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幸福了吗?》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白岩松《幸福了吗?》(精选7篇)

白岩松《幸福了吗?》 篇1

你幸福了吗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内心不平静 如何的幸福,以前内心焦躁不安的时候每次听到奶奶唱的主歌,有点忧伤的旋律和歌词,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奶奶不在后,爷爷爸爸都去信教了,他们整日忙忙碌碌起早贪黑,但是活得很是快乐开心,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喜乐。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加入这个高效率的工作节拍中,尤其是经济压力的增强,会发现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波澜汹涌跌宕起伏,为各种的诱惑为一些超过自己目前能力的承诺,更为一个个为之痴狂的伟大梦想。可是这一切的带给我的除了是一些增长的.收入之外,内心的不安和对金钱的贪欲之外,别的一无所得,忙完找工作是室的房子 忙着装修 忙着买房子 忙着做策划主持,当独自一人时,拾起毛笔练一练书法,听一听怀旧的邓丽君小资歌曲,却发现内心难得的平静和祥和,这种平静往往在过去到教会做礼拜时,听到教会的赞美诗合唱才能感受到的,这可能就是幸福的前提---平静吧,这也可能是目前会什么越来越多人在遇见人生的各种过不去的坎时,最后选择了教会的原因吧。白岩松说这世界有三种学问 1.人和动物的学问2. 人和人的学问 3.人与内心的学问,最后一个是最难的。这说明这个世界,说一千到一万最后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自己的人生活别人的生活,不管你是商人政客学者工人,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你就是幸福者,每个幸福的人相当于拥有20万美金,就是中国的百万富翁。 人生终究要到终点,为什么人们那么着急呢,为什么不慢一点呢。其实慢一点,沿路的风景会欣赏的更佳。

 

白岩松《幸福了吗?》 篇2

企业存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为社会创造幸福, 二是为员工创造幸福。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幸福以及为社会谋求福利需要的企业。

最近几年, 中国企业员工的任职时间越来越短, 离职率越来越高。员工离职率已从平均6%—8%增长至14%—20%。在员工中, 有73%的员工刚从前一所工作单位辞职, 24%的员工已经调换过3个以上的工作岗位, 22%的员工有可能在加入公司的第二年就会离职。究其原因, 其实就是员工在企业中没有归属感, 继而导致没有幸福感。幸福是有额度的, 也是有条件的。如果在一家企业一味的索取而不知付出, 那势必会透支别人的额度, 那样的幸福是自私的;同时要知足常乐, 既要无私的为企业付出, 同时也要得到应有的回报, 包括职位的晋升以及薪酬的奖励。

建设幸福企业是一个社会命题, 只有让员工感受到幸福, 企业老板才有幸福感可言;也只有让企业真正产生幸福的价值, 才能彰显出幸福中国的魅力。幸福企业要具备企业的生命体健康、生存环境的安全、高远的追求和强大的执行力。幸福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也是追求的高层次愿景, 本刊从企业的幸福管理角度去解读企业的幸福内涵, 去感知幸福背后的文化深意。

白岩松错了吗? 篇3

6月9日凌晨,河北沧州肃宁县发生枪击案,造成群众2死3伤,两名警察牺牲。在当晚《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称公安干警“死亡”,并称罪犯为“老汉”,引发全国警察的讨伐。

“沈阳网警小胖”发微博称,请原谅我的矫情,央视《新闻1+1》播出结束了,面对牺牲的民警,白岩松用了两个词:“死亡”、“离世”,而没有用“牺牲”;但面对杀死4人、伤及5人的犯罪嫌疑人,白岩松说“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端起了枪”,他没有用“犯罪嫌疑人”。

@多难未必兴邦2014(长兴县茗桂华庭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央视新闻的一个职业节目主持人,连这次枪击事件的性质都分不清楚,还大言不惭地和我们说新闻准则,“死亡”是中性词吗?把同犯罪分子枪战中牺牲的警察称之为“死亡”,警察是在赶集还是在旅游?警察是接到处警命令后,在围捕罪犯时牺牲的,你白岩松小学语文是谁教的?还有,阵亡和死亡一样吗?

