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制度文档(推荐8篇)
一、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给创新服务带来新突破
首先, 文件档一体化使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将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这两个环节衔接起来, 纳入一个管理系统中, 通过人工或采取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手段, 在文件管理完毕或年终随机进行文档整理归档, 使档案收集工作不仅简单易性, 而相对与传统的收据方法更为齐全有效, 不容易遗漏。
第二, 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达到了数据资源和共享性的统一, 从而保证了著录数据的准确性。这一点使收集到的档案较为齐全, 提高了查全率、查准率及检索速度, 从而提高了档案的服务利用效率。
第三, 由于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时间大大缩短, 因而档案提供利用的实效性大大增强, 便于用户很快掌握第一手治疗, 及时地为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提供有用信息。
二、传统立卷方法产生的弊端
1、传统立卷方法对档案人员要求高, 难度大。传统立卷是一个“集大成”的工作, 它是收集到的档案文件进行分类、整理、鉴定、拟定案卷题名和进行一些繁杂工作后产生的“成品”。立卷标准不好把握, 容易造成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的弊病, 影响案卷质量。这个“成品”的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经验, 立卷“难”的问题也就凸现了出来。
2、传统立卷方法对立卷的要求过高。在案卷的厚度、装订、纸质材料的大小归规格上都有详尽的要求。这些工作要求繁杂琐碎, 费时费力, 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传统的立卷方法因为要求案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 要求较高, 难度也较大。只能在第二年上半年才能收集齐全进行整理。拖延了时间, 并造成下半年的工作量偏大;有的文件因为跨年度审批, 又会延误立卷归档的时间等。
4、传统的立卷方法在对案卷的保管期限的鉴定上定位难。如在一个案卷中的几份或更多的文件, 因为其中的一份文件的保管期限的关系, 其它的文件传统统“向上看齐”, 这样使案卷质量在保管期限上无法保证准确, 既不利于档案借阅利用, 还加大档案库存量。
三、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操作”为档案创新服务大下良好基础
1、实行以“件”为保管单位进行档案的整理。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 公文的运转是这样进行的:收文步骤为邮件接受, 纸质文件立卷保存。网上拟办、传阅、承办。发文步骤后为网上拟稿、审核、会签、核稿、签发、打印, 电子文件非网络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的归档工作, 判定和检查其保管期限。由于以“件”为保管单位, 在文件的保管期限进行签定时, 更容易判定和掌握准确。
2、对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分别进行整理。对纸质文件整理:按照文件形成先后顺序装盒上架。在归档的每一“件”上首页加盖归档章, 并填写相关内容。对电子文件的整理:为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立卷 (虚拟卷号) , 即将处理同一具体事物相互间有密切联系的文件以一个相同的案卷组合起来。
四、文档一体化管理为档案服务创新提供了便利
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移交归档一次的做法, 文件归档可随时存半, 解决了以往工作量集中, 不易整理的问题;在整理单位上以“件”取代了“卷”, 取消了传统立卷过程中的祖国里、组合、装订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取消了卷皮、案卷目录, 使编目简约化, 提高了档案整理工作的效率, 节省了档案人员的时间, 节省了库房空间, 节省了人力、财力, 符合今后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
五、搞好文档一体化, 探索、完善、丰富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
(一) 有利于加速服务内容的创新
档案馆须继续丰富馆藏, 扩大特色档案的收集范围;改变“重藏轻用”的旧观念, 树立“以用为主’’的新理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并把服务工作的重点转向档案信息深层次加工、开发上来;根据社会需要、进一步拓展现行公开文件、新领域档案、个人、民营、私营企业档案寄存服务等内容。通过拓宽信息来源, 深化档案信息加工等手段, 优化服务质量, 树立社会信誉, 凸现档案馆价值。
(二) 有利于加速服务方式的创新
加速档案馆信息网络建设, 优化档案信息服务, 可独创开放利用服务方法;研讨档案开架阅读等;开展远程咨询
服务, 可采取电话答疑, 函电代查、预约查档、邮寄资料、网上服务和送资料上门等方式, 千方百计满足需要;精品档案服务, 进一步搞好深层次编研工作、举办精品展、实现原材料 (原件) 、半成品 (文件汇编) 、多精品 (编研成果) 的全面提供服务, 推动服务工作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三) 有利于加速服务手段的创新
档案工作要为社会快速、高效、优质服务, 服务手段必须加速创新。服务手段的创新是档案馆工作创新的载体。档案馆应顺应时势, 让档案数字化不断提速, 尽早着手筹建多媒体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 、完善条件, 给查档者提供多视觉、多角度的检索空间。加快档案馆局域网和信息网建设进程, 搞好档案局馆网与政府网以及因特网的有效连接, 使档案通过联机系统, 网间服务、电子邮件等手段来实现档案信息传递方式的网络化, 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改善查档者利用电子档案的环境, 进而吸引户开发利用馆藏档案作息资源。
档案馆还须进一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网络宣传, 搞好咨询和网络培训, 帮助查档者熟悉档案网络信息知识, 掌握查寻、选择、使用网络信息技能, 使其迅速、便捷查找所需信息。
(四) 有利于加速服务技能的创新
人才是档案创新服务工作的保障。承担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开发利用职责的档案工作者,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多技能、全方位、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241-02
随着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群众的就医需求。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益处,确实体现了它特有的优越性,顺应了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工作改革的需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也应有一个新的认识。
1 要有合格的领导者,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我所在的单位实行的是院长、服务站站长二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服务站的工作都是站长负责管理。站长是服务站的管理者、领导者,是执行上级指示精神的传递着、宣传者。站长实施的是面对面的管理。有计划地充分发挥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作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服务站站长在完成服务站管理的工作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院长在使用站长时,要对其进行全面考察,要做到有才无德的不能用,有德无才的可敬不可用,德才兼备才能用的原则。一个站长的德、行、能的好坏牵涉到服务站今后的发展和前进。一个站长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就不可能领导同志们搞好站里的各项工作。作为站长,要处处以身作则,带头完成各项工作,要求同志们做到的事,自己要首先做到,处处起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做人处事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团结周围人,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下属,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以工作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站长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与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与外界服务站的沟通,再有就是与所在辖区的村(居)委会之间的沟通,服务站站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要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传真:0579-82169296
天华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一、社区信息化建设背景
街道社区是政府管理的基层组织,是承载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神经末梢,是连接政府和公众重要桥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政、劳动、计生、卫生、公安、党建等党政部门的许多工作内容已经深入到社区,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基础性事务工作,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据不完全调查,社区工作主要有民主自治、精神文明、社会事务、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内容,而且工作内容还在不断增加,工作人员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重复性劳动,提高基层的工作效率,为社区基层减负。
同时,面向市民的社区服务工作也在逐步健全。目前社区服务对象既包括民政对象、一般居民、辖区单位,也包括外来投资、经商、务工人员。服务内容既包括福利保障、便民利民服务,也包括旨在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治安服务等等。各项社区服务亟需一个综合的信息化平台,对其进行整合,引导和加强。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是为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提供现代化的手段。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整合不同的业务系统,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也为信息化系统的后续扩展提供手段。
目前国内社区信息化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社区管理中存在着行政上的“条条管理、条块分割”,造成了社区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各职能部门的社区服务与管理系统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孤岛”和数据重复采集突出等问题。因此,开发出一套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软件,提炼并研制出一套准确、科学、实用的社区服务与管理一体化平台软件的标准,早日实现社区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已成为各级政府开展社区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金华市天华网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6
