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共8篇)

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 篇1

从事任何一种技术性的工作都要有基本功的训练,钢琴演奏的技术性要求更是非常高。因此,基本功的训练就更不容忽视。钢琴演奏的基本练习主要包括: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等。

简单地说,将音乐所用的乐音,按音高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形成阶梯状的序列,就是音阶。音阶的练习对演奏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是各种演奏技术的基础,对手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钢琴作品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音阶式的片段,如果演奏者能非常熟练地弹奏音阶,那么在演奏乐曲时,就可以得心应手。玛格丽特·朗曾说过:“一挥而就的快速音阶弹奏,是进入高级演奏艺术的绝妙台阶。”弹音阶,所有手指都能得到练习。十个手指天生的能力不一致,而音阶要求每个音的力度要均匀一致,练习音阶就会使手指得到平衡发展,并提高控制手指、运用手指的能力。音阶的弹奏最后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可以训练人的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

音阶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音键的位置。全部音阶,由24个大小调组成。我们接触最多的欧洲钢琴音乐,几乎全部属于这些调式、调性。熟悉了音阶,也就熟悉了所有这些调式、调性。在乐曲中,常有音阶或音阶式进行,往往这也正是技术难点。平时弹好音阶,就为克服乐曲中的难点,事先做好了准备。表面上,音阶的音符是按顺序排列的,认起来并不难。但实际上,把

音阶弹得较快而又均匀,是很难的。必须每天认真练习,长期坚持才能弹好。音阶弹奏的水平,是学生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音阶主要分为:

(1)大音阶,两种。分为自然大调音阶与和声大调音阶。一般主要练习前一种。

(2)小音阶,三种。分为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主要练习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

(3)半音阶。此外还有各种民族调式音阶。

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大音阶和小音阶,可以看到它主要是由两种因素构成:一为用三个或四个、五个手指连续弹级进的音。一为用大指从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弹奏音阶的基础,是手指通过五指练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这个基础上,学会手位移动的正确方法就是弹好音阶了。在教学中称它为“转弯”,大指必须转到其他手指下面去弹奏,这是弹好音阶的关键。

学习音阶,右手宜从B大调,左手从降D大调开始,这样大指正好在白键上,其他手指都在黑键上,最符合自然手型,容易掌握。然后右手再学习E、A、D调,左手学降A、降E、降B等调。这样安排出自对弹奏的科学性和弹奏由易至难的渐进性的考虑。当然也可以用从C大调开始,逐渐增加调号的顺序学习。

一、弹奏音阶的基本要领。以右手C大调音阶为例:

(1)第一个音用将手“落下”去的方法弹出。在速度不是

很慢时,第一个音落下去的同时第二个手指就要抬到一定的高度,做好触键准备。

(2)提前准备的原则是:假如是用很慢的速度练习,抬指准备可以不与弹前一个音同时,因为停在空中等待会带来多余的用力。但在稍快的速度时,则务必在弹前一个音的同时,抬起后一个音该用的手指,及时做好准备。而在很快的速度时,几乎是第一个音一出来,后面的几个手指随之就都做好了准备。这时,准备的手指并不抬得很高,但务必在指端与键面之间保持一点距离。

(3)C大调的E到F,是右手3指后接大指而必须移动右手位置的时刻,是弹奏音阶的关键。要领是,在3指弹E的同时,大指已经在手腕的协助下,从掌心下面移动到了F音的上方。到了B和下一个C,即4指到大指时,要领与3指到大指又是一样的。

(4)大指触键可以有手腕的协助,但务必也要有独立的下触动作,不能只靠手腕。

(5)大指触下F的同时,2指就要处于G的上方,刚才斜着的手也要同时正过来。下行时的道理相同,在F到E,即大指后接3指时,一定要在大指弹下F同时,3指已经从大指上面转移到E的上方。大指到4指的连续也同样。

(6)音阶各音的力度、音量要均匀,唯最低音和最高音可稍强调一点,因为这是线条的转折处,要给人一个清楚的印象。

(7)手掌、手腕基本平稳,腕、肘部保持自如感,配合手指的转换,尽可能提供“方便”。

(8)初学音阶,开始先分手练,以便听清每一个音的质量是否都合格、统一,转移位置是否感觉自如,检查指法是否准确,之后再合手练习。

二、指法正确是弹奏音阶顺利的保证,因此必须严格地掌握正确的指法:24个大小调左右手都各有七种指法。要通过分析进行归类,这样才不容易忘记

(1)右手:白键除F大小调外,C、D、E、G、A、B大小调的指法相同。

降A(升g)大小调以及升c、升f小调指法相同。

F、降E、降B各大调与该同名小调指法相同。

降D(升C)与降G(升F)大调与其他各调指法都不同,需逐一记忆。

(2)左手:除B大小调外,C、D、E、F、G、A各白键大小调指法相同。

降D(升C)降A(升g)各大调与该同名小调指法相同。

B、升F(降G)各大调与该同名小调指法相同。

降b与降e小调指法与其他各调都不同,需逐一单记。

以上分析中提到的小调一般对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都适用。但旋律小调有两个例外:左手升g小调与右手升c小调,它们本身的上行与下行指法不一样。

