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精选8篇)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篇1

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制定本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我县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强化语言交际训练,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优化课堂结构,实现高效教学。英语课堂教学分三种课型: 展示交流课、阅读理解课、综合复习课

一、展示交流课

分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巩固运用”三个环节 1.自主学习:

指课上教师对本课时教学内容中存在的词汇、短语、句型、等学习任务的问题化或者习题化预习。以扫清随后的合作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障碍。(该环节中,可以根据每课时需要注重的具体内容。有计划地学习一至二个项目,不必同时兼顾以上所有项目。)具体操作步骤: 教师导入新课后,1)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如:词汇、短语、句型、等。学习方式包括教师示范性领读,学生机械性模仿,听录音、小组组长领读等。2.)以小组成员的独学为前提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进行类比和拼读记忆。小组长配合老师检查本组的学习情况,老师巡视各小组,对各小组的学习给予纠错、总结,以便掌握各小组的学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的问题:

1.)基本词汇短语的学习:必须有教师示范性领读、构词法讲解、零碎语音知识(如:前缀、后缀、合成词、派生词、元音及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重音、音节划分、连读等规律性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词汇学习习题化,以中考题型为参考,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词汇记忆和词形变化。如:首字母提示、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英汉互译等。设置试题时可分层次和梯度,以便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可分为口、笔头两种形式。为节省时间,学习内容可提前以问题或习题的方式设置在学案或者电子白板上。口头展示只在小组内或者不同组间进行。不必到教室前面;笔试可展示在前后黑板、或者单词本上。

4)第一课时的词汇学习应侧重学生认读成果展示,随着课时的深入逐步对词汇提高要求。2.合作交流:

指学习小组合作进行语言实践运用,强化本课时的语言训练。分成几个子任务。Task

1、Task 2、Task 3等,由单数到复数、由具体到抽象、由机械模仿到灵活创新,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语言交际训练,让学生真正表达自己,以实现语言的交际价值。具体操作步骤:

Task 1:学习section A部分时的 教师示范性领读、学生机械性模仿。(基础语法现象、基本句型的构成、功能话题的感知。)

Task 2:设置有人称变化、动词变化、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变化等的替换训练。Task 3: 设置由机械模仿到灵活创新、由简单到复杂的语言创新交际训练。注意的问题:

1.)坚持全体参与原则。

2.)独学后对学、对学后群学、组内交流充分后再进行组间交流。3.)交际训练须各小组同时进行。

4.)教师发出交际任务后,二人交流或三、四人交流,自动结对练习训练话题任务。训练话题时,可以实施组中组模式,大组可分为两个小组,小组内安排好两人组、三人组和四人组,让学生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5.)成果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细心纠错和适时、适当评价的习惯

3.知识探究:

对本课时中出现的语言知识或语法现象通过若干示例分析,让学生自己感悟、体会、引导学生得出基本正确的答案。然后教师给予系统总结、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科学、统一的认识。注意问题:

1)要求以典型示例为依托,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总结、得出结论。加深学生记忆。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辅助学生系统、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2.)通过学生体验感悟、组内达成共识,全班达成一致意见的方式学习语法。3.)反对教师包办式讲解语法知识,也杜绝让某一个学生讲语法,其它学生听的情况。4.巩固运用:

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疑惑问题,完成对基础知识的相关拓展,巩固当堂学习成果。杜绝教师问答式检查答案。检测题应以选择、填空、词性变化题、连词成句等基础题型为主。有基础、有拓展、有提高。有层次、有梯度。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长协助教师进行本组的组内答题情况检查、小组间的查异求同的组间检查。错误率较高的试题教师重点解释。注意问题: 1.)应该当堂完成,2.)时间不宜过长。

3.)教师不必一一讲解所有问题,应该有对共性问题的重点讲解和强化 4.)杜绝老师逐个通报答案。

二.阅读理解课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文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满堂灌式的讲授语言知识,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基本环节是:

1.新课导入后,通过师生交流,简单复习本单元的各项相关语言知识,2.听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略读)划出自己认为的生词、短语、和有理解障碍的句子。

4.在小组长带领下,小组内合作解决本组中共同的语言障碍。达成共识后在老师的引领下展示共性问题,其它各个小组成员认真倾听、积极发表意见,补充不同观点,教师适时引导,逐个达成共识;5.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详读)培养语感,感悟英语交际方式、写作技巧,培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重点词句翻译、回答教师或学生就课文内容的理解性问题,借助判断的正误、替换词语、给课文立标题等形式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各小组成员能在老师的重点提示下复述课文的能力。

7.根据时间来安排简短相关内容或题材文章的阅读,回答简易问题。注意问题:

1.对于重点知识的跟踪配套练习应及时同步,教师对于中考采分点问题的变换练习应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应变能力的培养。

2)杜绝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课文语言点和学生记笔记式的学习课文,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对语言知识大量机械记忆,而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能回答相关问题,复述课文、甚至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任务型阅读能力。

3.)除教师预设问题外,各小组学生应有自己根据课文理解整理出的新问题。

三、综合复习课: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和贯通,理出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复习形式:

复习课应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复习课堂,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复习课成为“崭新课堂”、“开心课堂”“高效课堂” 复习课的基本环节是:

1.教师确定重点复习内容后,以问题或者典型试题的形式呈现复习内容,把任务分解给各个小组完成。

2.各小组完成指定复习任务后,展示复习成果,其它小组予以纠错、质疑、补充、教师对共性问题给予讲解。

3.对于知识性的复习,也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所复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老师不能简单地把旧知识做机械重复。)注意问题:

1.坚持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原则。复习内容立足文本,拓展文本,整合所学知识,扩大复习课容量,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学生旺盛的复习热情和积极性。

2.不能把复习课当作语法课或是练习课,而是要结合我县的课改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所有环节。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篇2