服务热线:0579-82169196
传真:0579-82169296 天华科技顺应各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从市场和客户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系统建设经验,搭建统一标准的基础平台,这一平台支持二次开发,满足各地社区信息化的特点和建设创新。
社区信息化作为电子政务的末梢神经系统,对政府管理具有“固本强基”的基层性、重要性作用。同时,社区信息化必须在现有的行政框架下围绕基层政府管理创新服务,整合基层的资源,发挥集约效应。
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本市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快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带动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民,社区管理、经济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
二、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
天华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统一业务基础架构、统一信息资源规划的统一软件平台上的应用系统。全区所有社区在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管理方式的平台上进行工作。所有社区均能提供收集完整的基础数据,真正实现横向、纵向的数据共享。
天华社区管理系统包括: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家庭与人口、社区党建、社区组织、社区创建、社区文体、社区治安、社会保障、民政工作、统计查询等等多个业务模块,社区、街道、区、市用户可以根据权限、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操作。
(1)社区用户:
系统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采集管理和“一站式”社区居民日常事务办理的统一平台,解决由于“条条管理、条块分割”导致的多头数据重复采集、基层工作负担重、扰民严重的问题,实现基础数据“一次采集、重复使用、跨部门共享”。
(2)街道办用户:
系统有效整合目前在街道社区服务中的业务系统,为各街道办工作人员在承担各种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业务处理、上传下达、统计分析、报表生成等工作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
(3)区、市用户:
根据权限实时查看并指导权限范围内的街道与社区的各类基层基础业务,为各级领导动态综合管理辖区情况与决策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金华市天华网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6
服务热线:0579-82169196
传真:0579-82169296
三、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构成
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和社区服务网组成。社区信息平台由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应用层次构成。不同层面的工作人员采用相应的权限,应用不同的业务功能模块。
社区社区社区社区社区信息平台市/区政府街道社区服务网居民居民系统构成示意图
网络结构示意图
金华市天华网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6
服务热线:0579-82169196
传真:0579-82169296
四、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家庭与人口社区党建1社区简介社区大事记居务公开公共设施商业网点2社区楼院户籍信息常住人口信息暂住人口信息老年人管理专长爱好管理死亡人员信息统计汇总3党组织党组织成员党组织会议记录党组织活动党员培训党员评议党员变动记录党费缴纳党员奖励记录社区组织社区创建社区文体4社区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单位5创卫组织创卫文档创卫活动卫生检查记录犬只登记五小行业登记五小行业检查记录除害用药清洁队伍及人员6文化团体组织文化团体成员市民学校科普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社区治安社会保障民政工作7民事调解重点人群管理帮教对象管理治安群防人员治安案件记录治安巡防记录普法宣传记录出租房登记房屋出租记录…8下岗人员信息下岗人员培训记录求职登记再就业记录自主创业记录9低保家庭信息低保家庭成员信息低保变动记录困难家庭信息残疾人员信息残疾人服务记录 金华市天华网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6
服务热线:0579-82169196
传真:0579-82169296
五、系统特色介绍
1.全面详实的家庭、人口信息
2.先进的“房、户、人”信息管理模式
对人口数据进行条理化管理; 用相对固定的房屋来管理相对灵活的“户”; 用“户”来管理“人”; 对户籍人口,细分人户分离等不同情况;
3.统一采集,多条共享
由各社区负责统一采集,并形成长效维护机制; 各条线业务信息叠加在实有人口基础信息之上;
根据业务数据和人口数据形成各项汇总和统计报表;
4.社区管理功能全覆盖
以详实的人口信息为基础;
涉及社区、党建、卫生创建、社区组织、文体、治安、社保、民政等多条线的社区管理功能; 日常办公与社区管理事务无缝集成
5.集中信息管理,灵活应用模式
金华市天华网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6
服务热线:0579-82169196
传真:0579-82169296
6.严密、实用的安全管理体系
分为社区、街道、区、市四级用户; 分设街道、区、市三级系统管理员; 各用户只能查看自身辖区范围内的各项数据
7.强大的决策分析系统
8.灵活、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李镇西有这样的一段话:班主任在,班级纪律卫生工作不好,是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在,班级纪律卫生工作好,顶多算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班级纪律卫生工作也好,才是一个出色的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纪律卫生工作好,则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地上去,相反,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不良风气的逐日影响下,则精神萎靡不振,成绩每况愈下。良好的纪律、卫生环境是造就优异成绩的一个基础,有了良好的成绩也是形成了和谐关系的基础!纪律、和谐、成绩三者之间是联为一体的。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没有良好的文明、学习习惯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想组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我认为必须从建设好班的纪律风气开始,这正如军队以粮草先行一样,班的粮草就是良好的纪律性,只有奠定了这个基础,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利于班级的其它方面的建设。
首先,让每一位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纪律意识。入学后,学生对新学校的管理都不是很清楚,所以作为班任有责任让他们明白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具体可以这样去操作:在开学前的准备周内与学生共同学习一些学校、班级中常见、重要的纪律制度。同时,通过近
年新生中出现的纪律事例进一步强化这种意识,例如我曾在新一届新生中说过有这么一个事例:前几年有一个新生因对纪律方面的意识淡薄,无视校纪,无视班规,入学不久由于不守纪律,经常犯事,最后发展到欧打老师而被退学。学生听完后引起撼动,起到很好的强化效果,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时地讲讲他们周围所发生的真人真事,不断地刺激这种意识,提醒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正确的纪律意识。
再有,就是提出作为班主任对全体同学及班级在纪律风气的期望和目标。因为做任何事,必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人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不断地修正行为的方向,使人以力量去克服困难。所以,为了使全体同学和我一样有这种动力,在一开始就提出了本班的明确的纪律目标:做同级同类班中纪律性最好的班(模范班)。同时我又解释为什么定这个目标:学习,不仅仅学课本上知识,更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如何使自己能在和诣、有朝气的班级环境中更好地学习,那么就必须以纪律为先!正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使班级更快更好地产生了群体凝聚作用,加快了纪律风气的建设速度,使班级较迅速地形成了大家同遵守、同督促的局面。
第三,勤下班,善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这个就需要班主任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对懂得倾听的耳朵,一个善于分析问题的头脑,于细微处洞察班级的变化,在问题未出现前,注意预防。作为新班级的班主任,要尽快地较全面掌握班上每个人的特点和班内存在的情况,形成好的风气,必须要经常下到班上去,下到
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多交谈。这样既可以掌握班上有关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让学生感觉到班任时刻注意到他们,纪律性更强;又可以及时去关心学生在生活、身体、学习等问题,即使只是三言两语,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那份温暖,逐渐对班任产生信任感,那么对班任开展纪律管理工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做班任就要“拘小节”,对于观察到,发现到班上违纪事情,就要及时作出处理,不能放之任之。例如,不穿校服,穿拖鞋上课,上课迟到,清洁不负责,仪表不合规定等等看起来是“小问题”的问题,如果以小而不理,或姑息,不及时提出批评教育,那么学生会认为班主任软弱无能,或者认为这些事不算大,偶而犯犯也没什么大不了。这样长期下去,这个班的违纪就会积小成多,积累成“疾”,班上就会“正气”不足,纪律性逐渐涣散,最后可能演变成为一个无视校纪班规的“乱班”,到时才下功苦去管,效果就差很远了。因此,在新班级组建后,不管大的,小的,只要是违反纪律,就要及时处理,可以个别谈,公开谈,该严肃的就要严肃,这样既可以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又能达到教育的效果,更起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对于新班级组建后的纪律管理,从思想上培养“做人先立品”的正确纪律意识,对待班内事务要善于观察发现,从小处抓起,防微杜渐,并确立班级纪律奋斗的目标。这样,这个班级就能建立起良好的纪律风气和良好的班风
班级卫生一直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既繁琐,又重要的一件事。搞好班级卫生,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是班级良好形象的直观体现,时光匆匆,一个学期又即将而过,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班学生在清洁卫生养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意识。
