用治水,导小水入于川,导川水至于海﹔不仅消除了洪水,还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后来舜推举禹为他的继承人。以后,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中华文化模式逐渐定型。历史上把代表这一文化模式的族群,称为。

三、课堂延伸

*1.谜语竞猜:

千头万尾一条虫(打一历史人物)

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打一传说中人物名)

*2.请你找资料探究,为什么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收集、观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及资料,来了解彩陶的造型、颜色和图案,分析彩陶的用途,想象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

2、通过亲手尝试制作陶器作品,加强对陶器的认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看图说话:

1、图片欣赏:

2、请根据图片和表格内容大胆想象和猜测,将你的想法填入下表,并和你的同学交流:

陶器名称造型及颜色用途美学的角度

人形陶罐

小口尖底瓶

人面鱼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

3、通过课堂交流,以上原始陶器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

半坡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为什么做成那个样子?如果用这个瓶子去河里汲水,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为什么?

二、课堂回顾

*史海破迷

1、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彩陶中的颜色(例如:红色、黑色……)是从何而来?

*三、课堂延伸

1、请有条件的同学亲自去尝试制作一个陶器(可以把作品的图片贴上,也可以把你的设计画出来)

2、在动手实验中,你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收获吗?

[单元综合测试(B)]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关中国原始人类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2.以下不是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目的是()

A.烧烤食物B照明C御寒D娱乐

*3.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用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现代人类

*4.以下最有生存能力的是()

A.猿猴B北京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

5.下列的人类远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6.“劳动创造人本身”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使用语言D.造屋定居

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8.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①弓箭②陶器③打制石器④磨制石器

A①③B②④C③D①②③④

9.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丁村人

*10.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1.中国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尧B舜C禹D鲧

*12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3.小红家有复制的鱼纹陶盆,小丽认为:它如果是真品肯定最早是()生产的。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4.上题中提到的鱼纹陶盆是()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15.一位同学拿着已经做好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考同桌它们有什么不同,以下回答不正确的是()

A.使用时间不同: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B制作方法不同:打与磨

C.劳动效用不同D形状是不同的:圆形与方形

16.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第四课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17.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国王是( )

A.舜 B.尧 C.禹 D.启

18.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取得的几项重要成就是()

①种植粟②能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

④铸造铁器⑤发明瓷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⑤

*19.此图反映了谁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A.黄帝 B.尧C.舜D.炎帝

20.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的建立者是()

A.尧B.舜C.禹D.启

*二、材料分析(10分)

1.“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

分析回答: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请阅读下列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请回答:

1、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

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3、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4、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是进步的?你喜欢哪一种?

*三、问答题(20分)

1.以史为镜(10分)

“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2.探究园地(10分)

课题:观察人面鱼纹彩陶盆。想一想彩陶盆上为什么要刻上这些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象征着什么?

(1)写出你选用的研究方法。

(2)将你的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字。

[探究训练(C)]

*一、时光隧道:

1.如果你有一个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你会探访哪个时期的上古人类?为什么?

2.如果要你带一件东西送给他们,你会带什么?

3.如果要你带一件东西回来,你会带什么?

*二、说图解话:

根据图片所提示请你写出半坡“半地穴式”制作过程,并说明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三、情境再现

*走进山顶洞(以第一人称描述山顶洞人的生活或劳动情境)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的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迭顺序。

武汉大学大地测试题 篇2

16日, 雨仍然下得很大, 丝毫没有停的意思。住所距离黄鹤楼很近, 大家便到附近的商店购买了雨伞, 冒雨游览了武汉名胜黄鹤楼, 来到楼前, 气吞云梦四个大字马上给你气势磅礴的感觉, 登上楼顶, 武汉三镇尽收眼底, 宏伟的长江大桥架在龟蛇两山之间, 或俯瞰, 或眺望, 一片绮丽风光, 在茫茫细雨中营造出浪漫的意境。

晚上, 雨依然下着, 我们在路边站了一个多小时才打上了车, 虽然下雨交通不便, 我们还是按时来到了汉口黄浦路礼堂, 观看了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的黄梅戏《霸王别姬》, 这出戏以新的视角、新的解释、新的人物命运再现了这段乱世中的凄美传奇, 整台演出高雅流畅、一丝不苟, 婉约妩媚的曲调和精湛的舞台艺术演绎了一出别样的《霸王别姬》, 服装以及舞美设计等也新颖别致, 颇具视觉冲击力,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日, 雨继续下着, 早晨我和同伴商量, 到武汉总不能错过这里有名的特色小吃。于是, 我们打车前往有名的小吃部落——户部巷, 这是一条窄窄的巷子, 在人潮涌动的小巷子里, 我们也随着人流在左右穿行, 热干面、烧梅、灌汤包、豆皮、沙锅、烧麦、水饺等等小吃在商贩子的口中吆喝, 我们从巷头走到巷尾, 几乎把所有小吃都吃遍了, 走出这条巷子就看到了长江, 啊, 眼前宽阔的江面、滔滔的江水和那雄壮威武、凌江飞架的长江大桥, 让人心旷神怡, 感慨万千。

晚上七点半, 我们打着雨伞步行来到了坐落在武昌的湖北剧场, 观看了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演出的大型音乐剧《大三峡》, 音乐剧《大三峡》以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讴歌了三峡工程的伟大和建设者青春勃发的风貌, 剧中的音乐风格也相当多元, 除了体现鲜明的湖北民歌外, 还加入了很多流行音乐及爵士乐的元素, 多角度, 多视点, 多层面的艺术处理, 为舞台增添了许多亮点, 大气磅礴的音乐和绚丽的舞美、灯光将三峡铺成了一幅摇曳多姿的人文山水的风情长卷, 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瑰丽奇妙的艺术新境, 感到了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剧中所展现出浓烈的地域特色、高亢的性情、震撼的气势、细腻的表演、不加解释的时空自由流转、大胆与激情的编排以及大场面结构变化的巧妙处理等, 这些精致的表现和前沿艺术的精彩展现, 无疑, 有益于对自身艺术品质的思考与发展, 同时, 也有助于自身艺术创作的借鉴与提高。

