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怨诗歌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红尘怨诗歌(精选6篇)

红尘怨诗歌 篇1

往夕千般柔情浓。

今宵万种相思苦!

红尘幽幽痴行路,人海茫茫随缘渡。

(二)诉别恨

沙裹痴心恋花红,总叹花期太匆匆。

敢问月老可知晓,多少哀怨别恨中?

分别相聚总轮回,独守深闺度秋冬。

(三)情寄何处

高山流水觅知音,良辰美酒醉春心。

一朝晴空风云起,爱恨情仇泪纷纷。

痴心飘飘寄何处,水穷尽处见浮云!

(四)叹深情

时光不老人易老,东风未起风自飘。

红尘怨诗歌 篇2

关键词:文字怨生,诗可以怨

一、“文字怨生说”诗歌理论的源流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老子之言亦不纯一, 戒多言而时有愤辞, 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1]《老子》中的“愤辞”由怨而生。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 演周易;孔子戹陈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1]同时在《报任安书》也提到了这一点。“发愤著书”即为“文字怨生说”的一个方面。

《孔子·阳货篇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1]关于“怨”,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朱熹《论语集注》“怨而不怒”[1]。不管是“怨刺上政”还是“怨而不怒”都包含在“文字怨生”之中。

《毛诗序》“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1]《诗品序》“嘉会奇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1]“逮楚国讽怨, 则《离骚》为刺”。白居易《与元九书》“志在兼济, 行在独善”“释恨佐欢”。[2]这些论述, 都与“文字怨生”说的理论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孔子说出“诗可以怨”, 这一理论在诗歌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诗可以怨”诗歌理论的发展

(一) “诗可以怨”的发展与兴盛

最初“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多用于《诗经》, 直至后来的乐府与古诗。《诗经》有相当一部分“怨刺上政”的作品。一部分诗经的写作既是源于“文字怨生”。大雅主歌颂, 小雅主怨诽。国风更犀利的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大雅《民劳》《荡》小雅《节南山》等作品讽刺不劳而获, 厚颜无耻的剥削者。正是因为这些来源于“怨”作品, 才有了“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传统。

继《诗经》之后, 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最明显的继承了“诗可以怨”的传统。古诗的创作缘起也更明显地体现了“文字怨生”。《诗品·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 文闻以丽, 意悲而远。”[1]注意到了古诗对国风“怨”的继承。汉乐府《东门行》《病妇行》等篇带有劝谏和批判。这种情感的流露就是“文字怨生”。《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1]。这种“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精神就是“文字怨生”的一个方面。《诗品·汉都尉李陵》“其源出于《楚辞》, 文多凄怆怨者之流。”[1]《汉婕妤班姬》“其源出于李陵”“词旨清捷, 怨深文绮”。[1]在汉代时诗文继承了“诗可以怨”的传统。魏晋时期, 继续传承着“诗可以怨”的诗歌传统。从建安风骨, 到正始之音, 再到尚繁复的太康。钟嵘《诗品》在三品论诗中多处用到了“怨”字。《魏陈思王植》“骨气奇高, 辞采华茂, 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2]《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小雅》”, “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3]《小雅》主怨诽, 再者阮籍之诗, 有怨隐发。《晋记室左思》“文典以怨, 颇为精切, 得讽喻之致。”[3]《诗品》中品评诗人用到“怨”的还有一些。

“文字怨生”在诗歌中的“诗可以怨”这一理论, 在汉魏时期有着较大的发展, 诗歌创作也有很多的实例。

(二) “诗可以怨”的冲淡

“诗可以怨”的传统它是伴随着诗歌创作的发展而发展的, 《诗经》是这一理论最初产生的载体。而后影响到其他诗歌创作。随着诗歌创作对“诗可以怨”的慢慢远离, 这一理论便慢慢地在诗歌理论中冲淡。