三、音阶弹奏应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音阶弹得速度快而又力度强,不是短时间练习所能达到的。对于初学者,在速度、力度的要求上,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音阶练习可经过由弱、慢逐渐到强、快。在开始时慢而又弱,是为了找到在最自然、最省力,手腕和手指最协调的状态下,弹出最均匀的音阶,当然不能过慢。无论一个八度还是四个八度,都要作为一个整体去感觉,做到动作有连贯性。只有在连贯性中,才能显示出阶梯的音的序列来。如果速度过慢,每个音停留过长,就会变成一个个孤立的音,动作也会连贯不起来,还要削弱或失去音的阶梯性的声音形象。

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 篇2

首先, 教师要有宽泛的知识面, 即对作品特点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 要熟悉大量的作品, 了解每个时期、各个乐派的创作风格及特点, 并掌握曲子的重点、难点,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安排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曲子。比如说, 介绍作品的相关背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演奏作品的理解, 从而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指导自己的演奏。教师还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或恰当的比喻让学生体会作曲家情感、情绪的变化, 并且让他们把这种情绪融入到音乐中去, 通过音乐把它表现出来。同时, 教师介绍一些作曲家的奇闻轶事等内容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活跃课堂气氛, 给学生留有遐想的空间, 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其次, 教师要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在教学中, 虽说演奏水平的高低不是评判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 但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在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演奏能力达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对乐曲的每个段落运用什么样的演奏手法、演奏技巧做出正确的判断, 才会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什么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走弯路, 培养他们正确的练琴方法与好的练琴习惯。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成适合学生理解、接受并能演奏的形式, 传授钢琴的演奏技巧与技能, 达到教学的目的。殊不知一名钢琴教师连这个基本的能力都没有的话, 又怎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演奏能力还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弹奏示范。这样可以让学生马上领会到老师要求的声音效果与触键感觉等。通过老师的亲自演奏, 学生有了一个直接的听觉效果, 这样更能让他们在练习时准确把握作品。尤其是针对那些低龄儿童, 老师的示范更显重要与必要。

第三, 教师要有一定的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在钢琴教学中, 师生的沟通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这其中包括了教师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来向他们讲解作品, 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除此之外,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作品的认知程度, 以便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 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 学生也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 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练琴过程中有什么技术问题或不解的地方也要及时地向老师请教, 不要不懂装懂, 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进度。通过这种方式, 一方面, 教师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一些症结所在, 有助于日后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另一方面, 学生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从教师的某些话语中得到启发, 使自己一直费解的问题有了答案,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 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斯波尔丁 (spaulding, R.1963) 和罗森什尼 (Rosenshine, B.1971) 报告都表明, 教师在教学中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相关, 善于发现学习中的症结并懂得在特定的教材与达成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的教师所教出的学生的成绩, 要大大高出那些不充分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所教出的学生。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性, 内容讲解分明, 语言表述准确, 使学生们能够一听便知, 以便在课后练琴时有目的性与针对性。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完成情况和实际操作能达到的水平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或是提出学生本人在现阶段根本无法达到的演奏标准都会大大削减学生的练琴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也会渐渐地淡化。在课堂上, 教师要经常地鼓励学生, 肯定他们的成绩, 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

最后,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做到因材施教。一视同仁, 是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以及个人能力的差异, 铸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气质, 不同的对音乐的理解、感悟能力, 所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乐感不是很好的、不善于表现自己情感的学生, 教师更应该格外关注, 不要对他们的演奏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甚至做出严厉的批评。学生需要的是老师更多的支持、鼓励与帮助, 老师的情绪与语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一味地批评指责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影响其身心发展。针对这些群体, 教师要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 要用亲切的语言、和善的态度进行讲解, 让他们放松心态, 使其感觉到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甚至可以讲一些笑话、趣事等来调节课堂的氛围, 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 让自己能够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条件下进行演奏。通过启发、诱导等方式,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其建立自信心, 从而勾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演奏热情。

综上所述, 这些基本素质都是作为一名合格钢琴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充分掌握并运用到教学中去, 才能履行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应尽的职责。

钢琴教学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学科, 教师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技能外, 还要进行不断地学习、深造, 接触并掌握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 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与时俱进, 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样, 才能适应钢琴艺术发展的需要, 才能为我们的钢琴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浅谈体验教学的基本特征 篇3

在深入把握体验的内涵之后,我们提出体验教学的概念。体验教学可以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是可重复经历的情境或机会,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内心体悟感知的过程中理解和建构知识意义、培育情感、提高能力、形成价值的教学观或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深入探究了体验教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社会生活性

