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古镇的客家文化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洛带古镇的客家文化(精选5篇)

洛带古镇的客家文化 篇1

今年国庆节长假,我来到了位于成都东面的龙泉驿洛带古镇,那是一个古色古香,具有厚重文化色彩的小镇。国庆节长假,小镇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我们最先来到了洛带古镇最著名的广场――五凤楼广场,那儿游人如织,有得在抬花轿,有得在买特色小吃,还有的再唱歌跳舞,我仿佛已经走进了一副美丽的画卷。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往前走,耳畔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肩旁是摩肩接踵的人群,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让人如痴如醉。

古镇的大街小巷也都挤满了人,有的是远道而来的游客,有的`是本地人,还有的是在街上叫卖小吃的人,大家说说笑笑的。正当我沉浸在这充满江南韵味的气氛中时,忽然听到了“咚咚咚咚咚咚……”粗犷的锣鼓声,它仿佛把我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塞北,循声望去,一只张牙舞爪的长龙向我们舞来,大家都抬起了头注目着,尽情地欣赏。

即使下雨也挡不住游客们热情的心。下午,天空中飘来了蒙蒙细雨,大家还是挤着、笑着,只是想方设法避雨,却没有一个想离开古镇回家。不知不觉,天暗了下来,我们也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镇。

洛带古镇,我喜欢你,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你的,有机会我一定来重游故地!

洛带古镇的客家文化 篇2

1 洛带古镇概况

洛带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北部, 龙泉山南麓, 西连西河镇, 南接龙泉同安街办, 东邻万兴乡, 北与黄土镇、洪安镇接壤。相传汉朝成街, 名“万景街”,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 更名为“万福街”, 因蜀汉后主刘阿斗玉带落入八角井更名为“落带” (后演变为“洛带”) 。明清以来, 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 这里成为外省特别是客家人移民的主要入籍地, 客家人不断集聚, 其人数占到总人口的86%, 他们至今保留说客家话的传统, 客家民居、习俗在历史的发展中完整保存, 成为中国有名的客家古镇, 被誉为“世界的洛带, 永远的客家”。洛带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2 洛带古镇保护及改造前现状分析

2.1 古镇空间形态

洛带古镇空间格局保存完好, 街巷格局采用“一街七巷”的古镇格局和传统街巷空间结构, “一街”指洛带古街, 由“上街、下街”组成;“七巷”指米市巷 (又称马槽堰巷) 、糠市巷、槐树巷、江西馆巷、北巷子、凤仪巷、柴市巷。古街巷总长2 577 m, 其中最长的洛带古街呈东西走向, 街道平均宽度6 m~8 m, 长约1 000 m, 高宽比在1∶1~1∶1.5左右, 尺度宜人。最短的柴巷子, 宽2 m, 长70 m。街道空间有收有放, 最窄处有2 m的小巷, 最宽处有10 m的大道, 在相对宽敞的地方形成小型开敞空间。由于古镇坐落于丘陵地势的山地上, 建筑依山体地势逐步呈阶梯状修建, 整体空间很好地结合地形、蜿蜒多变、自由灵活, 建筑风格统一、错落有致, 随街巷的转折和挑檐的遮蔽形成有趣的街巷空间。

2.2 古镇建筑风格

洛带古镇以清末民初建筑风格为主, 除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外, 还保存了大量各级文保单位。

2.2.1 传统民居

洛带古镇传统民居主要为半开敞式的单体民居建筑, 采用“街—店—宅— (田) ”的空间格局。山墙连山墙沿老街一字排开, 基本采用前店后宅的布局形式, 店面直接面向街道, 为使店面、住宅互不干扰, 有的民居开设单独通道, 以便住户进出。住宅后面往往是一个小型院落, 作为家务劳动和休息场所, 有些家庭是以围墙与其他人家相隔, 有的屋后还有一些菜园。

建筑高度为普通单层民居4 m~5 m高、单层带阁楼民居5 m~6 m、双层民居7 m~8 m。屋顶多为悬山式屋顶, 少部分采用歇山式, 上有青瓦, 檐口处理为略上翘的形式, 采用穿斗式木结构, 以密柱加枋连成排架。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 有部分青砖构筑物, 墙体装成木板墙或夹泥抹灰。

