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整体化教学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整体化教学(精选8篇)

小学英语整体化教学 篇1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课时、各板块做到整体教学创造条件。(2013,韦薇,学科教学探索)

单元整体教学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源于“全语言教学”观,它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媒介。鉴于此,英语语言学习不应人为地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割裂开来进行。语言运用是一个整体,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赋予“语言”以意义,即根据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去教授语言,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词汇教学为例,词汇学习不仅仅是知道词汇的词义(what it means),学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when to use it),以及如何用这个词(how to use the words---which form to use, and in what context)。

“全语言教学”观带给教学的重要启示是: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为学生设计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者。

教学内容适宜以整体、综合的方式呈现,积极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现其学习、生活和思维发展的价值。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基本遵循这一理念,以单元形式呈现。教材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整体框架,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为什么要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

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1.教材是以单元或模块为循环设计的。

大部分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话题统帅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单元内各知识的呈现,复现实现循环。2.利于将教学内容整合。

易于将话题、语法、句型及词汇等内容贯穿起来; 易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 易于帮助学生整体地接触、感受、理解语言,而不是接受一些单独的、零碎的语言现象,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完整的语境;

 易于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能够得体地使用语言。

3.利于课时任务的均衡优化。

整体性策略是强调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得通读整个单元,把握整个单元的功能、话题、关键词汇、重要句型、文化意识、语法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和调整课时。然后根据单元的整个内容,综合设计,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任务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这样设计下来,课时与课时之间不会出现脱节现象,知识、话题等就可以一脉相承了。4.利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

整体性,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特点。当我们从单元整体看教材时,视野会更宽广。不仅看到的是语言知识结构和需要培养的语言技能,也要关注教材涉及到的文化,所体现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情为纽带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情景链,让学生融入。

通过联系整个单元及整本书的内容,教师将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通过适当的情景,巧妙地设计到课堂中去,使学生不断地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新的内容,在旧有的知识体系中构建出新的知识系统,同时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要分析教材哪些方面?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下)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 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教材的知识体系,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成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是教学过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为此,教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话题内容的整体性、语言 4 知识的整体性。在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架构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

思路: 梳理教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大信息量是新教材的一个共同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不能深入细致的研读文本,是很难教的得法,教的得体,教的生动,教的有效的。针对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梳理教材,理清主干,提炼文本,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方法: 教师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各课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能辐射全篇的“切点”,以此切入统领整个单元,逐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思路清晰的走进文本,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建立联系,使相关的语言知识从独立的点串连成线,这样教学内容从并联走向串联。那么语言知识就会变得繁多而不零碎,分散而有序,相互之间就会因为存在某种联系而形成网状的、立体的语言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建构。

学生接触到的与某一话题相关的材料越多,就越能接近自然语境,所学内容就越易理解,记忆也就越深刻。尽管话题相同,但不同的材料提供的语汇不同,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他们就越能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信息网,以后无论是听、说、读或写,都有大量的新鲜语汇可供使用,运用起来也就更灵活。同时,由于是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学习起来更容易,因而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

在单元话题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每一课时的具体内容。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同时,在不同的课时,又有不同的语言技能培养的侧重。2.单元内各课时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整体进行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确定基于单元的课时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实现单元各课时目标的螺旋上升。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全面、综合达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3.围绕一条主线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任何教与学过程中,都应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即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如果能尊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能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为学生的“学路”,达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如何选择教学主线呢?这条主线应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

教师分析要围绕核心语言,在话题下延伸和拓展,抓住主题设置语境,既从语言运用角度出发分析单元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话题分析的步骤:分析出属于课标中的哪个话题类,有时是非常清楚的,有时就不够清楚,需要分析和归属;在确定了话题范围后对话题包含的层面进行梳理;对前面学过的单元中涉及的相关话题内容做出总结;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范围。

4.语言实践活动贯穿,让学生快乐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题,每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要考虑的不仅是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习得多少知识,要更加会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从多方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数文本都蕴涵着一条情感主线,如趣味点、育人点等。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教材的情感教育资源。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材分析利于教师对教材有效开发和利用,利于教师更好盘活单元或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教学语境创设,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及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等奠定基础。这要求教师对某一单元,某本教材,某套教材都有适度的整体把握能力。1.什么是概念图?

