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011-5-5 14:33:36来源:本站整理作者:佚名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摘要:教师的职能不在于传授发扬已有的知识,而在于创造新的知识以及新的思维方式。教师应立足与教会学生正确思维,教会学生学习。本文分析了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问题。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学习策略
一、当前教育环境下英语学习的背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进行英语教育普及是国家重要战略发展目标。英语教育一直是我国万众瞩目的关键,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英语的学习中,学习效果却不明显。有的甚至起到相反作用,造成英语学习的低谷。我国是一个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各个民族文化背影不同,民族特色明显,因此掌握好英语这一语言,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融合,走向现代化世界化更大的舞台。
二、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缺乏的原因
1)由于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教师课堂教育活动过于拘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次降低,使他们对原本就枯燥的英语学习内容,更加忽视。
2)地方差异和教学水平工不同的影响,一些偏远地区教学设备和环境不能满足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学生无法正常进行英语学习,进而主观能动性受到影响。
3)有压力的课堂学习氛围,竞争环境,导致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等级的压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4)教师教学内容枯燥,一味的机械教学。在加上教学内容繁多,课时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达不到意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1、教师发挥第一堂课的教学作用
教育的成功在于充分发挥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充分的发挥了教育的价值,教育的目的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那么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堂活动,达到深刻教学活动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心态,不要为了教育而教育,给学生造成无明的压力。教师应树立学生健康的学习心态,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良好的英学习目标可以指引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劲头和兴趣,让学生愿意投入到学习环境中来。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态度和成效,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然后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有的学生以后想去外企工作,这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严格要求,有的学生学习英语只是想看懂英文电影,这时教师就应该以另一种标准去教育学生,制定英语教学计划。其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英语的形式展示自己不同的一面。由于学生的年龄都处于青少年时期,因而心态颇为阳光向上。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把自己不同的一面展现出来给大家。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时,为了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举行英文歌曲展示活动,或者英文故事比赛,英文舞蹈才艺比拼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枯燥的英语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英语学习自主性的目的。其三,教师应在第一节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运用榜样的力量,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个成绩在自己前面的同学作为榜样,这样每当英语课堂上不积极表现或者失去信心时,以此来鼓励自己,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
2、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良好的发言和口语交流,可以极大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书面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确保课堂的教学活动生动并富有吸引能力,勾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欲望,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可以把单元教学改成课堂的小型的辩论会,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课堂的多样化,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
3、教师对课外学习的课程延续
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英语语言的学习以教科书为主,因而学习的知识面难免受到局限,知识面单一。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意外,还要在课后鼓励学生多接触英语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英文作文或者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用英文聊天或者角色扮演等交流活动,在课课外用灵活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其英语的应用能力。
4、教师应认可学生的学习成效,让其体验成就感
成就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付出的肯定,也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应该为学生不断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成效的喜悦。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表现不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例如表现极佳的学生教师就应该采用直接鼓励的方式。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则应该间接式的为其增加自信,帮相互学生破茧成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如果说教师是学生第一任正式老师,那么兴趣就是学生最天然得教师。尤其是对于英语这门实践学科来说,英语的学习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来决定的,因此教师要立足当前英语教育的大背景,规避英语教学弊端,不断丰富英语教学的课堂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这是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的一句警句。名言道出了少年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尤其是英语的教育。无论是高中、小学、还是幼儿园,英语教学随处可见,可见英语的教育已经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重要课程。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就学生学习主观能能动性的提高等问题成为关注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谈论与分析。
关键词:教师,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龙伟丁.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2]温力维.浅谈怎样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5辑),2015(2)
【关键词】英语;主观能动性;途径
《教育大词典(1)》P33“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成功的教师往往都能做到课一开场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启动学生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对问题的浓厚兴趣进入新课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的Storytime,我一开始采用猜谜语形式导入节日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有挑战力的活动都特别High,连平时一声不吭的那几位都举起高高的手,争着大声地回答问题,比较难读的节日类单词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Ninth Festival都能轻易过关。
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年龄与对这个外界的好奇,让他们使在一个主观能动性极强的时期,教师若是能带领学习,帮助他们将这种特征运用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则教学成果将为事半功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学生主动思想,学会独立思考。要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新课程理念的价值取向是强调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
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出现了现在进行时态,这个是学习时态时一大难点,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一些做家务用的一些工具,英语课我们直接设计为一次大扫除活动,学生们正在忙的时候,我趁机采访他们,巧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he/she doing?以及What are they doing ?让学生亲身体会现在进行时的特征,了解句型结构be动词+动词的现在分词。