18日, 我们带着收获的欣喜踏上了返回的归程。在湖北武汉三天的紧张行程, 不仅观摩了国家艺术盛会的顶尖佳作, 同时也看到了大武汉高楼耸立的繁华景象和人们时尚的精神风貌, 感受到了武汉鲜明的文化品质和底蕴的厚重。早就听说武汉楚文化以及历史人文的景点很多, 但由于时间仓促和阴雨天气, 只是匆匆走马观花地游览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街心的孙中山铜像、武汉博物馆等, 没有更多的亲临了解和品味, 不免有些遗憾。

武汉!着实的一个大武汉!一个特大型城市的大武汉!登上黄鹤楼“楚天极目”, 透过时空, 它像是在诉说着三国赤壁的感慨与风云, 承载着楚汉的变迁与沧桑, 它又像是在见证着这座不朽历史名城的硝烟与风华, 续述着江城“一桥飞架南北、龟蛇锁大江”的豪迈与时代辉煌。耳边的楚编钟仿佛奏响, 黄鹤楼旁的吉祥大钟雄厚悠远, 让我们撞击的钟声撞出好运!撞出吉祥!撞鸣楚天!

摘要:2007年11月5日至20日,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举行, 来自全国各专业艺术院团的54部精彩剧目将角逐中国艺术的最高荣誉“文华奖”, 20余部中外参演剧目也在艺术节精彩亮相, 荆楚大地的武汉以及襄樊、宜昌、荆门、黄石和鄂州花海如潮, 呈现出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13日和14日, 我所在的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也在这次艺术节的宜昌上演了河北梆子《大都名伶》, 并获得“文华剧目奖”。我有幸赴湖北主会场武汉观摩了三场精彩剧目, 亲身感受了江城楚韵和艺术盛会的精心佳作。

武汉大学大地测试题 篇3

曾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市如今持续着往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城墙高耸,钟、鼓二楼遥相呼应。拦一辆出租车,跟摇头哼唱秦腔的司机说一句:“到西电。”那司机十有八九会在车上乐呵呵地给你讲述它的传奇历史:它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它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成为当时红军抗战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唯一一所参加过长征的技术院校,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时的广播系统就是由这所学校的师生搭建的……而那句广为流传的“北有哈军工、西有西军电”肯定也是司机最喜欢和你唠叨的。

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老校区,马路两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正对着的便是一座仿前苏联所建的飞机型建筑——这里是孕育中国电子通信领域人才的摇篮,而一转眼,它已有80年的历史了。80年,这所校园里走出了百余位共和国将军,走出了保铮、王越等两院院士,走出了像联想总裁柳传志、中国移动总工程师李默芳一样的商界领袖,也有像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凌力一样的文坛大师,更走出了15万余电子通信人才。西电,一直穿戴整齐地守在中国西部,为中国建设输送着新鲜血液,也记录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漫漫车辙。

“西电的专业比学校更有名气。”西电的招办主任毛立强自豪地说。提起西电的电子与信息学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多年的积累,让学校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和优势。如何证明?先来数数西电创造的“第一”: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这些都是西电学术尖端创造的成果。

在学术成果的应用上,西电先后与西安高新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地区、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近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也加入了与西电进行校企合作的行列,意味着企业与高校的创新资源将得以重新整合应用,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需求将得以更进一步发展,西电在三秦大地上也迎来了新的活力与责任。当西电研制出的图像压缩技术应用在嫦娥一号、二号上时,当西电校友杨宏所主持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时,这所学校沉淀近百年的力量正在逐步展现。伴随着西咸新区的成形与西安建立国际化大都市脚步的逐渐加快,西电以其学科优势为这座千年古都的涅槃带来了强大的人才与知识储备。

如果说西电老校区象征着八十年的红色历史,那么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的新校区则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未来——这座占地三千亩的校园南邻终南山北邻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古一新昭示着它连通历史未来的巧妙地位。初冬清晨,登上西电新校区的钟楼,眺望远处如黛青山,阳光驱散了氤氲薄雾,也照亮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那逐渐清晰的未来。

武汉大学大地测试题 篇4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学这篇《沁园春·长沙》时,我刚好上高中一年级。当时,就被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那宏伟的气魄、意气风发的雄姿所折服了。作这首词时,毛泽东才32岁,正是青年时期,奋发有为的时刻。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当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从这篇词中就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是何等的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何等的具有为了革命奋斗毕生的决心!

虽然,那个革命的时代,已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但那种革命的精神,那种为了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却一直影响到现在。读着毛泽东的诗词,那当年的群众运动和革命战斗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身临其境。那时人们热血沸腾的革命情怀,至今还能感受到,还能让人深受鼓舞。

诚然,当时的革命前辈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这一点,没有值得我羡慕的地方。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他们的革命热情,是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不顾一切的勇气。我一直都很崇拜中国***,一直都想加入中国***。

中国***的事业,在每个国人心目中,都是有目共睹的。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该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呀!可是,我对自己说,不能为了入党而入党。因此,我一直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我们党的党史和党情。从中吸取养料,从中培养我的思想,再从中得到升华。

我坚信,只要抱定坚强的信念,切实以党员的一切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一定会在党组织中,经受住洗礼和考验,也一定会积极投身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好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她的光辉照耀千秋万代!

上一篇:分手后伤心的句子下一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