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篇1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1社 戏

预习须 知

一、文题解读

旧时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做“社”。按照我国的民间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人们以演戏的形式进行祭祀,那时演的戏就称为“社戏”。课题概括了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知 识 重 点一、字音词义

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诚然:确实这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漂piāo渺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渴睡:瞌睡。

纠葛:名词,纠缠不清的事情。

桕jiù树:也叫“乌桕”,一种落叶乔木。

二、主题概述

文章以“社戏”为线索,生动地叙述了“我”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善良、淳朴的农村小伙伴形象,表达了对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小伙伴美好情谊的眷恋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1)随母归省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平桥村的环境,突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交代乡间小朋友的情况(热情、好客)和关系(平等)。

(3)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

第二部分: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1)看社戏前的波折。

(2)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3)在赵庄看社戏。

(4)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第三部分: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问题讨论

1.作者既然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在开头介绍平桥村的情况?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为什么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气氛、感觉。

3.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一是制造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是因为那里的人的善良可爱,同时深化了主题。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因为“我”所难忘的,是那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即人情、景物、回忆。(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的体贴照顾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2)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3)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长大也念念不忘。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2

第2课《春酒》

一、初识课文:

1、作者相关知识:

琦君,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人。1949年赴台,曾任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她从散文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出版了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代表作有《橘子红了》《七月的哀伤》《桂花雨》《 琦君寄小读者》等。她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2、词汇积累:

标注字音:枸杞、橄榄、挑剔、如法炮制、门槛、过瘾、家醅、煨炖

解释字义:

家 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过 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 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来源:学科网]

二、整体感知:

<1>、识春酒:

1、什么是“春酒”、“会酒”、“八宝酒”?

明确:

春 酒 :古称冻醪。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1、2段)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3段)

会 酒: 是“我”家除春酒外的特别节目。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5段)

2、伴着《思乡曲》我们朗读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故乡的哪几件事?主要记叙了事件中的哪些事情?又体现了怎样的情怀?

<2>、品春酒:

含英咀华,探寻美点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细细品味她的这杯“春酒”,思乡之情、怀母之心、童年之味……纷纷涌上心头。请找出文中打动你的细节,品味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美点

以这样的形式回答:

通过读 细节,我品味到了一种 美。

答案预设:童心美、母性美、民风美、人情美。

●童心美的典例: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明确: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明确: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3.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明确:写出了“我”的可爱和情趣。“只”和“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走来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捏”是对撒了虽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点点后的失望。“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碗酒后的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也写出了“我”的那种童趣。

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娇,很嘴馋的情态。“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跃起来。“靠”和“点”说明“我”年龄虽小但很机灵。“舔一舔”说明她想喝但又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让她很过瘾。

5、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明确: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眼巴巴”写出了小女孩那种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满是期待和向往。

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她的母亲)

●母性美的典例

1.“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明确: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2.“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

明确:突出母亲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3.“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明确:“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4.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明确:“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农家妇人的样子。“其实”这一副词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贤妻良母就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小结】:

是呀,原来爱可以如此豁达!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人情美的典例

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

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明确:花匠阿标叔的老实善良、纯朴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故乡浓厚、淳朴人情的最好体现,不说话,总是乐呵呵地做事,能为很多人带来快乐,自己是非常高兴的。

2.“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明确:表现了乡亲们的热情大方。

3.“席散时,会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4.“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明确: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3>思春酒: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此时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吗?(道地家乡味)这些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明确: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四)拓展延伸:

● 经典再现:

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恋。因此思乡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精品赏读:

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3

第3课《安塞腰鼓》

1、第1段作用:用简洁的语言,突出后生们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将他推向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2-4段:蓄势待发,为下文写安塞腰鼓的恢弘出场做好铺垫。

3、第7段:用排比、比喻、反复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从语势上使人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4、12段: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要“挣脱”“撞开”的是束缚、羁绊、闭塞,是人身上坚硬的外壳,一切冗杂的东西。是贫穷、落后、旧思想束缚了“那么一股劲”。

5、15段“遗落了一切冗杂”理解:打破了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计较功名利禄,不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

“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了”理解:写出了腰鼓的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理,观众的心与之产生共鸣。

6、18段“奇伟磅礴的能量”一句的理解:黄土高原的后生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他们并未因贫困封闭而丧失对生命的渴求,他们身体里蓄积着强大的生命能量,一旦释放,便磅礴激荡。

