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精选7篇)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
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E
⑴ 写作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 ⑵ 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具有真情实感,具有科学理性精神
⑶ 中心明确,围绕中心选材,内容充实
⑷ 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⑸ 能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准确通顺
⑹ 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2.发展等级 E
⑴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对考生来说,高考作文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考题。既然是考题,那么考生只能尽可能地按照评分标准写作,以便争取高分数,而不是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文章道统和试卷命题者的初衷。显然,有这样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必然会有该标准之下通行的作文模式。因此,当我们批判“高考体”作文时,首先要审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高考体”作文之所以大行其道,显然不能怪老师和考生,而应该怪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在目前的国情下,高考作文必须符合一种形式感明显的标准。这样的红线横在面前,考生若要好分数,就必须投其所好,思想性明显让位于评分的要求。
毫无疑问,若要改变“高考体”作文之风,应首先从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改革开始。
关键词:高考作文 评分标准 比较研究
一、分级评分的标准比较
考试的区分是依据分数判定,而大陆和台湾的作文考试的评分标准也是分级评分。以新课标全国卷为例,评分分为四个等级,将作文分为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和四类文。而台湾国文考试的作文评分等级为A、B、C三个等级。相较于台湾的三个等级,新课标全国卷的作文评分标准除了四个评分等级,还有相对应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而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和表达,每一部分各占1/3,相对于台湾的评分标准,大陆的标准更加系统化与公式化。
以新课标全国卷一类文评分标准为例,其中的细则有: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而二类三类以及四类文也是这些要素,只不过需要降级评分。
下面是台湾省国文考试作文评分标准,也是以一类文的标准为例。
评阅重点,从“题旨发挥”、“资料掌握”、“结构安排”、“字句运用”四项指标,加以评分。凡能掌握题干要求,紧扣题旨发挥;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表达适当,体悟深刻;论述周延,富有创意;举证详实贴切,材料运用恰当;结构严谨,前后通贯,条理分明;字句妥切,逻辑清晰;描写细腻,论述精彩;文笔流畅,修辞优美,得 A 等(27 分~19 分)。
假如将台湾省的评分标准再细化可以发现,评分主要考量的是“题旨发挥”、“资料掌握”、“结构安排”和“字句运用”。这与新课标全国卷的评分标准中的“内容,表达与特征”三要素类似,但是又有一些不同。虽然两者都是采用分级评分的方式,但是分级的方式却有很大差异。新课标全国卷将“内容,表达,特征”三要素分别赋分,也就是说作文的评分应该是20+20+20的方式。假如一个考生的内容写得非常独到,特征这一块儿也非常优秀,但是表达方面有所欠缺,他的总分也只能是20+15+20=55分,所以说,这三要素在作文中同等重要。而台湾的评分标准中并未明确切分四个方面的赋分比例,也没有强调四要素各自占的分值是多少,这就给予考生非常大的自主性,而在新课标全国卷中,在三大要素中又细分出13个小的评分项,考生如果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要兼顾到这13个小项,而台湾的分级评分中却有多达19个小项,考生需要兼顾更多的要素。
大陆新课标全国卷的特色在于其评分标准中采用“基础等级”以及“发展等级”。通过研究表格可以发现,发展等级的考评要素有:深刻、丰富、文采、创意。这些属于一篇文章中较为难把握的部分,也就是说,发展等级就是区分一类文和二类文的标准,一般而言,基础等级的40分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分度。所以,在新课标全国卷的分级评分中,内容以及表达属于作文分数的基底而特征等级就属于基底之上的高度。把基底要素拿到也可以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而台湾的评分标准并没有明确出哪部分属于作文的基底,哪一部分属于作文的高度。相对于大陆考生而言,台湾考生的作文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基本分段。大陆的作文模式可以说是三角形,有基底要素有顶层要素,反观台湾的模式应该是方形,更要求考生面面俱到。所以如果要达到同样的高度,方形可能要比三角形花费的材料更多,这也可以看出相对于大陆的作文的评价来说,台湾更加严苛,写作起来也更有难度。
二、评价标准中的侧重点比较
