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总结精粹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考总结精粹(共5篇)

公考总结精粹 篇1

本人前后经历过3次公考,应该是有些发言权了吧。许多朋友一开始都会迷惑,公务员考试到底该怎么复习,这就是我决定将自己经验写下来的动力,不为别的,只是一种同病相怜的归属感,把自己一路磕磕碰碰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谈起当年公考,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好在一切都过去,虽然艰辛,总算是个成功者。

最开始,在报考上,就吃亏不少,白白浪费许多机会,开始我的想法是不考外地。可是经历失败后我发现,不是我在选择考试,而是考试在选择我,很没出息的我于是改变了初衷。可是前期行测一直不高,后面申论又持续低分,为此我很焦虑,也犹豫过。好在一直有父母的陪伴,朋友的鼓励,也就坚持了下来。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看法,实打实的复习经历后的总结,想要快速解题技巧之类的朋友,不适用。

一、申论篇:分析题意,避免思维僵化、答案模块化

我在前期的考试中,申论都还行,特别是第一次,竟然考了65分,不禁得意忘形,可是后来急转直下,第二次国考才考了四十多。我在网上看见好多考友都出现了这种怪现象,很多前辈们给出的解释是很多考生容易脱离题目,渐渐思维僵化,答案模块化。

其实在申论文章写作中,考生最喜爱的莫过于例证法,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写作技巧,但随着申论的复习,很多考生忽略了分析题意这一块的训练,脱离题目追求答题模式,导致思维僵化,答题模块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后期考试越复习越差的现象。

脱离题意,思维僵化,答案模块化很容易导致以下问题:一是虚假,即选用经典故事为自己临时编造;错误,即选用经典故事与所持论点无关甚至意思相反;二是生硬,所选用经典故事与观点的行文组合上不够妥帖。我称之为“泛”文,就是结构标准规范,内容泛泛而谈的文章,貌似像万金油,用到哪里都可以,实则一无是处,自然不可能拿到高分。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学会分析题意,活跃思维,模块化可以让文章结构规范,用偏了就会导致思维僵化。

笔试资料必备收藏:

当年考试大纲(虽说每年变动不会很大,但还是要看看)最近5年的国考真题集、联考真题集(必备)《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必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5年)行测习题若干(超2000题)

阅读资料必备:人民日报—社论(必看)、新华网网评栏目(必看)、红旗文稿、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南方周末。(一定要坚持阅读,比背什么万能模板靠谱多了,相信我!)

二、行测篇:题海战术要讲计划,死记技巧难运用,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行测我采取的是题海战术,开始也经历了秒杀宝典之类的劫难,发现看着有道理,实在用不上,血的教训。

但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我说的题海战术不是一味贪多,数量是一定要保证的,但千万不要盲目练习,否则很容易事倍功半;把知识点一个一个吃透,定期在笔记本上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归纳,加深理解和记忆。

另外我要特别说明一点,也是很多考生在备考行测部分时最容易忽视的:熟练掌握计算题。计算题分两类,算术题和资料分析,我开始的时候特别怕做资料分析,总觉得字太多,特别是在考试时,有时间限制,很多人都会慌神,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好好读题,题意都不能把握,答案自然一塌糊涂。

后来我实在是没办法,发现再怎么投机取巧、速解秘笈都没效果,只好回归我以为最笨的办法“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练习才发现,之所以觉得困难,不熟练才是主要障碍。当你连续做10套资料分析题时,可能没什么效果,做到20套时,会觉得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难,当你练习超过50套资料分析题你就能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眼睛就像扫描仪一样快,大脑就像计算机一样灵敏,完全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不仅反应迅速,而且对题目及选项的把握更熟练。

这期间一定要学会估算和标记关键字,我记得我在后期的练习中,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做10套资料分析题,也就是40道小题,我的总错题数大部分能控制在5道以内。

