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农村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精选8篇)

谈农村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篇1

商丘市睢阳区闫集乡第一初级中学 焦秀玲

多媒体以其强劲、猛烈的势头走进了农村中学。欣喜之余,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怎样让多媒体走进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

一、用直观生动的视听材料激活学习兴趣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例如《苏州园林》、《竹影》等写景抒情或介绍景物的课文,文中所描绘或介绍的地方是我们农村大多数孩子未曾见识过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这些地方的相关图片,并把它们制成CAI视听课件。对于《皇帝的新装》、《夸父逐日》这样的童话,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动画课件,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

这些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学生可谓百看不厌,百听不倦。

在欣赏的同时,老师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语言的精妙。他们的朗读能力、欣赏能力就会在这边听边看边读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不断提高。

二、用变换字形等动画效果突出重点

农村中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工具是粉笔,传统的教学流程是从书本到黑板,由于受板面的影响,许多重要的内容不能在黑板上呈现,师生互动效果不太显著,学生容易疲劳,思维常常停滞。

多媒体技术可以全面展示所学课文的重点内容。如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精点段落,《海燕》一文的第1、第8自然段等。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两段落的内容显示在大屏幕上,对于其中“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等等这样生动优美的句子及段落的重点、要点内容,可以进行闪烁、下划线、改变色彩或字形等动画设置,若有必要还可配上朗读。这样,鲜明的表象与语言文字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双向联系,学生非常乐意面对屏幕字斟句酌,有针对性地对文段重点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用功能多样的实物展台加强反馈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往往会根据教学需要安排相应的拓展练习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传统教学中,受条件限制我们往往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但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学习了《苏州园林》一课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一幅“学校花园图”,同学们的设计各具匠心,我选取其中的多幅作品,通过实物展示台一一展示,他们边欣赏、边品评,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他的笔头练习都可以用实物展示台来展示。

谈农村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篇2

一、在重组教材中, 提高学生积极性

如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 章节内容的呈现大都以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 让学生经历抽象、符号变换、应用等活动, 在活动中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经历解一元一次方程时, 就已经遇到很多问题.如在去分母、去括号时, 会出现某一项漏乘或符号弄错的情况;在移项时, 易发生符号错乱, 弄不清要改变哪一项的符号;在合并同类项时, 又合并不正确等等.教材在编排上, 要求学生先结合实际审题, 找出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 再学习方程的解法.如此编排, 于农村学生来说, 每一个环节都很难, 学生先是难解题意, 再懒于学习方程的解法, 每一节课的效果都是睡倒一大片.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大胆将教材重组, 将方程的解法与实际应用分开进行教学, 先教解方程, 再解决实际问题.这样重组教材, 知识脉络分明, 结构清晰, 降低了学习难度, 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在增删教材中, 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农村孩子来说, 数学内容越简单, 越学得有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教学内容的难度, 适当增加或删减教材内容, 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 进而让学生捡回一些丢失的数学兴趣.

如九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该内容是中考压轴热点内容, 是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等生源的重要关卡, 集抽象性、空间性、综合性于一体.我所教生源是农村中学的普通生源, 期考数学成绩平均分多在35分左右.经过多年实践, 我发现所教班级学生几乎没人能学懂这个内容.这个内容于学困生班级来说, 能否删除呢?经过考虑, 我尝试着以“自学”的形式将该内容呈现给学生.即教师不讲授该内容, 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外“自学”, 并辅导个别学生的“自学”疑难.这样处理其实是删掉教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和热情.

三、在农村生活中, 寻找数学的乐趣

如七年级下册“抽样调查”, 教材中提到“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 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从字面上学生较难理解该内容, 教师举了大量例子, 学生也仅略微理解一些.于是, 我干脆用生活中最简单的“喝汤水”为例:捞一勺汤水喝, 是抽样调查, 由一勺汤水的味道推知整锅汤水的味道, 是由样本推知总体.简单的例子, 学生惊奇的发现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在传统与现代教学中, 提高教学质量

(一) 交流式的教学

语文学科有分角色朗读, 而数学应用题的出示大都是以文字出现, 显得枯燥无味, 缺乏生活性、人文性和情趣味.因此在教学应用题时, 可尝试运用对话形式呈现原题, 再配上图示, 使其直观、生动.