教学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经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结合,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融合统一。学校的生命源泉在于学校和学生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学校本身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在这里充满了人的价值、情感、交往,体现着人的生命的律动。体验是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以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体验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活性与体验性。生活世界是人类最根本的家园,是人的生命发展的基点。学生以 “生活经验”为基础不断地体验与领悟当下的课堂生活,在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产生自我认同感与价值感,增强自我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杜威强调“学校即社会”,强调“从做中学”,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体验教学强调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操作、实践,在体验中实现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与人格升华。体验教学重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生命对于知识与生活应有的体验感受,教学的生活性和生态观是其重要体现。

主体参与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核心,教师是居于统治地位。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缺乏独立性。传统的教学虽不能武断地理解为是灌输性教学,但却极易造成教学的灌输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在体验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有无老师的参与指导,首先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融入与体悟,主体的角色在感悟中得到完全认同,体验总是具自我性的,他人无法代替,否则就会失去体验特性。当前很多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缺少兴趣体验,主要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缺失与参与意识的淡漠造成的。主动参与性是体验教学的重要特性,体验教学要求老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存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动态生成性

生命是动态、流动、生成的,体验教学亦然。我们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教学,力图以体验为視角来把握教学的本质特征。体验教学凸现教学活动的动态感和生成性。学生的体验是变动不居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不仅要在体验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来感受、理解、体悟、领会生命的价值,凭借自己的直觉、情感、想象和灵感来明了生活的意义。弗洛姆认为:“个人的整个一生只不过是使他自己诞生的过程;事实上,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充分的出生。”这意味着生命体的存在不只是一个静止的结论,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存在”的人,人的生存就是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与不断的学习过程。生命个体在不断领悟和体验中,追寻着自我发展与人生意义,这既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不断生成的过程。

人格健全性

生命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生命个体要经历诸多的人生体验,在我们看来每个人就是一部生命体验的百科全书。由于遗传、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差异,学生显现出不同的兴趣、需要和不同的感受能力,但正是意义视角的各异造就个体对生命价值和对世界意义的独特体验。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使知识转化为智慧,把文明积淀为人格,那么具体教学中必须深入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个性特点,引导学生以其独特的体验方式促使其“生活世界”体验与“科学世界”体验的有效接轨,于体验中塑造健全人格。

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视角仅局限于学生智能的提升,如此就会造成学生生活意义的缺失,使生命的完美性大打折扣。一个“完整”的人绝不仅仅是智能的发展,这只是人生命发展中一重要因素,体验教学可以激发与生成生命发展中更为重要的品质: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价值观,注重学生生命价值的完整性,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体验教学的主旨是引导学生不断趋向人格的完善与生命的完美,彰显了教学的人格健全培养的价值取向。

(王晓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刘红梅单位: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 篇4

在当今开放式教育的背景下,钢琴教师要走近学生,尽量多与学生互动,着重了解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完成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要改变教学方式,让乏味的课堂变的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及时纠正学生们演奏技术中的盲点,促使学生完美的演绎曲目,为听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一、钢琴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学生划分

每个学习钢琴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验阅历,所以他们对钢琴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基本功也参差不齐。一类是学习钢琴的专业生,他们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对钢琴的理解也相对较深,可以演奏出一些比较难的曲子。这类学生比较好管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较高;第二类是学习一些与音乐有关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钢琴的基本功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并不扎实,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第一类的高;还有一类是与钢琴专业无关的学生,他们在钢琴面前完全是个新人,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会很高。在钢琴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这三类的学生,所以教学的难度也会大大提升,制定的教学计划也有很大差异,学生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分出这三类学生,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当然,不同类别的学生对于钢琴的认知程度也不相同。为了防止学生之间的矛盾,相互之间要分开进行教学,或者各自带上耳机进行不同钢琴曲的弹奏训练,学生之间互不干扰。教师则进行一对一的检查,给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集体式教学”可以有效降低“一对一教学”的高额成本,同时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钢琴教学基本功训练的能力提升

学生能否弹奏出一首优秀的曲子,识谱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部分学生因为急于求成,对于识谱这项技能的学习并不是特别扎实,在演奏时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常识性错误,给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音符所代表的含义,让学生对每一个音符进行理解和消化,告诫学生不可急于求成,扎实的基础是成功的根本。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针对这些学生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慢慢提高自己的识谱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心态很重要,要心平气和地教学,引导学生找准每一个音在键盘上的位置,并快速找出下一个音的位置,这样在弹奏过程中才会有更好的体验。灵活的手指是演奏好钢琴的基础,教师要教导学生均匀发展每个手指,因为演奏过程中每个手指都有它的作用,手指的均衡与否直接决定着演奏的成败。不同的钢琴曲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同,只有均衡提升每个手指才有可能弹出不同的曲子。因为受人本身因素的影响,二、三指常常会牵动四、五指,所以坚持不懈的训练才会在演奏中取得好的效果。不同的曲子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一首曲子中的情感表达同样重要。要把曲子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娴熟的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是演奏的基础之一,但是只一味地追求快速的弹奏缺少对音色以及情感的表达,弹奏出来的曲子也是不完美的。所以,对于触键方法也要尽可能地多的掌握,适当的触键方法能更好的帮助情感的表达,弹奏钢琴本身就是传达一种音乐情感。但是训练者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乏味的训练只会使音乐灵感丧失。一个优秀的演奏师就是用音乐与观众产生共鸣。