另外再说普通计算题,别看题目字少,想要练好得耗不少精力,做这类题关键还是找技巧,而技巧并不是一两道题就能发现得了的,只有当你做题达到一定数量后,你才会发现其中规律(当然悟性高的除外,如果你是普通人就别逃避题海战术吧),其实很多题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树干换了不同叶子而已,比如典型的双水管放水问题,牛吃草问题,如果你做的题不够多,没能熟练掌握方法的话,那你肯定会感觉解答起来很吃力,没个5分钟拿不下来,但是若果你做了足够多的练习,掌握了它的套路,1分钟内准拿下。这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

三、面试篇:模拟练习、坚定信心

我觉得面试拼的就是心理素质。练习时要注意,要完全按照面试的程序来,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当地的面试程序,全国大同小异,进场鞠躬、自我介绍、答题、离场。

答题时要注意,一是要严格按照时间来练习,把握好每道题的平均时间,到练多了自然就能准确把握了;二是让别人来当你的“面试官”,给你念题目,帮你计时;三是每道题说完后,要进行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录音、手机视频、或笔记本视频(推荐笔记本,因为可以清晰看到你答题的表情是否自然),然后一定要改正,避免再次犯错。

公考总结精粹 篇2

数字推理的题目通常状况下是给出一个数列,但整个数列中缺少一个项,要求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项之间的关系,判断其中的规律。解题关键:

1,培养数字、数列敏感度是应对数字推理的关键。2,熟练掌握各类基本数列。

3,熟练掌握八大类数列,并深刻理解“变式”的概念。4,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自己总结,再练习。

下面是八大类数列及变式概念。例题是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虽然这些理论概念是从教材里得到,但是希望能帮助那些没有买到教材,那些只做大量习题而不总结的朋友。最后跟大家说,做再多的题,没有总结,那样是不行的。只有多做题,多总结,然后把别人的理论转化成自己的理论,那样做任何的题目都不怕了。谢谢!

一、简单数列

自然数列:1,2,3,4,5,6,7,……

奇数列:1,3,5,7,9,……

偶数列:2,4,6,8,10,……

自然数平方数列:1,4,9,16,25,36,……

自然数立方数列:1,8,27,64,125,216,……

等差数列:1,6,11,16,21,26,……

等比数列:1,3,9,27,81,243,……

二、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常数数列。例题:12,17,22,27,(),37 解析:17-12=5,22-17=5,……

2,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例题1: 9,13,18,24,31,()

解析:13-9=4,18-13=5,24-18=6,31-24=7,…… 例题2.:66,83,102,123,()

解析:83-66=17,102-83=19,123-102=21,……

3,二级等差数列变化: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2”的形式有关。

例题1: 0,1,4,13,40,()

解析:1-0=1,4-1=3,13-4=9,40-13=27,……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例题2: 20,22,25,30,37,()

解析:22-20=2,25-22=3,30-25=5,37-30=7,…….二级为质数列

4,三级等差数列及变化: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再在这个新的数列中,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形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2”的形式有关。例题1: 1,9,18,29,43,61,()

解析:9-1=8,18-9=9,29-18=11,43-29=14,61-43=18,……二级特征不明显

9-8=1,11-9=2,14-11=3,18-14=4,……三级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例题2.:1,4,8,14,24,42,()

解析:4-1=3,8-4=4,14-8=6,24-14=10,42-24=18,……二级特征不明显

4-3=1,6-4=2,10-6=4,18-10=8,……三级为等比数列 例题3:(),40,23,14,9,6 解析:40-23=17,23-14=9,14-9=5,9-6=3,……二级特征不明显

17-9=8,9-5=4,5-3=2,……三级为等比数列

三、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6,24,()32/3,64/9 解析: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

2,二级等比数列变化: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2”的形式有关。例题1:1,6,30,(),360 解析:6/1=6,30/6=5,()/30=4,360/()=3,……二级为等差数列 例题2:10,9,17,50,()