2.2.2 会馆建筑

洛带古镇中的“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和川北会馆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总体布局多为复四合院式, 建筑呈中轴对称排列, 建筑风格在采用中国传统会馆建筑风格之上, 又有其独特性, 如:广东会馆的风火墙设计, 使其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江西会馆在中后殿的天井内伸出小戏台, 构思独特, 使环境空间布局完美, 为四川客家会馆独有。而川北会馆则融入了川北民居风格。

2.2.3 文保建筑

除上述“四大会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外, 洛带另有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四川客家文物博物馆和巫氏大夫第。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燃灯寺、客家公园、桃花寺大殿和八角古井。

2.3 洛带古镇改造前存在问题分析

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洛带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洛带古镇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代风貌建筑甚至侵蚀了历史文化街区。在古镇核心区边缘, 越来越多的现代风貌建筑取代了传统风貌民居, 严重影响了古镇整体风貌。不同建造年代、建筑质量、建筑风貌的建筑群混杂在一起, 降低了古镇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 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2) 洛带古镇建筑多为清末民初修建的传统建筑, 古建、民居众多, 年代久远, 建筑质量普遍较差, 房屋大多数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建筑甚至已经成为危房, 亟待整治。3) 洛带古镇街道人车混行, 杂乱无章, 古镇周边道路系统混乱, 道路的功能和等级不明确, 交通组织严重不畅。4) 洛带古镇的各类配套设施、市政设施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街道上电线杆、广告牌杂乱林立, 严重影响了古镇的整体风貌, 与现代生活、发展旅游不适应。5) 洛带古镇商业业态单一、档次低端, 由于历史原因, 存在某些单位、企业长期占用文物古迹用地, 用作商店或仓库等, 对文物古迹造成极大危害。

3 洛带古镇的保护、改造及建设

3.1 总体思路

当地政府坚持“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的方针和“长远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以规划为龙头, 科学指导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工作, 在2005年, 委托北京大学陈可石教授编制了《洛带古镇核心区城市规划设计》, 同时, 委托知名专家对古镇核心区编制《洛带古镇街区保护维修设计方案》, 对古街区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同时对洛带城镇规划区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整治。

3.2 对古街区进行保护性原貌修缮工作

1) 对造型和格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 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建筑原貌。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加固, 修复脱落墙面, 酌情挖补、墩接、更换损坏的木构件, 充分尊重其历史原貌。原则上保留原石板地面, 仅对磨损、塌陷较严重的石板进行更换, 铲除原街沿水泥砂浆地面, 恢复石板地面。2) 对具有历史价值, 但已遭到破坏或已成危房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按原貌复建。如下街的山门、各巷子口的栅子门、牌坊、五凤楼、七巷子栅子门、康熙移民昭、广东会馆临街照壁、江西会馆临街照壁、碉楼、巫家祠堂、郑家祠、巫氏大夫第、字库塔等。3) 对近期的新建建筑, 凡与古镇风格不协调的, 按要求进行改造, 与古镇风貌统一。如:改平屋顶为斜坡小青瓦屋顶或半坡屋顶, 屋面形制以歇山、硬山、悬山相结合等。

3.3 建立古街区步行系统

在洛带古镇古街区建立步行网络系统, 将古镇保护区确定为纯步行区域, 除观光使用的人力三轮车外, 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驶入, 体现以人为本和功能结构的统一, 给游客提供宜人且具亲和力的空间氛围, 自由闲适的步行空间为古镇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了舒适的生活观光环境。

3.4 加大古镇保护力度, 拆迁不协调企业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规定, 禁止在该区域内建企业, 由于近代古镇发展的众多原因, 街区内存在如农机厂、酱油厂和鞭炮厂等严重破坏古镇风貌和安全的企业, 严重影响了古镇的保护和利用。当地政府列出专项资金搬迁了部分不适宜在古镇的生产企业, 这部分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城镇建设规划和《洛带古镇街区保护维修方案》, 修复了古街上、下广场和中街广场, 让古街周围环境与街区风貌相协调。

3.5 新建仿古建筑, 引入文化产业项目

古镇保护并非一味保护旧建筑, 不允许修建新建筑, 而是要在保持古镇的传统风貌、保护传统建筑及格局的前提下, 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 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3.5.1 在核心保护区复建或新建仿古建筑