三、设计竞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创造竞争的环境,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学生来言,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非常的强,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创设出新的环境对激发学生潜能将具有重要作用。如此还能有效调动起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决心,让他们大胆思考,勇于实践。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Unit 8 Birthdays》的Grammar time,询问别人的生日,其中月份和序数词单词量大,还有数词和序数词的关系,学生们有点懵了,太多了,这时候我们就来分组比赛,看看哪组记得多,并说一说记忆方法。
2.设置合理科学的比赛方式,引导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开展竞争
竞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也有十分可观的作用。从许多的学生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出,况赛型游戏居多,学生也更能投入其中,从而调动多方面的能力,以帮助他们达到赢得比赛的目的。这种方式在学习上同样适用。学习中的比赛,比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面对诱惑时的意志力等等。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可能存在差异,但就学习上来说,认真努力的学习,那么他的思维能力必然可以得到提升,因此,解题思维也是学习比赛中学生们竞争的一种。
3.树立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从小中生活在榜样的光环之下。父母口中的,教师口中的,社会报道的等等。在学习中,给学生树立优秀榜样,讲述榜样故事也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等,可以在学生中心种下向榜样学习的种,对提升学习效率具有一定帮助效果。
四、注重评价,推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孩子接受新鲜事物快,好奇心强,喜欢独立思索,敢于发问,这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们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就应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去积极思考,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
2.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
在传统教学中,我国学生普遍存在胆小内向,不敢积极主手发言的现象。教师要鼓励学,让他们敢想敢说,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做到说错不批评不嘲笑,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开拓学生心理,强化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一个有自信心的学生相比一个没有缺乏自信的学生,同样的教学环境下,必然是有自信者更能掌握知识。要允许学生说错讲错,对于学生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要枉加指责,而应当鼓励他们发挥想象,锻炼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育和发展方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学生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吸取知识、信息并运用知识进行创造,使自己得到发展。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影响条件下,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同,每个学生的发展就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固有的主观能动性,还要积极地调动,激发和推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任丽.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生态化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2(02)
[2]刘润清.论一堂课的五个境界[J].英语教师,2010(12)
摘要: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园主题课程与幼儿的自我完善有机的结合,幼儿出于自我意识,有计划,有目的,主动积极地去参加主题教学活动。教师运用主题环境创设的隐性教学功能,主题教学活动的功能,区域活动的功能,以及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主的游戏,自由的探索,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提高主题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字: 幼儿 主题活动 主观能动性 自主探索
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学习,培养,发展的主体是幼儿,最终教育结果的反应还是幼儿。由于学龄前的幼儿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也不能很好的主动设计、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借助主题活动的实施,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出于自我意识的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如何来挖掘幼儿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发挥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隐性教育功能,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运用幼儿与教师共同创设环境的方式,使幼儿从主观意识出发,去感受主题活动。通过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有目的的去想,有计划的去学,积极地融入主题活动。
1.师生共同参与创设主题墙饰。①、收集关于主题活动的图片及信息
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幼儿主动去收集相关的资料,为主题课程开展做准备。如主题课程《春天真美》,收集关于春天特征的图片,如春雨、春笋、春天的花,嫩绿的小草等,并把它装饰在主题墙饰上。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资料,共同学习,提升经验。
②、记录并表述主题课程的内容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记录。主题课程《春天真美》,幼儿通过栽种各种各样的种子,运用记录表,记录种子发芽,幼苗,成苗,开花,结果的过程。并通过自己的表述,大胆的说说自己记录的过程,并将这记录表展示在主题墙饰上,让幼儿在空余时间与同伴交流经验,对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根据主题活动,利用幼儿的美术、手工作品,布置走廊。
有效的利用幼儿的美术作品,手工作品,装饰幼儿园的走廊,美化校园。自己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出来,不仅合理的分配了主题教学活动下的作品,而且使幼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还可以学习借鉴同伴间好的作品。促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积极,情绪高昂,学习兴趣很浓,知识接受较快,想象力活跃。使幼儿的创造力,发现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举多得,这样循序渐进,幼儿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极大的发挥。3.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布置幼儿园的宣传窗。
幼儿在探索主题课程中会遇到问题,或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告诉教师。教师将布置在主题宣传窗内,幼儿去解决心中的疑问,扩展自己的兴趣,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让幼儿自己在看看,说说中领略主题教学活动的魅力。比如:主题活动《欢乐春节》,“外国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中国人过春节的不同习俗”等等,都很受幼儿的欢迎。放学的时间有很多的孩子拉着家长围观,学习。
二、发挥主题教学活动的功能,让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1、平等的主题教学环境,激发幼儿自由的表达与表现
《纲要》里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位幼儿都能参加实际探究活动,感受尝试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在开展主题活动《我探索,我发现》的时候,其中的一节教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镜子是幼儿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探索镜子成像,反光等奇妙现象,幼儿通过观察,发现镜子中不同的自己的摸样,大胆的猜测并表述自己对镜子的认识,在玩玩,说说中发现镜子反光的秘密,并与自己的伙伴们分享经验,幼儿在听中学,说中学,自觉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始终都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平等的主题教学环境中,体现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2、游戏化的主题教学模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游戏蕴藏着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幼儿在游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游戏的本质所决定的。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动静结合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新教材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充分的体现了游戏性。如主题活动《蜗牛爬啊爬》教学活动中穿插游戏环节:“小蜗牛的舞会”、“蜗牛爬爬”、“蜗牛旅行记”等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有计划,有目标,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3、教师的评价,激发幼儿对主题活动的学习自信心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来源于幼儿对主题活动学习的自信心,愿意学,主动学,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提升技能,教师的评价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运用,及时的鼓励性语言,让幼儿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我们中班段开展主题为《建筑工人辛苦了》的时候,其中有一个体育活动为《爬梯》,中班的幼儿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当他们看到老师搬过来的是高高的爬梯的时候,几乎没有幼儿自告奋勇的说自己想尝试,一开始的时候我看到幼儿的这一表现就知道孩子是因为害怕的心理所引起的,为了使得孩子的这种心理能够得到克服,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我立即提出先请大胆的幼儿尝试爬一边的梯子,然后在说全班的幼儿尝试,在此期间并不断的鼓励孩子“你真棒!”“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全班的幼儿有了对一边梯子的攀爬后,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性,并对于老师的鼓励也建立了自信心,所以在后面谁能够左右进行攀爬时,幼儿都能够自告奋勇的提出要向尝试,后面幼儿的积极性是越来越高涨。