所谓概念图,就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具体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话,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直观的话题概念。分析课例:

2.在哪些教学环节能够使用概念图?)可以用在对整个单元目标的制定方面。例如,在杨朔老师的这节课上,概念图的中心图像就是 London,单元整体目标分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当然,这个单元整体目标的制定也可以用表格来绘制,但是相比较而言,概念图更加立体、直观,如挂钩一样,把具体内容和话题层层链接,使人一目了然。)概念图也可以用于每个课时的教学流程方面。)概念图还可用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脉络的梳理方面,可能这是需要学生回家完成的内容。)在课上,教师更可以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突破重点难点。因此,在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语言结构关联分析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概念图。

3.如何运用概念图建立相关内容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确定单元的话题是什么?如赵立英老师的单元话题是: Body parts ;杨朔老师的单元话题就是“伦敦”。

其次,我们要像两位老师那样,做好学情分析和学情调研。学情分析是做好单元整体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目标制定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词汇、句型已知情况,未知情况;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已有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分析。在做好以上内容后,教师要打通课时,从单元的角度来设计这个单元的目标,即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把每个目标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在概念图上逐一罗列出来。然后看一看如何调整、重组具体内容,使它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纳入每个课时的教学中。例如杨朔老师这节课,就把伦敦的名胜 Tower Bridge 从第二课时调整到第一课时,Buckingham Palace 从四年级的教材中调整到三年级的教材中,均归入 Sightseeing Tour。这样的调整,使伦敦的“著名景点游”更加充实。

最后,教师就可以用概念图具体地完成教学流程。根据单元话题,教师尽量使每个环节之间,以及每个环节和话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都是呼应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例如在下面的概念图中,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变成一次精彩的“伦敦游”,从外在的“ Sightseeing Tour ”到内在的“ Food Tour ”、“ Museum Tour ”、“ Art Tour ”。在不同的游览中,都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对这些景点、这些食物、这些艺术品进行描述,落实本单元的知识目标中的“学会用形容词来描述物品及地点。”

所以,概念图把话题、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串联,层层深入,形成网状的知识链。建立横纵相向的联系,横向加宽,纵向加深从并联走向串联 4.怎样借助概念图提升学生语言技能?

概念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结构。看似散落的语言知识,其实都有一条或明或暗的逻辑线索。帮助学生理清这条逻辑线索,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语言技能,对学生的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杨朔老师这节课上,就有利用完成后的概念图,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活动。概念图上关键信息的提示,降低了口语表达的难度,使学生在提示词的帮助下,很好地完成了口语表达的任务。

在这节课上,杨朔老师引导孩子读了一些小的语段,然后把这些语段的内容,还原成 Food Tour, Museum Tour, Guide Tour 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把零散信息进行逻辑化分类,对提升孩子的阅读技巧是非常有益的。

小学英语整体化教学 篇2

1 整体语言教学及其理论依据

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当时学者们对中小学生学习母语时在自然环境中如何习得其语言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在英语作为母语的教学中开展了整体语言教学。后来,学者们逐渐将这种教学理念推广到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

整体语言(whole language)从字面上看是指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as a whole,即在学习和教授过程中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它强调的是一种教学哲理(education philosophy)(戴炜华)而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技巧,是一套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及其教学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Goodman,K.在“I Didn’t Found Whole Language”一文中写道:Whole language is producing a holistic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which uses real,authentic literature and real books.It puts learners in control of what they read and write about.But it also produces new roles for teachers and learners and a new view of how learning and teaching are related.Whole langue reemphasizes the need for curriculum integrated around problem solving in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 with pupils generating their own questions and answering them collaboratively.Whole language revalues the classroom as a democratic learning community where teachers and pupils learn together and learn to live peacefully together.(Goodman,1992:196)。

