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通用7篇)
随着我国加入WTO,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市场营销成为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提高经营效益的必然选择。目前,尽管我国的商业银已对服务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近年来也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加大了市场营销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营销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无论是系统理论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需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身的状况和特点,制定适应新环境的市场营销策略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现状
(一)市场营销认识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已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近年来也不断采取各种营销手段,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多银行往往只将市场营销作为孤立的技巧、方法看待,而未将其看作是影响银行全部经营理念的哲学,还未完全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很多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总是从银行的角度考虑,把推销产品放在首位。在对客户介绍相关项目服务时,一般只强调服务的益处,而没有对客户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适当的提示和讲解。在经营策略上,虽然也借用了营销概念,但往往把营销简单地当作推销,零星使用广告、宣传、公关等方式,忽视了客户真正的需求。
(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不准确,自主创新的品牌较少
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从长远角度来把握对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而是简单地跟随金融市场竞争的潮流被动零散地运用促销、创新等营销手段,缺乏对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的需求特点及变化趋势的系统分析,从而无法科学的进行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无法充分发掘和展示其在各种资源方面的优势。目前,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对营销业务进行了创新,推出了不少新的金融产品,但推出的金融产品在业务功能、客户定位上大致一样,缺乏特色定位,使营销行为趋于同化,形成独特品牌的少,没有在客户心中形成一家银行有别于其他银行的独特形象,使广大客户觉得无论到哪家银行都一样,影响了银行的吸引力。
(三)缺乏对目标客户的研究,忽视服务的质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和各种银行卡业务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没有事先预期的那样好。最根本的原因是银行不重视对目标客户的研究,没有根据客户文化层次、消费水平以及潜在需求来细分市场,导致提供的产品针对性不强,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非常注重服务范围的拓展,却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比如国内很多商业银行在工作期间无视众多顾客排队等候取钱,明明有10个窗口却只开4个左右来办业务,拿存折的民众只得在营业大厅苦等,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目前这种情况虽然会影起客户的不满,但却别无选择,但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外资银行提供的高质量的服务,对国内商业银行可能会造成巨大影响。
(四)忽视形象经营的内涵建设
随着商业银行竞争日趋加剧,越来越多的银行重视形象经营,理性地架构自身的形象识别系统。例如,导入CI形象设计,统一标识、统一形象、规范员工行为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形象经营方面明显地存在着将形象经营作为银行的化妆品,而忽视内涵建设的问题,不能有效地把形象经营渗透或延伸到银行组织内部,不能形成覆盖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具有深厚底蕴的银行企业文化,影响了商业银行形象识别。
二、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和环境分析
(一)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培养客户忠诚度
现代银行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及消费者的日臻成熟,争取新客户的成本在不断上升,据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吸引新客户的成本可能是保持现有客户满意成本的5倍,一家银行只要比以往多维持5%的客户,则利润可增加25%-85%。这是因为银行不但节省了开发新客户所需的广告和促销费用,而且随着客户对银行的某种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的增强,可诱发客户成为你的其他相关产品的拥有者,同时通过带动和影响他周围的人成为你的客户,尽管有时你的金融产品可能比别人的“价格”高,但由于你的服务周到、具有亲和力,客户在你这里会觉得舒服,所以会继续使用你提供的产品。
(二)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商业银行营销环境是指对其营销及经营绩效起着直接或间接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或力量的总和。商业银行营销环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与动态发展变化的多维结构系统,按影响范围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是由商业银行本身市场营销活动所引起的与金融市场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其市场营销能力的各种行为者,是决定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环境,客户环境,竞争环境。宏观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商业银行微观环境的各种因素和力量的总和,由人口,经济,自然,科技,政治与文化六大要素构成。
(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市场细分
在客户需求多样化,以及需求不断演变的今天,银行应强化市场细分工作,实行针对性强的服务。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根据年龄分为不同的组别,按照各年龄段的具体需要向个人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客户出发,为客户提供全面、终身服务。以储蓄为例,为小朋友推出儿童零用钱账户,这项业务虽不会为银行带来多少收益,但这能使客户从小认识、了解银行,随着小客户的成长不断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减轻了银行拓展新客户的压力,节省了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对青年人设立手机银行、网络银行;为老年人保留最原始的储蓄存折。
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对策
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要加快市场营销的发展,最要紧的莫过于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的市场观念。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第一,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顾客。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师围绕着顾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顾客的需求是银行开展营销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对他们的需求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才能制定出与市场相符的营销战略,提供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最终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第二,商业银行营销不等于银行推销。那种认为商业银行营销就是将商业银行的产品推销出去以获取赢利的观点是狭义片面的营销观,因为推销只是营销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全部。现代商业银行营销理论则要求商业银行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市场,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千方百计的满足顾客需要。因此,商业银行营销的含义要远远高于商业银行推销。
我国商业银行要立足于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里我们不妨以有着一招鲜,吃遍天的美誉的招商银行为例进行简述。
(一)积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应注意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产业界对品牌形象早已经达成共识,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竞争,最终是品牌竞争。同样,银行的竞争与发展也是以提高金融产品质量为起点,以品牌竞争和培养为最终表现形式。因此银行在金融服务定位创新出特色业务以后,还要创造出能够反映本行业务特色的品牌形象。金融品牌的开发,管理和销售过程中,以优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良好c1系统为依据塑造的品牌。这些年来,招商银行坚持,科技兴行的发展战略和-因您而变的经营服务理念,立足于市场和客户需求,充分发挥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的巨大优势,领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打造了,“一卡通,一网通”等知名金融品牌,树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良好社会形象。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多次开展立体市场营销活动,把“一卡通”,一网通品牌形象深深地植入消费者心中,在适应人们对银行服务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 传统的理财方式和消费观念,并极大地影响着国内其他银行此类业务的发展。近年来,招行“一卡通。一网通”一直是其它银行学习借鉴的对象。
(二)建立通畅的分销渠道
随着银行业中诸如政策,信息技术;竞争,产品创新等各种因素的变化,银行产品的分销渠道也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总的来说,分销渠道主要包括直接分销和间接分销渠道。其中,直接分销渠道以分机构为主,间接分销渠道主要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形势的分销渠道,如信用卡,销售点终端,店内分行,电话银行,自动柜员机等。网络营销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比起传统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不仅成本低,而且简洁、迅速、准确、具有互动功能。从目前来看,网络营销已经为许多国际著名的银行所采用,并且大有成为主要营销渠道的趋势。招商银行是我国山商业银行中网络营销最为成功的,其代表性产品“一网通”,即招行网上银行是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客户通过互联网络或其他公用信息网将办公室或家中电脑连接到招行网站。足不出户即可完成银行账户查询、转账、缴费、网上支付等金融理财,目前,招行网上银行无论是在技术的领先程度或是在业务量方面均在国内同业处于领先地位,被国内许多著名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列为首选或唯一的网上支付工具。目前招行网上银行企业用户数3万户,累计交易量超过2万亿元。
(三)进行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各种营销职能-广告、产品管理、营销调研必须能够从顾客的观点出发彼此协调;其次,营销部门必须与其他部门彼此协调,决不能把市场营销看作只是营销部门的事。营销部门的工作,营销计划的执行要依赖于银行组织中的每一个部门。营销部门的工作,营销计划的执行要依赖于银行组织中的每一个部门。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任何一个部门的行动或举措都将影响到其他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系统。全行各个部门、各个员工都必须彼此协调,加强沟通,使得全行营销工作实现有机组合,有序开展。为此,建立由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各级营销工作委员会,有利于协调各级行内部的营销工作、明确责任,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实现计划和执行的完美统一;也有利于集思广益、从多个层次、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明确重点,改进方案,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招商银行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增设分支机构和商业网点,并通过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不断扩大其市场;在另外一方面,招商银行坚持稳健经营,进行科学管理,提出并推行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经营理念,大力营造以风险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文化。经过不懈的努力,招商银行不仅在经营业绩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也逐渐增强。相信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实践的不断深入,营销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一些新的业务领域将不断得到发掘,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将会不断涌现,我国商业银行在新的形势下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业银行的步伐会越走越稳,道路会越走越宽。