(二) 立体式的教学

数学中的图形知识空间感、立体感很强,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在黑板上绘图展示, 那么学生会觉得更加抽象, 学不懂.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考虑立体式的教学.如九年级下册“三视图”的教学, 该内容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画出图形的三视图.在教学时, 我找来15盒粉笔, 摆出各种立体模型, 增强学生视觉效果,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 学生很画出图形的三视图.

(三) 探究式的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七年级下册“镶嵌问题”, 我给每个学生发四种颜色的纸, 每张纸印有大小相同的图形, 分别是6个正三角形, 4个正方形, 4个正五边形, 3个正六边形.先让学生用剪刀把图形剪下来, 再拼起来, 分组寻找哪一种图形可以镶嵌, 哪两种图形可以镶嵌, 并用胶水粘好镶嵌图形, 展示在黑板上, 然后共同寻找镶嵌的规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感受着学习的乐趣, 合作的乐趣.

(四) 直观式的教学

浅谈农村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篇3

一、在重组教材中,提高学生积极性

如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章节内容的呈现大都以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抽象、符号变换、应用等活动,在活动中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经历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就已经遇到很多问题.如在去分母、去括号时,会出现某一项漏乘或符号弄错的情况;在移项时,易发生符号错乱,弄不清要改变哪一项的符号;在合并同类项时,又合并不正确等等.教材在编排上,要求学生先结合实际审题,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再学习方程的解法.如此编排,于农村学生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很难,学生先是难解题意,再懒于学习方程的解法,每一节课的效果都是睡倒一大片.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将教材重组,将方程的解法与实际应用分开进行教学,先教解方程,再解决实际问题.这样重组教材,知识脉络分明,结构清晰,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在增删教材中,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数学内容越简单,越学得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当增加或删减教材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让学生捡回一些丢失的数学兴趣.

如九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该内容是中考压轴热点内容,是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等生源的重要关卡,集抽象性、空间性、综合性于一体.我所教生源是农村中学的普通生源,期考数学成绩平均分多在35分左右.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所教班级学生几乎没人能学懂这个内容.这个内容于学困生班级来说,能否删除呢?经过考虑,我尝试着以“自学”的形式将该内容呈现给学生.即教师不讲授该内容,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外“自学”,并辅导个别学生的“自学”疑难.这样处理其实是删掉教材中综合性强难度大的内容,恰当地保护了学困生班级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和热情.

三、在农村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乐趣

如七年级下册“抽样调查”,教材中提到“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從字面上学生较难理解该内容,教师举了大量例子,学生也仅略微理解一些.于是,我干脆用生活中最简单的“喝汤水”为例:捞一勺汤水喝,是抽样调查,由一勺汤水的味道推知整锅汤水的味道,是由样本推知总体.简单的例子,学生惊奇的发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在传统与现代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一)交流式的教学

语文学科有分角色朗读,而数学应用题的出示大都是以文字出现,显得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性、人文性和情趣味.因此在教学应用题时,可尝试运用对话形式呈现原题,再配上图示,使其直观、生动.

(二)立体式的教学

数学中的图形知识空间感、立体感很强,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在黑板上绘图展示,那么学生会觉得更加抽象,学不懂.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考虑立体式的教学.如九年级下册“三视图”的教学,该内容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画出图形的三视图.在教学时,我找来15盒粉笔,摆出各种立体模型,增强学生视觉效果,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学生很画出图形的三视图.

(三)探究式的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七年级下册“镶嵌问题”,我给每个学生发四种颜色的纸,每张纸印有大小相同的图形,分别是6个正三角形,4个正方形,4个正五边形,3个正六边形.先让学生用剪刀把图形剪下来,再拼起来,分组寻找哪一种图形可以镶嵌,哪两种图形可以镶嵌,并用胶水粘好镶嵌图形,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共同寻找镶嵌的规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着学习的乐趣,合作的乐趣.

(四)直观式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图片刺激着学生的眼球,不但直观效果好,而且是课堂气氛的催化器.七年级上册“多姿多彩”的图形,我先在网上收集一些有代表性建筑物的图片和它们相关的历史典故,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学生既欣赏建筑物的雄伟和它们悠远的历史,又收获了数学图形的知识.