分析两地的作文评价标准我们不难看出台湾作文的评分标准的四要素有着明显的侧重。题旨发挥和字句运用包括了很多要素,基本上是所有评分要素的一大半。而题旨发挥又比字句运用的要素多一些。新课标全国卷评分标准的三要素不仅分值相当,同时评分要素的多少也差不多。与新课标全国卷“三分天下”的局面不同,台湾的评分标准则更倾向于题旨发挥。
相比于新课标全国卷的评分标准,台湾省高考的评分标准还会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大致可以理解为命题人期望学生表现出的能力。以台湾104年的作文评分标准为例,在其标准中有这么一段话:考生应就文题要求,针对“审己以度人”的意涵、重要性、相关例证、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等方面,加以阐述。之后就是作文的分级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台湾的评分标准是有一个大前提的而这个大前提每年都会改变,如105年的作文评分标准的前提是考生应就文题要求,力求将 “举重若轻”之意旨诠解得贴切深刻, 能举例印证且言之有物。这个前提可以视作评分重点,对评分标准起到一个总体概括的作用,使得阅卷老师以及考生更加明确作文写作的重点应该在哪方面。而每年的评分前提也会根据作文的题目进行改变。以104年为例,大前提是紧密结合“审己以度人”。在前提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这一年的高考作文評分落脚点就在于对“审己以度人”的解读。无论是意旨的深刻与否还是论证是否精妙都与“审己以度人”的解读是否正确有着直接关联。总而言之,台湾作文的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会根据每年作文的题目而进行变化,而分级评分标准之前的这句话就是侧重点的体现。
虽然新课标全国卷三要素“三分天下”,但是有一个评价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中心立意。考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提炼材料的中心思想,这个就是其在作文中需要体现的主题意旨。所以说,新课标全国卷的作文考察一方面是考察写作,一方面是考察对题目(材料)的理解。一旦对材料理解出现偏差则会导致作文中心立意把握不准,进而可能导致跑题作文的出现。而作文一旦没有扣准中心立意,失分将会相当严重。立意一定是在基于材料作文的大环境下所产生的评价侧重。而台湾的评价标准中却没有关于中心立意的要求,这也是与台湾作文的考察方式有关,以104年的作文为例,考察的是命题作文,而命题作文不存在立意出现偏差的问题,但是一定要去论述所给题目的一些特性(重要性、涵义)以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进行写作。
此外,台湾将字句运用单独列为一项重要的考评要素,而大陆与之对应的仅有一个较为模糊的文采。台湾将这种文采因素分为字句妥切、逻辑清晰、描写细腻、论述精彩、文笔流畅与修辞优美。可以看出台湾对于写作的美感非常看重以及更加重视作文的遣词用句。不难发现,台湾在字句运用中要求考察学生的描写、论述以及修辞,这不同于大陆的新课标全国卷重论述的特点。台湾将这三者并行,在议论中要描写也要修辞,而且这几个要素和文笔与行文逻辑是并行关系。
三、比较研究带来的启示
在新课标全国卷中,作文的分值是60分,占到语文单科总分的40%,作文的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然而,随着大陆对语文学习与考试重视的加强,高考语文的难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在平时加强作文写作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比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作文评分标准并且取长补短,笔者归纳出以下两条建议:
(一) 立意与文采并持
上文已经提到,两岸的作文非常重视作文主旨或者立意的把握,但是台湾地区的作文评分标准中也将字句运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学生们的遣词用句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目前的写作训练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增加对学生语言逻辑的培养。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恰当的逻辑链条以及正确的逻辑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假如一篇议论文的论述逻辑非常严密,这将是作文的一大亮点。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们形成严密的写作逻辑链,要训练学生“我是通过怎么样的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我的论点论据论证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的思维。同时要让学生思考“我的论证方法是否能够充分证明我的论点”,加强学生在写作与表达中的系统性与严谨性。