还有网友发现,在《新闻1+1》的记者或字幕中,对于警察因公殉职,使用的是“牺牲”与“殉职”。而白岩松唯一一次提到“牺牲”,是在念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时,照读了“(警察)经抢救无效牺牲”。

不过,与公安系统人员的一致讨伐不同,网民却认为有点过,人无完人,主持人口误在所难免,没有必要因为一点口误,就死死咬住不放,从而完全否定一个人。网友“lingjike”指出:用“死亡”一词是正确的。因为“牺牲”一词实际上是个宗教词汇……白岩松作为新闻工作者,没有论断定夺是不是“牺牲”,很有记者的职业道德。

还有人认为,如果说白岩松有错,那就怪中国博大精深的汉语吧,死亡还要分三六九等。他们认为,死亡其实是一个中性词,白岩松的用法并没有过错。而且,把罪犯称为“老汉”也并没有错,尤其是案件并未定性之前。

@蓝色的宸轩 :如果白岩松失言,可以法律诉讼让其道歉啊!作为执法者,应该深知这个道理,事实却是警察利用人们的情感,进行舆论动员。有趣的是,白岩松在节目中的言论,均是在案情未定性下的发出,是不是殉职就应该得到歌颂的逻辑一定要快于事实?

@计生标兵周半旗:老实说,警察叔叔们如果弱势一点,没准白岩松形象还会受重创,条子大爷们这一逼宫,反而让人觉得极其霸道不讲理。毕竟,白岩松并没用过分的字眼,而你们却不依不饶,很显然平日都听惯了奉承,听不得哪怕是中性的言论。

时评人高明勇在一篇文章中说,对警察的报道,基本以正面宣传为主,并形成一套宣传修辞学。与歹徒搏斗描述为“英勇”,殉职定性为“牺牲”,报道基本都是“赞美诗”,这些几乎成了系统内的常识,现在这种常识观念遭遇到“新闻专业主义”后,警界容易产生幻觉,以为受到挑战。

时评人朱彤认为,新闻报道要力求客观,而事实上,在任何事件中,由于认知层次、观察角度、舆论导向、价值观念的不同,主观与客观是相对的概念,重要的是,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由于掌控主流媒介的传播,更要避免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以肃宁枪击案为例,可能存在社会问题,但警察为民殉难,新闻评论基于复杂的事实基础及评判标准,白岩松使用中性词汇,并未有意将某一价值判断或个人喜好强加于观众,反而体现出新闻人较高的职业素养。新闻报道本身就暗含着评论的性质,而根本目的是还社会以真相。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4

大学虽然偶尔关注白岩松的动态,但却没再把书看一遍。再读第二次已经是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了。这一次,我认真也不是很认真地看完了,之后对于我已经很了解的部分是浏览。这一次,在看关于汶川地震的章节时眼眶湿润了,其他章节情绪起伏并不是很大。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想有这点时间把书再看一遍,不如去读点名著。这个思绪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我喜欢白岩松啊,再看一遍也无妨。毕竟最近也在看《对白》的综艺节目,看《新闻周刊》等,他的言论会提醒我保持清醒独立与理性。

回看这本书,感慨的是在那段我还不懂事的时间里,老白经历了很多,那段时光于他而言很精彩,他一一记录下来。我很好奇,因为我一直好奇在某个时间点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些什么?所以我更好奇我喜欢的老白那段时间里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感悟,我向他又走进了一步。等忙完了这段考试周的准备,要把《白说》翻看。很期待他会在书中说哪些我还不知道的故事,肯定很多。

老白演讲摘抄:

白岩松《幸福了吗?》 篇5

我最期待的一种人生,如果用体育赛场上的一种运动项目与之相对应的话,不是我喜欢的足球,而是跳高。跳高比赛是一个永远会有新高度,不断需要挑战自己,并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布自己成功的运动项目。我猜想最好的人生就该如此吧。所有的跳高选手每当跳过一个新的高度,就绝不会在这个高度上停留,或者降低高度让自己再跳一次,哪怕所有的对手都已经在这个高度面前失败了。

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人生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难道你成功过一回就可以停留在这个成功的高度上一劳永逸?如果那样,你的能力就会萎缩,越跳越低。在中国一所大学的刊物上我看过这样一句话:“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现在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目标,那会不会像百米赛一样有个终点呢?人生总是不断地面对新的挑战,总在解决了旧问题又面临新问题的过程中成行。所以在大学校园里的你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一定要知道,理想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你们将永远在路上。

对此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而你又该做怎样的准备?

