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精选15篇)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1

漂亮的帽子

——小班美术集中教育活

活动目标:

1、观察感受帽子美丽的图案与色彩,并进行大胆装饰。

2、体验装饰的快乐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展示有特色的帽子

2、手偶:米奇(头上带顶帽子)

3、空白的帽子底图每人各一张

4、颜料、棉签、小毛巾(湿的)每桌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导入主题

导入语:(1)“小朋友看看米奇头上带的是什么?漂亮吗?”

(2)“这里还有很多帽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二、欣赏帽子,激发装饰帽子的兴趣

1、引导语:(1)你为什么喜欢这顶帽子?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2)它的颜色怎么样?

(3)上面有什么图案?

重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样式、色彩及图案,为下面装饰帽子打下基础。

2、出示空白的帽子底图

引导语:(1)小朋友看看这顶帽子好看吗?为什么?

(2)我们把它装饰一下好吗?

三、展示作品进行正面评价

1、重点评价:建构武器的功能和色彩,以及适当评价它的稳固性。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2

一、入学前, 家长应该这样帮助幼儿

1. 熟悉幼儿园。

(1) 如果有条件, 先上小小班, 让幼儿提前体验集体生活, 熟悉幼儿园里的一日活动和日常要求, 这样可以使幼儿了解在幼儿园里的规则, 有助于幼儿对以后入园时的适应。

(2) 如果没上过小小班, 应该带幼儿先去参观幼儿园, 熟悉将就读的环境:自己以后的教室在哪里;看看哥哥姐姐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学习、玩游戏的;看看盥洗室、寝室、餐厅;玩一玩滑滑梯之类的大型玩具等, 让幼儿从心里感觉到幼儿园是个快乐而有趣的地方, 打心眼里喜欢上幼儿园。如果能认识即将带班的老师而经常能与老师取得联系、认识与自己即将同班的同学, 那对幼儿来说, 上幼儿园将是个美好的期待。

2. 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没提前给幼儿做好心理准备, 在即将分离的时刻, 幼儿肯定会受不了而哭闹, 即使第一天因有新鲜感不哭闹, 第二天开始也会哭闹的, 所以提前做工作很有必要。

(1) 树立起上幼儿园的意识

您可以这样说:宝宝长大了, 要上幼儿园了, 每个小朋友这么大的时候都要上幼儿园。然后和他回忆起去参观幼儿园时候的所见所闻, 唤起他对上幼儿园的向往。还可以通过表扬他认识的在上幼儿园的一些哥哥姐姐, 夸他们“真能干, 在幼儿园里学了这么多新本领。以后宝宝上幼儿园了, 也可以像哥哥姐姐这样能干的”。

(2) 适当体验分离

如果宝宝从来没有和你们分开过, 那在送他上幼儿园之前, 偶尔可以把他送到爷爷奶奶家或您可以信任的、孩子又熟悉的好朋友家, 托他们帮带半天或一天, 让幼儿适时体验一下分离, 这对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孩子是有帮助的。

(3) 切记不要恐吓孩子

有些家长为了想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老师的威严形象, 会说“你再不听话, 把你送幼儿园去, 让老师来收拾你”等类似的话, 孰不知, 这样做是在丑化老师的形象, 从而让幼儿惧怕老师, 不相信老师, 不利于他以后和老师的相处。

3.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 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然而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 家长的一切包办使得幼儿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培养, 也让幼儿从心理有了错误的意识:“我什么都不用做, 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他们会帮我做的。”但是在上幼儿园之后, 他会发现别人都会做自己的事情而自己则什么都不会做, 虽然有老师帮助, 但幼儿心理已经形成了无能、自卑的阴影。所以, 在入园以前, 家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 对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己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 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 培养良好的作息制度。

在选择好幼儿园之后, 家长应该详细地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早上入园时间、早中餐时间、午睡时间、上下午吃点心的时间等, 然后在入园前两到三个月, 尽量调整家里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接近或一致, 以有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1) 早睡早起