此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写作功底的培养,写一篇逻辑清楚的议论文还不够,还应该把一篇文章写美。语言是一门艺术,学生们能把文章写出美感,才是写作培养的最终目的。目前在议论文写作的大背景下,很多老师都将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写作丢弃,认为只要大量写作议论文就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写作的训练应该追求整体性,只注重议论文写作虽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不利于学生们的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对于写作的整体认知。记叙文、散文、诗歌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记述描写能力,抒情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我们常说不根植于生活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正可以培养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写作价值的能力。高中写作教育中应适当增加记叙文、散文以及诗歌的训练,引导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进行写作。文学写作的培养是一项滴水穿石的工作,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在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要去学习借鉴中外文学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将语言的艺术化为学生们真正具备的能力。
(二) 解放学生个性,说自己的话
台湾104年作文评分标准中有这么一段话:考生应就文题要求,针对“审己以度人”的意涵、重要性、相关例证、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等方面,加以阐述。在上文已经谈到,这句话相当于作文评分的前提。我们看到其中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而在分级评分表中有一项就是体悟是否深刻。可见,台湾地区的作文明确要求学生写清楚写明白写深刻自己的体悟和见解,也就是说出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写作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一直以来,千篇一律的作文广泛存在于阅卷场上,连例证都有着很大部分的重合。考生们不会自圆其说也不懂得“我认为”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只是学会复制他人观点,在作文中充斥着别人认为,他人认为,而少有我认为这样的语言。如果写作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这样的论述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没有灵魂的。
因此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抒发个人见解,写作个人经验,要对学生在“说自己的话”这个观点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目前的新课标全国卷注重考查学生自己的思路,学生要根据中心论点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而学生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达思想,我们看到很多的作文均是名人名言以及一些论证例子的堆砌,根本没有从自己的思想上出发去寻求论证。所以,在我们评价学生的作文中不妨可以增加一项,将个人的见解体悟放入评价标准之中,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有助于改变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状。
综合全文研究不难发现,海峡两岸的作文评分标准各有特色。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去比较两套标准孰优孰劣,上文已经提到,不同的标准代表不同的写作教学模式。随着两岸语文教学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既要有兼收并包的气量,要认同并学习台湾地区作文评分标准中的闪光点,并能够结合大陆地区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也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高中写作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导读[S].西藏人民出版社2016,01.
[2]台湾地区104 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考科非选择题阅卷评分原则说明[S].
http://www.ceec.edu.tw
[3]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08.
[4]尹逊才,张秋玲,高考作文命题幵放与限制的手段[J].语文建设,2008,03.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201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本论文成果系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項目资助]
第一段为开头,包括两句。第一句为主题句,必须提出,通过问题点明全文主题;第二句为扩展句,须进一步说明和支持主题句。或是将关系倒过来,由第一句说明情况,第二句提出问题。
第二段为正文,共七句。第一句(句3)为主题句,提出本段的主题,它应与第一段的主题相关和一致;第二句至第七句(句4一句7)为扩展句,说明和支持本段的主题。句与句之间要注意运用好过渡使段落逻辑合理,结构得当。