一、音乐渲染, 导入新课

每当我走进教室, 看到学生们不再闪亮的眼睛, 看着学生们略显疲惫的神态, 我就有点不忍心再让他们承受空洞、乏味的英语课堂。因此, 我一直在想:如何让他们的眼睛再次发出神采?如何让他们的情绪再次高涨呢?我尝试着用各种方式, 让他们步入有趣的课堂。而一节课的开始, 是尤为重要的, 要是在上课伊始, 就把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 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让他们融入课堂, 让他们一直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 那么, 这节课无疑应该是成功的。

例如:在教7B Unit1 Dream homes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时, 我一上课, 就让学生们欣赏各个国家的歌曲。当播放我国的国歌时, 他们很自然地说China, 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国歌都不是太了解。我就提醒他们听的时候, 仔细听听歌曲的语种, 学生们得到提示之后, 很快就能分清英国和日本了。剩下的几首国歌, 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 再给予提醒让他们猜测。最后, 他们把每一个国家的国歌都猜了出来。学生们在知道歌曲的归属之后, 也都初步认识了各个国家的国名该如何表达。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 学生们不仅欣赏了音乐, 还了解了许多国家的国歌。这既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他们也很自然地掌握了本课所要学习的新的知识。

二、巧设情境, 突破重、难点

英语教材中, 有许多枯燥的单词、短语、句型、对话和阅读材料, 如果想让学生们很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 是颇有难度的。而且只是单调地让学生们去读、背, 学生们会觉得相当头痛, 也不会主动地学习。如果是在老师、家长的压迫下去学习, 那么, 效率是及其低下的。因此, 我尝试着在英语课上创设情境, 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英语, 在情境中感悟英语。这样, 可以使教学更容易进行, 并能强化教学效果, 更能突破教材上的重、难点。

例如:在教7B Unit 6 Pets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时, 我为了让学生们能有真实的英语情境, 在课前录了一些小动物的叫声。上课时, 我先让他们自己描述一下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 然后, 我播放了动物叫声, 让他们猜测是什么, 并说一说是否是自己所喜爱的。学生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他们都很期待地看着我, 催促我快点放。我为了让他们能仔细地听, 提出了要求:我放的时候, 如果听出来, 请你们用英语回答是什么动物, 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大概特征。因为之前他们都已经说过一些, 所以我提出的要求, 他们并不害怕。当我放完之后, 很多学生都积极地举手, 甚至有几个学生忍不住还学了几声, 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在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 学生们对于本课的重、难点知识, 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 此时, 再让他们去完成书上的练习, 就显得非常容易了。

三、善用多媒体, 优化训练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引入, 真的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前的英语课堂, 就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 老师在黑板上孜孜不倦地写, 学生们就坐在那儿, 懒洋洋地看, 既无效率可言, 也难以挑起学生们的兴趣。而现在多媒体课件为解决这个问题作出了贡献, 我们可以把大量的题目制作在课件里, 还可以把单调的英语练习题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让孩子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题目, 还是一幅幅优美的画, 还是一出出精彩的动画表演。因此, 我在课上经常运用课件, 以丰富孩子们的视野, 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例如:在教7B Unit 5 Abilities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时, 在课前, 我在网上搜了许多热心助人的图片和视频, 把它们放入课件之中。上课时, 我让学生们看视频和图片, 感受一下画面上的人物都是怎样关爱别人, 帮助别人的, 让他们在多媒体课件的渲染下, 看到了真实的场景。在他们看完之后, 再出示短语:planting trees, giving a seat to someone on the bus, helping an old man, collecting things for Project Hope, cleaning up the park, visiting a home for the elderly.在此时, 再让他们学习短语, 他们有了感性的认识。因为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 他们看到这些画面不仅仅会感动, 他们也想知道, 该如何用英语去表达, 所以他们在学习这些短语时, 也加倍努力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 我用多媒体课件, 图文并茂地呈现, 他们特别感兴趣, 很快就把相应的图片与短语搭配好。课件的优越性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充分的体现, 它可以让题目看起来不再那么单调, 因为有声有色, 有图片, 让学生们看着喜欢, 也乐于去做题。这样的训练效果是惊人的, 在课上就有好多学生能很快很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点, 当然课堂的效率也随之提高了许多。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篇3

自从教以来,我一直在初中一线教学,对于如何学习英语这一问题,一直在探究。在初中总复习时,面对各种复习,大量的语法和练习的讲解,学生有点厌烦,教师也很累。只有把复习这一环节把握好,才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记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复习也是做好知识衔接的关键。

一、先练后讲,激发学生的兴趣

复习是温故知新的教学活动。以练为先,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再做简单的讲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做练习时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疑难,有利于激发求知欲。

二、复习要有针对性

复习题要是过于容易,学生挥手而就,则收效不大。复习题要是过难,多数学生做不上,就破坏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了更好地调控学生的复习进程,可以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为复习的重点参照对象,若他们错误较多,则说明复习题过难,这时可中断复习进程,必要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然后做一次整体的讲解,再做练习,这样效果会更好。还可针对不会的学生作个别指导。在复习前,教师应选两套复习题,有针对性的筛选,不符合的应删去,这样避免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只盲目的做练习,无时间总结和反思,影响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就会感到无兴趣,放弃复习。我们应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一些适合初中生实际水平的英语文章,拓展他们的理解思路。

三、注重传授解题技巧

1.听力题第一句是看图选择,听一遍很容易错过信息,最后一题是听和填的信息。在平时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先浏览听力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根据已有信息先猜可能填的词汇,最后填写准确答案。

2.阅读理解题,在平时训练中,学生经常选自己主观认为正确的答案,无视客观材料的存在,我要求他们做阅读理解时拿铅笔在文中提到问题的依据下面画线,这样很多学生改掉了主观判断的习惯。

3.在判断正误一题中,首先看全文大意,再把问题带进去,上下推断,注意它的关键点,如时间点、数字等等,认真分析,才能准确判断,最后再作决定。

4.做写作题时,首先确定用什么文体、时态、人称等,再分析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语法及学过的词汇。多运用学过的短语,这样不容易出错。