三、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主题课程。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区域活动充分的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将主题活动内容合理的安排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的选择,大胆的操作,既巩固了主题活动,又发展幼儿的能力。在开展主题活动《医生,您好》中,在角色表演区我们创建了一个塘溪镇小小卫生院,将玩具听诊器,针筒,瓶子,管子,纱布,白大褂等医用器材投放其中,并开设挂号室,门诊室,药房,输液室等科室。幼儿通过角色分配,积极主动的参与医院游戏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又学会了与同伴分工合作。在益智区投放大型的牙具和正确刷牙的步骤图,让幼儿学习刷牙等。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自由的去探索,去学习,表现出我要玩,我要学,我是主题活动中真正的主人。
四、从幼儿的身边出发,主题活动实施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
从幼儿的生活的点滴出发,把主题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使幼儿身心得到发展。除了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时间,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开展主题活动。
1.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分享幼儿关于主题课程的已有经验。
利用晨谈时间,创设敢说,想说,愿意说的谈话环境,让幼儿大胆主动地分享自己的原有经验,并从同伴中学习他人的知识经验。在中班主题课程“我快乐,我勇敢”的晨间谈话中,教师问幼儿“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吗?你知道勇敢是什么?”有的幼儿说“勇敢就是不怕黑”有的幼儿说“勇敢就是不怕吃药”还有的幼儿说“勇敢就是会一个人睡觉”。大家群策群力,归纳得出勇敢就是能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害怕,这就是勇敢的含义。因此短暂的晨间谈话时间,却发挥了莫大的作用,为主题活动开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2、利用午餐休息时间,拓展幼儿对于主题课程的认知。
利用午餐休息时间,幼儿将收集到的主题活动音像资料,借助多媒体,分享给伙伴们。主题《我们的祖国真大》,幼儿观看世博会、2008年的奥运会、火箭上天以及阅兵式等等视屏文件,了解“中国在这个世界在哪个位置”,“中国有哪些特色是别的国家没有的”,“中国有哪几种军队,他们分别长什么样子?”.“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通过视觉、听觉刺激,多方面更深入的去认识中国。扩展幼儿的原有经验和视野。
3、利用离园前准备时间,巩固延伸主题课程的内容。
离园前15分钟,复习和巩固主题教学活动内容,让幼儿提出关于这个主题活动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幼儿回家去解决,并分享。主题活动《玩沙玩水真快乐》中,复习巩固水的知识,其中一名幼儿提出了“什么是水蒸气”,“它也是水吗?”对水蒸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带着问题每位幼儿网上查资料,咨询家长并记录,第二天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幼儿主动提问,主动探索充分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有了这个过程,幼儿养成了探索发现的良好习惯,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主题课程开展的原动力,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出于自己意识的去参加主题活动,才能真正的发挥主题活动的作用。提升幼儿的认知,锻炼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情感。让每位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梁志燊.2012.3.23
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组织,采取怎样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避免走入生生,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误区呢?本人就自己这些年来所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通过培养学生合作的技能,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把握合作时机,处理好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当好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以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氛围的策略等使合作学习更为的有效。
关键词:合作学习方法民主平等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著名化学家李运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学家100年都有一个共识:如课让四、五个人在一起学,一起解决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差的同学,他往往使自己变得更强。
四、五个人一起学,比老师讲半天都好,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精神,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合作学习是指在学生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从事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一些看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学习缺乏适当
教学中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部分教师却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是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导要合作,解题方法归纳要合作,甚至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校教师上一节“异分母数加减法”时,先复习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开始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明白了同分母分数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那么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呢?”请四人合作讨论一下。试想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性问题值得合作研究吗?由于没有思维含量和常用这种不合时宜的合作学习,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2、合作学习缺乏时间保证
学生要进行创新、探究、深入的解决一个问题,即要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愿望,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如要求分组、交流等,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有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次教师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仅两、三分钟,刚一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显得很仓促,交流不够充分,仅是蜻蜒点水。
3、合作学习缺乏知识与技能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
(1)当教师要求学生合作时,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学生七嘴八舌,只顾自己讲,不会倾听;或是在中优秀生主宰一切,承担了主要责任,其他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状态;或是人云亦云。他们的思维就不自觉地趋同于教师的代言人——组织者的指向,致使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肯定,致使某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扼杀
1在萌芽状态。
(2)组际交流时学生常常以“我”而不以“我们”进行表达,如此等等现象,都说明了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这种无效的合作不但达不到“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目标,而且还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事倍功半。
4、合作学习缺自主探索
合作的前提是要有自主探索,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之前,没有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出示问题后,马上就叫学生开始合作,有的学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该怎样说,达不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5、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布置完合作任务后,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合作探究中,而我们的教师有的时候在一旁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冷眼看着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合作的程度,结果不闻不问,有的为了显示以人为本,融洽的师生关系,象征的来到学生中巡视、组织纪律,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际上是借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使学生一会回答的时候,能更贴近自己的答案,使合作效果表面上是非常的有效。这样做的教师是不明确自身在合作学习中角色定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少,师生间在知识和情感层面不能产生碰撞与共鸣,激不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因而这种合作也是被动的。只是给听课者看的,是彩排后的表演。导致老师不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及对问题的理解的程度,学生也不了解教师行为的意图和意义。