7、第20段,因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原始、粗狂的生命力量的“厚土”,只有黄土高原可以,所以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本句运用对比,突显出作者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赞扬了那里的人充满磅礴的生命力量。

8、第30段理解: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内容让以动衬静,用“鸡啼”反衬寂静,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鸡啼不仅是天亮的标志,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希望的象征。作者相信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迸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9、“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答: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

10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

答: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篇2

习作内容: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 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 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 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作文写好以后, 读给爸爸、妈妈听, 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同时强调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本教学设计重在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在具体指导中, 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我, 相互激励、互相启发, 写出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和幻想, 练习写想象中的事物。

2.尝试编写故事, 不受束缚, 自由表达。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 养成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篇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 这些想象神奇的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读了让人难以忘记。在课余时间, 你们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请给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2.小组交流。

3.推举代表介绍。

4.同学们, 从刚才交流的情况看, 你们读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真不少。如果给你一个编写故事的机会, 你愿意吗?这堂习作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台, 谁编写得最好, 他就是咱们班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 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为话题, 激发兴趣, 互相启发, 为想象作文丰富素材, 拓宽思路。)

二、复习课文, 学习表达

1.同学们, 假如你想成为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那么你就得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应包括哪几个要素。请大家不要着急, 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先重温两个神话故事的内容。 (指名复述)

3.再说说故事的基本要素。 (指名回答)

4.根据回答, 总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要交代这个故事的起因, 然后详细写出这个故事的经过, 在写故事的经过时, 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 这样可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还要写出故事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 意在使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和构成故事的要素加深印象, 以便学生发挥想象, 有内容可写;明确故事要素, 学习谋篇布局。)

三、明确要求, 动笔习作

1.我们已经知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和要求。 (指名读, 交流对这次习作要求的理解。)

(1) 你想变成什么?展开想象, 编一个故事。

(2) 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 任何物。

(3) 写好后, 读给家长听, 认真改一改。

(4) 根据自己编写的内容, 自己拟题。

2.针对上面的 (1) 和 (2)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3.班上交流。

4.小结激趣。看来编一个故事并不难, 只要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就会创作出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同学们早已等不及了, 那你们就根据习作要求自由地去想象, 大胆去创作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和充分地“说” (内容和打算) ,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内容和要求, 并通过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从内容入手, 解决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四、交流修改, 取长补短

1.学生完成初稿后, 同桌互相阅读。

2.学生评议:你认为你的同桌创编的故事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师相机抽样点评。如, 故事是否完整———起因、经过、结果, 想象是否神奇, 描写是否生动。)

3.同桌互改;教师指导修改。

出示同桌互改要求:

第一步, 同桌交换习作本, 互相评改。

第二步, 用“○”画出错别字, 并改正, 用“◇◇◇”勾出好词、好句和好段。

第三步, 做出你对这篇故事的简单评价 (用“☆”表示) 。

一颗“☆”:能把故事写清楚, 敢于想象。

二颗“☆”:故事较完整, 敢于大胆想象。

三颗“☆”:故事完整 (有起因、经过、结果) , 而且想象丰富, 描写生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互相评议、修改习作, 让学生懂得如何评价、修改习作, 促使学生乐评、会评, 在评改中取长补短, 提高习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 召开创编故事会

举办创编故事会, 在班上讲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评出创编故事的小作家。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篇3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目标课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1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但现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隔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呢?

“写和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移的。”我们的教材虽然把阅读和写作分开,但它们实际是紧密连结的,有着共同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以学习阅读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阅读教材来指导学生写作。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学期初就思考着如何构架课文阅读教学和单元写作目标之间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心中始终牵挂着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在具体的教学中适时调整自己阅读教学的步骤及相关内容。以下便是笔者践行读写结合,将单元写作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个方法。

一、水到渠成,课后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当写作目标与该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一致之处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来个“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地将其作为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比如,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记叙的线索。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记叙文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一个具体的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等。

3.写作时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

4.记叙的线索应该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

其中第三点提到记叙线索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这也是该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藤野先生》的叙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另一条是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已经讲解清楚了,那么在总结课文内容时,就可把它作为写作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等进入单元写作训练时,学生对这一方法也就驾轻就熟了。