四、复习重点突破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不断提高

在总体复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平时理解不深、练习不够、运用不当的语言项目进行重点复习。教师要把平时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学生学习难点往往集中在语法项目和有些词的辨异及用法上。教师要一改“以讲代练”或“讲多练少”、重记忆、轻实践的复习方法,要自编、选编相关的复习练习题,通过练习答疑解惑。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满足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要由专项训练过渡到综合训练。通过复习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与教师合作,争取更大的进步。

五、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后进生最大的困难是单词这一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时教师就要注重他们的基础词汇、短语和句型知识,弱化语法知识,对容易拿分的听力和阅读理解题,可以从文中听到或找到答案,老师应指点他们一些解题的技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在班上公开给予表扬,不断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练习方法要灵活多变

1.问答式。根据知识点的要求提出问题,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学生答。开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做卷子。卷子中的类型题多,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做卷子时可以发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地问老师或自觉地找书学习,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心理疏导是必不可少的

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很好,复习的也很全面。但一到考试就错误百出,所以复习的充分不代表在考试中就能考的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和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教室要疏导学生的焦虑,紧张情绪,多给予学生鼓励,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或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教会他们一些考试的策略和消除紧张心理的方法,教会他们仔细审题,不能犯粗心的错误。

抓好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环节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抓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般来说,作文教学分四个环节,即引导、习作、批改和评讲。这几个环节在作文教学中缺一不可。

一、引导

要引导学生剖析优秀范文、习作例文。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到谋篇布局,从观察、分析、联想到综合归纳等方面都应当进行引导。虽然初中各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在文体方面各有所侧重,如:要求一年级学生能在两课时内写五百字左右的记叙文,二年级学生能在两课时内写五百字左右的说明文,三年级学生能在两课时内写五百字左右的简单议论文,但是在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记叙文的教学必须贯穿始终。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但也不能放松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指导或是降低要求。

要使学生明白,作文是表情达意的篇章,它既要求在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又要注意体裁、注意文采,要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写作中注意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养成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好文风,逐步使自己的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文”。

要引导学生注意选材,善于发现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当拿到一个题目后,要按照要求写作的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谋篇布局,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选材用材,运用不同的表达语言。从初中学生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生活面狭窄,思维不够开阔,作文内容单调。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课外书籍的阅读量。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引导。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自拟题目的作文,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状况写下水作文,并且在学生中念诵,与学生进行“比试”。这样做,一是可以克服学生怕写作文的畏惧情绪,二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只要学生克服了怕的思想,对作文产生了兴趣,那就可以说教师的引导真正见了成效。

二、习作

习作在作文教学的几个环节中尤为重要,认真把握这一环节,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关键。就拿游泳来说,如果只是教练在岸上把理论讲一大通,运动员虽也把要领背个滚瓜烂熟,但不下水,是难以学会的,或者下水次数不多,技术提高也是不会大的。所以,多练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关键。要坚持课堂练和课外练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练和学生自己练相结合,坚持每一周或每两周写一篇作文,每学期布置学生在课外写两篇至三篇大作文,坚持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这样做,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既练了笔,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指导学生办黑板报、办小报,可以分小组办、班集体办,让每个学生轮流当编辑,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组织作文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作文竞赛,从这种活动中培养尖子,带动一般。

多组织写限时作文,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达到一定要求的作文。这种形式的作文,开始时学生可能不大习惯,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绝大多数人是能够完成的。这种快速构思、快速成文的技能是升学应试必须具备的,也是学生今后进入社会适应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强这种技能的训练。

三、批改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作文评改可以采取详细评改、重点评改、当面评改、浏览检查等多种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教师批改作文可以点面结合,每学期全面地、细致地批改几次,有针对性地抽改几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对每位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胸中有数。无论批改哪一类学生的作文,都要坚持一视同仁的态度,每改一本,都要注意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层次、结构、格式、书写等方面的问题,每次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重点纠正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宜面面俱到),仔细推敲,写出具体的较为切合实际的易为学生接受的评语。对差生,只要他们有点滴长进,就要在评语中加以肯定。切忌写概念化的、空泛的评语,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无论采用给分的方式或是评等级的方式,评语一定要写具体、写清楚、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修改。要使作文批改评得准、引得巧、改得活,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较深的写作功底和较宽的知识面。

新修定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作文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组织他们自己修改或相互修改。”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科学教育出版社第156页)叶老的话,对进行作文批改是非常有启示性的。作文教学中常存在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连读都不读一遍,把本子一交就算完成了任务,把修改看成了老师的事,导致作文中的问题和毛病重复出现。学生交来的作文,老师加班加点不辞劳苦地逐字逐句批改,作文本发下去,学生一般只念念批语,看看分数或等级,无论是老师认为好的地方还是认为不妥当的地方,都只模糊地认可,这样,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已有一定发展、有一定主见的初中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束缚。文中老师改过的很多地方,学生也很少进行推敲琢磨,即使在教师的督促下,也只不过改改错别字而已。

学生作文,老师批改作文,这种传统的做法和习惯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深深地印在学生头脑中,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部分人的头脑中,无形中给部分学生的惰性心理形成了一种庇护,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学生批改作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自己修改。在对自己的作文反复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2)相互对改。两人一组,你改我的,我改你的,改后各人发表批改意见。

(3)轮流批改。你改我的,我改他的,他改你的,批改完后相互交换意见。

(4)小组批改。四至五人一小组,由一位“小先生”执笔,让所有参加的人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批改。

当然,让学生批改作文,教师事先必须讲清楚有关批改必须注意的事项、批改的具体要求,组织他们学习了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有人担心让学生批改作文的做法行不通,一是怕家长不支持,二是怕社会非议,三是怕耽误时间。从我县不少教师的做法来看,让学生批改作文,可以把教师从详批细改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能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学生相互批改的过程中,迫使他们认真推敲,反复琢磨,互相询问,共同争论,既巩固了知识,又达到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批改作文,都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既能接受、又乐于接受,做到既省力、又有效。

