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精选8篇)
1.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1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初步核算,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75.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38亿元,同比增长了4.8倍;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亿元,同比增长了7.4倍;实现利税总额由2002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亿元,同比增长了3.5倍。上述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53%、35%,产业规模已跃居全国第十二位、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批安徽制造及安徽创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1.1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在电子测量仪器以及电子基础材料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语音合成技术产品、高亮度特种显示器件、光刻机、多普勒气象雷达等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和特色产品,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2006年我省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收入为98.53亿元,位居全国第14位,利润总额为5.33亿元,位居全国第13位,年均从业人数达到2.66万人。
1.1.2 软件业取得明显进步。2007年,我省软件行业业务收入为27.3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八位,较同期增长27.1%,高于全国的20.8%的增长水平;软件产品收入为12.3亿元,位于全国第17位,同期增长21.7%,落后全国22.5%增长比例的0.8个百分点;系统集成收入为12.9亿元,位于全国第十九位,同期增长37.5%,高出全国16%增长比例的21.5个百分点。
1.2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截至2007年底,宽带网用户已达155.9万户,比2002年扩大了20多倍;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5%;在电话网络容量方面,2007年初全省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1709万门,比2005年底新增97万门,增长6%;在基础传输网络方面,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57207公里,比2005年底新增631058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015815芯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099l00芯公里。
1.3 无线电管理再上新台阶
截至2007年底,我省基本完成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工作。各类无线电台站数量已达65000多个,技术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省完成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投资约1.4亿元,技术装备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超短波监测测向网共建成25座固定监测测向站,装备了20部移动监测测向车,实现了监测联网,可进行全省遥控、联动测试和干扰排查。
2.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但由于我省实力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
2.1 电子信息产业问题突出
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小。“十五”期间,尽管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总量仍然偏小。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5%;企业规模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投资类产品比重偏低;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2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城乡差异明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安徽省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安徽省城市固定电话达到725.3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9.28%,普及率高出全球固定电话普及率平均水平近10%。但安徽省农村通信发展却较为滞后,目前安徽省农村固定电话为769.0万户,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14.5%,只是城市水平的24.5%。
2.3 设施不足与通信网络重复建设
无线电基础技术设施建设、无线电管理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无线电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实际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市一级管理队伍更显薄弱;对紧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还不强。通信网络重复建设。各通信企业各自为政,一味地上规模、扩大网络。这使目前安徽省的通信网络容量出现相当程度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资源利用率也很低。
3.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纵观近几年来我省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本文就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3.1 大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我省提出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工业强省”战略,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重点推进软件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立法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制定具有我省特色的软件产业地方性法规。
3.1.1 培育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产业。首先,继续依托各地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我省在信息家电、软件、电工薄膜、特种线缆、磁性材料、显示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其次,发展以合肥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区,提升周边城市的产业集聚力,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发挥合肥、芜湖、铜陵、滁州等地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基地和园区。
3.1.2 认真贯彻落实软件产业政策,发挥示范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继续贯彻国家和我省有关发展软件产业的政策,提高协会工作人员和软件企业执行政策的水平;全面落实省信
息产业厅制订的我省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建议;加大宣传我省骨干软件企业和重点软件产品的力度,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遵循为软件企业和协会会员服务的宗旨,打造“会员之家”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示范行业协会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协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3.1.3 以企业为主,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学校加强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企业和高校共建实习基地,将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的生产过程中。以软件重大专项实施为引导,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源,合力促进软件产业迅速上规模、上水平。
3.1.4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重点大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鼓励自主创新,对知识产权给予充分的保护。通过培育大型集团和公司,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2 加快建设“数字安徽”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骨干网,整合城域网,发展接入网,建成以基础网络为依托,以高速传输为通道,以高速交换为核心,覆盖全省、安全可靠、功能完备、适应经济国际化的信息平台。建立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法人信息、人口信息等数据库,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提高共享水平。以电子政务为先导,着力推进县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加快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
3.3 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管理,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无线电保障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频率台站管理;第二,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第三,建立全省无线电监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比武活动浪高我省无线电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为无线电监测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第五,在我省奥运会无线电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部署并完成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分配的无线电保障工作,总结四月份我省承担“好运北京”篮球赛和奥运火炬传递期间无线电保障工作的经验,确保负责奥运会篮球、棒球、垒球三个赛场无线电保障任务的无线电检测技术人员,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做好设施和技术的充分准备,随时待命,为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增光添彩。
3.4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拓宽引资渠道
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实现目标,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我省今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以大型经贸洽谈活动为抓手,大力开拓招商市场。积极主动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各种相关招商引资活动,组团招商、组织企业参加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重大信息产业项目,努力使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参考文献:
[1]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报告.
[2]安徽省信息产业厅2008年工作报告.