二、移花接木,将单元写作目标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有些单元写作目标可能不是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它与课文内容又有一定内在的联系。这时需要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植入”,也就是将写作训练目标部分迁移到课文阅读教学中。

如第六单元的写作目标——学写游记。具体要求是:

1.写游记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

2.在写景时,可以移步换景,也可以定点观察。

3.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4.还可以适当介绍与游览地相关的知识。

该单元的四篇文言文以游记为主,但很难说以上四点是它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毕竟又是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很容易忽略其写作方法的指导,那么就可能错失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良机。

因为有了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所以笔者从一开始备课的时候,就在寻找它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最后发现完全可行。就单元写作目标的第一点而言,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的:“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其中既有移步换景也有定点观察。教师可以边讲授课文内容,边补充说明这便是游记的写法之一——交代清楚游览的经过。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单元写作目标也迎刃而解了。

再举写作目标的第三点来讲,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可以举《满井游记》为例,课文对满井初春的景色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山光水色,最后作者用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画龙点睛地表明了自己對初春景色的喜爱。如果仅仅依据教参的要求,只要解释清楚这议论语句的内在含义即可。但如果教师能把其作为游记的写法之一传授给学生,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又部分完成了单元写作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只要教师心中有写作教学这根弦,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将单元写作目标这朵“花”移植到课文阅读教学这棵“树”上,那么植根于课文阅读教学的写作指导必将“盛放”。

三、深入挖掘、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材编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里都附上了“写作导引”,它一方面简要介绍单元写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还结合具体的课文篇章加以举例分析。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确容易理解和体会。但仔细研究:“写作导引”里所举的课文实例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那么,是否可以引用单元课文内容来作为写作指导的实例呢?回答是肯定的。

以第四单元为例,其写作目标是: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具体要求为两方面:其一,写记叙文时,往往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加入适当的描写。描写能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还可以突出重点和中心。其二,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抒情,能使作者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为了说明描写的作用,教材以冯骥才的《泥人张》(第四单元)为例,即作者通过对“海张五”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恶霸形象。对于抒情的作用,编者以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几句简短的抒情,道出了作者的追悔、思念,及内心的五味杂陈……

如果教师仅是把这两个案例和学生交流或解读一遍,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很难说是深刻的。其实,我们阅读教学的课文资源既丰富又鲜活。

就这个单元而言,教师可以举的课文实例是不少的。《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人物、环境和场面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其中对人物(年轻女子)的描写是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还有《端午的鸭蛋》中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一个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把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语言诙谐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而《春酒》中描写和抒情的语句更是俯拾皆是。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可见,这些记叙类文章中描写和抒情的手法都运用得十分巧妙。教师可采用串讲的方式,将其写法加以提炼、归纳,经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比如,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中有关描写的语段为例,告诉学生记叙文中描写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举《端午的鸭蛋》《春酒》等中有关抒情的语段,和学生阐述记叙文中抒情的意义所在。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写作技法的认识,而且也是对文本的又一次解读,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与时俱进,无论是作为阅读教学的课文篇目,还是单元写作设计都在改变,日趋完善。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也必然是一种趋势。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笔者先摸透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再将单元写作目标分散、渗透到单元课文阅读教学中,或是根据单元写作目标的要求,对单元课文的相关写法做提炼和整合。这样的过程算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吧。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4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

一、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

二、文体知识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认识、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

第三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第四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理说明文。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

三、理解词义

萌发:种子或者孢子发芽。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

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遍地都是。

四、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五、问题归纳

1.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写燕子归 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 形象的感受。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3.课文第三自然段与一、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本题可运用说明顺序判断三法,第三自然段是对第一、二自然段所列现象的深入发掘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

4.“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

6.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因为一般人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都比内陆暖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此时举一个例子,存在偶然性,说服力不强,举两个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7.课文7-10自然段中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不能颠倒,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度由大到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体现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晰,不能打乱。

8.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

9.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大自然的语言”的?

