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观潮》文学赏析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 篇1

《瑞鹧鸪·观潮》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前言】

《瑞鹧鸪·观潮》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弄潮儿在万顷波中自由、活泼的形象。下片写钱塘江退潮,弄潮儿唱起“使君诗”作为送潮曲。此词语言平实,亲切有味,用笔精炼含蓄。

【注释】

⑴踏浪儿,参加水戏的选手。孟郊《送淡公诗》:“侬是清浪儿,每踢清浪游。”

⑵山简:字季伦,晋时人,好酒,《晋书》记载当时的儿歌嘲他“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⑶浪婆:波浪之神。孟郊《铜斗歌》:“侬是踏浪儿,饮则拜浪婆。”

⑷欹,通欹,倾斜。

⑸底,什么。歌底曲,唱啥子歌曲。

⑹使君,指杭州太守陈襄。是日作者与陈襄同游。陈襄字述古,在当时也是有名的诗人。

【翻译】

青山影里舞动着小红旗,我是江南踏浪弄潮的小伙子。拍手想笑我如山简酩酊醉,两岸观众齐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赛舟的帆刚落,渔浦山头的太阳还没有偏移。我想送潮该唱哪一支曲?对酒还应高歌陈太守作的诗。

【赏析】

浙江钱塘潮本是大自然的奇观,自唐以来,天下闻名。在词苑中,最早阑入这一“伟观”的,要数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之二:“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宋初潘阆在《酒泉子》十首之十中对此也有颇见精采的描写:“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如此雄奇的自然景观,对于通判杭州的苏轼来说,确实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直到判杭的第三年中秋节,苏轼才得到了观潮的机会,并留下了诗词作品。这首词有比较独特的表现角度。如果说《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只是综括地写看潮时所见所感,显得既深厚又驳杂的话,那么这首词便是侧重写大显身手的弄潮儿,换言之,作者摄取了钱塘潮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因而显得比较单一和明朗。

上片写弄潮儿在万顷波中自由、活泼的形象。他们开始出现在两岸观众面前的形象是:“碧山影里小红旗”。远处的青山是自然背景,江潮从那儿汹涌而来,影影绰绰的,江面上闪现出一面面鲜艳的小红旗。这真可说是万绿丛中数点红,显得格外耀眼。词的.第一句以高大的“碧山”来突出“小红旗”,这是一种衬托:而以“小红旗”来写人——弄潮儿,这又是一种衬托。试想脚踩怒涛,手执红旗,劈波斩浪,如履平地,这需要过硬的水上功夫。周密在《观潮》中写得好:“吴儿善泅者数百,······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潘阆的《酒泉子》词也不乏生动的描写:“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此词则是抓住特征性的事物,以物写人,以简写繁,可谓别具手眼。接着第二句交代了人的身份:“侬是江南踏浪儿。”这也流露出万顷波中得自由的水上健儿的自豪感。这“踏浪儿”与“小红旗”前后相互映发,相互补充,是理解前文以物写人的依据。三、四句进一步写弄潮儿的诙谐与活泼:“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大意是说,晋朝的山简虽然洒脱不拘,是个名士,却是个酒鬼,还是很可笑的,大家都齐声争着唱起拜浪婆的歌词。水上健儿们不仅在作体育表演,而且在作文娱表演,并透露出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

下片写钱塘江退潮,弄潮儿唱起“使君诗”作为送潮曲。过片“西兴渡口”两句,写渡口落帆、山头红日这些静态的景物,一方面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暗示弄潮儿的水上表演已持续了数小时之久;一方面又暗写钱江已退潮,由下文“送潮”二字也可以明白地看出来。好比一场戏,只把布景显现出来,而戏中的情节却秘而不宣,留给观众去想象,这是词人用笔精炼、含蓄的表现。结拍两句紧承前文,点明“送潮”,并顺便提及与己同游的知州陈襄,显得不亢不卑。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 篇2