就像有人对新闻界的期待一样,中国一旦有一天新闻自由了,新闻界现在的局面就彻底改变了?我以为等真的新闻自由到来的时候,局面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很有可能八卦满天飞,假消息到处都是。但即使知道这个结果,我们也不会放弃今天的努力,因为那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你要做一个长跑的准备。长跑就意味着不断变化的终点,而真正的终点在最远方。

面对各位热气腾腾的青春,我在想,假如我是你们其中的一员,我会让自己怎样度过这大学四年呢?我会给自己添加一些什么东西呢?

第一我觉得恐怕就是要知道人生是一个长跑,并且没有什么事情一旦实现了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二十五、六年前,我们都以为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从此就幸福了。可是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的快速增长如约而至,新的问题出现了,焦虑甚至比以前更多了。也许什么时候我们国家GDP世界第一了,社会更加民主自由了,我们就幸福了?其实等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不幸福,你还会有新的目标,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人生向前行走的真相,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理想,而是走向理想的过程。如何完善这个过程,如何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可以使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生活、了解这个时代。如果我有机会重新回到你们这个年龄,我首先要修正一下我在大学时以为会有一个一劳永逸的终点线的想法。

第二我要给自己一个更强大的心脏,让自己在将来迎接挫折的时候依然能笑,在迎接成功的时候依然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在你要应聘一个工作岗位,而我有权利决定是否要你的时候,我的标准是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会观察你的心理素质怎样。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好,他就可以从容面对挫折和成功。多年前,一位游泳教练跟我讲起一个运动员时说:“你知道为什么他能够成功吗?他之所以成功,可不光是想赢,而是想赢不怕输。”“想赢不怕输”,如此简单的五个字,做起来可真难。香港回归时,我负

责的是驻港部队的全场直播,可是演练的时候我经常把“驻港部队”说成“戒严部队”,这下我可真的害怕了,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等到直播的时候,我把“驻港部队”改成了“驻香港部队”五个字,结果第一次直播没错,接下来的直播非常顺畅。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直播根本不是业务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我用想象的恐惧把自己给吓住了。在生活中是自己对不成功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心制约了你成功的可能。而当你真的不怕出错的时候,你离赢就不远了。

大学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给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人培养一颗强大的心脏呢?没有强大的心脏怎么可能去面对未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个方面。

如果我回到大学校园,我不会再用浪漫的方式去勾勒自己的未来,而是明白生活是平淡的。一位老学者说,人生的真相是什么,人生的真相是5%的幸福、5%的痛苦和90%的平淡。我们都是因为对幸福的渴望而忍受5%的痛苦接受90%的平淡。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人生会有不同的态度,这取决于如何面对这90%的平淡。聪明的人善于把平淡的日子过得幸福,不聪明的人就会被平淡的生活变成了痛苦,因此聪明人的人生有95%的幸福,只有5%的痛苦;而不聪明的人就有5%的幸福和95%的痛苦。

去接受人生平淡的真相,不管是谁都要如此。比如我,你可能会说,我有机会站在4000人的面前去表达我的想法,接受大家的掌声,我是幸福的。但我想告诉你,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职责和工作。就算是一个校长,我敢打赌他每天所管的事,有百分之九十是他没多大兴趣但又必须要做的。有一次我采访中山大学的校长,他说,“你知道吗,中午的时候经常有老教授来一脚把我的门踹开,冲我喊„有很多的学生在我门口唱歌,大声喊,我睡得着吗?‟说完转身就走。”那位校长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这样,忙着处理各种问题。幸福不幸福来自我们内心的感受,所以学会自己面对自己应该面对的生活。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求三个结果。第一是立言,但他说,立言太难,需要天赋,像老子、孔子那些人,能够说一些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话,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天赋。第二是立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事业有成,但是立功也不容易。事业有成需要机缘,事业不成的时候,你也别抱怨自己,可能你的能力足够,只不过机缘没到。第三是立德,每个人都有立德的机会,而立德需要什么呢?需要持之以恒。立德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是到了最后反而最难。换个角度想一想,坚持住了就成功了。接受一个平淡的真相该是一个年轻人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忍受平淡,做好每一天的事情才是伟大。