幼儿园一般规定幼儿在晚上9点钟前入睡, 这将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和发育, 也保证幼儿的充足睡眠, 让次日的在园一日生活精力充沛。老师最不愿意看到在吃早餐或上课时就打瞌睡的宝宝。早起也是要培养的一个好习惯, 可以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刷牙洗脸、着装, 保证你从容不迫, 大人上班、幼儿上学都不迟到。老师经常会看到这方面做得欠缺的家长, 像拎小鸡一样拎着孩子上楼, 匆匆忙忙地把孩子扔给老师, 撂下一句“快, 我要迟到了”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完全无视于孩子的感受。

(2) 午睡

幼儿园的作息制度, 午睡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 这可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 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在家里从来没有养成午睡习惯的孩子, 家长最好在他上幼儿园之前帮助他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从而让他不影响到别人的休息也让他自己得到休息。

二、入学时, 家长应该这样做

1. 提前起床, 给宝宝一些宽松的时间。

早上, 您应该提前一点时间起床做好准备, 然后把孩子叫醒, 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做事情动作比较慢的孩子有足够的耐性, 而不是因为时间仓促而大声喝斥孩子, 这样会“两败俱伤”, 谁都不开心。有了充足的时间, 在上学路上就会有适当的交谈、欣赏风景的心情, 这样, 幼儿会觉得这是一个愉快的早晨, 带着美好的心情, 他会开心一整天。

2. 带上一个他心爱的物件。

孩子上幼儿园, 就意味着要和家人分开一整天, 心中不免有焦虑情绪。和老师商量一下, 如果能够带上他自己一个心爱的物件 (像小玩具或布娃娃之类的) , 作为孩子的精神依托, 幼儿会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会变得镇定。很多小班的宝宝一般会在早上刚入园和午睡时抱着布娃娃。

3. 分别时要干脆, 相信老师。

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抱着孩子说了一次又一次再见, 抱了又抱, 亲了又亲, 还是舍不得走, 受不了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声。岂不知, 这样会让幼儿的焦虑骤增, 希望一次次地破灭, 分离变成了恐惧和绝望。所以请你在说完一次再见后就干脆地转身就走, 孩子的哭声也只会持续几分钟, 要相信老师, 因为有着专业知识的老师知道怎样开导他, 怎样引导他融入在老师组织的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游戏当中, 让他在幼儿园度过愉快的一天。

4. 按时来接幼儿。

孩子在幼儿园一整天, 对初入园幼儿的耐力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在看着同班的幼儿一个个被接走, 看到别人的家长也会让他想起自己的家长, 心里免不了有孤独感。所以请你一定要按时去接你的孩子, 特别是在秋冬季节, 天黑得比较早。

小班《漂亮的帽子》教案设计 篇3

1、用彩色纸片或纸团装饰帽子。

2、体验创造的乐趣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漂亮帽子图片。

2、范帽一个。

3、大碗方便面纸筒做帽筒,圆形纸壳做帽沿,将大碗面桶插入扣好的圆形纸壳中。

4、每组2个盛好胶水的塑料小盘,擦手毛巾或海绵等。

5、适合时装表演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欣赏漂亮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图片中帽子的各种样式、颜色及图案,选择自己喜欢的帽子图片。

2、展示漂亮的帽子,激发宝宝的制作兴趣。

家长戴一顶提前制作好的漂亮帽子展示给宝宝。“我的帽子好看吗?也给宝宝戴戴看。”“帽子太少了,不够分的,我们也来做一顶漂亮的帽子吧!”

3、家长示范,指导宝宝制作漂亮的帽子。

家长示范,选择彩色纸片或小纸团蘸胶水粘在帽筒或帽檐上进行装饰。宝宝选择材料制作,家长进行指导。

“小纸团粘粘牢,压一会儿”“小纸团不要粘在一起,有点距离才好看。”

戴上帽子和宝宝一起展示,表演。

宝宝戴自己制作的帽子,随音乐自由表演。

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篇4

1、边演示幻灯,边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思考。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让我们来听听看故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3)故事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大象是怎样帮元元拿帽子的?他拿到了没有?

(5)长颈鹿想怎样帮元元拿帽子?拿到没有?