根据Goodman的观点,整体语言教学原则强调:1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整体性的,因此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将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2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环境及以培养。3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因为语言是学生在通过语言和关于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这一切均在真实语言事件和读写能力事件的语境中同时发生的。

2 实施整体语言教学原则的意义

整体语言教学所提倡的重内容、重整体、重综合技能的教学思想对外语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所提倡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同时培养的原则也符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思路。此外,整体语言指导下的教学模式须围绕主题单元实施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有利于将一个主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反复出现,这样,学生便会有多次机会把以往的知识和个人的经验及体会与正在学习的各项任务自然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的运用当中学会语言的终极教学和学习目的。

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中综合英语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必修课。以杨立民主编的《Contemporary English综合英语》为例,本教材(1-4册)中每个单元均按一个主题单元模式设计,如,课文A、课文B虽然内容不同但所反映的主题却是一样的,另外,课后所有练习也与每课主题相关,尤其是最后一项任务即写作练习,其主题既与课文主题相关同时又于学生的情感、个人经历相吻合,而且其它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教学及学习任务也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因此,选用本教材便为实践整体教学原则提供了前提条件。就教学模式而言,整体教学原则指导下的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如:听-说-读-写;听-说-写-说;说-读-说-写等,无论哪种模式,其宗旨均在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 实施整体语言教学原则的过程

现以本教材第二册第十课为例探讨整体语言教学原则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指导性应用。在具体的实施中,本单元分为四部分,每个部分采用不同的模式,它们是: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和拓展活动(expanding activities)。

1)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在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中,本单元主要依据以下模式:听-说-听-说-读-写。这一环节旨在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是与课文主题相关话题的预热倒入环节。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阶段活动内容的设计尽量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或个人兴趣点为出发,以贴近课文主题内容为根本。

《综合英语》2第十课主要讲述两姐妹不同的人生观和其一生不同的经历。具体操作如下:

听——首先让学生听或看与主题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或录像,如拾荒老人资助贫困生的事迹;“背包客”边打工边旅行的故事等,以此引导学生对即将展开的话题进行“头脑风暴”活动,根据内容笔者会向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

What do you cherish most in your life?

Do you agree that poverty makes a man mean?

What’s your life ambition?

Is happiness greatly in relation to a big sum of money?等。

说——思考和努力组织语言回答这些问题则促使学生积极联想并且开始主动参与对个人理想、人生观、幸福观、金钱观等主题的讨论。

听——“头脑风暴”活动之后,向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及背景借以拓展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吉普赛人等。

说——在阅读正文之前就课文题目“the Richer,the Poorer”,笔者运用导入式提问学生,如: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of the text?

How is a richer person poorer?

In what way is a rich person poorer?

Who is richer and who is poorer in the text?等。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心理期待,渴望得到合适的答案。这种设疑、预测式的提问使他们对即将阅读的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他们阅读课文的欲望。

读——在充分调度学生积极性后,播放课文录音,并要求他们同时跟读课文,这样既熟悉了文章大意又纠正了自己的发音。

写——分为两部分:一是要求学生借助词典写出生词的英文解释,本课中的生词大约有十个左右;二是就这一环节所讨论的主题写一段约60至80字的段落,旨在促使学生运用所获信息,训练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如: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at“It is not how much we have,but how much we enjoy that makes happiness”?Answer the ques-tion within 60-80 words.等。

通过读前活动,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确立了阅读目标。这些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

整体语言教学原则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步发展。在读中活动即学习整篇课文的重要活动中,对其教学模式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原则,其目的旨在通过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对文本进行细致阅读,并以此为手段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阶段教学模式设定为:听-说-听-说-写-读-写,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分段朗读,每段读完之后教师针对所读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及时回答,有的段落在朗读之前先提出问题,使学生有所预期地朗读并思考,针对课文语篇所涉及的问题,笔者多采用了展示性问题(提问者已知的问题),如:

What made young Lottie desire money so much?

What was young Lottie’s life dream?

What might be young Bess’s life ambition?

Why were Bess and her husband like gypsies?

What was their marriage life probably like?

What does“the end”in paragraph33 imply?