三、钢琴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方式

师生互动很重要,同时“填鸭式”教育已经不适合目前的教学形式,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只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要学会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中来,比如影视作品中的钢琴曲教学或者了解学生们喜欢的钢琴曲教学。真正的钢琴曲是深入人心的,这与每个钢琴师不断地训练是息息相关的。关于触键可以选择可以先从锻炼手速开始,快速的摁一个键和慢速的摁一个键音色是不同的,训练乏味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些锻炼手速的电脑游戏也是不错的。关于音符的训练方法可以准备一些纸片,随机抽取并快速的说出音符所代表的含义。无论什么方法,在弹奏的时候都要用心,用心去感受作者每一个音符所表达的含义。总而言之,要想弹好钢琴,离不开不间断的训练,希望每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钢琴师都能克服这些枯燥的训练,吃得苦中苦,才可成为人上人。扎实的基础才是一切优美作品的基础所在。教师同学生都要戒骄戒躁,一同完成每一堂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5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符号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集合体。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变更。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形式的音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译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词、句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启示:A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掌握音义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B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分支系统。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C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P67)

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言语的区分,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启示:注意言语和语言、言语层次的教学与语言层次的教学的统一。

A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

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B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注重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教学。

3、语言有生成性

语言有极大的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由音位到语素到词到句子,层级递增。

启示:A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的能力。B教学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活动进行表达和理解。表达往往采用读和写,理解往往采用听和读的方式。

启示:A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B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技能课的特点。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交际能力。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人类的主要思维活动——概念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进行。思维过程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思维结果必须通过语言来固定、完善并保存、传播。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必须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语言的结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维的方式和习惯。不同民族的思维能力一样,只是思维方式既有共同一面也有相异一面。共同之处使得可以相互理解;差异处会在交际中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应验包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启示:A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学中通过各种渠道介绍汉民族的思维方式。B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中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学生用汉语进行理解和表达。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世界上语言有5000多重,各种语言间有一定的“普遍特征”,但是不存在全人类共同使用的语言。语言大体上是按民族来分划分的,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形成了语言不同的特点。语言离不开民族或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并反应文化,成为文化的载体。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所反映的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负载该文化的语言。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必须遵守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规约和社会习惯。

启示: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的因素。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启示:A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B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C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质,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指导教学。二 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19世纪以前语言学附属于哲学、语文学等学科。未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初历史语言学兴起,把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语言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四个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P72)

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该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主要研究印欧语系各种语言在不同时期结构上的相同点,寻扎其相同的来源。最初是英国学者琼斯(W.Jones)与1786年提出,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等有共同的来源。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为: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R.Rssk)、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J.Grimm)和葆朴(F.Bopp)。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施来赫尔(A.Schleicher)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系谱系树形图。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新语法学派”,主张研究个人语言的特点。

德国学者洪堡特(W.Humboldt)就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以及语言类型学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被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局限: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较,忽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2、结构主义语言学(P73)

1906——1911,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1916年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了他的讲稿《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语言理论的核心是:

①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由很多小系统组成; ②符号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任意的,一旦形成以后又具有约定性。

③符号系统内部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④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区分了“内部语言学”(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外部语言学”(语言与社会、民族、文化、政治等的关系)⑤提出区分“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演变的“动态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状态的“静态语言学”),主张对语言进行共时研究。20世纪前半叶,欧洲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30年代出现三学派: A强调语言符号功能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 B强调语言符号间各种关系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

C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影响最大),创始人为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和布隆菲尔德(L.Bloomfield)。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主张用共时研究的方法,通过可以观察到的语言材料科学地、客观地描写语言的内部结构,揭示系统内部的关系。布隆菲尔德还受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后期又出现了伦敦功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和莫斯科控制结构语言学派。

贡献: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结构描写方法。

局限:只集中于语言形式、结构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3、转换生成语法(P74)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N.Chomsky)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诞生。乔在语言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目的上猛烈抨击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都不能回答“语言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不能解释语言是如何为人所掌握的,反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只以人们的实际话语为对象,以语言的描写和分析为目的。他提出区分“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认为语言表现不能全面反应语言能力,只就有限的话语进行结构分析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无法解释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特征。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的规则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中的语言能力,提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的假说和“深层机构”、“表层结构”的理论。把语言学的触角伸向人类认知领域,探讨语言的心理过程。

