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小康进程分析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小康进程分析

县小康进程分析 篇1

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注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

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80年

小康值

权数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78

2500

4二、物质生活

收入

居住

营养

交通

结构

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民人均纯收入

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6、恩格乐系数

平方米

平方米

%

%

431

55.5

4.5

2.8

2400

1200

215

885

610

三、人口素质

4文化

健康

7、成人识字率

8、人均预期寿命

9婴儿死亡率

%

34.7

570

3164

4四、精神生活

10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311511、电视机普及率

%

11.9

5&

来十年内保持在10.5%以上,保证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同步。只有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才能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也只有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进步,人们精神生活才有物质基矗

(二)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因为我国除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外,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能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而我们普定又是能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顶尖技术的加工、电力、制造工业是我县增强实力,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的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矗大量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使企业蒸蒸日上。废弃一批没有竞争力、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客商来我县安家落户。选择一批既能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又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产业带动大的行业,作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富民与富县的经济实力同步。

(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我县旅游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同发展工业一样,是我县早日腾飞的一只翅膀,他不仅是高效益的行业,还能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当发展农业的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小时,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人才,这种能量对加快我县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极大地丰富城乡市场,满足全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从小康指标体系上看,这对加快我县的小康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农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引导农民成立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减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压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继续抓紧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益。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县到乡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邮、广播电视的畅通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篇2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作 者: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作者单位:期 刊:调研世界 PKUCSSCI Journal: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年,卷(期):,(11)分类号:

县小康进程分析 篇3

一、编制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民生改善,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显著改善。588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95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或护理补贴。残疾人就业稳中向好,收入较快增长。1000多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持续提高,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不断拓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人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社会参与日益广泛,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梦想。

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近20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残疾人就业还不够充分,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康复、教育、托养等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尤其薄弱,专业服务人才相当匮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残疾人群体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十三五”时期,必须补上残疾人事业的短板,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尽快缩小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聚焦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增加残疾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残疾人,使残疾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既要通过普惠性制度安排给予残疾人公平待遇,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发展需求,又要通过特惠性制度安排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解决好他们的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既要突出政府责任,确保残疾人公平享有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依法维护好残疾人平等权益,又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残疾人组织和市场机制作用,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残疾人就业增收和融合发展创造便利化条件和友好型环境。

坚持增进残疾人福祉和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相结合。既要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残疾人福祉,又要充分发挥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坚持统筹兼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农村、老少边穷地区和贫困、重度残疾人的重点扶持,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和不同类别残疾人小康进程,又要充分考虑城乡和地区差异,使残疾人小康进程与当地全面小康进程相协调、相适应。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力争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社会平均水平更快一些,残疾人普遍享有基本住房、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康复,生活有保障,居家有照料,出行更便利。

残疾人平等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深入。

县小康进程分析 篇4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困难群众问题

十六大报告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纲领性文件,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再次强调要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学习十六大报告,我们要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当前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认真研究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做好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工作.

作 者:张景荣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刊 名:理论与现代化英文刊名:THEORY AND MODERNIZATION年,卷(期):“”(1)分类号:A8关键词:新世纪新阶段 关心帮助困难群众 小康社会

县小康进程分析 篇5

Boos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around Way

陈松林(Chen Songlin)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的。它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专项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03z127)

[作者简介]陈松林(1966-),男,长江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 荆州434025联系电话:0716-8081295 或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重要目标,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互为前提和基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价值目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p33)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本质规定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共同富裕,但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基本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江泽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进一步提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基础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本质追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无论资产者还是无产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人格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说的人,指的就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人,就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人民。同样,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民为本,是人民本位主义,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民为本反映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上,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就是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尺度和最高准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的期待。这个奋斗目标的提出表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是抽象的人性诉求,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和实际政策上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本身包含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的,又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原则和目的。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p43)其次,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并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3](p16)全面小康是相对于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而言的。总体小康是低标准低水平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小康。总体小康是偏重物质生活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而全面小康是比较均衡的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没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社会群体的人们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统筹发展、协调进步,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再次,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概念。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放入其指标体系之中。这六个“更加”概括起来,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也是要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和最高目标。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的社会景象,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水准的政治形态和思想精神境界、充分体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发展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教育和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果没有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进步的民主政治,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深化了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审视和理性思考,又深刻地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与否,决定于它由之出发和作为它的理论支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与形形色色抽象人本主义学说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是根本对立的。审视西方哲学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的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中,以人为本都是错误的命题。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这个命题本身,而在于对人的错误理解。他们或者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他们把人作为主体这一客观事实概念化、抽象化,从而使自己陷入主体自我困境的围城之中,误认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宇宙之窗,是世界的诠释者,世界只是人的意志和表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只能通过人并由人来图解和澄清。这样,“以人为本”就变成了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的范畴。与此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归根结底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和人的本质离开了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不可理解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恩格斯也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5](p241)唯物史观赋予以人为本具有完全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内涵,这为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它对于克服和矫正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而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发展倾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物为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发展观,它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这种发展观是对人作为主体和目的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关系使人依赖于物,把人置于商品、金钱的支配之下,从而使人发生异化,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第二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第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形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共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就是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状态。与之相对立的是自发发展。所谓自发发展,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高级状态,而自发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人的真正主体性不是以自发性而是以自觉性为标志的。当前,人的发展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的和业务的发展的功利性倾向,而忽视或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一是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二是要把自身发展作为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以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三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属性,在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自己。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在历史上,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现片面、畸形发展状态。古代中国儒家伦理主导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成为“道德人”。西方中世纪,神本价值主导一切,使人成为“神性人”。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当代西方有人把科技作为“神”顶礼膜拜,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忽视物质性,结果,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利益后,又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有些人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缺乏人情味和精神关怀;有些地方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活动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以权谋私、钱权交易,商业活动中德行失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