四、评讲

评讲是引导的基础,引导只有在评讲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一步步升华。教师不能单纯地把评讲当成一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褒贬的形式,单纯地进行肯定或否定。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语文基础知识、社会科学常识、自然科学常识、生活常识、思想政治意识等方面的东西都会涉及到。每一节评讲课,教师都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切忌走过场。在评讲时,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讲自己作文的构思意图,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即使讲错了,教师也不能泼凉水,要巧妙地进行点拨,既要求学生认真听、又要允许学生辩,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激励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篇5

一一初中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环节设置的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拓展和延伸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其作用突现越来越重要。在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我们的老师对于拓展和延伸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和深入,认识到有这么一个环节,却是停留于环节而环节,仅为了一堂课的完整性在设置这个环节,而忽视语文本该考虑的,于是我结合我身边的语文教师进行了尝试,针对新课程下“拓展延伸”环节设置进行了实践研究,并总结出一些相对比较有效的方式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拓展延伸

实践研究

一、现象追踪——现有拓展延伸利弊的现状

(一)示例

这是我在不同的教学听课和同伴教学案例中,选取的几位老师关于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教学:

1、很多课的仿句课堂拓展延伸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格式要求:假如我是——,我也应该用——

2、《雪》之课堂拓展延伸

a.你所知道的文学作品中有那些是借描写雪来抒发情感的?

b、课后自6尝试通过描写一种自然景物来抒写自己的某种情感,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片段。

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之课堂拓展延伸

a.口语训练:

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b、书面习作:

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并给有关部门写封信,谈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4、《月亮上的足迹》之课堂拓展延伸

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请结合科学学科进行说明?

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5、《走一步,再走一步》之课堂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前对课文的小结:

文中的cc我,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获得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如果你在生活中也能不断思考,善于感悟,那么,你也将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拓展延伸

读下面一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言之有理便可,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学习,学习作者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不断吸收有益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6、《傅雷家书两则》二之课堂拓展延伸 a.欣赏名人名言

爱情是这样的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说的呢?

多媒体出示: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才是高尚的——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作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席勒 b、朗诵爱情诗词

欣赏完了名人的爱情观,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爱情诗歌

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音乐,学生齐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汉乐府·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c、讨论早恋现象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早恋如同一枚青橄榄,品尝到的只是苦涩,要想收获甜关,那就等着成熟的时候再品尝。只有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乃至雄厚的经济作为基石,才能达到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d、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

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e、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写一篇300字文章。

(二)透析以上拓展延伸的特点:

可以毫不置疑肯定的说,以上的拓展延伸都是老师们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后,或几年的实践作出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新课程拓展延伸的重视,对新课程理念解读的提升,但在高兴之余我们可以清醒看到,以上的拓展延伸中虽然很多值得借鉴,但在实际的实施中还是有些不足之处。特别是自己的教学当中也曾迷惑过。综其所述,我把以上的拓展延伸教学环

节及实际教学中遇到过的情况进行了归类:

1、漫无目标,天马星空式的延伸拓展

这种方式对拓展拓展教学的教材没有经过精心选择,也没有明确的拓展教学目标,只是为阅读而阅读.如‘‘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试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想”;“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等,教师是注意到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之处是学生归纳不全且零乱,思维过于发散,难以表述清楚。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必须最有利于达成这节课的特定教学目标。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2、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式的拓展延伸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要体现语文性,要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如《月亮上的足迹》之课堂拓展延伸,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请结合科学学科进行说明?我们的课是语文而不是科学学科,去了解理解重力的作用,如果在科学当中引用这不失为很好的一个教学环节,但在语文课中有喧宾夺主之嫌.再如:

《傅雷家书两则》二之课堂拓展延伸中的设置,文本的感知已经被一堂班会课代替了,变成我们在讨论一个早恋问题.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3、敷衍了事、草草收场式的拓展延伸

老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找资料、印讲义,却只在下课前才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外进行阅读。同时有些教师在教学设置了写作的环节,如<雪》之课堂拓展延伸:课后自己尝试通过描写一种自然景物来抒写自己的某种情感,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片段。<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之课堂拓展延伸:书面习作: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并给有关部门写封信,谈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由于在课内无法完成,教师草草收场,布置之后没有下文,却缺少检查反馈,学生常常敷衍了事,听过无过,导致拓展式教学流于形式,且无法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

4、游离主题、脱离文本式的拓展延伸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一篇文章是一个个体,有其设置的主题要求,我们要超越但不能游离,甚至背离.如:

《走一步,再走一步》之课堂拓展延伸:读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 的一段文字,谈何感受.明显游离本文主题面对困难我们如何一步一步解决.再如《傅雷家书两则》二之课堂拓展延伸中的设置对文本的解读已经被班会课取代.

5、囿于形式、作秀式的拓展延伸

如有的教师给出填空题或仿句式“我喜欢——,原因是——,”进行句子的赏析,也有用在归纳主题后如:“假如我是——,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平台。不足之处是学生归纳不全且零乱,难以表述清楚。且格式的给定也框架了学生,如句子赏析中的仿句,学生觉得句子运用好,学生并不一定喜欢。扣上帽子使学生不敢说。

6、脱离生本、随意拔高式的拓展延伸

新课程中用很大篇幅来阐述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生本。我们的教师意识到了但有些是伪生本,却随意拔高了学生,以自己的身份,以成人的眼光看待问题,以为学生也知道。如:

《傅雷家书两则》二之课堂拓展延伸中要学生谈什么是爱情,我们大人都无法讲清楚,一个初中学生他怎么谈,正确的应该从信出发,去筛选去阐述才差不多。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之课堂拓展延伸: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并给有关部门写封信,谈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难为我们的学生了。

7、无度失量、定位偏颇式的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应有它的量,他的作用是起到辅佐作用,在课堂当中的时间占有是有限的。同时拓展延伸作为一个环节是可以参插于各个环节的,而并非只在文章的结尾。如《傅雷家书两则》二之课堂拓展延伸的量可以说占有了一堂课的大部分,同时以上拓展延伸均为结尾。