一、苏轼与禅宗

苏轼在少年时就开始接触佛教, 他在《子由生日, 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纂盘为寿》诗里写道:“君少与我师黄坟, 旁资老聃释迦文。”这说明他从少年时就开始接触佛教, 阅读佛经。苏轼家乡附近的成都、乐山、峨眉山, 都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唐宋时期的四川, 佛教已很发达。北宋971年, 太祖遣高品内侍张从信往益州 (今成都) 雕刻《大藏经》, 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 完成, 这是我国第一部木刻官版《大藏经》, 即《开宝藏》 (亦称“蜀藏”) 。另外, 家庭的影响也使苏轼很早就接触佛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 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父亲苏洵也喜与僧人交往, 结交蜀地出身的名僧云门宗圆通居纳和宝月大师惟简。亲友中也多佛教信徒, 因此苏轼从小便对佛教耳濡目染, 又多与僧人交游, 自称“少时本欲逃窜山林, 父兄不许, 迫以婚宦, 故沽没至今。”[1]P1820不过, 苏轼真正了解佛法, 喜读佛书, 是在凤翔签判任上受王彭启发而开始的。“嘉祐末, 予从事岐下。而太原王君讳彭, 字大年, 监府诸军。居相邻, 日相从也。……予始未知佛法, 君为言大略, 皆推见至隐以自证耳, 使人不疑, 予之喜佛书, 盖自君发之。”[2]P1965在任杭州通判时, 他经常听海月大师惠辩宣讲佛理, “百忧冰解, 形神俱泰” (《海月辩公真赞》) , 并和禅僧大量交往, 以至“吴越名僧与吾者十九” (《东坡志林》) 。

元丰二年 (1079) 六月, 44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在狱中饱受折磨, 几致丧命,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不能签书公事, 这对于政治上满怀抱负的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乌台诗案”成为其人生的转折点。在黄州的五年, 他更加用心习禅, “日往安国寺, 深自省察, 则物我相忘, 身心皆空, 求罪始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 染污自落, 表里翛然, 无所附丽。”[3]P391事实上, 他是想用禅宗思想作为身处逆境中的精神支柱, 解脱被贬的内心痛苦, 可见此时, 禅宗已对其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元丰八年 (1085) , 苏轼得以回朝, 任中书舍人。元祐二年 (1087) , 官至翰林学士。因与旧党意见不一, 又和洛党分歧日重, 自感无法在京师安身, 被迫请求外任, 再次通判杭州。绍圣年间, 新党再度执政, 宋哲宗清除“元祐党人”, 苏轼在政治上再度受到打击, 屡遭贬谪, 最后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后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三年后又由惠州流放到儋州。

晚年一贬又贬的坎坷仕途经历, 使他的思想更趋近于禅宗。在惠州时, 他在《和庐山圆通慎长老》诗中说:“大士何曾有生死, 小儒底处觅穷通。偶留一吷千山上, 散作人间万窍风。”诗中表现出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是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被贬海南时, 禅宗思想仍是其重要的精神支柱。

二、禅宗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 对其思想主题的影响

苏轼出身寒门, 生活接近下层人民。又因其人生经历的曲折, 使他对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他诗歌的很大一部分是描写普通农民的贫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但禅宗的苦空观, 使他很多作品在描写苦难的同时又带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如元丰二年 (1095) 在惠州所作的《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 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 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 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 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 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 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 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 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另外, 禅宗对苏轼作品思想主题的影响, 是通过对其人生观的影响来实现的。禅宗对苏轼人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生如梦、随缘自适、乐天知命这三个方面。而相应的, 他的许多作品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主题。如“过眼荣枯电与风, 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 观色观空色即空。” (《吉祥寺僧求阁名》) , “回头自笑风波地, 闭眼聊观梦幻身。” (《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 , “再入都门万事空, 闲看清洛漾东风。当年帷幄几人在, 回首觚稜一梦中” (《送杜介归扬州》) , “旧游空在人何处, 二十三年真一梦” (《送陈睦知潭州》) , 等等。

