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共11篇)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宗永红

2016年11月29日

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同时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如今时代更加严格要求教书育人的教师们树立起“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教育观。“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学校多次开展关于素质教育大讨论活动,本人也从学习中受益匪浅,慢慢将理论知识融合与工作实践当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在本职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今的教育备受重视,教育方式也由从前的应试教育慢慢转向素质教育。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种种落后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先进教育观念,比如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上,我会用最接近朋友的语气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当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做到及时的更正与尊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

二、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吸收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用行为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托马斯.马尔斯贝丁说过:“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因此教师的言行是孩子们学习的另一本无文字语言的书籍。我常常教育孩子们,做事情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让他们在小事中学会礼貌待人,尊重别人。有时候我向学生借了支红笔改作业,还给学生时,我一定会说一声谢谢,学生们也会笑着回一句:不客气。正是这些小小的事情,让孩子们从行为上学习,身传胜于言教吧。时间一长,我发现他们在文明礼仪上真的进步了很多。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

一、作文教学要做到既教文又育人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要说真话, 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接触面窄、见识少, 认知、情感、意识与个性心理状态正在形成, 还很模糊, 是非判断能力和认识能力弱, 不能准确辨别假恶丑。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1世纪是信息社会,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浪潮时代, 生活的万花筒错综复杂, 必然影响着学生。教学生写文, 首先要教学生学做人。思想品质的形成靠环境的影响。语文课程教材是一部培养学生好品质和提高辨判能力的教科书。写作的表达要立足于阅读的基础上, 我们要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想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辨别能力, 如教《望庐山瀑布》、《长城》等课文, 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感情。又如教《半夜鸡叫》、《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 要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再如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 要让学生学习英雄人物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品质。通过课文学习, 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写作观点, 从而在写《我爱家乡》、《记一位文明少年》、《童年情趣》等作文时, 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发掘写作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生活接触面窄, 且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活动在家庭、学校之间的小圈子里, 缺少劳动, 很少走上社会, 深入了解生活。针对这一状况, 教师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 体验生活, 留心生活, 从中汲取作文素材。

1. 创设情境, 丰富学习生活, 获取作文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扣紧每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别开生面的活动、竞赛。课堂素描的作文教学是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 它再现生活, 或者科技制作、文明行为的养成等片断, 让学生直接观察, 即兴讲述, 课堂作文教学活跃, 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写劳动, 可以举行大扫除活动, 钉钮扣比赛, 也可以布置参加一次家务劳动, 学生在写劳动题材时就不愁没内容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克服困难, 体会劳动的苦和甜, 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血有肉, 而不枯燥无味, 而且会涌现不少表现热爱生活的佳作。

2. 开展活动, 拓阔视野, 从不同的角度选材。

在作文教学中, 社会生活、大自然才是学生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在作文教学时, 教师可开展参观、游览、访问、祭扫烈士墓、城乡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大自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体会生活、感受生活。这些活动能改变性格, 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性情开朗, 逐步与社会生活和谐发展。

三、教给写作方法, 在习作中提高综合素质

写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能力, 掌握写作方法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保证。小学生写作文, 以记叙文为主,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我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入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提高写作能力。

莫泊桑曾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 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 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 没有写过的特点。”这说明观察的重要性, 我们应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一要有目的, 即要表现的东西;二要反复多次, 即长时间;三要认真细致, 即很注意。遵循这三点总体要求, 就会对某种事物了如指掌, 有新发现, 写出好文章来, “慧眼细察出佳作”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要掌握方法,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性地捕捉事物的特点。小学生对刚接触的事物都会感到新奇, 易进入走马观花、随意浏览的误区。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点, 如《望庐山瀑布》, 观察点在瀑布对面的山麓, 作者才能看清瀑布的气势磅礴的全貌;如《回韶山》观察点是移动的, 按游览的景物先后顺序进行的。如《长城》, 作者观察城墙高大坚固时, 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写作是观察的归宿。观察得入微, 富有联想, 作文就显得精彩。如我布置写一篇《记一场拔河比赛》, 学生都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把拔河的人物神态、动作, 啦啦队助威呐喊的情景, 胜负决战的动人场面一一摄入眼帘, 文章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情, 言之有理, 扣人心弦。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地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在“五步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仅要随着各个步骤的变换而改变,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篇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明确目标,突出审美重点