四、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竞争策略
(一)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基本原理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客户需要,爱好及对金融产品的购买动机,购买行为,购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运用系统方法把整个金融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更有利可图的目标市场和设计更为合理的市场营销组合,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同时也为了使商业银行有限的资源更集中地运用于选定的市场部分,发挥更好的效果市场细分是有一定客观条件约束的,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客户需求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正是市场细分的基础。其二是客户需求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存在,才导致了市场的出现。
(二)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是形成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商业银行创新主要体现在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两个方面。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强对储蓄新业务的研究与开发,加快存款业务的多元化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特别是能形成自己独特品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服务必须顺应虚拟化潮流和便捷的要求。商业银行业务需要从柜台服务、等客上门向3A(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服务转变。必须把网点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营销成本。另外,要通过信息网络吸引客户,在ATM、P0s网络中不断推出个人理财业务、家庭银行业务、工作地存取业务等。在工资批发业务上,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开展非常先进的银行营销业务,建立百货公司型的“金融超市”,提高适应市场和客户的能力。
(三)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作用及原则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作用:1它是选择目标市场与制定营销组合的基础,有利于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营销战略。2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各阶层对金融产品的需要。3有利于发挥竞争优势,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原则:1可量性原则。即各细分市场的规模,效益及可能带来的业务量的增加是可以具体被测量的,各考核指标可以量化。2可入性原则。即市场细分后,能通过合理的市场营销组合战略打入细分市场。3差异性原则。即每个细分市场的差别是明显的,每个细分市场应对不同的促销活动有不同发应。4经济性原则。即所选定的细分市场的营销成本是合理的,市场规模是合适的,金融企业介入该市场必须有利可图。
(四)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是商业银行依据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为实现竞争战略和适应竞争形势而采取的各种具体的行动手段和方式。根据商业银行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可具体分为市场领先者竞争策略,市场挑战者策略,市场追随者竞争策略和市场补缺者竞争策略。
1.市场领先者竞争策略 市场领先者是指在行业中拥有最大的市场占有率的营销者,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覆盖面和促销强度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有三种主要的竞争策略可供选择:扩大市场总规模的竞争策略;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竞争策略;扩大市场份额的竞争策略。
2.市场挑战者竞争策略 市场挑战者是市场占有率居市场领先者之后,而在其他的竞争对手之上的金融企业。其实力仅次于市场领先者,是市场中最具进攻性的企业。市场挑战者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竞争策略:其一是进攻策略,即向市场领先者发起进攻,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其二是固守策略,通过一定措施来固守自己的地位,使自己不容易被其他竞争者攻击。
3.市场追随着竞争策略 市场追随者是指那些模仿市场领导者的产品,市场营销因素组合的金融企业。市场追随者的竞争策略的主旨是保持现有份额,因此,它不是以击败或威胁领导者为目的,而仅仅是模仿领导者的行动,依附于领导者,从中取得高额利润。
4.市场补缺者竞争策略 市场补缺者是指那些专门为被大的金融企业所忽略或不肖一顾的更小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金融企业。作为市场补缺者的金融企业,由于其补缺的作用,可以使大的金融企业集中精力经营主要产品。
五、个人总结
不断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的突出。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货币发行、贷款、证券、再贴现、集中存款准备金、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转移资金和资金划拨清算等业务, 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以控制国内的货币供给, 金融体系的监督和管理, 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提高政府资金。是我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能。
一、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一) 资产构成。
我们可知: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国外资产、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以及其他资产六项, 这六项内容是资产负债表中所包括的内容。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以人民币计值的国家外汇储备、黄金以及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头寸和外汇交存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主要包括外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三项。
(二) 负债构成。
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也包括七项, 分别是: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债券发行、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和其他负债。其中储备货币又包括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和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三项。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 (以下简称“制度”) 的规定, 为反映某一特定日期的人民银行财务状况的报表, 做成资产负债表。在每年年末根据当期业务状况报告表各科目的余额归并后, 再根据“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的公式进行编制。根据人民银行相关制度规定, 会计科目为资产负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包括在科目表:所有者权益, 资产阶级, 资产负债, 损益, 负债共同类;表外科目包括:未发行者有价证券、重要空白凭证、逾期贷款应收未收利息、低值易耗品、抵押有价物品、已核销贷款呆账、等。“资产”记录了这些资金的配置格局和使用去向, “负债”记录了我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来源, “负债=资产”, 表明了“资产”体现了人民银行获得的全额资金的使用和体现。如果说, 人民银行通过承担债务的方式来实施货币政策、影响了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数量和流向, 反映的是负债。那么, 人民银行通过行使债权的方式来贯彻货币政策意图、调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货币数量, 则反映的是资产。
二、中美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差异
中美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基本相同, 都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的格式来进行制作, 但是在一些细节以及项目占比结构方面却存在较大区别。
(一) 由于货币政策的不同, 所以资产规模扩张的幅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不同, 直接影响了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的幅度。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美国的金融形势急剧恶化, 美联储为了应对危机局势, 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明显的扩张, 资产负债表规模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8994亿美元左右增长到08年时的22594亿美元左右, 增幅高达150%。而中国的资产规模扩张程度并不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由07年的169140亿元左右增长至08年的207094亿元左右, 增幅仅为22%左右, 远低于美联储。
(二) 资产负债表信息披露程度不同。
美联储使用了大量的注释和说明解释每一项子科目的设置意义以及其政策涵义, 为了使民众对报表的所有内容一目了然, 提高了各项政策的透明度, 充分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的意义, 专门设置H4.1表格。反观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缺乏注释以及说明, 单纯的数字堆砌, 使得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内容难以理解, 同时也降低了市场沟通能力和各项政策的透明度。
(三) 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同。
中美两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虽然在格式上基本相同, 但是在子项目的设置上以及项目结构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救助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 美联促2007年起在资产方新设了六个新科目:“定期拍卖信贷”、“所持LLC的商业票据融资便利净额”、“所持Maiden Lane LLC资产净额”、“央行间货币互换”、“在AIA和ALICO中的优先权益”、“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另外美联储资产中大多数都是由美国本土资产构成。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结构中, 由于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强制结售汇制度决定了外汇资产的占比非常高, 而本土资产所占的比重较轻, 虽然强制结售汇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发展以及维护汇率的稳定, 但是这样同样也使得人民银行被动地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 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征
(一)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外国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总体, 储备货币在总负债中占总体。
(二)
外汇储备在国外资产项目中占据压倒性优势, 货币发行在储备货币中比例较低, 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占储备货币的主体, 且因为这个体现了中国经济以及中央银行存在的问题。