解析:1*10-1=9,2*9-1=18,3*17-1=50,…… 例题3:16,8,8,12,24,60,()

解析:8/16=0.5,8/8=1,12/8=1.5,24/12=2,60*24=2.5,……二级为等差数列 例题4:60,30,20,15,12,()

解析:60/30=2/1,30/20=3/2,20/15=4/3,15/12=5/4,……

重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最基本、最典型、最常见的数字推理题型。必须熟练掌握其基本形式及其变式。

四、和数列

1,典型(两项求和)和数列: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例题1:85,52,(),19,14 解析:85=52+(),52=()+19,()=19+14,…… 例题2:17,10,(),3,4,-1 解析:17-10=7,10-7=3,7-3=4,3-4=-1,…… 例题3:1/3,1/6,1/2,2/3,()解析: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2,典型(两项求和)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例题1:22,35,56,90,(),234 解析:前两项相加和再减1得到第三项。例题2:4,12,8,10,()

解析:前两项相加和再除2得到第三项。例题3:2,1,9,30,117,441,()解析:前两项相加和再乘3得到第三项。

3,三项和数列变式:前三项的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四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例题1:1,1,1,2,3,5,9,()解析:前三项相加和再减1得到第四项。例题2:2,3,4,9,12,25,22,()解析:前三项相加和得到自然数平方数列。例题:-4/9,10/9,4/3,7/9,1/9,()解析:前三项相加和得到第四项。

五、积数列

1,典型(两项求积)积数列: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例题:1,2,2,4,(),32 解析: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2,积数列变式:前两项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是每两项的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1:3/2,2/3,3/4,1/3,3/8,()解析:两项相乘得到1,1/2,1/4,1/8,……

例题2:1,2,3,35,()

解析:前两项的积的平方减1得到第三项。例题3:2,3,9,30,273,()解析:前两项的积加3得到第三项。

六、平方数列

1,典型平方数列(递增或递减)例题:196,169,144,(),100 解析:14立方,13立方,……

2,平方数列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平方或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乘除”的变化。例题1:0,5,8,17,(),37 解析:0=12-1,5=22+1,8=32-1,17=42+1,()=52-1,37=62+1 例题2:3,2,11,14,27,()

解析:12+2,22-2,32+2,42-2,52+2,…… 例题3:0.5,2,9/2,8,()

解析:等同于1/2,4/2,9/2,16/2,分子为12,22,32,42,…… 例题4:17,27,39,(),69 解析:17=42+1,27=52+2,39=62+3,…… 3,平方数列最新变化------二级平方数列 例题1:1,4,16,49,121,()

解析:12,22,42,72,112,……二级不看平方

1,2,3,4,……三级为自然数列 例题2:9,16,36,100,()

解析:32,42,62,102,……二级不看平方

1,2,4,……三级为等比数列]

七、立方数列

1,典型立方数列(递增或递减):不写例题了。

2,立方数列变化: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乘除”的变化。例题1:0,9,26,65,124,()解析:项数的立方加减1的数列。例题2:1/8,1/9,9/64,(),3/8 解析:各项分母可变化为2,3,4,5,6的立方,分之可变化为1,3,9,27,81

例题3:4,11,30,67,()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3的形式。例题4:11,33,73,(),231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3,6,9,12,15的形式。例题5:-26,-6,2,4,6,()

解析:(-3)3+1,(-2)3+2,(-1)3+3,(0)3+4,(1)3+5,……

八、组合数列

1,数列间隔组合:两个数列(七种基本数列的任何一种或两种)进行分隔组合。例题1:1,3,3,5,7,9,13,15,(),()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1,3,7,13,……和二级等差数列3,5,9,15,……的间隔组合。例题2:2/3,1/2,2/5,1/3,2/7,()

解析:数列2/3,2/5,2/7和数列1/2,1/3,……的间隔组合。2,数列分段组合:

例题1:6,12,19,27,33,(),48 解析:7 8 6()8 例题2:243,217,206,197,171,(),151 解析:11 9 26()9 特殊组合数列:

例题1:1.01,2.02,3.04,5.08,()

解析:整数部分为和数列1,2,3,5,……小数部分为等比数列0.01,0.02,0.04,……

九、其他数列

1,质数列及其变式:质数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列,质数即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例题1:4,6,10,14,22,()

解析:各项除2得到质数列2,3,5,7,11,…… 例题2:31,37,41,43,(),53 解析:这是个质数列。2,合数列:

例题:4,6,8,9,10,12,()

解析:和质数列相对的即合数列,除去质数列剩下的不含1的自然数为合数列。3,分式最简式:

例题1:133/57,119/51,91/39,49/21,(),7/3

解析:各项约分最简分式的形式为7/3。

例题2:105/60,98/56,91/52,84/48,(),21/12 解析:各项约分最简分式的形式为7/4。

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 深一点模式,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 1、2、5、10、17。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B,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做出合理的分组。如 7,9,40,74,1526,5436,7和9,40和74,1526和5436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组。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A,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7+14=10+11=9+12。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B,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了。如6、24、60、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 25、58、811、1114,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答:256,269,286,302,(),2+5+6=1

32+6+9=17

2+8+6=16

3+0+2=5,∵ 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 下一个数为 302+5=307。

7)再复杂一点,如 0、1、3、8、21、55,这组数的规律是b*3-a=c,即相邻3个数之间才能看出规律,这算最简单的一种,更复杂数列也用把前面介绍方法深化后来找出规律。

8)分数之间的规律,就是数字规律的进一步演化,分子一样,就从分母上找规律;或者第一个数的分母和第二个数的分子有衔接关系。而且第一个数如果不是分数,往往要看成分数,如2就要看成2/1。

数字推理题经常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完成,考试时也要抱着先易后难的态度(废话,嘿嘿)。应用题个人觉得难度和小学奥数程度差不多(本人青年志愿者时曾在某小学辅导奥数),各位感觉自己有困难的网友可以看看这方面的书,还是有很多有趣、快捷的解题方法做参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计算题分值是最高的,一分一题,而且题量较大,所以很值得重视(国家公务员125题,满分100分,各题有分值差别,但如浙江省公务员一共120题,满分120分,没有分值 的差别)

补充:

中间数等于两边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往往出现在带分数的数列中,且容易忽略

如1/

2、1/

6、1/3、2、6、3、1/2

9)数的平方或立方加减一个常数,常数往往是1,这种题要求对数的平方数和立方数比较熟悉

如看到2、5、10、17,就应该想到是1、2、3、4的平方加1

如看到0、7、26、63,就要想到是1、2、3、4的立方减1

对平方数,个人觉得熟悉1~20就够了,对于立方数,熟悉1~10就够了,而且涉及到平方、立

方的数列往往数的跨度比较大,而且间距递增,且递增速度较快

10)A^2-B=C 因为最近碰到论坛上朋友发这种类型的题比较多,所以单独列出来

如数列 5,10,15,85,140,7085

如数列 5,;6,;19,;;17 ,;344 , -5

5如数列 5, 15, 10, 215,-115

这种数列后面经常会出现一个负数,所以看到前面都是正数,后面突然出现一个负数,就

考虑这个规律看看

11)奇偶数分开解题,有时候一个数列奇数项是一个规律,偶数项是另一个规律,互相成干扰项

如数列 1, 8, 9, 64, 25,216

奇数位1、9、25 分别是1、3、5的平方

偶数位8、64、216是2、4、6的立方

先补充到这儿。。。

12)后数是前面各数之各,这种数列的特征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呈2倍关系

如数列:1、2、3、6、12、24

由于后面的数呈2倍关系,所以容易造成误解!