4、功能主义语言学(P75)

60年代末、70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兴起,标志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韩礼德(M.A.K.Halliday)、法国的马丁内(A.Martinet)等,中心在欧洲。伦敦功能学派的弗斯(J.R.Firth)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韩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二)一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77)

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根据转换生成语言理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

能正确组合声音和语素;能区分是否合乎语法的句子;能区分结构相同或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句子;能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能区分同一结构的歧义;能区分句子中的语法关系;而最根本之处则是能运用这一有限的规则体系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语言能力”主要是与语言形式结构有关,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在60年代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指能够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在不同的场合、地点对不同的人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他还进一步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M.Canale)等于1983年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P78)

①、语法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掌握听说读写技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②、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环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③、话语能力—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④、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地处里语言的能力。

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的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则。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和知识,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和技能体系。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教学目标是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是创造性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是评估语言学习效果的标准。

2、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P78)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语言功能: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说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形式主义语言学所涉及到的功能是指结构功能和语法功能。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强调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职能,人们更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韩礼德认为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七种功能: ①、工具功能—用语言表达愿望、要求

②、控制功能—用语言支配或控制别人的行为 ③、交往功能—用语言与别人交际

④、表达个体的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个性、感情,发现自我 ⑤、启发功能—用语言询问以认识周围世界 ⑥、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⑦、信息功能—用语言传递信息(掌握最晚)韩礼德把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 ①观念功能—表达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 ②交际功能—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 ③话语功能—使语言的组成部分连贯衔接

3、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P79)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话语从形式上看通常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可能是句组、段落甚至篇章,也可能只是一个句子,一个短语甚至一个词。话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美国学者哈里斯(Z.Harris)于1952年最早提出这一术语,现已发展成为新的边缘学科“话语语言学”。主要研究句子间的结构衔接、语义连贯、句际关系、话语结构、会话分析、篇章结构、话语与语境、话语与信息等。由于话语是口头表达的一种常见形式,对日常会话的结构与规律进行分析的“会话分析”已成为话语分析重要的组成部分。7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萨克斯(H.Sacks)提出会话的特点是“话题轮换”(“话论”“比邻应对”“插入序列”“分叉序列”“预示序列”“开头序列”“结束序列”

话语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必须加强连贯表达的能力,培养话语能力等。(P81)

4、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他指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奥斯汀(J.Austin)认为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对“会话含义”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言外之意的研究。60年代中期,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认为会话能顺利地进行需要双方互相配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规则。

他提出合作原则:

1、质的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

2、量的准则——所说的话要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3、关系准则——所说的话必须是有关的、切题的4、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有条理、简练,避免晦涩。会话含义是指会话中说话者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

英国学者利奇(G.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同情准则。二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语法方面 汉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格、时、态来变位。只需要改变词序,无需添加任何附加成分,形式结构简明。

语音方面 汉语只有400多个音节,加上4声的区别,一共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而且汉语声、韵、调的音节组成,声调变化都有较严格的规律。

词汇方面 词汇结构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汉语构词法灵活。词、短语、句子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语法方面 汉语重“意”而不重“形”,以意合为主,隐形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词类具有多功能性;双音节化的倾向影响到语法形式;句法结构中松散的主谓结构和大量的述补结构,还有像“把”字句、“被”字句等特殊句式。

语音方面 最大难点在于声调。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还有几组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区别。

词汇方面 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还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大量的固定四字成语,古语词。

汉字 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难认、难记、难写。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教学活动。原因如下:

1、第二语言教学所教的是一种新的代码,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新的能力。学习中还受第一语言的干扰

2、第二语言学习场所远远超出教育学所关注的学校,而是整个社会,特别是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环境。

3、本学科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即对目的语掌握的熟练程度也超出一般要求。

4、检验语言学习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在交际中能否运用,也比其他学科更清楚。一 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和培养的活动。

1、教育的作用

对社会来说,在于传授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知识、技能和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对个人来说,在于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健全人的个性,使人类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得以满足。

2、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科学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德育:指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指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体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美育:增强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并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二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教学和教学论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与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研究称为教学论

2、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P90)

A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真实接触客观事物,而是通过书本和课堂接受前人总结的实践经验,形成基本认识,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去。

B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

C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不只是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而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

D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要求,而是在教师和课本影响下进行的。

3、教学过程的模式

传授式:即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代表人物—夸美纽斯(J.A.Comenius)。

活动式:即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代表人物——杜威(J.Deewey)。

发现式:即既主张学生学习最新、系统的、有严格逻辑结构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代表人物——美国,布鲁纳(J.S.Bruner)发展式:认为教育的过程不只是智育的过程,而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代表人物——前苏联,赞科夫。上述教学过程的模式给我们的启示:(P93)

A应当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同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课程也应有不同的模式。