6、合作学习缺乏精彩点评
合作中,教师较少组织组际之间、成员之间的评价,有时组际之间的评价,往住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形成相互指责的局面。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也较少,为了鼓励学生合作的成功,教师一律用“掌声”、“小红花”的方法加以肯定,单调的激励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感到腻了。
7、教学当中缺乏师生或生生民主与平等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以诚待生,以情育人,没有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孤单。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出现优生一言堂,差生闲着玩,甚至出现优生瞧不起差生,排挤差生的现象。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则是以自我为标准,以自我为标准答案,不允许其他学生有不同的意见等等。
二、解决问题措施
因此要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可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合作的技能
导致合作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成员不会合作,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技能。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有意识地加强合作技能的培养。一是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并采取轮换制,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每个成员轮流做,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二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同伴的发言,如何协调成员间的分歧,如何归纳组内主要意见等等,从而保证合作有序进行,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2、合作学习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
课堂教学是充满智慧和丰富多彩的,但我认为,它还应该是充满信任的课堂,因为只有共同的信任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信任学生,教师把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心地让他们去做、去想、去大胆讨论、去合作交流;因信任老师,学生们就会畅所欲言、不怕出错、相互补充、热烈交流。尽管学生合作交流花去了很多时间,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是成功后的激动和喜悦。
3、把握合作时机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此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的合作,培养
同学间团结协怍的精神。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 ”一课中,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教师放了一段路口来往车辆的录像,要求同学们统计机动车流量情况。几分钟后,老师问:完成任务的举手,寥寥无几。多数学生着急了,说:“老师,太快了,记不下来。” 老师说:“可以想想办法呀!”没等老师布置要求,同学们开始自发的组成,有的当记录员,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大客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再放录像,一分钟后,顺利完成了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提高合作的效率。
(2)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时。学生学习中出现困难是很经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采取合作学习。如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时,当学生认识了直线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直的线中,除了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还有其他吗?把你的发现画下来。这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就有很大难度,我就让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了线段和射线。
(3)意见不一,有分歧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全班同学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甚至激烈争吵的情景,这时也是一个开展合作学习的很好时机。如我讲解应用题“他们美术有25人,我们美术的人数比航模多1/4,航模有多少人”时,学生在做出常规做法25+25×1/4后,一学生问:“美术有25人,25人所对应的分数是(1+1/4)。我可以用方程解”全班分成了三派,争持不下。通过讨论,三种解题方法殊途同归,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遇到开放性问题时。新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许多问题的答案是多样化的,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交流,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人教版一下年级数学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先学生独立地给人民币分分类,然后互相交流讨论。有的同学是按元、角、分来分;有的是按纸币、硬币来分;有的是按数字1、2、5来分。教师一一肯定学生的这些分法是对的,并引导学生得出,选择不同的标准对人民币能进行不同的分类。通过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出,新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不同层次的知识点,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的火花。
4、处理好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他们有话可说,并且有助于把问题研究深刻,避免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意见而造成的认识偏差。另外,凡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通过独立学习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合作研究了。
5、教师要当好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及时予以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及时提供点拨;对完成任务的进行检查;对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引导、指导与参与,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
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6、以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之间的竞,把个人计分改为计分,把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在肯定合作中学优生表现的同时,更加激励中等生和学困生参与合作学习,形成一种“组内成员积极合作,组间成员激烈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像这样以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7、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氛围的策略
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问的心理距离非常近,他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他的拍肩摸头也会使学生因此受到鼓舞。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可以从师生互爱、生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等四个方面来实现。
(1)师生互爱: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爱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在合作学习中,如果达不到师生互爱,有些学生就可能出现不喜欢老师所教学科,也就不可能促进组内全员合作学习的效果。因为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个别同学或几个同学就可能不按老师要求去办,这样组内其它成员或组长必然出面干涉,由此就可能激发组内成员之间的矛盾,影响合作学习。
(2)生生互爱: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而小组间的各成员是异质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相互影响,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只有生生互爱,才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避免优生一言堂,差生闲着玩,甚至出现优生瞧不起差生,排挤差生的现象。“智者多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相互尊重,人人都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就会达到人人都想说,敢说;人人都想做,敢做。达到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3)人格平等: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各动态因素之间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了,教师才会融入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之中,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倾听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才敢把老师当作朋友,坦露直言。因此,人格平等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学习的共同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