数字推理的题目就是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理的一个作为答案.数字推理题中对数列的敏感非常重要,下面共享几个比较常见的数列: 1.1,1,2,6,24,120 2.1,2,3,5,8,13

3.1,2,4,7,11,16,22 4.1,2,5,14,41,122 5.3,4,6,9,13,18,24 6.3,4,6,9,13,18,24 7.2,3,5,7,11,13,8.1,4,27,256 9.2,3,5,7,11,13,17

数字推理题型的7种类型28种形式

数字推理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是一个有某种规律的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使之符合数列的排列规律。其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推理,题目中全部是数字,没有文字可供应试者理解题意,真实地考查了应试者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一种情形----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1、等差数列的常规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n为自然数)。

[例1]1,3,5,7,9,()A.7 B.8 C.11 D.13 [解析]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1。故选C。

2、二级等差数列。是指等差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差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差数列.[例2] 2, 5, 10, 17, 26,(), 50 A.35 B.33 C.37 D.36 [解析] 相邻两位数之差分别为3, 5, 7, 9,是一个差值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与26的差值应为11,即括号内的数为26+11=37.故选C。

3、分子分母的等差数列。是指一组分数中,分子或分母、分子和分母分别呈现等差数列的规律性。[例3] 2/3,3/4,4/5,5/6,6/7,()

A、8/9 B、9/10 C、9/11 D、7/8 [解析] 数列分母依次为3,4,5,6,7;分子依次为2,3,4,5,6,故括号应为7/8。故选D。

4、混合等差数列。是指一组数中,相邻的奇数项与相邻的偶数项呈现等差数列。[例4] 1,3,3,5,7,9,13,15,(),()。A、19 21 B、19 23 C、21 23 D、27 30 [解析] 相邻奇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相邻偶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提示:熟练掌握基本题型及其简单变化是保证数字推理题不丢分的关键。

第二种情形---等比数列:是指相邻数列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5、等比数列的常规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不等于0),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 n-1(n为自然数)。

[例5] 12,4,4/3,4/9,()A、2/9 B、1/9 C、1/27 D、4/27 [解析] 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公比为1/3。故选D。

6、二级等比数列。是指等比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比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比数列。[例6] 4,6,10,18,34,()A、50 B、64 C、66 D、68 [解析] 此数列表面上看没有规律,但它们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分别为2,4,6,8,16,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括号内的值应为34+16Ⅹ2=66 故选C。

7、等比数列的特殊变式。

[例7] 8,12,24,60,()A、90 B、120 C、180 D、240 [解析] 该题有一定的难度。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3/2,4/2,5/2,因此,括号内数字应为60Ⅹ6/2=180。故选C。此题值得再分析一下,相邻两项的差分别为4,12,36,后一个值是前一个值的3倍,括号内的数减去60应为36的3倍,即108,括号数为168,如果选项中没有180只有168的话,就应选168了。同时出现的话就值得争论了,这题只是一个特例。

第三种情形—混合数列式:是指一组数列中,存在两种以上的数列规律。

8、双重数列式。即等差与等比数列混合,特点是相隔两项之间的差值或比值相等。

[例8] 26,11,31,6,36,1,41,()A、0 B、-3 C、-4 D、46 [解析]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双重数列题。其中奇数项是公差为5的等差递增数列,偶数项是公差为5的等差递减数列。故选C。

9、混合数列。是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中,有时是两个相同的数列(等差或等比),有时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例9] 5,3,10,6,15,12,(),()

A、20 18 B、18 20 C、20 24 D、18 32 [解析]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3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选C。

第四种情形—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前两(或几)个数经过某种四则运算等到于下一个数,如前两个数之和、之差、之积、之商等于第三个数。

10、加法规律。

之一:前两个或几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相加的项数是固定的。

[例11] 2,4,6,10,16,()A、26 B、32 C、35 D、20 [解析] 首先分析相邻两数间数量关系进行两两比较,第一个数2与第二个数4之和是第三个数,而第二个数4与第三个数6之和是10。依此类推,括号内的数应该是第四个数与第五个数的和26。故选A。