B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要吸取各派之长,克服其局限性。

4、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①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⑤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⑥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⑦直观性原则 ⑧巩固性原则 ⑨量力性原则 三 教学内容与教学法

1、教学内容与课程论

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学习者所提供的一切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专门某一门教学的科目。

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影响最大的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 这是一种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以各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体系来组织课程。缺点是对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考虑不多。(希腊的夸美纽斯和德国的赫尔巴特代表)

活动课程论 这是一种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含了各方面的知识,课程的安排应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缺点是对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逻辑顺序主义不够,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代表人物是杜威。

现在的课程结构一般既有学科知识课程,也有如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课程。

2、教学方法(P98)

教学方法: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

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

A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 B教学手段不断地改进 C课程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A启发式 B多种教学法结合 主要教学方法:

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 篇6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内蒙古教师招聘之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是

什么

教学设计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一、教学设计特征——学习与创造.教学设计的特点

1.问题情境体现文化底蕴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现各学科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示,体现各学科学习对自然、历史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关注和热爱;通过各学科故事或各学科史的讲述,培养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各学科研究工作中的伟大人物介绍,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2.教学设计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教育规律的基础规律和基本观点.在反映各学科教学观念的案例中,执教者抓住其中能说明问题的“亮点”展开,并加以分析,进行教学设计.3.学习过程的设计体现自主精神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精神的充分发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强化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学———讲———练”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上,学生的自主精神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活动来体现的,可采用实验、尝试、猜测、讨论等方式进行.4.知识建构体现渐进过程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入,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5.课件制作体现动态交互 在新理念下,计算机课件制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体现真实、美观、动感外,特别强调它的交互性,所用数据可以修改,使课堂成为实验室;学生可上机设计并操作,还留有课后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的余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关注具体各学科内容的特点 一方面,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写中,应将各学科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具体各学科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栏目作专题介绍;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来源,以便学生自己查阅、收集整理.另一方面,要注意新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理念、新内容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素材编写上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职业高中各学科课程中的新内容之一.在设计教学素材时,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提供实例,使学生经历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操作等过程,从而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而不应将算法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同时,教学素材的设计还要注意在能够与算法结合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认识.此外,应把“各学科探究”、“各学科建模”和“各学科文化”等新的学习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提供相关的推荐课题、背景材料和示范案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课题作业或专题总结报告.2.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各学科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各学科非常重要.(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职业高中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教学素材的选取应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本质,关注与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现实,注意适度的弹性.教学设计中的素材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各学科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各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各学科的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此外,在教学素材的编写时,内容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弹性.4.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相关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各学科 各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教学素材编写时,应充分注意这些问题,不要因为职业高中各学科课程内容划分成了若干模块,而忽视相关内容的联系.新的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分不同的系列和层次展开的.对此,必须引起教学设计的足够关注.同时,处理这些内容时,还要注意明确相关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要求及其前后联系,注意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螺旋上升、逐步提高.5.教学内容的呈现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高中各学科教学设计中,呈现教学内容应注意反映各学科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各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各学科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素材的呈现应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 篇7

一、正确的姿势是钢琴演奏的前提条件

坐姿正确可以给我们的演奏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 这是发展、发挥正确技术的前提之一。首先要调整好座位, 我们的身体与琴键至少要保持有三个拳头的距离, 这样方便我们对键盘全局的控制。双脚要踏实着地, 置于踏板前, 臀部不要坐满琴凳, 腰要挺直, 胸部不要像“跳舞”一样的挺起也不要像“虾米”一样的弯着, 保持自然状态就好。我们身体的重心要略朝前倾气息往下沉, 要做到“气沉丹田, 力到指尖”。总之, 姿势的正确既是外形的正确, 也是精神状态的正确, 要稳定、自信、积极、有朝气, 任何部位都反应敏捷, 随时都能做出需要的动作。

二、放松的手部各关节和正确的手型是钢琴演奏的必要条件

(1) 肩膀的状态:不主动做动作, 也不妨碍肘关节的动作, 保持完全的自如、随意感, 同时还有一点自动下沉的感觉, 演奏时不耸肩, 触键时的重量大部分都来源于放松的肩膀。

(2) 手臂的状态:手臂本身是不做动作的, 只能在肩关节或肘关节的作用下才能活动。在演奏的过程中手臂要一直保持放松, 如果把手指比喻成“水龙头”, 那手臂就是“水管”, 肩膀和上臂的重量要很顺畅地通过这个“水管”到达指尖。在学生的弹奏过程中, 你可以随时地抬下他的手臂, 如果能轻松地抬起, 那说明他的手臂是松弛的。一般来说, 手臂都不要用劲, 一用劲声音就紧张了。

