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正方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分析:

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一直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鉴于平面图形较为抽象,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一困难,一方面更加激发幼儿的兴趣,一方面更好的为幼儿的学习所服务。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中去,主要运用观察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等突破;活动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找出两条平行边,主要运用观察法、讲解法、联系法等突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情景导入: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二、展开

1、简单复习学过的图形。

2、由正方形引出梯形,让幼儿认识梯形,记住名字。

3、请幼儿进行操作,比较正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要求:请幼儿比较边和角的不同。提问:正方形和梯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出示课件引出平行的概念。

5、让幼儿找出平行线并讲解其概念。

6、找梯形、找出平行线,进行复习巩固。

7、找周围生活中像梯形的物品,让幼儿知道梯形是较稳固的图形,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出示课件欣赏。

三、结束延伸活动:继续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梯形物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能通过幼儿的观察 比较,从而得出梯形的基本特征。运用“梯形宝宝翻跟头”,变化不同的位置,增强幼儿方位感。用“涂”的方式使学会的梯形,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科学和艺术有机整合,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1、量梯形的上下两条边的距离时,教师应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该怎样量,再与同伴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效果会更佳。

2、“涂”画的时候,个别幼儿的行为习惯较差,应加以纠正。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2

笔者数十年一直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 在管理教学和组织教研活动中, 进行“课例”研究, 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教研方式, 在教研活动实践中, 笔者对“做课”问题有些思考与认识, 不揣浅陋, 供商榷。

所谓“做课”, 其实是“教学课例”的展示和研究。根据不同目的, 课例大致分为“展示课”、“专题研究课”、“示范课”三类;按参与听课的人员范围又可分为校级、区级、市级和更高级别;按教学课型又可分为讲授课、实验课、活动课等不同方式。

无论是“展示课”、“专题研究课”还是“示范课”, 在备课中投入的精力、物力都比常态教学要多, 且范围越大, 级别越高, 投入就愈大。对“课例”展示和研究的这种高投入, 应与教学效益相对照去认识。为拿出一两节“课例”, 常要花费高于常态教学数倍的人力、物力, 但执教者本人在专业的领悟与提高上, 往往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从参与听课研究的教师来看, 这些参与听课的教师从中会得到启发, 从这点看, 公开课又有其积极的意义。

可见, “做课”的弊端应尽量消除;“做课”的提法应修正;“做课”本身不应全盘否定!

2005年10月, 天津市河北区确立了“案例+分析+研究”创新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 在全区及各学校、各学段、各学科实践。初期, 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与教育部教育服务中心共同策划、举办了全国性“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大型研讨活动。这一活动的“基点”, 就是选取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课例”, 由与会者“品头论足”, 对课例进行分析、交流。同时, 邀请教学专家与执教者、与会者进行互动。两位执教者在广泛听取专家、与会教师评议后, 修改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换一个班, 以同课题再次上展示课。而后, 专家对第二次展示的“课例”, 作重点发言, 深入剖析, 并再次和与会教师展开互动。

专家有针对性地评析和引领, 大大促进了教学的明晰化, 提升了教师智慧。与会者对“如何上课”, “如何提高教学成效”, “如何引发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等问题都获得了可资借鉴、便于效仿、易于操作的范本。

最后一个活动环节, 由教学专家分别上一堂“示范课”, 从更高的层面上, 让大家感受教学艺术的魅力。全体与会人员都开阔了眼界, 提升了教育的品位。

这一活动, 以“展示课”和“示范课”为依托载体, 组织广大教师对话交流, 再由专家示范引领, 深入分析和研究, 构筑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充分显现出“课例”展示和研究的强大功能。

吨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千米 和吨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在此之前,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出现了千克的教学,第四册出现了克的教学的内容安排。“吨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千克和克的基础上对重量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在小学阶段,重量单位的学习到吨为止。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教材作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的安排是合理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大纲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以下两点:

1、本课的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化聚。

2、本课的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由于吨是较大的计量单位,学生往往只是眼见,却未必有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学重点是建立1吨的概念,难点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再来说说学生的情况。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

