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推荐3篇)
中英文摘要格式
作者姓名:司洪昌
论文题目:“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的研究
作者简介::司洪昌,男,1974年9月出生,2003年9月师从于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于2006年10月获博士学位。
中
文
摘要
本文以华北地区一个村庄——仁村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村落学校与教育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为中国村落学校与教育的变迁提供了一个微观的个案图景。
1.研究方法: 第一,口述史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将人类学研究小社区的经验与长处引入教育史研究,这也是本研究在方法上的一个新意。
第二,使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口述资料、内部文件、户籍资料、国民经济统计、人口统计、汇报材料、合同等未公开出版的资料。同时,还运用了教育史研究中使用相对较少的县志等二手资料。这些丰富的、多元的资料是勾勒出村落教育变迁的基石。
第三,试图转向微观研究,研究一个小型社区的教育变迁,这也是传统教育史研究的空白点。在文字缺乏的乡土社区,文献资料的记载相对较少。丰富而多元的资料使得本研究可以在文字、口述、田野间来回地穿梭,为人们提供了一幅真实的教育变迁的图景;仁村的教育变迁作为一种小历史,使人们见微知著地获得了对教育和学校发展的新的理解。
2.研究内容:
作为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触角,学校是外部社会生活形式在仁村的一种拓殖,是一种外部社会生活排演的场所,在村落儿童内心种下了对城市的向往之根。在这种意义上,仁村学校成为仁村社会空间中的“飞地”,它是一种外部城镇世界在仁村的延伸性空间,一种主流文化的传播场所。这是一种拉动村落向外部世界移动的力量,一种脱离传统生活的力量。因此,村庄已不是原来的村庄,在平静的外表下,隐匿着对外部生活的欲望。
对于仁村儿童而言,校园内部正规的社会生活形式具有虚假性。外部的社会生活形式,在仁村校园中虽泛滥无忌,却并没有内化为儿童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进入教师、儿童深层的观念领域。在仁村的校园内,学校生活的形式,甚至课堂知识传授的形式,似乎都无关乎儿童和教师的心灵、情感和生活的意义。对于村落的儿童的生活而言,校园内的一切社会生活形式都漂浮在生活的表面,没有完全进入其情感领域。
但是,与此同时,乡村学校对村落中的儿童生命史、人格、深层的精神空间等都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这些生活于村庄中的普通人,他们是无数曾经求学的大众中的一员,一个从来都沉默无声的群体,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声音和印迹,而这些人正是生活于中国村落中的无数社会个体中的一分子,他们构成了一个最庞大的群体。借助于生活史的描述和口述史,本研究试图使这些沉默的无声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出普通人生命的色彩。生活于地方社区之中的个体,他们的个人境遇与生存困境是与历史、国家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地方性的民族志,可以使地方社区中的个人在公共领域发出声音,唤起人们对普通人生活经验和教育经历的关注。
对于村民而言,学校促进了村落从民间多神信仰中、禁忌中等脱离出来,促进了村落社会的世俗化,给予了人们一个脱魅的精神空间。但是,对于那些接受了更多教育的村民而言,由于身处村落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的生命际遇大不相同,出现了迥异的命运。对于陷入村落社区的文化人,教育经历不仅仅是一种良性的力量,同时也给个体带来了无尽的角色不适感。
通过历史研究和现实观察,本文有如下结论:(1)仁村真实的教育与学校生活是在时空之中展开的,它既源自历史和传统,又源自现实外部的空间,处于二者的张力之中。本研究致力于在时空的坐标之中,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之下,考查村落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变迁,从民间历史口传的教育遗产一直考查到现实中来,将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历史通过无声的传统延伸到现实中来,现实空间的各种因素处在博弈互动之中,两者共同构建了村落教育的变迁。
(2)处于村落之中的学校,实际上也处在村落规范与外部空间(如国家、政治等)的紧张之中,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力量。村落中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传统,显示出了一种在地(local)色彩,甚至直到现在还处在本土与西洋、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地方等多重张力的网络结构之中。
(3)学校在村落社会之中,逐渐占据了村落儿童几乎所有的时空,学校对儿童生命史的影响日益明显,成为外部生活在村落社会中的拓殖,挤压了民间规范的存在空间。村民接受学校教育的历程,实际上是学校和民间规范争夺主导权的一场斗争。
(4)本研究还探讨了学校在村落社会升迁流动中的功能,探讨了村落规范和学校对于流出村庄者的影响;这在以往的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几乎很少受到关注。通过历史的考察和个案的描述,本研究对村落学校的功能、对外出者的影响都提出了独立的观点。
(5)村落学校发展是在国家、地方、村落等主体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小地方的历史发展具有浓重的时空投影。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家力量从村落之中逐渐撤退,为民间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社会空间。处于这样时空背景之中,国家、地方、村落和学校之间出现了博弈互动,形成了一幅学校变迁的图景。
成功只是勤奋的脚步留下的印迹而已。当笔者走进他的实验室休息室时, 他还在阅读桌子上厚厚一沓英文论文。他已经有近10年时光在读论文、采样品、做实验、写论文中度过了。
一张挂图点燃心中梦想
大学是每个人放飞梦想的地方。在莱阳农学院上大学时, 有一次在植物病理学课堂上, 李桂芳老师用了彩色的教学挂图, 给同学们展示了各种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当时, 他被这一张张漂亮的教学挂图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觉得大自然中的微生物真“美”。此刻, 一颗懵懂的种子在他的心底已经悄悄萌发。好奇的他, 与植物病理学科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2001年本科毕业后, 他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 并师从学校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康振生教授。康教授主要从事小麦条锈病的研究,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而小麦条锈病的先驱者就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院士。进入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 他感到了压力, 并深知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 不断以“天道酬勤”的信念来激励自己向先辈们学习。
2001年, 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学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条件也是非常简陋。当时, 康振生教授刚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回来, 在陕西省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着手建设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以改善实验研究条件, 提高学校的研究水平。令王晓杰幸运的是, 他遇上了一位和蔼可亲、治学严谨的导师, 并亲自带领研究生参与了当时实验室建设和分子生物学基础性研究。这些让他吃了很多苦, 但更多的还是收获。
科研没有平坦的大道