(三)
央行的总资产与总负债规模大于美联储。
(四) 中国人民银行在负债结构方面与美联储相比, 央行的“货币发行”在总负债中所占的比重过低;
与美联储相比, 中国人民银行在资产结构方面, 央行的“外汇资产”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数额最大、所占比重最高的一部分。与此对比, 在美国中央银行资产中,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资产”所占比重远远超过美国中央银行“外汇资产”所占比重。
(五) 央行在许多地方都需要改进, 比如说独立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 它缺乏比较高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央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制约因素比较强, 所以, 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应用和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上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四、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所表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不难看出, 人民银行统领国家经济发展, 对宏观经济起这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 有些时候资产负债表与我国复杂的金融环境、多变的经济状况不符。它综合反映了我国中央银行的各项活动涉及到了许多复杂的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 从而导致的资金使用配置状况和资金来源分布状况。只有积极改善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 才能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积极提高。
(一)
在负债方面, 央行应该逐步提高“发行货币”占“储备货币”和总负债的比重, 降低“发行债券”和“金融性公司存款”的比重。人民银行各项资金来源中, 可操作性最强、主动性最高、成本最低的机制就是货币发行。在提高人民银行在操作性的同时, 有利于降低存贷款金融机构创造派生货币的能力, 从而提高人民银行宏观调控, 抑制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的能力。
(二) 在资产方面, 增加“货币资产”科目, 用来反映人民银行可运作的资金数量状况。
如果增加“货币资产”科目, 那将有利于人民银行清楚的把握资产中的人民币状况, 调整“发行货币”的节奏将根据这一指标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需求状况等, 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有利于分析货币政策的效应, 把握货币政策措施的实际取向。
(三) 在资产方面, 逐步降低“外汇资产”的数量以及“外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
外汇资金大量进入我们国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如今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的情况下应该要学会合理的处置外汇资产。
(四) 针对当前国际形势以及金融情况, 进行相关改革, 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除此之外, 完善金融市场, 为人民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更多的途径。
五、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优化建议
(一) 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 降低外汇资产占比。
应通过相关政策逐步减轻外汇资产占比, 从而降低国内金融市场的海外风险。具体措施可有包括:一是减少国外资产增量, 可以通过加强资本管制、缩减贸易顺差、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等方式, 缓解外汇资金流入我国所形成的种种压力。二是实行更加灵活的外汇制度, 促使各类实体通过各种方式更有效地使用外汇资金。三是推动人民币地国际化进程, 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外汇资产占比过高地难题。
(二) 提高资产负债表的透明度以及披露程度。
应当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有关信息的披露, 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信号传递效应, 让广大民众充分了解央行货币政策的意义。具体可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注释, 使资产负债表不单单为“专业人士”设置, 也可细化资产中的子项目设置, 使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 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督。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进行体制的深化改革, 综合提高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 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保证相关政策的有效实行。
参考文献
[1]王国刚.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金融评论, 2010 (1)
[2]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0c6de1a8d1f34693daef3e80.htm
[3]吴盼文, 覃道爱.关于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海南金融, 2011 (4)
[4]王国刚.改善央行资产负债表提高调控有效性.中国证券报, 2010 (5)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规模;负债结构
一、我国商业银行负债规模现状
根据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发现大型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最大,在2009年到2013年期间,负债总额由1457890亿元增加至1964947亿元,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负债总额从2009年的416156.7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837338亿元;最后是城市商业银行,其负债总额从2009年的190825.7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464169亿元。负债规模较大差异的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各商业银行的经济地位所决定。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在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且其背后有国家作为后盾,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吸收存款的优势,因此负债规模总额是最大的。并且,各类商业银行的负债总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例变化较大,其大致显示出大型商业银行的负债比例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例逐渐下降,从2009年的51.98%下降至2014年的42.61%,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比例逐渐上升,分别从14.68%上升到18.16%和从6.80%上升到10.06%。这一比例变化与我国的近来的金融改革密切相关。而未来,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一比例还会变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现状
在我国各商业银行中,负债结构大致呈现出如下形式:吸收存款是银行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同业拆借处于银行负债总额的第二位置,其次是拆入资金,最后是银行发放的各种债券。并且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从量上来看,同业拆借的规模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银行近年来同业拆借的平均增速保持在16.87%左右,而吸收存款则保持着较為稳定的速度,中国银行的年均增速约为7.63%;同时,债券作为一种较为灵活的筹资手段,具有其独特的筹资优势,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银行的年均增速约为28.89%。
三、影响商业银行负债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受到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一国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为适应经济发展,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这一现象意味着市场上将会充斥着大量的货币,因此,在这一发展时期,银行的负债规模会相应的增加。反之,当处于衰退期间时,银行的负债规模会相应的减少。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从而控制派生存款和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如M1,M2),同时也就从根源上控制了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
2.银行同业竞争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存款客户和资金来源的竞争。存款客户和资金来源越广泛,银行的竞争能力越强,其负债规模也可能越大。银行主要在银行信誉、经营能力、营业网点、后勤服务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竞争大银行具有信誉良好、运行稳健的特点,在银行竞争中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3.银行管理体制
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也对负债规模有重要影响。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影响中资金运用的效率和银行的盈利能力,内部管理体制越完善、对负债规模的管理能力越强,负债规模也越有可能扩张;反之,负债规模的扩张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银行始终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完善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同时,扩大其负债规模。
四、优化负债结构的途径
首先,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达到资产和负债的数量和结构上的对称,避免“短存长贷”现象,遵循“长存长贷,短存短贷”的原则,保持银行适当的流动性以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应丰富负债种类,实现负债种类的多元化,并适当拓展金融债券业务。金融债券具有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化解金融风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产结构、丰富市场信用层次,增加投资产品种类等优势,其负债比例应略有上升。然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适当放开存款利率在不同地区间的限制,打破资金条块分割,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适当放宽专业银行业务及对象限制,使专业银行在市场融资中吸收的资金能够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贷款项目或投资机会,保证吸收资金的合理效益。最后,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的引导,鼓励客户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引导客户由储蓄转向投资,从而减少银行利息成本压力,与此同时,银行应积极开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巴塞尔协议III》不仅对银行的资本规模做出了限定,对负债规模也做出了限定。我国的商业银行应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条件以适应新的国际标准,以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的竞争。
五、小结
本文对商业银行负债规模和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负债规模的因素并对银行负债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银行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历来是银行管理的重点,合理的负债规模和结构将有助于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者的统一,使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优质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裴权中.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及其调整[J].财经问题研究,2008(6).
