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期末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婚姻家庭法期末(精选8篇)

婚姻家庭法期末 篇1

1、问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胎儿继承权的规定是什么?(15 分)答:我国《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需要指出的是,该份额原则上应按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确定,如果是多胞胎的,则应按胎儿的数量保留继承份额。

2、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其顺序?(15 分)答:法定继承人顺序及范围:

第一顺序继承人:父母、配偶、子女。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 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3、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的范围包括哪些?(15 分)答: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的合法性决定必须属于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财产才能作为遗产。按照《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公民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其他合法财产。

4、王某与张某育有二子,长子王甲,次子王乙。王甲娶妻李某,并于1995年生有一子王小甲。王甲于1999年5月遇车祸身亡。王某于2000年10月病故,留有与张某婚后修建的面积相同的房屋6间。王某过世后张某随儿媳李某生活,该6间房屋暂时由次子王乙使用。

2000年11月,王乙与曹某签订售房协议,以12万元的价格将该6间房屋卖给曹某。张某和李某知悉后表示异议,后因王乙答应取得售房款后在所有继承人间合理分配,张某和李某方表示同意。王乙遂与曹某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曹某当即支付购房款5万元,并答应6个月后付清余款。曹某取得房屋后,又与朱某签订房屋转让协议,约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朱某。在双方正式办理过户登记及付款前,曹某又与 钱某签订了房屋转让协议,以18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钱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问:

1.王某过世后留下的6间房屋应由哪些人分配?各自应分得多少?为什么?

2.王乙与曹某签订的售房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30 分)

答:1.张某、王乙、王小甲。其中,张某分得4间,王乙、王小甲各分得1间。因该6间房系王某与张某的共同财产,王某死后,张某应获得其中的3间,余下3间房在第一顺序继承人间平均分配。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有张某、王乙,因王甲先于王某死亡,其子王小甲享有代位继承权。故余下3间房中张某、王乙、王小甲应各分得1间。

2.有效。该6间房虽属共有财产,但转让协议已经其他共有人张某及王小甲的监护人李某同意。

5、李波(男)与王莉经人介绍相识了3个月后,于1994年1月登记结婚,共同居住在由男方单位分配的公房里,次年生育一女。李波原系国有企业职工,两年前辞职,他未与妻子商量便向他人借债3万元,从事个体运输,经营状况时好时坏,除个人花用外,全部收入用于清偿债务,已还债2万元。但李波参与赌博,经常深夜不归,对母女生活极少关心,也不肯负担家庭开支。王莉在生育后不久下岗,为维持母女俩生活,已借债2千余元。夫妻关系日趋冷淡。虽经女方多次规劝,李波仍然我行我素。无奈之中,王莉只好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解决住房和女儿抚养费问题,并且提出2000余元债务也应由双方清偿。李波表示,坚决不同意离婚,如果法院一定要判决离婚,由于他从事个体经营,收入没有保障,故不负担女儿的抚养费;同时他还提出,他尚未清偿的1万元债务女方也应分担。此外,李波表示,女方应无条件搬出目前住房,仍由他本人继续租赁使用。以上争议,虽经多次调解,仍未达成协议,女方坚持要求离婚。

根据上述案情,试依照现行法律与有关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在男方坚持不离婚的情况下,法院可否判决双方离婚?

(2)男方提出,如法院判决离婚,他将不负担女儿抚养费。对此应如何解决?(3)如何解决男女双方当事人对住房问题的争议?(4)案内的两笔债务应如何定性与偿还?(25 分)

婚姻家庭法期末 篇2

伦理是指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现在常作为“道德”的同义词使用。 (1) 伦理道德的功能首先在于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法治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道德规范的价值, 或者是伦理道德规范的评价指标。这一点在婚姻家庭法表现得尤为突出。

婚姻指一男一女合意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相待的结合。 (2) 婚姻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因血缘和法律拟制形成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共同体, 即家庭。婚姻家庭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 是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 但它又是以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自然条件的, 也就是说婚姻家庭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从自然属性上看:男女两性生理差别是婚姻结合的生理学上的基础, 通过生育而实现种的繁衍;同时产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又是家庭亲属团体生物学上的特征。从社会属性看:婚姻家庭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 其中物质的经济关系、感情的法律思想关系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相适应的。

现代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很大方便, 但也对人类传统的婚姻家庭法提出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婚姻家庭法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法律化, 弘扬公认的道德伦理精神是婚姻家庭法对现实生活调控的价值之一。可是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的确冲击着这些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 也给保障这些价值的工具———婚姻家庭法带来了巨大挑战。如生育领域的试管婴儿问题, 代育母亲问题、克隆人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 伦理价值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用伦理来处理这些现实问题与现行婚姻家庭法间的冲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二、伦理性在婚姻家庭法中的体现

伦理性作为婚姻家庭法的哲学基础之一, 可以说几乎婚姻家庭法的每一项制度都体现着伦理道德性, 是将这些伦理道德上升为法律层面来维系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 现行婚姻家庭法中相关制度的伦理分析

正如前面将伦理介定为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这种道理和准则应该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多数人认可的规则, 它包含了自然正义的基本要求, 应同时符合人自身的建设与人类社会的建设。总之个体的自身建设促进社会的建设, 社会建设又反作用于个体的自身建设。婚姻家庭法作为维系这个过程向前发展的硬性规则, 下列伦理价值是被体现在其中的: (1) 保障人类自身这一物种的延续与进化, 实现人自身的发展。 (2) 体现社会的发展, 处理好人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体现伦理是最为基本的道德低线, 如公平, 正义、平等、善良、对弱者之保护等。

婚姻法的伦理分析。 (1) 从婚姻法的沿革来看, 婚姻法从男女不平等的主体身份吸收主义到男女平等主体身份独立主义的发展, 从群婚到个体婚发展, 从禁止离婚到离婚自由的发展, 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 从夫妻财产吸收到夫妻财产的分离, 都是对人自身发展的促进, 是人全面发展的体现, 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促进。 (2) 从具体制度看, 目前各国的一定亲属间禁止结婚的规定、对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禁止结婚的规定等就是从优生优育角度来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的;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正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让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发展同步, 实现共赢发展;对于父母子女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 兄弟姐妹间一定条件下的相互扶养义务的有关规定、夫妻间忠诚及相互扶养义务的规定, 是从具体制度上保护了人类物种的延续;对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 不管离婚与否, 父母对未成子女都有抚养的义务等具体制度本质上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伦理道德的体现, 是公平、正义、和善、对弱势保护的体现。

(二) 科技发展对婚姻家庭法产生冲击的伦理性分析

1. 试管婴儿问题。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试管婴儿实质上是完成体外受精的过程, 将女性体内成熟的卵细胞与男性精液在培养液中结合, 等到它们结合并分裂成一定数目的细胞时再将受精卵移植到妻子的子宫里。可以肯定试管婴儿出现在解决夫妻不孕不育问题上是一大突破, 但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我国认识到试管婴儿对伦理的挑战, 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管理办法》规定, 从事此项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 以便对生殖当中的伦理问题进行评价。但如何具体评价仍然在研究之中。

