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成为幸福的人(精选5篇)
梦是欲望,想是行动,努力是它们绝佳的搭档。
上小学时,常被爸妈追问:“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以后想做什么事”,他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想问,而是几乎每天乐此不疲地问,我嫌他们烦,他们便以“志当存高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名言来回应我,我无可奈何,就以当老师、当老板之类的敷衍他们。
他们听多了,好像也听出了这层意思,便开始和我聊了些其他的,他们说叔叔小时候想当老师,爸爸叫我这么大时嚷着去当兵……还有其他很多家族里有声望的前辈的理想,都是雄心勃勃的。我很不解他们现在都做了什么呢?“叔叔是老板,爸爸是工人,其他的亲戚大多从商了,还有任教的。”他们很神气地说道。
这些人里面没有几个是达到了自己理想目标的,这是因为他的目标不够详细,理想太肤浅了吗?
绝对不是。他们一定总挂念着自己的理想,但树雄心壮志易,为理想努力难。我正在经历他们这个时期,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一种新鲜的东西能引起我许久的兴趣,在那段时间里,对这个东西的情愫可谓有些入迷和可笑,但没几天新鲜劲一过,便又尝试着去发现别的可以引起我兴趣的东西,在过程中放弃可能是一瞬间的事,可能因为哪里做的不足,某个问题想不通而停下手中的事去做其他事,这样半途而废的行为使自己尝不到失败的`滋味。
还好,父母的问话给了我正确的方向,我跟着这条路走,不再像以前一样,但还是无法给自己具体定位在某一职业上。我便对自己做出一些调整,还是这条路,不过不全按父母的规定走。走着走着,我虽然没法看到未来的自己具体的影子,但我看清了他的缩影,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并且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懈的地努力,永不言败。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定下过太高的目标,因难以实现而灰头土脸,这就是过分关注拥有,而不在乎做一个努力的人的结果。
一、让教师认识教育故事的价值
在组织教师进行撰写教育随记的总动员时, 我的开场白是, 让我们从这里起步, 在教育的百草园中追寻梦想, 深挖教材, 开发教材, 了解学生, 成就学生, 改造自我, 解放自我, 不断提升教育品位, 不断让教育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实现教师的专业提升与精神成长, 成就教师的幸福人生。我又进行了有关教育随记介绍和论述, 希望他们明白, 写教育随记实际是在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这种研究以日常教育生活为基础, 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 可以从平凡细小的教育事件中发掘深刻的道理, 直接对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逐步把教师引向教育科研的殿堂。
1. 写教育随记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要想有内容可写, 就得有意观察教学生活, 积累可写的东西, 形成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提炼思考形成理性认识, 把它写下来, 这就是教育随记。撰写教育随记可以促使教师的观察力、反思力的提高, 使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2. 写教育随记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
教育随记是教育生活的再现与高度提炼, 教育随记若上层次, 教师除了明锐的观察, 还需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 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和指导教学实践。这种学习是教师自发的, 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3. 写教育随记有利于促进教师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的提高。
课堂是有限的、多变的, 教师每次决策不可能非常合理和完善, 而撰写教育随记可以让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评价, 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经常进行这样的分析和反思, 课堂驾驭水平必然会提高。
4. 写教育随记使教师觉得教育科研不再是专家的事。
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 就是为了改进教育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 追求绿色成绩。发展学生, 成就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形成的一些理性认识直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边行动研究边改进。这种研究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容易立竿见影, 教师很容易有成就感, 进而使教师懂得, 科研不再是专家的事, 不再神秘, 自己才是一线的科研人。