(3) 手腕:在钢琴演奏中, 手腕需要具备多种能力, 这里我们只讲它最基本的两种:一是放松, 二是固定。放松就是在演奏乐曲时每个乐句的第一个音一般情况下都要抬起放松一下手腕, 演奏中放松手腕就像歌唱中的换气呼吸一样, 有呼吸地演奏才能弹出乐曲的情绪、情感和节奏感。固定就是在演奏中手腕要支撑住前臂, 不能让它抖和往下掉, 手腕的高度要控制在略高于键盘的位置上, 位置固定好了, 重量才能顺畅地落到指尖上。

(4) 手型:什么样的手型才是正确的?说得简单些, 我们走路时手的形状就是手型最自然的时刻。演奏时的手型要保持有“三个点, 两个圆”即三个指关节都要自然拱起, 掌心和虎口都要保持住圆形, 手指之间不要并拢, 要有一个笔尖的距离。除拇指外, 四个手指都要保持住天然的弧形, 当我们的手掌放在键盘上时, 琴键上仿佛形成了四道美丽的“彩虹”, 在演奏的过程中, 我们要始终地保持住这种手型。

三、正确的演奏方法是钢琴演奏的基础

钢琴的弹奏方法有很多, 我这里只讲三种:高抬断奏、跳音和连奏。

高抬断奏是每个初学者首先要练习的一个弹奏方法。学生练习前先让他们做手臂“抬起—落下”的放松动作, 然后老师弹三种声音:第一种像“雨点”一样地掉下, 第二种像“树叶”一样地飘下, 第三种像“锤子”一样地砸下。当学生确定应该像“雨点”一样掉下时, 则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这种触键的感觉。高抬断奏是最好的训练手臂放松的一种方法, 所以每位学生在学琴前都务必要练习这一方法。

跳音的种类有很多, 但总的来说弹奏跳音都要做到肩膀、手臂放松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把指尖想象成“乒乓球”, 一触键指尖就像“乒乓球”一样迅速而轻盈地弹起, 弹奏跳音我们要做到触键快、离键迅速、手指轻盈等演奏要领。

连奏是钢琴演奏中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弹奏方法, 是音与音相衔接时既没有一点空隙, 也不互相重叠, 就像手指在键盘上走路一样。弹奏连奏要记住六个字:高抬、快落、即松。高抬即抬高手指, 触键时手指要有一个“抬起—落下”的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就变成压键或按键了。快落是指手指抬起后要快速有力地落下, 手指要稳稳地站在琴键上, 不要轻轻地放下去。即松是指手指一触完键, 手掌就放松, 手指触键时用的力是一瞬间的, 手掌要始终保持放松的状态, 这样才能弹出松弛、自然、有弹性的声音。

四、重量转移是弹好音色的关键

一首乐曲都是由若干个乐句组成, 通常每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都是用“提起手, 落下去”的方法弹出的, 后面的音就不重新再落一次, 而是把第一个音“落下”时手指承受的重量转移到第二个音上来, 无论乐句有多长都是手部“落下—被提起”的一个过程。总之一个乐句就用一个重量来弹, 就像我们说话一样, 一段话只用一口气说完, 而不用每个字都用气去说。每个音都用力去弹我们把它称为“剁菜式”演奏方法, 这样弹出来的声音很紧, 音色很死, 不好听。

五、要注意“情技”交融, 注重感情

演奏钢琴不单是琴技的展现, 更是自己情感的流露。学钢琴其实就是要我们教会钢琴如何去唱歌, 如何将机械的音符一个个的唤醒, 把我们心中的歌通过琴键表现出来。学钢琴除了要掌握好正确的演奏技巧外, 还要提高耳朵的辨别能力, 要能正确地划分乐句, 还要了解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背景, 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乐曲, 达到技术与音乐完美的统一。

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 篇8

关键词:芭蕾舞;基本训练;钢琴伴奏;重要性

在各大艺术院校中,芭蕾舞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课都是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而且不仅是芭蕾舞专业才会学习基本功训练课,有些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也很重视基训课的教学。学生学习芭蕾基训课,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舞蹈表演技巧,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1 芭蕾舞基训课钢琴伴奏的选择和运用

在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芭蕾舞在钢琴伴奏上的选择和运用。我国古典舞基训课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吸收了芭蕾舞的一些精华部分,因此这两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在钢琴伴奏上也是如此。分析芭蕾舞在钢琴伴奏的选择和运用之前,首先来看芭蕾舞基训钢琴伴奏的特点。

芭蕾舞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因此其基训动作基本都是向上直立的。足尖舞就是其鲜明的舞蹈特征,它追求的就是一种高贵大方、有气质的艺术美。也正因为这样,芭蕾舞的钢琴伴奏呈现出高雅清澈的特点,一般都会选择一些有征服力量的音乐,通过音乐的配合,展现出芭蕾舞与生俱来的那种高贵气质美。

