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常识备考清单:关于“中国梦”的考点

2025-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8年国考常识备考清单:关于“中国梦”的考点(精选6篇)

2018年国考常识备考清单:关于“中国梦”的考点 篇1

在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因此最新时政要有所了解。下面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就盘点了关于“中国梦”的考点清单,希望考生能学习掌握。

“振兴中华”这句话,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论述。

1.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

2.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核心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指定群体:2013年3月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5.中国梦的特色: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6.实现路径: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20分许,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坚定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018年国考常识备考清单:关于“中国梦”的考点 篇2

点清单

在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因此最新时政要有所了解。中公小编盘点了关于“八一勋章”的考点清单,希望考生能学习掌握。

1.八一勋章,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

2.2015年12月25日,党中央颁布《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明确,勋章是党、国家、军队的至高荣誉,主要有“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和“友谊勋章”。

3.2017年6月,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国军队新设立“八一勋章”,并组织开展首次评选。首次“八一勋章”提名范围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现役官兵、文职人员、职工,公安现役部队官兵,部队管理的老同志。根据中央《意见》精神,“八一勋章”可授予勋章设立后去世的人,提名范围内于2015年12月25日之后去世的可以追授。

4.首批获得者:原91708部队副部队长麦贤得、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马伟明、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李中华、96722部队71分队班长王忠心、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原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军职常任委员程开甲、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韦昌进、武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某支队支队长王刚、原81032部队副军职调研员冷鹏飞、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普洱市支队支队长印春荣。

5.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亲自将元帅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朱德等十位开国元勋,又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参加中国革命有功人员。

2018年国考常识备考清单:关于“中国梦”的考点 篇3

刑法常识50条(二)

第11条 国际罪行有:灭绝种族、海盗、反人类、恐怖组织、劫持民用航空器。

第12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13条 犯罪客体是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第14条 犯罪客观方面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侵犯某种客体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诸客观事实特征。具体包括:危害行为(作为和不作为);危害结果: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第15条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16条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第17条 犯罪客体是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第18条 犯罪客观方面具体包括:(一)危害行为(作为和不作为);(二)危害结果;(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四)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第19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第20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018年国考常识热点预测 篇4

2018年的国考常识预测可以从会议性文件和具体热点时政中去备考,我们从法律角度去分析一下可能会涉及到的热点,以及热点如何与我们所学的基本知识相结合。

从法律方面看,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在法律的考察范围内对刑法考察的比重会有所上升,常识一定是热点中的常识。在历年考试中,由于民法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民法的考察力度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今年对民法考察的力度会有所增加,2016年6月27日,《民法总则(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2017年10月1日将正式施行,这对于我们国家法律是一件重大事件,必然也将反映到国考之中。其中在草案中会出现的一些变化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适用原则:有法依法 没有法律适用习惯

对于民事法律的适用规则,草案规定:一是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二是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比如著作权法、专利法、保险法等,这些法律很难也不宜纳入民法典。

民事主体: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

尚未出生的孕宝宝能主张权利吗?尤其是当涉及遗产继承或是损害赔偿的时候,这个问题尤为现实。今后,这样的问题或许将不再有疑问。与民法通则相比,总则草案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总则草案还下调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规定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样规定是为了更好地尊重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诉讼时效:讨债追钱又多了一年时间

现行法律规定,一般时效期间为2年,例如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应在2年内提起诉讼。现实中,一些债务人“藏起来”,以此达到诉讼时效过期的目的。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民法总则草案明确提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另外,受到社会传统观念影响,遭受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家庭、家长往往不敢、不愿寻求法律保护,长期隐瞒子女受侵害的事实。等到有的受害人成年之后掌握了法律知识,打算寻求法律保护,却被告知诉讼时效期间早已届满,即使法院受理案件,依据现行诉讼时效规则,也不可能获得胜诉判决,造成终身遗恨。

民法总则草案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监护制度:失能成年人可以自己决定监护人

现行民法通则只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智力障碍者、失能老人等成年人的监护则一直是空白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民法总则草案中提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有关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承担监护责任。

民法专家梁慧星解释说,上述条款明确了成年监护制度所特有的监护人决定方式——意定监护,成年人可以在自己智力正常的时候,预先选定自己信得过的亲友或社会保障机构,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待自己年老智力衰退时,由自己选定的人担任监护人。

民事权利:个人信息保护写入民法总则草案

去年8月,“徐玉玉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高度关注。去年10月草案二审时,民事权利章节增设“个人信息保护”条款,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将个人信息明确为新的民事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三审稿沿用了该条款。

在本次提交审议的总则草案中,还明确提出为了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事责任:将鼓励见义勇为相关行为

为鼓励见义勇为,匡正社会风气,草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草案还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018年国考常识备考清单:关于“中国梦”的考点 篇5

省考面试之监狱系统

经历了紧张的省考笔试,过五关斩六将的拿到了通往面试的门票,接下来的面试该如何准备呢?针对监狱系统的面试是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今天就来给大家深度解析监狱系统面试呈现的特点和特色。先来看这样几道真题:

1、现在流行微博微信网络阅读,有人认为这可以更好增加知识面,及时了解时事动态,请问你怎么看?

2、由于台风把乡村稻草房吹毁,现在上级政府要求给民众建房,并要求年底之前完工,请问落实此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3、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备受关注,政府为了出台相关政策需要前期展开调研,请问如何保障调研数据更加有效?

4、某地乡村的旅游资源丰富,为此政府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但很多村民因为担心发展旅游人流量增加给他们生活带来压力,扰乱秩序,而不同意,请问你怎么做好沟通说服工作?

相较于其他系统,监狱系统的面试逐渐呈现出比较中规中矩的态度。在题型设置上倾向于常规类的社会现象或者观点类,组织管理类和人际沟通类。但是在短暂的时间里,要想答出比较满意的答案,还需要多思考和自省。尤其是站在监狱系统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去答题,在往年也出现过带有明显监狱系统场景的常规题,所以要求各位考生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多积累跟自己岗位或者监狱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应对方针,再结合系统的答题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方能在面试中稳住自己的位置或者逆袭。

2018年国考常识备考清单:关于“中国梦”的考点 篇6

2018年国考申论备考名言警句集锦之国家领导人语录

在备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作文写作过程中,各位同学难免会遇到一时想不起名言警句的情况,从而无法增添文章亮点。在此,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整理出一些最常见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学习参考。为接下来的2018国考申论备考做准备!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2018国考频道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一、习近平语录:

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

3.打铁还需自身硬。

4.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5.治大国如烹小鲜。

6.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7.解决民生问题,重心在基层。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点击查看>>>国考申论备考资料大全 点击查看>>>国考申论备考资料

二、李克强语录:

1.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2.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3.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4.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原文链接: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水是宝》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安全月作文:安全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