(4)教学民主:教学民主,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观点开放”即除了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之外,对许多争论性的、假说性的、未有定论的、尚有分歧的各种观点,应持开放性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民主,而且是一种科学态度,它能让儿童从小适应各种不同观点及争论环境,激发他们追求真知的欲望,达到“百家争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教学对话”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的生动活泼的适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活动。主要采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提问,发表个人不同见解,并以此作为人共同对话的理由和动机。教师要尽可能在“同一等级上”,在事先未确定的道路上开展语言交流活动。
总之,合作学习来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要本着为
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组织开展好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王垣《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3.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04.7-8
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刘月清
[摘 要] 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中,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兴趣;主体;实践;质疑;素养;
一、变“教”为“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新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时,考虑到学生对雨中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 《我的雨中纸船》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张岱先生描写的雪中的乐园——湖心亭看雪这 一优美雪景“上下一白,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快乐的享受。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雨中生活,与湖心亭看雪这一优美雪景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四个一”所描写的雪景。“上下一白“的“一”壮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一痕”、“一点”、“一芥”则状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此真可谓“一”字境界出矣。同时“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完成了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 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叫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一文后,我这样设计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优美句段。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优美句段。
3、仿照课文,写一处景色优美的片断。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造性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的威信也大打折扣。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例:在教学课文《醉翁亭记》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环滁皆山也’难道滁州城真的是在山谷吗?有那么小的城吗?我没到过重庆,都说重庆是有名的山城,‘环滁皆山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呀?和重庆山城一样吗?”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一下子把我“问倒”了,开始我只是惊呆,无言以待。后来我坦诚地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老师也没有到过这重庆,我们同学中谁到过重庆,见过这样的景象?”这一问学生们立刻趣味盎然,他们见多识广,有几个学生回答说,这是说滁州城的四面都是高山环绕,并不是说在山谷。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语文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其实,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怕尊严而训斥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考文献:
[1]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提问能力,回归课本,阅读兴趣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 也是学生的最好帮手。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开阔视野,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的阶段,他们学习语言和说话的能力是很强的。因此小学教育中更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觉主动地对课堂教学进行预习、复习和课后练习,对学习中自己不懂、疑惑的部分及时询问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弄透彻。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是如此,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时能够认真审题,在了解了题意的前提下,用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字、词来进行作答。这是一个基本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谈吐、文明、礼貌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多让学生读读课外书,关注学习以外的世界。通过这些途径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做好阅读理解题积累大量的知识素材。这样的训练将会为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打好基础。
二、鼓励学生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是活跃且充满活力的,每天都像精力用不完一样,上课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就要让课堂活跃起来,让他们感觉课堂就像游戏一样,能专注地投入进去,才能学到知识。那么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就可以是多向学生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思考,也可以是让学生自己读完文章后,在不解、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在大家讨论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疑问,再让大家集体讨论后解答出来。这是锻炼大家提问总结能力,拓展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既让学生乐在其中,又让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重点。对于培养提问能力的问题,教师也要注重策略,教师提的问题要分易、中、难三个层次,并且,在设计问题时要按照教学的目标,掺入教学重点。然后根据学生对文章的逐步深入了解,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章节,学习分析、概括文章的能力。
三、深入记忆,回归文本
要深入透彻地了解一部作品,关注作品背后的故事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关注作家的生活背景,作家在创作该作品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在这个前提下,再去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体会作家的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在读文章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去静心默想,仔细品味, 不要中途插话,影响学生的思维。
四、方法为辅,练习为主
好的教师都只是把做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并不会对课本上的每个习题都面面俱到,一一讲解,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会了如何钓鱼,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不会被饿死。学生只有掌握了做题的方法,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对此类题目的演练、变化才能有正确、全面的思考方向,才能很好地应试。要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在教给了他们方法之后,剩下的就是要学生大量地做题,大量的阅读练习能让学生了解阅读的题型,对问题的解答有一个较好的模板,如此练习,将会让学生熟能生巧,提高做阅读的能力和速度。
五、创设趣味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比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时,结合具体的课本内容,给学生看看牢牢地缠住墙的爬山虎的茂密葱郁的图片,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去感受爬山虎,亲手去拔爬山虎的脚,亲自感受文章当中作者的一些描述。对文中一些描述爬山虎的脚的词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六、因材施教,个性讲解