关键词:旅游交通,现状,问题,对策,安徽省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与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专线列车等旅游交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旅游交通的便利程度是旅游地开发建设的必要条件,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1]。研究表明,交通和旅游发展存在很强的相关性[2,3]。国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旅游交通规划、旅游交通区域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交通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也有对旅游与交通关系、旅游交通区域影响等方面研究的文献[4]。此外,国内一些学者已从广西、江西、内蒙古、西藏、山西、上海等省域层面探讨了旅游交通规划、线路组织、对旅游业的作用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5,6,7,8,9,10,11,12,13]。安徽省区域内的旅游交通相关研究主要有:长江大桥对安徽省旅游发展的影响[3]、高速公路对旅游业的影响[2,14,15],尚缺乏从全省层面对安徽省旅游交通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安徽省交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安徽省旅游交通发展的现状,揭示旅游交通发展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旅游交通发展的对策。
2 安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是南北对流的交通要冲,在中国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中处于有利的位置。经过不断地发展,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运输能力及运输服务质量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已逐步形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安徽省现代化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2.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综合运输能力强
目前,安徽省基本建成了以合肥、芜湖为综合交通的主枢纽,阜阳、蚌埠、安庆、黄山的局部交通枢纽。在公路方面,据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 1995—2008年公路运输线路年均增长速度达11.73%;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48827km,乡镇已全部通上公路,不通公路的行政村仅占0.02%,高速公路已覆盖各市。在铁路方面,1995—200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59%;2008年总营运里程2871km,已形成合肥—武汉和合肥—上海的2h交通圈,将实现省会合肥2h到杭州,3h到北京、福州。在民用航空方面,现有合肥骆岗、黄山屯溪、阜阳、安庆天柱山和拟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民用机场,九华山机场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已开工建设,黄山、阜阳机场也将面临改造。1995—2008年航线发展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31%;2008年底,通航里程达97638km,骆岗机场的每周平均运营航班400多个班次,与全国65%以上的省会城市实现通航;黄山每周运营20多个航班,并有不定期连结东亚和东南亚等地的国际旅游包机航线,开通了至香港特区,韩国首尔、釜山定期的国际航班,实现了合肥至台湾的直航。在内河航运方面,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两条“黄金水道”,但水运欠发达。1995—2008年,其线路年平均增长速度呈负数,在整个客运运输中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运输结构(表1)可见,总体格局较稳定,没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但铁路、民航、水运和航空客运占有量都略有涨跌。除2008年金融危机对客运量结构的影响外,航空、公路交通占有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铁路和水运呈下降趋势。从中可以看出,速度和灵活性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全省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机场的建设,未来格局可能还会有所改变,铁路占有量会有所上升,航空客运占有量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安徽省交通发展的历程正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即分别经历内河航运和铁路运输为主要发展期—汽车和航空运输大发展期—综合运输发展期[16]。目前,安徽省正处于交通综合发展时期。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09年。
2.2 技术装备水平日益提高
在铁路建设方面,安徽省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复线、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现已建成合宁、合武高速铁路。截至2008年底,复线里程比重已达50.6%,计划到2010年复线率达到65%,干线铁路开通高档空调旅客列车,大大提高了旅客舒适度。
在公路建设方面,等级公路里程逐年增长。2008年底,等级公路总里程达13.47万km,等级公路里程比重达90.5%,中高档客车比例得到显著上升,在公路客车技术性能和舒适度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加快了电子监控、收费联网等交通服务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了高速公路收费口拥堵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同时,全省大力发展水运和航空运输,民用航空运输普遍使用国际通用机型,船型也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水运和航空运输能力有了极大提高。
2.3 景区通达度得到提高
景区与高速公路出口的最短通达里程体现了景区与其他城市、景区间移动的难易程度。以全省44个4A级和5A级景区(截止2007年底)为例,以“百度地图”为工具和最短时间为策略,对景点与最近高速公路出口的距离进行统计见表2。结果表明,与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距离小于10km、10—20km、20—30km、30km以上距离分别为13个、11个、8个和12个,分别占总量的29.55%、25.00%、18.18%和27.27%;与最近高速公路出口距离在30km以内的景区占70%以上,且连接景区与高速公路出口的交通线大多为省道和国道,只有少数为县道,公路等级相对较高。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景区的公路通达情况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主要分布在六安、安庆、黄山和宣城等城市通达度相对较低的景点。随着阜—六、六—潜和屯—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交通瓶颈将得到得到的改善,景区通达性大大提高,对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2.4 旅游交通节点呈相对集中分布
旅游专列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形式,其与汽车相比,容量大;与飞机相比,价格低;与固定列车相比,开行灵活,特别是在中距离旅客运输上,其安全、快捷、准时、舒适、经济及全天候的特点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同时,能减少出行成本,节省旅行时间[17] 。作为一个有效营销手段,进一步拓展中远程市场,对树立安徽省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如促进了六安的红色旅游、九华山佛教旅游的发展。以安徽和旅游专列为关键词进行“百度”(http://www.baidu.com)搜索发现(搜索时间2009年10月15日),旅游专列呈逐年增长趋势,尤以2009年增长明显,线路达十多个,节点呈相对集中分布,主要为合肥、黄山、上海、池州。此外,存在细分市场行为,如针对中老年人的“夕阳红”专列。
旅游包机作为扩大入境市场,是推进旅游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一种重要的旅客运输方式。以安徽和旅游包机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发现,目前安徽省居民出境游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为泰国和韩国。安徽省已设定重点旅游航空市场培育专项基金,项目包括旅游航线航班、搭乘航班旅行社、旅游包机,补贴一些重点旅游航线航班、搭乘航班的旅行社和旅游包机,合肥机场列入安徽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有合肥市—香港特区、首尔市,计划中的有合肥市—台北市、新加坡等6条航线,黄山机场有6条航线被列入省政府重点支持,分别是计划开通的黄山市—首尔市、天津市—黄山市—香港特区、沈阳市—黄山市—长沙市、成都市—武汉市—黄山市、黄山市—北京市、西安市—黄山市—福州市航线。此外,池州市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与上海市、重庆市、武汉市等地轮船公司加强了合作,积极开发游轮旅游市场,对接促销池州旅游产品。目前,停靠池州港的涉外游船公司和内宾游船公司已有多家,池州港口口岸的1995—2008年长江豪华游轮航线已正式启动,池州旅游码头已是国际游轮重点停靠港口,也是游客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重要长江通道。
3 安徽省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区域发展不均衡,呈“北高南低”现象
公路旅客运输量占交通系统全部旅客运输量的90%以上,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从有关机构和学者对公路旅游交通的研究热情可见公路交通的重要性。此外,据黄山市旅游委员会统计,2009年5月1日至5月3日黄山市共接待中外游客42.47万人次,以“自驾游”和中短途游为主,其中散客和自驾游占总接待游客的70%以上。所以,公路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关键性的作用。研究地市等级公路交通密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全省旅游交通概况。以2009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源,按国土面积对2008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等级公路密度计算(图1)可见,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东北部密度高,西南及南部密度低。结合有关研究结果[18]表明,合肥、淮南、巢湖、蚌埠、芜湖、马鞍山交通发展程度在全省处于前列,以黄山、六安为代表的皖南和皖西山区交通发展程度较低,显示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2 交通发展与旅游发展的空间耦合程度不高
对2000—200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各市旅游总收入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旅游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地市主要为皖南和泛巢湖旅游区的黄山、池州、芜湖、合肥、安庆几个城市,皖北相对较弱。结合以上分析,皖北交通相对发达,存在着如何将良好的交通条件和旅游发展更加有效整合的问题,皖南则存在交通瓶颈问题。各地市旅游总收入与等级公路交通密度的比较显示(表3),安徽省各地市等级公路交通密度的排序与各地市旅游总收入水平排序存在着显著差异。表3分析结果显示:①除芜湖、巢湖、阜阳、蚌埠的两种排序有较好的对应外,其他城市的相差很大,有的甚至出现了完全倒置的现象,以黄山、安庆、池州、铜陵、淮南、淮北表现最为突出。②各地市旅游经济发展虽与交通发展程度关系密切,但与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禀赋相关性更突出,旅游发展具有资源指向性特征。如黄山、池州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其等级公路交通密度水平居后;而铜陵市、淮南市、淮北市交通发展水平居前,但旅游发展水平却靠后。上述分析表明,安徽省交通发展与旅游发展的空间耦合程度不高。对部分地市而言(如淮南、淮北和阜阳),良好的交通条件对旅游业发展尚未发挥出很好的牵动作用;而对另一部分地市而言(如黄山、池州、安庆),交通可达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因此,从地市层面而言,安徽省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旅游与交通的整合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9年。
3.3 现有交通存量没有充分发挥
据2009年《安徽省统计年鉴》表明,2008年安徽省国道年平均交通流量为10598辆/d,而实际适应的交通流量为18878辆/d,交通拥挤度为0.56;省道年平均交通流量为7276辆/d,而实际适应的交通流量为14024.0辆/d,交通拥挤度为0.52。所以,应依托管理挖掘潜力,用科学的组织管理和决策手段挖掘潜力,盘活存量,使现有的道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交通效益。
3.4 其他问题