(6)是谁帮圆圆拿到帽子的?他是怎样拿到帽子的?

2、请幼儿看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

我们应该学习大象、长颈鹿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我们应该学习小猴子的哪些地方?

小朋友以后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3、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行为开展讨论。

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4、教师小结。

使小朋友懂得以后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关心他,从小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如何帮助别人。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元元的帽子》,幻灯机一台。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5

游戏目标:

1、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游戏准备:

小草帽20顶

游戏过程: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备注: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游戏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和跳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6

一、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

观察是绘画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绘画活动积累素材。小班期幼儿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画什么即结果并不感兴趣,所以我们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要利用幼儿园内外的环境条件,带他们参观、发现、认识,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的兴趣。如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让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观察是幼儿学习和创造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重视对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捕捉美的每一瞬间,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让他们从更真实的角度、更小的细节去观察事物,无疑会对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极大的帮助。

二、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教学内容适度循序渐进

幼儿对任何一种绘画技能技巧的认识与学习都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当脱离幼儿的经验时,他们的学习会因不理解、没兴趣而变得被动。因此,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对其有感性经验或可能获得感性经验的,曾打动过幼儿的、幼儿对此有过情感上的经历的……如“下雨了”是短线条练习,把线条练习融于幼儿熟悉的经验中,能增强其作画的趣味性。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到的,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听、触、味觉,所以在活动中幼儿非常积极,能描述出各种雨的状态,还能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雨。在讲述下雨时的各种感受时,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这样愉快的情绪中,幼儿掌握了短线的画法。

对所定内容不能过易或过难,过难会让幼儿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从而打击他们的信心。幼儿从一种认识水平发展到另一种认识水平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过程即在两种认识水平之间为幼儿搭建一个个距离不太大的阶梯,幼儿每前进一步,既是上一步的发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备。如“粘贴圆点”“放气球”作为一个系列的活动,以气球为主线,先用粘贴的方法帮气球穿花衣,让幼儿在手工活动中感知圆,学习初步的构图能力。再让幼儿用笔来画圆,这样能让幼儿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的动作不协调,但对动手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如果只用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粉画、点彩、印画等;也可在一张作品中,用多种作画形式;还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这种方式让幼儿能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幼儿非常喜爱。如捏泥、折纸、撕贴、粘贴等活动中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复杂的事物。如“喂小兔吃草”是撕纸、贴纸的训练,先让幼儿对小兔进行涂色、粘贴,再让幼儿进行撕纸粘贴,作品生动有趣、立体感强,既有一定的情趣又能发展幼儿的手脑,让幼儿得到成功的体验。

四、儿童游戏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儿童的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些与教育内容相交融的游戏,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如“欢乐的曲线”中,把音乐游戏与绘画结合,让幼儿欢快地唱呀、跳呀、舞呀,在欢快中感知曲线的流动感,探索曲线的特征,并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知识并把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来。这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能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绘画教学评价艺术化,调动幼儿绘画活动的积极性

在绘画活动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此环节可让幼儿了解自己、表现自己,使其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并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重视过程评价。首先,要重视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幼儿建立自信。其次,评价中要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教师应允许幼儿在创造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他们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第三,要重视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7

1、欣赏民间小花伞伞面的花纹,感受其丰富的色彩。

2、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彩色小花伞若干。

2、胶水、彩纸、蜡笔及画有伞面轮廓的纸若干。活动过程:

1、观察教室的变化,激发活动兴趣。

2、欣赏小花伞伞面的花纹和丰富的色彩。指导语:①伞面上有什么?有什么颜色?②有哪些好看的图案?③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尝试通过粘贴或涂色的方法装饰伞面。(1)讨论:我们怎样让小花伞变得更漂亮呢?(2)引导幼儿用涂色或撕贴彩纸的方法装饰伞面。

漂亮的帽子 篇8

小老鼠欢欢闷闷不乐从它面前走过,小松鼠看见了,就问:“欢欢,你怎么不开心呀?”

小老鼠欢欢说:“唉!昨天豆豆蛙的妈妈给它买了一顶非常好看的帽子,可是我的妈妈不给我买!”