(二) 对其创作观念的影响

禅宗标榜“不立文字”, 并不是说对语言文字排斥, 而是说文学创作不能受文字的束缚, “随手拈来, 都成妙谛”。苏轼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在创作中开阔思路, 勇于创新。他的文章大气磅礴, 读来使人荡气回肠, 他的诗“以议论为诗”, 他的词突破了以往“诗庄词媚”的传统, 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 由专写男女恋情、羁旅愁思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的随缘自适, 又有“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 一枕相思泪” (《蝶恋花》的凄凉愁思;既有“大江东去, 浪淘尽” (《念奴娇》) 的豪放旷达, 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 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 的缠绵婉约。

不仅在内容上, 在形式上苏轼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表现在词体方面的创新。第一, 隐括词。隐括词指隐括前人诗文入词, 苏轼的隐括词能做到不离原作而又能抒发自己的感情, 而且又能做到符合词体音律和谐的要求。如改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哨遍·为米折腰》, 又以韩愈诗《听颍师弹琴》写成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使其成为隐括词的代表作。第二, 回文词。回文词其实只是士大夫的一种文字游戏, 但是苏轼所作的回文词, 却体现了他很高的文学造诣。如《菩萨蛮》:“火云凝汗挥珠颗, 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 轻纱碧暖琼。晕腮嫌枕印, 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 残妆晚照闲。”第三, 集句词。集古人诗句成词, 除了向人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外, 怕也有文字游戏的成分。苏轼词中有《南乡子》三首, 是集前人诗句而作。如第二首:“怅望送春怀 (杜牧《惜春》) , 渐老逢春能几回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 花满楚城愁远别 (许浑《竹林寺别友人》) , 何况清丝急管催 (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 。吟忘断乡台 (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 , 万里归心独上来 (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 景物登临闲始见 (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 。”

(三) 对其艺术风格方面的影响

首先,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苏轼形成了清新自然、平淡朴实、幽深清远的艺术风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于元丰二年 (1079) 的端午节在湖州所作。“肩典任所适, 遇利机流连。焚香引幽步, 酌茗开净筵。微雨止还作, 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 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 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 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 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 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 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 孤灯同夜禅。”前四句“焚香引幽, 酌茗开筵”, 如实描写了诗人在寺中游览的经过。下面接着又描写湖州五月的景色:细雨蒙蒙, 时下时止, 寺院的小窗, 清幽妍丽。透过寺院的小窗望去, 四面围山, 如同身处盆中, 草木茂盛。忽然登上塔的最高层, 眼界突然开阔, 包罗大千世界。“眼界穷大千”与“盆山不见日”互相对比, 微雨、小窗、盆山、草木, 清新自然, 深沉可喜。“大千”、“卞峰”、“震泽”, 旷荡所便。正因为“深沉既可喜, 旷荡亦所便”, 这种顺应机遇的思想影响, 所以诗人才能“归来论所历, 耿耿清不眠”, 才能同“未寝道人”深夜在“孤灯”下谈禅。整首诗清新、自然, 质朴。

其次, 苏轼以禅入诗, 以禅入词, 创作出富有禅机理趣的诗词。我们熟知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告诉我们一种禅理:人只有处在物外, 才能真正看清此事物。这和禅宗提倡“不受理障所蔽”是同一个道理。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表面上看是说西湖不管晴天雨天, 淡妆还是浓抹都是美的。但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外物呈现给我们的感受是和我们的内心相一致的这样一种情趣, 而这种情趣同禅宗的“发慧之后一切皆如、物物、时时皆具佛理的境界”如出一辙。

元丰七年, 苏轼自黄州量移汝州, 途经泗洲, 浴于雍熙塔下, 所作的两首《如梦令》, 可以说是以禅入词的代表: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 尽日劳君挥肘。轻手, 轻手, 居士本来无垢。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 且共肉身游戏。但洗, 但洗, 俯为人间一切。

据传说雍熙塔下藏有释迦真身, 因此在词中, 苏轼就将“心净无垢”的禅理巧妙地借用于词中, 抒发自己不受世俗污染,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内心感受。