在交通建设当中,对环境破环的现象依然存在于A级景区当中,尤其是未经过规划的地方景区在开发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严重。只注重缩短空间距离、节约直接成本,忽视构成旅游资源的核心成分——自然生态环境,导致对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或在建设当中忽略了整体氛围,破坏了原有的美景,影响了旅游者的感知质量与满意度[19]。目前仍存在各种运输方式及线路与枢纽之间衔接不畅和与运输能力不协调问题,各站点与周边未能融为一体,为旅客提供不同运输方式和不同运输路线之间的“零距离换乘”目标尚未实现,这既影响了交通各等级枢纽功能的发挥,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增加了游客的旅行成本。同时,还存在旅游交通信息网络建设少、收费站点过多,以及旅游交通安全、旅游交通解说差,特色旅游交通开发不足等问题。
4 安徽省旅游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前文所述,通过对安徽省的交通现状分析可以看出,
摘要: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依据实证结果将其划分为: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一般城市、欠发达城市四个梯队,然后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6004208
Research on the dispar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possible solutions
-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CHEN Chang-yun, XUN Shou-kui, MOU 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n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16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of Anhui province in 2013 by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lasses: the developed, the under-developed, the general, the backward.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al growth;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曾一度扩大,严重挑战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早期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许月卿、贾秀丽(2005)通过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研究发现,1990年以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且呈两极化发展[1]。魏后凯(2007)分析得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四大区域间经济差距一直在扩大,而省际差距则以1990年为拐点呈U形变化[2]。刘天宝、韩增林(2009)通过对人均GDP等变量的动态分析,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正逐步缩小,且长远来看呈区域收敛态势[3]。洪名勇(2003)提出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4]。任建军、阳国梁(2010)则认为是投资差异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5]。
随着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布局和发展,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顾宗武借助绝对和相对指标分别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进行了测度,得出差异正呈逐年扩大趋势[6]。盛楠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比率、相对发展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分析了安徽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和空间特征[7]。笔者认为只有明确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现状,弄清造成差距的成因,才能为缩小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正确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推进,安徽省经济一直保持着相对较快的持续增长势头。2014年全年实现GDP20 8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 392.4亿元、11 204亿元、7 25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10.3%和8.8%。人均GDP达34 427元,接近规划提出的中部地区2015年人均GDP达到36 000元的目标。
然而,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背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也日益凸显。
表1为笔者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的各地级市GDP、GDP占比、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离差数据,数据显示,安徽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表1安徽省2013年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GDP(亿元)GDP占全省GDP
百分比(%)GDP较2012年
增长率(%)人均GDP(元/人)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离差
合肥4 672.9124.54 11.561 55529 973.07
淮北703.73.709.132 9961 312
亳州791.14.159.716 071-15 613
宿州1 014.335.3210.518 784-12 900
蚌埠1 007.855.28 11.131 482-202
阜阳1 062.55.58 9.713 839-17 845
淮南819.44.30 9.734 8978 163
滁州1 086.175.7011.127 474-4 210
六安1 010.35.308.017 778-13 906
马鞍山1 2936.78 11.058 55926 875
芜湖2 099.5311.0312.054 67622 992
宣城842.84.4310.732 928
1 244
铜陵680.63.5711.392 59960 915
池州462.22.4310.232 541857
安庆1 418.27.4410.526 534-5 150
黄山470.32.459.334 7253 041
安徽省19 038.9100.00
10.431 6840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直接或经过统计加工所得
从GDP总量及其比重看,仅合肥和芜湖两市就贡献了全省GDP的35.57%,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余14市贡献了64.43%,池州市、黄山市贡献最低,只有2.43%和2.45%。从GDP增长速度上看,芜湖较上年增长12.0%,位居第一;依次是合肥、铜陵、蚌埠和滁州、马鞍山,皆保持11.0%及以上的增长率;六安增长缓慢,仅有8.0%,与上述城市相差较大。从人均GDP水平看,铜陵市遥遥领先,人均GDP为92 59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达60 915元;依次是合肥、马鞍山、芜湖,分别高出平均水平29 973.07元、26 875元、22 992元;而阜阳、亳州、六安、宿州则远位于平均水平之下。
由此可见,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依然严重,是安徽省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基于差距视角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选择及数据来源
对差异的测度通常使用变异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但两类指标都只能通过单一指标从一个方面进行测度,无法综合多种因素进行测度和评价,鉴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选用综合差异测度方法中的因子
分析和聚类分析法[8]。
笔者以安徽省16个各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及《安徽省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进行统计数据的加工和整理。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涉及经济、政治、环境、资源等多方面,所选指标既要能反映经济总量,又要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人民生活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等,考虑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可比性、可取得性,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笔者最终构建了表2的指标体系[9-12]。
资料来源:根据《
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及各地级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直接或间接计算所得
(三)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处理将原本多个指标变量降为少数几个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取出来的少数几个指标成为公因子,每一公因子综合反映了原来多个变量的共同特征,彼此互不相关。
笔者首先对初始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进行KMO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表明:KMO检验为0.730,Sig值为0.000。0.730在0.7和0.8之间表明较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值为0.000<0.001,否定原假设,说明变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较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3。
表3KMO检验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730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dfSig.456.836105.000
笔者运用spass20.0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变量X1-X15标准化后的Z值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数据表明,前两个因子特征值λ>1,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5.598%和31.076%,两者累计贡献率达到86.674%>85%,说明这两个因子可以综合反映原15个指标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可作为公因子。
为进一步直观反映每个变量在公因子上的荷载,采用最大方差(Varimax)正交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如表5所示。
表中数据表明,公因子1在X1、X6、X7、X9、X11、X12、X13、X14上荷载较大,是综合反映安徽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总量、政府管理与投资、创新能力的因子,笔者将其命名为综合竞争力因子,用FAC1表示;公因子2在X2 、X3、X4、X5 、X10、X15上荷载较大,主要反映人均水平高低,笔者将其命名为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用FAC2表示。
为进一步分析,笔者用spass20.0计算出各公因子的得分,再以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综合得分,F代表综合得分,即:,并进行了排序,详细计算结果见表6。
综合得分数据表明:只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
市得分为正,居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合肥得分2.335 604,遥遥领先,其他12市都居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下,亳州得分最低为-0.504 92。由此可见,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四)聚类分析
鉴于安徽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内容丰富,战略发展区域之间有很多交叉,为进一步认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为政府更好地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提供参考意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安徽省各区域根据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划分。为实现以上目的,笔者采用系统聚类法用spass20.0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见图1。
可以看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可采用三种不同分类。结合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其划分为四类:合肥为第一类,芜湖、马鞍山、铜陵为第二类,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安庆为第三类,其余7市为第四类,分别归属为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和一般城市四个梯队。