在芭蕾舞基训课中,有一个很基本的训练动作——上蹲(PLIE)。在训练这个动作的时候,伴奏教师一般会选择四拍三或者八六拍的音乐,但多以四拍三为主。其实,蹲(PLIE)在芭蕾舞中算是一个舒展性和延展性都比较强的动作,除了蹲,还有擦地、划圆与下腰、控制等。要想更好地完成这些动作,就需要使身体的每个部位,如手臂、双腿以及腰等都得到充分的延展,也就应该选择一些温柔和抒情的钢琴伴奏。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踢腿、小踢腿、大跳、小跳、中跳、足尖练习等跳跃性动作。这就需要选择力度和强度适合、重拍突出的音乐旋律,也就是一些大调式的音乐,而不再需要选择一些抒情的音乐,如节奏感比较强的爵士音乐,或者探戈音乐。这样才能增强课堂的气氛,增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表现力。还有一些手臂和腰的练习,需要一些小调式的音乐,这样才能使基训课堂显得不那么单调,增添课堂的气氛,唤起学生的训练兴趣。

我们再拿芭蕾舞一个常用动作——控制(ADAGIO)来分析。这个动作无论是在把上还是把下,都应该选择一些四拍三、四四拍或者八六拍的音乐。因为选择这种音乐,能够使训练者更好地延展四肢,更好地完成舞蹈动作。

除此之外,芭蕾舞钢琴伴奏的和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它在芭蕾舞的音乐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各样的和声,再加上音响色彩的对比,能够增强伴奏音乐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起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总的来说,芭蕾舞基训课选择的钢琴伴奏更多是一些涵盖了巴赫、莫扎特、海顿、肖邦、肖斯塔克维奇等国外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其形式体裁多为奏鸣曲、探戈、华尔兹等。无论是选择哪一种钢琴曲作为伴奏,身为一名伴奏教师,演奏技巧都应该跟着舞蹈组合走,同时还要运用综合弹奏法,根据舞蹈动作的类型和性质等,在弹奏的时候采用不同的力度和方式,这样才能吻合舞蹈的风格和主题,使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

2 芭蕾基训课中的钢琴伴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世界各国的舞蹈品种众多,如古典舞、芭蕾舞、爵士舞、民族舞、拉丁舞、肚皮舞等。其中,芭蕾舞是众所周知的一种。芭蕾舞是一种离不开音乐配合的舞种。而且,现代舞蹈专业中的芭蕾基训课也是一门必修课。学生学习这门课,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动作规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适应和接受能力,有助于学生接受不同类型的舞蹈技巧。又因为芭蕾课总是离不开音乐,所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芭蕾基训课中的钢琴伴奏,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背景音乐或伴奏音乐,更加重要的是采用适合的音乐,使音乐与芭蕾表演更加配合。这就需要在运用钢琴伴奏时,对其有深入的了解,灵活地运用它,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而将音乐和舞蹈的内涵结合在一起,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潜能。当学生真正理解了钢琴所演奏的音乐,才能更好地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 芭蕾基训课中的钢琴伴奏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决定教学的质量

说起钢琴伴奏,很多人对此并不陌生,但并不是所有人知道,芭蕾基训课中所选用的钢琴伴奏音乐是有所不同的,它是专门为芭蕾基训课设计的一种音乐,和其他舞蹈所运用的音乐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为声乐所演奏的钢琴伴奏,都是同范围内的艺术文化。而芭蕾和钢琴的确是不一样的,是两个艺术范畴内的文化。芭蕾大多是都是按照音乐,通过肢体语言来演绎情感,以动态的形式把感情表现出来,这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而钢琴主要讲究韵律和节奏,相对而言,它是静态的,并且属于听觉艺术。将芭蕾和钢琴伴奏结合起来,就是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的结合与交融。在音乐中,最重要的是节奏感和旋律感,而芭蕾舞蹈中最重要的是动作和线条感。如果想把视觉和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必须对钢琴伴奏音乐作出合适的选择。

在真正的芭蕾基训课教学中,芭蕾舞教师一定要懂得如何将舞蹈和钢琴结合起来,然后运用到基训课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作用,才能提高芭蕾基训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度。在芭蕾的基训课中,钢琴伴奏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和辅助,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舞蹈教学中,对于老师而言,最好的助手就是音乐,同时老师也应该提醒学生多去聆听音乐,多培养音乐素质,多学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只有当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足够深入了,他们才能更好地通过音乐来表演舞蹈。只有选择合适的钢琴伴奏,学生的表演才能更加出色。

4 总结

钢琴伴奏在众多舞蹈品种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芭蕾舞蹈的基训课也离不开钢琴伴奏,而且只有选对了音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芭蕾舞基本功,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升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芭蕾基训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付艳林.浅析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差异[J].艺术教育,2012(01).

[2]高文靜.论芭蕾基训钢琴伴奏者的知识结构和弹奏要领[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张宇.芭蕾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音乐的改编与创编[J].艺术教育,2013(02).

[4]史贝.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的意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中秋文艺晚会策划书下一篇:九年级学生百日誓师大会上的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