学生的能力层次、智力高低不一样,所以,老师要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对能力强的、智力高的学生要求要高一点,严格一点,对他们讲解题目时以启发思维为目的,不应进行过于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题,独立思考,只需点拨一下他们的思考方向,剩下的只需检查他的答题点是否详尽,思维是否全面。对于能力中等、智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可稍微放宽一点,在对这部分的学生讲解题目时要稍微详细一点,确保他们能理解,能听懂。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提问能力;回归课本;阅读兴趣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也是学生的最好帮手。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开阔视野,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的阶段,他们学习语言和说话的能力是很强的。因此小学教育中更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对课堂教学进行预习、复习和课后练习,对学习中自己不懂、疑惑的部分及时询问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弄透彻。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是如此,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时能够认真审题,在了解了题意的前提下,用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字、词来进行作答。这是一个基本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谈吐、文明、礼貌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多让学生读读课外书,关注学习以外的世界。通过这些途径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做好阅读理解题积累大量的知识素材。这样的训练将会为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打好基础。
二、鼓励学生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是活跃且充满活力的,每天都像精力用不完一样,上课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就要让课堂活跃起来,让他们感觉课堂就像游戏一样,能专注地投入进去,才能学到知识。那么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就可以是多向学生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思考,也可以是让学生自己读完文章后,在不解、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在大家讨论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疑问,再让大家集体讨论后解答出来。这是锻炼大家提问总结能力,拓展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既让学生乐在其中,又让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重点。对于培养提问能力的问题,教师也要注重策略,教师提的问题要分易、中、难三个层次,并且,在设计问题时要按照教学的目标,掺入教学重点。然后根据学生对文章的逐步深入了解,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章节,学习分析、概括文章的能力。
三、深入记忆,回归文本
要深入透彻地了解一部作品,关注作品背后的故事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关注作家的生活背景,作家在创作该作品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在这个前提下,再去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体会作家的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在读文章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去静心默想,仔细品味,不要中途插话,影响学生的思维。
四、方法为辅,练习为主
好的教师都只是把做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并不会对课本上的每个习题都面面俱到,一一讲解,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会了如何钓鱼,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不会被饿死。学生只有掌握了做题的方法,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对此类题目的演练、变化才能有正确、全面的思考方向,才能很好地应试。要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在教给了他们方法之后,剩下的就是要学生大量地做题,大量的阅读练习能让学生了解阅读的题型,对问题的解答有一个较好的模板,如此练习,将会让学生熟能生巧,提高做阅读的能力和速度。
五、创设趣味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比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时,结合具体的课本内容,给学生看看牢牢地缠住墙的爬山虎的茂密葱郁的图片,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去感受爬山虎,亲手去拔爬山虎的脚,亲自感受文章当中作者的一些描述。对文中一些描述爬山虎的脚的词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六、因材施教,个性讲解
学生的能力层次、智力高低不一样,所以,老师要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对能力强的、智力高的学生要求要高一点,严格一点,对他们讲解题目时以启发思维为目的,不应进行过于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题,独立思考,只需点拨一下他们的思考方向,剩下的只需检查他的答题点是否详尽,思维是否全面。对于能力中等、智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可稍微放宽一点,在对这部分的学生讲解题目时要稍微详细一点,确保他们能理解,能听懂。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用丰富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并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武永明.让语文教育走向澄明之境:评韩惊鸣的《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J].现代语文,2006(10).
论哲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自强不息
辽宁阜蒙●王东霞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世界在人有目的、有意思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而变得更美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物质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并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指导实现自我发展。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规律;自强不息;自我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对主观能动性有过这样的阐述:“思想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主观能动性于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都是至关重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哲学以及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一、为什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了解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列宁曾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类认识世界是积极的、能动的,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自从地球上出现了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球的各个角落,遍布着人类的足迹。今天,人类早已飞向遥远的天体,在日益广阔的宇宙空间显出自己的威力。所有这一切,都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的功绩。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整个人类社会也向着更加文明有序的方向发展。
2.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生活在一定意识形态下的个人总是希望自己的愿望得以满足和实现,同时人还需要被社会认可、被他人肯定。所以,个人必须通过主观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学习、思考和运用智慧,才能使这些主观意愿得偿所愿。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可以诠释人生价值、彰显社会价值,而且这种力量能促使人类在不断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理想、贡献社会。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
1. 对主观能动性有恰当的估计
坚持唯物主义原理,物质起决定作用,恰当地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绝不是万能的),过与不及都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意识能动的反作用只能依赖于客观物质这个大前提。
2. 明确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实践是意识“物化”的过程,主观能动性只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把这种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必须通过物质的力量――实践才能达到。人类正是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不断往复的过程中能动地改造着客观的物质世界,使之逐渐适应人的各方面发展的需求。
3. 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因为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人们知道不可能有永动机存在,因为知道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了解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是通向人类共同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任何人如果根本无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固有的规律,他就不仅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意识的能动性,而且连一天也不能生存下去,不尊重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无情的惩罚,这是人们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出来的真理。