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协调发展观,就是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其中,主要是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以往社会里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这一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社会联合体。目前,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我国既存在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人际依附关系,也存在一些人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绝对自由的倾向,前者表现为主体性不强,后者表现为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进行以社会目的、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化引导,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从众性与依附性的自发状态,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启导。第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p66)人的实践、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不断超越自然存在。人在最初阶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敬畏、崇拜自然并将自然神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当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时,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又驱使人无限度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制,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人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持续发展观,就是人类要立足长远发展,不断超越自身的短视而追求永续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坚持人的持续发展,也为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受眼前的、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驱使,往往只重视个人和社会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结果导致发展间断和缓慢,甚至发生倒退。正因为如此,环境伦理、科技伦理以及信仰伦理才尖锐而突出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人类必须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校正自身发展的方位与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持续、长远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提出的现实依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符合人民的愿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从而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单纯任何一个方面的指标,都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等综合资源的力量支撑和基础条件,仅仅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和条件,同样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生活首先是物质生活,物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生产力发展了,人们才能摆脱贫困状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多层面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完善。生产力发展还是自由个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水平越高,物质文明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时间越充裕、空间越广阔、自由度越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人是实现社会政治文明的主体,政治文明创造着政治上全面发展的人。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发展、人在政治上的解放和人的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各项工作,都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大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素质的社会公民,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政治能力的全面发展、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促进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共产党执政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这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为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如果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质,而缺乏精神,它就决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也决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只热衷于物质生活而无视精神生活,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人的幸福、尊严和价值。精神文明建设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种高级活动,终极目标就是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优美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皈依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掠夺,而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与责任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县小康进程分析 篇6

——*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陕西*县,能否抓住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实现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非公经济逐步涌现。特别是十五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把非公经济作为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并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使非公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5679个,注册资金15470万元,主要涉及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商业、餐饮、服务等八大行业。2002年,全县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912万元,完成总产值39198万元,工业总产值1396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2.1%和 2.7%,实现税金461万元,利润总额28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7.7%;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有了新的变化,13582个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务工经商,从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已占到全县农村劳动力的9.9%,全县民营企业职工工资及其它收入达到6583万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24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054万元,占当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0.1%。民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363万元,流动资产2347万元,民营企业人均资产6412元,人均装备固定资产4684元。煤炭、建材、粮油加工、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为繁荣城乡经济、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县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增加全县经济总量的突破口,按照“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的思路,取消限制门槛,放宽准入领域,重点解决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问题,使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到6月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9336万元,总产值21485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7.6%和1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金794万元,利润总额1546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7.1%和23.7%。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2%,现价增加值7186万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3.6%。

二、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民营企业为振兴我县农村经济 做出了重要贡献。纵向比,有发展,有进步,但横向比,差距大,困难多。一是表现在发展主体上的速度慢,规模小,水平低,素质差,不平衡。从速度上看,“九五”以来,我县民营企业年均发展速度为18.6%,比全省、全市的平均速度分别低5.23和7.61个百分点,综合指标在全市属后进位次。从规模上看,全县民营企业中85%是个体工商户,而90%的个体户注册资金在1万元以下;私营企业中除百祥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太峪加油城、鹤阳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生力源药肥有限责任公司等6户企业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外,其余绝大多数企业注册资金在30万元以下。2002年全县民营企业户均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2万元,仅相当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47%和43%。从水平上看,我县民营企业投资小,档次低,全县民营企业中90%以上以饮食、服装、运输、零售业为主,小打小闹多,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及出口创汇企业还是空白。从自身素质上看,从事民营企业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知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管理水平跟不上,大多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比较松驰,这使民营企业在资本结构上呈现“家庭化”,在内部经营管理上呈现“家长化”,用人制度上呈现“家族化”。从发展面上看,乡镇之间、村村之间发展不平衡。16个乡镇中,除城关以外的15个乡镇,民营企业在数量上与城关基本持平,北极、新民两乡镇的个体户远远多于其他乡镇,没有集市的几个乡镇相对较少,发展缓慢。二是表现在发展环境上的场地缺,资金紧,协调管理松。从经营场地上看,经营场地缺。在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很难形成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牵动面大的集贸市场;在城镇,由于地域狭小,场地紧缺,不能提供充足的经营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从资金上看,发展资金紧,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靠自筹资金创办,创业初期尚可维持经营,而扩大投资则无钱投入,一些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永乐多元素化肥厂、*县生力源药肥厂等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新产品的开发因此而长期受困。从协调管理上看,协调管理松。对民营企业宏观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职能部门服务机制尚未完全规范。相关部门大局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差,多头管理,多头检查,多头收费及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对策建议