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别的知识打下基础。根据学生的情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想,采用了一系列新课标下所提倡的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开放题的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并且巩固新知,能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作答,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本课题的教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加大学生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2.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采取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会有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并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三、说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分4个环节进行: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自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1)、课件出示。

一个苹果重200(),一箱苹果重15(),一车苹果重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2)、从实物中认识吨。(幻灯片展示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两幅画)

教师引导学生:图上的吨或t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吨”的概念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4)、揭示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数量上初步感知吨的重量,并反馈有多少同学已经知道“吨”。并从生活实际中引入吨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可以随时发现数学。

2、实物体验,联系生活

本环节逐步由抽象到具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认识,拓展思维,以直观形象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是非常重的,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1)、出示实物:一袋50千克的大米和4个5千克的铅球

教师请学生抬大米,掂铅球。引导学生:1吨的重量要几袋这样的大米啊?20袋这样的大米你们还抬得动吗?铅球同上过程

(2)、同桌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教师引导:1吨的重量相当于几个我们这样的同学?(3)、联系生活举例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把吨这个重量单位用于生活,强化吨的概念的构建。

3,单位化聚,练习巩固

(1)、出示例题:5吨=()千克 5吨680千克=()千克 2000千克=()吨 2450千克=()吨()千克(2)、开放题: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一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个()的重量是1吨。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主要有什么收获?

公开课教案

课 题:认识吨 目的:公开课 联系领导:

联 系 人: 授 课 人:

备课方式: 备 课 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47~49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

型:

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图画,要求回答:一个苹果重200(),一箱苹果重15(),一车苹果重3()。

2、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讲述:为了简便计算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表示。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

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学生举例。讲述: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吨做单位。练习:1棵白菜重1千克,()棵白菜重1吨。

1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吨。1头奶牛重500千克,()头奶牛重1吨。1桶油重200千克,()桶油重1吨。

练习,照样子填一填:1头猪重100千克,那么10头猪重1吨。

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副哑铃重5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那么()重1吨。

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卡车载重4()小明体重35()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一座桥的限载量是10()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5吨=()千克

9吨=()千克 3000千克=()吨

7000千克=()吨 填好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算一算

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吨货物,照这样吊15次,一共吊起货物多少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3、想一想

大象重6吨,鲨鱼重3吨,鲸鱼重72吨。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4、试一试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注:限重量1t,13个成人。思考: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人?如果全班39人都要乘坐电梯,至少要乘几次?如果是56人的班级呢?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五、布置作业

课后到商店做一次调查,问一问营业员商店里最重的货物是以吨做单位的还是以千克做单位的,如果以千克做单位,估计一下多少件这样的货物的重量大约是1吨。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的目标是,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从而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质量单位吨较克与千克对于学生来说更抽象,也因此而更难于理解,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个苹果重200(),一箱苹果重15(),一车苹果重3()。通过这个练习于是就有了学习一个更大的单位的需要,于是“吨”就这样被引入了。

引入“吨”之后,势必要让学生建立一个“吨”的概念,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就在这里。书上是这样安排的,先出示10袋100千克的大米,计算后得1000千克,然后告诉学生1000千克就是1吨,明确1吨=1000千克。然后要求计算10个体重是25千克的小学生有多少重?40个呢?从10个100到40个25,可以看出,书本的意图是从简单到复杂来加深学生对“吨”的理解。而对这两个例子,我在课堂上的安排正好相反。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小学生的体重出发,似乎更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的思维水平,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这比较熟悉,有些学生的体重正好是25千克,然后想象40个这样的学生就是1吨,正好一个班的学生是四十几个,让他们想象这大约就是1吨,好象比较贴近他们。一袋100千克的大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清楚100千克的大米到底有多少。所以我将这两个例题的先后位置做了调整。先让学生互相背一背,再说出40个这样的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再布置他们回去体会1袋米的重量,效果会好一些。

在学生学会了新知以后,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

我的不足:

圆柱的认识教案2(公开课) 篇4

虎门小学 杨德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10—12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蛋糕盒、圆柱、直尺、绳子、剪刀、长方形的小旗、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生日蛋糕盒,请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柱

师:对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圆柱。(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了解圆柱 1.直观感受。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许多建筑、生活用品设计成圆柱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客家围屋、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岗亭、蜡烛、灯笼)屏幕上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他们都具有圆柱的特征。(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

2.回归生活,发现圆柱。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想想,发挥你的想象力 生:茶叶桶、柱子、彩笔盒„„

师:这样说下去还有很多很多,看来生活中的圆柱是数不胜数啊!