小松鼠奔奔看着手里刚刚吃完的核桃壳,调皮的笑了笑,然后对小老鼠欢欢说:“欢欢,你过来,我送给你一顶帽子!”

小老鼠欢欢听了,一边把身子凑过来,一边不相信的说:“你哪儿有帽子呀?我怎么没看见?你就别安慰我了吧!”

话刚落音,小松鼠奔奔就把核桃壳戴在了它的头上,高兴地说:“瞧,这就是我送你的礼物!漂亮吧?”

小老鼠欢欢摸了摸头上的核桃壳,高兴的说:“奔奔,谢谢你!这顶核桃帽子我真喜欢!”

刍议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培养 篇9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可见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抓住关键期,从小班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信任你

要让孩子听你的,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要懂得与孩子交流感情。小班的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的爱抚,我们经常要用拥抱和亲切的话语来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爱。如,每天早上,师生相互问好,可以抱抱孩子,夸夸孩子对老师有礼貌……这样,师生之间既交流了情感,让孩子很快接纳老师,又培养了孩子有礼貌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必须正确使用权利,对待孩子要不偏不倚,不能带着情绪来对待孩子。高兴时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或不了了之,心情不佳时孩子的无心之过也会遭到大大的批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最后,班里的教师和保育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要一致,如果要求不一,态度各异,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也不听,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宽松的心理环境更注重以情促行,孩子会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听老师的话,再到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更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乐意做

小班幼儿,由于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理解能力比较肤浅,因此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在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得相应的经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通过儿歌引导。

儿歌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湛,意义明了,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幼儿喜爱,特别适合于小班幼儿。我们充分挖掘儿歌的教育功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让幼儿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针对幼儿入园时的礼貌教育,教孩子说儿歌《老师早》:“小宝宝,有礼貌,看见老师问声“‘好’”,老师夸我有礼貌。”

为让幼儿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教幼儿学说儿歌《漱口》:“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不要小看一首首小小的儿歌,它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紧相连,能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会让幼儿更主动地遵守好的习惯。

午睡前,幼儿要将外衣脱下来,乱七八糟地堆放在课桌上很不卫生,起床后再找自己的衣服也不容易。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衣服应该放在哪儿?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抱着衣服睡,有的说放在衣橱里……其中张蔚然小朋友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大家的认可:把衣服挂在椅子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午睡时,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上,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三)用教师的榜样感染幼儿。

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耳濡目染,天长日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我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又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说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四)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对于幼儿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正面的赏识、鼓励、表扬,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巩固和发展。当幼儿良好行为出现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恰当、具体的肯定和赞赏,这对孩子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尤其重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最高的,老师的话就是正确的,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后他的行为就会被强化。如在幼儿洗手时表扬:“赵晨曦的小手又白又嫩,因为他每次都特别认真地洗手。”“看,宋韵怡洗得多仔细,过几天她的小手一定会变得更好看。”由此幼儿会愿意认认真真洗手,从而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会为了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三、重视家园一致的教育,让好习惯能持久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在教师经常提醒与同伴的同一行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庭中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样子。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要求,在家里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苦苦无法。因此,教师不但应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坚持家园双向评估,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教育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达到目标的情况,“对症下药”。

总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抓住关键期,注重方法,加强家园联系,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应抓住关键期,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文章作者就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阐述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印画装饰。

2、能在老师的语言暗示以及演示下,初步了解用自制小印章进行印画的方法。

3、体会印章在之上留下印记的乐趣,对运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印花产生兴趣并乐于其中。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无花纹纸质衣服、废纸片、水彩染料、PPT。

2、经验准备:有用东西往之上印画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会揉纸团,进行印画。

印画时能保持画面整洁和保有美感。

活动过程:

1、欣赏PPT中衣服的纹样与色彩。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一场服装展览会,请小朋友看一看连衣裙有什么花纹?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连衣裙上有美丽的花纹,有直线的、有花朵的、还有植物的等等,有些衣服上还有两种花纹呢!

2、观察教师的演示,了解操作方法。

(发现白色连衣裙与其他连衣裙的不同,进入创作情境。)

教师:咦,这里有一条和其他连衣裙不一样的裙子,哪里不一样?

