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2024-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精选11篇)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篇1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体现和专门要求,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与教师这一行业有着密切联系。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针对性。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关于教育领域是非善恶的道德,它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教师职业展开的。它不仅告诉人们教师职业何以为善的道理,而且指出了教师职业如何为善的途径。

(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要求。从最早对教师的`表述来看,教师就已被赋予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如我国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它的意思是: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在教师职业道德中育人被视为教书的根本。教书育人在教师职业道德中,包含着许多实践性要求,诸如团结协作、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三)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在古今教育发展的长河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在教师劳动价值上,它向人们揭示了教师所从事的是造福人类的事业,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在职业社会地位上,它肯定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把教师视为联系历史和未来的一个活的环节;在教师职业态度和情感上,它提倡爱岗敬业,育人为乐;在教师职业形象上,它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师职业行为上,它要求尊重并信任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师职业情操上,它提倡宽以待人,廉洁从教;在教师职业责任上,它提倡不断学习、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循循善诱,

总之,这都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是相适应的,其功能具有多样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这一行业所特有的伦理现象和精神文化,构成了教师这一行业特有的精神风貌,成为教师职业发展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意识,不仅是衡量教师职业行为及其水平的重要依据,对教师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而且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各种关系和矛盾加以调节或解决的重要依据,它能提高教师对其职业道德的评价能力,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都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功能具有多样性。

(五)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为人师表”是我们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中教师职业的传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是全新的、开放式、立体式的教育,为实现教育改革和教育面向社会的要求、完成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人民教师必须向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为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建立起更高的道德威望和道德形象,完善自身素质,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和典范。同时,教师在道德与行为上必须接受来自学生与社会的监督,把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持实践和培养良好学生作为评价和检验自己道德行为的标准。

(六)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特点,职业道德修养

0 引言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 (1) 。行动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件进行有意的干预或者不干预。它的特征在于对于行动者具有一种含义、一种意义或者一个目标。但这种意义绝非只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而需要通过对行动者方式以及现有其他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因此, 教育必须是一种社会行动。这种社会行动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 其道德体系, 应该也有一种较为普及的, 被社会所认可的遵循方式。社会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 那么这种道德体系的建立, 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而对于教育者来说,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就必须是一项长期关注的要务。

1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1.1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高层次性高校教师作为高等专业技术人员, 其需要与动机具有高层次性。

这种高层次性, 决定了其在社会中产生的较大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在当今社会, 这样的认同有所降低,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主流的意识还是非常认可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教授者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样的社会环境, 也说明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那么, 对于高校教师本身来说, 培养自身高层次的需要与动机也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要求。

1.1.1 悠久历史与长期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教师是人类社会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 早在人类社会初期, 教育活动便已经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教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并在奴隶社会初期, 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工业革命兴起之后,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伴随普及义务教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施, 基础教育师资出现极大缺口, 社会需要大量同时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教育工作技能的教师。到18世纪末, 师范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普遍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普及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 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近现代以来, 教育的普及工作更是快速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已经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学习的能力以及科举考试的选拔, 使得较为优秀的人才从考试中脱颖而出。即使到近现代, 高考等各项全国性的考试, 也一直是甄选人才的标准。许多人是经过高考的选拔, 才具有高校的入学资格。因此, 长期的教育发展, 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1.1.2 社会影响范围广泛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教师在各项职业中, 基本上属于社会影响较为广泛的一项职业。以前聚焦的许多社会焦点, 往往是大学教授的头衔吸引人的眼球。这说明高校教师这项职业, 在人们心目中属于道德标杆的职业。一旦有不符合人们心目中道德标准的事情在这一职业中发生, 社会就容易掀起轩然大波。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高校教师属于一个高层次的职业。

1.1.3 高层次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决定了职业的高层次性。

能够接受高校教育的受教育者, 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人才。与之相适应, 高校教师的从业人员, 也是各门类的优秀毕业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担当相对应的两种角色。这两种对应角色担当者的高层次, 也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1.2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多重角色性

(1) 角色一:教学者。教师的首要工作要务是教学, 上课、教课是一名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 首要的角色就是一名教育者。 (2) 角色二:科研者。常常听人说, 要给别人舀出一瓢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者如果没有自身的知识储备, 就会在讲课时捉襟见肘。所以, 高校教师要丰富知识储备, 在专业之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必须要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因此, 教师的第二角色是科研者。 (3) 角色三: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班级的学生, 不论是课中还是课后, 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 否则, 教学过程中一盘散沙的话, 教育的引导作用难以实现。鉴于此, 高校教师的第三角色是一名管理者。