语文教学施教的项目多,任务重。一篇课文知识点很多。施教时,既要落实知识点,弄通课文,又要挖掘其思想教育的因素,使其获得思想教益,受到感情陶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审美教育的实施要“少”而“精”。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这是提高审美效益的必要前提。

审美重点的确定,因文而异。以表现自然美为内容的《荷塘月色》等,审美重点应在自然美的领悟上。自然美以形式诱人为特征,色、香、味、形、质、声,作家将其描绘得出神入化。教学这类课文要重点研究美的形式,通过体验联想、想象,使学生获得良辰美景如在眼前的感受,深刻理解其内涵,获得感情的陶冶和思想的升华。

以表现社会美为内容的《荷花淀》等,审美重点应在社会美的认识和感受上。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教学这类课文,要对环境、情节、人物作出分析。以人物分析为重点,从情节入手,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认识和领会人物的道德情操,卓越的才能,卓尔不群的气质等方面的美,受到人性美、人格美和社会美的濡染。

以表现科技美、文化美、建筑艺术美为内容的多为说明文。如《苏州园林》等,审美重点应在科学事理美和劳动美的认识和领会上。教学这类课文,要注重事理、功能、特性、用途的说明和阐释,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对劳动以及劳动人民的热爱。

以谈思想、说道德为内容的议论文《灯下漫笔》等,审美重点应在观点鲜明、思想深湛、论辩活泼严密上。教学这类课文,要注意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研究,使学生透辟理解内容的同时,折服于文章的理论和逻辑力量,感受其思想美与逻辑美。

当然,具体到一篇课文,除了要注意上述“因文而异”的原则外,还要进一步研究课文本身存在的各种美的因素:内容方面的,或山水鸟虫自然美,或人物品德美,或文化科技艺术美,或理论真理美;形式方面的,或写景状物技巧美,或人物刻画手法美,或说明事理方法美,或说理论证逻辑美,或篇章结构匀称美,或练字练词精当美,或句式变化音韵美等。一篇课文实施审美,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侧重不同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及学生实际选定审美侧重点,与阅读、分析、双基教学互相渗透,密切结合,使之浑然一体。

二、审美活动要与“双基”教学紧密结合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是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的,是伴随着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伴随着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而综合施教的。既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课文内容要旨,以内容为核心,阐明语文形式——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在表达内容时所起的作用,同时进行弘扬形式美和语言美的审美鉴赏,实现对文章整体审美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阅读审美“双基”教学总是互相协同、综合施教的。阅读教学要先行一步,而审美活

动总要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如阅读《敕勒歌》,明白了“川”不做“河流”讲,要解作“平野”“平原”,才能把握诗句内容。明白了“吹”“见”几个动词的妙用,才能浮想出仰视天空,俯瞰草原,风吹草浪起伏,牛羊遍野的动态画面。领会到敕勒人民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愫,以及民歌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流畅的特点。

三、审美活动要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语文教学审美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正确的选择教学方式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阅读审美的一般心理过程,注意选择能充分发挥审美功能的教学方式。阅读审美是一种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的心理过程。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教师的范读、讲述,学生的默读、朗读,都是感知这种审美功能得以较好发挥的教学方式。前者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后者则主要通过视觉感知。想象是在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审美过程。它使感受到的形象趋于鲜明、生动,并丰富完美起来。如能抓住文段中关键语句,或概括勾画,或设问探询,或引发讨论,都可引发想象,使课文中美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理解是审美的理性因素。审美中的理解是一种形象思维。设计问题、启发思考或精要分析、评点都是发挥理解这一审美功能的良好教学方式。情感是审美的感情因素。审美对象包含丰富的情感因素,如:情境、情态、情理、情趣等,利用这些因素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往往能收到审美的良好效果。发挥情感功能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扣人心弦的导语,震撼人心的设问,循循善诱的引导,都可以使学生神游其中。

第二,根据课文特点和审美重点选择适应的教学方式。课文审美内容自然十分丰富,引导审美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审美重点去选择适当教学方式。

如教《荷塘月色》,审美重点应在景色的领悟和情感体验,因此应以默读、朗读为主要手段,让学生感知美,对修辞方法的讨论、讲析、激发学生联想、想象,一个完美的审美引导与体验就完成了。

第三,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语文教师要重视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它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课堂内容,又能强化审美感受,收到一般阅读课难以收到的审美效果。