[2]陈克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步发展个人业务[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12(4).
[3]吕跃平,吕四毛.优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当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3(7).
作者简介: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掌握三个理论及其含义)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管理制度。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如下三个主要阶段的发展。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通过资产结构的安排,求得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统一。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周转,可以向外举借,只要市场上能借到资金,就可以大胆放款争取高盈利。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搭配,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最佳组合。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加入wto,使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由计划变为现实,中国金融业用时间换空间进入倒计时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否则生存难保:一是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减少不良资产,提高与外资银行比肩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后者,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并成为国务院今年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的第一任务。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就好比我们银行打一场信贷管理的革命战役。2003年3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首要急务就是在所有金融机构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并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结束双轨制,正式实施五级分类制度。至此,距1993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技术援助并引入贷款风险分类正好十年。五级分类工作推行近一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开展的情况如何、效果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改进对策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在此我愿意以个人的一点体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一起回顾和探讨。
一、商业银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回顾起来,今天商业银行实施的贷款五级分类,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五级分类取代四级分类,是中国银行业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也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理念的建立和引入阶段(1993年至1997年)我国银行早期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沿袭的是1988年财政部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财政税收政策服务的分类方法,界定不良资产的标准为期限:即规定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逾期三年的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俗称“一逾两呆”。很显然,在这种以期限为主导的分类方法下,很多贷款只要不到期就被视为正常,银行有更多的空间随意发放贷款或对贷款疏于管理,逾期贷款不积极催收,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这既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发现和控制风险,导致文秘114版权所有收入高估,同时也不利于监管当局从银行外部监控风险,与国际惯例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赖账文化”盛行的制度性根源。
199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贷款通则》,对逾期和呆滞贷款的定义作了调整,例如规定贷款过期一天即为逾期,逾期一年为呆滞,或逾期虽未满一年,但企业停产、项目下马的,也可划为呆滞。但总的来看,《通则》基本上重申了财政当局从税收角度制定的贷款分类方法。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借由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的技术援助,开始学习和了解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将五级分类法引入中国。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实行五级分类。
(二)“鸵鸟政策”时期的“清分”试点阶段(1998年至2001年)1998年5月,央行在广东开始“清分”(清理银行资产,为贷款分类做准备)试点,要求广东境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三个月内完成辖区全部金融资产的清理和分类,形成上呈国务院的试点报告,并在次年春天将五级分类法扩展到全系统。这是一场中外非常关注、结果却有虎头蛇尾之感的尝试。三个月后,广东的“清分”试点结果表明,按五级分类计算出的不良资产比例,比“一逾两呆”下的不良资产比例要高近20个百分点。当时的央行无论从认识水平或管理手段上都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且意见对峙激烈,大多数人认为五级分类“国际惯例”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根本没有能力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提取准备金;另一部分人支持推行五级分类,讽之曰“买不起药就不看病”。内部的争执使随后出台的各项政策及其执行颇为暧昧和矛盾。后来称这段时期为五级分类的“鸵鸟政策时代”。
1999年7月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正式启动五级分类工作,要求到2000年底前完成五级分类工作,但国有商业银行的考核、会计处理等均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一切都是按照原来“一逾两呆”的方式在继续进行,五级分类的结果仅仅作为一个统计的参考值。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至今也未实行五级分类。2000年9月,央行发布《关于不良贷款的认定办法》,对原来的“一逾两呆”标准,做了补充和修订,将“一逾两呆”改名为“四级分类法”,从字面上看,和五级分类法的区别不过一级而已,但从管理理念、分析内容和分析方式上二者有着根本区别,不可能通过改良或调整而互相替代。五级分类法“70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至少需要五至七年积累数据,才能建立一套适用的风险管理系统。如果央行从1998年就开始正式推行五级分类法,到银行业按wto承诺全面开放的2005年,正好还有积累贷款分类数据和风险管理经验的时间,而央行也能够从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指令性、简单化的监管转变为对风险及其损失准备是否充足的监管。事实上整个中国银行业走了弯路,“鸵鸟政策”延缓了中国银行业全面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步伐。
(三)两种分类方法并轨运行阶段(2001年底至2003年)金融改革的路径曲折迂回,方向大体一致,而具体的动力来源则出人意料之外。正在央行发布重申“一逾两呆”规则的《关于不良贷款的认定办法》同时,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明确规定上市和准备上市的银行要对公众披露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贷款分类也就进入了两种分类方法并轨运行的阶段。从1998年开始建设银行等几家大银行陆续在内部使用五级分类法,由于央行的考核标准仍然是“一逾两呆”,商业银行因此要上报两套数据,而且主要按“一逾两呆”上报数字和提取保证金,五级分类的数据只是备案而已,没有监控指标。一方面,商业银行监管负担加重,造成其基层行大量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在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情况下,缺少外部压力的中国商业银行难以自觉严格地实行五级分类法。
民生银行是首家公布贷款五级分类结果的上市银行,被当时舆论认为开“透明上市”之先河。随后的招行、深发行、浦发行也从2001年开始,批露贷款五级分类结果。但这些上市银行毕竟是中国银行业里的一小部分,占据银行资产60以上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此时对完全接受五级分类、决策者对按此披露银行更真实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引起的后果,都还心存疑虑。2001年12月央行再次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从2002年起,在中国各类银行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实施范围包括国内所有银行,可时隔一年后,农业银行首次公布其不良贷款率为30.07,令人惊讶的是,这仍是一个在“一逾两呆”口径下获得的数据。由此可知,几大银行执行五级分类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4、五级分类法正式全面实施阶段(2004年1月1日开始)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正式成立,刘明康主席说银监会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力推所有有信贷业务的机构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并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全面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五级分类制度,并取消贷款四级分类制度。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从2003年底开始停止按“一逾两呆”划分贷款及报送、执行,期限管理只作为银行内部的参考数据,无须上报监管当局。
《通知》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和彻底执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扩大风险分类管理的信贷资产范围至表内和表外所有信贷资产;对贷款逾期天数与贷款风险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更明确细化的指导性原则,对重组贷款设立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一是把过去试点阶段各方面反应比较有代表性的标准重新明确,如重组贷款、收回的抵债资产、重组贷款的观察期等;二是对商业银行提出制度性、规范性要求;三是针对商业银行执行、落实贷款分类情况的检查;四是配套信用环境建设、商业银行真实的信贷档案管理等政策和制度,《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也将进行相应修改,为全面实施风险分类管理提供法律支持。
二、五级分类法是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更科学、全过程的管理方法
与四级分类法相比,五级分类方法更能真实全面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具体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五级分类方法更能真实的反映贷款的质量。