3、深入探究,认识(1)自主学习与探究

小组合作,自学教材11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 用手摸一摸,动手滚一滚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了什么? • 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是哪几个面?

•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在哪里(用手比划)?有几条?量一量圆柱的高(至少量3条),你有什么发现?(2)分享自学成果

(3)加深理解,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圆柱的地面、侧面和高(4)深入追问,提高认识

如何验证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是相等的?(5)生活中的高(6)及时巩固

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读出下面各圆柱的有关数据!

(7)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师: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会转出什么形状?请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一下,并把你所发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

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深化特征的研究。现在我们对圆柱有一定的认识。

师:我们班有位同学快过生日了,她的好朋友想制作一个圆柱形的笔筒给她,可是她发现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想要制作精美的图案非常的困难?你能帮她吗? 生:我认为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可以画在长方形的纸上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的呢?

先猜测: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的图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手中的学具进行验证。探究圆柱侧面的特征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沿高剪开后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也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随意剪得到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教师总结:其实侧面不管展开后是什么形状,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

(3)请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2)下面的哪个图形是圆柱展开图?(3)巩固提高 发挥想象

一张长方形纸长的一边为20cm,短的一边为15cm,把这张纸卷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高会是多少?底面周长会是多少?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会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课后练习: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培养想和省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是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自觉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小棒、皮筋。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我们来一次数数比赛好不好!(请同学们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师:同学们,你们数数的本领真的很强。但是,我们学习认数,不但要掌握数数的本领,而且还要学会有关数的很多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二 新授

1.主题图教学

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课件显示:(1)哎,这是什么地方?

谁知道,马路上这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 学生自由回答。

师:说得对。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师: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小学生过马路,他们多么遵守交通规则啊!请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过马路的有多少人?(10人)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干什么的人?(略)

让我们一起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师指屏幕示意:先数马路这边的,再数马路那边的。)

问: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19人再添上一个人是多少人? 谁知道多少添上1是20?

学生回答。(19个人再添上一个人是20个人。)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上还有什么?(树、汽车、自行车)师:赶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自行车呢?有几辆汽车?

师:刚才我们一齐数了图中所有的人和物,大家数得非常准确。小精灵听说你们数得这么好,也想和你们一块儿学数数,看一看它要和我们数什么呢?

2.教学例1 出示课件3(全体学生随着课件显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问:一捆小棒有几根?它表示几个十? 学生回答。

小结:一捆小棒有10根,它表示1个十。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4-7(全体学生接着“10”后面继续数,数到“20”。)问:图中有几捆小棒?这是几个十? 学生回答:有2捆小棒,这是2个十。问:2个十是多少呢?(指名4人回答)学生回答:2个十是20。

师:请同学们学着小精灵的样子,迅速地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数10根也捆成一捆。(生动手操作)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8 生动手操作,照样子数小棒。

问:1捆小棒表示几个几? 1根呢?(让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1根表示1个一。

问:这些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根小棒?(告诉你的小伙伴)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生齐读“11”)

问: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答略)课件出示9 师:同桌互相说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课件出示10:数字卡片13.15 教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教师: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回答: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课件出示11: 数字卡片:20 师:谁会读这个数?20是几个十组成的?几个十是20? 师:下面请大家先读数再摆小棒,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课件12依次显示各数:18、12、14(同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摆)

4.教学例3 电脑显示课件13:

问:图上的数字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生齐读:0——20、20——0。

问:10的后面是多少?(悄悄地告诉同桌小朋友)

问:谁知道,排在15和17中间的是哪个数? 学生回答。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么大家知道20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19)三 巩固练习