2. 代孕技术问题。

实质上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延伸, 它是指将一对夫妇在体外试管中形成的胚胎植入另一位有正常子宫的“代孕母亲”子宫内。这一技术对亲子确认提出了挑战, 传统上母亲身份是根据出生的事实来确定的, 即谁分娩谁为母, 可是这里出现了卵子提供者的实质母亲身份与代孕母亲的形式上的母亲身份并存。同时如果代孕母亲胎儿流产, 新生儿有缺陷等责任应由谁负担更是一大难题。总之代孕技术与相关伦理法律争议太过复杂, 我国卫生部2001年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规定禁止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以此来保障人类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免受科技肆无忌惮的侵入。

3. 人造子宫问题。

2002年人类生殖科学研究领域再次爆出惊人新闻:美国研究人员宣布, 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子宫”, 为人体胚胎在母体外生长发育创造了可能。 (3) 这一技术欲将体外形成的胚胎植入“人造子宫”里孕育, 婴儿将从一条条生产线中诞生。从伦理道德角度看这项技术, 它是对伦理本质的践踏, 它不是一项科学的进步, 而是人类道德伦理的沦丧。人不仅是生物人, 还是一个文化人。我们在考虑它技术上是否可行时更应考虑的是伦理上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 不能与作为婚姻家庭法基础地位的伦理相冲突。

4. 克隆人问题。

克隆人技术给伦理带来挑战是空前的, 它打破了传统生育观念和生育方式, 使生育中男女结婚紧密联系的传统模式发生动摇, 使人伦关系发生模糊混乱甚至颠倒。克隆人技术从本质上说涉及对人自身的尊重与评价问题。人是一种有道德的生物, 对于道德的反思乃是伦理学的基础, 人的克隆会对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带来强烈的冲击。科学研究中的行为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 只要是行为, 则势必就要与一个关涉行为后果的责任的道德概念相联系, 势必就要受到法律与伦理的制约。科学的目的是要探索真理, 但不能对被研究的客体无所顾忌, 不能违背普遍的道德约束力。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对克隆人持否定的态度。

5. 关于非婚生育问题。

2002年《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达到法定婚育年龄决定终生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 (4) 该规定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社会上越来越多不想结婚但又希望享受做母亲幸福的大龄独身女表年的心愿。对事关人类自身繁衍的问题中伦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伦理的一个底线就是不能伤害别人, 对孩子同样如此。假定决定生育的独身女性在孩子尚未长大成人时意外死亡, 孩子生理上的父亲是否应承担一定抚养责任?同时孩子天生就享有母亲和父爱的自然权利, 我们将非婚生育合法化就是从起点上剥夺了孩子享受父爱的权利, 这本身就是对人类伦理的违反。最后如果多年后该位母亲又想结婚, 这时要不要对其惩罚, 如果不惩罚那么违背本规定的初衷;如果惩罚, 这又与体现伦理性的生育权相矛盾。总之我们对这一制度应慎之又慎。

三、婚姻家庭法伦理性展望

可以说伦理性在各个部门法都有所体现, 只是由于婚姻家庭法其自身特殊性, 伦理性体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婚姻家庭法高度人身依附性, 极强的传统延续性, 使它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伦理性。过去、现在婚姻家庭法始终以伦理作为基调之一构建其具体制度的, 未来这一基调仍然是不会动摇的。

第一, 我们在对待现行婚姻家庭法中的具体问题时, 不能忽视伦理性这一哲学基石。如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的直系血亲和三代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那么姻亲间是否禁止结婚问题, 没有明确的规定。从伦理来看, 直系姻亲之间结婚是应该被禁止的, 否则将产生伦理的冲突。如果允许丧偶的公公与其丧偶的儿媳结婚, 那么婚后所生的孩子与该妇女与其前夫所生的孩子间亲属关系上就难以界定了。对于旁系姻亲, 只要他们间无禁止结婚的法定情形就应准予结婚。

第二, 对于科技发展对婚姻家庭法带来的冲击问题, 伦理性就是解决这一冲突的理伦基础。婚姻家庭法是事关人类延续的部门法, 其任何对传统伦理的变革都应慎重。坚持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文化属性的结合, 任何将二者的隔裂都是不明智的。通过生物科学技术来完成人类繁衍延续使命的本身就是对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隔裂, 使人完全物化, 是对人类伦理践踏, 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在婚姻家庭法领域, 伦理性本身就是用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来感化冷酷无情的自然属性。对于试管婴儿、代孕技术、人造子宫、克隆人、非婚生育等问题, 我们应毫不犹豫地坚起伦理性大旗对其进行严格限制, 只允许其在医学领域生存, 绝对不能让其在人类遗传繁衍领域有任何喘息之机。

摘要:婚姻家庭法能被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符合人类理性, 符合人们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要求, 可以说婚姻家庭法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法律化。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人类传统的婚姻家庭法提出巨大的挑战, 也给保障这些价值的工具——婚姻家庭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用伦理来处理这些现实问题与现行婚姻家庭法间的冲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关键词:婚姻家庭,伦理性,伦理道德,生物技术

注释

1 赵万一:民法的伦理分析, 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版, 第2页。

2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 法律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 第812页。

3 人造子宫引爆“生物学炸弹”人类逼近赫胥黎预言, http://www.gzlala.net/man1.htm, 2008年12月10日访问。

婚姻家庭法期末 篇3

没过几天,我孩子的学校就期末考试了。考试期间,孩子每天都复习到很晚,休息的时间原本就不够,可是楼上的“音乐会”热热闹闹,一点收敛的意思都没有。我很气愤地找到楼上交涉,可是小张照样振振有辞,说这是他的权利。

因为休息不好,孩子的精神十分紧张,之后的考试发挥得很不理想。我又找到物业,可是他们说,他们也想办法劝说过、告诫过,可当事人不接受,他们也没办法。我很不理解,难道我们的正常生括受到了影响,都没办法制止他的行为吗?

专家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七)项规定:违反规定,在城镇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或休息,不听制止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小张在夜间使用音响,不仅不注意时间,还把音量开得过大,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经过反复劝说,仍然不予理睬,已经违反了《条例》的有关规定。应依照《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七)项和第十七条第(四)项的规定,在法定范围内对其“从重处罚”,以达到惩罚和教育的目的。

在我国,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减少噪音,保障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营业性歌舞厅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有法律依据吗?