第四,在大学校园,要让自己拥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人云亦云不可能成就大事。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八十年代接受教育,使自己有一种反向的思维方式。作为文科生,我也拥有一种理性思维。中学学平面几何时,由于受舅舅的影响,我总是想着用多种方法去求解一道题目,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后来做广播节目影响很大。大学时期,会有很多名人来学校,但是我们总学会用质疑的眼光来看他,向他提出问题,不断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在一个方向上行不通的时候要学会去寻找另外的方向。

第五我还会让自己变得更“杂”。大学绝不仅仅只为你提供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总是在不断变化,比如新闻方面的知识一直都在更新中。我之所以在广播电视行业呆这么多年,是因为四年大学生活教会了我用一个新闻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让我拥有集体的友情,并且有了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觉得“杂”很重要,我以后想在大学开一门“杂课”。比如我们谈音乐,我们可以从音乐切入发现和了解更多

音乐之外的问题。杨振宁教授说:“物理研究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尽头是宗教”。想要成为一名大科学家,必须要有很强的人文关怀;人文学科的研究也同样需要理性思维。

《幸福了吗》读后随笔 篇6

有位禅师说:“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幸福与悲伤只有一墙之隔,可要迈出,却要一个人有怎样的心境。跨越不过,是因为心里想得太多,杂念太多,如何驱除,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得到心灵的慰藉?我常常路过佛教饰品的小摊或柜台,总想给自己戴上一个手串,说不清是给自己和家人祈福还是给自己心灵找寄托,人生在世,总是需要面对三三问题:一是人与物之间的;二是人与人之间的;三是人与自己内心的。一个人总在这三个问题之间徘徊,到头来发现,我自己也是这问题的制造者,更是这问题的承受者。

如今人的目标都很“物化”,每个个体都把幸福寄托到物化未来身上,都想着如果以后得到心中所想的物之后,我就会更加幸福了,可到头来,每个个体还是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物质如约而来,并且人类道德的底线正在不断地突破,只要于己有利,别人,只是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让别人嘲笑的词汇。即使物化目标实现了,各种问题又滋生蔓延了,另一个压力又开始轮回了。是“德”上配位,还是因为走得太快,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还是因为走得太快,思想没有跟上灵魂的脚步?

没有得到物,即便是逃离北上广也没有用,即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也是没有出路,哪里不都是以“钱”论英雄。这样想来的时候,还是只有这里才能让自己的梦想安放。不去管房价降还是不降,汽油涨还是不涨,这些跟我一介凡人中的凡人统统没有关系,在市场经济,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平静如果是实现物化目标者们的奢侈品的话,那么我就成了拥有奢侈品的人,所以人的一生,一番加减乘除之后,大家得到的分都是一样多。这样想来,便释然了。

在通往物化目标的进程中,在这个过程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或多或少影响着自己的幸福。身为一名教师,我相对来说是自由的,可以骄傲地说在那间教室里我是主人,但我更清醒地明白自己也是过客,永远不知道下一拨人会是谁?因为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在眼界范围内,一时找不到可替代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卒子,没有什么杀伤力。在散场的时候,我只是依稀记得在那个地方地方,有一个又一个活生生常给过我温暖的同行者,以及我曾告诉过我的学生:“我们不需要专业上完美无缺的联欢会,我们只需要一个真情流露、让童年绽放的舞台。”然后剩下一个人,独自泪潸潸,再换新生时,顿时,心生强烈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然而,我知道这又即将是一个轮回,没有结束,因为结束就意味着另一个新的开始。