5. 撰写教育随记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
教师撰写教育随记, 会养成在日常教育教学去分析、思考的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也必然会有意无意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合理, 长此以往, 写教育随记就可以对自己日常教学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
二、让教师了解教育随记的特征
1. 教育随记具有叙事性。
这种文章总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记叙一个相对完整的事实, 如时间、有地点、有场景、有人物、有对话等。
2. 教育随记具有集中性。
教育随记并不一定要讲述一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往往是取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叙述和反思。
3. 教育随记具有及时性。
随记内容的选取是引起人的注意, 对人有启发的内容, 能激起人思想的火花, 写起来有水到渠成之势, 是教师教育教学所感的自然流淌, 是教育理念的不断积淀。
三、让教师熟悉教育随记的类型
教育随记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百花齐放, 是一个开放的文章样式, 大致有以下类型。
1. 从故事的内容看, 有经验型和教训型。
经验型随记讲述的是成功的教学活动, 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指导性;教训型随记写的是教学活动的失误、原因、改进方法, 是一种反思性的教育随记。
2. 从随记记叙的人物看, 有学生主角型、教师主角型和师生主角型。
3. 从题材的内容看, 有特写型、全景型和综合型。
4. 从时间上看, 有课前型、课中型和课后型。
5. 从表达方式看, 有单纯叙述型和叙议结合型。
6. 从使用的人称看, 有第一人称型和第三人称型。
四、引导教师广泛阅读教育随记, 开阔视野, 积累经验, 明了写法
引导教师课余有意搜集有关教育随记, 反复品读提高理性认识, 逐渐掌握教育随记写法, 通过阅读教育随记, 把握内容, 研究随记表达的方式方法。
五、让教师逐步提高教育随记的层次
撰写教育随记虽然比写作教育论文要容易一些, 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写好的。写教育随记不仅要有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作为基础, 还要对教育事实进行一定的概括抽象, 开掘出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能给人以启发。
1. 如何精选材料。
撰写教育随记第一是选材。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具有真实而丰富的写作素材不等于题材, 我们也没必要把上过或听过的每堂课中的事实都写成教育随记, 所以要对素材进行分析取舍, 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材料作为写作的题材。
2. 如何提炼主题。
教育随记必须有“情节”, 但是仅有情节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主题, 而且主题还要体现新理念, 这样随记才有灵魂, 才能给人以启发。
3. 在写教育随记实践中, 我们给教师准备了专用的设计独特的随记本, 是一周教师的必修作业, 每周一早读交校长室查阅并点评, 并记入教师工作考核内, 且每两周展评一次, 及时总结成功与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育随记让教师快速成长
1. 通过引领教师读书, 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让教师对让师生成为幸福的人的办学目标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也让教师对撰写教育随记, 体验教育幸福人生这一课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提升了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说到自然科学家,整个反右运动中最让人难以猜测的是化学家傅鹰,他是最应该成为右派的人,却有幸没有入“籍”。
傅鹰是北大化学系教授、院士,也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当年他激动于人民解放军毅然还击英国军舰的挑衅而从美国回来。他是一位性格鲜明、语言率真的人,看到、听到了什么不合理的事情就要说出来,甚至是“我抗议”。早在1955年9月,他在《化学通报》发表了《高等学校的化学研究——一个三部曲》,文末他说:“我以公民的资格请求你们听一听一个化学工作者的意见,哪怕有许多偏见,消除一些不合理的状况,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使从事于研究的人省去一些开会、填表、写订单、为经费着急、应付外行人指摘等的时间,而将其用在实验室中来培养我们的下一代。”结果,这被认为是对共产党有不满的情绪,受到了批评。然而他的这些言论被毛泽东看到了,毛对傅鹰的这些尖锐意见作了两次“钦点”,于是傅鹰得以奇迹般地与右派擦肩而过。
当时有人认为,傅鹰若不是右派,北大或者全国也就没有右派了。
傅鹰说过上述那些话,但也说过中共 “我一生的希望就是有一天中国翻身,现在这个希望实现了,所以我拥护这个政府”这样的话。