Is it possible for Lottie to transform into a lady who is over sixty to lead a life similar to her sister?Explain why.等。

这种一问一答的活动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参与思考,更重要的是这

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不难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因此学生则自然而然地运用文章中的关键词并通过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来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这样,他们基本上能够以准确或恰当的方式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一课堂活动不仅促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的了解,更为他们提供了使用所学语言的机会,引导他们更有意义地运用新学语言形式进行交际。通过对课文的问答活动,学生得到了交际实践和表现的机会,这样既达到了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的目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为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好了铺垫。

接下来教师通过引导、分析、推理、归纳、讲解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文章、写作特点及技、巧修辞手段等。这一阶段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一听-说为主。在组织学生就这些内容展开分析、讨论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这些思维活动,在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的同时,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点对点式的对比对照(point-to-point comparison and contrast)写作手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当然在掌握语篇的基础上,对语言形式的操练也是本阶段的重点项目之一,包括重点词汇、结构复杂的句子、语法难点等。具体教学活动中模式是:听-说-写-读-写,内容包括分析讲解、英汉翻译、情景造句、学生自由造句(要求先写出完整句子)等多种教与学的活动。采用这种在语境中学习具体的语言形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而且对所学的语言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也会对此掌握得更加牢固。

为了践行整体语言教学原则,在读中活动中除听、说还强调了读、写技能的训练。如在分析Lottie与Bess不同人生观及生活方式时,笔者要求学生运用point-to-point comparison and contrast技巧再读文章细节,并用相关词汇与句型描述姐妹俩的不同。笔者在这一环节中给予学生具体的写作指导诸如从课文中找出姐妹俩人生各个时期的不同点,再针对每个时期两人不同的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谋生手段、生活状况、个人阅历及其精神和物质财富等方面进行对比,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句型和关联词语的方法等。总之,所有的读中活动不仅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而且始终贯穿了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

3)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

本单元的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以写-说-听-说为主,读为辅的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后所有练习。这些学习任务大多要求学生利用词典等工具以及通过整理课堂笔记等方式完成本单元包括构词练习以及重点词汇造句、语法、句型、写作等方面的各项书面学习任务。同时,对课文主题、写作方式、修辞技巧等加以总结并要求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首先准备了一些参考性问题(即提问者不知道具体答案的问题)为讨论话题,旨在使课堂上有更多更自由的交流,如:

For what purpose does the author shed a lot of ink describ-ing how Lottie beautified everything including herself for the wel-coming of Bess’s return?

What do you think were Lottie’s regrets in old age?

Which lifestyle do you prefer,Lottie’s or Bess’s and why?等。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为了组织好语言更好地展开讨论,学生会再读课文相关段落,从而促使他们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因此,对这些话题的讨论既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4)拓展活动(extending activities)

本单元的拓展活动依然以整体语言教学原则为指导,同时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中的学习任务有学生相互协作完成和独立完成两部分内容。根据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话题,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期间他们交流各种意见,之后,学生则针对这些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如:

Do you agree that happiness is somewhere between too muchand too little?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A light purse makes a heavy heart.等。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篇章结构、了解写作技巧以及学习重点词汇等输入活动和口头表达、写作训练等输出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学生对综合英语的学习兴趣明显被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4 教学体会

在整体语言教学原则指导下的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分别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我校采用的综合英语教材即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1-4册)每册共15个单元,均按不同的主题设计,每个单元约两周左右完成,教师按照主题设计整个活动。这种主题单元教学模式为实施整体语言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材所有内容;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仔细挑选所用学习教材;认真设计所有教与学的活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还要检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及他们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其次,在实施整体教学原则的过程中教师须充当多种角色,即教学任务的实施者、课堂活动的总设计师、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解决困难与问题的帮助者等。这些要求使得教师不仅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更要具备奉献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和爱心。

另外,整体语言教学原则的实施对教与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压力。学生的角色现在是教学与学习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因此,他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以听为主的课堂学习习惯,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须树立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学习观念和自我终身学习的理念。