有。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3条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受未成年人。”

第34条规定: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25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4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500元的,并处2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婚姻家庭法期末 篇4

《论我国的离婚标准》

姓名:李 良 福

学号;20091906

班级;法学3班

任课教师:李玲

论我国的离婚标准

法学三班20091906李良福

离婚是普遍存在的民事行为,而离婚标准是国家法律规定认可的离婚条件与理由,是离婚行为中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离婚模式从古至今,经历了从克夫休妻、义绝、七出、和离模式到两愿离婚、裁判离婚再到协议离婚、判决离婚的历史演变,与此相随,我国的离婚标准经历了由男方主导到男女平等,由有责主义到破裂主义的转变。

关键词:离婚标准克夫休妻义绝七出和离离婚协议感情破裂

正文:适婚男女缔结婚姻关系,原本以建立恩爱夫妻关系,组成幸福家庭,进行终生共同生活为目的。无论是夫妻双方还是国家社会都希望婚姻关系巩固稳定,夫妻感情天长地久,夫妻双方白头偕老。但夫妻双方毕竟属于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民事权利与意思自治,一旦夫妻感情不复存在,婚姻关系无可挽回的破灭,由缔结婚姻组成的家庭不在幸福,彼此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婚姻关系就丧失了继续存在的理由与必要。法律应给予不幸婚姻当事人适当的救济措施,因此有离婚制度的设置,准许当事人以离婚方式解除不幸婚姻。

虽然离婚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但却与一般民事行为有显著差异,离婚不仅关系到夫妻关系的解除,也关系到财产的分割与债务的分担,关系到子女的安排与成长,关系到双方亲属关系的变动。婚姻是构成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因此,离婚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正因为离婚有如此重大的影响,所以不能简单地遵循一般民事行为的意思自治原则,而应该严格地遵循法定的程序,严格地符合法定的条件。只有符合法定的离婚标准,离婚才可能为国家认可。

所谓离婚标准,即国家法律规定认可的离婚条件与理由。通俗的理解就是婚姻当事人在何种情形下离婚能被国家法律认可,离婚行为能够成立并生效。对离婚标准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法律研究工作,也是一项社会研究工作。研究我国离婚标准,可以分析其利弊,为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离婚标准,完善我国婚姻法规提供途径。

离婚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属于历史范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离婚标准与社会形态变迁相适应,既要受到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及其生产关系的制约,又要受到政治、法律、宗教道德、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离婚标准在我国不同时期有着显著差异。

在我国古代社会存在多种离婚制度,因此存在多种离婚标准。其一,在神权支配下,形成了以“克夫”为由的弃妻制度。其离婚标准为新婚夫家或再婚寡妇夫家婚后遭遇不幸。一旦新婚夫家或再婚寡妇夫家婚后遭遇不幸,夫家人便可以以妻克夫为由弃妻。这种离婚标准完全缺乏科学依据与公平公正,既是古人愚昧无知神权迷信的表现,又是夫权打着神权的幌子歧视迫害妇女的依据。其二,在君权支配下,设有义绝离婚制度,其离婚标准为夫妻之间、夫妻一方与对方亲戚之间或双方亲戚之间发生殴杀事件。一旦上述关系人之间发生斗殴或凶杀事件,无论婚姻当事人同意离婚与否,均由官府判决强制离婚,违者受罚。统治者通过设立义绝的离婚标准意在防止上述关系人之间殴杀或防止其殴杀扩大延续,真实目的在于排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统治秩序。这种离婚标准完全为政治服务,而不考虑婚姻当事人的意思与利益。其三,在夫权支配下,制定了“七出”离婚制度,其离婚标准为妻方触犯“七出”之条。“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①一旦妻子符合上述七种情形之任何一种,夫家都有权休妻。尽管统治者与礼教辩解道“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后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语共秶盛也。口多言,为其离异也。盗窃,为其反义也。”②但仍不可否认这是男女不平等的产物与男压迫女的规则。“七出”的离婚标准仅规定女方应尽的苛刻义务及违反后果,而无权利。并且未对男方的婚姻义务做任何规定,显然是夫权的表现。其四,存在“和离”的离婚制度,其离婚标准为婚姻双方离婚的合意,即以夫妻双方共同的离婚诉求为离婚标准。该离婚标准貌似男女平等,事实上,由于女方地位的地下与社会对待离异女方的歧视,离婚主动权仍掌握在男方。该离婚标准通常成为夫家避免弃妻恶名及家丑外扬而逼妻离异的一块遮羞布。③

近代我国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离婚制度与离婚标准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一,实行两愿离婚制度,一夫妻双方的离婚合意为离婚标准。与封建社会的和离相比,由于夫妻地位趋向平等,社会对离异女子的观念改良,使得女方离婚诉求自主化,在一定程度上,该离婚标准体现了男女平等与双方意愿,保障离婚自由,起到解放妇女的历史作用。其二,实行裁判离婚制度,以夫妻双方一方犯有过错而另一方就此提出离婚诉求为裁判离婚的离婚标准。该离婚标准使夫妻双方均由请求离婚的资格,而赋予无责方请求裁判离婚的权利。对于实现男女平等、维护离婚自由、促进夫妻忠实有积极作用。虽然以今天的标准衡量,以过错主义作为离婚标准有不合理之处,但相对其之前的离婚标准而言,无疑有巨大进步。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有离婚方式,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诉讼离婚又分为调解离婚与判决离婚。按夫妻双方就离婚本身的意思表示,我国离婚可分为协议离婚与判决离婚。

协议离婚的核心是夫妻双方就离婚达成合意,以夫妻双方自愿就离婚达成合意且对离婚的法律后果达成协议为离婚标准。只要夫妻双方双方均同意离婚,并自行或在调解下就相关事项做好安排处理,离婚登记机关或离婚调解机关就应准许离婚当事人解除婚姻。以夫妻双方自愿就离婚达成合意且对离婚的法律后果达成协议为离婚标准,使离婚反映了婚姻法尊重婚姻当事人婚姻意思自治的现代法治精神,而且使离婚手续简便,节约时间和费用。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离婚标准下,离婚请求人无需陈述离婚的具体原因,有利于保护婚姻当事人的隐私,同时能使双方较友好地分手,避免当事人在法庭上相互指责以致造成更深的敌对情绪,从而使当事人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平心静气地达成比较符合双方意愿的离婚协议,更利于离婚协议的自愿履行。但是,协议离婚完全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离婚协议为离婚标准极易造成轻率离婚和对相关事项处理不周。事实上很多尚未破裂的尚能和好延续的婚姻因当事人意气用事而通过协议离婚解除。这种尚未破裂的婚姻任由当事人决定实际上与婚姻之永久共同生活的本质相背离。如此的协议离婚标准使得离婚过于自由,极易造成婚姻的不稳定。其次,以当事人协议作为离婚标准,使得协议离婚极易为恶意配偶滥用,而成为婚姻关系中强者欺负弱者的法律工具。作为希望离婚的一方,他(她)可能通过逼迫或欺骗等手段致使对方达成离婚协议。再次,当事人双方就离婚相关事项例如子女抚养等达成的协议容易不合理。在协议离婚中,仅由当事人作安排难免安排处置不周。极易损害子女及其他第三人利益。由此看来,我国婚姻法仅仅简单地以婚姻当事人双方的自愿离婚协议作为协议离婚的离婚标准显然不够周全完善,参考其他允许协议离婚国家关于协议离婚的规定,可对我国协议离婚的离婚标准做以下完善:

其一,协议离婚标准中应有结婚期限的规定。各国规定有六个月至三年,这样可以避免新婚夫妻因缺乏经验或缺乏了解等原因而意气用事草率离婚。

其二,协议离婚标准中应有无未成年子女的规定。离婚时对未成年子女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必须充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在有未成年子女的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很难做到对未成年子女的充分保护,应由法院裁判。只有在无未成年子女时才能允许由夫妻双方协议离婚。

其三,协议离婚标准中应有考验期的规定。设置一段时间的离婚考验期,让协议离婚请求人在申请离婚后经过一段时间考验,有助于申请离婚的双方充分考虑离婚的后果,尽可能减少意气用事。④

这些建议都是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我国协议离婚标准采纳。

当夫妻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时适用判决离婚。夫妻双方就离婚本身而非相关事项存在异议的离婚请求是双方争议最突出,法官最需谨慎也最难把握,判决的影响最严重。法官的判决必须依据法定的判决离婚标准,才能做出合法合理的处理,否则将偏离事实真相违背正当当事人及社会意愿。我国婚姻法规定判决离婚的离婚标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节无效。该离婚标准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实体要件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其二,程序要件为调解无效。由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规定为概括性规定,过于抽象而法官难以把握,因此婚姻法列举了五种具体情形:(1)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而屡教不改;(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5)其他致使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面以上述五种情况作为考察感情破裂的客观表现,另一方面通过判决前的调解来考察感情破裂的主观表现。通过主客观的考察,法官有能力判断夫妻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而做出准确判决。

以感情确已破裂而调解无效作为判决离婚的离婚标准,可以避免有责离婚主义下找寻配偶过错的错误心理趋向,使离婚双方无需就对方过错而相互攻击,加剧矛盾,暴露隐私。同时感情破裂的情形包含了众多引起离婚诉求的具体原因,既包括了夫妻对婚姻的过错,也包括了其他致使婚姻生活无法继续的原因。因此以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离婚标准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有利于保障离婚自由,又有可能挽救尚能继续的婚姻。

虽然有不少人反对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离婚标准,认为夫妻感情属于人的精神领域,不属于法律能够规范调整的对象。并认为夫妻感情不是婚姻关系的全部内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不能囊括所有离婚的原因,并且感情具有主观性、隐蔽性和多变性,法官无法把握。因此主张将判决离婚的离婚标准改为婚姻关系破裂。⑤事实上持这种观点缺乏对婚姻及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标准的准确全面理解。

其一,把感情破裂作为离与不离的原则界限反映了婚姻关系的本质。现代真正婚姻的成立基础就是感情,夫妻离异的具体原因有很多,但最终归咎于夫妻感情的破裂。众多的原因之所以会引起离婚诉求就在于它们导致了夫妻感情的破裂。感情的破裂是夫妻真实离婚诉求的决定性因素。

其二,感情虽属于人的精神范畴,具有主观性、隐蔽性和多变性,但如同刑法能以犯罪主观心态作为犯罪构成和刑事法官能够判断罪犯的主观心态一样,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离婚标准也能为婚姻法调整,民事法官也能够根据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诱因、有无和好可能及婚姻法规定的五种情况和调节结果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因此,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作为判决离婚的离婚标准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

其三,以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作为离婚标准,有利于解除真正无法继续的婚姻,挽救尚且能够继续的婚姻关系。而以婚姻关系破裂作为离婚标准更可能扼杀感情尚未破裂的婚姻。

其四,把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作为离婚标准是我国离婚立法与司法的经验总结,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操作模式。⑥

总之,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作为我国判决离婚的离婚标准具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阅读参考文献:

①《唐律疏议》

②《大戴礼记》

③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④樊丽君:“我国婚姻法离婚理由的立法完善”,《法律科学》1997年第五期

⑤杨大文主编:《婚姻家庭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婚姻家庭法期末 篇5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

2、家庭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终身教育

4、教育观:人对教育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5、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学期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

6、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

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的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学前家庭内生活、游戏、学习的物质条件,家庭成员的组成结构,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关系,等。

2、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

(1)它是一种非正规教育(2)它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3)它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3、简述学习型家庭的特征。

4、简述联合家庭与残缺家庭各自特点。

残缺家庭就是不完整的家庭。而联合家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5、简述传统儿童观和现代儿童观分别所具有的教育行为。

6、简述不同辈份对儿童教育观念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

试比较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对幼儿发展的不同影响。

答:在核心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发生互相频率表和机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家庭更高、更多,更易建立亲子之间的感情。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意见容易统一,但也存在缺陷,由于大部分家庭夫妇都是双职工,随着社会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用于工作时间也有所增加,这对孩子也是不利的。

而主干家庭的代际关系较为复杂,一般来讲,人口也相对与核心家庭较多。有利的一面是可弥补双职工家庭在料理生活及照顾、抚育孩子时间、精力的不足,不利的一面是不同的代际‘由于年龄,观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方面有差‘在家庭教育时会出现矛盾。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星期五傍晚,当妈妈去接女儿燕子时,燕子一边高兴地说:“妈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星期一,我们大(1)班的小朋友要表演节目,老师要我穿这双红色的长统袜子”,一边指着自己脚上的袜子;到家以后,妈妈对女儿说:“你要把这双袜子脱下来洗一洗,星期一就能穿上干净的袜子了”,燕子请求妈妈代她洗一洗,妈妈说:“不行,我们俩一人洗一只,”燕子哀求道:“我不会洗”,妈妈说:“你照着我的样子洗,我怎么做,你也怎么做”;正当母女俩开心地洗袜子时,爸爸下班回来了,他惊喜地说道“哟,我们的女儿真能干,会自己洗袜子了”,外婆买菜回来了,她心痛地说道:“这么点大的孩子,却叫她洗那么长的袜子,真是懒妈养了个勤快女儿。”

婚姻家庭法 篇6

一、名词解释 的婚姻制度。又称个体婚制,即一个男子和一个同财产制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各女子结婚,和历史上的团体婚是对应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

1.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15.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31.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对子女的养育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已经有了合法的婚姻关系,后又与他人缔结第二和照料。

制度。个婚姻关系,前者叫前婚,后者叫后婚,也叫重32.赡养是指子女在以物质上为父母提供

如果当事人主观上存在故必要的帮助。扶助是指子女在思想上、感情上对2. 群婚就是团体婚,是指一群男子和一婚。重婚是违法行为。

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它又分为血缘群婚意,则构成犯罪。

制和亚血缘群婚制两种。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16. 亲属是指因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33.收养是公民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的子