由于分子生物学总体研究水平比较低, 再加上当时信息相对比较封闭, 很多实验都得靠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去探索条件。他每天都要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 工作量非常大。每天早晨八点准时到实验室, 晚上近十二点才离开实验室。每次实验失败的时候, 他都要当天认真去总结分析原因, 然后推倒重来, 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没有人去帮助, 只能靠自己去摸索, 不断进行重复实验, 直到成功。研二是他实验最为困难的一年, 同时又是他收获最多的一年。
研三时导师给他安排了一个新任务——带师弟做实验。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的王晓杰告诫自己, 必须全心全意带好师弟。自从带上师弟做实验, 需要花两倍时间才能完成预期实验任务, 实验进展速度明显降低。但是, 当他看到师弟顺利完成一个实验, 取得成绩的时候, 心里感到特别高兴。特别是当自己带的师弟毕业的时候, 心里的喜悦更是无法言表, 因为他的成功也有自己的付出。
有一次, 他和师弟一起做“转化”实验。师弟不小心把“转化子”给污染了。他当时不仅没有生气, 反而还要去安慰自己的师弟继续准备实验重新来做。本来晚上12点之前能完成的实验, 折腾了整个通宵到了第二天早上5点多才完成。当时, 实验室比较简陋, 去离子水都需要自己去蒸。自己在另外一个实验室准备实验, 让师弟看着仪器, 结果师弟一个人趴在实验室的桌子上睡着了。在凌晨3点多的时候, 恍听到一声爆炸声, 他心想不好了。赶紧赶过来, 蒸去离子水的仪器已经报废了。像这样通宵达旦做实验, 对王晓杰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硕士毕业的时候, 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 他也曾怀揣着梦想, 考取中科院的博士。但后来, 通过和导师康振生教授沟通后, 康老师的人格魅力及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学校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的发展势头吸引了自己, 他毅然选择了留在康振生教授的团队里继续他的科研梦想, 并暗暗给自己定下目标, 必须在科研上上层次。在康老师的带领下, 力争课题组的研究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 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
独立思考和共同研讨同样重要
据王晓杰博士导师、康振生教授介绍,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种分布广、传播快、危害严重的病害, 号称小麦的“癌症”。而且是一种原生病态, 必须在活体上进行。目前, 小麦基因组序列没有测定, 要掌握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理还十分困难。天生就有很强烈好奇心的他, 通过自己亲身的实验经历, 并阅读了很多前人的科研成果, 对小麦条锈病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并深深的喜欢上了小麦条锈病这个严重重大课题, 并决定继承先人的研究, 继续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小麦条锈病。经过长期研究, 最终筛选出在小麦成株期有特异表达的与成株抗条锈病相关的基因。
王晓杰说, 独立思考和共同探讨对科研来说十分重要。他的博士生涯是一个自主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康老师大力倡导研究生自主实验, 在具体实验中, 只是给出研究方向, 具体试验方法需要学生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制定出详细的实验方案。他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每个思考。只要学生有想法, 他都大力支持,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胆实验。他说, 他很感谢康老师给了他机会去完成不同的课题, 不断地实践自己的梦想, 也感谢康老师和学校给他提供了完成梦想的舞台。
王晓杰博士科研非常严谨, 特别重视实验过程的记录。据了解, 他的实验记录本书写条理非常清楚, 记录非常详细。他还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据师弟冯浩说:“年前, 有几天王晓杰师兄突然失踪了。原来是为了写论文, 他把自己在房子关了10天, 写了两篇高水平论文。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摇SCI树’。”
同时, 交流和探讨也是推进实验进展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室, 他经常和老师、朋友一起研讨实验问题, 帮助自己不断完善实验设计, 改进实验方法。小麦条锈菌是一种活体寄生菌, 常规的遗传手段研究小麦条锈病比较困难。要在分子水平上区别小麦对条锈菌的感病和抗病性难度更大。课题一开始, 他做了大量的预备实验, 但结果都不是太理想。因此, 他就一边阅读文献, 一边和导师、朋友探讨, 最终成功利用cDNA-AFLP技术解决了实验上的问题, 达到了实验预期目标。
用勤奋去创造收获与未来
如今, 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十几种学术刊物发表。2010年生物医学领域著名刊物BMC Plant Biology在封面对他的文章“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incompat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wheat and stripe rust fungus revealed by cDNA-AFLP and comparison to compatible interaction” (IF=4.03) 进行了重点推介, 说明我校小麦条锈病的研究已经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在《分子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基因组学》、《植物生物学》, 《植物生理》和《欧洲植物病理学》等国际著名期刊。同时, 他还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发明专利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植物病理学创新奖一等奖、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优秀研究生论文校长专项基金二等奖等许多科研奖励。
然而,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科学家在不同生理年龄时期智力水平是存在差异的[2],因此,科学家一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其年龄结构上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那么,从年龄结构角度来看,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否具有某种规律性的特征?比如,在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中,是否存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佳年龄时期,如果存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佳年龄时期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学者们对科学家年龄问题的探讨主要聚焦在三个子问题上[3,4]:一是对科学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年龄分析;二是对科学家科研生产力的年龄分析;三是对科学家科研影响力的年龄分析。而对科学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年龄问题鲜有研究。