五级分类法考查的是借款人偿还债务的实际能力。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贷款到期未还,即转入逾期,逾期180天即转入呆滞,形成不良贷款,进入不良贷款就预示着风险和损失。但实际上,逾期不一定存在很大风险,也不能完全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逾期情况各有不同;同样,未逾期的贷款不能说明就没有风险。前一种情况如去年的债转股走帐:在债转股走帐之前,大部分贷款一逾两呆形态为逾期,甚至呆滞,但实际上这些贷款由于政策性原因,基本不存在风险,划归为不良贷款显然不合适;后一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存在风险的未逾期贷款上,因为有些贷款尽管表面上没有逾期,但事实上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丧失还款能力,或银行用变相展期的方法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春都集团在去年年底实际已经资不抵债,但其在各家银行的贷款的一逾两呆形态仍然有保持正常的,显然这样的贷款如果仍然列入正常是不合适的。
在2000年,上述的后一种情况就已经引起了人民银行的关注,并出台了不良贷款认定办法,对一逾两呆方法的不足进行补充,其实这种不良贷款认定的方法类似于五级分类方法,较一逾两呆方法更先进的是五级分类方法不仅解决了上述第一种情况,而且对前一种情况中一逾两呆中的不良贷款进行了调整。
(二)五级分类是一个对贷款进行全程动态管理的过程
与一逾两呆方法相比较,五级分类方法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对贷款全过程的动态性管理,也就是说,五级分类方法不仅是对信贷资产质量真实反映的评估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贷款管理手段。而一逾两呆方法则仅仅是在到期后反映贷款的形态,是一种事后监督的管理方法,没有对贷款综合情况进行动态评价的过程。五级分类法的贷款动态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每季度分类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当期的企业情况、贷款情况同上期进行比较,根据变化评估贷款的风险情况;二是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分类材料上,分类材料的收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贷款情况包括企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过程;分类材料的涵盖面较贷后管理要广,其内容更加具体、分析更加具有综合性。
(三)五级分类是较一逾两呆更科学的考核方法
人民银行在以往对商业银行是以一逾两呆口径进行考核的,虽然近三年实行的双轨制,但仍然以一逾两呆口径为主。在这个考核过程中,由于一逾两呆以逾期时间进行分类的局限性,使商业银行可以在时间上作文章。如用转贷、展期等手段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这是一逾两呆方法仅以定量分析所产生的弊病,但五级分类方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入定性分析,无实际回收成果的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的手段,在五级分类考核中无用武之地。
三、五级分类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具体分类方法的不同运用情况影响了五级分类的真实性
(一)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一是分类标准不统一,影响了分类数据的可比性和实用性。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只对五个类别进行了核心定义,其内涵和外延不清晰,损失比例判断存在较大的空间,使各行在认定标准掌握上存在差异,各行不良贷款率的差距不能反映其资产质量的真实差别,不利于银行间的比较和监管当局的统一监管。二是高比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规定,影响了贷款风险分类的准确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商业银行除提取一般准备金以外,还要根据贷款风险程度提取专项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而且准备金的提取要和贷款风险程度相匹配,比率较高,如对可疑、损失类贷款的专项准备金计提比例分别为50和100。目前,工行、农行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按要求计提对银行当年的利润影响较大。部分行为了短期政绩,人为调整贷款的风险类别,使贷款的风险程度不能真实反映。三是部分法规、制度与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不匹配,不利于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推行。如《贷款通则》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办法》中不良贷款的判定标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等。
(二)五级分类方法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因素不均衡,影响分类结果的质量。
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与一逾两呆定量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其定性的分析判断,而不是单以贷款是否到期评判贷款的风险,这是该方法的优点,但在分类审批认定工作中决定划分级别的因素绝大部分为定性因素,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主观性风险判断容易造成分类结果不准确:
1、目前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中,完全依靠分类人员的主观判断,没有定量指标作为参考,而在实际的分类工作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影响着分类人员对贷款风险的判断,甚至影响分类人员对贷款级别的划分,极易造成高估或者低估风险。
2、分类结果在不同地域间的贷款分类差异较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在一个地区分类级别为正常的贷款,用另外一个资产质量较好的地区的贷款风险标准评判,很可能就会被认定为关注类,甚至次级类,这样由于地区之间贷款风险分类标准不同,甚至同一地区不同银行的分类标准不同,很容易出现对贷款风险整体高估或者低估风险现象。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主观性的因素使不同支行对客户甚至同一客户存在的风险状况判断不一致。
3、不同的经济周期同样也影响着分类的结果。在经济萧条期,大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反之,在经济快速增长期,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对贷款的偿还能力会有很大差异。这样判断企业还本付息能力就有较大差异。因为分类人员要摆脱局部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出现随着国家或区域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自觉改变分类标准的现象。
(三)现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中存在技术性障碍
l、现行计算贷款预期损失比率的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差。其计算公式中分子项“预计贷款本息损失额”在通常情况下很难确定,除非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否则在我国法律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决定其损失额度的不确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有企业领导人的道德风险,有地方司法环境的影响等等。在上述情况下,我们确定的贷款预期损失比率只能是一个主观判断数值,其科学性难以保证。
2、几种类别之间如何明确划分界限。譬如按照人民银行的现行“五级分类”的核心定义,正常类贷款是:“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是:“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进入正常类和关注类的前体是借款人必须依靠正常营业收入能够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但是“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和“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的显著区别在哪里呢?这是很难把握的,因此必然会出现同一笔贷款,既可以分为“正常”类,又可以分为“关注”类,如何科学确定其分类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难度。
再如,次级类贷款可以有20%(含)以下的损失比率,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区间在大于20%并小于等于90%之间,预期损失比率在90%以上的贷款为损失类,在损失比率无法或难以科学、准确确定的情况下,一笔贷款究竟是次级类还是可疑类贷款,是可疑类还是损失类,是很难把握的。
3、个人类贷款的风险分类问题。近几年,随着国内个人信贷需求的增长,逐渐出现了个人小额抵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个人耐用品消费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等多个个人类信贷品种,这些贷款的特点是额度不大,但户数多,贷款后管理工作量大,尤其在我国尚未建立个人征信体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难判断每笔个人类贷款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这样给贷款风险分类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个贷笔数多,逐户逐笔按照公司类客户分类方法进行搜集材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因此各行基本是将一逾两呆分类中各级别与五级分类中的级别相对应,这种相对应的方式容易产生低估或高估贷款风险的问题。
四、目前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亟待改进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少数分支机构还处于应付摸索状态。
五级分类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工作,技术性也较强,还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在规范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需要各级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才能做好。我国商业银行的总行对五级分类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但从目前看,各商业银行下属的一些分支行出现偏差。一是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重经营、轻管理”,着重抓收息、抓盘活、抓保全,轻视了信贷资产的动态监测、风险管理,表现在贷款五级管理推行后,各行的培训、指导、检查工作没有跟上,措施不硬,使基层行产生了可重可轻的思想,把贷款风险分类看成是一件简单的统计报数工作,影响了贷款分类质量。二是企业对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不重视,缺乏理解和支持。表现在贷款企业不主动向银行报送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个别企业受利益驱动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三是政府有关部门不够重视,对“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反映平淡,认为是银行的事,宣传、支持不力。
这种“配角”或陪衬情况,与考核导向是大有关系的。一些分支行领导实际上并未重视这项工作,少数单位甚至认为是“软指标”和多此一举的“负担”,没有在这项工作上真正用力。尽管各家商业银行都曾多次强调和进行通报,但因为没有考核压力和激励动力,一些行的工作还处于敷衍应付状态,个别领导对这项工作很少过问,业务部门缺乏专人管理,数据输入、上报不及时,平衡性、准确性较差等。
(三)基层信贷人员数量少,培训少,难以达到岗位素质要求。
目前各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个通病是基层信贷人员人少、事多、任务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五级分类是一个新事物,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不多,尽管从上至下层层都搞了一些培训,但并非人人都搞明白才上岗,未经培训而边干边学的人不少,许多基层信贷人员对分类岗位要求达到的会分析企业现金流量表等技能实际并不具备。此外,由于信贷人员岗位流动较快,部分早期获训人员已换岗或调出,分类工作又有工作量大(每笔业务均要分类)、事务集中、频率快、时间紧等特点,基层信贷人员几乎是超负荷工作,不堪重负的抱怨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类质量和效率。