可能,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时更注重的教学过程前几个环节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学生表现的把握等等,也有可能有自己的理解。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忽略了对拓展延伸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诚然,我们课堂上要研究的、值得研究的内容是有许多,可是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虽然在一节课上只占了很少的时间,比例很小,但我们也不容忽视,它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对拓展延伸环节概念的界定

新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充分说明冲破课堂教学格局,拓展教学时空,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吸取信息,习练语言,一方面又不断地向课文输出知识,经验和情感,丰富看课文的意蕴,形成了延伸

拓展课文的再创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创新的机会。为了真正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特别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该部分。所谓的“拓展延伸”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及体现出来的思想向自身和社会做一定的延伸思考探究,能够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引发一定的思索,得出一定的结论。这些结果的获取是来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的。它必须是学生自我的创作,表达自我的心声,引导自我的人生,当然,也要注意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课堂教学拓展延伸一般有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有助于对文本的认知表达。

能够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学生本身的素质与实际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需要在进行教学尝试中注意一下一些制约因素的排除:

1.作者本身思想的强烈影响

在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前提下,学生会深受作者思想的左右,特别是一些自主性不够强的教学,学生会有比较统一的认识。这会成为我们拓展延伸切实有效开展的一大障碍,教师必须予以充分的考虑。例如《再塑生命》、《雷电颂》等作者本身所要表达之思想是十分明确而集中的,这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一定的拓展延伸的限制。

2.相关知识内容的肤浅认识

从教学《海燕》等课文中我们认识到:一些拓展延伸是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后盾的,对它的认识是必须来自于一定的基础的。学生只有了解了相关的内容后才能说出个一二来,要不然会使其感到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会失败的。

3.学生语言能力的欠缺

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既包括文字表述能力也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从大量的教学实例来看,一般的拓展延伸最主要与直接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文字来表达,在学生领略了内涵的前提下,能够准确表达就成了关键。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表达清晰。

三、语文教学拓展延伸教学环节有效策略的构建

拓展延伸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不是最为重要的,也不是非有不可的,但在它被设置了以后,却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只要设计得当、开展顺利,它就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和同行们思考了以下,进行了实践研究:

1.该环节的是否需要? 2.容量的多少? 3.方式的可取性? 4.学生的可接受性? 5.实际的效果? 6.值得推广处? 7.需要改进处? 我们针对拓展延伸的意义、功能、方式、注意事项等进行讨论,然后开展我们的拓展延伸的研究。以下是我们的实践策略:

实践策略一:看准时机,即时性地拓展延伸

1、看准时机。拓展阅读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类型、教学的需要,要因地制宜,要适时拓展。拓展延伸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现在有不少老师,把文本拓展片面理解为:在一篇文章学习之后,或就某个话题让学生说话练习,或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片段写作,或进行对比阅读训练,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生硬的。拓展延伸可以灵活的安排在教学的不同时段。大致按时段我们可以在导入、课中间、课后三个时段进行拓展延伸。

如我在执教《雪》的导入

情景渲染,播放有关雪的flash及音乐。(上课前就开始播放)a师:图片展示2006年萧山的第一场雪

(2006年1月萧山刚下了第一场雪,这场雪是近几年来最大的一场雪,而这些初中生从出生到现在从为体验过这么大的雪,于是我找到了几张萧山城区的几张照片:人民广场白雪覆盖图、电大前空地白雪覆盖图、金城路小区白雪覆盖图、南江公园堆雪人图)学生下面窃窃私语:生1:哦!这不是人民广场吗?我常去的.(很兴奋的语气)生2:我家就住在这旁边.(很自豪的样子)生3:真漂良!生4:老师真有趣,跟女儿去堆雪人.那天我也在南江,怎么没看到老师?(有点失望)b、你喜欢雪吗?说说理由

学生发现这个雪离自己这么近,于是思路打开了,不断举手发言. 生1:从小没玩过,下雪时我去扫雪了,还堆了雪人.真有意思.

生2:你干吗把它扫掉?多可惜啊!我就不扫,用脸去拍雪印,那味道太爽了.(还手舞足蹈,全班大笑)一一大约有七八位学生发言.

(效果已达到,教师连接:漂亮吗?喜欢吗?可惜这场雪第二天就没有了,但没有关系美景没有,有美文,一起去欣赏几十年前下的雪。)c、展示课题《雪》

2、即时性。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是能动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把握生成的拓展延伸。“生成”,是指学生在自我体验的阅读中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在教学预设中,要有意识地创造空白,促成学生的生成,进而加深理解,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延伸途径非常广阔:或向课文的背景、内容和形式方面拓展延伸;或向课外语言材料拓展延伸;或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或向其它学科拓展延伸。精彩的拓展延伸不是表演作秀,它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同时,做到教学中生成和延伸,需要教师课前必须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发展特点、个体差异、深入钻研教材,才能随机应变,生成和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摘自同伴在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

[情景描述] 优美的画面,轻松地点拔,反复地品味,忘情地朗读一一诗意一般的课堂,这是《珍珠鸟》后半节课,连我自己都有点陶醉在所创设的美好意境中。“信赖,往往能创设美好的境界”,学生深情地朗读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我正准备乘热打铁进入下一个预设环节:调动学生曾有过的和动物交往的经历,引发人对动物关系的思考。

生1:“老师,我觉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师:

“于无疑处有疑,不断信名家,后生可畏可敬!请你说说你的依据。”

生1:文中说“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可怜的小珍珠鸟,它已经完全失去了逃出鸟笼的勇气,或者它知道无论怎样也逃脱不了人类的鸟网。可悲的珍珠鸟,在“我”用所谓的爱心和温情编制的优越的环境下,已经乐不思蜀。不少学生点头赞同。

师:

“有见地,说下去!”

生1:我认为,作者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用一点点计谋和手段把可爱的动物驯服得服服帖帖之后的一种自我陶醉,多少尊重成分在里面?如果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还谈什么信赖。这样的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又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呢!