表616个地级市的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
地区FAC1FAC2F综合排名
合肥3.360 24.502 432.335 6041
淮北-.541 95-.149 99-0.401 4211
亳州-.191 00-1.066 56-0.504 9216
宿州-.211 71-.967 71-0.482 7714
蚌埠-.080 41-.060 46-0.073 265
阜阳.160 26-1.441 33-0.413 9712
淮南-.449 66-.037 97-0.302 059
滁州-.097 93-.096 23-0.097 326
六安.044 94-1.113 28-0.370 3310
马鞍山-.115 981.562 060.485 6633
芜湖.857 79.953 060.891 9482
宣城-.434 72.297 80-0.172 087
铜陵-.868 942.194 270.229 344
池州-.758 93-.041 53-0.501 7115
安庆.208 40-.946 77-0.205 778
黄山-.880 41.412 21-0.416 9613
图1 安徽省16个地级市聚类分析树状图
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差异分析
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自然条件虽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改变性。
第一、二梯队中四市地处沿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便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马鞍山拥有铁矿资源,铜陵是著名的铜都,冶炼产业发达。与长三角临近,水路、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可以很好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区位优势明显。
第三梯队中的淮南、淮北虽拥有丰富优质的矿产资源,且已形成其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受到煤炭行业不景气的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宣城、池州、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薄弱,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上紧邻浙江、江苏发达地区,受其辐射,经济发展较好。滁州地处安徽东部,地势平坦,农业生产发达,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区位上是苏皖交汇之地,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圈”、“皖江示范区”的成员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GDP达1 090亿元,名义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实际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第四梯队中阜阳、宿州、亳州地处安徽北部,虽属平原但土地质量较差,易受到干旱、洪涝灾害影响,自然资源匮乏且人口众多。区位上,与河南、山东和江苏的不发达地区接壤,远离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且远离省内第一、二梯队。六安、安庆地处安徽西南部,境内地貌复杂,不利于开展农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来,两市借助大别山、天柱山开发了一系列旅游资源,但因交通不便,旅游竞争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区域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当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都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致趋势应该是: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先不断上升后速度放缓至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应一直上升,产业结构最终由一、二、三产业的正三角形形态转变为倒三角形形态[13]。
表7表明:第一、二梯队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占比排名靠前;第三产业排名参差不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第四梯队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高。整体上,一方面呈现出受自然条件影响的产业结构特点,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安徽省第三产业整体薄弱的现状。
2013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3:54.6:33.1,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将其调整到9:53:38。纵观各市,离规划目标甚远,未来仍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努力降低第一产业占比,提升第二、三产业占比,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
(三)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区域经济格局也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许吉黎、韩玉刚根据2011年安徽省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划分,结果表明:从综合创新能力看,合肥得分最高,处于核心地位;芜湖第二;铜陵、马鞍山、蚌埠属于第三层次;淮南、淮北、宣城、黄山属于第四层次;阜阳、安庆、滁州、六安、池州、亳州、宿州科研创新能力处于最末层次[14]。时隔两年,指标数值虽有所变化,但对笔者的研究依然很有支撑作用,鉴于本文研究主题和篇幅原因,笔者在此不再根据2013年数据进行科研能力差异实证分析,直接借鉴两位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第一、二梯队创新能力居于全省前列,第四梯队居于末列,第三梯队基本居于中间,区域创新能力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一致。
(四)支持机制差异分析
经济格局并非一朝一夕所致,支持机制长久以来的累积影响不容小觑。从区域发展政策上看,无论是80年代提出的“两核一中心”还是90年代提出的“两点一线”,以及之后陆续提出的“合芜蚌实验区”、“合淮同城化”、“皖江城市带”、“泛长三角”等发展战略中,合肥都作为中心城市,芜湖、马鞍山皆居于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15]。战略上的支持无形中引导了金融和资本的倾斜,促进了战略地区对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引入的比较优势,城市创新能力随之增强,最终实现了战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事实。
四、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依靠各地资源,挖掘潜力,发展特色经济
“打铁还需自身硬”,经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各地应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经济。第三梯队的黄山、池州、宣城可借助“皖南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旅游竞争力,一方面加强与苏、杭、庐地区合作,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旅游集群;一方面开发更多旅游关联产品,进一步挖掘旅游产业附加值。第三梯队的淮南、淮北是重要的能源城市,一方面应依靠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现有产业孵化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新,防止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第四梯队的亳州、宿州、阜阳等地劳动力资源富足、农业基础好,可在现有农业生产基础上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业附加值。其中,亳州地区可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中药材文化名片。
(二)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安徽省产业结构数据及配第克拉克定理,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尚未完成阶段,未来首当其冲要实现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其次是拓展第三产业。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等资源型和重工业城市,需要在现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加工深度和广度,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知识要素投入,增加工业附加值,促进工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芜湖、合肥、宣城等轻工业城市要提升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产业等行业竞争力,不断创新,积极研发和引入高新技术,在3D打印、人工智能、低碳环保、人性化等前沿主题上下功夫,不断突破,在保持原有产业竞争力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16-17]。
滁州、亳州、阜阳、宿州、六安等农业大市,必须走农业规模化道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为开发其他产业提供基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开发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和延伸产业,如有机农产品、地方特产、乡村旅游等。
第三产业是安徽省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开发服务品种,提升服务深度。第三产业的发展既要根据其他产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对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旅游、商务等优先发展,注意和其他产业相融合,又要多样化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另外,在产业布局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引入,鼓励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引入有两条路径:一是自己培养,二是积极引入。安徽省内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结构林立,每年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人才,但留在安徽服务于安徽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徽省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和用人机制缺乏吸引力所致。鉴于此,安徽省及各地应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以优惠的条件留住人才,以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人才所需。企业也要主动根据发展需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一、二梯队可利用经济发展优势,以高科技园区、高新产业开发、知名企业、课题招标等为载体,积极引入高科技创新人才。人才引进要多样化,既可通过咨询服务、挂职锻炼、人才租赁、项目招标解决短时间内人才需求,也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队伍。由于省内各地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人才吸引力也存在很大差异,政府应积极给予第三、四梯队更多优惠政策,适当倾斜,减少差异。
与此同时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积极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交流和合作,实现创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提高创新效率。
(四)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先让一部分城市和产业先发展起来,形成增长极,然后借助其带动和辐射促进其他区域发展,通过“点—线—面”演变,最终实现共同发展[18]。目前第一、二梯队已成长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对周边城市有一定的辐射能力。而第四梯队离这些增长极城市甚远,邻近的河南、山东等城市经济发展也较落后,政府可以考虑培育相对条件较好的蚌埠市作为一个新的增长极,辅以城市带建设,从而推动第四梯队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是必然的,但是必须缩小,过大的发展差距会影响安徽省整体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认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现状,从大局出发,利用政策手段,统筹布局,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5):600-603.