这种对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应付现象的突出表现在客户端信息收集和分类依据的基础材料上。自2000年起实行按季上报制度后,对客户经营、财务、还本付息的情况必须进行动态跟踪和采集,但有的分类材料提供的背景数据是前两年的,没有最新信息;有的信息残缺不全,如只有少量财务信息,没有非财务信息;有的干脆将上季度的分类结论直接引用;个别的什么信息都没有,就填一个结论、签个名,而后面的审核人员清一色只盖个名章。总的看来,由于前台客户部门或不够重视,存在对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应付现象,致使现在五级分类的基础材料不过关,导致分类的随意性、偏差性较大。
(四)技术支持手段保障欠有力,影响分类工作时效和真实性。
目前的五级分类工作,尽管各商业银行都建立了相应的指导原则、管理规定、实施办法等制度,但在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技术含量方面还比较欠缺。有些基层行还是手工作业,有的虽然依托了已经开发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但由于该系统与会计账务信息统计分属于两条线运行,加之在开发后打的“补丁”较多,导致系统稳定性、严谨性不够,信息传输过程中经常出现漏缺或丢失现象。这种情况致使各商业银行一级分行和总行每抽取一次数据或做一次汇总分析都要花大量时间查询,上下反复传递核对,既影响了效率,也使分析管理人员对数据的完善性、准确性缺乏自信。
(五)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质量还有较大差距
1、对分类核心定义掌握不一致,分类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五级分类核心是对借款人还款能力有效性的判断,虽然也有一些定量指标,但依靠经验和定性因素决定形态的成份较大,而大多数基层人员又缺乏严格、规范的培训,在理解上也有偏差,尤其对损失率的估计很难界定清楚和准确,故对不良贷款发生高估或低估的情况还比较多,有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五级分类不良率低于一逾两呆不良率几个百分点,有的则高出很多。从整体上看,工作质量参差不齐,数据详实性令人存疑。
2、贷款风险分类次数过于频繁影响分类质量。按以往按季度进行贷款风险分类中的经验,贷款余额大、户数多的商业银行如果要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分类工作,从上一次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结束到下一次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开始,中间的时间间隔大概在一个月左右,短时间的间隔不仅不利于分类质量,而且增加管理费用的支出。一是贷款风险分类的间隔时间短,借款人的情况变化不大,信贷经营部门处于一种机械性的工作状态,疲于应付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完成,因此分类材料变动不大。二是由于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在第二个月的上旬完成,并且有的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季报,在第下个季度才能够完成,所以贷款风险分类所参考的财务数据信息滞后,不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当期财务情况和存在的风险。三是对大部分经营情况比较稳定的企业和已经形成呆滞的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的情况变化不大,甚至没有什么变化,但每次贷款风险分类仍然要对这些客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频繁的分类,这种费用支出更大。
3、分类工作中所取得的企业财务资料与实际分类时间不相匹配影响贷款风险分类质量。在五级分类工作中,由于每期的分类工作开始时间与财务报表的报告期不能统一,所以在分类工作中,所参考的财务数据不是本期的财务数据,只可能为上一期、甚至上二期的财务数据,这种情况不利于分类工作的动态管理作用的及时性、准确性,致使实际分类目标的经营状况要滞后。
(六)贷款五级分类的实效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分类与管理衔接不紧密,对实际工作的指文秘114版权所有导作用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已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但大部分规定中只讲了如何分类、上报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而没有强调如何将分类结果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挂钩,没有把五级分类真正同防范资产风险、改善信贷质量和提高经营效益结合起来。这样五级分类工作就成了一项孤立、临时、阶段性的工作,弱化了新管理办法的功能,故而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分类材料只满足应付上报的需要,而缺乏将分类中发现的客户或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信贷经营或政策制定等部门作为改进工作或决策的参考,更缺乏按贷款风险分类等级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安排。二是缺乏对分类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和维护,忽视了贷款五级分类对商业银行资产的适时监控、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分类质量的高低准确与否与分支行的管理经营业绩好坏没有对应关系,许多人感到不疼不痒,弃之不允,用之不安,出现了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分类经办人员辛辛苦苦做出了分类材料,另一方面管理部门汇总分析上报后就将这些材料“束之高阁“,既形成了资源浪费,也挫伤了分类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三是有的分类程序(如“本级认定、分级审批、逐级上报”)决定了分类数据的滞后性,不能及时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五、商业银行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途径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五级分类在贷款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分类工作的认识,以考核压力和激励动力把五级分类工作向前推进。
针对分类工作的认识及分类方法在贷款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要从意识上改变商业银行各级管理人员对五级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消除对五级分类工作的消极应付态度。在这方面,中国银监会要在推行中起到牵头的作用,要时刻关注五级分类方法在各家商业银行的执行情况,根据各家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情况,扬长避短,从定义、分类标准上以及在贷款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使五级分类方法更加合理和科学,使各家商业银行真正把五级分类方法作为贷款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从而主动应用五级分类方法,而不是在政策制度下被动的使用。
其次,在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中,尽快推出包括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在内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考核体系,切实与经营管理业绩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运用挂起勾来,对超过上下限的商业银行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达到理想值的商业银行及其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考核压力和激励动力推进五级分类方法的实施。
(二)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加大科技开发力量,将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贷款风险分类的依托。
在人力资源分配上,目前除一些以负债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外,偏重资产业务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基本都存在基层信贷人员人少、事多、任务重、人员素质不高等通病,这种通病已经引起了各商业银行的重视,如中国建设银行已经明确下文要求各级行的信贷人员占比达到15,并且准备实行风险系统垂直管理制度。针对这种情况,各商业银行应该增加基层信贷人员的数量,加强对基层信贷人员培训,提高分类人员的质量,信贷经营人员与风险分类人员相分离,设置专职信贷风险分类人员,保持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的稳定,宣判风险分类档案管理,必要时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各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贷款户数等指标规定一个综合性的人员配备指导意见。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要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技术含量。目前,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完善的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各类管理和分析数据、信息可以迅速、准确的汇总,由于各商业银行从总行到分行再到支行有很多的层次,如果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持,单纯依靠手工进行五级分类数据的汇总其工作量巨大,且准确性难以保证。目前虽然各商业银行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发了相应的五级分类支持软件,但汇总数据的完善性、准确性仍不能完全保证,且在实际的应用中,抽取和查询数据的效率不高,系统稳定性和严谨性不够。各商业银行应该加大五级分类支持软件的科技开发力量,在保证系统稳定和严谨的基础上,与会计帐务信息统计相联接,依托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三)增加贷款五级分类中定量分析的占比,使分类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从银监会下发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意见看,认定每笔贷款的级别的依据中个人的主观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占比过大,主观分析过大直接的可能是人为因素影响分类结果,不利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评价和考核。建议对贷款风险分类的方法进行一些修改,增加定量指标的占比,使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达到一定的平衡,减少高估或者低估风险的可能性。一方面,在原有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定量分析的指标,从而提高定量分析的占比,对定性判断进行修正。另一方面,将部分具有一定弹性的定性判断标准进行量化,使分类人员在分类工作中主观判断和量化指标相结合,规范和统一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
(四)建议银监会就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在商业银行间进行横向比较,推广好的经验,使商业银行间取长补短。
在以往几年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分类的方法和制度,有的商业银行还开发了自己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甚至相当的完善,成为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依托平台,但也有的商业银行在五级分类工作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有些的商业银行机构目前还没有实现微机操作,完全依靠纸制手工作业,这不利于档案管理、数据汇总和信贷信息的查询。这些商业银行间的优势和劣势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各银行间对管理手段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对自身及其它银行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不明确,不利于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的发展。在这个方面,银监会可以就此进行横向比较,加强互相学习和行际交流,使商业银行间取长补短。