如何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篇4

现代教学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音质纯正和画面清晰的教学情境,能够生动形象地把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利用教育技术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这些都是现代媒体特有的优势,同时也是传统教学媒体可望不可及的。我们绝对不能因为现代教学媒体独特的优势而逐渐或甚至把传统的教学媒体淡化或抛弃。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逐渐步入了农村中小学校园,农村的教师和学生真正与信息技术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以往只有城市师生才能够体验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历史。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农村教师该如何来使用现代的教学媒体,才能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呢?

1、低年级(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课堂可适当多用。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都不强,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把所授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呈现给学生,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难于讲解并且传统的教具、模型、挂图等不能更好实现教学目的的,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来优化教学。

3、现代教学媒体要适时使用。选择媒体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上我认为:是否使用多媒体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要一味地为了课堂生动、活跃而每节课都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我们都知道,人喜好某件事物也会“多而不鲜”的。我在平时听课时,容易发现某些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纯粹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按照自己准备的课件“一播到底”,课件演示完毕教学任务也结束了,可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呢?学生头脑一片空白,因为他们就像看电影一样,课堂中缺少交流、互动,知识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很显然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是极为失败的。

4、使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时,老师必须对课堂教学情况适时掌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对媒体进行控制,不要出现播放某一节课的课堂实录,让学生跟着录像学习,老师不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是大错特错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面对面的指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老师要随时做答,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千万不要认为现代多媒体是完全代替传统媒体特别是老师的,否则全国的中小学乃至其他学校的教学,直接在电视这种媒体上按时直播不是更省事、省力、省资源了吗?这样,我们这些老师还要来干什么呢?显然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和做法。

5、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开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老师们往往只注重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而忽视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有效的达成。整个课堂是教师在演示,学生在观看,缺少了学生的阅读、练习、讨论等,甚至有些教师整堂课都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从而就“误导”了学生没有什么可以或者需要记忆的东西。这样的做法是过高地估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而造成的。

6、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讲究实用性、准确性。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往往把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上,忽视了课件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有的课件主题不鲜明,有的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都不能够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插入的音频不合适,有的插入的视频没有经过剪切、加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有的老师制作的幻灯片插入了动画,而这个动画一直在闪动着,学生一直都在看动画而忘记了学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件制作美观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过于“华丽”了,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课件的制作一定充分考虑它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课件的使用要能够充分地服务于教学,才是我们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所在。

总之,多媒体设备能够在农村学校使用了是可喜可贺的,信息技术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只能够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只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谈农村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篇5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了课堂教学。

关键词:恰当;突破;拓展;优化;丰富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普及,多媒体教学渐渐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以其直观快捷,量多丰富,教学互动,易于创设声情并茂的情境等特点,深受师生喜爱。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运用多媒体,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乐于学习。

一、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动情感朗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讲故事,看图片,做实验等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有时效果不尽人意。多媒体集语言、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于一体,直观形象,信息量大,表现力丰富,感染力强。多媒体可以超越时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迅速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境界,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第六册课本中第2课“小足球赛”这篇课文里,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这场球赛的激烈。让学生先观看课前准备好的有球赛的课件,然后引导学生打开课本,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朗读课文,仿佛学生们也进入了角色,这样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媒体,不仅使学生们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能真切的体会到球赛的精彩、激烈。在执教,军神一课,由于学生对刘伯承的事迹了解不多,农村的孩子收集信息的渠道又少,在开课后的四五分钟里,我用课件播放了电影片段,生动的画面配上解说词。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刘伯承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认真读课文,你一定会找到答案”。学生认真读书,在书中探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二、适时地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有些教学内容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用教师的讲解,教具的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且能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如小学四年级第八册语文课本中讲的食物链,学生很清楚,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田鼠又影响土蜂,但文本语言太抽象,学生的联想能力差,很难想象到猫跟苜蓿有密切的关系,这时利用多媒体,以它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形象代替抽象,用动态代替静态,学生可将其看个明白,更加具体化更直观。这样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看完后,教师提问,猫与苜蓿有关系吗?引导学生配音乐读课文,这样水到渠成,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必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也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内直观、形象的达到预期的目的,避免板书和现场操作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活动的时间更充分,练习的内容更广泛,新知识的巩固更扎实。例如:在讲评作文时,以往教师只是课堂上点出xx同学写得好,xx同学作文离题,现在,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已落后,如果运用多媒体,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外教师选好、中、差三篇作文制成课件,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观察,一目了然,再让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评改,了解那些地方可以借鉴,哪些地方值得商榷,常见的毛病有哪些,如何修改,然后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学生从评改中找出差距,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提高练习的趣味性