一、加强学生卫生常识教育,要想搞好班级卫生,必须从根本上入手,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考虑到学生的卫生意识淡薄,自律能力差的特点,班主任要经常利用早读课、班会甚至课堂进行卫生教育。时时把讲卫生,爱清洁等类似的话语对学生念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卫生制度,使学生明确学校卫生工作和个人卫生的要求。始终绷紧心中的卫生弦。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习惯,正确理解和对待班级的各项卫生工作。
二、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表率
老师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出发,处处做学生表率,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讲卫生爱清洁的活动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关清洁卫生的班规:
1、个人清洁卫生要做到三“不”四“勤”: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捡垃圾。
2、班级卫生要做到:课室每天三扫,随时保洁,清洁区每天早晚扫一次。
3、对于不讲卫生的不良行为,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打扫清洁等。
四、“卫生承包责任制”模式
班上实行“卫生承包责任制”模式。把教室、走廊、清洁区的卫生任务细化,并制定一张卫生任务表。然后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各小组长领好任务后,以承包的方式把任务落实到每个组员的身上,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任务细致分配后,仍保留小组值周模式。为保证卫生工作的质量,每天由卫生委员和当周轮值的小组长担任卫生监督员,对每个参加的卫生打扫同学的工作情况作好记录,当天在班级卫生评比表上公布,做不好得接受相应的惩罚:如对负责的区域重新打扫。为保证劳动成果不被破坏,教室和走廊的卫生实行专人专管,如果负责的区域出现乱扔垃圾的,负责人又找不出谁扔的,负责人就得清理。要求每个同学在教室自备一个垃圾袋,有垃圾时就扔到垃圾袋,课后再拿到指定的地方倒掉。为保证这种模式有效实施,应该召开“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的精神内涵。这一模式的实施,明确了学生的劳动任务,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也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技能。
五、实行卫生工作奖励制度
初中学生正处争强好胜的年龄,他们往往非常关注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因此,在新型的“卫生承包责任制”模式的同时,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实行卫生工作奖励制度。每周班级卫生评比让卫生监督员把每天每个组每个同学的劳动工作情况作好记录,按细则加分扣分,班会上,让卫生委员进行总结,表扬好的,批评差的,然后班主任对一周进步明显者和一周保持习惯最好的进行奖励。期末
按一学期工作质量评比,选出先进小组和卫生标兵。这一制度的推行,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有可以效仿的对象,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进取心。他们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工作自查总结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全国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及县“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会议精神,医院重点围绕孕产妇、婴幼儿医疗质量和安全,有针对性开展了自查自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总结如下:
一、自查情况
1、管理制度完善,严格依法执业。医院建立健全了各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各级技术服务人员严格按照诊疗操作规范开展诊疗活动,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组织学习讨论了富平县案例,对职工进行了医德医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3、孕妇管理方面:门诊产前检查时认真做好高危孕产妇筛查并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填写好孕妇保健手册;免费为产检孕妇进行HIV检测落实到位;产筛检查率符合规定要求;早孕叶酸发放率达100%;各项登记齐全、规范。
4、产科管理方面:按规定要求接收产妇住院分娩,接诊产妇时按规定查验有关证件,并进行登记;产妇入院后及时向其讲解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产妇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逐一登记,网络上报执行好,无漏报现象;按要落实新生儿预防接种,接种率达100%,新生儿筛查率符合要求。加强新生儿管理,实行母婴同室。5、5岁以下危重儿童抢救、放弃、未愈出院登记齐全。
二、存在的问题
1、未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
2、分娩登记有漏项现象。
3、年青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改进措施
1、医院已计划添置新生儿听力筛查设备,设备到位后及时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2、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
3、组织有针对性业务知识技能培训、考核,提高年青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以保证孕产妇、婴幼儿的医疗质量安全。
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
1921年协和医院通过基金会聘任美国预防医学专家兰安生 (John B.Crant) 为公共卫生系主任[1], 根据他的构想, 在当时的北平 (今北京) 按“井字型”街面胡同圈出一片居住地作为“卫生示范区”, 从群体而不是个体的角度来解决居民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兰安生首创的这套社区控制技术[1], 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引入了网格化管理社区卫生的雏形。
作为现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是以街道、社区为基础, 在管理辖区内, 以3~4个居委会为基准划分单元网格, 建立社区卫生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 实现市、区行政部门和卫生专业指导站 (所)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在城市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 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从实际出发, 运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价值取向, 以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化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具体行动。
2 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措施和布局形式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为单位, 以自然街区为网络, 划定社区卫生服务服务网格, 组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网格化服务团队, 确定服务人群范围和设定服务路线图, 由现代通讯信息技术作支撑, 在网格化区域范围之内把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网格化服务团队投入区域的服务项目中, 再根据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各自的职责, 形成公共卫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便捷服务系统。这样就将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布局成为一个现代时空下的空间棋盘。
布局形式上一是网格化管理的平面布局。通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强化监督,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三化”建设, 即:以社区为基础, 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的网格化;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单位, 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化;以条线为依托,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便民、利民的再造流程化。从而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服务、管理、信息交流、监督等四个环节, 形成有机衔接、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闭合系统, 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管理能力与水平。
二是网格化管理的空间布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通过蓝牙无线通信网传输给手机、掌上电脑或小型笔记本电脑, 再通过移动通讯网络, 发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 各种数据汇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据库。这些设备不仅可使家庭健康档案随时得到更新, 还可使病人在家里就能得到网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咨询、诊断疾病和治疗。
3 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流程再造
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布局形成后, 将涉及适应网格化服务的流程再造。流程再造首先是一种改进的哲理和思想[2]。流程再造中管理流程起着重要作用。管理流程是管理工作信息之间的传递或转移的动态过程。管理流程支撑业务流程, 主要面向内部管理, 体现以效率、效益为中心的服务过程。管理流程是一种软件建设[2]。网格化管理流程再造涉及网格化信息管理地图、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资源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网格化信息管理地图。建立相应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地图。在网格化的电子地图上, 划分若干个网格, 每个网格包括以3~4个居委会为单位, 居住建筑物为标志。将各类公共设施部件, 设立各自的身份代码, 并按其地理位置标定在电子网格地图上。