4.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有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的支撑归根结底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人们认识某种特定的物体都需要有与之相配的科学仪器;而改造世界则更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三、坚持自强不息实现自我发展
人的自我发展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人具有自我意识,能积极规划和实践自己的人生,从而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中国有句古训,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努力向上、奋发进取、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它要我们志存高远,执著追求。
1.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类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创造了今天的辉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诸多未解的谜团等待我们去揭晓可以说,人类的求知欲与进取心促使我们要达成更高、更远的目标。孜孜以求、自强不息是实现这些的内在动力。
2.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我自强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自我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主动和进取的态度去适应实践的发展,以足够的自信、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人生的逆境和困境。人生的意义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对待行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特别要坚持和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坚持和发扬这种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
总之,要正确地、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必须有科学的态度、踏实的精神,尊重客观规律,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且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才能不断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王元明。哲学基础知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耕。哲学与人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懂得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以及主观因素的制约,而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正确的主观因素的积累,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初步进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其所受的客观规律制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客观规律的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2) 客观条件的制约,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教学设计构思: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事理结合的方法,从事中引出道理,用道理去分析事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新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模式上,采用导与学相结合,以学为主,师生共同讨论,注重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爱拼才会赢》这首歌里面有这样语言: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
我们面对人生中的起落、好运、歹运怎么办?(发挥主观能动性)
生:(略)
师总结:是的,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时起、有时落”,有“好运、歹运”,要有所作为,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而又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首先,作为老师自身要有良好的素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在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总结,从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教育模式。其次,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业务素质,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业务素质,上不好一堂课,说不清一个问题,学生是肯定不会喜欢你的。我们要使自己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业务素质,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用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使学生信服,让学生喜欢你。最后,作为老师还要有务实的作风,良好的品质。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的交际氛围,对教学应充满激情,做到情绪饱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向学生传递关爱、信任和期望,以情激情,以情育情。对于差生,也不应冷漠歧视,而是不断培养他们树立信心,找他们谈心,了解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与表扬为主,用自己炽热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努力为他们提供说英语的机会,这样才能影响学生,使其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自觉地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学好英语只有兴趣和热情是不够的,学生应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有更大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一旦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发挥作用,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持久力,大大地促进学习。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又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首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在平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地结合身边的实际,是学生深刻体会到无论升学、就业、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英语,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内心深出对英语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责任感;况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传递信息载体之一的英语在国际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更应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让他们把学习英语与个人的理想及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早教学中要注意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互相渗透,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學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采取各种主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情景会话,教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英文短剧表演和组织英语竞赛等。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型表情达意,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及创造的欲望,使他们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通过介绍英语背景知识,讲英文笑话和国外趣闻等,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四、磨练意志,树立信心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身的行为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就会自觉地努力学习。由于英语学习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需要记住大量的单词,习语和一些典型的对话及短文等。刚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很浓,乐于学,但随着内容和难度的增加,一部分学生就觉得困难,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从而对英语从好奇到厌倦,再到恐惧,直到放弃,逐渐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如给学生讲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刻苦学习的故事,在语音、语调、书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要求他们认真、按时、一丝不苟地完成英语口、笔头作业,并定期督促检查,不断对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断磨练他们的意志。同时应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有了信心,学习的动力就更大。可通过给学生讲往届学好英语的成功者的例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感到通过努力能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对学好英语充满信心。
五、拓展实践能力