三、结语

信奉佛教的家庭环境, 一生与禅僧频繁交往, 使苏轼在潜移默化中向佛参禅。而坎坷的仕途经历, 人生遭际, 以及他独有的文人才子的丰富的情思、秉性, 最终使他选择了禅宗理论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支柱。他对禅宗的信仰, 并不仅仅停留在表层, 而是表现在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体察与反省中。也正是由于禅宗理论的影响, 才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呈现他独有的风格。

参考文献

[1]与王庠五首.其一[A].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 (卷60) [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王大年哀辞[A].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 (卷63) [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黄州安国寺记[A].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 (卷12) [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苏轼谪居时期经典词作赏析 篇3

关键词:苏轼 谪居时期 经典词作

北宋文豪苏轼一生的文学成就彪炳史册,尤其谪居期间更是佳作迭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陷狱四个多月的苏东坡被一纸诏书调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黄州是苏轼一生遭贬的起点,在接下来数年远离官场喧嚣险恶的谪居岁月中,苏轼身处江湖之远才情四溢,幽居散淡的时光使他静心思量人生进退,折射到作品中则呈现出别样的意蕴。

一、此心安处是吾乡

初到黄州时生活困顿,苏轼如是描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罪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混杂于市井,声名湮没,亲友弃之。所幸黄州的山水张开了温暖的怀抱,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凄惶的天才文人。他在荒芜的军营旧地上耕种,自给自足。日日劳作于黄州东边的山坡之上,还自号“东坡居士”。再后来,他于东坡上修筑屋宇,题之曰“东坡雪堂”,并作《雪堂记》。原本清贫苦寒的落魄生活因之有了一缕诗意、温暖。元丰五年(1082年)春,东坡在游清泉寺时,眼见寺前兰溪水向西倒流感慨万千,作《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既是自勉,也是壮心不已,彰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进取乐观精神。他在给李常的信中写到:“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间”,虽然境遇如斯,但初心不改,穷且益坚、肝胆忠义之浩然正气仍存。

元丰六年(1083年)好友王巩从贬谪地归来与苏轼相见。一首《定风波》应运而生,“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王巩因受“乌台诗案”牵连几乎遭致杀身之祸,被贬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艰辛的日子里幸得其歌妓柔奴毅然一路随行。席间,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岭南的谪居岁月,柔奴答之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心有所感,情动于衷,遂作此词赞之。柔奴之言触动苏轼心思,正是相似的人生际遇激发的具有深刻哲理意蕴的慨叹。全词语浅情深,清新简练,自有一股淡然从容之气。传神地描摹出柔奴柔美的外表和坚毅的内心,赞颂其直面艰难险阻而又泰然处之的风范气度。柔弱女子安之若素的言行使得苏轼深有觅得知音的畅快,借柔奴之言阐发自己多舛仕途、随遇而安的豁达胸怀。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转折的时期,也是他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黄州成全了苏轼,又何尝不是苏轼成全了黄州?

二、人间有味是清欢

公元1084年4月苏轼作别黄州,调任汝州团练副使。四年多的黄州生活苏轼圆润平和很多,性格中的棱角日渐消磨。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这年的十二月,写下《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首词是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作者在上阕用素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素雅的动静相宜的水墨画:岁末残冬的清晨,寒雨斜飞,雾气缭绕垂柳依依。河边突然阳光挥洒、豁然开朗,清浅河水浩荡向前。下阕抒发作者的游览感受:品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简单朴素的寻常生活蕴藏着无尽的闲适美好。清新淡雅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凸显了作者雅致、闲逸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全诗的“诗眼”,仿佛轻描淡写,却又自然浑成,照彻全篇,这一具有哲理性的命题,为全篇平添一抹情调和韵味。

公元1097年,时年62岁的苏轼再贬海南儋州。幸得当地百姓和一些文人学子友情援助,帮他修造五间草屋,勉强应对风雨。苏轼将草舍命名为“桄榔庵”。儋州生活极其艰苦,苏轼“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还常以紫芋、红薯果腹。但是他仍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元老侄孙书》)。在《答苏伯固书》中他说:“某凡百如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也”。苏轼以著书立说充实捉襟见肘的日常生活,并视陶渊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入寺》一诗云:“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人生风雨,仕途波澜悉数散去,繁华落幕归于平淡。苏轼预测此去再无生还希望,历经万般险阻,最终闲看古树,倾听钟鸣,于寂寥空阔中静心思量平生。

苏轼用一管竹笔书写千般遭际、万般情怀,为后世留下诸多熠熠生辉之作。尤其人生路上的坎坷使之妙笔生花,佳篇杰作至今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姑且将之视为苦难予以苏轼的馈赠吧。

《观潮》内容赏析 篇4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感叹:“不过如此!”