二是建立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建立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 设立指挥中心。辖区内居民遇到医疗预防保健要求, 都将纳入网格化管理的范畴, 社区居民只需拨打一个电话, 或发送电子邮件即可通过指挥中心, 核实后再发往相应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限时予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到达现场后通过无线通信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库的信息为居民服务。网格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平时是服务平台, 是接受社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接待中心, 也是社会公众的投诉热线;紧急状况时可成为疾病预防应急指挥中心, 调度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服务团队及时到达指定网格区域, 执行疾病预防现场处理的指令。
三是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资源。通过网格化管理, 将各类卫生服务项目和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成果评价管理、公众举报监督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 改变以往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 从而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管理效能, 降低管理成本。
4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是通过网格化管理, 将人、数据、平台、工作部门等要素有机融合为一体, 实现管理对象、管理过程、问题分析、工作评价的数字化,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效率。
二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范围、标准、流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城市的规范化、透明化、人性化, 从而克服长期以来“坐堂式”门诊医疗行为, 建立起深入社区为居民健康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是通过网格化管理系统的运行, 使得社区卫生服务在作业 (服务) 、管理、信息交流、监督等各环节, 既分工明确, 又互相衔接, 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 形成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链。
四是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应相应制定管理考评的规范和办法, 同时, 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公众监督员为主体的三级监督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念群, 著.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11-114.
关键词 管理执行力 影响因素 社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2-0018-02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management execution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TANG Gang
(Maog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7, China)
所谓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执行力,指的是贯彻单位建设发展战略意图,完成预定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1],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权利与能力、质和量[2]。管理执行力建设是中心规章制度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是中心文化建设和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衡话题,如何加强管理执行力建设也是一直困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的重要问题。没有管理执行力,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定得再好,也无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3]。管理执行力的执行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单位的规范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1 影响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在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管理执行力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决策机制不完善
决策机制不完善。缺乏集体领导意识,个别领导的意见成为主宰意志;少数领导凭经验、拍脑袋进行决策,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不调查、不咨询;在自己部门或职能范围内决策,较少进行部门间的协调,结果出现各自的决策表面正确,而执行起来与事实不符的情况[4]。
1.2 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职工对社区卫生事业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对肩负的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使命感不强;少数单位和医护人员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的转变不适应,存在抵触情绪;不能从全局考虑问题,对工作的目的和性质不理解,将执行中遇见的困难认为是不切实际,强调客观原因。
1.3 制度不完善
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欠科学,表达不明确,操作有弹性,导致执行制度的针对性不强,执行检查时较困难;职工对制度内容掌握不全面,难以成为职工的行为准则;监督和考核机制不严格,考核流于形式,对违纪违规现象处罚不力,制度的权威性不高;职责不清,履职不到位,引起互相推诿。
1.4 制度管理不力
在规章制度面前,部分领导干部没有以身作责,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管理者不敢严格管理,执行时人情味浓,甚至存在利益驱动现象;缺乏定期培训教育,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达不到“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1.5 决策与执行脱节
少数干部错误地地认为,领导的职责是决策,忽视执行的重要性;执行管理前紧后松,以后不了了之;管理执行力层层递减,底层职工抱着与我无关的心态、甚至阳奉阴违,缺乏责任感。
1.6 缺乏良性文化氛围
中心没有形成“完美执行为荣,消极执行为耻”的文化氛围。对执行不力的员工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部分职工认为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当真。单位对干部员工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效果有待增强[5]。
2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执行力的对策与思考
美国企业家H·格瑞斯特说:“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管理执行力才奏效。”管理执行力越强,结果越好,当管理执行力等于零时,再完美的方案也等于零。所以说,三分战略,七分执行,管理之道贵在落实。执行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提高管理执行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必须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改进不足点。
2.1 健全决策机制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要善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出科学决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重大事项未调查研究之前不作决策,不经过集体讨论之前不决策,专业性较强的事项不经过专家咨询论证之前不决策,与职工利益相关的事项不充分听取意见之前不决策;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
2.2 强化执行意识
通过学习培训统一职工思想,引导广大医护人员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把提高管理执行力摆在重要议程上;明确责任,做到以岗定责,责任到人,并建立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的上下沟通交流是提高管理执行力的基础,有好的理解力才会有好的管理执行力。
2.3 完善制度建设
对制度进行整理汇总,并使制度中的约束性条款清晰可见,便于操作,针对性强;要养成定期学习制度的习惯,建立事事必责的责任机制,强化执行意识;用赏罚分明的奖赏机制保障管理执行力,使制度成为人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2.4 加强队伍建设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抓执行、促落实,努力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一种和睦的工作环境,一种同心协力的发展环境;职工要发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的发挥人的潜能,借助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不断提高管理执行力,提高执行的责任感;运用科学的执行方法与执行技能,提高执行的效率;注重学习和培训,加强工作技能和综合知识学习,学以致用,提高执行能力。
2.5 强化考核督查
用环环紧扣的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执行力,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密,步步走实,紧张有序,高效运转;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朝着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充分激发职工执行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接受监督,拓宽交流渠道,广泛征求意见,把监督权和评判权交给广大群众和服务对象,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2.6 构建执行文化
中心要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增强危机意识,使职工认识到执行制度是对自己负责,严格管理是对职工的关心。
总而言之,提高管理执行力是增强医疗卫生单位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医疗卫生单位建设和发展的治本之策[2]。
参考文献
[1] 于淑清. 浅谈文化构建对医疗卫生单位管理执行力的影响[J]. 今日科苑, 2010, 14(8): 237.