(五)营造商业银行敢于暴露风险、真实反映贷款风险的环境。一是要转变观念。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要生存就要承担风险。在市场经济中,贷款发生损失是必然的,健全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是为了使贷款损失最少。二是商业银行要改进现行降低不良率的单一考核标准,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引导鼓励基层信贷人员全面获取、运用信息,真实反映贷款的风险类别,充分发挥贷款风险分类发现问题和揭示风险的核心作用。三是监管部门要鼓励商业银行敢于对贷款风险进行真实的分类和暴露,在暴露充分、分类真实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各行围绕降低不良贷款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实际成绩。
六、建设银行正积极探索贷款十二级分类工作
(一)推行十二级分类工作的必要性。200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依靠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度量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将损失量与资本充足率挂钩的内部评级法。在银行两维的内部评级体系中,除了要求客户评级与违约概率挂钩外,为避免集中性风险、将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和预期损失挂钩,积累相关数据,通过细分贷款收窄预期损失的波幅,更为精确地观察贷款质量变化过程,由此,对贷款风险分类也提出了:正常贷款至少分为6-9级、不良贷款至少分为2级的贷款细分要求。从外部监管要求看,2003年末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也提出了商业银行可以“在保证五级分类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根据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确定的风险分类理念,进一步细化风险分类方法。”
按照新巴协议和银监会的要求,针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重组改制的关键时机,积极研究在五级分类管理基础进行贷款风险十二级分类的可行性,具有前瞻性,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贷款质量的真实状况,及时足额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率先积累预期损失波动数据,为贷款准确定价、实现优质优价原则;也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不断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国际社会的认可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级贷款风险分类的初步思路。国际银行界的风险分类经过了主观判断、打分模板、打分卡、模型四个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信贷资产分类方法,分类工作量大,技术支持手段比较落后。目前,国际先进银行对信贷风险评级大都建立了的二维评级系统,即客户评级和以其为基础的债项评级。商业银行应积极研发信用风险评级系统,为实现风险分类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平台。
商业银行可运用国际先进的计量方法和数量分析软件,对客户的行业风险、区域风险、财务风险、信用记录和基本面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简要地分析评价,将所有的分析评价指标最终量化为客户的违约概率,并按照国际通行的客户评级模式-违约概率将客户风险划分为aaa-d十个等级,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客户评级结果具备可比性,同时,避免了由于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评级结果差异。根据信贷资产的逾期、欠息情况以及期限、发放方式等因素的差异实现债项评级。商业银行根据影响债项分类的定量、定性因素,参照国际标准,可将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细分为十二级,其中正常贷款分为5级,关注贷款分为2级,次级贷款分为2级,可疑贷款分为2级,损失贷款1级。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商业银行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1]重大历变过程。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多种管理模型, 其中不仅有效率前沿模拟、久期匹配 (或称免疫) 、现金流量匹配等单一目标模型, 还有动态财务分析模型、随机规划与随机控制、多重限制决策模型等多重目标模型。这些模型都从资产负债合理安排的角度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指导建议, 但很少涉及现有资产负债非对称安排的风险评价;如何对资产负债结构非对称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损失的数量和症结所在, 对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达到合理经营目标会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面临非对称的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重要目标是在股东、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 使利差最大或利差波动幅度最小, 从而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 以便更好的实现最大化收益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银行管理者一方面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即运用利率敏感性、期限结构、VAR分析等理论作为依据, 适当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减少或避免损失;另一方面是运用金融市场上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 弥补资产负债不合理安排的损失。银行在对资产负债调整过程中, 出现结构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 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成为了困扰商业银行的难题, 也是商业银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来看, 可以将不对称划分为期限不对称和规模不对称两种形式, 而且这两种情况还经常相伴而生。期限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产与负债的寿命或距到期日 (重新订价日) 的实际时间不一致, 规模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产与负债比例安排不合理。无论是期限不对称还是规模不对称都会使得商业银行极大的风险之中, 本文从期限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 从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安排给出较为合理的指导意见。
三、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1. 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适用范围
(1) 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期限:模型中期限的确定利用了“持续期”的基本概念, 模型中用D来表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持续期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 (重新订价日) 的实际时间, 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 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②持续期中体现了净值的观念, 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机构, 业务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 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③持续期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 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④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 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 而应以资产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
数量:在期限确定之后, 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会出现一定差额, 期限短的负债 (资产) 将对期限长的资产 (负债) 产生影响, 期限短的负债到期后需要长期限的资产来保证支付, 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收益潜在损失, 由此模型中风险资产的数量主要由负债数量期限组合与单项资产期限对比关系来确定。
风险系数:与数量确定一样, 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出现差额后, 期限短的负债 (资产) 将对期限长的资产 (负债) 收益产生影响, 短期内到期的负债项目需要动用长期资本项目保证支付, 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潜在收益损失 (应该收入而不能收入的损失) , 损失的系数为C涉及资本的组合利率, 用RATE表示。
(2) 模型的适用范围。在资产负债期限不一致的情况下, 由于负债先于资产到期, 需要用其他资产或提前变现资产的方法来弥补资金缺口需要, 因此出现资产不能得到全部收益而产生的潜在损失。
2. 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参数分析, 确定如下模型公式:
3. 关键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的计算
其中 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其中 分别为第j项资产在总负债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组合利率的计算
其中 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目标总资产中权重和利率。
四、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验证
资产负债非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9、10、11、12项是基本不具有流动性的, 负债项目中9、10、11项是不具有流动性的。
资产负债高度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1、2、3、4、5项都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 第7、8项具有中等流动性, 第6项 (贷款) 具有较差的流动性。负债项目中2、3、4、5、6、8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1、7具有较差的流动性。
资产负债抵补分析:
流动资产项目:1+2+3+4+5+7+8=4931 (百万)
流动负债项目:2+3+4+5+6+8=3437 (百万)
从上表来看贷款占总资产的54%, 长期投资占总资产的24.5%;存款占负债的82%, 同业及金融机构占比8.4%。由于长期投资流动性非常差, 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存贷款管理。这家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存期比例如表2所示。
由于 (2) 式中差额与负债中活期存款基本一致, 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析时不考虑活期存款对贷款资产的影响。
计算模型中的关键指标值:
按照模型中组合利率的确定原则, 贷款资产项目一年、三年期持续期限均小于负债组合持续期, 因此在利率确定时不考虑此两项资产, 因此组合利率仅涉及五年、十年期贷款资产, 结果为:
根据公式