我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所在”。
因为教师专业化,是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例如我们现在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培训,教育部给这个项目赋予的使命之一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要改变原来“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人才发展。
2.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也为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3.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拓展自己的专业素质及业务水平,不断地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我认为女教师应成为人类幸福的导师。教育不仅应具有高度,更应注入厚度与温度。我们的社会给各类人才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但我们却忽略了对他们内心的关注,也无视自身的幸福……没有幸福的高度,就像没有土壤的植物,生命难以持久至少会逐渐枯萎,迷失人生航向。于是,马加爵、刘海洋们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在填补空虚中纷纷落马。打开报纸,点击网络,多少优秀人才在内心失衡苦苦挣扎中坍塌了人生大厦。只有学会经营幸福,人生才会永远光明;只有幸福的人,才能营造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哈佛大学一位年轻的副教授本·沙哈尔曾是学业优秀、体育成绩极为出色的博士,他曾拼命地追求成功来消除内心空虚所带来的恐惧和痛苦,但无论多少成功都不能解决问题,他苦恼万分,甚至曾想以自杀了结人生。他把自己关在一个黑暗的小房间里数月几乎与世隔绝,终于,他领悟到,对于人生,成功不是关键,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事。于是,他到处请教,苦苦追寻获得幸福的方法。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改修心理学,他开创的幸福课竟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尽管它是选修课,对学分毫无益处。第一次上课,课堂只有几个人,可随后人越来越多,到了第三次开课,连教室的走廊上都挤满慕名而来的人。他的课堂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和内心深处的终极渴求。他告诉人们,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归宿,他教人们怎样获得幸福。这样的课堂在哈佛持续至今不衰,邀请他讲学的人络绎不绝。如此强烈的反响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深思,更是回旋在内心深处的强大风暴。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归宿,道出了人们在历经种种追求后的共同感悟,洞悉了人类社会历经种种颠覆变乱盛衰后的最终价值取向。幸福是人生的终极归宿,和谐稳定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
陈忠联教授曾就教育问题提出,学生的学业以学校为主,家长辅助;学生的教育以家长为主,学校辅助。这个提法深得教育神髓。孩子关系国家未来。但面对开放社会,尤其面对留守问题,我们教育不能一推二五六,过于坚持这种做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自增负荷,担起教育的责任。(我们曾在本校做过调查,2010年留守生473人,几乎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不包括父母一方在家或父母离异者。这个数据是惊人的。)教育担负的首要问题就是教会孩子学会怎样获得幸福,包含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生活等等。女性是人类的天使,女教师天生的母性使她们拥有的纯洁、高尚、温良、聪慧和对人性超常的感受力使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始终充满了浪漫的情怀和温馨的幸福,她们是人类幸福成长的温床。女性是幸福的源泉,新世纪女教师应担负心灵教育的主要责任,担任人类幸福的导师。
二.怎样使女教师成为幸福的导师
只有幸福才能孕育幸福,培养幸福。要使女教师成为“幸福导师”,首先要让她们善于感受幸福、学会经营幸福,让她们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具体做法:
(一)领导关怀与激励
女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生理心理特质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她们极容易在繁重的工作生活中陷入倦怠与牢骚。我们女工工作者应关注这个问题,用适当的方式及时排解问题。