[2] 徐霞. 大学校长的行政管理执行经验研究[J]. 科技文汇, 2011, 8(10): 179-180.
[3] 李健. 企业管理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工会论坛, 2011, 17(3): 81-82.
[4] 管永前. 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 32(1): 94-96.
[5] 耿协忠. 加强管理执行力建设,提升工作质效[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8(10): 78-79.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和对象,主要内容及适宜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指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保健防护意识,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配合开展免疫接种,预防性病、艾滋病,开展无偿献血、生殖健康、禁毒及控烟等宣传、教育。
三、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地方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执行法定传染病监测、登记与报告制度,有效开展防控并协助开展漏报调查;配合有关部门对传染源予以隔离以及对疫源地进行消毒;指导恢复期病人定期复查并随访;开展计划免疫及免疫接种工作。
四、开展社区医疗工作。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提供会诊、转诊服务;急危重症的现场紧急救护及转诊;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监测,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对恢复期病人进行随访.六、妇女保健。开展围产期保健、产前保健、产后保健、更年期保健的检查、指导、咨询工作;配合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科疾病的筛查。
七、儿童保健。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访视及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咨询及指导;开展婴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工作,包括早期教育、营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价及监测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开展学龄期保健及儿童期常见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
八、精神卫生。开展精神卫生咨询、宣传与教育;及时发现精神疾患,根据需要早期干预;配合开展康复期精神疾患的监护和社区康复。
九、老年保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指导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和他救。
十、开展康复治疗与咨询;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相关咨询。
十一、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上报.十二、繁荣社区文化建设,为居民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职责
一、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健康促进。
二、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大力开展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及疫情报告工作。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规范化治疗及管理工作。
四、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即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
五、提供个人或家庭的合同式保健服务。
六、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七、提供心理卫生咨询工作、家庭与社区康复指导。
八、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传播疾病预防知识,使居民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九、提供计划生育宣传与服务。
全科医师工作制度
一、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二、认真填写门出诊工作日志,按时统计上报各种表格。
三、按规定要求建立各类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
四、落实消毒措施,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五、治疗护理严格按常规实施。
六、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乱立项、乱收费,特殊服务收费本着患者自愿则填写特殊服务申请单。
七、社区全科医师门诊工作要求:
1、应选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担任门诊工作。
2、坚持首诊负责制,对危重病人应就地组织抢救,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护送尽快转院治疗。
3、对疑难病人或两次以上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会诊或转诊。
4、对病人诊治精心,认真书写门诊病历。
5、要做到科学用药,合理检查,减少病人经济负担。
6、认真做好病人健康档案记载,病历书写整洁、详实、不涂改。
7、发现可疑传染病人,应及时转院就诊治疗。
8、门诊应成为卫生宣传阵地,医师要积极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知识。
9、医院的上级医师定期到门诊应诊,解决疑难病例,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全科医生工作守则
一、热爱全科医疗工作,有进取奉献精神。
二、刻苦钻研全科医学理论,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文明服务,礼貌待患,做到工作尽职、言语热情、服务周到、收费合理,医德高尚。
四、为病人保守隐私秘密。
五、互帮互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服从安排。
六、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七、努力改善发展与社区组织、相关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药品管理制度
依据《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一、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管理工作接受医院药事委员会和药剂科的监督指导,有专人负责。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所需药品由经管人员提出用药计划报医院,药剂科(药房)由医院统一购买,不得自行以医院名义自购自制药品。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所需药品应是国家批准的药品、本院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医院制剂并在医院用药目录范围内,不得以开处方取药名义发放非处方药品和假冒药品。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对领取的药品逐品种、规格、数量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并登记在册备查。
五、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的贮藏、保管要符合有关规定以确保药品质量。
六、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不得配备一类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如因特殊需用应先报主管医院审批后方可配备,并按有关规定管理使用。
七、社区服务站要加强效期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防止滥用和浪费。
八、调配处方要加强核对,计量要准确,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九、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
十、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一、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是社区医生进行卫生服务的客观真实记录,是社区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是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为社区群众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程服务的动态记录,对全科医疗的评价、科研、医学教学及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真如实填写。
三、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采取国际通用的表格式记录形式,以问题为中心来记录医疗保健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和暂时性问题,具有统一、简明、实用的特点,要按统一的规范描述记录。
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是社区医生对所管对象的系统全程服务的医学记录,只对有连续服务者及有服务合同关系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偶而到卫生服务站来诊治者只做门诊登记,不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档案。
五、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分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类,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由主管地段的社区医护人员负责填写,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编号,归档保管,诊治时调出,用后归档,以便查阅。社区健康档案包括社区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及居民健康状况,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统一组织收集,按整理归档,专人兼职保管。
六、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是医疗预防文书,具有法律效力,社区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做到字迹清楚、用语正确精练、内容符合逻辑、格式规范、缩略语及符号正规,不得使用自创字和自创符号。
七、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是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共财产,供全体医务人员使用,对服务对象有医疗保密性要严格执行医疗性保护制度,未经站长及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查阅和外借。
八、为教学、科研和司法的需要,经上级批准借阅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须办理借阅登记手续,为不影响档案的正常使用,必要时可提供档案复印件。
九、为保证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档案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涂改、重抄,关键部位的改动责任者必须签字。
十、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的有效利用和运转,社区医务人员对诊查、会诊、家访等获得的真实信息,要及时记录,有关单据要分类按时间顺序粘贴,对需要系统观察的主要问题要按主要问题的处理常规进行复查,并及时记录复查结果。
一次性医用品采购使用制度 一、一次性医用器具必须坚持国营主渠道索证采购,杜绝假冒伪劣。二、一次性医用品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严格执行一人、一用,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三、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随手毁形并置入盛有消毒液(戊二醛、84液)密闭容器中进行浸泡,并以特种垃圾回收。
四、本品应是无菌、无毒、无热原,在批号有效期内使用。五、一次性用品使用要造册登记,量入为出,禁止随意买卖、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