女的法律行为。3.对偶婚是指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生的社会关系。

个主妻;而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主夫。其17.自然血亲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自然血34. 离婚是夫妻双方依照法律规定解除特点,和群婚制比,配偶范围缩小,关系相对稳缘关系的亲属,如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婚姻关系的行为。婚姻法规定,离婚有两个程序,定;和一夫一妻制比,结合仍很脆弱,容易解除。18.拟制血亲指本来没有自然的血缘关系,即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

但法律上确定其地位与血亲35.4.一夫一妻制也叫个体婚制,是指一个或无直系血缘关系,许可离婚主义即允许夫妻一方或双方

人只能有一个配偶,即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制相等,称为法律上拟制血亲。

度。离婚的主张。一方要求离婚,叫单意离婚;双方19.姻亲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离婚,叫协议离婚。

36.禁止离婚主义即禁止一切离婚的主5.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属。的总和。20.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的血亲(包括直系张。它是一种宗教婚姻制度,产生与基督教,盛的配偶。直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女婿;行于中世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6.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和旁系)

性的结合。这种结合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关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兄弟之妻、姐妹之夫、伯母、37.涉外婚姻是指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中系,即夫妻关系,也叫婚姻关系,或配偶关系。姑夫、姨夫等。国公民和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

7.家庭是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的生活21. 配偶的血亲指自己配偶(夫或妻)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侨民)的婚姻。单位。的血亲。38.诉讼外调解程序也叫行政调解程

是指人民法院以外的有关部门依法对一方要8. 婚姻家庭关系是以两性结合为前提,22.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指自己配偶血亲序,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社会性是它的性的配偶。如妻或夫的兄弟之妻、姐妹之夫等。求离婚的纠纷进行调解。

质,自然性是它的特点。23.亲属的法律效力是指一定范围的亲39.复婚——指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

关系的,并到婚姻登记进行复婚登记后,取得结9.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属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关系。

规定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制24. 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或婚姻的缔婚证,重新确立夫妻关系的为复婚。或干涉。结,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40。家庭职能——就是指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

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10.结婚自由是指建立婚姻关系的自由。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主要表现在结不结婚,和谁结婚,完全由当事人25.结婚的程序是法定的婚姻合法有效的问答题

自己作主,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强制或干涉。形式,也就是指结婚应该办理的法律手续。

1、简述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的类型和一定的社

11.离婚自由是指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26.婚约亦称订婚,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会制度相联系。

结婚是以爱情为基础,双方自愿为条件的。在夫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婚约双方俗称未婚夫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群婚制、对偶婚妻感情完全破裂,关系无法维持的时候,依法解妻。

除这种痛苦的婚姻,是完全必要的。制、一夫一妻制三个阶段。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27.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的类型都是和一定的社会

制度相联系的,概括为:12.包办婚姻是指第三者违背婚姻自由的件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男女两性的结合。

原则,包办他人婚姻的行为。28.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1)群婚制是和蒙昧时期相适应的;

或者当事人成立的婚姻在(2)对偶婚制是和野蛮时期相适应的;13.所谓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除买卖婚不真实而成立的婚姻,姻以外的其他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这种婚姻结婚的要件上有欠缺,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3)一夫一妻制是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双方基本上是自愿自主的。但是女方(包括女方使撤销权,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失去2.简述婚姻法的概念和特点。

父母)向男方索取许多财物,以此作为结婚的先法律效力。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决条件。这是滥用了婚姻自由的权利,是婚姻法29.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总和。他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实所禁止的。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际是我国的婚姻家庭法。

普遍14.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30. 夫妻特有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婚姻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特点是:

性; 伦理性; 强制性。

3.简述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自然血亲,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自然血缘关涉。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两个特征:其一婚姻自系的亲属,如兄弟姐妹、父母子女。

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由是法律赋予人们的一种权利,任何人不能强制拟制血亲,指本来没有自然的血缘关系,或的结合。这种结合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或干涉;其二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的规无直系血缘关系,但法律上确定其地位与血亲相即夫妻。家庭是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的生活定。单位。

等,称为法律上拟制血亲。

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3)姻亲,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10.简述结婚的特点

婚姻家庭关系是以两性结合为前提,以血缘面。

联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社会性是它的性质,自(1)结婚自由然性是它的特点。

4.简述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特征。

结婚自由是指建立婚姻关系的自由。主要表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或婚姻的缔结,是现在结不结婚,和谁结婚,完全由当事人自己作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

关系的法律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1)结婚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异性男女。

(1)包办强迫,毫无婚姻自由。父母之命,主,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强制或干涉。媒妁之言是合法形式。

(2)离婚自由

结婚是(2)结婚行为的目的是建立婚姻关系,亦(2)男尊女卑,野蛮的一夫多妻制。讲三离婚自由是指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复,夫死从子。

以爱情为基础,双方自愿为条件的。在夫妻感情称缔结婚姻关系。

(3)家长专制,漠视子女利益。讲父为子完全破裂,关系无法维持的时候,依法解除这种(3)结婚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社会纲,夫为妻纲。

痛苦的婚姻,是完全必要的。

意义。

(4)结婚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具有一定

5.简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的主要内(3)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的关系容。

结婚自由是普遍权利,几乎人人都要行使;的法律后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是在总结、修离婚自由却不是人人都要行使的。结婚自由是婚结婚行为的上述特征,正是与友谊、恋爱、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的基础上于 姻自由的主要方面,是基础,离婚自由是重要补甚至订婚等人们的一般行为的区别。1934 年颁布的,适用于全国一切革命根据地。充。二者相结合构成了婚姻自由的完整内容。11.简答结婚的必要条件和禁止条件。其主要内容是:

它必须遵守法律规定(4)贯彻婚姻自由原则就要禁止包办买卖结婚是一种法律行为,禁止借婚姻索的条件。所谓必备条件是指结婚必须具备缺一不(1)确定男女婚姻自由原则,废除一切封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建的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实行一夫取财物。一妻制,禁止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8.简述重婚的形式和法律后果。

可的条件。主要有: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的四

已经有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2)实行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和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法权益。

了合法的婚姻关系,后又与他人缔结第二个婚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

”(3)规定了结婚和离婚的条件和程序。关系,前者叫前婚,后者叫后婚,也较重婚。重涉。

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婚姻法,标志着婚是违法行为。如果当事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则(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婚姻法第五条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革命的开端。6.简答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构成犯罪。重婚可分为两种形式:

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女不得

(1)法律重婚是指前婚没有解除,又与早于 20 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我国确立的是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他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婚姻制度。概括起来,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2)事实重婚是指前婚尚未解除,又与结婚的禁止条件:

(1)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婚姻和其他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而未办理结婚登记,所谓禁止条件是指结婚是应该排除的情况,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事实上形成婚姻关系的。(2)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

9.简述亲属的种类。

主要有两个方面:

(1)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

旧中系血亲禁止结婚。”(3)实行男女平等,反对一切歧视妇女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亲属有不同分类。旧传统;

国亲属分为:宗亲,指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及其(2)婚姻法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

外亲,指与女系相联系的亲属,也叫女亲;该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目的在于防止当(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配偶;禁止家庭成员间的遗弃和虐待;

妻亲,是指与妻子有关的亲属。我国现在将亲属事人所患的疾病传染或遗传,保护子女后代和民

族的健康。

(5)实行计划生育,反对封建主义生育观。划分为三种:

(6)夫妻之间应当相互忠实、互相尊重。(1)配偶:即夫妻,男女两性因结婚而12.简答结婚的程序。7.如何正确理解婚姻自由?