本题运用说明顺序判断三法。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六、课文主题

《大自然的语言》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2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一、故事背景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 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二、问题归纳

1.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头发出议论,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4.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5.第九段“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

不能,“似乎”在这里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就表示对当时的情况很肯定,就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6.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呼应课文开头作者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三、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

一、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甚丰,一生著述近500本。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苍穹微石》《钢穴》等。

二、理解词义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 细而密;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三、问题归纳

1.“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本题运用前后词语(句子)是否矛盾分析法。“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第16自然段中举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科学家在恐龙灭绝时期的岩层中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从而证明下文所说的岩层当时受到过巨大的撞击,从而为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提供了依据。

3.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5.课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对前面的内容作了一个小结。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

6.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被压扁的沙子”这一题目不仅没有离题,反而还能提示读者,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的分析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文章内容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不好。

7.《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

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

文章侧重点不同,两者虽然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 篇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而第 二篇则是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四、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为说明对象,证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3

第7课《大雁归来》

一、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被视作美国的野生生物管理之父。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对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影响很大。

二、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三、理解词义

1.缄默:闭口不说话。

2.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中,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文中是贬词褒用,形容大雁深知地面危险,在高飞时非常专注的样子。

3.狩猎:打猎。

4.凋零:(草木)凋谢零落;衰落。

5.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四、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及其归来时欢快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描写大雁觅食、群居、集会鸣叫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11—13):介绍各大洲大雁迁徙的一致性,以及大雁带给人类的益处和自然之美。

五、问题归纳

1.如何理解文章第一段?

此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作者将燕子与大雁进行对比,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说明了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2.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明了大雁的什么特点?

主要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赋予主教雀、花鼠及大雁人的思想及行为;并且将主教雀、花鼠及大雁对季节的判断的种种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大雁对季节的判断非常准确的特点。

3.“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上高高飞过。”如何理解“目空一切”?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目空一 切”原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这里运用拟人,贬词褒用,写出了大雁高高飞过时的专注神情,因为它们深知地面上的危险,必须一声不响,直达目的地。

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3段写南飞时的大雁的作用?

内容上,写的是南飞时大雁一声不响地笔直飞行,发现沙滩和沼泽也不会停留,反衬下文回归时大雁的种种表现。结构上,为下文作了铺垫,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了解到大雁的不同表现。

5.第4段写“3月的大雁则不同”,请结合文章说说它们的“不同”的表现。

本题运用“定向—分析—归纳”法。

①“低语”“问好”“叫起来”写出大雁回归时快乐、热闹的样子,不再是“一声不响”,更惹人喜爱。

②“曲折地穿行”“试探性的盘旋”“向池塘滑翔”等这些动作的描写,写出了大雁回归时的警觉、聪明和放松,不再“目空一切”地笔直飞行,更快乐更自由。

6.“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前一句中的“客人”指大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雁的归来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后一句着重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7.综合第6段,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其妙处。

着重描写了大雁觅食前后的动作和鸣声特 点。主要运用了明喻和拟人的修辞,使大雁的形象生动逼真,极为丰满,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充满乐趣,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8.怎样理解“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这句话的含义?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六只或六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六只成员的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被猎杀。作者原先就为这样的推断而感伤,现在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进一步引起了作者的感伤,也代表了爱鸟者的感伤。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使人动情。

9.第9段写大雁鸣叫之前为什么先写了几种动物的声音?

写沙锥鸟、猫头鹰、半蹼鹬的轻微的声音,是为下文写大雁喧闹的声音作铺垫,也起到衬托作 用,突出大雁鸣叫的特点。

10.第9段中,作者是怎样描绘大雁集会的鸣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题运用拟人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把大雁的鸣叫说成是“辩论”“发言”“谈论”,声音由激烈慢慢趋于平静,有层次感和画面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11.结尾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及作用?

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和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结尾句写大雁的鸣叫是 “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认为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里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及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突出了文章主旨,发人深思。作用:总结全文,画龙点睛。

六、课文主题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 篇5

《北冥有鱼》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外,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此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的一个美好愿景。

《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篇6

初二下册语文文学知识点整理

散文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2、《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3、《石榴》选自《丁东草》作者郭沫若。

4、《紫藤萝瀑布》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5、《散步》作者莫怀戚。

议论文

6、《纪念白求恩》作者毛泽东,选自《毛泽东选集》。

7、《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选自《饮冰室合集 敬业与乐业》

8、《多一些宽容》作者郭安凤。

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周国平,当代学者、散文家。

10、《错过》是一篇杂文,作者刘心武,选自《刘心武杂文自选集》。

说明文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作者伽利略,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小说