[2]魏后凯.中国市场转型中的区域经济差距:社会影响与政策调整[J].开发研究,2007(4):1-8.
[3]刘天宝,韩增林.基于八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及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12-13.
[4]洪名勇.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实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06-610
[5]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5):784-789
[6]顾宗武.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盛楠.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与产业,2013(7):18-20.
[8]陈小勇.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孙警.关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以粤东四市2011年数据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9-31.
[10]王金英.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辽宁省区域经济综合评价[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6):187-190.
[11]王晓鸿,朱丹丹,慕一君.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分析[J].中国发展,2013(3):24-28.
[12]徐永兵.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基于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1):58-65.
[13]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许吉黎,韩玉刚,杨显明. 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格局分析——兼论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51-56.
[15]吴亚伟.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1-5.
[16]丰志培,刘志迎.经济升级版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与对策——以安徽为例[J].江淮论坛,2014(4):99-106.
[17]王可侠,彭玉婷.安徽“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学术界,2010(3):135-141.
[18]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3):31-36.
一、要借鉴创“三城”、办农运会的经验与作法,才能有效地推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大文化范畴内,我市中心城区的体育、教育、广电、报业相对发展较快,在省内兄弟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部设区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相对落后。但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又不是旅游和文化两个专业部门能够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现在市里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们感到这种非常设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要发展大文化产业很难真刀实枪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顾前几年创“三城”、办农运,之所以能够大见成效,是因为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集中抓,有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专门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区大文化产业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就必须借鉴创“三城”、办农运的经验,弘扬“××精神”,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目前,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众多的部门分而治之:旅游局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星级饭店评审、旅行社业务指导;文化局管理演出团体、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重点历史古迹;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管理辖区内的规划建设;民宗局管理宗教事务和重点寺庙;林业局管理森林公园;城管局管理市区各公园。旅游局、文化局、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都是正处级建制,但有的或人少事多,或人多事少,或事多钱少,或钱少人少,很难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家都普遍感到,××不缺旅游资源,但缺文化包装,缺宣传、促销手段与能力。要在旅游上进行突破,必须用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但现在旅游局人手少,没有能力顾及;文化局和文联有人手,却没有这方面的硬任务;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独立作战,筹划规划建设方面的事情。我们觉得,可以重新洗牌,将文化、文联、旅游、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行政资源进行整合,统一领导、统一人员、统一经费、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对外可以保留旅游局、文化局和文联的牌子。这样,就可以让“文化包装生态,给生态注入文化”和“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成为硬任务;市直文化、艺术单位的所有创作演出人员的主要任务,都应当围绕旅游生态环境的包装和休闲娱乐文化的发展,来从事创作、宣传、演出、展示;广电、报业传媒要大力支持配合,为大文化产业发展宣传造势;市外宣工作的重点也应以宣传推介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度假优势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市难出巨资到央视和海内外媒体广告促销的尴尬,且能全面提升我市禅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的品位和名气。
三、要着眼于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在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中,预留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足够空间
1.1研究背景
1.1.1世界粮食危机
1.1.2我国粮食安全考虑
1.1.3小结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方法及内容
2稻米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2.1.1水稻生产方面
2.1.2水稻消费方面
2.1.3国内和全球稻米供需总体趋势
2.1.4政府扶持
2.1.5水稻产业的其他研究
3.四川省水稻产业现状分析
3.1水稻生产现状
3.1.1水稻种植面积情况分析
3.1.2水稻总产量
3.1.3水稻单产现状情况
3.1.4小结
3.2粮食(最好是水稻)需求及进出口情况
3.2.1水稻需求情况
3.2.2水稻进出口情况
3.2.3小结
3.3水稻产业科研现状
3.3.1水稻分子遗传学、育种科研现状
3.3.2水稻种植技术科研现状
3.3.3防病害研究
3.4相关的产业-种子产业现状
3.4.1种子产业科研、制种现状
3.4.2种子产业市场情况
3.4.3水稻种业存在的问题
3.5水稻产业效益现状
3.6自然灾害和虫灾
3.6.1自然灾害的影响
3.6.2虫灾情况
3.7政府对水稻产业扶持情况
4.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基础建设差 4.1.1水利设施差
4.1.2其他基础设施
4.2产业化程度不高
4.2.1信息化建设不高
4.2.2物流仓储现状差
4.2.3种植规模小
4.2.4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4.3机械化水平和质量不高
4.4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4.5优质米情况不佳
5.影响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5.1对四川水稻生产现状原因分析
5.2需求现状原因分析
5.3种子产业现状分析
5.3.2种子产业问题分析
5.4效益现状原因分析
5.6水利设施差原因分析
5.7产业化程度不高分析
5.7.1对信息化原因分析
5.7.2对物流原因分析
5.7.3规模小原因分析
6.加快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6.1优化我国农业政策和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
6.2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本省优质大米的竞争力
6.3建设四川省现代农业,提高水稻产业竞争力
6.3.1继续促进水稻生产规模化
6.3.2加大种植机械化力度
6.4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6.5持续稳健的发展种子产业
6.6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6.7扩大进出口规模
6.8加大保险的投入和发展节水农业以抗自然灾害
6.8.1加大保险的投入
6.8.2发展节水农业
摘 要:民族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加入WTO以来,民族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遗留、地区差异、自然因素等问题,民族经济的发展仍较为滞后,本文多角度地对民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民族经济;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长足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每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都对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不持续、不平衡等问题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社会效益和改革影响的建议。由此可见,民族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民族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乎到民族的团结。如何巩固好民族团结之心是确保国家和党长期治理以及民族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过程。民族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民族经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畜牧、电力等在内的某一民族社会经济的总称。民族经济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相对落后性、复杂性及国际性等特点。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省委、省政府都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经济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的各项措施对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在扶贫开发攻坚力度上国家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在不断的开展民族地区的各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也增强了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但民族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下面就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一)传统观念滞后,内在动力不足