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
一、认真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执行差错登记制度,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
二、医疗纠纷将作为诊所机构校验、年终考评、优胜劣汰的一项重要依据。
三、发生医疗纠纷必须及时上报,并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不得隐而不报,更不能以一赔了之求息事宁人,应依法通过医疗鉴定解决纠纷。
四、发生医疗事故,据等级和情节,可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处理。
五、社区卫生从业人员负有医疗过失责任或擅自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卫生部门将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资格证书或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以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应将纠纷的经过、责任、处理结果等进行认真整理并以书面总结及时上报。
财务管理制度
1、维护国家法律、政策、制度,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
2、出纳和记帐岗位要分离。
3、年初要制订财务预算。
4、全部收入及时正确入帐,支出有核准手续,收支要有合理、合法的凭证。
5、不定期检查现金帐目相符情况,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查表。
6、控制现金收支,当日现金收入及时送存银行。
7、管帐管物要分开。
8、大型项目必须经过论证,经上级批准后立项实施。
调剂人员工作制度
1、调剂工作由白班人员专人负责。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或输液单后,认真核对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型、剂量,如有差错及时退回处方和输液单不得发药。
3、调剂人员在检查处方准确后,发出药品,并向病人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检查输液单准确后,发出药品交于主班护士检查无误后进行治疗。
4、调剂人员随时注意补充短缺的药品,加强效期药品的监督检查,严把正规进药关。
公开收费制度
1、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医疗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收费,明码标价,社区卫生机构不得自行定价。
2、收费人员严格遵照标准收费,不准乱收,错收。
3、收费人员要杜绝错收、漏收,自觉抵制贪污舞弊。
家庭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规范
1、积极开展家庭病床,由专职医护人员负责。
2、要做好家庭病床病历的各项记录,一般慢性病每周查房一至两次,对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和危重病人,需每日查房,及时抢救,必要时住院治疗。
3、查房时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将治疗意见记录在病历上,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4、开展临终关怀,定期上门服务,指导患者战胜疾病,增强生活信念。
5、对慢性康复期患者,定期上门指导康复训练,采用针灸、拔罐、理疗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6、社区内的残疾人要系统管理,定期上门指导加强功能锻炼,增强自理能力。
7、为社区内儿童免费提供口腔保健,预防龋齿的发生。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一、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是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卫生服务的客观真实记录,是社区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是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为社区群众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程服务的动态记录,对全科医疗的评价、科研、医学教学及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真如实填写。
三、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采取国际通用的表格式记录形式,以问题为中心来记录医疗保健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和暂时性问题,具有统一、简明、实用的特点,要按统一的规范描述记录。
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分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 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类。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由主管地段的社区医护人员负责填写,统一编号,归档保管,诊治时调出,用后归档,以便查阅。社区健康档案包括社区资源、社区诊断、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及居民健康状况等内容。按整理归档,专人兼职保管。
五、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是医疗预防文书,具有法律效力,社区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做到字迹清楚、用语正确精练、内容符合逻辑、格式规范、缩略语及符号正规,不得使用自创字和自创符号。
六、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属公共财产,供全体医务人员使用,对服务对象有医疗保密性,要严格执行医疗保密制度,未经上级批准不得查阅和外借。
七、为教学、科研和司法的需要,经上级批准借阅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须办理借阅登记手续,为不影响档案的正常使用,必要时提供档案复印件。
八、为保证社区医疗健康的真实性、严肃性健康档案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涂改、重抄,关键部位的改动责任者必需签字。
九、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的有效利用和运转,社区医务人员对诊查、会诊、家访等获得的真实信息,要及时记录,有关单据要分类按时间顺序粘贴,对需要系统观察的主要问题要按主要问题的处理常规进行复查,并及时记录复查结果。
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1、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能力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每位医务人员应自觉做好此项工作。
2、要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版面,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和防病知识。
3、在开诊期间要利用电视、VCD等健康教育设备器材及提供居民免费索取的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宣传科普知识和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4、各类人员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结合病情向病人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并进行治疗、生活、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5、利用社区义诊服务及入户服务,普及医学科普知识,开展群众性的卫生宣传活动。
6、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健康教育职责明确。
7、制定健康教育促进规划及实施计划,要做到有计划、有总结,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8、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性宣传。
培
训 制 度
1、有计划分期分批参加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全科医师(护士)培训班”以提高医师(护士)的全科医疗服务水平。
2、聘请专家利用每周五业务学习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要涵盖社区常见病的诊治、初级急救技术、诊断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每月考核一次。
3、采取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等方法以促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全科医师岗位职责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工作应派有一定临床经验的经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的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担任。
2、坚持首诊负责制,对危重病人应就地组织抢救,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护送尽快转院治疗。
3、对疑难病人或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转诊。
4、对病人要认真诊疗,填写门诊日志和外出工作日志,按时统计上报各种表格。
5、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6、认真做好病人健康档案和病历的记载,书写规范、整洁,不涂改。
7、发现疑似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转院、隔离、治疗。
8、全科医师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积极宣传健康知识、防病知识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知识,开展行为干预工作。
9、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10、按规定要求建立各种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
11、落实消毒措施,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12、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得乱立项目、乱收费,特殊服务收费本着患者自愿的原则,由患者填写特殊服务申请。
全科医师考核办法
1、全科医师每年应通过专业的考试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考核内容:(1)、全科医学理论知识;(2)、全科医疗相关知识;(3)、全科医师承担初级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4)解决社区常见问题的技术与能力;(5)分析和鉴定医疗方面问题的能力,对医疗问题采取预防措施的办法;(6)医患关系和交谈方面的技巧;(7)评价全科医生在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作用。如个人、家庭保健问题、适应社区需要问题、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作用、家庭卫生保健合同、质量保障等;(8)全科医生在承担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9)能掌握和开据健康处方。
3、考核办法:(1)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和全科医疗相关知识;(2)实际考察测试全科医师的诊断和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3)随机抽查全科医师书写的病例、健康档案;(4)实地考察全科医师对问题的综合评价能力,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水平;(5)发放调查表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
全科医师门诊工作规范
1、医师必须具备全科医师的执业资质,医德高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2、坚持首诊负责制,尽量采用疗效确切、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对危重病人应就地组织抢救,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护送转院治疗。
3、疑难重病或二次复诊不能确诊的病员,应及时请示上一级医院会诊或转诊。
4、对病员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书写门诊病历,整洁、详实、准确无涂改,认真做好病人健康档案记载。