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作者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禅意是,很多人终身在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手时是痛苦,追求到手后是厌倦、无聊,觉得“不过如此”,这样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禅,你在实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目标时,在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如此!”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 篇5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译文: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望向天边,潮水好似覆盖半个天空的白色鸥鹭一样铺天盖地而来。片刻之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地动山摇的波涛声,之间横截江面的波峰如千军万马驱赶着白色的山峰而来。江潮汹涌翻滚,如勇士激战不休。吴地青年朝朝暮暮与水为戏,对此简直就像是平常一样,吴儿又怎么会害怕着蛟龙一样翻滚的波涛。弄潮儿在波涛中如履平地,看那红旗翻飞,他们如同锦鳞出水,鱼跃水面,踏着浪花起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任凭何人,面对怒潮汹涌如巨鲸吐水一般的潮水,吴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过是人间的一场儿戏。连天的怒潮最终也力倦难治,缓缓东归。常言道,伍子胥用属镂自刎化为潮神遗恨千古自是因为功名误了千古英雄。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与西施漫游五湖,一叶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赏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注释: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yú)动地鼙(pí)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áo)战未收貔(pí)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平步。看红旆(pèi)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须臾:片刻。鼙鼓:古代的一种战鼓。组练:“组甲被练”的简称,分别指军士所服的两种衣甲。鏖战:激烈的战斗。貔虎:传说中一种凶猛的野兽,这里喻指勇猛的军队。诮惯得:犹言“习以为常”。诮:简直,完全。吴儿:泛指钱塘江畔的青年渔民。红旆:红旗。旆,旗帜。蹙:通“蹴”,踩,踏。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zhǔ)镂(lòu)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白马素车:是说白浪滔天的样子。素车:不加修饰的马车。“属镂句:意谓伍子胥忠而遭祸,千古为之怨愤。谩教得:空使得,有“白白便宜了”的意思。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五湖:或指太湖,或指太湖附近的湖泊。西子:即春秋时期美女西施。范蠡曾以其献吴。成功后,传说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舸:大船。弄烟雨:指在烟雨蒙蒙的五湖上泛舟自适。

赏析:

上片着力描绘钱塘江秋潮雄伟壮观的景象,从侧面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首四句写潮来时惊天动地的`气势,先写天空飞鸟,继写江面波涛。开头四句大意说,他正看着半空翱翔的鸥鹭,刹那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轰鸣的波涛声,只见那汹涌的潮水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如激战中奔驰的貔虎似的大队勇士势不可挡。这四句写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潮水上涨,如此骇人,似乎无人可以驾驭。然而,对江上的渔民来说,却又因为司空见惯,不把它当回事儿。“朝又暮”以下便写这些“弄潮儿”嬉戏于潮水中的动人情景。这种场面旁观者惊心动魄,这些勇士们却自由自在,在潮水中踏着浪花欢腾舞蹈,红旗飞扬,人像鱼儿在波涛中跳跃出没,极为精彩壮观。上片写闻名遐迩的钱塘江上潮的情景,曲尽其妙,充分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和“力”,同时又讴歌了与大自然搏斗的人,表现了对勇敢的蔑视狂风巨浪的“人”的赞赏,既赋物以言情。