第四,做好课堂步骤的整体设计。做到阅读、审美、“双基”训练即各有侧重,又密切结合,力争“一石三鸟”,课堂节奏力求鲜明,有张有弛。竭力革除一种方法用到底,千篇一律。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课的审美价值以及它对学生美育的重要作用。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内容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课外活动拓宽学生创新空间、利用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教师发出的呼唤,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填鸭式”教学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在萌芽之中。.因此要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和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以自由,这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总是与自主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自主,学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时时 处处听从教师的吩咐,俨然教师的“傀儡”,创新也就如大厦失去了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在探索知识的方法上对学生持之以“导”,在学生掌握了已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再放虎归山,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探索,教师只在必要时扮演“导演”的角色就够了。如在教学《第八次》时,我们就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改写。而教学《卧薪尝胆》一文时,我们则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续写。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还是课后的巩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都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过程,运用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说:“ 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能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这就是教学的潜力所在。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运用高超的教学技能和技巧,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的伟大不在于力量而在于技巧,在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于教师对自己课堂的不断反思,这是优秀教师创新教育的成功所在。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维创维

课堂教学创新的目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为此,教师首先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多

种思维训练。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多种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内容创新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能够打开视野,赋予一篇老课文新的时代感,引导学生去探究詹天佑的创新精神,以及他创新精神的来源。在学生的不断探究中,感受到詹天有之所以能有这样伟大的壮举,是与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分不开的,他的创新来源于他拳拳的爱国之情,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严肃认真,实地考察的工作作风。最后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只有创新,人类才能进步。人类需要创新,创新是未来社会的主题曲!

3、设计创新。

小语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也就失去了再去研究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积极地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在这些内容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于浅处深问,于无疑处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思想,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励学生思维,撞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阀门,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教学《穷人》这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加上课上交流,基本上弄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讲的是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表现了她善良、帮助穷人的品质。他们觉得很容易,沒有什么再思考的了。这时,可以启发学生继续于无疑处来生疑,设计这样一组提问:“对于用《穷人》做题目,你是怎么想的?这篇课文重点写桑娜,为什么又不以‘桑娜’为题,而用‘穷人’为题呢?谁能从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和事情上去理解?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又活跃起来:“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容啊!我要把它弄清楚。”学生的好奇心马上涨涌起来,又积极地去思考,去讨论。这样“无中生有”,突破定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

(1)建立平等关系,让学生敢问。课堂中的自读、自悟、自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重中之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师生情谊是营造和谐自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作到热爱、尊重、理解学生 ,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沉浸在一种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氛围中,心理上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意识不断强化,才会敢于质疑,勇于发问。

(2)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会问。首先教师转变角色,走下“神坛”,由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和点拨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好”、“问得妙”。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端,也是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标志。有了疑问,才会产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

4、形式创新

要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运用以现代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把学生从学校和课堂这个固有的领地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最新消息,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吸引力,从而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滋生出更多的创新激情和灵感。

五、组织课外活动,拓宽学生创新空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增长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课外延伸。教师完全不必“照本宣科”,而要活用教材,突破单篇课文的束缚,不断从课文延伸辐射开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

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感受敬老院的生活、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地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拓宽学生创新的空间。这样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义务劳动、主题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联系、自己组织,把读书学习、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统一起来,在自主实践中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六、利用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而更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每个方面,师生共同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尽力为学生铺设学习成功的阶梯,提供学习成功和探索创新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如果能对学生每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以支持和鼓励,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会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不能使他们处于“嗷嗷待哺”状态,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首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二、强化德育功能,培养现代意识是贯彻素质教育的标志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德育工作并不仅只是校长、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化学课也不例外。

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等内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培养学生的联系转化的观点;......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义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化学方面就占了二项;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造的“侯氏制碱法”填补了我国“纯碱”工业的空白;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样,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点燃学生的爱国之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学生了解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如在教学“NO和NO2是污染大气的重要污染物”时,可介绍这些氮氧化合物受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如1943年9月,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烟雾”就是光化学污染的典型事件。学到SO2、SO3的性质时,告诉学生硫氧化合物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就属此例。再如由CO2、CH4等引起的“温室效应”,氯氟烃引起的臭氧层破坏,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等等。以此培养学生形成三个观念:爱护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止污染,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观念;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现有能源的观念。强化两个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减灾意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养成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21世纪更需要能力型人才。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是同整个国民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我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培养,而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诸如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等。