13、《孔乙己》选自《呐喊》。本文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14、《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15、《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

16、《窗》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

其它

17、《送东阳马生序》选自《文宪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本文是一篇赠序。

18、《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 杂说》,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后人称韩昌黎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体裁:说。

19、《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体裁: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0、《活板》选自《梦溪笔谈 技艺》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2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的《虞初新志》。课文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22、《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作者是清代林嗣环,《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23、《有的人》作者臧克家。

24、《悼念玛丽 居里》作者爱因斯坦。

25、《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作者郭沫若。

有了上文为大家总结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家及时提前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篇7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 篇8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戏剧单元。学生对戏剧这种文学样式的了解相对缺乏,但对影视作品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还是影视或影星迷,这就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教学时可先从师生都熟悉的一部影视作品切入,然后引出剧本的写作,介绍剧本的特点: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为: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与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开展,把握剧本在语言运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的特点,加深对现实人生的了解与体验,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日出》是戏剧大师曹禺的一部力作,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成就与创作风格。《钦差大臣》是俄国杰出戏剧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它所揭示的结构性腐败被称为“绝对的、永恒的、世界性的邪恶”,因而超越了时空,至今回响不绝。《放下你的鞭子》是我国街头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这三个剧本,横跨中外,风格各异,有助于学生认识多样的人生和多样的文化。学生对本单元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较为陌生,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幻灯片、录像)帮助学生了解作家生平与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全剧剧情,鼓励学生多渠道地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戏剧的特点,也为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戏剧作品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通过分角色表演和课本剧排演,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深入体会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在活动中体味探究与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激烈的戏剧冲突,凝练的戏剧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戏剧排演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课时分配

本单元总课时为10课时:《日出》3课时,《钦差大臣》3课时,《放下你的鞭子》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日出》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考虑戏剧特点的前提下,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排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二是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和有关剧情,在丰富学生戏剧知识、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语言特点,特别要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

2.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出发,把握作者憎恶腐朽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戏剧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家作品

(二)讨论感知戏剧情节

请几个同学口述课文梗概,互相补充和订正,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讨论探究

1.课文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

2.从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在把握戏剧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1.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

(1)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并读出黄省三的内心感受。

(2)试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文中有三处破折号用得特别传神:

①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了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②您说,要我去——

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黄省三被逼急了,心里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2.两人一组选择某一人物的某一段台词,诵读并解析,互相评议,进一步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心理。

四、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日出》。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钦差大臣》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发生的一段故事: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要来视察,个个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贵族子弟赫列斯达可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百般逢迎,拼命贿赂、拉拢。课文节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很适合排演课本剧,宜在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相关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体味作品漫画式的人物形象、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从而充分发挥戏剧表演的学习功能。“哑场”一节,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此时各种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简约传神的舞台说明分析作者笔下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2.欣赏作者精巧独特的剧情设计和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这部讽刺喜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有条件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钦差大臣》影像资料。学生为分组排演作必要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相关剧情,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目的有三:其一,进一步了解剧情;其二,揣摩人物语言和心态,把握人物的神态、动作和个性特征;其三,为短评写作奠定基础。

(三)分小组表演,思考问题:

1.以竞赛形式分两组演出,学生评点、交流。

2.剧中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市长和官员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后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真钦差到了之后,他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4.画出赫列斯达可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他官员的评价,以此入手,分析赫列斯达可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五、写作指导

自选角度,写一篇小剧评。参考题目:1.一幅绝妙的讽刺图——《钦差大臣》人物形象分析;2.讽刺戏剧的一个范例——谈谈《钦差大臣》的语言艺术;3.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析《钦差大臣》的“哑场”设计。

六、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整部《钦差大臣》。

《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街头剧。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欣赏戏剧的一般方法。故此,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把握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及社会意义。同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对戏剧特别是对街头剧的认识。运用本单元知识,尝试自编自演小话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卖艺汉、香姐、青工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普遍的社会意义。

2.在整体把握剧情的基础上,了解街头剧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

3.巩固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自编自演小话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1.街头剧

街头剧又称活报剧、广场剧,多以大众关注的政治时事为题材,对观众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2.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烈火燃遍中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都激起了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部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二)从整个剧情和相关台词入手,探究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编写小话剧

上一篇:关于爱的奉献初中优秀作文下一篇:经管学院学习部九月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