近年该镇复建或新建了包括以四方塔及龙文化广场、五凤楼及凤文化广场、中街广场、字库塔、甑子场栅子门等为代表的仿古建筑, 这些新建建筑构成了洛带古镇现有空间格局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及景观节点, 与传统的“四大会馆”一起, 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3.5.2 在建设控制区引入多业态近现代优秀建筑

在《洛带古镇保护规划》的建设控制区引入了多个文化产业项目, 作为核心保护区的补位, 丰富了洛带古镇的形态和业态, 这些新街区及新建建筑的风格和体量从高度、色彩、立面等方面都与核心区相协调, 同时注重整体景观环境及植被的打造, 改善核心区绿地不足的缺陷。以博客小镇、艺术粮仓、中国艺库项目为代表的近现代优秀建筑, 虽不属于历史建筑, 但也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 同时, 其文化产业的特性也为当地引入了多元化的业态。

4 洛带古镇保护及改造的评价及建议

4.1 古镇风貌改造初见成效

近八年来, 洛带古镇通过保护、改造、建设, 古镇风貌得到显著改观, 古镇保护卓有成效,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 在保护范围内, 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古镇违法建筑的巡查管理, 有效控制了破坏古镇风貌的违法行为发生。

4.2 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有待优化

过去八年中, 洛带古镇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但周边现代化建设也对古镇产生了一定影响, 古镇保护规划只提出了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及风貌整治, 忽略了对保护区周边的建设提出指引, 实际上八角井街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但是现状周边环境却相对较差, 两侧已基本无历史风貌可循, 80%以上的建筑都是砖混结构的多层建筑, 极大的影响了古镇的整体风貌。古镇周边一些优秀仿古建筑的出现, 促进了洛带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因此, 应合理确定保护区整体建筑风格, 进一步引导保护区周边建设, 引进有利于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项目, 使古镇保护能够与开发建设相互促进。

4.3 古镇商业业态档次有待提升

洛带古镇古街区两侧商业业态均为小商业、小卖部, 业态规模简单, 消费水平较低, 商业渗透力弱, 主要集中在主街上, 目前形成规模、较具名气的只有“伤心凉粉”一家, 其他商业大多没有特色, 与周边古镇雷同。古街上旅游服务设施基本没有配备, 多数游客都是花上两三个小时游览完整个古镇当天返回, 洛带古镇留给游客的印象只有“一条老街”, 古镇目前还未具备吸引及承接游客住宿的条件。目前这种现状, 有望在周边引进的项目中得以解决, 但关键还是项目本身对于商业业态的定位及引导, 不能局限于建筑本身, 更应该结合洛带古镇的特征引进、开发更多商业品牌, 吸引更多游客, 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5 结语

洛带古镇通过保护、改造及建设, 在延续古镇风貌, 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古镇发展至今, 还是存在一定不足, 未来古镇发展还应考虑对核心保护区周边开发建设的引导, 以及在古镇业态提档升级方面进行努力。

摘要:从洛带古镇空间形态及建筑风格入手, 分析了该古镇在进行保护、改造及建设前后的基本情况, 评价了其效果及存在的不足, 并从古镇风貌改造、保护、开发建设、提升商业业态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意见。

关键词:古镇,规划,保护,改造,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可石, 王波, 焦杰.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成都洛带古镇整体设计和建设工程简述[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2]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古镇保护规划[Z].2005.

情趣横溢的《洛带古镇》 篇3

洛带古镇又名镇子场,是成都东边的重要商道,是客家人油盐柴米、猪牛羊鸡鸭鹅蔬菜等农产品与纺织品、农具、文化用品的交易场所,有“成都东大门”之称。它是一个农业镇,过去靠天吃饭,生产力低下,但历来却商旅云集,销购两旺。洛带居民多为客家人。明末清初,连年战乱,土地荒芜、灾荒、饥饿致使人口锐减。清初统治者采取移民措施,将广东、福建的百万客家人移入四川垦殖定居。客家人分布全川各地,以沱江流域和成都东山地区较为集中。客家人原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他们入川把中原文化、建筑和耕作技术与农业物种带进蜀中,加上其他省如湖北等的移民共同创造,促进了本地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洛带人有自己的语言和习俗,有与艰苦环境作斗争的刻苦耐劳的习惯和勤俭开拓、奋发图强、团结互助的精神,有浓厚的乡土情谊。他们建立会馆,使离乡背井生活于陌生环境的人们有了互相帮助和团结的重要组织,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栖息地。他们续族谱,使乡土情谊更加有序化、脉络化。会馆族谱表现了客家人内在的文化传统和内在的精神归依。洛带客家人的心理素质、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趋势都受中原一带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会馆与民居的建筑、宗教与祭祀、礼仪、婚俗、岁时与节令习俗,家族与宗族、社团、语言、戏剧歌舞等文化娱乐等等。