总之,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研究及实践活动表明整体语言原则指导下的综合英语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重内容、重整体、重综合技能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连贯地参与所有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并尽可能使他们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实践语言知识。此外,所有精心设计的活动则促使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与其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紧密相结合。这种方式为他们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从而为其目的语的习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摘要:整体语言教学原则提倡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将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环境来培养,而且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因为语言是学生在通过语言和关于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这种教学思想对外语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符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思路。该文拟从作者如何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从整体语言教学为原则指导本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入手,阐述整体语言教学理念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和实践经验,探讨整体语言教学原则对训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研究及实践活动表明整体语言原则指导下的综合英语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重内容、重整体、重综合技能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而且这种方式为学生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从而为其目的语的习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整体语言,综合技能,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Goodman K.What’s Whole Language in Whole Language[M].Portsmouth,1986.

[2]Goodman K.I Didn’t Found Whole Language[J].The Read ing Teacher,1992.

[3]戴炜华.关于整体语言教学[J].外语界,2001(1).

[4]杜文静.“提问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6(1).

论小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篇3

Activities)、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讀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课前预习,有的放矢→围绕课题,趣味导入→问题引导,整体教学→总结升华,适当拓展练习——文化渗透,策略

指导。

一、读前活动:课前预习,有的放矢;围绕课题,趣味导入

1.课前预习,有的放矢

小学英语课文中的阅读文章多是图文并茂,可以让学生捕捉图片传递出来的信息猜测文章的大意,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然后告知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了解基本内容,并布置学生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对一些生词进行预习。

2.围绕课题,趣味导入

小学英语高段的阅读教学多以小短文形式呈现。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并配以精美的图片。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使用学生可理解的简单英语,通过问题、介绍、说唱以及TPR等多种形式趣味导入相关话题。

二、读中活动:问题引导,整体教学;总结升华,拓展练习

1.问题引导,整体教学

教师应从整体教学入手,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预习时准备的问题;而后,教师可采用图片、录像和课件等形式阅读内容,或让学生自读课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能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语言操练。在语言操练过程中,要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句子的表层意义,更要注意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与文章内容及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2.总结升华,拓展练习

在教授完课文以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达到基本的能力培养目标。为了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有必要向他们提出更高一级的练习要求。例如,(1)复述课文,给出文章的关键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复述课文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的能力;(2)总结文章内容,启发和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闪光点,如:一些对学生学习及生活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或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话题,展开讨论;(3)课本剧表演,将文章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分组合作,分角色扮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既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读后活动:文化渗透,策略指导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外国文化的介绍。要鼓励学生多查资料,增进其对英语国家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了解。除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外,影响阅读理解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认知策略,包括猜测词义、预测、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总结等阅读策略。

小学英语整体化教学 篇4

整体教学是以整体课程思想为基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就整体课程而言,它出现自1989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一套理论,同时它又不止于课程形态,更是对理想课程的愿景以及一种规划。尊重所有的学生,追求课程的完整,创建完整的教学,发扬艺术的价值,实行集体的语言和打造集体的教师,从而进一步教育出综合素质的人是整体课程的追求。基于整体课程的思想,整体教学本着互相关联以及整体化的原则,重视学生智力、身体、心灵、情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既有知识的完整性又有学习的完整性,结合了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育实际,使数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小学生对《数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素质。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教学大纲等,把小学《数学》书本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相互交织的知识网,使教学贴近现实生活,逐渐将课堂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笔者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实施整体教学的建议。

1.挑选典型的数学案例。在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的数学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十分关键。教师要尽量选择容易看懂且和课堂上讲授的教学知识紧密相联的案例。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学理论、现实生活布置恰当的习题,在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主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变为自己实际中需要的东西。例如,脑筋急转弯、数独、魔方等一些常见的益智游戏也应该被小学数学教师带入课堂,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