亲生的亲属。

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法律来看,结婚程序可分为仪式制、登记制和仪式与登记结合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决(2)血亲: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制三种主要类型。(1)夫妻各有独立的姓名权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1)婚姻登记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2)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民政部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任意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A.赡养是指子女在以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必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制或干涉。

要的帮助。扶助是指子女在思想上、感情上对父

(2)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3)夫妻上方都有抚养和教育自己子女的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婚姻法规定的,予权利和义务。

B.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扶助是无期限的,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4)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无条件的。知道父母去世为止。关系。

13. 何种情形会导致婚姻无效?

17.简答夫妻的财产关系。

C.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

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关系有三点规定: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

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件而不发(1)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利。生法律效力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婚姻法第十条规双方另有的约定除外。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的 ;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

(3)父母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无论是生父母、养父母以及发生抚养关系子女,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继承权都是相同的。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19.简答收养的特征。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所谓夫妻的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收养是公民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的子女的法律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它包括: 工资、奖行为,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金; 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 继(1)从主体看,收养是发生在公民个人之

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间的法律关系。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2)夫妻特有财产的原则判决。14.简答可撤销婚姻。

(2)从内容看,收养是产生拟制血亲的法律行为。收养一经成立,就使原来没有父母子女

夫妻特有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关系的人之间,产生了依法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各自保留的系。

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它包括:一方的婚前(3)从形式看,收养的成立与解除,必须而成立的婚姻,或者当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结婚的财产;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履行法定的程序。

要件上有欠缺,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由此可见,收养与寄养、立嗣、义亲、干亲权,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失去法律效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是有区别的。力。

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0.简答收养成立的条件。

(1)收养人必须是有扶养能力的成年人收养人为了使被收养人得到良好的抚养和

(1)有权提出撤销婚姻效力的申请人只能(3)约定财产制是因胁迫结婚的被胁迫人。

(4)夫妻双方互相扶养的义务

“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教育,能够担负起这一责任的人只能是具有完全(2)申请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婚姻法规定:

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抚养的一方,有要求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并且要具有扶养的经济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对方给付扶养费的权利。”15.简答我国家庭关系的范围。

(5)夫妻双方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能力。一般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A.收养人必须达到一定年龄和无生育能力。B.)收养人必须无子女。(2)被收养人一般应是未成年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定亲属所构成的单18.简答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位。一定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即构成家庭关系。(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家庭关系的范围包括以A.既有利建立养父母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对子女的养育以未成年人为被收养人,下三种:

和照料。如付给生活费、教育费等,生活上给予和养子女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收养关系的稳

是指父母在思想上、品德上对子女定。特殊情况也允许收养成年人。(1)夫妻关系,包括夫妻的人身关系和财帮助。教育,产关系。

(2)父母子女关系。的关怀和帮助。

(3)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必须有一定

B.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的间隔

(3)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包括祖父母、外任何时候都不能免除。对成年子女是有条件的。由于收养关系一经成立立即发生拟制的父祖父母和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还包括除因某种原因不能独立者外,从出生到子女独立母子女关系,因此,双方年龄差距不宜过小。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16.简答夫妻的人身关系。

生活为止。

(4)收养必须经有关当事人同意

C.父母不履行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A.收养人同意。一般要求结婚的承您收

养人应夫妻双方同意,如一方同意,另一方未明除外。”(3)离婚时所欠债务的处理:原为夫妻共

确同意,但在收养后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事实(2)关于女方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离同生活所负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共同财产收养应认为同意。如一方始终不同意,只认定与婚的特别程序收养一方的收养关系成立。

不足以清偿,则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法院判

婚姻法第 34 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决:男女一方单独的债务,由本人以其个人财产

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的偿还。B.送养人同意。如送养人是被收养人的生父母,分娩后一年内,有配偶者需双方同意,一方不同意,收养不能成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要求的,26.简答离婚损害赔偿。立。

C.有识别能力的被收养人同意。21.简述收养的效力和解除收养的后果。

不在此限。”

我国婚姻法 46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导致离

24.简答感情确已破裂的认定及准予离婚的情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形。

(1)重婚的;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产生以婚姻法第 32 条规定:“------如感情确已(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下法律效力:

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这说明如果感情(3)实施家庭暴力的;

(1)养父母与养子女间产生与生父母子女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如果感情没有(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间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破裂或没完全破裂,既使调解无效,、也不应准27.简答婚姻法的效力范围

可见,感情确已破裂是离婚的法定条件。(1)(2)养子女和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因收予离婚。婚姻法的时间效力: 1981 年 1 月 1 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准予离婚的情形::

日生效。

(2)婚姻法的空间效力:适用于中华人民

(3)收养的拟制效力在养子女与养父母的(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亲属间也有相应的表现。如养子女与养父母的父(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共和国一切领域之内。但是法律允许少数民族地母间,使用有关祖孙间的权利的规定等。解除收养的形成和后果:的;

区,可以做一些变通的,补充的规定。特别行政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区使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3)婚姻法对人的效力: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公民。

解除收养的形式有两种:其一,因双方当事(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 2 年的;人协议而解除。其二,因当事人一方的要求而解(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除,一般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必要时可向人民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28.简答我国少数民族婚姻的特点。法院提出请求解除收养关系的诉讼。

应准予离婚。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状况也不一致,风俗习惯都不相

解除收养后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其一养25.简述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财产分割。

子女与养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因收养关系的解除(1)离婚后,父母子女关系仍然存在。子同,发展也不平衡,总的说有以下特点:而终止。其二,未成年的养子女与其生父母间的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1)等级、门阀之见极深权利义务,因收养关系的解除而恢复;成年并已对子女仍有抚养、探望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包办、买卖婚姻盛行独立生活的养子女与生父母间的权利义务恢复,(2)离婚后子女由谁抚养。一是哺乳期间(3)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现象任然存在应经双方协商同意。22.简答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二是哺(4)早婚现象严重