上述情况,过去在文字作品中对洛带客家表现得较多,而在图画方面,似乎很少,尤其以巨幅大场面来表现洛带古镇的方方面面的还没有。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画家何青城新近创作的《洛带古镇》是一件难得的佳作。这类画的创作有较大的难度:它有一定规范性,受时代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与具体的街道布置、生活情景等紧密相关;既要有历史的真实,又要有艺术的创造性。它与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那种分段式的艺术表现有很大的不同。何青城曾与画家孙彬等合作过大型长卷《三国春秋》,单独创作过大邑《刘氏庄园》巨幅,画过连环画,可以说有相当多的创作经验,对把握驾驭这类民俗画作的能力很强。他在创作《洛带古镇》之前,阅读了许多相关的文字作品,察看了部分图片,到古镇作了大量的实地写生,占有充分的资料,熟悉那段历史和地理环境,而后充分运用联想、想像进行构思布局。他参照现有主要街道的大体状态,取势定位,突 出重点,使关健部分安排得当,让人感到合情合情,有板有眼。他以心灵的俯仰观看空间万象。画中出现的人与物颇接地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尊重生活,尊重客观环境,加以合理调度、改造、美化,从而形成与照相有极大区别的美学效应,这当然是照相所办不到的。

《洛带古镇》表现了古镇的许多亮点,或叫“画眼”,诸如街道分布的来龙去脉,会馆、庙宇、亭台、楼阁、牌坊、主要民居大院、柴米猪牛集市、商铺、文化娱乐场坝、学校、钟楼、照壁、保安所、树木等等,大胆地把上下左右前后处理得有主次、有虚实、有节奏、有疏密,眉目清晰,协调统一——这其实是很考画家的基本功和创作经验的。画幅在布局妥当之后,以笔墨塑造形象是又一大关键。笔主骨,墨主韵。笔墨是一件国画能否成功的极重要因素。画家用浓淡干湿的笔墨点线刻画前述建筑,处处运思甚妙,刻画得体,避免了平板描模之弊。《洛带古镇》中老区上街的广东会馆(南华宫),客家民居的“三堂屋”与“四合院”,庙宇、钟楼、亭榭、牌坊、戏台、市场、学校、游乐场所等,是画家着重描写的对象。他运用长短、粗细、急徐、浓淡、曲直等不同的点线去表现,极富变化。特别是画中的近千个十分生动的人物,那些做各种买卖的、推鸡公车的、燃放鞭炮的、耍狮子龙灯的、踩高跷的、看西洋镜的、看各种表演的、喝茶饮酒的、场外耕田、车水、捕鱼、放鸭、劈柴……他们的行为举止、服饰穿着、习惯都靠笔墨的恰当巧妙的处理而显示出上个世纪40年代人们年节、时令,包括赶场的氛围,把当年农耕时代古镇那番热闹繁荣的景象重现在观众面前,叫年长者回味,中青年神往——这般情理交融、变化多端的佳构,实在令人拊髀称绝。