1.3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知识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 根据各种层次的不同, 有着不同的特征。基础知识, 例如:简单运算、基础识字等, 就有着普及性的特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资源和掌握运用的能力。比基础知识层次高一些的就是义务教育的大体内容, 可以被称作常备知识, 这种知识对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再往上的层次就是高等教育知识, 这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围绕某一专业进行。高等教育知识之后, 就是科研知识。科学研究是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所进行的活动。由于从事的人数相对较少, 需要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多, 从事的内容非常专业, 科研知识不可避免带有或多或少的个人倾向。高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属于高等教育知识, 在辅助教学的科研过程中, 也需要具备相当的科研知识。因此, 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自身提高的学习内容, 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个人特色, 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在独立性的特点基础之上,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项以创新为目的的活动, 那么, 高校教师的工作也一定是具有创新特点的工作。因此, 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具体特征。

2 高校教师三重职业角色的相互关系

高校教师的三重职业角色, 是融为一体, 不可分割的。作为一名教育者, 同时也是一名研究者, 要把握好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同时, 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 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每个人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 但是管理的目的, 还是以服务教学, 服务科研为中心。只有搞好教学, 科研才有意义;只有搞好科研, 教学才有内容;只有搞好管理, 教学和科研才能够顺利进行。

3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特点与高校教师教育道德

3.1 教学道德修养。

教学道德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 教学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只有遵守了这些行为规范, 才能保证教学道德的推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 教学道德是一种场合道德。这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 特定空间中形成的道德, 是教师为了履行自己教书育人责任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三, 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好书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衡量一个教师的得失也应该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质量上。尽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但教学道德必然是其核心内容。

3.2 科研道德修养。

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 科学研究的后果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它既可以造福人类, 也可以祸害人类。科学研究本质上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科学的发展一旦丧失了伦理的规范和伦理价值的导引, 就会偏离人们的主观愿望, 进而最终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无论是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 科学家的行为都和其他人的行为一样, 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 受制于社会的普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

3.3 管理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它既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管理道德主要蕴含这样几项内容:第一, 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调节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活动中伦理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 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道德化反映。第三, 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主体把握高校教师管理活动的一种实践精神。第四, 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特殊反映。

4 高校教师教育道德修养方法

4.1 认识人性, 以人为本, 提高个人修养。

修养从本质上来说, 属于人的精神层次提升的问题, 认识人性是从精神上进行修养的活动, 认识人性可以帮助修养者思考人生, 以确立人生目的, 端正人生态度, 增强道德修养的勇气。

4.2 参与社会, 奉献大众, 服务人民利益。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在冥思苦想中进行的, 而是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不是单纯的, 也不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 更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高尚的教师直射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 只有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 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 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才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用以服务社会, 奉献大众。

4.3 批判现实, 道德反思, 指导创新未来。

批判是对于是非的判断, 也是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与否定。它是一个多向度的观察评价。面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失范的现象, 理应将关注焦点集中到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直接冲击性的因素上, 运用批判性思维, 针对性地认识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

5 服务学生、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讲师德, 说修养, 既要对整体进行规范, 又都离不开个人这个实体。可以说,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是师德修养的第一个基本点。人之所以成为“人”, 其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 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交往所形成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就是从自身出发, 在工作中贯穿服务的理念。高校教师面对学生、面对大众、面对社会, 如果有一种服务精神, 享受服务的乐趣, 那么就能够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6 结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作为高校教师, 应该以高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作为服务社会的公民, 应当提高道德修养, 努力提升个人境界。作为修养道德的修养人, 也应该顺应自然, 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不是单纯空洞的说教, 而是切实融入集体和社会, 其最终目的还是以人为本, 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崔冰.浅谈教师的职业特点[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9 (04) .

[2]李希民.教师职业特点及道德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 2001 (04) .