《汉书·艺文志》“春秋之后, 周道渐坏,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 学诗之士逸在布衣, 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 皆作以风, 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 汉兴枚乘、司马相如, 下及扬子云, 竞为侈丽宏衍之词, 没其风谕之义。”[3]从“没其风谕之义”看, “诗可以怨”的“怨”的因素在诗歌创作中已经开始减弱。这种减弱的声音从汉代便开始出现, 到了唐代, 这种声音渐渐增多。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 晋宋莫传”“风雅不作, 以耿耿也”[1]风雅的诗歌传统和汉魏风骨与“诗可以怨”这一理论关系十分密切。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陈子昂与李白都认为诗经以来的诗歌传统到此不作已久, “诗可以怨”的这种传统在没有了具体作品支撑的时候自然也在消淡。白居易《与元九书》“泊周襄秦兴, 采诗官废,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情”。按照白居易的说法, 能够“怨刺上政”的诗在周秦的时候就很少了;而他的《新乐府》称为讽喻诗, 也在于其“怨刺上政”的功能。此时还有比较明显的“诗可以怨”的诗论存在。自唐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之后“诗可以怨”在诗歌理论中渐渐淡出, 当然这种淡出不是指后代诗歌完全没有“诗可以怨”的精神, 而是它不再成为诗歌理论的主流。老庄的“大音希声”, 钟嵘《诗品》“滋味说”, 司空图的“味外味”, 严羽《沧浪诗话》别趣说, 袁枚“性灵”, 王渔洋“神韵说”等等诗歌理论。这些诗歌理论更突出诗歌的“意”与“境”。从而“诗可以怨”的文字怨生说诗歌理论的声音渐渐冲淡。

三、结语

“文字怨生说”下的“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源远流长, 它产生于先秦的论诗中, 发展于俩汉魏晋, 而到了唐后期, “诗可以怨”的理论对诗歌的影响渐渐淡化。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九卷.汉文学史纲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2]、《论语译注》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09年10月第三版

[3]、《中国历代文论.毛诗序》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

[4]、《诗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中华书局, 2011年3月第五次印刷

[5]、《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著, 中华书局, 2009年第12次印刷

诗歌:念红尘 篇3

胭脂粉,花瓣香,红尘翻翻冷泪残妆。

碧幽帘,伫凝望,残月弯弯怎印脸庞。

落笔难,不忍临摹断续残章,奈何心肠断,却也抹不去鸳扔不下鸯。

泪染襟,尘缘断、又何哀、点破虚情,红尘落地,又该何处生根。

素锦衣,轻拂袖,片片晨辉映纱愁。

纤玉指,掠尘污,清涟濯去指中忧。

画中人,有如起舞翩翩,却于尘世一角,无人赞,独剩孤芳一人叹。

镜中瘦,挽起青丝柔柔,渡我半世凄怆,谁人盼,隔山万重半生朽。

舞人踏舞裙,舞裙绊舞人,一念千里遥,朽木亦划触指稍。

口含指化指中血,艳唇染,一情一景忆一朝。

红绳已过万里长,一端牵扯一端忘。

笑尘世,何谓红尘,情仇缠绵鸳鸯笑。

叹芳华,何谓容颜,一朝人老珠黄貌。

芳华挥霍,了然无声息,手握红绳已斑斑泪迹。

暖阳冬日,思君不见君,通入心扉,凉至彻骨已。

尘缘断、舍凡心、奈何桥上一锅盅。

水无痕,叹无声、一线姻缘三世尘。

海誓山盟约、奈何似水年,悲欢离合,波谲云诡,与君擦一肩,图剩悲伤延,即是万劫复,愿为一世牵。/

宴、舞姬轻启朱唇,身段曼妙,轻挽纤手对酒当歌,情愫暗生。

毕、民女一脸黯然,泪盈于睫,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不换君为真心献。

描绘唇,水乳交融,酒醒时,一刻春宵换一文。

青烛红帐,凤冠霞披,珠帘翠幕,回眸已是一场空。

安居红尘诗歌 篇4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

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斑斓;

芸芸众生,诸事悠悠,

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涌动。

出世者假设天堂,入世者另辟净土,

抑情禁欲,堕入幻境,远离红尘真味。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地不分好歹,天错勘贤愚,

六月飞雪窦娥冤;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

贵妃醉酒,明皇把盏,

马嵬坡前,离恨绵绵。

如此诸事,亦庄亦谐,

或酸或甜,唱世上悲喜剧,

演人间好恶篇,

天堂难见,净土无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李白斗酒诗百篇,天纵奇才,

时人唤谪仙,放浪形骸不得志;

诗圣杜甫,茅屋虽破,

愿广厦千间,庇天下寒士而欢颜,自身潦倒因贫寒。

人无尽善,凡事难全。

莫怨天,天有好生之德;

不尤人,人无害我之心。

天生我才必有用,机关算尽徒枉然。

红尘好像万花筒,怎能看破?