《洛带古镇》在技法上还很注重层次、透视、色彩的艺术处理。在这方面,中国画往往要求要有一定的层次、深度与质感。尤其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导游图式的平面化。画家在《洛带古镇》的处理上,先用笔墨在纸上画够,整理好主从关系,处理成一个大的调子。比如画上的百多座房屋建筑并不是平均对待,而是抓住几个大的会馆、庭院和市场等有主次、疏密、聚散、浓淡的铺排。对活动场所里的人物,也是如是处理。街道四周逐渐虚化或以大小树竹、炊烟云雾遮掩,田土山岗尽可能简化,使观画人的视线集中到洛带的节日,或赶场天上午9至13点时分,赶场人的各种活动,如物资交易、情感交流等等。中西画的透视有很大的区别,但画家本着意象造型的观念,在这件作品中将中西透视技法加以综合运用,既有散点透视,也用到一些焦点透视,两者结合得可谓天衣无缝,看起来舒服自然,不别扭。画家采用以工带写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墨分五色”的丰富效果。画面基本上是俯视的。对众多屋顶的处理,原本是较麻烦的;但画家在形态、亮暗、光影、走向、浓淡等方面作了许多细致微妙的变化,各具特色,没有千篇一律之失。整幅画具象与抽象结合,写意与写实统一,显得严谨、庄重而又秀美抒情,犹如一部旋律感强且铿锵动人的乐章,引人感慨万千。

总的来看,我们眼前这幅《洛带古镇》,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语言与丰富的美学内涵,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低估。相信洛带的客家人会为之亲近与鼓舞,而到古镇游览的人们观之亦会饶有兴味,流连忘返。

成都到洛带古镇导游词 篇4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元前3,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的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成都曾前后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 源。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唐代,成都有“扬一益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其间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化。

文化的植入——成都洛带艺术粮仓 篇5

业主:四川齐盛置业

建设地点:成都市龙泉驿区

设计单位:DC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用地面积:1.5 hm2

建筑面积:2.2万m2

建筑层数:7

建筑结构:框架结构

建筑材料:仿古面砖,格栅,玻璃幕墙

项目负责人:董屹,崔哲

建筑设计:庄昇,尼江涛,余晓歌,朱家声

设计时间:2010年

建成时间:2013年

图纸版权:DC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摄影:吕恒中

成都洛带艺术粮仓作为四川省重点文化项目,选址于成都龙泉驿区洛带客家古镇的核心位置,浸润于川西客家文化的独特氛围。基地原为有50年历史的粮站,目前被作为艺术家的工作室和画廊,业主希望将其改建为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全新综合街区。项目在保留7栋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建,3栋新建筑以艺术商业、设计旅店和艺术综合用房为主体,包括博物馆、美术馆、艺廊、拍卖中心、艺术商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精品酒店和餐饮零售等多种业态。新建筑以粮仓为原型,在保持内外部空间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填入新的生活内容;以粮仓文化结合原有建筑形态,应用与当地传统相结合的设计、建造方式,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参考古镇空间尺度,塑造特色街区形象和文化传承实体,体现了客家文化的植入融合。

设计从文化传承出发,也以文化表达作为最终诉求。

文化定位的选择

对粮仓文化的理解,也是对基地的认知出发点,从模糊到清晰,参加“2011成都双年展:物我之境田园/建筑/城市国际建筑展”成果展使我们更加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项目的主题被定为“仓廪实,知礼节”,结合成都打造“田园城市”的宏大背景,在思考中将“田园”物化为最基本的“田”,其表征则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粮食”,事实上人类最早的仪式大多来源于与耕种和丰收有关的活动。田园、粮食、仪式,建筑和城市关系的浓缩成为了粮仓文化的切入点。建筑设计上首先保留了原有粮仓并加以修复,开发其新的内部功能,新建部分主空间以粮仓和粮屯为空间原型,力求还原其空间体验,并将其解构与重构,填充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建造中结合注重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从川西建筑的传统做法中获得灵感,并与艺术家紧密合作,将当代艺术作品结合到建筑中去,强化对粮仓主题的表达。

从供给果腹的物质食粮,到提升文化的精神食粮,粮仓本身由物质的存在限定了其文化属性,代表了一个时期的集体记忆。为了保持这样的集体记忆,项目的操作按照洛带粮仓的现场加以整理和新建,使观众感受新建筑的同时了解历史的面貌,设计者尝试以提炼出的老粮仓的建筑语言描述新时期的文化粮仓。建筑上,老粮仓的双坡顶、两截段的铁皮门、双开高窗以及内部通敞的空间,都应是予以保留元素;环境上,粮仓文化以现代的方式被演绎,蕴含粮仓文化的“新”置于“旧”之上,成为背景的同时亦作为地标出现,在新加建的农耕植物园内,适时加入新旧之间的玻璃顶棚,参照客家古镇的基底,以小尺度的商业店面丰富古街,与环境相匹配的同时,强调步移景异的古镇风情。粮仓内的老梧桐、鹅卵石、青砖与水泥拼接的铺地,也是项目中延续的特色。抛去琐碎,去繁从简,已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