第三段为结尾,简化为一句,也是全文的总结句,它将前面内容总结为一结果,表明自己的论点。
小作文的批改是看:
1、有没有把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点都写齐
2、是否按照所规定的用5个句子完成
3、语法的错误
小作文的批改显然不是看关键句的大作文的批改是看:
1、内容要点的概括(这里就要看关键句子了,踩中点子和语法没有什么问题才得分。在内容概括中,我建议你不要超过40字,40字以上也许会扣分)
2、考生所写的内容和所举的例子是否切题)
3、语法是否出现错误
4、是否有闪光点(就是写得特别出众的句子)
有人说, 2011年高考湖南卷作文, 以“某歌手出场后的问候语由‘大家好, 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 你们来了’”为材料, 简单却蕴涵深意;不仅是话语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观念、态度的变化, 我们应赋予其积极意义;“是一道稳中求变的好题”。对此笔者颇为疑惑, “‘稳’倒是‘稳’了, ‘变’却未必, ‘好’更有待斟酌。”
一、角度泛滥, 形同虚设
2011年高考湖南作文评卷补充细则, 明确指出, “放弃自我中心主义”“他者是自我认同的铸造者”, 尊重、谦逊、感恩、分享、沟通、角色转换、换位思考、和谐等均可视为“符合题意”。从材料与提示语的关联来看, 对“变化”的思考也是合题, 但应区别对待:凡与材料中的“变化”意思类似或关联紧密的, 如自我认识、社会阅历、处世态度等方面的变化, 应视为“符合题意”;而完全脱离材料含义, 泛泛而谈自然、社会、时代等方面变化的, 应判为“基本符合题意”;如理解为从“自信”到“圆滑世故”的变化, 从而批评这种“成熟”的处世态度或文化观念, 立意不仅符合题意, 还可酌情在“有创意”这点加分。
我们说, 命制的作文题, 应给予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 以利其自如挥洒。然写作空间广阔并不等于什么立意均可, 而应是在“有所限制”里让考生“戴着镣铐舞蹈”。而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材料, 立意竟有一二十个之多。立意如此之多, 倒不如给予考生“无限”写作空间, 任其随心完成作文一篇。
二、引诱仿作, 悖逆文道
高考作文, 向来明确要求“不得抄袭”, 后又提出“不得套作”。
1. 自抄袭的角度而言
2004年广东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 就有篇优秀作文《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对应湖南卷2011“语言艺术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 不知是该佩服那位考生的先知先觉, 还是该失语于湖南命题人。
2. 从套袭的角度来说
2005年山东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 可套“和谐”。2005年全国卷二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 可袭“角色转换/换位思考”。2004年全国卷四, 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恰当地诠释了萨顶顶出场问候语变化的心路历程 (“如果她的确是由自我中心到心存他人的话”) , 当为“切合题意”;且这一话题, 更全面、更客观地洞悉了萨顶顶对自己的定位, 即她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原先只是自高自大, 如今只有自谦自逊, 而是一种相互尊重、彼此平等。思虑深透, 境界愈高, 这一层恐怕是湖南命题人与考生始料未及吧。同理, 2004年全国卷一“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话题, 全国卷二聊天室谈话“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 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亦属此类且技高一筹。写作空间的广阔不是考生可以写很多的“题”, 而应是一个“题”考生可以写很多。
3. 立足备考角度谈
多年来, 尊重、谦虚、感恩、沟通、角色转变、换位思考、和谐等, 学生耳熟能详, 并多有练笔。历年高考中, 关于此类话题的优秀作文, 不计其数。高考专题复习对此均有明确分类探究的展示。笔者记忆尤深的是任志鸿主编的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模块高手·语文 (6) 作文高分突破》, “第三编母题总集合”里就有“尊重”“和谐”“感恩”话题, 每一话题由六句名言美句、五个集锦素材、一篇案例欣赏三块构成。应该说, 任志鸿老师为考生着想, 真是用心良苦。
教辅编者“以考生为中心”, 命题专家“以前辈为楷模”, 寒窗学子们“以他文为己章”, 倒也不足为怪。“引诱”焉能不“上当”?能“模”岂会不去“仿”?2011年, 湖南考生高呼“我是2011年高考作文模仿秀明星!”然, 笔者以为这不是为文之道, 这悖逆了为文之道。
三、谦逊高傲?莫名其妙
前文曾言萨顶顶, “如果她的确是由自我中心到心存他人的话”, 彼时, 笔者已抱怀疑之态。
始涉社会, 无所成就, 或事业起步阶段, 有几人会“以自我为中心”, 自高自傲?尤其娱乐界, 刚刚入圈, 无名小辈, 谁不小心翼翼?谁敢俯视观众?“我来了”绝不是“老子来了!”“我来了”只能是“小子来了!”。诚惶诚恐, 心虚观众。
萨顶顶们是先高傲后谦逊, 还是先谦逊后高傲?莫名其妙!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评价2011年湖南作文题:不愧为创造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且以娱乐为己任的湖南啊, 连高考的题目都如此“娱乐”, 真是莫名其妙的娱乐化, 娱乐化得莫名其妙啊!