求同思维是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二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有几种同分异构体?按常规,学生会先写出四氯苯的一种结构式,然后用变换氯原子位置的方法逐一去找,此法很慢且易出错。若能变换角度去考虑:二氯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是二个氯原子在苯环上分别呈邻、间、对位,如果我们改换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把四氯苯看成是苯环上两个氢原子分别呈邻、间、对位,就很容易知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应做到对一式或一题要多思、多变、多解、多联,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固定思维模式之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逆向思维是从顺向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在化学知识中,有大量的可逆思维的素材。如元素的“构、位、性”互推,有机物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互推,各种不同浓度的互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等逆向思维训练的教学内容,以此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联想思维是指对有相似特点的事物通过对比联想,推测其它方面相似性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结构特点,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如硫氰〔(SCN)2〕与卤素有相似的结构特点,从而性质也相似。这样,通过类比联想,写出硫氰与NaOH溶液、乙烯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醛基官能团的特性,可联想到具有这种官能团的物质,如醛类、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等都可能发生银镜反应。由相似性质的气体可联想到其有相同的制备装置。如:O2、NH3、CH4组,Cl2、HCl组,H2、CO2、H2S组等。学生一旦掌握了联想思维的方法,就可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

四、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于应用。学生的化学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化学知识的多少,也不仅仅在于其能解多少化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可结合消防常识介绍一些灭火器的类型、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可问学生:灭火器中盛装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装的是什么?铁筒中装的是什么?使用时发生了什么反应?它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时应该怎样操作?再如学到《硫硫酸》一章的计算题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有何影响,并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

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再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配制药品,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通过如用柠檬酸和小苏打为原料制甜汽水,用有机溶剂溶解化纤废品制取简单粘合剂,配制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简单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篇7

一、兴趣中激发学习深度

1.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活动, 创造一种互相协作的气氛, 使学生有安全感。对初中生来说, 他们学习英语刚起步, 适当中肯的话语对学生有积极的暗示作用, 能激发学生的勇气和信心, 从而使他们发挥潜能。因此, 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心理, 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

2.除了给予积极的鼓励之外, 教师还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 明确质疑点、争执点来制造有价值的信息, 将画、唱、演、论等形式有条理地穿插到课堂的教学中去。所以, 培养兴趣不仅包括如何使学生感兴趣, 还包括教师激发兴趣的行为。

二、“听”中增强思维速度

听力障碍存在于相当多的学生中间。因为学生基础知识不熟练和本身语言不熟练, 遇到连读、失去爆破、重音就感到与自己想象中的不相同, 感到速度过快, 听得一知半解。对于这些问题, 除了以英语组织教学和充分利用录音机为辅外, 听写也是一种积极的、综合性的语言教学形式, 它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语言和书写形式, 熟悉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加快反应速度,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说”中培养语言的运用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语言对比, 两种语言有着不可调和的差异。学生初学英语, 由于受母语习惯的影响, 往往借助于自己的母语去理解英语,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常根据汉语意思, 出现了中文式英语。而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读写训练, 忽视了听说, 没有积极地创造学习环境。对于语言学习, 其运用空间是语境。教师可以通过声音、情景的烘托, 以具体的事件或情节提供真实的语境氛围,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要让学生掌握词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当堂运用, 最大限度地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而就英语教学来说, 如果用汉语来教学英语, 英语课上的英语气氛就不会浓, 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 影响学生语感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增加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的频率, 增加英语课上的英语交际, 才能将语言真正发挥到极点。

四、“读”中增强理解意识

初级学习阶段, 学生往往因怕读错、说错被人嘲笑而不敢读说。初二、初三的教学注重句型、词句的分析, 忽视了“读”这一环节。“读”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语感, 没有良好的语感, 任何一种语言都难以学好、学精。读是理解的基础, 理解是读的升华和提高。不少学生在阅读英语时, 只注重大声开口阅读, 从来不顾是否用心、用脑细心体会, 只能达到阅读的表层形式。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读的质量呢?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通过课堂录音纠正发音错误, 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积极发音, 根据标准的视听信息对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模仿训练, 要求每个学生对每个单词、每个意群、整个句子的语调模仿, 并结合上下文细心体验语音、语调所蕴含的感情因素。模仿朗读训练的价值, 不仅在于它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 并且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基本途径。