2.选择趣味的课程材料。课程材料的挑选要尽可能选取适合学生、趣味丰富的教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体会到乐趣;另外,教师在整体教学中要着重注意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把数学学科的各个知识点紧密串联起来,逐步地深化整体教学,尽快达到整体教学的目标。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自己不断探索,进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小学生在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模式下,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很容易把各项数学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交织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3.加强小组学习和多样评价。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内容十分宽泛,在学生自己努力的同时,教师也要适时配合。小学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们建立学习小组,几个人一起学习,对课堂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小组学习成绩的评定能激发小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小学生整体表现的评定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个小组讨论数学知识整体表现的评价,评价标准为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知识的分析把握、课程材料的自身理解、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情况以及各小组之间相互问答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设计情况的评定,评价标准分为趣味性课程材料的选取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实际教学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和传授、教学对小学生起到的作用以及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情况等。

4.注重交流与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进行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和别的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在与其他教师沟通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弥补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改正教学过程中不好的方式方法,继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与小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小学生对课堂整体教学的认知、接受程度,以便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握整体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的途径,能让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尽快地得到深化,并拓展开来。

对“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全面开展,必须以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为基础,紧密联系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的整体性。在整体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整体课程形式,更重要的是形成整体教学思想,逐步完善小学教师的整体教学的观念,更快更好地完成整体教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更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安县申银万国招携希望小学)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篇5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应该培养只会考试的人,我们的社会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数学家”。绝大多数学生都将最终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不管他中学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参加劳动,他在中学所学的知识都应该是“有用的”,而且是经常用,所以上不上中学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强化和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应该成为评判一堂数学课的重要依据。

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的纵向联系。数学本身就是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一部罗曼蒂克史,它的情节是曲折的,是跌宕起伏的,后面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中,可使原有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的横向联系。数学绝不是只为自己建造起来的一座空中楼阁,很多数学知识和数学分支原本是根据生产的需要,或者是由数学的只弟姐妹――物理和化学的需要而引入的:比如“微积分”,不就是牛顿在计算“万有引力定理”时发明创造的嘛。所以摒弃封闭的学科概念,把数学溶入理科教学的大课堂中,才是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再次,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数学建模是一种很好尝试,学习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将来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指导生产,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数学教学应该把课堂目标由“学会”转为“会学”,自主学习才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和宝贵的,因此,教会学生“会学”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自主学习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可以享用一生。

小学电教一体化教学论文 篇6

平鲁区启明实验学校——杨秀萍

【摘要】: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视听手段,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关键词】:电教手段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小学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学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线性输出的模式,集声、文、色、形于一体,从而使知识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也更丰富,有助于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完整、准确地理解知识,有助于教师明显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益,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利用电教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呢?本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认真落实,有利于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运用电化教学,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好一个人的问题。旧的教育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常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把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与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的教学目标。

运用电化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因素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教学技术变了,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而有所不同。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的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引导思维”、“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媒体既做了感知的对象,又做为认知的途径。教师角色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直觉,帮助学生吸取、探究各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抽象和归纳。而学生的地位也由原来的处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所有这些变化,就是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运用电化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

二、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电化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努力创造一种适合每个儿童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而不能挑选适合我们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儿童。所有儿童的共同特点就是童心、童真、童趣。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意人的发展、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这一教学媒体的综合性、新颖性、艺术性、趣味性等特点,还学生一个童心、童真、童趣的天地。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视听手段,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电教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基础。

以语文教学为例。对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否,其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学生看投影、听配以音乐的课文朗读,音乐烘托课堂气氛,投影画面作用于学生的眼睛。听着朗朗上口的课文,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烈兴趣。同时,投影画和配音音乐有利于学生们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结合投影画面,老师再适时地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引导和指导,整堂课,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十分活跃,情绪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课堂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三、利用电教手段,发挥学生感官功能

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使其在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知识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感知,表象和概念三个认知阶段。感知是分析思考的起点。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运用投影、幻灯、录音机等电教媒体,导入授课内容,并在媒体演示前、中、后适时地提示该课的重点及难点,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让学生通过看、听、说等方法及时、准确地形成表象,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进而由表象顺利地形成新的知识概念。同时也使得教学重点化难为易,提高了课堂效益。