在已有研究中,许多学者都认为历史遗留的传统观念对民族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少数民族的宗教、政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也在不断变化,但历史长期形成的民族观念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观念导致的民族文化固化模式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人们的心理思考和生产方式,从而直接对民族经济的生产发展造成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地理位置大多较偏远,由于民族聚居性虽使各民族生产力相对集中,但生产方式的单一和生产模式的落后使民族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由于思想观念和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现代市场经济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落后和内在动力的不足是制约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环境欠优
由于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都远不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在互联网信息飞速穿梭的当下,仍然有较为落后的民族山村还未通电通路,其他诸如用水安全、医疗困难等问题则更为普遍。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去大力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落后的基础设施只能满足当地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交通和信息的闭塞则直接阻碍了与外界的各种信息交往,极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民族地区由于农业经济占比较大,结构较为单一,要实现多种经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较难吸引外商的青睐去进行相关投资,大都靠当地自身民族企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显然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运行马力不足。另外,由于基层指导力和相关发展经验的缺乏,导致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三)人才需求不足,教育亟待提高
教育事业历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障,而民族教育事业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原因,大多地处偏僻山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再加上民族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致使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正是由于民族地区这些“先天”条件,优秀人才很难被吸引前往支持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虽然国家和政府对于民族地区的人才引进实施了各种计划措施,并给予优秀人才一定的政策鼓励和奖励措施,但就目前的人才流向情况而言,大部分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都把沿海及发达地区作为了择业的第一选择,即使有小部分高校人才进入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其中有许多都是将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跳板,等自身阅历或其他条件成熟之后又“另攀高就”,因此民族地区人才的流失情况相当严重,导致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和质量不能得到一个稳固的形成和提高。另外,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业有所成就之后往往也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加发达的地区去就业和发展。这种情况就类似于“海归”是选择回国发展还是继续在外深造。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和人才力量都较为薄弱,因此人均文化水平都相对偏低,这也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和拖后了人们的素质水平。教育水平影响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各级阶层文化水平较低直接导致了管理者自身者素质偏低,管理理念缺乏创新。由此可见人才力量的缺乏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教育水平的落后也直接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关于促进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纷繁复杂的形势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变革之态,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依据自身条件,发展特色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本质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落后,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当地农业生产的环境和特点,遵循地域差异规律,科学的对农区、牧区、林区和经济作物区进行划分,充分合理的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不应该盲目的采取“甜菜南种”和“南茶北引”等行为,要因地制宜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起来,从而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各少数民族主动或被动的在对民族内部结构或民族运动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各民族心理和观念发生了改变。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大浪潮正在对民族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各种经济政策的刺激会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信息时代的当下,商品经济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达到空前之高,民族地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好大众传播媒介来更好的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结合民族特色传播民族文化,既能够潜意识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又能够及时注意到新观念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若民族传统文化中与商品经济相抵触的价值观念不予以摒弃,则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向来对民族经济贡献良多。在一定的概念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都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或丰富的山水资源,除此之外,特别而丰富多彩的文化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内在价值。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景点在被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旅客进行参观时,参观者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对旅游景点本身去欣赏参观的态度,旅游者对于景点文化的求知程度和景点自身管理部门对于景点文化的弘扬力度和方式都十分欠缺。因此,如若能够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民族旅游产业进行更好的融合,一定能够大力地推动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文化水平
教育是改变现实现状的有力途径,通过教育不仅可以加速一个地区的知识信息获取能力,还可以提高人对社会的应变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支撑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教育结构和教育基础设施使民族地区的学子能够与发达地区的学子一样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各种新鲜事物,并能够通过国家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从而借助优秀的师资力量帮助其进行消化。而民族地区本身应该对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级政府应该努力做好日常对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宣传工作,让民族地区的百姓意识到“科教兴国”和“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只有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素质,使少数民族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才能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国。
(三)合理利用政策,积极探索创新
在国家实施“扶贫攻坚计划”、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下,民族地区应该要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争取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力求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地兴办各类建设项目,加快发展速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民族地区丰富的综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从原料型民族经济区向生产高精工业品的沿海地区学习。而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在探索创新方面,民族地区可以利用民族品牌或地理品牌战略努力改善自身生产条件和外商投资环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分清发展主次,争取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
另外,各少数民族自治州、市、县应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的民族自治权,相关问题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主决策和灵活的自主措施。政府应该简政放权,尊重自治权利,迅速有力的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同时不能“政策一刀切”,应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和处理好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四、结束语
加速民族地区发展,有利于扩大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有利于清除封建落后习俗的影响,树立全新的商品意识和社会道德新风尚;有助于发展和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维护祖国的统一[2]。因此,国家应充分认识民族经济的特点,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激发其活力,利用自身优势有效发展,加大民族扶持力度,促进民族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一、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1. 涉农信贷投放总量逐年增加, 主要投向农村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及农户
2013年末, 安徽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6325.4亿元, 同比增长23.6%, 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6.4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32.1%, 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涉农贷款1215.8亿元, 同比多增227.8亿元, 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比重为42.52%。涉农贷款主要投向农村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以及农户, 2013年末, 农村企业与各类组织贷款余额与农户贷款余额合计为4907.1亿元, 约为城市企业与组织涉农贷款余额的3.7倍, 占整个涉农贷款余额比例超过75%。根据金融统计系统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报表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末, 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为348.46亿元, 其中, 国家级与省级龙头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60%, 而市级和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不足40%。