礼仪的特点是什么 篇3

礼仪是一门社会交际的学问,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共同性

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愿望是一致的,礼仪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共同遵守的准则与行为规范。每个人都要依礼办事,全人类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以讲礼仪为荣。例如:礼尚往来,礼貌待客,文质彬彬,举止得体都是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的.文明标志,我国宋代出版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即是说作为子女,从小就要接近师长和朋友,学习为人处世的礼仪,因为这是做人的起点。

差异性

由于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礼仪除了共同性特点之外,还带有本地域民族的自身特点,这就形成了礼仪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例如:有一种手势,大拇指和食指环成圆圈,其余手指伸展,意思是“OK”,这种手势在美国表示“赞同”、“了不起”,但是在巴西则是指责别人行为不端。所以礼仪除了具有一定的固定形式与规范外,还要注意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而“入乡随俗”。

继承性

礼仪规范将人们交际活动中约定俗成的程式固定下来,这种固化程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沿袭下来,形成了继承性特点。人们对传流下来的礼仪规范应采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态度。例如:在重大活动中,座次以北为上,以右为尊的规则,就是继承了传统礼仪,成为现今人们仍沿用遵守的礼仪规范。

发展性

白露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篇4

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9月份的第一个节气。2013年的白露节气于9月7日 19:16 开始,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喝了白露水

白露节气到来,那么各地天气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白露是一个自然界中气温变化的节点,白露过后的早晨我们会看到各种瓜果蔬菜、树叶上都凝结了一滴滴的小水珠。它们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露水,早晨起来一片片白茫茫的露水也瞬间让人受到到了一丝凉意。

白露到来,很多植物都在吸收着早晨的露水,各种生命在孕育生长着。而喝了白露水就是指喝了白露节气中产生的露水。

蚊子直蹬腿

喝了白露水,蚊子直蹬腿就是指白露过后挂在树叶底下的蚊子喝了白露水以后直接把腿蹬直了,也就是蚊子因为受不了寒冷的露水而冻僵。这是形象的说明了天气已经转凉,连蚊子都受不了这种凉寒的天气。人们通过这种形象的俗语来告诉大家,白露过后气温下降,人们要及时添加衣物。

我们都知道在潮湿而又闷热的三伏天里,蚊子是最多的。特别是人体出汗以后蚊子通过气味而飞来吸血。越闷热的室内,蚊子却更多。但是气温下降到26℃以下,基本上空气凉爽,蚊子也很少来光顾,它们会躲在黑暗角落一动不动。

但是白露过后天气马上就变凉了吗?

现在距离白露节气到来还有几天时间,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现在白天气温也下降了很多。但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目前白天最高气温依然在35℃以上。

直觉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篇5

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笔者以为直觉思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简约性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创造性

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中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的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

伊恩·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设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哈密顿在散步的路上进发了构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更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成功典范。

自信力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其二是来自数学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笔者的观点是,兴趣更多来自数学本身。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它的物资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当一个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问题“1+2+ ……+99+100=?”,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对他一生的成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现在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直觉意识,对有限的直觉也半信半疑,不能从整体上驾驭问题,也就无法形成自信。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伊思·斯图尔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灵感的逻辑。”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美感的逻辑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数学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直觉思维的功能作用

直觉出现的时机,是在大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形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出现的种种自然联想顺利而迅速地接通,因此,直觉在创造活动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功能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帮助人们迅速作出优化选择

创造都要从问题开始,而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许多种可能性,能否从中作出正确的抉择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法国数学家庞卡莱说:“所谓发明,实际上就是鉴别,简单说来,也就是抉择,怎样从多种可能中作出优化的抉择呢?经验表明,单单运用逻辑思维,就是按逻辑规则进行推理是没法完成的,而必须依靠直觉。”直觉往往偏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

人,只有他们才能够在很难分清各种可能性优劣的情况下作出优化抉择。例如,当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以后,物理学就出现了问题,究竟是通过修改来维护经典物理理论,还是进行革命,另创新的量子物理呢?爱因斯坦凭借他非凡的直觉能力,选择了一条革命的道路,创立“光量子假说”,对量子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帮助人们作出创造性的预见

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儿认为:通过直觉可以发现作为推理的起点。亚里士多德干脆说:“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其非凡的直觉帮助下,在原子物理学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开创性贡献。他曾非常诚挚地表示,他感到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其他物理学家没有发现应当去研究原子核。他凭借直觉发现原子核的存在,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并沿着这条道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了大量重要的发现。

直觉思维的产生原理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篇6

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了确保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我们要更加关注民办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 对于民办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在原有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特点的关注, 使得教师职业生涯的理论更加完善。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通过国内外 (国内为主) 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考察幼儿教师职业发展阻碍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策略, 为本研究提供借鉴。

问卷调查:以问卷作为资料搜集工具。以沈阳市皇姑区、大东区等部分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 通过直接发放、委托发放或邮寄的方式填答。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幼儿教师总体职业发展特点的分析不同维度下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不尽相同, 见表1.