1.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课件出示14的数字卡片。同桌位之间可以合作。2.猜数游戏。课件依次出示15-20.注意:第二十张课件让学生仔细看有什么错误? 3.从1到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课件订正:第87页练习十四第2小题 4.翻书游戏。课件出示21.四 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分组交流)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认识11—20各数,他们会数会写这些数,也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但对于数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未必都清楚。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本节课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充分利用书本资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在教学中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过马路,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啊,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

一、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认识11之后,认识12、13、15时,请小朋友摆一摆,大多数小朋友都把一捆小棒打开,重新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有的小朋友重新用皮筋扎起来,有的小朋友则仍然采用左边10根,右边5根的摆法。直至后面认识14、20、13时,还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人数有所下降。问题的关键应该是没有把11的摆法处理好,没有对多种摆法进行及时的优化。在讨论喜欢哪一种摆法时,选择左边10根,右边1根这种摆法的很少,学生认为10根放一起,数起来麻烦。所以导致学生在摆15时,仍旧1根1根地数。我想应该引导学生再来探讨,(在那些摆法中加入1捆加1根的摆法)现在你觉得哪种摆法好,为什么?通过比较、探讨、交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建立1捆就是一个“十”的概念。自然,“12—20”各数的组成,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只要拿出1捆再加上几根就可以了。

二、根据“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手、脑、口并用,在操作、表达和思考中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再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后,通过观察使学生感悟到“10小棒就可以捆成1捆”从而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在理解了之后再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同时把操作的过程表达出来,整个过程扶放结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三、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强化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对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强调的少。如: “那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例子?“生:“一捆铅笔就是10枝”,“一包火腿肠就是10根。”……师:“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吗?”“如:尺上、数学书上。在初步感知了“11-20各数”后,说一说自己平时所见过的这样的数这一情境的创设,应该会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但这一环节我没有做到。

白杨沟镇中心学校一年级数学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6

一、《铝的性质》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钠和镁两种金属的性质, 本节课先从复习钠、镁的化学性质入手, 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根据钠、镁的化学性质并参照老师提供的药品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铝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并探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 引入新知识, 为设计实验做好铺垫。)

2.分析问题,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自行动手通过化学实验探究铝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提出猜想, 让学生先根据可行的实验方案, 自行动手通过化学实验探究铝的性质。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投影实验的相关要求,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进行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与观察,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体会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魅力。

3.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了铝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方案, 说说你的结论。

学生1:实验1:往放有铝片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发现铝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产生大量的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2:往放有铝片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发现铝和氯化铜溶液可以发生反应, 在铝的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的颜色变浅。

实验3:往放有铝片的试管中滴入浓硝酸, 发现刚开始时, 铝的表面有少量气泡, 但很快就停止了。

教师:那么, 根据这些现象你能得出铝的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1:铝可以与稀酸反应, 可以与不活泼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铝与浓硝酸不容易反应。

学生2:实验:加热铝和蒸馏水, 发现溶液产生气泡。说明铝可以和水反应产生气体。

教师:加热煮沸水和铝的混合物能否说明铝是可以和水反应的?其实铝可以和水微弱反应, 但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小结:铝与氧气、水、盐酸的反应。

4.交流反思, 尝试应用

第一,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铝和浓硝酸“不合常规”的反应现象讨论铝与浓硝酸的反应。

学生3:铝投入浓硝酸时, 没有明显的现象, 但是如果对溶液进行加热, 发现生成了红棕色的气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异常现象”的讨论中, 体会到科学的严谨,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 教师解释铝与浓硝酸的钝化现象, 小结铝的性质。

教师: (过渡) 前面学习的Al2O3、Al (OH) 3具有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的性质, 那么铝是不是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呢? (设计意图:应用类比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知识的联想与迁移能力)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验证铝是否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 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师生共同交流: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教师: (过渡) 铝在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中都起了什么作用? (生答:还原剂) 是还原剂就可以用来冶炼一些金属, 像钠可以用来冶炼钛, 下面我们介绍铝在这方面的用途。

演示:铝热反应

分析、总结:铝热反应。

学以致用:

(1) 铝能否与氧气反应?为什么铝不像铁那样容易被腐蚀?