师:

“某某同学的思维非常活跃,说得很精彩,其他同学也可以来说说,但说无妨,只要言之有理。’’有很多学生举起了手,刚才那位学生的独特想法无疑激起了千层浪,课堂异常的活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时进现出来,学生一个接一个发言。其中有几个回答非常精彩。

生2:那对珍珠鸟夫妇,始终躲在鸟笼里不出来。不管“我”给珍珠鸟营造了一个多么安全,多么温馨的小天地,也不管“我”摆出什么样子,珍珠鸟夫妇心中被人关进鸟笼的梦魇都无法拂去。可以说珍珠鸟夫妇从骨子里排斥不信任人类,也包括“我”。

生3:我补充前一个同学说的“珍珠鸟夫妇对人的不信任”,课文中说天色入暮,珍珠鸟夫妇就再三呼唤小珍珠鸟。珍珠鸟夫妇完全能看到外面发生的一切,他们为什么要呼唤小珍珠乌回笼呢。归根结底,珍珠鸟夫妇害怕人。

生4:天空、树林才是珍珠鸟真正的家,人和笼中鸟的不平等的事实已经存在。美好的境界应该是还动物一个属于他们的空间,动物还能信赖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赖。

师:“阅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你们对文本的阅读已经上升到文化反思的高度,这可是对文学有造诣的人才能做到的。

(我竖起大拇指)然而我想问你们,如文中小珍珠鸟和人相亲的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吗?”

生5:有,燕子。

(都是农村的孩子,燕子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请家中有燕子做巢的学生具体说说燕子怎么和他们友好相处的。

生6:

“我家屋檐上的燕窝好多年了,燕子年年在这里生息繁衍。” 生7:

“我家的燕子一点也不怕生,就穿梭在我的头顶。”

师:

“哪句话,最能解释我们任何和燕子之间和睦相处的奥秘呢?” 全体学生: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种方式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时的利用生成空白进行拓展延伸,它遵循“学生应当怎样学一教师就应当怎样教一帮助学生积累语文活动经验’’的原则,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中的空白生成处挖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好小猎狗咬人事件的第二天,在街上碰到了将军的哥哥,你想他会说些什么。如一些名著的课文可以布置名著阅读竞赛等。

实践策略二:立足文本,进行超越地拓展延伸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学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教教材”、‘‘考教材”的模式,拓展延

伸环节已时常出现在课堂上。许多教师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变教材的忠实执行者为新课程的开发者,拓宽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构建具有人文性的和谐课堂,使以文本为主的课堂教学充满了鲜活的生机。

我们来看两个案例: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我们从主题的挖掘入手拓展延伸,先后“链接”了现存于武当山的“寄死窑”,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泰坦尼克号》沉船时的电影片段等“相关文本”,先探讨了作为集体的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是如何作出选择的,再探讨了在灭顶的灾难中作为个体的权力与尊严问题,最后归结到“敬畏生命”这一课堂主题。电影片断的拓展延伸是为主题的品味服务,在发散之后又回归文本。

又如: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秋天的怀念》时,进行了这样的拓展:

师:同学们,母亲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写了这篇文章,结尾就落在这里一一“要好好儿活”。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儿活?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菊花的句子。(课件出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师:下面同学就结合这句话,可以小组合作,好好讨论讨论,可以自己思考,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生讨论很热烈,之后发言)师:就这样,儿子不再暴怒无常了,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的那句话,就这样,直到今天。前两天,我们采访了史铁生,他说,文字更能表达他的心,我们就来默读他在《病隙碎笔》中的这段话,看看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到了怎么样的一种境界。

(出示课件: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师:对这样一位校友,因他对生命的理解,我愿意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几本专著一一(课件出示:推荐书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在这一环节里,窦老师借着菊花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让学生体味“好好活”,并借着菊花的“淡雅、高洁”等体会到人活着的各种滋味,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用《病隙碎笔》中的话,告诉学生,作者对“好好儿活”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由教学文本走向课外读物,把学生引向更丰富、更宽阔的天地。

这两个课例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拓展延伸时,要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适时地拓展,使学生在文本中获得深刻的体悟,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生命对生活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更会使学生的这些认识更深刻。

实践策略三:立足生本,源于生活地拓展延伸同样的一项内容或一种方法,面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被接受度。

比如城乡学生的差别,男女学生的差别,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别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语文新课标》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语文新课标》又有这样的话:“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1,1-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学生有权利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张扬个性的空间。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需凸现生本意识。

这是我在几年前教学《童趣》的一个案例:

上课铃声一响,我便兴冲冲的拿起书本走进了教室。这天,我要给学生讲学生们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就文章而言,童年正是学生们刚经历的,到初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告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肯定充满了回忆。所以,我早精心设计好了教学目标,并且自信的认为一定能把这篇课文教好。

一上课,我就发现,同学们对文中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教室里一片嗡嗡的说话声。学生的回忆性回答此起彼伏。翻译很顺利解决了,就剩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对文章的中心提升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地问:“1-6学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表现 的是对童年生活的描述。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产生了一些困惑。现在,我想把这些困惑说出来,请大家一起来解决,好吗?第一,课文写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概括出来?第二,你是怎样看待儿童的天性的?第三,通过学习,我们能悟出儿童最重要的天性是什么吗?(其中一问为文本,二三问为拓展),问题疑问,教室里安静下来了,低下头不敢看我。我启发了一下。可遗感的是,始终没有一个人勇敢的站起来。不管那么多了,我还是指定一名同学来作答吧。环视一下教室,同学们躲避的目光正在告诉我一一我,没有把握。这种尴尬的局面现在记忆犹新。

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渐渐感悟到我的拓展延伸环节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点,生本意识,自己所谓的生本实际是伪生本。三个问题是按照我的体会来设计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解决的只是师之惑,而非生之惑。教师的问题解决了,不等于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同样的,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是自身独特的感受体验,而是被动的接受了来自教师的理解和评价。后来我设置了这样的

拓展延伸:

1、你有过类似于文中的哪种童年趣事吗?给大家说说。

2、这些童年的事情这么有趣你知道原因吗?这样设置接近了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实际的生活积累。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文章要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了。