学生对于练习题往往不重视且有厌烦感,再者,有些练习题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传统的练习形式。如;设计一些填空,判断,竞答等题,让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计算机可马上亮出正确答案,并会表扬道;“棒极了!真厉害”,学生听了自然会兴趣盎然,如果学生答错了,计算机会提醒你,并鼓励你――‘‘再想想’加油”,并配以相关的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想,这样及时的反馈。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又乐于学习,真是两全齐美。再如我们小学三年级学习了《参观人民大会堂》,是按参观的顺序来写的,为了更好掌握这种顺序,利用多媒体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引导学生去作文,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题目是《参观果园》,之前,我并未告诉学生写作文,只是让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解说,之后,让学生谈看后感受,怎样参观的?重点观察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积极。那么请大家仿写《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节课下来,作文完成了,同学们轻轻松松地度过了40分,在玩中学,学中玩,没有学生感到作文难,无语可说。所以将一些练习形象化,动态化,以多媒体特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备感轻松。

五、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靠文本语言讲授,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教师讲解空洞无物,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恰当地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就大大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了学生训练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我在教学《

12、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就搜集了很多小兴安岭的图片做成课件辅助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这对于平原的孩子无任何了解,但总文中描写无法想象它的美丽,我适时地把课件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示给学生,声情并茂,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小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的综合效果。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要适时,适度,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加以应用,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目的,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我认为多媒体技术也并非是万能的,教师要恰当地发挥运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中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云鹏.《现代多媒体技术及应用》.2014

[3]陈宝军《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西北职教.2006

谈农村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篇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3G无线通讯技术的推广运用,利用无线技术高速传输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变成现实。基于3G技术的智能手机不仅具备了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功能,还有包括网页浏览、查看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真实地感受到了3G手机移动教育的魅力:它不但能极大地扩展教育的空间,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学习随时随地、随心所欲,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还可增加师生互动、加强家校联系,使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更新知识技能,完善自身专业素质。

手机已从简单的语言通信工具逐步演变成一个集语言、文字、图片、甚至流媒体的信息平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事业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第五媒体”。有专家称:“这种技术一旦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节约了教学成本,而且很有可能带来教育方式的革命。”

一、利用手机做好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可是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在上班时间除了上课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被批改作业占用了,批完写字批日记,批完日记批练习册,批完练习册批作文、批试卷,用在备课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就出现了部分教师匆匆忙忙抄教案现象。有些老师上班没时间备课,就把教案拿回家备,可每天背好几本书回家备课实在有些麻烦,此时,3G智能手机就派上了大用场。互联网上有很多的电子课文和教学设计,有时一课会有好几十种教学设计,你可以上网随心所欲地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综合几份教学设计为自己所用。而且备课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也可以在餐桌上,还可以在睡前或早醒后躺在床上备课。由于备课充分,所以上课就能成竹在胸、挥洒自如了。

二、利用手机播放多媒体课件

在手机里放置多媒体课件,随时随地的播放课件进行学习。手机同时可以与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相连接,如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师可以将手机里的资源通过多媒体及时的展示给学生,实现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能很好的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弥补实践难以体验的局限性,使抽象的文字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秘情境,促进他们进入推理、想象的空间,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利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如果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时,大部分老师会说,这个问题等我查阅有关资料后告诉大家或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讨论等等。而往往下课后一忙又给忘记了,此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而现在,有了3G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及时将答案告诉学生。老师上课再也不用担心出现上课被学生问住而尴尬的场面了。

四、利用手机进行配乐朗读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经说过:“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一部3G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录音机,既可以播放音乐,也可以下载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还可以进行录音朗读。如我在教学《编钟》一课时,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了编钟有关知识后,用手机播放编钟演奏的音乐,让学生站在外宾、国人等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心中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先进的工艺的赞美之情。又如语文S版第十二册第28课《我们上路了》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描绘“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前面可能会遇到美丽和挫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由于是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用手机下载了一首体现校园生活的轻音乐《校园三步曲》,让学生随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学生们随着音乐声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朗读起来,他们的声音比单纯的诵读更抑扬顿挫,感情更细腻丰富。这样在配乐诵读中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既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又丰富了他们的情感,培养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五、利用手机为学生写作提供范文