(2) 铝能否与水反应?铝锅为什么可以用来烧水?

(3) 使用铝制餐具时, 为什么不能将酸性或碱性物质盛放在里面? (4) 一个铝制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 后往罐内注入足量NaOH溶液, 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 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变瘪, 再过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来, 请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这是化学学科的一大特点,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阐析, 既可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体会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课堂小结:铝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反思

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只有深入到课堂教学层面, 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一类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时候, 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肤浅走向深刻, 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1]。本节课, 学生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在做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会观察到一些异常现象, 在探究铝与酸反应时发现往放有铝的试管中加入浓硝酸没明显现象等, 然后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同时又很自然地引入对铝的特性的探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这节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验为线索, 通过教师引导, 由学生通过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经过处理、分析、归纳来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探索化学规律, 让学生参与到发现问题、科学探索、解决问题、运用新知的全过程中。学生在连续的设问和循环的探究中完成学习过程从而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实验探究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促使学生养成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 学习过程既是研究过程、创新过程, 也是收获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同时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了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 2006 (6) .

小班认识小动物公开课教案 篇7

1、认识几种小动物,掌握相应的名词及和几种小动物动作有关的动词。

2、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说完整的语句绿色的草地长长的鼻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幅,添加图片(大象、皮球、蚂蚁)按故事内容设制。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背景图;“这个地方真漂亮呀,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大象,开始讲故事。老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表情的把故事讲一遍。

2、老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谁来到了一片绿色的草地上?(一只大象)。“扑——”,大象用什么喷出了红皮球?(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呀飞落在哪里了?(山坡上),红皮球滚呀、滚呀!碰见了谁?(小刺猬)红皮球掉在哪里了?(水里),看见谁在水里?(蚂蚁)。小蚂蚁得救了吗?(得救了),他怎么做的?(爬上了红皮球)。谁把皮球勾上来了?(大象)。

3、引导幼儿比较大小:看看图中谁比谁大?(大象比红皮球大,红皮球比蚂蚁大)。谁最大?(大象)。谁最小?(蚂蚁)。

4、老师用提问的方法小结:一只大象来到哪里,(绿色的草地上),学说完整句“绿色的草地”。他的鼻子怎么把红皮球弄出来的?学说语句“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到哪里,又滚到哪里,最后掉到哪里?谁在水里喊?他怎么样了?谁救了他?大象又怎么救了小蚂蚁呢?故事最后是怎么说的?老师在请小朋友回答的同时,加深他们的记忆。

5、老师再完整的复述一次故事

延伸活动: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上)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节《周长的认识》。新课标里提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本课时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分别为:

1、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能指出具体图形的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红领巾、直尺。

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测绳、卷尺、彩笔、直尺等。

二、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赵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探索研究,引入概念。

重视创设情景。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赵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问题情境,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赵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了澡盆、地图、树叶等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给了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让学生量一量头围、腰围,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具体操作后,教师揭示了周长的概念,学生对周长有初步认识之后,出示学生课前准备的叶子标本、纸剪的各种具体图形,让学生动手描一描、画一画这些图形的周长,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类化,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

3、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赵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达标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周长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测量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学生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因势利导,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本节课赵老师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讨论要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怎么办?讨论有两种情况:1、用绳子套在图形上量,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2、量出各条边,再把各条边相加。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但是具体要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图形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如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学生在自身的探索讨论下很容易的就求出了这些图形的周长。

在学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新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化,而现实生活中正正规规给出长宽求周长的例子少之又少,为了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唯一,不总结公式。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把图形套在方格中,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形,并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数出不规则和规则图形的周长。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图形的周长和图形大小无关,只和组成图形的边长有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2、新课标里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回家求出饭桌和地板砖的周长,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如:让学生摸一摸树叶、红领巾的周长时,不要一会是边线,一会是长方形;在给周长定义时也说成是图形一周的总和叫周长,而完整的应该是图形一周的长度的总和叫做周长。

(二)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如在测量头围、腰围时可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再进行测量。测量时不应该在衣服的表面来测,这样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轻,××重。

3、学习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的整齐。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时感觉过轻重。

2、物质准备:

教具:玩具卡车两辆,玩具天平一个。实物: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块、棉花、积木、玻璃球。

学具:幼儿用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每组一个天平,一筐实物(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掂掂,感知货物轻重。

出示两辆相同的大卡车,上面分别放有大橡皮泥和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察并猜一猜:卡车上运送一种货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个重?哪个轻?