四、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课堂各种因素经有机的搭配和组合,形成了一个课堂结构系统。以《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为核心,把运用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媒体(如挂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展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途径,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求知,构建新的认知结 构,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讲评课为例:按以往的教学方法中课堂结构是以教师为主体,把带有共性的病句教师逐句进行分析,更正后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堂课下来,课堂死气沉沉,枯燥乏味,老师和学生都感觉非常疲劳,而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就不好说了。如果结合运用电教手段,改善优化课堂结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首先教师把病句投影,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教师适时投影修正后的范句,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课堂结构把教师的分析和板书的时间让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经过表象、对比、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在探索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既培养了学生分析、思维、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浅析 篇7

关键词:中学英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课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学生接受信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将一篇课文分成若干部分, 逐字逐句地翻译和讲解, 将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对课文中出现的语法和词汇的分析上, 形成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边听边记录笔记的课堂状况。这种课文教学法使整篇课文“支离破碎”, 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录笔记, 失去了自我思维和发展的空间, 不利于语言技能的提高。

对中学生来说, 每一篇课文即是信息的载体, 又是“四项”语言技能训练的综合材料。课文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论》中提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的整体。要认识事物, 就要研究和认识它的所有方面和一切联系, 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教学一篇课文也应遵循“系统论”原则。英语课文整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保持了课文的完整性, 注重运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符合语言教学规律, 这有利于训练学生对篇章结构分析的能力, 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和改善。

一、做好课文导入

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 首先要求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的整体内容上,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文角色, 使课文教学成为教师、教材、学生互相作用的积极过程。在导入新课前, 教师应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课堂上,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口语交际法等教学方法, 展示课文相关图片, 播放课文录音, 用英语介绍课文背景知识和文章大意, 或介绍作者生平, 与学生进行关于课文内容的问答等。做好课文导入, 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限时阅读课文

叶圣陶说过, 径直讲课不如布置预习, 径直讲课不如提出问题, 让他们自求得知。在学生做整体阅读之前, 教师应先明确要求, 限定时间, 并作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指导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

1.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段;

2.指导学生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3.指导学生找出课文情节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抓住课文逻辑线索。

同时设置必要的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 例如, 判断对错 (true or false) 和阅读后回答问题 (questions and answers) 、句意排序、归纳段落大意等, 采用形式多样的阅读理解题目, 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检查阅读理解程度

通过检查学生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逻辑关系, 以及阅读前给学生设置的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 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让优等生回答较难的问题, 启发他们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程度稍浅的学生回答较浅易的问题, 并鼓励他们不怕出错。当学生回答有误时, 教师应耐心启发引导, 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 使其增强信心, 提高兴趣和热情。

某些重要的数据及一些常识性的问题的练习和检查, 要在后续部分加以补充和完善。另外, 要求学生找出每段课文的主题句, 划分段落并总结出段落大意, 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四、部分深入学习

英语的词汇和句型融入一篇课文之后, 能够表达出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 因此, 在课文整体教学的同时, 还要注意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学习, 这是整体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对整体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后, 再通过必要的语言知识讲练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对一些词语句型作必要的对比归纳, 将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讲练的原则是精讲多练, 严格控制讲练时间, 讲练的方法有先讲后练、先练后讲、边讲边练等, 通过翻译、造句、选择、改错等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点。在讲练过程中还要注意三个结合, 即结合词汇学语音、结合句子学词汇、结合课文学语法和句型。

五、整体深层理解和综合训练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立足全局, 集语言知识和课文深层理解为一体。

1. 复述课文。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可借助幻灯片的图画、关键词提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述, 即给学生提供完整的信息和内容, 增强感性的认识。然后, 要求学生就课文开展复述或两人问答, 引导他们在听说训练中理解整篇课文, 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做到理性输出。