上片词的意境已经够开阔了,但稼轩不仅是伟大的词人,而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因此,此词的艺术境界也远不止此,面对“万里长鲸吞吐”般浩大的潮水,词人思绪万千,他想起后梁钱武肃王命令数百名弓弩手用箭射潮头,企图阻止潮水前进,情同玩笑,所以说“人间儿戏千弩”,其结果便是“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这两句说,那滔滔的潮水尽力流泻并不懂得什么事,它依旧像白马驾着素车向东方奔去。“堪恨处”以下叙述传说中白马素车在潮头之上的伍子胥的遭遇。“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吴王不但不采纳伍子胥的意见,而且赐他“属镂”剑自杀,当然是遗恨千古。辛弃疾在这里实际上是以伍子胥自喻,他想到自己光复中原的建议不被朝廷采纳,而且由此引来了恶意的攻击,受到贬谪,无法为国家建功立业,所以下句说“功名自误”。

“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说的是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建议亡国以后的事。陶朱公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便携带西施乘小舟隐遁于“五湖”之中。辛弃疾忆起历史上吴、越之争,联想到眼前国家前途命运不堪设想,所以结尾意境极沉郁,与此词开头的雄大气魄对应来看,就可以看他无时无地不在惦念国事,观潮,看“吴儿”戏水,本来兴高采烈,但触景伤情,他仍然无法摆脱惆怅、郁闷。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 篇6

一、苏轼与杭州

苏轼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在此杭州期间,最著名的善政就是治理西湖,苏轼认为:“杭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于是写下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并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宋史·苏轼传》中说:“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由此可见,西湖得以呈现更加娇媚动人的姿态与苏东坡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杭州给了苏东坡无限的自由和欢愉,在杭州的苏东坡也因此春风得意,用诗词的形式把杭州的美景描摹的如诗如画,别具趣味,具有深广独特的文学地理研究价值。

二、苏轼于杭州所作游历诗词的文学地理解读

1、诗词应地应景而作,以抒情寄兴

(1)描山画水,不失想象,写实与夸张并用。苏轼于杭州这一时期所作的游历诗词因受杭州地域环境的影响,带有浙江杭州地域特有的清新自然的风格。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选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是写夏日西湖的雨景,雨随云而来,随风而散,在作者的笔下描画出了一幅绝妙的西湖雨景图,清新自然而又不失旷达超脱。这是一场暴雨的始末,岂不也是人生经历风雨的一个写照?苏轼写感触良深的西湖之雨,同时也写出了苏轼在西湖美景中那旷达超脱的情怀。

(2)写景状物,譬喻巧妙,形似与神似兼有。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公元1071-1074),苏轼在西湖上饮酒赏景,见西湖初晴后雨,景色动人,便写下西湖的美景,可谓是形神兼备,传神达意,可以说把西湖的美写到了极致。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人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其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二)

此诗所写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西湖上真实的景观。从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来看,那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由晴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这样的变化,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来说,无论是山、是水;或晴、或雨,都是美好的、奇妙的。此诗一出,传遍天下,并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美称、爱称。苏轼自己对这个比喻也很得意,在别的诗里多次使用,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幸真西子,烟树点眉目。”等。苏轼的诗意绝不停留在西湖的晴雨两景,同时还可以读出一个诗人对于变化的心领神会。

(3)抒情寄兴,神理具备,情感与景色交融。除西湖之外,钱塘江潮也是杭州的一大景观,苏轼在第二次被召还朝时作《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苏轼此词将潮水和感情融成一片,潮水被海风不远万里的卷来,似乎有情,而又匆匆退去,似乎无情。词人那超旷的心态,那交织着人生矛盾的悲慨,可谓是叙事状物,笔带感情,融情于理于景中,神理具备,情景理并茂。

2、地与景因诗词而增色:西子湖与苏堤

西湖曾被誉为天下风景之冠,不仅因为西湖的自然景致,同时也因为杭州西湖那迷人的诗情画意以及浓浓的文化气息。杭州西湖叫做“西子湖”便源于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中经典之笔即是把西湖比喻成“西子”,因此人们便以西子湖代称西湖,更添一份情趣与诗意。可以说西湖的美景给予苏轼以灵感,同时的西湖的美景也因苏轼诗而增添了无穷的诗意,使西湖不仅具有自然美景,同时也具有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以及深厚的文化气息。