教师:我们把它变得和其他连衣裙一样漂亮吧,老师这里有一张施了魔法的小纸片,可以用这张纸和染料一起把连衣裙变得很漂亮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仔细看!

(请幼儿先猜一猜,上前试一试再做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徒手练习。

3、了解操作任务,明确操作要求。

教师:你们可以把白裙子变成小花裙吗?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条白裙子,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让它拥有漂亮的花纹。

自主创作的时候,如果个别幼儿出现困难,教师可以用语言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

教师请幼儿常识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比如:我的小花裙上有……

活动反思:

1、印章印画的方式很新奇,孩子们十分喜欢。以后会多用不同的绘画方式绘画。

2、在进行印章画的时候,请孩子们选择两种颜色,错误的预估了孩子的能力,他们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失去了本来应有的美感,只有一部分幼儿能够达到目标。可以先使用一种颜色,等孩子们锻炼到可以留白的时候,再添加多种颜色。

3、颜料调试有些稀,印画过程中花纹不明显。材料准备要提前准备充分完善,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拓印方法装扮小鸡。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进行印画。

3、提高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不同动态的小鸡、老师的范例(鸡妈妈)一幅。

2、自制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印泥、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鸡妈妈”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鸡妈妈)”,“小朋友们看鸡妈妈好看吗?”“哪里好看?”(身上有好看的小花、三角形----)

2、“鸡妈妈有好多小鸡,它们也想和妈妈变得一样好看,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二、幼儿学习拓印画------小鸡。

1、老师介绍操作材料:橡皮印章、彩色印泥。

2、老师示范拓印的方法:先选一个你喜欢的印章,有图形的朝下,然后在你喜欢的颜色印泥里沾一沾,颜色沾满印章后,印在小鸡身上(用力的按一按),最后把印泥提上来。

3、提出活动要求:

(1)选一个你喜欢的小鸡

(2)盖完一个图形后,我们可以换一个印章。

(3)如果换颜色,一定要用抹布把印章擦干净,再去沾另外一种颜色。

(4)图形不要印在一起,分开一点。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

(2)老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活动时间内完成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选了班级不同水平的幼儿来开展的,而且都是第一次用橡皮印章印画。其次,为了调动班级幼儿的活动兴趣,使活动效果更具趣味性,我准备了不同动态的小鸡模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喜欢的小鸡作画。本节课的开始部分,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以“请客”的方式出示鸡妈妈让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说一说鸡妈妈身上的图案及颜色,帮助幼儿了解鸡妈妈身上好看的原因,为幼儿在后面的操作活动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第二环节的老师示范讲解,备课时我是让幼儿用印章在印泥上沾一沾(当时考虑到班级幼儿水平的差异),但为了操作活动的规范要求,在上这节课上我改变了沾色要求-----拿在手上拍印章,但在今天的活动中,只有个别幼儿能协调的沾印泥,并有意识的沾满颜色,能力较弱的幼儿只有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完成,老师不予帮助时,他们大多下意识的用印章沾印泥(和他们平时在美的术活动中使用颜色的习惯有关)。虽然我们提供的印章有多种图案,但孩子们更换意识不强,色彩也是较单一的使用,部分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才会更换,个别幼儿更换颜色时也没有意识用抹布把印章擦一擦,也许这和班上孩子刚接触这样的活动有关;还有就是发现孩子喜欢蘸一次印泥他们会接着按好几次,等图案不清楚了他们才想到蘸印泥,等蘸满印泥后他们又会在不清楚的图案上再印一次,造成有重叠的地方。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欣赏交流中,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小结,帮助幼儿梳理了活动要点,我相信下一次的活动,班上的孩子一定会有不同的进步。

环境创设对小班幼儿的影响 篇12

一、环境创设给小班幼儿带来的影响

(一) 环境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幼儿智力的发达, 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 ”在小班幼儿美术活动中也是如此。 教师必须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影视等各种形式的刺激, 激发幼儿感知事物的兴趣, 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激发幼儿的审美动作, 唤起他们的参与愿望。 老师应该丰富、提升幼儿的的生活经验, 激发幼儿的自主想象, 满足幼儿主动参与的需要, 体现他们对环境的支配自由。