朱熹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模仿作文也是一种技法,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实践,灵活运用好范文来指导学生写作,我想也是步出作文教学“低谷”的捷径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写不同的作文肯定都要用到不同的范文,有了范文才知道作文该怎样写,写成什么样。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当学生写作遇到困难时,我除了必要的讲解之外,往往还会利用手机上网搜寻一些好的范文读给学生听,以打开他们的思路,教给他们写作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作文时,针对学生作文写得不够具体、不够生动,我就用手机上网搜寻一些精彩的片段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具体。

六、利用手机调节课堂气氛

作为语文课,仅仅照本宣科是不能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的。如果上课的时候能够延伸一下课文的内容或上课前讲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笑话,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上起课来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我经常把网上一些经典文章或好的故事下载到手机上,上课的时候讲给学生听。我手机上也有很多轻音乐和幽默笑话,有时发现学生上课时精神状态不佳,特别是炎炎夏日,学生容易疲劳,此时,用手机播放一首轻松欢快的音乐或讲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学生马上就来劲了,又能精神百倍的学习了。

七、利用手机进行巩固练习

现代教学大力提倡练习进课堂。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透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现自己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当堂学习当堂消化,还可以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如我教学完语文S版第十二册语文百花园五的“修改病句”后,又通过手机搜寻到好多类似的病句让学习练习修改,简单的病句我读给学生修改,复杂的则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修改。由于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所以学生们大都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在进行单元测试中,学生们大部分都能正确修改病句,只有极个别的出现错误。

八、利用手机照相、视频功能捕捉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中,往往会生成好多资源,如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精美的图画、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独具特色的单元知识小报等,可以用手机拍摄下来,上传到学校网站,作为资源保存,会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又如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动作不规范,可自己却意识不到,此时,如果用手机将他不规范的动作及时拍摄下来让他看,就会使他意识到错误,从而及时改正。再如英语课和音乐课中,有些同学发音不准,此时,如果用手机将他们的发音录下来,然后,再与正确的发音相对比,就会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所在,知道如何发音。

九、利用手机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家校联系,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主要是家访、打电话、请家长、召开家长会等,而随着3G智能手机的推广应用,可以利用移动“飞信”及时的将每天作业或学生在校情况告之家长。除了“飞信”之外,还可以建立手机QQ群,随时随地与家长联系。

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篇7

一、借他人之物为己所用

有些教师为了省事, 把从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或课件加以简单的镶嵌嫁接, 既不考虑个人的教学风格, 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 造成课件简单粗糙, 重复混乱。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拿来主义与为我所用的关系。教师应通过上网、使用教学光盘、观摩优质课等方式获取信息, 广泛吸纳别人的经验, 取长补短, 少走弯路;发掘自身潜力, 最终形成有特色的产品, 不能老是拿来就用。恰当运用多媒体必须钻透教材, 找准最佳作用点, 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备课上, 认真钻研教材, 找准重难点, 撰写脚本, 不断修改, 并且要具有创造性, 大胆突破, 闯出一片新的天空。“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注定不会成为高质量的课例, 教师要养成平时搜集整理素材的习惯, 可利用软件截取素材中所需要的部分, 重新组合与加工, 亲自制作或者与同事合作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这样可节省大量时间, 轻松完成课件的制作。

二、适时适量使用多媒体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 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教学, 忽视了其他常规媒体的作用。事实上, 任何教学媒体有其所长, 亦有其所短。尽管多媒体有其他常规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但其他常规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幻灯的静态展示功能和实景放大功能, 教具学具的实物感受、空间结构功能等, 都有其良好的教学功能, 甚至是计算机不能替代的。所以, 教师应明确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 找准最佳作用点, 突出重点, 化难为简, 这样才能用得其所, 用其所值, 优化教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但是, 如果刻意地追求现代化, 过多地使用多媒体, 把课堂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教师就成了“放映员”, 就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 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 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师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的既定流程上来, 这样势必会造成流程单一、形式凝固、思维定势。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蜕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而多媒体只是一种认知工具, 是辅助手段。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事前难以预料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且教师恰当的、精要的讲解, 有条理的、必要的板书, 及时的操作示范等, 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 那种流水线式的、一放到底的多媒体课件, 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不能跟着软件跑, 上课时不能围着屏幕转, 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主导作用。