针对以上研究不足,笔者以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简称优博导师)为研究样本,分析该群体的年龄结构及演变趋势。之所以选择全国优博导师作为研究对象,理由有三:一是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水平是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简称优博论文)的评选,旨在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评选的标准来看,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三是自1999年以来,按照“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优博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不超过100篇论文。因此,将全国优博导师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反映出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一、概念界定与数据收集
学界对科学家年龄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从生理年龄和职业年龄两个维度进行,前者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年龄,而后者是指从学术活动开始到结束的年龄。笔者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生理年龄的角度给出如下定义:某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该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的年份-该指导教师的出生年份。例如,某全国优博导师出生于1940年,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于2008年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那么按照笔者所给出的定义,该指导教师的年龄为68岁。
有两种情况需进一步说明:一是有些指导教师在不同的年份都有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如,曹雪涛院士在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共9个年份中都有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按不同的年份分9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即曹雪涛院士1人在样本数据中对应着9个不同的年龄。二是有些指导教师在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之前逝世,例如,赵善欢院士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黄杜鹃花杀虫成分、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于2004年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但其本人于1999年逝世,对此,本文定义该指导教师的年龄等于其生理年龄,即以其逝世年份减去出生年份。
本研究首先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5]获取历年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结果。自1999年首次开展全国优博论文评选以来,至2010年共进行了12次,评选出全国优博论文1182篇。与之相对应,全国优博导师为1182人(确切地讲是1182人/次的概念,文章后续内容均以“人”或“位”代替“人/次”,不再依次说明)。其次,通过百度、谷歌以及学位授予单位官方网站等渠道收集各位指导教师的出生日期,并根据其出生年份、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的年份计算出各位指导教师的年龄。
二、主要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1999-2010年全国优博论文1182位指导教师信息的收集,获得有效样本数据为109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2.80%。其中,男性1120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4.75%,女性62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5.25%。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一)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
表1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偏度是对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一般情况下,当统计数据为右偏分布时偏度值大于0,且偏度值越大,右偏程度越高;当统计数据为左偏分布时偏度值小于0,且偏度值越小,左偏程度越高;当统计数据为对称分布时,偏度值为0)有大于0的,也有小于0的,这说明历年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分布曲线既有左偏分布,即曲线有一条尾巴拖在左边,也有右偏分布,即曲线有一条尾巴拖在右边。但从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总的分布来看,其偏度值为0.077,大于0且绝对值较小,这说明总的年龄分布曲线为右偏分布,曲线有一条尾巴拖在右边,且曲线右偏的偏斜程度不是很大。
从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峰度值(峰度是描述分布形态的陡缓程度,一般情况下,峰度值等于0表示陡缓程度与正态分布相同,峰度值大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陡峭,峰度值小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平缓,通常将偏度和峰度结合起来判断变量分布是否接近正态分布)来看,与偏度值情况类似,既出现了大于0的,也出现了小于0的,这说明历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曲线既有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也有尖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陡峭。同理,从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总的分布来看,其峰度值为-0.833,小于0,这说明总的年龄分布曲线为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
进一步采用直条图来刻画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横坐标代表年龄,纵坐标代表频数)。从图可以看出,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分布总体呈“M”型双峰分布。第一峰的峰值年龄约为46岁,峰宽约为43-56岁。第二峰的峰值年龄约为66岁,峰宽约为58-71岁。为更好地分析年龄结构特征,拟对指导教师的年龄进行分段。一般来说,青年、中年、老年的划分是相对的,本文定义年龄不超过36岁的指导教师为青年导师,年龄在37-56岁之间的指导教师为中年导师,年龄在57岁以上的指导教师为老年导师。从图中的“M”型双峰分布来看,培养全国优博导师主要是中年导师和老年导师,青年导师由于自身经验和学识相对不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还相对欠缺。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第二峰中的频数整体大于第一峰中的频数,这说明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老年导师比中年导师更具有经验,相对容易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峰的右边出现了一条较长的尾巴,其年龄跨度为20岁左右,这说明有些科学家虽处高龄,但仍坚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业奉献出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二)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结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图2(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年龄)反映的是1999年到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及年龄中位数(将统计总体中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成数列,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的变化趋势。从图可以看出,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平均年龄从1999年的67.68岁下降到了2010年的54.44岁,降幅19.67%,年龄的中位数从1999年的67岁下降到了2010年的52岁,降幅22.38%。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图中发现,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虽然总体上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始终保持在50岁以上,尤其是从近几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基本稳定在51岁-54岁之间,浮动范围不大。