(2) 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对幼儿教师职业生涯阻碍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除了幼儿教师的教师类型和幼儿教师的专业不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维度在不同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F值分别为3.49, 5.13, 2.74, 3.87, 2.69, 2.89, 1.75, 2.77, 2.57, 2.91, 5.48, 3.13, 4.99, 4.50, 4.97;P值均小于0.05) 存在差异。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因此对其进行了事后检验, 具体结果详见表3。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从表3中, 我们发现, 年龄与知识技能、成长需要之间, 教龄与知识技能、人际适应之间, 班级与知识技能、成长需要、职业晋升意向、人际适应之间, (p值均小于0.05) 存在差异。

四、讨论

民办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成长需要, 人际适应, 职业晋升意向和知识技能方面存在障碍。其中障碍最为明显的是成长需要, 其次为职业晋升意向, 再次是人际适应, 最后为知识技能。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自身明确认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并积极进取, 也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只有内外协同发展, 才能逐步推进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丁海东.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及出路[J].中国教师, 2010, 9[1]丁海东.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及出路[J].中国教师, 2010, 9

[2]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2]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篇7

霜降季节养生注意事项

霜降的气候特点

西北、东北等地:初冬的天气特点

在10月下旬—11月初,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区,都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冷空气在这些地区不仅是常客而且是最先被接待的客人。一般的冷空气给途经之地带去的不是干风就是雨雪,而降温则是每批冷空气都要送上的特产。由于我国自80年代中期进入了偏暖的周期,特强冷空气少见。但遇到强冷空气,最低气温降至-7、-8℃,甚至-10℃以下,寒风与雪花共舞,也让人冷得可以。少数情况局地的大雪容易形成雪灾,北部海区的偏北大风也值得注意。

冷空气也并非一无是处,每当冷空气过后,天空晴朗,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有人把冷空气称作城市大气污染的清洁工,这个美称可真是名副其实。在某些湖边、林区、谷地等湿度大的地方,人们有时可以亲眼目睹到玲珑剔透、洁白高雅的雾凇身影。

西南等地:开始进入少雨期

从11月开始,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区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盆地、丘陵,天气自然会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即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温差也不像春天那样明显,应该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服的时段。四川盆地地区,在此期间,气候温和,田畴青葱,橙黄桔绿。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返回目录

霜降的节气特点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返回目录

霜降会下霜吗

霜不是从高空下落的,而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表附近直接凝华而成的,是水的固态形式。一般说,形成霜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晚上气温达到0摄氏度及以下,水能以固态形式存在。 2、大气中有较多的水蒸气或昼夜温差较大。 3、晚上无风,地表有附着物,便于水蒸气凝华。 所以霜在冬初或春末有寒潮时,出现的几率最高。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上凝结。

<<<返回目录

霜降季节养生注意事项

一、饮食以保暖润燥为主

霜降时节,若饮食不当易引发脾胃疾病,因此,霜降饮食应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及凉茶等,以免伤胃引发疾病。多喝开水以补津液,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栗子、百合、蜂蜜、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

二、遵循“药补不如食补”原则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在霜降,人们宜平补,《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

这个节气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尤其是老人,由于不少老年人身体较弱,且兼有多种疾病,因此,如果胡乱进补,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小孩养生,则应顺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抑肺扶肝、增酸减辛。

三、女性应做好护足保暖工作

秋气肃杀,首先反映在人身上的是皮肤干燥。寒气较盛,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受到贼风侵袭,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故穿衣保暖不宜忽视,不宜露膝,要护足。女性要注意脚部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改穿能遮盖脚面的鞋或靴子,以防脚部受凉。

四、预防慢性疾病复发或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霜降节气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同时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另外,霜降是秋冬交际时节,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在这个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要注意添衣保暖,小心感冒。

呼吸道等疾病患者应该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饮食上也要多吃些米粥类及润肺的食物。中老年人晨练时要戴手套,体弱者最好戴上口罩,在气温突降的早晨要稍晚些出门。患有慢性咳喘病、气管炎又易在此季节加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2022白露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篇8