五、“写”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多年的教学模式都是“填鸭式”“满堂灌”, 以教师唱主角, 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虽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却使学生充满了依赖, 不会主动地学习, 所以应在“写”的训练中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1.写课前预习。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和方法是学好的前提。对于预习, 学生可借助参考资料和课文注释记录生词、短语、课文主题句, 并以预习后的能力回答课后练习, 积极思考, 参与新知识。对于一时不清楚的知识, 可作标记, 待课上重点处理。

2.写课上笔记。每一堂课教师所讲内容与课前预习记录做比较, 补充完整, 总结和归纳, 加强记忆。

3.写课后练习。在预习学习和课堂学习之后, 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并能坚持背诵就能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只要学生持之以恒, 不间断地保持“三写”的习惯, 就会克服不知道写什么的尴尬境地。只有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不断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吸收并消化教师所教授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 才能学以致用。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篇8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也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一是坚持全面性原则。应试教育重视的是智育,侧重于物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测试,忽视了实践,忽视了物理学与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好坏,以升学率判定教学的优劣,使得物理教育只侧重于学科的专业性而失去了德育、美育、劳动技能等多种教育功能。

二是坚持主动性原则。学生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往往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然兴趣进一步升华,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去自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坚定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念,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求知识,使智力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三是坚持全员性原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主要是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习惯展开想象或用静态想象代替动态想象,常常以回忆代替想象,从而产生片面性的分析。由于不能用发展的、开放的、全面的方式思维而以个人日常经验和从日常概念出发,以想当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维,草率地得出结论,从而不能自觉地把握整体和深入本质。因此物理教师要全面、科学地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不以"人人升学"为目的,而以"人人成才"为方向,以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为己任开展教学活动。

四是坚持差异性原则。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由于在智力水平、基础知识、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都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发展。

五是坚持有效性原则。物理教学应倡导科学严禁的思维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信念和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和善于同别人合作的习惯;重视培养意志力,使学生以坚定的信心克服学习上的一切困难。

二、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新课程要求教育旨在谋求学生整体的智能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则是他们的智能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创设物理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生动的实例和充分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活动,并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探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学习物理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实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

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材料,灵活应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去教育、影响学生。如通过“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热机”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节能意识;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中关于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物理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对中国古代物理学巨大成就的客观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并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抓好物理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实现脑、眼、手综合运用的过程,是培养能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中物理对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侧重于实验演示,而教师就要根据这一特点来合理地安排演示、讲解与练习的顺序,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和分析。

其次,组织好学生实验,培养操作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地从实地中发掘出素质教育的基本因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勇于探索、实是求是的科学品质。

再次,通过尝试实验,培养创造能力。实验前教师可安排学生预习实验的目的、实验所用的仪器、实验的步骤及处理数据的方法。在规定实验中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取得的数据可能与预想的或已知规律不符的情况,应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并认真从理论上探讨实验结论与规律不符的原因,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内容摘要]:

积极开展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培养21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家庭应该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使我们的孩子不断探索、不断成功、不断进步,在科学的海洋中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家庭科学教育兴趣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科学素质的培养与身体素质、品行素质等一样需要从幼儿抓起,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是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科学教育的产生背景

积极开展孩子的科学教育活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培养21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家庭应该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使我们的孩子不断探索、不断成功、不断进步,在科学的海洋中健康地成长。作为幼教战线上的一员,工作这么多年来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他们总是和我说:“在家里,除了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画画以外,就不知道怎样进行其他方面的辅导,尤其对于幼儿的科学素质的早期开发和培养不知道如何着手„„”对于家长这方面的要求、困惑,我结合自己从事“做中学”专题研究的理论经验和自己为人母后的体会感受,写下这篇文章。

二、家庭科学教育的作用

孩子科学教育活动是孩子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孩子的培养目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兴趣;其次,科学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存在于孩子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抓住契机,灵活进行科学教育,丰富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增强孩子的科学意识,形成孩子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再次,孩子在科学活动中需要调动各种认知功能积极参与,观察、比较、分类、操作、思维等,从而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最

后,科学教育的一些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有着潜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一些故事《乌鸦喝水》、《猴子捞月亮》、《月亮姑娘做衣裳》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内容,家长可以通过科学教育帮助孩子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三、科学教育的开展