请个别幼儿上来掂掂,再说说:哪个货物重?哪个货物轻?

在汽车上换上一团棉花和一个玻璃球,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二、观察天平器的变化,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器,告诉幼儿天平器是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积木和玻璃球,让幼儿观察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天平吕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边双表示什么?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大橡皮泥和积木,让幼儿猜猜谁重谁轻,再请幼儿上来将橡皮泥和积木放在天平器的两边,带领幼儿进一步感知认识物体的轻重。

三、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分辨轻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圈出重的物体。

分辨轻重:请幼儿每次拿两上筐中的实物玩一玩,掂掂或在天平器上称一称,感知两物体的重量,说一说:××轻,××重。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用书》P9,请个别幼儿大胆地说出谁轻谁重。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同时玩了哪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提高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2、学会使用几个常用的控制键,能在“写字板”中输入字符;

3、通过认识键盘,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认识使用主键区的几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lock。教学难点:双字符键,Shift和Backspace。教学准备:课件,文档。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鼠标来控制计算机了,实际上,除了鼠标之外,键盘也是我们使用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的输入设备。我们可以通过键盘将命令、数字和文字等输入到计算机中,因此,熟练地操作键盘,是使用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6课:认识键盘(板书)

二、演示观察,认识四区(出示键盘分区图)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键盘是我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那么,大家观察一下老师出示的这幅键盘图,你能看出它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生:四个部分。师:同学们很聪明,现在老师给出了它们的名称,你能把它们对号入座吗? 师指出相应键盘分区区域,让生分别在出示的主键盘区、光标控制区、小键盘区、功能键区名称中对应的作选择。(指名说)生1:主键盘区; 生2:小键盘区; 生3:功能键区; 生4:光标控制区。师让生在自己的键盘上找到四区,和同桌学生合作认识四区的位置和名称。

三、讲练结合,尝试自学,掌握重点键

1、主键盘区(出示主键盘区图)师让生看主键盘区的第一段文字,读读、划划、议议。师:通过读这一段,你学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主键盘区主要由字母键、数字键和符号键组成; 生2:我了解了英文字母键有26个,数字键有10个,还有许多双字符键。生3:(补充说)我知道双字符键共有21个; 生4:我学会了怎样输入双字符键上的“上一个字符”的方法。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师作适当的表扬。师:同学们在学习字符键时,有没有发现主键盘区的其他键? 生:发现了很多。师:你们也想一起认识它们吗? 让生根据师指导步骤操作,(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单击“写字板”命令,打开“写字板”窗口。)师让生分别输入自己姓名的汉语拼音,然后敲“回车键”、“退格键”、“大小写字母锁定键”、“Shift键”,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然后让各小组分别选一名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组1:我们组发现敲“回车键”后光标就到了下一行。组2:我们组在敲一下CapsLock键时发现键盘右上方的一个指示灯亮了,再敲又灭了。生:(补充说)我发现灯亮后,我再输入我名字的拼音字母都是大写字母,而我再把灯灭了后,输入的字母又回到了小写的状态。组3:我们组发现敲退格键删掉了刚输入的名字拼音的最后一个字母。组4:我们组发现Shift除了配合双字符键输入上面字符外,还可以输入大写字母。生:(补充)我发现Shift有两个,作用是一样的。师让生根据汇报结果,让生练习操作:练习输入26个字母,先输入小写字母,再输入大写字母,看谁最先输入完。