青江菜,根据梗色可再分为青梗白菜及白梗白菜两种。由于青江菜的外形跟汤匙有些相似,也有人喊它汤匙菜。青江菜长相像汤匙、色泽鲜绿,加上生长期很短,从播种到收成只需一个月左右,一年四季市面上都可以看得到,青江菜也常用作为陪衬用的摆盘蔬菜。除了快炒、氽烫等简易料理,青江菜搭配绞肉可做成菜肉馄饨,青江菜也可做包子,还能做成美味的菜饭。外表酷似油菜。

芥蓝

芥蓝喜温和的气候,耐热性强,其耐高温的能力,是甘蓝类蔬菜中最强者。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为25~30℃,20℃以下时生长缓慢,叶丛生长和菜苔形成适温为15~25℃,喜较大的昼夜温差。早中熟品种较耐热,在27~28℃的较高温度下花芽能迅速分化,降低温度对花芽分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芥蓝喜湿润的土壤环境,以土壤最大持水量80%~90%为适。不耐干旱,耐涝力较其它甘蓝类蔬菜稍强,但土壤湿度过大或田间积水将影响根系生长。

叶莴苣

常见有圆叶和尖叶两种。植株微微有苦味,播种45-60天可采收,通常整株拔起食用。莴苣种子发芽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在4℃以上就可以顺利发芽,如果温度在15—20℃之间,莴苣种子只需要3—4天时间就能够发芽,如果气温超过30℃,莴苣种子则不会发芽。莴苣苗期最适合温度为12—20℃,如果白天温度超过24℃,夜晚温度也在19℃以上,很容易导致莴苣未熟抽薹。

油菜

生长强健,少见虫害。播种后30-40天即可采收;也可以翻埋入土中作为肥料,一个月后再耕种其他作物。油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据试验,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4~6℃,在20~25℃条件下4天就可以出苗,开花期15~19℃,角果发育期12~15℃,且昼夜温差大,有利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樱桃萝卜

萝卜起源于温带地区,为半耐寒蔬菜。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种子发芽的适温为20~25℃,生长适温为20℃左右,肉质根膨大期的适温稍低于生长盛期,为6~20℃。6℃以下生长缓慢,易通过春化阶段,造成未熟抽薹。0℃以下肉质根遭受冻害。高于25℃,呼吸作用消耗增多,有机物积累少,植株生长衰弱,易生病害,肉质根纤维增加,品质变劣。开花适温为16~22℃。

白露要叫做白露的原因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篇9

教师职业发展概念最早是由欧美的一些学者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应该具有专业化, 也就是教师不仅要成为相关理论领域内的专家, 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 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职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熟练的教学技能、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民办高校在转型时期, 由过去高校规模盲目扩张到现在高校发展规模以市场为导向, 由过去只重视教育结果、教学手段与教育结构单一到现在注重教育质量, 重视教学创新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手段上等进行改变, 因此在民办高校转型期, 教师的职业发展呈现除了新的特点。

1.1 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化

民办高校在转型期, 需要教师不能在束缚在传统的职业发展规划中, 而是要实现职业发展的动态化, 以此实现民办高校转型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也就是说民办教师要在职业发展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首先民办高校转型期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需要教师能够完全适应外界的教育压力, 并且具备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发展的动力, 并且制定出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规划, 实现职业发展的自主权;其次民办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职业发展学习。教师是一项教学育人的工作身份, 转型时期内民办教师需要将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 利用生活中的专业知识进行自我学习与提高;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评价, 无论是在专业学习阶段, 还是在日常的生活阶段,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评价与总结, 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1.2 民办教师的个性化职业品质

民办高校转型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同时, 还要具备个性化的职业品质, 因为只有教师具备个性化的特征, 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个性化职业品质并不是教师在某个时期内形成的, 它是在教师的长期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民办高校转型期教师职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性化职业品质, 首先教师的教学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不断地的进行学习, 而学习的动力就是教师所具备的求知欲和观察力, 求知欲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 也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心理特性。观察力是教师不断根据观察教学过程,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问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一种技能;其次教师是一种传授别人知识的职业, 因此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义, 教师需要不断地巩固自己、充实自己、创新自己, 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并且具有理智的心理素质, 能够正确的分析外界的信息, 不被复杂的环境迷惑自己的双眼, 同时教师的职业发展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高尚的行为, 利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性;最后民办教师职业发展具有个性化, 民办高校转型需要教师要具备别的教师不同的职业发展, 具有个性化的发展, 这是民办高校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民办教师职业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教师职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专业化的特征, 教师专业化即是一种结果, 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因此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最终成熟的表现, 然而教师专业化的评定标准包括多样, 因此在某个时期按照一定的标准我们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经符合标准的要求, 但是在高校出现新的发展之后, 对此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就有了变化, 相应的评价标准就会提高, 对此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就需要在进行发展, 因此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整个教育发展体系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连续性的, 而对于某个时期内的教师职业又是相对阶段性的。