5、门诊辅助检查结果必须准确、及时;门诊只能开展适宜手术,严格无菌操作。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7、发现可疑传染病人,应及时上报、转院。
8、工作人员要有爱心、有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
9、诊室应保持清洁整齐环境优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10、医师要积极宣传卫生防病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知识。不失时机地宣传普及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性病及艾滋病等为主的疾病防控有关知识,提高群众防病、保健意识。
11、深入居民家庭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健康指导监测。
社区护理常规
分为门诊护理、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
(一)门诊护理:在卫生服务站进行。
(1)做好接诊、分诊、诊治预约等;
(2)配合医生进行健康档案、社区档案的建立、管理以及必要的统计工作;
(3)实施门诊各项护理治疗操作;
(4)提供健康咨询、饮食管理、生活护理建议等;
(5)对慢性病进行门诊随访,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二)家庭护理:在病人家中进行。
(1)根据医嘱实施各项家庭治疗,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
(2)对病人进行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确定护理级别、短期和长期目标)。协助改善病人的康复环境、对自身问题的认识以及日常作息安排,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教育病人家属了解病情,配合工作,参与病人管理,严格落实医嘱执行。
(4)各项护理工作应规范。各项护理操作及检查应详细记录,发现疾病征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5)家庭输液常规
①认真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在家输液可能出现的危险、问题,如非确实需要,应尽可能说服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输液。
②社区医护人员应认真询问患者过敏史,并对输液过程详细登记,保证医疗过程有据可查。
③详细书写输液药品记录,记录上明确输液的药品名称、品种、产地、剂量。若为病人自带药品,病人和社区双方签署输液协议,病人承诺药物来源合法并自愿承担用药后果。
④病人和家属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严禁自行改变输液速度,如出现心慌、憋气、寒战等过敏反应或皮下组织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与护士联系。
(三)社区护理:在社区进行
(1)对特定人群实行健康目标管理,按时随访病人,收集整理有关信息。
(2)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组织慢性病人参与有益的活动。
(3)与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建立并保持良好密切的协作关系,及时全面地了解社区健康需求。
(4)了解利用多种社区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促进社区卫生发展。
社区护士岗位职责
一、在上级业务主管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并做好各项资料
登记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做 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社区居民的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
四、协助医生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做好各种抢救物 品和药品的准备,并妥善保管。
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保健意识。
六、在护理过程中,应细心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经治医生。
社区康复工作规范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建立康复病床,医护人员负责定期入户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疾病好转和康复。
2、充分利用中心(站)内的康复器械,采取针灸、理疗、按摩、拔罐等适宜的康复措施,定期上门指导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3、社区中心(站)要建立家庭病床,有专人负责定期巡视,使病人得到及时的关照和预防、医疗、保健等服务。
4、医护人员对来诊患者或入户服务时对社区群众要随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其用药、饮食及运动,使其早日康复。
5、对社区内的康复人群进行系统管理,定期监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社区民主监督与评价制度
1、公开服务承诺,公开社区卫生人员基本情况,公开收费项目、价格,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2、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3、定期评价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能力。
4、针对社区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整改。
社区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工作制度
一、医务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发现法定传染病必须向当地质控部门报告,特殊疫情根据要求应立即电话报告。
二、传染病报告卡应填写正确、完整,避免发生死卡,倘若出现死卡应尽力复活。
三、有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收集整理好传染病报告卡,专册登记传染病病历。
四、按法定时限向辖区内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报告疫情,递送传报卡。
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新进社区医务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
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本着对病人负责的精神,凡遇到重大工伤和严重交通事故等病情危重的病员,有手术指征但又不能提供有效治疗的外科、妇科及骨折病人,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传染病人、恶性肿瘤病人、精神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以及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人,应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同时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转诊原因,征得病人同意。
二、征得病人同意后,全科医师应填写双向转诊登记薄和双向转诊通知单,向转诊医院提供详细的转诊资料,说明转诊目的,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随患者转交医院。如为危急重病人转诊必须谨慎,应就地抢救处理,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转院。转院时应安排医务人员护送,确保转院途中的安全和顺利。
三、医院负责双向转诊的职能部门接到双向转诊通知单应及时、妥善安排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
四、病人转诊期间全科医师要跟踪随诊,与病人保持固定联系,定期向接诊的专科医师了解病人治疗情况,协助专科医师为病人提供系统完整的医疗服务。病人转诊期间专科医师有义务接受全科医师的咨询,将病人的治疗情况反馈给全科医师。
五、上级医院的住院病人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时,专科医师应填写双向转诊通知单,写明处理过程、继续治疗的建议及注意事项,随病人返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应就继续治疗和预后情况与专科医师保持密切联系,以取得帮助和指导,更有效地指导康复,必要时可再次转诊。
为了更好地做好双向转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上级医院有责任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指导以及带教培训工作。
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常规
全科医疗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全科医生的服务,为居民提供连续、快捷、方便经济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服务,以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广大居民的卫生需求,需要培养和配备较高素质的全科医疗技术人员来完成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严格进行评价和考核。
一、医疗服务包括: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疑难病症的转诊;急危重症的现场紧急救护及转诊;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1、门诊服务。为社区病人提供门诊服务。各项服务要做到专人负责与整体合相结合。
2、家庭病床治疗。对需要住院,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住院或适应家庭病床治疗的患者,建立家庭病床,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负责诊疗,书写家庭病历,进行家庭护理、必要时请专家会诊。
3、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除家庭病床外,对于因卧床行动不便、或其它原因不能到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包括诊疗和家庭保健服务等。
4、转诊会诊服务。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及技术的限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处理的病例,全科医生负责专家会诊,或转诊到上级医院。
二、护理服务:认真做好门诊护理、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
三、预防保健服务:按照预防保健工作制度做好预防保健服务。
四、康复服务。针对慢性病患者、伤残患者和老年患者等人群开展康复服务,使病人在身体、心理等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
五、服务质量保证
1、建立质量管理与控制小组。
2、确定质量评价标准。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4、实行季度报表制度,每半年总结,进行服务效果、效益分析,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六、社区科研
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中不断积累社区卫生服务资料,总结经验,开展全科医疗研究,促进全科医疗发展。
首诊负责制度
1、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危重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和推诿,要立即组织抢救,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如确无抢救条件应陪护转诊。
2、对病人要有始有终,危重病人经抢救后,待病情稳定时方可转院。
3、首诊大大要认真对病人进行诊治,详细了解病史,认真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做好病情记录。
4、首诊护士要热情主动接待病人,安排好病人就诊或抢救,并对病人血压、呼吸、心跳、神志进行认真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
5、对需要连续治疗或抢救的病人,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准确交待病情和治疗情况,并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接班的医护人员及其注意事项。
危重病人转送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对危重病人应及时转诊治疗。
2、重病人经抢救待病情(血压、呼吸、心跳、神志)平稳后才能转诊,要有医务人员陪同,并携带氧气及必要的抢救设备和抢救药品。
3、病人转诊时要一次性搬动(病人一担架一救护车一急诊室一病房),不能随意搬动病人和做不必要的检查,以防病人发生意外。