乳期外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达成29.简答民族自治地方对婚姻家庭问题的补充。

婚姻法规定,离婚有两个程序,即行政程序和诉协议,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根据我国婚姻法第 36 条的规定,各个少数讼程序。

情况判决。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结合当地民族的婚姻家庭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目前先后有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四川、云南等六个

双方自愿离婚适用行政程序,即双方同意经(3)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负担。过登记而离婚的程序。

离婚后的财产分割: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自治区和省的自治州、县制定了补充规定或变通诉讼,适用诉讼程序,即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经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条例。主要有:

人民法院诉讼而离婚的程序。我国婚姻法规定: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1)在基本原则方面:“禁止宗教干涉婚姻、“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决。”主要注意以下方面:

家庭”;“尊重不妨碍婚姻自由原则的少数民族传

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准予离婚的(1);“废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法院判决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照顾女方和统的婚嫁仪式”法定条件是: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23.简答离婚程序上的两项特别规定。(1)关于现役军人离婚的特别规定

子女利益的原则;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照建婚姻。对执行本条例之前形成的多妻多夫家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庭,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利益的原则。尽了主要家庭义务的,离婚分割财在计划生育上,对少数民族掌握较宽。

(2)在结婚条件方面:男女双方法定婚龄普遍各降低了 2 周岁,为“男不得早于 20 周婚姻法 33 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产时可以要求补偿。

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2)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

岁,女不得早于 18 周岁”;“禁止未达结婚年龄的男女预先订婚。”

(3)在其他方面:“结婚、离婚必须履行法定手续,禁止一方面用口头或书面文字通知对方的方法离婚。”“禁止以宗教仪式代替结婚登记。”30.简答涉外婚姻的有关问题。(1)涉外婚姻的特点:

涉外婚姻是指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侨民)的婚姻。它具有两个特点:

婚姻发生在我国境内 ;婚姻的主体中有一方为外国人。

(2)涉外婚姻的结婚条件

A.符合我国婚姻法的原则,适用我国法律中有关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的规定。B.在不违背我国婚姻法原则的前提下,对于外国人一方的结婚条件,应适当考虑其本国法中的有关规定,以免被本国认为无效。C.某些中国公民不准同外国人结婚。①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和其他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②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3)结婚程序

A.办理涉外婚姻登记的机关;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

B.申请登记双方须持有关证件;C.结婚登记机关对证件审查,凡证件齐全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与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

婚姻家庭法期末 篇7

一、婚姻家庭法教学中“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体制, 对现有的各种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探索和改进, 优化组合, 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 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而言, 是指在婚姻家庭法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模拟法庭、观摩审判、法律咨询等五种各自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紧扣法律实务,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所以称其为“五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法。我们认为, “五位一体”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但其仅仅是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 并不排除其他形式的教学法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和教学效果[1]。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 遵循教学目的要求, 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 积极参与, 平等对话和研讨, 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 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2]。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将直接的抽象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 以案论理, 直观形象。

在婚姻家庭法的案例教学中, 老师主要起到引导、评价、矫正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思考为主,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 教师要精心组织编辑案例教学资料。选取案例要注意做到适应教学目的需求, 尽量选取源自现实生活的那些真实、新颖、具体而生动的典型案例。其次, 指导教师应组织讨论、点评与总结。指导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自由探讨氛围, 恰当地引导学生围绕着中心议题展开探讨,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广开思路。讨论结束后, 指导教师要对本次案例教学作出点评和总结, 着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途径, 并指出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不足, 同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褒奖。

(二) 专题讨论法

专题讨论法, 具体而言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就某一个专题进行讨论, 并要求学生对所讨论的专题作出陈述。此方法的好处在于它是以学生为中心,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婚姻家庭法教学中, 开展专题讨论首先是要拟定讨论题目, 应尽量选取婚姻家庭法领域的热点性、争议性的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供讨论提纲和参考书目, 提前印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提前作好准备, 写出书面发言稿。其次, 讨论的方法。开展专题讨论, 首先是划分若干学习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参与, 学生组长组织讨论。学生经过充分准备, 积极发言, 各抒己见, 并展开热烈的争论。教师只起主导作用,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讨论后选出1—2名学生代表小组参加课堂讨论。除代表发言外, 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补充, 并相互展开积极热烈的争论。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书面讨论稿上交, 由教师批阅记分, 加入本门课程考试成绩。

(三) 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也称为模拟庭审, 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可以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状态下, 对案件进行重组, 直接参与模拟法庭的活动, 让学生熟悉审判的整个过程, 熟悉案件的实体法和程序法, 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从而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成果、法学理论掌握程度。但要注意的是, 模拟法庭应做到力求真实, 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而不是进行“彩排”与“表演”,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贯穿整个模拟审判过程, 要求学生全方位地参与。

(四) 观摩审判

旁听法庭审判是一种现场教学方法, 通过到法庭现场观看真实案件的审判, 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展这种现场教学方法必须要加强与相关法庭的联系, 由于受到中国人传统思想的影响, 普遍存在“家丑不外扬”的思想, 旁听家庭婚姻法案件的审判会存在一定困难,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可以借助现场录像来观看案件的审判。另外, 旁听和观看法庭审判后, 教师应该安排一定时间的相关讨论, 进一步加强所学知识与审判过程的联系, 从而加深学生对婚姻家庭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是为有法律疑难的公民或单位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手段。有数据表明, 在当前社会的民事案件和信访案件中, 婚姻家庭类矛盾比例最高, 因此在婚姻家庭法教学中, 应用此种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促进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最直接、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当面法律咨询, 事先要注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加强和社区及相关单位的联系, 事后要注意做好材料汇总及案例总结, 使学生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中实际情况的亲身了解, 进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此外, 这种实践教学方式需要一定数量和具备一定资质的带队咨询教师, 而现实大学中从事婚姻家庭法教学活动的教师数量可能很难达到要求。基于这种情况, 开展实践性教学除了任课教师教学外, 还有必要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从事婚姻事务的工作人员担任客座或指导教师, 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3]。

二、婚姻家庭法教学中“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的统筹运用

(一) 应当注意“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中各种实践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在“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中, 课堂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应当是主线, 侧重法律原理、理论的学习;模拟法庭、观摩审判侧重于学生司法实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法律咨询则是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可以互相结合, 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讨, 学生可以将所获得的解决方法运用到法律咨询当中, 通过观摩审判, 可以将所学习到的实务操作技巧运用到模拟法庭活动中。同样, 在法律咨询、模拟法庭、观摩审判中的疑惑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 在观摩审判、法律咨询中遇到的个案, 对于其中的疑难点、热点争议性问题可以将其一般化作为专题来进行讨论。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二) 应根据课堂理论教学的进度及教学内容的深浅在时间上将五种实践教学法统筹合理安排