比如在绘画树叶之前, 教师可以先在教室的一角用大小纸盒拼搭出树干, 然后给幼儿讲一个故事, 可以说:“秋天的时候, 树妈妈不小心睡着了, 她的幼儿树叶宝宝都被秋风叔叔吹走了。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 树妈妈醒了过来。 发现她的宝宝都不见了, 树妈妈请大家帮忙找回她的宝宝。 ”可以带着幼儿去操场上寻找真正的树叶, 然后让大家为树妈妈“找回”树叶宝宝, 给大树妈妈贴上叶子。 在绘画“海底世界”时, 教师可以将教室一角布置海底世界, 有鱼儿在水草间穿梭, 底色为蓝色。活动时幼儿就像真的进入了大海。 又如绘画“秋天”, 发动幼儿带来许多农作物、花卉、果实放在区角、自然角内, 幼儿观察、欣赏, 通过环境的渲染, 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高了。

(二) 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和健康成长。

从物质环境方面而言, 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 熟悉的环境容易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比如在教室一些空间内, 可以挑选一些幼儿的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作品, 还可以将幼儿参加的各类活动的照片等张贴悬挂, 在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同时, 营造让幼儿熟悉的物质环境。 相关科学研究表明, 用幼儿熟悉的玩具、用品等把小班班级环境布置成一个“家”, 可以很好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 减少其在班级环境中的恐惧感, 解决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问题, 使得幼儿可以快速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

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 可让小班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有助于幼儿形成活泼、开朗、信任、自信的性格特征, 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反之, 不良的班级精神环境, 会使幼儿情绪不佳, 整天生活在紧张而恐惧的气氛中, 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和紊乱, 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更严重的是会使幼儿形成孤僻、抑郁、胆怯、不信任等性格特征, 极大地扼杀幼儿的童真和天性。 因此, 创造文明有序、健康安全、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 环境创设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技能。

心理学认为, 社会技能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从外界获得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 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 一般而言, 幼儿不良习惯的养成, 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模仿实现的。 从幼儿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来看, “外界”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因此, 家庭成员或者学校成员的行为习惯合乎社会规范或者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那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 极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家庭成员或学校成员的行为技能较差, 比如动手能力欠缺、社交能力低下等, 那么极有可能造成幼儿存在同样的社会技能障碍。 因此, 创造轻松、愉悦、融洽的环境, 让小班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一些社会技能, 是幼儿园小班教育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功能。

三、营造幼儿园小班环境创设的策略

(一) 巧用空间。

区域不同, 活动环境的规划就不同, 活动内容的设置和活动的指导策略有所不同。 在此背景下, 对小班幼儿活动环境的规划和创设自然就有所不同。 幼儿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班级里的环境、各种活动的区域等合理地进行区域活动场景的创设, 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 逐步建立有效的常规, 并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理解和遵守常规, 以营造自由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的空间,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 巧用材料。

小班活动材料很多,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材料。 使用不同材料需要不同规划, 这样才能保证各类互动的顺利开展。 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小班幼儿接触和探究办理已经收集并分类好的材料, 发挥各种材料对活动的隐形引导作用, 帮助幼儿把各种材料展示出来并加以运用。

(三) 巧用角色。

在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中, 教师本身是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幼儿在班级活动中能否遵守常规, 能否顺利完成活动的任务。 良好有序的班级常规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 需要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对班级环境、活动、要求逐步了解的基础上, 对各类常规达成共识后, 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示, 幼儿在活动中不断熟悉和执行才有可能达到。 因此, 在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中, 教师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 比如直接性的指导者, 间接性的参与者和作为朋友的平衡性角色。

总之, 通过树立标杆和规范引导等手段, 可以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干预, 从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合乎规范的行为习惯,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 在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 通过对小班幼儿活动空间、 幼儿活动材料的运用和角色扮演等方法, 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为孩子求知欲和自信心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及社会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认真观察图片,并用语言来表述,知道下雨要撑伞。

2、学习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伞的轮廓中大胆的添画。

3、感受色彩对比。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各种各样的伞。

2、画好的伞的示范画。自制的一把大雨伞。(雨伞妈妈)

3、油画棒,画好的雨伞轮廓作画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以下雨的场景表演)

——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了。)

——哦!下雨了怎么办?用什么来挡雨呢?(雨伞)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雨伞幻灯片,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不同?