出门在外,流水人情的缘故,连助人为乐都不敢,做完好事心都略感不安。除此之外,内心唯唯诺诺,为了正确的事情,为了证明自己智力上的尊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根本看不到,鸡蛋碰石头被认为是不知变通,傻子的行为了。因为都明白了,如果顺从可以为自己减少麻烦,起码可以避免坏处,谁都会选择顺从和沉默。尤其是当争取和表达之后,本该定下来的事情突然更改,有所变故了,那这样谁敢开口说话?如果他人口口声声说:“你们有话就不妨直说”的时候,人们是不是真的直说,还是因为他人仅仅只想表达自己很民主、很开放、很大度呢?他人是否知道,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是——即使不喜欢,不同意所说的内容,但照样允许别人说话的权利。

其实,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只不过这艘船应该需要一个瞭望员,将前方看到的,无论好的坏的信息都告诉船长,以及乘客。如果船长只有好消息,如何做到清醒呢?如果坏消息只有船长知道,却孰不知,有些事情不一定都是自己一肩膀挑的。如果各种灾难,只有政府工作人员知道,群众一无所知,这些灾难问题能解决好吗?但这些事情,却在上演着,影响这个人群中人的幸福感。

从此沉默了。沉默无声,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就有可能慢慢出局,或者被人遗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句话到现在还是真理,所以,沉默不语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一个人还能晒晒自己的真知灼见,并在适当的时机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峰回路转。他人说这是职场的智慧,实际上有强烈想维护自己智力尊严的人,早该去做的事情。如果现在,被别人视而不见,那么没有关系,只要我还能知道做好眼前自己的事情,重要的是如果某年某月某一天,众星捧月时,我还能认清自己,能够忘掉奖项,永远把自己当一个新人。

别猥琐了,现实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纸老虎,之所以有时候好像很害怕,是因为你对他在意,你在“抬举”他,于是他变本加厉,而如果一旦你放松,幽默、机智地面对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和行为,实际上他们就会像抽掉了线的木偶摊在地上,而你,却会由此获得力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路,每条路上都有各自的风景,不论在哪条路上走,请善待自己人生路上的风景,足矣!外在的东西,其实与幸福并不能挂钩,与幸福挂钩的是——自己那颗善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风景的心。

我爱这世界,所以钉住这世界。

你,幸福了吗? 篇7

央视的追问得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回复,这也激起了媒体及公众的冷嘲热讽。中国人的幸福观变了吗?中国人认为的幸福是什么?为此,由《小康》杂志连续第七年进行的幸福指数调查重点分析了这些问题。“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除对千余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外,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进行了深度访问,在谈到对自己的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时,大多数受访者都提到了四个关键词,“收入”、“健康”、“婚姻”和“家庭关系”,而这四项,恰好也在今年“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中位居前四位。

公众对35种职业的幸福感进行了投票,排名第一的公务员和排名靠后的矿工到底谁的幸福感更强?《小康》采访了十多位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民众,听听他们眼中最幸福的事情与最不幸福的事情。同时,我们试图通过50、60、70、80、90、00年代生人的经历,勾勒出他们所处时代的幸福观。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的名言流传至今,《小康》杂志通过深入调查与数据分析,意在找到令人幸福的共同因素。显然,从1949年以来人们的幸福观一直在变化,本期封面我们试图梳理出新时期中国人的幸福标准,结果发现健康、收入与家庭仍是国人最为看重的幸福指标。《小康》调查同时显示,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交通条件等方面满意度总体评价值越高的地区,幸福感指数往往越高,反之亦然,这说明幸福指数与民生工程紧密相关。

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内衡量,中国人的幸福指数算得上高吗?税收最高的国家丹麦为什么会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微博达人们的幸福观又有何与众不同,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白岩松《幸福了吗?》】推荐阅读:

白岩松11-12

白岩松:成长的阶梯07-26

白岩松的人生哲学01-17

白岩松学会讲一个好故事10-25

白岩健康报告06-14

上一篇:高高的银杏树散文下一篇: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300字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