2. 安徽省主要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总体情况
目前安徽省主要涉农金融机构中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力度最大, 其次为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中, 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粮棉油收购贷款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拨付, 以及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农业银行随着股改上市、“三农事业部”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 在支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定位于服务农村, 特别是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一直充当主力军作用。
(1) 围绕主导产业, 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近年来, 安徽省各主要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重点帮扶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各类龙头企业:如省农行近年来将雨润集团、蒙牛乳业、双汇集团、庆发柳编、源牌实业等5家龙头企业确定为直接管理客户, 同时将辉隆农资、周谷堆作为重点维护对象, 由省分行直接营销和管理。省农发行信贷支持国家级龙头企业安徽大平工贸 (集团) 公司油脂综合加工基地建设, 已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2) 重视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 加大对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 产业发展基地进一步巩固。近年来, 安徽省各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产业化布局由散状经营向集群发展, 成功支持了皖北以新锦丰、皖王、良夫、正宇、鲁王等为代表的面粉加工业产业集群, 皖中以华泰、真心食品为代表的坚果产业集群, 以及以燕之坊、燕庄、金润米业为代表的食品工业集群, 皖南以和威、华卫、立大、五星和太阳禽业为代表的家禽产业集群。
(3)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近年来, 安徽省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是探索农业产业优级龙头企业贷款担保与保证新模式, 加强与有资质的担保机构合作, 通过分担风险增强小企业融资能力。二是探索用生长期或收获期农作物抵押贷款的办法, 允许企业以原材料、产成品、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动产抵押, 解决龙头企业贷款担保难题。三是依托农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 大力拓展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新模式贷款。
二、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从农业产业化角度剖析金融支持障碍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制约了信贷资源的投入。目前, 安徽省多数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主要表现为产品附加值不高, 科技水平低, 自有流动资金不足, 经营规模小, 且家族式管理的特性十分明显, 财务管理能力整体较弱, 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型企业, 其财务管理方式与个体工商户类似, 难以满足信贷支持的基础条件。
二是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 金融难以在产业链及其延伸上形成支持。安徽省龙头企业大多从事的只是农产品的初加工, 产业链条短, 对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够,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在农产品加工领域, 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完整产业链系统没有建立。由于产业链不完整, 金融支持目前也多集中在初级加工环节, 各金融机构支持领域基本局限在农业产业化主体本身, 主体之外的供应商、销售商没有获得有效信贷支持, 导致对农业产业化主体的上下游辐射面较小, 难以达到应有的支持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难以成为合格的信贷载体。目前, 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不大、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部分合作社没有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 县域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固定资产, 银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的农产品、原材料及收益权等资产作为抵押物的认同较低。
2. 从金融机构角度剖析金融支持障碍
一是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成为压抑金融支持的重要瓶颈。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使得企业难以获得有效资金支持。部分地区抵押担保普及仍然不够, 方式欠灵活。目前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担保机构数量有限, 而现有的政府出资的担保中心多服务于大型企业, 为起步阶段的农村企业提供担保较少。
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力量薄弱。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初衷, 是主要满足农村、农户小额多元化的信贷需求, 但从目前已开展业务的小贷公司看, 小额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城区, 真正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并不多。
三是金融服务功能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仍停留在传统抵质押方式。一些金融机构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要求, 开发和尝试了一些新的信贷营销品种, 但仅仅作为尝试, 并没有持续地试行。此外, 各行社贷款审批权限主要集中在省分行一级, 企业申请贷款程序较多, 持续时间较长, 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以初级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主, 对资金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贷款的时滞性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三、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1.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信贷要求“急、频、快”、季节性强等特点, 制定适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点的准入标准和信用评级体系。重点支持龙头企业, 即农业产业链关键节点上的骨干企业, 优先帮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 建立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生产, 通过“订单+期货+保险”的模式, 在建立有效风险转移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并且形成市场牵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有机产业链。
2. 创新特色金融产品, 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一县一策”、“一行一品”等差异化、特色化原则挖掘农业产业化贷款品种, 满足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各个层次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的需要。进一步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在传统抵押方式基础上, 可考虑推出股权质押 (尤其是以大股东股权为担保) 贷款、专利权质押、核心技术质押等方式, 增强银行放款信心, 促使银行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减少银企因彼此不信任带来的摩擦成本。同时, 针对产业链上不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推出金融服务链与之对接, 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注重农业产业链生产基地、加工转化和市场拓展三个关键环节的信贷产品设计, 重点开发大宗农产品产业链综合服务方案, 优先安排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有利于提高产业链条层次的资金需求, 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一条龙式贷款营销模式。
3.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效, 健全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系
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首发上市、上市后再融资或债券融资。确定一批重点农业上市后备企业, 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利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集中一批优秀的农业中小企业, 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的方式筹集资金, 支持企业做大规模;创新科技型企业可以引进风险投资基金, 科技型、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可以尝试通过创业板融资, 积极发挥融资租赁、信托、典当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在农业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4. 完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保险机制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 采取政府政策扶持、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互助合作、各方投资入股、金融机构联合, 以及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 为农业产业化的信贷资金投入提供安全保障。
5. 完善农业产业化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农业产业化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应该从经营管理、技术创新、财务状况、基本素质, 以及历史信用活动记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要针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的特点, 组建商业性和政策性担保机构, 大力发展民间信用担保组织, 引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向农村延伸业务, 解决担保抵押难题。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战略, “四化同步”的短板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产业化。近年来, 安徽省在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本文正是基于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庆昉.金融支持湖南省农业产业化调查[J].中国金融, 2009, (8) .
[2]邓雅静, 冯庆水.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 2013 (7) .
[3]周晓强.以供应链全融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J].中国金融, 2012, (15) .
[4]王元春.农业产业化全融支持问题研究[J].市场研究, 2011, (12) .
[5]方阳娥, 鲁靖.从我国农村全融机构经营行为看全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J].经济纵横, 2006, (7) .