之二:前面所有的数相加等到于最后一项,相加的项数为前面所有项。[例12] 1,3,4,8,16,()A、22 B、24 C、28 D、32 [解析] 这道题从表面上看认为是题目出错了,第二位数应是2,以为是等比数列。其实不难看出,第三项等于前两项之和,第四项与等于前三项之和,括号内的数应为前五项之和为32。故选D。

11、减法规律。是指前一项减去第二项的差等于第三项。[例13] 25,16,9,7,(),5 A、8 B、2 C、3 D、6 [解析] 此题是典型的减法规律题,前两项之差等于第三项。故选B。

12、加减混合:是指一组数中需要用加法规律的同时还要使用减法,才能得出所要的项。

[例14] 1,2,2,3,4,6,()A、7 B、8 C、9 D、10 [解析] 即前两项之和减去1等于第三项。故选C。

13、乘法规律。

之一:普通常规式: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

[例15] 3,4,12,48,()A、96 B、36 C、192 D、576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乘法规律题,仔细观察,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故选D。

之二:乘法规律的变式:

[例16] 2,4,12,48,()A、96 B、120 C、240 D、480 [解析] 每个数都是相邻的前面的数乘以自已所排列的位数,所以第5位数应是5×48=240。故选D。

14、除法规律。

[例17] 60,30,2,15,()A、5 B、1 C、1/5 D、2/15 [解析] 本题中的数是具有典型的除法规律,前两项之商等于第三项,故第五项应是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商。故选D。

15、除法规律与等差数列混合式。

[例18] 3,3,6,18,()A、36 B、54 C、72 D、108 [解析] 数列中后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商形成一个等差数列,以此类推,第5个数与第4个数之间的商应该是4,所以18×4=72。故选C。

思路引导: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刻换一种假设,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速度。

第五种情形—平方规律:是指数列中包含一个完全平方数列,有的明显,有的隐含。

16、平方规律的常规式。

[例19] 49,64,91,(),121 A、98 B、100 C、108 D、116 [解析] 这组数列可变形为72,82,92,(),112,不难看出这是一组具有平方规律的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应是102。故选B。

17、平方规律的变式。

一、n2-n [例20] 0,3,8,15,24,()A、28 B、32 C、35 D、40 [解析] 这个数列没有直接规律,经过变形后就可以看出规律。由于所给数列各项分别加1,可得1,4,9,16,25,即12,22,32,42,52,故括号内的数应为62-1=35,其实就是n2-n。故选C。

二、n2+n [例21] 2,5,10,17,26,()A、43 B、34 C、35 D、37 [解析] 这个数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括号内的数是26=11=37。如将所给的数列分别减1,可得1,4,9,16,25,即12,22,32,42,52,故括号内的数应为62+1=37,其实就是n2+n。故选D。

三、每项自身的平方减去前一项的差等于下一项。

[例22] 1,2,3,7,46,()A、2109 B、1289 C、322 D、147 [解析] 本数列规律为第项自身的平方减去前一项的差等于下一项,即12-0,22-1=3,32-2=7,72-3=46,462-7=2109,故选A。

第六种情形—立方规律:是指数列中包含一个立方数列,有的明显,有的隐含。

16、立方规律的常规式:

[例23] 1/343,1/216,1/125,()A、1/36 B、1/49 C、1/64 D、1/27 [解析] 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上面的数列分别是1/73,1/63,1/53的变形,因此,括号内应该是1/43,即1/64。故选C。

17、立方规律的变式:

一、n3-n [例24] 0,6,24,60,120,()A、280 B、320 C、729 D、336 [解析] 数列中各项可以变形为13-1,23-2,33-3,43-4,53-5,63-6,故后面的项应为73-7=336,其排列规律可概括为n3-n。故选D。

二、n3+n [例25] 2,10,30,68,()A、70 B、90 C、130 D、225 [解析] 数列可变形为13+1,23+1,33+1,43+1,故第5项为53+=130,其排列规律可概括为n3+n。故选C。