1、师:“老师这给许多雨伞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雨伞上有些什么呢?它们的不一样的地方。

三、欣赏雨伞绘画作品。

播放幻灯片,让幼儿观察、欣赏,说说这些雨伞上有些什么图案,它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等。(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

四、装饰雨伞。

1、“老师这有许多的小雨伞,可是他们都没有漂亮的衣服,想请小朋友来帮帮它们,谁愿意呀?”(幼:我愿意。/老师,我来。)

2、教师先出示画好雨伞让幼儿欣赏。然后讲解作画的内容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五、结束部分。

1、教师出示大雨伞(雨伞妈妈)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雨伞妈妈,听说你们在给我的雨伞宝宝画衣服,让我来看看,谁画的最棒。”

2、“哦!我们小朋友的手可真能干把雨伞宝宝都穿上的漂亮的衣服谢谢你们哦,现在我请小朋友拿上你的雨伞宝宝一个跟着一个走,和我一起去做游戏吧!”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很感兴趣,回答问题特别的积极,小雨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他们都比较了解,但是没有特意的去观察过伞上的花纹,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认真的去发现,雨伞上面的花纹,注意雨伞的颜色,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幼儿小班漂亮的帽子 篇1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十指协调性、灵活性,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让幼儿了解曲线,画曲线,初步形成色的概念。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皱纹纸,各色粉笔,白纸,奖励品。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问早问好互动小游戏

2、引入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老师表演魔术,变出由皱纹纸做成的各色彩条在手中挥动。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象什么?”“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适当加以提示。

2、老师变换挥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让幼儿回答象什么,如水草、波浪、丝巾、绳子等等,每说一个可让幼儿复述。

3、老师根据幼儿说的在纸上画,一边画,一边教幼儿念水草、波浪……

4、让幼儿举起手来,和老师一起画,强调手的动作,要进行曲线运动。可多做几遍。

5、将幼儿分成几块,拿好粉笔,到白纸处画。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幼儿作画时,家长可参与进来,最后可分给幼儿彩条玩耍。

教学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

音乐——调节小班幼儿情绪的良方 篇15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 以往多采用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或分散幼儿注意力等方法加以疏导, 通过尽量回避幼儿与依恋对象分离的事实, 而让幼儿将分离焦虑的消极情感体验暂时深埋内心。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这种暂时回避带给孩子的心理创伤会集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 并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因此并不是一种很科学适宜的缓解儿童分离焦虑的办法。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 我发现幼儿听到轻快的、熟悉的音乐, 就会破涕为笑, 音乐能很快地转移幼儿想家人的注意力, 就会踏着节拍身体自由地摆动, 和小朋友在一起时也喜欢手拉手边唱歌边走边跳, 听到老师弹奏、演唱, 就愉快地围在身边拍手哼唱等。使幼儿在反复表现这些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快感。从而达到调节小班幼儿情绪的目的。

音乐可以最大范围地满足人类情感表达的需要, 可以直接触及孩子的情感生活。通过为孩子们提供宽松和自由的环境, 通过歌唱、和弦的运用、音高及速度的调整以及使用打击乐器等, 可以帮助调节小班幼儿的情绪, 引导他们作出新的行为尝试和感受新的情感体验, 由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1 创设音乐的氛围, 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由想象, 放松情绪

在幼儿环节活动的间隙, 饭前时间, 我放不同种类的音乐, 让幼儿闭上眼睛, 自由想象。比如, 我播放《欢乐颂》的曲子时, 孩子们就会说:很高兴想跳舞、唱歌;当我放《森林圆舞曲》时, 孩子们会说:“里面好像有大灰狼, 有点害怕。”