设计者通过挖掘场所本身的个性特质,塑造粮仓的场所文化与精神,除了注重空间物质层次的属性外,也在试图强调比较难触知体验的文化联系和人类在漫长时间跨度内因使用它而使之具有的某种环境氛围。场地的精神由“空间物质要素+文化要素+时间(历史)要素”构成。我们认为建筑在场地精神的历史中形成,同时又在历史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并不意味着场所结构和精神的必然改变,因而基地应该保持和延续粮仓文化的场所精神。因为特殊的基地历史与项目诉求,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内重复这一过程成为可能,我们希望能够刻意强化这一过程,突出“粮—仓—人”的联系,也就是在“物与我”之间加入“空间”的主题。从粮仓文化到文化粮仓体现出“物—我—物”的循环影响过程。粮仓作为载体在承载新的文化模式的同时通过空间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印迹。

文化的植入

项目场地所在的洛带古镇,相传汉代即成街,后因蜀汉后主刘阿斗的一根玉带遗落入镇旁八角井而得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厚积文化底蕴与物质宝藏的千年古镇,至今仍存留着或峻肃大气或庄重精妙之建筑,沿袭着舞龙祈雨与泼水庆收之庆典,传承着浓郁醇厚的客家美食与山歌。独具特色的文化要素在不同时期植入当地,形成如今的历史印迹,也成为我们解读并塑造项目精神符号的切入点。事实上,作为川西重要的客家古镇,多重外来文化的杂糅形成了洛带古镇独有的文化特质,我们的项目与那些代表着客家文化的古老会馆相同之处在于属于植入当地的另一种客体。

另一个机缘在于业主本身的喜好。业主毕业于四川美院,对当代艺术颇有追求,也在艺术圈内有着广泛深厚的人脉,其坚持将当代艺术引入街区的理念强化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新与旧冲突的戏剧效果,不管是“丰收”还是“搬大米的蚂蚁”的现代雕塑,都对粮仓文化作了进一步的诠释,也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促成了新文化植入的可能性。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首先是对川西文化的传承,没有传承便没有植入的土壤。根据历史遗存、典故,确立了古镇街巷的网络结构以及与洛带粮仓的关系,根据事件、时间和公共空间活动的需求与特征确定了建筑的留空与空间节点,洛带艺术粮仓“镶嵌”于原有的古镇肌理之中,因而在建筑体量上,我们始终控制着保留与加建的关系与比例,保持原有建筑尺度的同时,植入新的功能空间。扩建部分维持原有的建筑尺度关系,打通粮仓与古街的空间脉络,并拟合老镇的肌理形态,获得内外融合的空间。场所中我们用大体量的新建筑将四周小尺度和零碎的历史空间统和成一组整体,利用环形街道联系不同的新旧空间,创造包含物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环境,并将洛带古镇道路网的错综复杂的特征延伸到建筑内部。当物质的实体和空间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历史和人的活动,并让这种活动充满活力,最终才能形成洛带粮仓与古镇街道的共存与共生。而新的建筑风貌也将影响老街的新基调与客家文化的生长。“客家”是一个民系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有“客而家焉”之意,事实上代表的是“植入”与“融合”的辩证关系。

其次是对植入文化的选择和处理。粮仓是绕不开的主题,但对粮仓空间的解构与重构则代表了新文化的进场。同时进场的还有当代的消费与时尚文化,以及以当代艺术为中心的审美取向。生活的内容被重填,空间的建构也在这样的冲突中面对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洛带粮仓的设计尺度与改建力度,我们做了关于现场的细致调研,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展开,我们发现设计的解读角度与强力植入的商业生活内容总有碰撞,有趣的是,随着对开发目的的理解,我们也尝试重新审视和修改设计方案,并认识到改建与更新老粮仓并不只是一项专业事务,而是衍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对商业生活的理解,再从技术手段的层面去寻找答案,才使得最终的项目空间更加丰满,使其可以吸纳、加载更多当时当地的文化社会信息,形成复杂而充满关联的多样建筑空间。

上一篇:《公仪休拒收礼物》课后练习题下一篇:我心中的太阳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