为进一步探索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下降的原因,我们从分学科的视角进行分析。按照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含军事学)六大学科门类,对1999-2009年全国优博导师进行分类(由于2010年全国优博论文没有给出所属学科,此处不纳入分析)。不同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的走势如图3所示(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年龄)。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农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浮动比较大以外,其他四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总体上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尤以理学这个学科最为明显。农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指导教师平均年龄浮动大,一个直接的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学科每年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的数量相对于其他四个学科而言较少。这说明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的下降基本上是由六个学科指导教师平均年龄的协同下降所引起。
(三)不同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
表2是分学科1999-2009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描述性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除管理学(含军事学)学科指导教师的年龄最大值为72岁外,其他五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年龄最大值都在80岁以上,其中,理学学科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大值达到90岁。六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小值都在40岁左右,其中,年龄最小的指导教师出现在理学和医学这两个学科中,为37岁。从偏度和峰度两个统计量来看,工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小于0,为左偏,其余四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都大于0,为右偏。所有六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峰度值都小于0,为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
为进一步比较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含军事学)六个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多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对六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3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4为多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从表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水平Sig.=0.008,小于0.05,说明六大学科全国优博导师的平均年龄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从表4多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来看,显著性水平Sig.=0.005,小于0.05,说明六大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中位数也具有显著的差异。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结构在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含军事学)六大学科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的结论。
(四)女性指导教师年龄结构与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
女性科学家虽然在科学家的整体队伍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进一步考察女性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男性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年龄结构上的差异性。表5是1999-2010年分性别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描述性统计。从表5中可知,女性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大值为81岁,比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大值90岁相差9岁;年龄最小值42岁,比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小值37岁高出5岁。女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为63.85岁,比男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大5岁左右。女性指导教师年龄的中位数为66岁,比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的中位数大7岁。从偏度和峰度两个统计量来看,女性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为-0.535,为左偏,峰度值为-0.486,为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男性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为0.112,为右偏,峰度值为-0.810,也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