我校初迁时,由于学校没有教师宿舍,老师们必须一天数次来回奔波,很多老师住在近十里外的小区,作为高中老师,其辛苦可想而知。女教师,尤其丈夫在本校任班主任的十几位,每天匆匆忙忙,又是做饭洗衣,又是孩子,又是繁重的教学任务,简直苦不堪言,一时怨声不断。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三八”节,我校女工委围绕当年局女工委提出的健康主题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座谈会,校长亲自参加,一旦有了机会,大家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家庭、事业、子女、夫妻、婆媳、理财等,校领导认真倾听,部分优秀女教师也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大家共享,气氛十分热烈,一时间,积压很久的郁气烟消云散,问题在对话中迎刃而解。领导们为女教师出色的才能、纯美的心灵所震撼,对女教师的观感在这一刻重新熔铸。女教师们在被欣赏被理解中感受到温暖和阳光,信心重建,工作热情高涨,怨言似乎成了轻烟一缕。2009年元旦,我们为女教师举办了文艺联欢晚会,特邀男同胞参加。2010年“三八”,我们将女教师带到大洪山旅游,参观了曾侯乙墓和随州博物馆,在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大洪山的琼山玉枝中释放自己,提升品位。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八”,我们又分别去了木兰山、双峰山、锦里沟,每年都会给女教师一次文艺展示的机会。这些活动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像熨斗一样熨平女人们心灵的褶皱。我们对女教师的工作生活也十分关心,一旦发现问题就会主动找她们解决,孩子入学、婆媳夫妻不和、婚丧嫁娶、生活困惑、教学烦恼等,无一不被纳入我们的视野。同时我们以组建跳健美舞的方式进一步做好女教师的工作。总而言之,我们要让女教师每天都能及时舒解身心的疲惫,每过一定时间都有放飞心情的机会,时时体验幸福,成为幸福的人。
(二)专业培训,制度保证
1、定期请专家讲授心理学、幸福学。依据专业成绩与教育实绩评定等级,优秀者颁发等级证书,级分九等及特级。
2、每一至两年考核一次,依据专业成绩与教育实绩决定等级升降及人员去留。
3、减轻幸福导师的教学负担,规定教学时数每周不高于8课时。
4、提高导师待遇。按照导师级别及实际能力分配学生,以留守生、问题生为主,可各年级搭配,便于大带小。少者5人,多者15人。依据导师级别、实际成绩、学生评定、分配人数颁发津贴,平均数不得少于每周8课时津贴额数。
5、激励女教师。凡成绩优秀者评职评优提干优先考虑。
女教师可采取谈心、座谈、聚餐、聚会、郊游、博客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美好。我深信爱所带来的幸福感会使很多棘手的教育问题迎刃而解,这是惩罚、说教、法律法规所不能取代的。某国一位中国侨民的几岁的女儿一天非常幸福地告诉她,这个周六她可以和老师一起共进午餐了,原来,学校每周都会按照学生的表现对学生予以评比,奖励是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共进午餐,即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饭菜拿到学校和老师坐在同一个餐桌上吃饭,这时孩子们可以和老师任意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开心大笑。这个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把这个作为最高荣耀。网上博客也是一个好主意,师生互动可以更自由轻松。
女性就业难,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其实,女教师少了,而不是多了。传统的行业和观念要求女性用和男性一样的方式冰冷地工作,并不能真正发挥我们的特长和作用,相应的传统的评价体系也并不能公正地衡量女性的工作。传统的分配与评价,与让女性和男性挑同样的重物,以力气的大小、身材的高低来比较不同性别之间的优劣一样荒唐不合理。女性并不是弱者,是传统的工作、分配方式与价值观出了问题。在此,我请求各位领导、各位同胞思考这个问题,宣传这个观念并推行有关的改革制度。我们把落实女教师“幸福导师”制度作为重新认知女性作用的开始吧。
新事物应运而生,我深信合乎规律的运作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做好的关键就在于走下去、拢起来,放开手、真实干。
下面我暂借我一篇论文的结尾作为我发言的结语——
“中国当代教育到底需要什么?
需要一个真正核心的理念。
需要一个真正能透视时代、领袖群伦的教育领袖。
需要一个能真正重视教育执行的政府与领导。
需要一个能真正实践新理念的教育群体。
需要能真正拥戴新教育的社会舆论和大众。
……
观念的转变才是真的转变,
人生的顿悟才是真的开始,
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态度。
我们中国当代教育真正需要的、期待的是这个:
真正!”
以此共勉!
【教师应该成为幸福的人】推荐阅读:
教师应该怎样听课01-27
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07-26
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09-07
生物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02-02
浅谈党员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09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论文的摘要06-24
让教育成为教师的幸福生活06-29
应该记住作文10-09
如何成为一名教师10-05
大学应该怎么度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