三、从第二项起后项是相邻前一项的立方加1。

[例26]-1,0,1,2,9,()A、11 B、82 C、729 D、730 [解析] 从第二项起后项分别是相邻前一项的立方加1,故括号内应为93+1=730。故选D。

思路引导:做立方型变式这类题时应从前面几种排列中跳出来,想到这种新的排列思路,再通过分析比较尝试寻找,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第七种情形—特殊类型:

18、需经变形后方可看出规律的题型:

[例27] 1,1/16,(),1/256,1/625 A、1/27 B、1/81 C、1/100 D、1/121 [解析] 此题数列可变形为1/12,1/42,(),1/162,1/252,可以看出分母各项分别为1,4,(),16,25的平方,而1,4,16,25,分别是1,2,4,5的平方,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数列是1,2,3,4,5的平方的平方,由此可以判断括号内所缺项应为1/(32)2=1/81。故选B。

19、容易出错规律的题。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篇3

爱国篇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诚信篇

信,国之宝也。——左传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左传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

开诚心,布公道。——陈寿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玄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范晔

巧伪不如拙诚。——颜之推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司马光

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司马光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魏裔介

诚信相接,如坐人春风。——王晫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梁启超 知礼篇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经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子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左传

礼之可以为国久矣,与天地养。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左传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忠信,礼之本也。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刘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张廷玉

爱国篇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诚信篇

信,国之宝也。——左传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左传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

开诚心,布公道。——陈寿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玄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范晔

巧伪不如拙诚。——颜之推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司马光

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司马光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魏裔介

诚信相接,如坐人春风。——王晫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梁启超

知礼篇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经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子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左传

礼之可以为国久矣,与天地养。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左传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忠信,礼之本也。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刘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名言名句精粹 [模版] 篇4

梅花香自苦寒来(沈觐寿)忍一言风平浪静

退半步海阔天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皇天不负有心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将手下无弱兵。吃一堑,长一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众志成城,众口铄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律不严,何以服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汝欲果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水浒传》)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吃一堑,长一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后汉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闲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南朝·宋《后汉书》)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合棺。(陆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论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西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膑《孙子兵法》)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马迁《史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马迁《史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千丈之堤,以蝼蚁穴溃。《韩非子》(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独木不成林。报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南宋《约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水不腐,户枢不蝼(蠹)。(马总《意林》?)蚍(pí)蜉(fú)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知耻近乎勇。(《礼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铁怕落炉,人怕落套。(冯梦龙《三言二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三言二拍》)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红杏枝头春意闹 唯有牡丹真国色

雪却输梅一段香 采菊东篱下 却道海棠依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南宋《观书有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清)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北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曹雪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无边落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北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北宋)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经典社会精粹语录 篇5

1、如果爱情永远都敌不过时间,抵受不了平淡,那下一个也会这样,永远都留不住幸福。

2、有些东西,一但消逝了,便再也无觅处。

3、面对那个伤害过自己的人,给他一个微笑再转身离开。不会恨,太累,也不会爱,他不值。

4、幸福是灵魂的产品,不仅仅是爱情的成就。在这方面,爱情和天气一样,都不是出游所必需的。现在,你可以收拾残局了。只有收拾过失恋残局的人,才知道爱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神圣和必不可少。它也是可以重来的。快乐根本就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决定。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出,权力全在于你。

5、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6、唐僧为什么可以领导孙悟空?第一个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东西是“崇高的信念”。第二个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东西是“无能”。第三个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东西是“仁德”。第四个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东西是“人际关系”。

7、没有胜利,就没有生存。

8、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

9、不知道怎么走,就停下来,看看全局。当局者迷,不知道怎么走,说明你离棋盘太近了。

10、武术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从内心深处直到手和腿的表现方式。人类不能飞翔。如同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形式,一个手势,一个微笑,甚至只是沿街漫步都是表达方式。