1、家长应该成为民主型的家长,为孩子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

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等三种教养模式,研究不同教养模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制型的父母总是企图控制儿童的行为和态度,迫使儿童符合严格的行为标准,强调子女的绝对服从。他们不喜欢和孩子讨论问题,与其他父母相比,他们更缺少情感上的关怀。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孩子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和同伴交往。放纵型的父母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约束自我行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也不予惩罚。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孩子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的事物就会退缩。民主型的父母通过确立明确的规则和标准来引导孩子的活动,同时也乐于与孩子讨论各种规则背后的原因。这类父母温和,具有一致的态度,尊重孩子独立的选择。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通过这段研究说明,我们的家长只有成为一个民主型的家长,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作为家长,我们还应该鼓励和接受孩子的各种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科学理想之花”的孕育提供充足的养料。

2、家长应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从而使孩子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可以听到自己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水会往下流?”儿童从主客体一体化的状态进入主客体一分为二的状态,这不仅是思维的承担者即思维主体产生了,同时也使自我和周围的世界成为引起思维主体感到困惑的对象。而问题,正是儿童面对这个新奇的宇宙,开始无穷无尽的探索的一种直接的方式。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家长一定要认真和耐心。不同原因的问题要分别回答,不要对孩子的问题不耐烦。如孩子问到“雨”,如果他是想知道下雨的原因,就需要用科学加以说明“海或河流被太阳照射后,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空气时就会掉下来,成为雨。”如果是对雨充满好奇和想象,就可以回答:“花和草遇到下雨会很高兴,因为喝了雨水,会一天一天的长大。”甚至可以在下雨的天气中带着孩子到雨中散步,让孩子进一步的和雨有一个亲密接触,从而使孩子了解到雨是湿湿的、凉凉的。对于一些童稚味很浓的问题,家长不知如何回答,你就可以坦白地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来找到它的答案。”给孩子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也可以用反问的形式,让孩子由被动变主动,开辟思考问题的方式。如:“为什么到了晚上人就要休息呢?”成人就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如果晚上人不休息的话,白天会怎样呢?”孩子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代表这个问题对于他的重要性,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傻”问题就随意作答。

3、家长应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注重在孩子一日活动之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其实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家庭中进行科学教育就要结合孩子的一日活动进行。家长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每个阶段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点是不同的,有其一定的年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多发现,积极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一周岁不到的孩子就开始对各种声音感兴趣,我们家长就可以用一些废旧材料,如各种质地的瓶子: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在瓶子里装进不同的材料,如:黄豆、米粒等制作成听筒。让孩子自己动手摇摇、听听,以满足对声音的需求。在材料的准备上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一些易碎、过小、尖锐的物品。同时也要注意的一点是类似于听筒这样的里面装有小东西的玩具,瓶子的口一定要旋紧后用胶带封住,以免东西被旋出后放入眼、耳、口、鼻发生危险。

4、家长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孩子的科学教育活动。

家庭中开展孩子的科学教育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有很大区别,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偏重于正规的科学活动,而家庭中的科学教育则应该偏重于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游戏以及一些种植、饲养活动,这是由于家庭教育中“一对一”或“几对一”(一个家长对一个孩子或者是几个家长对一个孩子)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家庭中开展的小实验、小制作、小游戏的内容可以依照孩子的兴趣而定,如孩子对“磁铁”有兴趣时,我们可以设计几个小实验、小制作、小游戏《米中取物》、《钓鱼》、《指南针》、《跳舞的小人》、等„„又如孩子对“电”有兴趣,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游戏《哪种线会让小灯珠发光?》、《水果电池》、《怎样让小灯珠亮起来?》、《液体导电》、《怎样让小灯珠更亮》等„„种植、饲养活动是孩子很感兴趣的活动,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家里开辟一块园地作为种植园地,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根据不同的季节,在里面种植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植物,如凤仙花、青菜、长豇豆等„„并经常带着孩子去浇水、施肥和锄草。没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用一些花盆作工具,在里面种植一些大蒜、小麦、水稻等植物,带领孩子观察并作好种植记录,让孩子了解一些植物的成长的过程。同时,我们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帮助孩子一起饲养一些小鱼、小乌龟等易养的动物,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帮助孩子了解小动物的外貌以及一些习性:如爱吃什么?睡觉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5、家长应该多学习科学知识,为孩子做一个学习科学的好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大半时间都是和父母度过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在要求孩子成为一个“科学小主人”的同时,也应该以一个“科学人”要求自己。多阅读一些有关科学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和发现》、《生命的奥妙》等。时间允许的话,多陪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和孩子一起参观,让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这场科学教育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更多。