三、苏轼于杭州所作游历诗词文学地理解读的意义

正如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所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为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苏轼作诗必然也要受到杭州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激发了诗人的灵感,造就了诗的境界,同时,诗人的诗作也塑造了诗中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因此,文学和地理可以互动。“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状况。”对于苏轼诗词中的杭州,我们必须从时代乃至地理环境和风俗状况中探求。因此从文学地理的角度研究苏轼的诗词的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摘要:苏轼一生经历丰富,曾两度到杭州做官,前后五年,公事之余观山览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具有深广的文学地理价值。一方面,这些诗词应地应景而作,表现出浙江杭州地域清新自然的风格;另一方面,杭州的诸景因为苏轼的诗词而更添诗情画意。因此,今试图从文学地理角度解读苏轼于杭州所作的游历诗词的文学地理价值。

苏轼《满庭芳》赏析 篇7

【原文】

满庭芳⑴·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⑵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⑶,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⑷,云溪上、竹坞松窗⑸。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⑹?

摐摐⑺,疏雨过,风林舞破⑻,烟盖云幢⑼。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⑽。居士先生老矣⑾,真梦里、相对残釭⑿。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⒀。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⑵王长官:作者好友,事迹不详。陈慥:字季常,亦为苏轼好友。过:拜访、看望。

⑶桧:即圆柏。一种常绿乔木,寿命达数百年。此处以苍桧喻王先生。

⑷闻到:听说。司州古县:指黄陂县,曾属南司州。王先生罢官后居于此。

⑸竹坞:用竹子建造的房屋。松窗:松木建造的窗子。

⑹吾邦:指黄州。

⑺摐摐(chuāng):形容雨声。

⑻舞破:树木在大风中舞动。

⑼幢:车帘。

⑽一饮空缸:一口气把酒喝干。

⑾居士:作者自称,其号为东坡居士。

⑿釭(gāng):灯。

⒀逢逢:形容鼓声。

【白话译文】

弃官黄州长达三十三年,这样的人世上还有谁?除了于长官,只有长江水。你的.傲然性格好似青绿的松柏,不怕霜侵,风骨凛然。听说你住在司州古县,居所简朴高雅,用竹子搭建凉棚,用松枝编制窗户。这次要不是送陈慥来黄州,你我恐怕还不得见面。

风雨骤至,雨后你翩然乘车而全,车盖和车帘带着烟云。我愿以酒待客,与先生一醉方休。我和你都老了,人生无常,对着残灯咽饮欢谈,不觉竟是是个通宵。昨夜歌声已歇,行人天起,船鼓却已催客动身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当时,苏轼的许多朋友或怕株连,或避嫌疑,纷纷疏远了他,使他备感世态炎凉。然而,他的同乡陈慥却蔑视世俗,仍与其过从甚密,五年中竟七次来访。元丰六年(1083)五月,“弃官黄州三十三年”的王长官因送陈慥到荆南某地访东坡,得以与苏轼会晤,这首词即是苏轼赠其之作。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之作。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下半阕则描绘会见王长官时的环境、气氛,以及东坡当时的思绪和情态。

上阕全就王长官其人而发,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前三句“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篇就语出惊人不同凡响,在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时,以比拟的方式将王长官高洁的人品与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二句喻其人品格之高,通过“苍桧”的形象比喻,其人傲干奇节,风骨凛然如见。王长官当时居住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故词云“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后四字以竹松比喻托衬他的正直耿介。“江南岸”三句是说倘非王先生送陈慥来黄州,恐终不得见面。语中既有词人的自谦,也饱含作者对于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

过片到“相对残釭”句写三人会饮。“摐摐”二字拟(雨)声,其韵铿然,有风雨骤至之感。“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几句,既写当日气候景色,又通过自然景象的不凡,暗示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居士先生老矣”,是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真梦里,相对残缸”,写主客通宵达旦相饮欢谈,彼此情投意合。末三句写天明分手,船鼓催发,主客双方话未尽,情未尽,满怀惜别之意。