11、广告工业需要新的、跨界的理论工具来重新看待广告是如何被阅读、被消费,重新看待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机制,重新看待在整个商业环境中广告的可为与局限,广告的异化与变形,广告的杂交与讽仿。

12、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由我们的想法来决定的。

13、我10在受不了,想你很9了,你8自己交给我吧,我绝不会7负你,让你永远6在我身边,5爱你到4,绝不3心2意,我发誓只养你一条小狗。

14、30%的课本知识+20%的社会实践+50%的为人处世=100%大学生活

15、终于被年轮赶到了成熟边缘,自己的人生,从此以后,不得不一个人走。

16、剔除心灵的尘埃需要投注时间。只要把人生的意义与方向想个透彻,它就会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积极进取。

17、酸甜苦辣自己尝,喜怒哀乐自己扛,你世上没人能够赎回过去,珍惜眼前。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

18、一种不可名状的爱慕之情,蓦然在我心中升起。

19、何其幸运,这个世界,能拥有这样毫不猜忌的挚交。

20、盖有非常之功,须非常之人。《汉武大帝》

21、以广大民警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公安工作上水平、警民关系更和谐为目标。

22、我们俩都是年轻人,要将自己献身于伟大事业的开创,我们是天生的魔术师,但我们不会用自己的天赋去伤害任何人。《致命魔术》

23、我们非去不可,在到达之前,永不停止。凯鲁亚克《在路上》

24、生命的长河里,每一次选择都不是终点。

25、是爱情跟着梦想走,还是梦想跟着爱情走?若是後者,也许都是爱情至上的,爱一个人,就梦想他梦想的。——张小娴

26、在这亵渎真爱的`战争中,你是我的眷恋,我愿意,为此生,为此灭。

27、所有的绝望和欲望,都被冲刷掉了。包括离开的人,也只愿保留着一份记忆,而不想在重温。

28、音乐这种东西,跟喝老酒差不多,越玩越醉。

29、所有的青春和爱情都是美的,而魏如风和夏如画美得太过残忍。他们很努力的想要幸福,也曾经幸福过,只是没能一直幸福下去。

30、有人说,我们无法选择命运,我们能选择的,只有命运来临时该如何面对。而她既然选择了那样面对,无论对错,只能继续走下去。

31、借一双自己的眼睛给读者,让他们用这双眼睛观察世界,等他们返还你的时候,你就有了无数双眼睛看到的世界。

32、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会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33、人总是在渴望爱情或者失去爱情的时候,才会去思考。

34、只要脚下还踩着一点土,岩缝里还有水,自个拼命长吧,又不会死。晚安!

35、善战者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争的是最终的胜利。燕雀争的是在一个草窝里谁吃到的更多,却不晓得一阵大风刮过来,连那个草窝都保不住。而鲲鹏不争不斗,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壮,能飞得更高,游得更远,它们的天地广阔无限。

36、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到底。

37、凤骨内生,声光外溢。

38、河流接受他的呼唤,仍默默地流着。那银色的沉默中,具有某种力量。如河流至今为止包容许多人的死,将他们送到来世那样,也传送了这个坐在河边岩石上男子的人生之音。

39、正义是用来维持善与恶平衡的东西,若是朝向恶的一方就应该止步并寻找善的道路,这种寻找的行为才是正义,正因如此,神才把智慧赋予了人类。

40、必须有人发声,必须有人能站出来说话。否则,在未来五十年后、一百年后,人们看今天祖先是这么生存的,他们会愤怒。他愤怒不是强权,而是愤怒每一个接受强权的人,我的后代一定会为我(感到)丢脸。所以,我争取不要让后人嘲笑我。

41、选择敌人时,越小心越好。

42、在我是须王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为此我感到很荣幸。

43、我不知道说什么,我只是溘然在这一刻很想你。

上一篇:企业安全会议讲话下一篇:政治学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