2 转型时期民办教师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面对民办高校转型, 许多的教师对转型感觉到不适应, 他们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

2.1 来自教师个人层面的问题

(1) 教师的职业幸福缺失。目前高校在转型时期, 教师普遍反映职业幸福感指数在下降, 他们感到工作的压力不断上升, 工作环境的质量却没有相应的提升, 自己的身体状态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 他们对高校的工作热情在逐渐的减弱, 甚至更多地教师出现了跳槽辞职的念头。 (2) 职员权益保障欠缺。虽然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 明确了教师应该享有的权利, 以及对教师的权利保障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在转型时期, 民办高校往往会忽视教师的基本权益保障, 比如有的民办高校不给教师缴纳社会保险, 造成教师的基本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有的则不给教师提供任何学习的机会, 侵犯了教师的机修权利等。 (3) 教师职业发展疲倦感比较重。在转型时期内的民办高校需要做很大的工作来适应转型期对民办高校的要求, 对此教师作为转型时期各项工作的具体承担者, 其要面临各方面的工作压力, 除了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还要面临岗位竞争、绩效考核、量化管理等措施的实施, 结果造成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 他们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 而且教师的薪酬却没有随着工作量的提升而增加, 结果教师对职业发展的疲倦感会越来越重。

2.2 民办高校层面的问题

(1) 高校在转型期过分强调岗位绩效管理的统一性, 忽视教师岗位的差异性。民办高校在转型时期内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共同组成民办高校的转型改革, 其中对教师个人利益最为关键的就是绩效工资制度的推行, 虽然此制度对提高教师的工作激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但是其过于统一性, 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和一些工作性质不同的教师是不利的, 其结果就会阻碍此部分教师的工作激情。 (2) 民办高校的教育改革忽视教师职业发展的人为关怀。民办高校在转型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这种理念主要体现在学生上, 因此人们将教育改革的焦点主要放在学生身上, 当然这种理念是没有错的, 但是其将教师边缘化, 使得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缺少人文关怀性, 使得教师的社会地位期待值被不断地提高, 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教师的索取也越来越多, 而相对对教师的保护关怀也越来越少, 甚至在民办高校已经看不到最基本的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

3 民办高校转型期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

3.1 树立民办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以人为本”并不是仅仅针对学生而言的, 教师作为人, 其也有希望获得别人尊重的心理, 因此民办高校在强调实现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教师的个人意志, 因为对于高校来说教师即使教育的提供者也是高校的顾客, 因此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的便利条件, 首先高校要在物质上满足教师的要求, 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 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其次民办高校要为职业发展的机遇,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地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上升, 因此民办高校要为工作努力的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对符合职务上升要求的教师要毫无顾忌地提高它的职业空间;最后在全校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 让民办高校充满教育的气氛, 让教师感受其职业的神圣, 满足他们心理的需求。

3.2 转变教师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教师主动发展的能力

教师职业发展归根到底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下, 学生不在是被动的学习者, 他们更多地变现为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 学生课堂地位的变化, 要求教师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因此教师沟通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其次教师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学习地位的变化, 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具有了更多地发言权, 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突发的提问或者其它事情的发生可能就会打破教师预制的教学方案, 对此就需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能够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等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最后, 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内在水平, 以此提高自己职业价值。

3.3 形成教师职业认同

所谓教师职业认同, 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 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履职的内在动力。教师自身是职业认同的主体, 因此首先要提高自我的认识, 热爱教师职业, 视教师职业为其理想的老师在职业生活中就会主动思考, 积极进取, 获得成功, 进而体验到和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因此要提升教师职业生涯的质量, 教师职业认同成为其理性的内在要求和发展途径。

3.4 降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 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

教师虽然身兼教书和育人两项职责, 但社会也不宜对其提出太多的苛求, 应强调教师的有限责任。应该说, 学生的陶铸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 学校、家庭、社会应紧密配合, 齐抓共管, 形成育人合力。为此, 应依据教师从业的标准和所处的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对其提出要求。另外, 应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民办高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相关政策对民办教育支持力度的增强、民办教学层次的提高, 为民办高校教育的转型提供了内在的发展动力。在民办高校转型时期将更多地精力用在了研究学生、教学模式上,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但是却忽视了教师的职业发展人文关怀性, 对此本文站在研究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 分析民办高校转型期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 以及民办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科学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期,职业发展,特点,对策

参考文献

[1]程宜康.基于多维学术观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辨析[J].职教论坛, 2012 (7) .