全词“健句入词,更奇峰特出”,“不事雕凿,字字苍寒”(郑文焯《手批东坡府府》),语言干净简练之极,而内容,含义隐括极多,熔叙事,写人、状景、抒情于一炉,既写一方奇人之品格,又抒旷达豪放之情感,实远出于一般描写离合情怀的诗词之上。词中凛然如苍桧的王先生这一形象,可谓东坡理想人格追求的绝妙写照。

名家评价

清·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健句人词,更奇峰郁起,此境匪稼轩所能梦到。不事雕琢,字字苍寒,如空岩霜干,天风吹堕颇黎地上,铿然作碎玉声。

【作者介绍】

苏轼的《定**》赏析 篇8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该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似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词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若仅是郊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承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读者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画面: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词人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诚如宋代学者胡寅所言“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酒边词序》)东坡确实做到了昂首面对人生的风雨,超越世俗的烦扰。人生有顺境,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苏轼皆以坦然而超脱的心境去对待,在人生的风雨中磨练自己,修炼人格。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早已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还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历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妙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历经社会坎坷,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中似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可算作是《定**》最好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据说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俗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却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洞彻世事人情,洞明为人处世之道。

事实上,我们只要随便检索一下苏轼的词作即可明白,苏公潇洒的人生里有通达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苏词中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自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缱绻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愿,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飘逸。也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至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浣溪沙苏轼赏析 篇9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字词解释:

浣溪沙:词牌名。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

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

门前流水尚能西:此句当为写实。《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白发唱黄鸡:出自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黄鸡天天报晓,喻指时光流逝,人生不能长久。

作品翻译:

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伸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反东,向西奔流呢!因而不必为时光流逝而烦恼,以白发之身愁唱黄鸡之曲。

创作背景:

公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

作品赏析: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整首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变故,书写自己为当地山川景物所吸引的喜悦心情。全词语浅意深,情景交融,韵清格高,表现出苏轼执着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观的性格。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以上这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苏轼全文注释原著赏析 篇10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释:

【1】二毛人:黑白头发兼杂的老年人。

【2】十八滩:在赣江险处,惶恐滩即其中之一。

【3】孤臣:失势无援之臣。

【4】帆腹:帆受风,鼓起像肚腹,故称“帆胰”。

【6】知津:《论语·微子》:“使予路间津焉。”问津,夸义为询问渡口,后人常借用作请求指点。这里“问津’即识途,语意双关。

作品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出了当时极其艰难危险的处境,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这一名对大概是受苏轼这联诗的启发才写出来的,而两人的心情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苏轼绝没有柳宗元“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那么凄惨,毕竟还有家乡的“远梦”,这喜欢虽是淡淡的,却可抵销一些孤臣的惶恐。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许多机趣,一语双意,并蒂同枝,妙合无垠,令读者产生无穷的兴味。

颈联两句所写不只是行船的情境描写,又有象征的暗示,轻快旋律,恰好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诗上半篇的低沉凄凉一扫而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的诗句浮上诗人的脑海,虽然此时他没有李白那么充满信心,却也不乏坦然自适,不乏达观豪放。

尾联苏轼充满自信地说:“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所以,诗人没有愁眉苦脸,却有诙谐和幽默,说自己可以为官家当“水手”,这官船要走的路早以娴熟在心,还要向谁去问津。蔑视与嘲笑到此融为一炉,真是嬉怒笑骂皆成诗。倘若苏轼能过像宋仁宗所希望的那样,早早就成为水手长──宰相,恐怕宋徽宗、宋钦宗也不至“坐井观天”于异域他乡。

《满庭芳》苏轼词赏析 篇11

过片“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而“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宦海浮沉,辗转流迁,命运多舛,饱经忧患。这几句是作者的人生自叙,隐含着身受惨祸、壮志难酬的沉痛哀叹。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此句愤激地表达了词人对于忧患人生的.失望和怅惘,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下面笔锋一转,以“幸、无际的绿茵、高张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句,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作者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正如有人所说,诗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东坡这首《满庭芳》词的成功便说明了这一点。

上一篇:邮政储汇业务员理论知识复习题(初级)下一篇:形式逻辑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