人生就似西洋镜,怎见幕终?

喜笑怒骂,皆是文章;

苦辣酸甜,都成美味。

乐享人生,笑对穷通。

穷则变,雨过天晴;

变则通,柳暗花明。

道路虽曲折,前途终光明。

繁华世界,觉文明之可追;

情感人生,见真情之可贵。

道德之树常青,正义之舟恒行。

为人磊落,出于污泥而不染;

谋事坦荡,心底无私天地宽。

既入红尘,迷恋酒色财气,

见利忘义,红尘是染缸;

虽在红尘,淡看功名利禄,

清心寡欲,红尘即无色。

东西南北中,生旦净末丑,

坚持平常心,把握真性情,

红尘往事诗歌 篇5

是昨日之泪还是今日之牵绊?

忆红尘往事,纠郁于心,

恰如含莲自娱,

遭世事啼笑,忍千夫怒指。

月色高挂,夜凉湖畔,

是昨日之残念还是今日之新绪?

忆红尘往事,冷若冰霜,

恰如心载冰石,

源人情冷漠,叹世风日下。

人静三更,院外庭前,

是昨日之寂寞还是今日之繁愁?

忆红尘往事,

恰如鬼魂绕身,

恐繁华落尽,惧尘归凡土。

叹红尘往事,你带来,

一缕缕纠缠不清的思念,萦蓄我脑中,

叹红尘往事,你带走,

一段段美如烟火的过往,润湿我眼角,

叹红尘往事,仅留下,

一阵阵无法躲避的痛楚,折磨我的心。

红尘往事,如烟如幕,如刀如剑,

惊扰我窥探明日的视线,

刺痛我觊觎明日的野心。

红尘往事,如丝如线,如针如刺,

牵绊我脱离今日的脚步,

惊醒我享受今日的梦境。

红尘往事,如风如影,如媚如魅,

引诱我回到昨日的纠缠,

烟雨梦红尘缘诗歌 篇6

却依然执着地去打捞

不惜倾尽一生的时间

那一束束开落在窗外的光阴

演绎着最后一分忧伤而美丽的从前

继而 陷入一度无法自拔的意念

若可重返光阴的渡口

是否还愿 与你相遇

是否心存初见的美丽 一生惦念

是否那一句 再见

再也不见

终将在痴痴守望中

静默成彼此的隔岸

倒影华年 时光清浅

沉寂已久的心澜 又起壮阔

依一脉深情的眸光

回望波光粼粼的过往

那风云交集的心空

只剩一天清透的晴蓝

若有所失的瞬间

涌出 两行泪暖

那曾经相伴的人儿

花开雨落中走散

风停雨歇的今昔

只想躲藏进嫩蕊荷梦一帘

幽心深处 若素思安

喜白玉温和

慕止水清涟

期 岁月之无扰安暖

愿 心痛了有人生怜

唯这般看似简单

何以 是奢求绮念

待灰烬浮生刹那的纷繁

如水清澈的一双眼

沉淀着过往凋零的香残

流光深深处

彼岸阡陌之上 春回沐暖

又见 姹紫嫣红如汐如潮一般

一种温柔多情的相牵

湮没层层世俗的尘衍

一份被久远搁浅的执念

披上一袭明媚霞光的衣衫

若许 请给我一个可以自由喘息的空间

和一段慢慢淡逝凝重的时间

学会用宽容的心

看待曾经过错的偏执

你那一段绕路而行的日子

亦是我尘世颠簸的苦难之期

岁月的年轮 碾过一季风华

轻轻浅浅地刻下 悲喜心迹

还是会偶尔恬淡地忆起

年华绚烂的点点滴滴

那一瞬低眉采撷的香气

柔暖芬芳 散漫心际

感恩世间所有温暖相逢与不离不弃

持心诚挚待人

上一篇:装饰公司考勤管理制度下一篇:中秋月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