反观上述一些课例,的确拔高了学生,的确难为我们的学生了。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之课堂拓展延伸口语训练: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书面习作: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并给有关部门写封信,谈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实践策略四:有度、有量、有目标地拓展延伸

1、有度就是语文就是语文,有其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根据新课程精神,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在课堂中一些无度的拓展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如一下一位老师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课

例:

在初步疏通文字后,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结构上: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三比(由己推王);三赏(齐王纳谏);三时(结果)。以材料展开了拓展阅读。

阅读《召公谏厉王止谤》,思考一下,与邹忌相比,召公进谏失败的原因在哪?(学生讨论之后)生1:召公一开口就说:

“民不堪命矣!”,可并没有进而提出具体建议,导致了厉王在盛怒之下,采取了“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的方式,最终导致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结局。可以说召公的进谏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了。

生2:我补充一点,尽管召公后来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的比喻说法来劝厉王,但正如前一个同学所说的由于一开始的错误,此时厉王已是骑虎难下,所以再动听的语言到此刻也显得苍白无力。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可说是分析精当,有理有据。但我有个疑问:方式真的是一次进谏成功的关键吗?(课件展示材料三人成虎)(生议论纷纷,良久讨论无统一意见)师:讨论到这,大家是否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有了较为完整的看法了,这里,我给大家看看英国文学家培根的一段话,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件展示材料)鸠匹特为了王国,千方百计地迎娶了麦提斯(Meti s,希腊神话中的建议化身),之后,麦提斯有了身孕,但鸠匹特不待她分娩之期到来,便将她一口吞掉,于是麦提斯腹中之胎亦转入鸠匹特的身中,也即是说鸠匹特自己开始怀起孕来,结果是,一个其周身顶盔戴甲之帕勒斯(智慧女神)便从鸠匹特的额头上产生出来。

师:大家看出了什么没有? 生(较为齐声):原来所说的进谏,最终只是表明君主的智慧呀。

师(小结):是呀,麦提斯,这一建议女神所怀的“孩子”最后只能让鸠匹特来生育,帕勒斯这一智慧的象征只能从国王的额头上产出呀。

这个案例,教师在解读中把大量时间发在讨论“进谏”,而此的话题似乎已远离了教学重心,文言成了白话文,话题成了社会政治,成了现代文的解读。我们的教师得明白自己在教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所教的是语文,像这篇是一篇文言文。

又如:一些老师在教学文章时,让学生课前收集以前相关资料。上课伊始,教师就让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学生开始大篇幅阅读,交流,教师又以多媒体展示美图,并辅以精彩的解说、讲述。等这一环节结束时,一堂课已过了二十几分钟,听课的人还以为上的是历史课或地理课。这就叫无度。

2、有量,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本次教学需要拓展延伸吗?如果不需要,比如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已经足够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大可快意斩之,切不可画蛇添足。同时我们要考虑拓展延伸需要有几个方面,要学生回答的内容有多少,都是我们应该事先做一定分析确定的。毕竟这一环节不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最为主要的部分,它不能过多地抢占课堂时间。究竟这样的时间花费在本已紧张的课堂上,它是否会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预计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我们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思索。案例如《傅雷家书两则》二之课堂拓展延伸,量过多已经使我们的语文课变味了。这篇文章的拓展延伸我觉得不用很多,只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父亲要求子女如何处理学业与爱情的话便可,因为这已经包含了对我们学生爱情观的教育,至于什么是爱情也就没有必要谈了,因为也谈不清楚。

3、有目标,就是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什么要搞清楚,无非为了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提升,能力的锻炼等。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完整性,或公开课而摈弃语文的目的。

当然,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拓展延伸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功地进行拓展延伸,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教书又育人。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使得拓展延伸的方法和形式应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但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拓展延伸的方式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从而真正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成效体会与反思困惑

(一)成效体会

1、能够在教学中有效生成,空白处补白,充实课堂教学,电亮课堂教学。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3、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

4、有助于对文本的解读。(二)反思困惑

拓展延伸在实际的教学中被广大教师采用,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它已经赢得了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厚爱。同时也展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还要思考的却很多。

1.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的真正拓展延伸应该在生活中,这就需要一个大语文观。2.学生如何拓展延伸的方法的指导。就笔者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文本的各种拓展延伸形式一般都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但学生们普遍感到不会拓展延伸,不知道怎样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方法上予以指点。只有教师在拓展方法,包括拓展策略和思维路径上,点拨到位,指导得当,学生的自主拓展才会目的性强,有价值。

3.文本与拓展延伸的把握难度较大。拓展延伸作为教学的环节并非万能。

在新课程实施的几年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各种各样的尝试研究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但我想语文教学也更需要的是一份执着,一份实事求是,少一点盲目随意,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实践、反思、改进,那么,语文教学一定会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

主要参考文献:

l、《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走进课堂——初中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方智范赵志伟主编

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孙春成 语文出版社

4、《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篇6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有效地进行课前自学、课上辅导、强化练习三环节,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学 辅导 练习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是我们的教学原则。怎样使三者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是每个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本着“认识论”的规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我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三步走”环节。

第一步:提出问题,课前自学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任何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达到用不着教”。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为课上辅导做准备。我采取的做法是:提前1~2天把学习提纲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自学,难度较大的内容专门安排自学课。在自学中,要求学生按提纲的指导去看书和复习旧知识,通过看书认真思考提纲中的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尝试练习提纲中的目标练习题。通过课前自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所学内容的重点,发现自己的难点,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会更认真,更有目标。在学生自学中,教师要检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弄清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学生自学中的词语障碍和思维障碍,在此基础上,教师调整教案,最后确定课上讲什么、怎么讲,这样课堂上师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无疑增强了教和学的针对性。