[2]安容, 王敏.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

[3]陈金波.转型期民办高校职员发展失衡与路径突破[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 .

[4]沈程鹏.经济转型期民办高校长远发展的几点建议[J].学友文摘, 2014 (1) .

[5]张玲.关于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探索, 2013 (1) .

小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篇10

牛堡小学校本学习材料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

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这也正是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改革,尤其是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原因。现在英美等国纷纷组织全国最强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经费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表现出他们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日益重视。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

24节气大雪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篇11

1、降温大雪节气是每年的12月6或7或8日,天气寒冷,气温将显著下降。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寒冷对体弱者和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

2、大雪(暴雪)大雪节气就是预示着天气寒冷,降雪的可能性变更大,雪量增加。,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有利于冬季旅游的开展。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称为白灾)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3、雾霾12月份,在刚刚迈入冬季的江南,早晨气温比较低时,或是在雨雪过后,近地面湿度大,还有可能出现成片的大雾区。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打个照面。

4、凌讯冬季,内蒙古包头河段结冰封河,而偏南的兰州河没有封河,河水流向已经封河的河段,由于封河的河段上的冰层和凌坝阻挡了上游下来的河水,迫使水位抬高,易在包头河段产生水漫河堤的灾害。如果强冷空气来的晚,12月就容易引发流凌灾害,值得关注。

返回目录>>>

●大雪的三候特点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且是五日为一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鹃鸥不鸣。鹃鸥为鸟类。意为这个季节,天气寒冷,飞禽无踪,走兽无影,连寒号鸟也停止了呼叫。寒号鸟是最懒惰、最爱啼叫的鸟类,栖息于山岩峭壁的岩洞或裂缝中。因为经受不住寒气的入侵,不爱筑巢的寒号鸟冷得直打哆嗦,一打哆嗦,寒号鸟就禁不住发出一声声的哀鸣。然而,一到大雪节气,连寒号鸟的悲鸣声也听不到了,说明天气已冷到了极点。此时,多数动物已进入冬眠或找到合适的地方过冬,大自然间静寂而安宁,正为“冬藏”。

二候:虎始交。虎是哺乳类食肉动物,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从节令上推算,大雪节气正是虎求偶交配的时期。古人认为,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盛极而衰,阳气已经有所萌动,于是老虎开始求偶。虎求偶,是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最温馨的一件事。生命的孕育与延续,珍贵物种的保护,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融的一面。万物皆具灵性,动物尚有情,情亦暖人心。

三候:荔挺出。《物候说》:仲冬雪季,万物沉寂,一种叫荔的兰草,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在此时独独长出地面。荔草不是荔枝,而是一种野草,也叫马兰。由此,我想起北方纵横交错的田间、车道上,那些一入春便最先蓬勃出绿意的植物——箭状的叶子以向阳的姿态挺拔成长,并不断开出紫色的花朵。它们被马车、拖拉机等一遍遍地辗压后,却一次又一次地昂起高贵的头颅继续生长。从春到秋,不知疲惫、不知疼痛地在风雨泥泞中贡献生命的绿意。直到秋尽冬来,万物凋敝,所有的人都以为它们与其他动植物一样,灰飞烟灭、无影无踪。殊不知,它们却在这孤寂冷清的冬天里,以天为被、以雪为枕,蕴积了强大的生命力量,独与严寒抗衡,震撼人心。

返回目录>>>

●大雪有什么农事活动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冬小麦已停止生长。但此期间,农事活动仍然不能放松。

北方田间管理已很少。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若下雪不及时,人们偶尔还在天气稍转暖时浇一两次冻水,提高小麦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墙等,助禽畜安全过冬。俗话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此时还要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上一篇:环境污染侵权的特征下一篇:四个意识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