就实践能力而言,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设计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这一活动,老师可以向学生渗透新的语言知识,当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可以表情达意并可以获得更多和更新的信息时,便会产生运用英语的欲望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于是,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二是要把学生坐在教室里上课,做作业然后参加考试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创设广阔的健康向上的学校大舞台,引导学生自我投入,自我选择并全身心活动起来的教学方式。如:“英语日”,“外语角”,“课本剧”,“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语言,让学生获得用语言去做某些事的成功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强调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突出学习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学习者自己对自己负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截然对立并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必须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首先,教学管理部门要有正确的课程观,给学生一些自主发展的时间,而不是让学生从早到晚都坐在教师里听教师讲授。课表上要有弹性空间。其次,加强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管理和建设。图书馆和网络平台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由选择学习空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向老师求教或与同学切磋。
纸版画制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吹塑纸之类的软质纸材, 以硬铅笔或圆珠笔在吹塑纸上刻出表现的形态, 然后实施拓印;另一种是硬纸版剪贴, 制成凸版, 如利用剪贴纸材的厚薄以及不同纸质纹理变化, 在叠贴中做出多层重叠、交错、穿插等纸材印版的层次变化, 拓印出来的形象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者看来, 在中学中开展卓有成效的纸版画课程教学, 不应单只是讲解纸版画的技巧和作画过程, 还应该在设计教学情景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上做文章。
1、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纸版画教学是以具有版画特点的画面创造去设计学习, 需要教师对简练而贴切的版画语言加以讲解和实践, 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不只是重画面和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整个创造、实践的过程, 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灵活、大胆的探索版画的多样表现趣味。教师应当尽量避免手把手地教习和模仿, 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 对学生多介绍一些优秀版画以及纸版画作品, 积极开展讨论和评述活动, 激发学生联想、体验, 这样学生会很快进入到创作者的角色。在创造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新颖的材料反复探索, 从多方角度对材料进行试验, 鼓励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发现的创新能力, 表现出自己内心对生活美的感受, 愉快地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创作出绚丽的艺术画面。
2、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感
纸版画的表现力强, 效果独特,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达到提高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从学生身边生活及自然环境入手, 在教学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有一定指向的课题内容的外延, 使之与现实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让学生的审美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 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山林中随风摇曳的花丛, 迎风追逐的鸟雀, 水田池塘的游鱼等等, 都能引发学生在纸版画创作中对美的构思与遐想, 使学生既置身于纸版画自由表现发挥的愉悦过程, 又获得来自大自然与现实生活美感的熏陶和启迪。在情境的作用下, 学生身心愉悦, 各种感觉被充分调动, 并相互交融, 产生共鸣而激发其审美情感,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纸版画的探究学习之中。
纸版画课例:
《填彩纸版画——花卉植物》1课时
任课教师:李雪峰年级:初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纸版画基本知识与技能, 体验、感受版画的美感。
2. 发挥纸版画的特点, 探索表现自己主观感受的方法。
3. 增强艺术感知意识及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版画的基本特点。
2.纸版画填彩印版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涂色转印操作。
【教具准备】
1. 自己创作的套色木刻作品《竹林深处有人家》和学生填彩纸版画优秀作品两幅。
2. 吹塑纸、白纸、圆珠笔、水粉画颜料和画笔、调色盒、笔洗、回形针。
3.《仙人操》音乐和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首先我给大家看一幅老师自己创作的表现我们山区自然景色的美术作品。 ( 展示作品)
提问:作品中主要表现有哪些植物? 它带给你怎样一种感受? ( 学生回答以及自由发表个人感受)
归纳小结:这幅作品就像同学们所感受的那样, 它的题目叫《竹林深处有人家》, 以明快的蓝绿色调, 表现了我们竹林的早晨, 把自然景色展现在大家面前。老师热爱森林, 因此用套色版画形式创作了这幅乡情浓郁、有着诗一般意境的作品。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填彩纸版画——花卉植物。 (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 结合作品讲析)
1、版画的特点
通过作者用刀和笔等工具, 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 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 具有形象概括、对比强烈以及变化丰富的特点。刻版和拓印是版画创作的基本技法。
2、填彩纸版画 ( 展示学生填彩纸版画优秀作品)
是一种简便可行的版画表现技法。用吹塑纸绘制的填彩纸版画, 色彩饱满并富于变化, 有一种转印时的特殊肌理效果。
基本制作方法 ( 教师示范) :
1) 构思构图:按照创作构思用铅笔在纸上画图稿或直接使用写生稿。
2) 刻画印痕:按画稿用圆珠笔在吹塑纸上刻画表现的形态。
3) 涂色转印:将转印的纸用回形针固定覆盖在刻画好印痕的底版上, 翻开纸在底版上根据需要涂色, 然后轻轻压抹转印。
3、请两位学生上台尝试涂色转印 ( 难点) , 其余学生观摩和评述
归纳学生感受, 小结 ( 突破难点) :
1) 涂色转印应一部分一部分调色涂画, 不能把颜色全涂好以后再印, 否则颜料会干掉。
2) 转印纸的一端必须认真地固定好。
3) 也可以重复转印和叠色。
四、作业练习
1) 请同学们根据上周课的花卉植物写生作业, 按照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动手创作一幅花卉植物的纸版画作品。
2) 板书作业要求:
(1) 制作方法合理有序。
(2) 形态概括整体, 色彩明快并富于变化。
(3) 具有填彩纸版画的特殊效果。
3) 学生动手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 ( 播放音乐)
五、评讲作业
1) 学生将已完成的作品贴于展示板上, 请学生挑选出自己喜爱的作品, 评述作品中的意境美感。
2) 教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花卉植物的纸版画创作, 同学们充分运用纸版画的基本造型方法, 用正确的步骤, 大胆探索、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 许多同学创作出了既有自己个性特色, 又极富美感的作品, 表达出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下一步还可以考虑用我们身边的各种自然材料来创作版画, 使自己的版画作品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和自然美感。
教学评析:
按照过去传统美术教育的教法, 这种技能练习课开头语就讲技能、方法与步骤, 尽管教师使尽了全身的解数, 学生往往是被动、平淡地获取一知半解。所以, 要围绕教学目标去抓住学生审美心理特征, 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在这节课开讲时, 教师巧妙安排展示自己创作、表现当地风景的版画作品, 顺势导入, 一问一答, 把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审美情境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以各种不同角度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台阶上主动拾级而上。让学生上台自己尝试操作难点所在的部分, 其他学生观摩和评述, 教师只是在需要帮助时才适当点拨。这样, 既突破了难点, 又使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使学生自信地持续一种主动探究和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 全身心地参与纸版画创作过程。
摘要:纸版画制作课程教学, 在作者看来, 不应单只是讲解纸版画的技巧和作画过程, 还应该在设计教学情景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上做文章。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使学生自信地持续一种主动探究和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 全身心地参与创作过程。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荐阅读: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09-28
浅谈如何正确发挥大队的职能作用06-19
浅谈如何发挥青年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06-06
浅谈如何发挥好曲艺在文化下乡中的作用07-07
浅谈如何有效发挥小学数学的多媒体辅助教学09-23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09-28
浅谈党员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09
大学生党员如何发挥05-23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09-22
浅谈人大代表如何在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