[6]王姮.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关键词: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对策
一、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骄人成果,2009年完成营业额16.16亿美元,是2005年2.83亿美元的4.71倍。2006到2009年总计实现营业额49.89亿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共计实现营业额22亿美元的目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1~10月份,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5.1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9.6%、24.3%。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成功地面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增长。下表清晰地显示了1995年以来,主要年份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发展的状况,其中只有2009受危机影响较严重,新签合同金额有所下降,但2010年形势很快就得到好转。
安徽省“走出去”的业务已扩展到亚、非、欧、美、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结构也逐步优化,对外承包工程由“借船出海”、分包工程走向自主经营、总承包项目;对外劳务合作由给中央及沿海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零散外派向自主外派、批量外派转变;对外经济合作的主体也由过去国有企业为主逐步形成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整体推进的局面。总体来讲,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出现了一下几个特点。第一,企业主体作用明显加强,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实力的外经队伍,涌现出合肥水泥研究院、省建工集团、十七冶、省水利股份、省外经建、化三建、中冶华天等一大批较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第二,业务范围也已从初期的承包普通建筑、筑路项目发展到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化工、冶金、建材、港口、水利、农业等多种领域的项目。近年来,又进一步向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咨询等高科技领域拓展。第三,对外承包工程比重大,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安徽省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一般占到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总量的80%左右,可带动技术、成套设备出口和上千名劳务人员“走出去”,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二、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部崛起和东向发展战略大潮的推动下,安徽省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也成功地应对了各种考验,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前景良好,但在为我们因取得的好成绩而喜悦的时候,我们仍应该看到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认识这些不足,为今后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金融市场不完善,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国际市场上的许多对外工程承包项目金额十分巨大,面对这些项目,对外工程承包商需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一些发达国家的大承包商凭借其融资能力强及及其政府出口信贷等的支持,在竞争中占据十分有利的地位。而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企业项目用款大都是向银行借款或者在国内市场发行债券,许多有效的融资方式还未实施,企业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情况也很少,在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融资渠道也很狭窄,融资能力普遍较弱,已成为承揽大型国际工程项目的最大“瓶颈” 。国有商业银行一般不愿向无抵押和担保的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巨额贷款,政策性银行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较小。融资担保难,政府设立的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规模小, 而且使用资金的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过长、支持范围有限。融资成本高。据统计,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10% 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甚至达到20%~30%。
(二)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企业自身能力亟待提高
由于受到体制、融资环境、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规模有限,缺乏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承接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合肥水泥研究院、省建工集团、十七冶、省水利股份、省外经建等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虽然实力较强,但无力和国际市场的企业巨头竞争。经过多年的市场参与,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已具备了较强的施工能力和设计能力,且具有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但在许多方面和国际市场上许多大型的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工程融资方面,企业资金实力不足、缺乏信用记录和国际融资经验;在施工技术方面,缺少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在供应链方面,缺乏国际采购网络系统和国际采购经验;在进行成本控制,处理纠纷索赔等方面经验不足;在管理方面,缺乏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人才方面,缺少熟悉国际市场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以及市场运行规则的各类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对WTO规则的利用不够充分,面临市场准入障碍和技术壁垒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政府对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修订,但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调整是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制度和法律指导下的许多具体措施的调整和改革滞后。我国国内的设计标准、设备材料标准自成一体,尚未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专业执照或企业许可、人员注册资格等制度,由于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不够统一,影响了安徽省的市场主体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另外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想方设法地控制国际标准化的制定,并通过标准建立贸易技术壁垒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弱。此外,少数国家还对国有公司参加国际工程投标进行限制。由于体制和历史等方面原因,安徽省的许多对外工程承包公司仍然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而在国际工程项目招标时,有些国家对这类企业进行不合理的限制。
(四)安全问题对对外工程承包的影响很大
受到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民族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许多地方并不太平,但由于战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需要、这些高风险的地方同时也是对外工程承包需求较大的市场。突发事件和地缘政治动荡不安带来的风险,给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纵观国际市场,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及地区安全形势不明朗等因素影响,许多发包方取消或延缓了项目上马;另一方面工程承包项目的保险成本不断提高,从而影响了企业收益。
三、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发展策略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下措施,以应对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发展的不足之处,促进其进一步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完善金融市场,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
安徽省对外承包工程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企业的自有资金少,不能满足大型国际项目带资承包的需要。为了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浪潮的大环境下,安徽省需要紧抓机遇,活跃区域金融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鼓励企业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同时政府要对企业融资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地方政府支持资金,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对外承包商开拓国际市场的金融扶持力度。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提供适合对外工程承包的新金融产品。企业尽量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更多优惠贷款,同时加强对融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强企业实力
面对缺乏国际知名的大型工程承包公司的现实,皖籍企业应该在发挥自身原有优势的前提下,加强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整合区域市场,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并购重组,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实现企业规模上的突破的同时,加强企业的技术进步、管理改革、经验积累、资金融通,努力缩小与国际知名公司的差距。在技术方面,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进行企业技术研发创新,使企业的技术标准和国际接轨;在管理方面,加快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创新,使先进的管理技术应用到企业;在人才方面,大力引进国内外外经贸人才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企业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优势。
(三)充分运用WTO规则,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中国入世以后,皖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经常碰壁的事实,使这些企业清楚地认识到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要使企业的行为符合国际规则,首先需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同时对这些规则的掌握也是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企业要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环境和规则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部署。在国际市场活动中面临的不公平待遇时,企业应该利用WTO提供的权利来寻求自身的合法权益,遇到技术障碍、进入壁垒等不公正待遇时,应据理力争而不是一味退缩。皖籍企业要努力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话语权,在利用国际市场上既定规则的同时,在联合其他企业的基础上对一些不公正的规则做出一定的修订,使这些规则符合国际市场上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共同利益。
(四)加强风险保障,加强行业联合,建立行业预警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高风险事业,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投入大、工期长,回报要在工程完工后才能实现,且易受自然灾害、暴乱、战争等不可预见事件的影响。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和完散工程承包风险保障制度,鼓励保险机构向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提供多的保险服务。同时政府应该设立专项基金以分散个别企业的风险。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推动外经、外贸企业间联合,更要推动外经与省内、省外、甚至国外的工业、农业、建筑、设计、咨询、金融企业的联合,将局部优势结合为整体竞争优势,联合以后形成实力雄厚、比较优势明显、抗拒风险能力强的企业集团。政府和企业应加强联合,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上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预警,为企业实施应对措施提供必要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赵桂平,王宏梅.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发展现状探析[J].工程承包,2005,(06).
[2]李保民.安徽省对外工程承包现状及对策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9).
[3]陈东升.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08).
【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06-25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院07-11
安徽农村信用社发展09-23
2023年安徽教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五十八09-08
安徽省中考作文10-20
安徽省企业标准备案06-18
安徽省秸秆禁烧方案09-08
安徽省高考工作日程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