为进一步考察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在性别上的差异性,采取统计上的T检验分析方法对男性指导教师年龄和女性指导教师年龄这两组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由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F=3.472,Sig.=0.063>0.05可知,女性指导教师和男性指导教师这两个组的总体方差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即两方差齐。因此,只要考虑方差相等的情况,由T检验结果:t=3.455,Sig.=0.001<0.05可知,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意义,即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的女性指导教师年龄显著高于男性指导教师年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从总体上来看,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两个峰值年龄分别约为46岁和66岁,峰宽分别约为43岁-56岁和58岁-71岁。这说明中年和老年科学家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 从时间维度来看,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除农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平均年龄浮动较大外,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和医学这四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总体上都呈不断下降趋势。
3. 从分学科视角来看,不同学科指导教师的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平均年龄上,人文社科类和工学这两大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在六个学科中属偏大,管理学(含军事学)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为56岁,在六个学科中属最小。
4. 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结构在性别上也具有显著差异性。女性指导教师的年龄跨度比男性指导教师的年龄跨度短15岁左右,而女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大5岁左右。
(二)政策建议
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力量,而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人才,将是未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因此,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命题。而导师的水平是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直接因素。本研究得出的有关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年龄结构分布的规律,可为我国人才发展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依据。其直接的政策建议就是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设计和合理的“老-中-青”人才团队建构,尽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年和老年科学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活力。考虑到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66岁左右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最佳年龄,因此,绝对不能忽视离退休科学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对于那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愿意贡献出自身知识和经验的身体健朗的老年科学家,有关部门应该努力搭建起相关平台,通过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金、增设创新人才培养岗等多种举措保证这些老年科学家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此外,不同学科领域和导师性别等因素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切实营造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环境。
(三)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以全国优博导师为例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规律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认识,但样本数据还相对单一、不够丰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笔者也只是从统计计量的角度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进行定量刻画和统计分析,而对于我国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呈现出来的年龄特征的社会深层次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再者,这种年龄结构分布是科学界的一种普遍性规律,还是我国当前国情下的独特现象,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选取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样本,从横向和纵向不同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是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摘要:以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研究样本,从科学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揭示我国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峰值年龄分别约为46岁和66岁;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平均年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不同学科及性别因素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准确认识并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对科学制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年龄结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王荣德,王鋆.从诺贝尔科学奖看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28(01).
[2]“潜科学”武汉研究组.科学学、管理学、人才学、未来学简明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3]岳洪江,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的年龄结构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04).
[4]刘俊婉,金碧辉.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产出力的年龄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03)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推荐阅读:
全国1卷高考优秀议论文-竞争11-03
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荟萃07-25
全国优秀班主任评语06-11
2024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优秀09-10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待遇09-28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超10-11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全国一卷06-05
历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06-29
2024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07-24
第六届全国优秀建造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