第二步:启迪思维,课上辅导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经过课前自学,对于许多问题处于“悱愤”状态,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好时机。课上辅导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利用问题,积极引导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源于问题。利用课前自学中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可以使问题求得解决,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怎样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讲课时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采取多人次提问的方式,把学生自学中想出的方案写在黑板上。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从二氧化氮和溴单质性质的差异,从各种方法中出现的现象,操作难易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可行性分析,经过对比,选出合理的方法。

(二)结合实验,解决矛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素质。化学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实验,展开矛盾,解决问题。例如:提纲中问到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是否是钠置换铜?学生在自学中往往得出错误结论,对这个问题如果只作口头说明,不易使学生信服,于是我给学生演示了这一实验,然后根据事实进行引导,使学生不仅对钠的活泼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钠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三)注意知识归纳

在授课时及时进行归纳和小结,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形成一个系统,一个结构,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勾通和运用,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课堂的即席小结,单元的总体归纳。

第三步:培养能力,强化练习

练习促进知识转化为智能。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有效的练习强调课上进行,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授课时选取相关题目进行随时练习,也可以在授课后进行总体练习,练习形式可以是口答,笔答或板演。课上练习教师要巡回检查,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讲评,讲评内容包括解题、思想解题技巧、错误分析和知识引申。总之,目标练习要做到当堂反馈、当堂评价、当堂控制。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篇7

一、以课标和教材为本, 把握目标的准确性

实施目标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求英语教师思想观念有所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 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素材的选择等方面, 进行大胆的变革和创新。英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理解课程标准, 注意吸收先进的信息和教学方法。必须整体把握, 全面理解, 读通各个知识点。制定科学实用且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然后把教学总目标分解成相应时数的课时教学子目标, 真正意义上落实课表要求的三维目标。

二、以学生和教材为本, 突出目标的前瞻性

布置好课前预习, 是落实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前教师要公布课文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带着目标预习。学生在了解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带着问题进行预习, 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对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再现, 形成知识链, 进而形成能力。所以课前预习是目标教学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没有课前预习就谈不上目标教学。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有利于发挥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制定并明确课时子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转化为适用师生课堂教学的共同目标, 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明确课时目标并组织好课前有效预习是十分重要的。

三、以课堂和学生为本, 落实目标的导学性

教师要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创新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是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达成的基本路径是:明确教学目标→预习自学点拨→强化能力训练→检测评价反馈→练习巩固。英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学力、基本技能和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等具体学情的前提下, 再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调整与修改。遵循教学规律、英语教学的特点, 进行反馈和有效调控, 是课堂教学目标科学化、序列化的必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小, 把教育与对象编成若干学习小组,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各自所需要的点拨和指导。英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多为学生创造思考、讨论、探究、表达的机会,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敢于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以评价和反馈为本, 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评价结果的达标, 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反复交流沟通、多次反馈来完成。学习效果的反馈直接反映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英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是否听懂、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小组评价、书面测试、口语表达等多种手段, 直接或间接地获取目标的达成情况, 以准确掌握目标的达标信息。在这一前提下,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评价, 指出不足, 鼓励先进, 修正目标, 改进教法。教师评价可以采取教师对全班的评价和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评价, 学生自评结合学生互评, 学校评价结合家长评价。学生自评是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手段。在目标教学法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自我反思, 构建自我评价的有效行为能力, 如实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 整理个人学习信息, 从而达到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效果。小组互评是学生自主评价的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有组织地让学生进行互评, 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改进家长评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作用。

初中英语课教学环节 篇8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尝试

在普遍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备教辅改练评、环环相扣、节节紧凑、辛辛苦苦、 忙忙碌碌;而学生却抱怨着又苦又累,怨老师讲的太呆板、太不了解学生,不愿学习、厌学成风。再看教学效果,老师学生都说:“教材没学好、能力没培养、考试不理想。”在教材、大纲、考纲非个人能力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有没有一种办法去扭转一下这个局面呢?我们的老师能否多发挥点主动性、自主性,走出现有的桎梏?我们的学生能否多发挥点主体性、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更有趣,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在我们的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应该是一种明智之举。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

一、合作学习在英语听写教学中的尝试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 winkins)指出:“若没有语言和语法,尚可传达一点点信息,若无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初中阶段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满分,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尝试

《标准》在五级的“目标描述”中特别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賴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种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在处理会话时,可视会话内容把学生分成2—3人或4-6人一组。先根据现成的对话进行操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优生带动差生,尤其是组长,根据组员的水平分配角色,自编、自演。

三、合作学习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在教学阅读内容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预习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教师或参与、或点拨,在动态中组织学生学习。

教师还可以在授课后组织学习小组拓展学习。比如,在教学(Go for it)Unit10 SectionB3a后,让他们想象自己组曾经去过某个国家,并形成travel diary。为了完成好任务,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既提高了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作用,以“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姿态组织和指导活动,并要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

1.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写作的内在动力。教师在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与每个单元主题有关的话题,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共同参与讨论,从中启迪写作灵感。比如,在教学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 Unit9SectionB3c时,教师可以要求4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写作训练:基础较薄弱的A只要能写出一些表示过去的动词词组并标上不同的时间即可;比A稍好的B可以用较熟悉的一般现在时写一篇文章,让 C配合A用现在进行时写出对应的句子;D则用一般过去时写一篇文章。写作之前小组成员相互沟通,以保证整个事件的一致性;写作之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换并提出修改意见。小组各成员在吸收他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改。

2.英语教师批改作文可以自批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比如,按“好、中、差”搭配的原则3-4个学生组成一个互批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篇作文,先由个人找出文中的好句和错误,接着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然后把小组公认的好句在全班大声朗读,这既是对习作者的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示范。教师把挑选出来的好句集中起来,归纳总结,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交流并诵记、吸收。教师对学生有争议或拿不定主意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启发,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对语篇结构的修改尤其要重视指导。最后经过学生精心评改后的作文,教师要求学生再写一篇类似题材或内容的作文,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策略才能满足课程、教学和评价对其的要求,因为没有一种策略在任何时候都适应于所有学生”。所以,教学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教学的创新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

上一篇:送友人,李白,教案下一篇:文员实习后自我鉴定