四、貌似显敢, 实则无为
“湖南命题人敢于冒挨骂之险, 再次把视角指向当下娱乐世界的主角, 再次把‘星’之雷人语言搬上考卷, 以此引发学子们的思考, ‘变人人为我’为‘我为人人’, 激浊扬清, 鞭挞现实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 弘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其用心可谓良苦。”
论者在表达时连用两个“再次”, 承认了以歌词、歌手为作文材料并不鲜见, 2007年全国卷二“丛飞”, 2009年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浙江《绿叶对根的情意》等, 均属此类题型。那么, 这也能体现“凸显敢字当头的理念”?更重要的是, 萨顶顶的话可以产生如此多的解读, 命题人理当权衡。
李作霖教授说:“2004年‘分省命题’以来, 高考作文题已超过100道。既要规避被猜中题目的风险, 又要避免重题, 还要力求创新、有内涵、贴近考生和时代, 作文题命题之难是可以想见的。”如2005年重庆卷题目《自嘲》, 当时有评论家笑命题人让重庆考生在严肃的国考中人人“自嘲”了一番, 不知这个评论家会怎样嘲笑重题命制者。
为文就应记自身的真实生活, 抒自我的真实情感, 发自己的真实见解。“真”字当头, 即使有时未必“善”, 纵然偶尔未必“美”, 人性而已。多少闪烁人性光芒的作品, 尽管一时遭批被冻, 终究会破冰, 春暖花开。为文不等于论道, 不用刻刻“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与其导致考生抄袭套作, 不如放学生“自嘲”一回。
评分有争议,这也是正常的事。但任何事物,客观上总还是有个相对的衡量标准的。中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如果我们能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出发,顾及中学生的实际,是可以找到共同的语言的。
《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中这样提道: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个提法,澄清了以前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这是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实际的。根据大纲规定的任务来评改学生的作文,显然应从工具性着眼,多注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
把语文仅仅就看作是语言文字,这当然是狭义的理解。但是,语言文字对于写作,就像音响和旋律对于音乐,线条、明暗和色彩对于绘画,动作和姿态对于舞蹈一样,是不能分离的最基础的东西。一件事情,一样物品,一个道理,要让学生写成文章,语言就成了它的形式基础。没有一篇文章可以离开语言而超然存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不过硬,即便有好的素材和立意,也无法确切表达出来。我们常常见到,有些学生的作文选材好,立意也不差,可语言却含糊、累赘,毫无表现力;有些学生的语言文字根底较好,却还不大能掌握立意、剪裁的本领。二者相比,后者还是较前者强。因为前者仅学了技巧,后者却是练了根底。语言文字根底好的同学,在实践中经老师点化,自己领悟,上路会顺一些;而前者要上路,则要多费往返劲。
那么,选材、立意、结构诸因素是否不必重视了呢?不。在写作实践中,是应该逐步训练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在评定作文优劣时,只看文章的立意如何,更不应该因学生的作文立意不明,甚至错了,就一锤定音,扣了大分数,判处死刑。如果这篇文章语言文字还清楚,不能仅因立意之误而全盘否定。
对于作文的语言文字的评改,教师又往往因各自对某种语言风格的爱好而持不同的尺度。如有的喜欢质朴;有的喜欢绮丽;有的欣赏奔放;有的欣赏含蓄。而学生由于各自具有的语言素养不同,写作中的语言也各呈其异。在评改时,教师应该用公正的尺度去衡量,不能为个人爱好所左右。只要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比较好,不论其文风质朴、绮丽,豪放、含蓄,都应一视同仁。有些学生语言功底并不好,却追求新奇华丽的词句,这种作文“虽获巧意,危则亦多”,不可过誉,还是应该引导他们从简单朴素的语言练起,否则,未走先飞,发展不正常,今后纠正就困难了。
对中学生的作文评分,必须面向实际。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年纪小,阅历浅,生活底子薄,对许多事情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独立的见解,如在思想性方面要求过高,脱离了青少年的特点,效果并不很好。21世纪中国的腾飞迫切需要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初高中招生考试中,更应把好语言文字关,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为评价学生语文成绩的标准。我们要为学生想得远一些,他们中学毕业后,绝大多数将直接从事生产斗争、科学实验,有机会去从事文学工作的很少,现在又怎么能把写作技巧置于语言文字之上呢。
作文的评分标准,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认识和贯彻,关系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主导思想、方法途径诸方面。如何给学生作文评分,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在评分中,有人首先注意作文的思想内容,有人则重篇章结构,有人主张以语言文字为主———各有各的充分理由。更多的老师则认为三者应有机结合,不可偏废,这当然理由更充分。
但是,思想内容的好或差尺度是什么,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的优或劣该怎样衡度,有机结合又该怎样来具体理解并付诸实践,在这些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而也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湖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推荐阅读:
高考材料作文:湖南高考满分作文06-05
2022高考湖南参考作文06-28
湖南高考零分作文:我有种子05-24
湖南中职对口高考语文10-03
湖南2016高考分数排名11-17
湖南省高考英语模拟试题11-04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细则06-03
2024年高考作文打分标准10-09
湖南历届中考满分作文09-15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