虽然小班的幼儿说不出来什么更多恰当的形容词, 但是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的感受来表达音乐, 根据音乐的变化来调节情绪。不论是组织什么样的活动, 创设意境是相当重要的, 有个词语叫“触景生情”, 我认为用在这里最合适。任何年龄段的音乐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作用, 而小班幼儿的情感往往是在意境中产生。所以把音乐与生活环节相结合, 是帮助幼儿利用音乐来表达情绪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了解识别自己的情绪, 在音乐活动中我运用“转移法”来调节幼儿的情绪。活动前先请幼儿用“情绪脸谱”表 (“情绪脸谱”是课前已准备的, 上面画有表现高兴、伤心、平静、担心等卡通表情图) 来记录活动当时的心情状态。通过这一环节, 幼儿能有意识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同时, 大量的音乐欣赏, 能使幼儿充分体验不同的情感, 并懂得感知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这是学会情绪自我调节重要的物质准备。发展心理学家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每个幼儿的情绪都是那么丰富多彩。每个幼儿因个性、环境、教育等表现出来的情绪也不同。

2 用音乐引领幼儿, 让幼儿轻松地度过一日生活, 获得满足感

早晨入园时, 用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快乐的一天》等拉开幼儿园生活的序幕, 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活动, 快乐地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吃点心和午餐时让幼儿听一些优美的钢琴曲《夜空》《水边的阿里狄娜》, 使幼儿在愉快和谐的气氛进餐;午睡时我会轻轻地放一些优美的小夜曲, 使他们甜甜地进入梦香;游戏时, 幼儿可以去音乐角, 自由地唱歌跳舞。小班幼儿已经能听着音乐一个跟着一个走, 他们还喜爱情景游戏, 当听到活泼、快乐的音乐时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模仿小动物。于是, 在进行户外活动如:“捉尾巴”的游戏中, 运用欢快的《匈牙利舞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在愉悦身心中得到锻炼。为了让幼儿体验在幼儿园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通过尝试《一条小鱼》的音乐游戏, 使他们进一步知道在幼儿园的快乐, 从而, 帮助幼儿逐渐摆脱对家人的依恋情绪, 转化为与同伴、老师的亲情。

同时, 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游戏时的各项常规, 我们都尽可能地用音乐来指挥, 起立、坐下、搬椅子、排队形等常规, 都用不同旋律和节奏来指挥。这样,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靠原来单一紧张, 压抑的口令或信号, 而是用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来接收特定的信号。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缓解了幼儿紧张情绪。音乐的提示和预设性会给幼儿带来轻松和安全感。

3 用音乐为载体, 培养幼儿的积极乐观的品质

幼儿有内向的、外向的, 但是音乐可没有, 它只有节奏强烈的和缓慢的。幼儿天生对音乐有特别的亲密, 所以利用音乐来培养幼儿的自信,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好好小朋友, 特别害羞, 一回答问题就脸红, 声音还很小,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的音乐表现能力很好, 所以在平时的活动中, 我有意识的让她多带领小朋友做律动, 让她随着音乐的变化自己创编动作。经过一段时间, 她已经能主动帮助做的不太好的幼儿, 对于她的成绩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幼儿是非观念模糊, 不会正确评价自己, 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的情况, 特别是父母家人和教师对他的评价至关重要。由于社会及家庭环境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性格, 有的比较大方、活泼, 有的比较内向、胆小。对那些胆小、羞怯, 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 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向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并给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 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 增强其交往信心和乐观的品质。

小班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阶段, 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 让孩子感受世界的欢乐、美好。去不断欣赏、不断品位,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甚至创造自己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要在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善于为幼儿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 让音乐真正成为调节小班幼儿情绪的一剂良方。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情绪调节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 它影响着幼儿的一日生活。我们积极探索、挖掘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将其隐性的教育价值显性化, 使幼儿学会调节、控制自我情绪的方法, 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情绪,音乐,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幼儿音乐教育法[Z].

[2]吴斌, 主编.中国音乐教育[M].

上一篇:刑法诉讼发行合同范本下一篇:春蕾: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调研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