四、家长开展科学教育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注重培养孩子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家长对孩子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孩子探究科学的过程。即要丰富孩子粗浅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科学品质。

2、要重视孩子的表达和交流。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

展水平的高低。当孩子对一个问题作了深入探究、思考、尝试,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后,都会产生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因此,在家庭中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给足孩子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使孩子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重视与孩子的交流,这是家庭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孔桂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实验高级中学)

摘 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客户的联系更为频繁,英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这在无形中给学生学习英语增加了压力。如果此时将情感教学运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情感教学;作用;重要性

情感教学是指教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条件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兴趣,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情感教学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感能够增强或减弱人对行为活动的参与主动性。当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情感就会发挥增强的作用,当情绪低落时,情感就会减弱人的行动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感到快乐且富有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时,注意力往往会很集中且能长时间稳定,思维也会朝着教学需要的方向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到克服困难的学习过程中。师生感情融洽,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怀着快乐的心情进行学习。

2.情感教学的原则

情感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向学生传播知识、技能、思想、观点等,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加入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还会影响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和学生日后的观念、态度、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情感教学中,情感是被高度重视的,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讲授和教学原则,还要清晰地意识到积极情感因素的传递对学生影响。

3.情感教学的内涵

学校实施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教学,这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活动的双方都是有情感的人,是有个性的个体。因此,教学活动虽然是以传播知识和信息为主,但却又离不开人的情感因素。教学活动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情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个性和社会心理现象相交融和相联系的过程。知识和情感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比其他活动更具有突出和典型的表现意义与价值。

二、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情感教学有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们的情绪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情感教学中,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也就不难营造了。因此,情感教学运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能够激励教师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有助于形成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情感因素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运用智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的爱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挥。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的表情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和蔼、理解的表情能够让学生感到亲切,遇到困难时,不害怕需求教师的帮助。比如,班上有位学生,中考时英语成绩不到50分,该学生经过努力补习后,成绩慢慢提高,此时,教师也是对其不断鼓励,后来该学生的成绩提高到了90多分。而另外一名中考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对其要求很高,对他犯下的粗心大意的问题,常常批评严厉,结果导致这位学生厌倦了英语,成绩直线下滑。这个例子说明,情感因素是高中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使好学生在教师的积极情绪影响下变得更好,使成绩落后的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后逐渐变好。

3.情感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持有的较为长时间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三个重要方面,分别是明确的学习目的、理智情感的陶冶、学习兴趣的培养。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的基础。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教师用自身的理智情感去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逐渐形成积极的情感。

将情感教学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改善当前对英语的学习状态,学生也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和风格,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物理教育    素质教育     对策

一、在物理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物理教学不单单是教给学生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讲授物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我国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德育,强调品德的重要性。因为一个知识渊博、专业水平高超的人,如果道德败坏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物理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在教给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不要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目的性地讲授我国历史性的物理贡献和物理成就,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飞船的发射,可以在物理教学实例中展示出来,这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改革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地位

为了充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教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把更多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下,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锻炼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在比较乐音与噪音的感受时,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浓厚,我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和谐的旋律把学生带入梦的境界,接着播放杂乱无章的噪音,让学生感受到了两种区别所带给学生的不同感受。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习知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养,起到了素质教育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尤其是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因为创新教育并不是优等生的权利,中等生和后进生同样享有创新教育的权利。我们不能歧视那些差生,要知道一些具有创造潜能的天才很多是被老师看不起的差生,爱迪生、达尔文这些大科学家都曾经被学校认为是差生而被赶出校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实施教学,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做到关爱有加,循循善诱,采取多种手段来树立学生自信心,使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四、注重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学科属于一门自然科学,一些概念定理大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的,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一些物理小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了“声音”的内容以后,我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制作“土电话”,并让学生拿到课堂上进行实地演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探索物理知识的乐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重视课堂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让学生在精力集中的状态下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注意力是物理教师所关心的问题,而学生注意力的引导靠的就是教师丰富的教学手段,其中科学的课堂提问是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措施。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来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聚精会神,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当然,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作出回应,答对了,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答错了,教师也不能挖苦和嘲笑学生,而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让学生鼓起勇气,认真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

六、要科学评价学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下,评价学生的方式并不单单是学习成绩,而是要结合学生在平时的态度情感、参与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关注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各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才能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物理教师细心研读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来,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世超.高中物理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2]候玉奇.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研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1下一篇:区妇联岗位目标责任制履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