2. 语言知识的综合训练。

让学生续写课文情节, 或以课文为基础编写完形填空, 同学之间互考, 并相互检查, 这不失为一个检查语言知识的好办法。

3. 补充阅读。

为贯彻中学阶段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 除课文外还要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的阅读篇章, 提高其阅读速度, 熟练其阅读技巧, 培养其阅读能力。阅读篇目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或相近, 篇幅适中, 词汇量适中的篇目作为补充, 以拓展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总之,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做到由粗到精, 由浅入深, 由领会到表达, 逐层深入的过程, 全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符合大纲精神, 也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实施课文整体教学时, 有些步骤不一定在课堂上进行, 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完成。英语课文整体教学, 是一项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活动, 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又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

[2]魏宏森, 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小学英语整体化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方略初探

一、语音、词汇基础教学

依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对一单元的语音、词汇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枯燥乏味,注重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认读单词,然后就本单元的个别词性、词义、词的数及各种词的构成进行延伸,还可利用口头形式进行造句游戏,接着进行语音归纳游戏,写出尽可能多的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或者根据音标写出字母(字母组合发同一个音的)或按单词的字母个数来编排。最后利用一点时间就练习册提供的资料进行一些基础训练。这种课快节奏、高密谋并穿插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让他们主动去思维,锻炼记忆力、反应力和归纳能力。

二、单元重点听说训练课教学

将一单元的重点词组、句子、口语,以话剧或小短文的形式集中在一起进行重点讲练。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单元的重点口语内容为主导,辅以已学过的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①听:训练的目的是欣赏内容,获取信息,培养听说习惯和技巧。可以是听——回答问题;听——模仿语音、语调;听——抓关键词;听——复述;听——表演;听——画;听——写等。

②听说:听说能力的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可以采取值日生报告——这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每天两人,报告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出勤、天南地北、师生交心、开心一刻等,鼓励学生把已学会的知识运用到报告中。

③增加单元话题:每个单元结束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单元内容,布置一个供学生练习的话题,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具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④建立口头作业制度,增加口试项目:口头作业相当重要,应每天坚持布置口头作业,按学生四人小组进行活动,第二天进行抽查。

三、语法讲练课教学

对于语法教学,采取“语法提示、集中教学”办法,可就一单元或一学期出现的语法项目进行集中讲授,方式上采用讲练结合。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一定的语言、语法知识对流利口语的形成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每项语法都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视具体情况,并不是每单元都要进行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在讲练过程中要与品评教学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学好语法是更好地为口语交际服务,语法教学要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必须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思维去找出事物的本质,不但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容易。

四、对话、课文整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四种技能的训练应落到实处,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始终处于主角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想。这样教学,节奏快、密度大,形式多样,提高教学效率,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面,加速知识向能力转化。具体操作如下:

(一)着眼于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课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阅读的过程是主动积极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全篇大意的能力,让他们经过教师的指导反复接触全文,了解大意和要点,获得文章所提供的全部信息,从而抓住主题,明白文章所阐明的道理和作者的的言外之意。因此,教师要善于疏导学生寻找段落的主题句(也就是段落的中心)和全篇的大意。

(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经过一次次接触课文,理解不断深化。教师应该针对课文的段落和情节设计问题,先一般疑问句,后特殊疑问句,进而是展开性的、跨度较大的、能深化学生认识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三)课文整体教学并不回避语言的知识的讲授,但是讲解分析词句的目的也还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必须放在学生已理解了全文大意之后进行。知识讲授也有一个讲和练的关系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练。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既要讲透也要练好;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就可以少讲多练;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或者暂不是重点,就讲清楚少练或暂不练,以后逐步加深巩固。在目前班级学生偏多、无条件小班上课的情况下,教师更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语言知识,发展交际能力。课文教学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每个课时都应该有听、说、读、写的活动,当然,每节课应该有所侧重。

五、答疑解惑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寬学生思维空间,发展能力。教师在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时,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巩固性练习

此环节在单元整体教学后,解答了学生疑问,排除了学生学习障碍的情况下,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确定好,要练得既精又透。练习的内容可根据单元内容重点、难点来确定,如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本单元的重点话题等。练习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分组操练、扮演角色、编对话、讲故事、做游戏、复述等。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训练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方技能,并进行多层次的运用,使这种技能进一步发展为交际能力。

七、总结检测

上一篇:世界主要节日下一篇:民政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