(一)必须做到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分析我县与发达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的差距,根本还是观念滞后。为此,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要尽快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非公经济作为繁荣我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来抓。要坚持不懈地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造舆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发展非公经济的目的、意义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宣传中省市及我县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扫除思想障碍,树立“丢官座牢何所惧,只要县兴民能富”的一心为公的思想意识和“敢为人先吃螃蟹,栽好梧桐引凤凰”的大无畏精神和博采众长的开发发展观,对非公经济实行重点培植,重点管理,重点扶持,在资金扶持、技术改造与创新、人才培养与交流、强化管理与改革等方面都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一样对待,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

(二)必须做好发展环境的大优化。要为民营等非公经济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使它能够凭自身素质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发展壮大。一方面既要营造适合本县人的投资环境,又要营造适合外县人包括外省人的投资环境;既要营造公正廉洁的党风政风,优惠宽松的政策法规,简化快捷的办事程序和太平的社会治安,自由的宗教信仰,和谐的人际关系,周到的优质服务等软环境,又要营造适于生产经营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包括方便充足的水源、能源、交通、邮电、原材料、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休闲娱乐设施等。另一方面,要根据发展经济的需要,不断提高投资环境的质量和梯次,加强环境治理,使投资者来有信心,住得舒心,干得安心,玩得开心,一切都放心。采取必要措施,严禁对民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提高办事效率,搞好服务,要按照“公开程序,限定时效,跟踪监督,误时处罚”的原则,实行新的办事程序和运行机制,对民营企业在证照办理、用电、用水、贷款等方面提供便利。重新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放水养鱼,培植财源,休养生息,先付后取;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体现与公有制企业“同环境、同政策、同待遇、不岐视、不干扰”,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三)必须进行发展思路的大调整。从我县的具体情况看,今后在发展非公经济上,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抓住两个重点,做到三个结合”。

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行大、中、小并举,一、二、三产业并进,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同步,走多元化、活机制、高速度、高效益、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提高的路子,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数量、质量和效益上有一个新的跨越。

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依托资源搞开发,我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果业、畜牧等都是优势产业,民营企业根植于农村,创业于加工业,具有为农业服务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农业是必然选择。民营企业要充当龙头,实行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生产,一体化经营,大上一批为农业服务、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农业产业化、“山川秀美”工程项目。二是依托城镇搞服务。结合小城镇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切实抓好城乡市场建设,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县城,要加大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力度,搞好摊位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经营场地。在农村,继续加大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把集镇建设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考虑、同部署,达到“建一处市场,活一片经济,带一批产业,富一方群众,兴一座城镇”的目标。

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各项改革相结合。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以购买、租赁、承包、兼并、入股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和以延长土地承包期、四荒地开发治理、山川秀美工程、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农村改革和其他配套制度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承包荒山、荒坡、荒滩,培育林特果树、果苗和树种,兴办绿色企业和为生态工程服务的项目,通过产权置换,发展和壮大民营企业。二是把发展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同扩大投资需求相结合,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严格的质量监督为前提,鼓励民营企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参与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把发展民营企业同启动市场消费相结合,充分发挥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体制灵活、经营多样的特点,鼓励他们多形式、多渠道地为群众提供符合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价格的商品,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城乡市场。

(四)必须实现融资方式的大突破。资金短缺是发展民营等非公经济的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从“贷、扶、引、积、切”五个方面下功夫。所谓“贷”,就是争取银行贷款,尽快探索和建立为非公经济提供贷款担保的新机制。所谓“扶”,就是利用扶贫资金,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农村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对非公有制经济兴办的扶贫项目要从扶贫资金上给予扶持和倾斜。所谓“引”,就是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外地私营企业到县内投资办厂,参股经营。私营企业也可以通过规范的股份制改造,直接向社会融资。所谓“积”,就是建立发展基金,坚持每年从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的地方税中提取5%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逐年积累,合理利用,滚动发展。所谓“切”,就是从财源建设资金中切出一块,专项用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上一篇:大学语文背诵下一篇:考后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