2、光标控制区(出示课件演示各个键的名称及功能)让生根据师指导步骤操作打开一个课前准备好的文档,生操作各键,观察光标位置的变化,让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各键的作用。师:试将光标移动到文档上的任意两个字符之间,分别敲删除键、退格键,看看这两个键的功能有何区别? 生操作。师指名说。生1:敲一下删除键,删除光标后面的一个字符。生2:敲退格键,删除的是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3、小键盘区(出示小键盘区图)数字键位于小键盘区的左上角,与之对应的是右上角的“NumLock”信号灯。师让生动手操作小键盘,试检验一下数字锁定键有什么功能? 生动手实践操作。师指名说。生1:当我敲数字锁定键时,“NumLock”信号灯亮了,我发现小键盘和我们用到的计算器的功能很相似。生2:我也发现灯亮时输入的是数字,而灯灭的时候,我又发现小键盘上的2、4、6、8键和光标控制区中的方向键作用是一样的。生3:我也发现灯灭时,小键盘上的0、、键也和光标上的Insert、Delete键的作用是一样的。生4:我知道了当敲数字锁定键,灯亮时,小键盘区中的双字符键上面的字符能用,而敲一下数字锁定键,灯灭时,双字符键下面的字符能用。

四、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操作,你学会了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所学的内容及学会的操作。

梯形的认识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

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 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智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高涨的情绪中渗透对比、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教具、学具:

小棒、直尺、三角板、方格纸、七巧板、平行四边形纸、梯形纸、剪刀、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闯关激趣。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李老师邀请同学们去数学王国遨游,你们想不想去呀?师:去数学王国遨游之前,先要闯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呢?

2、复习旧知识,闯关激趣。

同学们,现在闯第一关,【分别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指名说说它们的特征。

你们真的太厉害了!恭喜你们,已经成功闯了第一关!【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温故而知新,根据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复习旧知识而自然的引入新知,同时激发学生的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闯第二关:认识梯形。

1、你们已经顺利闯了第一关,现在有没有信心闯第二关? 出示一个普通梯形,问:谁告诉我这个是什么图形呢?它有哪些特征呢? 预设(1):如果没有同学回答出来就马上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梯形有哪些特征。(师把梯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梯形的认识。预设(2):如果有同学回答出来就马上设疑引出课题。同学们真是他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梯形有哪些特征就知道了。

(师把梯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梯形的认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梯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设闯关,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梯形,从而揭示课题。

三、闯第三关:生活化知识再现。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又顺利闯了第二关,下来我们闯第三关:认识生活中的梯形。

1、说说生活中一些梯形的物体。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梯形。(指名学生说说)

2、课件欣赏生活中的梯形物体。

课件显示(自动播放):屋顶、袋子、水渠的横截面、大坝的横截面、梯子等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的画面,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活感悟,加深了对梯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感悟梯形的特征。(闯第四关:做一个梯形)(1)、认识已有材料。(闯第四关:做一个梯形)(2)、活动要求:(显示师讲解。)①、组长先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打算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做一个梯形? ②、商量好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梯形。③、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所做的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④、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作品。(3)、学生制作梯形【播放音乐】 【师巡视了解】。

(4)学生汇报做法,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给予学生一个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五、闯第五关:考考你的眼力。

1、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

【方法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所做的梯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谁愿意说说? 那么怎样的图形是梯形? 【方法二】在做与画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梯形有哪些特征呢?谁来说?那么怎样的图形是梯形?(生有可能这样汇报):

①、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处对边不平行。②、梯形也是四条线段围成的,有四个角等等。

2、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别之处,呈现出梯形的概念。(1)【课件出示】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相同的地方? 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桌互说)(3)学生回报结果(指名学生说)预设生有可能回报:

相同点:①有四条边,有四个角,都是四边形。②都有对边平行。

不同点:①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相等且平行。②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4)验证梯形的特征。

①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与不同指出,那么谁能完整的说出梯形有什么特征吗? 生可能:有一组对边平行。(师根据当时学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整说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②师集体小结梯形的特征,强调:“只有”这个词语。总结梯形特征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全班齐读一次。)

3、练习:以下的图形是梯形吗? 请学生判断,并让学生说说理由。【只要能用以上的特征老师不要重复学生的说话】

上一篇:幼儿园科学《空气在哪里》教案与反思下一篇:三原县2011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