4、转诊时,要详细写好病情介绍及抢救记录,到医院后主动向接诊大夫介绍情况,交接病人。
5、病人转诊前,要做好家属工作,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经家属同意签字后及时转诊。
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带口罩、帽子,做到衣帽整洁。下班、就餐等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处置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三、诊疗室和处置室应定时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四、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床单、被服、枕套 等要经常换洗,遇有特殊情况,及时更换。
五、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应衣帽整洁,严格无 菌操作,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
六、无菌物品设专柜放置,有菌物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七、坚持定期清洁、消毒制度,地面采用湿式清洁。
八、1、医疗废弃物应分类装入特种垃圾袋(黄色),放入
特种垃圾桶内。
2、浸泡后的污水需用0.5%的漂白粉消毒后,再
倒入下水道。
3、接触患者前后要用0.1%“8 4”浸泡或用肥皂洗手 流动水冲洗。
4、发现传染病患者,必须按规定时限上报疫情,并
按常规隔离。
药品管理制度
依据《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药品管理应按照“足额管理、合理使用、加强周转”的原则,实行“金额管理、重点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
1、药品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
2、购进药品应由经管人员提出用药计划报上级领导批准后统一购买。
3、购进的药品应是国家批准的药品应按品种、规格、数量、标签、有关证件等方面质量要求进行验收,并登记在册备查。
4、药品的贮藏、保管要符合有关规定,以确保药品质量。
5、要按有关规定配备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并加强效期药品和精神麻醉药品的管理,防止滥用和浪费。
8、调配处方要加强核对,计量要准确,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9、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
10、要定期盘点,做到帐目相符。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1、医疗设备要有专人管理,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填写记录,贵重精密仪器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保养措施。
2、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填写检修记录。
3、理人员要不定期对仪器设备的保养情况,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4、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制度,以身作则,爱护仪器设备,任何人无权随意送人或外借。
5、需报废的物品,需办理报废手续,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
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常规
包括:健康教育、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及特殊人群的保健等。
1、健康教育:(同健康教育工作者常规)
2、计划免疫:健全各种表、薄、卡、证,填写无误。按照免疫程序和用苗计划,领取、登记、保管各种疫苗。对社区儿童建卡率、“五苗”接种率、符合率达标。对疫苗执行冷链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好安全接种,注意观察和处理接种不良反应。
3、传染病监测、报告、记录、转诊、随访等管理任务。作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4、人群的保健:
(1)孕产妇:提供常规保健,并针对妇女的常见病进行普查和防治。
(2)儿童: A提供常规保健,并对儿童的常见病进行普查和防治。B开展生长发育和行为发展监测,进行心理发育指导。C营养指导。D健康生活习惯教育。
(3)青少年: A常见病防治 B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C帮助解决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问题 D吸烟等不良习惯的矫治 E进行提高对考试等压力事件应对能力的教育
(4)成人:针对职业等危险因素提供相应的保健。探索成年人的周期性健康检查的适宜项目及操作,对成年人进行周期性健康检查。
(5)老年人:常见病防治:生活质量评价与促进;并针对空巢期、退休期等各期的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保健。
(6)新婚夫妇:计划生育、避孕、性生活等咨询服务。
5、慢性病管理:对社区常见的慢性病进行专门管理,包括针对慢性病及结核、肝炎等常见传染病、精神疾患等的健康教育,做好三级预防,避免和减轻并发症和残疾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1)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2)定期组织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咨询和义诊
(3)建立慢性病管理卡片
(4)以家庭为单位对慢性病进行干预
(5)计算机管理
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措施
服务差错及医疗事故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危的大事。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并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范医疗行为,减少服务差错、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2、加强医务人员安全行医的意识,经常反复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范。每位医务人员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中心(站)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以减少技术差错事故的发生。
3、医生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人认真问诊、检查、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认真书写门诊病历。
4、护士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对病人进行认真、耐心、温馨的治疗和护理,违反操作规程者给予处理并与经济挂钩。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坚决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加强医疗服务中“三个一切”的教育,增强每个医疗人员的医疗道德修养和责任心,避免责任差错事故的发生。
7、建立医疗差错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登记、上报、处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8、把好进药关,严格主渠道进药,防止进入伪劣、失效、不合格药品和医疗用品。
9、对危重病人要立即组织就地抢救。必要时会诊,待病情平稳后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10、医疗事故小组要经常检查环境卫生、消毒、药品、处方、一次性医疗用品,凡病人诊断治疗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纠正。
11、发生差错或事故后,应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把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按医疗事故差错报告处理程序及时上报。
12、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要立即封存原始资料,严禁伪造、涂改销毁,以备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13、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14、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差错事故发生的宣传教育,树立医疗安全思想。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一切差错事故发生。
2、易燃、易爆物品及氧气瓶、电源和防火设备必须定点存放,责成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
3、毒、麻等限制药品标签醒目,抢救用物品固定基数,专人保管,定时检查及时补充,并要有登记。
4、精密器械、急救药品要有使用说明卡及清点交接记录单。
5、社区观察室、卫生间等地面要干燥无污水,防止病人滑倒致伤。
6、掌握病人心理变化,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
1、认真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执行差错登记制度,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
2、医疗纠纷将作为诊所机构校验、年终考评、优胜劣汰的一项重要依据。
3、发生医疗纠纷必须及时上报,并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不得隐而不报,更不能以一赔了之求息事宁人,应依法通过医疗鉴定解决纠纷。
4、发生医疗事故,据等级和情节,可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处理。
5、社区卫生从业人员负有医疗过失责任或擅自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卫生部门将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资格或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以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应将纠纷的经过、责任、处理结果等认真整理并书面总结及时上报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计划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我站将做好如下工作:
1、继续完善社区和个人的健康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体系,对各类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本区患者信息跟踪卡,掌握本区居民健康情况的变化,并对种类患者作出及时的健康指导。
2、我站将对社区居民做好保健.预防工作,做到居民去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与大医院挂钩,配合。根据我区育龄妇女比较多的特点,我站将重点开展生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避孕知识的指导咨询工作,中大力度,在我区宣传我国计划生育法规,加强对计划生育的监督工作。
3、我社区流动人口多,为了保障这些外来人口的健康,我站将设立外来人口健康信息跟踪卡,免费为要求健康检查者提供检查。
4、我站将增加办站投入,改善站内就诊条件。引进专来技术人才,提高本站医疗质量,使医疗和护理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5、在上级的关心及支持下,我站拟按照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指示,扩大服务规模,完善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面积,增加医疗设备,增加实验室检查及化验设备,力争更好地完善社区服务工作,把工作做到实处。
【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制度文档】推荐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种制度11-20
6.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质量管理制度07-17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勤制度11-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11-29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06-25
大城子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11-07
社区卫生服务站讲座05-28
社区卫生服务站控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