首先, 如案例教学法应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始终, 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都应该合理运用文字或视频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则应待学生的理论素养积累到一定程度方可进行, 且应选取婚姻家庭领域的热点、疑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次数不宜太多, 以每学期1—2次为宜;因为真实的婚姻家庭案例一般较为复杂, 法律关系多样化, 模拟法庭也应待学生学习完结婚法、夫妻关系法、离婚法等婚姻法律制度后再行安排, 如此学生在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方可具有驾驭整个庭审过程的能力, 因其需要做大量细致的事先准备工作, 次数以每学期一次为宜, 且在此之前学生应有观摩审判的经历;观摩审判的重点是选择适当的案件进行观摩。其次, 做好观摩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 应让学生熟悉案情, 了解争议的焦点、证据的法律问题以及对案件的初步看法, 带着问题去听、去看。观摩之后要进行总结和研讨, 同时要和观摩前所讨论的重要问题形成呼应。其时间也宜安排在教学周期中间, 不宜太靠前。最后是法律咨询, 因其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有一定要求, 时间也宜安排在教学周期中间靠后阶段, 不宜太靠前, 每学期一次为宜。

(三) 应当完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的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 制定考评标准要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上, 通过参加实践性课程学到了哪些新知、增长了哪些才干, 实现从对结果的考核向对过程的考核转移;其次, 评价主体多元化, 既有教师测评, 还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相关单位的评价等;再次, 评价内容多样化, 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包括实践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的收获和感悟;最后, 考核方式多样化, 可以采取口头发言、实践报告、庭审操作等等。

参考文献

[1]章红华.“五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 (12) .

[2]张新平.案例教学法的内涵[J].云南教育, 2002, (10) .

婚姻家庭法期末 篇8

关键词:婚姻法;离婚制度;夫妻关系;法律建议

一、现行离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意愿主导偏重问题

一定程序而言,婚姻关系作为公民的民事行为,可以理解为男女双方在社会活动中的特殊形式的契约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尊重个人意愿,基于本人意思上施行法律自治,应该充分肯定,也发挥了一定效应。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自由必须在社会活动的大环境下得以合理宣扬。毕竟婚姻是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家庭子女财产等问题上,不能无限放大其自由的程度。特别是过度自由、意愿主导的离婚,可能导致损害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也容易滋生在婚姻契约随意解除过程中的不当牟利。

(二)离婚标准不一致

现行情况是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在法定标准上、法定程序上、执行流程中以及认定准则都是不一致。婚姻法律中把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为婚姻关系解除确立的离婚法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诸多解释,把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纠纷处理时准予离婚的唯一准绳。然而,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法定标准,却在协议离婚制度里还未涉及到,夫妻双方仅仅只要凭借自身主观自愿,并得到协商一致,即可以履行离婚协议。双重法定标准出现在同一种法律关系的调整,从立法层面上无疑是有一定缺陷的。

(三)离婚程序不统一

我国离婚的法定条件。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将“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准予离婚法定条件。除了诉讼离婚,在协议离婚制度中,对于离婚协议的签订、内容、程序上没有任何详细的规定。既然,离婚协议是一项表达离婚当事人自愿与双方协商一致的凭证,是解除婚姻契约关系的合法证据。仅要求夫妻双方对于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直,未免太强调了夫妻双方对离婚问题认可一致行为,却忽视了离婚行为、离婚后果对于社会的影响效应,长此以往将产生诸多后续问题。

(四)审查幅度过于自由

婚姻机关进行婚姻登记、离婚登记,在法律制度中,规定必须对当事人提交的离婚协议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后方准予登记。现行的离婚制度要求上看来,从立法本意还是实际操作层面,协议离婚过程中的婚姻登记部门的审查仅是一种形式上审查,根本没有任何内容上审查的意思在里面。由于未进行任何内容审查,离婚协议中存在的不公正、有损社会公众利益的情况,肯定有可能发生,监管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同时,许多假离婚、有到不正当目的的当事人情况出现,降低了离婚登记的权威性,严重影响了法律制度的权威性。

二、完善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设立离婚缓冲期

基于现在唐突离婚、冲动离婚较多的现状,建议在离婚法律制度中设立的离婚缓冲期,可以开设一些婚姻指导与家庭课程,让意愿离婚的夫妻双方能够适当坐下来,冷静思考一下,全面考虑一下离婚对于自己人生、对于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在原来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了一个月的审批期,而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中却规定了“当场”办理。其中,有许多需要商榷的地方,离婚意愿是一种可变性思考模式,设立一种缓冲阶段,给双方深思熟虑的思考时间。

(二)保障未成年人原则

离婚对于夫妻双方来说,可能仅仅是婚姻契约的解除,但是对于社会、家庭带来的后遗症,其中对于未成年的伤害是最主要的问题。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父母离婚不仅仅意味着骨肉分离,亲情绝迹,更多的改变时家庭关系的急转直下,这会极大程度得影响自己的成长环境,改变对于人生、家庭、爱情的价值观念。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小个体,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和明天,离婚必须减少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未成年人。

(三)建立补偿机制

我国婚姻有其传统的特点,在传统婚恋观念的影响下,女人往往投入的是智力投资、情感付出,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和子女生育等重要任务,女人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有可能被男方在事业上的成功,社会交际中的光环,人们世俗认可所代替。为了婚姻家庭关系正常延续,女人总是需要牺牲许多了工作机会、晋升机会,投入更多时间经历成本。婚姻收益的获取方面,男人的付出与得到基本能够保持一致,然而他总是在婚姻的初级阶段就能够获取很多东西;而女方在婚姻的整個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东西,而收益则要等到婚姻中后期阶段,除了经济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反馈和保障。因此,建议建立离婚补偿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女人的利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则。

(四)完善事后监督

法律对于很多社会民生行为的调控,都离不开事后监管,这种手段对于许多不利于社会大方向的问题有着很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对于离婚制度的事后监督也是很重要,也是现行的监管中存在缺位的主要问题。比如,对于在不正当得利目的下,采取的虚假结婚、故意离婚等现象,就可以采取事后监管的方式,一旦发现有任何背离自身意愿,不是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的结婚、离婚事实行为,就应当给予行政处理和法理矫正。同时,针对现在许多“剩男剩女”现象,对于婚姻法中所规定的,胁迫、欺诈或合谋骗婚等行为,应当充分保护公民对于感情的真实意愿,严惩此类行为。

三、结语

毋庸置疑,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公民不可剥夺的私人权利,但如若过于自由,随意离婚,不仅会造成对传统的颠覆,也会对家庭结构和家庭制度带来冲击,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为此,国家应从立法角度出发,对离婚自由加以合理限制,有效平衡保障离婚自由和维护社会安定之间的关系,以切实保障婚姻双方的权利,尽可能地降低离婚率,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婚姻家庭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上一篇:杭州历史博物馆观后感下一篇:政府办秘书工作总结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