结论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 由于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期限安排不合理, 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巨大的潜在损失;上述模型中因期限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潜在损失约占利息收入的13.75% (如果商业银行得到全部贷款收益为4038百万元) , 对于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60%~80%的商业银行来说, 损失近六分之一利息收入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可能将商业银行置于亏损的边缘。工商银行2005年利息收入达到约1300亿元, 利润为约330亿元;如果按照损失五分之一利息收入测度, 盈利状况将大打折扣。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免疫策略
以上模型仅仅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的损失分析,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还要面临利率变化而产生的资产负债净值变化的损失;因此资产负债的风险免疫策略还应该重点考虑期限限不对称潜在损失和利率变动资产负债市值的损失两个方面。
商业银行为规避上述两项风险, 可以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期限结构最大限度的合理配比, 尽量减少结构安排导致不对称损失和市值变动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商业银行要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创新, 稳定负债资金来源和期限来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以将短期存款用于发放中长期贷款的“短存长贷”现象比较普遍,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现象非常严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 具有被动负债比例高、主动负债比例较低、短期负债占比过高、中长期负债占比较低等特点;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特点, 商业银行要从自身负债业务特点出发, 适应市场需求, 充分借鉴国外创新成果, 积极地开发新型金融产品。通过吸引新的客户群体、拓展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资本业务创新、存款证券化、利率浮动型存款、个人理财产品开发工具创新, 保持负债业务的相对稳定性, 避免资本市场、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诸多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约翰.马歇尔[美]:金融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2]黄宪陈春艳赵伟: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模型的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 2006, 3:79~83
[3]娄祖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资产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4]程乐砚刘胜会: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论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及组合优化模型[J].科技与管理, 2004, 1:69~71
[5]刘又哲: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下风险分析[EB/OL].http://bank.cnfol.com/060214/136, 1566, 1684686, 02.shtml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比例 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得到了全面推广,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而言,其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利率市场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进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促进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原则
(一)规模对称原则
规模对称原则中的对称指的就是在经济合理增长的基础上,保证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规模对称原则要求在资产与负债尽可能在总额上保持同步增长,实现动态平衡,进而降低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风险,减小商业银行发展的依赖性。
(二)结构对称原则
结构对称原则指的就是商业银行在考虑负债结构、利率水平、流转速度的情况下,对其资产期限与结构进行确定。针对这一原则来说,主要包括两点内容:一是,偿还期对称。其指的就是在商业银行中,为了确保现金流不会出现巨大浮动,保证资产与负债在偿还期内尽量对称。二是,成本结构对称。其指的就是在商业银行中,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要求负债成本高低和资本成本高低相对称,假如负债成本较高,理论上,资产成本也要较高;相反亦然。与此同时,成本结构对称在运用资产过程中,需要对负债情况进行充分考虑。
(三)增量存量结合原则
增量存量结合原则指的就是商业银行需要对资产与负债的增量及存量进行综合管理,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增量,进而强化资产与负债的增量管理,实现资产与负债配置的优化,尽可能拓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规模。另一方面,强化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存量调整,尽可能减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四)目标互补原则
目标互补原则指出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均是动态的,并且也是互相补充的。在某些情况下,盈利性的提高可以对流动性、安全性的降低予以弥补。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单纯唯一的资产配置是不理想的,需要对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实现商业银行效用的最大化,达成预期的经营目标。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
(一)缺口分析
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缺口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汇率敏感性、流动性、利率敏感性的缺口分析。利率敏感性缺口指的就是商业银行在某些发展阶段内,需要重新确认利率的资产与负债之差,如果利率资产高于负债,就会出现正缺口;如果利率资产低于负债,就会出现负缺口。这些缺口和市场利率的关系就是:针对正缺口而言,假如市场利率处在上升趋势,那么资产收益增长速度就会大于资金成本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正缺口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假如市场利率处在下降阶段,那么资金成本增加就要大于资产收益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正缺口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消极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商业银行出现负缺口的时候,情况正好与正缺口相反。对于缺口分析而言,具有便于理解的优势,然而因为其短期性与静态性,在商业银行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存续期分析
与缺口分析不同,存续期分析主要是从长期角度分析利率变化对收益的影响,其分析更加精确。例如,现有两笔3年期固定利率贷款,利率不同,其中一笔偿还方式为到期后还本付息,另一笔偿还方式为每半年还付一半本息。因为两笔贷款现金流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其存续期也不同,为此,两笔贷款的市场价值也不同。假如商业银行可以尽量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存续期配比,在利率影响资产市值的时候,可以减少或者增加投资收益,降低利率影响,实现对利率风险的免疫。
(三)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法,其主要就是借助商业银行的现有信息与数据,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对未来利率变动进行预测,了解客户行为。相较于缺口分析、存续期分析而言,情景模拟法更加先进,为了获取最佳的管理策略,可以将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划归到分析范围,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策略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借助不同的金融负债形式筹集资金,经营对象就是金融资产,借助负债创造信用,并且向客户提供综合性、多类型的服务。因为运营事物主要是货币资产,为此,需要遵循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原则。针对商业银行而言,流动性就是确保盈利性与安全性平衡的杠杆,是达成盈利的重要途径;安全性是获取利润的重要保证。商业银行需要在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作为一种传统管理方式,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流动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商业银行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在创新金融模式的过程中,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其主要就是借助资金介入方式,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进而拓展资产业务,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在负债管理过程中,强化资产管理,确保资产流动性,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收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而言,其主要追求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在坚持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三性统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管理人员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自我监督,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保证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芸.浅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J].时代金融(下旬),2014(07).
[2]韩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刘凡璠.经济资本视角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4]高晓君.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基于《巴塞尔协议Ⅲ》新规定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推荐阅读: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10-28
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途径06-30
商业银行笔记06-03
商业银行化06-04
银行不良信贷资产10-10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区别10-20
商业银行行业前景05-25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06-0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06-04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