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与知识灌输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 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内化与迁移,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在制作课件时, 我们不妨把自己置于学生的感知角度, 体会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 以此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或者把学生置于课件主人地位, 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教材, 进而运用, 达到用心思考和表达的境界。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 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很自然地用脑思考、很积极地进行心理输出, 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 取得的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运用得当可以事半功倍, 运用不当则会事与愿违。教学应该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强化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 而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应不断积累经验, 发挥好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努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但有些教师因为没有准确定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 走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需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多媒体课件应该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强化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不断积累经验, 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努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谈农村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篇8

一、正确认识美术课的重要性

(一)改变认识,增加投入:美术是一种视觉美术,需要观摩和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可是这些资料和展示的仪器(如:画册、投影仪、多媒体、场地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由于美术不是主课,在农村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因此学校对美术科目的软、硬件投资比重较轻,使得丰富多采的图片资料无法展示,使得本应丰富多采的美术课堂变得苍白无味,大大降低了美术课的吸引力,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学学“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应说服领导为我们购资软、硬件设施,改善教学环境;说服主课教师让他们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二)努力上好美术课:我认为,任何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都会意识到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有选择的利用教材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原则下,有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甚至我们还可以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不断的优化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如外出写生、组织各种活动、多媒体的运用等)营造美术氛围,不断的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美术课。

(三)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美术是操作性较强的科目,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和绘画工具。因为这是一门副课,所以学生也不重视,因而有很多学生上课都不带工具,没有工具的操作课是上不好的,而且没带工具的那部分学生上课时无所事事,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这就使得兴趣很浓的学生也无法排除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美術课上,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应一方面想办法积极督促学生准备工具;另一方面也应选取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材料容易准备但又能出效果的教学内容。

(四)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有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多一点美术的细胞,最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因为美术是副课,所以还是有很多家长担心学生在美术科目上投入过多会影响文化成绩,这也导致学生对美术不重视,减少兴趣。那么我们美术老师应经常做学生、家长的工作,让他们重视美术,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直至学生能主动学习美术。

二、优化教学内容

现在初中美术教材里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涉及到欣赏、剪纸、国画、水粉、水彩、版画、设计、包装、摄影等等。有些内容需要准备大量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异,难免有部分学生无法准备用作绘画的材料,这势必会影响到一些课程的开设和课堂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校本教材。另外,可适当增加卡通画的课程,因为我发现中学生对卡通可称得上是情有独钟了,这可能是卡通剧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惟妙惟肖的心态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较相符的原因吧!教材的本土化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就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喜欢,更能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兴趣。

三、丰富教学方法

在现实美术教学当中,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持续,教师就必须不断的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这样的尝试:外出写生,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中,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挥洒出一幅幅优美的自然风光图,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兴趣;辩论会,在上《世界油画欣赏》一课时,我让学生比较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凡高的《字画像》的两种风格,指出哪一幅更美让他们分组辩论,这样包含在两幅作品中的绘画知识被他们越辩越明,还训练了他们的辩论技巧和口才,同时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综合课,音乐、美术和文学都能陶冶人的情操,我在美术课上尝试着和音乐老师合上美术课,这样一节课的内容既有美术又有音乐,使学生感觉非常新鲜。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美术是视觉美术,需要观摩和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以往大量的范画都由教师亲自动手画,工作量太大教师往往忙不过来,而现在有了多媒体后,网上的大量图片资料都能资源共享,给老师省出了大量的时间,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怎样更好的组织教学。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美术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益、优化了课堂效果,所以我认为美术教师不应怕麻烦,应多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五、拓展课外活动

在所有的活动中,校课外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美术比赛和画展,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画展中被展出时,他们的兴趣特别高。今年我组织学生参加了很多这样的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熏陶。

总之,只要我们在以上的这些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让学生对美术由“假兴趣”转变为“真兴趣”。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上一篇:街道关于“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让梦想成真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